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精选(九篇)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

第1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生态观光畜牧业;景区设计;养殖模式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48-03

将观光畜牧业和生态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新兴的产业模式——生态观光畜牧业,其核心是畜牧旅游的生态性,是利用生态资源的一种旅游活动,因此,生态观光畜牧业示范园区既是观光园又是生产基地,生态观光畜牧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必须遵从科学性,使其具有产品生产功能;作为旅游园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以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1];示范园区的景区设计就是利用农村养殖设备与空间、农牧业生产场地、农牧业产品、农牧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适当的规划设计,以发挥生态农牧业生产效益,在满足游客旅游休闲需求的同时,给游客带来农村和农牧业的知识,将旅游休闲和增长知识结合起来[2]。

生态观光畜牧业园(区)建设,应因地制宜进行设计,位置可选择自然风景条件较好及畜牧业资源丰富的风景区周围,还可在草原、山地草场、养殖牧场、农场、林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可选择利用周围已有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或现代化农村等地点建设园(区),展示农村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或崭新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风貌;园址选择应结合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规划相应的园区,水平条件不同,园区类型也不同,要规划用地,留出适当的发展备用地;景区设计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持园区与外部区域的联系与协调,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园区园林化”。

1 景观规划功能定位

在进行规划前,首先要明确景区规划的功能[1,3]。虽然观光园区是将休闲和生产相结合,但其功能依然有侧重点。如果园区侧重观光旅游,在设计时,就要注重植物搭配,营造良好的景观,愉悦身心,以旅游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如果园区侧重产业生产,应该将重点放在养殖园的生产和示范方面。确定园区的发展重点之后,就可以打造园区的主题形象。主题形象是根据市场调查情况,结合园区本身的资源状况确定的。一个立足自身资源,适合市场需求的的主题形象可以使示范园区的特色得以凸显,能够打造自己的风格,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4]。一般情况下,景观园区的规划可以分为以下4个功能区:一是生态环保种养区。该区域主要包括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可以种植蔬菜、水果、饲草等;养殖区主要是生态养殖各种动物。种植区和养殖区合理布局,种植区可以作为畜禽养殖隔离带,起到工程防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将养殖区的粪污进行处理后,施用于种植区,促进其发展。二是能源循环展示区。该区域主要包括新型能源区和有机果蔬区。新型能源主要是指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沼气和发电,用于生活燃料和生产用电;有机果蔬区是指有机肥用于饲草、饲料和果蔬种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安全食品加工物流区。设置于种养区,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四是商务休闲服务区。设计办公、旅社、会议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展览中心、素质拓展基地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以户外休闲、旅游度假、现代农牧业为核心的休闲商务中心。

2 生态畜牧业观光景区布置原则

传统的畜牧业发展以生产畜禽产品作为最终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观光畜牧业与传统的畜牧业其共同点是其主要内容都是畜牧生产,但生态观光畜牧业不以生产畜禽产品为最终目的。生态观光畜牧业是在进行生态养殖的基础上,通过观光休闲,在获得畜禽产品的同时,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发展观光畜牧业,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营造有特色的景观,才能吸引游客[5]。生态畜牧观光园区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突出特色

生态观光畜牧业的目的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科(教)等活动,以农牧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为使园区在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戏、观农村风光、带农特产品”的旅游消费中实现增收,必须在生态原则上集中建设一批养殖、种植园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带;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当地资源的潜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养殖园区。要避免生态观光畜牧业园区设计千园一面、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营造出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种植养殖景观,如特菜种植、特禽养殖、牧区天然草原草场和自然人文景观。

生态观光农牧业旅游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包括培育绿色观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经营[6];在观光旅游经营中充分利用生态畜牧资源和乡土资源(如特色畜产品、特色蔬菜、尝农家饭等),既体现对资源的深化利用,提高附加值,又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2 以人为本,注重文化景观的营造,做到景观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规划生态观光畜牧业园时,需要游客更多地参与到种植、养殖、畜产品加工、乘骑、使役等劳动中去,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游客的行为活动成为构成景观的重要要素,规划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活动空间,使之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真正体现劳动+休闲的模式。

在规划考虑人景交融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养殖区、乡村等原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远离复杂,远离功利,远离雕琢,远离装饰,保持乡土文化的简略和淳朴;保持原生态是生态观光景区设计大原则;生态观光旅游景区一般都面积广阔、村寨相连、山水相依,有田舍、牧场、圈舍、森林、草场草地、动植物、山崖巨石、溪涧港湾或者江河、大漠、海洋等,这些“原生态”旅游资源都是不能过多人为干涉或扭曲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民俗更是不可替代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因此生态畜牧业观光规划设计必须突出原生态性,留“乡味”,传承乡土文化[7]。

2.3 兼顾生产与观光的功能

生态观光农业的重要特点是将生产和观光功能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生产是基础,只有在生产基础上,开发其生态观光功能,将传统的生态畜牧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融入周围环境,使其景观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例如,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并结合当地产业传统,实施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开发农牧业生态和休闲功能,大力开发山、水、场、园、林、庄等旅游资源,鼓励发展“名特优”特种养殖,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架构[8]。推行健康养殖方式,按草牧、农牧、林牧、渔牧、牧沼等相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坚持非均衡发展,打造优势区域,一园一品或一园多品;或推进专业化养殖,建设优势产业村镇,形成一村一品、数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大力发展生态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逐步建设成生态家园小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生态农业小区、旅游观光农牧业小区。

3 生态农牧业观光园区养殖模式

生态观光农牧业是将观光与休养、体验与游乐等结合在一起,农牧业既具有丰富膳食的功能、动物生产功能、社会生活服务功能、调节生态功能,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文化功能和示范教育功能等,融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生态观光畜牧业是对有明显优势的生态畜牧业和观光旅游业进行综合开发,使种草、养畜养禽、林业、种植业、旅游等作为一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共生关系的良性循环,做到资源共享、统一规划、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形成“1+1>2”的开发模式[9-10]。

3.1 区域开发模式

生态观光畜牧业的养殖模式要以畜禽养殖为中心,重点解决养殖中的粪污问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地风景区,因地制宜配置其他相关产业(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无污染处理业等),形成各个环节相互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流循环再生原理为指导设置生产功能区,涉及产业有种植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蜂业等,在提高农业景观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提升景观美学价值,为生态旅游营造出更优美的环境,根据不同区域选取相应模式[9];观光生态畜牧业具体主要有山地、平原、山塘库区等3种形式:一是山地模式。山区区域多林木、果木,园区模式建议以放养为主,与林果业相结合,达到生态、观光、畜牧三者结合的目的。游客在园区可以采摘、山间游玩、购买农牧产品。林区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注重疫病防治,强化防疫措施,做好林区防护设施,避免游客在游玩中发生危险。该模式建议以林下养禽为主,以避免小型园区在屠宰过程中产生问题。防护林的建设还可加速土壤脱盐熟化,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二是平原模式。利用荒滩植草发展牛羊为主的牧业生产,油葵与养蜂相结合;利用滩涂草地资源和作物秸秆,扩大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规模经营。平原地区经济作物多,应以果蔬为主,可考虑通过以沼气工程建设为纽带,用畜禽粪便、秸秆生产沼气,用沼液灌溉作物,沼渣作有机肥,形成畜种、沼气、作物的良性循环,形成“牧—沼—果(蔬)”的循环生产格局。建立林-菇型、林-鸡型复合生态系统,突出生态养殖理念,特别注重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把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作为项目建设目标。结合现有的采摘形式,鼓励有机认证、绿色认证,以有机水果、绿色食品、生态肉蛋奶为卖点,吸引城区游客消费。三是库区模式。对海河泽等滩涂可采用农牧渔工多种模式进行综合开发[11]。库区渔业推行健康养殖模式进行鱼塘标准化建设,在鱼塘周边建排污渠道,实行污水与养殖水分开,以保证生产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同时排污水可用于农作物灌溉,对鱼病采用中草药防治方法。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鱼塘污水灌溉作物,达到生态循环,同时可建设树下垂钓、作物采摘、全鱼宴特色餐饮等项目,吸引游客消费。

3.2 生态养殖模式

设计生态农牧业观光示范区或园区要因地制宜,以生产为主体,提供游客休闲、产品为主线,突出生态养殖;选择合适的生态生产模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农业生产设计,以此实现农业系统结构的合理[12]。一是种养结合,养殖项目必须和种植项目结合,做到粪污无害化循环处理,形成绿色或有机种植如蔬菜、水果、菌类、温棚种植蔬菜园,可以提高商品自给率,做到吃得好,拿得走。在养殖和体验区域,其设施要考虑安全性,同时应确保整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体验园、有机水果区,温室蔬菜园区等,瓜果成熟季节可以进行采摘体验;养殖服务内容有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制品品尝、奶吧;生态养鹿,开发鹿茸制品,鹿产品、喂鹿童趣;养羊如绵羊、山羊、奶山羊,羊肉或毛制品、羊奶等。二是与林木结合的生态养畜和生态养禽,如林下养鸡,河塘养鸭养鹅,特种家禽养殖;畜禽粪便直接用作农作物有机肥,达到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并使畜产品品质得以提升,提高了经济附加值,肉蛋奶受到游客欢迎,提高园区收入。三是畜禽、土地认养,开辟出租服务,为游客提供种植、养殖天地,平时代管理,如宠物代养、代管理等。四是各种特色服务,游客可在园区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游玩,有自助烧烤、采摘、垂钓、园区劳作、体育运动等多种娱乐项目,利用农家餐饮、山间野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如野地种植的蔬菜、野地圈养的鸡、鸭等;该园区依山而建,游客可以随时到山中游玩,同时园区为游客提供KTV、室等多种娱乐方式,使游客有多种休闲方式可以选择。在生态园景观的规划区让游客品尝以绿色、无公害为特色的农家餐饮,使游客通过品尝该农家菜的新鲜和美味后,感受农家的气氛,放松心情,享受农家的自然与纯朴[11-12]。

4 结语

观光生态农牧业开发模式主要依托生态村、风景区和农牧业园(牧场、林场、生态菜园、茶园、果园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兼具生产和旅游功能的农牧林渔业观光生态园,将生态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作为第一要素,以达到充分利用农牧业生态、土地资源和太阳能,延长产业链的目的。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5 参考文献

[1] 曹琼,李雪娇,麦热耶木·艾散,等.城市观光奶牛场发展策略探讨——以深圳光明农科大观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2(6):10-12.

[2] 郑军和,史建民.山东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203-206.

[3] 李同升,马庆斌.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2,21(2):77-80.

[4] 徐海顺,卞新民,汤国辉.城郊矿区废弃地观光农业生态规划[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275-279.

[5] 李彦苇,陈霞.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的原则--以赣榆县观光农业发展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2(8):362-363.

[6] 尹华光,王晓彤.试论绿色旅游的实现形式[J].生态经济,2006(3):114-116.

[7] 汪升华,陈田,刘洋.都市郊区生态旅游地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理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49-52.

[8] 李晓颖,王浩.“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300-306.

[9] 李金才,邱建军,任天志,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46-50.

[10] 刘常珍.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对策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4):52-54,59.

第2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业抗旱;人工增雨;效益评估;青海海晏

中图分类号 P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42-01

1 海晏县空中云水资源及人工增雨潜力

1.1 海晏县气候特点

海晏县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干旱、冰雹、霜冻、风沙等气象灾害占全县自然灾害的85%以上。海晏县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水量在400 mm左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了1 581.75 mm。多年来,频繁出现的干旱等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海晏县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人工增雨是气象为农业抗旱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补充自然降水不足,确保农业生产等的有效措施[1]。

1.2 云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

云的种类、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位置都会影响云中含水量,不同的降水性云体在转化成自然降水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含水量是凝结水量的20%~80%。通过人工方法可以增加云中降水量所占比例,从而增大降水量。

人工增雨的方法是向云雾中播撒固体二氧化碳、碘化银等催化剂,保证云层中产生更多的人工冰晶并不断凝结长大,最终变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自然云系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因此对冷云的催化潜力进行准确识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天气过程对云的降水潜力以及空中的云水含量有较大的影响,为提升我国人工增雨的能力需对云水含量进行了解。另外,判断人工增雨潜力的重要指标还包括云中含水量的分布方式。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年平均云水资源的1/4,降水效率较低。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每年超过72%的云水资源流出我国上空[2]。海晏县在夏季空中整层水汽含量最多,秋季和春季空中整层水汽含量次之,冬季最少。海晏县大云滴含水量在云水总液态水中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2 海晏县农业抗旱人工增雨作业效益评估

2.1 干旱背景

从3月下旬开始,海晏县土壤开始解冻,农牧业开始出现土壤干旱,一直持续到4月上旬,海晏县农区出现了重度―特重度农业气象干旱,牧区出现了中重度―重度农业气象干旱,草原、森林出现火险的等级逐渐加大。4月上旬是海晏县农耕时节,针对海晏县地区冬季和春季持续干旱的情况,由海晏县气象局与海北牧区气象试验站联合组织专业人员对海晏县旱田农业区、草原及设施农业区开展了干旱调查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以金滩乡为中心的农区旱田土壤墒情很差,达到了重旱标准,直接对青稞、马铃薯以及油菜的种植产生影响,水田的土壤墒情较好,不会对作物的种植产生影响;天然草原土壤墒情较差,达到了中旱标准,影响牧草的返青,特别是对豆科牧草的返青造成的影响较大;设施农业示范区在灌溉之后其墒情得到了转变,但是因灌溉水、种植土壤的盐碱性对大棚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和收获产生较大的影响[3]。

2.2 地面作业情况

2.2.1 作业点布置。海晏县将2013年人影工作从6月15日开始的规定提前至4月1日(提前2个月),分别在甘子河乡政府、甘子河乡托勒村、青海湖乡政府(旧址)、青海湖乡海峰村、哈勒景乡政府、哈勒景乡哈勒景村、金滩乡道阳村、海晏县(三角城镇)附近共设8个作业点。

2.2.2 春、夏季增雨作业。4月下旬,青海省东部、南部地区将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海晏县气象局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于当日17:46左右在哈勒景乡、金滩乡和三角城镇海峰村实施了地面人工增雨工作,出现了小到中雨,海晏2.6 mm,区域自动站记录:托勒5.5 mm,金滩12.4 mm,甘子河1.1 mm,有力地缓解了土壤旱情。5月7日再次抓住有利时机,在哈勒景乡人影作业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海晏17.9 mm,托勒6.6 mm,金滩30.8 mm,甘子河10.2 mm。据对比分析,人影作业至少使作业区增加降雨量2.0 mm以上,彻底解除了土壤旱情。

2.3 效益评估

根据海北州气象台雨(雪)情公报,4月28日8:00至29日8:00作业区及影响区内部分地区出现了小到中雨,海晏2.6 mm,托勒5.5 mm,金滩12.4 mm,甘子河1.1 mm。5月7日雨(雪)情公报,海晏17.9 mm,托勒6.6 mm,金滩30.8 mm,甘子河10.2 mm。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海晏地区0~18 cm土层全部渗透,前期旱情全部解除,对改善土壤墒情、牧草返青及农牧事活动极为有利。对缓解海晏农牧区旱情及农作物出苗、生长和牧草返青非常有利,降低了草原森林气象火险等级[4],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参考文献

[1] 张维祥,娄伟平.农业抗旱型人工增雨效益评估[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53-455.

[2] 王广河,姚展予.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3,18(增刊1):2-11.

第3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1.1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城镇化进程对沙漠化的影响,而非城镇化,所以采用城镇化测度方法中的主要指标法来描述城镇化水平。以研究区内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16-17],数据来源于盐池县统计局统计年鉴。LU=(1-Pa/Pt)×100%(1)式中:LU———城市(镇)化水平;Pa———农业人口;Pt———总人口。

1.2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分析

研究采用1989,2007年2a的盐池县土地利用图和卫星遥感图(附图2),结合地面调查进行图形处理和景观单元归并分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在Fragstats3.3软件的支持下,对景观要素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等)进行矢量化分析计算。盐池县地处于农牧交错带,毛乌素沙地南缘,聚落格局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以居民点为中心,结合周边的土地格局,形成不同的空间构型。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的简单定量指标。主要包括2个部分,即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本文采取分离度和分维度对景观单元进行量化,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景观破碎度和优势度指数进行景观水平上的异质性分析[18]。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区城镇化进程

根据式(1)—(6)对盐池县1989—2007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分析表明,这一时期在非农业人口总体上呈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大前提下,盐池县的城镇化水平以1995年为转折点,1995年前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图1),之后逐步降低,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1985—1995年城镇发展快速,城镇化水平变动在4.0%~73.4%;1995—2007年城镇化水平缓慢下降且变化不均匀,城镇化水平变化在73.4%~64.3%。

2.2研究区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

城镇的发展使村落分布、道路网络、乡村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土地利用方式上表现得更为直观[19]。从1989—2007年土地利用总的趋势来看,草地、耕地、林地、沙地等这些表征生态状况的用地比重明显大于生产用地,且生活用地也多分布在以草地为主的耕地、沙地相间分布的模式中[20]。林地和草地增长率较高,但草地相对林地更加稳定;耕地、沙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减小(图2),由最初粗放式的农牧业生产为主逐步转为以生态建设为主,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植被恢复明显。5个乡镇土地利用的情况存在差异,冯记沟乡和青山乡的耕地面积减小,林地、建设用地比重增大。这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厂矿用地的开发增大了土地利用程度。花马池镇相对其他乡镇主要表现为林地和稳定水域的增加,扬黄灌溉的政策实施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条件,又位于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化使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得到发展。高沙窝镇沙化威胁最严重,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居民点外迁。王乐井乡耕地面积仍占比重较高,这与其以特色农产品种植与畜牧业为主的产业规划有关。从各土地类型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来看(图3),1989—1995年变化最快的是未利用地,年变化速率达到5.9%。1995—2000年林地变化速率达到11.1%,水域变化也较明显,达到8.9%。2000—2007年建设用地、沙地、耕地面积年变化速率分别达到-8.7%,-7.8%和-6.7%,同时草地面积以每年4.4%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的巨大转变,与近年来实施治沙造林、封育禁牧、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等政策有关。

2.3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迁

2.3.1景观结构变化

从1989—2007年5个乡镇景观结构指数变化来看,5个乡镇均表现出草地的面积比重均增大,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的同时,平均斑块面积增大,草地大面积形成,聚集度高;耕地面积比重减小的同时,斑块数量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耕地得到整合,破碎度大幅下降(图4);沙地的景观结构指数均减小,且减小幅度呈现出斑块面积比重>斑块平均面积>斑块数量,可知近20a沙地面积迅速减小,大斑块萎缩,原集中连片沙地被分割成零星分布的小斑块,但斑块数量减小程度低,部分破碎的小斑块仍在连通,仍存在潜在沙化威胁。林地和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破碎度较大。其中沙埋灾害严重的高沙窝镇因居民点外迁,耕地面积比重减小,斑块数量相对较大,破碎度大于其他4个乡镇。青山乡与冯记沟乡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林业,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但随着面积比重、斑块数量增大,平均斑块面积减小幅度更大,表现出林地景观较大的破碎度。花马池镇由于位于县政府所在地,林业发展快速,同样表现为林地、沙地及未利用地破碎度增大,耕地、草地、建设用地高度集中。近20a耕地和沙地集中分布的王乐井乡,耕地整合,沙地进一步破碎,居民点的迁出也使建设用地逐渐被草地景观代替。

2.3.2景观单元变化

1989—2007年草地、林地、耕地分离度均下降,沙地及未利用地在空间上分布的分离程度增大明显,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5个乡镇的分形维数变化体现了各区域不同的农牧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差异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随着城镇化发展,各乡镇新增居民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矿用地的扩张、道路交通在镇域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设用地分维数增大,景观斑块不规则趋势增强,景观轮廓越来越复杂。沙地及未利用地表现出景观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整,复杂程度减小,不稳定程度提高。高沙窝镇、冯记沟乡和青山乡的耕地分形维数减小,复杂程度降低,在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中易转化为沙地。但林草地的扩张可以遏制沙化,结合林草地的变化情况可知青山乡相对其他乡镇土地更易沙化。高沙窝镇天然水域面积极少且极易干涸,景观分形维数的增加表现出水域极易转化成为盐碱地,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2.3.3景观异质性变化

5个乡镇景观异质性指数变化均表现出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减小,聚集度增大的趋势(表1)。其中,多样性指数均减小,说明各景观要素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差异增大。均匀度变化较大的是青山乡和冯记沟乡,其余乡镇有微弱的减小趋势,说明由原来景观斑块分布不均匀,人为干扰较大,逐渐趋于斑块分布均匀,人为干扰逐渐减轻的态势。从破碎度来看,镇域内林地、耕地、草地成片分布,在农业生产结构向以草畜、林业为主迅速转变过程中,农业规模经营,企业集聚发展,可以预测,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集聚化推进,各乡镇景观破碎度将进一步减小,同时聚集度指数进一步增大。

2.4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阶段性影响

1985—1990年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加,国民生产总值173.8元/人,新农村建设、道路交通的发展和工业的起步使建设用地面积增大。该时期内农业活动迅速增长,不合理的农作灌溉方式使沙地及未利用地快速增长,且沙地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增大,斑块密度增大,这与当地农民在经济发展落后情况下不合理的挖甘草、搂发菜等行为有关。草场被破坏,沙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分布,局部沙化程度加大,生态环境受到威胁。1990年后城镇化水平逐渐降低,到2000年时降至69.8%。非农人口数量进一步扩大,10a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80.3元/人,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的发展使农业产业得到调整,生态环境在外界的干扰下各景观不断变化,沙地景观破碎度增大,分布越来越离散。同时,1995—2000年生态环境建设受到重视,大面积治沙造林使得这一时段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研究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沙漠化被遏制的同时其他土地类型也在向沙地类型转化,沙漠化现象不容忽视。2000—2007年退耕还草、封育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沙化治理效果明显,扬黄灌区的建设为垦殖创造了条件,更加集中化的用地使草场进一步得到保护。草地面积的增加又极大地促进了林业和牧业发展,农业规模和产出价值的增大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2007年时国民生产总值达1007.5元/人,已比城镇化初期增长了85.0%,这期间城镇化稳步发展。

3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3.1人口集聚

随着乡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居住在乡村的总人口不断下降,城镇用地面积大幅度扩张,大量小村落衰退。从整个县城来看,人口向中心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其中花马池镇人口占全县城镇人口的34.2%。总体来看,盐池县人口密度由新中国建设初期的3.99人/km2,增加到2005年的24.15人/km2。人口增长率从80年代起递减,人口密度在1988—1992年迅速增长,乡村人口的高度集中的同时,土地承压力增加。自然环境恶劣的沙区,人口增长引起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对资源不合理的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由于区域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也进一步改革,种植业畜牧业的高度集中。推行中心村建设以来,村庄数量大幅度下降,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利于区位扩展,人口也向着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集中。由此整个乡村景观要素重新进行组合,呈现出新景观格局。

3.2社会经济的发展

耕地的大量流失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表明经济是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乡村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在耕地资源变化机制的基础上发生。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保障盐池县特色产业畜牧业的发展,为实现草原和牲畜的动态生态平衡,由过去偏重种植业与放牧业逐渐转向种植优质牧草,“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还开拓了更大的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城镇的迅速扩张,盐池县1989年城镇建设总面积到2007年增加为8557.7km2。由于城镇位于风沙区,耕地基本上均为旱地,少数乡镇有少量水浇地,盐池县城镇建设用地来源是草地和耕地,伴随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各类线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景观进行规则的切割增大了景观的边界密度,降低了景观的连通性。

3.3生产技术

乡村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明显地影响乡村景观格局。通过20a多的发展,盐池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播种的机耕率提高到目前的27.9%,机电排灌率17.4%,农业生产现代化生产逐步形成。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大中型农用机械急剧增长,2009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62×105kW,同比增长5.5%。小型农用机械同比下降1.0%,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而显示出农业已经进入机械化生产,保证了在耕地面积减小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扬黄灌区建设,结合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措施,发展拱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极大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资源利用情况略有好转。同时,充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有利于沙地治理项目实施和生态的恢复。

3.4政策因素

生态保护政策是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20世纪90年代后期,盐池县各乡镇实施人工造林、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极大促进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西部大开发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结合自身特殊条件,以协调发展草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促使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逐渐向规模经营转变。在经济的驱动和政策的引导下进行村镇调整,一些村镇在快速繁荣的同时另一些村镇则逐渐衰败,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由分散格局缓慢向聚集转变。在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各地根据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特别是滩羊集中养殖和优势农产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大大改变了乡村景观格局。现在乡村景观的差异除了自然景观以外,还与农产品、距离城市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空间布局上,花马池镇、高沙窝镇、冯记沟乡、王乐井乡、青山乡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差异在于优势农产品基地的不同分布。其中重点镇花马池镇以商贸物流、建材、石化、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主,高沙窝镇着重发展煤炭石油开采、发展新型能源为主。从龙头企业规划与发展来看,王乐井乡、青山乡主要重点发展畜牧业,特色种植,以畜牧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为主,而在相邻区域仍保持自然景观,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

4结论

第4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同志们: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畜牧工作,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农转牧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建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今天这次会议设中心会场和分会场。在中心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大班子的全体成员;县人大主抓畜牧产业人员;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主管畜牧工作的副书记(副乡镇长),畜牧站长;县直部办委局一把手;中、省直驻兰单位主要领导;县畜牧局全体班子成员及各场、站、所长;远大禽业、丰达公司、红光肉牛交易大市场等企业的经营者。在各乡镇、村分会场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全体乡镇干部、村屯干部、养殖大户和部分农户。由于与会人员多,会场分散,请大家自觉遵守会议纪律,维护会场秩序,认真听会。

今天这次会议共有五项日程。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李树春同志传达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日程,请副县长李学金同志宣读《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文波同志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日程,请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作表态发言。首先,请临江镇党委书记孙海波同志发言;

下面,请兰河乡党委书记李晓河同志发言。

下面,请北安乡党委书记金星同志发言。

下面,请远大乡党委书记高明同志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日程,请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经过一上午时间,现在就要结束了。会上,我们学习了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县长杨文波同志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四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总体上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王书记在讲话中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通过形势分析、算账对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意义,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信心。王书记在讲话中客观地分析了我县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政策、地缘、基础等优势,使我们对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潜能有了更加清醒的把握。三是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王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坚持总的发展思路不变的前提下,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的思想,并指出了实现这种转移的四种途径;杨县长在讲话中从壮大基地、发育龙头、开发市场、争创品牌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工作内容,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四是进一步强化了措施。两位领导在讲话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遵循,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

下一步全县的畜牧工作,要以县十二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用经营理念指导全县畜牧工作,用经营手段创新推进落实的工作举措,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今年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施农转牧发展策略打好基础。按照景顺同志的要求,200年,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由农村产业化经营向产业化经营与城镇经营并重转移,工作的侧重点要由基础性工作向基础建设与财源建设并重转移,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领导方式要由领导管理向经营服务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是要主动融入这种战略思想,主动接受农转牧任务,按照景顺同志、文波同志讲的意见,抓好工作落实。

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再讲几点意见。

1、明确责任抓落实。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依据县里确定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明确各自的具体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乡镇要将责任落实到基层站所,落实到村屯,落实到每个乡村干部身上,使每个干部都明白干什么、怎样干、达到什么目标,自觉地组织和领带农民发展畜牧业。年末,县委、县政府将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

2、引导扶持抓落实。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广大群众参与的程度。因此,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群众“买不起、不会养、卖不出去”的问题,在土地使用、资金投放、税收征缴、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引导农民自觉发展畜牧业。在这个方面乡村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还要当战斗员,带头领办、创办各类畜牧养殖和加工的实体,成为农民的榜样,致富的高参,做引领农民养畜发家的明白人、领路人和带头人。

3、典型带动抓落实。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我们既要及时总结现成的典型,又要根据工作需要,有目的地发现和培养尚未成形的典型。总结和培养典型要注意其代表性,周围的群众经过努力,跟着学就能做得到;也要注意层次性,县里要有全县的典型,乡镇要有乡镇的典型,村里要有村里的典型。对于成熟的典型,要适时地进行推广,让他们现身说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这次会后,畜牧局和各乡镇要组织乡村干部和养殖户到县内和县外学习秸杆养牛、发展东北及精深加工的典型,业务部门要搞好协调,确保参观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巧借外力抓落实。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建立具有一定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要走招商引资之路,发展外向型畜牧业。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主动与域内外客商和科研院所联系,恳切洽谈,以我们的诚心打动他们,以我们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使他们在资金、技术和项目投放上向兰西倾斜,为我所用,实现共同发展。

5、检查指导抓落实。农委、畜牧局要切实担负起职能部门的职责,对各乡镇的畜牧工作进行经常性地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各地开展畜牧工作的经验,用以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确保畜牧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各乡镇分会场会后要组织分组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及贯彻落实意见按归口划分,于9月23日前报到县委办和政府办。

同志们,这次会议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经营理念,以凡事讲效益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使全县畜牧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第5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摘要】以内蒙古1999~2013 年数据为基础,应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内蒙古第二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最近两年优势下滑;第三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优势增速趋缓;第一产业优势不够明显,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给出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法

【基金项目】本文受“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13C084) 资助。

【作者简介】巩红禹,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与抽样调查。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内蒙古产业结构长期保持“二三一”状况,至2013年,内蒙古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本文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这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差距、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确定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提供建议及参考。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有效工具,国内不少学者应用这种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李武军、黄炳南,2010;常进雄、娄铭铭,2004; 姚芳、周密、孙林岩,2005;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2012;吴贤彬、陈进,2012)。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种计量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它将计划期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标准区或背景区(在比较过程中所选取的参照量) 做比较,能比较准确地研究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背景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构分量,另一个是竞争分量。其具体指标如下:

区域份额分量或区域增长分量

表示研究区域某产业部门按背景区域(全国或所在大区) 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反映了研究区域在背景区域中占的份额。结构偏离分量

表示研究区域j 按大区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值与按背景区域整体经济规模增长率实现的增长值之差,排除了由于各地区同类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表明各地区与大区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的差异是由结构因素导致的,若该值为正且较大,则表明产业结构中优势类别的比重较大, 总体经济结构好, 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竞争力偏离分量或者区位偏离分量

表示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差别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的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Nj 为区域增长分量, E 为背景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i 表示第i 产业, j 为第j 区域,0表示基年,t表示末年。

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局限性在于方法自身是静态的,无法揭示考察期每个时间分段内各种因素的具体变化对总体的影响,以及时间维度的变化趋势,故只能从整体上表示末期相对于基期各份额的变动。但研究经验表明,即使研究区域很小,时间跨度很短,偏离分量也仍然具有非常显著的动态变化,因此, 需要引入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ynamic Shift-Share Method,DSSM) 来追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对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扩展。它遵循传统偏离份额法的思想精髓,通过时间序列将研究区域在时间维度上细化,动态地分析每个时间分段内各区域、各产业部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发展趋势,从而修正了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缺陷。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研究区域分为t-1个时段,对每个时段采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三、数据选取及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内蒙古统计年鉴2013》,2013年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以1年为时间间隔,将1999~2013年分为14个时间段,对每相邻年份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进行静态偏离份额计算,所得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1。

从区域增长分量看,2000~2012年期间内蒙古历年的实际增长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说明内蒙古分享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实惠。但2013年内蒙古经济增速下滑,其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结构分量来看,除2004年外,其他时期结构分量始终为负,说明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起负作用。从竞争力分量看,2000~2012年,竞争力分量为正,说明内蒙古区位竞争力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有区位优势。值得警惕的是,2013年,竞争力分量为负值,说明内蒙古区位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位优势减弱(图1)。

从产业结构看,2003年以来(除2009年),内蒙古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为正(图2),说明第一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优势不够明显。2000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为正,而且分量值逐渐增大,说明第二产业不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竞争优势逐渐增强。但在2013年,竞争力分量出现负值,说明内蒙古竞争力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值得警惕。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从2000年至2011年始终为正,逐渐增长,2008年涨至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2012年和2013年,竞争力分量为负,说明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经济增速下滑,表面上是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实质上暴露出来的则是自治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素质不高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内蒙古已经进入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难以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要推动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持续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1.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牧业,农牧业是内蒙古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的基础支撑。尽管内蒙古农畜产品产量规模已经很大,但在资源性约束加剧、农畜产品和农资价格急剧波动、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农畜产品持续增产具有很大难度,传统农牧业的增收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若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为前提,着力在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和观光农牧业,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深度转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和有机农畜产品,加大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积极推动农畜产品品牌化经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畜产品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2.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着力点必须是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也是提升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空间所在。目前内蒙古工业已形成以冶金、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地位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以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重点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形成能源、冶金、化学、建材循环产业链,增强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功能,通过产业链带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才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3.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内蒙古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商品市场还不够发达,国内大型批发零售企业有的尚未引进或刚刚登陆内蒙古,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为克服第三产业发展的难题,必须要把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特别要加快发展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李武军,黄炳南.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J].经济经纬,2010,(6).

[2]常进雄,娄铭铭.关于我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3).

[3]姚芳,周密,孙林岩.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软科学,2005,(6).

[4]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结构红利”吗——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2).

第6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59-02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多年生豆科作物,具有高产、质优、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几乎所有畜禽都需要其作为粗饲料。宁夏贺兰山农牧场发挥国有农场集中管理、农田集中连片,土地平坦,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的优势,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本文就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已建苜蓿人工草地2 133.33 hm2,是宁夏农垦10万头奶牛饲草原料和全区及周边省份饲草原料基地。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资金全部通过自筹和争取国家项目取得。通过配套完善苜蓿草场安全生产设施,健全规章制度,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生产的苜蓿初级干草捆、二次加密干草捆、苜蓿草粉等产品,销往区内外奶牛场。

此外,截至2014年底,贺兰山苜蓿产业建设累计投入近2 500万元,其中草场建设轻型彩钢储草棚6座4.5 hm2、水泥地坪3.2 hm2、办公用房、地磅等固定资产共投入1 454.7万元,购置进口苜蓿收割、散草、拢草、打捆等机械109台/套,投入1 035万元,实现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

贺兰山农牧场草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坚持高起点,运用新技术,推进苜蓿种植、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区内外投资者在扬黄灌区和苜蓿草集中种植地区建立加工企业,并扶持扩大生产能力[1-2]。

1.2 产业效益不断增长

近年来,贺兰山农牧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共获得368万元国家项目资金支持,2013年、2014年分别建成2个200 hm2的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区,使得贺兰山农牧场成为当地最大的优质苜蓿种植企业。

2014年,贺兰山农牧场累计销售苜蓿干草2.8万t,销售收入5 211.9万元,实现利润896.6万元,占利润总额941.4万元的95.2%。职均收入由1.48万元提高到3.72万元,增长151.35%,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1.3 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贺兰山农牧场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紫花苜蓿草产业化经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项目。原农牧场下属的草业公司现在属农垦奶牛集团公司下属,成立于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确立为“优质紫花苜蓿出口加工基地”,被自治区农牧厅列为“三个十”工程之一和自治区“优质紫花苜蓿示范基地”。草业公司设有生产部、机械部、质检部、财务部、销售部5个职能部门,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草业公司有管理人员20名,熟练技术工人2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名,与社会各类专业技术单位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已成为全国三大草业公司之一。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条简单

贺兰山紫花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种植品种单一、科技程度低等问题。

苜蓿产业链条一般有苜蓿种子培育、初加工、深加工三大部分。苜蓿产品主要有草捆、草粉、草颗粒、草块、叶蛋白等类型。青干草草捆属于低加工水平产品。目前农牧场苜蓿草产业主要是初加工的干草捆。深加工产品较少,尤其处于价值高端的苜蓿叶蛋白的生产还处于空白。种子培育基地小,不成规模,整个产业链条比较单一。

2.2 产品的数量、种类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的牛羊每年对草产品的需求量为3 000万t左右,猪鸡每年需250万t草粉作饲料添加剂,鸵鸟、鹿等特种动物对草产品的需求量也在10万t左右。可见市场需求巨大,且对草产品种类的需求也是多样化,而农牧场主要产品是初加工的干草捆,深加工产品较少,很难满足市场对草产品数量、种类的需求[3-4]。

苜蓿种植的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苜蓿草产品质量等级划分简单,加上苜蓿收割时节多在夏季雨季,收割晾晒过程容易遭受雨淋,致使落叶、霉变,影响草产品质量。质量是产业的生命,必须建立具有权威性、检测手段先进的苜蓿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监控体系。

3 发展对策

3.1 产业发展目标

贺兰山农牧场要以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布局,巩固农场川区种植基地、借助山区草源优势,实现山川共举,努力将贺兰山农牧场苜蓿产业建成品质一流、品种多样、品牌名优、全国有影响的草业龙头企业。

3.2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3.2.1 加强紫花苜蓿研发,提高科技化水平。苜蓿深加工是苜蓿产业化发展的根本,除增加草产品各种类型外,应着手大力开发苜蓿的各种用途。不应将苜蓿仅仅当作牧草,而应将其进一步深加工成为健康食品原料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做一些探讨。

3.2.2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提高机械化水平。贺兰山农牧场应该在现有的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的农机资金,适时地学习最先进的机械操作技术,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适于苜蓿生产加工的新型机械,不断更新苜蓿收割、散草、打捆、深加工等机械设备,努力实现机械化发展的高效率。

3.2.3 加强管理,提高种植和育种水平。贺兰山农牧场在多年的紫花苜蓿种植中也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但这些管理经验和技术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围绕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以管理引导产业的发展。

3.2.4 进一步提高紫花苜蓿产业化水平。贺兰山农牧场需要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草田轮作、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农艺措施、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进一步提升优质苜蓿生产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苜蓿商品的生产、销售力度,提高服务意识;还要不断引进人才,更新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理念服务苜蓿产业。

4 参考文献

[1] 刘晓宏,杜桂娟.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2(3):28-29.

[2] 希斯.牧草:草地农业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第7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一、R-Review――温故而知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获得的过程中,以原先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接收到的新知识进行整理、编码,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本节课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章的最后一节,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前两节内容的训练和延伸。

温故而知新,就是在开始本节课内容之前,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图2)的形式复习回顾,有助于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和新知识的学习。

二、“3W”原则――灵活运用

在新课讲授环节,以“3W”原则,采用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材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对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分布、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找发展措施。

1.W-What――知其然。

(1) 展示大牧场放牧业的牧牛业(或牧羊业)景观图以及农产品。

(2) 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的内容,结合上一环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具体含义。

2.W-Where――知其然。

展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安排学生从图上找出分布的国家,利于图文知识的转化,以及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读图,我们可以找到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有――

学生:美国、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南非。

教师:在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3.W-Why――知其所以然。

展示世界地形图、全球气候类型图,学生开展限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气候特点及分布的原因。

教师:读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和全球气候类型图,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的气候是什么类型的?

学生A: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教师:这些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B:干旱、半干旱。

教师:为什么在这样的气候下会出现大牧场放牧业?

学生C:这些地区植被稀疏、草场广布,更适合放牧业的发展。

三、T-Transfer――举一反三

在此环节,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新疆和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找到新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别国经验,提出发展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化和迁移,提高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播放CCTV“新疆牧民转场”新闻(约2分半)。

1.用新闻引出我国畜牧业大致的分布地区。(图片展示分布区位置)

2.提供一则有关新疆畜牧业的资料,学生阅读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完成相关问题。

新疆优良的天然牧场造就了高品质的牛奶,本地牛奶品牌众多,但在内地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与内蒙古的牛奶品牌相比,还相差许多。新疆的畜产品多以出售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短,深加工欠缺,加上缺乏科技指导和品牌引导,畜牧业加工业产值远远低于内蒙古。

问题设置:

第8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2]。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6]。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7]。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

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0~377.

[2][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6.

[3]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tety,

[4]CarlSauer.AgriculturalOriginsandDispersals.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5][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48.

[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78~295.

[7]史培军,王静爱,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168~171.

[8]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8~123.

[9]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27.

[10]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7~305.

[11]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1):117~140.

[13]翟德芳.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296~316.

[14l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1):131~143.

第9篇: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林牧渔业;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民生水平

【中D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2-0046-04

一、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如林斌等[1]、周守华等[2]、谢凡等[3]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不高。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上市公司整体层面研究内部控制情况,针对单个行业的研究较少。

农林牧渔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近年来该行业上市公司出现内控失效的问题屡见不鲜,在资本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如万福生科“造假上市”、中水渔业“新阳洲挪用资金案”、獐子岛“巨亏事件”以及现代农装“信息披露违规”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可以影射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确保企业信息披露质量[4-5]、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6]、抑制企业的腐败[7]等均有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8],而提升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民众对该行业上市公司的信任程度,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2013―2015年间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民生水平提供借鉴。

二、农林牧渔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一)2015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

2015年度,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有41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可以看到披露比例达到95.35%,而没有披露报告的企业分别为大湖股份和*ST景谷,如表1所示。全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则为94.58%。

2015年度,全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比例为18.16%,其中8家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占比19.51%,披露的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中水渔业披露了5项重大缺陷,海南橡胶披露了1项重大缺陷及1项重要缺陷,天山生物披露了1项重大缺陷,其余16项均为一般缺陷。

(二)2015年度内部控制外部评价情况

2015年度,全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比例为79.63%,其中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共有34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未披露的上市公司有9家,总体的披露比例为79.07%,具体如表3所示。

2015年度,全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为95.64%,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一共有32家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有2家,标准意见的比例为94.12%,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中,否定意见共2家,分别为中水渔业、海南橡胶。

(三)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对比

1.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趋势分析

2013―2015年度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数量从41家增加至43家,但是内控评价报告披露比例却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说明该行业整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虽较高,但还未达到稳定水平,披露比例还可进一步提升。如图1。

2.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结论趋势分析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与逐步推进,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是“非整体有效”结论的比例却在小幅上升。如图2所示,在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非整体有效”结论的比例从0.00%上升到了4.88%。说明近年来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善。

3.2013―2015年度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趋势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比例呈现的总体特点是比例不高且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具体来说,2013―2015年度,披露了重大缺陷的公司数量分别为1家、1家、3家;披露了重要缺陷的公司数量分别为2家、1家和5家;披露了一般缺陷的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6家和3家。从披露缺陷的内部结构来看,披露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公司占比在逐渐上升,说明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质量,这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控制缺陷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例趋势分析

2013―2015年度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无论是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上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从2013年开始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了60%,说明超过一半的公司开始选择信息披露的公开与透明,这对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都是利好的方面。如图4。

5.2013―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趋势分析

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可以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从图5中不难发现,在2013―2015年间,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大概在5%,由于行业内公司较少,一两家的差异可能造成比例的波动较大。

三、农林牧渔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农林牧渔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及粮食安全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但近年来该行业上市公司屡屡出现内控失效的问题,上文描述了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整体情况,本文从以下方面进一步阐述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加剧、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背景下,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往往是导致内控失灵,进而大大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2014年度福成五丰披露了两项重要风险,包括公司没有设置内部控制计专门部门、公司某些业务没有专门部门来负责,继而导致公司各项业务流程均存在不科学、不系统的管理。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目前许多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注重合规化,表面上制定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并没有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规范执行相关的流程和制度,流于形式。如2014年度獐子岛在内控评价报告中披露两项重要缺陷,分别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而所谓的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则是“惊天獐子岛事件”的侧影。

(三)内部控制评价和信息披露不客观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内控评价和信息披露要求日益提高,但是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现状仍存在不客观的情况。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该行业上市公司受到的关注度也往往更高,这些上市公司更加担心披露真实信息会引起投资者和民众的猜测和恐慌,引发公司股价以及运营的动荡。例如,新三板农业股上市公司现代农装在2013―2014年年报中,因为没有准确披露和其他公司之间发生的贷款业务等信息,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及罚款。

四、政策建议

科学技术的不断改善,使农林牧渔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转变,日益发展成集劳动、技术、资金于一体的大规模行业。但是,由于该行业对土地、水等有限资源的依赖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该行业中的先锋,其发展的进程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依赖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治理机制等内在因素。内部控制作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有效、财务可靠、遵纪守法的政策和程序,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应当健全组织机构,设立对应部门直接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由于该行业的大部分产品涉及民生,因此要加大公司对产品质量把控与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建立相应的高层基调,营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环境。应充分重视内控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减少对部门的行政性干预。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对内部控制运行效率效果的督察与监测,可较好地预防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发生。

(二)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企业应定期组织全员学习内控规范及制度,增强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规范其在内控建设、运行及评价中的职责,进而在源头上提高全员的内控意识。其次,企业应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视为工作重点,根据内部控制流程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供保障。最后,根据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安排,使内部控制渗入到企业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积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监管机构、投资者在进行监管决策或者投资时,多数都会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为导向,如果上市公司披露模糊或者虚假的相关信息,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建议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树立自觉披露信息意识,按照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客观全面地做好内控评价信息披露工作,充分如实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切实提高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质量,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内控信息。

【参考文献】

[1] 林斌,刘春丽,舒伟,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9):9-16.

[2] 周守华,胡为民,林斌,等.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3-12.

[3] 谢凡,曹健,陈莹,等.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强制实施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6(9):62-67.

[4] DOYLE J T, GE W,MCVAY S.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141-1170.

[5] HOLLIS A S,et al.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1): 217-250.

[6] FENG M,et al.,Does In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ffects a Firm's Operations? Evidence from Firms' Inventory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5,90(2):52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