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1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xx成立于1992年9月,前身是xx服务社,1999年12月更名为北京市xx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家政”),是经过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以家政服务为主的综合企业。始终坚持“您有所需,我有所助”的服务宗旨,先后石景山区、西城区、海淀区、宣武区、朝阳区等区建立了直营连锁店,至2011年初,已经成立了三十四家分部;在系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会员单位,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员单位。主要服务项目:提供家政服务员、月嫂、育儿嫂、为单位提供各类人员、为单位及家庭提供各类钟点工、提供医院陪护的服务等。 2011年初,xx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加大服务员的培训力度,凡是来公司的、以及以前来的家政服务员,只要下户,就必须参加培训,从中筛选出服务态度好,服务技能高的家政服务员,淘汰服务态度差的服务员,通过近一年的培训,绝大多数服务员从服务态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xx家政公司内部也每月组织服务员大型培训,来的服务员每次都有新收获,客户也非常支持家政服务员参加培训,给服务员提供便利的学习时间,丰富她们的知识,提高她们的技能,让她们在北京工作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

随着客户对服务员要求的提高,xx家政也加大了对服务员的培训力度,对于那些刚从农村来、没有家政服务工作经验的服务人员,xx家政进行封闭式十天的培训,从生活礼仪、为人处事、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从专业技能到统一着装,从面试技巧到肢体动作,一一对服务员进行培训、训练,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以服务求效益、以创新求提高的发展方针,立足为民、便民、利民、安民的服务方向,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家政服务需求,xx一方面不断开发劳务基地,严格把关审核,使得用户能及时用上放心的家政服务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另一方面,xx家政加强对家政服务员的不同时期的培训,帮助她们尽快适应北京的家庭环境;对于那些有一定家政工作经验的服务人员,xx进一步提高她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以便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于那些有一定特长的人员,经过xx家政的系统培训,再介绍到有专业需求的用户家中,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例如:月嫂、育婴师等。同时为了拉动农村经济,缩短贫富差距,xx家政积极与全国各地劳务输出组织联系,通过他们把北京广阔的就业信息传递,让那些贫困地区的兄弟姐妹们勇敢的走出来,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家乡原有的贫困。同时,xx家政还利用网络与全国各地的职业培训学校联系,为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让他们走出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加入到家政服务的行列中来,通过xx家政积极努力,已有一些职业培训学校与xx家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已把部分毕业生输送到xx家政,为那些要求文化程度较高的用户提供服务,得到用户的好评。在内部管理方面,各项工作制度和服务制度健全完善,并于各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明示,各分部工作台帐清楚,并由专人负责,及时登记,公司内部全部电脑联网,以便信息及时沟通,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公司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家政服务队伍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公司不断积累客户的反馈意见,丰富培训教材,并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指导老师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形成一套独特的管理经验。

为了帮助政府排忧解难,xx在职业介绍方面也是积极努力地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拓就业岗位,一方面与用工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免费为求职人员进行职业指导,使得广大求职人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快上岗并能较稳定地工作,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成功率达70%以上。同时xx还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现有员工80%为下岗失业人员。近几年来,针对北京家政市场服务人员缺少,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加之本市下岗失业的妇女年龄偏大,不具备更多的技能,选择职业的几率较低,因此,xx下大力气鼓励本市人员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加大对她们的宣传,给予优惠政策,并对她们实行免费培训,至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市大姐放下包袱、勇敢地走进家政服务行列,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十几年来,xx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xx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公司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服明星企业、北京市工商联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先进私营企业、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中国家政服务协会“诚信服务”优秀单位等,总经理穆丽杰女士也被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服企业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私营企业者、石景山再就业先进工作者石景山“三八”红旗手等。

回首2011年,展望2011年,xx家政会更加注重服务员的培训,不走过场,按照xx家政要求对服务员进行严格考核,通过考核的才可做为合格的家政服务员安排上岗,另外,xx家政努力打造精品家政服务员,为客户提供按客户家要求打造的家政服务员,让客户免去后顾之忧,省去烦恼,网上签约,省去路途的时间做一些其它工作,体现更大的价值。

第2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特殊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城乡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妇女占人口半数,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事关妇女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创业就业工作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妇女面临的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市妇联实施巾帼创业行动,成立巾帼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基于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工作大局,为党政分忧、为妇女解难这一职责任务而采取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省群团工作会议、省妇联巾帼创业行动推进会及一系列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妇联组织义不容辞。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认识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创业就业工作的统一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争取劳动、农业、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联合出台政策、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开展活动,挖掘、利用、共享各种社会资源,使一切有利于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场所、培训、资金等各方面资源尽可能地向妇女开放,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推动妇女创业就业的强大合力。也恳请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指导,提供更大的支持。在政策扶持上,恳请农业、劳动部门在“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等培训工程中,切实保证下岗女工和女农民工参训比例占50%以上。在资金保障上,恳请财政、银行等有关部门为妇女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在典型培树上,恳请宣传部、电视台、报社等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培树典型,扩大宣传,优化妇女发展环境。

参加今天培训班的学员是我市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成立后的首期学员,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市妇联在培训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从事家政服务,就是参与社会分工,参与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为社会作贡献的具体体现。今年6月28日,总理到济南市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就业情况,视察了营养配餐、家庭服务礼仪和母婴护理三个实习操作室,与正在进行插花训练的大学生家政服务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政服务员的实习情况,走进月嫂标准化培训教室,与月嫂张静亲切交谈,了解月嫂的服务内容和工作强度。当听到月嫂们说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快乐时,温总理勉励大家说,“阳光大姐”人很阳光,生活很阳光,前途也很阳光,希望你们把阳光带给千家万户。视察结束时,温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温总理考察“阳光大姐”服务社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家政服务业的高度重视,“阳光大姐”服务社的壮大和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家政服务业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我们的学员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争做一名不但技术精湛还要投入真情的优秀家政服务员。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同志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大家要处理好家务和学习的矛盾,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基础。三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很多,同志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致志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要克服怕苦畏难情绪,发扬苦战能过关的精神,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互帮互学,友爱互助,共同提高,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学习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3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新时期、新政策、新观念――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大的特点。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新政策,公共管理进入了新时代,公共服务作为新理念成为了服务型政府主要职能之一。公务员是国家政府重要的人才资源,是联系公民和政府的重要纽带,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入人心的重任就落在了公务员肩上。公务员应积极参与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反映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培养机制的现状,发现现行的公务员能力培养机制的问题,并为提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公务员 公共服务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3-0025-03

服务型政府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模式。“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基本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依法行政的服务准则,顾客导向的服务模式,绩效评估的服务考核,过错追究的服务责任等。”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标志着政府的职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为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服务型政府下,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关键,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公务员应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适应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将对发挥政府职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意义

公务员是政府行政的核心人才力量,公务员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职能是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一要树立服务理念,二要强化服务职能,三要健全服务机构,四要优化服务人员,五要发展服务系统,六要完善服务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将创建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和整体目标。公务员作为政府行政的“终端”最终将政府的信息和形象反映给民众。因此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加强将有助于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入民心,满足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真正的构建起服务型政府。

(二)有助于政府的行政改革、职能转变的完成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万能的,是人们利益的绝对代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内部机制,而政府发挥的是调节、监管、服务的职能,同时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宏观调控的职能。”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发展,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政府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的新型模式为服务型政府,因此公务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在公共事业中充分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积极推动政府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了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他提出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公务员的首要职责。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经济瞬息万变,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着国际化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虽然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失业和生态环境等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也反映出了对政府服务职能的迫切需求。因此公务员应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人民服务,执行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职能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随着服务型政府构建工作的推进在各省市如火如荼的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已经形成了制度规范行为、培训提升能力、活动培养实践的体系。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公务员哪些行为可为,哪些不可为,还规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公务员培训提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开展便民活动,深入群众,积累实践经验,满足民众公共服务需求。尽管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体系,但是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存在很多问题。

(一)公务员服务意识差,自律能力不强

首先,“官本位”是中国历史统治阶级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当今的政府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工作人员,因为自己是政府的要职,认为自己的权力最大,而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关心人民的苦辣辛酸。工作中处于被动,缺乏主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发生利益冲突时,以自己利益为主,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此外,在政府中仍然存在着腐败现象,这是政府工作的“毒瘤”。一些单位和部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还有一些高级公务员大肆进行钱权交易,许多地方明目张胆地“吃拿卡要、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私贪公款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这些行为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扭曲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二)公务员培训形式单一,师资力量不强

首先,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政府,不能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乎地方特色的培训内容。目前,我国各地公务员培训除了学习制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开设还没有提到日程,公务员培训学习科目的选择余地较小,并且没有专门开设培养提高公务员服务能力的课程,培训缺乏针对性。

其次,我国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还没有形成一支专门的深谙公务员培训规律和业务知识的公务员培训管理队伍,并且大部分公务员培训所使用的是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师资,而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师资力量又相对薄弱,不能提高师资水平,尤其缺乏具有能够提高公务员服务能力的知识及方法的师资,更加缺乏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

公务员培训形式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了公务员基本素质较差,专业能力不强,不能符合政府服务职能的要求,不能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三)公务员服务形式陈旧,缺乏监督机制

公务员培训不能提升公务员的能力,公务员专业技能差必将导致公务员服务的质量差,服务形式的陈旧,甚至缺乏主动思考创新服务的意识,形成了“等、靠、要”的坏习 惯。而公务员培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公务员能力培训运作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一个闭合的循环。开放的公务员能力培训运作体系缺乏信息的反馈,导致公务员培训没有培训结果反馈和评估,无法衡量公务员培训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有些地方虽然具有反馈制度,但由于反馈中监督机制不强,导致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同样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培训的效果。

三、加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虽然目前我国公务员公共能力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仍存在着如上文阐述的个别问题,为了使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体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本文针对目前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自律能力

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而职能的转变又有赖于思想认识的转变。因此,加强公务员思想建设,提升公务员自身修养,树立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明确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其核心理念,将有助于公务员认识到自身职责,树立起公共服务的思想意识,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调整工作态度,自律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强公务员思想假设,要从最基本的认识抓起。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共服务,为什么提倡公共服务,以及其重要意义。其次,要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改革的最前端。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形势的变化,才能将其与自身联系起来,才能够明确公共服务对公民的重要作用,也才会发现自身的职责所在。只有搞好思想建设,增加公务员的自律意识,那么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才能够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以最热情的态度投身到社会公共服务当中。

(二)创新培训形式,提升专业素质

公务员培训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涉及到政府、社会、个人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宏观管理方面又涉及到教育、人事等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政府应该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和规划,为提升公务员的服务能力而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实现公务员培训的新发展。还应确立培训是要解决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单纯是理论灌输:应确立“教”“做”结合,“做”重于“教”的理念;应确立开发公务员经验与智慧的理念;应确立分类、分层培训理念。在公务员培训中,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培训的宣传,做到耐心仔细的工作,使大家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于公务员服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创新公务员培训形势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来提升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提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创新教学内容,努力开发学员智力。由于公务员培训具有其特殊性,其教学内容不同于普通高校和其他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要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动力,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其次,要加快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相互研讨、疑难解答、方案设计、问题答辩、现场演示、参观考察、拓展训练等多种可以提升服务能力的教学方法交替使用。要特别提倡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就是在预先制造的危险、巨大压力和荣辱与共的情境中,训练学员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潜能、激发潜力的一种培训方法。

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根本,是公务员培训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公务员培训的教师应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型、学者专家型、懂教学规律的综合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做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鼓励教师苦练内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三)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完善监督体系

首先,健全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目前,公务员培训存在着动力不足,参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完善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机制,使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再提拔。”同时,应将激励机制与公务员的职位晋升相结合,通过双向激励的方式,能够促进公务员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也能使培训的效果得到切实的提高,同时能够使学员真正学习到知识,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第4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家政服务业;从业者培训;机制

作者简介:汪群龙(1982-),男,浙江富阳人,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家政学与社会工作;冉云芳(1984-),女,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蒋联海(1971-),男,浙江绍兴人,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家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能力、质量、标准化间关系视角”(编号:12XKGJ05),主持人:朱红缨;杭州市社科重点基地研究课题“职业教育参与社会培训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编号:2014JD52),主持人:冉云芳;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编号:2014SCG109),主持人:汪群龙。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8-0048-08

一、问题的提出

转型期家庭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解决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性需求非常迫切。随之,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逐渐扩充、领域也不断拓宽、内容日趋丰富,同时需求扩张空间和潜力巨大,需求层次和类型差异也更加明显,尤其与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妇幼儿童、高端家庭相关的服务需求成为增长重点,不仅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且需要具有较高素质涵养和技能水平的人才,而目前从业人员服务提供能力与需求差距巨大。从对杭州市的跟踪研究来看,五年来家政从业人员的来源及知识结构变化不大,一线家政从业人员中60%以上来自外地农村,75%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家政从业者对工作的胜任度较为自信,认为消费者对自己提供服务的评价表示满意的占90%以上;而在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有39.5%的消费者曾经对使用家政服务后进行过投诉,投诉的最主要原因是服务质量差。从业者职业素质与服务能力成为制约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家政从业者培训是提高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提升自我身份认同,取得职业晋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在发展家政服务业过程中,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从业人员培训措施,纵观这些措施,大多为地方政策文件或行业管理办法,仅具有指导性或参考性,而针对家政服务行业特性的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课程设置安排、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师资团队组建、培训组织整合以及培训监督评估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机制,有些企业虽然每年开设培训课程并派员参与政府主导的职业资格培训,但往往走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使用家政服务的信心以及对家政企业的认可度,甚至引发了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担忧,不利于家政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家政服务领域中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问题,通过对浙江省12个市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实地调查,对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探索形成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理论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作为组织研究的分析工具,往往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中。近年来由于其内涵与外延的扩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中[1],在卫生领域(医院、康复组织、保健机构)、环境政策[2]、非营利组织研究[3]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逐渐被应用到养老机构[4]等生活行业,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

Freeman提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5]。学者Clarkson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例如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6]。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往往是指企业的股东、职员、产品销售者、消费者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群体或个人,如若没有他们的连续参与,企业将失去竞争力甚至走向破产;次要的利益相关者指的是舆论媒体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学校等特定利益集团,他们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但对企业的生存没有根本性的主导作用。Clarkson的分类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

家政从业者培训活动的开展需要进行需求调查、课程安排、师资提供、过程管理、监督评估,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和若干个体和社会组织发生联系,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影响经营行为的主动性存在差异”[7],因而会出现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和多种利益关系的交叉、互动和整合,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家政企业某一经营行为的研究。家政从业者培训这一经营行为的首要利益相关者有:家政企业经营者、培训管理人员、受训从业者、家政服务消费者,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连续参与,特定的经营行为或将失败,家政企业就不可能持续生存;次要利益相关者有: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商务部门、人力社保部门、教育部门等)、其他资源提供者(如学校、培训机构等)、行业协会、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因为他们间接地影响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开展或者受到家政从业者培训结果的间接影响,但他们对家政企业的生存没有根本性的作用。

三、家政从业者培训中的利益相关者作用分析

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且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会通过利益相关体系产生作用影响着家政从业者培训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家政从业者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一)首要利益相关者

从家政企业经营者来看,由于家政企业是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的微利性行业,在解决大量弱势群体就业的同时,许多规模小、员工少的家政企业在市场中的存活期不超过三个月。作为投资者的企业经营者往往将如何发展企业业务,占据市场份额作为重点与利益诉求,但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品牌效应,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服务队伍。然而,由于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家政企业经营者担心花大成本去投资员工的素质提升,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往往被作为岗前培训的非必要项目,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家政企业经营者对于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的战略定位直接影响该目标的实现。

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对于从业者培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培训活动管理规范化程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培训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培训过程的监督以及应急事件的反应等无不与培训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关。

受训者作为家政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通过培训一方面可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同时获得职业资格,取得职业晋升与相应的工作报酬,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的关键。然而,家政服务往往被认为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只要凭经验操作即可,有些家政从业人员在培训中既不重视理论学习,也不关注操作技能演练。由于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冲突,顶包和缺课现象也时常发生。因此,受训者对职业培训的主观态度、努力程度与专注度,是培训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性因素。

家政服务消费者作为使用家政服务的直接体验者,这一群体对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的认知和评价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一般来说,消费者在内心中对家政服务质量作出的价值评判,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提供者对其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家政从业者培训结果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具有价值,其价值是大是小,从本质上看它符合其愿望和需求的状况如何。实际上,家政消费者在利益相关体系中承担着“培训需求来源”的角色,决定培训内容的指向性。

(二)次要利益相关者

从近几年家政人才的培养培训来看,是偏向“外生性”的,它的发展历程不是一个自然发生、逐渐演进的“内生”过程。如浙江省的“衢州保姆”、“嵊州越乡嫂”、“新昌阿姨”等人才品牌初创时期都是依靠政府行政性手段、行业协会助推、校企合作培养、媒体正面引导等系统外部因素的“催生”。在家政服务提供与需求对接的契合性方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其他资源提供者、行业协会、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对整个家政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不仅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而且还通过政策导向、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培训补贴、监督评估等各种方式来保证家政职业技能水平与服务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是家政从业者培训最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学校与培训机构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训师资库建设、课程资源整合、培训方式的研究,不仅是校企合作培训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家政培训师资、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行业智力资源的提供者,是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社会利益相关者。行业协会基于行业属性,通过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行业评估等途径起到交流、沟通与促进发展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了解和支持,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道德观,增强职业归属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家政服务业,舆论媒体对家政从业者培训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行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媒体也是家政从业者培训利益相关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浙江是家政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的沿海省份,每年平均有6家单位获得“全国百强家庭服务企业”称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需求逐渐扩充,同时对家政服务供给对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也较为关注。截止2013年10月,浙江省经主管部门批准的从事家政服务的市场主体有7488家,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486家,占6.5%,超千万元的有51家,有2家企业年营业额已过亿元。居民家庭用于家庭服务的支出在320亿元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4%左右。以员工制、中介制、零工等三种用工形式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达30余万,规模逐年增长。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有3.13万人,占10.4%;30岁以上的有27.08万人,占89.6%。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22万人,占43.8%;初高中学历的有15.61万人,占51.7%;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仅有1.37万人,占4.6%,呈现出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专业训练缺乏、职业化水平不高等特点(见表1)。从2013年4月开始,浙江省成立首个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重点关注家政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质量与机制问题,以期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与1个县级市,依据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调查对象主要为家政从业者培训首要利益相关者:家政企业经营者、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家政一线从业人员,家政服务消费者。共设计了两套问卷,企业部分问卷由家政企业经营者、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家政一线从业人员填写,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81.6%,;消费者部分问卷由所属城市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填写,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50份,回收率为87.5%;同时对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等次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1.对家政从业者培训的认知与诉求。对家政从业人员市场需求进行评估排序(见表2),结果表明:家政企业和消费者对从业人员市场需求的评估排序一致性程度较高,均认为月嫂、养老护理员是当前最急需的职业工种,这一结果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政策导向也基本一致,反映出市场需求与培训定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家政企业和消费者对市场需求3~8位排序的差异则反映了两者处于不同位置的利益诉求差异,家政企业作为经营主体自然将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职业工种如护工进行重点关注,而对流动性大的职业工种则依赖于周期短、效果不明显的公益性培训,相反,消费者往往对能解决自身生活需求的职业工种如家务助理、维修维护等抱有强烈的培训诉求。这某种程度上是导致部分家政职业工种与消费者需求契合性及满意度不高的原因所在。

表2 家政企业与消费者对家政从业人员市场需求的评估排序

对家政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进行评估排序(见表3),结果表明:经培训后且具备职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市场认可度最高,达到86.4%,同时在家政行业中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与职业资格认定、理论与实操经验的培训学习相比,后者往往显得更重要。这也符合当前普遍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职业等级评定的发展趋势。但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这一群体,市场认可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反映出当前职业资格培训、企业上岗培训、机构培训、行业协会公益性培训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安排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及培训效果的评估监督方面差异性较大。从目前家政从业人员能力结构的分类与占比来看,50%以上的人员是经过培训的,但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体系中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符合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表3 家政从业人员能力结构认可度评估排序及所占比

对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使用者与受训者两个层面进行双向评估排序(见表4),结果表明:(1)在整个利益相关者体系中,服务使用方(消费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培训主体资源不足、培训内容陈旧与培训效果不佳,这一结果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往往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家政员,甚至在自己急需某类生活时找不到与之配对的从业人员,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另外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理论与实操经验不足,导致消费者对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整体满意度不高。同时,我们在实地访谈家政企业时,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家政从业人员数量越来越少,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陆续返乡,或者回家养老或者回家照顾自己的孙辈,在仅有的部分人力资源中,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不能将培训活动在家政职业工种中实现全覆盖。而第二代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宁可在一般的工厂、小企业呆着。对于家政服务从业队伍的后劲不足以及培训主体资源不足,企业经营者表示十分担忧。(2)受训者对于职业培训的组织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甚至对于自己所参与的相关工种培训也提出质疑。调查显示,85.3%的从业人员普遍认为现有的职业培训活动安排不合理,将近有60%的从业人员感觉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有差异。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许多从业人员认为由于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冲突,自己往往是参加“走场式”的培训,有时因为忙于工作不得不请同事帮忙去应付听课,在技能提升上没有实际效果。另外,有些从业人员表示,自进入家政行业以来至少参加3次以上不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所涉及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都不一样,感觉无所适从。

表4 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存在问题双向评估排序

2.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满意度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家政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储备量、培训管理人员数与能力、从业者工作年限和培训师资数及能力等与家政从业者培训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均通过P=0.01或P=0.05的显著性检验(见表5),具体来看:

(1)家政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与家政从业者培训满意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者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市场需求的评估能力,对于人才队伍素质的关注度高,家政职业工种培训的覆盖面就越宽,从而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的能力就越强,符合消费者对家政职业培训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需要花费大量资本,一般规模较小的家政企业对人力储备的意识与能力都较弱,调查显示,以员工制家政从业人员为例,每人每月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平均为500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业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职业归属感、保证了从业队伍的稳定性、缓解了培训主体资源的不足。

(2)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师资的数量和能力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也存在高度相关性,数据显示随着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师资数量和能力的提高,家政职业培训质量的满意度也随之增高。从业者培训管理人员的能力,尤其是培训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培训师资的选择与整合、培训过程监督与培训效果的后续跟踪等会影响到培训质量的满意度。目前,无论从家政企业培训管理岗位的设置还是从行业、政府部门对于家政培训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建设来看都是有所欠缺的,培训教材、培训方案、培训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标准化建设工作也还处于空白。从培训师资来看,由于没有解决好家政教师的职称通道问题,很多教师均非专职从事家政教学,“双师型”教师更是难寻。实际上兼职教师也比较难找,养老护理、护工、月嫂一般请医院医护人员来讲课;家务助理中日常保洁一般请兼职教师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另外请烹饪教师传授基本烹饪及营养搭配知识。总体来看,由于缺乏专业专职师资队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3)参与培训的从业者工作年限与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工作三年以上的从业人员数量与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相关性较强。从业者进入家政行业一定年限后,对于家政职业的工作特性也有所认知,家政职业培训的自我利益化趋向较明显,培训的专注度、努力程度也相应提高,通过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技能水平逐步提升,获得消费者认可度也自然增加。相反,新进家政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职业的归属感较弱,职业流动的自我合理化倾向明显。我们在对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培训教师普遍认为在每期的职业培训中,家政老员工的互动性较强,甚至在进行实操演练时能主动对新员工进行帮扶与指导。目前,家政行业中工作不满一年的从业人员占到27.1%,通过社会保险的政策支持、媒体的正面引导,加强从业者对职业属性的认知与归属感,这将大大提升从业者参与职业培训的热情与培训质量。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家政从业者培训与多个利益相关者有关。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首要利益相关者对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家政企业经营者、培训管理人员、受训从业者、家政服务消费者。本研究通过对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首要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结合对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等次要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分析,发现:目前主要存在培训主体资源不足、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效果不佳以及培训的组织安排不合理、培训方式差异性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家政企业的规模化不足、培训管理制度化、培训过程标准化缺失,也有受训从业者自身对职业属性与培训认知问题。同时,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行业协会的培训整合、培训学校的师资提供也在家政从业者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培训学校与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本研究根据浙江省家政服务业发展与从业者培训的现实基础,为建立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如下:

(一)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培训供需契合度与战略定位的有效性

一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家政服务供需平台”。加快建设以家政从业人员、消费者、家政企业三个市场主体为重点的服务供需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供需对话与诚信监督等结点效应,发现需求、引导需求,克服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分散性、契合性弱的制约。如提供面向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工种需求介绍、职业服务技能咨询、求职指导等服务;面向消费者的需求定制、需求对接等功能;面向家政企业的培训咨询服务、经验共享、服务质量与诚信监督等服务。将家政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作为从业者培训职业工种定位与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提高培训供需契合度。二是建设家政经营者成长平台。家政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决定从业者培训这一经营行为在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及有效性。加强对优秀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培训典型的舆论宣传,强化与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合作,组织实施经营者培训计划;搭建经营者经验交流和联谊合作平台,完善经营者成长环境和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将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与服务技能培训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如将专职培训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从业者培训相关制度及评价体系建设、企业内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家政企业及经营者的指标。三是提升家政行业协会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家政行业协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协会组织机构,推动行业协会专职化发展;重点加强行业协会在家政从业者培训中的整合引导功能。如将商务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岗前培训、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资格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能力培训以及民政、农会等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专项培训的培训方式及内容进行整合,同时在行业内部选拔一批建有实训场所、配有标准教具的规模型企业作为培训基地;引导行业协会对外交流,与国内外其它家政协会联合和合作,传播促进家政从业者培训方式转变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引导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公共服务的方式与内容的研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与媒体正面引导,提高家政从业者培训参与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激励举措,深化细化各项培训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根据行业发展变化与消费者需求重点领域,在入职奖补、减免税费、保险补贴、就业培训补贴、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奖励等政策实施的基础上,动态研究制订鼓励措施,重点要通过政策的倾斜,增强家政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与劳动力进入家政行业的吸引力,缓解培训主体资源不足的现状。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对策,拓展家政类专职培训师资的培养、引进、聘用通道,妥善解决家政教师的职称问题。二是加强媒体正面引导,注重标兵示范,提高从业者培训参与度。重视从业者培训后的带动效应,在培训学员中开展家政服务技术能手、优秀员工等标兵示范活动,对各类标兵示范提供必要的荣誉支持和奖励,尤其是在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回报。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简报等媒介的正面引导作用,宣传典型,增强家政职业归属感,提高家政从业者培训参与度。

(三)建立标准化培训机制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消费者培训认可度

一是要制定科学性与操作性统一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标准。按照家政从业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求,依据家政职业工种的不同,充分考虑职业工作状况与特性,分类别科学设计家政从业者培训方案、课程设置、课时要求以及教学大纲等规范。二是要建立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一体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师资库。家政服务业有其行业属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是家庭与家庭成员,如果简单地从其他职业诸如医护人员、厨师等群体中选择作为兼职教师,不管是家政从业者在专业性接受能力方面还是服务对象的适用性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因此,从家政从业者队伍的长期建设来看,最恰当的还是应选择专职的师资力量。家政从业者培训师资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教师对家政服务业领域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即对家政行业发展动态的关注与操作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即家政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计划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教学效果的监控与反思能力;教师的职业素养即在本专业领域内对从业人员职业特点的了解与相关教育法规的熟悉程度。三是要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对于培训方案的评估要考察其培训需求的调研情况、培训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培训模式与方法的适切性、培训内容与目标的吻合性等;对于培训条件的评估要考察其师资素质与构成情况、教学设施与实习实训条件等;对于培训管理要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培训管理制度的建设、培训方案的执行力、培训台账与反馈制度的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估;对于培训效果的监督方面则需要从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培训学员的取证率、学员自身与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培训创新方面进行评价。

家政从业者培训是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和推进家庭服务行业职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家政从业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统一的基础上,构建需求―过程管理―监督评估一体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机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质的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性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Brugha,Ruairí,Zsuzsa Varvasovszky. Stakeholder Analysis: A Review[J].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2000,15(3):239-246.

[2]Gregory,Robin. Using Stakeholder Values to Make Smarter Environmental Decisions[J]. Environment, 2000(1): 33-44.

[3]Mueller J D,Williams A Higgins,M Tou. The Measurement of Responsibl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NPOs in New Zealand: An Evaluation Tool for NPOs, Donors and Government.[M]// Perqueux, Yoon(Editor).“If You Have No Money You Have No Mission”,in Stakeholders in Perspective. Bradford, UK: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2004.

[4]章晓懿,刘永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养老机构运行风险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37-46.

[5]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9.

第5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专业服务产业;保障机制;研发能力;支撑能力;培训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19-03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提出高职院校要通过推进校企对接、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实施第三方评价,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而困扰高职院校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校企合作的平台、师资队伍服务企业能力欠缺、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动力不足等,如何发挥专业优势、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特色的途径成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对此,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管理专业通过与企业共建中国邮政商函研究中心,对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一、创建中国邮政商函研究中心,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数据库商函是邮政函件的品牌业务,也是中国邮政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精品业务。为了实现“数据为翼,商函腾飞”的商函业务发展战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与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共同组建邮政商函研究中心,以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智力资源,为邮政企业提供函件产品研发、营销咨询、业务培训等服务。成立后,邮政商函研究中心坚持为邮政集团公司及各省邮政公司提供商函发展规划、商函业务策划、新产品开发与测试等各项服务,对商函业务模式、流程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统领了中国邮政集团全网的函件新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市场推广以及业务培训,形成了系列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直邮的发展,成为企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构建商函研究中心运行保障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邮政商函研究中心的建立,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推动了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其他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实际运行中,为了实现校企双赢,邮政商函研究中心探索形成了三种保障机制。

1.研究中心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保障机制。邮政商函研究中心主要由学院专业教师组成,同时聘请全国邮政企业函件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研究员,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日常支撑工作与项目研究并存,业务上接受集团公司邮务局(函件主管部门)的指导。在研究中心运作过程中,首先建立了研究中心人员轮流到集团公司邮务局挂职工作的制度,挂职人员要具体承担一方面的经营工作,这为研究中心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其次研究中心持续参加企业经营会议,组织到基层进行业务调研,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研究中心运营着邮政贺卡网、网络商函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也能较好地了解函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集中多方力量联合研究的合作机制。邮政商函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校外兼职研究员的作用,针对函件业务经营的具体问题,由研究中心专业教师牵头,聘请企业、高校专家组成项目组,共同研究开发。例如,《以家庭为中心的数据优化工程》项目就是研究中心联合香港中文大学、石家庄邮政局,由多方专家共同参与完成。该项目成果已在河南安阳邮政、广东邮政、北京东区邮政推广应用。

3.面向全国函件经营单位的成果推广机制。从2006年开始,邮政商函研究中心为邮政企业、直邮协会会员编写发行了《直邮在线》和《中国直邮》杂志,管理运营了《直邮在线》网站、《中国直邮》网站、《商函办公系统》等多个函件管理系统,利用为企业提供的内刊和网络系统,以及编写书籍、组织培训班、成果展、研讨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中心成果推广,形成了成果推广的有效机制。

通过以上服务企业的有效机制,保证了邮政商函研究中心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业务经营中面临的问题,能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实现研究成果的广泛推广,形成了研究中心支撑业务发展的服务模式。如下图所示:

通过邮政商函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学院为邮政企业函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服务。

三、提升教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如果说运行机制是邮政商函研究中心的保障,那么,教师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则是校企合作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依托邮政商函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平台,学院着力提升了教师服务产业发展的研发、支撑、培训等三种能力。

1.研发能力。一是理论研究能力。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商函研究机构,几年来,取得了丰富的国内领先研究成果,为邮政商函业务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先后完成了《直邮产业链策略研究》、《函件损益核算》等30多项课题研究,形成了以数据库营销、直复营销为基础,以发展函件业务为核心的商函传媒经营和直邮产业链构建理论与方法;了第一个《中国直邮产业发展报告》;构建了中国邮政函件业务经营体系,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商函研究机构,引领了中国邮政商函业务的发展。二是产品开发能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现代技术,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产品研发,为商函业务发展开拓了市场空间。开发了车讯通、楼讯通、美食家等12个商函标准产品,为商函业务全国推广提供了模板;开发运营了邮政网络贺卡、网络商函等网络函件产品,推进了邮政传统业务向互联网业务的转型;开发了服务公益、慈善的“邮绿中国”等公益函件业务,提升了邮政企业的社会影响。

2.支撑能力。一是资源服务支撑能力。邮政商函研究中心开发了支撑商函业务发展的丰富资源,并应用于业务的经营。主要开发的资源有案例资源库和图稿资源库,案例资源库共收集、整理、研究了世界范围优秀商函业务经营案例200多个,邮政营销案例600多个,国内分行业优秀案例600多个;图稿资源库收集了各行业贺卡图稿46万多个,并开发运行了邮政贺卡营销宝典。对于这些丰富的资源,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推广应用,先后开发了上百个培训课件,数十种案例集和培训教材,十几个行业各种函件业务推广工具,一百多种培训视频资料。同时,借助这些丰富的资源,并依托美国直邮协会、香港中文大学,为邮政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围绕市场定位、业务发展、产品创新、队伍建设等内容,先后为广东省、河北省、北京市等20多个省邮政公司或地市函件局开展咨询服务。二是管理服务支撑能力。邮政商函研究中心根据函件专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为其提供了管理信息化支撑。先后开发运营了商函办公系统、百团营销项目智库系统、营销宝典等内部业务经营管理系统,以及中国贺卡网、网络商函系统、直邮在线网站、邮政会员俱乐部等面向社会服务的业务经营网站,有力支撑集团公司函件业务的发展。

3.培训能力。一是建立了专业化的邮政培训研发团队。基于邮政商函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学院组建了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面向邮政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培训团队。该团队将专业研究与培训相结合,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开发。为提高邮政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确保培训学习质量,建立了完善的邮政培训研发体系。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组建不同的项目组,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设定培训目标、内容开发、设计教学方法等课程开发工作。二是创新开展培训项目。为了将研究成果、新产品、优秀案例等快速在全国复制推广,借助学院强大的继续教育平台,积极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培训教学工作。每年策划举办全国“百团”(全国一百个重点城市)函件局长培训、贺卡业务骨干培训、支局长培训、营销人员培训等品牌项目;与美国直邮营销协合作开展直邮高级培训,并组织送教上门,巡回培训;组织面向商函业务骨干的直邮团队训练营。贺卡业务骨干培训、支局长培训、营销人员培训等培训项目,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或企业内训师,通过这些骨干、企业内训师又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性培训。每年商函研究中心为企业策划培训项目近40个,培训员工达10余万人。

综上所述,在专业建设和持续跟踪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管理专业从平台建设、保障机制建设、服务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并树立了“在支撑企业发展中建设专业,在满足企业需求中体现价值,在解决企业问题中提升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因此,邮政商函研究中心既是引领邮政企业商函业务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学院实施邮政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企业的深度参与,切实促进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服务企业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Z].

第6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一、加强律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律师队伍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使命,律师要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律师培训工作是提高律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必要手段,也是提升律师服务能力、促进律师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我省历来十分重视律师培训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律师的培训力度,逐步规范律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新的形势对律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高律师行业的竞争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加强律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的能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3、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律师培训工作必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出发,在新形势下实现我国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针对律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加强律师培训工作,培养和打造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确保律师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律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律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大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解放思想,全面加强律师的思想政治、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切实强化律师培训工作的管理,积极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律师培训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规划、部署和推进律师培训工作,提高律师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培训放在律师培训工作的首位。提高律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保证律师队伍建设和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三是坚持加强律师执业能力建设。把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和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律师依法执业的能力。四是坚持依法科学培训。加强律师培训工作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开展培训工作,把握培训工作规律,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6、律师培训工作的目标:律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律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推进我省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律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7、围绕提高律师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培训。重点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学习党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国情和形势政策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律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律师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入律师队伍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把内容编入教育培训教材中,使之成为对全省律师队伍进行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严格落实“三不论三必须”的要求,即:不论举办什么类型的培训班,都必须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不论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教育,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依据;不论组织什么形式的专项活动,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8、围绕提高律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加强政策法规与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训,引导律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适应律师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加强高素质人才培训。围绕促进解决民生问题,抓紧培养服务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专业领域的律师人才;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根据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积极培养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人才。加强对选派律师赴境外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高素质律师人才培训工作。

9、围绕提高律师服务的诚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培训。重点加强廉洁自律培训,组织律师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反腐倡廉和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树立廉洁执业的良好风气。加强律师队伍行风行纪培训,防止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引导律师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防止和克服逐利倾向,始终坚持诚信为民的服务宗旨。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培训,使广大律师熟悉并严格遵守律师执业规范和执业纪律,强化律师外事纪律培训,引导律师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在对外交流和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0、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律师培训方式。在巩固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经常性培训与专题专项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训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面对面授课、交流、研讨、座谈会、法律沙龙、案例教学、参观学习、以会代训、分批轮训等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网络、视频、通讯等先进手段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11、积极探索和创新律师培训方式。针对律师工作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执业流动性强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如情景培训、模拟法庭、互动式演讲等;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类型,采取不同的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与社会培训机构或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行业内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培训资源。要在实践性培训环节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律师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出一条律师喜闻乐见而又容易接受的培训新路子。

四、律师培训的类型和层次

12、实习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基本知识和礼仪等,通过集中培训和实务训练,引导实习人员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接受正反面典型教育和执业风险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实习人员适应律师行业要求、胜任律师工作的能力。

13、新执业律师培训。重点培训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巧等,通过为新执业律师指定指导律师,充分发挥好老律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新执业律师参加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的各项培训活动,引导新执业律师立足本职工作,遵章守纪,从而促进新执业律师树立正确的执业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14、执业律师继续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执业律师管理法规、专项律师实务、新颁布法律法规、业务技巧、对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前瞻性问题等,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每年组织执业律师必须参加40课时以上的继续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律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引导律师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诚信服务的宗旨,从而不断提高律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5、青年律师专项培训。重点培训业务知识、办案技巧、法律事务管理等,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短期集中培训班、选派学习等形式,提升青年律师的综合能力,促进青年律师的健康成长,以培养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律师人才,为律师队伍的建设储备力量,推进律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6、律师事务所主任和合伙人培训。重点培训律师事务所管理知识、能力和技巧,尤其是规范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档案管理、法律文书管理、印章管理、人员管理等。通过举办各类高级律师管理培训班、选送进修、交流研讨、座谈会等,引导主任和合伙人重视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建立完善律师事务所有效运行机制,认真抓好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执行和管理责任落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律师事务所主任和合伙人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推动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

17、加强党员律师培训。重点培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章程,通过党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理想信念教育、参观学习、调研、请党校老师辅导等,引导广大律师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利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律师队伍健康发展。

18、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培训。重点培训提案技巧、提案程序与标准、如何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如何提高提案和议案质量,通过与人大、政协和统战等有关部门联合办班、组织学习、交流经验等,引导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民生问题,关心百姓生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活动和公共事务,从而进一步拓宽律师参政议政的渠道,增强律师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19、欠发达地区律师的培训。重点针对地区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对欠发达地区律师培训给予一定的支持,根据地区业务拓展需要,可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法学专家、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前往授课;同时,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已有培训资源,加强本地律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可与邻近、情况类同的地区联合办班,节省成本,加强交流,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20、律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公文写作知识、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技巧、网络办公软件系统应用等,通过定期组织轮训、邀请专家授课、经验交流等,引导律师管理工作人员端正服务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驾驭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增强管理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21、律师事务所加强本所律师培训工作。一方面督促本所律师参加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组织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自己内部的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律师开展日常培训,鼓励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资深律师进行指导,并根据自身条件为律师学习高端法律知识提供必要的帮助。

22、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每年举办全市性的培训班,对司法行政机关人员、本市全体律师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对主任、合伙人、骨干律师、党支部书记、党员律师的培训;市律师协会每年举办执业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和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其他类型的培训班。

23、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举办全省性的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培训;省律师协会每年组织实习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举办高层次的培训班、研讨会。

五、律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24、加强律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把加强律师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上工作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成立律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健全律师培训工作专门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实施具体培训工作方案,为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25、研究制定年度律师培训工作计划。律师培训工作要纳入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省、市律师协会要按省、市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负责研究制定本地区律师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律师事务所负责研究制定本所年度律师培训工作计划。

26、建立完善律师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和机制。律师协会要建立健全律师培训工作备案制度,律师事务所将律师培训计划和总结报律师协会,律师协会再将每年的律师培训计划和总结报上一级律师协会和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师资制度,加强培训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注意收集有专业领域特长、综合素质高的专家、学者和律师资料;要建立完善律师涉外培训请示报告制度,凡参与涉外培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报告;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对实习人员和执业律师接受培训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建立完善培训证书管理制度,规范培训证书的制作、发放、登记和验证等工作;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质量考核评估机制,量化培训评价标准,对律师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将律师参加培训活动的情况纳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律师事务所要建立健全日常培训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为律师参加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27、落实律师培训工作的经费保障。为确保律师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市律协要保证年度培训工作的经费开支,每年的财务预算中要预留足够的经费用于律师培训工作;各律师事务所每年应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培训费。要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科学投入,优化效益,不得将培训经费用于律师培训工作以外的其他用途。

第7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近年来,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不少地区在工作中也创造了好的经验,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只是点上的突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

【摘 要 题】农民工问题研究

【正 文】

一、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的基本情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就业,使一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并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同时也给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应运而生。

(一)就业服务工作现状

目前,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和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

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以农村准备外出就业,又缺乏信息,不敢独自盲目进城的农民为对象。服务内容一般包括:收集输入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考察筛选;招工信息并在当地组织招工面试,对选定的人员进行务工常识培训并组织体检;安排交通并护送选定人员到用人单位,直到与用人单位正式确定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输出服务的,主要是各地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劳动保障部门绝大部分已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38000多个乡镇中有14300多个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一些调查分析,目前在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接受过各类劳务输出服务的约为20%~30%,其中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不到10%。

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以自发零散来城市求职和城市中打算转岗的农民工为对象。服务内容主要是通过组织招聘洽谈会或登记介绍的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工作。目前向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其它部门团体的服务机构、各类民办职业中介机构。

(二)职业培训工作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在2004年外出就业的1.2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占28%。以此推算,应有3000多万人曾参加过各类培训。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不少地区在工作中也创造了好的经验,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只是点上的突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反映强烈的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

据抽样调查,85%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亲友获得信息,而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很少。一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始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

(二)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初次求职农民极易上当

一些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信息咨询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以虚假信息骗取农民工钱财。这一情况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挫伤了他们对职业介绍服务的信任。

(三)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

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从全国情况看,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快,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急需技术工人的突出矛盾并未缓解。

三、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劳动力市场现存的二元结构关系密切,也反映了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中不适应的问题。从政策和工作角度分析,有以下几个直接原因:

(一)各级政府重点关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抓清理拖欠工资维权工作,对农民工的服务和培训未纳入重要日程,政策缺乏,投入不足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但由于农民工不在此服务之列,他们基本无法享受。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2.5亿元,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6亿多元,这对于解决1亿流动就业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主要面对城市对象的服务和培训模式不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要求

目前,城市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已比较完善,而乡镇的就业服务工作却还十分薄弱。更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公共就业服务的项目和模式主要是根据本地城镇居民设计的,不适合农民工的需要,使他们“敬而远之”。

(三)城乡分割、地区分治和财政分灶吃饭,以及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沟通不够,成为影响市场管理和工作效率的体制性障碍

目前我国实行各级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一些劳动力主要流入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由当地财政出资,为外地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有不同看法,认为地方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解决本地人的问题。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部门虽然较多,但责任不够明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方面,立法滞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部门间也缺乏协调机制。体制性问题使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四)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阻碍相关政策的落实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人思想中存在的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还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各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法规的执行。

四、对策措施建议

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建立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在加强公共服务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参与服务和培训,规范市场行为,引导服务和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具体政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置于城乡就业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国家和各地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规划范围,将加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明确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农民工流动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的职能。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地市县政府要成立劳务输出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力量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等各项工作,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的协作,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劳动力输入地各城市要将农民工流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计划,在安排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农民工的需求。

(二)强化公益服务与规范市场服务相结合,推动供求信息的沟通和对接,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就业服务

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政府制定规则,引导资助,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信息;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要大力发展免费的公共服务,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引导推动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精细服务,强化信用,提高质量;对民办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体系,统一市场管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

具体说来,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民的需求,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外地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是规范自发形成的零工市场;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完善立法,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五是在城市主要车站、码头等地,以公益广告形式公告合法中介机构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方便农民工求职就业。

(三)制定和实施以项目为龙头的农民工国家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对培训的需求,设立几大国家项目:一是设立面向几亿农户的电视(远程)培训国家项目,为准备外出的农民提供进城务工常识引导性培训、就业热门行业基本技能培训等课程,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免费获得基础培训;二是继续搞好“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国家项目,强化培训与劳务输出结合,鼓励农民参加15至90天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三是设立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贫困地区青年的技术工人培训国家项目,强化技术工人订单培训,帮其实现稳定就业;四是设立面向农民工集中行业的农民工岗位培训国家项目,首先选择建筑、煤炭等行业先行,根据不同岗位和技能层次的要求,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在岗培训,使职工达到必要的国家职业标准。

配合这些国家项目的实施,还要强化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要针对上述国家项目的培训要求,组织技工学校、有关行业、企业开发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和教材,广泛推广使用,同时依托重点培训机构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形成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解决培训内容不对路、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要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三是要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职工培训的法律义务;四是要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参加上述培训项目的农民工经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健全农村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从基层抓好组织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

根据工作任务布局,健全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聘用配备专职人员,解决开展服务工作经费。建立村信息员联系制度,形成上下相联的信息渠道,为准备外出就业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实现市、区、县、乡镇计算机联网,运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五)制定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政策;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资金投入

第8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全县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思想作风法纪业务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动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教员、同志们:

经过认真筹备,周密部署,涡阳县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思想作风法纪业务培训班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了,首先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开学典礼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教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召号,增强创业意识,优化创业环境,强化效能建设,解决当前交通运政工作中的政治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运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政治上有所加强,思想上有所进步,作风上有所转变,形象上全面提升,为促进交通事业发展,推进全民创业暨优化创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为我们开展好诚信交通优质服务年活动奠定基础,练好基本功。

交通运政工作作为一个特殊的窗口行业,担负着规费征收、市场管理和行业规范的重任,我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不仅直接关系到涡阳交通人的形象,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涡阳的对外形象.过去,我县的交通运政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工作中也遇到各种矛盾和新问题,这些对现在的交通运政工作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看到我们运政执法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如执法程序不够严谨、执法行为不够规范、运输市场管理还不到位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运政队伍,也就是我们的运政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致使运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个别执法人员无视上级“三令五申”的严格规定,仍抱着侥幸心理,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二是有的运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没有“主人翁”意识,不仅不能将交通事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份内之事,甚至还私自参与经营,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下步对这个问题将进行重点治理,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手软。三是个别执法的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工作态度蛮横,工作方法简单,群众意见很大;四是依法行政意识不高,工作原则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在执法问题上,有的对人不对事,对事不依法,偏亲袒友,不能一视同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在群众中的威信。所有这些现象表明,整顿运政执法队伍,加强运政队伍管理,提高运政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改善对外形象已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希望各参训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为此,我在这里郑重要求大家:

1、要充分认识培训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培训的自觉性。本次培训既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同时也是对大家的一次考验,此次培训是针对人员的思想、作风、纪律等问题而专门举行的,我们就是要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的。为使本次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培训前就进行了细致的计划和部署,培训结束后将聘请上级有关领导为我们出试题,当监考,现场考试,现场收卷,对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新的制式服装,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仅不发新的制服,同时还将收回执法证件,取消执法资格,补考再不及格的,将调离执法岗位。

2、要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接受培训的锤炼,出色完成培训任务。本期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要求也很高,不仅涉及大量实用的执法依据和程序,同时还有机关效能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参训人员在熟练掌握执法程序的同时,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真正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句提了多年的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3、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聚精会神搞好培训,交通系统的管理是半军事化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培训纪律和要求认真执行,确保培训秩序良好,保障培训效果明显。全体参训人员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训练纪律、生活纪律和考试纪律,在学习过程中要勤动手,多动脑,用心学,用心记。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准备,也许有许多同志年龄已经大了,也许有许多同志的身体不是太好,也许有的同志从学校毕业来的,从未经历过这样封闭式的培训。但是无论是什么情况,我都要求大家必须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而努力学习和培训。要勇于拼搏,争创佳绩。各班各排要认真组织好日常考评工作,做到每天一评比,每天一小结,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实现提高,培训结束后我们还要表彰一批在学习、训练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

总之,通过这次封闭式的培训使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达到我们这次培训的目标要求。

同志们,相信培训是艰苦和单调的,也许还有一些乏味,但目标是明确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真正在培训中练就真本领,实现新提高,为以后能更好地服务交通,建设交通,发展交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家政服务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执法人员路政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行政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使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准确、高效。同时要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通过分局近期举办的路政业务学习让我体会到, 行政执法是我们最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依法行政是每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也是行政执法人员应当自觉遵守的根本性职业要求和的道德准则,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必须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严肃履行法定义务,不超越职权,不滥用职权,自觉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尊严;

2、对违反交通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必须坚持执法依据法定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认定和处理,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随意处理和处罚;

3、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执法程序法定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从事行政执法活动,防止行政程序违法;

4、坚持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统一的原则,正确适用自由裁量权,力求执法行为公正、准确、合理、适用,最大限度地维护法律尊严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5、规范了执法文书的制作,文书应当使用公文语体,语言规范、简练、严谨、平实。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行为即行政审批行为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长期以来,由于行政许可设定权不明确,许可事项不规范,而导致的许可环节过多,手续繁琐,时限过长,影响了行政效率,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助长了腐败现象的蔓延。《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实行统一、联合、集中办理制度,规范了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和法定程序和期限。这就有利于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保证行政机关工作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对违法、越权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这有利于强化行政机关的责任意识,确保权力与责任的统一,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越权执法一定要以法定依据和程序为准绳,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执法者,维护和执行法律是应尽的职责,同时也是法律的义务宣传员,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使之家喻户晓。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超限运输车辆对路面结构的损害很大,对刚性路面的损害更为严重,成几何倍数增加,尤其是超55t的车辆,所以治理双超是路政管理工作重点,加大力度治理大吨位(超55t)车辆是重中之重;维护路产路权,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公路路产路权骤增,路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路政管理之维护路产路权职责越重要,越能维护我们公路部门的尊严和对外形象。从目前路政执法过程中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公路法律法规的了解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的问题。所以作为路政执法人员在熟悉掌握公路法律法规的同时更要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各界宣传公路法律,把公路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大家都来学公路法律法规,懂公路法律法规,从而自觉遵守公路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环境。

路政执法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做为一名路政管理人员,我们以红线控制管理工作为突破口,文明创建工作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路政人员的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执法能力,市公路管理局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全市路政执法人员、治超人员及各分局分管领导参加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参加人员之多,培训时间之长,市局领导如此之重视。本人作为基层路政员有幸参加此次学习培训,感触较深,现将参加此次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是路政管理发展和路政队伍建设的需要。

随着公路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国家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那么对路政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路政管理体制和路政队伍素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体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路政队伍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路政队伍整体素质,达到提升路政管理水平的目的,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二、此次学习培训,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此次培训班的开班典礼到培训结束总结,市局的主要领导及负责人都亲临现场,为学员们作动员报告,向大家传达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市局领导强调:路政管理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也是公路局对外树立形象的一个最佳窗口,所以我们的路政人员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创造新余公路品牌。市局的其他主要领导在学习培训期间也天天到培训现场,亲自指导培训学习工作,关心大家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情况。

三、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在培训期间,省局路路政处的王处长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一课,让大家对当前的路政管理形势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学员们的视野和思路也得到了开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局路政处的两位处长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讲好课,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讲课材料,并且把授课内容印成了册制成了书和宣传画册,发给大家,让大家在上课的时候有的放矢。省局的两位处长带领大家从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路政管理的基础知识、治超业务应知应会、法律文书的应用、路政巡查、路政许可等关业务知识和实务进行学习,特别是对《江西路政管理条例》的出台过程受到的政治上重重困难,以及《条例》中的每个细则的出台一一向我们讲解,《条例》是否我省公路部门颁布发的第一部法律,而且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学好、应用好条、并宣传好《条例》。真正做到《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培训期间,我们的路政员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们自身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给大家进行讲解,努力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路政管理水平。

四、提高路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通过一次培训班的学习就能提高广大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那可能很难办到。关键是要靠我们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边干边学,不断地摸索路政管理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方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所以我们行政执法人员要不思进取,增强上进心和责任心,更加努力的自学相关的路政管理业务知识了。不要有满足于现状、有滥竽充数的想法,这样会起到“一滴老鼠屎败坏一碗粥”的现象。如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不好好反思,那么势必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

路政执法心得

行政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使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准确、高效。同时要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是对我们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我国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两年的执法工作实践也使我体会到,只有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另一方面,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还要注意文明执法。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既是我们执法人员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行政执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而且实践表明,大多数违章违法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自行纠正的。因此,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是行政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我们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新形象的根本保证。

二、服务人民、接受监督。

我所担任的是内业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交通行政案件处理、损坏路产索赔等工作,我所在的岗位是路政大队对外的一面窗口,树立好我自己的形象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树立好了大队的形象。所以,在工作中我不但坚持学习xx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且将“服务人民”真正落到实处,处处为人民着想,从各个方面悉心考虑来大队办理许可审核、处理事故、求助等各不相同的人们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把事务办理好、把事情处理好、把客人服务好,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 行政效能。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我还做到执法依据、主体、人员公开,做到执法程序、过程、结果公开,而且公开大队的举报投诉监督电话,接受大队聘请的行风监督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行风监督,进一步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作为一名路政人员,同时也是人民的服务员,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优良的风貌塑造起沿江路政良好的形象,更好的做到人性化执法、文明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