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第1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单单是对于语文知识进行传递,它也是增长学生见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就针对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具体如下。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旧不灵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不少学校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法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缺少灵活性,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了积极的备课,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与备课教案不符的事件发生,教师对于突发事件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简单的解决,过于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教师不能明确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位置

目前有一些教师试图对以往古板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如采用开放式阅读教学,但是在进行改变时,教师把阅读教学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变得越来越无组织无纪律,无法完成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对于教学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1.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活跃,具有想象力,所以,教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符合文章意境的音乐等等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感受课文当中所描述的美好画面,使得学生爱上语文阅读课堂。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必将大大的提升。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阅读谈论

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学生对于文章必然会产生一些想法。由于班级中人数较多,教师做不到对于这些想法进行一一倾听,所以可以安排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所感受的东西必然也有所不同,对于交流对象和沟通方式有学生自己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将阅读中的感受,发现以及问题更好的通过朗读,绘画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的进行。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以及方式对于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找出来,并进行抄写。学生对于描写少年闰土的句子不能全都找出来,但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很快的就会将文章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都找出来,不但学生对这种方式十分喜爱,而且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见闻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应只限于对于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于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增加学生的见闻,使课本中涉及不到的知识在课外读物中进行学习。不仅如此,课外读物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教师不应对学生放任不管,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时也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相关的指导,例如:在遇到生字时该如何利用字典进行查询。阅读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目标阅读法、快速阅读法、以意逆志阅读法、精细阅读法等阅读方法;初读、精读、悟读、熟读的阅读步骤。在阅读过程中的好词好句也要进行摘取,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作为提升小学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一直都是小学教师重点关注的教育关键点。这主要是因为阅读具有有效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单篇文章的语文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方式是将一组具有关联性的语文文章,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在一起,然后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并对这组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但是,由于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关联性文章,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最大效益,一直都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此研发出最具有当代小学学生特色,符合当下小学生发展详情的小学语文阅读模式,最终促进我国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具体优势

(一)拓宽了小学生的阅读范围

无论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还是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认为学生多都市、读好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中甚至直接要求了小学学生每个星期的阅读时间量,可见阅读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使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将多篇具有关联性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以教材为主的阅读内容引申到更多、更宽广的语文知识上,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提升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快了学生的阅读时速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有益的,也有无益的。如何在信息时代中获取更多的有益信息成为了人们适应生活、求取生存的重要前提。在阅读当中如何快速阅读并提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时代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以此满足自己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往往会选择放慢阅读速度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的阅读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时间也无法增加。如果使用的是群文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阅读多篇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时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关联性的阅读方式,也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强度,让学生使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来理解文章内涵。

(三)强化了学生的联想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更注重于对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一直没有予以重视。自从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师才慢慢开始重视起阅读课堂中学生联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的是单篇教学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受文章内容的束缚,学生思维能力发挥不出最大功效,对学生联想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自然受到了阻碍。如果使用的是群文阅读的语文教学方。教师要求的教学内容都是与教材有关联性的拓展性文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每篇文章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不仅对每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对整组文章进行阅读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四)灵活的阅读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当中具有三类阅读方式:单篇阅读方式、多篇阅读方式以及整本阅读方式。这三种阅读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学生能选择出更符合自己学习特色和学习习惯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做主自己的学业,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一来,学生在这种选择和阅读当中更加感受到了“小主人翁”的学习意识,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适用群文阅读方式的可行途径

(一)依据学生学习特色对语文教材文章实行课文重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部门精挑细选出来的,对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促进意义,对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非常强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施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时,首先就应该对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课文重组。但是,重组并不是贸然的,而应该依据教师所授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色和学习情况而进行。对这些优秀教材文章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分析,找出文章之间的连接点,提取出文章之间的共同点,实现文章内容与所教知识的同一性。一般,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的课文重组课通过单元重组与跨单元重组这两种方式实现。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单元是教育部门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统一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比较的单一,只考虑了当下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略了其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依据自己所授学生的特色来分析教材文章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实现课文的重组。

(二)基于教材内容来拓展链接文章的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的教材虽然是依据当代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特征制定的。但是受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幅的限制,教材内的优秀文章数量较少。为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层面,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可以基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适当的拓展一些课外文章,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课程,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推动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受小学学生个人生长条件的限制,教师在选择课外链接文章时,可以从教材文章的主人公入手,从共同的人物形象、人物特色来引申学生的阅读文章,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文章中主人公的印象和理解。或者是依据作者作为连接点,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差异性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以及文章风格的转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如果选择了整本阅读的群文阅读方式,应该在对文章某一段进行阅读时去引导学生去阅读整本书的内容。

(三)注意整组文章之间的关联强度

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特别是进行阅读专题的群文阅读时。教师一定要提前分析每篇文章与阅读专题之间的关联强度,并保障文章与主题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只有如此,才能更方便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采用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方式,比如:读物推荐阅读、群文欣赏阅读等等。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比较和总结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在课堂之上向全班陈述自己喜爱的缘由。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逐渐成为近两年我国热门的语文教学方式。其不仅具有扩宽学生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还对推动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研究时,也应对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艳.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戏剧之家,2015,07:214+222.

[2]叶和明.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新校园(中旬),2015,01:166.

[3]林芳. 试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3:74+77.

第3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53―01

初中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又糅合了语言的积累、理解、运用和情感的熏陶,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字词句段篇,切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基于文本,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基于文本的认知性阅读教学策略

1. 字词语境理解教学策略。字词的理解离不开所在的句子和语言环境,结合语境理解字词意思又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老王的性格,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对于“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的理解,就应抓住关键字“攥”,结合语言环境分析――老王在当时的处境下还能给杨绛一家送东西,杨绛反而给钱,“善良”误解了“善良”,致使几年过去以后,渐渐有了“愧怍”之情。

2. 字词溯源理解教学策略。对于有些篇目的阅读教学而言,追溯字词的本义,有利于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闲人”的含义时,不妨对“闲”字溯源。当学生了解“闲”字的意义后,再结合苏轼的生平处境,让学生理解此文主题就会更容易。

3. 诵写强化教学策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背诵有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篇章、积淀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意义,加强背诵是语文学习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多读多背入手,对那些要读要背的文章,要诵写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夯实的语文基础,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积弊。

二、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

文本意义的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对文本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因此,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有:

1. 深钻教材,精研文本。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和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前教师务必深钻教材,精研文本。如,《斑羚飞渡》虽然入选到动物单元,并且编者也在诱导师生树立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但从《斑羚飞渡》文本本身出发审视文章的主题,应该达不到编者的这些意图,或者要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深钻教材,精研文本。

2. 依文究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真正找回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其中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在阅读中理解,在引导中理解,在朴实的教学中理解,不超越文本理解。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关于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时,可以把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和《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中刻画严监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场景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析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语言、动作和外形,充分依托文本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三、基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应提倡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重视有创意的阅读。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就是要创新文本,即创设新意境,创建新材料,创写新语言。

1. 模仿迁移策略。学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模仿,因此,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模仿。如,在教学《理想》一诗时,让学生模仿续写诗歌,收效甚好。

2. 共因迁移策略。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会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而这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又会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解读中。所以只要能寻找到已有知识经验、技能和受迁移文本间的共因成分,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 情境迁移策略。在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创设适合文本意义场的情境,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创新文本不偏离符合事物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轨道。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愁思,学生感受自会独特新颖。

第4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一、把握好文本延伸时机的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延伸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求,合理把握文本延伸时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适当融合文本延伸,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机、灵活地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教学阶段正确引入文本延伸。

1. 课前文本延伸。采用课前文本延伸策略,可以让学生详细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风格等,有利于课堂上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文章相关知识,激发其阅读需求和阅读欲望,从而有利于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情况下,通过课前文本延伸,充分唤起学生期待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控制课堂教学。

2. 课中文本延伸。学生在阅读课堂学习中通常会遇到难点、疑点,教师应充分应用文本延伸策略,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使其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延伸资源,相互渗透、补充课内课外信息。

3. 课后文本延伸。课堂教学结束并不表示结束知识学习,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应做好课后文本延伸,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积极、主动地从情境上领略和感受文本留给读者想象、回味的地方。例如,《甜甜的泥土》中写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那泥土甜丝丝的”蕴含了特殊的意义,文中并没有说明,教师在课后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二、把握好文本延伸维度的策略

1. 把握好文本延伸的知识和语言维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多为文学作品,蕴含各方面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正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和语言维度,深入理解文本优美的语言文字、绝妙的用词和独特的写作方式,从而使学生在文本延伸过程中灵活应用知识和语言。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鲁迅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时,可适时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社戏》《藤野先生》《药》等作品,并对比这些作品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品读、欣赏、灵活运用等能力,使其正确把握文本延伸的知识和语言维度。

2. 把握好文本延伸的情感维度

在初中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只是根据标准答案对文章主旨进行总结,使学生阅读体会形成固定模式,制约了思维的拓展。所以,教师阅读教学时,应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前提下,从情感维度出发,适时且灵活地穿插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增强学习动力,使其主动挖掘文本蕴含的人文情感,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讲解胡适的《我的母亲》时,可先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对课堂氛围进行渲染,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里学习,从中体验到文本中母亲对子女的爱,从而使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把握好文本延伸的情感维度。

3. 把握好文本延伸的思维维度

第5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一、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具有切实意义

语文在众多学科中具有较强的语言性、工具性,同时也兼具生活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形成以及行为举止的养成等。为此,语文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但在现如今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多数学生没有兴趣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课外读物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力地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并且为其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阅读教学的拓展将作为落实教学基础工作的活动之一,为了确保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从根本上认识阅读拓展的切实意义,并引导学生积极融入阅读的拓展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学生价值观念等的目的,充分展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综合阅读教学拓展的实践看,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拓展的策略

(一)丰富阅读的内容

运用丰富的语文阅读内容,以实现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课外刊物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从教学角度分析,虽然语文教材在多次教改以后实现了完善和更新,但是在内容设置上依然比较单一,即便教学手段丰富也无法彰显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因此,必须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去丰富阅读的内容。只有运用丰富多样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阅读内容的丰富度。例如,在教学中选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四大名著”读物,提升学生对四大名著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别具特色的西方读物,以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

(二)营造阅读的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难以对阅读实施拓展性训练。因此,教师应该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视度。例如,通过预留家庭作业,查找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在拓展了阅读内容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又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世界中畅游。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使学生在该气氛中形成自觉阅读的意识。因此,无论在何种环境或气氛中,教师都应加强引导工作,充分运用阅读气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其在良好的阅读气氛中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

(三)开设或举办阅读比赛

第6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10-01

引言:语文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培养文本情感,锻炼表达能力,提高思想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的内涵剖析

教学这个活动在原始社会即己产生,并从自发!偶然走向专门化及制度化。在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说命下中的教季半,其义只是一种教者先学后教,教中又学的单方向活动"此后,不同专家学者给教学这个概念赋予了各种类型的含义,有广义,有狭义,有侧重教,有侧重学。如在近代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前提下,教学的语义变为教授,1928年的中国教育辞典把教学法解译成/各种教授方术者。之后陶行知受美国哲学家杜威学生中心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国情,产生了第三种语义即教学生学气直到解放后,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影响才接受其定义,肯定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活动。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本文中,教学指的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和学当然各有自己独立的活动,不能互相代替"但是,在这个特定领域里,教和学又是不能分离的"教学包括教和学,而且不是简单地教加学"教和学是教学这同一事情的两个侧面,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教学就是教和学的统一活动,不是只有教,也不是只有学,也不是教加学"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方活动,他们相互作用!彼此联系,教学内部诸成分及结构诸方面综合影响于教学"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二、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陈旧的教学观念

目前陈旧的教学观念仍然在很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有的教师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生字的注解、生词的解词、如何进行分段、段落的主旨是什么,再进行问题的练习和考试,这些概念化和模式化的陈旧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2.单一的教学模式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不注意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在教学时照搬照抄,死抠课本,使得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别提教学策略的优化了。特别是有的教师只重视阅读技法、写作知识、结构章法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机械解读课文的学生。

3.缺乏主体性的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采取一言堂的缺乏主体性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向学生灌输思想,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程序化教学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效益差。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三、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1.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要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优化教学方式与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主动获取语文知识,不断培养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于“导”的配角角色,从而培养以学生为主角的多方面的阅读能力和解决社会各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2.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主动性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阅读能力和水平稍差的学生,兴趣更是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文学阅读教学就应立足在这个层面上,先从提高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参与文学阅读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倡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要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要提倡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适当的生活实际为素材进行以阅读为基础的小练笔。如扩写、续写和仿写等等都是比较好的读写结合形式。这些小练笔对于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吸收、理解和探究都有非常好的影响,可以视之为学生从接受性阅读开始走向创造性阅读。

4.注重多层面的教学反馈和交流

要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多层面的教学反馈和交流。教师将学生置于初中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就要引导学生全过程地主动参与教学。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优差生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都要在一段阅读教学后有一个较好的反馈和交流,从而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日益优化。

四、总结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努力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上海师范大学.2010

[2]蔡蓓蓓.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施.南京师范大学.2008

[3]闫学荣.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新课程学习(上).2011

[4]司翠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5]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苏州大学.2011

第7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建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核心部分,在阅读中对学生的识字、理解、写作等综合能力进行训练。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采用的是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教师结合教学辅导书和网络资源完成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理解,并总结出小学生在文本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通过细无巨细的讲解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课堂教学的知识量。但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者们逐渐发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是知识的容器,学生以笔记等辅助形式来承载这些知识,通过背诵来进行自我的内化。

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有是有感情和思维的参与的。当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受到挫伤时,教师传递的知识就会受到阻碍,学生的下课时会原封不动地在还给教师;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时,学生对知识就无法进行灵活的迁移和运用。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处于无声的状态,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和疑惑,在问答形式为主的师生互动中,也就无法展开双向的交流和互动,没有思想的碰撞,知识就无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不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阅读课前增加学生的独立思考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核心目标, 而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前,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积累资料完成对内容的独立思考过程,这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如在《玩出了名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包括,一,通过查找字典认识课文中的陌生字,并了解字词的含义,作组词练习;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爸爸妈妈讲述文本故事;三,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的看法;四,搜集爸爸妈妈“玩出了名堂”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首先独立完成新字词的学习,这也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必备能力;其次,通过向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方式,学生 从总体上把握了本文的内容,并且转述和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内容的自己理解过程;再次,通过搜集资料来丰富学生对主题的深化, 也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进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就是有自我明确难点和重点的内容,学习的针对性更强。

(二)小组互动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新课程提倡建立学生主体的课堂,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思维,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课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产生了认知冲突,通过合作和互动交流借助小组共同的基础,借助思想的碰撞,使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清晰透彻。如在《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过程中,教授首先通过卡片游戏,来巩固识字,教师通过卡片展示生字,学生知道的并主动讲解,获得一致认同的给予积分奖励;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迅速形成本小组的研究问题,要求以书面形式呈现。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问题包括:盾的自卫、矛的进攻是如何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表达文本核心思想的是哪一段,怎样理解;举例说明如何将一个事物的缺点和另一个事物的优点集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循环给予间接性的指导。通过自主参与教学,自由地表达观点和讨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实现了自我的意义建构。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启阅读的关键时期,学生开始了以文字为主的阅读。在阅读之初,学生有很多字词不认识,在阅读时常常采用的是逐字逐段的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便进行查找,这就将阅读分为零散的部分,对文本内涵也出现把握不准的现象。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阅读不仅讲究阅读内容的细致分析,而且关注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方法,首先快速整体的完成文本的阅读,感受文本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并在思考的基础上将本文内容进行分层,把握住每一段的核心句子进行分析,这样会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在面对生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字典查找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猜测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关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实现针对性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互动交流实现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陈潇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第8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教学 策略 中职学校 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了彰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目标,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反思新课改实施以来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我们必须探寻优化阅读教学新的策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例如阅读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和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结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注重学生的思考提问,激发主体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寻就涉及思考、提问,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问题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是对重点词句或者优美语段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遇到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的语段,学生往往首先是惊叹,然后暗自神伤,接下来一步很重要,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把它抄下来,经常翻看,进而试着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方面主要是就阅读的实用性而言的。就阅读教学而言,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重要语句、优美段落的理解或质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在品读课文重点句段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其次是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1.表演式教学。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如在教话剧《雷雨》的时候,对一个班的要求是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导自演;而另外的一个班则让他们去观看屏幕上的话剧,切实地加深体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比较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丰富。

2.体悟式教学。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如在教学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笔者没有首先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而是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然后在预习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浓郁的湘西地方风情,再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文章很美,其人物形象描写血肉丰满、思想独异,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有的学生说,翠翠是美的化身,爷爷是善的化身;还有学生说感受到了湘西的乡土风俗;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受到作品情感的熏陶。

3.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颇不宁静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都拿出了自己在课后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绪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

四、在鉴赏品味和合作分享中提升能力

第9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在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受到阅读材料的限制,导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应该在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能够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让课本成为读本

在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资源有限,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充分利用好语文课本,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对需要考试的部分进行教学,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认识到语文课本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拓宽阅读范围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平时多阅读,而不只是局限于语文教材或是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每个星期阅读一本课外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为了克服农村阅读材料少的劣势,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阅读材料,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重视阅读技巧的培养

在初中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告诉学生在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然后才能使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思路,不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探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姚春霞.关于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