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通货膨胀本质精选(九篇)

通货膨胀本质

第1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通胀;市场需求;供给;货币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纸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 量的功能;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取决于诸多因素,非货币性因 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看作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如果出现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可以断定是向流通中投放了过多的货币,这就反证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

(四)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通货膨胀初期,由于市场对货币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物价上涨现象并不明显。随着通货膨胀的发 展,社会公众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便会将多余的货币尽可能地转换成商品,社会购买力急剧增加,物价呈上升趋势。

二、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 。

(一)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三)零售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三、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性过剩引起。

高资本回报率推动下的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二)资产重估推动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放大总需求。

在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 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 关系。

(三)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胀压力。

首先,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自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由于各种原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一直受到阻碍。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 时,特别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传导必然会发生,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形成了通胀压力。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愈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

四、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对策

从以上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 并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包括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和对内商品消费膨胀两个方面。就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 是: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和调整出口信贷政策等紧缩性措施,保持对外商品出口的适度增长。就控制国内商品消费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是:运用紧缩性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降低国内商品需求;通过“有保有压”,从供应方面来控制商品消费水平和规模等。

(二)控制货币供给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供给膨胀主要源于对外贸易中的大量顺差和当前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短期积聚的大量国际游资,控制货币供给膨胀的实质就是控制外汇占款中的对外贸易顺差和积聚的国际游资。其中,就货币政策而言,主要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 的货币供应总量。就外贸政策而言,其主要措施是在保持出 口适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外高科技产品和基础产业产品的进口力度,努力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效益等。

(三)控制产品成本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传递到国内从而导致该国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我国而言, 引发我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这些国外商品通常是石油、钢铁等基础产业商品,因此,控制产品成本膨胀以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如何来防止国外 的石油、钢铁等这些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整个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四)消除国内经济中隐患。具体来讲主要是: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切实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对固定资产 和房地产行业进行适度调控,以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大力加强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建设,进一步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加快各类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全面促进经济增长等。

【1】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2】陈舜英、吴国平、袁兴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拉丁美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

【3】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商务印书馆2006年。

第2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务报告重述 财务报表质量 案例研究

一、引言

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六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其中前三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后三次发生在沪深证券交易市场建立以后,最近一次是从2007年开始(程文卫,2009),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7年到2011年的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数据(具体数据略,编者注)来看,从2007年开始,我国物价水平逐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2011年7月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达6.5%。

宏观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界定有多种不同观点。如果通过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的CPI来界定,一般认为,当一个经济的CPI的涨幅范围在3%~5%,则界定为该经济体出现通货膨胀,而当其CPI>5%的增幅时,即可界定为该经济体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此标准可知,我国CPI已开始超出5%警戒线,我国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任聪聪,2012)。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持续上涨的物价使居民生活、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体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考验,但相对于居民因上涨的商品价格而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各种困扰,通货膨胀对企业层面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重。其中,面对CPI和PPI的不断增长,中游企业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它们一方面要承受上游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同时,又无法顺利将这种压力转移至下游企业。中游制造业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挤压下,业绩会明显下滑,汽车、房地产、钢铁、交通运输、木材、纺织等中下游投资品制造业,正承受通货膨胀压力,行业表现非常低迷(程文卫,2009)。而现有的财务报表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编制而成,不能真实反映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更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有用性。因此,很有必要通过调整名义财务报表来量化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全球性的高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才进入了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国外早期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着重探讨通货膨胀会计而未能关注到通货膨胀本身所带来的影响,直到70年代后期这一局限方有所突破。

高通货膨胀率时期,美国SEC曾颁布会计准则,要求采用重置成本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一系列论文研究了这些准则的经济后果。最先,国外学者尝试通过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调整整个财务报表来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L.Shashua and Y.Goldsehmidt(1976)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权益价值都会遭到低估,为了使企业的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设计了一套将资产价格增长和投资增长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映企业当前资产的真实价值。Frederick E.Webster,Jr.James A,Largay,Ⅲ和Clyde P.Stickney(1980)分别用几种不同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对一个原始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通货膨胀调整,调整后的结果表明,在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后,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净利润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若是基于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企业的营销决策、业绩评价结果等都将发生改变。Davis&Rivera(2000)在美国上市的墨西哥公司为样本(墨西哥使用通货膨胀会计),结果证明通货膨胀调整的财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些学者都认为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报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格和收益,但是他们却没有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影响,以及这些不同的影响是如何扭曲企业的收益计量。

后来的学者为了更真实反映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将财务报表划分成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来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不同项目的影响。Gordon(2001)在研究中区分了一般物价变化和特定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变化,并证明两者相对于历史成本都具有增量的解释力。Mariana Man和Raluca ElisabetaFelea(2007)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提出采用不同的物价指数和计量方法对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进行重新调整,并通过案例对调整的程序进行了说明。而Yaniv Konchitchki(2011)在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基础上,则认为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并不随物价波动而变化,报表中的账面价值就是它们在报告期的真实价值,而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却会随物价的波动而变化,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账面价值已无法代表它们在报告日的真实价值,因而,只需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调整。同时,在进一步对美国上市公司1984-200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通货膨胀调整后,Yaniv Konchitchki实证检验发现,即使是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美国,通货膨胀也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调整前的报告盈余与调整后的报告盈余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的研究,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研究主要围绕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展开。徐兴恩(1987)、潘晓江(1990)等对国外通货膨胀会计进行了介绍。曲晓辉(1989)、周守华(1990)、葛家澍(1991)等进一步研究分析了西方通货膨胀会计理论。杨纪琬(1993)、刘兴云(1996)等则进一步对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而后学者转向研究不同通货会计模式特点,并探讨了我国应该采用何种通货会计模式。娄尔行、张为国(1991)提出在我国推行以构建特种物价指数调整为基础的重置成本会计模式。王化成(1995)建议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这种观点得到了此后大多数学者的赞成(刘国武等,2001;曾莹,2004;张鲁巍,2008;孙慧,2008)。这种思想理论上看来很完美,但是实务操作起来过于复杂,而且不同行业缺乏可比性,将更不利于一般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单荣兰(2009)研究总结出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有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三种,其中前两种方法在西方主要国家推行并实践,成为公认的应对通货膨胀的会计模式,其认为相对于现实成本会计模式,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提供的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中资产规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数据更符合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而且增强了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张培莉(2010)根据对这三种模式的比较,以及我国物价变动的实际情况,认为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是较现实的基本选择,在实践中相对较易推行。

这些研究奠定了研究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但是,国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国内大部分关于通货膨胀对财务信息的影响的研究,只是静态地描述财务报告整体或者是单个科目所受到的影响,并且仍是粗略的理论推断,通货膨胀对复杂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等问题都缺乏实证的支撑。此外,国内研究虽涉及通货膨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研究,但大部分着眼于宏观层面来分析,并未从微观角度,即财务报表上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某个行业的影响情况。现实中,由于行业特性与发展状况不同,通货膨胀对各行业影响也不同。其中,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分析,很少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其财务报告质量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在整个制造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汽车行业,它是一个前后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它的稳定、持续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相当大。目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也是我国汽车制造业巨头,因此,本文选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作为财务报表重述对象,按照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中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进行重述,并将重述前后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分析,来具体阐述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三、财务报表重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是在重组后的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基础上,以上海汽车齿轮总厂的资产为主体,采用社会募集方式,于1997年11月经批准设立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9月28日正式变更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上一年度672.54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八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30位,比2011年上升了21位。

(一)财务报表调整步骤

按照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中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

第一,应划分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以货币形式直接反映的,或是其金额固定不变的,并不因出现通货膨胀而发生金额变动的资产及负债项目,而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其金额会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而提高或降低的资产或负债项目。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性项目不能保持其原来的购买力,会产生购买力损益(任聪聪,2012),但是它们的名义货币价值并不会发生变化,期末货币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就是它当前的真实价值,而期末货币性负债反映的就是企业当前承担的现时义务,所以在按照一般物价水平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时,不需调整货币性项目,因为它们已经是以当前的货币进行反映了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非货币性项目的金额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提高,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因此,尽管它们不会发生购买力损益,却会产生持有损益,则在按照一般物价水平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的时候,需要调整非货币性项目。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中非货币性项目有:预付账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其他非流动资产、预收账款、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其他的则属于货币性项目。利润表中的项目皆为非货币性项目。

第二,将名义货币换算为等值货币,主要是用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传统财务报表各项目金额。为了使会计数据更加有可比性,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通常将不等量购买力的货币单位,通过一般物价指数换算为等量购买力的货币单位。具体来说,可以以期初货币作为等值货币,将各项目账面价值换算到期初,也可以以期末货币作为等值货币,将各项目账面价值调整到期末。调整的物价指数也可以细分为期初物价指数、期末物价指数、期间平均物价指数和时点物价指数。本文则选取后一种,以期末货币作为等值货币。

换算后金额=各项目账面价值×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

留存收益=调整后资产总额一调整后负债总额一调整后除留存收益外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第三,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货币性项目在通货膨胀下,虽然名义价值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其实际购买力发生了变化,这就产生了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期末实际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一期末应该持有的货币性净额

其中,期末实际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是指等值货币单位计算的、各货币性资产项目与货币性债务项目的差额。

期末应该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期初货币性项目净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期间货币项目增加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期间货币性项目减少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

第四,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在物价持续剧烈变动时期,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作为计价基准,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计价,由此编制而成的,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货币性购买力损益表。

(二)调整假设、调整项目及调整公式

1.调整假设。由于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正式开始实施,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与一致性,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所涉及的调整数据从2007年开始,并以2007年年初账面价值作为基期数据。由于各期会计报表均未披露详细的发生时间,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对上汽集团的非货币性项目分类作出如下假设:

(1)假定各期发生时间均为各年度中期,调整时采用相应会计年度中期CPI作为相应的调整比率的非货币性项目有:预付账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以及其他流动资产、资本公积、营业外收入以及营业外支出。其中,根据上汽集团财务报表披露,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并按照与房屋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一致的政策进行折旧或摊销,因此,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与固定资产的调整比率相同。

(2)假设均在各期陆续均匀发生,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的年度CPI作为调整比率的非货币性项目有:存货、在建工程、预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其中,根据上汽公司各年会计报表披露,预收款项系在企业销售交易成立以前,预先收取的部分款项,但未详细披露预收款项具体发生的时间,鉴于销售交易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则假定在企业销售交易完成之前,预收款项时均匀在各期陆续地计入预收款项的。此外,根据2011年上汽集团财务报告披露,投资收益的内容包括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委托贷款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益、其他,由于并未披露详细的确认时间,所以假定各项投资收益均匀地发生及确认。

(3)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期末的CPI作为调整比率的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盈余公积。其中,由于各期会计报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以期末公允价值计量,则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期末CPI作为调整比率。同时,由于该公司会计报表并未披露各期盈余公积的具体提取时间,所以为简化计算,假设各期盈余公积于年末提取。

2.特殊调整项目。上汽集团殊调整项目包括股本、营业成本与未分配利润三个项目。上汽集团公司成立后,股本及股权结构经历多次变更,这里为了充分说明通货膨胀对股本的影响,根据上汽集团2007年到2011年股本各期详细发生额及其期间的CPI来调整,具体到月度CPI。上汽集团的营业成本主要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相关的产品成本,其2011年度营业成本主要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相关的产品成本,营业成本调整如表1所示。

未分配利润则根据财务报表恒等式倒轧得出。

3.调整公式。资产负债表各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后的金额=2007年年初账面价值×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07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07-2011年)各项目本期发生额×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相应一般物价指数

利润表各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后的金额=2011年账面价值×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11年相应一般物价指数

货币性项目购买力净收益(或净损失)=以原始成本计量的期末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调整后的期末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

4.编制按照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重述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即按物价指数调整(计算表略,编者注)。

5.编制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表。期末货币性资产(或净负债)是根据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本期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增加或减少额计算而得到的,即期末货币性资产(或净负债)=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本期货币性净资产增加额一本期货币性净资产减少额,其中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期初货币性资产一期初货币性负债。

四、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重述后的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按照物价变动会计调整后的资产价值为12 131 647.83万元,明显高于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12 093 683.15万元,即通货膨胀导致传统会计方法计量下资产价值被低估约37 964.67万元,比率达到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的0.31%,这部分是通货膨胀对资产的累计影响数,它导致资产被低估,进而导致成本被低估,最终造成利润虚增。另一方面,从单一非货币性项目来看,通货膨胀既存在正的影响,也存在负的影响。计算后反映了各个非货币性资产项目中,通货膨胀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影响最大,导致其被低估约39 048.16万元,比率达到通货膨胀总体影响额的102.85%,其次是存货,其影响额约为5 823.63万元,比率占整体影响额的15.34%。

对于负债类非货币性项目,通货膨胀对预收账款的影响额约为2 700.03万元,其比例达到整体影响额的7.11%。对于权益类非货币性项目,通货膨胀对资本公积影响最大,其次是股本,影响额分别为19 280.15万元和12 830.86万元,比率为50.78%和33.80%。

通过重述后的上汽集团2011年利润表(计算表略,编者注)可以看到,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调整后真实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由于2011年物价出现了先上涨后降低的趋势,则期末CPI(104.1)比全年CPI(105.4)要低,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般物价水平来调整时,导致调整前的收入、成本等项目比调整后有所降低。尽管如此,重述后的净利润约为1 535 794.28万元,还是比重述前的净利润1 559 016.98万元少了约23 222.70万元,减少比率达1.49%,重述后的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52 7731.64万元比重述前的净利润约少了15 103.26万元,减少比率达0.98%。这充分说明了通货膨胀会歪曲公司的真实利润,造成利润虚增的现象。调整后的利润表显示,不仅调整前的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调整后的营业成本也大于营业成本。在此,进一步来分析营业总成本与营业收入之间差额比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下表数据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平减规模效应后的上汽集团2007年到2011年度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与营业总成本(见表3)。

上图可以看出,营业总成本与营业收入之间差额比率与通货膨胀率大体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当通货膨胀上升时,成本收入差额比率随着上升,也就是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增大。这同样说明了通货膨胀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此外,调整后的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表表明,上汽集团2011年度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收益是7 919.86万元,而这部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下是无法被揭示出来的。

五、结论

通过对上汽集团财务报表的重述,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被低估,而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低估又会导致企业成本被低估,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被扭曲,财务报告的信息失真。一旦整个宏观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持续地导致企业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基于这样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更倾向于作出非理性的决策,这就有悖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第3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层次 汇率储蓄保值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CPI一直高企的背景下,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以及2007-2008年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这几次通货膨胀有着不同的含义。对这几次大的通货膨胀进行总结,它们的相同点主要有:第一,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第二,历次通货膨胀都伴随着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上升;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猛,金融环境不稳定等。它们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政策强度不同,虽然每次通货膨胀发生时,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执行力度有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取决与政策制定者对降低通货膨胀的决心,也与金融环境的敏感度有关,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完善,金融业对政策的反映也越来越敏感,保证金融业的稳定成为政策制定者考虑的重点;第二,成因不同,例如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与1984-1985年紧缩政策没有被彻底执行有关;第三,环境、形势有很大差异,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在人民币升值、其他大部分国家普遍通胀、次贷危机、原油和粮食价格高涨等环境下发生的,这在之前几次通胀中是没有的,这给我们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献回顾

(一)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

经典通货膨胀理论依据通货膨胀的原因将其分区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而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又将中央银行过度的货币供给和预期因素作为通货膨胀发生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通货膨胀的成因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货币供给方面,不同学者之间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Friedman(1968)认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效果。此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了一系列“政策无效”的命题,并指出积极的货币政策经常是反生产的,它会将经济推离其均衡位置,特别是当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或立场已为社会公众所知时,货币政策就难以减少产出与失业的波动而只会增加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李力、杨柳(2006)通过对1996至2005年我国通货膨胀以及宏观环境变化的分析,建立通货膨胀率的ARMAX模型,分析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较难解释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联合课题组(2004)通过对通货膨胀和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一系列的计量分析后认为,通货膨胀率上升也并不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以上学者和机构的研究结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较难解释我国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与汇率

通货膨胀和汇率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说,在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如果一国存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而又不愿让货币升值,就会因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上升,进而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并最终回复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2007)认为,汇率只是一种价格,它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在自由浮动和固定汇率下,汇率都无法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可以人为调整。此时汇率政策主要是一种贸易政策工具,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贸易政策目标,而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不应靠汇率升值来抑制由经济过热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正确的政策反应,应是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维持汇率稳定这两个目标中,前者更加重要。

汇率变化对国内价格传导效应的大小亦是一个重要问题。过去20年间,出现了大批讨论汇率传导效应的经济文献,传统文献的重点是微观经济因素,如市场力量的作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歧视等。泰勒则于2000年提出了一种新视角。他认为,货币政策也会影响传导效应的大小,因为货币政策会影响到通货膨胀预期。梁红,乔红(2007)运用1992年―2007年1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的汇率传导效应进行了估算。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如果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 O%,在1年内将导致以消费价格衡量的通胀率下降1.2个百分点,而2年和3年内的通胀率累计降幅将分别为1.5和1.6个百分点。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1999-2008)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MO、M1、M2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其中,数据MO、M1、M2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pbc.省略),来衡量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来源于数据库wind资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变动。本文对MO、M1、M2进行处理,在介绍处理思路之前,有必要对MO、M1、M2进行简短的阐述。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广义货币)=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本文对数据进行处理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从以上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来看,简单的使用MO、M1、M2来进行回归可能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影响回归的准确度;第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是用同比增长率来衡量的,是一个相对数,而MO、M1、M2和汇率是绝对数,有必要对其进行处理。本文的处理方法是:(1)将M0、M1转化为同比增长率;(2)在第一次回归中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对M0, M1与M0的差(M1M0), M2与M1的差(M2M1),汇率取对数进行回归以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这在之前的研究是没有体现的,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二)模型设定与分析

相关度检验与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最小二乘法

模型①:

其中,cindex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增长率,M0表示MO的同比增长率,M1M0表示M1与M0差的同比增长率,M2M1表示M2与M1差的同比增长率,erate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RMB/$),T表示回归模型为时间序列模型,为回归误差。采用1999-2008的月度数据,对上述时间序列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Cindex=1.338616+0.051662 M0 +0.076796 M1M0 - 0.188895 M2M1

(0.186587) (0.037649)(0.037462) (0.050709)

-0.124611 log(erate) + 0.000396 T

(0.080780)(0.000115)

R2=0.608769, S.E.=0.014727, D.W.=0.288926, F=25.20775

分析回归结果可以的出以下结论:(1)对MO进行t检验发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零假设,MO同比增长率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的影响,即社会上流通现金的同比增长率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下文的实证回归中,本文将MO从模型中删除,不予考虑;(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汇率对通货膨胀也没有直接的影响。(3)M1M0的系数为正,这是本文的新发现。M1M0表示M1减去MO的差,即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等活期或短期存款之和,其回归系数为正,而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拒绝零假设,说明该类存款每增加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会增加0.076%,因此,该类存款的增加不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相反,该类存款增加会增加通货膨胀的程度,这与通常的直觉是不同的。

通过对模型①的分析,接下来对模型①进行修正,得到模型②,与模型①不同在于:(1)模型②不包括M0,因为M0在10%,甚至1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但包括erate,因为erate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为了更加准确的检验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对汇率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2)模型②,将M1的同比增长率放进回归模型,同时将M1M0从模型中移除,重点考察M1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样以来多重共线的程度会大大的降低。

至此,本文对不同层次的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讨,结合现实的政策建议,例如储蓄保值计划(GID)等,本文将在第五部分政策建议中予以讨论。学者王少平(1996)运用granger检验,验证了M1的同比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但是其使用的数据过少,本文在数据采集方面更为充分,准确度方面有较大提高。另外,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准货币(M2与M1的差)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这是本文的又一创新。

(三)实证小结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实证检验与分析,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M0和汇率的同比增长率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关性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与通货膨胀负相关。

(2)准货币(M2与M1的差)的同比增长率与通货膨胀显著负相关,经因果检验后,准货币增长率下降是通货膨胀上升的结果而非原因。

(3)M1同比增长率上升是通货膨胀上升的原因,通货膨胀上升进而导致准货币同比增长率的下降,此时M2的减少转换为M1的增加,进而又刺激通货膨胀的上升,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四、政策分析

本文重点探讨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有关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方面的政策。结合上述第四部分的实证研究,具体论证政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给出本文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些观点。

(一)GID计划

结合本文研究,通货膨胀的上升将导致准货币增长率的下降,换句话说,就是通货膨胀的上升会使准货币同比减少,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和其他存款等定期类存款减少。适当的实行储蓄保值(GID)计划,不仅有利与抑制通货膨胀上升对准货币的影响,而且能够通过阻止准货币的下降,进而防止M1的同比增长,从而对抑制了通货膨胀的继续上升。至于GID计划是否昂贵的问题,本文认为GID计划并非针对所有的存款,其所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会很高,是可行的。

(二)紧缩政策

以上讨论的GID计划是以间接的方式来治理通货膨胀的,最为直接的方式来治理通货膨胀是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研究结论,M1同比增长率的上升是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因此如何通过通货紧缩的方式来治理通货膨胀应成为政策考虑的重点。在引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报告,证实了这一点,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关注如何反对通货膨胀,这将是治理通货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工具;财政部于5月26日起发行280亿记账式国债这一点同样显示出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我国的政策取向。

(三)汇率政策

在第四部分的分析中,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但是汇率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在治理通胀方面,汇率政策不应成为考虑的重点,这与余永定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汇率政策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政府不应靠汇率升值来抑制由经济过热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Friedman.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1).

第4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 货币;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述评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138-03

[作者简介] 储丽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与西方经济学。(上海 201620)

2007年我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8年1季度CPI上涨高达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创11年来的新高。通胀的袭来给全社会民众都带来了福利的损失,实际收入的降低和自有资产的缩水,尤其是对中低收入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痛苦感受。面对通胀,政府不仅要控制物价的上涨,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对社会公众造成的福利损失。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正确计量是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成本较为隐蔽,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鞋跟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混乱,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成本在理解上虽比较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意义上的成本才可以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1967)认为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损失,这种个体的福利损失就称之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义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未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当然,关键问题是合理地度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度量自Bailey(1956)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 Variable Approach)以及基于McCallum-Goodfriend Frame-work的估计方法。

1.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认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为保证完全竞争的均衡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名义利率必须等于零,此时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扭曲最小。因此,最优通货膨胀率是使得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通胀水平。当经济中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水平,即名义利率大于零时,货币均衡配置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此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而产生福利成本。Bailey(1956)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货币征税(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当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时,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逆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即名义利率从i减少到0时所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推论与Friedman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相符。

随后,很多学者在Bailey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如Marty(1967)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和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结果。Barro(1972)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他重建了货币需求曲线,重估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和Rocheteau(2005)先利用Bailey(1956)的方法,通过log-log型货币需求函数和semi-log型货币需求函数计量了在传统方法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指出Bailey(1956)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掉外部性、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 effects)的局部均衡模型,它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是实物资产的报酬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消费者剩余方法虽然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计算方法,并开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先河,但这一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对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无法对形成宏观的加总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与此同时,这一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通胀率为零,名义利率仍可能为正,这样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仍然可能有正的机会成本,无效率仍然存在。因此,以通货膨胀率为纵轴计算货币需求曲线下方位于零通胀率和另一通胀率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可能低估实际的福利成本。如Foster(1972)计算了完全预期为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小于产出的0.05%。Garfinkel(1989)得到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为国民收入的0.3%。这些估值远小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估计。Laidler(1990)认为消费者剩余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当名义利率改变时,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只是沿着货币需求曲线移动。这就需要假定实际余额的边际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假设条件事实上限定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方法。Gillman(1995)指出了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Bailey认为在稳定价格时的福利成本就是为零,但是,这种认为的零福利成本和真正的零福利成本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差额有时竟可以高达50%。基于这一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补充性说明。

2.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 Vari-able Approach)。这一方法在Sidrauski模型(1967)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Sidrauski模型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由于这种内含货币效用函数方法允许我们根据一个符合经济人最优行为的货币需求模型来计算通货膨胀的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升高所引起的实际货币持有额下降直接表现为个人效用和福利的变化。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关键是如何对受损者补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补偿变量法认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在某一通货膨胀水平下,应补偿给家庭多少额外的收入才能使家庭在给定利率的均衡状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与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效用水平相等。这一方法考察了通胀给社会中每个人所带来的获益或损失,从而增加了必要的微观基础,为我们从个体效用函数出发,分析在预算约束和资源约束下计算通货膨胀的稳态福利成本提供了一个方便好用的框架。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普及。

Lucas(2000)用收入补偿的思想,以Sidrauski(1967)的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给出了估计方程。Lucas定义在名义利率i下的福利成本w(i)是收入的百分比,即用使得家庭在名义利率为i和0时达到福利水平无差别的收入差额,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在实证方面,Lucas利用美国1900-199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对于美国经济,10%的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仅相当于消费者总消费水平的1.3%,即如果要保证在通货膨胀率10%和通货膨胀率为0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必须增加消费者约1.3%的收入。

Jones、Asaftei和Lian Wang(2001)在Lucas(2000)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货币总量理论(monetary aggregation theory),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现金和利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将M1层次货币全部视为无息资产的缺陷。他们发现,由于个体持有现金(无息的)的份额与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相比是非常小的,并且在稳态下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是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从这个一般均衡模型中计量得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比前人的研究结论小得多。

虽然补偿变量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货币、尤其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持的纸币会产生效用,但这一方法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而且该模型具有的货币超级中性性质表面、效用函数的另一个变量――实际消费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从而使福利成本计算得以简化。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时,在选择适当函数以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赋值时,常常需要主观事先判断和利用经验来为参数设定不同的值,这势必会导致因参数赋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算结果。

3.基于McCallum-Goodfriend Frame-work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交易技术方程将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间接化。McCallum-Goodfriend (1987)建立了一个购买――时间(shopping-time)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购买消费品提供交易服务,并且时间和金钱在实现交易方面可以互相替代。交易服务技术决定了在既定的消费和货币持有水平下所必须花费在购买上的时间。购买时间模型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和度量通胀的福利成本:在家庭持有货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了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家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同样数量的消费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或休闲时间,因此,造成了福利损失。Simonsen and Cysne(2001)研究了在购买-时间模型中包括有息资产的情形,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福利成本的上下界。Cysne(2004)研究了连续时间下的购物时间模型,并得到了福利成本的解析表达式,他还从理论上讨论了引入家庭异质性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代表性的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计量方法。如Fischer(1981)将货币和其他资产同等看待,把货币看作是资源跨期转移的载体,建立了一个禀赋经济的OLG(overlap―generation)模型。Lagos and 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Imrohoroglu(1992)刻画了在一个收入波动且没有保险经济环境里,经济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的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启迪

反观国内,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成因、对策等定性方面,而专门针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则很少,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如欧俊和李花(2006)利用Bailey(1956)研究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陈彦斌、马莉莉(2007)分别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MIU模型和CIA模型计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谢赤(2002)则在购买-时间模型下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上的影响;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Shopping-Time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龚六堂、邹恒甫和叶海云(2005)利用他们研究的框架,在Lucas模型基础上,应用Kruz(1968)和Zou的思想,把消费者的财富引入效用函数,给出了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不确定影响的分析。

但问题是这种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为纵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尽管不同经济学家的模型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货币对于公众的有用性或者货币能提供给公众便利为出发点,进而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何影响公众的货币持有,并引起公众效用的变化,从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由于公众效用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计量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特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的准确性。

1.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大多是引入货币的效用函数模型框架,加上各种外部约束来推导货币需求,进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但从各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各种模型间不仅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其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已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在稳态下得出的比较结果,而当通货膨胀率剧烈波动或迅速上升(下降)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会与稳态下的计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已有模型的结果其实用性大打折扣。

3.很多模型都假设名义变量对真实变量不产生影响,即货币和通货膨胀是中性的。这与很多现存的研究结果相悖。尤其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货币冲击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与货币主义的前提假设不符,货币中性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4.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如中国至今还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和农村在使用活期存款时的便利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活期存款普遍是付息的,这意味着货币层次的选择上M0和M1都不准确。

5.已有的研究大都将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函数的自变量,从名义利率的角度来计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其隐含假设为名义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和变化。但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水平的反应比发达国家相对更迟缓,也更具有粘性。因此,根据名义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有时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研究时必须在把握主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来的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水平作出正确计量和评价,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确定给出一个社会福利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Bailey,Martin J.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ary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2),93-110

[2]Sidrauski,M.Rational Choice and Patterns of Growth in a Monetary Econom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534.

第5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企业经营;财务策略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引起一段时间内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导致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其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消费需求下降,企业还在不断生产,在这种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该如何经营、企业财务该用什么策略应对是每个企业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对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影响及现状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利有弊,在通货膨胀环境中企业要善于利用其带来的益处同时避开其弊端,确保应对得当。在一般的通货膨胀条件(价格增长在20%)下,企业之间的生存与竞争与正常状态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还可能在通货膨胀环境中抓住一些特殊的机会而使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在价格增长超过20%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所有企业的经营都开始趋于保守。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管理有利也有弊。首先说其有利的一方面: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现实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同时它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货膨胀是优胜劣汰的试金石,通货膨胀环境中一些资金能力较弱的企业很可能倒闭,这反而为资金雄厚的企业提供了收购、发展壮大的契机;通货膨胀实际上是财富的再分配过程,也可以调节供需平衡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普遍持续上涨,企业一般都会增加生产产量,增加销售量,如此可以使企业收入增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就业率以缓解社会就业形势。其次说其不利的一方面:通货膨胀一旦发生,政府肯定会对其实施人为干预,一般会使用提高利率的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无形中就使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通货膨胀使物价普遍持续上涨,企业的生产资料价格也不例外,如此也会增加企业成本,资金成本的增加对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通货膨胀会增加长期投资风险,因为长期投资项目占用资金大、周期长,通货膨胀率越高、建设时间越长相应的则会导致建设费用上涨越多,企业承担成本越大、风险也大,甚至资金量超出预算,最后还很有可能将企业拖垮;另外通货膨胀还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幅度的贬值,对企业财务造成严重影响。

二、面对通货膨胀环境,企业应制定相关经营与财务策略,合理应对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为了减轻通胀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必须做好财务经营策略。

第一,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做好内部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对一个企业的成败来说至关重要,其并非一味的低成本,而是把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也可以说是优化成本,力争使企业成本最优化。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企业购买的生产资料等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些不可控的成本对每个企业来说都一样,这种环境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就是可控成本,各种费用支出及资源配置使用的合理程度等都是企业努力的方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是最理想的,这就要求企业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人事部门对各部门人才的调用要切合实际,只有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的优化配置,企业的生产工作才会顺利。

第二、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以解决企业资金供求矛盾的问题

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资金短缺,资金供求矛盾凸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大考验。通常,企业都是通过发行固定利息率的债券筹集资金,但到了通货膨胀时期,固定的利息率赶不上物价的飞涨,投资人就会感觉利息率太低而不愿去购买,这就限制了企业资金的筹集。在特殊时期应该变通,既然是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涨的较快,得让投资人感受到自己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赶上物价的速度,浮动利率的效果这时就显现出来了,浮动利率使得债券的利息率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动,使投资人在通货膨胀时期不致遭受太大损失。发行股票时也应该采取高股利策略,增加对股东股利的发放,才会让股票更有吸引力,使得本公司股票顺利发行以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

第三、重新评估项目投资策略,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必须考虑到通货膨胀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通货膨胀时期的项目投资必然会受到通胀的影响,公司要千方百计避免或者尽量减少通胀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分析时把通胀因素考虑在内并同时从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中剔除,让投资方案在通货膨胀时期依然能够正确反映投资决策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于长期投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时,更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投资资金的影响,因为长期投资项目的占用资金非常大,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对公司财务影响重大,切不可在通胀时期盲目投资长期项目,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拖垮公司,所以要设法减少对长期投资项目的建设,尽可能的让公司资金能够快速的周转。

第四,平时对通货膨胀要有一定的预期准备,可以提前购买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并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以缓解通胀时期的资金紧张状况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也会不断上涨,如果对通胀有了一定的预期准备,合理的提前购买一定的原材料,就可以减少原材料价格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期间库存费用远低于通胀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另外国际市场的运作也会为企业降低运作风险,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可以缓解通胀对公司带来的压力。

三、总结

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对企业经营及财务管理是个很大的挑战,通胀对企业来说可谓是利弊共存,在这个特殊时期企业一定要采取相关的经营财务策略趋利避害,策略得当还很有可能将不利化为有利,为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带来更大的收获,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货币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理论中,最有争议、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就是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指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被迫改变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在传统分析中,很多观点都认为这种效率损失,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上,人们却对通货膨胀显示出普遍厌恶。由于面对通货膨胀,经济个体最直接的改变就其持有货币的经济行为,这样,虽然在一般公众中,没有提及在通货膨胀时经济个体为管理他们的货币余额要耗费的额外时间和成本,放弃货币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影响,但对于经济学家,却有必要对这些额外耗费的成本,这些效率损失重新进行再认识。

    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思路

    要解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问题,就必须首先要回答诸如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持有货币,货币为什么会具有价值,特别是法定货币——由政府发行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本身毫无价值的货币符号为什么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一系列货币现象的基本问题。这样就必然要对货币理论中货币功能观的演进进行梳理与评析。采用这样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和分析,而不以模型的堆砌或其他研究框架来划分,可以回归到通货膨胀是一基本的货币问题这一本质,为理论模型的改进与优化,特别是根据中国现实约束条件,建立适合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明确的方向,即更加符合国情的对货币的认识以及对现实更逼真模拟的约束条件,同时也为评价各种模型的优劣,各种计量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准则。

    理论上对货币的认识,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二是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对货币的认识。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围绕货币的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计量单位的三大功能,研究人们的货币需求和货币的价值所在。然而,由于缺乏微观基础,没有从个体的效用出发,这样就无法对个体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也就无法对作为宏观基础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所以缺乏微观基础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存在重大局限。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就适当解决了这一问题。Sidrauski(1967)在“货币效用模型(Money-In-the-Utility Model,MIU)”中,直接把货币引入到效用函数中,虽然并未解释为什么货币直接就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但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的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引起个体效用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成本。这一事实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非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究竟有多大?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几乎没有对于非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其难度是在于非预期通货膨胀本身的不确定性——既不容易量度,也无法观察其转变,我们设想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对非预期通货膨胀作出一种转化,转化成类似于讯息费用、执行费用一类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局限条件,在原则上可以客观地衡量其转变。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约束限制条件来处理,从而就可以把非预期通货膨胀下福利成本的研究再次纳入到现有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之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仍然是针对完全预期通货膨胀下的福利成本研究。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从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从各自对货币的理解来建立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逻辑主线,并沿着这条主线,来认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其研究的发展。

    三、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起源于Bailey(1956),并自他开始,一般都沿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运用消费者剩余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那么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只不过,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而已,这样,在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中,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就是货币需求曲线下方区域的面积。

    Bailey借助于Cagan(1953)的货币需求函数形式,首次用积分的方法求出了七次欧洲恶性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随后,围绕Bailey的方法,许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Marty(1967)就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会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而加快,而且产出也会随之增长,利用Mundell(1965)的模型,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且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率呈线性关系时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Barro(1972)重点研究了Bailey提到的支付方式的改变,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而转向采用其他更低效的交易媒介(如香烟),在重建货币需求曲线后,重估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Mussa(1977)则放弃了Bailey等人对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刻画,而集中在货币具有的计量单位、价值标准的功能上,认为只要价格和工资收入的调整是需要实际成本的,那么通货膨胀也就有成本。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都是从货币功能观出发来研究的,尤其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它们之间的传承也是对Bailey的货币需求曲线下方求积分的思想的完善和更现实的模拟。但不论怎样发展,这种估计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总量概念,在个体效用损失与总体福利成本之间是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它也只考虑了货币市场的均衡,是一个局部均衡的估计。局部均衡估计通常会有偏小的结果,在认识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作用以及评估货币政策变化的效果上,也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分析。这些缺陷,归根到底,是由于它采用的传统宏观货币理论缺乏微观基础造成的,随着货币理论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计也就转向到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的一般均衡估计了。

    四、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

    结合具有微观基础的货币模型,Lucas(1994,2000),Prescott(1986),King等(1988)和Wolman(1997),先后都提出了“补偿改变理论(Compensating Variation)”:经济个体为了生活在一个有更低(或者更高)的持续通货膨胀环境下,人们愿意失去多少收入损失(或者得到多少收入补偿),这种对收入改变的测度就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测度,这完全符合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个体最大化选择行为的假定,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一般均衡分析,同时,也是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采用消费者剩余分析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说明。

    Leach(1983)继承和发展了Barro(1972)对交易的认识,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而不具有内在的价值。通货膨胀改变了商品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福利获得。他在分析中采用了个体效用函数,具有微观的特征,但对货币的引入却是通过对商品的间接征税,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分析。

    Cooley and Hansen(1989)是较早正式采用微观货币模型和补偿改变理论的学者,认为货币的持有要归因于现金先期约束(Cash-In-Advance,CIA),这种通过现金先期约束引入货币的方式是Stockman(1981)、Lucas(1982)、Lucas and Stokey(1983,1987)和Svensson(1985)所提倡的。他们认为消费是一个受到现金先期约束的现金商品,闲暇和投资是信用商品,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于消费与闲暇:分别为第t期的消费和闲暇,β为折现率,E0为在初期获得的全部信息上的条件期望值,A为常数。在消费的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函数,运用Kydland(1987)的计算方法,通过补偿改变理论对福利成本进行了一般均衡估计。这种方法比较起Leach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个体效用函数的细致刻画和约束条件的完整考虑,对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和模拟,估计出的结果也就更为可信。    Dotsey and Ireland(1994)扩展和完善了先前的研究,建立了利用微观货币模型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典范。设定个体的效用来自消费和闲暇,受到现金约束和预算约束,随后又建立了市场中间商、商品生产者的约束,认为通货膨胀扭曲了这三个市场参与者的边际决策,都不能有效率地管理各自持有的货币余额,而且也要用闲暇来替换一部分市场劳动,还要从商品生产中分散一部分生产性资源转移到金融中介服务,这些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分析考虑了众多参与者的行为,从多个方面考虑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福利成本,因而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些货币政策。

    现金先期约束限制了经济主体的交易机会,于是许多学者又开始寻求其他的微观货币模型。Eckstein and Leiderman(1992)和Lucas(1994,2000)先后都利用了MIU模型,得到以色列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Jones等(2001)通过考虑最佳货币数量指数(Superlative Monetary Quantity Indexes),利用MIU模型计量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第7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本文首先对研究的主要背景及其意义进行了简单的阐释,然后分析了我国建国之后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对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汇总,为解决近期的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依据。通过对近期通货膨胀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根本途径,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 经济影响

一、绪论

(一)研究的主要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主要背景。随着全球化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迅速采取相应调控措施,经济很快复苏,但由此产生了新的一轮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久的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物价虽然在逐步回归正常,但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除。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石油价格逐步提升,使我国人民感受到了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压力。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将通货膨胀的问题治理好,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下降,导致很多工人失业,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通货膨胀的复杂性、广泛性以及严重性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不及时控制此局面,对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严重影响。

从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到现在,先后共发生了五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不尽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对于我们来说,要分析历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总结经验;对于目前通货膨胀的新特点,要积极的寻找治理的良策,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意义。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经济问题,很多学者已经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各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然而,对于近期发生的通货膨胀,究其深层原因,很难给出系统的分析和解释,这对如何正确的治理通货膨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可见,对于通货膨胀这个老问题,重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理论上对它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从现实中考虑,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物价的上涨直接关系到民生的稳定,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自从通货膨胀爆发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家也把稳定物价作为一项主要的宏观经济工作任务。因此,对于通货膨胀的产生根源进行解读,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这对我国采取合理的对策,科学的调控宏观经济,以取得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本文首先提出了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对其含义及特征等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重大通货膨胀,对历次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治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目前所发生的通货膨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之后对近期的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特点,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根本途径及基本措施,力求做到综合治理和标本兼治。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回顾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

1.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就字面意思讲,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的以一定的幅度上涨。但是实际上它不存在统一的定义,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反映不同的经济问题,它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同时也具有多样性。不同的经济时期产生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是需要对当时的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是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货膨胀已经不是简单的被认为是一种定义,而是形成了一种理论,这里面囊括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本文来看,通货膨胀是由供给量少于需求量而引发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问题,而这里面涉及许多复杂的非经济现象。真正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剖析,来真正的认识它。

2.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划分,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输入型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和抑制型通货膨胀。此外,我国的经济学家还提出了转轨型和价格改革型等通货膨胀的新类型。下面对其中的几种类型做简要介绍。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或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这个是由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造成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具体的说,就是当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闲置的机器设备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人们的需求量还是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产量已经无法增加,而造成了物品价格的上涨,产生了通货膨胀。诱发此类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财政赤字,也可能是国内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详细的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自发性通货膨胀、诱发性通货膨胀、支持性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方的成本提高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上涨。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又将其细分为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出口推动通货膨胀。最具代表性的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具体来讲,是因为工人工资上涨,导致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使物价整体上升,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要想控制此类通货膨胀的发生,就要合理的控制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与生长率的增长成正比。

输入型通货膨胀又称入口通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受开放经济影响很大,开放程度越大,则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我国现在所处的状况,就很容易发生此类通胀。此类通胀通常在以下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大:第一,当本国的经济发展对某进口原料依赖性很大时,如石油,当进口原料的价格大幅度增长时,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当一国的经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地区的开放程度不同时,开放性较高的地区成本与物价会比较高,从而引起开放程度低地区的价格浮动;第三,输入型膨胀也可能来自需求方本身,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采取对外开放,需求量较大,从而引发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生产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供求失衡引发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细分为需求结构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小国型、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需求结构转移型,它的总需求是一定的,但是其中一个部门的需求转移到了另一个部门,需求增加的部门由于原材料以及人力的增加导致商品的价格上调,而需求减少的部门不一定会将产品的价格下调,这样就造成了物价总体水平的上升。而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是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不同,但为了追求统一的货币工资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的全面上升。

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是相对的,又称作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并没有完全通过公开的物价指数上涨表现出来,而公开型则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在公开通货膨胀中,物价水平直接、明显的上涨;相反地,抑制型通货膨胀的物价没有直接的上涨,而是表现在商品短缺,凭票证供应,黑市猖獗等现象。政府为了防止物价的上涨,则对商品价格和工资进行抑制,如果放松控制,商品价格和工资就会速度增长。

(二)历次通货膨胀的回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以下是对它们的回顾。

1.1980年的通货膨胀。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党的工作重心刚刚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着重进行经济建设,由于没有经验,我国的经济面临比例严重失调的现实。1979年我国文件,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对棉花、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之后又有计划的提高了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的出厂价格,导致与此原材料相关的下游产品的成本的提高,高度膨胀的投资需求导致了财政赤字,主要通过货币融资解决财政赤字,从而引发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大幅度提高。

2.1985年的通货膨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固定资产的规模过大导致总需求的增加,员工的工资水平上升,但是与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不成正比,导致工厂生产成本增加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经济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而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混乱的经济秩序,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涨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1987年至1989年的通货膨胀。为了治理上一阶段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物价指数就在上一阶段通货膨胀的带动下,全面提升,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指数的最高值。相比较之前出现的两次通货膨胀,这次更加严重。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达到建国40年以来的最高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3%,实属罕见。人们开始疯狂的抢购商品,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保值,银行也出现了储蓄存款挤兑的风潮,我国的经济发展局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4.1993年至1995年的通货膨胀。1993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全国上下鼓足干劲,全面进行经济建设,社会需求又开始大幅度的扩张。房地产、开发区、集资、股票出现了“四热”,投资膨胀,物价上涨,经济局面变得比较混乱,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产生了。各种指标上涨幅度令人震惊,粮食价格同比增长56.3%,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1.1%。除了这种高幅度增长,还产生了四种“紧张”,包括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此外,货币的发行量和存量也大幅度增长,此次通货膨胀导致了我国经济局面的混乱。

5.2007年至今的通货膨胀。从2006年后半年开始,粮食、蔬菜及奶制品等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金融产品价格也不断升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居不下,从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到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3.3%,2011年突破5.4%。同时,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也一路飙升,2011年3月份的上涨幅度达到10.5%,2007年至2010年这几年成为了物价上涨最快的几年。到2012年,我国的物价出现的下降的趋势,但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

(三)历次通货膨胀采取的治理对策

1.1980年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为了尽快的治理这一次通货膨胀,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压缩基本经济建设的规模,控制物价水平。国家采取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合理的降低总需求。1980年12月,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由于当时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有限,所以此次通货膨胀主要依赖财政政策进行治理,国家的干预使得当时的物价得到了基本稳定,经济生活暂时恢复了有序状态,但是这种政策只是暂时的缓解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1985年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制定了很多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来压缩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并加强对物价进行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也积极的采取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的控制,使用国家外汇增加商品的进口。1985年2月,国务院下达指令,严格控制消费基金和投资基金,防止其不断膨胀,还依法严厉打击紧缺生产资料的地下黑市交易及其他违法活动。这一次采取的措施与第一次有相似之处,只是在力度上更严厉,但是由于过于严厉,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国家也就随之放松了对制定的政策的执行,这就为下一次通货膨胀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3.1987年至1989年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为了有效的治理这一次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治理整顿”的紧缩政策,一方面大幅度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的利率,严格控制银行的存款规模,抑制信贷规模的膨胀。1988年7月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实行,大幅度的压缩了信托公司的信贷规模,对其贷款的投向和资金的来源也实施严格控制。除此之外,严格的控制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补贴,以稳定物价。但是,严格的措施导致了经济秩序治理的混乱,给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困难,国民生产总值上下浮动较大,经济的增长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4.1993年至1995年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993年6月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围绕如何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采取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对税收管理的控制,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速度,抑制信贷规模的扩张,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对金融机构进行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国家颁布相关法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控制社会团体的购买能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稳定物价快速增长的态势。此次措施的行政手段明显减弱,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整体上来看,此次通货膨胀的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为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通货膨胀爆发的压力。

5.2007年至今的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与以往发生的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类似,只是针对之前发生的通货膨胀,做了分析与总结,此次采取的措施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具体与完善。第一,央行采取了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适当的调整,继续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第二,对外汇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取消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制,加强外汇真实性的审查力度,不断的拓展外汇。第三,广泛减免各种税收,对农民实施补贴,调整税收结构,调节高低收入的平衡,以使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第四,实施价格干预政策,2008年1月,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确保产品的供给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历次通货膨胀治理对策的比较分析

1.经验和启示。1980年发生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供求不平衡造成的,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我国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治理。对于历次通货膨胀,行政手段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只是在1980年之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货膨胀爆发的原因也越来越复杂,仅仅采用国家行政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故国家开始采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利用各种手段对利率和货币的发行量及存量进行调节,加强中央银行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物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结合,成为非常有效的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种措施。对政策的逐步完善,使得治理通货膨胀一步步走向成功。

从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来看,通货膨胀的治理实际也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好多体制都不完善,因此,如何更好的治理通货膨胀,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通过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通货膨胀也会得到有效的治理;而有效的遏制通货膨胀的势头,也对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改革中不断发展,逐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教训和不足。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也有不足。如1988年通货膨胀爆发以后,我国立即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但由于政策过于严厉,对它的力度拿捏不当,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生产力的进步。一些企业缺乏流动资金难以运转,经济增速大幅回落,我国经济到达了改革开放后的最低水平。

另外,国家不能够很好的预见未来,采取的政策具有滞后性。1992年出现的经济的热潮,然而国家并没有立即采取措施,到了1993年才出台政策进行治理。由于政策的滞后,所以并没有立刻产生治理效果,物价还是在不断攀升,直到1996年通货膨胀的局面才得到基本的控制。由此,我们得到的教训是,面对通货膨胀,要及时的出台政策,迅速的治理,以降低通货膨胀的治理成本。

三、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及原因

(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就先后发生了五次通货膨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国家迅速出台政策进行治理,经济逐步复苏,然而也由此引发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2009年之后,我国农产品、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不断攀升,随之导致了物价的全面上升。

2.主要的特征。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已经明显缓慢,所以,近期的通货膨胀爆发之后,物价有上涨的趋势,但是上涨的空间有限,不会形成恶性循环。首先是因为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小康社会。其次,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权是国家掌控的,这样在通货膨胀爆发的时候,就能调节价格上涨的速度。

其次,之前发生的通货膨胀基本是由于国内需求过大拉动的,国内经济过热,供不应求,出现抢购的现象,最后导致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而2007年之后发生的通货膨胀更大的因素是贸易顺差的积累造成的国内货币发行量过大。我国的经济结构尚不平衡,对外出口额所占比重较大,造成了国内流行性过剩的局面。这样就导致了物价上涨的周期延长。

另外,我国三大价格指数的结构和涨幅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例如,2007年我国的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8%,而生产者物价指数和RPI分别同比增长3.1%和4.4%,而在生产价格中,初级价格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涨幅又高于最终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高于消费资料的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具体来看,烟酒食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用品及个人用品等出现了上涨,而交通通信、娱乐文化、衣着等则持续下降。

(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原因也是多样化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深入的了解,为通货膨胀的治理提供依据。

1.需求拉动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过分的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特别是2008年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到投资的热潮中,平均增速达到25.6%,到2009年,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速达到30.1%。过度的投资导致了经济的过热,使物价水平的上涨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生产资料的价格也随之增长,使通货膨胀全面爆发。另外一个原因是收入的不均匀分配。农民的收入过低,城镇居民的收入过高,造成贫富差距,收入的不协调使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缺失,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影响。收入高的群体对奢侈品市场的追求更加加剧实体经济中的矛盾。

2.成本推动因素。2010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地震、洪水、干旱等造成了农产品歉收,从而使其价格上涨;此外,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农产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引发了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上涨。

我国对原材料的价格调节实施国家掌控,然而体系不健全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从而引发物价水平的上涨。目前,水、电、天然气的价格仍在不断上涨,推动物价的上升趋势。

此外,工人工资增长,而劳动力水平的增长与工资的增长不同步,导致成本升高,从而推动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之后,工人又要求工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工资物价“螺旋”,进一步促进物价水平的上升。

3.货币增加因素。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信贷投放不断的扩张,货币的发行量迅猛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成本的推动及需求的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增大。而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因而,通货膨胀带来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看来只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而其深层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来治理通货膨胀。

四、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建议

(一)近期通货膨胀治理的根本途径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故应从结构上进行根本解决,这就依靠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度了。

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平衡三大产业的发展,努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打破第二产业过热的局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支持,保证农产品能够持续的供应。另外,要利用发达的科技发展新兴产业,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特别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此外,要加快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劳动者的工资与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够同步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还不够发达,人员素质还不够高,不能通过科技来提高效率。这样就会产生工资物价“螺旋”,故要采取科技兴国的战略措施。

其次,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故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要调整需求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统筹规划,缩小城乡差距;第三,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大科技的投入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再次,要全面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国家要打破电信、铁路、邮政、电力等行业的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劳动者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加大中级收入者的比重,提高收入水平,减少高级收入者的比重,从而提高大多数居民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

(二)近期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措施

1.优化需求结构。国家要正确的引导居民,逐步扩大消费需求。当然扩大消费者需求并不是盲目的扩大投资,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扩大消费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断的优化消费结构,安排合理的消费方式。在巩固传统消费的同时,也要引导居民进行旅游、健身等高层次的消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居民进行放心的消费。当然,扩大消费的前提是保证生产力的稳步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2.提高调控水平。国家要提高对此次通货膨胀的重视程度,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及时处理通货膨胀,保证社会安定和谐。政府的调控范围要得当,力度要适中,在进行干预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使宏观调控与市场主体相互配合,对通货膨胀进行有效治理和长期防治。

3.保障有效供给。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保证农产品能够持续的供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高科技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抑制一切炒作行为,规范房屋出售的市场管理,完善房地产中的各种审批制度,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的发生概率。

五、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货膨胀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也该越来越小。当然,我们不能轻视通货膨胀,因为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理它,将会对我国人民的生活,稳定的市场秩序,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历次通货膨胀中总结经验,采取合理的措施,更好的治理它,防治它,为日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宏宇.探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下旬),2011.

[2]潘健平.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

[3]贺培培.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

[4]李明睿.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严倩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研究[J].新财经,2011.

[6]彭红.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

[7]任耀.我国当前高通胀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8]余子嘉.我国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11.

[9]李姝佳.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1.

第8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处理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对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也有重要意义。从投资区域来看,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用于亚洲的资金占到总资金的78%,其中用于香港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69%,因为从距离上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投资比邻的区域。从信息对称程度而言,中国对于这些区域掌握的信息相对更充分,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也相应较少。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非洲居于第二,这主要是基于政治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考虑。所以综合而言,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以上方面因素的考虑会强于通货膨胀率的考虑。实证结果根据之前建立的VAR模型和数据,利用Eviews6.0得出结果:CPI的变动受到前两期滞后的影响,前一期的影响为正,前两期的影响为负。这主要表明物价的变动在一期内存在惯性,惯性系数为0.646377,因为物价上涨可能在一期内产生物价上涨预期,从而推动物价继续上涨。但前两期的物价上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预期,这种抵消系数为-0.273023,说明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受到近期的影响大于远期。所以,要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就必须采取强硬措施防止物价短期内过快上涨。前一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123%。前两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014%。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作用强度。2009年FDI总额为900.3亿美元,占GDP不到2%,对比而言,来自外商投资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强度相当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FDI流入了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杠杆作用,引起了通货膨胀的改变。所以,控制好FDI的流向,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对外直接投资与通货膨胀存在负相关关系。前一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4%,前两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1%。从规模上而言,2008年的OFDI占GDP仍不足2%,量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在OFDI达到一定规模时,它产生的投资收益可能对国内通货膨胀起到加剧作用。所以,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应该把握好质的提升。

第二列可知,一期内通过膨胀的上升可能导致FDI的下降,通货膨胀上升1%,FDI将下降0.9%。前二期通货膨胀上升1%,引起本期FDI上升0.28%。综合而言,较高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实际利率,不利于引进外资。FDI也存在滞后性,前一期滞后系数为0.901153,前二期滞后为-0.261963。根据第一列的分析,在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应该对于FDI进行控制,防止FDI与CPI同时产生滞后影响加剧通胀,引起危机。对外直接投资于外商投资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产生这种情况并非由于两者存在相互替代作用,而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可能是由于境外投资收益率上涨,按照资本趋利性,相应流入境内的资本就会下降。由表3第三列可知,前一期通货膨胀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增长2.72%。前两期通货膨胀上涨1%,对外直接投资下降2.97%。综合而言,两期内,通货膨胀的上升会引起对外直接投资的下降,因为通货膨胀上升可能引起国内名义利率上升,以保证实际利率为正,所以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成本上升。前一期FDI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上升0.7%,前两期FDI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下降1.7%。总的而言,两期内,FDI与OFDI存在负相关性,这也是由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内外投资环境变化导致。与之前不同的是,OFDI存在两期负的滞后性,滞后系数分别为-0.579859和-0.261057。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受到投资行业、投资地域等政策的限制。另外,也存在一些国家担心垄断和贸易侵略而采取相应贸易保护的手段。

7至9期影响为正,之后趋于0。再次证明近期通货膨胀对于形成通胀预期具有重要作用,并加剧通货膨胀的影响。第2图表示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前3期为正,并逐渐上升,3至5期也为正,但影响减弱,6至8期几乎无影响,8至10期出现小幅正向影响。FDI对通货膨胀前3期正的影响可以理解为FDI的流入导致了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8至10期出现的小幅正向影响可能是由于FDI产生了投资溢出效应。第3图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前5期一直为负,并呈现小U型,在第3期时负的影响达到最大。由此可以验证,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且这种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第4图表示通货膨胀对FDI的影响前3期为正,3至5期为负,呈现小U型;5至8期为正,先增加再减小,之后趋于0。前3期正的影响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引起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了投资。第5图表示FDI的滞后影响前4期内为正,之后为正,并接近0。说明FDI的变动具有惯性。第7图表示通货膨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前2期为正,第3期为负,并且负的影响大于正的影响,之后趋于0。第8图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滞后影响,前2期为负,并逐渐下降,3至6期为正,正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之后趋于0。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境内资本出于保值需求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到一定规模后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FDI与通货膨胀经检验发现FDI变动是通货膨胀变动的Granger原因,因为FDI的增加会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同时政府也会增加与FDI的配套投资,形成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只有增加货币发行量。这两方面都加剧了通货膨胀。模型结果表明,前一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123%。中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FDI的流入会导致货币发行量的增加,但FDI相对于GDP和货币存量而言规模很小,这些由FDI引起的货币增发量并不足以产生0.123的效果,并且还存在投资的溢出效应,使得产出增加,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FDI并没有直接流入生产领域,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流入资本市场,参与投机活动,从而推高了国内通货膨胀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DI对国内经济特别是对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存在直接作用,但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FDI的影响并不明显,FDI中存在较大一部分投机性资本。而这些资本对推高通货膨胀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要抑制通货膨胀,就应该对FDI的流向进行严格监测,保证尽可能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同时,控制政府对FDI的配套投资的规模,减少财政支出。OFDI与通货膨胀理论上OFDI增加,短期内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顺差下降,国内通货膨胀下降,长期而言,投资收益增加,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上升,通货膨胀上升。但实证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可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模型结果表明,前一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4%;前两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1%。所以,要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才能降低通货膨胀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对通货膨胀在10期以内都没有表现出正的滞后影响,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收益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出现亏损,有盈利的也用于了再投资。所以,对于国内通货膨胀的正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当然,对外投资收益与国内通胀并不存在完全的取舍,我们可以考虑直接投资国内稀缺的或者存在劣势的产业,最终收益不光以货币的形式还要以产品和技术形式回流,降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作者:赵妍 黄巍巍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

第9篇:通货膨胀本质范文

关键词: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33-03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发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全球经济危机为背景,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大规模资本的流动,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通胀后开始转向通货紧缩形成了对比,呈现出由初级产品价格带动的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并且显现出向全面通胀发展的趋势。

一、国内外各学派相关研究

(一)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关研究

西方经济学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研究,大体上有4种情况: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货币分析、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凯恩斯派分析、社会成本推进分析和小国开放模型(陈岱孙,厉以宁,1991)[1]。

1.输入型通货膨胀货币论

约翰逊(H.G.Johnson,1972)提出了货币主义学派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模型,他认为,国际性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货币现象,它源于世界货币增长率大于世界产量(收入)增长率;在国内信贷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国际储备增加将增加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从而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这种由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通货膨胀即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并建议采取紧缩的国内信贷政策来抵消国际储备上升带来的货币扩张效应,从而有效抑制输入性通货膨胀 [2]。

2.输入型通货膨胀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分析通货膨胀及其传导的主要工具是菲利普斯曲线。Branson(1975)将菲利普斯曲线和贸易方面结合起来,将贸易收支与收入相联系,随后又将本国价格与世界价格相联系[3]。Branson和 Marston(1989)则提供了带来本国价格上升的更详细的检验,指出净出口将提高收入,且本国收入的增加将直接带来进口需求、更多的消费或储蓄;投资的增加将带来更多的产出和就业,从而推高价格;如果需求的增加发挥了作用并溢出到不同的经济部门,那么价格总水平将上升[4]。但Choi (1980)指出,进口价格包含在价格预期中(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因而较难追踪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5]。

3.输入型通货膨胀开放小国模型

1970 年,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Odd Auk rust,1970)首次提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结构型通货膨胀,提出了著名的“小国开放经济通货膨胀模型”。该模型认为,通货膨胀由国际价格推动,主要通过开放经济部门、劳动力市场以及进口价格传导至国内。根据这一模型的论述,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世界价格上涨带动开放经济部门的物价上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应地,该部门的工资水平随之上涨;随后,前者的波动又传导至非开放经济部门,其工资开始增长。但是非开放部门的生产率低于开放部门的,因此推动了物价上涨。模型表明,假定开放型小国国内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均衡的,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高于世界通胀水平,前提是其不影响世界产品价格。

4.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论

结构主义学者把通货膨胀过程描述为: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增长带来对增量资金的需求,增量资金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对银行信贷扩张而得到满足,从而迫使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因此,在对外资流入和中间产品的高度需求在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给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施加压力,导致本国的名义汇率下降,由此引发的进口价格上涨触动了本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和使通货膨胀过程得以不断自我加强的工资――价格螺旋,工资价格螺旋上升通过货币存量自发增长而得以维持(林玉红,2008)[6]。

在此过程中,结构主义理论考虑供给层面的通货膨胀原因,强调发展中国家外汇的短缺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Taylor,1983;Yeklan,1993)[7]。

(二)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关研究

现有国内文献中,卢锋(2008)较为全面地归纳了两种意义上的输入型通胀含义,一种体现货币学派通胀理论展开运用的国际分析视角,考察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同国家总需求和货币过量扩张如何通过贸易、投资和汇率进行跨国传导;另一种体现非货币通胀认识视角,强调外部冲击推动进口价格上升,并通过成本推动机制向特定经济体引入通胀。卢锋(2008)认为,这两重意义输入型通胀论建立在不同理论假设基础上,且带来了差异的政策取向:前者与各国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主动遏止、抗击国际性通胀压力政策立场相互兼容;后者则认为特定国家需求管理政策对这类通胀无能为力,或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会“伤害经济增长”而不具有合意性(Cagan,1980)。卢锋 (2008)分析认为,中国事实上并不符合国际经济学标准理论中“小国模型”、“价格接受者”等的假定。张哲人等(2007)认为,输入性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途径,导致一国国内经济产生通胀压力的现象。

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途径上,余珊萍(2002)将其概括为4种,即价格传导、需求传导、清偿性或流动性传导、预示和示范效应传导,并且考察了不同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陈全功、程蹊(2004)主要考察了国际贸易中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途径,认为主要通过总供求传递、货币供应量传递和价格传递三条渠道输入通胀,影响一国物价水平。

资本项目渠道下的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更具有隐蔽性。郑超愚(1996)着重考察了外资流入变动所引起货币供应量随之变化的现状,经分析后发现汇率政策的制定与现状存在一定偏差。李稻葵 (2008)提出了两类输入型通货膨胀,其一为国际游资逃离发达经济体而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形成“热钱”涌入,从而形成我国外部输入的总需求膨胀;其二为“国际市场上以原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升”使我国总供给遭受冲击。韩剑(2009)在理论上考察了全球化对国内通货变动的影响渠道,包括贸易渠道、金融渠道、政策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等。

二、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路径分析

(一)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表现为国外市场价格变化―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国内开放经济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变化―国内非开放经济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变化―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这种传导机制过程可用斯堪的纳维亚通货膨胀模型来说明。我国学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主要是对进口量、进口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此说明国外因素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陈全功、程蹊 (2004)认为,在国际贸易往来基础上,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可以通过价格传递路径、货币供应量传递路径、总供给―总需求路径三条途径来影响他国的物价水平。研究发现贸易收支在实体经济方面对国内通胀水平的影响有限,而在货币经济方面,贸易收支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的供给影响则较大。赵振全和刘柏(2005)通过实证月度数据得到,1998―2005上半年我国通货膨胀由国际收支状况引导的外汇占款从而货币渠道的影响较为重要。

21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表现最为明显且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左小蕾(2008)在考察2008年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时,即强调了外部成本推动的作用,主张刺激内需的应对政策。唐安宝、赵丹华(2011)认为,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引致本国相关产品出口增加、对外贸易出现顺差,贸易顺差又会使外汇储备增加,构成外汇占款,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增加,最终引起通货膨胀。

(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

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世界货币供应量、利息率、汇率和资本流入等途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其中资本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受关注。按照流入资金的性质,将资本账户下资金划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外商直接投资涉足实际生产交换,是资本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热钱是追逐风险利润,是投机性较强的短期资本,存在较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两种形式的资本流入,都会导致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形成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引起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价格水平的上涨带来一定压力。其中FDI的流入会增加基础货币和银行信贷,这样将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并相应地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孙婉洁、藏旭恒(1995)从外资流入对通货膨胀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入手,考察了外资流入对我国 1993―1994 年通货膨胀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外资流入对此阶段的通货膨胀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因而,国内对外资的消化能力,如资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等是决定外资流入能否对国内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关键因素。

王健超(2005)通过构造FDI与物价指数、货币供给的方程,发现FDI与两者都有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货币政策、疏导投资过热的政策建议。王健、黄健(2008)认为我国通货膨胀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国际游资所为,应以国际视野来看待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并且认为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可以有效地疏通国际游资撤离我国,降低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汇率传导机制

从传导机制上来分析,虽然汇率变动在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过程中非独立存在,但汇率预期对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中影响较大。我国现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本国汇率的调整方向和程度受到限制,且汇率变动更无法抵消不平衡,甚至可能加剧;若本国汇率贬值,则反映加剧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贸易渠道的通货膨胀传导将更为明显,但资本渠道的作用程度还受汇率预期升值或贬值因素的影响。

自汇改后人民币步入缓慢上行的通道,国内学者开始将重心逐步放到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视角来研究经常项目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邓永亮(2010)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进口商品无论直接进入销售渠道还是作为中间产品再生产,都能通过降低价格来抑制通货膨胀。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利于降低国际投资资本流入我国,因而抑制通货膨胀;我国存在一定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中国并不显著,因此,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有限。

深究汇率传递效应递减的原因,不同学者也做出不同的解释。Amit Ghosh(2008)经过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在不同产地产出,生产成本会因为贸易时的汇率变动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从而降低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中间产品的因市定价的程度越高,所传导给最终商品的通胀会越低。

三、文献述评

研究输入型通货膨胀意在为寻找出其传导机制,切断或抑制其传导途径,从而减少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尽管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讨论在于国外因素如何影响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但在其中实际上涉及两个具体过程:其一是国外因素如何直接影响本国经济变量,这一过程中是否涉及价格变量均可;其二是这些受到国外直接影响的变量如何通过本国各部门之间的传导作用于国内价格水平。从前文综述的理论可以看到,各学派关注的视角与阐述的内容在这两个具体过程中均有所差别,而前一过程也部分决定了后一过程的表现。从国际收支角度切入的理论中,凯恩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倾向于总量层面短期传导渠道机制的分析和归纳;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学派则强调世界货币与本国货币的传导影响,关注长期存量均衡。开放小国经济模型侧重本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性特征以及两部门商品价格之间的传导关联,突出供给层面的价格影响来源,也为发展中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结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借鉴;拉美结构主义学派则提供了对短缺经济体在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现象的启发。相对而言,综合视角的研究对于分析具体国家具体发展阶段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借鉴意义。

处于转型与开放并存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体,加之面临的世界格局已与上世纪末完全不同,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也将体现出与其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尽管现有国内研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传导与对策等问题,但丰富的文献中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对输入型通货膨胀涵义界定不明确,从而在研究我国开放变量与国内通货膨胀关系时无法分辨国外因素还是本国因素主导。如对资本流入引发通货膨胀的研究中即没有深究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资本流入。

第二,大多只从关注进口价格或资本流入等单一渠道或机制讨论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忽略了各传导机制同时发生作用的分析,并未构建讨论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研究体系。

第三,应对政策的讨论倾向于定性说明,且大多关注货币政策,缺乏对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制度的系统性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445-492.

[2]H.Johnson,Balance of payments in the monetarist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MIT Press,1972.

[3]Branson,W.H.Monetarist and Keynesian Model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65(2):

115-119.

[4]Branson,W.H.,R.C.Marston.Price and Output Adjustment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Z].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Mass.,USA.1989.

[5]Choi,J.J.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D].1980.

[6]林玉红.输入性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7]Taylor,J.B.,"Low inflation,Pass through,and the pricing power of firm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1.44:1389-1408.

Review on the input type inflation

LIU Ying-di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