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人体工程学方法精选(九篇)

人体工程学方法

第1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在研究我国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框架时,只有从工程环境入手,对工程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在现代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决定的。此外,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动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思想世界的东西归根到底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尽管它们可能会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可能会在表面上掩盖它们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工程管理实践和工程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些原则,不同的工程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工程管理实践,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的工程管理理论。而工程管理理论也只有放回到具体的工程环境之中接受工程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其正确与否。一旦工程环境发生改变,人们对工程及工程环境的认识即工程管理理论就必然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环境起点论认为,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是工程环境,它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工程管理实践的全部范畴,并且孕育着工程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我们只有从工程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认识,才能在揭示工程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要素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内容完整、结构科学、概念统一、逻辑严密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模型

在明确工程管理理论范畴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1],本文构建了中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模型。该模型将工程管理理论分为两大类:本体理论和外延理论。单点虚线框内为本体理论,双点虚线框内为外延理论。本体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及由此衍生的核心理论和应用理论。核心理论部分是工程管理本质的精髓所在。工程管理实践是一切工程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与建设离不开特定环境下典型工程管理案例的归纳分析。案例归纳与分析成果为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是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前提和保障。外延理论是指导和推动工程管理事业的支撑体系,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该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主要包括哲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学。这些基础理论对整个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起支撑和指导作用,其内涵及与工程管理的关系在文献[1]中已作论述。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包括工程伦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组织学,它们不只是传统的狭义的概念,而是基于工程管理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指导工程管理各应用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广义范畴。(1)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作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或基本理论,是研究工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学科,是指导工程管理的基本思想。将工程伦理学涵盖的所有内容进行融合,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工程人文论、工程社会论、工程(自然)环境论、工程价值论、工程创新论、工程本质(过程)论、工程信息论。(2)工程经济学。广义的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工程经济学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学的范围包括工程项目方案投资建设和更新的评价、比选的判据指标;会计核算方法、税收和通货膨胀等对工程项目方案经济分析的影响;成本(费用)估算、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以及价值工程、资金来源与融资等。(3)工程组织学。组织是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规则)、权威层级(等级)、沟通系统以及成员协调系统(程序)的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存在于环境之中,从事的活动往往与多个目标相关,并对组织成员、组织本身以及社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和结果。组织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传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工程组织学研究工程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方式、原则和规律。广义的工程组织学内容包括:工程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主体和团队行为管理、工程组织文化、组织模式演变等。

第2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步伐,教育部率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教育重大改革举措[1-2]。该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专业课。课程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其计算机技术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现代设计和生产实际关系有具体的认识。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初步进行产品功能原理方案设计、有限元分析、可靠性设计及优化设计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开设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内容主要有:创造性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设计方法等。它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开发创造能力和工程适应能力的作用。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标准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面向“工业界”具有行业领军、国际认可的高端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程机械人才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数理、人文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国际接轨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3]。经过4年培养,毕业生需具备如下能力要求:

(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机械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备相关技能,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2)具有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进行设备控制的基本设计、绘图、计算等应用分析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技能,以及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5)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能力、跨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2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程改革构想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课程学时少与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问题;(2)当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问题;(3)考核评价方式体现不了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问题。为适应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在教学体系、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如下改革构想。

2.1 构建切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

为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班开设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需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满足国家工程建设对工程机械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体现创新性与工程实践性。

现有培养体系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大部分:一是,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二是,有限元方法,三是,虚拟现实与设计技术。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有机地整合上述3门课程内容重复内容,从而解决上述3门课程现有的内容多、内容重复、课时少的问题。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全面精炼,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上述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分类方法,更能让学生领会本课程的特点,符合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要求。

2.2 科研和科技活动反哺教学

为解决当前教学模式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能力培养的矛盾,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需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将科技活动、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课堂教育与教学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进而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需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

为此,课程教学拟新增任课教师、专家学者介绍科研项目的形式,将实践经验、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本课程教学中。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又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使本专业学生与工程实践“零接触”,了解机械设计发展的最新前沿趋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获得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符合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2.3 建立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培养与考评体系

为配合完成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提高、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在培养与考评体系中提出着力构建创新和实践教育体系,主要体有两个方面构想:一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出发,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以案例形式设置科技活动产品介绍环节,以教师讲授或专家进课程的形式阐述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欲望;二是,从科技活动、课程大作业、实践活动等环节入手,将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增加工程实践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创新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的评价遵循“谁参与,谁受益”原则,拟将学生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以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分的形式参与到课程成绩中,提高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确保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考评体系能够顺利开展,需通过改革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基础性教学资料,建立对课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有效地评价制度。

第3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东北大学;《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31-04

一、概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拥有未来。对于高等教育,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既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任,也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东北大学作为我国设立矿业工程学科最早的地矿类高校,在总结以往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技术性卓越工程人才这一问题,在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采矿学》教材建设与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根据采矿工程学科专业培养情况,就《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与总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采矿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发展主趋势从之前的以机械化和大型化为主,转向全面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与采矿直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发达国家,地下铲运、凿岩等设备的自动导航和遥控操作、露天设备的无人驾驶和自动调度、全数字化优化设计等,已经在采矿实践中得到较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最新趋势,是高度重视采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降低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尽快恢复采矿损毁区域的生态功能。我国大型矿山实现了机械化开采,也实现了一定程度地信息化和自动化,如露天矿运输系统自动调度、选矿流程自动监测和控制、采矿方案的CAD设计等。

上述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采矿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相应教材的内容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矿专业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涵盖基本采矿方法和工艺,而且需要涵盖现代采矿科技要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如矿山计算机建模理论和方法、开采方案和各种参数的优化理论和方法、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采矿对生态冲击的量化理论和方法以及生态恢复等。

采矿科学技术发展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矿专业人才应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人才。过去以采矿工艺过程划分的课程与教材体系结构,难以实现各工艺环节知识的系统贯通。例如:爆破只讲述爆破相关知识,没有把什么样的爆破参数设计应用于什么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环节进行有机联系;巷道支护只讲述支护方式及其在给定载荷下的设计计算,没有把不同支护方式与它们所适用的那些采矿方法的具体巷道工程进行有机地联系等等。因此,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必须把相关专业知识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融会贯通,实现高度地知识系统性。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的巨大需求,需要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外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和采矿技术与管理人员走出国门,在国外从事矿产开采。而我国矿业在项目评价、设计、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采矿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够兼顾国内的实用性和与国际的接轨,以便我国的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国外从事采矿时,能很快适应国际技术经济环境,促进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必须兼顾国内现实和与国际接轨。

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针对上述需求并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多方反馈和大量调查研究编写而成,其内容体系在培养满足现代采矿科学技术要求的综合技术型和国际化专业人才中,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采矿学》教材总体建设目标:以教材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适应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在内容上,《采矿学》融入了过去教材中没有的、在国内外采矿实践中应用较成熟并在高效采矿上(高经济效益、高生产率、低生态冲击)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和方法,如矿床数值模型的建立、边界品位的确定与优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优化设计、生产计划整体优化、地下开采“三律”(矿岩移动规律、地压显现规律、岩体冒落规律)、露天矿GPS调度、技术经济评价、采矿生态压力和生态成本等。针对我国矿业公司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在知识内容上兼顾国内应用和与国际的接轨。

在体系结构上,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地体系。例如: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开采工艺中,有机融合各工艺的参数设计、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并讲述相关的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

针对采矿工程机构和开采过程的时空性强、靠平面三视图难以建立完整的时空概念这一教学难点,《采矿学》教材配发了一套采矿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有效解决时空概念的建立问题。针对采矿工程教学有很强地实践性的特点,《采矿学》教材配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及实例数据库,学生可以用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并可用于课程和毕业设计。

三、教材建设主要研究范围与实践内容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长期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注重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注重掌握和跟踪国际、国内采矿领域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注重研究总结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解决办法。

在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方面,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一些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所用教材,认真研究其知识体系结构设计。把所有课程依据内容归纳为几个知识板块,分析了这些学校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教材的特点、优点。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采矿系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合作完成了论文“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采矿工程课程设置演化的回顾与评述)”,在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22届世界采矿大会(22nd World Mining Congress)上发表,引起国际采矿界不小的反响。基于上述研究并针对我国采矿工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强化应用数学和力学基础;国内实用与轨迹接轨兼顾。这一体系适应了现时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对具有系统性现代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采矿学》在内容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和体系框架,做到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在硬技术方面系统全面地更新完善了典型采矿方法、工艺和技术、设备,充分体现国内外在相关领域应用较成熟的最新研发成果。在软科学方面,系统论述了为高效采矿服务的经济技术评价与决策、数字建模、参数和方案优化等理论、方法、模型和算法。在具体的设计和计划程序与方法方面,既论述我国矿山设计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程序和方法,又介绍国际(主要是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与我国有明显区别的程序和方法。这样,使用该教材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满足我国现时和将来一个时期采矿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满足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难点:

1.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采矿中各种工程有很强的空间性,各种工程、巷道的布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相关几何参数的设计计算,都要求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空间三维概念。过去只能借助平面三视图凭想象来形成空间结构,教学时费时且效果不佳。

2.时序概念的建立。采矿不同于一般工厂的生产,后者的作业场地是固定的,而采矿中作业场所和对象是随时间以一定的顺序移动的。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采矿过程的时空发展程序,靠静态图解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性强。课堂上讲采矿方法、工艺时,为了具有普遍性,用的大都是典型方案。而采矿的一大特点是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实践中的方案与典型方案有较大地差别。把学到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亲自动手来培养,而这是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的。

针对头两个教学难点,《采矿学》的编著者们花费大量时间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应用这些动画短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而且学生需要时在课余可以反复演放。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果。

针对第三个教学难点,《采矿学》的编著者们专门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配以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和使用说明书,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使用这一软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对露天矿山进行优化设计,做出设计、计划方案,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决策能力。这一软件还可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设计水平,锻炼设计能力。

四、教材改革建设创新与特色

1.教材改革建设创新。

(1)理论与内容创新。《采矿学》在内容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体现了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我国一直到上世纪末,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一直沿用以工艺技术为主导的模式,只注重把矿石采出来所需要的工艺技术知识。这一模式在计划经济以及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国家急需的采矿技术人才。当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后,矿山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按照给定产量把矿石采出来的问题,生产经营的几乎所有方面都需要企业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下自主决策。是否投资于一个矿山项目、应规划多大的开采规模、什么样的生产计划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等等,都需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经济、技术决策和优化的知识。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矿山企业不但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实现了这一重要转变,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更新完善了采矿方法和工艺技术等“硬技术”,而且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与硬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采矿专业知识体系。

(2)结构创新。《采矿学》在上述知识体系的结构方面,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基础知识、技术和优化决策融会贯通。例如,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结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境界设计和采剥计划编制中,从传统的过程与方法逐步过渡到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在露天开采工序中有机融合各工序的参数设计与优化、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这样,硬技术与软科学之间、仍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方法与应用较成熟的新成果之间、国内实用方法与国际的接轨之间,实现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体系结构。

(3)实践创新。《采矿学》注重教学实践的创新。针对前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即,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难以建立、实践性强),《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并配有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这些研发成果有效解决了采矿教学三大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材改革建设特色。《采矿学》在促进采矿工程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尤其是内容体系的改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教材,《采矿学》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如今的矿山企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体现了这些时代性需求,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与硬技术相辅相成。

(2)系统性强,具有完整的体系特色。《采矿学》不是在过去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的简单堆砌,它是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就爆破技术而言,除具有共性的基础知识外,在每一采矿工序中都阐述了针对该工序具体需要的爆破参数的设计计算、器材选择等。巷道掘进技术、地压控制技术、落矿出矿、优化与决策方法等也类似编排。这样,学生学习每一项单体技术和方法模型时,就掌握了其在采矿中的应用位置;在学到每一工艺、工序时,就掌握了需要用到的合适技术和理论方法。这一体系上的特色,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色。《采矿学》十分注重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和工艺过程的三维动画短片,有效解决学生在建立三维空间和时序概念中的困难;开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并建立了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些动画短片和软件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五、教材改革建设综合水平与成效

1.教材综合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上,《采矿学》不仅凝结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馈意见,而且纳入了国内外采矿工程的专业课教材及相关课程的优点。在《采矿学》的形成过程中,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十多所在采矿专业领域典型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所用教材,认真研究其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和教材的特点、优点,博采众长,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采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开采这一采矿科学技术的时展主旋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的新成果、新发展,实现了相关知识板块的融会贯通,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采矿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所承载的是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方向性的采矿工程专业科技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十几次的印刷、在全国的大量使用,本身就是这一教学成果水平的证明。

2.教材改革建设成效。

(1)与教材建设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成效。《采矿学》教材及其承载的采矿课程内容体系,是在过去约15年中不断地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中形成的。《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得到学校的资助。2004年由该教材编著者主讲的采矿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学校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建设,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得教育部和学校的资助,课程建设成果及其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于2009年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述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撑下,针对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需求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对《采矿学》实施再版,并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11年4月完成改版工作,出版发行。

(2)教材应用及推广成效。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采矿学》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系统系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一教学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据冶金工业出版社不完全统计,使用《采矿学》教材的有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贵州、甘肃、福建、重庆、浙江等地的学校和企业。《采矿学》在方法和理念上注重与国际采矿实践接轨的特点,也适应了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需要,受到许多矿山企业管理者的青睐,把《采矿学》作为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使用。

《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于2001年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九次印刷,印数25000册,发行量之高在这一时期冶金类专业教材中是少见的。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并针对该书出版以来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05年着手再版工作和相关教学辅助手段的研发,《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11年4月出版发行。第二版的发行速度比第一版大大增加,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印刷了三次,总印数达12000册,已发行10430册,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和2012年度出版的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排名第一。这充分证明了《采矿学》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

在实施效果上,《采矿学》首先是更新完善了在信息时代、矿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需要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知识载体。其次,《采矿学》充分注意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的难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并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用“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及其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设计,做出设计、计划方案,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经济决策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是矿业大国,在多种矿产的产量和需求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尚不是矿业强国。走向矿业强国需要掌握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生态化矿产开发知识的大批专业人才。《采矿学》为适应这一需求而生,已经在全国范围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必将在走向矿业强国的道路上继续发挥作用。这一教学成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青,史维祥.采矿学(第1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青,任凤玉,顾晓薇,等.采矿学(第2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3]魏德洲,王青,任凤玉,等.矿业类研究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

[4]魏德洲.关于地矿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

[5]魏德州,王青,顾晓薇,等.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

[6]王青,顾晓薇,任凤玉,等.采矿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7]古德生,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8]秦忠诚.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现代化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教学,2004,(2).

第4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1 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以师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为目标的机构。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开展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方面,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校方对学生有权威性与约束性,学生有服从管理的义务;另一方面,学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及管理人员有一定提供学生服务的功能,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学生有享受教育并获得学校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权利。因此作为高校的最大最重要的群体学生,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的高校学生管理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法制化维度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对于促进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与学生之间各种问题的案件越来越多,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案件中,高校败诉的情况频发,其中不乏学生管理方面的案件。特别是在学生安全等方面出现的“校闹”等现象,也促使我们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刻反思。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引入更加规范的法制化轨道,从而避免因高校学生管理方面法制依据的缺失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虽然从国家层面有相应的管理法规,但是,每个学校又会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不同形式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这些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合法性,是确保工作本身合法性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方面,当然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依法的前提下,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现有制度和办法的合法性,同时也要研究新的形势下如何依法更新和完善制度和办法。在法治社会当中,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前提是要制定合法管理措施,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沿着法治的轨道来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2 依法制定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给予了这样的规定:“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因此制定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依法开展的重要依据。我国的依法治教工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开始受到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我国进入依法治教的现代化发展时期的标志。随后在1982年重新修订的《宪法》上关于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依据的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具体原则。随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地指明了依法治校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准则。2003年7月17日,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校的概念、目标和任务,确立了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客体、权利和义务,亦阐明了政府及学校、教师、学生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首先是保证与以上的上位法,如宪法、教育法等基本原则保持一致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界限。高校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或者说小法是否服从大法,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否法制化运行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上上位法,全面掌握上位法的深刻内涵,为建立合法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奠定基础。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看到,某高校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开除了学生,学生上告到法院,结果学校败诉。原因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符合国家大法的规定,也有些是由于处理问题的程序或者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问题,高校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处理程序和方法合法性是实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途径。规章制度建立的合法性即要求我们高等学校遵循法律制定位阶顺序依法建立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我在国高校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有法律方面内容的介入,例如在制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过程中聘请法律顾问,高校有些重要学生管理制度在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例如: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但实际上法治思维并没有完全贯穿于整个制定过程,制度的制定更大程度上基于管理者的思维,管理对象的参与度不高,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的广泛性不足,作为参与制定的法律工作者,一方面是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很难做到全过程参与制度的制定。这些也就导致了高校相关的学生工作制度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合法性问题,或者说制度的制定者在这些方面考虑不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完善立法体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是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

一是要完善制定程序,按照制定程序的相关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制度,这是制定制度合法性的重要前提。

二是要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与,或者是由专门的法制机构制定。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者不是专门的法律工作部门和人员,对于法律的掌握具有局限性,法律工作部门和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加,会有效避免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

三是要有管理对象的参与,管理对象的广泛参与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能够起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对于将来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见,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学生工作人员的参与,有助于制定制度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也有助于相关的法治思维的思考。由于学生工作人员处于工作第一线,也有助于制度的是适合落实。

合法程序的制定是践行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前提,是实现法制化管理的途径与重要表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复杂。既涉及学生的一般事务性工作,也涉及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的评优评奖,又涉及学生的日常活动的开展,更涉及学生日常的安全教育、违纪学生处理等多方面内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既依赖于严格的组织,更依赖于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的细节性工作。这就要求合理的工作程序。由于各项工作内容的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就要求要设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的合理合法性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

程序合法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制定科学、合理、合法的工作程序,其次要对制定的的程序进行是否合理、合法的论证。“细节决定成败”,工作程序的制定体现的就是细节问题。工作程序的制定首先要合法,对于学生工作由于涉及到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具体利益,不仅要注重工作结果,更要注重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开展要依据工作程序,因此,程序合法是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工作程序的制定其次要合理,合理制定程序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合理性的确定不仅要依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状况。合理不一定合法,合法不一定合理。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工作程序的制定要将合理性与合法性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为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地顺利进行,要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特别是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程序更需要合理、合法。目前各高校学生管理各项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定的工作程序或流程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有效论证。

3 依法严格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学生管理工作广义而言是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的面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全部教育活动,狭义而言,就是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在校行为及学习奖惩等方面开展的活动。因而在法治思维作用下开展教育教学及日常思想教育的学生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要实践途径。

高等教育是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依法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标的实现的一个过程。第一,我们要注重教师与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法治观念是依法管理的基础和保证。社会的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人的法治意识的提高是重要标志之一。高校要加强依法治校,就需要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也需要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我们的这里所指的教师,是指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高校学生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些专职人员的事,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孕育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要加强所有教职员工法治观念的培养。当然,对于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工作者,还需要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专门培养。

教师的法治观念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工作,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法治观念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不同工作性质的教师对于不同工作应该学习的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法治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断地深入和强化,因此,培训工作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态化开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认真落实。二是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法制化的监督检查,从而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是靠理论学习,二是靠监督落实。对于工作过程和环节的监督检查,是提高教师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日常工作监督检查,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治意识,从而成为自觉行动。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治观念的培养:

一是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法制培训,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制化的重要意义。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应结合业务培训同时进行,这样易于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学生工作之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二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法制化的监督检查,提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学生管理工作由于涉及个人切实利益,因此法治观念的具体体现意义更为突出。学生工作管理环节的法制化的监督检查,不仅有助于学生工作者提高法治意识,更有助于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法制化的思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时俱进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水平。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开展专门的法治研究,这也是工作性质本身所决定的。

法制观念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因此要培育大学生学法自觉、知法完整、懂法透彻、用法正确、守法坚定、护法顽强的良好素质。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他们的法治意识对于依法管理意义重大。

对于学生的法治观念的培养,一是要突出法治观念培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开展完整全面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同时,要将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日常的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将法制教育作为班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法治意识成为一种习惯,法制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法治思维,以用促学、以学促用,从而提高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

第二,合理合法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基本工作,是确保师生权益,确保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依法开展教育教育教学工作,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象是学生,也就是人的工作,因此,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考虑到教育教学工作规律,更要考虑到人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是要按照教育相关法律的要求制定教育教学内容,做到内容合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符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是要围绕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教育教学活动要做到有章可循、程序科学、规范运行。

三是要注重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合法。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教育活动,组织者都要充分研究工作内容和具体环节,确保师生权益,也要确保学校权益。例如开展一项大型的学生活动,不仅要做好活动本身的组织工作,同时首先要进行活动申报,要考虑到安全保卫、群体性事件、场地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

第三,依法处理学生个体问题。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人员高度聚集的高校,学生个体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也符合社会和自然规律。我们一方面要预防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工作。这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方面。

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性质,更要注意处理问题的程序,同时要注意与法律的衔接。近年来出现的学生学位授予问题、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学生纪律处分问题等,由于有些高校处理不当,不仅给高校带来了经济等方面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做好学生个体问题处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生个体问题处理程序,并要进行合法性的审核;

二是要建立法律顾问制,或者是聘请律师作法律方面的指导,避免后续不良问题的发生;

三是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个体问题进行专门研究,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做好具体安排;

四是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学生个体问题的能力。

4 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高校育人环境与文化氛围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对每一届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实现学生管理的不可忽视的软平台。校园文化的内涵很广,但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是其主要内涵,在当前倡导法治建国、法治建校的形势下,法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的构建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性工作,通过日常工作的开展来逐渐形成。我们通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法科学处理各项学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学生中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中指出:依法建设平等校园环境。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全面落实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原则,消除以不当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带有歧视的制度、言行。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要为残疾学生平等、无障碍地参与学校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建设需要管理者不断树立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的基本理念,需要管理者不断改进依法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促进高校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首先,要注重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对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做好法治思维的宣传教育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

一是可以通过多种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当前的网络宣传、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都是很好的宣传媒介。

二是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法制宣传应该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法制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法制宣传的效果。

三是开展法制宣传相关的活动,使师生参与其中。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是提高法制宣传效果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进一步使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其次,要将法治思维贯彻到具体的学生工作之中。工作过程中的有效使用是公证法治育人环境的重要体现。在学生工作的各项工作之中,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法治思维的体现。例如在学生的评优评奖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要措施公开,

二是程序公开,

三是要结果公平。

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同样要贯彻法治思维,使真正贫困的学生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学生工作所涉及的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很多,真正用法治思维来开展相关工作,是依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

第5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168-03

Based on Excellent Engineer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ajor of Network Engineering

XING Hui-fe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ohu University, Hefei 238000, China)

Abstract: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the Major of Network Engineering was discussed. First, the foundation of Excellence Programs has been introduced from three existing aspects,such a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eaching, the measures of Discipline-build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Secon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he Major of Network Engineering has been addressed specifically from three aspects,which were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system.Finally, the specific training measures based on excellent talent have been introduced. Through the training mode of excellent talent, 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the applied talent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Key words:Network Engineering;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1引言

“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1]。目前,我国网络技术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网络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对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运营与管理都是基于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的开展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如何制定适合现在网络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争取将网络课程教学从传统方法向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实施卓越计划的基础

近年来,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一些专业建设经验,为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1 已具备的课程教学基础条件

第一,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资源投入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二,现有的教学设备是设置本专业的物质基础。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室、嵌入式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物联网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的存在都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第三,现有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是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经过不断改革而日趋完善,管理水平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如教学管理方面的课堂教学

督导制度、校系两级听课制度、教师进修访学管理办法、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和教师

基本功大赛机制等,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已具备的学科专业建设措施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包括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和科研水平等。并且利用寒暑假派年轻老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能力。

其次,加强图书资料和实验室建设,为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

最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已在中软国际、苏州风云科技、科大讯飞、上海思博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还在陆续在省内外企业开展实习基地。

2.3 已具备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采用工程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且容易造成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讲新课,让下面的同学提出问题并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培养了他们挖掘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大力加强教研立项费用,鼓励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验教学方面:受很多软件培训公司的启示,实验课采取实验室操作演示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突破传统实验模式。在实验室,老师根据实验内容,通过广播的方式, 演示并讲解本次实验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清楚看到老师操作的步骤和执行的过程,然后老师再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个类似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问, 老师再予以辅导,学生也可以相互讨论, 共同解决难题[7]。目前学院云实验室的建设为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的建设,注意将最新科技和技术知识融入本专业的实验内容,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项目教学方面,突破以理论课程教学先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企业进行项目共建,让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真实项目建设和开发,在工程实际中发现知识缺口,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课程接受速度。

3 研究主要内容

在已具备的软硬条件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企业实习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教学改革,引入企业网络技术和管理人才对现有的教学及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和修改,制定适合现在网络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争取将网络课程教学从传统方法向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形成的成果作为网络工程专业卓业工程师项目的基础。

3.1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以在校学习为主,最后一年以企业工程实践为主。前三年又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四个学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五、六学期,主要在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在四年的大学时间,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断线的原则,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

主要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加以完善,以达到培养出学生的“网络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网络组建规划能力”、“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嵌入式无线网络系统开发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等六大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的目的。

坚持能力与知识并举,本着 “厚基础、重网络、强实践、高应用”的原则,围绕着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工程与管理”与“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两个专业方向,拟制定了一个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技术与技能的需求。

4 卓越人才培养方式实现途径

4.1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实现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培养规划,是决定卓越工程师计划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关键,“项目驱动” 为手段,精简课程门数,增大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改变以往先教学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实施实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挖掘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经过校企、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多方面反复研讨,把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工程化教学体系。体现“面向市场、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增强创新”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结合”的专业特点。

4.2以校企联合工程实训中心为载体,强化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如何以工程实践实训中心为载体,通过连续渐进的、适合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主要教学环节采用工程项目驱动培养方式,以工程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工程教学模式,通过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挖掘知识、团队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运行与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

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网络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考虑建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执行机构、教学督导委员会,三位一体,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协调运行的新型教学体系与管理体制。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质量,指导、教务、考核三部门责任明确,相互制约与协调运行。

① 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研室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有目标的,量化可核查的能力标准。

② 教学执行机构(包括校教务处、各级学院、教研室与任课教师、学工部门)

负责实施该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过程与管理。

③ 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考核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根据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培养方案之能力要求与标准,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年级进行考核与评估。

再者,可以借用“教考分离”举措来消除教学执行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病,并使得教师与学生可能存在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转变为“命运共同体”关系。通过教与学双方共同努力,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考核目标明确、考核方法明确,教与学双方为达到培养目标,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达标。分数线与通过率在改革初期由三方协商根据整体情况划定,成熟后稳定成为学业合格标准。

5总结

“网络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顺应市场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已具备的课程教学基础条件、已具备的学科专业建设措施及已具备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基础;然后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工程化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卓越工程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了卓越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具体措施。希望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尹向东,张新林.“卓越工程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W报,2013(4):71-73.

[2]刘鹏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1):172-175.

[3]尹向东.卓越工程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71-73.

[4]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8):65-70.

[5]张士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6]邢长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9-52.

[7]李旗.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168-169.

[8]王易,黎红星,唐明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以重庆信息学院实施“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0):131-132.

第6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specialti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for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aking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s the goal,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s background and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the main line, the application teaching system is built to strengthen practice teaching link, reform the methods of examine and assessment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awareness,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students.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工业工程;应用型教学体系

Key words: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industrial engineering;application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214-02

0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正式开展人因工程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从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学相继开设工业工程专业[1]。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将人因工程学定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出该课程在工业工程专业当中的重要地位。有关人因工程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由于受到大学教学课时、教材、研究资料和教学经验等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相对分散,系统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偏重理论,缺乏实例应用等现象[2]。另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陈旧,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融合,也使得人因工程学教学时常常照本照本宣科,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研究深度,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更是欠缺,无法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实践能力。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在人因工程的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改革,如清华大学借鉴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等的办学经验,进行人因工程学教学科研及实验室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提出“1+1”教学模式,以突出人因工程实践教学的地位,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安徽工业大学提出进行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建设[3]。我国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的探索虽然取得一些教学成果和应用价值,但由于各所大学办学条件不同,师资、生源基础不同,学生培养定位不同,还不能在全国所有大学推广开来。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鉴于此,课程教学组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针对人因工程学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1 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提出

所谓应用型教学模式,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工程实际应用为背景,加强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课程教学与国家工业工程执业资格对接,突出人因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着力加强本学科与工业工程专业其他学科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生熟悉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规律,理解作业能力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掌握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舒适问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对人机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开发简单易行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业工程师。

2 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构建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

由于人因工程教学内容相对分散,知识点多,且学科发展快,教学组通过研究实践,强化知识内容的关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设置5大教学单元,包括学科概论、人体生理与心理、环境因素体系、机器体系,以及人-机-环系统;每一单元均设定研究内容、工程实践案例和调查报告与创新设计3个环节(见表1)。同时将课程教学划分为3项模块,即基础性教学内容、选择性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教学内容。做到5大单元框架科学合理,3项模块层次教学实时更新,教学方法多元出新,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学体系(见图1)。

2.2 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

“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系统设计、设置和改善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①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授课的始终,5大单元的教学环节均设置调研报告、小课题设计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的提升。

②进一步整合实验内容,根据理论授课的单元性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增设实验项目,划分3大项,包括人体生理与心理测验、环境测量、综合设计。其中每大项再开设相应小项,大项为必选,小项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任选;另外,增设学生自拟实验内容,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③实现课程设计内容的多元化与阶段化,在每一单元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束后,进行阶段性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取材于实验与实习的工作现场,突出人因工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④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已经成立加工中心、实训中心,同时专业实践基地也在建设之中,学生能够实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

2.3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人因工程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教学组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在学科定义及基础理论讲解时,注重“问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性质是什么”、“解决方法是什么”,逐层递进深入浅出。

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进行多样化教学和辅助教学,如“人机界面设计”,以手机电脑为例启发学生思考,采取课上和课下互动的方式,以汽车界面和数控机床作为工程案例进行教学。

③设置现场教学情境,如“人-机-环系统分析评价与设计”,采取基地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生实践意识,增加实践应用能力。

2.4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特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根据课程内容中基础理论、基本原理、设计方法、综合应用等不同层次,以知识获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作业类型和考核要求[4]。在教学进程中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全程跟踪学生学习情况,采取笔试、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考核、调研报告、实践总结,以及工程改善优化、创新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考核。

3 结束语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针对“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构建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力水平提升了10%,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2]杜彦伟.《人因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广西轻工业,2010(2):121-122,129.

第7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法学;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据教育部和有关统计,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地方高校等。虽然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但在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是趋同的,即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同质性完全忽略了不同高校的有差异的培养能力,使毕业生千人一面,毫无学校特质、个人特质,造成法律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连续四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位于倒数十名之列。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对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形式等进行个性化的研究,以实现应用型创新法律人才的培养。

一、找准目标定位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重点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的法学本科生更多的是面向基层,服务于地方,如基层公检法,律所,企业,社区,司法所等。根据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大约有5千万家企业,但只有4万家聘请了法律顾问,企业中的法务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思路应及时予以调整,逐渐从通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合格的法律人才。

安徽省的一些省属高校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已调整为“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部门以及建筑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删除了高级二字,突出了服务地方基层需要。安徽工程大学在制定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时,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以便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如协作沟通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技能,协商和争端解决技能等。法律辩论赛,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是锻炼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法律辩论赛让学生在准确理解辩题的基础上收集组织辩论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的观点,这是一种法律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模拟法庭中,学生直接接触真实的案例,根据不同的角色分工模拟案件的审判过程,象法官一样判案,向律师一样为当事人辩护。在诉讼中具体分析案情,收集证据,撰写法律文书,真正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在法律诊所中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具体承办真实的案件,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法学本科指导委员会设立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确定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这种全国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约束了各法学院自身特色的发挥,也忽略了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所以,要实现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各地方高校应根据本校特定的培养目标确定合适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确定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突出地方院校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法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之处在于它极强的实践性,法学教育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系统、精深的书本知识,更应当培养和锻炼其运用知识参与实践的能力。法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要把抽象的法学理论、制度与具体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防止脱离社会的封闭的人才培养。且地方法律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法律职业辅助工作,需要更多的实务经验和技能。

其次,突出法学理论的系统性。16门法学核心课程构成了完整的法学理论基础,但有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极少,如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部开设不仅占用了课时,造成学生学业过于繁重,疲于应付,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应压缩核心课程的门数,鼓励地方法学院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方向性选修课。即各院校应根据本校法学专业所开设的方向机动的设置16门法学核心课程。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法学专业主要是知识产权方向,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商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适当增加这些课程的课时,对于国际公法、中国法制史、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课时应缩减,凸显主干课程的地位。

第8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1“新工科”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1.1“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我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一个工程教育大国,工科在校生数量占到了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3以上。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工科毕业生要占到全世界工科毕业生的30%~40%,远超其他任何国家。从20世纪50苏联,到后来学习美国、西欧,到现在提出建设“新工科”,中国的工程教育走过了一个较为艰辛的过程。可以说,优质的工程教育,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针对传统工程教育的理念滞后、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不适应和培养模式固化等问题,“新工科”应运而生,更加注重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2]。“新工科”强调的是工科的“新生”和“新型”,“新生”就是要建设战略性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新型”就是要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赋予其新的专业内涵。“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设、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3]。“新工科”绝不是简单地开设新专业,必须突破5大瓶颈,即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必须关注教师和学生2个主体,着力培养工程创新和适应变化2个能力,融通线上和线下2个空间,协调校内和校外2个平台,打造工程教育的“贯通体”“交叉体”和“共同体”[4]。

1.2“新工科”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最为标志性的事件和成果就是前文提到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复旦共识”明确了“新工科”新范式的定义,也就是“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天大行动”则提出了“六问”:即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北京指南”提出了“五个更加”的理念: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5]。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特征:一是工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多学科和跨界领导力的培养;三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四是人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五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产品、系统和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观;六是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6]。作为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创造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工科”的总体理念和要求的背景下,必须对现有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改革,使学生具备多维度、综合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现有高校实验教学的不足和改革动向

2.1教学内容方面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实验教学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依然较为陈旧,偏离工程实际,与学科发展前沿有所脱节。如一些核心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缺乏时代性,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明显偏慢;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固定的学科进行设计,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实验教学中,研究传统典型案例较多,但缺乏对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的解析,也未能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这样的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脱离工程实际、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2.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轻视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对理论知识要求较多而对实践训练要求较少,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指导;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和刻板,大多是给定实验流程、实验材料,学生只需要机械地操作,缺少主动思考,创造性偏弱,达不到启发性教育的效果;教师投入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开发创新实验项目,研制实验设备及实验器材的积极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创新性[7]。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2.3管理体制方面

管理体制涉及教学过程的监管、教学质量的评价、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校企协同平台的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从教学过程的监管来看,目前还非常不严格,除了课堂教学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师生交流方式,相应的制度建设也较为薄弱,对于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并不重视;从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来看,部分重要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添置,实验室共享化的程度也较低,部分实验室对本科生和外专业学生几乎不开放,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亟待加强;校企协同平台亟待完善,部分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牌子多、内容空”的阶段,未能出台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实验教学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对企业的需求感知能力较弱,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也不够健全,教师的积极性偏低。

2.4“新工科”背景下国内高校改革的新动向

由于“新工科”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国内高校纷纷行动,推进实验教学方面的相关改革。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高地”,天津大学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4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新工科实验班、师资培训基地、人工智能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创新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托其工科与工程教育的优势,推进多学科交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核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当前区内高校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开展了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计划;北方民族大学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市场调研及案例分组讨论环节等。总体上来看,虽然国内高校已经根据“新工科”的趋势,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创新,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适应新工科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策略探索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要对高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重点是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定位,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强化指导性、体现时代性、提高有效性、增强协同性。

3.1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更好适应“新工科”背景的总体要求

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应该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围绕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尤其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宏观上的规划,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良体制机制;二是要以培养“新工科”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发挥高校特色学科、高端师资、优质资源的协同效应和集聚优势,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实验教学工作格局。

3.2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新工科”背景的时代性

前文已经指出了现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不足,按照“新工科”的要求,笔者认为重点是围绕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科技前沿进行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应反映学科前沿与技术进步,体现行业标准与企业需求,培养工程思维与工程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二是注重文理知识的互相渗透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科内部贯穿文理渗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既能掌握理工科的研究方法,又能培养文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三是课程内容的设计,需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

3.3不断推进教学体系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新工科”背景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性

“95后”“00后”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接受程度不高,在现有的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1)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更加开放性的考核模式,不设标准答案,加强对学生实践经历、动手能力的过程考察;采用“敏捷教学”等形式,发挥其高度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的特点,通过教学资源配置由面向大中规模向面向中小规模的转变,应对新时代教学目标多元化和人才需求个性化等需求[8]。(2)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对实验教学进行时间上有效延伸和空间上的有效拓展。(3)实施“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转式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4)加强校企协同。通过建立从理论、实践到探索学习的教育链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交叉螺旋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开展系统分析和应用设计的能力,有目的地融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综合设计体验,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综合品质和工程能力[4]。

3.4继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持续增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协同性

良好的体制机制对于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应该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教学评价、校企协同等方面。(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把好“源头关”,招聘理论和实践能力俱佳的优秀师资;二是把好“培养关”,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和要求实验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9]。(2)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一是要扩大实验资源尤其是高水平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同时要与时俱进地配置、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二是要把握多学科交叉的重大项目研究、高水平师资团队引进等契机,加快建立多学科交叉实验平台。(3)改革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调整教学评价机制,出台符合实验教学教师工作实际的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4)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单位等之间的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实验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耦合”[10]。

第9篇:人体工程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式烹饪 工作内容分析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社会的进程中,基于技术进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组织的变化,职业教育如何面对挑战并如何发现挑战中所含的机遇,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为什么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能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什么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呢?双元制是德国社会的一种教育制度,是目前世界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所谓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为加大技工院校改革力度,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技工教育新体系。2009年上半年,人社部正式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10月,人社部又启动了焊接加工等10个新专业课程改革工作。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一体化课程的呈现方式是模块化,不仅能满足技工院校学制教育需要,也能满足各类职业培训需求。

为了使技能型人才符合国家培养的标准,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中式烹饪专业根据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规定的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写了中式烹饪一体化课程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 一体化课程标准

那么,什么是一体化课程标准?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加以描述?这都需要一体化课程编写的老师准确地把握。

一、一体化课程标准对“工作内容分析”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科目课程结束后的学习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工作评价和考试考核的依据。 在上述表格“工作内容分析”中,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的填写对于刚接触一体化课程编写的老师还把握不准确,为此笔者就中式烹饪一体化课程“工作内容分析”的填写加以探讨。

二、一体化课程标准中“工作内容分析”的描述

1.工作对象的描述

工作对象:它是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中行动的内容,它不仅说明工作对象的事物本身,而且要说明在工作中要做的具体事情。

对工作对象的描述一般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进行。

学习领域的工作对象描述如下。

厨房工作人员接受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按照任务要求查阅所需的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和确定工作方法;填写原料申领单,领取完成任务所需的原料;准备工作中所需的工具、用具等物品;按照任务要求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原料切配、菜肴烹制、菜肴盛装等工作;保持各工位及环境的卫生;操作规范,动作准确;正确放置保管工具及剩余原料;正确处理垃圾;清理工作现场;填写工作记录。

2.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描述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工具和原材料,如刀具、菜墩、抹布、餐具等。设备与资料是除工具以外的较大型的工具用具,如炒炉、蒸箱、工作台等。以及在使用和保养这些设备时所需的辅助材料。

工作方法:包括学习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工作方法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首先了解简单的工作方法,逐渐掌握复杂的工作方法。如学生在后厨首先掌握原料初加工的方法,然后逐渐再学习配菜、烹制等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它不仅涉及岗位间的关系,还包括岗位内部的工作分配和相关责任。烹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每个员工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只有发挥团队和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只有了解劳动组织方式,才可能了解整个生产或经营过程,才可能逐步建立全局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学习领域的工具、工作方法与劳动组织的描述如下。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刀具、灶具、菜墩、菜案、炒锅、炒炉、蒸箱和各种食用原材料、餐具等;设备使用说明书;保养及维修手册;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方法:原料品质鉴定的方法;正确选用原料;正确加工原料;正确的配菜方法;正确的烹调方法;合理点缀菜肴;检验成品质量。

劳动组织方式:以班组为单位组成各个岗位工作;员工之间或岗位之间紧密配合;管理人员或师傅进行质量监督。

3.工作要求的描述

工作要求一般按工作对象的顺序提出,不仅有企业的,还有社会的和个人的,即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工作过程和工作对象提出要求。

学习领域的工作要求描述如下。

能进行熟练的工作沟通;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遵守劳动纪律;节约原材料,避免浪费;正确选择和使用原材料;正确加工原料,符合菜肴烹调需要;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用具、设备;防止发生劳动安全事故;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不随意扔垃圾,保护环境;菜点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具有开发和创新菜肴的能力;工作能力达到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在描述工作内容时,还要把握好工作的对象,工作对象确定正确了,将为后续的描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