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精选(九篇)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第1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这次全州农牧林业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省农牧业、林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省农牧业、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农牧林业工作,进一步分析查找全州农牧林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排部署今年农牧林业工作。上午,*同志传达了全省农村牧区、农牧业、林业会议精神,久桑同志全面回顾了20*年的农牧林业工作,并就20*年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讲得很详细,也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刚才,州、县政府签定了动物防疫、森林草原防火、渔林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州、县农牧部门签定了畜牧业经济目标责任书。为了引起高度重视并传达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各地、各有关部门回去以后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快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统筹安排,找准重点,扎实工作,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工作形势,努力保持畜牧林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20*年的农牧林业工作中,各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相关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和牧区发展这条主线,抓住畜牧业生产的薄弱环节,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加之年内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促进畜牧业整体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使全州农牧林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概括起来讲,就是八句话: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又有新的起色;以草定畜工作进展顺利;三江源项目实施有条不紊;虫草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农牧民增收渠道明显拓宽;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政策有力,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和天气总体有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全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与在座的诸位和农牧林业战线上同志们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畜牧林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畜牧业经济效益不高,土种选育和畜种改良、发展设施畜牧业、效益畜牧业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还很缺乏,牧民组织程度不高;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畜疫防治力量仍然薄弱;草原基础设施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致使国家投资发挥不了应有功效;草原鼠虫害严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进展缓慢;三江源总体规划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我州农牧林业工作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正面临难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有利的大环境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准确把握农牧林业发展的总趋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观念推行新举措,积极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完成今年农牧林业工作各项任务

在20*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州委、州政府新牧区建设八项实事工程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牧业投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确保农牧民持续增收。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农牧林业工作

畜牧业是我州的主体经济,也是全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解决*州“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否则就谈不上“三农”问题,更无法谈及农牧民增收问题。要保持全州农牧民稳步增收,必须抓好畜牧业生产。一是要加强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常规管理。深入基层,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以牧委会、合作社为单位,对当前的畜牧业生产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抓好牲畜饲放管理、接羔育幼、动物防疫、防灾保畜和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努力提高仔畜成活率,确保畜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二是加强土种选育工作。自从19*年牧业体制改革以来,我州土种选育和畜种改良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畜种控制在一家一户的范围内,严重的近亲繁殖导致牲畜个体生产能力降低,牛羊胴体重变轻,皮毛质量下降。今年州政府决定在全州范围内进行本品种选育工作,在本品种选育上有所新突破,州、县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社与社、户与户之间的种畜串换;同时,引进部分优良品种,使畜种改良成为提高畜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群众生命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州农牧部门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此项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是我州畜牧业生产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州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一个《决定》、两个《办法》,建立健全防疫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加强畜疫监控。特别是各县农牧部门在今年的春季防疫中,要统一购置疫苗,集中力量开展4月份的牲畜口蹄疫疫苗及常规疫苗的注射工作。加强对牲畜和畜产品的检疫,严防牲畜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四是加强渔政管理工作。各级渔政部门要加强黄河流域、长江支流的渔业资源保护,加大扎陵湖、鄂陵湖等湖泊的封湖育鱼工作。在这方面我州的工作力度不大,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渔政部门要加大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力度,加大对药鱼、炸鱼、非法网鱼等违法事件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确保全州渔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五是加强林业资源的管护。全面落实和兑现各项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和帮助退耕还林(草)农牧户结合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增加收入,确保“退的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继续抓好“封、护、育、造”四个环节,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措施,严禁商品性采伐,兼顾林区群众的利益,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认真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项目,真正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义务植树的实际成效,加快城镇绿化项目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各级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教育引导干部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意识,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搞好监测预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思想统一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江源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是我州乃至全省的一号工程,对于转变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群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地区草原生态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与建设项目、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技支撑项目三大类10多个子项目。其中,与农牧部门有关系的有三大类近十个项目,占总投资的70%以上,我们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容不得丝毫的麻痹大意。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强化管理,严肃纪律(包括财务纪律),切实把项目建设抓出成效。要在全州农牧林业系统形成“给愿干事的人以希望,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前途”的良好氛围,加强责任落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发现哪个县领导不力,措施不实,工作拖拉,就先要哪里的领导离开,让能干事的人来干,干不了工作就换人,这一点务必引起同志们的高度重视。今年一定要完成三江源项目中所有的工程,对此州三江源办已确定了各项工程的工作进度表,各地、各有关部门根据进度表安排,建立倒计时制度,20*年以前的所有拖欠工程要在6月15日前必须完成,20*年的部分工程在9月底全面完成。

(三)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效益畜牧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考虑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探索产业化路子。调整畜牧业结构,突出高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重点突出藏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复壮工作,力争使全州土种选育工作在年内有所新突破,为发展全州效益畜牧业奠定基础。同时,高度重视剩余劳动力转化工作,认真组织劳力与中藏药材采集种植和工程建设活动,引导富余劳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行业,延长产业链,增加畜牧业产值,拓宽增收渠道。要把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今后提高畜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来培育,从产、加、销各个方面有所突破,促进畜产品升值。

(四)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中藏药材资源管理工作

中藏药材资源管理工作是我州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工作。各地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将州委、州政府继续实施虫草资源管理的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和保护虫草资源的自觉性、积极性。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对州外群众的政策宣传,要扩大宣传面,宣传范围尽量扩大到临近州县西宁、海东等到地区的主要乡镇,努力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宣传效果;二是总结去年工作的经验教训,查缺补漏,进一步补充完善源头控制措施,探索建立工作长效机制,逐步使限采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三是从现在开始,要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虫草限采工作,于4月10日前在全州主要交通要道设立生态保护宣传点,加大工作力度,严禁州外人员进入我州采挖虫草,对虫草限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认真研究对策,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作好虫草限采工作。将虫草资源管理纳入到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上来,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政令不通的现象发生。四是将虫草限采政策向中藏药材资源拓展,严禁乱采滥挖秦艽、大黄、贝母、甘草、红景天等野生珍贵药材,扎实做好中藏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中藏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各地、各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将政府生态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解决牧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要切实处理好生态保护、群众增收、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三赢局面。

(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以草定畜工作

以草定畜工作是州委、州政府保护草原生态、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要以解决草地生态和发展畜牧业之间的矛盾、解决减畜和增收之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使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既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道以草定畜的有关政策和重要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又要规范工作程序,把握政策标准,从开始就将工作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同时,把以草定畜工作和退牧还草工程结合起来,通过行政手段,科学规划,一边实施好退牧还草项目,一边落实以草定畜计划,达到减畜增效的目的。今年,*、*两县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回头看”工作,加大补课力度,将去年还没有完成的工作做深、做细,强化措施,确保以草定畜工作取得成效;班玛、达日两县根据州政府有关精神,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抽调工作人员,确保尽快有序开展工作,在切实保护好现有草场的同时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对农牧林业工作的领导

第2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农业经济;发展;应对措施

1畜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畜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一些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使畜牧业成为致富的关键途径之一,也实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2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是特色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畜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民的收益增加,实现了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

1.3畜牧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我国很多地区,畜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有力保障了农业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抓住区域经济特色。既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畜牧业形成的产业化发展使得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此外,畜牧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加肥沃,为循环农业经济构建提供更多的保障。

2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2.1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水平的低下是制约畜牧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的许多畜牧地区都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另外,产业链不完善和附加值比较低导致其发展的方向不明确,减轻了畜牧业发展的价值,直接导致农民的经济收益下降。因此可以利用桔梗等农作物作为动物饲料,减少饲料成本,利用畜牧的粪便做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民的种田成本。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产业链的结构。

2.2采用散养式养殖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是是散养,散养的方式对草地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这也加剧了草场的退化,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3畜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畜牧业存在产业附加值不高的情况,许多养殖户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不重视进行创新,这是附加值存在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不断提升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通过良性的产业链实现生产模式的提高,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3畜牧业发展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3.1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推进绿色畜牧产品开发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应该抓住发展的时机,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应该结合地区发展的特点进行创新。为了更好的提升畜牧业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开发—生态—绿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而不断促进畜牧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

3.2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应该结合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和及时的分析业粗放型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应该进行生产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生产效率提高的目的,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产业化发展的结构中积极探索适合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来提升经济效益。

3.3强化畜牧业的发展规划,搭建新的发展模式在畜牧业的发展中,科学合理的规划非常重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发展模式的创新,从而不断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农民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积极促进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不同的地区应该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畜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提升市场的竞争力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3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成效和思想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畜牧水产局党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水产业工作全局,立足职能,不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完善思路,牢牢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全市畜牧水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形势。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这一时期成为畜牧水产业工作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广大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一)坚持准确把握提高畜牧水产业生产能力这个主题,努力提高畜牧水产业生产水平。突出打造畜牧水产业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项目带动作用,调动了农民、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养殖业的积极性。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畜禽产品总量名列全省第三,水产品总量名列全省第二(水产为淡水渔业),肉牛、肉羊等特色养殖全面发展,特色水产业不断壮大。“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北部山区冷水资源产业带”两大产业带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新阶段畜牧水产业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以现代养殖业、优质畜牧业、特色水产业为总体方向,实施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初步形成“一带六区”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格局:“京广线”两侧的瘦肉猪经济开发带,禽蛋业经济区、乳业经济区、肉鸡经济区、肉牛经济区、肉羊经济区、渔业经济区等。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效益稳定提高,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三)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动科教兴牧(渔)战略的实施。深化畜牧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实施牧渔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加快牧渔科技进村服务建设,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牧渔科技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开展畜牧水产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家进社”、“辅导员进社”行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四)坚持以标准化生产、质量监管、市场准入为主要抓手,全面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动物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市场信息三项体系建设,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市级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级检测机构逐步建立,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无公害动物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积极探索实行动物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进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动物产品抽检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力开展了以农资打假、打击非法添加物、整顿市场秩序为重点内容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专项活动。逐步构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五)坚持把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重要工作领域,努力提高动物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十六大以来,我市奶业、生猪、禽蛋养殖业每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所占比重高达40%。奶牛、瘦肉型猪、禽蛋、肉羊、肉鸡五大产业龙型经济已初具规模,显现出极强的龙头带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市上规模或初具规模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近200多家,年产值40多亿元。

(六)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推进畜牧水产养殖业清洁机制进程。全力组织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全市21411个畜禽及水产污染源普查对象全部进行了入户调查。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了数据分析工作。同时积极承担了农业部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测算工作。大力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修复了渔业资源。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了养殖业投入品对农业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污染。积极谋求在养殖和环保领域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AES公司)合作,并促成该公司将*确定为实施CDM项目的重点地区和中国北方试点地区。努力实现养殖业清洁生产,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七)坚持把畜牧水产业重点工程作为建设现代畜牧水产业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畜牧水产业装备水平。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项目带动作用,调动了农民、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养殖业的积极性。实施了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蛋鸡养殖标准化建设、冻精补贴和胚胎移植项目、原种猪场建设、乡镇兽医站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在规模化养殖、良繁体系、动物防疫体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发挥了支撑和服务作用。把养殖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载体,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饲料机械等新机具、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养殖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

(八)坚持把防疫减灾作为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并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指挥系统。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连续四年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了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又在涿州启动了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试点工作,3年内,全市可实现所有牲畜全部佩戴二维码标识,配齐识读、出票打印等相关设备,建立起完善的养殖档案,实现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网络化,建立起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九)坚持把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效维护农村稳定。坚决贯彻落实各级涉农政策措施,加强涉农项目管理,项目立项、申报、审批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以加强专项治理、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大畜牧水产执法力度,深入推进畜牧水产依法行政,畜牧、兽医、水产专项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加强畜牧水产业系统行风建设,服务意识、工作作风、职业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十)坚持把有效应对和处置重大情况做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养殖业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奥运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开展迎奥运动物卫生安全年活动。不断加强进京动物、动物产品的全程监管,在全市逐步筛选出26个供京(含1个供奥)企业,实行驻场监管、批批检测。确保了奥运期间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应对并处置了三鹿奶粉事件,通过积极落实政策措施,全力落实各项资金补贴,全面引导并促进奶业规模生产的恢复,积极筹建奶农协会,进一步保护奶农利益,加快行业自律步伐等措施,努力将全市乳品行业及奶牛养殖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持了养殖业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应急准备工作。利用市政府拨付的100万元猪流感防控经费,购置了应急指挥、办公等必要设备,储备了消毒药品、防护服、消毒机等防疫物资。抽调全局精干力量,组建了猪流感疫情应急预备队,开展应急培训,并将于近期在清苑县组织应急演练,全面备战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通过学习调研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市畜牧水产局党组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推进全市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六个方面的共识。

(一)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是我市畜牧水产业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必须坚持的首要任务,畜牧水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围绕科学发展来确立、畜牧水产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据科学发展来制定、畜牧水产业的工作成效通过科学发展来检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市畜牧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畜牧水产系统干部队伍的建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二)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畜牧水产事业建设。畜牧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畜牧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思路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方向上,坚持市场取向,积极转变职能,推进畜牧水产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职能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改革思路上,抓住畜牧水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分步实施,努力消除影响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推进上,注意处理好畜牧水产业生产方式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承受度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三)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将统筹兼顾做为畜牧水产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要牢牢地把握发展规律、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畜牧水产业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既要把握好阶段性工作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又要以点带面,兼顾其他。二是统筹管理与服务。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既要坚持市场导向,又要加强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硬环境建设,又要重视软环境建设。三是统筹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注意政策的衔接和配套,既要满足兼顾大多数人利益需求,又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既要依法行政、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态度、讲究方法。四是统筹兼顾业务发展与自身建设。既要狠抓业务工作,又要坚持不懈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四)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适应生产力发展。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畜牧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其基本点是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畜牧水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不断提高,促使了种植业为养殖业更好服务,有效带动了全市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畜牧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不断加大畜牧水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把畜牧水产业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上来,才使得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六)实现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把保障农民的权益,作为深化各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改革实践表明,农村的各项改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各级“服务三农”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畜牧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市畜牧水产局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定的、自觉的,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办法和措施,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但无论是在畜牧水产局自身建设上,还是畜牧水产业发展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意识还不够牢固。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加快全市畜牧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还不够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还不多。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还不强烈,缺乏自我加压、奋发赶超先进的进取精神。一些干部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的信心不足,在困难面前有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理由多、查找自身差距少,推动全市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还缺乏有效办法。与先进地市相比,我市牧、渔业生产主要指标,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渔业产业素质,行业服务水平等均有差距。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统筹协调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畜牧业是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继续加大牧渔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统筹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化水平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产品加工增值率、龙头企业竞争力、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差距。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行业外向度差距较大。

(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工作重点的把握上,对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力量比较大,对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增强动物产品市场竞争力,虽然抓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当前省、市的要求以及市场发展、消费变化的需要相比还很不适应,特别是在创新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近年来我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充分暴露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差距。

(四)畜牧水产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难于适应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需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相对滞后。一方面,农民对现代养殖技术的集成化、简单化和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投入不足,物质装备水平低,乡村两级技术人员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功能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有人员少,队伍不健全,应急工作任务较多等客观原因,也与目前科技推广体制机制不科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畜牧水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五)在加强养殖业生态环境建设上,工作力度不强。我市是养殖业大市,但在规模养殖比例、专业技术普及、真正建立起养殖业清洁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养殖机具和渔业机械利用率偏低、能耗偏高。虽然在抓好养殖业生产的同时,对生态循环养殖、环境控制等促进畜牧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覆盖面还不广,成效还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全市畜牧水产业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六)自身建设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科学谋划和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不少同志还习惯于就生产抓生产,就技术抓技术,满足安于现状、满足完成任务,还存在着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平时习惯性作法多,开拓性做法较少,考虑眼前工作多,长远打算还较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化;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调控生产、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研究谋划工作的深度还不够,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的措施需要加强。抓落实的力度需要加大。工作作风转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和群众愿望缺乏深入了解。对科学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还不系统。少数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存在心浮气躁,工作主动性差,服务意识不强。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养和工作水平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针对上述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从客观上分析,我市畜牧水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养殖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物资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不高;畜牧水产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从主观上查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学习和把握还不够准确。市畜牧水产局党组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重视的,但平时对政策和文件学习比较多,在工作繁忙时,对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的学习抓得不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理解还不够深入。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问题、指导实践还有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对增产、增收考虑多,对农民生活、生态养殖、循环经济考虑相对不足;对于年度性工作或急、难、险、重工作力度较大,对一些基础性、长远起作用的工作和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要求不够。

(二)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深入。虽然积极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思想解放的程度得到进一步加深。但面对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和机关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存在求稳怕乱,等待观望的思想,缺乏敢闯敢试、大胆破解的决心和勇气,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需要继续增强。对国家、省的政策方针和措施,还不能很好地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运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还受到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的束缚,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以改进。

(三)自我加压、加快发展的精神状态还不够充分。对发展第一要务,在思想上是高度重视的,但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周边地市迅猛发展的势头缺乏深入系统的对比和研究。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扭住发展不放松的意识还不够牢固,思想还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倾向,还缺乏创新探索的意识,缺乏敢闯敢试的精神,缺乏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勇气。一些机关干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四)推进科学发展方式方法的创新还不够到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所改进,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运用有所欠缺,对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和局机关重要工作的摆布还不够科学。具体工作实践中,整体谋划、科学安排工作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全局一盘棋,统筹考虑,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不够。一些党员干部还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发展的成效。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全面推进我市畜牧水产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基本方略,把走特色养殖、现代化养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传统畜牧水产业向现代畜牧水产业转变的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努力打造畜牧强市,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推进畜牧水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生态循环养殖业,扩大畜牧水产外向型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措施是: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突出抓好畜牧水产业生产工作。肉类:以生猪生产为重点,落实好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保护农民养殖积极性,防止出现大起大落。鸡蛋:在实现产量增长的同时,强化品牌建设。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品牌建设规划,提高品牌化率,提升产业档次。奶业: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大力整顿奶业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和《*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奶站建设规划》,落实补贴政策,引导散养奶牛入区养殖,加快推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步伐。严格场(区)建设标准,加强饲料质量监管,推行标准化养殖,搞好疫病防控,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水产业:完善服务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滩涂等宜渔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模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原则,加强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加快完善监管、检测和预警体系,将主要动物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奶站全面纳入监测范围,基本解决动物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违禁使用投入品问题。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防控措施。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强化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创新经营机制,鼓励乳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奶站,理顺奶站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购销关系,实现乳品加工企业、奶站、规模养殖场(区)有效衔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养殖业清洁机制和循环经济。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养殖示范功能,实施标准化饲养管理。建设改造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现代化养殖场(区),形成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标准化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标准的应用率和带动能力,主要养殖产品规模生产全部实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生产。二是提高养殖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环境控制能力。对现有养殖小区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突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粪污处理环保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对粪便、污物、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处理,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四)坚持实现打造畜牧养殖业强市目标,加快畜牧水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按照构建优势产业、龙头带动、发展支撑、原料保障、品牌创新、政策扶持等六大体系的要求,突出发展乳品、肉类、渔类加工业,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建设为总抓手,认真抓好动物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争创品牌活动、企业家素质工程,全面提升我市畜牧水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实现打造畜牧水产养殖强市这一宏伟目标。

(五)坚持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加快构建新型牧渔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牧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强化示范引导。允许农民依法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政府资助的涉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项目,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加强涉农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及其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对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的引领、组织、服务和带动作用。支持发展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

(六)坚持项目带动原则,落实拉动内需的各项措施。利用国家大幅度增加投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项目跑办力度,力争实现生猪、奶牛良种补贴和渔船燃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度增加。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和市外资金引导作用,抓好已签约和开工项目建设。搞好在建项目管理,使全市畜牧水产业项目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

(七)坚持科教兴牧(渔)战略,努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重点抓好养殖业科技进村入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民素质提高。一是通过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实施养殖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技进村服务站建设,构建成果转化通道。二是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重点扶持基层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建设,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带动作用,落实“阳光工程”农技培训计划,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现代化手段,提高农技培训的效果。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将牧渔技术培训纳入全年培训计划,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培训机制。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农业部、省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交流会议。五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规模场(区)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把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各规模场(区)生产人员边干边学,迅速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六是发挥专业技术学会的作用,适时组织科技下乡和送技术送服务活动。通过聘请专家讲课和组织生产管理人员短期观摩实习交流等活动,提高广大养殖户和生产人员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

(八)坚持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农村基本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活学活用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连续制定出台的具体政策措施,做好有关政策措施的对接和落实,不断拓展政策的实施空间。认真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奶牛规模养殖补贴、奶牛小区建设补贴、政策性保险以及良种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乡镇基层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监管。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精神,按照“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求真务实、廉政勤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畜牧水产局更好地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制度和组织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农”意识,立志全心全意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努力在实践中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做执政为民的实践者,争当“三农”领域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二)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领导水平。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领导班子清醒地分析形势,在工作谋划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抓重点抓大事的能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能力,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和群众工作、带好队伍的能力。

(三)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力弘扬总书记强调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牢记“两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善于解决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同时要牢固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真抓实干,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第4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在全年各项工作进入冲刺的关键阶段,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刚才,全副县长作了工作报告,对试点工作运行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前及下一阶段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土地承包、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又一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德政工程”,是解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现富裕安康的重要举措。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自去年9月实施以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整体运行情况较好。截至目前,我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86650人,筹集合作医疗资金570.08万元,启动医疗补偿近10个月,共支出合作医疗补偿金280万元,直接收益农牧民27097人次。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减轻农牧民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医院床位入住率提高,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来说,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的全面实施,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县的合作医疗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工作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参合率不高、运行机制不健全、服务不规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逐步解决。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认真做好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尽快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牧民医疗保障体系,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区、州要求试点县市农牧民参合率必须达到80%以上,达不到要求,明年不再申报部级示范点。而我县参合率只有59.6%(按农牧区总人口数计算),差距很大。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农业大县来说,靠我们自身的财力根本无法解决全县十几万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要抢抓国家项目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工作,努力提高参合率,争取国家投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提高对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把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依靠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把参合率提上去,把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切实减轻农牧民因病带来的负担,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经济建设上来。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涉及千家万户,农牧民群众十分关注,期望很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此巩固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已经取得的成果,推动这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牧民群众参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群众既是推动力量,也是最终的受益者。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关键在于群众的认识是否到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发动工作是否到位。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宣传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部分农民对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定了解不深、存在疑虑和担忧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和宣传计划,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结合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后自己的权益、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程序和比例,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

(二)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基础在于中央、区、州都明确规定,只有农民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并达到规定的覆盖面,才会拨付配套资金;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我县第二轮合作医疗统筹资金收缴工作即将开始,资金筹集工作事关合作医疗的全局。对此,各乡镇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切实把资金筹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迅速抽调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干部,深入到村组农户家中,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既不能强迫命令,也不能消极畏难,无所作为,要通过做大量、细致地说服和宣传动员工作,将行政推动与群众自觉自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群众为主体推动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深入实施。要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群众参合率达85%以上,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要继续做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农村弱势群体的参合工作。

(三)强化管理,确保资金效益发挥到位。管好、用好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应,是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健立健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县合管办要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对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监督两条线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监督机制,对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等有关情况,要严格按照“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原则,保证参合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农民放心。要正确处理提高保障能力和扩大社会受益面的关系,县卫生部门要针对资金运行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做到既要防止因放得太松发生透支现象,又要防止因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影响效益发挥,妨碍农民受益。与此同时,县合管办要本着“严格审核、快速高效、简化手续、方便操作”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结报程序,逐步实行信息联网,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化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技术依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契机,把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备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机构内部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力争让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和县”,就近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力度,严禁开大处方,开人情方,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要实行动态管理,对服务态度较差、群众意见大、不遵守有关规定、达不到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准入条件的,坚决取消其资格并责令退出,保证所有定点医疗服务机构都能够向农民提供合理、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各定点医疗机构要正确处理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医条件,增强整体服务功能。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自治区决定用5年的时间完成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建设,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村级卫生室服务条件,不断完善乡村卫生服务功能。要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大力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加强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县直医疗机构要建立定点帮扶制度,分期分批选派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城镇对农村卫生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自身建设。认真做好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具体经办人员、定点医疗机构院长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要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早日实现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运行

第5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乡镇 畜牧兽医 公共服务 建立健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74-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有十分基础性的地位,但是,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值领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了直接衡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标志,当前形势下以及今后的时期中,加强我国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了乡镇经济工作中以及农业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战略任务。现代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成为了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强畜牧业自身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做好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发展最为根本的保障,动物防疫工作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以及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加关系到了人们身体健康,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浅析。

一、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畜牧兽医机构都实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原来畜牧兽医的站点不改变,在畜牧兽医机构改革过程中保持着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不变,不管是在资产所有权方面还是在经费供给渠道方面,甚至是隶属关系方面都不变,重点将其放在运行机制方面来实施改革,在增强我国乡镇畜牧兽医内部活动方面做文章,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服务功能方面。建立起乡镇畜牧兽医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把乡镇里面所有畜牧兽医机构都合并成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实施统一调配,资产要实施统一管理,工作也要实施统一安排。还要做到职能分离,实行一个区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国乡镇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以及部分公益性仅仅由县级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来进行负责,饲料销售以及药品销售等等经营性活动都要实行社会化的管理,过去原有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都要进入到中心站中,受委托来实施品种改良工作以及产地检疫工作,并且从事一个具有经营性的活动。

二、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的公共服务体系措施

1.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筹资机制

长久以来,我国的城市以及我国乡镇公共服务筹资的过程恰恰相反,我国城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自上而下进行设置,我国乡镇公共服务自下而上来实施设置,这一种战略存在的弊端就在于1978年至今所实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断放大,进而导致了我国乡镇社会政府转变自身职能,与此同时,不仅仅没有对资金的来源进行解决,反而加重了资金的匮乏。特别是在1994年所实施分税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实施的将一改革、两调整以及三取消作为主题的我国乡镇税费改革,进而使得我国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产生了严重的变化。我国基层政府自身的税源得到了萎缩,与此同时,我国中央财政以及我国地方财政上级财政对于我国基层财政转移的支付规模比较小,不能够实施透明管理,缺少规范,很难对乡镇财政进行弥补。所以,要求我国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必须要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工作,使得财政资金向我国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倾斜,这样也就从本质上使我国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具有国家层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国家层面财政的资金保证,从本质上有利于对制度障碍进行克服。

2.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管理机制

想要建立管理机制必须要实施公开招聘,定岗定责,以钱养事以及动态管理的措施,把我国过去传统乡镇畜牧兽医站所实施的整体改制,进而实现兽医站人员的身份置换,所谓的身份置换就是指从单位人转变成为企业人,在实施改制以后,乡镇服务中心要实施竞争机制,进而将人员分化进行落实,使一部分人员成为乡镇畜牧兽医公益主体,进而获得政府财政,使其能够用在畜牧兽医服务部分实施支付资金的转移,另一部分的人员还要实施相对来说比较个人化的经营,乡镇畜牧兽医机构除了每一年将费用上缴中心之外,其余所获得的收益都要归个人。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筹资机制以及建立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管理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的公共服务体系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魏生明.石文辉化隆县乡镇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

[2] 王光明.拉亲当前牧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2010,27(3).

第6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今天,专门召开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筹委会工作会议暨新闻会,主要目的就是通报一下农运会前期筹备进展情况,统一认识,鼓足干劲,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在此,我代表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筹委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同志通报了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前期筹备工作情况,承办单项赛事和开闭幕式工作的市、县等地区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筹备进展情况。总体上看,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各州(地、市)、县党委和政府积极支持、主动作为,各相关部门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并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距运动会开幕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精以求精、严谨细致、迅速快捷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举办全省第二届农运会的重大意义

盛世办盛会,农民大喜事。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此特殊年份举办全省第二届农运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370万农牧民的深切关怀。举办全省第二届农运会,既是推动全省农牧民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展示新时期农牧民风采的特殊舞台;既是全省广大农牧民群众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盛事喜事,也是各州(地、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事要事。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特点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村牧区面貌日新月异,农牧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举办全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就是一次充分展示“”以来全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创业奉献的精神风貌的良好平台,对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再创佳绩的信心与决心,推动全省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地区、各单位必须从促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建设的高度,切实增强对举办全省第二届农运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领导,落实措施,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运动会的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二、立足现实,创新理念,积极构建农运会组织筹办工作新机制

“”以来,随着我省农村牧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农牧民体育事业也同步跃进,特别是我省从2007年举办第一届农牧民运动会之后,带动各地每年相继举办了众多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体现地域特征、方式多种多样的农牧民体育赛事,广大农牧民群众身体素质普遍增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牧民体育工作在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繁荣农牧区经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牧民运动会作为农牧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影响越来越广。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科学举办农牧民运动会的特点规律,构建符合实际、具有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在这届运动会筹办过程中,我们要更新办会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力争用新思路、新举措办出新特色、新成效,实现在筹办方式上有所创新,竞赛内容上更具特色。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支持农牧民体育事业,通过申请、赞助、冠名等方式取得举办权、冠名权等,充分利用农运会这个平台,展示地域特色与企业文化,实现举办体育赛事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企业拓展市场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突破长期以来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格局,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协会参与、社会支持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筹备参赛机制,真正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推动农牧民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样农运会才有长久的生机与活力。从目前各地申办、冠名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错,但还需要做不懈的努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三、围绕主体,突出特色,充分彰显农牧民运动会的特点

农牧民运动会是我国主要的体育运动会之一,集群众性、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赛事内容多,参与范围广,深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所喜爱。我省农牧民运动会与其他省区农牧民运动会相比,在形式上、内涵上既同质之处,但更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广大农牧民是农运会的主体,本届运动会一是在比赛项目的设置方面,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综合自然条件、历史传统、财力保障等多方因素,最终确定了7个大项、53个小项的比赛内容,做到了既与全国农运会衔接贯通,又充分彰显出了民族特色。二是在单项赛点的布局上,经各地申办,除开闭幕式和田径项目设在市举办外,其他单项赛事均安排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程度高、有着历史传统且交通便利、场馆设施良好的地区州县,既方便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参与观看,又起到了示范宣传、推广带动的作用,能够真正达到运动会农牧民参加、农牧民观看、农牧民宣传的效果。三是征集确定的会徽与吉祥物图案,既抽象地反映了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魅力和大美河山,又充分表现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自信开放的新时代农牧民精神风貌。四是本届运动会的主题确定为“团结和谐、自信开放、展示风采、再创辉煌”,充分表达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企盼。

四、顾全大局,强化责任,高效有序地推进农运会筹办工作

举办全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是省委、省政府今年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所办的又一件实事,也是赋于筹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省第二届农运会的筹备进展情况,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建军,省政府副省长邓本太就做好农运会的筹办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办好这届农牧民盛会。作为筹委会各成员单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举全省之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扎实细致、精以求精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必须自始至终牢固农运会各项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坚决杜绝本位主义和空谈扯皮现象,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结合各自职责,积极加强协调,主动开展工作,精心组织、通力合作,协作联动,整体运转。要按照会议印发的《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理清责任主体,依据时限要求,尽快开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落实到位。筹委会成员单位在加强工作联系、衔接协调方面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各州(地、市)、(县)更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杜绝对农牧民运动会不重视、不关心、不支持、不参与的现象,努力克服换届选举、经费短缺等不利因素,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职责任务到位,真正发挥出农运会的主体组织和中坚力量作用,高效有序、扎实细致地推进农牧民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五、落实措施,抓住关键,确保农运会圆满成功

目前,全省第二届农运会筹备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筹委会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关键环节,加强统筹协调,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宣传环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路标、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举办第二届全省农牧民运动会的重大意义,努力扩大农运会的社会影响,形成全省农牧区、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各界关心农运、支持农运、参与农运的良好氛围。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宣传全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的筹备进展情况,让全省第二届农运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着力报名环节。各地要在第一次报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这次筹委会会议精神,继续加大组织力度,及时做好第二次报名工作,力争选拔符合条件的农牧民运动员参加更多的项目。三是着力资格审查环节。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做好参赛队员的资格审查工作,严防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确保农牧民运动会的纯洁性与真实性。四是着力大型活动准备环节。市政府承办的农运会开、闭幕式是这届全省农运会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看点,涉及单位多,参与人员多,任务重,责任大。希望按照王建军书记“支持好、配合好,当好东道主”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方案设计进度,加紧人员演练合成,加快确保推出一台农牧民特色明显、节目内容新颖、组织表演水平高超,凸显农运会主题的高水平开幕式。其他单项赛事举办地区和单位也要以此为契机,展示高水平的组织筹办能力,展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并以此为平台广泛交流各地农牧民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经验。五是着力赛前训练环节。各地要按照第二届农运会竞赛规程,精心选拔参赛队员,积极开展赛前训练和备战演练,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六是着力组织保障环节。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举办全省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继续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落实力度,真正做到组织、领导、经费、人员、措施“五到位”。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扎实做好农运会期间的和维稳工作,为将本届农运会办成“特色、热烈、节俭”的运动会提供措施保障。

第7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畜牧业;转型升级

果洛州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南部。疆域辽阔,草原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把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做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快速推动了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畜牧业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1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实施良好禁牧,草畜平衡发展和饲料良种奖励补贴的措施,依法加强草原生态管理保护,严格草原监督执法,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占领,、乱开滥垦、乱采滥挖及其他侵占破坏草原等违法行为,及时纠正违反禁牧条例和畜牧平衡管理条例的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草原非法行为进行坚决遏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滥开乱垦草原现象。

2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

加强草原基础性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龙头企业辐射带能力建设,促进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集约型畜牧业发展,不断提升其规模、数量,质量和效益等。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多途径、多方式的推广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规模,增强草原防灾抗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本地畜牧良种杂交等方式培养出符合本地生长优良品种。推广实施舍饲圈养,减少因多度载畜给生态草原带来的危害,同时落实和抓好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开展。

3落实好制度机制建设

实施有效措施稳步推进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开展,并通过草原确权登记确保农牧民的权益,更好地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实施条件。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农牧民开展广泛有效的政策宣传,提升农牧民对生态草原建设支持,为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发挥农村(牧区)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职能作用,有效调解,仲裁草场矛盾纠纷工作,解决草牧场承包等方面的纠纷。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制度,从源头上保护草原生态。

4积极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乳产业行业,应在优化龙头企业和利益链接机制的基础上,支持奶粉重点企业在区域内设置奶源加工基地,建立公平合理的奶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多赢合作。大量发展肉羊产业,积极引进或整合大型龙头企业,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品种,共同创建区域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积极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羊绒行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山羊养殖质量改善工程,解决羊绒质量下降的问题。努力促进羊绒加工企业联合改组,积极打造具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振兴本地区羊绒行业。

5建立禁牧管护的有效机制

坚定不移做好禁牧工作,不断加大对禁牧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招聘协管员,加大对禁牧管护人员管理,打击非法放牧,执法队伍定期轮岗,公平公开办事;建立生态草原保护激励基金,对禁牧和保护草场牧民给予奖励,对严重违规给予一定的处罚并停止给予其相关补贴,做到奖罚分明。建立专人督办定期动物出栏、干部包户到村、畜牧信息跟踪服务等相关的服务措施,并根据时间和季节的因素落实好草原的防火工作,有效减少草原火灾带来的危害。

6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充分考虑草原生长特点在不影响草原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原资源,根据草原生态恢复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优势和产业特色,根据牧草生长的需要和草原要求标准,在4月中旬—7月中旬实施季节性放牧,其余时间搞划区轮牧。鼓励草原牧场流转,转租和入股经营,推动组建联合家庭牧场。对严重沙化区和稀有物种、自然保护区、工业园区实施全年围封禁牧。

7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政策

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实施禁牧,草畜平衡和饲料种子奖励补贴等各项补助和奖励措施,依法管理保障,严格草原执法监督,加强草原执法管理,依法追究违法占用,乱开滥垦、以及其他非法占用和破坏草原的行为,及时纠正违反禁牧条例和畜牧平衡管理条例的行为,群众反映强烈的草原非法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滥开乱垦草原资源的现象。

8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及产业化新机制

第8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正是由于开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县畜牧局的科学引导,当地的畜牧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牧业经济在全省的排名才会那么靠前。为有效宣传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经验,给其他县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记者近日慕名来到该县畜牧局,对该局局长曹自亭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龙头带动,科学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

“要发展当地畜牧业经济,必须依靠龙头产业优势,科学引进、科学规划、科学发展。”开封县畜牧局局长曹自亭上任伊始就认识到了这点,为了培育当地龙头产业,该局全体上下齐心合力,埋头苦干,在现有资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硬是建起了自己的奶牛场、养鸡场、养鸭场。曹自亭局长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开封县已有八里湾闰呈岗养猪公司、半坡店黄龙庙吉利蛋鸡公司、祈福奶业有限公司等畜牧业龙头企业七八家,规模化饲养场820户,具有切割点标;佳以上规模养殖户3000多户,初步形成了畜牧产业化覆盖,农民养殖增收的良好局面。

谈及开封县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曹局长稍微思索后总结如下,一是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引和当地政府的积极鼓励及资金注入:二是依托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当地紧邻黄河滩区的优势,利用秸秆青贮、氨化和人工牧草种植,大力发展牛羊等草畜家禽,三是狠抓畜禽品种改良,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工程,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充实到当地养殖户饲养的草畜家禽之中;四是鼓励私人办企、外企引入、合资经营,对企业实行多种优惠措施。

对未来的发展,曹自亭局长更是成竹在胸“通过全局上下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开封县畜牧业经济在全省强县中排名已有过去的37位上升到如今的27位,上升了10个位次,今年全局上下将继续努力,力争再上10个位次,把当地畜牧业推进全省10强!”

创新体制,综合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为搞好技术服务,作为畜牧业主管部门,该县畜牧局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由该局副局长刘景超带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对猪、牛、鸡、鸭等禽畜的饲养管理及疾病控制的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据悉,仅2007年该小组就下乡培训9。余次,规划标准化养殖小区60余个,培训群众上千名。为抓好当地肉杂鸡生产,该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化管理小组,配合当地政府研究制定并出台专项管理措施:二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立专家小组,开展多形式的技术讲座,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加强疫病监测,确保了肉鸡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狠抓小区建设,从土地利用、资金投放、奖惩措施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助,使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由政府的科学引导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大力促进了小区的建设。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搞好当地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该局以局长曹自亭为首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研究,切实利用科学制度来保障防控工作,依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及时消除重大动物疫情,认真研究实施本区域的动物疫病防控规划,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真正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防疫第一线,该局在疫情发生集中的时间段,深入养殖户家中实地检查免疫设施,排除疫情隐患,对因工作失职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工作人员,坚决严查、绝不姑息。

第9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措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进步的需求日益增加,畜牧业已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手段,要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对兽医技术进行保护,加强乡镇兽医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本文将重点分析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推广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从我国兽医站的发展现状来看,全国近70%的兽医站享受国家全额补贴,20世纪中叶,当我国开始建设县级兽医站时,只有3000多个县级兽医站成为资助机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三大项目的加强,县兽医站不列入财政预算,县兽医站的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业部加强了乡镇畜牧业站的建设和投资,改善和配置了乡镇畜牧业站的工作条件,工作站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技术推广能力得到了加强,疾病监测和预防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兽医站科技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九五”期间,畜牧兽医领域取得了许多技术进步的成果[1]。

2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不足

2.1技术推广机构和制度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领导对畜牧兽医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了畜牧兽医岗位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为乡镇畜牧兽医提供良好的技术推广平台。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来合理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但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2.2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不高。为了加快乡镇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从当前兽医站的发展来看,不仅缺乏专业的质量团队,也缺乏技术人员,特别是在乡镇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去工作。因此,许多兽医站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多为初级技术人员,未受过畜牧兽医专业教育。2.3推广机制不完善。目前,乡镇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机制不严格、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畜牧兽医新技术的作用,对乡镇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造成很大障碍。我国立法明确规定了动物传染病的豁免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基层兽医站并没有严格依法操作,导致了豁免的问题,给农民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4农民接受兽医技术的程度不同。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对畜牧兽医技术有较高的认可度,然而,在许多畜牧业不发达的地区,农民对现有技术知之甚少,不接受和使用高水平的兽医技术,很难推广和创新当地技术。2.5制度实施不理想。虽然我国颁布了包括《动物疾病防治法》在内的多项动物疾病防治法,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动物兽医技术推广体系过于松散,执法措施较多,力度不足,漏洞百出。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严重缺乏规范,推广模式严重缺乏约束,严重阻碍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发展。

3优化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体系和模式

3.1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是动物兽医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推广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切实可行、适应性强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保证推广责任的履行,有效开展推广工作。一方面,根据乡镇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推广措施,实现有针对性的推广,提高推广效果;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3.2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在兽医队伍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相关的科技成果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以相关专家为核心团队,以相关专业毕业生为辅助动力,研究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提高专业素质和开展专业探讨方面,重点是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养殖适应性,确保相关技术满足需求,大力发展兽医技术和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技术人员的数量。国家可以在现有动物健康监测站的基础上增加工作人员,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线服务功能为兽医技术推广和兽医知识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2]。3.3完善管理机制。为了给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各级部门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机制。每个地区自身的发展情况不同,相应的管理机制也不同。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和需要加以完善。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3.4提高农民对基础畜牧站的接受程度。农民是兽医接触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兽医的技术水平不仅影响问题解决的程度,而且影响农民对兽医的接受和信任。牲畜的成活率与农民的收入有关,但并没有提高农民对畜牧业的兴趣。目前大多数农民更注重经济效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兽医技术。农民对动物食品、牲畜疾病控制、牲畜生产、消毒、加工等方面了解不多,往往选择先解决问题而不是防止问题产生,这是因为农民对基层畜牧站缺乏了解和信任。3.5优化制度基础,强化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是一个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一个组织有效运作的动力。因此,乡镇兽医站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就不可能有效地应用兽医技术。一方面,员工应该清楚自己的个人责任,避免在出现问题时逃避责任。此外,要加强政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明确控制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资金,确保所有资金有效用于推广体系建设。在信息时代,在网络系统和电视媒体的帮助下,兽医和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和交流,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逐步完善兽医技术推广体系。

4结语

乡镇畜牧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而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乡镇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人才短缺、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疫情防控困难等问题,因此,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当地兽医推广制度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兽医推广制度的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苏晋贤,陈亚莉.乡镇机构改革对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影响和应对策略[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6):1+3.

[2]安雪梅.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