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人寿保险经济学精选(九篇)

人寿保险经济学

第1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网络经济时代 寿险 个人营销管理 模式创新

一、前言

在我国保险行业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制度完善的保险行业生态系统。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保险行业内的各类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尤其是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峻和突出。这就需要保险公司不断完善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注重模式的创新发展,这样才利于保险公司不断发展。

二、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概述

(一)个人寿险营销管理历史

我国寿险的个人营销模式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我国寿险个人营销管理的初创阶段和引入阶段。在1980年以后,我国逐渐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很多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开始利用兼业人的保险营销制度来拓展保险公司的市场。[1]后随着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个人寿险营销的新时代。个人寿险营销模式的引进促进了中国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后,个人寿险营销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类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不断扩大,并且寿险营销人员数量每年都在高速增长。随着保险公司的不断发展,保险市场也逐渐趋向饱和,如今个人寿险营销管理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处于转型期的保险行业只有抓住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才能够保障个人寿险营销管理顺利实现转型发展。

(二)新时期个人寿险营销管理存在的不足

从个人寿险营销管理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模式在给保险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后,对销售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经济时代,需要寿险营销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自身的营销策略。由于我国保险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因此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战略眼光,这样就不利于寿险业务的开展。其次,个人寿险营销的流动性增强。在新的历史时期,各个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造成人员流动的因素有很多,就保险行业来说,由于寿险销售的性质,导致销售人员的个人收入不稳定,这样就会造成人员流失。同时,一些销售者在长时间从事寿险销售工作以后无法实现个人的晋升,也会导致优秀寿险销售人员的流失。寿险销售人员流动性的提升,也从另一面揭示出保险公司对寿险销售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我国个人寿险的营销模式有待完善,这就需要保险公司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创新

(一)重视营销策略的改进与创新

良好的营销策略可以在寿险营销的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保险公司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网络时代要注重对大数据的搜集、分析与利用。网络经济时代催生出数据经济,保险公司想要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该注重个人寿险营销相关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对个人寿险营销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且及时调整个人寿险营销策略,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实际上,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商业、银行业等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保险业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实现行业的升级与改造。二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应该注重各类营销策略的使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寿险的营销活动提供辅助,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营销策略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在寿险营销过程中打出组合拳,为寿险营销人员的销售活动创设更好的条件。例如,在进行渠道策略的应用过程中,很多保险公司都注重自身官方网站、微信公号等网络平台的建设,这有利于寿险业务在网络上得以延伸和拓展。[2]三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策略进行更正与改进,以实现保险公司的长足发展。

(二)注重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网络经济时代,个人寿险营销制度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保险公司注重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保障保险公司培养出优秀的寿险销售人员,并且为优秀的销售人员提供良好的晋升与发展空间,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个人寿险销售制度。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进行寿险营销人员招聘制度的制定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招聘标准,提高销售人员的准入门槛。保险销售人员素质的提升利于公司今后更好地开展业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建设一个完善的寿险销售人员考核与晋升制度,进而对寿险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大大降低公司内部职工的流动性,并通过保险公司内部的培养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业务管理能力,最终实现晋升。其次,注重建设双轨制的寿险营销人员管理体制。所谓双轨制就是将员工制与个人制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双轨制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可以将工作时间长、表现优异、业务能力强的个人寿险销售转化为公司的内部员工,这样,优秀的个人寿险销售人员既可以得到公司的基本工资,又能够获得绩效收入,利于提升寿险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寿险销售队伍的稳定性。很多保险公司都在进行此类管理制度的尝试与应用。最后,在网络经济时代还应该强化对寿险销售人员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保障销售人员的寿险销售行为符合保险公司的规范,才能减少客户对个人销售的投诉,使得公司获得良好的口碑。

(三)借鉴其他国家的营销管理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每一个国家都在进行不同营销管理模式的尝试与应用。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不同国家保险公司进行模式的借鉴。这样有利于取其精华,不断实现寿险营销模式的创新。比如美国的寿险销售实行的是人制度与直接销售制度,而英国实行的是保险经纪人制度。[3]对于不同国家的寿险制度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创新工作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网络经济时代对于个人寿险营销来说既是机遇,也使得我国现有的寿险营销管理模式面临着挑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实现个人寿险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进步

(作者单位为武夷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宇明.寿险个人营销渠道的优化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第2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是寿险企业外部与市场营销活动有关的因素与寿险企业内部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的总和。因为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成败,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寿险市场营销就是要把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取得动态平衡。

一、寿险营销的外部环境

(一)基础环境

1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水平。寿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时,社会对寿险商品的消费水平相对提高,寿险市场需求增长,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寿险企业经营规模就会扩大,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反之,情况则相反。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寿险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寿险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时,应着重考察以下因素:a、社会购买力;b、消费者收入;c、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

(2)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宏观经济政策则体现着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它们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给寿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我国寿险企业也应当尽快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套运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社会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那些能够强制和影响社会上各种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政治体制、法律、政府机构、公众团体。寿险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微观主体,其营销活动必定要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体制。它制约和规范着各种组织的行为,不管是寿险业还是非寿险业。

(2)各种法令法规。尤其是《保险法》和相关经济法规,不仅规范寿险企业的行为,而且还将影响寿险企业内部险种结构的变化、新险种的开发以及发展速度等各方面。

(3)政府的政策。法令法规一般来说相对稳定,但政府的政策,特别是与寿险企业密切联系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是对许多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作出适时、适当的反映,因而对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更为频繁。

(4)主管政府机构。包括对寿险企业某些业务活动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

(5)公众。这里不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而是指所有实际上或潜在地关注、影响着寿险企业达到其经营目标的能力的公众。主要包括:a、媒介公众,主要是报纸、杂志、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影响广泛的大众媒介。b、公众团体。在西方常被称为“压力集团”(presuregroup),指为维持某些部分的社会成员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会对立法、政策和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社会团体。例如消费者协会。

3人口环境

由于寿险市场是由那些具购买欲望且有购买能力的人所构成的,因此,人口的数量、分布、构成、教育程度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动向就构成了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人口环境。人口环境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整体性的和长远性的,因而影响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机会的形成和目标市场的选择。

(1)人口总量。

(2)年龄结构。

(3)人口的地理分布。

(4)家庭规模、家庭类型及其变动、家庭职能的变化。

(5)人口环境的变化动向。包括:a、人口出生率的变动。b、人口的流动性,即人口的迁移活动。

4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形成,是一种重视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文化,对于我国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我国以及国内各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寿险营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般而言,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高低与人们接受寿险产品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就文化教育的深度而言,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一般接受新事物较快,容易转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寿险意识较强,而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来说,则很难转变其观念。

寿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考虑文化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并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

(1)民风习俗、礼仪交往的不同,影响着营销方式的选择;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风习俗、礼仪;

(3)的不同,会导致文化倾向、禁忌的不同;

(4)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阅历,在购买倾向上有不同的态度。

5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科技进步给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

(1)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人身损毁的伤害程度不断扩大。(2)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寿险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3)新技术的发展会使人们的消费习惯、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同时会带来新的交易方式、销售手段。

(二)相关环境

1消费者的风险和寿险意识

消费者包括已购买寿险商品的顾客(投保人)和尚未购买寿险商品的潜在的顾客。

如果寿险消费者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仅可以为寿险经营提供良好的心理气氛,而且还可促进保户积极配合寿险企业的工作,提高寿险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消费者还可能根据自身风险特点和对寿险的需求,向寿险企业申请特殊种类寿险,或为寿险经营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推动寿险业的发展。此外,消费者若具有较强的风险和保险意识,还能够监督寿险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促使寿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寿险经营者应因势利导,提高消费者认识、估价、处理风险和妥善利用寿险手段管理风险的能力,进而为寿险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

2竞争对手的状况

寿险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业竞争,即寿险企业之间在经营规模、险种、信息、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上展开的竞争;二是行业间的竞争,即寿险企业同其它行业相互渗透,乃至引起资金转移而产生的竞争。目前,我国寿险市场竞争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寿险企业中既有国有独资企业,又有股份制企业;既有中资企业,又有合资、外商独资寿险企业。寿险市场竞争状况日益激烈。这就要求寿险企业增强意识,敢于竞争,重视对寿险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据此确定经营对策,充分发挥自己打击竞争优势,出奇制胜。

3寿险营销中间人

寿险营销中间人是指帮助寿险企业推销寿险商品给最终消费者以及其他服务的机构及人员,具体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营销服务机构(如广告商、寿险咨询机构)及金融机构等。营销中间人为寿险企业推销产品,并提供咨询、广告等种种便利营销活动的服务。寿险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综合考虑营销中间人的实力、服务及其它变化,并在营销环境分析时,深入考虑这些因素,与这些力量建立起密切有效的联系,提高营销活动的适应性。

二、寿险营销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实际上是寿险企业的内部与营销活动有关系的因素。换言之,市场营销是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内部实力的综合体现。寿险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各种管理层次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合作是否协调、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团结合作等直接影响着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影响着营销决策和营销方案的实施。

(一)寿险经营目标

寿险经营目标,是指寿险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要达到的经营目的和标准。寿险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经营目标就是通过寿险服务,保障社会公众经济生活的安定,实现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上述目标是寿险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和行为标准,是寿险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企业经营的指南。

(二)寿险经营策略

寿险经营的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尤其是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频繁且难以预测和控制,如经济周期、科技进步、消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严重影响寿险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此,寿险经营者应该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针对经营环境的每一重大变化,制定出一个或多个应变方案和对策,确保寿险经营的稳定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随时修正和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寿险经营活动的需要。

寿险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有:

1市场开发策略;

2促销策略;

3盈利策略。

市场开发策略既包括原有市场的扩张,也包括新市场的开拓,具体来说有市场浸透策略、市场开拓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以及混合策略等内容。寿险企业在选择市场开发策略时,应根据具体的经营战略、经营市场及其他因素来决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同时采用多种策略。新晨

促销就是向消费者介绍和宣传寿险商品和服务以促进和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方式。具体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宣传和公共关系引导等五种促销方式。每种促销方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寿险公司应将各种促销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促销策略,以更好地推进寿险商品的销售。

盈利策略是指为实现寿险经营的利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低成本策略、高收入策略和多角化经营策略。寿险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降低业务费用、节约开支、开展新业务、扩大经营规模或是多方位经营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三)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寿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指对寿险经营各个环节(即展业、承保、赔付、投资),保险与寿险信息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第3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人寿保险 居民可支配收入 规范性 老龄化

一、前言

1. 关于人寿保险

自古以来,平安与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然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生病、伤残、死亡。这些事情的发生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保险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生存和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业务,是人身保险市场的主要业务来源。人寿保险业务包括:传统型人身保险业务,如死亡保险和生存保险;创新型人寿保险业务,如变额人寿保险和万能人寿保险。人寿保险虽然不能阻止任何不幸的发生,但是人寿保险所具有的储蓄和高额风险赔付的作用却可以减缓意外对我们生活的打击。一般来说,人寿保险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后出现的一种理财产品。购买人寿保险有以下一些作用:人寿保险可以保障我们生活的相对稳定,使我们更加从容的面对意外和疾病的发生,可以为我们安享晚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2. 我国人寿保险业的现状

我国人寿保险业自1982年全面恢复以来,发展迅速。2002-2008年中国寿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8%,保费收入增速全球最高;2009年1-9月,我国寿险业总保费收入更是高达6249亿元,同比增长4%,资产规模3.1万亿元,利润总额369亿元。可见我国已逐步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寿险业大国。

但是我国人寿保险参保率依然偏低。用国际上常用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指标衡量,我国远低于国际水平。2008年,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3%,从保险密度来看,2008年亚洲国家和地区人均保费支出约为234美元,而中国只有105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偏低。究其原因是什么,那么影响我国人寿保险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又有哪些。本文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影响我国人寿保险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

1. 寿险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人寿保险是一种长期的理财行为,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收入作为支撑,再优良的人寿保险险种购买人数也是很有限的。这种情况在我国经济刚起步的80,90年代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在2002年,我国的保险业保费收入仅有3000多亿元,但是到了2009年,我国保险业保费已经接近1万亿元。而这几年正是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的时间。所以正是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才有更多的收入去考虑购买合适的人寿保险。

但是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城市居民购买人寿保险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我国人寿保险业在农村市场的开拓上还未渐入佳境。而这种形势的扭转还需要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寿险消费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严格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寿险消费者是否购买人寿保险首要考虑的就是这样的支出是否在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之内,否则这样的投资产品再诱人,也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居民才会有储蓄,才会进行一些有保障性的的投资行为,而人寿保险的购买就是一种既有投资功能又对生活有保障功能的活动。所以,居民可支配收入成为影响寿险消费者决策的首要因素。

2. 我国的传统的养老观念

我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也是深受儒家文化的感染,在我们的观念中,赡养父母永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所以很多长辈认为:只要有子女的抚养,人寿保险的购买就不是一种消费需求。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居民倾向于将风险自留,而不去通过外在的保障来规避风险,甚至很多居民都缺乏风险的规避意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不确定风险是可以通过购买一定的保险来进行巧妙规避的,居民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很多意外伤害都可以购买保险来将风险降到最低,伤害减到最小。但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人寿保险根本就不计入消费的考虑范围。而且在我国,一直很忌讳谈论死亡或者是疾病,人寿保险购买就被人误以为是这样的原因。作为长期投资和规避风险的人寿保险就在这样的思想中被扼杀。鉴于此,我们应该更多的普及人寿保险的知识,将人寿保险可以很好的分散重大疾病或者突然死亡造成的高风险,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的优点向更多的居民进行宣传。传达这样的理念:人寿保险的购买不仅不是金钱的浪费,而且还是对家庭长期幸福的稳定剂。随着保险理念被大众接受,我国人寿保险消费者会越来越多。这样的普及活动尤其在农村更应该多进行,只有观念上的改变,才会最终影响到人寿保险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3. 我国人寿保险业的规范性

我国的人寿保险业近些年来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的严格监管。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的销售问题。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推销中对人寿保险的投保条件,责任免除、赔偿处理等相关的细则没有对保险购买人员进行详细的说明,导致很多的法律纠纷问题。保险销售员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往往夸大保险的功能,尤其是对人寿保险的分红和收益更是夸大其词。保险都是一种理财产品,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收益与公司的业绩或者和行业的业绩都是挂钩的,但保险销售员对其潜在的风险对购买者却很少提及,或者只是快速带过,根本就没有对消费者进行说明。再者就是各种人寿保险都有一定的投保条件,尤其投保人年龄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不能入保条件。但是有些销售员为了一时的销售业绩,将购买者的一些不合适的投保条件进行了隐瞒,鼓动消费者购买,并承诺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情况经常导致最多的保险合同纠纷。可见,我国保险公司的营销体系还很不完善,对于保险销售人员的度量标准只有业绩量,对其他的职业培训活动进行的不多。所以保险公司应该对与保险购买者接触最密切的保险销售员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批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真正成为保险消费者服务的保险从业人员。另外,舆论对保险合同的纠纷往往有夸大效应,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或者是受害人的不断渲染,正常的合同纠纷也变得很严重,这样的情况将使得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可信度大大折扣,本打算购买人寿保险的居民也许就此止步,这样的结果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购买者都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

还有一点是,我国的保险业的相关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险业法规总是会出现立法滞后,行业法规的协调性差,甚至有一些是有冲突的,自然就导致保险理赔过程相当复杂。[4]再加上我国是典型的投保容易,理赔困难国家,理赔程序也很繁琐,理赔的效率较低。所以我国应该在以下行业的规范下健康发展:尽快完善保险赔付程序公开制度、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保护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并且坚持风险提示与知识普及并重的原则,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提示保险消费风险,倡导科学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逐步形成保险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各保险机构要把消费者教育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融入客户服务体系和自律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重点是做好保险法的第二次修订和实施工作;加快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清正廉洁的行业风气。

4. 我国居民的期望寿命

新中国成立6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三项健康指标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现在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另有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正是基以上原因,我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显著提高。

虽然现在全国的医疗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看病难,看病价格昂贵的情况却还未有所转变。而且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快节奏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小病小灾的,人们一般选择扛过去,但是一旦大病临头,很多工薪家庭都是耗尽积蓄,生活贫困的则是债台高筑。而医疗保险的购买就可以很好的度过这样艰难的时刻。大家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投保人寿保险可以获得未知风险的经济保障,可以使人们在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时,本人或家庭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确保家庭生活的安定。同样的道理,随着我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遇到意外事件的比例也进一步加大,其中不乏很多的意外死亡,这样的意外往往使得家庭出现很大的变故,但是如果死者购买了一定的人寿保险,这样的意外可以在经济上给家人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减轻意外对居民家庭的伤害。尽管人寿保险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所得到的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还是匹配的。鉴于我国人均寿命73岁的事实,购买人寿保险成为生活中的一项必要的消费,从而有助于我们生活得到一个更好的保障。

5.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9亿,约占总人口的12%,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按照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这一老龄化标准来看,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是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其中,上海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21.61%,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高近一倍。据《中国人口》预测,今后 50 年,老年人口以年均 3.2%的速度递增,到 2050 将达到最高峰值,可达 25.2%,如下表所示。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绝对值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可能出现“未富先老”的情形,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美元的时候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约1000美元,这将增加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面对我国老龄化,如何更好的赡养家庭中的老人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导致了老年保障危机,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均受到极大的挑战。之前我国居民的养老主要是完全依赖国家和单位,但是这样对国家和单位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经过不断的改革,现在我国开始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强化个人保障意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包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年金计划、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在内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结构。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基本养老保险的作用在于扩大覆盖面,为国民提供普遍的、低水平的退休收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则是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第三支柱的主导者,满足人们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随着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缩减,商业保险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人寿保险的购买就成为大多数居民的选择。而且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老龄化,现在的一对80后夫妻一般要赡养两对父母,这是个很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人寿保险的方式来减轻赡养的经济负担,从而使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结论

我国人寿保险业近年发展很快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消费者拥有富余的收入去购买人寿保险;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促使更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人寿保险来减轻赡养父母的经济负担;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有助于消费者决定购买人寿保险来保障生活的稳定。但是我国文化中风险自留,养老由儿女负责的一些观念使得很多消费者认为不需要购买人寿保险,所以我国仍需普及基本的人寿保险常识,纠正这些落后观念;而且我国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规范问题,使得人寿保险消费者对人寿保险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心存疑虑、销售误导引起的纠纷、理赔细则不清、理赔程序和时间相当长等问题都阻止了人寿保险的健康发展。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形成更好的监督机制,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进而更好的促进人寿保险和整个保险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 凡.我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证券保险,2009:6.

[2]蔡秋杰,胡谍.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6.

第4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风险规避保险需求

1经济增长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1风险因素

“无风险,无保险”,风险是保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客观依据。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发展性,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也在发展,人们在使某些风险损失减少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风险。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技术、航天等一系列新型工业,创造出了数倍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更集中、破坏性更大的风险。在现代社会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从而使得作为风险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保险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风险和风险的管理方式是共同发展的。经济的增长促进了风险的发展,新的风险的发现及解决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所以,经济增长带动的人类实践向纵深的发展的同时,也会不断的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1.2财富因素

一国的收入水平一直是影响保险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保险需求随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断提高,其原因在于:第一,保险的储蓄性决定的。短期内,由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作为互补的平均储蓄倾向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递增。按照Kuznets的实证研究,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是恒定的,但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储蓄总量也在增加。保险具有储蓄的性质,决定了保险的需求会随着人们的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第二,保险的保障性质决定的。对于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可以运用效用理论。面对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问题,可以将期望值看作一个经济项目的价值,这就是期望值原则。无论面对怎样的随机损失X,付出数额E(X)就不会感到有差异。但多数决策者并不按照这一原则,初始财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保险需求的财富弹性是指,个人财富的变动率所引起的保险需求的变动率。“如果我们假定所有国家都沿着一条共同的发展道路前进,就可以从研究中得出一条合理的结论,即保费的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国民收入的一定增长会产生保费收入的更大规模的增长。

1.3人口结构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也会使社会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寿险产品的需求。经济的增长使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使人们的期望寿命增长,对寿险作为储蓄工具的需求也就越强烈。另外,长寿意味着寿险价格降低(Outreville,1996)。不同年龄的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此对应的财富的分布状况,是影响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与人寿保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此外,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养老保险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防止人们超长存活而无经济来源。因此,平均寿命的增长也促进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我国较高的少年儿童赡养率,对寿险构成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我国正在增加的老年赡养率,也将使我国寿险业受益。

1.4意识水平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人口迁移的频繁,传统的思想在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对外开放以后,经济发达国家一些进步、文明观念的引入,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改变了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看法。保险,与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将越来越为大众所认识、所接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的人口越来越多,相应的教育投资也越来越大,这其中包括对保险的需求。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更广泛的技术和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这样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1.5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诸如储蓄率高、受教育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等因素,是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发展的表征,而不是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看,除非现行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发展就不会出现。每个人必须受到激励,才会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为此,需要设计某些机制,使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对现行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这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对保险产生相当的影响。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会扩大总需求,从而加大保险需求,反之,减少保险需求。如果政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货币需要大于货币供给,可能因而减少保险的购买;反之,则增加保险的购买。

2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我们仅从经济产出的总量上来分析对保险消费的影响,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变量来代表经济增长。这里运用简化形式模型,需要指出的是,简化形式模型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不必然包含因果关系,因为某一变量的变动与另一个变量密切相关并不一定说明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如果变量的变化受到共同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分析的效果必然会减弱。结构模型根据变量之间联系方式,找出他们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我们这里之所以选择简化式模型,需要做出以下说明:第一,如果经济的增长是均衡的,在假定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税收制度等不变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同等地增加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并且这种作用是直接的。这样包含国民生产总值和保险消费变量的简化式的模型的分析是合理的。第二,如果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受货币因素影响的非均衡的增长,则为了使经济回到均衡点,政府会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一方面实际的传导机制或者还具有其他的形式,另一方面上述的传导机制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会受到限制,使结构模型的分析具有操作上的不利性。鉴于以上的两点分析,我们这里选择简化式的模型(见附图)。

我国的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大致呈现一致性,说明国民收入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其中有许多的因素。例如,保险产品替代品的价格、体制的因素等等。

本文将运用如下的模型进行分析,

InY=?琢1+?琢21nX+?着

Y:保费收入;X:国民生产总值;?琢1,?琢2:回归系数;?着:随机干扰因素。

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

1nY=-12.690+1.7651nX

t=(-24.340)(34.064)

p=(0.0000)(0.0000)

F=1160.374

R2为0.983,调整的R2为0.982

可见,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通过各种检验,反映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保费收入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常数值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对上式求导,dY/Y=1.765dx/X,即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实际的保费收入预期会增加1.765%。这里的收入弹性是总体的弹性,包括寿险与非寿险之和。与寿险业相比较,我国的非寿险业务相对发展稳定。

如果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趋向于更加的风险规避,即前文中我们的效用函数的选择是合理的,那么我国寿险业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就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同样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非寿险业务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模型:

1nY=-10.120+1.4681nX

Y:非寿险业务收入;X:国民生产总值。

该模型也能够很好地通过各种检验。我国的非寿险业务的收入弹性大致为1.468。Grace和Skipper(1991)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能不存在国际范围内的非寿险收入弹性,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非寿险收入弹性分别为1.14和1.75。我国的非寿险业务的收入弹性介于二者之间,大致有两种原因:第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增长速度,使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增加,促进了对保险这种风险分担机制的依赖。第二,本文中的模型可能高估了我国的非寿险的收入弹性。实际上,在非寿险业务的内部,各种不同的产品对收入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影响寿险业发展因素多于非寿险业的,所以使寿险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我国的寿险业的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模型为:

1nY=-25.690+2.891nX

Y:寿险业务收入;X:国民生产总值。

这个模型的统计检验不如上述模型的好,但也能够较好的反映二者的关系。我国寿险业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2.89,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为,第一,人们随着财富的增加风险态度趋于更加的风险厌恶;第二,市场利率风险使人们选择了相对稳定的保险这种储蓄方式;第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主要指市场中介问题)以及保险人对政府政策的不敏感性;第四,由于样本数据较少,存在高估寿险业收入弹性的可能。

可见,无论寿险业还是非寿险业,都与国民生产总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的基础,这为实际业务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祁祥,孙金勇.保险需求因素分析——兼论中国保险业增长潜在需求因素[J].改革,1997

2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1(5)

3邹薇.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袁宗蔚.保险学———危险与保险[M].北京:三民书局印行,1984

第5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湖北省;寿险需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19-02

1 湖北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湖北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刺激了湖北寿险业务的开展。进入21世纪以后,湖北的经济更是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约以13.74%的速度逐年递增。这为湖北寿险市场需求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等,人们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湖北寿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湖北的寿险保费收入自1998年的31.22亿元逐步增加2009年的299.66亿元,仅仅12年的时间却差不多增加了9倍,平均每年以24.41亿元的速度增长。寿险保费收入在保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底,寿险保费收入在保险保费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了81.81%。寿险公司有最初的四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随着湖北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会有更多的国外寿险公司参与我国寿险市场的竞争中,从而进一步推动湖北寿险市场的发展,促进寿险需求的提高。

2 湖北寿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寿险保单是寿险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常常使用寿险保单所包含的信息来度量寿险需求的大小,比如保单的数量、保单的有效保险金额、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寿险保费收入或人均寿险保费收入等。本文采用了最常见的寿险保费收入作为衡量指标来度量湖北省的寿险需求,影响这个指标大小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其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国各地的经验数据都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就越大,从而保险需求就会增大。本文将使用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GDP)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2 居民生活水平

“入不敷出”在中国是基本无法实现的,因此要想产生支出,首先就必须获得收入。收入是支出的基础与保障,寿险支出作为居民理性支出的一部分.必然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寿险产品的需求就会越大。本文将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度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2.3 储蓄存款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必然会和其它金融资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储蓄存款和寿险投资都是金融资产,都以应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主要目的,这使得二者之间具有替代性。当金融资产总量一定,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必然带来寿险产品需求的下降,反之亦然,这是储蓄存款对寿险需求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人们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这又使人们增加对寿险产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储蓄存款对寿险需求的收人效应。

2.4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以达到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城市化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人们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有利于扩大人们对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

2.5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寿险的需求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通过影响寿险产品的价格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人们通过缴费获得保障,缴费在前,给付在后,因此通货膨胀对保险金额的给付将产生了贬值作用,从而使投保人的实际费率提高,导致寿险需求的下降。其次,通货膨胀通过影响收入水平对寿险需求产生影响。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收入增长率会低于名义收入增长率,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引起寿险需求增长的减缓或是寿险需求的减少。再次,通货膨胀通过影响其它金融资产对寿险需求产生影响,如果通货膨胀引起其它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的相对上升,寿险需求减少;如果通货膨胀引起其它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的相对下降,寿险需求增加。因此,通货膨胀与寿险需求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6 利率水平

传统寿险产品一般均规定有预定利率,预定利率的高低主要受制于市场利率。如果保单的预定利率不变,而市场利率上升,则人寿保险产品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市场利率下降,则社会公众对人寿保险的需求上升。市场利率的衡量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金融结构是由银行主导的,银行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最大,因此,本文以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水平作为利率水平的度量。考虑到大多数年份内,银行的利率都会略有所调整,本文还对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加权平均。

2.7 死亡率

理论上来说,死亡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从保险公司角度看,寿险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费用率、预定利率和死亡率。随着人们死亡率的增加,寿险公司进行理赔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就会导致寿险公司提高其对产品的定价。这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导致寿险需求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投保人角度看,死亡率的增加会使得他们的生存风险变大,为了尽量的规避这种日益增大的不确定风险,投保人会选择续保或购买更多的人寿保险产品,从而导致寿险需求规模的扩张。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影响湖北寿险需求的因素做了一个初步的预测分析,见表1所示。

3 湖北寿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本文所选取样本主要是湖北地区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各年年度数据又包括了8个方面:Y湖北地区寿险保费收入(P)、X1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GDP)、X2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RJ)、X3城乡居民储蓄(S)、X4城镇化率(CL)、X5物价指数(CPI)、X6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权平均值(I)、X7死亡率(DR)。除了对一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按时间进行了加权平均处理意外,其它均为原始的统计数据。

3.2 数据的平稳性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ADF检验法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检验中,对时间序列分别进行了水平条件下的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的ADF检验、只含截距项的ADF检验;一阶差分条件下的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的ADF检验、只含截距项的ADF检验;二阶差分条件下的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的ADF检验、只含截距项的ADF检验。从ADF检验结果来看,无论在水平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中还是在一阶差分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中,这些时间序列并非全都是平稳的,只有在二阶差分时间序列的只含截距项的单位根检验中才真正实现了平稳,即I(2)。这样就不能对这些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直接的回归。

3.3 数据的实证分析

虽然我们无法对原始数据做直接回归,但在此还可以利用检验相关系数情况决定建模的方法。从水平时间序列来看,LNGDP与LNRJ、LNS、CL之间,LNRJ与LNS、CL之间,LNS和CL之间,I和DR之间,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因此无法之间用OLS做回归。验证一阶差分系数矩阵得,只有D(LNGDP(-1))和D(I(-1))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其它都小于0.8。到了二阶差分系数矩阵,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8。可见,各变量的相关性已经大大消除。建立二阶差分的回归模型,方程形式如下:

D(LNP(-2)=C(0)+C(1)*D(LNGDP(-2))+C(2)*D(LNRJ(-2))+C(3)*D(LNS(-2))+C(4)*D(CPI(-2))+C(5)*D(CL(-2))+C(6)*D(I(-2))+C(7)*D(DR(-2))

从回归的结果看,方程的拟合度不够高而且多个变量的系数通不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能直接建立模型。

综合上面的检验分析和意图对原始数据关系的把握,本文最后考虑采用主成分分析矩阵法来说明各影响因素对寿险保费收入的贡献率。(见表2所示)

4 结论与启示

从表2可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需求的解释程度最高,其次是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储蓄和城镇化率,最后则是通货膨胀率、利率、死亡率。因此,上诉实证分析结论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湖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的需求产生的影响与预期相符,即产生了较强的正向影响作用,是寿险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政府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人以刺激寿险市场,比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增加居民的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第二,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城镇化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也很符合预期,有较显著正相关性,但拟合优度劣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经济增长是实现潜在寿险需求转化的直接因素,会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存款的增多,居民购买能力的增强,以及寿险需求的增大,政府应当关注经济的增长及其带来的相关效应。而城镇化的显著影响作用,要求应当尽量提高城市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第三,通货膨胀率、利率、死亡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之前的预期是不相符的,主要原因为:(1)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人们有储蓄的习惯,尽管存在通货膨胀,人们仍然会选择储蓄;(2)我国寿险产品预定收益率一般随银行利率的变动而变动,二者差距较小,在收益基本相同下,人们更倾向投资于储蓄;(3)大部分寿险产品兼具有死亡保障和储蓄的功能,也就是说储蓄和投资回报而不是死亡保障是人们购买寿险产品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死亡率对寿险需求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第6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一、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

( 一) 寿险业的历史嬗变

1979 年国务院决定恢复我国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寿险业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1999 年底之前,我国寿险业产品形态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寿险产品为主,1997 年 ~1999 年我国寿险业经过连续四次下调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后,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年复利不超过 2. 5%,传统寿险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1999 年 10 月,平安保险公司率先在上海推出了投连险。2000 年3 月,友邦上海、中国人寿、中宏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在上海推出了分红险。2000 年 8 月,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又推出了万能险。由于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产品设计机理可以让投保人分享寿险公司投资收益,有效地增加了寿险产品对于投保人的吸引力,所以一经面世立刻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应,销售状况良好,保费快速攀升,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寿险业的主流险种。

因此,本文将 2000 年作为寿险业发展的分水岭。2000 年之前寿险业以传统寿险产品为主,产品设计突出保障功能,基本没有储蓄和投资功能。2000 年之后,随着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新型产品的推出,寿险产品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寿险业以兼具保障、储蓄、投资功能的新型产品为主。由于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直接决定了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保费本金回报率,进而决定了寿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与其它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回顾寿险产品 2000 年前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寿险业 2000 年之前主要走的是“负债驱动投资”的发展模式,保障型产品与寿险公司的投资业绩基本不挂钩,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基本不受寿险公司投资业绩所影响,2000 年之后寿险业主要走的是“负债驱动投资、投资带动负债”两个轮子协调发展的模式,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直接受保费本金的回报率影响。例如,对中国人寿 2001年 ~2009 年银行渠道趸缴分红险保费与保单分红水平的关联度统计分析显示,年度保单分红水映的是前一会计年度的保单收益情况,直接影响当年度银行渠道趸缴 3 年期、5 年期险种的保费规模,其相关系数高达 73%,关联度非常密切。

在影响寿险业保费增速快慢的诸多因素中,GDP 增速主要是反映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正向指标,利率水平主要是反映寿险产品对消费者吸引力大小的反向指标。通常情况下,在 GDP 增速高、利率水平低的环境下,对寿险业的发展最为有利,保费增速高; 在 GDP 增速低、利率水平高的环境下,对寿险业的发展最为不利,保费增速放慢。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 2000 年以来的寿险业保费增长率与 GDP 增速和央行基准利率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寿险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的阶段,每个阶段约 2 ~3 年。2000 年 ~2003 年寿险业的增长主要靠低利率环境下新型产品的推出以及银行渠道这一新渠道的出现。2004 年 ~2006 年寿险业进入调整期,开始注重业务结构调整。到了 2007年,我国 GDP 增速达到十年来的峰值,股市爆发式上涨,寿险业开始快速发展,势头延续到 2008 年。2008 年下半年到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GDP 增速回落,寿险业再次进入低潮,直到国家 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低利率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寿险业在 2010 年再度进入高峰,保费突破 1 万亿。进入 2011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利率和 CPI 持续高位运行,GDP 增速相对放缓,宏观经济存在“滞涨”迹象,股市、债市持续承受下行压力,直接影响了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分红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 二) 寿险业的发展特征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特征,需要对寿险业保费增长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进行分解。本文选取 2000 年 ~2011 年的季度口径时间序列,对我国保险业、产险业、寿险业以及寿险业的内部构成成分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因素: ( 1) 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变,2000 年前后我国寿险业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特征,2000 年之后的寿险业内部结构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且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在时间序列的选取上更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 2) 季度保费数据提供了相当于年度数据 4 倍的观测值,与年度数据相比增加了信息内涵、提高了信息质量,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变量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有益于准确地刻画保险周期的波动形态; ( 3) 对于我国寿险业周期波动运行特征的认识,需要同步结合对保险市场整体、产险市场以及寿险业内部构成部分的健康险市场和意外险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联系和区别。

本文选取 HP 滤波法作为分解寿险业保费增长趋势周期成分的研究方法。HP 滤波是由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 Hodrick 和 Prescott 在 1980 年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之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平稳性研究中,其原理是采用对称的数据移动平均法,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HP 滤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平滑参数的取值,不同的取值决定了不同的周期方式和平滑度。尽管经济学家在取值上尚存在分歧,但在处理季度数据中的取值获得了广泛的引用和认可,已经成为时间序列消除趋势方法的一个基准。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将波动归结为四大因素: 趋势变动( T) 、季节变动( S) 、循环变动( C)和不规则变动( I) ,研究周期波动就是要从保费数据的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循环变动成分。在对保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和季节调整之后,本文使用 Eviews6. 0 对保费数据进行了 HP 滤波处理,得到了趋势周期分解图,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比较图 1 的 5 条趋势线,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 1) 保险业、寿险业、产险业和意外险的趋势线总体比较稳健。其中,健康险趋势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对称凸形,寿险业趋势线呈现不太明显的非对称凸型,产险业趋势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对称凹型,意外险趋势线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保险业趋势线形态与意外险和寿险业趋势线较为接近; ( 2) 健康险趋势线的稳定性相对较弱,2004 年前呈现陡峭上行态势,2004 年后发展势头明显趋缓; ( 3) 2000 年 5 条趋势线的发展势头存在显著的速率差异,但经过十年来的发展,5 条趋势线的发展趋势已经相差无几。比较图 2 的 5 条波动线,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 1) 从 2000 年至今,寿险业经历了两个完整的保险周期,第1 个保险周期是从2000 年 ~2007 年,呈现较为明显的陡升缓降的非对称波动特征; 第2 个保险周期是从 2007 年 ~2011 年,经历了升—降—升—降的波动过程,特别是从 2010 年下半年以来,寿险周期波动处于了显著的陡峭下行阶段; ( 2) 在 5 条波动曲线中,产险业和意外险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健康险、寿险业和保险业的波动幅度,总体上看 5 条波动曲线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波动幅度有收敛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内部机制的稳定功能在逐步加强; ( 3) 在 5 条波动曲线中,产险业的波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 4 条波动曲线,在运行轨迹上,产险业、意外险的波动与其他 3 条曲线的波动呈现一定背离态势,这可能反映不同波动曲线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不一定同步,或者存在与外部经济环境相关性强弱不一致的情形。与其他 4 条曲线的波动态势不同,意外险波动曲线自 2008 年以来一直呈现平稳上行态势,这很可能说明意外险的波动周期很大程度上由内部结构决定,外部冲击的负面效应非常不显著。观察表 1 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确认以下几个特征: ( 1) 5 条保险周期波动曲线都围绕均值为零上下波动;( 2) 周期性波动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寿险业、保险业、意外险和产险业,其中寿险业波动幅度是产险业波动幅度的 3. 07 倍; ( 3) 偏移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寿险业、产险业、保险业和意外险; ( 4) 峰态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意外险、寿险业、保险业和产险业,其中健康险和意外险比正态峰度陡峭,产险业、保险业和寿险业比正态峰度平坦,寿险业相对最接近正态峰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保险业、产险业、寿险业以及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由于寿险业保费占保险业保费的比例较大,导致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主要受寿险业的影响; ( 2) 与产险业相比,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寿险产品负债期限较长,且具有较强的投资理财功能,导致与宏观经济环境关联度较高所致; ( 3) 在寿险业内部,意外险的产品设计主要受意外发生率影响,其走势明显独立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而健康险和其他寿险产品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

二、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

( 一) 对当前寿险业波动的分析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放缓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使得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经济形势对寿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股市债市持续承压,寿险业投资收益面临较大的匹配负债成本的压力; 二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严重挤压了银行渠道的中短期分红险发展空间。

1. 投资收益难以匹配负债成本

目前寿险业的产品结构主要以分红险为主,尽管分红险的定价利率按照监管规定不高于 2. 5%,但源于市场竞争的因素通常分红险的满期收益比照相应的利率水平确定,而进入 2011 年以来银行利率水平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目前 5 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为 5. 50%。自 2010 年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出台之后,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介入程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大提升,相应的对于资本市场的风险暴露程度也显著增加,股市和债市作为保险资金最为重要的两个盈利来源,其波动会在将很大程度上传导到寿险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2011 年上半年,股市和债市的持续震荡下行直接造成了寿险公司交易类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东方证券研究所( 2011) 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的分析表明,按照中国太保的统计口径调整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2. 34%、2. 18% 和2. 39% ,考虑 AFS 浮盈浮亏变动后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0. 88% 、1. 35% 和 1. 28%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上保费本金在进入投资账户前已经扣除了 10%的附加保费,因此在比照 5 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兑现分红险保费本金收益率的情况下,对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投资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倒挂已经形成了资金缺口,在分红特别储备耗尽、AFS 浮亏的情况下,持续的股市债市低迷将给寿险公司分红险满期给付构成重大的挑战。

2. 银行理财产品挤占寿险空间

进入 2011 年以来,由于货币政策紧缩,银行存款面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信贷额度受到管控,资本和拨备监管日趋严格,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也创造了中间业务收入。相对于保险、债券和基金等,银行理财产品拥有明显的流动性优势。我国银行存款平均期限很短,一半以上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中 87. 1%的剩余到期期限也在 1 年以内,1 年以上存款仅占 5. 89%,这意味着我国储户非常看重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和保险通常都有较长的存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与储户需求更匹配。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 8 497 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 51万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 7. 05 万亿元。其中,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据了发行的主力位置,在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 3 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比例高达 62. 08%。因为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理财产品,以在保持较好流动性的同时提高收益率、规避通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体现了这种趋势。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呈攀升之势,半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数达到 4. 5%,而在去年投资期限为半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者只有 4% 左右。在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冲击下,寿险产品尤其是银行渠道的中短期分红险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占。

( 二) 对当前寿险业趋势的判断

对寿险业当前形势的认识,既要重视处于特定周期波动阶段寿险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要准确把握寿险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方向。按照旧的会计准则口径统计,2011 年上半年寿险业规模保费 6 484. 28 亿元,同比增长 9. 70%,增速较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尽管 2011 年以来寿险业增速明显放缓,但寿险业保费增速放缓主要集中在银行渠道的中短期趸缴分红险,而意外险、健康险、传统寿险等风险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并不受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近年来,保监会一直倡导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保险业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保障的核心功能,寿险业结构调整一直在稳步地、持续地推进,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外部投资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银行渠道保险增速的放缓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反而有利于寿险业集中精力结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深化渠道建设,缓解业务快速增长给偿付能力和投资带来的压力。总的来看,2011 年以来寿险业保费增速的回调是正常的回调,寿险业的发展趋势并未偏离正常轨道,寿险业的增速回落主要是自 2010 年年底以来,内外部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对寿险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协同负效应的结果。其中,内因主要是行业在目前大背景下的销售模式遭遇瓶颈、产品竞争力降低,外因主要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紧缩、资本市场低迷、劳动成本上升以及银行渠道新政等。

( 三) 对寿险业发展趋势的预测

2011 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接连不断,美国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前景不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抑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资本市场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根据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理论,股票资产在经济复苏阶段的表现最为良好,此时经济处于转折向上的过程中,而通胀水平并未出现上升,政府也不会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进行调控; 而在通胀上升经济出现向下调整的滞胀阶段,股票收益表现最差,此时最优的选择是持有货币资产; 在经济向下同时通胀向下的衰退时期,债券资产收益表现最好; 而在通胀水平上升阶段,债券收益表现不佳。基于上述宏观经济背景和投资时钟理论,我国寿险公司很可能短期内难以获取理想收益。在不能给投保人提供理想的分红水平的情况下,银行渠道代销的分红险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但是从长期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正常、人均收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速等宏观背景下,我国寿险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寿险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正如总理 2011 年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所言,“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增长已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寿险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政策取向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 一) 准确定位,引领行业正确发展方向

2010 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 2 146 亿美元,排世界第 6 位,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 4. 95% ; 其中,寿险市场规模占世界第5 位,占世界份额之比为5. 67%; 非寿险占第7 位,占世界份额之比为3. 94%; 保险密度158. 4美元,世界排名第 61 位; 保险深度 3. 8%,世界排名第 39 位。从上述保险数据看,我国保险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国际上重要的保险新兴大国。但是与我国保费规模不相称的问题是,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对于寿险业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涉及民生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核心领域上发展缓慢,而此类业务往往较少受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影响。为此,下一步寿险业的发展目标应从注重规模调整到注重质量上来,应着眼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积极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配套服务,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养老保险上下游产业链和推广管理式医疗保险服务,实现寿险业从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向提供综合保险服务的创新经营模式的转变。

( 二) 改善监管,增强抵御经济周期能力

寿险业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为了降低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应当改善监管思路,在体制机制上为寿险业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保障。其一,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应当建立逆周期监管指标,针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期通过动态调整资本杠杆率降低寿险业系统性风险。其二,在资本补充监管方面,应当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结合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国家战略,打通香港市场的融资渠道; 同时应当创新和丰富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尽快实现次级债由私募走向公募,提高次级债募集和转让的流动性,放宽次级债等融资工具使用的限制,支持寿险公司根据内部资本结构管理进行跨期融资。其三,在资金运用监管方面,现行监管体制只提供两种管理路径,要么是寿险公司自行投资,那么只能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资金运用管理模式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未来监管政策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借鉴社保基金委托管理模式的成熟经验,着眼于在整个金融市场的范围内进行优质资源配置,从而尽可能实现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应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领域,如拓展海外投资空间,投资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以及利用衍生金融产品对冲投资风险等。

第7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人寿保险市场探讨

一、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状况

1.人寿保险险种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寿险业务大致可以分为:团体人寿保险、个人营销人寿保险以及人寿保险三大块。从团体人寿保险来看,相对而言发展时间较长,险种较为齐全,但是处女地仍然很多。近年来,我国个人营销寿险发展起来了,继平安之后,人保、太保、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保险也纷纷推出个人寿险营销业务,从所推销的险种来看相当单一,主要是个人养老、长寿、重大疾病和少儿等几个险种,我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区区几个险种实难满足十几亿人口的需要。

2.寿险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制约了寿险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机构设置不规范。基层公司对寿险机构的设置一直处于摸索和观望的态度,有的公司虽设置了专业部门,但人员的配备和财务的核算制度不健全。

第二,管理方法不规范。寿险业务的内部管理工作,从签单到归档,虽有内部管理实务手续,而对单证填写是否齐全、给付是否正确等具体管理内容缺乏有约束力的规范标准。

3.资金运用和投资效益不好,导致准备金流失严重,收益率低,寿险回报低,人们对寿险投保的兴趣不大

人寿保险一般期限较长,多数甚至伴随投保人一生,而且人寿保险的给付性很强,因此提取责任准备金和搞好投资尤为重要。目前的寿险公司在保证保险金增值和对责任准备金的有效管理方面问题很多。由于缺乏投资和资金运用方面的专门人才,这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寿险公司非常致命的一点。

二、我国人寿业面临的机遇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对寿险业的发挥十分有利。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贸易继续扩大,国际投资依然活跃,世界经济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从国内看,经济保持良好发挥势头,让国家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基础建设、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寿险业快速发挥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发展,保险需求规模将继续扩大,对寿险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第二,人口城镇化、老龄化趋势对寿险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我国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萎缩和城市化趋势带来的城乡人口结构的改变,最终会快速提升居民的商业保险意识。同时居专业预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指数将呈上升趋势。家庭养老的保障将日益弱化,居民不得不将各种风险转移或转嫁出去,寿险将成为人民最重要的选择。

第三,潜在的市场需求对寿险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我国保险市场开发程度很低,保险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说明中国保险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

第四,快速增长的居民储蓄余额对寿险业的发展十分有利。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超过10万亿元,截止2009年末,这个数字已经跃升到260772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是2/3左右城镇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资产。据统计,全国有44.5%以上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防病、教育、失业等,他们存放在银行,其作用是有限的。这些储蓄动机恰恰是保险功能可以替代的。另外,居民储蓄的增长将继续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居民的寿险产品购买能力;巨大的储蓄存款规模是公司待开端的市场,尤其是养老、教育产品。

三、我国人寿保险市场营销战略的措施

1.开发具有储蓄功能的寿险,团体寿险应加强有储蓄性质终身险的开发

我国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如果投保人寿保险而在保期内没有出险,所交的保费就白交了,他们往往不考虑什么“大数法则”,如果到期还本,甚至还能返还一定的利息,居民往往比较容易接受。目前的团体寿险除团体养老金保险外,几乎没有终身保障的险种,人们往往更关心退休以后的保障问题,这方面的险种市场很大,值得开发。

2.多开发一些给付性强的变额寿险险种

这主要是针对近几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恐慌心理而开发的,目的在于对付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问题。该险种的开发往往与投资活动结合在一起,投保时缴纳的保费是固定的,死亡的赔付金或是养老金的给付则根据投资的政绩而变动,对投保人有最低的保障限制,寿险公司一般不得低于签单时约定的给付标准。

3.加强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开发

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居民第一关心的大事就是医疗保障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寿险对医疗保险的开况最差,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居民医疗保险,在所有的寿险公司都是一个空白,65岁以上的老人往往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最强烈。另外,现在我国所有的寿险公司都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附加险而开发的,人们不能单独投保医疗保险。应该说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医疗保险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应当大力开发。新晨

4.加强人寿保险的服务功能,切实搞好优质服务活动

以前,由于寿险公司少,无竞争对手,寿险服务极差。寿险服务常常是态度不好,理赔手续繁琐,导致人们对投保人寿保险失去兴趣,因此,现在的寿险公司应当大力加强售后服务,寿险公司应当在网点设置,营业时间,服务态度上下功夫,应当把“服务至上、客户至上”作为公司的服务宗旨,吸引更多的居民投保人寿保险。我国寿险的服务形象应有一个大的改变,这对于我国寿险市场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5.完善寿险内部管理体制,使其制度化、标准化

完善我国寿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使其制度化、标准化,这是我国寿险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外寿险公司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公司应当有自己的管理大纲,以不变应万变,对寿险的展业方式、案件理赔、内外勤交接、资金运用等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对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控制,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同时,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约翰•迪威尔.人寿保险销售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第8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天津市;人身保险;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9-0047-03

一、天津市人身保险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津市人身保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现有法人机构2家,分公司7家;经营品种不断多样化,现有产品700多个;保费规模急剧增加,从1990年的4384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8.2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43.42%。保险深度和密度不断提高。2005年,保险深度为1.86%,与全国水平2.7%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保险密度为654.78元,比全国水平375.64元高出279.14元。

二、影响天津人身保险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

(一)单因素分析

1、国民生产总值。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与保险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和发展,已经成为天津寿险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1990年~2005年数据为基础计算寿险需求弹性,其回归结果为:

LnSX=-13.50+2.26*LnGDP

(-17.33)(20.46)

R2=0.98

F=418

DW=0.75

其中SX代表寿险保费收入,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结果显示寿险需求弹性均值系数为2.26,即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时,寿险保费收入增长2.26个百分点,表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是天津市人身保险发展重要的、显著的影响因素,天津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

2、城乡储蓄存款。从理论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对保费收入有双重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收入水平尤其是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保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是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额的增加,意味着对保险产品尤其是具有投资保障功能保险产品的替代,表现出替代效应。本文以1990年~2005年时间序列的城乡储蓄存款为回归变量,考察对天津市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nSX=-9.46+1.79*LnCXCK

(-20.19) (25.44)

R2=0.98

F=647

DW=1.16

其中CXCK表示城乡储蓄存款。结果显示,城乡储蓄存款与天津市寿险保费收入密切相关,拟和度高达98%,说明城乡储蓄存款的提高是天津市人身保险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城乡储蓄存款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弹性系数平均为1.79,也就是说,城乡储蓄存款每增加或减少一个百分点,寿险保费收入即增加或减少1.7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储蓄存款对天津市保险需求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城乡储蓄存款的积累有助于寿险需求的增长。

3、人均可支配收入。以1990年~2005年天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回归变量研究对天津市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nSX=-19.81+2.63*LnSR

(-28.26)(31.7)

R2=0.99

F=1004

DW=1.43

其中SR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果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弹性系数均值为2.63,即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寿险保费增长2.63个百分点。

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一定的差距,两者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分别以1990年~2005年时间序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回归变量,考察它们对天津市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nSX=-20.02+1.41*LnCR+1.26*LnNR

(-5.16) (-2.89)

(4.09)

R2=0.99

F=647

DW=1.16

其中CR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NR表示农村人均纯收入。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农村人均收入对天津市寿险保费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分析个人可支配收入对人身保险需求影响时应注意城乡、地区间的差别,以利于制定相应寿险产品的市场定位。

4、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它可以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状况,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人们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越小,用于其他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越多。寿险消费属于较高消费层次。运用1990年~200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回归结果为:

SX=182.27-3.38*E

(10.23) (-8.67)

R2=0.86

F=75

DW=0.47

其中E表示恩格尔系数。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与寿险保费呈负相关性,恩格尔系数下降可引起保费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可增加3.38亿元。随着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出现消费断层。这对保险业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人身保险业应把握这种机会,加强产品的设计,推出能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的更为市场细化的产品。

5、利率。利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不确定,一般来说,一方面,利率下降,由于寿险产品和储蓄两者间明显的替代作用,将刺激寿险需求量的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下降将导致寿险产品价格上升,使寿险需求下降。运用1990年~200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利率与寿险保费收入之间的回归结果为:

SX=62.37-6.20*R

(8.96)(-6.09)

R2=0.73

F=37

DW=0.53

R表示利率。结果显示,利率与寿险保费收入呈负相关性,也就是利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大于引起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寿险保费收入即可增加6.2亿元。

(二)综合因素分析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并剔除检验不合格的因素,以城乡储蓄存款、恩格尔系数、利率为变量进一步考察这三个因素对天津市寿险保费收入的综合影响,得出回归结果为:

SX=138.43+0.017*CXCK-3.168*E+2.78*R

(2.22)

(2.41) (-2.16) (1.27)

R2=0.94

F=49

DW=0.81

模型校验:将2005年城乡储蓄存款、恩格尔系数和利率实际数代入上述模型中,得出拟合保费收入与2005年实际保费收入差错率为3.79%,说明该模型有较强的科学性。

三、天津市人身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行业创新不足。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灵魂。天津市人身保险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创新,都带来了发展的飞跃。随着市场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前几年创新的边际效益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变得越来越微弱。天津市人身险迈上另一个新台阶需要又一次大的创新,从当前天津市保险业的实际情况看,整体创新不足,行业缺乏创新的环境、保险主体缺乏创新的能力、从业人员缺乏创新的激情。对保险业创新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与己无关。认为保险产品的设计是总公司的事,需要由精算师来做,分支机构只管推销就是了;二是成本受限。认为创新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公司的成本有限,难以承受创新的投入。三是害怕失败。认为保险公司能把现有的产品服务做好就不错了,一旦失败得不偿失。因此,整个行业缺乏创新的氛围,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等较少,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四是行业诚信不足。当前,寿险业的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营销员的销售误导、信息披露不健全、投保理赔两副面孔等。各种不诚信行为已严重制约了天津市寿险业的发展,成为天津市寿险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四、促进天津市人身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自199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额年均增长19.2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于2004年超过3000美元,城乡储蓄存款年均增长24.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71%,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26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2元,为天津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近,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必将极大地增强天津市的综合实力、带动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险公司应充分认识当前天津市保险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善于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找出路,变挑战为机遇,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勇于创新,科学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力争实现新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关系

天津市寿险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从2003年下半年起,各家寿险公司开始主动调整发展策略、优化业务结构、追求效益,保费增长率出现大幅回落。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进行适度的结构调整是一种必然选择。但在调整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和调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业务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因结构调整造成业务下滑而不敢调整或者调整不到位的情况。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分析业务结构调整问题,从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把握调整的速度和节奏。特别是要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销售方式创新、考核机制创新等方面拿出一些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弥补老业务调整后形成的市场“供给真空”,防止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三)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和支持行业自主创新。要从职能上对创新的侧重点进行分工,天津市分支机构较多,应主要进行原始创新;要不断地扩大创新的范围,围绕客户投保、续保、理赔的全过程所有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找出价值点,改进流程和方法,最终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更高效率的服务;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从制度上、政策上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切实倡导、推动、引导行业创新。二是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保险分支机构积极向上级公司争取成为改革创新的试点单位,把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和保费收入一样计入分支机构的贡献,从制度上鼓励分支机构创新;加强保监局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组织协调作用。尝试建立保险行业协会的“创新基金”,从各保险主体筹集一定资金,参照风险投资基金的做法,对行业内的机构或个人、相关院校、科研单位提出的保险创新申请予以一定资助;发挥股份制公司和中小公司的创新活力,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制度上、资源上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设计创新的基本架构,真正让公司和从业人员有创新的冲动、有创新的勇气、有创新的支持、有创新的空间、有创新的收获,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四)加快诚信建设

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要切实抓好诚信建设。主管部门要开展诚信测评工作,综合治理不诚信行为,严肃查处欺诈误导、拖赔欠赔、弄虚作假等不讲诚信、破坏行业信誉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保险行业协会要抓好各项行业服务标准落实、人考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推动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形成监管、自律和内控的合力,通过道德约束、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提高失信成本。

参考书目:

[1]卓志:《人寿保险的经济分析与引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9篇:人寿保险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个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综合经营

寿险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人寿保险的数量。影响个人寿险需求的因素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因素的;既有连续变化的,又有突然变化的。突然变化因素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如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因素;而连续变化因素则是指那些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动的,如人口、GDP等因素。连续变化因素是促使保险需求规律性变化的动力,而突然变化的因素则是使保险需求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个性化金融需求的日趋多元化,推动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保险市场间的互动,影响寿险需求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机理更加复杂,需求更加多变,保险产品创新难度增大。本文仅就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将各种影响因素分成主观与客观两类,期望通过对这两类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分析,为寿险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一、影响个人寿险需求的客观因素

(一)风险是影响个人寿险需求的根本因素

风险是决定和影响寿险需求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根本因素。保险公司正是通过把生命风险(死得太早或活得太久)开发设计成寿险产品出售给投保人来取得经营利润的。保险商品表现为确定的精神消费与不确定的物质消费(一种或有索取权,或期得利益)统一的特殊使用价值,而不确定的物质消费与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分布一致。被保险公司开发设计成各种寿险金融衍生产品,一部分进入生产领域,如企业团体寿险、企业年金等保险保障类企业员工福利计划计人生产成本,而另外一部分则进入了消费领域,如居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消费,从而参与到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再生产与精神再生产过程中。因此,可保的人寿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没有风险,就不会有保险需求,更不会有保险。

(二)收入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1.收入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收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保险需求量的大小。收入水平越高,社会对保费的支撑力越强,保险需求会增加。反之减少。但是,由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知,当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寿险需求会先增长,达到某种水平后则会出现下降。这就是越穷与越富的人保险需求反而低的原因。其次,由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知,保险满足的是人们对安全需求。收入水平增加,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以生存需要为主的单一消费模式转向消费多样化。在总消费中,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下降,安全保障的需求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在消费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人们的这部分需求能被寿险所满足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再多的寿险需求对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过多的寿险需求给人们带来的只是负的边际效用。因此,在其它因素(比如人口)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收入增加,寿险需求会先随之增长,达到某种水平后甚至会出现下降。显然,尽管保费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数,但不是单增函数。

2.寿险需求收入弹性的特征

一个发展中国家逐步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或由小康国家向富裕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收入的增长,保险需求也在增长,而且其增长幅度较大,即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零,尤其在临界点1(如图1),穷国变为小康收入国家的阶段,弹性系数值更大。因为在临界点1的左边,收入增长基本上用于生存消费,不产生保险有效需求;而在临界点1的右边,任何新增收入都会带来一定的保险需求。这就是处在经济起飞、转轨阶段的国家,保险需求的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要快许多的缘由。现今世界上各国都处于临界点1与临界点2之间,如果说到达临界点2则意味着这个国家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超出了对安全需求的层次,而上升到了对更高层次的需求了。如果社会物品极丰富后,实现按需分配,这样,商业寿险需求就趋向减少了。

(三)寿险产品及其替代品、互补品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1.保险业发展阶段及产品丰富度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保险业发展所处阶段、市场结构特征和产品丰富度有着高度关联,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寿险产品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常常取决于市场发育的阶段。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市场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寿险公司较少,产品单一,如垄断市场,保险需求在短期内释放,消费者饥不择食,需求量较大,很难分清优劣,寿险产品因素对需求的影响将不太明显。但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市场主体增多,寿险品种丰富多样,如垄断竞争市场。此时消费者比较成熟,产品丰富度就成了一个影响因素。

2.替代品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首先,从风险管理功能角度看,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任何其它风险管理工具都是其替代晶。被保险人进行风险管理总是会选择成本最小而保障效用最大的方法。尽管避免风险无疑是最节省成本的一种方法,但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当风险事故所能造成的损失不是很大,影响不是严重时,选择保留风险则可以降低成本,因为通常收取的保费总是大于期望损失的。比如感冒发生频率高,损失(所需医疗费用)较低,可以在时间上自然分摊其损失,并等于期望损失,因此,保留小型风险可以降低成本。但对于损失大影响严重的风险,保留风险就是不可行的了。预防和抑制都是减小风险发生概率或损失程度,而并未将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对于转出风险方无疑成本最低,但它要受到合同条款的限制,而对转人方,仍然要对风险进行管理,比如公费医疗就是个人家庭与单位间的风险转移。而单位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运用科学的手段将风险集中处理,分散风险,化解风险,将大的不确定的损失转化为小的确定的损失,虽然有一定的成本,但确实是对风险最有效的管理办法,如单位委托保险公司举办团体寿险。

可见,对于风险管理手段来讲,替代品使得保险的潜在需求减少,但是对于那些难以避免的,损失较大、影响较严重的,难以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转移成本较大的风险,在其他风险管理失效时,保险就成为科学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其次,从保障功能角度看,社会保险和商业寿险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保障,可以减少人们对个人风险的担忧,从而减小商业寿险方面的需求。另外,在社会总资源一定,用于社会保险增多,用于商业寿险就必然减少。比如,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比例越多,商业保险自然少人问津。韩国学者Kim曾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政府的人均社会安全和社会援助支出每增加100美元,则人均寿险保费要减少6.9美元。

总之,社会保障水平较高,人们就不愿意多花钱自己购买商业寿险。相反,人们就不得不购买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不足的部分补充。最后,从储蓄投资功能角度看,随着混业经营趋势加剧,引发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保险市场伺的互动,兼具储蓄、投资、理财和保障等多种功能的寿险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如子女婚嫁教育险与教育储蓄存款、证券开放式基金与投资连结保险等,吸引大批投资欲望高的消费者。可见,在人们追求资金保值增值,寻求资金投资收益比寻求保险保障更强的今天,金融产品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对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替代效应。

另外,保险是金融产品中唯一具有转移风险功能的产品。保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初期当个人资产积累不足时,对遭受损失的个人给予的补偿(见图2)。在初期,当个人资产积累有限时,保险的保障功能比较突出。而当拥有一定的资产(如在保额以上)的水平时,个人可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保险保障作用就降低了,对保险的需求则会降低。随着金融资产变现能力提高,对保险的替代作用也越强。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数量,也决定了个人风险的承受能力,从而影响其对风险转移的需求。

3.互补品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任何与寿险需求成同向变化的保险产品,都是寿险的互补品。互补晶越多,寿险需求就越强烈。比如,附加险需求增加会导致主险需求增多。住院附加险需求增加会导致医疗险需求增多。其次,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它对商业保险的替代效应越大,反之相反。另外,保险与储蓄产品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调,使得保险需求下降,储蓄需求上升。保单持有者通常将以保单抵押取得现金,或直接退保以取得现金向其他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投资。反之,利率下调,使得保险需求上升,储蓄需求下降,由于保险公司调整保单利率具有迟延性,人们通常会积极投保,利用时间差获得低价格高收益的保障。同时,由于利率调整,迫使各公司调整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推出新款保单,从而引起新旧产品价格的变化。如果遇到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又会推波助澜强化这种波动。利率上升将导致保险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利率下降,将导致保险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其产品丧失竞争力,需求下降。

(四)营销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人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弱,保险行为就被动,反之则主动。在保险发展初级阶段,居民保险知识缺乏,甚至仍有些人不知道保险和保险产品,更不要说对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内容的了解。此时,只要借助有效的营销手段,就能让潜在需求有效化。如采取营销体制创新,拓宽营销渠道,传播普及保险知识,让保险深入人心,则能显著增加保险需求。1992年引入美国友邦营销体制后,我国保险业以35%以上的年递增率的长期高速增长。保险营销员从无到有,十来年就发展到目前130多万人,是他们开拓了银行、邮政、网络、电话等营销渠道,以及各种营销手段和方法创新,是他们创造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奇迹和各种神话。当然,尽管最不受欢迎的营销手段是业务人员上门推销,但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产生业绩的主要手段仍是业务人员上门推销。

(五)人口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人口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人口总量是形成寿险需求的基础,众多的人口数量标志着潜在保险市场巨大。人口结构决定了寿险的有效需求及差异。现代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小及多样化的趋势,将带给商业寿险较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总趋势,在社会保险和企业年金保险一定时,随着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对寿险商品的需求也将上升。因为,寿命延长所造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也是一种风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一个人年老退休后生存的时间更长了,所需的养老费用也就更多了,那么,老年人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己年轻时的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以对付活得太久的风险。

其次,在人口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家庭结构也是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家庭成员越多,老幼相扶、相助和相养的功能就越大。在社会经济不很发达时,家庭则是最有力量的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人口迁移的频繁,家庭结构的日益趋小和单一化,核心家庭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人数较少,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成员教育水平较高,而单亲家庭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助作用很有限,传统家庭的保障功能大大减弱,以往“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化的办法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此,在社会保险与企业年金保险一定水平下,商业寿险就成为家庭未来保障方式的首选。

(六)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发展环境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1.经济体制与政策

保险业是社会经济政策敏感度很强的一个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将对保险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不同经济体制下,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商业保险需求差异就很大。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仅把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包下来,甚至还为其亲属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那时的商业寿险需求很小。市场化改革后,个人成为承担风险的主体,生老病死问题必须个人自己解决,企业年金保险和个人家庭的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就自然成为个人家庭寿险需求的必选。可见,体制变迁使承担风险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创造出来巨大的商业保险需求。

其次,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对保险需求影响巨大。如中国改革开放后藏富于民政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则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在持续提高条件下,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多,培育了较强的消费能力,大量中间层的形成,引起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中间阶层已是保险消费的主体。另外,如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增加对保险的需求。一是引起政府和民众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社会风险等风险问题的重视,并增加保险供给能力的投人。二是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从而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2.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商业人寿保险的需求。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国家年金、以企业团体养老保险的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以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个人年金的“三支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确立,目前,已成为员工退休后生活质量能与时俱进的坚强基石。今后,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广覆盖低保障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足部分必然要通过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解决。

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化和发展改革经验看,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价值取向、法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保障的内容体系各有差异,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广覆盖低保障的改革方向却是一致的。因此,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会刺激企业员工福利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商业保险的大量需求,为商业保险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

3.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能左右保险购买行为,税收优惠政策会刺激保险需求升高,反之降低。通常做法是税法规定投保人所获得的保险赔偿金或补偿,免缴个人所得携,以及采取减免或延期赋税的办法来刺激对保险商品的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如对于企业交纳的团体保险费税前列入成本,对于个人用于交纳年金保险费的收入给予税收减免或延期至年金给付时征收。另外,国家给予那些积极参与国家社会改革管理的保险公司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供给间接的刺激了保险需求。显然,税优政策对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好处是明显的,对企业和政府的好处更是长远的。

4.金融政策

具有储蓄性质的人寿保险受金融政策的变动影响较大,金融政策的稍微波动将影响到人们在保险商品与其他金融商品间的选择。这主要是通过利率的波动对保险产品价格的影响来影响需求的。在寿险产品定价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变量分别为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和预定管理费率。其中,各公司的预定管理费率基本稳定,而死亡率在生命表统一的情况下,这两个变量就是一定的,此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就成为决定寿险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当然,放宽保险资金运用限制,鼓励保险与证券、银行间的合作,推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间的互动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出台,无疑也会使新型投资保障兼具的寿险产品比一般其它金融产品具有更多的波动性。特别是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影响寿险需求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机理更加复杂,需求也更复杂多变。

5.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巨大。如Stalson把美国19世纪60年代寿险业的巨大发展归功于政府有力的产业引导。二战前,美国保险产业结构单一、国际化程度很低,是典型的内向型发展模式。二战后,美国采取了充分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政策和一系列产业引导的发展战略。因此,尽管美国的保险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到19世纪90年,美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而且还是世界六大再保险中心(百慕大、英国、德国、瑞士、法国)之一,保险产业十分发达。另外,韩国学者Kim认为韩国60--70年代寿险业的飞速发展,并很快跻身世界寿险业先进国家行列的原因,也主要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前,我国强制停办保险20多年,那段时期保险业发展倒退,有需求无保险,-恢复保险后,长期以35%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后,中国保险业努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一系列既能满足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又有利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不断出台,无疑对推动整个保险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6.法制环境

保险是保险公司对未来事件的承诺,如果寿险公司届时不能履行承诺,则被保险人不仅失去支付的保险费,而且也无法获得应该得到的保障。因此,大多数国家对保险经营的组织形态、财务状况等从制度和法律方面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监管,保证保险人合法经营,切实保障投保儿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利益。如通过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度,把一些无竞争力的经营者排除在市场之外。对投资的限制能减小保险经营的风险,从而增加对保险的需求。

因此,法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如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进程、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企业的约束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法制层面等,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必然会使保险有效需求增加。另外,执法部门对保险合同纠纷的正确处理,甚至消委会和新闻舆论部门对公众的保险意识的正确引导,以及对不同保险公司的信誉及险种的评价和推荐的公正透明与合理化,均会诱发保险需求的扩大。

7.文化意识

文化方面主要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习俗、、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一个国家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可能影响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以及对所面临风险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寿险需求产生影响。观念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多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改变来影响需求。这些影响因素内容十分广泛。

保险的基本功能是分散风险,提供保障,但不同文化意识下,保险需求差异较大。在东亚一些国家,由于居民崇尚勤俭和倾向较安定生活的文化意识,通常把保险看作储蓄保障工具。而同处在亚洲的一些中东国家居民,由于方面的原因,保险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此需求极小。西方国家居民由于祟尚个人自由和注重自我救济等价值取向,对保险需求较大。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风险和保险的认识不同,保险的平均购买份数也不同。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保险需求越旺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对人寿保险需求敏感度较高,而迷信、愚昧的人可能相信神灵保佑,却不相信风险的客观存在,祈求神灵保佑则是其主要的风险管理办法。此外,在一个大的文化之中可能包括一些较小的亚文化群,不同亚文化群的人虽同属一种文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不同职业的人其保险需求不一样。从事危险工作的人们,可能比其他人更需要人身意外保险。来自相同的亚文化群体、相同的社会阶层甚至同一职业,但有不同的生活习俗的人也有着不同的保险需求。

二、影响个人寿险需求的主观因素

因为人们会面临着疾病、意外伤害、衰老等死得太早,或者活得太久的风险,从而带来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会构成家庭或个人较为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可能增加个人或家庭生活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过保险安排可使可能的经济收入下降或损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使个人心理得到安慰,实现安全保障。而获得的保险商品消费效用,也会强化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因此,在其它因素不考虑时,影响和决定保险需求的,是由人们对人寿保险消费需求心理所决定的。

(一)从风险意识看寿险需求的行为心理

尽管心理学发现每个人的风险偏好空间曲线的形态基本相同,但是会在不同的风险程度上达到风险偏好函数的顶点,即不同人需要不同的风险刺激。一些人只需较低的风险水平就能达到其风险偏好需求,而另一些人则需较高风险水平才能达到匹配的风险程度,显然后一部分人要比前者对风险的意识更趋冒险性。阿罗把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好冒风险的“冒险型”、回避风险的“避险型”、漠视风险的“中性”。正是由于对风险的不同意识,才导致购买保险也分为偏爱、肯定、冷淡和拒绝等几种消费意识和行为,从而影响保险需求。进一步看,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意识取决于每个人的人格心理结构,个人的心理结构是思维和性格倾向的成份组成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人们面临同样风险时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实际上就是个人的风险决策。比如,攻击性和表现欲强烈的人对风险意识是好冒风险的,这些人对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比一般人高,认为在低风险的决策中取胜的机会与一般人差不多,而倾向于冒更高的风险,才能感到心理愉悦。

其次,人们对风险的意识也取决于前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的心理积淀,实质上是这些背景和外部环境下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人人格心理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构成人格心理结构的过程是从社会定向的性格向个人定向的性格演变。比如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中国人民深受封建制度的剥削和压迫,传统的社会伦理,文化中的儒家训诫等等,使中国人的意志偏于过分的自抑、忍耐和保守,因此中国人对风险的意识大多数属于“避险性”。而美国人开放,敢于抗争和冒险等等,他们对风险的意识与中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人们厌恶风险的假设是保险的潜在需求的主观前提,这是基于保险是以一个小量的确定的损失(保费)代替一个大量的不确定的损失。当保费等于损失期望时,选择保险的人属于风险中性者;当保费大于损失期望时,选择投保的人属于风险厌恶者。而一般公司收取的保费除用于损失补偿外还要提留公司利润和费用,因此,可以粗略地认为保费大于损失期望(这里我们忽略公司的投资所得,或者假设个人投资收益率与公司投资收益率相等)。所以,认为有保险需求的人一定是一位风险厌恶者。而风险喜好者,宁愿选择承受大量的不确定性的损失,甚至主动制造风险,如。而保险的有效需求,其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饱暖尚不能满足,则不会有剩余社会产品用于补偿损失。因此,即使人们有风险意识,保险的潜在需求也不能转化为保险的有效需求。总之,人们越是厌恶风险的存在,越希望稳健的经营和安定的生活,保险的潜在需求就越强烈;相反,若越喜欢投机,喜欢刺激,往往保险的潜在需求越小。

此时,很难衡量某个因素与需求的量化关系。因此,在研究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时,即使该因素是影响保险的潜在需求,也只能通过研究其影响潜在需求心理行为而得到对有效需求量行为结果的影响。当然,通过排除经济因素的影响后,可估计其对潜在需求心理的影响力,而对保险的有效需求行为结果,可用保费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则很容易研究保险有效需求行为结果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

(二)从保险意识看寿险需求的行为心理

风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厌恶风险的心理行为决定了保险潜在需求的存在。风险的存在是保险潜在需求的客观前提,人们厌恶风险的假设是保险潜在需求的主观前提。潜在需求是不以知不知道、愿不愿意或能不能够通过保险手段来化解风险为基础的,而是以风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对风险的意识与评价为基础的,保险意识则是将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的动力之一。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要用保险来化解风险,但其自身对保险的潜在需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此时其较低的保险意识就成为了阻碍保险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化的一个因素。

一般来说,文化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风险认识、预测和处理的水平,决定着人们是否有用保险手段来化解风险的意识与行为。当然,由于保险消费者社会地位、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不同,对寿险需求的行为表现也相应不同,在需求心理行为上的差异也很大,根据需求心理行为表现的差异可将个人投保人分为三大类。

1.满足基本需求的心理行为表现

特征是交费相对较低,获得保障为主,希望保险手续简便、交费方便可靠、理赔容易迅速。这类寻求基本利益的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打交道时,对保险服务的需求是被动接受的,只要方便、规范、高效就行。这类投保人约占总数的70%。

2.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心理行为表现

特征是投保人有一定社会地位,个人收入和文化修养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比较理智,希望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这类投保人在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对险种搭配的灵活性,保障范围的适用性有明显的需求偏好,对保险的服务行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他们对保险服务的需求介于被动与主动之间。这类投保人约占总数的20%。

3.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心理行为表现

由于他们事业有成,收入颇丰,保险意识强,对个性化服务较重视,保险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需要保险、证券、银行、信托等到综合金融服务,对保险服务十分挑剔,特别需要综合-的保险产品组合设计服务,强调自我,要求优质服务和保密要求,属于主动型投保人。这类投保人约占总数的10%。

(三)从心理预期看寿险需求的行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