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

第1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论文内容提要: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需要: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单一经济向多元发展的转变;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经营;挖掘产业文化要素。构建特色城市文化。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经营。完善城市功能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

第2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西部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路径;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体制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0;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5-0008-05

Transition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andStrategic Pa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NG Xiao-m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Abstract: With gradually exhausting of main resources, the transition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is urgent, however, the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st resource-style cities are seriously impeded by i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reakdown, weak urban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ocial and democratic problem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general law of resource-style city development, and by learning from foreign main mode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the west region of China should scientifically plan resource-style city development, establish and complete the related law system and specific organization agencies, improv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emphasize employment and consolidate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make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supporting the transition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The transition of resource-style cities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and the transition path includes industrial transition, enterprise transition, governmental transition and system transition.

Key words: west resource-style city; resource-style city transi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industrial transition; enterprise transition; governmental transition; system transition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天然气、煤、镍、铬、锰、铜、磷分别占全国储量的71.2%、38.5%、89.4%、69.3%、52.3%、53.4%(陈耀邦 等,1995)。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西部地区相继兴起,这些城市为国民经济、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矿业网的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中西部占1 /4 强;据国务院于2008 年和2009年两次公布的共计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西部有12个,占1 /4强(刘吕红,2009)。然而,一些资源型城市因受资源的枯竭或资源性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矿竭城衰、经济萎缩等经济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及战略需要,在西部形成了大量的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个旧、铜川、白银、玉门、金昌、克拉玛依、万盛等。随着资源型城市主体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急剧滑坡,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阻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王小明: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1.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

西部资源型城市普遍都是“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悬殊、大工业小农业”的畸形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追求资源产品生产数量的扩张,导致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城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及粗加工。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单一初级的城市经济结构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经济发展抗干扰能力较弱,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的开采挖掘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地形地貌原有的形态,引起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采矿占用和破坏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且土地复垦率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矿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产生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大气和水环境,破坏水均衡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难度大。

3.社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西部资源型城市“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开发建设历程,使资源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之初不得不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企业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企业效益下降,城市经济增长放缓,资源型城市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4.城市基础薄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受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边远的影响,城市建设未能很好地布局和系统规划。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准低,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投资环境差, 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足以说明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础和难度。

5.区域创新能力较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基础薄弱,难以自主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又地处偏远地域,不仅难以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反而出现了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同时,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人才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高级人才及高级产业人才缺乏。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及模式的启示

1.一般规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 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和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周期息相关,同样要经历兴起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孙艳峰 等,2010)。如果在成长期或繁荣期,充分利用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 着力培育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以接续产业为动力拉动城市产业周期曲线昂首向上延伸,资源型城市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翟彬 等,2010)。

2.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既和经济体制有关,也和社会背景有关,同时和产业发展经历、地理区位、市场结构、城市规模、文化背景等也有着深刻联系。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从转型的主导力量和调控手段综合来看,一般可概括为四种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王小明,2011)。市场主导模式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为代表,政府很少做具体的转型控制,主要做好规划和服务工作,城市是兴盛还是衰败,更多是通过市场力量和企业自身发展决定。政府主导模式以日本为代表,政府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情况设定目标和措施,制定法规、政策主导城市转型。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以欧盟为代表,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合力推动城市转型。自由放任模式以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为代表,政府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几乎不采取措施,放任自由发展,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无作为,同时缺乏适宜的市场机制,其结果是城市几乎不发展。

3.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综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所处国情和历史阶段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有一些共性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主要有:一是科学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熟期、繁荣期就应谋划城市未来的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专门的组织机构;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四是重视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五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三、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路径包括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和体制转型。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企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体制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政府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保障(高云虹 等,2010)。

1.产业转型

尽管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类型、所处阶段、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各不同, 其产业转型也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套用,但产业转型的实施主体(政府、企业),应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对产业转型进行定位,科学引导产业向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聂华林 等,2010)。生态化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源的优化利用与污染的源头治理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利用综合化和生产清洁化,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环境的整洁。特色化正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及其人力资本优势。产业化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问题;有利于解决资源科技进步不适应新阶段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提高各产业环节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延长生产链条,提高西部资源型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品牌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挖掘区域特色品种,形成具有品牌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产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产业,培养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新型资源产业,提高资源型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转化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进西部现代特色资源型产业建设,推进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2.企业转型

在计划经济时期,西部资源型企业不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代替政府承担着大量政府职能,具有明显的企业办社会特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资源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提升,但西部资源型城市“大企业,小社会,小政府”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国有大型企业依然承担着社会职能,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因此,企业转型是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必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让资源型企业真正成为现代企业,剥离其大量的社会功能和沉重的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还需进一步转变其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方式。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 减少企业对主导产品的过度依赖,减轻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涨落时所造成的波动,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从粗放型、消耗型、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转向集约型、节约型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从脱离区域母体的飞地型企业转向与当地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相互合作、紧密联系的企业;从依靠本地资源开采转向挖掘可替代资源,包括寻找替代资源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资源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西部资源型企业在产权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3.体制转型

体制转型应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区别进行。一是对处于资源开采成长期或繁荣期的资源型城市,应建立和完善其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主要是加快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以增强其地方财政的积累能力。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包括:完善资源税征收制度,如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征收税率、调整计税依据、试点建立和实行绿色税收体系;完善资源税征收的法律法规和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以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水平;界定资源产权及其收益权,调整资源租的实现方式以增大地方政府和人们占有资源税金和资源租金的份额;建立相应的转型储备基金制度,提高资源税金、资源租金的监管以提高资源税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对处于资源开采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而言,则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的历史补偿机制。资源开采历史补偿机制的构建具体包含: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甄别,摸清资源已枯竭或濒临枯竭的城市数量;明确补偿资源价值的构成;理顺相关补偿客体的利益关系;构建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支付体系等。

4.政府转型

西部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新建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典型的“先矿后城”的城市发展模式。作为全国工业发展的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基地,其政府职能是经营企业、服务于资源开发,其职能和资源集中于某一资源产业的结果,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及这类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西部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快政府转型。政府转型包括政府职能转型、体制和理念转型、政府视野转型等方面。职能转型即从服务于资源开发、经营企业型的政府转型为综合型、经营城市型的政府;体制和理念转型即从经济型和行政体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和市场导向型政府转型;视野转型即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树立国际思维和全球眼光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营销。

四、加快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决定其对制度需求弹性较小,同时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管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规制的研究和实践,给予资源型城市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的作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加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从国内外情况看,只有极少数资源型城市能够自发、比较顺利地完成转型发展。要树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鲁长亮 等,2010)。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应借鉴生长极核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以点带面地进行协调发展。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资源型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在发展初期不过分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协同,最终实现协调发展。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以分散形式解决职工居住的矿区建设方式已经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必须朝多功能、集约式的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创造转型发展良好环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环境。西部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城市功能的构建,进行城市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投入,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二是软环境。如法律、体制、政策、市场机制、文化、教育、政府服务和行为约束、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建设, 并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改革经济增长机制,理顺城市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理顺关系,扩大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4.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西部资源利用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尚有很大潜力。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可利用性差的资源加快转化为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换代,实现采矿的现代化。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发展新型金属、新型非金属及常规矿物原料的替代品和二次资源,扩大资源供应来源。鼓励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以及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废渣、废气、废液)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鼓励对废旧金属及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降低生产成本。

5.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西部资源型城市应加强科技创新,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单一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集约、效益和科技型的发展。一是通过科技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类型,避免基础原材料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重污染型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加速资源依赖型城市向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推进产业转型。二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和人才观念的创新转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加快发展,增强人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调动人们学技术、学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劳动者大力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三是政府各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创新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 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

6.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资源型城市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也多,对城市和周围区域均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手抓环境治理,一手抓生态产业发展。在加大污染治理、安全饮水、新型能源、水土保持等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多层次的生态转型。在微观层次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中观层次上,以培育生态产业链条为核心构建生态园区循环,同时加快生态服务业发展;在宏观层次上,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建立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等,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陈耀邦,等.1995.中国西部开发年鉴[M ].北京: 改革出版社.

高云虹,王美昌,刘强.2010.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及其转型路径[J].财经科学(10):103-109.

聂华林,李光全,杨艳丽.2010.新时期西部资源型产业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5):59-63.

刘吕红.2009.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及政策设计[J].青海社会科学(6):160-164.

鲁长亮,王翠萍.2010.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7-10.

翟彬,杨向飞.2010.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8):59-64.

第3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思路转型的原因、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思路实现转型的目标与要点,最后分析了基于转型思路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

【关键词】

转型;发展方式;经济;管理

1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发展指的是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会质量也得到相应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此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就业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医疗以及教育行业的总体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然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却稍显迟缓。这个现象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等收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反而更大。最后使得我国经济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发展出现了分歧,分层化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反而增加。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国家必须通过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的转型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继而弱化社会矛盾,实现全民的发展与进步。

2 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转型的原因探讨

2.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经济增长数据的一味关注,使得国家忽视了传统能源消耗量的激增。如果在没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之前继续保持这样的能源消耗速度,我国就会出现资源紧缺的局面,进而导致社会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经过等值折算以后大约有三万亿,占经济增长总量的13.5%。这个数据向我们清楚地反映出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高能耗后果。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警醒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2.2 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我国城镇与农村的两极化发展,具体体现在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上,并且不同市场领域以及不同地区的收入也有比较大的差异。而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国家的相关管理政策有关。由此可知,对于国家来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3 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思路实现转型的目标与要点

3.1 凸显出公平的原则

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有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因而公共资源的分配过程也就更加复杂。在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下,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遵守公平分配的原则,才能达到实现转型的目的,弱化社会矛盾并改善两极分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公平原则的时候,既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的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由于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当所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公共资源作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应该避免将其当做安抚性手段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利益矛盾逐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始终坚持公平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转型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

3.2 以政府为主导,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实现转型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应该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虽然一味依赖国家的力量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以我国目前的国情看来,至少转型的初期还是离不开国家的主导作用的。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国家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政府在调配社会资源以及把握发展方向上有着企业自身所无法企及的前瞻性,因此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实现经济与管理思路的转型可以更快更好地建立新型发展方式。

4 基于转型思路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思路

4.1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而要一步步实现这些转变进而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转型思路下,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作为基础。只有将相关经济转型的措施执行到位,才能彻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4.1.1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生产效率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与经营的粗放性。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5%,而每年消耗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等资源却占到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30%,有的甚至达到了40%,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是生产方式过于粗放的结果,同时也少不了管理弊端的影响。要想改善投入与产出的这种不平衡状况,首先需要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

4.1.2 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

收入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下诸多不平衡现象中最典型的问题。收入的差距使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2007年,按基尼系数计算,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差距系数已经达到0.475,超过了合理界限0.4。深入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一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收入差距的偏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还可能对追求经济效率主动与创造性造成负面影响。缩小国民收入的差距,改善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是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目的。

4.1.3 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

我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虽然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助力,但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应该归结于外延数量的扩张所产生的驱动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调整好投资、内需与出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主创新来增强企业的实质竞争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通过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的方向转变。

4.2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管理思路的转变

4.2.1管理思路从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的转变

管理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内容,其实施过程会受到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约束。所有权主体所占权利以及份额的不同以及所选管理者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情况下,管理思路应该从所有权制度出发。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实现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市场需求从出口向拉动内需的形式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等。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执行力强的管理制度来不断加强国家制定的各项策略。因此,管理思路应该从原来的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转变,只有利用强大的执行力,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完成其转变。

4.2.2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型

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的层级、子系统,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下,管理思路需要通过不同职能部门的弱化与强化来完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组织关系网。管理思路向网络性的转变可以全方位地影响经济发展,促进管理模式与经济技术之间的结合。网络性转型的实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满足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变化的需求。

5 结束语

出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矛盾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以及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呈现严重两级分化等原因,我国需要从完成生产要素从粗放向集约形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由不平衡向平衡的转变,发展动力由外部引进的方式向自主创新转变等途径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另外,还需要从管理思路从创新管理措施向加强执行力的转变以及向网络性的转型来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管理思路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单德朋,郑长德.经济发展方式贫困减缓效应的微观机制与影响因素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2]李翀.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3)

[3]侯赞华.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基于地方政府动力缺失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2(04)

[4]姜国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障碍及其跨越[J].社会科学家,2012(05)

[5]张保胜.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03)

第4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资源开发城市;城市转型;能源支配;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1

引言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中部和北方地区更是突出。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价值链分配不均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是当前煤炭城市普遍面临着的发展威胁和挑战[1]。在开发煤炭资源过程中,对周边土壤、空气、地下水等都会造成严重污染,如何修复煤炭城市被污染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煤炭城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目前,煤炭型城市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而且已上升到国家层面。本文将对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体制改革、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评价研究

国内煤炭城市发展模式最早借鉴了苏联的地域综合体模式,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了各种弊端。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煤炭城市由于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发展,其原始资本积累明显要比其他城市少得多,这使得其遭遇了体制不公平待遇。一直以来,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受到了太多市场外因素影响,例如税收、价格、产业政策等,对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资源型城市在推进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阻力,要弥补其历史资本积累亏空不仅要依靠市场手段,同时也亟待期待非市场力量的帮助。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政企不分的困境,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城市转型发展必须要理顺政企关系,明确城企权责和义务。资源型城市长期倾向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最产业结构、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缺乏足够重视,这是当前其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成为学者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在国内资源型城市中,东北资源型城市最引人注意,产业衰退引起的失业率生生、经济发展倒退以及贫困问题,引起了政府、学术界等高度关注。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资源产业结构优化与地方经济发展、资源产业链利益分配与城市发展关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较大空白。从当前文献梳理情况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亟待补充和完善:

首先,大多数学者将资源型城市发展危机归为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影响,鲜有学者从制度角度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

其次,目前学者大多倾向于经济、规划、环境等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很少有人从城市居民社会心理、行为角度来分析问题;

最后,现有研究文献将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简单的等同起来,显然这种做法有失科学合理性,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直以来学者们都侧重于经济转型角度来分析煤炭型城市发展问题,而产业转型只不过是通往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而已,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技术、制度、环境等同时提出了要求。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与方案

这里以淮北市作为案例分析,淮北是我国著名的“煤都”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煤炭资源。为了走出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发展模式限制,淮北市未雨绸缪进行了发展转型规划:从单一的煤炭行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型、从传统农业向向现代农业转型、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从煤炭产业主导发展模式向生态绿色城市发展,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经过多年努力和转型,淮北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收到了良好成效,煤炭产值占比逐渐下降。在中部崛起以及振兴淮北战略推动下,淮北立足地方发展实际,以六大转型发展为龙头,稳扎稳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总体来说,淮北市转型方案主要有如下特点:

1.拓宽炭产业辐射范围,走多样化产业发展道路

为提高煤炭产业产值,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通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拓宽产业链辐射范围,延长产业链长度,大力发掘传统产业增长空间。以拓宽煤炭产业辐射范围为导向,大力推进煤炭产业深加工,利用地方传统产业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力引进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产能,发展煤泥奸石发电,投资粉煤灰项目,打造煤焦化电一体化产业链。在立足传统产业链基础上,大力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产业。截止到目前,煤炭产业产值规模显著增长,同时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观念得到了强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推手,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大力提高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科教文卫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一体化、城乡劳动和就业一体化、城乡自然环境保护一体化以及城乡组织文化一体化。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发展体系,在发展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3.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展外向投资合作

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打造高效、务实、公平市场环境,提高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效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通过招商引资、校企合作、产业政策等途径,引入外部经济发展资源和要素,不断夯实本地经济发展基础。

三、结束语

本文对煤炭城市的定义、特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煤炭城市转型发展思路和对策。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特点,煤炭城市必定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最后提出了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具体对策,阐述了产业转型基本路径、方向,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吸取了其他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汤建影,周德群.中国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22(11):58-63.

第5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 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097-05

制造业是人类对可利用的制造资源按照市场需求经过加工或再加工以及装配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或利用的工业品与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制造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基石,是一个带动力、拉动力很强的产业,是我国推进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产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高耗能、高排碳量及环境破坏性强的重化工业仍处于主要地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是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走“低碳工业化”道路,因此,“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将发展低碳经济和实现节能减排硬指标结合起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低碳环保产品, 〔1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一、我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的基本态势

当前,我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尽管进展各异、成效不一,但渐进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特征十分显著,就总体而言,仍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向前推进。面对持续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悄然到来,推进中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强有力地牵引着GDP高速增长,一路“领跑”中国和世界经济。但是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高能耗、高碳排的重化工业仍处于主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年耗能很高,远超交通、民用和商用能源,成为第一大高碳行业。制造业中高耗能行业的比重高且以较快速度增长,大量的能耗必然带来较高的碳排放量。 〔2 〕根据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量情况比较得出,近年来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 〔3 〕目前已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促进循环经济法》(2009年1月1日施行)是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法律保障,2010年的《能源法(草案)》提出能源供应实行准入制度原则,促进制造业功能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各项措施,体现了低碳排放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如山西省2010年共有1198家企业纳入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2012年调整为1204家,山西省千家企业2012年度节能指标作为对企业节能指标责任评价考核的依据,为否决性指标,山西省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入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经济之路,在循环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的步伐。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尾矿、赤泥、钢铁渣、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如太钢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完成了从“天灰水黑”到“碧水蓝天”的转变,根本扭转了传统钢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羁绊,运用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对现有生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及废水废气的循环综合利用,加快了由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向社会的大循环转变。

我国高碳产业大多是目前支柱产业和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低碳化,在推进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挑战。从国际安全挑战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依然脆弱,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借口,迫使我国超越自身发展能力,过度、过快地推进产业低碳化。而发达国家对一些关键性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仍然实施严格的封锁,中国产业低碳化极易陷入“高碳移入型陷阱”。从国内安全挑战来看,我国正处在转轨的关键时刻,社会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如果相应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等要素资源无法与制造业低碳化相匹配,无法在低碳化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优化,则会使得产业低碳化发展陷入空洞化、泛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认为,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转型升级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生命。随着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2013年上半年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及近三年来过度投资所引发的产能过剩,使中国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下降,我国制造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发展内涵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需要避免锁定在高碳密集的选择,在实践中迫切要求实现制造业低碳化转型。〔4 〕据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增速比前5个月回落1.2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传统能源稀缺性日趋显现、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以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摆脱对传统能源的长期依赖、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进资源消耗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化转型,是我国制造业实现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我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制造业环境污染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对制造业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而在当代中国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过程中这些问题集中出现,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在资本国际化趋势带动下,逐步走向世界工厂的经济发展时期。从低价、低端制造业发展起来的中国制造业,在后危机时代需要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低碳化转型,但已遇瓶颈之殇。

(一)制造业发展方式粗放。“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高消耗和高排放,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随着工业获得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对环境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如工业废弃物的堆放等。从中国与世界其他制造业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土耳其在2001~2009年间制造业CO2排放量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CO2排放量从2001年的949.32百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2275.83百万吨,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5 〕 (P280-281 )2012年中国的一次能源全面进口,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接近60%,但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依然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从制造业总产值来看,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制造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伴随着世界高耗能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制造业发展道路。经济学原理的“微笑曲线”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环节是价值创造的“洼地”,与其他研发、营销等环节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差甚远。

(二)制造业增长与能源资源节约不相匹配。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的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已演变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实力乃至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6 〕 (P122-123 )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消耗与大自然资源供给的不平衡,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乏协调一致及具有普遍约束力条约框架,导致在排放权限与责任没有明晰的条件下,各国为了自身发展不惜无节制地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气候环境版的“公地的悲剧”。当前,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无法保证中国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的呼声将越来越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主流。2009年11月份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作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硬任务将更加艰巨,靠透支未来、牺牲环境的制造业发展思路必须彻底改变。

(三)制造业转型后劲不足。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3.99%。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中国需要在推动制造业转型中集聚发展后劲。制造业国际工业化发展进程的经验表明,美国的工业附加值是来自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而中国更多的是来源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7 〕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转移的过程中,制造业竞争优势亟待提升,工业设计环节是很难通过贴牌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被重视的,而设计管理是未来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必经阶段,也是企业转型的拐点,实现以产品为主导型向以战略为主导型的跨越,构成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关键。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要有体现大国实力的产业纵深发展,而重化工业再向高级发展就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加工制造业。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配套的生产业。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制造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而未来具有竞争优势的设计管理在企业家思想中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的转型是一个从被动的加工制造转向主动创建自主品牌和发展企业独特市场竞争战略的过程。〔8 〕 2013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7个月高于50%,仍处在平稳区间(见图1)。中国制造业处于转型期,一些产能过剩的或夕阳行业一定会减少投资,加上新的增长结构还未形成,因此PMI数据在50的临界点上反复都属于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由于制造业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不仅传统制造业如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新兴领域如多晶硅等也出现产能过剩,迫使企业本应用于革新技术、战略转型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投机领域,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导致制造业转型资金投入不足,延缓了制造业转型进程。

三、 我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的科学路径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关于减排和低碳化的共识是历史的进步,实现中国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认知和实践趋向。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能源消耗又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在减排目标约束下选择科学的转型路径,即把握低碳和发展共进的原则,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实现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的目标。

(一)加大制造业节能减排力度。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十报告首次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而且要实现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化解制造业企业发展困局。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要素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以外,还包括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的环境容量等。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推动高耗能行业中的制造业企业启动碳披露项目,帮助企业发现企业碳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未来减排潜力,重在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应对碳减排政策,培养企业碳排放规划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变减排约束力为提升企业低碳发展水平的驱动力。 〔9 〕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可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先进产能市场空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0 〕遵循制造业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进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强化制造业企业能源资源节约意识。

(二)积极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制造业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甚至培养企业家的使命,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我国传统制造业增长方式依赖的是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外资和外贸红利等传统红利,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落,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台下移明显,这些传统红利空间在消失,传统红利支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破解制造业增长难题。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改组、改造与升级,特别是用信息化技术改造重化工业,已成为实现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社科院2013年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指出,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产业间相互支撑的体系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未来几年产业升级仍有较大空间,中国或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新十年。在全球气候变暖及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环境成本优化制造业增长方式,核心是从资源消耗型转向要素集约利用型。2008年全球危机的爆发,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结束,重振制造业必将选择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实现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源泉。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还远未结束。就发展阶段而言,中国还处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国内的能源体系以煤炭为主,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倡导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低碳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最终以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制造,以管理创新作为降低成本的抓手,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使制造业摆脱“资源诅咒”的宿命。

(三)稳步推进制造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当前,全球正面临着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产业竞争更趋平行化,依靠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经过去,低碳经济与产业创新时代正在开始,我国已从以往的“规模扩张型”机遇期变为“结构升级型”机遇期。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当前,以新材料和3D打印技术等数字化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国的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也必然影响到制造业企业的发展。 〔12 〕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就是低碳经济,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必须依托先进制造技术为前提逐步推进,一是政府应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的产业技术政策,设立碳基金、制定激励低碳技术研发的政策体系。二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转型促成经济结构调整,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工业集群,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三是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构建低碳技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制造业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推进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面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为新一代IT发展、提升价值链高端地位的关键技术,可信嵌入式软件是装备精控制与运行监控的关键,是推动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四是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和应用电子系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五是稳步推进制造业低碳技术研发,是应对节能减排压力、产业发展战略变革、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使之成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和重要方向,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避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产业老路,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最终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制造业需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大制造业低碳化转型能力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最大努力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元.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理论探索,2011(2).

〔2〕张英华,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3(1).

〔3〕伍华佳.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J〕.社会科学,2012(10).

〔4〕胡小娟,刘 姣.我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2002~2007年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

〔5〕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熊 焰.低碳转型路线图: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7〕黄卫平,丁 凯.发展与转型:中国经济十年〔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2).

〔8〕蔡 军.设计管理:创新竞争优势〔J〕.新华文摘,2013(7).

〔9〕温 泉.中国企业碳披露启动〔J〕.瞭望新闻周刊,2013(16).

〔10〕胡 迟.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J〕.经济纵横,2013(1).

第6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资源衰竭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消费主导型城市

城市转型是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抚顺市既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又是资源衰竭城市,城市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3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部级专项规划。《规划》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其中有67城市被列为了衰退型城市,抚顺市就位列其中。

一、抚顺加快城市转型的背景

抚顺是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以“煤都”著称于世。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 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以前,煤炭产量一直居于全国首位。然而,辉煌的历史已然不在,城市转型成为亟需完成的命题。

抚顺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 “七五”、“八五”时期的“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布局;“九五”“十五”时期着力发展北方石化城,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转变 ;“十一五”时期为了融入沈阳经济圈,与沈阳错位发展,重点推进“沈抚同城化”,提出以项目为突破,工业强市“两区两带”的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提出“两城两带”、全域发展、多点支撑的发展战略,已经颇有成效,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抚顺加快城市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环境方面的挑战

1、资源衰竭困境重重

抚顺原有煤炭总储量约为12亿吨,而现有煤炭地质储量5亿吨左右,其中4亿吨煤炭埋藏于城市中心建筑物之下,不能采掘,可采储量1亿吨左右。储量的下降,再加上受到“保城限采”政策的影响,煤炭开采量锐减。煤炭资源濒临枯竭,让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2、环境污染亟待改善

煤炭资源城市一般会出现土地沉陷、地表破坏、煤炭与煤矸石自燃造成的空气污染、煤炭洗选造成的水污染等问题;石化城市通常又会出现石油炼制与加工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而在抚顺,这两个因素叠加到了一起,环境污染的程度更是雪上加霜。

3、饮用水源地保护高标准制约

抚顺市大伙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我省最大的饮用水源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湖库型饮用水源地,被纳入全国15个重点支持的国家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自2011年起,大伙房水源地已陆续为辽宁省7城市提供饮用水,其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300万人口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

大伙房水源地保护标准极高,大量土地不能从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也很高,这对亟需发展经济的抚顺,特别对县区来说,是极大的阻碍,抚顺市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发展成本。

(二)产业结构方面的挑战

1、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抚顺的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抚顺的工业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传统工业煤油电钢铝行业的调整并没有完结,另一个是新兴工业尚未形成,原有装备制造业规模有限,现代印刷和机器人产业,都没有成型。

2、产能过剩倒逼效应

产能过剩行业水泥、钢铁等,受到全国过剩形势的影响,价格低迷,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极大。

3、向消费型城市转型面临挑战

抚顺市提出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三产业服务业带动,大力发展服务业。从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来讲,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就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重心了,而应该是服务业带动,发达国家就拥有发达的服务业,服务业较工业的优势,服务业耗能低、污染低、拉动就业、带动消费,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达到GDP的70%,甚至80%以上,而抚顺市服务业的规模不够。

三、抚顺加快城市转型之路

(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型城市往往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再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而衰退或转化。资源枯竭型城市既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资源型城市演化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的方式,就是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的资源型产业,转而发展多元产业,具体途径有“退二进一”、“退二进二”和“退二进三”。辽宁省阜新市通过“退二进一”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农业,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的特色道路;而“退二进二”是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首选途径,从事多元产业发展;“退二进三”是主要发展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是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之路

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抚顺市2013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8:59.8:33.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急需扭转。第二产业内部,也是重工业畸高,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必须走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之路。

(三)生产型向消费型城市转型之路

第7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转型升级,生命周期,逻辑变迁,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资源型产业以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资源对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演化起着最基础的影响作用。鉴于资源型产业的该种内在特质及其它各种外在因素,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依赖和利益驱动,对非资源要素尤其是创新要素重视不足,造成产业层次较低,产业体系单一,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从而致使其自身体系较为脆弱,环境适应性较差。由于矿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储量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任何一种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都将经历一个兴起、发展、顶峰直到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资源的进一步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国际国内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动更是加速了资源型产业的衰退进程,从而对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资源型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其能否成功实现华丽转型及升级,将直接影响该城市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蔓延,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纵观国内外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不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立足于微观层面的资源型企业业务转型,从创新的视角着眼于中观层面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甚少,而本文正是基于创新要素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作用,以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对其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和研究,以期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借鉴和参考。

在创新对于产业或组织转型升级重要驱动作用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有利的探索。创新的思想和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开创的“创新经济学”,其指出“创新是一阵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质是强调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诞生了以其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此后创新管理经历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直至全面创新的理念和实践。以钱德勒和柯林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强调制度创新对组织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沿循前人的研究路线,当代学者对于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研究也做了不少探索,主要包括:1. 李英东、齐晶晶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制度创新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1,2] ; 2.李树人,姚平等从技术创新视角下审视和研究了其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3,4] ; 3.张复明,徐君等通过研究指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性[5,6] ;4.徐英吉从多个维度,运用多种方法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而得出两种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7]。总结已有研究发现,众多学者肯定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也有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对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较少提及在转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进程和机理,以及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协同机制差异。因此,本文尝试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探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各个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地位,使之转化为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动力,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及其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管理各要素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作用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摆脱“资源过度依赖”的产业转行和转轨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准确把握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主导因素,这是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和关键。

1.1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进行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关键力量。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链纵向延伸。技术升级可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加工程度和深度,提升资源型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内纵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短的问题[8]。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技术创新通过渗透到产品流程和工艺设备,可提高原有产业内部经济效率,进而通过兼并、入股等方式涉入新的产业,加强产业间横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窄的问题。

1.2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力

由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自身行为的盲目性,有效的制度创新是推动资源型产业成功实施转型升级的保障力量。洋务运动的失败正是印证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条缺失制度创新的方针注定不能带来近代中国军工企业的成功变革,近年来许多技术创新做的很好的企业或产业在转型时却惨遭失败的案例也充分说明了制度创新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度创新可以保障资源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制度创新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抑制不合理需求,保障资源型产业的平稳升级和过渡,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和过度消耗资源。另一方面,制度创新促进接续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制度创新通过改变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投资方向等改变各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力度[9],培育接续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型产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制度创新主要通过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来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1.3市场创新是重要导向力

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各子系统转型升级行为都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而且都以外部环境为其自组织行为的重要导向。由于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运作的,任何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要通过市场才能够证明其转型实践的成功。市场创新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资源和能源需求市场的调查及重新认识,可以发现现有乃至发掘出全新的市场,进而以满足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资源型产业体系及价值链进行全新整合,通过利益导向引导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方向和模式。另一方面,市场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市场创新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思路和技术创新机会,这是市场创新引导技术创新的表象形式,而市场创新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诱发业已丧失持续发展力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则是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10]。

1.4驱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

协同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要素和系统整体间、系统与系统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模式和机制,协同通常通过有序架构的构建,实现“2+2>5”的整体效应和部分效应相结合的协同效应。协同是实现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根本途径。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各要素的协同驱动,各要素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受益又相互制约的协同演化关系[11,12]。一方面,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两大驱动力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显性的协同关系。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制度创新可引导和规范合理开发资源,激励新开采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引进资金和人才,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投入,可通过改变技术创新的报酬系统和利润分配等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同时,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诱导和制约因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形成资源经济活动的凝聚,这种凝聚活动的外部性会诱致新的制度创新,另外,各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能调动资源重新配置的积极性,强化新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市场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力,决定着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对战略创新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全员创新渗透在各要素创新的始终,是全面创新成功实施的基础,自然也是资源型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正如管理学家Robbins(2002)指出的,员工难以抵制他们参与决定的变革,员工创新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推进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进而改变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轨迹。全员创新自身又需要制度创新的保证和协同。正是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的良好协同,才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运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大多数只在技术创新或是制度创新上做的很好的资源型企业或产业最后却转型升级失败的根本症结所在

2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始终受驱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全要素)的创新,并以资源、非资源和环境为主要因素。

阻力主要表现为由于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产业结构畸形和产业功能缺失所带来的产业自身持续发展问题。合力作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轨迹如图1 所示。( 1) 建设期( T1 ~ T2 阶段) ,驱动力占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 2) 成熟期( T2 ~ T3 阶段) ,阻力逐渐上升,产业发展缓慢; ( 3) 发展后期,若驱动力不足,阻力大于驱动力,则产业出现衰退趋势( T3 ~ T4 阶段) ; 若驱动力强劲,有效抑制阻力,则产业经历短暂过渡期( T3 ~ T4 阶段)后进入再生阶段( T4 以后阶段)[13]。

`

图一

3.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创新管理演化的过程,各要素创新成为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其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14]

技术创新主导

资源型产业延伸 资源型产业平衡 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发展 协同发展

潜导产业规划 潜导产业扶持 潜导产业成长 潜导产业

中央制度

制度创新主导 全员创新

制度创新主导 协同 全时空创新

地方制度 技术创新 全要素创新

市场创新 三者协同主导

建设期

成熟期 过渡期 再生期

图2 创新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1)技术创新维。基于资源型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将技术创新分为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和潜导产业技术创新两个层次。其中资源型产业是指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在优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的产业,包括资源开采业、资源初级加工业以及包括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链横向拓展在内的资源深加工业,对资源型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潜导产业既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辅助产业及衍生产业,也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无关但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带动能力的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的不依赖于原有资源的新植入朝阳产业。前者可以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后者则可以为资源型产业今后的转型埋下伏笔。

(2)制度创新维。制度创新维可分为中央制度创新和地方制度创新两个层次,资源型产业大多是国家直接投资控制和扶持的产业,且资源型产业一般都由国家垄断,所以中央层面的制度创新对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导意义和决定性作用,此外地方层面也应充分考虑资源地区特点,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各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性,在响应国家制度的同时,进行符合地区特色的地方制度创新,中央与地方双层面的制度创新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

(3)全要素创新维。这一创新维各要素渗透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的始终,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起着很好的协同与保障作用,所以其自身并不独自成为一个维度,但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与再生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全要素创新维以提高产业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协同为手段,通过全员创新的有效实施及全时空创新的合理规划,使资源型产业在过渡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顺利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再生期,进而促使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生命周期维。创新协同驱动的演化即在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支撑和引导下,通过发展“潜导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的过度依赖,循序渐进实现“非资源化”接续的过程。其协同驱动模式为: 伴随生命周期各阶段发展,创新协同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型演进。

4资源型产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驱动机制及策略分析

协同理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下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反映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哈肯通过大量的类比和分析发现,系统的相变过程与子系统的性质无关,而是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所引起的协同运动的结果[15]。对于资源型产业而言,创新协同可认为是通过全面创新管理各子要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序参量,以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和全员创新等为从序参量或协同参量的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自组织过程。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创新协同机制存在差异,需深入剖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转型升级策略。

4.1技术创新主导(建设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建设期,因产业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源开发,产业的资源型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表现为以资源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为主,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对今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应对和规避。

(1)技术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此阶段,地区资源禀赋较好,资源储量丰富,资源保障量高,政府大力扶持资源型产业发展,产业产量稳步增长,资源型产业以处于产业链上

游的基础性资源为主,资源要素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生产的扩大推动产业的扩张。此时,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明显,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开采能力和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资本快速积累,资源产业产出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带动制度对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向技术创新倾斜,而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利益驱动,使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产业的辐射作用缓慢,甚至弱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产业

间断层,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内部投入要素比例失调

(2)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依托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在资源开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实现纵向一体化,促进与资源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16]。如: 勘探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勘探能力,扩大可探明资源储量;采掘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延长资源使用寿命; 资源利用技术、资源初加工的生产和工艺创新,可提高产品品质,扩展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利用率和资源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的限制,潜导产业受到资源型产业挤出效应,自身发展受限,此时应以地方政府为主,积极规划潜导产业布局,根据区域自身特色,规划资源型配套产业和新植入朝阳产业。如: 积极规划和扶持电力产业,装备制造业,鼓励其技术创新,自主发展; 结合地区区域及国家战略定位优势,规划新植入朝阳产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产业结构有序演进

4.2制度创新主导(成熟期,过渡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熟期和过渡期,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此时需通过创新要素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的改变来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平衡和潜导产业的发展,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

( 1)制度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成熟期阶段,资源保障量逐渐下降,产量趋于稳定,产业经济规模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回报而高速增长,产业单一特征凸现,若不进行转型升级,资源型产业将步入衰退阶段; 过渡期阶段,资源型产业萎缩,基于市场创新所引入的潜导产业发展将决定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走向,需实现资源型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复合型结构的稳步过渡。这一时期,原有基于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提高潜导产业发展积极性,为避免资源耗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失业和福利变差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制度创新

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制度创新倾斜于潜导产业培育,并加大扶持力度,潜导产业技术创新行为加强,资源型产业与潜导产业之间关联带动作用加强,产业断层逐步修复。

( 2) 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一方面,完善资源产业制度,保障资源产业发展。如:抑制粗放开发,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对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耗竭性进行补偿; 完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成本要素形成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行严格的产业规划制度,提高资源产业的技术门槛,使资源部门成为技术含量高,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化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加强潜导产业的扶持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合理化。如: 建立衰退型资源产业预警与援助机制,支持资源产业改造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建立新兴产业体系,减少衰退产业在撤让时造成的沉没资本;提高潜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资源型产业人才结构,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

4.3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再生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再生期,资源型产业结构从以资源要素为主向以技术和知识要素为主的形态转变,此时往往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跨越阶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了资源型产业所在区域的经济、人口、地域的扩张速度,在市场经济调控下,资源型产业与相关配套产业及第三产业实现合理布局与调整。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表现为以市场创新与战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以全时空创新为着眼点的全员创新参与实施的全要素协同创新的过程,各创新要素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资源型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 1) 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驱动机制。此阶段,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的需求变化,资源型产业应持续的以市场创新和战略创新为导向,不断提升产业投入要素中的技术比重,因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突出,技术创新需求明显,进而产生与技术创新投入相匹配的制度创新需求,以保障技术创新的进行与持续。此时,资源型产业应着眼于全时空创新的视角,立足于全员创新的实施,在全区域甚至全球内重新配置和组合资源,使自身的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同时,由于关联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空间布局的调整,政府部门职能开始侧重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产业次序及产业内技术与分工的递进与升级,而这一进程的保证需要政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资源的利用等。此阶段的资源型产业内外部环境都面临着剧烈的变动,因而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模式,保障资源型产业和潜导产业的和谐演进[17]。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此阶段资源型产业发展最明显的变化为: 从单一化的资源型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体系转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需求明显。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重心按照三次产业的次序递进和升级,政府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如中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 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内部逐步实现技术层次和价值链分工的递进和升级,原材料产业完成向资源深加工产业的转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此时,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形成了一个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5结论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到理论界,政府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产业生命周期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是推进资源型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进入再生期的必然选择,其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呈现出明显的协同性与动态演化性。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容及价值还须市场,战略,全员等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才可得以充分实现,尤其是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和再生期全要素创新协同尤为重要。经分析表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表现为包括生命周期在内的三维模型结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要素创新的协同过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协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驱动形态有所不同,深入探究协同机制,可有效把握协同机遇,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英东.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创新[J]. 经济经纬,2007( 2).

[2] 齐晶晶,阎维洁.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新视角、新观点的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9( 4)

[3]李树人,谢承泮.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12).

[4] 姚平,喻登科. 煤炭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 1)

[5]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徐君,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7]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 王志宏,何志强. 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J]. 煤炭学报,2003( 8).

[9] 肖劲松,冒亚明.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0).

[10] 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11]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

[12]B Tucker.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 Berrett - Koehler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2002.

[13]刘耀彬.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接续及援助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4]刘丹,鲁永恒.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三维体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3)

[15] 哈肯.1984.协同学.徐锡申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6]姚平,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 8)

[17] 贺正楚,等.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 管理世界,2012(12)

第8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一、经济转型

(一)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研究文献中,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

2、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三)经济转型的特点

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段性经济转型。

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别的领域渐进。

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同步。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转型

1、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2、当前全国经济转型概况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并且许多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 规划。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北方的经济转型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南方的经济转型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__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__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

(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持续性指的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以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本身应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经济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有“匀加速”或“加加速”前进的能力,将来不会出现因“加速度”急剧下降而产生经济衰退现象。其二是经济具有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即经济发展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要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要同社会进步相协调,不能以损害社会、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所谓的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结构要合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和谐、与社会发展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等。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使用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我国老旧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里,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些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高消耗,低效益,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短期“效益”基本消失,其后果是将大量的发展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使环境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并使区域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老工业企业的出路就是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实行经济转型,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但是环境生态目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破坏了这个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就必须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三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达到这个目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行。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这个生产力要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三、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领域内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转型 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是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目标。

第9篇: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另一种是以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也是格尔木工业经济今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尔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1.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上看,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阶段,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缓慢。1980年至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成通车,拉开了格尔木资源开发的序幕。昆仑经济开发区、格尔木民族地方自治改革开放试验区相继成立,石油、天然气、钾肥三项工程的投资和兴建,构筑了格尔木市工业的框架和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气东输出“涩——宁——兰”工程、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工程及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建成,西部地区工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但从整体上看,工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呈现出起点低、开发晚、基础薄弱、产业链短,而且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和粗加工型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难循环、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1.1 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的。以某市为例,“1995年、2000年、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5.4%、51%、55.3%”,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拉动的。

1.2 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的。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某市万元GDP能耗近3吨标煤(青海省万元GDP能耗为2.89吨标煤,全国平均水平为2.62吨标煤)”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靠大量消耗能源来实现的。

1.3 经济结构趋于不协调

“根据经济学的‘木桶定律’,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格尔木市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整体增长和总体效益的提高。从第三产业来看,“2005年某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只有 29.1%,不仅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咨询服务业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和科技落后,新兴行业和市场要素发展不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从工业来看,虽然工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资源开发型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就高,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就低,产业的竞争力差,经济增长的成本高,是当前西部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4 资源利用难以循环、综合利用率低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封闭循环反馈式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而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回收率比较低,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生产钾肥后排弃的废卤等。

1.5 资源开发模式粗放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矿产资源的多种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进而给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严重影响;二是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三是开发中的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6 技术创新能力低

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我国东部地区的45%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当前西部地区科技进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投入不足,“2003年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为2584万元,2004年为4415万元”,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二是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过低,工业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基本建设。

2.以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带动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应重点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促进格尔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以节约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

2.2 逐步建立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

以建设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重点是要强化“三节约一综合”,即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为指导,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和调整本市经济体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良性循环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青海省实施办法》,建立并执行格尔木地方颁布的排污、排废、垃圾计量的收费规定,确保循环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工业产值绿色化程度,减少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积极引进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无害化项目,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2.4 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链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加强生产资料加工过程中副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物质和能源多级利用;努力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对传统骨干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高起点嫁接改造,在关键工艺技术上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5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5.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定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增强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改善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和减轻增长代价,使得依靠大量资源和劳动力所换来的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发展和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5.2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生产率上升幅度最大化准则、产业关联度最大化标准,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的潜力优势,不断壮大支柱产业,使其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应重点发展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宝玉石加工、冰川水、矿泉水资源开发、高原特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使其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5.3 进一步促使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应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以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逐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2.5.4处理好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对既有的存量资产加大调整、技术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源效能,同时,在经济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或产业中,继续扩大要素投入,适度扩大产业基础与规模,不断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2.6 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关键控制性技术的研发力度,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开发创新、引进推广和消化吸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加快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行业转换,实现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创造产业新优势。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水、废物、尾气、尾矿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关键领域组织攻关,力争取得突破。

总之,在“十一五”规划的新背景下,着重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整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对生产资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的根本性转变,以循环经济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今后持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