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通货膨胀定义精选(九篇)

通货膨胀定义

第1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货币政策具有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的特点。因此,在长期内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而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必须兼顾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两大目标。可见,不管是在长期还是短期,价格稳定都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因此,准确地度量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关于如何度量通货膨胀,目前存在标题通货膨胀(headline inflation)和核心通货膨胀(core inflation)两种不同的度量方法。标题通货膨胀度量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包括居民消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根据支出比例进行加权平均,以常用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代表。很多学者认为,度量生活成本变化的标题通货膨胀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核心通货膨胀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并在此后的货币政策讨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如何度量核心通货膨胀,始终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在核心通货膨胀被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核心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的讨论中被频繁使用,但是却很少出现在主流学术出版物中。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在更加坚实的统计基础或理论基础上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再次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从定义、度量、评价和应用等角度对核心通货膨胀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

    二、定义

    核心通货膨胀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当时石油出口国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导致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导致经济的停滞。当时的学者经过反思后认为,在监测通货膨胀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将CPI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总供给与总需求决定的趋势性成分,被称为核心通货膨胀;另一部分是由食品价格或能源价格波动所决定的暂时性成分,被称为非核心通货膨胀或暂时性通货膨胀。个别商品价格的暂时性上涨只会引起CPI的暂时性上升,当这种暂时性上涨结束后,CPI将会回落。因此,CPI的暂时性波动不应该影响中央银行的决策,中央银行应该根据CPI的趋势性成分即核心通货膨胀制定货币政策。

    此外,一些理论研究也表明,度量生活成本变化的CPI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Bryan and Pike(1991)指出,因为各类商品的价格中包含的通货膨胀信息不一定与其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所以在度量通货膨胀时根据支出比例加权平均是存在问题的,会导致权重偏差。Bryan and Cecchetti(1993)和Cecchetti(1997)指出,各类商品的价格中包含有与货币政策无关的暂时性噪声,比如自然灾害和天气原因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减产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不同种类商品的非同步价格调整等。因为这些暂时性噪声导致的价格变化与货币政策无关,所以应该在度量通货膨胀时剔除掉。Mankiw and Reis(2003)建立了一个以稳定产出和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评价模型,发现将CPI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会导致产出剧烈波动。

    动荡的20世纪70年代促使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诞生,这就是在标题通货膨胀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而且这种度量方法一度成为核心通货膨胀的代名词。此后,虽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但是关于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如何定义,即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度量什么,始终缺乏统一认识。各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都倾向于定义一种特定的方法来计算核心通货膨胀,而不是定义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度量什么。Dolmas and Wynne(2008)引用了埃奇沃思(Edgeworth,1919)的一段话来反映核心通货膨胀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必须发现问题的真正涵义”。

    文献检索的结果显示,Eckstein(1981)最早提出核心通货膨胀的正式定义。Eckstein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总供给价格的趋势性增长”,即“稳态的通货膨胀”。Parkin(1984)指出,Eckstein(1981)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单位劳动成本的稳态增长率。可见,这与对核心通货膨胀的现实需求并不吻合。本文综合Roger(1998)和Wynne(2008)对核心通货膨胀定义的回顾和总结,将核心通货膨胀的定义归纳为如下三种。

    (一)“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

    弗里德曼(Friedman,1963)将通货膨胀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并特别强调要区分价格水平的持续性上升和暂时性上升。货币政策要经过一个较长且不确定的时滞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暂时性上升作出反应,则当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价格水平的暂时性上升可能已经结束。从而,货币政策不仅不能熨平经济的波动,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关注通货膨胀的暂时性部分,只应该关注其持续性部分即核心通货膨胀。由于只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所以才有了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对持续性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由暂时性冲击导致的暂时性价格变化,因此可以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标题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部分。这个定义也为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持。

    

    (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

    奥肯(Okun,1970)和弗莱明(Flemming,1976)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价格的普遍性上涨。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调节政策,并不具备结构调节功能。因此,一些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比如OPEC减产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和天气原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应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否则,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石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也会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当然,如果这些部门特有冲击传导到整个经济并且导致商品价格的普遍性上涨,则货币当局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可以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所有商品价格变化的共同趋势,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应该剔除由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某些商品特有的价格变化,即异质性相对价格变化(idiosyncratic relative price movements)。这种定义与最初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剔除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剧烈的商品的思路是一致的。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 胀”定义,可以将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分解为:

    

    侯成琪等(2011)认为,式(2)假设核心通货膨胀对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具有相同的影响,这是有悖经济直觉的。至少从价格粘性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粘性程度是不同的,价格粘性越弱,则商品价格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反应就越快。他们在多部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给出了核心通货膨胀的表达式,并提出了如下的商品价格分解公式:

    

    (三)“福利损失”定义

    Wynne(2008)认为,货币当局反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因为通货膨胀会扰乱经济活动的协调一致并妨碍法定货币在市场交易中的使用。因此,货币政策应该反对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损失的通货膨胀,而不是反对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变化的通货膨胀。按照Wynne(2008)的分析,核心通货膨胀可以被定义为带来福利损失的那部分通货膨胀。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认为,尽管直观看来核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其能否应用于货币政策决策过程却备受争议。首先,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完全建立在统计标准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其次,对于如何评价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检验标准(详见本文第四部分)。既然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更好的货币政策,而目前评价货币政策的标准是Rotemberg and Woodford(1997,1999)和Woodford(2003)倡导的福利准则——假设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使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最大化并通过将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在稳态附近的二阶泰勒近似来计算福利损失,所以最优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应该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因此,核心通货膨胀就是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或者说能够使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

    但是,要根据这个定义提出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方法,必须将经典的单部门货币理论模型推广到多部门情形,因为在单部门货币理论模型中所有的通货膨胀都会带来福利损失。比如,Rotemberg and Woodford(1997,1999)和Woodford(2003)证明的单部门新凯恩斯模型的福利损失函数如下:

    

    三、度量

    (一)基于“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一元平滑方法主要包括Cecchetti(1997)的移动平均方法和Cogley(2002)的指数平滑方法。其中,Cogley(2002)根据Sargent(1999)的简单学习模型得到了计算核心通货膨胀的指数平滑公式:

    

    模型得到。这类方法虽然方便计算,但是实时性差,主要依赖历史信息。

    

    

得到与VAR模型对应的VMA模型并计算核心通货膨胀。我国的一些学者也采用这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比如:简泽(2005)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从RPI或CPI观察到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化中由货币冲击导致的成分”,并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量中国1954-2002年的核心通货膨胀;赵昕东(2008)扩展了Quah and Vahey(1995)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包括消费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与产出的三变量SVAR模型,并通过对变量施加基于经济理论的长期约束估计了1986-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

    Quah and Vahey(1995)的缺陷在于,①假设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是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单整序列,所以模型建立在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一阶差分向量基础上,度量的是核心通货膨胀的变化而不是核心通货膨胀本身。而且,这种处理方法意味着货币政策是超级中性的。虽然货币政策的长期中性已经被广泛证实和认可,但是否超级中性还备受争议。②将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受到的随机冲击划分为正交的核心通货膨胀冲击和非核心通货膨胀冲击,而现实经济中的冲击种类很多,这种假设实际上是将所有的非核心通货膨胀冲击同等对待。③由于根据有限的样本数据永远无法得到无穷阶的VAR模型和VMA模型,如何根据有限的样本数据进行无穷阶的长期约束检验,即检验,成为一个统计难题。Blix(1995)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而Faust and Leeper(1997)和Cooley and Dwyer(1998)解决了第三个问题。

    滤波方法可以剔除一个时间序列中的噪声,因此常用的滤波方法,包括HP滤波(Hodrick-Prescott fliter)、带通滤波(band pass filter)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都可以用来过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价格波动。由于小波方法(wavelet methods)能够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稳、不连续跳跃和结构变化等传统方法很难处理的问题,所以也被用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Anderson et al.(2007)、Down et al.(2010)和Baqaee(2010)采用小波方法估计了美国和新西兰的核心通货膨胀。

    (二)基于“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分解为核心通货膨胀和异质性相对价格之和。根据这种分解方法,衍生出三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本文将之称为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volatility)、基于持续性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persistence)和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dynamic factor)。

    1.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

    

    

    剔除法是剔除价格易受非经济因素影响且波动剧烈的商品(相当于权重等于0),根据剩余的各类商品的价格通过支出比例加权来计算核心通货膨胀。剔除法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而剔除的对象通常包括食品价格、能源价格、间接税和利息支出。

    

    如果α=50%,则得到加权中位数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利用截尾平均法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与α的选取密切相关,Tahir(2003)提出了确定α大小的均方根误差准则(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按照均方根误差最小的原则选择α,即

    

    当然,除了方差以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指标,比如标准差和绝对离差,度量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波动性。与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相比,波动性加权法不需要剔除某些商品的价格,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类商品价格中包含的通货膨胀信息。但是,采用不同的波动性指标,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权重有时差异很大。而且,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 波动性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需要不断根据新的样本数据重新修正权重。其实,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都面临权重修正问题。

    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尤其是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这三种方法。范跃进和冯维江(2005)基于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计算了1995-2004年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核心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但是,这类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仅仅根据各类商品价格的波动性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将被剔除,完全没有考虑各类商品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程度。比如,食品在我国CPI中占有1/3左右的权重,即使食品价格的波动性很强,但是将食品价格在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中剔除也是不合适的。Anderson et al.(2007)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波动性加权法,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不仅取决于价格变化的波动性,还取决于支出权重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重新标度使其和等于1,即可得到各类商品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

    但是,由于缺乏选取预测期的标准,现有的研究不是按照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能力给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赋权,而是根据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持续性给各类商品赋权。Cutler(2001)和Bilke and Stracca(2007)假设各类商品价格变化服从如下的自回归模型:

    

    Gadzinski and Fabrice(2004)还提出了一个根据半衰期方法(half-life indicator)计算持续性系数的方法,所谓半衰期是指暂时性冲击影响超出其最初影响一半的时期数。范志勇和张鹏龙(2010)采用Gadzinski and Fabrice(2004)的方法,构建了中国基于价格上涨惯性权重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

    3.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

    式(2)假设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动态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统计方法,通过从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中提取共同的动态因子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方法是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计量经济模型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的形式并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不可观测的核心通货膨胀;一种方法是利用Forni et al.(2000,2005)提出的广义动态因子模型(generalized dynamic factor model)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一种方法是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的调节系数矩阵正交分解技术来估计协整向量系统的共同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

    (1)状态-空间模型

    

    侯成琪等(2011)认为,式(2)所示的分解方式有悖经济直觉,提出了式(3)所示的分解公式。在这个分解公式中,核心通货膨胀的系数不再是常数1,而是一个需要估计的参数。核心通货膨胀及其系数都需要估计,这会造成不可识别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两阶段估计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阶段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变量估计式(3)中核心通货膨胀的系数,并采用Wooldridge(2001)提出的多指示器方法(multiple indicator solution)和广义矩估计(GMM)来解决变量的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第二阶段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计量经济模型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的形式,代入第一阶段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系数的一致估计值,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不可观测的核心通货膨胀。他们采用这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Hou and Gong(2011b)进一步在式(3)中引入通货膨胀的惯性作用,估计了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

    (2)广义动态因子模型

    Forni et al.(2000,2005)提出的广义动态因子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式(2)非常相似,从而被Cristadoro et al.(2005)和Reis and Watson(2010)用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为了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估计核心通货膨胀,首先需要将式(16)中的动态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Bagliano and Morana(2003a,2003b)、王少平和谭本艳(2009)分别用这种方法估计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但是,这种基于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方法仅适用于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是1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的情形。一般情况下,同比通货膨胀序列是非平稳的,而环比通货膨胀序列是平稳的,因此这种方法仅可以分析同比通货膨胀序列。此外,如果k=J-r>1,则协整向量系统存在多个共同因子,无法识别核心通货膨胀。

    (三)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

    Sivieroand Veronese(2011)假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福利损失最小化,其中福利损失函数取如下的形式:

    

    再通过重新标度得到四个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Siviero and Veronese(2011)发现,虽然四个部门在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会随着参数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食品和能源的权重始终很小;而且,与盯住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相比,货币政策盯住CPI、盯住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和盯住采用波动性加权法计算的核心CPI都会使福利损失显著上升。然而,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的模型完全是先验性的,没有建立在厂商、家庭和中央银行的优化行为的基础上。

    Eusepi et al.(2011)采用了与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相同的思路:通过最小化福利损失来求解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最优权重。Eusepi et al.(2011)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各部门在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等方面的异质性以及厂商、家庭和中央银行的最优决策。他们发现,货币政策盯住基于福利损失最小化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时的福利损失要显著小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盯住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时的福利损失;而且,决定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权重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各部门商品的价格粘性,价格粘性越大则该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越大。这与Aoki(2001)和Benigno(2004)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因为价格粘性越大则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也越大,所以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关注价格粘性较强的部门。

    Hou and Gong(2011a)建立了一个存在多个异质性生产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证明了多部门情形下的福利损失函数:

    

    四、评价

    根据第三部分可知,目前存在大量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那么,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如何在这些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中进行选择呢?不幸的是,对于如何评价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同样存在许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大致分为定性标准、统计标准和福利标准 。其中,基于“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学术参考网dylw.net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都采用统计方法来估计,通常也采用统计标准来评价;而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则采用福利标准来评价。所谓福利标准是指根据福利损失的大小评价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优劣,货币政策盯住某个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时名义摩擦导致的福利损失越小,则该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越有效。下面主要介绍定性标准和统计标准。

    (一)定性标准

    Roger(1998)和Wynne(1999)最早提出了核心通货膨胀应该满足的几个定性标准,主要包括:

    (1)及时的(timely)或者实时的(real-tim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应该能够根据最新的价格调查数据及时计算和更新,这样货币当局才能根据最新的经济动态制定货币政策。根据平滑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不能满足这个性质,比如,中心化的移动平均无法实时计算,而非中心化的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则过度依赖历史信息。

    (2)可信的(credibl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能够被公众信赖。只有货币当局采用的通货膨胀指标是可信的,货币政策才可能是可信的。可信性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能够被货币当局和统计部门之外的外部机构重新计算和验证。如果一个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不能被外部机构验证,则其可信度将显著降低。

    (3)可理解的(understandabl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计算方法易于被公众理解。虽然要求度量方法的计算细节能够被广泛理解可能不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CPI的具体计算方法,缺乏专业背景的公众也可能无法理解),但是至少其计算方法可以用一种非技术性的语言来描述,能够明确解释核心通货膨胀和标题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

    (4)稳健的(robust),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不会面临重大修正。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或者是计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需要对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这是统计领域的国际惯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稳健性,重点强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计算结果不会随着样本区间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二)统计标准

    统计标准是核心通货膨胀评价中最常用的标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统计标准。

    1.基本统计性质

    Clark(2001)认为,因为核心通货膨胀主要剔除了标题通货膨胀中由暂时性或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所以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具有与标题通货膨胀相同的长期均值,同时应该具有比标题通货膨胀更小的波动性。Marquesa et al.(2003)认为,由于这些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不应该对标题通货膨胀具有系统性的影响,所以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

    

    2.追踪通货膨胀趋势

    Bryan et al.(1997),Cecchetti(1997)和Clark(2001)认为,既然核心通货膨胀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波动,度量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那么就应该根据核心通货膨胀追踪通货膨胀趋势(tracking trend inflation)的能力进行评价。Rich and Steindel(2007)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核心通货膨胀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第一种方法认为,核心通货膨胀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标题通货膨胀,因此应该与标题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均值。这是易于理解并且容易检验的。第二种方法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应该能够很好地描述趋势性通货膨胀的变化。要实施第二种检验方法,必须先完成两个工作。①要构造一个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记为π[trend][,t]。Bryan et al.(1997),Cecchetti(1997)和Clark(2001)都对标题通货膨胀序列进行高阶中心化移动平均来计算趋势性通货膨胀,而Rich and Steindel(2007)则采用了带通滤波来度量趋势性通货膨胀。②要选择一个度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趋势之间差异的标准,常用的标准包括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绝对离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

    

    

    很显然,如果能够追踪通货膨胀的趋势,则能够提高核心通货膨胀指导货币政策操作的能力。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选取趋势性通货膨胀序列。如果已经有一个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则依据该序列制定货币政策即可,不再需要计算核心通货膨胀。如果没有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则如何构造或者选择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3.预测标题通货膨胀

    Bryan and Cecchetti(1993)、Lafleche(1997)、Clark(2001)、Cogley(2002)和Smith(2004)等认为,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如果核心通货膨胀能够预测未来的标题通货膨胀(forecasting headline inflation),则货币政策盯住学术参考网dylw.net核心通货膨胀显然要优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然而,对于如何检验核心通货膨胀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存在很多争议。Bryan and Cecchetti(1993)采用如下的回归方程直接检验核心通货膨胀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

    

    

    除了上述这几篇文献之外,还有许多文献也非常强调核心通货膨胀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比如Song(2005)、Stavrev(2010)和Tierney(2011)。然而,Marquesa et al.(2003)认为,不应该根据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来评价核心通货膨胀。为了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标题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必须能够描述标题通货膨胀中的短期波动。但是,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正是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波动,因此预测标题通货膨胀正是我们不希望核心通货膨胀具备的特征。Wynne(2008)认为,如果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是为了预测标题通货膨胀,为什么不采用信息更多、效果更好的多元预测方法呢Marquesa et al.(2003)建议用如下的因果关系检验代替预测能力检验。

    4.因果关系检验(causality test)

    因果关系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Cause),即在预测当前的标题通货膨胀时,过去的核心通货膨胀具有过去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具备的有用信息。但是,反之则不成立,即标题通货膨胀不应该是核心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当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都是1阶单整序列时,可以采用Marquesa et al.(2003)提出的如下检验方法:

    

    

 

    (三)检验结果

    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不同国家的数据对各种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了统计检验,但是检验结果并不一致。

    Bihan and Sedillot(2000,2002)根据法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和SVAR方法计算的5种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 了预测标题通货膨胀能力的检验,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但是样本外的预测结果很不理想。相对而言,截尾平均法略胜一筹。

    Marquesa et al.(2003)根据美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剔除能源和食品、截尾平均法和加权中位数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采用截尾平均法和加权中位数法可以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而剔除能源和食品不能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Marquesa et al.(2003)采用Marquesa et al.(2002)提出的方法对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采用剔除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同样发现采用剔除法无法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Dixon and Lim(2004)根据澳大利亚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计算的5种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只有基于动态因子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采用卡尔曼滤波)能够通过这些检验。

    Rich and Steindel(2007)根据美国的CPI和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数据对采用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指数平滑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两方面的比较,发现采用不同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同的样本区间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能找到一种最好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Bermingham(2010)根据美国的PCE数据对采用单变量滤波和平滑方法、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基于持续性的计算方法、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和SVAR方法计算的10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两方面的比较,发现很难找到更加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而且,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居然无法超越简单的基准序列。

    Down et al.(2010)根据美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单变量平滑方法和小波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以及追踪通货膨胀趋势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能力的比较,发现根据小波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表现最好。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同的样本区间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至于无法得到一致检验结论的原因,Rich and Steindel(2007)认为,暂时性价格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千变万化,一种特定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显然无法有效地剔除所有的暂时性价格波动。Silver(2007)认为,应该使用多个核心通货膨胀作为操作目标。如果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给出了类似的结果,则货币当局可以根据这些度量作出令人信服的决策。如果结论不一致,则需要根据这些核心通货膨胀构造方法的差异来分析通货膨胀过程。此外,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评价标准,可能对另一个国家是不适用的;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也可能对另一个国家是不适用的。因此,核心通货膨胀的计算和评价要基于具体国家的数据。

    五、应用

    在核心通货膨胀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核心通货膨胀是否比标题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其实,本文归纳的三种核心通货膨胀定义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因为货币政策要经过一个较长且不确定的时滞期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持续性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调节政策,不具备结构调节功能,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普遍性通货膨胀;因为名义摩擦会带来扭曲,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现有的研究也多从以上三个角度对为什么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进行定性分析,但是定量研究还很少。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学者利用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对核心通货膨胀领域的这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

    Dhawan and Jeske(2007)在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能源部门,并假设能源既进入家庭的最终消费又进入厂商的生产函数,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能源价格冲击。冲击-响应分析表明,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盯住剔除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能够减轻能源价格上升导致的产出下降和通胀上升。因此,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Mishkin(2007)利用美联储建立和维护的FRB/US模型,在联邦基金利率分别盯住PCE和核心PCE(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PCE)这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情景下,模拟了石油价格上升对美国经济的学术参考网dylw.net影响,发现相对于盯住核心PCE的货币政策,盯住PCE会导致货币政策过度紧缩,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上升从而失业率显著上升。Bodenstein et al.(2008)建立了一个包含能源部门并存在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证明了代表性家庭的福利损失函数,发现完全灵活的能源价格波动不影响福利水平。Bodenstein et al.(2008)比较了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盯住剔除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两种不同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发现当经济面临能源价格冲击时,采用第二种泰勒规则可以得到与完全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非常相近的反应模式,而采用第一种泰勒规则会严重偏离最优货币政策并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

    以上三篇论文建立的都是包含能源部门和消费品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只能够比较标题通货膨胀和剔除能源价格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剔除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要在众多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和标题通货膨胀之间进行系统的比较,必须建立更加贴近现实的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都建立了标准的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并采用福利标准对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各种核心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能够显著减小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Siviero and Veronese(2011)和Hou and Gong(2011a)还发现,盯住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短期非中性程度。

    现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更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这为核心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使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通货 膨胀目标制出现以来,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越来越重视核心通货膨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一书中指出,因为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潜在趋势而不是暂时性波动,所以核心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而且,使用核心通货膨胀有助于中央银行向公众解释并不是所有冲击导致的价格上涨都会导致持久的通货膨胀。美联储特别关注核心PCE。自2004年7月起,美联储开始在每半年一次向国会提交的货币政策报告(Monetary Policy Report)中提出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核心PCE的预测。欧洲中央银行虽然没有明确将核心通货膨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指标,但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armoniz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HICP)年度增长率低于2%,即中长期的价格稳定,这与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要消除短期内的暂时性价格波动是不谋而合的。而且,欧洲中央银行还在其月度公告(Monthly Bulletin)中例行公布各种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新西兰在1990年就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货币政策策略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目标是在中期CPI年度增长率在1%—3%之间,但是新西兰储备银行与政府签订的政策目标协议(policy targets agreement,PTA)指出,因为包含各种暂时性波动,所以实际的CPI会围绕中期通货膨胀趋势波动。1999年的PTA更是明确指出,价格的潜在趋势即核心通货膨胀才是货币政策的合适目标。加拿大银行于1991年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与新西兰一样,其通货膨胀目标是用标题通货膨胀描述的,但是加拿大银行认为核心通货膨胀能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用的指导。表1给出了世界各国官方采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很显然,简单易懂的剔除法依然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但是,正如Rich and Steindel(2007)指出的那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剔除法是一种好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六、结论和展望

    本文归纳了三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定义——“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和基于福利损失的定义。其中,根据“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度量核心通货膨胀需要借助于统计方法剔除由暂时性或者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即基于统计模型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估计此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需要区分由持续性和普遍性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和由暂时性和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需要识别哪些冲击是持续性和普遍性的,哪些冲击是暂时性和部门特有的,以及这些不同种类的冲击对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造成了什么影响。很显然,式(1)和式(2)所示的分解方法还过于简略。侯成琪等(2011)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多部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对各部门商品的价格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商品价格变化的分解公式。本文认为,多部门货币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剖析总量因素和部门因素对各部门通货膨胀的影响,为有效地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此外,如果能够综合“持续性通货膨胀”和“普遍性通货膨胀”这两种定义,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既剔除暂时性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又剔除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将能够提高此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有效程度。另一类基于福利损失的核心通货膨胀定义认为,货币当局反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是通货膨胀会带来福利损失,因此核心通货膨胀是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亦即能够使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等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构建了存在多个异质性生产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借助于福利分析求出了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然后通过对各部门通货膨胀的加权平均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他们发现,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主要取决于各部门商品的价格粘性水平,价格粘性越大则该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越大。然而,除了价格粘性水平之外,还有哪些部门异质性因素造成了部门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福利损失,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两类不同的定义衍生出两类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基于持续性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都建立在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其中,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的信息,从而更具优越性。而且,在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状态-空间模型中,观测方程可以随着商品价格分解公式的改进而扩展,适应性很强。当然,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估计核心通货膨胀面临一个问题:新的样本数据学术参考网dylw.net的加入会改变历史上的估计值。只有当历史估计值的改变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放心地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估计核心通货膨胀,因此结构断点的甄别和样本周期的选取至关重要。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根据代表性家庭的福利损失最小化直接求解出来的,所以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构造直接取决于货币理论模型的构建。只有当一个货币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时,根据该模型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才是有效的。

    评价这两类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需要不同的标准。基于统计模型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更多地采用统计标准来评价。虽然评价标准很多,但是本文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应该满足具有与标题通货膨胀相同的长期均值、具有比标题通货膨胀更小的波动性、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序列等基本统计性质,以及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标题通货膨胀不是核心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这种因果关系。特别是满足“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序列”这个性质使得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不仅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而且可以兼顾稳定居民生活成本的目标。从构造原理来讲,对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没有统计性质的要求。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甚至认为,因为统计标准在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构造中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不应该要求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满足这些统计性质。但是,本文认为,如果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具备优良的统计性质,相当于兼具统计基础和理论基础,对于核心通货膨胀的推广和应用大有裨益。

第2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 GARCH模型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国家甚至还引起了社会政治危机。自从1976年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Milton.Friedman在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说中提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以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一非正式观点以来,学术界涌现了大量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Ball(1992)从博弈论观点出发,研究认为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较低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简称Friedman-Ball假说)。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些学者采用货币政策方面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例如:Cukierman和Meltzer采用Baaro-Gordon模型,针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模型假定,政策制定者厌恶通货膨胀,但是非常重视通过惊人的通货膨胀率来实现较高的就业率。[1]在该理论模型中,货币供给过程中存在随机因素,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函数,当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时,政策制定者为了获得产出收益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更高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即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存在正面影响(简称Cukierman-Meltzer假说)。但是,Holland却基于货币当局偏好稳定的内在动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认为当存在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时,如果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损害了经济增长,那么货币当局将会有积极性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而降低通货膨胀水平,[2]因此,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有负面影响(简称Holland假说)。

我国目前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一个粗浅的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李拉亚(1995)提出黏性预期理论,指出黏性预期对通货膨胀不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还会阻碍通货膨胀的治理,他应用卢卡斯滤波分析了这种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指出中国信息不完备较不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经济行为主体形成正确预期的能力更弱,通货膨胀的变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叶阿忠和李子奈(2000)从实证上说明了我国通货膨胀存在GARCH现象,并建立了一个GARCH(1,1)模型,将估计的GARRH(1,1)模型与回归模型比较,得出通货膨胀的GARCH(1,1)模型优于回归模型的结论。赵留彦等(2005)基于马尔可夫域变模型(Markov regimes switching model),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细分为未来通货膨胀冲击的不确定性和未来通货膨胀均值在不同域之间转变的不确定性,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段这两类不确定性都会增大,[3]也就是,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围绕该水平值波动更剧烈,同时该水平值的本身也更加不稳定。

近年来,受次贷危机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得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通货膨胀产生社会福利损失,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预期变化,降低全球经济活动的效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平均年通货膨胀率不到10%,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独联体诸国和东欧国家,通货膨胀率不算高,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很大,既经历过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也经历过轻微的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动态路径转换频繁,不确定性程度很强,对经济的危害并不低。当前我国决策层已把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一同纳入宏观调控范围的背景下,如何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与评估,如何降低通胀预期的不确定性,避免其向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宏观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胀不确定性测度的技术路线

本文将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时产生的偏差的发散性定义为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简称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可理解为经济人通货膨胀预期值的离散程度。目前大致有四种测度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一)以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测度

早期的实证研究往往简单地将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衡量方式。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测度方式无法区分波动率中的可预测部分和不可预测部分,因为经济行为主体即使能用可得信息预测到部分波动率,预测到的部分也会在方差中反映出来。实际上,只有不可预测的波动率才是不确定性的有效衡量方式,因此通货膨胀方差或标准差不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有效衡量方式。

(二)以通货膨胀预测调查的预测方差或标准差作为不确定性的测度

这种衡量方式主要用来研究美国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的衡量方式会受到个人预测者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预测者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还存在另一个缺点:有可能所有受访者对未来都极不确定,但他们却给出了对通货膨胀相同的估计,使得预测结果的标准差很低。

(三)利用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族测度不确定性

在给定的经济结构下,GARCH族模型能明确估计通货膨胀在不可预测冲击下时变的条件方差,而且条件方差是事前的方差而不是像移动标准差那样的事后方差,能够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这一概念原本的定义,因此它比前面两种衡量方式更能准确地测度不确定性,也逐渐取代前面两种方式成为目前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标准模型。

(四)其他测度方式

除了上述三种测度方法外,计量模型中的各种创新也被不断地应用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为了能够体现宏观经济中控制通货膨胀变化的内在“体制”的演变以及货币政策体制的转换,很多研究在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和方差方程中引入了“马尔可夫转换机制(Markov regime switching)”和“时变参数(Time-varying Parameters)”。但是这种测度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它必须以计量模型能很好地拟合通货膨胀演变路径为基础,否则以计量经济模型产生的条件方差作为不确定性测度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虑到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和基于调查的预期通货膨胀方差都不是理想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测度方式,各种不断应用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测度的创新计量模型还有待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检验,而GARCH模型族的条件方差反映了变量非预期冲击的变动,能较好反映不确定性,是目前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标准模型,所以作者遵循“中规中矩”的学术要求,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该类模型来进行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分析。

三、中国月度数据的计量分析

(一)样本数据说明

目前国内对通货膨胀率的衡量主要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由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计算剔除了第三产业的变化,而剔除了服务价格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足以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消费者价格指数包含了服务因素,从而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物价变化的程度,并可以反映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此外,考虑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变化的百分比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样本区间为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4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1 中国通货膨胀率(左图)及其一阶差分序列(右图)(1983.1-2011.6)

从图1来看,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过程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多次通胀、紧缩以及两者的相互转换,通货膨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差别明显,其动态经历了高涨——温和膨胀——紧缩——再度温和膨胀的过程。从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中国经济运行中曾出现了六次显著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分别在1985年底、1989年初、1994年底、2004年底以及2008年初达到峰值,目前正在经历第六次通货膨胀过程,2011年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35个月以来新高。其中1989年底以及1994年底形成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高通货膨胀态势。此外中国经济自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曾出现了轻微的通货紧缩情形,而价格紧缩态势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有所缓解,随后通货膨胀率变化又逐渐出现了攀升势头。自步入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急剧扩散,最终出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受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也随之相应呈现出相对剧烈的波动态势。2010年下半年,美国第二次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带来全球的流动性泛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首当其冲,面临着美国持续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胀和资本流入难题,自2010年7月份以来,中国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表1 中国通货膨胀率序列的描述性统计量

图1(右图)是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一阶差分序列,可以从该图时间路径中直观地观察到在整个样本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很大。表1给出了描述性统计量。偏度统计量和峰度统计量结果说明,中国通货膨胀率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分布特征,同时Jarque-Bera统计量的结果说明,中国通货膨胀序列及其平方序列具有显著的序列相关性特征,而LM检验统计量则进一步证明中国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因此,本文基于GARCH(1,1)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序列的不确性进行分析与测度是可靠且必要的。

(二)测度模型的构建

本文使用GARCH模型的条件标准差来衡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GARCH模型的思想如下:对于平稳的时间序列πi,建立ARMA(M,N)模型:

则称(a)、(b)与(c)为ARMA(M,N)-GARCH(p,q)模型,这里(a)与(b)也成为均值方程,(c)成为条件方差方程,从(c)式可以看出某一特定时期的随机误差的方程σ■■不仅取决于以前的误差,还取决于早期的方差(GARCH项)。

经过不断建模试验,最终建立了ARIMA(12,1,0)-GARCH(1,1)-M模型。表2是使用EViews6.0软件构建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最终测度模型,图2是利用该模型进行样本内静态预测后所描绘的历史值和预测值折线,最终测度模型的各项参数良好,模型整体预测精度很高。同时对测度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了LM检验,不能拒绝“残差中不存在条件异方差”的原假设,表明测度模型的残差中不存在条件异方差,于是完全可以使用测度模型残差的条件方差与条件标准差来反映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

图3和图4分别是通货膨胀与其条件方差及根据指数平滑方法计算的条件方差的趋势成分、通货膨胀与其条件标准差及根据指数平滑方法计算的条件标准差的趋势成分。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首先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趋势成分表现出持续下降的特点,其次1999年之前出现过三次较高的通货膨胀,而同期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多次出现,而1999年之后出现过两次轻度的通货膨胀,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只出现两次,最近的一次较高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出现在2009年。直观上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正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做出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的关系检验

1.广义脉冲响应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之间的影响,本文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s)具体分析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条件标准差的动态响应。与传统脉冲响应函数相比,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具有两个优势,首先它允许多变量模型中的复合相关性,其次它可应用于非线性多变量模型中,因为它不考虑冲击的范围、符号和历史。图5和图6给出了具体的脉冲响应轨迹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月度),纵坐标表示冲击响应程度(百分数),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由图5可知,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左图)、条件标准差(右图)的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当期迅速响应,并分别在第9期达到最大值14.44%、第10期达到最大值7.91%,之后几期分别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趋于收敛,而是分别保持在10%、7%的一种发散水平。由图6可以看出,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左图)从第2期开始迅速响应,并于第3期达到2.13%的峰值,然后逐期下降,第5期开始演变为负向水平,第25期迫近于0值水平,最终趋于收敛。而对于本期1%的通货膨胀率增长冲击,通货膨胀率条件标准差(右图)在第2期达到-3.33%的最低值,然后逐期上升,第8期达到最大值2.43%以后期下降,第16期迫近于0值水平,最终趋于收敛。总体上讲,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趋于发散,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响应趋于收敛。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分别对通货膨胀率与其条件方差、通货膨胀率与其条件标准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为确保检验的有效性,滞后阶数分别选取1至5。从表3的检验结果来看,对应原假设“通货膨胀率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值在1至5阶的情况下全部小于0.05,因此可以得出在Granger意义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在5个月之内将引起通货膨胀率条件方差的变化;对应原假设“通货膨胀率的条件方差不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概率值在1至5阶的情况下全部大于0.10,说明在Granger意义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不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于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率条件标准差的检验也得到大致相同的结论,唯一区别的滞后期是4个月而不是5个月。Granger检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在4-5个月的短期内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验证了Friedman-Ball的观点而不支持Cukieman-Meltzer的观点。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中国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的CPI月度数据,通过构建测度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ARIMA-GARCH-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有:

第一,中国的数据实证支持了Freidman-Ball假设,即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原因,而不支持Cukierman-Meltzer假说,也不支持Holland假说。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呈现显著的动态单向的正相关关系,即在中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应比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时更加注意通货膨胀水平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影响效果,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应比面对通货紧缩时更加注重引导公众的预期。

第二,在现实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控制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当通货膨胀处于高位时,根据常识判断,政府都会采取措施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下来,但经济行为人很难判断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大小,结果造成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在当通货膨胀率尚处于低位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就应给予关注,防止其向高位发展,这是政策制定者最明智的反通货膨胀政策选择。

第三,宏观调控政策应保持平稳性和连续性。稳定的经济政策能够降低公众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避免政策反复引起预期的偏差,减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微观行为的影响。同时扩大政策透明度稳定市场供求,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和较强的政策连续性,有助于消费者获取更多的信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ukierman,A. and A. Meltzer. A Theory of Ambiguity,Credibility,and Inflation under Discre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Econometric,1986,(54):1099-1128.

[2]Holland,S. Inflation and Uncertainty:Tests for Temporal Ordering[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5,(27):827-837.

[3]赵留彦,王一鸣.中国通胀水平与通胀不确定性:马尔可夫域变分析〔J〕.经济研究,2005,(8):60-72.

第3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 货币;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述评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138-03

[作者简介] 储丽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与西方经济学。(上海 201620)

2007年我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8年1季度CPI上涨高达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创11年来的新高。通胀的袭来给全社会民众都带来了福利的损失,实际收入的降低和自有资产的缩水,尤其是对中低收入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痛苦感受。面对通胀,政府不仅要控制物价的上涨,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对社会公众造成的福利损失。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正确计量是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成本较为隐蔽,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鞋跟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混乱,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成本在理解上虽比较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意义上的成本才可以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1967)认为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损失,这种个体的福利损失就称之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义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未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当然,关键问题是合理地度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度量自Bailey(1956)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 Variable Approach)以及基于McCallum-Goodfriend Frame-work的估计方法。

1.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认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为保证完全竞争的均衡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名义利率必须等于零,此时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扭曲最小。因此,最优通货膨胀率是使得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通胀水平。当经济中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水平,即名义利率大于零时,货币均衡配置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此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而产生福利成本。Bailey(1956)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货币征税(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当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时,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逆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即名义利率从i减少到0时所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推论与Friedman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相符。

随后,很多学者在Bailey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如Marty(1967)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和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结果。Barro(1972)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他重建了货币需求曲线,重估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和Rocheteau(2005)先利用Bailey(1956)的方法,通过log-log型货币需求函数和semi-log型货币需求函数计量了在传统方法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指出Bailey(1956)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掉外部性、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 effects)的局部均衡模型,它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是实物资产的报酬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消费者剩余方法虽然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计算方法,并开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先河,但这一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对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无法对形成宏观的加总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与此同时,这一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通胀率为零,名义利率仍可能为正,这样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仍然可能有正的机会成本,无效率仍然存在。因此,以通货膨胀率为纵轴计算货币需求曲线下方位于零通胀率和另一通胀率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可能低估实际的福利成本。如Foster(1972)计算了完全预期为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小于产出的0.05%。Garfinkel(1989)得到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为国民收入的0.3%。这些估值远小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估计。Laidler(1990)认为消费者剩余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当名义利率改变时,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只是沿着货币需求曲线移动。这就需要假定实际余额的边际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假设条件事实上限定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方法。Gillman(1995)指出了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Bailey认为在稳定价格时的福利成本就是为零,但是,这种认为的零福利成本和真正的零福利成本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差额有时竟可以高达50%。基于这一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补充性说明。

2.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 Vari-able Approach)。这一方法在Sidrauski模型(1967)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Sidrauski模型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由于这种内含货币效用函数方法允许我们根据一个符合经济人最优行为的货币需求模型来计算通货膨胀的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升高所引起的实际货币持有额下降直接表现为个人效用和福利的变化。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关键是如何对受损者补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补偿变量法认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在某一通货膨胀水平下,应补偿给家庭多少额外的收入才能使家庭在给定利率的均衡状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与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效用水平相等。这一方法考察了通胀给社会中每个人所带来的获益或损失,从而增加了必要的微观基础,为我们从个体效用函数出发,分析在预算约束和资源约束下计算通货膨胀的稳态福利成本提供了一个方便好用的框架。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普及。

Lucas(2000)用收入补偿的思想,以Sidrauski(1967)的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给出了估计方程。Lucas定义在名义利率i下的福利成本w(i)是收入的百分比,即用使得家庭在名义利率为i和0时达到福利水平无差别的收入差额,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在实证方面,Lucas利用美国1900-199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对于美国经济,10%的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仅相当于消费者总消费水平的1.3%,即如果要保证在通货膨胀率10%和通货膨胀率为0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必须增加消费者约1.3%的收入。

Jones、Asaftei和Lian Wang(2001)在Lucas(2000)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货币总量理论(monetary aggregation theory),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现金和利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将M1层次货币全部视为无息资产的缺陷。他们发现,由于个体持有现金(无息的)的份额与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相比是非常小的,并且在稳态下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是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从这个一般均衡模型中计量得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比前人的研究结论小得多。

虽然补偿变量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货币、尤其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持的纸币会产生效用,但这一方法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而且该模型具有的货币超级中性性质表面、效用函数的另一个变量――实际消费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从而使福利成本计算得以简化。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时,在选择适当函数以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赋值时,常常需要主观事先判断和利用经验来为参数设定不同的值,这势必会导致因参数赋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算结果。

3.基于McCallum-Goodfriend Frame-work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交易技术方程将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间接化。McCallum-Goodfriend (1987)建立了一个购买――时间(shopping-time)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购买消费品提供交易服务,并且时间和金钱在实现交易方面可以互相替代。交易服务技术决定了在既定的消费和货币持有水平下所必须花费在购买上的时间。购买时间模型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和度量通胀的福利成本:在家庭持有货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了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家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同样数量的消费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或休闲时间,因此,造成了福利损失。Simonsen and Cysne(2001)研究了在购买-时间模型中包括有息资产的情形,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福利成本的上下界。Cysne(2004)研究了连续时间下的购物时间模型,并得到了福利成本的解析表达式,他还从理论上讨论了引入家庭异质性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代表性的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计量方法。如Fischer(1981)将货币和其他资产同等看待,把货币看作是资源跨期转移的载体,建立了一个禀赋经济的OLG(overlap―generation)模型。Lagos and 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Imrohoroglu(1992)刻画了在一个收入波动且没有保险经济环境里,经济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的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启迪

反观国内,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成因、对策等定性方面,而专门针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则很少,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如欧俊和李花(2006)利用Bailey(1956)研究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陈彦斌、马莉莉(2007)分别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MIU模型和CIA模型计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谢赤(2002)则在购买-时间模型下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上的影响;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Shopping-Time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龚六堂、邹恒甫和叶海云(2005)利用他们研究的框架,在Lucas模型基础上,应用Kruz(1968)和Zou的思想,把消费者的财富引入效用函数,给出了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不确定影响的分析。

但问题是这种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为纵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尽管不同经济学家的模型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货币对于公众的有用性或者货币能提供给公众便利为出发点,进而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何影响公众的货币持有,并引起公众效用的变化,从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由于公众效用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计量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特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的准确性。

1.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大多是引入货币的效用函数模型框架,加上各种外部约束来推导货币需求,进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但从各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各种模型间不仅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其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已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在稳态下得出的比较结果,而当通货膨胀率剧烈波动或迅速上升(下降)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会与稳态下的计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已有模型的结果其实用性大打折扣。

3.很多模型都假设名义变量对真实变量不产生影响,即货币和通货膨胀是中性的。这与很多现存的研究结果相悖。尤其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货币冲击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与货币主义的前提假设不符,货币中性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4.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如中国至今还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和农村在使用活期存款时的便利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活期存款普遍是付息的,这意味着货币层次的选择上M0和M1都不准确。

5.已有的研究大都将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函数的自变量,从名义利率的角度来计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其隐含假设为名义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和变化。但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水平的反应比发达国家相对更迟缓,也更具有粘性。因此,根据名义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有时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研究时必须在把握主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来的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水平作出正确计量和评价,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确定给出一个社会福利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Bailey,Martin J.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ary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2),93-110

[2]Sidrauski,M.Rational Choice and Patterns of Growth in a Monetary Econom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534.

第4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理论;抑制

一战以后,德国的通货膨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种超速通货膨胀对德国经济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它是纳粹兴起和二战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通货膨胀不容忽视的,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很大。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凯恩斯主义者那里通货膨胀是由于资源被充分利用或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继续上升而导致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名义总需求量的增长不能自发地带动就业量的增长。而是,当名义总需求增加时,现有产品总量不能增加,价格就必定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成比例地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虽然不可预期,但是它的产生有其原因:

(一)成本推动型

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叫做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价格变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本的上升主要是由工资的增加引起的。在现代经济中,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存在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它们不断地鼓励工人给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又会相应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由工资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些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及由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发生的通货膨胀叫做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升使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成本上升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需求方的货币竞相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提高;由于失业率下降、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也被抬高;这些现象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到来。除此之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与货币的发行量有直接的关系。货币的供给快速增加时,随之货币的需求也增加,而货币的需求又使价格水平上升。所以货币的供给通过货币的需求产生通货膨胀。此时货币变得不值钱,没有人储存纸币,反而使大量的纸币涌入市场或甚至流向国外。

(三)结构型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和错位引起的通货膨胀。首先,高成长性产业和行业,由于种种约束,不能即时获得所需的资源和人才而将使资源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地上涨。与此同时,那些夕阳性的产业和面临衰退行业的资源和人才相对过剩。但是,由于他们的收入不会下降而引起比较效应上升,工资成本推动物价上涨。这种局面的持续会自然而然地引起通货膨胀。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之间的差距将使工资刚性(工资水平能上不能下)增加。同时,这些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引起失业与空缺位置的并存,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示范效应时,小国或者发展中国家向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看齐。同样,非开放的部门向开放的部门看齐。因此,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传递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预期的,也是非均衡的,它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一)造成实际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再分配

1、对收入的影响。如果名义工资率的增长慢于通货膨胀增长速度,公众和企业因货币贬值所获得的货币收入购买力将下降,即实际收入会减少;假如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借款造成中央银行向社会过量发行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则政府可以因此而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于是,通货膨胀不利于大多数工薪阶层、退休者、失业者和贫困者、接受政府救济者和债权人。但是,通货膨胀有利于高收入者、企业主、厂商和债务人。

2、对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来讲,非预期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即通货膨胀往往不得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了很长时间,使人们最终有可能预见其发展趋势,并且市场也开始与之相适应,那么市场利率中就会逐渐地包含一种对通货膨胀的补偿部分,主要是对利率进行调整。但是在更多的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民中进行重新分配,而不会只冲击某些群体。

(二)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1、通货膨胀扭曲价格信号而损害经济效率。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则买方和卖方都很清楚这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实际的变化,他们就可以对此做出正确的反应。相反,在一个高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很难区分相对的价格变化与整体的价格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每月达到20%或30%,商店就会频繁地变动价格以致于相对价格混乱无序、难以适从。

2、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货币和税收的扭曲来体现。在流通中的现金是名义利率为零的货币。如果年通货膨胀率从0上升到20%,则现金的实际利率就从每年的0降为-20%。现在还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扭曲。由于货币利率实际为负,在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持有真实资源而减少货币持有量,为此,他们频繁地进出银行。企业也会精心设计现金管理计划。实际资源仅仅被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货币尺度,而不是被用来进行生产投资。同时,有一部分固定的税收是以元来表示的。价格上升时,这部分税收的真实价值就会下降。假如在计算应交税的收入时,扣除一个价值固定的免税额;而出现通货膨胀时,那份标准免税额的真实价值会减少,所缴纳的税收的实际价值却上升。除了对税收的扭曲以外,通货膨胀也扭曲了收入的衡量标准来影响税收体系。

(三)对就业和国民收入(产出)的影响

较高的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和产出水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能促使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通货膨胀使银行的实际利率下降,这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总供给的增加。当供给下降引起通货膨胀时,国民收入和就业量随之下降,导致大多数工人处于失业状态。

长期来说,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倒“u”形的关系。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各国的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三、消除通货膨胀的对策

根据历史上的通货膨胀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破坏资本的正常循环,到严重时也会引起政治危机。因此,采取一些消除通货膨胀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一)需求紧缩政策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发生时,政府一般都会采取需求紧缩政策。因为,这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的。因此,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是需求紧缩政策的核心。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总额,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财政收支项目怎样能压缩公共开支,开征新税种,提高税率而控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减少社会信用规模及货币供应量。

(二)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货币数量和控制社会总需求都是消除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从长远看,发展生产,增加经济中有效供给是抑制物价水平上涨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很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压缩总需求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集中资金优先发展占用资金不多,投产期限短,市场紧缺的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较快地增加有效供给,减轻市场需求压力,改善产业结构。

(三)物价和收入政策

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物价都会继续上升是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时有必要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增长率进行限制,特别是工资增长率。这使工资增长率不会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这需要政府拟定物价和工资标准,劳资双方共同遵守。采取这虚张声势措施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就业水平。采取措施时可以采用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方法。自愿性的做法是政府以劝导的形式使劳资双方自愿约束价格和工资的变动,它适用于通货膨胀程度较轻的情况。强制性的做法事实上是对工资的冻结。该方法对控制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国际收支政策与国际紧缩政策

如今的通货膨胀与以往的相比具有世界性和长期性,这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当某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后,通过外贸等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向其他国家传播,所以采用外贸与国际收支政策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制止本国内通货膨胀,也能够遏制国际通货膨胀传播。但是,这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必须依赖国际性的紧缩政策来调整,仅靠一国的力量是不够的。

(五)货币改革政策

当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时,就应该通过货币改革加以制止。人们普遍认为,物价上涨率每月达到50%以上,每年达到600%以上,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才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原来的货币已经失去了信用基础,通过货币改革废弃旧币,发行新币,制定保证新币币值稳定措施,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总之,通货膨胀的出现是不可预期的、也具有长期性。政府应针对通货膨胀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友龙,缪代文.现代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它已有着较长的历史,但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则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并以此来消除经济危机(或衰退)、或加速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结果,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推行,在对西方国家的经济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却也使得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西方国家长期遭受通货膨胀的困扰,由此也就引起西方经济学家们纷纷致力于深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又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现在,美国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试图通过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作用于经济而解救失业;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后,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也遭受了通货膨胀的侵扰,促使其积极治理通货膨胀。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政府对待通货膨胀的不同态度,不仅会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还将使世界各国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因此,有必要对通货膨胀进行再研究,尤其是对其中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再研究。

一、西方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略论

要研究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就应该搞清楚何谓通货膨胀,这就必然需要经济学界确立一个能够被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而在西方经济学界研究通货膨胀问题时,由于西方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因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表述也就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从价格着眼定义通货膨胀,还是以货币主义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从货币着眼定义通货膨胀,其实他们都是将物价上涨(即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定义为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们将物价上涨定义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也就成为了物价上涨的代名词。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走市场经济道路,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践的指导理论。那么,西方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也就自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所决策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而所谓通货膨胀,其原意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了。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的过度膨胀等,其结果使流通中太多的货币追求相对较少的商品(包括劳务),导致了商品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拉动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将此种物价上涨称之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主要由工资、利润和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迫使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率而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结果导致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将此种物价上涨称之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见,通货膨胀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分。而且西方经济学家们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具体分析出其它类型的通货膨胀,如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等。

当然,季节性、自然灾害等的短期性、偶然性的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并不认为此种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因为此种物价上涨并非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上涨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西方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其必定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所致,因而它是一种通货膨胀现象。因此,虽然西方经济学家们在对通货膨胀定义的表述上不尽相同,而且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还希望明晰的区分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物价上涨概念,但是西方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即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其结果就必然是物价上涨。这样,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上,西方经济学家们就是将通货膨胀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物价上涨上。

但是,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上,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将通货膨胀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物价上涨上显然是不够的。例如,当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必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而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时,就又必定需要增大货币供应量。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大,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致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作用于经济危机时,就将伴随着物价上涨。由此,这就可以通过对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再研究,揭示通货膨胀在引起物价上涨的过程中,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消除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所产生的作用。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的再研究

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所致,而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则又是政府(或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然。而且即使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其政府赤字的扩大不能为相应的货币紧缩所平衡和抵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最终也是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的。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量发生过度的增加,却既可以由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也可以由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而且还可以由两者所致。因此,通过对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进行再研究,就可以深入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在引发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对消除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由此,所做的这一分析结果,也就能够对各国政府在对待通货膨胀问题和正确决策经济政策上,起到一点可供参考价值的作用。

(一)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波动,这就有了经济收缩与经济扩张之分。当经济出现收缩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促使经济的扩张,就可以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但在经济出现收缩时,为了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过程和产生的效果则是不同的。在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促进大量的投资,使市场总需求得以有效扩大,以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经济危机。

为了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导致了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就会引发物价上涨。而物价的上涨,也就表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一种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即发生了通货膨胀。这样,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否是一种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即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就可以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来。因而,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物价上涨,从而显示出通货膨胀,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这就使得无论是经济处在收缩阶段需要避免或消除经济危机,还是经济处在扩张阶段需要继续加速经济增长,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应该考虑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直至通货膨胀的显现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由于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通货膨胀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因此,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通货膨胀所需要时间的长短,也就取决于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是否能够促进大量的投资,进而导致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需时间的长短。然而在经济发生危机后,是否会出现市场总需求不足,无法有一个可获利的预期利润率,使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无法起到促进投资的作用,从而也就会因为不可能有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进而也就不会存在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呢?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利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人们就宁愿手持现金而不愿进行投资。在此种情况下,政府所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就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去进行投资。那么,按照凯恩斯的这种观点,在此时也就不可能有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也就不会存在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即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显然,凯恩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市场总需求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却并不意味着各单个市场的需求也是不足的。这也就是说,在市场总需求不足时,如果某单个(或个别)市场的需求却并非是不足的,或某单个市场需求有着较好的预期(如农产品市场、或能源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等),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就能够促进大量的投资(包括投机),并进入到该单个市场;那么,由此导致该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而引起其价格上涨,进而又能够由其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即物价上涨),这就能够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即会发生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即使利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大幅度的货币供给,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去进行投资,这也只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因为,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时,只要是市场总需求不足,却某单个(或个别)市场的需求则并非是不足的,或某单个市场需求有着较好的预期,货币逐利的本性,就能够使大幅度的货币供给,会被用于投资该单个市场;那么,由此导致该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而引起其价格上涨,进而又能够由其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就能够被物价上涨显示出来。因此,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物价上涨而显示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发生变动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度增加,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即使是不能由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来引起物价上涨,也会由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的价格上涨,进而来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物价上涨)。

在经济发生危机后,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过度增加,即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即使是不能由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来引发物价上涨,也会由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的价格上涨来带动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物价上涨)。但是,由于这种物价上涨的同时,并不伴随着市场总需求的有效扩大,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快速回升的作用,从而也就无法消除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失业。如果在此时为了尽快消除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失业,政府继续增大货币供应量,这就会进一步促使大量的投资和投机进入到该单个市场,进而又会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继续上升,而市场总需求则仍然会无法有效扩大,从而就将使经济陷入到滞胀中去。当然,如果存在着那些能够带动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的单个市场,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于该单个市场,那么该单个市场则另当别论。因为,该单个市场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点。

(二)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

在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使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若要使经济及时而快速地回升,这就必定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使市场总需求有效地扩大,就能促使企业进行投资和恢复生产,经济前景被看好,消费需求也就随之扩大,从而使经济快速回升。但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长和加剧,而为了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就只能依靠增加国债。这就会间接地或者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或者引起信用的膨胀,使得流通中的货币供应过度增加,即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在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下,市场总需求的有效扩大,促使企业进行大量投资,以及消费需求的扩大(当然现实中还会有出口的回升和扩大),这就会使在消除经济危机、并使经济快速回升的同时,伴随着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物价上涨。

虽然在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使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的同时,会伴随着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物价上涨。但只要由此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的同时,并没有使这种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在此时的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就并没有危害性。因而在此时的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就成了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时的伴生物。然而,由于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到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毕竟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即财政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如果政府为了更快速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时,对于财政政策的时滞效应不加以考虑或被忽视了,采取力度过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到时又不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这就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而危害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政府为了更快速的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采取力度越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越有利于达到更快速的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的目的,但同时也会造成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而危害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而且在经济能够更快速的回升时,商品流通速度也会加快,随之货币流通速度也就会加快,因为货币流通的速度是由商品流通的速度决定的。而在此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就会继续推升物价的上涨。因此,面对超过社会承受力的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包括预期),政府必定需要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紧缩银根(因为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是一种货币现象)。可见政府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要控制住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其实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困难就在于能够控制住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后,又能够保持住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这就必然需要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实际需要量相符合,才能做到既控制住通货膨胀,又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

然而,由于货币有逐利的本性,货币既可以投资来逐利,也可以投机来逐利(当然现实中两者常会混为一体)。而要使货币在投资中进行逐利,就需要有可获利的投资市场,这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除了要有必要的国际市场外,就是要有足够的可获利的国内投资市场。由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单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地扩大国内市场,这就有必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是可以创造出可获利的投资市场的,但以货币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却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以债务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则要考虑对内需扩大的影响,以及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这就决定了以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创造可获利的投资市场只能是适度的。所以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须对目前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进行干预,如对房地产业的房价进行干预,以控制好房价来获取足够的可获利的投资市场。另外,政府还应积极支持企业进行创新,以及打破垄断市场等,来获取足够的可获利的投资市场。这就又需对制约消费市场有效扩大的各种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

而且,与此同时,要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政府还需对那些可以进行逐利投机的已发生非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的单个市场进行干预,在必要时则需采取非经济手段。因为,当投机的逐利市场高于投资的逐利市场时,就不仅无法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而且还会发生资金短缺与推升物价上涨的并存现象。因此,政府在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时,就须对经济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就要在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时,政府就应该考虑到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条件的限制(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资源条件的限制),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会对既要控制住通货膨胀又要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制约。这样,政府的调控经济政策,在控制住通货膨胀的同时,所要做到的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就应该是一种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第6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 最优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

一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的主要特征是存在非自愿失业、短期内货币政策的非中性和价格与工资的刚性。其中,货币扰动是经济总量波动的关键因素,其核心观点由三部分构成:(1)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达不到平衡,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只能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同比例增加。并且,自然均衡失业率不受货币政策影响,而由实际因素决定。(2)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短期波动。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弹性以使市场出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平衡关系。此时,实际货币政策将致力于稳定总需求,以求最小化的真实产出与通货膨胀的波动。(3)“IS-LM”模型仍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该模型中,价格和工资(短期中)在很大程度上是预先确定的,并按菲利普斯曲线方程的逻辑而变化。在短期内,产出由总需求决定,而由IS曲线描述的总需求又直接对财政政策做出反应。因为IS曲线的利率敏感性,如果它决定利率水平,则货币政策将控制总需求。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单个价格的调整不是连续的,而是缓慢的、间断的。这从宏观上将导致总体水平上的产出波动和宏观经济的无效率。因为,在遇到名义冲击时,单个价格调整将导致滞后的总价格水平的调整。在过程中,实际的货币供给高于其初始值。在长期中,总价格水平将与货币供给的增加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进而总需求、产出和相对价格都回到初始值。

综上分析,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实际影响仅仅是因为价格在短期内缺乏弹性。在次背景下,借助于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可用作设计最优货币政策的基础。

二 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理论

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目标的确立、传导机制的选择和应遵从的规则。最优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制定和执行一种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它将给社会福利带来什么影响。实际上依赖于一个假定,即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最大化代表性家庭的效用。该动态最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是给定的资源、制度和信息。中央银行的目标函数通常假定最优目标函数变量,包括特定的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的产出水平。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降低会伴随着临时的产出损失,因此当货币政策行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该政策最优。

1.最优货币政策的目标确立

在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长期平衡。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允许测量误差的情况下,0~2%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可能是最优的。总体说来,通货膨胀目标概念是建立在三个规则之上,即中央银行集中于解决产出缺口;遵从泰勒规则;用“向前看”的方式行动(由于政策措施存在效果滞后)。

依据规则,中央银行必须把通货膨胀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时缩小产出缺口。为此,它要使用所有可获得的与未来通货膨胀有关的知识与信息。由于通货膨胀措施具有滞后效应,中央银行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作出反应。如果当预测通货膨胀将上升时,在实际通货膨胀率开始上升之前,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率。货币政策反应的程度依赖于通货膨胀预测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Walsh,2001a;Mishkin and Schmidt-Hebbel,2000)。

Walsh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通货膨胀目标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最优货币政策理论的方法和特征:第一,一个预期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经济活动的供给方;第二,货币政策反映了中央银行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平衡的偏好,它描述经济活动的需求方。菲利普斯曲线可用下式来表示:

(1)

(1)式描述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 为通货膨胀率, 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x=(y-yo)/yo为产出缺口的百分比,v为通货膨胀冲击变量。从需求方面看,为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假定货币政策试图最小化产出对自然产出的偏离和通货膨胀率对目标通货膨胀率 的偏离。这种偏离程度越大,说明货币政策的效果越不理想,从而由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所带来的成本越大。同时假定,对中央银行来说,由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所导致的边际成本与通货膨胀对目标通货膨胀率 的偏离程度成正比,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有:

(π-πT) (2)

(2)式描述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偏离其目标值之

间的关系,这与货币政策最小化产出变动和通货膨胀变动的成本相一致。如果考虑到下一期的货币政策,扰动项也会影响产出和总需求。于是上式就变为:

(π-πT)+δ或 (3)

其中, 。(3)式描述了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 描述了通货膨胀变动与产出缺口波动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的产出目标权重增加,产出缺口变动就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增加。若中央银行对产出目标赋予一个更高的权重,它将要承受通货膨胀的较大变动和产出的较小变动。

2.货币传导机制的选择

在日常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的控制变量是短期利率。其利率设定在能使损失函数最小化的水平上。为达到此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有一整套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构想。

名义利率、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确立是基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IS曲线把实际总需求定义为实际利率的减函数。于是,一个简单的IS曲线可写成:

(4)

其中,i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的系数为负,反映了消费的跨期效应和投资效应,而总需求冲击 是无法预期的,因此不存在序列相关(其均值为零)。这样,所有可预期的或持续的需求变化都可用y表示。则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可由下式给出:

(5)

(4)式两边同减去1,于是有: 。代入(5)式,可得:

(6)

显然,在缺乏需求冲击时,若当期的实际利率高于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 ,则实际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水平(x为负)。

3.货币政策规则的遵循

泰勒规则把政策工具即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函数,即根据它们缺口的变化来调节短期利率。由于二者是外生变量,反应函数可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示。例如:

(7)

其中, 为长期均衡的名义利率水平。

在(7)式中,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系数大于1。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超过目标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规定名义利率将对应(超过部分)比例地提高。结果实际利率也提高了,而实际利率的提高将导致产出的降低。根据以上规则,若估计的均衡利率变化,则名义利率必须相应地改变。同时针对明确的通货膨胀冲击,名义利率必须提高,以使产出缺口缩小。

三 思考与总结

新凯恩斯主义的最优货币政策观点揭示了中央银行的权力与职责以及实际货币政策的构成(1994),其具体含义如下:

1.必须追求通货膨胀目标预测,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必须被赋予具有改变利率和其他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变量的权力,以使其能够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有一个明确界定的包括维持价格稳定的权力;央银行应当公开宣布在以后一定期限(如3年)的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而且还必须准确地描述由于贸易条件、利率水平和间接税的变化而导致偏离通货膨胀目标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银行的规则必须考虑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平衡关系:价格稳定总比产出稳定更重要。

2.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保证货币政策的稳定实施

中央银行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保证货币政策能应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冲击,避免在短期内造成经济的巨大波动。政府虽然有权否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但不必经常给货币当局施加过多的压力,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不稳定。

3.中央银行必须明确行为责任,增加货币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中央银行应该就以下两种情况做出必要的解释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它应当根据其完成货币政策目标的情况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行长应该在立法机关和公众面前说明在完成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所作所为。

参考文献

[1]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3)

第7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失业;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失业和通货膨胀也就是市场经济的两个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造成的危害很大,所以从19世纪宏观经济学产生之日起,就把研究和解决这两个问题作为了主要目标。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各种解释和改正上。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的。他是通过研究英国近百年(1861~1953)的工业统计资料,得出的一种关于失业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稳定关系。菲利普斯认为由于较低的失业率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因此会有较高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反之,较高的失业率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减少,所以货币工资增长率会较低。于是菲利普斯得出结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有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后来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于是菲利普斯曲线就被用来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特征包括: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有一种负相关关系,低的失业率和高的通货膨胀率相联系,高的失业率和低的通货膨胀率相联系;这种负相关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失业率的下降必须以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代价;当通货膨胀率为零的时候,失业率也是正的,这就说明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为零)也是会存在失业的。

从这些基本特征可以得出结论: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存在矛盾,因为即使是通货膨胀率为零也会存在失业。所以,就要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做出选择,保持充分就业就要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物价稳定就会存在失业问题。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就代表了政府政策的一种选择,是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政策主张的集中体现。

19世纪七十年代“滞涨”局面的出现,打破了菲利普斯曲线这种稳定的替代关系,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的并存,也使得凯恩斯主义从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古典自由主义主张的经济学开始积极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解释。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最为主要。

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和修正认为,经济行为者是存在适应性预期的,而不是简单的预期;社会存在自然失业率,现实的失业率可以不和自然失业率相等,但是在长期会等于自然失业率。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会根据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货膨胀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这就是适应性预期。而且影响人们就业量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当大家预期到通货膨胀时,即使名义工资上升,但是实际工资并没有上升,也是不会引起就业量的增加的。这就是说,如果政府想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的话,必须保证通货膨胀不能被预期到,突然的通货膨胀才会让大家感觉工资的增加,由于大家的适应性预期有一个缓慢的调整过程,所以在短期,如果存在大家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时,就业量会发生变化,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当大家预期到通货膨胀时,就业量就会恢复到以前的均衡水平。也就是说,通货膨胀被预期到后,就要付出一个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才能减少失业,所以货币主义认为减少失业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不断变动的通货膨胀。

于是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在一个坐标轴中,横轴代表失业率,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的是在这个特定的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水平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负相关关系。上面的一条菲利普斯曲线比下面的曲线的通货膨胀预期要高。在短期内,大家对于通货膨胀预期没有产生变化时,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负相关关系是有效的。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降低失业率,但随着适应性预期的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发生变化,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状态。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就要通过上面的一条代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于是这种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自然失业率上的垂线。而对于正的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认为是由于长期的一种过渡现象出现的。

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充分表达了货币主义的理论:在适应性预期的前提下,由于大家不断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要想降低失业率必须付出很大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然而在通货膨胀率不变后,失业率又会回到自然失业率状态。所以,在短期政府的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只会造成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而失业率不会发生变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引入理性预期理论来分析和修正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活动者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人们会充分理解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并在自己的经济决策中预先判断并规避风险。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当政府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准备以通货膨胀换取失业时,人们能够预见通货膨胀和实际工资的下降,所以他们为了保持实际工资不变,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名义工资,这样就不会产生预期的降低失业的作用。即使是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所代表的那种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

所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即使在短期中,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会有作用,只会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而不会对失业率产生影响。政府所能做的就是给予市场调节机制以充分的自由。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发现,菲利普斯曲线从最初的产生,经过几个学派的修正和重新定义,目前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稳定的替换关系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只是在短期中才会有一定的作用,甚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即使在短期也不会产生作用。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在长期中,只会影响价格,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上世纪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可是没有哪个经济学理论能够适用很长一段时间,来解释和指导经济更好的发展。因为发展的经济也需要经济学理论同样向前发展。某一个理论能够解释和处理当时的经济问题就已经很成功了。

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菲利普斯曲线在产生之初很好地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工具解决了当时的经济问题,后来随着货币主义学派的重新解释和修正,也适应了“滞涨”时期的理论需要。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很难通过这个简单的曲线来解释。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之中,存在大量的失业,可是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存在失业问题,通货膨胀的普遍也不代表所有物品都在涨价。目前的经济状况是行业细分化和行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化,即使在经济危机之时,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行业就业情况也不是一样的,而且有的物品价格上涨,有的价格下降,这些都值得好好研究,而不能希望通过重新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来概括这一切。

在经济逐渐复杂化、迅猛化发展的今天,已经证明单单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自行调节的,政府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而且面对这么复杂的经济形势,也只有政府有能力全面地了解信息,统筹全局,但是也正是因为经济的复杂性,政府应该分地区、分行业地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使得政府政策细分化。总之,政府是通过政策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不是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东亚地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64-02

1 通货膨胀目标制概述

1.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念

“通货膨胀定标是指,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开通货膨胀目标,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货币政策制度”(钱小安,2002)。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低通货膨胀水平。

1.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本质特征

通货膨胀目标是某一经济体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目标,这一特征使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框架与仅宣布要实现某一通货膨胀目标区分开来。后者的货币管理当局没有责任制定政策保证所宣布的通货膨胀目标实现,尤其在这样做可能有损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时更会在通货膨胀目标上妥协。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仅以通货膨胀水平作为目标,许多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采用了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这种制度框架下就业和产出在决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严格的通货膨胀制下,对产出的考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因为产出对于未来通货膨胀水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出在中央银行的反应函数中总是起着重要作用。产出和就业受重视的程度受通货膨胀制弹性的影响,这两个目标被重视的程度将影响到通货膨胀目标制设计的特征。

1.3 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原因

因为数量目标(包括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货币政策框架存在严重缺点,货币需求呈现较大波动性,并频繁出现结构性变化,使货币供给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尽管货币数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失去了重要性,但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宏观经济指标。

1.4 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

被普遍认可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四个实施前提:第一,中央银行应该具有使用政策工具的独立性,能自由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第二,中央银行应该具有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种工具应与通货膨胀高度相关。第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应与不断提高的责任性相联系,中央银行要定期向公众作关于货币政策的报告,公开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四,通货膨胀目标制要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提高政策透明度保证公众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认识,提高中央银行的公信力,引导通货膨胀的合理预期,并将其作为工资与价格制定的锚。

2 东亚经济体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

2.1 Masson等人(1997)的否定观点

Masson, Savastano and Sharma (1997)认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适合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他们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其一是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能力,其二是如何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框架下实行汇率目标管理。另外,他们指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预测通货膨胀的困难,通货膨胀过程的易变性,以及缺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息。

2.2 Guy Debelle(2001)的肯定观点

Guy Debelle(2001)评价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否适应,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方面对其成功实施是否重要,他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对于东亚经济体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应具有追求通货膨胀目标的独立性以及不受财政控制的束缚。第二点是应该由中央银行及其上级机构对通货膨胀目标进行承诺。没有政府的支持,制度的公信力将被削弱,并且中央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能力也会打折。

实施障碍。缺少精确的预测和分析框架不能被视作望而却步的障碍。Guy Debelle(2001)认为Masson等人提到的问题在应用绝大多数货币政策框架时都存在,并非仅在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才出现;而且他们所描述的技术问题同样在许多发达国家最初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时同样存在。对于亚洲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可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尤其是通货膨胀已处于较低水平的经济体。

Guy Debelle(2001)认为当前应该是一个适合东亚经济体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时机。通货膨胀已处于低位,反通胀成本已下降。在没有明确界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下,这些经济体在过去曾成功地使通货膨胀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由于为将来锁定了低利率环境,通货膨胀目标制看来是一种可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不过,他亦指出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立刻治愈通货膨胀问题。

3 东亚经济体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研究

从1998年开始,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四国先后开始正式实行或宣布即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3.1 韩国:最早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

1997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在东亚地区最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确定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韩国通货膨胀目标制最早使用公众消费者物价指数(headline CPI)。受信贷萎缩、经济低迷影响到,韩国物价持续走低,1999年的通货膨胀率低于l%。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两年后,韩国银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订完善。经征询政府同意,韩国银行于2000年宣布使用核心通货膨胀率(Core Inflation)代替原指标,核心通货膨胀率补充定义为“剔除了非谷类农产品和石油类产品因素的消费者价物价指数”。

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程序。每年年末,韩国银行咨询政府的意见,共同制定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韩国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数值或区间。韩国1998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为9%,1999为3%,目标区间宽度为士1%,1998年实际通货膨胀率为7.5%,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均为3%。2000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1.8%,2001年为4.2%,突破了目标区间,韩国银行对此的解释是,与长期贷款相关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以及公共设施价格上升;2002年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为3%,2003年为3.1%。与此同时,2003年韩国的公众消费者物价指数突破了目标区间,但是核心通胀率一直保持在目标区间之内。

目标时长。韩国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时长为一年。根据韩国银行的分析报告,短期利率的改变对物价产生影响大约需要7到8个月的时间,并且其后续效果一直会持续到2年之后。因此,韩国的目标时长是否合适值得考量。

3.2 印度尼西亚:非完全意义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印度尼西亚于2000年1月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此前,印尼于1999年5月通过了一项新的中央银行法案,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并赋予中央银行“印度尼西亚银行”独立性。印尼采用的货币政策框架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为在其货币政策框架里没有责任条款约束央行对通货膨胀目标负责。因此当通货膨胀目标未实现时,中央银行不必承担责任。责任性的缺乏导致公信力丧失,公信力的丧失使通货膨胀目标无法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从而也无法作为工资和价格制定的锚,减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力。

确定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用剔除了如电力价格和佣人薪酬等管制商品价格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因两年的目标区间均被突破,2002年印尼转为采用公众更熟悉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手段。

通货膨胀目标数值或区间。设定2000年通货膨胀目标为3%-5%,2001年为4%-6%。2002年为9%-10%(新衡量指标),同时宣布中期目标在2002―2006年间使通货膨胀水平降到6%-7%。2002年印尼实际通胀为10%,与目标区间上限持平。印尼2003年的通货膨胀目标设定为9%,波动区间为士%l,中期目标维持不变。IMF要求印尼将基础货币作为政策工具。3.3 泰国:货币政策制度的透明度

泰国于2000年5月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寄望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能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名义锚,并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确定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泰国银行采用季度核心通货膨胀率作为通胀水平的衡量手段。季度核心通货膨胀率是“剔除了初级食品(rwafood)和能源类产品价格因素的标题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保留了公众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约75%的价格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泰国通货膨胀趋势。核心通货膨胀率由独立的政府机构―商务部计算,以提高公信力。

泰国通货膨胀目标区间为0-3.5%;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14天回购利率;通货膨胀目标的时长为两年。泰国的核心通胀率基本处于目标区间内,产出波动较小,实现了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提高透明度。泰国银行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提高预测水平,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3.4 菲律宾:精心设计通货膨胀目标制

菲律宾中央银行于2002年1月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包含远近两重目标,即央行同时宣布未来两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保证货币政策在波动较大的环境中仍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以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货币政策工具以隔夜回购利率主。

确定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菲律宾采用公众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目标的衡量手段。通货膨胀目标数值或区间。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目标由菲律宾中央银行与政府共同制定。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时,菲律宾通货膨胀率降到了4%左右。2002年通货膨胀目标为5%-6%,实际水平为3.1%(以CPI衡量),比通胀目标区间的下限低2%,主要因为粮食和能源价格较低;当年的GDP增长率超过3%。2003年为4.5%-5.5%,实际通胀率也为3.1%,GDP增长4.5%。

免责条款。菲律宾中央银行目前的免责条款主要包括:(1)未加工食品的价格波动;(2)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波动;(3)政府政策的重大变化对物价产生的直接影响,如税收结构、税收优惠、税收补贴的变化;(4)对经济影响较广的自然因素。通过免责条款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3.5 东亚四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点及效果

首先,东亚四国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初始条件并不理想,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内容基本完整。表1和表2分别总结了东亚四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基本特征和实施效果等内容。

第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央行的责任性。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引导公众关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强化中央银行的责任性,促进央行独立性的进一步增强。

第三,东亚四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国的制度,使通货膨胀目标制不仅在发达国家也在发展中国家较顺利实施,并达到了降低、保持低通胀的目的,助力经济发展,回答了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问题,还为其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采用这种货币政策框架提供了经验。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东亚四国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各经济体建立了制度要素基本健全的货币政策框架,使东亚四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

4 结论

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东亚国家提出了一些实施障碍。不过,在许多案例中,东亚经济体并不比那些早在九十年代就采用这种制度的经济体所面临的障碍更大。

缺少精确的预测和分析框架不能被视作望而却步的障碍。从十来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经验中学习能让现在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比十年前的同行们实施得更好。然而,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立刻治愈通货膨胀问题。

在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在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时必须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应具有追求通货膨胀目标的独立性以及不受财政控制的束缚。第二点是应该由中央银行及政府对通货膨胀目标进行承诺。没有政府的支持,制度的公信力将被削弱,并且中央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能力也会打折。

参考文献

第9篇:通货膨胀定义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051-0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经济体制改革等原因,货币供应量与价格和产出的相关性下降、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降低,又由于货币乘数不稳定以及基础货币一定的内生性,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力也在降低。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行有时的确不尽人意。因此很多学者建议在我国建立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涵义及理论分析

通货膨胀目标制更多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而非仅仅是一种政策目标,而且这种政策框架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因为在这种货币政策框架之下中央银行不是盯住某种中介目标,而是基于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的预测努力实现价格的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分为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和弹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可表达成L=a(π-π′)2+(1-a)(y-y′)2,π是通货膨胀率,π′是目标通货膨胀率,y是产出水平,y′是潜在水平,a、1-a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相对权重,当a=1时是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a

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讨论可谓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来源,一直以来规则和相机抉择都没有树立其绝对的权威,所以人们试图创造一种有约束的规则,既能够消除通货膨胀,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通货膨胀目标制恰恰满足了这一有约束规则的要求。首先通货膨胀目标制设定了首要目标即价格稳定,数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控制通货膨胀,这体现了规则的内涵,其次又会制定例外条款,规定在出现一些意外事件的时候可以允许目标一定程度的偏离,这又体现了相机的灵活性的特点,同时这种灵活性并不会损害中央银行的可信性。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的国际经验

1.新西兰经验。新西兰是第一个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法律程序建立,该法律程序是在政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政策目标协议》;通货膨胀目标所依据的价格指数被设计成排除了供给冲击的首轮影响,因此测量的是“基底通货膨胀”,该指数剔除了利率变化对生活成本的首轮影响;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区域目标而不是点目标,该区域的中间点设在零之上;严格固守一个窄的通货膨胀目标区可能导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动超出中央银行的预想。

2.加拿大经验。加拿大比新西兰晚一年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其通货膨胀目标制非常灵活,把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与波动纳入货币政策执行的考虑范围之内;严格恪守对于透明度的承诺以及同公众沟通其货币政策;运用所谓的“货币条件指数”即汇率与短期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信息变量与短期目标。

3.英国经验。英国是在发生汇率危机之后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是在一段成功的反通货膨胀之后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这使得最初设定的目标相对容易;通货膨胀是采用剔除抵押贷款利息支付的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度变化的口径定义的;努力与公众沟通其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对价格稳定的承诺并非常倚重《货币政策报告》这样的公开报告。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于已经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可以得知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几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必须将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2.中央银行有较强的独立性;3.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责任性和透明度;4.金融体系发展比较完善。根据这些基本的前提条件,将其与我国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适合在我国实施的结论。

首先,2003年12月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根据这一表述,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其次是促进经济增长,而稳定币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持国内价格稳定,二是保持汇率稳定,这意味着我国具有两个名义锚即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在IMF的分类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特有的,实行盯住汇率,同时又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这两个名义锚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我国为保持汇率稳定,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保持顺差的情况下,会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外汇,但是这一做法又会加大国内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会加大国内价格水平的压力。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保持汇率稳定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且我国的一些产业依然与国际水平相差较远,汇率的稳定可以保护我国一些民族产业。因此,汇率稳定的目标还是暂时不能抛弃的,这也就意味着仅将价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次,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其他的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不能独立于政府,也就没有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切决定是必须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的,货币政策只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部分,不能与其它政策产生冲突,因此通常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转变货币政策时都必须等到政府改变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时候才能实施,但这可能会产生时滞性,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再次,我国中央银行是在政府领导下的,透明度和责任性还是比较高的,中国人民银行会通过新闻、公告制度的方式来解释货币政策动向,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加入了“GGDS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出版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定时公布年度报告和财务报告。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具体的说明很少,另外金融数据也很难被公众获知。

最后,我国的金融体系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之中,我国大力推动银行业的改革,强化金融监管。具体做法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建立内部稽核、监察体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实行申贷分离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根据《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金的规定发行特别国债提高银行资本金率到8%,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银行间债券市场。虽然近年来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金融体系还是不够健全发达。

综上所述,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不是特别理想,只有耐心发展,完善各方面的条件,才能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走向的建议

1.完善外汇市场,增进汇率制度改革

逐步放宽汇率管制,扩大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的额度,这样就可以缓解外汇储备增加所导致的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2005改革的基础上放宽汇率浮动的幅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通过这些措施完善外汇市场,缓解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2.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层次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多层次的,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目标之间的矛盾现象,明确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层次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价格稳定应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选取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率方面,我国目前采用CPI指数,CPI指数有精确度高、较等优点,但是处于可控性的考虑,通货膨胀目标指数应该排除那些不会影响长期通货膨胀的一次性价格跳跃,采用扣除食品、初级能源、间接税、利息等项目的核心通货膨胀率。

3.确定合适的通货膨胀区间

由于通货膨胀率可能因为替换偏差和质量偏差存在高估的可能性,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目标过低可能导致贸易产品价格上升过慢,影响国际贸易收入,因此应将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定得稍高,根据已有的研究,我国以CPI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应该定在〔1.3,5.3〕的范围内。

4.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真正独立出来不太现实,但是可以考虑从法律上授予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地位。

胡清芳: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

[1]孔燕.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M].学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