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古代教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古代教育的特点

第1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古代书院教育 研究生教育 启示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他族未闻有”的独特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办为主、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的教育特点,是书院教育与当代研究生培养的相似之处。1922年蔡元培向学界推荐《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大纲》第一张“宗旨及定名”称:“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其自动之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现真理,造就人才。”蔡元培之所以对此“宗旨”大有好感,皆因感慨于“近二十年来,取法欧美,建设学校;偏重分班授课、限年毕业之制。书院旧制,荡然无存”,故寄希望于“和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也曾大发感慨:“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1]20世纪中国大学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没有继承中国古人的“大学之道”。因此,探索书院教育的特点和治学之道,对中国当代研究生教育有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兴起与发展

“书院”的名称始现于唐朝,当时书院分官私两种,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①,开元十三年(公元726年)又改称集贤殿书院。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设在四川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

宋朝统一国家后,急需大批治术人才,所以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开学校,育人才”。以至在立国之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2]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书院在北宋盛极一时,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②到了南宋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亲自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进一步促进了南宋书院的发展,使书院成为理学教学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元朝时,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得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但同时书院的官学化倾向也更为明显。然而,元朝的书院对于当时文化的普及,理学的传播,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明朝立国至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由于统治阶级重视学校教育,大力发展官学,对书院不重视、不提倡,造成书院数量减少。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之后,书院开始复兴,至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勃兴。明中叶以后,书院先后四次遭到当权者禁毁,其中以第四次最甚。东林书院因“讽讥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③宦官魏忠贤党人“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由此,书院一律严令禁毁。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燕京,出于对政治统治的考虑,继续实行抑制书院的政策。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央政府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书院逐渐复兴。然而清朝的书院不分官立私立,都要受政府的监督,宋元时的讲学自由就不复存在了。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色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书院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官学和私学,它在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育特点,以及其良好的读书治学经验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一)自学为主,重启发诱导。

书院教学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读书,慎独思考,独立作业,自行研究。教师围绕各学派观点和学术著作进行教学,但在其中只起启发点拨作用,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3]强调学生个人自学钻研为主,教师着重以自己的治学经验来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学习。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为学知道,莫在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其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自行理会,认真研读经、史、子、集各类书籍。朱熹自己可谓读书自学的典范,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此六法无不强调自学、善学和自求自得,这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4]明末清初的陆世仪在东林书院等处讲学时,主张分年、分等、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书院还开出书目,要求学生分阶段进行研读。

书院中各名家大儒围绕各学派观点进行少而精,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或提取全篇要领,由学生深钻细究;或选取重点讲解,使学生领悟意蕴;或略指明思路,讲明方法,由学生独立研读等。如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章”,王守仁在稽山书院讲“万物同体说”,都重在启发诱导,决非逐章串讲。[5]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研究能力,而且“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做研究。

(二)质疑问难,倡学术争鸣。

在注重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善于质疑问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质疑问难是书院师生群间的一种“日课”。如《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记载,吴澄的学生熊本向他就五经中的七十二处有疑问的地方反复诘难,吴澄很好地作了回答,熊本竟“为之喜而不寐”。熊本又“间论《古文尚书》数千言,援据精切”,吴澄“器之”。[6]苏轼认为学习者每次读书时,要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有关资料,这样就可以把有关问题的各方面资料搜集整理起来。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得到朱熹的高度赞扬。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之学”。陆九渊也强调学贵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鼓励学生通过质疑问难,勤于思考,可以把学习引向深入。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是书院与书院或精舍之间举行的学术辩论活动,相当于现在校际之间的学术研讨会,是影响广泛的学术争鸣活动。讲会一般定期举办,由某个书院主办,确定讲会的主题、具体时间、地点、宗旨等,参加者不仅有书院的师生,而且有社会贤达。讲会目的在于提倡学术争鸣,不拘于门户之见、自由讨论。针对某一个主题,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学术辩论,如“鹅湖之辩”、“朱张会讲”等,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景象。学术争鸣不仅完善了各个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与传播、学术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并且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和繁荣。

(三)师生关系情深意笃。

古代书院“师生感情甚笃”。[7]尊师爱生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由私学发展而来,在书院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古代书院的主讲主要是名师宿儒,不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懂得尊重、热爱学生。学生不远万里慕名而来,尊师敬道,自由择师,虚心向学。书院倡导质疑问难,师生常在一起讲学辩论,师生“实乃共学之友”。而在官学中,“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与言,亦未尝开之以德行,艺道之实”。书院教师以身作则,刻苦自励,诲人不倦,对学生体贴入微。如陆九渊“深知学者心病之微;言中其情或至汗下,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之故,悉知其心”(《象山全集・行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他说:“吾之与人言,多就血脉上感动他,故人听之者易。”(《象山年谱》)再如明代王阳明也十分重视培养师生感情。他认为教育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其个性,使之视学校为乐园,视师长如父母,乐于来学,乐于受教,日日欢欣鼓舞,如春风雨露,身心不知不觉潜滋暗长起来。他本人把这些主张付诸教学实践,赢得了学生的深深爱戴。他死后下葬之时,门人自远方来的有一千余人。其学生还在各处建立书院以纪念和效法他,传授他的学说,扩大“王学”的影响。[8]

(四)树人与治学并重。

书院教育在治学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尊德行而道问学”。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与品性修养、人格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张正藩先生在《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一书中谈到书院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时说:“自宋、元、明以迄清代,为时经数百年之久,关于书院之内容规则,是不无变更添补之处,然其目的之在于讲学术以正人心,备国家学校之阙史,则始终一贯。亦即我国真正之书院教育,原系人格教育,至其倡导学术自由研究之风气及知识之传授,尚余事耳。”为了加强道德教育,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明确了“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朱熹本人极为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曾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先王之学以名人伦为本。”具体地说就是:“圣贤教人,只要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9]无独有偶,陆九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他认为当时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要求学生在文词章句上下功夫,而不是教学生“做人”,许多人做学问,也不知道要先懂得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他曾对其弟子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10]

三、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与当代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学术研究、鼓励学术创新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中书院辩论式的教学模式,情深意笃的师生关系则是当代研究生教育亟待借鉴和加强的方面。虽然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和当代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的性质和教育教学的内容等方面已截然不同,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宝贵经验仍值得当代研究生教育借鉴。

古人云:“务学莫如务求师。”古代书院的名师宿儒,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而且尊重、热爱学生,以自己的品德气节熏陶学生;学生则尊师重道,虚心好学。当代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学生跟着某领域的教授学者进行研究学习。然而,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重科研而轻教学。科研成果是教师聘任、晋升、考核的重要的显性标准,教师的名誉、待遇、职称都与此挂钩,因而高校教师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中,而把教学作为“副职”。加之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精力所限,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日益减少,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淡化;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师生交往趋于物质化、雇佣化。导师既很少以自己的治学经验指导研究生掌握治学研究的方法,以避免研究生走弯路,使之尽快成才,又不把研究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研究生选好研究方向和论文课题,支持研究生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更有甚者,一学年下来学生只见过导师两三次,又多是指派任务,匆匆结束,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中国大学的“放羊式”研究生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这应该算是“中国特色”吧。

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引路人,导师应关注研究生研究的进展情况,经常与之交换意见,给予指导、启发,使之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当然,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双方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要主动向导师请教,导师应关心学生,抽出固定时间与学生会面,对学生学习研究进行指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导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在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用自身的高尚情操、伟大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情深意笃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基础。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导师有效地点拨指导,只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不可能有问难质疑、学术争鸣。因此,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才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培养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丽正修书院为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其主要活动内容和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有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之滞,则承旨而征求焉。”详见: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8.

②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认为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为天下“四大书院”。而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认为,四大著名书院应该是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岳麓书院。有石鼓而无嵩阳,理由是嵩阳书院“后来无闻”。

③明史・顾宪成传(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十九.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5.

[3][7]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慕景强.我国古代书院的教学法特色及现代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2.

[5][6]王鹏.书院教学特色及其对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35.

[8]谢笑珍.古代书院的教育教学特色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娄底师专学报,2001,(01):103-104.

第2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一、通识教育视角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以通识教育为视角有助于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目前国际领域诸多大学都在推崇通识教育的议题,同时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取得广泛共识,在国际教育领域获得话语权,需要重视通识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而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音乐教育思想及理念中,能够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提供前提条件,促进教育方法的不断完善[1]。(二)应用通识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通识教育可以视作为具有给个性化特征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学活动不仅关注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关注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美学素养以及综合实践素养等内容,在学科知识学习从基础上,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在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自主选课、自觉完善,以促进素质教育综合教育目标的实现。(三)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教育体系、教育经验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外的通识教育已经拓展形成全人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自由教育等模式。中国教育领域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到中国教育领域,在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将多元教育理念整合,契合中国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即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同时又具有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

二、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功利性特征。原始社会时期音乐作为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工具,应用乐舞为主要表现形式,音乐教育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音乐教育存在宗教色彩,但是能够明显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祈福、祭祀等活动都能够体现其中存在的功利性。虽然中国历史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从先秦直至明清,以祈福和祭祀为主要形式的乐舞活动一直存在,为满足各种活动的乐舞活动需要,音乐教育的功利性特征也一直被保留和延续。(二)审美性特征。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音乐教育也经历巅峰发展时期,受到封建文化礼制的约束和制约,礼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体,以西周时期为主要代表[2]。修海林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强调“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性质”,音乐教育形式主要体现为个体行为方式,融合个人教育观念,内在心理、观念意识、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能够体现其中的艺术文化内涵。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体现本体作用,在体现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表现出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性特征,以实现音乐教育对于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特点

(一)自然化特点。音乐教育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发挥教育作用,古代音乐教育活动为自然性活动,歌舞形式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而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也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因而体现音乐教育的自然化特点。(二)社会化特点。古代音乐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为途径陶冶教育对象的情操,社会的发展促进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也愈加明显[3]。遵循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要引导学生能够契合社会需要进行知识与技能学习,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为主要学习目标,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通识教育视角下古代音乐教育体现的主要思想特点。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内涵

(一)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古代音乐教育将教育对象作为关注点,教育对象自身的音乐形式应用领域存在差异,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存在差异,音乐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性化特征,通过音乐内容表达情感,利用音乐表演诠释情感和学习体验,由于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展现,音乐教育也可以实现个人情感的传递,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为主要特征,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基础,以体现教育内容的适用性与有效性。音乐教育活动可以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表演环节深化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通过教学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教学效率[4]。(二)重视学生知识向综合素质的转化。音乐教育活动传授学生音乐知识,而学生将知识的内化则是实现通识教育价值的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也是学生学习意识与思维的引导者,学生如何能够尽快实现音乐知识的自我转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的。(三)通过音乐教育实现“知情合一”。教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具有个人思维与情感意识,通过音乐艺术对人思想的感染作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意识层面实现理性意识与感性意识的结合。音乐教育活动中需要表现其主导思想,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其存在的功利性和审美性特征,有助于学生以功利性为导向理解音乐内容,以审美性为导向体会音乐文化内涵[5]。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实践于音乐教育领域,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知情合一”。

第3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一、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特点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旨在培养伦理性的人才,教育目标具有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明显特点。首先,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官本位文化,所以古代中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统治性的人才。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的伦理性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强调的是伦理性[1]。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相比古代中国的教育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其教育目的也是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内容来看,其旨在传授人文知识,具有包容性和宽泛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文学教育的独立发展以及全面开展,但是它却切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子张》篇记载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流传,“博学于文”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培养“中国式”通才学者的必由之路。这种通才教育,直至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方法来看,其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动能性,教法具有多样性和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教育方法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受教者的学法。教育者的教法包括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等,受教者的学法包括发现式、接受式这两种。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文人智者为了国家的繁荣付出了生命,他们为祖国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为祖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为祖国殚精竭虑。历史上他们的事迹被文学体载记录并流传至今,这些令人敬畏的爱国作品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2]。后代国人通过阅读了解了那些文人智者的光荣事迹,他们的精神振奋人心,也使得国人的爱国意识更加强烈。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爱国意识,并且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这也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提高国人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学千年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中国文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引发红学热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创作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磨难艰辛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红楼梦》[3]。无论是中国名著《红楼梦》,还是千古传颂的《道德经》,中国文学都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文学内容的了解和探究,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不仅丰富了国人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国人对历史的了解,也在国人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价值观一直影响至今,并且成为了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三)促进情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其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就亲情而言,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所以中国民族几千年以来都有重视亲情、重视孝道的传统。重视亲情的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中,就充分的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珍惜。再比如《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这些表达亲情古代文学作品烘托了亲情的珍贵,使得后人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爱护家人。就友情而言,中国有兄弟如手足这一说,这句话中的兄弟意指的是关系好到似亲生兄弟的朋友。在古代文学中对友情的歌颂也是不计其数的,比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所记载的俞伯牙的故事,故事充分的表达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这段友谊被传为了千古佳话。现代人们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并且也从中领悟到友谊的真正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大量赞美爱情的作品,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是可以对爱情有健康美好的认识。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包含我国古代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更是我国时展的剪影,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哲学家的思想、军事家的理论等,对于现代人而言,中国古代文学是尤为重要的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说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学的掌握中,更是体现在对国家精髓的理解和感悟中。 

参考文献: 

[1]常征.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J].现代交际,2014,03:75. 

第4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蒙学 识字教学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材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历史悠久,根据文献记载,从夏朝起就有对其的文字记录。而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又是以识字教育为起点,识字教育在蒙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一.蒙学识字教育理念研究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特别注重识字教育,这一理念从蒙学出现一直传承至今。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1]可见,对于蒙学识字教育的重要性,早在清代时期就已得到了认可。黄嫣婵《明清蒙学及其对现代语文基础教育的启示》概括出了明清时期识字教学的理念和方式:1、集中识字,循序渐进;2、注重儿童对汉字的整体认知。张隆华在《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中也明确提到:“在古文教育中,重视读写基础训练,这是一条重要的思想准则。识字、写字常常是读写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古代蒙学课本,是从字书开始的。”[2]并通过对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识字课本进行列举,总结出蒙学教育进行识字教育之早;识字教材编写者的地位之高;以及识字教材流传之广泛,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古代蒙学教育重视识字教育这一理念。

二.蒙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1.集中识字法

张志公先生在其《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采用独立的章节,对蒙学教育中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集中的论述。首先,他提出:“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前人用的功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做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一批字――两千左右。”[3]对蒙学教育中的集中识字作了界定。然后,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进行了研究,论述了集中识字在教材编写上的运用;第二部分,对集中识字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述了集中识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集中识字教材在编法上的显著缺点。吴昌凤《传统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方法论镜鉴》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传统蒙学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地运用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所发现的遗忘曲线规律,对蒙学教育中集中识字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说明。[4]

2.其他识字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法是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学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然而,除了集中识字法外,近年来的研究者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识字教学方法。刘艳卉《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沿革》归纳了几种蒙学识字教学方法:(1)字源教学法,即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以汉字的义符或声符为识字线索,把同一义符或同一声符的字排在一起,以便记忆。(2)字义教学法,即将意义相近的字编在一起,通过一个意义线索来识读一系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其长处在于把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相类的字编到一起,使字的认识和词的掌握成为一体,便于记忆;也使得儿童的语言丰富化。(3)意义识字法和韵文识字法,即把字组合成有一定意义、押韵的句子或者是单纯的押韵。王筠在《教童子法》提出了三种蒙学识字教学方法:(1)“识字必裁方寸纸,依正体书之,背面写篆独体字,非篆不可识,合体则可略。既背一授,则识此一授之字,三授皆然。合读三授,又总识之。三日温书,亦仿此法。勿惮烦,积至五十字作一包。头一遍温,仍仿此法。可以无不识者矣,即逐字解之。解至三遍,可以无不解者矣,而后令其自解。每日一包。”在此概括为卡片识字法。(2)“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读亦必讲。然所识之二千字,前已能解,则此时合为一句讲之;若尚未能解,或并未曾讲,只可逐字讲之。”“此无上下文,必须逐字解到茁实,异日作文,必能逐字嚼出浆汁,不至滑过。”在此概括为逐字讲解法。(3)“既能解,则为之横解:同此一字,在某句作何解,在某句又作何解,或隐身,或假借,使之分别划然,即使之辗转流通也。”在此概括为联想思维法。[5]王阳安《宋元蒙学语文教学之研究》也有相关论述,总结了四种蒙学识字教学的基本方式和方法:(1)蒙师口授,是宋元时期学童认识汉字字形,特别是读音的主要方法。当时的识字教材,之所以都刻意追求语句整齐、押韵上口,这种教、学读音的方法,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2)学童诵记,在蒙师口授过后,学童要反复每类诵记。待到学童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之时,所需之字顺口就能背出了。(3)通过读书认字,在学童通过集中识字,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宋元蒙学就开始让学童读书,通过读书来进一步扩大识字量。(4)在伦理道德与知识教育中扩充识字。[6]

三.蒙学识字教材研究

随着蒙学教育的发展,蒙学识字教材也日趋完备和成熟,出现一些针对蒙学识字教材的研究成果。在大陆方面的研究中,集大成者当属张志公先生,他在其《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对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发展过程、编排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魏爱婷《古代蒙学书中的汉字教学思想》把涉及汉字教学方面的蒙学书分为六类:1.集中识字类2.杂字类3.辨似、辨误类4.文字理论知识类5.习字类6.教法论著类。并针对每类教材通过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篇目,论述各类教材的发展历程、教材编著的特点以及教材编著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提出了蒙学识字教材的特色:1.“道器并重”,把识字和修身结合起来;2.识字和阅读结合;3.识字与辨似、辨误结合;4.识字与写字结合;5.识常用字和识俗杂字结合。最后,从编排方法上、思想内容上、形式上、各教材的识字量和字种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蒙学识字教材的编写规范。[5]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详细论述了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概况,并提出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的特点:多为名家大儒编撰;语言整齐押韵,便于诵读记忆;内容涉及广博,识字与实用相结合;蕴含丰富的儒家伦理思想。[6]王阳安《中国古代蒙学首编语文教材体系述评》论述宋元时期中国古代蒙学首次编写出具有完善、配套、稳定且自成一体的语文教材体系。此时识字教材的编写,在吸取前人的蒙学教材编写经验的同时,也有对新的编写体式的探索,既有对前人的模仿,也有此期的创新,写出了许多符合儿童特点,适宜蒙童学习的材料。刘艳卉《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研究》提出了三点关于我国古代识字教材界定的依据,并绘制了我国历代蒙学识字教材简表,更为清晰地罗列出中国传统的蒙学识字教材的篇目,通过对我国古代识字教材发展的历史及其有代表性教材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编写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今日小学识字教材中的应用价值。张功荣、李选秀《古代蒙书识字写字教材发展概述》把传统启蒙教材的发展分做四个阶段,并结合传统蒙学识字写字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得出我国古代蒙书识字写字教材的发展大致遵循由单一的识字向类型化的识字,辨字,辨音及杂字类方向发展,并且随着教材的发展,实现了蒙学教材发展包容、综合的特点。另一方面,香港台湾地区的研究则更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蔡若莲女士的《〈三字经〉与汉字识字教材》。在这篇文章中,她对“三、百、千”中的字量以及用字频度进行了统计,并与当代内地、香港、台湾小学儿童的识字量进行了比较,对为什么儿童识字量要限定在2502-2862之间进行了分析;她又根据汉字造字识字规律、字义的演变对《三字经》的选字,编排方式进行了研究。她的这种研究引入了教育学、心里学的理论,从而使识字教材的研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说服力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某一本或几本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识字教材为例,对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内容、教材类型及其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如《识字与训诫:从〈急就章〉到〈千字文〉》、《古代识字教材〈三字经〉之研究》、《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三百千”的用字及其流向》、《浅析“三、百、千”内容及教育意义》等。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学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出现,但多数重于蒙学识字教材的研究,即便如此,对蒙学识字教材的研究也只是体现在一些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等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专著对我国古代蒙在在识字教学方面作专门性的研究。

注释

[1][清]王筠:《教童子法》,见周洪宇主编《教育经典导读(中国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84页。

[2]张隆华在:《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6页。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第3页。

[4]刘艳卉:《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沿革》,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43―44页。

[5][清]王筠:《教童子法》,见周洪宇主编《教育经典导读(中国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84―185页。

第5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蒙古族音乐;音乐教育

Abstract: how to better in college student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music cultur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music culture, change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difference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s placed in every one of us hav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worker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before. Mongolian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xcellent national music culture inheritance, to strengthen national emotion,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university; Mongolian music; Music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过去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主要是依赖于三种传承方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民俗生活传承,而且几乎是“口传心授”传承模式。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教育与汉族地区所进行的蒙古族音乐教育,现在大多还处于自发状态。有的地方原已开展的蒙古族音乐教育,因各种困难不能继续;原本实行“双语”音乐教育的民族地区或学校,如同语言教学一样,也由“双语”变成了“单语”教学。在音乐、艺术院校实施蒙古族音乐教育,还处于起始阶段。

开展蒙古族音乐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开拓音乐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音乐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学通过美好的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高校开展蒙古族音乐教育,可以激发青年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其民族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学校音乐教育应充分挖掘原生态音乐资源,让学生了解熟悉我国各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在本土音乐文化熏陶中增强民族情感体验。同时,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如何把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作为在普通高校中的研究生,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设想。

一、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1、近年来,为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如:教育部2002年7月2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的形式颁布的《学校教育工作规程》的“总则”中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目前内蒙古的普通高校中,普遍开设的有关音乐方面的艺术选修课是“音乐欣赏”“音乐概论”。从已开设的反应来看,这些音乐选修课确实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翻开这些课本,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为标准的,从巴洛克时期一直详细地介绍到二十世纪的流行音乐,但对中国的民族音乐,特别是蒙古族音乐,或未提起,或一带而过,这就使得蒙古族音乐教育没法从理论上体现出来。

2、由于内蒙古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再加上学生的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水平不相同等问题,目前,音乐教育课严重缺乏教学指导性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据调查,现有的蒙古族音乐教材是专业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专业,教材没有根据非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来制定,并不适应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使用。

二、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问题的分析

1、蒙古族音乐教育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蒙古族的音乐类型及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整理和挖掘。在理论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蒙古族长调音乐的发展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唱方法开始重现,但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晚。

2、针对大学生创作的蒙古族风格音乐作品较少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在内蒙古地区的大学校园里,流行的大多数是国外流行音乐和国内乐坛的通俗音乐,真正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蒙古族校园歌曲不多,急需音乐创作者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现代流行音乐的传播途径很方便。现代信息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学生接触音乐的途径很广泛,广播、电视、网络……随时随地可能接触到国内、外的流行音乐及现代音乐,非常方便。学生几乎被这些音乐包围着。好必斯教授在《建构良好草原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之断想――西部大开发与草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写道“当今,铁路、公路延伸到草原深处时,带来了一种现代文明和域外文化,同时,也给草原音乐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前所未有的碰撞。城市在膨胀,草原在缩小,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渐渐被定居的牧业所代替,古老的勒勒车摇曳出多少神奇而古老的游牧文化。而今勒勒车渐渐成为牧区旅游的景点观赏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变迁,必然带来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马背民族创造了灿烂的马背文化。对蒙古族来说,骏马不仅是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也是蒙古民族情感的寄托,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草原与马背是草原音乐文化的摇篮和载体。而今,骑着冷冰冰的、毫无情感而言、只会做机械动作的摩托车去放牧、怎能体会马背民族的内心感受?更谈不上马背文化的创造了。如果长此下去,再过百年、千年,草原音乐文化将向何处去?令人担忧!近年来,电视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体和信息传递的媒介,在广大草原得到了长足发展,草原牧民不必走出草原就可了解大千世界。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种文明与进步,但随之而来的,自封为现代文化的精神垃圾,也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这片音乐文化的净土。面对这些,草原在步入现代文明的同时,草原音乐文化能不能固守着自己传统音乐的纯洁和令人神往的草原神韵?令人担忧。”

3、教师本身对蒙古族音乐掌握不够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教育内容不能够保证,造成音乐对民族音乐的掌握有限,没有相应的学习蒙古族音乐的环境和氛围,音乐课程的开设内容相同,没有突出地方音乐的特色,地方的民族音乐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音乐教师本身未能真正掌握蒙古族民间音乐,对最直接的蒙古族民歌都不熟悉,是很根本的问题。来自草原的蒙古族音乐教师对蒙古族的音乐及民歌熟悉,这也是依靠在草原家乡的熏陶。来自城市的蒙古族音乐教师,和大学生一样,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和正规的蒙古族音乐教育,造成了学校蒙古族音乐教育的缺失。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来源不同,受过蒙古族音乐教育的高师并不多,而且也没有对蒙古族的音乐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蒙古族音乐教育的建议

1、加强蒙古族音乐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在观念更新和重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蒙古族音乐文化特征,加强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并逐渐将其成果系统地注入到大、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中去以适应内蒙古蒙古族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蒙古族音乐教学中,突出民族化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安排,加大民族音乐文献、史论及古典音乐欣赏类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编写相应的蒙古族音乐教材,在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力求从少数民族音乐特征和固有音乐价值观出发,编写出蒙古族音乐理论教材,教材内容争取反映蒙古族音乐体裁、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通过学生熟悉的音乐来进行音乐基础训练,使蒙古族的音乐内容融会贯通于各教学环节中。

2、加强研究、搜集、整理蒙古族音乐工作

内蒙古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者,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投入参与蒙古族的调查研究整理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客观描述各民族的音乐形态和生成背景。探索它们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功能意义,使之成为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重要根据。在深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编写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教材。使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质在教材中条理化。通过科学研究、学术讨论、著书立说,将蒙古族在悠久历史中积累的传统音乐进行整理,也要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挖掘,按照蒙古族聚居地区大学生的特点,从浩瀚的蒙古族音乐中选取适合大学生的、内容优秀的、特点特点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为大学生使用的教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形成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3、音乐教师应加强自身对蒙古族音乐的学习

目前,由于部分蒙族古音乐教师,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和正规的蒙古族音乐教育,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学习不够深入,这就要求这些音乐教师重视蒙古族音乐的学术研究,广泛开展科研活动,也可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指导,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质,并将学术界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教师肩负着传播和传承民族音乐的任务,只有教师提高民族音乐的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在高校将蒙古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有利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音乐的“育人”功能在逐步得到重视。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蒙古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段风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1)

[2]好必斯,建构良好草原音乐文化文化生态环境之断想,[J]《人民音乐》2003(6)

第6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音乐;高校音乐教育;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210-02

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民间传承受到较大的挑战,在高校教育中,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将现代化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采用高校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特色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和音乐文化品种,包括具有特点的蒙古族民歌、马头琴等特色音乐表达方式、民族乐器等,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

(一)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歌曲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蒙古族传统的歌曲类型包括长调(乌尔汀哆)、短调(宝格尼道)以及呼麦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长调与呼麦最具有草原文化特色。长调声音恢宏雄壮、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曲调高亢悠扬,内容丰富多样,通过长调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而且短调吸收其他民歌的特点而呈现出特有的效果,包括《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达古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之夜》《飞速的枣红马》《亮鬃黄骠马》等都具有草原文化的特色;呼麦是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特有技法,通过独特的“喉音”艺术,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二)蒙古族调式

蒙古族的音乐主要由不带伴音的五声音阶构成,因为蒙古地区具有辽阔雄壮的特点,因此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也呈现出雄壮、大气、豪迈的特色。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五音均可作为调式主音,而且以徵音和羽音做主音的调式更为常见。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音调起伏较大,一曲歌曲会出现大跳,音域也较宽,给人以辽阔、奔放的感觉。

(三)蒙古族乐器

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包括马头琴、四胡、三弦、蒙古琵琶、胡笳、火不思等多种乐器。蒙古族的乐器丰富多变,其中马头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其音色低沉柔美,表现力丰富,适宜于独奏与合奏,能够呈现出马匹奔跑与嘶叫,具有明显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特点。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网络化以及信息化发展,民间传承传统音乐逐渐失去吸引力,蒙古族传统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遭到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蒙古族传统音乐得到有效的传播,需要在高校中加强传统音乐教学,做好文化传承。

(一)高校教育的使命

高校肩负着培养传统音乐人才、延续民族音乐传承的使命。通过在音乐教育中设置特色专业,开展民族音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传统音乐的创作,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而言,在高校中开展传统音乐教育与研究,能够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土壤,并且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生态环境,从而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在高校中开展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能够为音乐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校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个人的学习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校中开展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能够为音乐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高校音乐院系开设传统音乐课程,能够为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接触到蒙古族的传统音乐。

(三)聚集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

在高校中推广蒙古族传统音乐,能够通过高校所聚集的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传播,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校园传播与传承提供受众基础。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传播与传承的最大因素为活态的人,将蒙古族传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课堂,能够使年轻人接触音乐,从而为传统音乐提供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

(四)规模化教学体系提供常态化进程

当前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与传承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传承的能力,即使有一些音乐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无法改变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现状。在现代化高校中引入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能够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以规模化的教学体系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常态化的音乐教学,使传统音乐成为习惯,实现其常态化发展。

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蒙古族传统音乐引入高校教育是当前传统音乐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高校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

(一)音乐教学理念本土化不足

为了加强高校艺术教育,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令,规定通过艺术教育必须要传承优秀的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与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西方音乐为标准的,民族音乐处于边缘地位,而且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并不完全适合民族音乐教学,适合于高校蒙古族等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与探讨,还需完善当前的音乐研究体系。

(二)音乐教育实践性不足

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学生的专业与学历层次不同,因此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达不到有效的效率。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音乐教育课普遍缺乏教学指导性大纲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不能够为传统音乐教学提供教学支持。相关研究显示,现有的蒙古族音乐教材相对比较专业,主要是专业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不能够适应普通高校学生使用,应用性不足,无法发挥民族音乐教学的效果。

(三)针对学生创作的蒙古族风格作品较少

因为蒙古族音乐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此无法有效地应对现代文明与发展方式,无法得到真正的传承。而且同时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师掌握民族音乐精髓的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和正规的蒙古族音乐教育,影响了蒙古族音乐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性,需要增强音乐的表现性,从而创造真正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民族音乐。

四、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为了提升高校中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效果,需要加强当前的音乐教学研究,通过政策支持、高校土壤等方式,构建出适宜蒙古族传统音乐发展的背景环境,以细致化、专业化、科学化的途径方式,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效果。

(一)高校树立整体音乐文化观念

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音乐唱法、歌词等方面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多层面的内容,为了做好音乐的传承,应将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作为一个体系,使学生能够置身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更好地感知音乐内涵与表达意义,从而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学。提升音乐教学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音乐理念的研究,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实践课程以及蒙古族人文等方面进行教育,从而构建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体系,为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提供支持。

(二)营造良好的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实践的生态环境

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中,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重视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在艺术教育、舞台、艺术评论等方面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传播与推广,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蒙古族音乐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跳出固定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蒙古族音乐,通过社团、课程等方式培养蒙古族音乐的受众,开展有效的人才教育与培训,从而推动教学实践发展。

(三)内蒙古地区高校加强实践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任务

内蒙古高等院校作为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基地,承载着传播文化、输送人才的历史使命。为做好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内蒙古地区高校需要加强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认识。高校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培养未来发展适用的人才,也需要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出发点,将教师作为传承的主力,培养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感受与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为了做好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教师以自身的思想与行动带动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加强民族音乐的推广与传承。同时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授当作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将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推动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有效传承。

(四)高校青年学生重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音乐具有音乐种类丰富、表达形式多样、人文价值突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而且蒙古传统音乐上可追溯到匈奴时期,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完整的人文价值文化形态,以蒙古传统音乐中的马头琴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例,这两项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将学生尤其是广大民族学生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增加蒙古族音乐的文化教育课,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与价值,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做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同时采用社团、课外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中传承民族音乐的骨干,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坚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7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古代文学课程渗透“德教”的可能性

当前,大学教育更注重知识教育,其次是能力培养,相对忽视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尽管现行大学制度下,进行德育教育的科目看似不少,但那种说教方式的教育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反而引起学生反感,流于形式。德育教育有显性和隐性方式,显然潜移默化的隐性德育教育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文学通过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是适合隐性德育教育的方式。德国哲学家希勒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诗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4](118)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课程,其形象性和审美性对人心灵的净化,对人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教育的隐性形式。其经典作品往往是文学家生活经历、情感信念、生命体验、人文情怀等等的艺术外化。在观照、欣赏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在审美体验中,使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陶冶、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古代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渗透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自然、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感染力,从而使德育教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也遇到了困境,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断隔,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等都使古代文学有些边缘化。要摆脱古代文学之困境,最根本的还是抓住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的人文性特点。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描写对象、接受对象是直接或间接的人,文学写出特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命运,人的感情,人的个性,甚至人的灵魂。脱离了社会与人生,文学也就失去了她的艺术魅力。古代文学作品作为古人艺术思维的结晶,不仅仅具有艺术特质,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有抓住了文学的这种本质,以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引导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古代文学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实现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在笔者进行的教学调查中,有的学生写到:“学习古代文学……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当我学习《诗经》的时候,看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男女之情的纯洁。“”当我学习屈原时,我了解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那是一种如何在‘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时代生存的痛苦。当他投汨罗江时,那是一种如何的悲壮和惋惜。”可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是完全可行,且是有其特殊优势的。

古代文学“德教”的可操作性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德教”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爱国主义,对国家及民族的深厚的情感,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等;集体主义,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传统美德,包括敬老孝亲、诚信守义、崇德修身、崇俭抑奢、社会公德等;意志品质,包括立志笃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好学不倦、勇对挫折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于:首先,找渗透点。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寻找渗透点。作家生平经历、经典作品都可作为寻找渗透点的目标。如上古神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抗争精神等结合;屈原与爱国主义联系,但要注意屈原的爱国与现在意义的爱国、爱国主义之间的差别;《论语》与为学、修身、立志、孝悌等;司马迁发愤著书与立志、励志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渗透点不宜太多,多则散,起不到好的效果;也可多点合一,如讲解屈原、陆游、辛弃疾等可与爱国情感结合。其次,深入讲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所选中的德育渗透点深入讲解。如笔者在讲《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上古神话时,便将女娲、大禹、神农等带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与他们的斗争精神、超卓智慧、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结合起来;在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时,将诚实守信、克服困难坚持求学等品质教育融入其中,将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中接受精神洗礼。再者,读诵鉴赏。古代文学是人文学科,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可以使学生们在审美的过程中逐渐被感动,受到教育。因而,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背诵、鉴赏是提高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升华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士人特别讲求“立人”,讲究培养君子人格,讲究诗人需有诗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努力投入到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境界、精神境界中,努力摆脱物质欲望冲击下的浮躁、庸俗、功利之心,保持高雅的精神状态,寻求诗心,寻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5](152)精神领域。面对世俗的纷扰,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审美境界的熏染下,保持内心纯真美好,提升道德修养。最后,提高升华。即通过写出来、说出来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写”包括读后感、小作文、小论文等“;说”包括讨论、演讲、甚至试讲等。如有的学生在学完《鲧禹治水》神话后写到:“洪水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斗争中所体现的人类智慧,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从质朴而坚定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遨游于穿越时空的审美诗意世界,深切地体会到古人生存奋斗的艰辛和精神力量的可贵,从而深受鼓舞,升华了情感,提高了精神境界。因而,在充满审美性、形象性、感染力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教是完全可操作的。

本文作者:水汶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第8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民间传承受到较大的挑战,在高校教育中,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将现代化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采用高校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特色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和音乐文化品种,包括具有特点的蒙古族民歌、马头琴等特色音乐表达方式、民族乐器等,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

(一)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歌曲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蒙古族传统的歌曲类型包括长调(乌尔汀哆)、短调(宝格尼道)以及呼麦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长调与呼麦最具有草原文化特色。长调声音恢宏雄壮、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曲调高亢悠扬,内容丰富多样,通过长调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而且短调吸收其他民歌的特点而呈现出特有的效果,包括《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达古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之夜》《飞速的枣红马》《亮鬃黄骠马》等都具有草原文化的特色;呼麦是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特有技法,通过独特的“喉音”艺术,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二)蒙古族调式

蒙古族的音乐主要由不带伴音的五声音阶构成,因为蒙古地区具有辽阔雄壮的特点,因此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也呈现出雄壮、大气、豪迈的特色。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五音均可作为调式主音,而且以徵音和羽音做主音的调式更为常见。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音调起伏较大,一曲歌曲会出现大跳,音域也较宽,给人以辽阔、奔放的感觉。

(三)蒙古族乐器

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包括马头琴、四胡、三弦、蒙古琵琶、胡笳、火不思等多种乐器。蒙古族的乐器丰富多变,其中马头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其音色低沉柔美,表现力丰富,适宜于独奏与合奏,能够呈现出马匹奔跑与嘶叫,具有明显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特点。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网络化以及信息化发展,民间传承传统音乐逐渐失去吸引力,蒙古族传统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遭到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蒙古族传统音乐得到有效的传播,需要在高校中加强传统音乐教学,做好文化传承。

(一)高校教育的使命

高校肩负着培养传统音乐人才、延续民族音乐传承的使命。通过在音乐教育中设置特色专业,开展民族音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传统音乐的创作,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而言,在高校中开展传统音乐教育与研究,能够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土壤,并且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生态环境,从而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在高校中开展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能够为音乐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校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个人的学习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校中开展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能够为音乐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高校音乐院系开设传统音乐课程,能够为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接触到蒙古族的传统音乐。

(三)聚集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

在高校中推广蒙古族传统音乐,能够通过高校所聚集的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传播,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校园传播与传承提供受众基础。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传播与传承的最大因素为活态的人,将蒙古族传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课堂,能够使年轻人接触音乐,从而为传统音乐提供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

(四)规模化教学体系提供常态化进程

当前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与传承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传承的能力,即使有一些音乐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无法改变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现状。在现代化高校中引入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能够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以规模化的教学体系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常态化的音乐教学,使传统音乐成为习惯,实现其常态化发展。

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蒙古族传统音乐引入高校教育是当前传统音乐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高校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

(一)音乐教学理念本土化不足

为了加强高校艺术教育,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令,规定通过艺术教育必须要传承优秀的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与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西方音乐为标准的,民族音乐处于边缘地位,而且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并不完全适合民族音乐教学,适合于高校蒙古族等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与探讨,还需完善当前的音乐研究体系。

(二)音乐教育实践性不足

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学生的专业与学历层次不同,因此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达不到有效的效率。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音乐教育课普遍缺乏教学指导性大纲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不能够为传统音乐教学提供教学支持。相关研究显示,现有的蒙古族音乐教材相对比较专业,主要是专业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不能够适应普通高校学生使用,应用性不足,无法发挥民族音乐教学的效果。

(三)针对学生创作的蒙古族风格作品较少

因为蒙古族音乐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此无法有效地应对现代文明与发展方式,无法得到真正的传承。而且同时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师掌握民族音乐精髓的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和正规的蒙古族音乐教育,影响了蒙古族音乐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性,需要增强音乐的表现性,从而创造真正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民族音乐。

四、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为了提升高校中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效果,需要加强当前的音乐教学研究,通过政策支持、高校土壤等方式,构建出适宜蒙古族传统音乐发展的背景环境,以细致化、专业化、科学化的途径方式,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效果。

(一)高校树立整体音乐文化观念

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音乐唱法、歌词等方面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多层面的内容,为了做好音乐的传承,应将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作为一个体系,使学生能够置身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更好地感知音乐内涵与表达意义,从而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学。提升音乐教学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音乐理念的研究,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实践课程以及蒙古族人文等方面进行教育,从而构建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体系,为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提供支持。

(二)营造良好的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实践的生态环境

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中,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重视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在艺术教育、舞台、艺术评论等方面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传播与推广,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蒙古族音乐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跳出固定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蒙古族音乐,通过社团、课程等方式培养蒙古族音乐的受众,开展有效的人才教育与培训,从而推动教学实践发展。

(三)内蒙古地区高校加强实践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任务

内蒙古高等院校作为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基地,承载着传播文化、输送人才的历史使命。为做好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内蒙古地区高校需要加强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认识。高校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培养未来发展适用的人才,也需要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出发点,将教师作为传承的主力,培养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感受与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为了做好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教师以自身的思想与行动带动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加强民族音乐的推广与传承。同时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教授当作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将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推动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有效传承。

第9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范畴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虽然各自有不同音乐特色、表现方式和受众,但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从音乐的本质和基本构成方式上来看,二者在节奏、音高以及和声及感情的表达上具有共同之处。在高校中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所以在大学的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再是听众市场上的对手,而是合作者,音乐工作者和教育者要善于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共同为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发挥作用。

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首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音乐也是五育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的想象和共鸣,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思维能力的提升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使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作用。

其次,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受众不同,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音乐的认识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容易接受新鲜、刺激的事物,流行音乐的前卫性和时尚感很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另外流行音乐相对较窄小的音域也比较容易传唱;另一方面,古典音乐以严肃、静穆或者柔美等为特点,不仅在时间点上易被大学生误认为过时,也因为流传度低,大学生对其接触度也较低,另外,大型的交响曲及歌剧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在听众欣赏的过程易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更加不能迎合年轻人的情感和表达需求。

再次,古典音乐在实际的发展中,有流行化的趋势。古典音乐的持续发展需要新的注入新的血液,在流行的元素中寻找灵感是可行的方式。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突出的例子,如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曼改编贝多芬的《命运》,赋予《命运》新的内涵。

总之,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现状是欣赏面相对较窄,对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没有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鉴赏能力和综合音乐素质亟待提升。

古典与流行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有效结合的措施

1.引导大学生转变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由目前的状况来看,相较于古典音乐,大学生更喜欢也更能接受流行音乐,并且对古典音乐有一定偏见,不仅不赞赏古典音乐,甚至有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己过时。缺乏兴趣是高校学生对古典音乐普遍的态度。大学中的音乐教学要想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消极抵触态度,在音乐教学中,尽量导入学生熟悉的、经典的古典音乐素材,如一般车站经常会播放的尼基・肯尼基的《回家》,和大多数学生熟悉的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从而引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慢慢地接受和喜爱古典音乐。

2.在教学内容上探索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的元素

古典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变化,也不得不积极改造创新,积极引入现代的流行音乐的元素。例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曲风改编和演奏乐器的创新,就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体。古典音乐固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要想使古典音乐走的长远,就不得不适当转变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入现代元素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通过古典与流行的结合促进新的音乐形式的发展。

3.在音乐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促进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促进二者的结合,还可以通过教学形式的改革与优化。首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视听结合;其次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另外,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学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其能够理解和体验音乐,从学生心理上实现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良好结合。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