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个人身份证明精选(九篇)

个人身份证明

第1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近来,身份证和户籍成为话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身份证信息中将增加指纹方面的信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证会录入哪些内容?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只有短短的75年时间,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年,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就是中国现代身份证的雏形。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身份证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拥有身份证的。

古代身份证上信息比较简单,如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再细一点,将“单位”加上,不会有“出生时间”、“性别”、“身高”这些必须的内容。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就是一个物证。需要注明的是,它也有现代身份证上所没有的信息:如果持有者有兼职的,则要在上面写清楚。这种身份证实质是一种“官员证”,写有姓名的,在卸职后要交出来;未刻姓名的,则传给继任者。

古时的防伪术

那么,古代身份证如此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啊?或者如现在这样拿别人的身份证办手机卡,借用别人的身份证去银行办信用卡也方便吧?事实上,在古代也确实存在这些现象。古代和今天一样,确有假身份证,甚至出现连皇敢骗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有的会在身份证上特别注明伪造和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如明朝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没有相应的身份证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则要“依律论罪”。

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两种管理措施

一是设置身份证的“防伪标记”。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如鱼符类身份证,仅是为它配一个袋子,即所谓“鱼袋”。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时是给鱼符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袋子,这种袋子当然是用来装符的,皇帝召见时,你有符还得有袋子。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官员的身份证竟然只用当年的“防伪标记”来识别,即只用“鱼袋”,而把身份证的核心凭证――“鱼符”废弃了。

二是制作不同质地的身份证。即不同级别的人,制作身份证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样。仍以唐朝来说,制作鱼符的材料各不相同: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身份证,用黄金来做;五品以上官员身份证所用材料是白银;六品以下官员的身份证,质地则是铜料。鱼袋也据此使用相应的金、银装饰:三品以上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到唐中宗的景云年间,则改为:凡着紫衣者用金饰,凡着红衣者用银饰。因为这些身份证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的使用终身,即便退休了仍能享受身份证制度。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始于何时?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隋唐时期,当时朝廷给每位官员颁布一个“鱼符”。实际上,能够证明一个人身份的东西都可以看成是身份证,从这种含义上来说,中国古代身份证出现时间应该远远早于隋唐。

宣示等级的身份凭证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有以下几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

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苻、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此即《新唐书・车服志》(卷二十四)上所谓,“以明贵贱,命。”这一类身份证中数鱼符最为典型和流行,使用的时间亦久。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没改变。

鱼符,这种身份证正式使用时间在唐代,是唐高祖李渊的一项发明。李渊进入长安后,废除了隋朝那套旧的身份证制度,将隋朝使用的“竹使符”改成“银兔符”,接着又改为“铜鱼符”,有“交鱼符”和“巡鱼符”两种。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派出所”

(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左右符的数量不一定对等,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其第一功能起初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连高句丽、安南这些蕃国使者也统统都发给不同样式的符,蕃国符以雌雄来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蕃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臣,则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身份。皇太子也有身份证,但不是符,而是一种玉质的身份、正,即所谓“玉契”。如果皇帝外出亲征,或有其他事情不在京,由皇太子当“代总统”

(监国),身份证又不同了,所使用的是“龙符”;亲王或是大臣留守,则发给“麟符”这种身份证。

符中最有名的是“虎符”,一般由军将们使用。唐朝实行身份证制度时为什么不用虎形符?原来,这是为了避讳祖宗李虎之“虎”。后来武则天改朝大周时,为什么也不用虎而用龟?可能是龟比鱼更珍贵、更受尊崇的原因吧。虽然不久后龟符随武则天的逝去而消失,但却留下了一个过去特流行的词汇儿――金龟婿。金龟婿是优质女婿的意思,你想想啊,女儿找到了一个身份证是“金龟”的男人做老公,最低也是三品大员啊。所以,唐朝诗人李商隐留下了一首挺有名的《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舂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牙牌和腰牌,则是明清时候使用的身份证。牙牌是一种小片儿,当然也是等级身份证的一种。明朝的牙牌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录入身份信息时,比唐代的身份证要多一点,有时还会写上“单位”什么的,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等。

信息较为复杂的古代身份证,出现在清朝。清代身份证叫得最多的名称是――“腰牌”,腰牌上不仅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更绝的是,要求比较高的腰牌上还会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征录入,这也许就是现代身份证上要贴照片的起源。把面孔特征写到腰牌上,有点像现在要求把持有者指纹录入一样,是极为厉害的一种手段,当时还没有整容术,面部特征信息十分管用,想冒充还是颇为困难的。

第2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这意味着,在网络世界中,别人可以通过证明“他是我”,借由“我”的身份“招摇撞骗”,掳走“我”的财产。在安全专家的语系里,这样的产业链条 被称为黑产。亚信安全副总裁陆光明表示,“从产业规模看,2016年底我国网络电子认证市场还不到200亿元,但是黑产的规模已经高达千亿元左右。”

网络可信身份认证该出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确定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身份管理的可信依据,网络身份验证也需要可信度、权威级相当的可信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日前召开的C3安全峰会上表示,网络身份可信验证工作刻不容缓。

身份信息在黑市上被明码标价

“850块钱,就能买到开房记录、列车记录、航班记录等11项个人隐私数据,在身份黑市上,隐私的买卖是被明码标价的,能够用于制作假通缉令等 的身份证户籍信息,一条只需要10—40元。”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荆继武展示了一张明晰的价码账单,仿造一个企业身份信息的“五证”仅需要千 元左右。无论对于自然人还是法人来说,我国网络信息保护的形势都非常严峻。

“易获得”是个人电子信息难以规避的“软肋”。安全领域内,八成以上的信息泄露由内部人员所为。“很少有黑客愿意花那么大的代价从外攻破系统获取信息,从内攻破是更便利、更容易的。”陆光明说。

“既然防不胜防,能不能让这些偷窃泄露来的信息分文不值呢?现实生活中身份证的使用对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陆光明说。

如何让网络身份认证与现实身份认证一样“强有力”“无漏洞”,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新技术应用、新体系构建、以及与已有法律体系的共享共 建。国际上,欧盟2006年出台了开展网络可信身份体系建设的法规。美国2011年公布网络空间可信身份国家战略,提出10年时间建设美国网络身份体系。

网络身份验证难有“防骗”功效

当下使用的网络身份验证难有“防骗”功效,沈昌祥将问题归纳为3类:方法不安全、难保真实性;欠公平公正、难防篡改;缺乏法律效力、难以执法。 沈昌祥解释:“例如大量汇集在微信、支付宝上的个人信息,虽然是实名认证,但隶属于第三方企业,难以保障它们的不可更改性、不可复制性。”

陆光明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在国外以企业公信力作为社会公信力的商业行为居多,例如谷歌的互联网账号可用作其他跨行业的社会认证。但是,Facebook的身份数据泄露,严重到甚至可能会对美国高层政策施以影响,这一事件令人对这种模式的安全性产生顾虑。

被泄露之外,被利用更使身份信息安全问题“雪上加霜”。陆光明说,韩国2011年就爆发过一次非常严重的身份数据泄露事件,当时有3500万用户数据泄露,占当时韩国网民的95%左右。此事使得韩国政府开始限制网络身份收集,也宣告了其网络实名制的结束。

“身份非法买卖严重影响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效果。”荆继武说,身份黑市交易可以将个人的网络身份绑定到一个完全不属于本人的现实身份上。

“黑户”的存在,不仅侵害了可能并不知情的个人的利益,也使得真正需要准确掌握身份信息数据的电商深感困扰。“一家电商的责任人表示,他每天有 几十万新注册用户,其中有很多黑产用户,电商企业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成本去校验新用户,将‘黑户’挑拣出来,确保系统安全。”陆光明说。

荆继武总结道:“现有的身份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单一、难奏效,需要完备的身份信息数据管理体系。”

搭建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验证平台

“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发的APP,注册时需要身份证、姓名、电话等信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透露、被捆绑。”陆光明说,用户很难确定企业是否会将这些信息挪作他用。

通过搭建第三方平台的方法,或能解决这个“隐患”。

陆光明表示,一个保有用户信息的第三方认证平台,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认证用户、也确保用户的信息只用于约定的用途。“对于新型互联网企业来说, 平台把认证结果反馈给企业,企业获得的是平台处理过的可信的用户认证。而用户(消费者)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而不是多个信息不对等的企 业。”

先前已经聚集了大量客户信息的淘宝、微信等已经开始担负起这样的角色,目前,已经有“授权认证”等模式,让用户无需再次注册新应用的账号。荆继武表示,背后基于多模式多安全等级的电子认证技术,也保证了“不同等级的数据库使用者,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是不同的。”

“基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据基础,亚信安全之前就曾做过类似的平台构建。”陆光明说,随着国家互联网+政务战略部署的提出,亚信安全希望构建一个能够打通政务体系的、拥有法律效力的认证平台。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构建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基础设施,并加快与电子身份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的研制推广工作,未来将会加速 构建和网络电子身份基础设施配套的基础服务能力,基于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基础设施将会出现更多的行业化、跨领域的高可信、互信任的认证平台系统。

陆光明介绍,由国家不同部委授权建设,亚信安全参与搭建统一的身份信息认证平台,不仅仅要完成个人身份认证业务,还提供涉及到法人、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的认证服务。纵向来看,整个平台包括国家中心平台的建设,也包括中心平台与各个部委、各省市的对接建设。

为了担负起庞大的信息处理量,平台将构建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并推动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推进电子签名应用等,以期形成跨行业的身份信息认证 的传递和互认。通过推动单纬度、单系统、特定场景的可信身份,向多维度、综合性、可交叉的可信身份体系,助力网络安全身份体系发展。

相关链接

新技术让网上身份识别更可靠

居民身份证作为电子法定证件,本身兼有“线下”和“线上”法律作证的地位。沈昌祥表示,2代身份证识别体系建设时,预留了指纹识别的端口,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未被整合的认证手段,最近可能再被启用。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基础设施将融合各种新技术。”陆光明说,企业将持续创新可交互、易操作、高可信的新型认证技术,例如声纹识别、指纹识别、相貌识别等。

之前的身份可信判断,通过“我所拥有+我所知道”,未来将转向“我的特征+我所知道”。也就是说,之前“我拥有”的u盾、短信验证码+口令等方式,将被替换“我”特有的指纹、声纹、面相+口令等方式。通过新技术的加入最大限度做到只有“我”才能证明“我自己”。

在系统底层建设中,陆光明介绍,目前平台的主流技术仍是基于强密码实现安全保障,并会适时利用安全大数据,进行态势感知的风险预测和控制。对于新兴的区块链技术、时间戳等安全保障方式,平台将做到端口预留。

第3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鱼袋――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

古代身份证的制作很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用假身份证欺骗皇帝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一些身份证上会特别注明伪造、出借或冒用该证件的严重后果。如明代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没有相应的身份证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如混进后宫)、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谎称当大官),则要“依律论罪”。

研究发现,除了加强对身份证的管理、核对外,古代身份证一般有两种防伪办法。

一是设置身份证的“防伪标记”。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如鱼符类身份证,仅是为它配一个袋子,即所谓“鱼袋”。唐高宗时期是给鱼符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袋子,这种袋子当然是用来装鱼符的,皇帝召见时,除了要展示鱼符,还得亮出鱼袋。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核对官员身份时竟然只看唐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鱼袋,而把身份证的核心凭证――鱼符废弃了。

二是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身份证。即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身份证的制作材料也不一样。仍以鱼符为例,制作鱼符的材料各不相同: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鱼符是用黄金做的;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制作的材料是白银;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质地则是铜料。

金龟符――唐代最牛的身份证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他们也给高句丽、安南这些蕃国使者颁发不同样式的符。蕃国符以雌雄区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蕃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使,则出示雌符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其身份。

皇太子也有身份证,但不是符,而是一种玉质的身份证,即“玉契”。如果皇帝外出亲征,或是因其他事情离开京城,就由皇太子当“代总统”(监国),此时皇太子的身份证就不同了,他所使用的是龙符;若是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则发予麟符表明其身份。

符中最有名的是虎符,一般由军将使用。但唐代实行身份证制度时并不用虎符,这是为了避讳祖宗李虎之“虎”。后来武则天篡国夺权,将李姓唐朝改国号为大周时,也没有使用虎符,而用龟符。

虽然不久后龟符随武则天的逝世而消失,但由此留下了一个特别的词汇――金龟婿。金龟婿是指优质的女婿。想想啊,一个身份证是“金龟”的人,最低也是三品大员,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儿。

乌木腰牌――疑似郑和身份证

牙牌和腰牌是明清时期使用的身份证。牙牌是一种小片儿,当然也是等级身份证的一种。明代的牙牌有象牙、兽骨、金属、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地位和功能的不同而有差别。

在现代考古中,不时发现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如2004年,在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船坞遗迹的考古挖掘中,便发现了疑似郑和的身份证。

第4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丢身份证之后,成为“乌龙案”的主角有多少?答案是“比比皆是”,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林贝欣”。因丢失身份证而成为嫌疑犯,那是你“噩梦”的开始,接下来,心理上将遭受折磨,虽然最终可能会还你清白,但你的人生却有了一段“地狱经历”。身份证丢失之后的“噩梦”有多少?在网上搜索“身份证丢失、催款单”,因丢失身份证从天而降的“烦恼”的帖子扑面而来――“身份证丢失一年。收到银行巨额催款单”、“身份证丢失被人办卡透支,无端欠下7万元”、“莫名接到固话催款单。原是失窃身份证惹的祸”……此外,身份证复印件也能给你惹来“横祸”。看起来,一旦丢失了身份证,将使你处于不安和恐惧之中。

现在又有谁敢说,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林贝欣”呢?据推算。全国每年丢失身份证的约在100万人以上。日积月累,因丢失身份证产生的“噩梦”将使你我都难以逃脱,毕竟保证不丢身份证,保证身份证复印件不外泄的公民少之又少。

本来,居民身份证法第一条即开宗明义指出。身份证是为了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而身份证“乌龙案”的频发,显然极大地背离了这样的初衷。并且身份证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丢失的身份证无法像挂失的银行卡一样自动作废,它很可能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存在于某处,不知何时突然引爆。公民不知何时就会被警方“抓错人”:另一方面,身份证买卖成了一门“生意”。此外,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危险,有身份证出差错的存在……

在这个公民自由迁徙的年代,人口流动的频繁并没有让户籍制度改革完成彻底的转身。无数大地上的异乡者,都把身份证当做一张贴身的“护身符”,作为一种他们身份证明的合法标签。更重要的是,身份证承载与体现的,还应该有法律赋予公民的种种权利。这些年,公民对身份证最为普遍的诉求,也就是让身份证变成真正的“权利证”,来让他们不管身在哪里,都能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及时有效的服务或救济。而不是现在,公民对身份证充满恐惧和不安,只能通过捂紧身份证来“保护”自己。身份证作为高层次的证件,理应有较高的安全度。

法律的漏洞需要法律来堵塞:制度上的漏洞需要制度来完善:部门责任的需要部门来尽责。丢失身份证很平常,这不应该成为公民不安和恐惧的源头。

第5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1、农民外出务工时需携带哪些证件、材料?

(1)居民身份证。农民外出务工时,一定要携带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居民身份证。

(2)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该证明是由县(区)计划生育部门制作颁发的,用以记载本人计划生育情况的证明。

(3)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该卡是由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制作颁发的,准备外出务工的人员持居民身份证即可前往办理。

此外,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应携带其所取得的职业技能培训证明,以便于进城后增加就业务工的机会和提高工资待遇。

2、农民外出务工在务工地需要办理哪些证件手续?

(1)暂住证。暂住证是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市区或者乡、镇在其他地区暂住的证明。

暂住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工地的务工人员,由单位或雇主将暂住人员登记造册,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申领者本人也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直接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暂住证为一人一证。除公安机关依照规定可以收缴或者吊销暂住证以外,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暂住证。

随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有许多地区已在逐步改革暂住证的管理和申领规定。外出务工农民要注意向务工地公安派出所了解有关暂住证的新规定。

(2)外来人员就业证。外来人员到达务工地后,需要持居民身份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及当地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等,到务工就业所在地的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办理外来人员就业证。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将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出示外来人员就业登记证。

3、居民身份证有何用处?

居民身份证是证明我国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凡是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领居民身份证。公民在办理下列事务、需要证明身份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1)选民登记;(2)户口登记;(3)兵役登记;(4)婚姻登记、收养登记;(5)入学、就业;(6)办理公证事务;(7)前往边境管理区;(8)办理申请出境手续;(9)参与诉讼活动;(10)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11)办理个体营业执照;(12)办理个人信贷事务;(13)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14)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15)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16)提取汇款、邮件;(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它情形。

4、公安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验公民的居民身份证?

公安机关在下列情况下,有权查验公民的居民身份证,被查验的公民不得拒绝。(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4)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它情形。

公安人员依法执行公务需要查验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时,应当首先出示自己的执法证件。

除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或者作为抵押。

5、居民身份证如果丢失怎么办?

公民遗失居民身份证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补领新证。申请补领新证时需填写《常住人口登记表》,并交近期标准相片两张。

6、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行为?

(1)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2)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3)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使用骗领身份证的;(4)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5)拒绝公安机关查验居民身份证的;(6)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上述行为将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农民外出务工乘坐交通运输工具应注意哪些事项?

(1)外出务工人员需要乘坐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到达务工地点,从购票后进入乘运人指定的候车地点开始,乘客和承运人之间就存在着旅客运输合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在发生纠纷时能够证明自己与乘运人之间存在着旅客运输合同的法律关系,外出务工人员一定要保存好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凭证(车票、船票)。如果在中途乘车的,一定要主动向司乘人员索要车、船票证。

(2)外出务工人员在旅途中,要注意不能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 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它违禁物品。违反规定,携带或夹带危险品乘坐交通工具时,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行为人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造成危害后果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8、在城市道路上行走时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1)行人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的,须走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必须看灯行走。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3)没有人行横道的,须注意车辆,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4)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必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禁止翻越道路隔离栏,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9、农民工进城务工,承包的土地如何处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不得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纠正违法收回农民工承包地的行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

10.外出务工,请了解你作为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即劳动者在就业时,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选择职业时,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爱好、兴趣的职业;(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7)检举和控告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包括: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等。)

第6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临时身份证能贷款吗?临时身份证和正式的身份证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不能提供正式身份证的情况下,临时身份证也能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因此是可以去贷款申请贷款的。临时身份证有效期一般是3个月内,有效期内申请房贷车贷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临时身份证贷款过程比较繁琐,要求申请人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信用记录良好,有还款能力才好办理。总而言之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是可以办理贷款,但是审核比较麻烦,有些贷款机构怕麻烦不接受临时身份证贷款。

临时身份证贷款注意事项?事实上,临时居民身份证跟正规身份证一样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不管是在办理贷款或是另外的需要身份证的活动中,都能提供临时身份证来作为自己的身份证实。如果身份证丢失,临时身份证也可以(必须在有效期内)。切记贷款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自己的个人资质。临时身份证办理贷款过程会比较繁琐,很多受理人不愿理办理,如果不急于贷款,可以办理正规身份证后再去贷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第二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长期固定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第四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内容,以本人档案记载内容和公安机关编制的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由本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统一组织文字信息和人像信息的采集、录入、审核。

第五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由本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向本人长期固定住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代为申请。

第六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由本人长期固定住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第七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在服役前已经领取居民身份证,服役期间居民身份证仍在有效期内的,不再换领新证;但是,应当向其所在团级以上单位登记备案。

第九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的,由本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代为申请;公安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团级以上单位代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领取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后,应当及时发给本人。

第十一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从事有关社会活动,需要证明公民身份的,凭居民身份证证明;执行任务、办理公务、享受抚恤优待等,需要证明现役军人或者人民武装警察身份的,凭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制发的身份证件证明。

第十二条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团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所属人员居民身份证的申领登记、备案等制度;在所属人员的本人档案中,应当载明其公民身份号码。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及其有关人员,在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和发放工作中,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和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四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国人民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四)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五)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对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予以收缴。

第十五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有本办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有关人员在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和发放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国人民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审查不严,致使登记信息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利用办理居民身份证工作的便利,收受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三)故意提供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虚假信息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个人信息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和发放工作中有前款第(四)项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管理的离休退休干部和待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200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 网络身份证 事半功倍,从身份证中提取出生日期 二代临时身份证制作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身份证自动读取系统在献血管理中的应用 身份证读卡器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身份证智能求职系统设计及其在人力资源服务点的应用 第二代数字身份证商业应用探讨 营养“身份证” 办身份证 “未来身份证” 认识你的网络身份证――IP地址 二代身份证速印的应用突破 小处着手 提升大行业办公效率 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在献血流程中的应用 皇帝的身份证 鸡蛋的身份证 电脑身份证TPM 母亲的身份证 塑料的“身份证” 鸡蛋的“身份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网络身份证”从应用破局 “网络身份证”从应用破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马雪婷")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只要把eID 卡往具有NFC 功能的手机背后一贴就可完成注册和登录,图为工作人员演示用NFC 手机支付功能进行刷卡消费

如果你在中国工商银行申领新的金融IC借记卡,会发现卡背面多了一个两环相扣的图标,图案显示出“eID”三个字母。

eID是英文“Electronic Identity”的英文简称,国际上通常定义为“由政府颁发给公民的用于线上和线下识别身份的证件”。目前,新发行的工商银行金融IC借记卡同时还是一张eID卡,只要持卡人选择开通该业务,即可获得一个eID网络电子身份标识。

为确保卡片和本人一致,这张可以标识个人网络电子身份的卡片只能由本人在线下申请办理,在线上应用时,eID只是一串有证书保护的无意义的数字,而这串无意义数字所对应的个人信息,只掌握在“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数据库里。

也就是说,持卡人通过eID登录网站或者APP的时候,是以密码技术而不是直接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的具体信息为信任基础。这样,即便网站或者APP遭到攻击,eID持卡人的身份信息不会被泄露。

目前,我国的第二代身份证只具备线下个人身份识别和防伪的功能,而线上应用普遍采用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间的关联关系识别身份,因此留下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eID的目标就是在保护公民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实现线上身份识别。”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书记严则明告诉《t望东方周刊》,如果不从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网络的信任体系就非常脆弱,在线高附加值的商业服务的成本就会非常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网络征信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制约,“要么承担个人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要么一些对真实身份有要求的行业无法发展;同时,如果不彻底改变互联网应用的信任体系直接基于身份信息,那么窃取、买卖个人信息,以及电信和网络诈骗的案件就不可能根除。

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隐患

严则明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建立网上信任体系,是很多国家都在探索的问题。

比如韩国就在2007年启动线上个人信息认证,实现网络注册实名化。因为个人认证信息均为真实而明确的信息,很快韩国门户网站“NATE”、社交网站“Cyberworld”等遭到黑客攻击,造成3500万名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6.5亿,诸多关系个人社交、交易的网站均需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而信息泄露事件也曾多次发生,比如2014年携程网、12360网站等的用户信息泄接连发生,更著名的则是2000万酒店开房数据被泄露后挂在网上供人查询事件。

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底,被证实已泄漏的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多达11.27亿条,内容包括账号密码、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甚至还包括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直接导致了这些年电信和网络犯案由骚扰转为精准的诈骗,另外,利用他人身份向信用卡机构、P2P小额贷款机构进行诈骗也多有发生。《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三成网络诈骗案与个人信息泄露相关。

“eID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严则明说,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从2009底年就开始网络身份管理的研究,目前,“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审查,并依托中国工商银行的借记卡向公民试点签发eID卡。

早在2006年,欧盟委员会即《2010泛欧洲eID管理框架路线图》,从顶层统筹规划eID管理框架。为配合上述线路图,2010年德国出台《电子身份证条例》,对eID卡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奥地利和英国也分别推出类似法案。

2012年,欧盟进一步提出《电子签名和电子身份证法规》草案,围绕电子签名和电子身份证两项基本要素,提出无国界的欧盟数字市场,在尊重隐私和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各成员国的民众和企业能够使用本国签发的电子身份证获得其他国家提供的等同服务。

无法反推身份信息 eID使用示意图 2011年3月1日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采用无接触智能卡技术具有eID功能的新式德国公民电子身份证件卡亮相

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事业部副主任胡永涛介绍,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个人的网络身份标识。通俗地讲,eID就是由公私密钥保护的上网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密文代码,使用eID的私钥由上网公民本人掌握,而公钥由权威机构掌握、保障网络身份的有效性。

严则明告诉本刊记者,eID的加密算法很难被破解,“即便被读出,也只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符串,而且无法反推到个人身份信息”。

他说,目前eID在密码技术上是最高级别的安全类型,“存在的漏洞只可能是主动泄露的风险,即持卡人主动把自己的eID卡和密码交由他人使用。但即便如此,这个行为也是可以被追溯的。”

eID在签发过程中会留下录像等痕迹,发行登记机构会保留备查,一旦发生问题即可追溯,这是此前网络实名制难以做到的。

用户在申领和开通eID业务后,就可以使用读卡器或者带NFC功能的智能手机接入应用。“eID技术规范要求,接入eID网络身份服务的互联网应用机构后台不能直接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只能存储用户对应的编码,在个人隐私保护上形成一道防线。”严则明说。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只要把eID卡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背后一贴就可完成注册和登录,而无需记忆更多的账号和密码。

突破推广瓶颈

据严则明介绍,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累计发行eID卡达到2000万张,并以每天约10万张的幅度增长,“但是,在试点过程中,由于应用场景少,开通eID的比例不高,工行网点的发行体验和培训也没有跟上,因此,公众对eID的认知还相当欠缺,需要有强应用来推动。”

应用落地,是eID推广的当务之急。

负责eID应用推广的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亓文华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互联网服务企业开始接入eID应用。

除个人用户,亓文华说,以物流、证券以及金融信贷为代表的行业,对eID的接入很有热情。“对网络真实身份有刚性需求、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比如证券公司的开户业务、网上金融支付业务等,积极性更高。”

以物流行业为例。中国多年来未能出现占领绝对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物流总额达到213.5万亿元,其中中小物流企业占据90%的市场份额。

“无法有效识别身份信息,是物流业的发展瓶颈。”安保泓物流联盟创始人白芷安告诉《t望东方周刊》,在传统物流行业中,发货人和收获人的身份全凭一张手写的物流单据验证,而工作人员在送货时往往凭借手机号码来确认收件人的身份,“丢件、错件现象屡见不鲜,出现纠纷后抵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由于发件人责任主体不能确认,更严重的情况是快递违禁物品。白芷安说,早年她曾在快递集散地碰到过伪装成正常货物的甚至枪支,“由于寄件人无法准确追溯,往往不了了之。”

她说,由于物流行业信用体系远不完善,保险业务不愿意介入,银行更不愿意授信和贷款。

“物流行业对身份真实性的识别是刚性需求,eID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白芷安说,包括发货方、物流公司、收货人等不同角色,均可以在NFC手机或者读卡器上进行eID认证,过去无法实现的实名发货、实名收件、实名运输、实名派送以及实名签收,都迎刃而解,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因身份问题而导致的大量纠纷和官司。

360手机助手选择接入eID,是基于对行业的预测和对用户习惯的分析。

360公司手机助手事业部总经理陶伟华告诉本刊记者,大量传统行业纷纷以O2O的模式进入互联网,“如果要长久发展,首先要解决身份认证。”

以打车软件为例,陶伟华说,如果不能解决身份认证问题,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调研显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只有30%习惯在线支付,其中原因正是很多人对于网络现状的不信任。

第9篇:个人身份证明范文

关键词 USB Key PIN HMAC-MD5 双因子验证 PKI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know),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have)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真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who you are),比如指纹、面貌等。 信息系统中,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手段也大体可以分为这三种,仅通过一个条件的符合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称之为单因子认证,由于仅使用一种条件判断用户的身份容易被仿冒,可以通过组合两种不同条件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称之为双因子认证。身份认证技术从是否使用硬件可以分为软件认证和硬件认证,从认证需要验证的条件来看,可以分为单因子认证和双因子认证。从认证信息来看,可以分为静态认证和动态认证。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软件认证到硬件认证,从单因子认证到双因子认证,从静态认证到动态认证的过程。

现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用户名/密码方式

IC卡认证

动态口令

生物特征认证

USB Key认证

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一种方便、安全、经济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密码学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基于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是基于冲击/响应的认证模式;二是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式。由于USB Key具有安全可靠,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加上PKI体系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使用USB Key存储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已经成为目前以及未来最具有前景的主要认证模式,如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U盾、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网上证券系统、网上报税等对对身份认证要求比较高的环境中。下面将以某一品牌的USB Key说明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式。

一、USB Key冲击/响应的认证模式

USB Key密钥采用双因子验证的方式,一个合法的USB Key密钥使用者除了必须掌握USB Key的PIN码,还必须持有自己的USB Key硬件才能通过身份认证。其中USB Key硬件内部采用HMAC-MD5算法,这是一种高强度的冲击响应算法,冲击响应模式与传统的用户名加密码模式相比更加安全,因为冲击响应模式中的共享密钥绝对不会在认证过程中暴露。在USB Key使用之前首先要对USB Key进行初始化,以合理分配USB Key的公有存储区及私有存储区,同时要求对PIN码及key进行设定。

MD5和SHA-1是一种HASH函数,又称杂凑函数,类似于指纹的应用。在网络安全协议中,杂凑函数用来处理电子签名,将冗长的签名文件压缩为一段独特的数字信息,像指纹鉴别身份一样保证原来数字签名文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经过这些算法的处理,原始信息即使只更动一个字母,对应的压缩信息也会变为截然不同的“指纹”,这就保证了经过处理信息的唯一性。为电子商务等提供了数字认证的可能性。冲击/响应认证模式的认证过程分为PIN码验证、冲击/响应验证两步,也代表了验证的两个层次。PIN码验证在本地进行验证,而冲击/响应验证是一种PKI加密体系,需要进行服务器端验证。PIN码验证:用户登录系统时,首先要提供给系统当前密钥的PIN码,系统会利用这个PIN码与密钥中的PIN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那么进行冲击/响应验证。冲击/响应验证使用PKI验证体系,本USB Key中内置单向散列算法(MD5),预先在USB Key和服务器中存储中一个证明用户身份的密钥(共享秘密)KEY,当需要在网络上验证用户身份时,先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一个验证请求。服务器接到此请求后生成一个随机数并通过网络传输给客户端(此为冲击)。客户端将收到的随机数提供给插在客户端USB接口上的USB Key,由USB Key使用该随机数与存储在USB Key中的密钥进行带密钥的单向散列运算(HMAC-MD5)并得到一个结果作为认证证据传给服务器(此为响应)。与此同时,服务器也使用该随机数与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的该客户密钥进行HMAC-MD5运算,如果服务器的运算结果与客户端传回的响应结果相同,则认为客户端是一个合法用户。如图1所示:

图1“R”代表服务器提供的随机数,“Key”代表密钥,“X”代表随机数和密钥经过HMAC-MD5运算后的结果。通过网络传输的只有随机数“R”和运算结果“X”,用户密钥“Key”既不在网络上传输也不在客户端电脑内存中出现,网络上的黑客和客户端电脑中的木马程序都无法得到用户的密钥。由于每次认证过程使用的随机数“R”和运算结果“X”都不一样,即使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认证数据黑客被截获,也无法逆推获得密钥。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用户身份无法被仿冒。

图2为USB Key冲击响应模式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中的详细认证流程。

二、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式

冲击响应模式可以保证用户身份不被仿冒,却无法保护用户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设施)构架的数字证书认证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用户的身份安全和数据安全。数字证书是由可信任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一组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密钥)的数据结构,PKI体系通过采用密码学算法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流程和保证了只有数字证书的持有人的身份和数据安全。然而,数字证书本身也是一种数字身份,还是存在被复制的危险,于是,USB Key作为数字证书存储介质称为实现PKI体系安全的保障。使用USB Key可以保证用户数字证书无法被复制,所有密钥运算由USB Key实现,用户密钥不在计算机内存出现也不在网络中传播。只有USB Key的持有人才能够对数字证书进行操作。由于USB Key具有安全可靠,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加上PKI体系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使用USB Key存储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已经成为目前以及未来最具有前景的主要认证模式。

三、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中,采用了流程控制,资产责任要具体每个人,所以要求用户身份的认证方式要采用一种安全的验证方式,本系统开发人员经过认证分析各种身份认证系统的优缺点,最终采用安全性高,并且成本较为低廉的USB Key身份认证方式,通过此认证方式,切实保障了操作人员身份的唯一性、正确性。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系统登录采用USBKEY的冲击/响应模式,打开系统后,系统要求用户必须插入USB Key到计算机中,如果用户没有插入计算机中,点击登陆,那么将提示用户插入USB Key,并拒绝登录。

当用户插入USB Key后,输入PIN码,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PIN码与USB Key中的PIN码做对比,如果相同,那么系统认为有效,并与数据库中进行验证,如果两者不同,那么系统拒绝登陆,并提示用户PIN码错误。

当用户正确输入PIN码以后,系统提起当前USB Key的唯一序列号并与系统随机生成的随机数进行MD5运算,生成一个认证值,并且USB Key自身根据这个随机数进行运算,并生成一个请求值,如果请求值与认证值相同,那么登陆有效,允许进入系统进行操作,否则拒绝登陆,并提示该USBkey没有对应的用户身份。如果当前请求值与认证值相同,系统验证有效,那么系统将自动获取当前USB Key所属的用户,登陆后所有的操作都是当前用户的有效操作。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一个有效的身份认证包括要求用户具备有效条件。USB Key硬件、USB Key的PIN码,系统的随机MD5验证。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系统将不能通过验证。如果非法用户取得了合法用户的USB Key硬件体,那么如果没有正确的PIN码,也不能通过身份认证,如果非法用户取得了合法用户的PIN码,如果没有USB Key硬件,也不能通过身份认证。通过这种软硬结合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非法用户对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窃取。通过系统的随机MD5验证,避免了通过网络窃听的方式伪造登陆的情况。这种双因子验证的认证方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非法用户伪造合法用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