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精选(九篇)

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1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打牢白鹤滩电站建设后勤物资保障基地为立足点,以政策投入为引导,以良种推广为主要措施,以生猪、肉牛、羊、土鸡重点工程和扶持养殖大户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壮大为目的,力求产业发展有新亮点,科技水平有新提高,基础设施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新增强,全力打造支柱型畜牧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一)畜禽存栏指标。大牲畜存栏7.7万头(匹),比上年增加0.3566万头,增长4.9%,其中黄牛5.8万头(匹),比上年增加3000头,增长5.17%;生猪存栏27.8万头,同比持平;山绵羊存栏12.3万只(其中,山羊6.8万只,绵羊5.5万只),比上年增加7075只,增长6.1%;家禽39万羽,比上年增加8795羽,增长2.3%。

(二)畜禽出栏指标。大牲畜出栏1.375万头(匹),比上年增加1600头(匹),增长13.2%,其中牛1.1万头,比上年增加1600头(匹),增长17.7%;肥猪26.5万头,比上年增加14456头,增长5.8%;山绵羊5.5万只,比上年增加8676只,增长18.7%,其中山羊3.2万只,绵羊2.3万只;家禽39万羽,比上年增加112383羽,增长40.48%。

(三)畜产品产量指标。肉蛋奶总产27086吨,比上年增加1919.6吨,增长7.63%。其中:大牲畜肉1520吨,猪肉23050吨,羊肉990吨,禽肉590吨,禽蛋900吨,牛奶36吨,羊毛130吨。

(四)畜牧业产值指标。实现畜牧业产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8%。

三、主要措施

*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全面抓好畜牧产业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十一项工作。

(一)市级生猪养殖示范村建设。马树、老店各建1个,每个示范村连片建示范户50户,户均出栏肥猪30头以上,完成卫生厩2000平方米(畜厩、厕所、沼气三结合配套建设青贮窖);采取签订养殖供销合同的方式,探索推动产、供、销一体化的建设发展模式。

(二)切实抓好县级仔猪基地建设。仔猪基地建设是搞好生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乡镇要坚持五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三元化、畜厩规范化、饲养科学化、经营协会化)四统一(统一设计、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指导)的标准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建设,仔猪商品率80%以上,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

1.县级仔猪基地建设。药山、东坪、大寨三乡镇各新建1个县级仔猪基地。每个仔猪基地购良种公猪2头,良种母猪200头;新建卫生厩1500平方米,当年出售优良仔猪1500头以上,次年出售仔猪3000头以上;马树、白鹤滩、药山三乡镇继续加强指导,巩固、完善2006年建设的县级仔猪基地,每个仔猪基地实现年出售仔猪3000头以上,确保基地发挥持久的良种拉动效应。

2.乡级仔猪养殖小区建设。每个乡镇建一个仔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建示范户50户,户均饲养母猪1头以上,出售仔猪8头以上,出栏肥猪10头以上;在1个村内可分点实施,但每个点相对集中连片的示范户至少5户以上。继续加强2006年所建生猪养殖小区管理,巩固规模养殖大户的养殖基础,发挥规模养殖的整体效益。

(三)畜种改良。全县完成黄牛冻改7500头,茂租、白鹤滩、老店、小河、包谷垴各新增1个冻改点;生猪改良25000窝,其中人工授精18000窝;绵羊改良22000只,其中人工授精11000只;山羊改良1000只。

(四)肉牛养殖示范工程。在老店启动1个肉牛养殖示范点,建示范户20户,实现户均存栏适龄母牛3头、出栏肉牛2头。在马树镇启动1户肉牛养殖试点,存栏适龄母牛20头,出栏肉牛20头。

(五)科技养羊示范工程。老店镇建立1个科技养羊示范工程,建示范户160户,其中重点户70户,一般户90户,实施改良草地1250亩,新建人工草地2500亩;新建卫生厩890平方米;组织购进种公羊20只;购基础母羊520只;实现存栏4080只(其中山羊2450只、绵羊1630只),出栏2260只以上。

(六)土鸡养殖试点工程。新店、红山、小河乡(镇)各建土鸡养殖试点1个,每个点建示范户50户,以开展生态养殖为模式,实现户均年出笼土鸡200只以上。白鹤滩镇建土鸡养殖试点1个,建示范户10户,实现户均年出笼500只以上;建蛋鸡养殖试点1个,建示范养殖大户1户,饲养蛋鸡2000只以上,年产蛋50万枚以上。

(七)整村推进生猪养殖示范工程。在*年的扶贫整村推进中,选择30个点实施整村推进生猪养殖示范工程,每个点建设生猪示范户30户以上,新建卫生厩600平方米(砖木结构)以上,饲养种母猪30头,引进种公猪1头。实现户均饲养生猪10头(其中母猪1头以上)以上,出售仔猪8头以上,出栏肥猪5头以上,示范工程由各乡镇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县扶贫办负责检查、督促和组织验收。

(八)渔业工程。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加强农用船、渔船安全监督,确保无重大渔船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鱼苗鱼种基地建设,完成年产罗非鱼、鲤鱼、草鱼、花白鲢等苗种250万尾以上;池、坝、塘精养高产试验示范600亩;水库养鱼2500亩;开展渔业技术培训300人次;白鹤滩镇建稻田养鱼示范村2个,实施稻鱼工程500亩。

(九)动物保护工程。大力开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W病、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主的疫病综合防治。巩固完善防疫户口册制度,坚持免、检、驱、治、灭、改、监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抓好春秋两防、市场两检、产地检疫及公路交通动物检疫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W病、羊痘综合防疫密度100%以上;猪瘟、猪肺疫防疫密度90%以上;县城、乡集镇狂犬病防疫密度100%以上;防疫收费率85%以上;市场两检面100%以上;确保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上市;确保猪羊、大牲畜和禽的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和8%以下。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防疫收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确保以防养防工作的顺利推进。

(十)草料建设。实施农田地种草10000亩;完成青贮饲料80000吨;秸秆氨化3200吨;推广配合饲料4300吨。

(十一)国家试点工程。完成在我县实施的两大国家投资试点项目:即云南省*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及*县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涉及项目的老店、药山、崇溪、白鹤滩、中寨五乡镇及县直发改、扶贫、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国土、交通、监察、财政、审计、信贷、政研室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所属职责认真履职,切实参与抓好两大项目的建设管理,县政府将严格按省政府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考核。

四、扶持政策

(一)畜厩用地。对发展畜牧产业的畜厩建设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用地标准办理相关手续。

(二)市级生猪养殖示范村建设。投资60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20万元,县级解决40万元)。每个示范村市级补助10万元,县政府配套解决贴息贷款20万元,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

(三)县级仔猪基地建设。县政府安排111.72万元,其中,县财政预算安排补助资金21.72万元(每个基地补助7.24万元);安排贴息贷款90万元(每个基地30万元),贷款贴息期限2年,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每个基地完成新建卫生厩(砖木结构)1500平方米,补助标准20元/平方米;引进良种母猪200头,补助200元/头;引进良种公猪2头,补助1200元/头。

(四)乡级仔猪养殖小区建设。县政府安排贴息贷款240万元,每个小区15万元。贷款贴息期限1年,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

(五)黄牛冻改。新增5个冻改点,投资6万元,由县农业局筹措解决。

(六)肉牛养殖试点工程。老店镇肉牛养殖示范所需资金从*县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资金中解决;马树镇肉牛养殖示范所需资金由县政府安排贴息贷款15万元,贷款贴息期限1年,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

(七)科技养羊示范工程。工程开展所需资金从*县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资金中解决,由县农业局、县扶贫办和老店镇共同组织实施。

(八)土鸡养殖试点工程。县政府安排18.5万元,其中县财政预算安排补助资金3.5万元,贴息贷款15万元。具体为新店、红山、小河由县财政各预算安排1万元补助资金,对养鸡大户按200元/户进行补助;白鹤滩镇由县政府安排贴息贷款15万元,其中,1户蛋鸡养殖示范户安排贴息贷款10万元,贷款期限2年,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项目按设计标准建成、经县畜牧产业领导组组织验收通过后,由县财政预算安排以奖代补资金0.5万元对蛋鸡养殖大户进行补助。其余10户土鸡养殖大户安排贴息贷款5万元进行扶持,即每户5000元。贷款贴息期限1年,贴息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贷款主要用于设施购置、生产经营周转等。

(九)整村推进生猪示范工程。在*年扶贫工作整村推进的自然村中实施,每个点从整村推进扶贫资金中安排不低于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新建卫生厩(砖木结构)、种母猪和种公猪采购,补助标准为:卫生厩30元/平方米,种母猪560元/头、种公猪1200元/头。

(十)渔业工程。县财政预算安排2万元,其中,禁渔经费1万元,鱼苗鱼种基地建设及培训费1万元。

(十一)动物保护工程。县财政预算安排30万元动物疫情防控资金,其中,10万元作为重大动物防疫储备金,其余20万元用于县级春秋两防会议、防疫物资采购、防疫户口册购买、免疫耳标采购、村防疫员补贴等。

(十二)科技培训费。县财政预算安排5万元,用于县级畜牧科技推广及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

(十三)兽医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年,由县财政预算安排兽医行政执法等工作经费10万元,但县农业局要完成各种检疫收费10万元交县财政。完不成任务,县财政按实际完成数拨给该项工作经费;超额完成任务,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追加该项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动物卫生监督检测、检验及肉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兽医行政执法,市场清理整顿、办案等。各乡镇工作经费计算,由县农业局提出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执行。

五、奖惩办法

(一)约束机制

1.实行畜牧产业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与乡镇、农业局签订畜牧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县农业局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签订畜牧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奖惩有据。

2.实行畜牧生产责任人风险金制。县领导组挂钩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每人交责任金1000元,县农业局安排的分片负责技术人员每人交责任金500元。完不成任务的责任金不予退还。

3.实行重大动物疫情“一票否决”制。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上报不及时、控制处置不力,导致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致使疫情扩散,或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年终畜牧业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4.严格考核。畜牧业生产由县领导组制订考核办法,年终纳入县委“争先创优”考核。

(二)奖励办法

1、目标责任制奖励。完成县下达生产目标考核任务的乡镇,退还目标责任人所交责任金,并奖励每个责任人1000元。县领导组挂钩领导及技术责任人员与所挂钩乡镇同奖同惩。

2.县对乡镇奖励。由县财政预算安排3万元奖励经费,对完成任务较好的乡镇前三名及部门进行奖励。

3.养殖大户奖励。县财政预算安排1.69万元奖励资金,对拉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规模养殖大户进行奖励。全县评出生猪养殖大户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其中奖励仔猪养殖户的名额不少于10户);土鸡养殖大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分别给予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500元现金奖励。

4.营销奖励。由县财政预算安排0.45万元奖励资金,对积极寻找市场、组织营销活畜及其产品的大户或企业进行奖励。全县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分别给予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元现金奖励。评选办法由县农业局拟订报县产业领导组审批执行。

5.黄牛冻改超额完成任务的乡镇按所超部分每头奖20元。

6.对科技人员奖励。由县农业局筹措经费2万元,对科技人员完成任务较好,成绩突出的,全县评出10名优先安排外出考查学习,并优先推荐晋升符合条件的相应技术职务。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畜牧支柱产业的发展,事关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局,事关广大群众增产增收。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促推广、谋发展、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壮大畜牧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突出产业发展,确保各项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实行领导挂钩制。畜牧产业领导组成员分别挂钩乡镇的挂钩制度,具体负责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督促所挂钩乡镇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扶贫挂钩部门要做好挂钩扶贫村畜牧业生产的帮扶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第2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科技部自2009年10月启动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以来,取得良好进展。为了确保按期实现科技成果评价试点的总体目标,在继续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和《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国科办奖【2009】6号)基础上,决定开展二期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市场需求,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可用于科技成果登记和推进科技奖励的佐证材料,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有效作用。作为第二期试点单位的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以及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科技成果外,将全面停止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对于今后需要评价评估的科研成果,可由成果完成单位委托被列为第二期试点机构的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进行评价,签署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可作为农业部科技成果登记、科研计划立项、成果转让交易、资产评估、中华农业科技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以及国家科协技术奖等科技奖励评审、生产许可证审批、科技成果宣传推广等的重要佐证。具体事宜可来电咨询。

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联系方式:兽医导刊杂志社

联系人:马桂东13910818206 赵晓13810592669

电 话:010-59194345、59195153 传 真:010-59194345

第3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一、主要做法

(一)制定了推进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

放宽工商准入制度,支持土地流转大户免费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确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法市场主体地位。对其给予专门财政扶持和项目支持,并在金融、保险、税收、农业设施用地、农业用电、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商标注册、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

(二)健全了推进土地流转的组织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功能,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工作的政策研究、方案制定、监督管理、信息汇总等工作。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充分发挥其在流转供求信息、政策咨询、合同管理及流转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作用。村级土地流转服务小组负责本村农户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登记、初核和上报,负责监督流转双方订立和履行合同,跟踪和反馈信息。

(三)财政奖补的激励措施促进了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

自2015年以后,新增的土地流转项目不再集中奖补,市财政每年单列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规模效益明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务工收入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去打工,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加快。

二、取得的成效

(一)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得到了发展壮大,农、林、牧、渔结构调整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种粮大户业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后,每667m2耕地年租金和政策性收入平均在700元左右,而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人均每年务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部分农民还可以到土地流转项目区打季节工,农民的现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三)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便于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资金和技术,进行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高产田开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从而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发展了休闲观光采摘农业,推动了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在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大力种植了苗木花卉风景林,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垂钓。在主要县、乡道路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等区域,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引领土地流转大户大力发展丰瑞生态观光园、誉森葡萄采摘园、三和葵园等休闲观光采摘园,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摘节、摄影节等农时节庆活动,推动了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落后

在土地流转推进过程中,部分土地流转大户忽视了人员管理、资金投入、农机装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科技种田水平,盲目追求土地流转面积,致使土地流转项目粗放经营,效益不好。

(二)土地流转大户融资难

现行的法律政策滞后,导致土地流转大户经营确权办证难、抵押担保难、融资难。商行银行能灵活运用扶持土地流转的政策很少,导致土地流转大户融资难。

(三)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

一是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没有真正形成;二是农业风险规避机制尚未健全;三是经营环境差;四是技术服务不到位;五是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六是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难。

四、建议

(一)创新体制机制,解决规模经营融资难的问题

一是农业部门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的有关要求,按照急需优先的原则,在土地流转期限内为规模经营大户颁发《农村土地流转使用权证书》;二是金融机构探索落实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融资功能,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剩余使用期限内对经营规模适度的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中长期贷款。

(二)建立健全推进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农民存储土地或领种土地来去自由,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二是净化经营环境,打击盗抢农作物庄稼的行为;三是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定点定时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培训,联系土地规范经营项目,到田间地头传授指导科技种田技术。

(三)落实土地奖补政策

第4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一、鄱阳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湿地权属难以厘清。当前鄱阳湖湿地没有确权,湿地权属均在乡、村,归集体所有,无法落实到个人;滨湖各县在权属问题上即存在历史插花地带,又有丰水期捕捞区域习惯问题;因存在无土渔民,他们可在历史形成的捕捞场所捕鱼,但对捕捞场所没有所有权;此外,鄱阳湖大大小小的子湖泊数量非常多,许多湖泊由多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甚至乡镇共同管理,各自管理的范围相互交织,有的甚至还存在纠纷,厘清湿地权属相当困难。因此,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在补助对象上无法与湿地面积一一对应。

(二)湿地管理呈现多头。鄱阳湖滨湖区牵涉3个设区市,有15个县(市、区),101个乡镇,8个农场,685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村,涉及人口128.4万,湖泊湿地面积共计611.18万亩。鄱阳湖湿地资源丰富,存在分别以植物资源为主、鸟类资源为主和鱼类资源为主的保护区(湿地公园),在湿地区域管理上呈现了省、市、县三级管理,各自拥有管理区域,在湿地业务管理上呈现部门多头管理,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卫生、国土等等部门均有管理权限,其中最主要的是林业和农业部门。林业有归省级管理的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归县级管理的部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4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10个。农业有1个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渔政管理以省级垂管为主,省鄱阳湖渔政管理局下设9个分局进行管理,主要管理鄱阳湖外湖区域。鄱阳湖内湖由当地的水产(渔政)部门管理。由于湿地管理部门多,管理区域分割,导致湿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湿地居民利益难以均衡。我省对鄱阳湖湿地保护的主要政策有四条:一是明确了在重要湿地禁止的行为,基本上人为活动被禁止了;二是每年10月1日至3月31日为鄱阳湖越冬候鸟期,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依法打击猎捕候鸟和破坏候鸟生存环境行为;三是从每年的3月20日至6月20日实行春季全湖禁渔。鄱阳湖鱼类的越冬场所实行季节性轮流休渔禁港制度;四是为保护草洲,防控血吸虫,在血吸虫病治理区禁止草洲放牧。鄱阳湖居民对湖泊湿地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养鱼、蟹、虾、珍珠、水禽,草洲放牧、种植农作物、种树以及天然捕捞等,其中围堰养鱼、草洲放牧和天然捕捞是最普遍的利用方式。由于湿地区域不同,湿地保护措施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沿湖居民损失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渔、牧民的损失也各不同。受财政政策的影响,湿地区域内的村民,除了普遍享受的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外,有老捕捞证的专业捕捞渔民还享受了石油价格补贴。虽然沿湖居民十分欢迎湿地补偿政策的出台,但由于农、牧、渔民享受现行补助不一,因湿地保护政策造成的损失不一,导致居民在湿地补偿政策上的利益诉求难以均衡。

二、现行鄱阳湖湿地保护财政支持政策

鄱阳湖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江西省河流的下游,上是由江西境内的五条河流汇入的辐射水系,下连长江,鄱阳湖辐射水系呈现山、江、湖的特点。为保护鄱阳湖湿地资源,我省实行了 山、江、湖同治。

1.对“山”的财政支持政策。自2001年开始,先是对“山”进行保护,实行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将全省5100万亩生态公益林纳入了保护范围。2013年补助标准达到每亩平均17.5元,资金总量达8.9亿元。

2.对“江”的财政支持政策。2007年开始对“江”进行保护,对东江源及五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好的县进行奖励,2013年奖励资金达1.75亿元。

3.对“湖”的财政支持政策,按主体划分具体如下:

(1)地方政府。为提高滨湖地区所在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2007年起,实行了大湖区转移支付补助,专项用于滨湖县公益性排涝、排渍、堤防维护、基层水管体制改革等补助。从2009年起对鄱阳湖滨湖县地方政府实行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

(2)湿地保护单位。归省级管理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渔政分局机构运转经费由省财政保障到位。在专项补助上,对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有自然保护区能力补助建设资金、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补助、湿地保护补助试点等。省级渔政分局每年通过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固定用于执法专项达600余万元。

(3)滨湖群众。滨湖群众大体上分为渔民、农民、牧民。除外出打工和传统的养殖、放牧和捕捞外,他们依靠湿地资源,直接或间接获取财政支持的收入主要有:

一是直接补贴。对有捕捞证的渔民,政府实行了石油价格补贴,按渔船马力计算,现行一条渔船高的每年可补到2万元。

二是参与项目实施获得劳务收入。国家在鄱阳湖实行了湿地保护工程,血防林工程,湖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我省实行了鄱阳湖南岸片区血吸虫病防治工程,对封州禁牧、耕牛淘汰实行了一定的补偿。湖区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工程的实施,获得一定的收入。

三是通过政府赎买湖权获得租赁收入。2008年,省财政对鄱阳湖的朱市湖等7个重要湖泊进行赎买湖权20年。湖泊所有权者获得租赁收入。

三、建立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一)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安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虽然缓解了湿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但补助资金与地方政府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沿湖居民创业和教育发展,产业转移,提高沿湖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所需资金仍有较大缺口,建议中央逐年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对国际重要湿地的转移支付力度。

(二)适时启动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省级试点。在目前国家还未启动湿地生态补偿试点的前提下,省级安排专项资金试点解决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问题,为下一步全省推进湿地生态补偿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建议按照“重点保护,有限利用;合理界定,简便操作;分类补偿,分步实施;自愿申请,依规退出”的思路开展试点。补偿原则按照“直补为主,项目为辅;植被首保,兼顾其他;责任明确,主体落实;整片推进,突出实效”的原则进行。

省级试点在操作方式上:首先是制订鄱阳湖滨湖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对湿地植被资源进行分类划分,确定保护次序,退出保护标准,以及退出后有限利用促进湿地持续发展的举措等。其次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有:一是以湿地植被资源面积为主要测算依据,省财政将湿地补助资金安排到县;二是湿地补偿资金采取个人直补、项目安排、管理经费三种方式结合使用。个人直补总额度不低于50%,个人直补由村委会确定补助对象及金额,通过一卡通发放;项目安排主要用于湿地植被的保护、修复;对湿地植被保护已达规定标准的,可用于为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补助,生产生活等公益性设施补助;管理经费按湿地面积标准分配到各县,由县政府统筹安排用于负责湿地补偿单位或组织使用。三是湿地补偿资金由村制定方案经村民大会同意后报乡,县汇总后将县级实施方案报省审批后实施。四是省对县进行绩效考评并作为下一年度安排资金的依据。在补偿标准上,建议参照我省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三)进一步理顺湿地管理体制。鉴于鄱阳湖湿地保护多头,建议由省政府牵头进一步理顺湿地管理体制,落实地方政府湿地管理职责,协调湿地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下放渔政管理体制,改变省级垂直管理体制,将9个渔政分局成建制划归地方管理,做到鄱阳湖内、外湖管理一盘棋。

(四)扎实做好补偿的其他基础工作。

一要尽早完成确权登记。参照集体山林林权界定办法,推进鄱阳湖区湿地和湖泊权属界定工作,以明确湿地和湖泊权属关系,落实权属所有者,为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奠定基础。

二要同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对环湖乡村公路、电力和水利等方面建设投入,提升滨湖地区乡村基础设施水平。通过采取硬化村庄道路、改建垃圾窖和沼气池等措施,美化社区环境,改善湖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5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__市林牧渔业局20__—20__年度科技下乡工作汇报围绕全市林牧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主导产业运行质量的总目标,我局在全系统开展了以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一年来,全市有350多名技术干部深入农户,开展科教帮扶活动,累计推广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30多项,创建了4500多个科技示范户,约有5万农户从中受益。一、统一部署,强化领导局党给把科技下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作为林牧渔系统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总结前几年送科技下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出发,把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与业务局的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省百项工程和市十大主导产业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了《__市林牧渔局推进科技入户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科技干部进百村入千户的送科技入户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分管科教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的由林、牧、渔、科教、信息五个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干部组成的林果、畜牧、水产三个技术服务专家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专业间相互配合以及科技入户与业务处室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专家组具体负责收集最新科技成果,编写培训教材,制定工作计划,对县乡两级技术干部的培训,解答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各县(市)、区业务局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分别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队。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在今年的科技下乡活动中,坚持“入户有方案,服务有内容,任务有要求,入户形式多样,年终表彰奖励”的工作思路,重点强化几项措施落实,确保科技入户工作扎实有效地展开。一是按照“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组织全市林牧渔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与种养大户直接对接,零距离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今年共选样果品、肉鸭、波杂羊、奶牛、生猪、石榴、家禽、特种水产等类具有一定规模基础的种养大户,4500户作为林牧渔业科技入户的示范户。二是加强示范户与技术专家的联系,及时沟通技术需求、生产信息、掌握示范户的生产状况。局林业技术指导站、兽医站、水产推广站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林业处、畜牧处、渔业处把答复示范户疑难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农民技术需求、熟悉农村工作的优势,提高他们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各县(市)区业务局均举办了乡镇农技干部培训班,并与乡镇农技人员签订了工作责任状,从指导户数,累计指导时间,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示范户的满意度等作为技术指导员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三是市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筛选了20个主推品种和20项技术供各县(市)区参考。各县(市)区也按照当地的资源特色和产业化发展需要,确立了本地的主推品种和技术。铜山等县印制了主推品种、技术资料,并发放到技术指导员和各乡镇种养大户手中,初步统计在今年的科技入户活动中,全市共推广了20多个新品种,30多项实用技术。四是对示范户发放科技资料和物化补贴。新沂市对1000个生猪养殖示范户给予良种、无公害投入品补助,丰县向每个示范户提供20__只苹果纸袋,1包专用化肥,沛县给予每个肉鸭养殖示范户80元的良种引进补贴,睢宁重点向种养场提供波尔种公羊,向养羊小区提供小型机械和羊舍修建补助,铜山县向奶牛大户提供青贮切碎机、揉搓机补助,贾汪区向石榴种植户提供石榴新品种和复合肥补助,新沂对水产示范每户给予300元光合细菌等试剂的补助。并向示范户提供技术明白纸和培训资料,全市累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20余万份,对4500名示范户农民进行了免费技术培训。三、科学技术普及,带动我市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潮,促进了我市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果品生产:丰县为巩固果品生产大县的地位,在科技入户工作中重点推广了测土施肥,优质丰产技术,并推广了美国8号,红嘎拉、早熟弘前富士等品种,主推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0%,70-80%的果品实现的套袋,亩均增加收入500多元,贾汪区为打造特色干鲜杂果产业开展了石榴品种更新和园区土壤改良工程,在核心园区开展滴水灌溉等技术,石榴的座果率明显提高。__市果树站在全市全面推广果品套袋技术,指导农民选择质优价廉的套袋材料和应用套袋技术。据统计推广果品套袋10亿只,仅此一项果农增收1千万元以上。由于注重科学投入,今年的果品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畜牧技术干部在科技入户活动中紧紧围绕畜牧生产目标,积极为养殖农户献计献策,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在上半年畜牧业行情不好的情况后,技术干部深入农户,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行情,搜集信息,采取不同对策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畜牧业平稳发展。新沂作为生猪养殖科技入户县,该市认真制定工作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到镇、到村,落实到技术干部身上,并制定年终考核目标。针对上半年生猪价格下滑,养殖效益不甚理想的现状,动员群众抓住猪价偏低的时机,重点做好优良二元母猪引进工作,鼓励养猪大户加快母猪品种的更新,提高优良母猪的存栏量,为今后生猪生产全面复苏作好种源供应准备。在生猪日常饲养上,重点围绕全价饲料人工配制向示范户传授生猪生长的营养需求,饲料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在营养代谢、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等知识及全价饲料配制的基本方法,通过帮助农户自制全价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确保生猪饲养效益。目前,该市生猪存栏量与正常年份相比,没有出现大的滑坡。在科技入户活动中扶持养猪示范大户成立“新沂苏兽畜禽产业合作社”,并组织全员到南通“天盟集团”,引进pic瘦肉型种猪100头,更新改良本地猪种。沛县在实施肉鸭科技入户工程中,总结肉鸭价格波动较大,群众养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广大农技人员千方百计为农户牵头与加工企业签订 合同,动员农户饲养“合同鸭”,扩大种鸭数量,降低鸭苗价格并对种鸭场给予重点技术指导,目前,沛县鸭苗供应充足,生产比较平衡,肉鸭生产已成为沛县又一新兴主导产业。睢宁山羊养殖科技入户工作按照一抓良种山羊繁育体系建设;二推杂交改良技术推广;三添青贮氨化设备。四搞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工作的技术推广路子,围绕山羊养殖小区建设,加快肉羊生产,全年累计肉羊饲养量在160万只。水产科技入户工作主要放在新沂市骆马湖沿岸。今年重点推广了乌鳢、斑点叉尾回、翘嘴红伯、黄桑鱼等新品种和水质调控、生态修复、安全用药等新技术,通过春季的培训和宣传,示范户增强了加大养殖投入的信心,养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窑湾镇乌鳢养殖户通过培训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在去年亩利润1.1万元的基础上,平均亩增收益1000元,创造亩效益1.2万元的骄人业绩。20__年__林牧渔业局送科技下乡活动计划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市局科教处作为局系统科技下乡活动的扎口科学。张慈副局长兼任局科技下乡领导小组组长,林业、畜牧、水产、科教、信息处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负责本专业最新技术信息、品种信息的收集、推广以及承担相关培训任务。科教处具体负责科技下乡活动组织、联络、宣传等工作。二、送科技下乡活动安排一季度:组织制定08年科技入户示范县的实施方案,示范户筛选等工作。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到丰县开展果品套袋技术培训和果树修剪,并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下乡工作。召开会议,总结07年科技入户为重点的科技下乡工作和布置07年科技下乡工作。二季度:组织开展以名优林牧渔新品种种养殖技术培训。地点六县市贾汪区,对象养殖大户。到新沂、邳州、睢宁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到丰县、沛县、铜山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乡活动。三季度:在沛县举办肉鸭科技入户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市直召开观赏鱼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全市观赏鱼养殖大户和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交流。四季度:在全市各县区举办禽流感防治知识专题下乡活动。在邳州举办家禽养殖专题下乡活动。三、分工负责、建立考核制度相关处室要各负其责,确保全年送科技下乡活动全面完成,指标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为优秀处室、优秀个人的条件之一。二六年十二月一日

第6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着力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20__年1月10日)市人民政府济宁市现辖12个县市区和济宁、曲阜2个新区,153个乡镇(办),6513个行政村(居),耕地780万亩,总人8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0万人。20__年,预计全市完成GDP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农业增加值155.5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48元,增长14.8。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从20__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实施以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为主的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通过龙头带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20__年是我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第二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收入成为全市农民收入最重要的增长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达到2264.9元,占62.1%;增加351.9元,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一是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5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8%;农作物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58∶42调整到55∶45。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45.9万亩,同比增加33.1万亩,其中瓜菜382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棉花154.4万亩,增加5.1万亩。二是林牧渔业快速发展。林果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造林65万亩,同比增加30万亩,增长85.7。其中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林41万亩,林业育苗15.3万亩,水果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15.8,林木覆盖率达到2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畜牧养殖实现新的发展。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4.9万吨、50.6万吨和5.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0.5%、5%和22.3%。渔业快速发展。全市养殖面积达到64.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6.6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6.1和36.6%。三是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__年底,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46万人,新增2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其中县外输出72.4万人,增加13.6万人,年创劳务收入50亿元。围绕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中着力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我市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一是搞好区域布局结构调整。按照自然资源、传统优势和市场需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逐步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东部山区果、牧、油,中部平原粮、菜、牧,北西部平原粮、棉、林、牧和南部滨湖稻、菜、渔四个农业经济区域。按照区域布局,确立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泗水县针对山区特点确立了“南北山区抓林果,泗河沿岸抓瓜菜,全县上下抓畜牧,一年四季抓劳务”的结构调整布局结构。二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选准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着力延伸拉长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链,实行重点培育,通过市场引导和龙头带动,促进主导产业快速膨胀,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在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任城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梁山为中心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在养殖业建成了126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20余处;在林果业形成了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和23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通过调整和优化,林牧渔业等短腿产业得到拉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达到50.3%,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三是搞好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和安全、生态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扶优汰劣,提质增效,加快优质专用农产品的引进推广力度。近年来,全市先后引进开发和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50多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全市小麦优质专用化程度68%,水产品、果品名特优品种比重分别占到60%、70%以上。(二)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适应农业提质增效的要求,把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了36项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编印了12万册,发放到县市区、乡镇及生产基地配套推行。二是规划新建了35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基地总数发展到56处、面积达到235万亩,其中有9处、73.5万亩被列为国家和省级示范基地。三是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已建成,部分项目检测已投入使用;区域性农产品质检站和速测点达到56处。四是启动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和办事机构,进行了部署安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五是优质特色农产品认证取得新进展。全市有1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取得产地认证,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取得产地认证的生产基地达到36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1个。金乡大蒜已取得部级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其中宏昌 公司的3万亩大蒜出口基地已取得国家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重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推进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20__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确定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贷款贴息,20__年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又进一步调整扩大了扶持使用领域和范围。全市各级每年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资金达1.8亿元,其中邹城、兖州、任城都在20__万元以上。二是加强利益联接机制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签订合同订单、委托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经济利益联接关系,降低和有效规避农户市场经营风险。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绿源公司,通过合同、订单方式与养殖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关系,带动发展标准化肉鸭养殖场户20__多个,养殖规模3000万只。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260多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81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20家,年销售收入190亿元;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0家,其中省级以上9家,部级2家;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农村经纪人队伍3.2万人;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按照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步伐。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和集约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苗木花卉、中药材和畜禽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化一批;二是加快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吸纳一批;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安置一批;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定向和引导性培训,通过建立输出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向外输出一批。泗水县劳务输出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全年在外务工人员12万人,其中境外1500人,每年实现劳务收入6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113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0%以上。20__年,全市在外务工人数达到72.4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3.6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新增劳务经济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近80元。农民工资性和劳务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1263元,增加16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4.6%,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达到34.2%。(五)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推进机制。为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入手,逐步建立健全了责任目标、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和考核奖惩体系。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调整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主要责任人,五大产业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并确定了具体的奖惩标准,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按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20__年度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3区市、5个部门和18名有功人员,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给予了隆重表彰奖励。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市委、市政府20__年8月成立了由市几大班子负责人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15人组成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三是强化督导调度。围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专题会议和督导调度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县市区建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调度乡镇党政一把手制度,亲自部署发动,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好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在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里派出督导组驻县市区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全市共派出督导组296个、包村干部1万多名,深入基层抓调整。20__年,我市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民增收的宏观环境和条件总体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城乡、工农“二元结构”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就业、保险、户籍制度尚未完全消除;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三是农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农民素质特别是就业适应能力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农资大幅涨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策拉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五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强,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我们根据这次会议要求,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切实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坚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动摇,坚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坚持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不动摇,坚持强力推动、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不动摇,进一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确保实现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的目标。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加快区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三是围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四是围绕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加大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五是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六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七是围绕提高农业整体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和招商引资;八是围绕护农、兴农、强农,认真落实好各项农村基本政策。

第7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依托近郊区位、交通便捷和基础良好的优势,面向省城*市和港澳等国际市场,加大投入,整合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扩大加工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和特色产业群体,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以兴建畜禽专业化市场为突破口,引进资金、技术和投资商,形成以市场带基地,以加工带养殖规模化产业发展道路,提高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以加强疫病防治和药残监控为保障,注重产品质量,高度重视饲料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行绿色技术,实行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效益提升和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和谐格局,努力实现生猪品种良种化、生产方式规模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进入市场组织化。

二、战略目标

到明年,全县出栏肉猪*头,饲养奶牛*万头,水产品产量达*万吨,养殖业产值达*亿元。

三、主要措施

1、依据我县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现有基础,合理布局

①以双江、*等为大围子猪资源保护和生产基地。加强大围子猪的保种和提纯复壮,向周边乡镇供应约围、长围等优质二元猪母本,生产内三元商品猪,供应本地市场;以黄花、路口、福临、干杉等乡镇为外来良种猪制种和生产基地,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扶持扩建现有五个种猪场。在安沙建一个生猪人工授精中心(种公猪站),开展优良种公猪配送服务,并完善全县的生猪人工授精网。全县统一进行种猪测定,建立系谱档案,生猪生产实现规范化、优质化,依托种猪场向周围乡镇供应长大、大长二元杂交母本,生产杜长大三元商品猪。

②建设高效生猪养殖带。以春华、路口、白沙、金井、开慧、福临、双江、青山铺、高桥为重点区域,发展高效生猪养殖业。这些乡镇历来就是*县养殖业发展最为稳定的地域,广大农民在生猪饲养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农民积极性高。加上养殖业收入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建立产业协会、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示范户和加强生猪疫病防治,实施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工程,解决养好、卖好的矛盾,积极开展生猪保险服务,提高养猪农户的经济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实现产业联动,良性发展。

2、大力引导和扶持规模养殖,集约化发展。

养殖业历来是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家对生猪生产越来越重视,连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多项政策,鼓励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进行标准化生产,因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对规模养殖户在发展和扩大养殖规模时应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如建栏舍的用地问题、扩大规模的贷款问题,以及帮助与市内外、省内外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养合作关系降低市场风险问题,解除规模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3、全力提升畜禽产品加工业,促进产品增值。

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养殖业附加值,促进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加入WTO挑战和提高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生产各类冷藏冷却肉品和加工品,促进肉类产品的消费,促进肉类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系列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并培养集养猪、饲料、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一条龙企业集团。大力开发分割肉、冷鲜肉、小包装及快餐食品,促进肉类上市产品多样化。把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与西式肉制品的生产机械紧密结合,实现肉类加工现代化。

4、建设山塘水库水产精养基地

*县是省会近郊县,近几年垂钓休闲渔业发展较快,全县养殖水面实际放养率达93.6%,要充分利用省会近郊信息便捷,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率,突出发展水产养殖、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城郊休闲渔业产业。

加大水产种苗基地建设。*县名特优水产养殖规模较小,其制约因素就是缺乏种苗基地。种苗基地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一般不愿投资开发,宜采用多种途径增加投入,加大种苗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全县7个鱼苗孵化场的建设,新建一个名特优水产苗种繁育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融入现代管理,向社会提供优质种苗和优良服务,促进水产业快速发展。

第8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如今的山东,遍布粮食主产区的“丰收书屋”,蔬菜种植村的“大棚书屋”,沿海渔家的“渔民书屋”,以及“农民工书屋”、“爱心书屋”、“扶贫书屋”……遍地开花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了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农家书屋》:作为建设数量占全国农家书屋总数十分之一的山东省,在书屋的建设和推广中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宿华:农家书屋工程是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在建设初期,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就把书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该工程在被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民心工程的同时,还被列入党委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经过多方调研,山东省新闻出版系统实施了以农家书屋建设为中心,同步推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图书出版、农村发行网络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阅读活动。几年来,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山东省出版系统已向省内外农家书屋供货近3亿码洋,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仅省新华书店这几年新增农村发行网点就达1200多个。在保障农民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又促进了出版业发展,还减少了重建、轻管、轻用的现象。

《农家书屋》:山东省是如何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

宿华:农家书屋建设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工程,也是新闻出版行业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如何巩固好、维护好、使用好农家书屋,使其发挥更大效益,是我们一直研究探讨的问题。山东省始终把农家书屋建设置于各级党委、政府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由政府主导,解决好资金、人员和出版物补充更新问题,实现建、管、用并举,确保全省农家书屋稳定运行、持续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员的选用和培训,激励各级农家书屋工程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构建农家书屋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展全民阅读主题活动,确保建成一家活一家,一个书屋带动一片,进一步巩固农家书屋建设成果。

《农家书屋》:您刚才讲到因地制宜建设农家书屋,可否结合实例作进一步阐述?

宿华: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在这里都可见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配书等方面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区别对待。

比如说,对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植、交易基地寿光,我们给该地区配送的书籍侧重点就是有关种植技术方面的图书;再考虑到菜农在种的同时还要顾虑销的问题,我们就加强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安装农业信息平台,让农民不出村就可以掌握到全国各地的蔬菜行情。

近年来,随着渤海湾渔业资源减少,渔民收入连年下降,许多渔民选择上岸发展养殖业。我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主动和当地联系,为辖区渔民创办“渔家书屋”,送去大量关于蟹、虾、鱼的养殖资料,还有水产品防病技术、无公害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让渔民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以便提高他们的收入,这也为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的水产业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地域产业、民俗、群体聚集方式、基础条件不同,农民的需求也就不同,我们建设书屋、分配图书的重点和方式也就不同。毕竟,带动农民用书才是农家书屋文化惠民工程的根本所在。

第9篇: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范文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一、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

1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支持优势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规模,在重点产区实行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规模。以奖代补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加强渔船升级改造、渔政执法船艇建造和避风港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2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加快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5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政策基础上,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1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范围。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落实远洋渔业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三、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3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

4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

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 强化农业公益体系。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立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推广条件。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抗旱服务组织、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2 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组织参与公益,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业务免征营业税。

3 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涉农企业加专家加农户等服务模式,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启动金农工程二期,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

五、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六、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央财政部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增加湿地保护投入,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