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社区医保服务点精选(九篇)

社区医保服务点

第1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3号),明确了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措施。现将该《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就如何贯彻《指导意见》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对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逐步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合理引导参保人员“因病施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注意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对医疗保险的作用,促进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按照《贵州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请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对其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进行资格认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向社会公示,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三、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就医分流机制。根据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可以适当降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或适当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试点。

第2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论文摘要:青岛市李沧区转变观念,关注民生,将社区中医药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加强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财力投人和宣传力度。通过构建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硬件建设和社区中医药队伍建设,将中医药充分融人“六位一体”服务,构筑了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推动了全区中医药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青岛市李沧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面积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辖1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26个社区居委会,是青岛市的经济、商业、科技和物流区。在大力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中,李沧区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中西医并存、并重、并举方针,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关爱患者,服务群众;不断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使社区中医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2007年底,通过了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专家的现场复核评估、验收,2008年上半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1转变观念关注民生切实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1. 1将社区中医药工作作为“民心工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治未病”和“简、便、廉、验”的优势特色。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难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青岛市李沧区狠抓了领导体制、投人机制和宣传教育等关键环节,确保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稳步发展。

1. 2加强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青岛市李沧区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纳人了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出台了《青岛市李沧区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社区中医药工作纳人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年度重点工作。并将目标责任细化分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保障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 3加大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财力投入

青岛市李沧区加大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财政投人力度,从2007年开始,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了28。万元的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将全区公立医疗机构中医人员工资纳人财政补助,制定了《青岛市李沧区社区中医药工作考核方案》,保证了经费的落实。三年来已累计投人资金600多万元,在全区建立起多元化的社区中医药服务投资机制,引导社会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中医药领域转移,拓宽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投人渠道。

1. 4加强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宣传

青岛市李沧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社区中医药宣传,仅2007年就集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14次,先后发放“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明白纸”16万份、健康教育宣传折页12万份,提高了居民群众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中医中药基本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2. 1构建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

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是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基础。李沧区通过调整优化了卫生资源,构建了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区卫生行政部门严格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准人标准,充分发挥辖区医疗卫生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通过一级综合医院转型、综合门诊部改造、吸纳优质中医药资源参与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全区已经建成覆盖11个街道和126个社区居委会的1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8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政府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处,企业、民营兴办的24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中医科,设置了中药房;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从而构建起了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95%以上的居民从住所步行10 -15min可以到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社区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体系完善、网络健全、运转有效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

2. 2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硬件建设

李沧区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硬件建设,为社区中医药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共同发展,开展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星级化管理。对部分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房屋进行了扩大、装修和无障碍改造,达到了分区合理,环境温馨的要求。为社区卫生服务构配备了康复治疗仪、煎药机、中药橱等基础中医医疗设备和微机、电视、vcd、照相机等健康教育设备器材,制定了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及质量考核标准、便民利民措施、双向转诊、上门服务等项制度,对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执业准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做到了标识、名称、科室、制度、服装五统一。

1. 3强化社区中医药队伍建设

社区中医药队伍建设是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根本。近年来,李沧区着力加强了社区中医药队伍建设,在区卫生学校建立了中医药培训基地,制定了《青岛市李沧区社区中医药服务规范制度汇编》、《青岛市李沧区60项中医适宜技术手册》、《青岛市李沧区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等培训教材,开展了多层次的中医药培训。目前,全区中医类医师83名,占社区医生总数的5100,有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理事2名,中医类硕士研究生2名。

3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将中医药融入“六位一体”服务

第3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举办主体构成情况在调查样本中,政府办卫生机构19个,占44.2%,医疗机构举办13个,占30.2%,企业举办3个,占7.0%,事业单位举办6个占14.0%,社会团体举办1个,占%,合资举办1个,占%,除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外,其它为非政府办卫生机构24个,占55.8%。即政府办和非政府办的比例为1:1.26,说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构成中,非政府办占用比较大的比例,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构成情况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本次调查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30个,占6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29个,占67.4%,因为本次调查大多数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此涉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定点机构较少,仅5个,占11.6%。收支管理模式构成情况本次调查的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27个,占62.8%,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占37.2%。见表3。开始年份最早在2007年,多数是2008年。山东省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模式是收支两条线管理。由此可知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8个也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占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的3%。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在被调查的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26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占60.5%,其余17个没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占39.5%。其中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0个,占71.4%,而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6个,占55.2%,见表4。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明显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办比例较高有关。执行基本药物目录情况目前采用的基本药物目录分为三种,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地市增补目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地市增补目录的比例分别占74.4%,79.1%,41.9%。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的比例高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比例,说明有些机构虽然没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使用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实施情况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的有36个,占被调查机构的83.7%。见表6。零差价销售的机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目前已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药品全部按照“零差价”销售[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举办主体呈现多样化局面除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外,非政府办卫生机构占55.8%。说明现阶段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国家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基层医疗机构的政策起了作用。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对社会资金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更明显。医保定点机构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进一步推广目前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本次调查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占6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占67.4%,因为本次调查大多数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此涉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定点机构较少仅占11.6%。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没有全面覆盖,限制了医疗需求者的就医意愿,分流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量,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继续扩大医保的定点机构,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是今后政府要进一步推广的工作。

进一步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覆盖面本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2010年底这些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占62.8%,没有采用的占37.2%。山东省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的补偿模式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多数是2008年左右开始。从调查结果来看,非政府办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政策覆盖面较政府办机构偏窄,加大对非政府办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覆盖面更有效地实现社会公益性和公平性。执行国家药品政策比较积极,以药养医的现象相对缓解国家关于控制药品价格的政策包括“国家基本药品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其中相应实施的“基本药品目录”分为三种,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地市增补目录。这三个方面政策的作用就是要控制药价水平,减少居民药品上的支出,控制以药养医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执行国家药品政策方面比较积极。

在调查的机构中83.7%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的销售政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占60.5%。采用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地市增补目录的比例分别占74.4%,79.1%,41.9%。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的比例高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比例,说明有些机构虽然没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使用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目录。

第4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人力资源 需求 供给

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成熟且越来越快。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熟度不是很高。近几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我国卫生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将分析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主要需求目标以及如何保证供给。

1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需求目标

1.1 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的服务。因而社区卫生不是专科性质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最需要的是满足服务需求的足够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富有独立工作能力,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科医师应该成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中的主体部分,承担绝大部分的卫生服务工作。

1.2 公共卫生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是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持续性的卫生服务,可见健康教育及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具备全科医师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对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开展社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计划生育相关服务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公共卫生医师来承担,因为对公共卫生医师的需求是社区卫生人力需求的另一个重点。

1.3 全科护士

与大医院护理工作相比,社区护理除了打针发药以外,还需要提供上门服务,护理的空间范围不只是社区卫生机构,而包括家庭、社区及有关团体机构。其护理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医院中的单科性质的护理,而是全科护理。因此,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护理更应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提供护理过程中,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区护士必须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进行评估,帮助个体寻找社区资源,使其能达到自我照顾的最终目标,这是社区护士的基本职责。

1.4 中医医师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医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障人们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说中医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中医在预防保健,调养慢性疾病方面的价值也是西医无法取代的,中医药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况且,部分群众偏爱中医治疗,不喜欢甚至排斥西医治疗。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忽视中医药建设,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落实这样的政策那么,对于人力资源这方面,中医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又一大需求目标。

2 关于社区卫生人才供给的分析

社区在编医务技术人员学历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符合要求的全科医学人员短缺,难以胜任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公共卫生人员少,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差,预防与保健原本是基层的弱项,公共卫生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护理人员少,忙于扎针发药,上门服务难以开展[1]。社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难以实现小病进社区的总体改革目标,如何保证社区卫生人才供给成为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尽可能为社区提供高质量和充足的各类人才。

2.1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2]高等医学院校要结合卫生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了解社区卫生人才的需求量,使培养目标能与现实需要量吻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类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在学科建设、培养方案、教材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地方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甚至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模式,与当地的医学院校联合办学,有计划地培养一定数量的,符合一定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习点就选择将来可能去工作的社区,通过这种模式,在不久的将来,高质量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实现。

2.2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

要解决目前的社区高素质的医学人员缺乏的问题,除了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的长远考虑外,另一方面就是对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技能和素质,尽可能满足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这个工作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展,主要由省一级的卫生、中医药性质部门组织,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培训结束采取考试或考核的方式聘用上岗。以广东省为例,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为期l0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科、传染病、中医、精神卫生疾病、皮肤科等。

2.3 引导医学生向社区卫生机构就业

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改变成才观,[3]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好的大背景下,医学生应该转变一定要去大医院就业的观念,树立下基层服务,学以致用的理念。当然,这需要学校专业教育的引导,同时也需要配套人才政策以保证。

2.4 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人员转入社区卫生机构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正开始试点,许多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医院都将面临生存危机,全民医保以及社区首诊制等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这些都使得很大一部分医院的患者分流到社区,原本充足的城市医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会逐步显示出过剩的迹象。那么这些医疗机构的人员其实可以选择转入社区卫生机构,通过培训考核,成为全科医师或公共卫生医师以及全科护士等,在社区卫生机构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22).

第5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关键词:中医预防保健;保健服务体系;社区健康管理

1 基本情况

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以贯穿全境的长宁路命名,被誉为“上海西大门”,地处沪杭、沪宁发展轴的“Y”型交汇点,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所在地、上海服务长三角的重要区域。全区面积37.19平方公里,区域辖有9街1镇,下设185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59.24万,常住人口69.86万,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57万,占全区户籍人口29.7%。区属医疗卫生机构21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

2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上海市部署,对接 WHO健康促进的目标要求,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2011年长宁区开展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经过5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1-2-10-40-X”的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综合公立机构、私人服务机构、社会、个人等多方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的长宁特色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见图1)

2.1 建立区域全方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体系

项目建设之初,长宁区将辖区内的公共卫生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将中医预防保健统一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架构,逐步建成了“1-2-10-40-X”的服务体系,即建立1家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管理机构,发挥2家二三级中医医疗机构技术优势,扶持以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础网底、鼓励X家社会养生保健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2.1.1 建立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机构

长宁区“治未病”工作办公室是长宁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常设业务管理机构,由区财政全额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并挂靠在区属中医医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对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进行管理和综合协调,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促进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2.1.2 建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机构

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在2家区属中医医院内开设组织机构和功能定位相对独立的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学术理论、服务模式、学科建设等专题研究,并做好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

⑵根据《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改扩建中医“防治一体化门诊”(又称“治未病”分中心),规范开展集中医预防保健、中医诊疗、非药物中医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⑶在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开展中医“防治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依托网点面广、贴近群众特点,为周边社区居民、商务楼宇内职业人群提供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全程健康管理。

2.1.3 吸纳社会养生保健机构参与区域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为社会养生保健机构服务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提升服务人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级,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同时,围绕国家健康服务业发展要求,合作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转化及产品研发,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2 探索区域中西融合的预防保健服务新模式

2.2.1 整合人力资源,建成多层次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队伍

对社区中医医师、临床医师、公卫医师、护士以及社区志愿者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与指导,逐步搭建了“区中心-社区-服务站(服务团队)-家庭医生-社区志愿者”金字塔式的服务团队,引导居民接受中西医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2.2.2 整合技术服务,扩展服务对象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长宁区围绕“生命全程管理、健康全程指导”的理念,在辖区内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服务方案和核心服务内容,把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中医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干预,丰富健康管理手段,实现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群全覆盖。

2.2.3 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开发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医医生、家庭医生、社区居民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平台、家庭医生工作站平台、“医健通”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管理、统计、查询交互共享。

2.2.4 落实考核服务监管体系

在增加服务、改善流程的同时,长宁区“治未病”中心提出了“规范服务、量化考核”的评估办法,为今后全面推广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服务手段、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公共卫生工作同布置、同考核、同监管,考核评估的结果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经费的拨付相挂钩,提高工作实绩。

2.3 完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撑平台

以落实责任为根本,固化政府保障机制。依托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政府平台,成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区长作为主要召集人,区发改委、区财政、区市场监管局、区爱卫办、各街道(镇)等部门共同参与,推进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序开展。区政府把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纳入建设健康城市规划、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提供支持性政策环境,对65岁以上老年人、0-3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并按照每年5万元/万常住人口标准,保障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经费。

3 特色与亮点

3.1 以文化传播为引领,提升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体系建设以来,长宁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中医文化氛围,扩大中医预防保健在区域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3.1.1 打造“治未病”品牌

在项目实施初期即完成“治未病”宣传Logo的设计,并在辖区各级医疗机构中统一使用。与此同时,长宁区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产品,如中药香囊、中药茶饮、、保健锤等,所有的产品均有长宁品牌的统一Logo,进一步提高各类服务人群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的辨识度,打造长宁中医特色人文环境。

3.1.2 营造社区中医氛围

长宁区围绕“其实你可以更健康”、让中医文化深入社区、中医社区宣传志愿者培训等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结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宣传、体验等,指导社区居民运用中医健康理念与技术参与自我的健康管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平台,以《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素材,拍摄成轻松活泼的微电影,在社区居民中广泛普及、推广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居民养成自主运用中医的理念、技能和方法来维护与增进健康的行为,扩大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3.2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营造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性环境

以区域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从软件、硬件上打造支持性环境,开展“中医科普市民行动”并予以推进实施。

3.2.1 因地制宜地在公共休闲场所建设中融入中医健康元素

在“周浦斜阳”健康步道上,用人造鹅卵石铺设步道,运用足底穴位中医养生理论,普及足底按摩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在华山绿地、虹康绿地,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融入公园的文化宣传。

3.2.2 开发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中医养生保健产品

针对社区老年居民喜爱刮痧、按压等中医传统方法进行慢病干预的特点,在区域内广泛发放健康大礼包,包括一个穴位按摩器、一块刮痧板和一本应知应会手册。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人体重要穴位按摩保健方法,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的生活技能。在商务楼宇、机关办公场所中发放中药保健香囊、养生保健锤、中药养生茶饮等健康小产品,吸引健康、亚健康人群尝试体验中医健康产品、中医适宜技术,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3.2.3 中医宣讲进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对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中医知识宣传普及,全区462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定期组织开展以社区家庭医生为师资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在社区居民中运用与推广,促进健康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以点带面,由小组成员担任讲师给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组织中医养生保健操展演,在商务楼宇职业人群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医健康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3.2.4 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操、中医素养知识竞赛,巩固提升健康技能

区卫计委、区爱卫办、区体育局等联席会议部门搭建平台,开展中医素养知识竞赛,八段锦、太极拳、关节养生操、棍棒操等中医养生操技能比武,把社区居民的中医健康理念转化为中医健康行为,巩固与提升健康技能。

3.3 以部门联动为抓手,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协同创新发展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不仅局限于医疗卫生系统内的专业领域,更是要逐步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对内要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个人技能的提升,对外要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协同创新发展。

3.3.1 成立区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专家委员会

组建由市级、区级医院中医专家、中医高等院校教授、公共卫生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对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服务进行决策与咨询、评估与论证、培训与指导,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

3.3.2 把社会民生事业部门纳入区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联席会议平台

加强与教育、文化、体育、民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机制、服务模式建设,在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资源平台上,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干预,传播中医健康科普文化,搭建协同服务创新平台。

3.3.3 针对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实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策略

由专家委员会针对青少年学生近视高发的问题,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技术的评估与论证,筛选出中医穴位按摩、中医耳穴敷贴、中医健康食疗等安全、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并与教育部门协同在学校内实施,积极探索在学生近视防治中的有效服务策略。对肺癌术后患者开展中医耳穴刺激、五行音乐、邵氏保肺功等中医非药物技术干预,增加肿瘤患者随访服务内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4 工作成效

4.1 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巩固与提升

通过区域“1-2-10-40-X”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积极整合包括人力资源、技术方法、信息数据、考核监管等卫生资源,并优化服务流程,显著提升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4.1.1 硬件建设完善

长宁区的区属中医医院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是集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保健、健康教育、中医体检等多项功能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中心。在医院内有独立的服务区域,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天山中医医院连续两年承担了部级“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长宁区所有的社区均建成了分区明确、功能划分合理,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多功能一体的“治未病”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防治一体化门诊”由改造前1462.6O扩增至2453.54O,规范配备中医诊疗设施设备。

4.1.2 一支高水平服务队伍建成

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何东仪获得上海市医学“银蛇奖”提名和中国医师奖,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肖涟波、天山中医医院崔晓获长宁区“领军人才”称号。基层中医医师队伍进一步充实,现有96人中,中高级职称67人,占69.8%(见图2);中医全科57人,占59.38%(见图3)。20人分别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杏林新星”,长宁区“登顶计划”、“明日之星”等人才培养计划。

4.1.3 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质量提高

在技术服务提供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中医饮片、针刺、艾灸、推拿、火罐、刮痧等中医专项适宜技术6项以上,服务人次由2012年134815人次,增至2015年245350人次,增长率达81.99%(见表1)。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儿童两个中医药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的起草编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个“治未病”标准的制修订。天山中医医院成为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医“治未病”和社区中医药服务质控组组长单位。

4.2 社区居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通过在辖区内积极营造知晓、理解、接受、参与中医氛围,在不同场所,让不同人群感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着力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4.2.1 提高居民对“治未病”的认知度

复旦大学组织对区域部分人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预防保健的健康服务知晓率由调查前69.8% 提升至调查后98.24%(见图4),居民满意率达87.43%,中西医并重,中医参与全程健康管理的理念,已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4.2.2 拓展服务范围进行中医预防保健的健康传播

拓展服务范围是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长宁区不仅仅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服务场所,逐步扩展至居住社区、功能社区(楼宇、机关、学校、养老机构等),实现对疾病人群向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的拓展延伸,实现多样化、多层次健康传播效果。

4.2.3 实现中医预防保健的健康管理从健康知识普及到健康技能学习的转化

采取健康大讲堂、养生保健素养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普及,辅以“三伏灸”、“冬令进补”等中医适宜技术现场体验,养生保健操比赛,教授养生保健锤、按摩器使用方法,加强居民养生技能的学习掌握,整体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

4.3 建设健康城市(区)政府行动策略得到普及推广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已经纳入政府工作范畴,政府出台符合居民健康实际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的健康促进政策,各部门、各层级协同有效开展,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强化,更有利于各项健康促进行动策略的普及与推广。

4.3.1 自发创造、推广中医健康养生技能

新华街道梅安居委自管小组的“手指操”,江苏街道北汪居委自管小组的“经络操”,新泾镇绿一居委自管小组的“拍打操”,都是居民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中医健康产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自发创造的中医健康养生技能,并在社区居民中推广与应用。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国家及上海市专家、领导先后参与体验。

4.3.2 研发中医健康产品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中医健康产品在社区居民中的广泛运用,也有利于更多的中医预防保健适宜技术通过转化服务平台进行成果转化,与社会第三方合作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与产品的联合研发,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4.3.3 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促进模式

长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呈现辐射功能、定位清晰的中医药健康促进创新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也为探索中医特色、防治一体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卫生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

4.4 医改基本公共卫生与中医药服务协同发展

通过中医预防保健参与人群健康管理,有利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发挥了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特色优势。10家社区的中医药服务量占门诊总量比重,由2012年17.12%,上升至2015年22.41%,同比增加30.89%(见图5);中医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量的比重,由2012年20.38%,上升至2015年36.94%,同比增加81.26%(见图6)。

2015年,社区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量指标得到稳步提升,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率达41.22%,0-36个月儿童达60.6%,三个观察性指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孕产妇的中医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0.59%、71.67%、27.79%,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90.48%、84.58%(见表2)。

由复旦大学对区域部分人群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前后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调查显示,被调查人群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45.50%),但是较干预前体质辨识结果中平和质比重(37.43%)有适当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对社区现场体验、网络终端体验和APP客户端体验,三种途径接受中医体质辨识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84.43%、50.24%和67.28%的被调查人群认为,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与实际健康相符合,分别有80.41%、45.02%、46.21%的被调查人群认为中医健康处方有用(见图8)。

4.5 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长宁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2014年,全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4.13岁,其中男性81.80岁,女性86.56岁,健康保障水平在中心城区中居领先地位。

第6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 医疗保险; 预防; 社区卫生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建立并不断探索、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然而面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费用持续高速上涨,看病难、看病贵 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与公共卫生相分离,仅在疾病发生后发生作用的“后馈式调节” 的“狭义”医疗保险制度。

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何以分离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战略,建立了一个比较适应于当时时代特征的较为健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即医疗服务与预防保健服务两个系统是不分离的。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医疗保险制度也随之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医疗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医疗诊治方面的服务;而疾控预防机构也在“市场化”的氛围下不得不放弃了公共品性质的预防服务的提供,转而追求经济利益;医疗保险所保障的也仅限于疾病发生后的诊治性医疗费用,疾病预防和促进健康方面的服务则不在保障范围之内。“预防”似乎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真空地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一)政策上将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分离。

在关于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的关系问题上,目前比较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公共卫生是宏观政策,医疗保障是中观制度,两者政策层次不同。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的项目应当遵循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负担的是参保人员的医疗和医药费用,而不能用于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疾病预防保健开支。这部分公共卫生项目应与医疗保险分离,由政府划拨专门的资金负担。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国改革以后的医疗保险所保障的项目已经明确不再包括预防保健的内容,将原本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抛弃,这也是造成我国近十余年来患病人群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之一,有很多已经灭绝的传染病又卷入重来(如: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世纪50年代为每10万人3200人,1990年降至292人,1995年以后又回升迹象。结核病感染者上升居世界第二,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4,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艾滋病迅速蔓延,每年感染人数以30%的速度上升)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金的支付压力,其功能也逐渐弱化为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的一种经济手段,而不是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

(二)由于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使医疗治疗费用成为社会和学界最大的关注点,而“疾病预防”受到了忽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补贴越来越少,医疗卫生机构逐步走向市场,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的目标转化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医院的门诊费、住院费飞涨。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将医生的工资与药品挂钩,医药不分,导致一些医生想方设法向患者抛售高价药物;受利益的刺激,有些医疗机构甚至对患者小病大治、无病用药。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国家、社会、个人均不堪重负,政府、社会以及学者的目光自然被医院的费用吸引,似乎只要医院费用降低,医疗保险也就解决了关键问题,对“疾病预防”关注甚少。另一方面由于忽视“疾病预防”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一时很难看出,这种忽视就更容易持久下去。其结果是造成了医疗费用更加继续的上涨的恶性循环。

(三)政府对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转变。

防疫、预防和保健作为一项比较纯粹的公共服务产品,其收入比医疗收入低得多。在计划经济时期,两者都是由政府进行补偿,这类机构和医疗机构没有多大差别。1980年后,我国的财政体制转变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即:对如防疫站等的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对如医院等的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定收入,定支出,定补助,结余留用”的办法,允许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创收。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健康本身,而是医疗所带来的收入。医疗被当成一种商品,医疗服务被当作一种盈利的产业,在这种条件下,病后医疗带来的收益显然优于病前的预防工作,医院的重心放在能够带来经济利润的疾病诊治,一些卫生防疫部门也减少甚至放弃了其应有的职能,转向其他营利性活动。这就造成了我国整个疾病预防体系的崩溃。

二、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何以相关

1920年,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温斯洛(C、E、A.Winslow)提出了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社会的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提供个人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服务,建立社会体制,保证社区中每个人都能维持健康的生活标准,实现其生来就有的健康和长寿的权利

国际上一般把“医疗保险”用“health-insurance”表述,直译为“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不仅包括对疾病发生后的医疗费用的补偿,也包括对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是一种广义的“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建立和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狭义的医疗保险,是仅针对疾病发生后产生的医疗费用的保险,然而从国际上来看,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是由过去单纯的治疗保障向包括预防、康复在内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保障发展。

由此可见,从制度设置的目标来看,公共卫生事业的目标直接指向社会成员的健康,而医疗保险的目标则直接指向社会成员为健康所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对实现健康目标所需的经济支出的保障。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理应为公共卫生的经济支出提供保障。

(一)从二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来看:将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相分离实质上是将公共卫生视为一种纯粹的公共品,而将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然而事实上公共卫生服务所带来消费并非完全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征,(比如;个人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既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又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业有贡献)因此公共卫生服务也就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

(二)从经济成本来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美的状态,因此不管人的健康程度的自然顺序还是对疾病诊治的经济保障自少渐多的支出顺序,公共卫生中的疾病预防都应排在第一位置,其次是基本医疗服务,再次是大病住院服务。也就是说仅保障疾病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质上放弃了经济成本小、社会效益大的首要防线而选择了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经济成本最高的防线。因此将公共卫生服务的“首道防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是经济的。

(三)从世界经验来看许多医疗保险制度较完备的国家,保障范围不仅包括疾病治疗,还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护理等项目,并且通过预防,减少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公民健康的成效十分显著。比如:德国对疾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视,在法定医疗保险中,明确规定保险待遇中包含三级疾病预防措施,并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在对儿童疾病预防上,规定儿童从出生到年满6周岁之间一共要进行9次医生检查,从1997年起,又增加为10次体检。还规定妇女年满2O周岁,男子年满45周岁后有权每年接受一次癌症预知体检,体检范围以其年龄段为准进行调整。投保人在年满45周岁之后,每隔两年就有权接受一次医生体检以预知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肾病和糖尿病。实践证明,这一手段十分有成效。

三、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可能及途径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疾病预防和健康护理。从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构架来看,医疗机构分为三级九等,三级以上医院多为大型综合或专科医院,这类医院日门诊量高,医生担负门诊、手术以及科研的任务,已无精力针对每个参保人员个体自身的特点对疾病的预防作健康指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医院配备了较先进的医学诊疗仪器和治疗手段,再承担对参保人员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他们的服务方式也是一种患者主动医护被动的方式,假如缺乏政策引导,参保人员主动寻求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小。而中央、省、市(地)、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任务,面向社会成员个体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教育指导等服务不在服务项目之列。相对于其他医疗机构来说,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有其自身开展疾病预防服务的先天优势,它能够与社区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紧密结合对辖区内居民整体的健康状况宏观把握,还能够为居民设立医疗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因此,有理由相信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相结合的实现,能够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破冰而行。

(一)政策支持:

针对城市卫生发展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服务比较滞后,发展的水平不高,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功能弱化,以及不能适应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9年卫生部等10个部门制订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社区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和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卫生部等11个部门制订《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同时也出台了一些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制度的一些标准相关的配套文件。

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并决定成立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指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由上述政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日益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的趋势,然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预防服务方面的职责、实施方式、费用负担等具体实施措施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二)现状:

从2003年开始,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天津、上海、北京、沈阳、银川、成都、武汉、深圳、宁波、杭州、广州、贵阳等城市作为试点全面推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到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005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746个, 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广泛开展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 但是从总体来看,全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仍处于初创阶段,与社会成员的医疗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在预防保健方面还尚未发挥强大的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处于初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由于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软件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全科医生及护理人才紧缺,医疗服务项目还未完全纳入医疗保险,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其服务项目还未从治疗扩展到预防。

(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结合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明确承担公共卫生的责任,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

我国城市卫生资源的80%集中在大中医院,政府历年来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倾向于大型专科、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初期也曾提出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但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简陋,人员不足,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无法承担收益小的公共卫生服务。因此,政府应转变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给予财政补贴和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保证资金来源,同时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使其完善硬件软件设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

2.应从政策高度规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缺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对待提供疾病预防,健康指导、宣传的服务上很容易自发、随意。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比如:针对个人家庭的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针对社区的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宣传、健康咨询等做出服务深度和广度的规定)并定期评估考核。

3.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对于其为居民提供的疾病预防保健服务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这有利于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对疾病预防健康指导服务的利用率,为预防保健的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险两套体制的接轨创造条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文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章晓懿主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王俊华:试论公共卫生的公共性[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

5.王陇德: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01(40.1)

6.张雪、任锐、李莉:公共卫生于全民的健康意识[J]医学与哲学,2005.08(26.8)

7.张萌:公共卫生语境下的政府责任[J]医学与哲学,2005.08(26.8)

8.田风华:SARS突发疫情促使公共卫生事业准确定位[J]中国公共卫生,2004.07(20.7)

9.社区医疗悄悄改变社会健康模式[J]瞭望新闻周刊,2003.1.27

10.孙志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社区医疗建设[J]中国医药卫生,2005.04(6.7)

第7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手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确定了29个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城市(区)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联系城市(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问题,通过试点探索,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率先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筹资通畅、运行科学、人才稳定、功能良好、群众广泛利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前,卫生部妇社司组织了各重点联系城市基线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为各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提供基础资料,为评价工作成效积累本底信息。承担了此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基线调查方案的设计任务,并在卫生部妇社司的主持下,于2007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重点联系城市的基线调查培训会,对基线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培训结束后,各地对基线调查工作进行部署实施。大多数城市在2007年12月之前、少数城市在2008年1月初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课题组人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各地上报数据进行了仔细核查及校正,并对数据库进行了逻辑纠错,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基线调查内容及对象

本次基线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重点联系城市及所辖行政区的基本情况;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③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与措施的落实情况;④社区卫生服务对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各区卫生局,共193个市辖区卫生局、19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041名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调查以合理处方和处方费用为指标,共抽查75100张处方。

基线调查结果解析

(一)制定规划,健全网络

根据各重点联系城市(区)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与已经建成的机构数对比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数量距离规划数量相差近1/4,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以政府投入为主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政策落实较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个人举办的比例较高。

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1984.03平方米,其中36.4%的中心业务用房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部分城市中心、站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松散,有待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强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备总体情况较好,配备最好的设备是血糖仪和电脑,最差的设备是康复理疗设备。

(二)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从各地财务数据来看,各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增加,以区级财政投入为主,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为25.58%,预计比2006年增加6.82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支出构成以公共卫生支出为主,其他用途占总经费的比例有小幅减少,社区公共卫生经费逐步落实,但各地投入差别比较大,2006年各城市人均公共卫生经费为10.35元,2007年增加至人均16.20元,增长幅度为56.5%。离退休人员工资及在职人员社保支出仍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沉重负担。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但业务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经费)的主要来源,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以药养医情况仍然比较普遍。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是社区卫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置数量基本达标,但质量不高,通过对医护人员,特别是医生的学历和职称构成进行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比例不到35%、服务站不到30%,大部分医生的,学历为专科及以下。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占医生总数的9.75%,而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有16790人,占护士总数的50.84%。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构成数据分析发现,临聘人员古中心工作人员的25.15%,站的临聘人员达到31.2%,个别城市临聘人员数超过80%,临聘人员的管理、福利待遇等问题应该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制定基本用药目录,改善药品流通环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降低药品价格

社区药品政策改革试点逐渐得到重视,大多数城市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药品价格、质量和用药的管理。以区为单位,重点联系城市中有67个辖区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占辖区总数的35.26%,平均每区社区基本用药药品总数为779.82种。重点联系城市中54.21%的辖区实施了药品统一采购、集中配送制度。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中有54个辖区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的试点,占辖区总数的28.27%。开展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制度试点工作还比较局限,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所有辖区中,仅有12.63%的辖区开展了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制度试点,其中,平均每区实行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的机构数为4.74个。

(五)落实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为居民健康服务

2007年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力度较大,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16.20元,比2006年增加56.5%。在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中,以区为单位,83.77%的辖区制定并实施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73.4%的辖区实行了社区公共卫生考核补助办法。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双向转诊的落实不尽如人意,以区为单位,只有36.13%的辖区建立并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土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在基本医疗服务上,门诊量呈现增长趋势,2006~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人均门诊服务量(见表1)。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较多,卫生服务

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平均处方费用分别为54.44元和51.76元,但个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门诊处方费用超过,100元、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门诊处方费用接近100元,平均医疗纠纷发生数为0.20次。

(六)加强管理,完善考核

一为了加快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者综合满意度为77.19%。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小病的首选就诊机构。满意度最低的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价格,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只有53.56%,可见,在满意度方面仍有较太的提升空间。

(七)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的关系,建立城市两级卫生服务体系

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责与分工,加强协作与配合,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完善的城市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双向转诊实现数量少,提示本项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对口支援增加,表明本项工作正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及升级机构对口支援情况(见表2)。

(八)推进医疗保险进社区

推进医疗保险进社区,是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保障,也是合理分流病人,科学利用卫生资源,节约卫生费用的重要措施。根据此次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定点的比例为89.81%,而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比例仅为55.26%。医保政策对社区卫生有一定的倾斜,但还难以达到引导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中有少数城市医保政策对社区卫生的倾斜力度较大,如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起付线差距最大的城市是沈阳,达到1200元。

大部分城市所有辖区均已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少部分城市中还有少数辖区未开展试点。以区为单位,75.14%的辖区实行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九)整合资源、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

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任务之一。从社区中医科室的建设情况看,总体呈现良好的态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室的比例较高,古78.92%,中医科室和中药房的建立为中医药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服务的提供看,中医门诊服务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不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开展中医服务,因此,加强中医人员及设施的配备,积极开展中医服务,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和优势的童要举措。

第8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社区医疗;财政投入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45-02

从1997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快速发展。在2011年,卫生部的调查报告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已达32500个,病人就诊量达到4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7.6%。2009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在中国开始推行,方案突出了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1]。新医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基础医疗服务推行到社区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来说,既是极大的挑战,又是难得一遇的发展机遇[2]。

1 新医改过程中涉及社区医疗的相关政策

新医改提出,全国卫生系统要全力落实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第三点强调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和重点服务内容,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在运行绩效、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药物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其健康管理的潜能[3]。

新医改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①针对全体人群的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②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如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等。这些服务更好地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健康管理主体的地位,与健康管理内容高度相关[3]。

2 新医改过程中对社区医疗的财政投入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途径:①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②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③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之一是城市社区卫生;④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同时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3]。

Yu Y,等[4]人调查发现,在上海推行医疗改革的进程中,由政府承担经费保障的责任,可以有效地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注重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这样,社区医疗机构就不用再担心收益问题及可能造成的财政损失,就可以更加专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主体所起到的职能。

经费和资源的保障对基层软件和硬件的完善有重要影响,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健康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政府经费的保障才能落实。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变为抵御疾病的重要策略,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以预防、保健为主的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为人们提供免费或者合理收费的预防保健服务,有利于逐渐培养居民预防保健的健康意识,为今后进一步普及全民健康奠定思想基础。由政府承担经费保障的责任,从资金投入上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

3 新医改过程中社区医疗面临的机遇

3.1新医改的目标与社区卫生发展的方向一致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基层卫生服务,在新医改后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患者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3.2新医改后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降低促进就医

新医改指出,应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由于门诊仍然存在不能报销的问题,大部分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够满足小病的需要,只要就医费用低廉、服务质量较好都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治。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个人自负比例低于在医院的支付水平。医改后这一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的变化,将促使人们到社区卫生机构就医。

4新医改过程中社区医疗面临的挑战

4.1健康管理职能比较薄弱

社区卫生服务除了传统的“医疗”功能外,还应该承担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功能。而现实中,社区医疗机构仍被当成是“挂号看病、打针吃药”的场所,忽视了其他功能。社区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的传统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居民也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其他职能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很多病人都只迷信大医院的权威,认为生病去大医院就诊,才能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5]。

4.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是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的瓶颈。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以前的基层医院转制而来,加之全科医师的培训十分欠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工作人员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仍不能满足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水平的需求。不少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不准,社区卫生服务只起到保健的作用。导致社区医院本来应起到的全科医疗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另外,由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待遇远远不如大医院的待遇,有效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导致许多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时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许多病人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不尊重病人隐私,责任心也差。

4.3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完善

新医改政策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①居民不配合,数据不真实。很多居民戒备心理特别强,对来进行调查数据的工作人员十分不信任。采集信息时要涉及很多隐私,有些居民怕上当受骗,常给出虚假信息。②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录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③宣传不到位。政府部门、社区内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等为居民所熟知的工作部门,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采集工作缺乏相应的协作与配合,导致该项工作很难开展[6]。

5结论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颁发和逐渐落实,“新医改”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社区医疗。只有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问题,才能真正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对医疗卫生界的硬件投入,还涉及教育和财政的投入。只有统一思想、积极行动、规范服务、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才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者的工作职能,才能构筑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华敏展新医改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山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Qing Luo,Qi Wang,Zuxun Lu,et alEvaluation of Responsivenes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China:A Quantitative Study in Wuhan City[J].Plos One,2013,8(5):1-8

[3]谢文媛,巢健茜从新医改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J].中国全科医学,2010,10(8A):2493-2495

[4]Yu Y,Sun X,Zhuang Y,et al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regarding health policy-making to develop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 Shanghai[J].Int J Health Plan Manage,2011,26(4):379-435

第9篇:社区医保服务点范文

社区卫生协会作为一个行业组织,当前要把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普及全科医学理念和知识,推广和应用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业代表,协会也要加强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的联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分工合作,引导医院医生和预防保健机构人员到社区提供服务。同时,协助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完善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它包括人性化、家庭化、社区化、社会化的服务。社区医护人员要面向居民,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通过访问。以便达到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情况。从而掌握社区的第一手资料,并发现服务的重点对象,即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在基调查、出诊、巡诊、门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了解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和影响个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建册、归档,即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对社区的居民开展家庭服务,家庭健康服务,做到健康教育普及化,健康教育定期化,通过无偿服务,让居民产生信任,一旦发生健康问题,就会找到我们,此时将无偿服务转化为有偿服务。另一方面在以“六位一体”为主要工作的前提下,对病人的其他要求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都会认真去做,因为病人已经把我们当成是可以信赖的人,他们有所求,我们必应,通过求、应联动,使医患距离拉近,医患关系融洽,信誉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易于开展。对重点人群,开通救助热线,公开中心、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实行医疗与保健,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服务;全日服务;全程服务。始终把坚持人性化服务作为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向患者所想,备患者所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最高境界。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市场中根深蒂固,因此,工作中的每种模式,每个流程均能演绎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环境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不同的服务手段,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因此在如何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将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卫生规划调控,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体现卫生科学发展。进1步强化卫生系统区域规划,加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规划调控力度,合理限制社区医院的过度扩张和负债经营,加强社区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帮扶,通过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医保政策的合理引导,促进病源合理分流。

二、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统筹提高卫生系统,要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在提高卫生系统的突出位置,强化卫生投入的倾斜力度,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福利待遇,重点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和提高舍却卫生服务的工作条件和水平。

三、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保障卫生系统社区工作。

(1)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2)加大食品安全和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

(3)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4)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5)提高社区卫生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病变能力。

四、规范社区医院管理、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强化对社区医院的管理,是解决群众反映看病就医问题的关键所在。

(1)要明确社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3)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