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保护生物学的特点精选(九篇)

保护生物学的特点

第1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浙江

中图分类号 S75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81-01

百山祖是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198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部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保护区总面积10 880.1 hm2,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6.7 m,为浙江第二高峰,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保护区年均温12.8 ℃,降水量2 341.8 mm,相对湿度84%,无霜期187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丰富[1-2]。

在整理查阅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调查研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对加强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2]。

1 研究方法

在收集保护区以往植被研究中所记录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基础上,先列出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并进行野外调查,一经发现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采用点四分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记录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或地点,海拔、坡度、坡向和生境,测量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胸径、树高、冠幅,并拍照入档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经调查分析,列入1987年《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3]和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4]珍稀濒危植物30种,隶属于24属18科,所占浙江省和全国珍稀濒危植植物总数分别为54.57%[5]和7.71%[4]。如表1所示,就濒危度而言,濒危植物、渐危植物和稀有植物分别为4种、18种和8种;按保护级别分则国家二和三级保护植物分别为8种和22种。

2.2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5],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科19属24种。如表2所示,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百山祖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

3 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对策

要保护好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这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6-7]。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对社区群众尤其是游客和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及管理工作,加强野外巡护,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切实保护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免受人为破坏。但仅依靠就地保护还不够,应同时进行迁地保存,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种子和各种繁殖体;加强珍稀植物的引种驯化,加大人工栽培,保护和发展百山祖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

4 参考文献

[1] 沈志敏,姚安平,吴向荣.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组成特点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32-235.

[2] 吴子军.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J].安徽(下转第185页)

农学通报,2012,18(6):120-121.

[3]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6.

[4]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35.

[5] 鲍黎明,杨卫韵,章月琴,等.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38-41.

第2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摘要论述了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并从典型的过渡带自然生态系统等7个方面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保护价值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J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discussed. From 7 typical aspects of transition zone natural ecosystems,the protection value of J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It will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ure reserve,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reserve.

Key wordsJigongshan Nature Reserve;ecological status;conservation value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为重点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鸡公山地理位置特殊,兼有南北气候,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同纬度带上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并且物种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显著特征,不仅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1]。

1保护区自然概况

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豫鄂2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1°52′,东经114°01′~114°06′,面积2 917 hm2。该区地处北亚热带的边缘,大别山西端的浅山区,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2 ℃,极端最高气温40.9 ℃,极端最低气温-20.0 ℃,无霜期220 d,年平均降水量1 118.7 mm。由于保护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分化繁衍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著名,享有“中州明珠”、“天然药用植物园”、“豫南绿色宝库”等盛誉。

2保护区生态地位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我国五大重要地理分界线之所在,即秦岭和淮河的分界线、伏牛山和大别山的分界线、湖北与河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因此,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旅游景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鸡公山得天独厚的生物及景观资源,是储存生物物种的基因库,也是开展科研及教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其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展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鸡公山森林茂密,是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河南省重要的绿色屏障[2]。综上所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其对河南省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保护价值

3.1典型的过渡带自然生态系统

3.1.1气候上的典型性。以淮河、伏牛山为界,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鸡公山地处淮河以南,在气候上表现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特点。

3.1.2自然地貌的代表性。鸡公山位于大别山西端,与桐柏山相接。桐柏山、大别山是昆仑山系的东延分支,构成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江北与淮南,支流众多,南北分流,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河谷,将山体切割成一条条近南北向的山岭。处于江淮分水岭主脊地带的鸡公山地段,南北对应河谷和低凹分水鞍特别发育,致使鸡公山呈南北走向,周围坡陡谷深,纵横交错,地形十分复杂,利于生物繁衍生长。

3.1.3植被系统的代表性。该区的植被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2个垂直带。海拔500 m以下,特别是沟谷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500 m以上为北亚热带山地类型,基本上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除了海拔高度造成植物垂直分布不同外,还由于该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性的地形,使该区植物呈现复杂性,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38个群系,构成了以常绿针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典型植被生态系统[3]。

3.2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3.2.1植物多样性。鸡公山是华东、华中、华北、西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种类相当丰富。许多中外植物学家都曾来此考察采集,并以鸡公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发现了不少新种。根据历年采集的标本和文献资料,鸡公山共有植物259科903属2 061种及变种,其中药用植物844种,纤维植物127种,淀粉植物46种,油料植物41种,染料植物26种。众多的植物中,属于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2种,如香果树、青擅、野大豆、天日木姜子等。该区呈现以华东、华中植物区系为主,兼容华北、西南区系的特点。植物区系中含有较多的原始种类、单种属和特有成分,许多还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其中原始类型的壳斗科、金缕梅科等所含属种常为构成该区森林植物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在鸡公山的单种属植物中,多数属于我国特有或残遗类型,如香果树、大血滕、牛鼻栓、杜仲等。鸡公山茶杆竹、鸡公山山梅花等还是鸡公山特有植物[4]。

3.2.2动物多样性。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陆栖脊椎动物有258种,其中鸟类19目39科170种,占河南鸟类总数的56.6%;兽类6目18科45种,占河南兽类的61%。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兽有27种,有重要经济意义的鸟兽80余种。有128种森林食虫鸟类及一些食鼠鸟兽,它们在保护林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已知的19种两栖类中,该区就有15种。全省37种爬行类,该区占28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2种,有较重要经济价值的两栖、爬行类10余种。保护区的水热条件优越,生境多样,食物资源丰富,为昆虫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故昆虫种类丰富。已记录昆虫有1 041种[5]。

3.3久负盛名的“药山”

由于鸡公山所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较优越,野生中草药资源较丰富,有许多常用中药材和民间用药贮藏量较大,被誉为“药山”。初步调查鸡公山中草药约有1 169种,其中,低等药用植物142种,高等药用植物l 024种,是我国中药宝库中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3.4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

鸡公山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势险要,所以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古文化遗产。虽经历代变迁,但鸡公山的古建筑却以特有的方式保存了下来。鸡公山共有23个国家的各种建筑,鼎盛时期,别墅达500余幢。由于各国发展不平衡及民族、文化、经济、地域不同,建筑风格亦各异。200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钧珍专程考察了鸡公山的建筑园林,对其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庐山,并将鸡公山的建筑园林编入其主持编写的《中国园林史》。

3.5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早在20世纪初,鸡公山就以奇峰林立、泉清林翠、万花争艳、气候凉爽而闻名,成为驰名中外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的胜地。近年来,每年到鸡公山保护区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的游客达20余万人次。人们在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中,认识自然,陶冶情操,增进了身心健康。鸡公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展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原地区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3.6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鸡公山保护区内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发源于鸡公山的河流分别注入浉河和汉江,成为淮河、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河流水量充沛,流量稳定,水质优良,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也是周围各大中城市的命脉。鸡公山保护区孕育的森林,多样的环境,既保持生物链的连续性,又调节该地区的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环境,使当地农业生态体系得以稳定,农副业收入连年增长。既为当代人带来直接效益,又为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3.7科研教学的实验基地

鸡公山复杂的生境条件,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地质、水文、地理、气象、土壤、动植物资源、中草药和古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20世纪初,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就已对鸡公山的生物进行过研究。1917年,美国植物学家白莱到鸡公山采集标本。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也曾到鸡公山考察。现在每年来此从事科考、教学实习、夏令营等活动的人数达2 000人次。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众多院校已把鸡公山作为长期的教学实习基地。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每年有近10次在保护区举办。共青团员活动、老年人登山活动来此举办更多。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少年儿童无不受到身心教益,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野外大课堂。

4小结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世界自然环境本底的样地之一,是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保护区。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及古老的人文景观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保护价值和特殊的生态意义。因而,鸡公山已是多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区,受到国内外专家和游人的广泛关注,科学研究与深层次开发潜力巨大。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豫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保护价值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5参考文献

[1] 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陈锋.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8-11.

[3] 李培学,张照喜,张学顺.试论河南鸡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J].河南林业科技,2000,20(3):8-11.

第3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生产性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保护工作进行积极的参加,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重视,现阶段,不管是整体性保护,还是原生态保护方面,地方上都比较对其生产性比较热衷,所以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探究,促进其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1活态性以及生产性

活态性在一定程度上指它是鲜活的,不仅包括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包括表现艺术以及各种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都是由生命过程中的人所进行以及从事的。由于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申报的过程中,所确定下来的十大类,如:民间文学以及传统戏剧与民俗等,充分具备这种性质。对于这种生态性而言,在民俗这类生活文化中具有着比较鲜明的表现,所以还要和博物馆式的保护进行相应的区分。生产性主要指的就是精神层面以及物质层面,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等对产品进行创造,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主要指的就是精神层面的弘扬以及传承,所以结合民间工艺方面的美术产品,特别针对手工技艺存在不同的生产产品存在一定的生产性特点,不仅民俗传承具备相应的生产性特点,同时对部分精神层面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的满足。

2生产性保护以及传承分析

对于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分析可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名录和类型生产性存在的特点进行研究;(2)对于生产性保护而言,其本质就是对相关一系列的名录进行合理保护;(3)在进行生产性保护时,其相关模式需要具有特点就是可复制性。以为生产性保护具备一定的保护方式,但是也存在适用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生产性保护一般状况下,是通过相应的生产方式对传统工艺进行实现,就地原则下进行保护。只有在相应的保护下,才能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不断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时,应该重视传承,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而言,其遗产的生产性传承能在项目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应的任何一级传承,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传承给予重视,如果只对生产性进行传承的话,进一步导致其产生性在保护过程中失去原本存在的价值,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生产性保护以及传承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生产性传承而言,是生产性保护的主要前提条件,而生产性保护进一步让生产性的传承具有真实性。但是,对生产性进行保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承。

3生产性的保护以及过度开发

3.1最大程度避免由于生产性保护,进一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出现商业化现象

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般情况先都是在农业社会自然形成的,所以具有着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的商业化程度,只能为自给自足的经济提供较低的需求,有此可以知道,手工艺类的项目,也存在着比较低的商业化程度。对于手工艺拥有者,大多数只能保持在温饱水平,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已经对这种状况进行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身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独特的技艺,对以往收入较为微薄的情况进行不断的改变,甚至会将其做得更大更强,把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投入到市场中,进一步成为较为独特的技术市场经济弄潮。

3.2最大限度避免对生产性进行保护,使项目出现产业化现象

现阶段,大多数学者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性问题进行强调,对生产性进行突出,进一步强化保护。在实际中,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进行考虑,如果只是对生产性进行一味的强化,对生产进行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方产业,并且由于产业化经营,和商业化操作几乎是相同的。虽然这种方式能在一段时期内促地方产业,但是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对于市场而言,其适应面如果比较狭小的一种技艺,通过对生产方式进行扩大,实施商业化操作就会形成一种产业,进一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产业化,所以就会对项目自身带来损害,和保护的目的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带来的结果,针对部分没有生命的工业产品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对效率进行提高,加强产能,不该受到指责,促进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进行迈进,但是针对对地方文化个性特征进行突出,才能对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工作,产业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的宗旨出现相背离现象,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消费者的相关需求进行迎合,就会对以往的传统文化特性进行相应的牺牲,进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带来灾害。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一个国家以及民族文化在延续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长期以及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工作。对于生产性保护而言,只是其中一种保护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以及创新保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同时还能不断传承其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全面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邹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1-44.

[2] 凤.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艺术的产业化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第4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不同的保护哲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另一种是以景观元素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规划途径。前者首先确定物种,然后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来设计景观格局,后者则以各种尺度的景观元素作为保护对象,根据其空间位置和关系设计景观格局。五种空间战略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核心栖息地、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落实这些空间战略必须首先回答选择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设计上述景元素的问题。对此,目前尚没有很好的答案。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

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z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助性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

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第5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林芝地区位于高原东南部。该地区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地形地貌的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点,这里年平均气温8.7度,年平均降水量为665毫米,平均年日照2022.2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80天左右,素有"江南"之美称。

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定性,繁育着几乎包括了我国从南到北分布的所有植被类型代表,是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的集中分布区。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37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8.8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其森林蓄积量占的65%,野生动物资源具有珍贵稀有、特有种类多、价值高的特点,是林芝林业发展不可忽视的潜在资源。

多年来,林芝地委、行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一系列林业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使各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从1985年起,林芝地区林业局通过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学者对一些珍稀野生动物、植物聚集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域进行了实地综合考查,并规划设计了墨脱等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先后分别由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目前林芝地区已被批准建立的保护区总面积20.12万公顷,约占林芝地区森林总面积的8%,囊括了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的90%以上,它们分别是:墨脱自然保护区、察隅自然保护区、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林芝巴结自然保护点、林芝东久自然保护区等5个。其中墨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界综合研究所

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由南迦巴瓦峰东坡的聂拉藏布江流域(夯木)自然保护区、布裙湖风景自然保护点和德阳沟羚羊保护点三部分组成,总面积6.262万公顷,是目前具有热带生物类型的区域之一。

墨脱保护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林内生存繁衍着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已知有兽类94种,鸟类160多种,爬行类38种,两栖类17种和各类昆虫1980多种,植物3000多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长蕊木兰、穗花杉、干果榄仁、小果紫薇、延龄草以及抗癌植物海南粗榧,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杪椤(树蕨)等20余种珍稀植物。珍贵动物有虎、豹、赤斑羚、羚牛、长尾叶猴、熊猴、麝、小熊猫、金雕、虹雉类、有雉类、犀鸟以及蟒蛇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墨脱缺翅虫等40余种。

墨脱不仅山高谷深,地势罕见,还是一个地壳十分活跃的地带,地质资料表明,这里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的一部分,剧烈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不断。世界闻名的察阳(隅)大地震就是于1950年8月15日在这一地区发生的,使南迦巴瓦峰及雅江大拐弯河谷其周围人亡村毁河谷阻塞…… 这一切为研究整个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及生态递变规律、地质构造、古冰川等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线索和长期监测基地,所以又说墨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名符其实的"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是生物学百科全书。

近年为了加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生态环境的保护,自治区已向国务院申报将墨脱自然保护区扩界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部级自然保护区。

波密岗乡,少有的林木丰产区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约28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以上, 区内山深林密古木参天,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名贵药材蕴藏丰富。

由于这里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外同类林,特别是云杉更为突出,实为举世罕见。该地护区对研究高产林的发生发展很重要,所以于1984处被划为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这里还是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发育中心区域之一,冰川的类型是我国罕见的海洋性冰川。这是由于沿雅江大峡谷直通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此形成丰沛的降水和温和的气候造成的。这个保护区内谷坡物质移动强烈,山崩、滑坡、泥石流现象频繁发生,常常有堰塞湖形成;洪积扇台地、沟口冰碛垅岗等特殊地形在这里也常见。岗乡自然保护区不仅以高产林及其林下经济植物丰富而著名,而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羚牛、赤 斑羚、豹、盘羊、黑熊、猕猴、雪鸠、角雉类、麝、费氏黄麂等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虫草、贝母、七叶一枝花等。

察隅,物种的宝库

察隅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喜马拉雅山脉呈“丁”字形交汇处,地势北高南低,形似簸箕,与长沙、南昌在同一纬度上。这里山高林密,山顶戴白帽,山腰云雾绕,山坡郁苍苍,山涧清流淌,百鸟争鸣,蜂环蝶舞,异兽出没,真真是人间仙境。早些年这里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了。

察隅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1.1412万公顷,由一区两点组成,即:保护综合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慈巴沟保护区,亚热带原始针叶高产林矢朱村云南松林保护点,珍稀植物分布较多的拉木弄巴(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点。保护区全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海拔1000―2500米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0―20℃,年平均湿度约60―70%,无霜期200天以上。

这里山体高低相差三四千米,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垂直分布于整个保护区内的山上,分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等8个森林植被型。常见的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60多科,140多属,300多种。星叶草、红椿、天麻、锡金海棠、楠木、假人参、延龄草、厚朴等19种,为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水青树科、樟科、木兰科、五味子科、金缕梅科、松科、柏科等均为古老的种类;还有山龙眼、胡桃、甘蔷薇科、漆科等经济类树木。总之这里从南方的芭蕉、桔子、樟、桂、栲、楠到北方的杨、柳、槭、桦等共茂一山。

茂密的森林是动物的觅食之地和良好的栖息场所,所以这里云集着南北各类动物。慈巴沟就是以保护羚牛为主,并且老虎、棕熊、金猫、云豹、猴、獐、穿山甲等许多珍禽异兽都纷纷到此安家。

由于这里有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种资源、诸多的动植物种类,解放前外国“冒险家”、“研究者”曾用各种名义的手段到这一地区来窥探我国宝贵的科学资料。解放后,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到这里进行过多学科系统地调查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科学依据。

尼洋河畔“老寿星”

距林芝县西十多公里的巴结乡西南坡上有6.67多公顷多世同堂的巨柏家族,其中长者高寿近几千年。这里就是林芝巴结巨柏保护点。

该巨柏群均树冠庞大、侧枝健壮发达,苍劲挺拔,气势雄伟,果实累累。据资料记载,有一株巨柏是我国天然生存柏科家族中树龄最长、直径最大的,它高达50米,胸围粗达1800厘米,十几人环抱还不能围拢,有人推算巨柏王寿命至少已达2500以上,被誉为巨柏王。当地的人们奉其为神树。

巨柏林为国家二类保护鸟小绯鹦鹉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源地。

无独有偶,林芝县东南12公里处的邦纳村,有株雄性古桑树,从它的树龄、树木体积推算,这是株世界罕见的桑树王。据年轮推算,它已有1600年的高龄了。但据当地人传说,它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亲时栽种的,这据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经历风雨千年的桑树王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树心充实、坚硬,无病虫危害,无枯朽现象。树高7.4米,胸围30多米,在主干高3.3米处原有7个分生大枝,仅主干一段的材积也有40多立方米。

如今,老树王的邻居达娃泊布一家承包对它的管理和保护。

无论是巨柏王还是桑树王,对我们研究千年来的植物、气候、地理、地质、水文、空气污染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林芝东久,异兽避难所

林芝东久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这里山高谷幽、地势险峻,气候多样,物种丰富。这里在水平不到30公里的地段,有从山地热带到寒极的各种植被类型代表,使大自然和动植物有机地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该地区有着独具特色,又十分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湿润地区的生态系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斑羚就生长在这里。1988年自治区将这里的一条山沟划为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约2.2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1万公顷,雪山冰川面积0.68万公顷。初步统计,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50种。

这里被重点保护的赤斑羚是世界上定名甚晚的哺乳类动物,首次于1961年在缅甸发现。我国于1973年才在发现。

赤斑羚外形酷似斑羚,但其毛色明显红艳,背脊线宽且色黑与斑羚区别。体长不及1米,体重约20公斤,尾短,蹄大,四肢粗壮。雄雌均有角,角形圆短向后上方斜,角底部有环棱,双角间有一小白斑。

赤斑羚分布区极为狭窄,目前仅知的就我国和印度的阿萨姆、缅甸北部地区有赤斑羚活动。赤斑羚在的种群数量约1500只左右,已处于濒危。

第6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虚拟美学;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

1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内涵及时代趋势

人类经过不断造物发展到现代文明世界,造物区别于自然界形成第二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区别于第一自然而带有人的特征。设计可以看成是造物活动的事先规划,任何物在可用之前的制造方法和规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现代设计进入21世纪的后现代设计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非物质设计。其中虚拟产品设计是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一个领域。非物质设计建立在物质设计基础上,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基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设计。虚拟设计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它自身的审美特点-虚拟审美(Aesthetics of Virtuality)。传统美学是虚拟美学的基础,而虚拟美学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数字媒介和艺术化的美学。接下来我们以地域文化虚拟化保护为例,分析虚拟美学审美特征。

(一)技术性特征

虚拟设计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受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甚至道德和法律等等的约束,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虚拟世界),重新理解艺术,这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美学特征。从虚拟产品的创作形式来看,虚拟美学对技术方面依赖性很高,是依赖于技术的美学。在虚拟的创作中,技术是作为虚拟创作和审美的基础,但又和艺术密不可分,虚拟技术在虚拟创作中的应用,又以传统审美为基础,进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制作方式重新理解,在虚拟的世界里,技术、艺术、审美与人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当中密布可分。虚拟场景中的立体可视化呈现且可比拟现实操作的交互体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二)创新性特征

创新性是虚拟现实与传统艺术创作所共有的特点。虚拟现实作品的特点是受众在体验虚拟作品有限的视觉元素中可激发再创造,而虚拟现实创新的本质是虚拟中认知与再创造。所谓虚拟创作,就是虚拟当下或者即将到达的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状况,这就给创作主体提供超前创作且呈现的机会。虚拟技术可以虚拟出想象的概念性认识,它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与进步。陕西AR数字博物馆就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加强用户对历史文物认知的最好案例。

(三)体验性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实化的虚拟,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分让体验者融入虚拟环境达到审美交流,丰富感官刺激。虚拟体验首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开始,结合多样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实现多感官。以中国首个在虚拟场景当中展现文化遗产的虚拟故宫为例,首先将故宫以数字化形式还原,从建筑,文物到清朝生活习惯,再到游戏体验清代的人文,甚至可以与当时的人们通过系统提供的相机进行拍照留念,"设身处地"地体验了解历史朝代。

2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及虚拟美学结构的可行性

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通过Adobe系列的二维软件和3DsMax,Rhinoceros等等三维软件制作。使用数字化软件虚拟化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首先就需要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本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学习,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通过再制作和再设计,使地域文化符号以三维虚拟形式展现数字化呈现的技术美。3D虚拟引擎可实现地域文化的虚拟交互,地域文化特征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是达到虚拟审美交流的必要手段。虚拟交互包括用户与设计师和产品的交互以及设计师与用户的交互。

交互技术在地域文化保护APP上的应用使用户对地域文化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感官刺激还是认识层级上都能让用户在虚拟体验中感受虚拟世界之美。

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虚拟产品的美有了独特韵味。地域文化保护APP的设计以地域文化保护为重点,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交互为手段,用户体验为中心,以_到虚拟的视觉美,交互的体验美,虚拟技术的创造美以及地域文化保护的形式美。

3 基于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架构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结合虚拟审美,以虚拟可交互的形式保护地域文化。其中包括APP的icon设计,loading界面设计,APP主界面设计,地域文化特征的虚拟交互设计。

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用户在体验APP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符号的多种创新应用形式。在手机界面中点击此款APP的icon后,系统自动弹出界面'是否开启摄像头',点击确定后将进入APP的loading界面,loading界面白色背景上有红色APP icon和黑色地域文化保护字样,接着自动跳转到一个以第一视角出现在不同场景中的体验,场景中各种文化符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有观看印染花布在国际时装设计展上的T台秀,游览世界工艺博览会的景德镇陶瓷器,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紧接着跳转到APP的主界面。

主界面的设计默认显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整个屏幕分六块以方块化形式呈现六种地域文化符号,上下滑动选择,界面最上方包括地区选择和地域文化特征选择,以及查找,这是进入APP后的首界面设计。选择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后,移动设备将自动打开前置摄像头且激活语音输入,移动设备的画面将进入与文化符号相匹配的环境中,如点击司母戊鼎后,画面跳转到博物馆,讲解员正为用户讲解司母戊鼎的朝代,特点,纹路,出土年月等等。对文化符号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退出场景界面,回到具体的文化符号界面中。文化特征呈现在虚拟空间中,系统提醒是否打开后置摄像头,摄像头打开后结合摄像头的现实场景可多角度放大缩小文化特征在现实空间中大小和位置。每一个具体文化符号APP能够结合其自身特征来提取元素,文化元素提取后根据个人不同需求进行再设计。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域文化保护体现于生活当中,虚拟交互形式是APP用户体验的基础和创新形式,利用虚拟交互的多感官刺激让用户对地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在乐趣体验中激发更多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形式。

4 总结

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立体显示,环境建模,实时绘制等等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技术将有有望大范围实现由构想向现实的转变,地域文化保护结合虚拟技术的多元感知,便捷交互等等特点为地域文化保护这一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新保护地域文化是接下来需要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1-36.

[2] 陈定方,罗亚波.虚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25.

[3] 赖守亮.虚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演化:单向度到多向度[J].设计艺术研究,2016(2):1-5.

第7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一、实施保护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特定民间社区群体世代相传,反映该地区群体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总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及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非物质文化,对于建设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

通过保护工程建设,到2020年,使市内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

按照分级保护、分类实施的原则,确定一批分级保护项目和单位,并建立保护名录;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收购保护珍藏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精品实物;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收藏展示阵地;挖掘整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优秀成果;保护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和传承人(传承单位);建立一个全面反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网络平台,最终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

(二)保护方针

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三)实施原则

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三、保护工程的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与实施内容

(一)保护对象

一是特有的民族语言及记音符号。

二是口述文学(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史诗、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戏曲文学等)。重点对《宝卷》,与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进行整理。

三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等。重点对舞蹈《霸王鞭》、《地蹦子》,戏曲《张户卖水》、《小黄牛》,打夯号子等民间艺术、野麻湾堡防风沙技术、长城建筑技术等民间建筑技术进行挖掘、整理。

四是民间工艺,如器械制做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木作工艺、髹饰工艺、织染工艺、造纸印刷工艺等;重点对民间工艺《绒盒》、大轱辘车、石砚、驼绒画、风雨石雕、芨芨草编织工艺、赶毡工艺等民间工艺进行挖掘、整理。

五是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重点对出关仪式、腊月三十烧纸的过程及口中念词、八月十五千层饼做法、八月十五孙猴猴盘、体育活动拔棒子等进行搜集、整理。

六是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手稿、典籍、谱牒等)、实物和场所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服饰、器具、用具等。重点对饮食类:小羊羔焖饼子、羊头煮麦子、灶干粮、烤羊肉串、酿醋、烧壳子、麻腐等;农具类:撂抛子、抬把子;服饰类:牛鼻子鞋、三寸金莲鞋的制作方法进行挖掘、整理。

七是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传统文化。

(二)基本保护方式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

2、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其他形式予以妥善收藏保存或展示。

3、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非物质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4、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三)主要实施内容

1、全面普查,摸清全市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数。

2、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

5、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6、整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系列丛书,把我市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用文字、图片形式完整记录下来,为后续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7、摄录市非物质文化绝技、民间优秀艺人、民间艺术分类系列录音、影视资料。

8、比较全面完整地征集收藏具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实物。

9、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采取资助扶持等措施,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10、命名一批市民间艺术大师,通过给优秀民间艺人命名“大师”、“名艺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技艺,提高我市优秀民间艺人在省内外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11、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收藏保护、宣传展示的阵地和窗口。

1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热爱非物质文化、专业技术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13、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方法,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特别要培育当地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责任感。

14、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发展非物质传统文化事业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发展非物质文化产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四、实施步骤

(一)实施时间

保护工程分三期实施:第一期(2007—2008年),普查试点和抢救濒危文化阶段;第二期(2009—2013年),全面开展保护工作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期(2014—2020年),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二)第一期(2007—2008年)阶段性目标和工作任务

1、开展普查。在已有的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资源现状和濒危程度,参照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办公室编印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制定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和手册,查清我市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分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保护名录档案,确定传承单位和传承人;制定当地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制作濒危项目、重点保护项目及其代表人物的声像作品,为实施保护工程奠定全面、科学和规范的工作基础。

2、开展试点。通过调查摸底和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确定市级试点项目。

3、建立和申报保护名录。在全面普查,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市级保护名录,从中筛选一批珍贵、濒危、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申报,争取列入省级和部级保护名录。

4、建立传承机制。研究和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命名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的标准规范与命名办法,命名一批传承人(传承单位)。对有代表性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传承单位)授予相应称号。初步建立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多元化运作的传承机制,培养一批传承人(传承单位)。

5、教育培训。研究和制定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教育与培训规划和短期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对与保护工程相关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培训,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6、宣传展示。从2008年开始,分期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保护成果展览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节等活动,扩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内外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保护工程,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激发和培养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7、建立保护阵地。在保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展览中心”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档案馆、艺术精品收藏展览馆、资源网络库、非物质艺术演示、学术研究、人才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做为展示宣传市优秀非物质文化的窗口。

8、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保护组织。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吸引从事非物质文化研究和保护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9、加强交流研究。加强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联系,积极开展与各地方、各有关单位的协作交流,采取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借鉴工作经验,拓展保护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五、组织形式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顺利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成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委员会和保护中心。

(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李兆华市文物景区党总支书记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关政策,对有关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审定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审定工程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并对有关事项做出决策。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侯金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为保护工程提供专业咨询与业务指导,论证、评审保护工程试点项目。

(三)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设在市文化馆,由市文化馆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主要承担保护工程的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规政策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保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区办法,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二)设立专项资金。市财政设立保护工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保护工作的普查、调研、论证及珍贵资料与实物的征集和收购;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影视作品的整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对省、市级试点和重要保护项目的支持及保护工作队伍培训工作。另外,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每个项目另外申请专项费用,确保我市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个人、集体、民间组织,乃至国内外人士和社团,共同参与保护工作。要充分发挥文化系统、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四)制定标准,应用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保护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保护方面的有关标准。要充分发挥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的咨询、论证和专业指导作用,利用各项科研成果,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和工作方式。

第8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03-02

生物多样性可以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其地位和作用进行强调。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但其具有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应当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处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组合和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塑造了该山地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复杂的植物区系组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及接线明晰与带谱比较完整的山地质被垂直结构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贺兰山也因此成为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唯一位于北方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宁夏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南起银巴公路,西北依宁夏、内蒙古行政区界,东至西夏王陵、西北煤机总厂及石谊甲和三柳高压输电线路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保护区南北长150 km,东西宽约20 km,地跨银川、石嘴山2个市6个县(区),总面积193 535.68 hm2。

1.1 植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主要植物区系成分包括亚洲中部草原成分(蒙古草原成份)、哈萨克―蒙古成分、亚洲中部荒漠成分、古地中海成分、东亚成份和华北成分、青藏高原成分、泛北极成分、世界分布成分、特有成分等。贺兰山有维管束植物788种,2个亚种和28个变种,隶属于87科,357属。贺兰山还分布有苔藓植物30科81属204种。此外,贺兰山有大型真菌200余种,27科66属。

1.2 野生动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属于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东端,与东部草原亚区相邻外,与青藏区、华北区也相距不远,因而动物区系成分混杂,属于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半荒漠动物群落,具有华北区、蒙新区的特点,主要以蒙新区特点为主。贺兰山分布有脊椎动物218种,其中鸟类143种,分属于14目31科;兽类56种,分属于6目15科;爬行类14种,分属于2目6科;两栖类3种,分属于1目2科;鱼类2种,分属于1目2科。有昆虫952种,分属于18目153科647属,其中有蜘蛛80余种,分属于16科,其中新记录种有4个:乌氏掠蛛、阿拉善小蚁蛛、贺兰山狂蛛、贺兰山拟赛蛛[1-2]。

2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

2.1 生态效益评价

贺兰山由北至南犹如一堵天然巨壁,阻隔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使黄河在宁夏平原得以流畅,使蒙古冷高气压受截,又以茂密的山地森林植被阻沙固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对宁夏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保护区内乔、灌、草植被丰富,能发挥巨大的水保土效益。贺兰山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丰富的植被调节水分变化,使降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击力降低,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减少地表径流。贺兰山保护区内的林木具有茂密的林冠,是良好的水分调节器,可以截留降水20%,其林地的腐殖质厚达30 cm,又是很好的蓄水层,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水量。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不断恢复和完善,森林面积扩大,其改善小气候的功能将不断增强,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4]。

2.2 社会效益评价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优越的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生态旅游区和实验区发展旅游业和多种经营,可以为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共管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为投资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促进贺兰山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5]。

2.3 保护价值评价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人民的目标,也是保障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最佳选择。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内保存有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天然的物种资源宝库,也是多种植物模式标本的原产地,更包含有多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通过自然保护和科研规划的实施,将为保护贺兰山这一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手段和方法,由此产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巨大和不可替代的。同时,保护区的建设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这部分资源不仅要为当代人所利用,而且要保留给子孙后代,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世界公众遗产,而保护区正是提供了这种遗产保存地、基因库,使之成为科普教育的最好课堂和天然实验室。

3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近年来,宁夏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步建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主要形式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研究,并与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协作,成效明显。目前,与区内外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贺兰山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驯化;1998―2003年与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得岩羊种群动态及保护对策研究,获得2004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自2004年以来,一直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进行岩羊专项研究,共列7个研究专题。宁夏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岩羊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贺兰山物种丰富但多数物种的种群数量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许多物种生态适应能力弱,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抗御能力差,容易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灭绝。保护区生态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缓慢,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如山高坡陡、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等,一旦遭到破坏就极难恢复。因此,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格外繁重。

4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4.1 在发展中解决保护问题

为解决保护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保护区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建设、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外来有害物种生物防治、生态文明示范保护区建设、重要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网络建设、重要和退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极小种群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工程建设。宁夏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完成了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工程;2004年完成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2006年完成自然保护区扩建工程,为自然保护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

通过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为依据,结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同时制定与配套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保障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3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综合管理机制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管理机构,加大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制定保护规划,保护影响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退化区,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采取强制性措施,治理重点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把生物多样性损失减少到最小。全力阻止有害物种入侵,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行为,防止珍稀物种资源流失。限期淘汰资源消耗大和环境代价高的产业和项目,禁止发展威胁生态安全、对生物多样性危害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和项目,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实现有效管理。

4.4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保障体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形成长效投入机制。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主要用于生态保护、林政执法、环境治理、科学研究等项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污染防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取缔各种破环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项目建设。从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势出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体系,构建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矿产资源开发要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从规划制定、产品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注重环境保护。

4.5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基地,利用各种媒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生态保护变为每个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习俗,让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民间环保组织依法开展保护活动。

5 参考文献

[1] 邓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7261-7281.

[2] 许成,汪一鸣.西夏京畿的皇家林苑――贺兰山[J].宁夏社会科学,1986(3):80-85.

[3] 米文宝,李龙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保护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92-96.

第9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摘要:目前,湿地正面临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景观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威胁。保持湿地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加强湿地保护与建设已势在必行,本文就此提出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关键词 :湿地;生态多样性;生态平衡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陆自然过渡带,拥有陆地生态和水域生态的双重特征。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膨胀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湿地正面临多种威胁。当前,湿地保护与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保持湿地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可持续性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湿地保护和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高宗旨,在保持湿地生态完整性同时,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功能和作用。

1.全面调查研究湿地环境

进行湿地保护和建设首先要全面研究湿地环境。湿地环境包括湿地土壤、水、动植物,周围居民情况,对湿地建设的影响和期望等。只有全面掌握湿地的详细信息,才能在保护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因地制宜,确定现实和动态目标,制定适当的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策略、指标体系、技术途径,既保持好湿地的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湿地的生态作用和功能的可持续性。

2.充分利用湿地环境因素

充分利用湿地环境因素,就是在规划和建设时,最大可能地利用湿地土壤、水体、动物、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因素,并在这些环境因素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完善,实现土壤、水体、动物、植物等的和谐演进。现实中,一些湿地建设存在利用不充分或忽略原有环境因素问题。有的地方为了所谓的“构思”和“美感”随意规划建设,使湿地沦为“美学”意义上的存在,从而改变了湿地的天然用途,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的完整和生态平衡,使原有生态系统丧失整体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这么做不仅增加了资本投入,延长了建设时间,还影响湿地建设和使用进度。

3.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资源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改善环境污染、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要高度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既要注意开发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更要严禁过度开发,禁止一切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活动,坚决防止提前预支环境资源;还要积极运用生物措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湿地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每个湿地中都有特定的动、植物物种,每个物种都需要特定的湿地环境。因此,湿地环境的保护的好坏将决定物种种数的主要因子对多少。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这些物种基因资源是湿地环境不可缺失的,对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没有野生动植物的存在,湿地生态系统必将崩溃并难以维系。在湿地开发建设中,如何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资源和各种生物的栖息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1.整体生态环境

保护好尚未遭到破坏的湿地,对保存湿地生物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科学规划湿地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通过分级管理和外部缓冲区的建立,将湿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生态游览区进行管理。比如,为保护尚未破坏的湿地,切断污水来源,严格管理控制废水排放,加强点源、非点源污染净化,通过生物和理化的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使湿地水质得以修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再如,通过湿地水文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两项技术,修复植被和土壤,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状况,增加湿地的生态功能,修复湿地景观,建立新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2.野生动物资源

动物,尤其是鸟类是湿地保护好坏的重要指标,对湿地建设意义重大。为有效保护湿地内的动植物,特别是鸟类资源,必须根据不同湿地的环境特点和现状,从多个方面加强保护。要对当地动物资源进行科学调查,摸清稀有生物种类的分布、数量及逐年变化情况,确定当地野生动物的典型食物链,建立生物保护基地,保障食物链的完整性。对稀有物种和濒临灭绝物种,实行特殊保护,严禁捕杀,保障其生存栖息地。对于现存量很少的动物物种,要积极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掌握人工繁殖技术,以壮大种群。投资建立生物保护基地,加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修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会使许多野生生物很快加入进来。比如,建立核心保护区,将保护对象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同时建立缓冲区,把人类活动排斥在缓冲区以外。再如,保护鸟类生活环境,就要保护湿地水环境和筑巢的林地环境,根据鸟类迁徙、繁衍、营巢、觅食等活动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为鸟类提供捕食、栖息场所,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创造特色的景观。这样,植物、鱼类和区域中的其他生物就会形成生物链,既为鸟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也会满足居民观赏需求,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3.野生植物资源

湿地建设中,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基础性作用。实际工作中,要从湿地特点出发,既要保护原有野生植物资源,又要引进适宜种植、具有良好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植物种类,进行科学规划和配置。总体上讲,植物的配置设计,可根据核心区、缓冲区和游览区的不同需求,分别以草本、灌木和乔木为配置的重点元素。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多样性原则。二是生态位理论。三是要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四是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使其自然演替,以保持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具体地说,就是要优先考虑选择少量的先锋物种,先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逐步增加新植物品种,扩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在层次上,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有陆生与水生之差,水生植物还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区别,要把这些植物合理搭配设计好;在功能上,可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从植物特性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保持河岸带环境的自然性和景观性

河岸带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它的营建直接关系湿地的整体环境和景观效果。有些河岸带环境,岸线采用石块、混凝土块砌成的立式驳岸或斜坡驳岸。混凝土砌筑的方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地方。例如,它破坏了天然湿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滤、渗透等作用,阻止了水、气循环,使很多水生生物、植物失去生存、栖息场所,造成岸区生态失衡。

湿地河岸带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可采用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代替混凝土砌筑。也可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种植湿地植物,形成自然缓冲和过渡区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河岸自然状况、周边景观以及河流的不同功能要求,采用栅栏法、阶梯法等对主要河道进行边坡护岸;对流经建成区的河道,考虑和周围景观的融合,可采用柳树护岸和草皮护岸;对广大乡村河道,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采用天然水生植物护岸。当然,以上各种方法也可因地制宜交叉运用。这样可使水面与河岸呈现一种生态融合,使湿地自然调节功能得到加强,又为其他动物提供了生存空间,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和自然和谐、富有生机的景观效应。

四、保持湿地良好的水状况和水环境

水是湿地存在的基础要素,良好的水状况和水环境是湿地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首要条件。水源对水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保持湿地良好水质,必须进行区域性的水体污染控制和针对性治理,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多样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可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停止采伐天然林,开展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在水源地上游建设水源涵养防护林工程,进行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严控污染物排放

严格控制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封堵排污口,对COD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对排污严重的企业重点治理;减轻农药和化肥对湿地的危害,对区域内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田径流、配方施肥工程、沼气推广工程等;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网配套,加强重点水污染源治理。

3.有效调控水资源

通过人工干预,建立泵、闸形成水位差控制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科学调配水资源,保证水体有一定置换周期和适合水量。

4.构建湿地生态链

培养和引进多样性生物种类,形成区域内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比如,水外养动物(水禽、鸟类等)、水面养萍草、水下种水草、水里养鱼虾、水底爬螺蚌,保证水体内循环和湿地生态内循环。

5.运用生物治污技术

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等特定生物,能降解、吸收、转化或转移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的恢复。比如,植物治污技术。目前,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不高,仅达20% ~40%。湿地植物通常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和吸收能力强等特点,能吸收污水中的无机氮、磷等营养元素。然后再通过收割植物,就能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些大型水生植物还可吸收铅、镉、砷、汞和铬等重金属,以金属螯合物的形式蓄积于植物体内,达到对污水和受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如水生鸢尾、千屈菜、溪荪、荷花、睡莲、芦苇、香蒲、凤眼莲、风车草等。

参考文献

[1]谢欧,涂元生.黄石市湿地公园景观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余功德.破解旧式发展观二元对立困境的可贵探索:评《湖泊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05).

[3]翟可,徐惠强,姚志刚等. 江苏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