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第1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光伏材料专业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45-02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光伏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光伏为方向的材料本科专业(简称光伏材料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光伏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服务光伏产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其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科学合理、在实际工作中管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提升新开办的光伏材料专业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一定时期教改重点和方向等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关系。光伏材料专业作为本科院校新建立专业,目前受到了各承建院校的高度重视,这些院校通过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来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各本科院校建设该专业时间较短,均处在摸索阶段,因此,研究怎样建设该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很有必要。

一、建立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

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构主要由相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实验实训课程、光伏工程实验实训课程以及一定时期集中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工程实践课程三者构成。这些课程体系是围绕达到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通过在校学生学习具体实验实训课程或项目而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光伏材料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为实现专业设置目标而建立在材料学科、光伏工程学科及生产实践对技术人才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而确立的课程体系。

(一)材料学科的实践课程内容。材料学科是基础性和应用性均强的开放性大学科,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庞大而繁杂。光伏专业方向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在材料学科中取其有用的课程内容而学之,体现材料学科基础性,使其成为支撑该专业的基石,这些基础性强的课程在较长时间内应该保持基本稳定,集中力量建设。同时,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将基础材料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光伏产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融人实践教学内容中,使实践教学内容涵盖“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大类型,并逐步向应用性实践方向转变。

设计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并体现基本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本实验必须与对应的理论课程相衔接,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基本实验的训练,学生牢固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实验基本技能,并与实际应用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基础实验是开设综合实验和设计创新实验的基础,只有加强巩固学生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才可能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方向的顺利转变。综合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是不同实验课程的大综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验项目中培养实践技能。设计实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了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项目,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实验课程内容应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

(二)光伏工程学科的实践课程内容。光伏工程学科是随着世界光伏产业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包含光伏产业链主原料链(金属硅环节、晶体硅路线环节、薄膜硅路线环节以及光伏电站)、辅料链、装备链、光伏服务链专业知识。光伏材料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应围绕这些产业链涉及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而构建,重点体现对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性要求。其实践课程体系内容也应包括“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大类型,课程内容注重针对生产实际,体现应用性。基本实验课程内容应包括光伏工程中主流成熟经典内容。综合实验课程应模拟生产中某个或几个环节内容而安排。设计创新实验课程内容应针对未来几年光伏产业发展有潜力的技术方向上某个具体细节而设计。光伏工程学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更加重视综合实验内容的构建和设计,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问题,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理论中的技术原理以独立完成为主。

(三)校内外工程实践课程内容。光伏材料作为一门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本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其课程内容必须包括科研、工程、社会应用等内容,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实际生产情况。

校内工程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光伏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检测、工程应用以及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体现出针对性和专一性,训练学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在其成为某个技术环节的专业人才或专家,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增添后劲。校外工程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实际生产中的工艺环节和装备状况逐一熟悉,体现出应用性和综合性,使学生了解生产中的技术细节,发现技术问题,培养学生与实际操作人员、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使学生身心适应实际职业的要求。

二、光伏材料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向

第2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要突出教学质量标准的核心体系建设;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中,要突出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的核心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肩负着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能型人才的使命。学校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要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负有教学质量障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一种能够实现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控制,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设计中;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管理平台建设,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材,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活动等方面;学校为核心主要是指高职院校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在其内部要建立起管理规范、目标明确、保障有力监控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以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二是以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体系,三是以教学质量资源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条件体系,四是以教学质量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质上是要建立起一种能够形成自我发展的机制体制,这种机制体制能够自觉地完善和纠正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二、教学质量保障核心体系分析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以保障教学工作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要突出教学质量目标的重点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一般由学校的定位、办学思路、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成。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由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把关。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是教学质量目标体系的量化形式,是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中的核心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一般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二是以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标准体系,三是以各个教学与管理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

示范院校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①。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认为,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由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构成的教学标准体系,又是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的核心体系。这是因为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龙头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供给人才成长的“奶粉”。高职教育的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新的课程类别,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完成这种全新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标准建设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由此可见,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组成的教学标准是核心体系。其他体系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体系进行建设的,也都是为这一核心体系建设服务的。其中,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体系应主动适应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建设,教学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应主动满足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系应主要依据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建设。

因此,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应递进性的突出两个核心体系建设:一是要突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要突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三、关于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专业教学标准是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依据,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专业教学标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它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学和进行评估的依据,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依据。

专业教学标准是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随着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对一些易于全国统一的专业,应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在校期间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学制与修业年限、学时与学分、教学进程(含实习实训)和职业素质教育安排等内容。

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条件是构成专业教学标准的主体。虽然它们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文件,但是,一个侧重于指导,是处于顶层设计的静态教学文件,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讲,具有普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一个侧重于实施,是处在过程中的动态教学文件,从实施者的角度来讲,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四、关于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规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定位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课程定位与设计应当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课程定位应当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和任职资格要求,说明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课程设计应当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坚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目标的确定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来自课程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就是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另一方面来自专业目标,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要注意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包容关系,应区分清楚两者之间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更不能等同。

课程内容要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根据后续课程的需要来确定。对于学习领域课程而言,课程内容主要反映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结果)、环境”等六个要素,换言之,“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对于一般课程而言,课程内容应当根据后续课程的要求确定,如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素质的养成等等。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应当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排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运用)和教学条件等。应当按照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要求,有针对性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和课程资源等都要符合课程内容及其组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校内实训条件要满足学生生产性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习要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课程考核应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方法,建立考核方案项目库,实施多元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可以通过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进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和习惯。采取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同时,结合水平性考核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阶段达标评价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3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动态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职业岗位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路桂明(1978-),女,吉林蛟河人,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6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1]教师主要依照教材进行授课,学生依照教材进行学习。因此优质的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应用电子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从学习这门课开始,学生才真正理解有关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术语、控制方法、系统分析和系统校验等概念。[2]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学科之间不断相互渗透,自动控制和反馈控制思想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专业、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中也有选修该课程的。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可有效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控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性能分析、维护、检测等工作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教材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知识的主要途径。现有的《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材主要包括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的时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直流调速系统、直脉宽调速系统(PWM)、交流调速系统等方面的内容。[3]教材特点是理论推导多、公式多、控制系统设计和校验多、理论知识深、实践操作少。教材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存在明显不足:如现有教材缺乏与岗位培养的对接,在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企业需要的工作任务等。现有教材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度大、跨度大、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少

目前,“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采用本科教材,理论多、推导多、公式多、操作性和生产实际项目偏少,给教师教和学生学带来一定困难,而且不符合高职高专“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要求。[4]有些高职院校课程采用成人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教材,它们大多是“本科简化型”教材,其知识量、难度量和应用性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存在差异,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教材编写团队结构单一,教材内容陈旧,不能跟上企业发展要求

现有教材编写团队大多是同一专业的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工业发展需要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教材内容由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存在理论内容简单重复,各章编写思路存在差异,编写质量不高,实验设备不统一等问题,影响教材的质量。

3.缺乏启发性和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应内容的有效衔接

教材版面设计过于单调,平铺直叙,编写格式缺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内容表达上,陈述性语言过多,缺少图像与文字的配合;内容的设计与生产实践联系不上或内容过于抽象;过多的强调基本定理、基本论证,实践内容较少,与职业岗位(群)的联系更少,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的内容几乎没有提及等。这些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启发性。

4.缺乏与理论教材相配套的电子资源和实践教材

高职高专人才(工科类)培养计划要求,实践学时需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但目前市场上的高职高专类教材主要是供教师授课使用的理论教材,由于实训设备的差异,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理实一体化教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而且多数教材缺乏与教材相配套的电子资源,如课件、习题库、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学标准等。

5.课程网站资源库的建设不足,不能实现动态模块化

多数课程网站定位和基本要求不清楚,教学设计水平不高,内容一旦确定,基本都是几年不变,缺少创新性技术和交叉学科的教学成果,不能体现自动控制方面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法

要想克服以上《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材存在的不足,就要深入研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法,探索适应“教师教”、“学生学”和“工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掌握岗位职业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相关岗位的常用生产设备,初步具备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工作的能力;具有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以“理实一体”为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需要。

如图1所示,以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职业岗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并重,着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新理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理实一体化特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结合学科发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更新。

增加开设实验课程的门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的数量;增加职业岗位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将课内培养与课外实训相结合,通过细化实践教育要求,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岗位实习、科技竞赛、职业技能认证和各类技能等级考试,如电子类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技能认证、绘图员资格认证等,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与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结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适应就业的针对性与适应职业岗位变换能力相结合,根据自动化类专业的特点,通过较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变化能力,将学校教育与国家执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相结合,将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的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法,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方法,使人才培养计划中各个要素更加协调。

三、构成动态模块化与理实一体化的立体教材

根据以上人才培养方法,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动态模块化与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建设方法。立体化教材建设围绕适合“教师教、学生学”展开,包括上课用的主教材和与主教材配套的辅助教材,如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教学与实训视频、实践指导材料、多媒体资源库。配套教材通过指导书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来实现,这样主教材和与主教材配套的电子教学资源一起,构成了动态化的教材体系。

“动态”主要体现在“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信息的动态化与配套电子资源的定期更新,即“稳定+补充”。稳定主要是指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与企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内容三年内相对稳定;补充主要补充先进控制原理与系统应用方面尖端技术所要求的内容。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立体化教材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做到三年一小补,五年一大补。动态模块化与理实一体化立体教材建设适应“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与“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注重以下特点

(1)教材内容综合化、教材编写模块化、实训内容一体化。将职业标准和技能认证大纲的内容渗透到教材内容上,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建立基于项目的结构体系,整个教材划分为八个项目如图2所示。项目之间层层递进,按照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和分析方法进行机构划分。前七个项目注重将维修电工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的理论内容及动手操作与系统分析调试、故障诊断实践操作部分融入到教材中。最后一个项目分成四个综合性任务,强化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项目。

(2)每个项目采用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精心选择任务,将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融入到任务中。如图3所示,根据任务要求,设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每个项目中,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原则,按照“任务布置任务要求任务分析解决任务能力扩展”的思路进行教材的编排。

(3)采用先进的仿真软件。本教材增添了MATLAB软件的应用,利用软件进行建模。通过软件仿真观察系统的动态输出,了解参数调整对系统的影响。有利于读者发挥自己的建模想象力,拓展读者的系统建模能力。

2.“稳定+补充”的动态模块化立体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利于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与企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使课程内容三年内相对稳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不变),课程资源库补充先进控制原理与系统应用方面最新的技术(控制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项目),适应“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课程建设方案,有利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网络创新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主讲教师、实训教师、兼职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近三年内毕业生参与的课程研讨会,确定合理的课程模式,规范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全程指导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如理实一体化、网络化、创新性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根据项目任务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项目知识,并将项目任务用于实践,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任玲华.试析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顾树生.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概况[EB/OL]. http:///details/contents?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8f68-0248&courseID=A050026&column=content.

第4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一)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

学科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存逻辑结构(相关性)或认知规律而展开的“平行”体系。是以老师的“教”为中心的。而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二个因素

1、课程内容的选择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由此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的重构

课程内容的重构,就是要改变按学科体系编排课程内容的“平行”结构,建立按工作过程编排课程内容的“串行”结构。这种“串行”结构的课程内容,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意味着,在工作过程或行动体系中获得的,是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的总和。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三)关于职业能力定位

职业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

1、专业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知识。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

2、方法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基本发展能力。

3、社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团队意识等。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基本的发展能力。

上述三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形成职业迁移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路径

(一)社会需求调查

1、对课程内容的需求调查

现有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对现有职业岗位需要改进的职业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外语水平、公关能力等;新的岗位发展趋势对从业人员要求的职业发展能力。

2、对课程现状的分析研究

对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对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设计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3、对课程数据的收集整理

有关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原有课程的反馈信息等。

(二)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针对一个岗位和一个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职业的工作职责目录,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这种描述即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三)分析工作任务

即进一步对每个工作职责进行分解,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专项能力。 转贴于

(四)进行教学转化分析

将一系列的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1、行动领域归纳。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能力整合,包括同类项合并等措施,将典型工作加以归纳形成能力领域,这里称之为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平台,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行动领域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是职业分析与归纳的结果,主要在企业里进行。至此所做的工作及其结果,仅仅与工作岗位相关。

2、学习领域转换。自这一步开始,必须在企业的目标中融入教育的因素。因此,作为职业分析结果的行动领域,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所谓学习领域即课程,它包括: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由学习领域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排序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认知学习的规律,这是所有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普适性规律;一个是职业成长的规律,这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特殊性规律。

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通过多个学习情境来实现。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这又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如前所述,学习情境的设计也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具有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要凸显不同职业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上的六要素特征;二是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要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训练。

(五)载体选择

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选择教学载体;且教学载体要具体,具有代表性、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编写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及课时、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教学中的难点、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要求、考核考试的标准和方法等。

(七)教材的研发

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采取立体化的表现方式,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开发教材及相应教辅材料。彻底改变传统教材的编写习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点把握教材开发的两个关键要素:知识选择和排序。

(八)考核方式

评价体系与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评价标准要规范、具体,且结合行业岗位标准,摒弃原有的落后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第5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以“必需、够用、适度”为指导思想,[4]对传统教学内容结构进行了优化和取舍,将教学内容融合为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材料、基本构件、结构设计、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结构施工图等新教学模块。以结构基本原理、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楼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施工图为教学重点。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抓住各类“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和设计应用核心,对重点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注重结构概念,强化结构布置的基本要求和建筑构造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围绕课程模块内容核心,以一些典型的受力状态作为重点,并加以透彻的讲解。构造教学应该着眼于理解,讲清为什么,特别是其中的力学道理。现有“建筑结构”的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体现“建筑结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而且忽视学生结构施工图识图能力的培养。[5]识图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围绕结构施工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等教学内容。注重讲授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三种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达法和系列图集为重点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1团队式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中各有侧重,有的以混凝土教学为主,有的以钢结构教学为主,有的以从事“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结合教师具备的实际工程经验和主讲课程优势,整合优秀教学资源,采用团队教学模式,即“建筑结构”课程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结构抗震等四大课程中主讲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共同承担和完成授课任务,改变传统由单一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课程由资深教授负责人牵头,组织和编制教学资料,集体备课、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针对“建筑结构”课程内容特点划分如下教学部分: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教学模块;混凝土构件和结构计算模块;钢结构模块;砌体结构模块;“建筑结构”抗震和地基基础模块;工程项目案例教学模块。课程各部分内容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专长,优化课程内容和讲课方式,弥补了采用单个教师授课时对部分教学内容的生疏或具体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相对更容易使学生掌握课程主要内容和强化相应的结构概念和工程应用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面向项目教学模式

面向工程项目教学模式,就是围绕真实的典型工程设计和实施案例连续地组织授课内容,可使各部分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更显内在逻辑性和更具工程直观性,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建筑结构”工程的理论知识。教师根据教学模块内容要求引入具体工程案例,以工程案例为基本教学背景,将学习者引入工程实践的情境中。教学工程案例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蕴含工程实践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要具有新颖性、时效性、背景清晰等特征。[6]课程教学采取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实际项目训练等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充分体现能力训练、支撑知识学习、工程应用能力整合。具体教学实施内容如下:能力训练项目内容,尽可能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和选取;单项能力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实现了一体化教学;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行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整个教学从课内到课外,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真实场境为载体、课内外能力训练并举、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了应用型工程人才教学培养的特点。具体例如通过7层的底层框架商住楼(框架结构-砌体结构)来进行实际工程项目教学,案例中的平面柱网布置图、平面楼板配筋图、梁平面配筋图、楼梯结构图等就使“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及梁板结构等成为主要能力训练项目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内容实际化、具体化,范例很直观地展示了建筑工程中梁、板、柱及楼梯等构件的平面布置和钢筋的设置要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项目中框架和砌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材料、施工及建筑构造处理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尤其是结合框架和砌体结构由于材料、施工及构造处理不当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作业、录像、参观、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逐步培养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7]教学中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方法,以实际工程对象为目标,实施课程教学,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在项目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现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具体问题的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结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第6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环境问题是指人为引起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或环境因素被改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实质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而围绕解决环境问题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则是环境工程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由于国内外对工程教育和实贱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技之长,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了环境工程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要培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掌握一技之长的环境工程本科技术人员,其首要问题就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这也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和是否具有特色的关键所在。

二、国内外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全球社会、政治动荡年代兴起的。1970年,在新成立的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不懈努力下,环境工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1970年之前,只有环卫工程师通过建造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到了80年代,经过工程技术培训的环卫工程师们改名为环境工程师,以便更好地与新环境保护局更广泛领域的环境职责保持协调。现代环境工程学科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正处在强劲发展阶段,涉及了大量的民用、化工及农业工程等领域。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极不平衡。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经费不仅很不稳定,环境工程从业人员也面对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有些大学院系内部的相关专业设置数量都在增加,也有些大学,涉及多学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却在减少;正在服务于环境工程学科的从业人员都是一些有学术背景的环境科学专家而不是环境工程专家。最近,美国在环境工程领域出现了三种旨在改变目前现状以求得进一步发展的环境工程学科模式:第一种是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的环境工程发展模式;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三种是依靠技术进步的模式。

欧洲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尚无统一模式,不同学校大多根据自身传统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及政府机构和市场的需求,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纳入到传统专业中或作为主要的专业方向,独立设置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在欧洲并不普遍。目前,欧洲的许多高校或研究机构设有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教学计划和有关课程,这些教学计划学制大多为1-2年,面向已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开设或实行5年一贯制的硕士培养方式,学生毕业后可授予环境工程学位或以环境工程为专业方向的传统工程学科学位,前种情形对高层次的学生更具吸引力。此外,有不少高校设有面向职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硕士培训课程,这与我国目前的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较为相似。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在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选修课时主要是围绕“三废”处理。统一的专业规范对规定基本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会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上出现雷同,进而失去自身的特色。纵观各个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大致由以下三种形式发展而来:第一,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的市政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第二,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由传统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第三,由其他矿业、石油、冶金、地质、海洋、农业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

三、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2008年临沂师范学院下发了《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意见》(讨论稿)。根据学校的要求,组织教师搜索资料,使其掌握国际上着名学校对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发现,各大学的课程都是根据该国或者当地实际设置的,因此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并且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临沂师范学院主要参阅了新加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之所以选择新加坡大学,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中国和新加坡在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是国际一流的课程设置,而且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他们有的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临沂师范学院可以直接植入,如:“Airpol-iutionassessmentandcontrol”空气污染评价与控制)、“Haz-ardousandsolidwaste”(危险固体废物)等,但是有些课程临沂师范学院进行了适当调整,如“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环境微生物学与生物工艺学)调整为“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另外根据临沂师范学院的专业特点删除了部分课程,如“Climatechange”(气候变化),“Energyresources”“conservationandalternatives”(能源保护)等课程。

另外,临沂师范学院还参考了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及佛罗里达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由于国外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各有其地域特色,因此简单照搬照抄是绝对行不通的。

近年来,临沂师范学院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认证补充标准》,并充分结合已经召开的四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主要精神,同时参考“注册环评师”、“注册环保师”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教材》的主要内容,临沂师范学院进行了课程设置和调整。新课程的改革主要依托以下几方面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强化课外学习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养成,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实贱训练课程的比重,同时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并科学处理讲、练关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即把全部课程和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三分之一的课程(教学内容)采取讲授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的内容以边讲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的内容以训练方式组织教学。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同时改变课堂以讲授为主、课内以巩固提高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理论课与实贱环节的合理分离与有机结合,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课堂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系统讲授模式,使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与作业布置有机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讲授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的讲授;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与基本思路;四是学生预习自学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提高的部分。其余内容均通过学生预习、复习完成,并以作业、测验、训练等形式进行检查。

(2)组织形式改变以教师为主导、以讲授为基本形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全校服务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问题式、启发式、探宄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需要灵活选用,一般可采取讲授、讨论、训练、讲练结合等形式。

2.课外学习体系建设

以自学指导、课外训练、实习实训为主要内容,以课外作业为基本形式,进一步完善课外学习体系建设,强化学生课外的学习训练。

(1)强化预习性作业进一步强化预习环节,充分发挥预习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讲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并在教学组织前布置给学生。预习性作业一般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预习,即通过学生自学,使学生掌握通过自学即能够学会的内容,以便教师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找出问题和难点,以便教师确定课堂讲授和辅导答疑的重点;二是以研宄为主要内容的提高性预习,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布置预习性作业,使学生在某些方面或某个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研宄基础,以此为课堂讨论准备条件;三是以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实贱性预习作业,使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实验实训所需的基本技能或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以此为课堂实验实训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提高实贱性作业比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贱能力以及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实贱性作业在作业中的比重显得尤为重要。实贱性作业一般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观摩、顶岗、调查等形式,主讲教师可根据课堂的性质、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确定实贱性作业,并通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

(3)增加巩固提高性作业的数量进一步健全课外学习体系,增加巩固提高性作业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增加以研宄、拓展为主要内容的提高性作业数量,并通过习题、读书笔记、论文、实验报告、设计说明书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

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特别是理论教学环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合理分离与有机结合,理论教学课程的门数减少了,但课程的内容却得到了凝练,教学的重点也更加突出,同时实验教学课程的门数随之得到了增加。实验教学与相关理论教学在内容上紧密结合,成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理论课程中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第一,强化理论基础和工程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基础研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研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将环境工程专业的数学课程调整为”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使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保留原来的“普通物理学”,并加大课时量。化学课程进行调整,强化学科化学基础。为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现对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化学课程进行了课程合并以及对环境工程的化学课程进行了系统优化,现调整后开设的化学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同时,加强工程专业基础,加开“电工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但保留原来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和”信息基础“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进行调整,突出环境工程的实用性教育。为了使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治理技术课程以外,一方面强调现有社会的需求,做到与时倶进,同时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扩大知识面,并充分考虑环境工程学习的系统性,环境工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贱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开设同时开设实验课程。

第三,结合学校特点,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同时加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以“注册环评师”“注册环保师”考试科目作为参考。临沂师范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地理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开设了“环境土壤学”“室内空气质量研宄”“清洁生产”“环境信息系统”“仪器分析”“城市环境学”等课程时,还开设了“环境工程名着导读”“环境专业英语”等课程。

第四,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将“其它选修课”设置为全校公选课,其中包括美术与艺术、经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音乐修养、美术、科学简史与英语口语等知识。

第五,加强实验和实习课程。环境工程专业及市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则有赖于较多的实验和实习训练。对于高校来说,这方面主要的问题还体现在资金方面,如何在现有的实验室水平上,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的机会,是各高校面临的又一问题。实验课程方面,在现有的实验室水平基础上,主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项目。实习方面则分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污染物治理工程、工艺、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参观考察各个不同工艺的污水、大气、固废治理实例;生产实习可以将学生安排在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或工厂的污染控制工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处理和控制的现状以及掌握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程序等。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实习场所、器材不够和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到了环境部门的状况,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

第六,有组织的环保活动为学生实贱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环保照片征集、环保课件制作大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进社区、环保演讲赛、环保科技论坛等大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增强了其在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所有课程基本上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有实贱课程并设有配套经费。部分课程设置小论文教学、英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的交互式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拓宽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7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电工 电子技术 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成为共识。教学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教学过程模拟工作过程,所学即所用等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深入人心。在这种大的背景环境下,我们对电子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进行了大力改革,编写了新的教材。新教材从教材内容到教材组织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材有了明显的区别:内容上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组织形式上充分的体现了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投入使用之后,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紧抓一个抓手

指的是教材内容的组织上要紧紧抓住“工作过程”这个抓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对口岗位一般是电子产品维修员、电子产品质检员、电子产品设计员、电子产品销售员、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员等岗位。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就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构建相关岗位的相对“真实工作环境”。比如“三极管的检测”与质检员的工作密切相关,就要构建真实的检测环境:给出检测的质量标准,总结检测的方法步骤,撰写检测报告等工作过程在教材上充分体现。使学生完成一个工作过程,会干一样活,形成一定的技能。

2、围绕三个目标

三个目标指的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在教材上是比较好体现的。除了内容上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表现形式上更加贴近工作环境,其他与传统教材无异。素养目标指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精神层面的目标,这在传统教材中是极少体现的。现在看来,这些素质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也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素养目标的可以体现在“活动”中,比如设置一定的“讨论”环节培养其创新精神;也可以体现在考核标准上,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从而锻炼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3、突出三种能力

三种能力即: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指的是团队合作、与人沟通、独立完成工作等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层面的和技能层面的能力;方法能力指的是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有意的突出出来。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步骤

教材编写中,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的经验,具体分以下几步:

1、岗位分析

就是分析本专业学员毕业后,对口的岗位或岗位群有哪些。

2、调研需求

结合分析得到的各个岗位,到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调研,看一看各个岗位对员工有哪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了得到可靠的数据,需要事先拟制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的调查项目。

3、创设工作任务

按照调研的结果,创设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一定是对口岗位上实实在在存在的工作任务。整个教材的工作任务一定要将所有的知识点包含进来。内容体系贯穿一条主线―电路,以电路作为载体,以电路作为教材工作任务划分的依据。各工作任务内容相对独立和集中;任务内容的排列顺序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前面任务出现的知识点,后面的任务不再出现。工作任务的名称一定要体现工作的过程化,采用“工作对象+动作”的命名规则。比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和调试。

4、确定内容

根据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课程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原则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每个任务的知识点,确定技能和素养。知识点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经验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的更好”的问题。

5、组织编写

教材编写人员以本专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主体,同时要吸收企业的实训师、对口岗位的员工、往届毕业生。以方便内容的组织和工作过程的操作为基本依据,坚持过程精益化,工作情境化,学习工作化,资源信息化的原则。

6、教材审定出版

审定人员必须由本专业的专家构成。审定人员必须进行详细的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再由编写人员对教材进行修订。如有必要,需多次修订,然后才能出版。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教材的基本形式

将整个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需要可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包括“学习目标”、“相关知识”、“任务指导”、“拓展延伸”四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

说明本任务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和素养三方面的目标。在教材中出现目标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初步本任务学习哪些知识点,会干哪些活。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让学习者了解相关知识点和技能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了解的,还是需要理解的,还是需要灵活应用的。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有意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2、相关知识

是教材内容的重点,主要介绍与本任务密切联系的相关理论知识。需要说明的是,本任务牵涉到的部分知识可能在前面的任务中已经说明,那么在本任务中就不再涉及。

组织的基本模式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完成相关测量的基础上讲解理论知识。为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本部分内容的组织分成“看一看”、“学一学”、“测一测”、“练一练”等活泼的模块。其中,“看一看”主要看器件外形、电路结构、实验结果等直观的现象,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学一学”主要是针对“看一看”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测一测”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简单电路或器件进行相关参数和性能的测量,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练一练”部分主要是针对以上知识和技能进行的练习,以加深印象,增强熟练程度。

3、任务指导

说明完成本任务具体的步骤、方法、标准、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是解决“怎么做得更好”的问题。

4、拓展延伸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本任务相关的较难的内容,比如:各类计算及课程标准要求之外的需要学员了解的拓展知识;二是与专业课程结合紧密的相关专业课上需要讲解的典型电路的分析和讲解。通过这个模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编写具体任务时,根据需要利用Multisim、protel等仿真软件加入了部分虚拟仿真实验,加大了学员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力度。同时在每个任务后面都附上了考核的标准,增强了学习的指向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教材集中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职业教育理念。试用期间,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比较实用,能有效的指导实践操作。

参 考 文 献

第8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一、课程改革理念与设计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前厅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密切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专业发展思路。依据“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以学习情境贯穿工作过程,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课堂模拟环境、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上课场所,教、学、做三者结合,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体现课程整体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具体做法有:校企合作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职业能力导向设计教学形式、课程设计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按照培养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行企校三方联动,形成多主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二、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性质

前厅运行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助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前厅基本运营标准、能够灵活运用客房销售技巧推销客房、能够熟练填制酒店前厅常用业务表单、能够熟练操作酒店房务管理系统等现代化酒店运作工具,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相处等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职业态度及勇于创新、乐于实践、与人和谐的职业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前厅基层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前厅一线具体管理实务,较熟练运用管理技能进行基层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职业情商的提升,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从事酒店前厅接待与基层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取。 (1) 选取原则。课程团队与酒店专家通过对前厅部所涵盖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获取前厅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遵循“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前厅部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前厅服务与基层管理岗位为主体参照,以前厅服务与基层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前厅服务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基础,融入企业方法性、经验性、程序性知识,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确定知识的难度范围,依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知识的系统性、适用性,选取并重构教学内容。

(2) 选取方式。第一,依据接待时间序列及酒店经营管理序列,设计学习情境。根据前厅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以前厅部实际工作为主线,以前厅部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经营管理序列与接待流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本课程的内容为前厅岗位认知、店前预订服务、抵店应接服务、宾客住店服务、宾客离店服务、前厅运营组织、前厅运营督导、前厅运营改进 8 个学习情境。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完成学生从新手到合格的前厅服务人员及一线管理人员训练的过程。

第二,依据学习情境设计,选取微观教学内容。在确立 8 个学习情境以后,设计课程微观层面具体教学内容。微观层面的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前厅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充分考虑了各学习任务的相互关联性、难度适宜性、工作过程完整性,进行归纳整理后,形成 30 个不同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 教学内容的组织。 《前厅运行与管理》 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前厅部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以前厅部典型的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课程的每一模块即前厅服务人员或一线管理人员的一项工作职能或工作任务,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酒店服务工作与管理的学习者、实践者,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融合。

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教学内容按照饭店前厅实际工作过程分为 3 个模块,整合成 8 个学习情境,以项目驱动教学。在教学整体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侧重于对学生前厅岗位入职的引导;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主要学习前厅各项业务技能;第三阶段主要全面提升学生前厅管理的技能,并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通过前厅职业资格考试。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完成学生从新手到合格的前厅服务人员及一线管理人员训练的过程。

(2) 实践教学的安排。前厅运行与管理实践课的形式可分为课堂实训和顶岗实习。

课堂实训:课堂实训在多媒体教室和本专业的酒店实训中心进行,课堂实训采用专题教学训练方式。每个专题的设置相互保持联系性,是实践性较强的训练项目。

顶岗实习:本课程通过工学交替进行的做法,以课堂学习带动课外训练的教练式的教学方法,扩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课程配制 《前厅实训指导书》,具体指导学生课外自主训练,使课外实践训练有章可循,切实提高课外实践训练效果。顶岗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顶岗实习以校内生产性实习场所为依托。具体安排如下:在开课的第一周安排学生到本地五星级酒店的前厅参观学习,由企业人员介绍酒店情况及企业文化,培养其职业基本认识;在以后的两个教学阶段各安排一周进行校内顶岗实习,每个阶段学生的专业技能呈递进式增长。课程学习完毕,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各酒店实习锻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本课程结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围绕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结合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内容要求,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不断进行改革与建设,长期以来,形成了符合课程特点和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设计。 (1) 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学习与应用结合,课堂与企业交替。课堂就是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室,就是模拟酒店,在实训室进行前厅各岗位业务操作,学习过程就是前厅业务操作过程;同时,积极利用酒店企业资源优势,部分课程在酒店现场教学。让企业人员为学生讲授酒店最鲜活的知识,接受最生动的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

(2) 开展“职业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教学环境、学习要求、行为规范的职业化,我们通过在校内模拟工作环境,营造出职业情境,要求学生统一工作制服,将班级组织转换为酒店的组织形式,以酒店的员工规范和相关制度来要求学生,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职业感。

2.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通过行动来学习,为了行动而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实施、创造等行动来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共同交流的形式深入系统地学习,通过小组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和成果评价的过程反思学习的行为过程方式来学习,通过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循环进行建构、重构、解构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整体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创新型四步教学法、现场教学、模拟教学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教学法。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教学中,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可视化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网络教学:将课程标准、电子教材、学习指南、教学案例、行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上网,向学生开放,通过在线答疑、网上提交作业等形式,实现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

(3) 教学资源与自我测试:为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前厅电子课程学习平台、提供酒店行业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建立自我测试栏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我测评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四)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采用全程化的“三结合”考核方式,即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最后的总评分数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业成绩。

前厅运行与管理课程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确定学生学业评价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是现代企业需要的从业人员除了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继续学习等能力,也就是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包括这三方面的指标。在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时,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指标,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评价手段,让学生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参与进来,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在评价中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以达到考评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此外,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客观、公平、公正的处事态度,为学生日后从事工作在“德”的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9篇: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摘要:构建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对高职人才培养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提出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标准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高职院校只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何把学生就业岗位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以适应岗位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和课程定位,通过对工作岗位深入调研后,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参考行业标准,将岗位技能形成课程知识与技能点,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职业性。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相关行业标准和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按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课程的内容序列。 二是针对性。高职课程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课程标准设计针对不同课程和工作岗位,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更新。三是全面性。包含课程教学的全部,人员上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内容上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考核等。

课程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评价包括三方面:一是课程设计评价。包括专业设置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对课程设计评价,可以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课程实施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依照一定规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过程做出描述和判断。对课程实施评价,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教育办学特色。三是课程结果评价。课程实施评价是针对教师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课程结果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评价学生应多角度,通过多种形式,重点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标准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创造仿真工作环境,转换师生角色,提高学生实践参与度,使教学环节与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岗位相吻合,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和企业管理等能力。

1、课程目标定位。高职课程目标定位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养成起主要支撑或促进作用。

2、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设计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教学方法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要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发挥学生课程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实施、评估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4、教学活动设计。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以典型企业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再现企业工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教学活动由易而难,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5、课程标准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建设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企业调研。包括企业机构、业务范围、作业流程、岗位对知识能力要求、相应职业资格等,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二是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分析是对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了课程职业能力分析表。三是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所要求的能力,转化为理论知识点,重新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实现岗位职业能力向课程内容的转换。四是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是指在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 “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单元设计,是以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具体落实课程内容的过程。在教学中,将每一个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三、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基础,遵循以学生为本,将课程评价重心落在学生身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综合评价,重视过程与多元评价相结合。

高职课程评价分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层次。课程设计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实施前期的准备评价,主要评价课程是否以职业能力为重点,满足产业结构需要,符合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与整体教学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实施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各环节,包括教学组织、环境创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等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应做到运行稳定、制度完善、行为规范,教师能围绕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谨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创设真实或仿真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环境的需要。课程效果评价是评价课程最终的结果,集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评价课程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能力需要。

根据课程三个不同阶段,可分别采取专家论证、督导听课、学生测评、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反馈等评价方式,按照不同阶段的评价细则,通过多元评价系统,形成 “三环节”、“三督导”的过程评价监控机制。即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环节过程评价监控,构建以教学督导、学生主体、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严中化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马树超.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