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高铁实习计划精选(九篇)

高铁实习计划

第1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一、当前基建投资统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统计指标综合性强、数据量大,计算过程复杂

基建投资统计的数据处理比较复杂。报表中看似简单的一个统计指标,背后却包含了大量基础数据的收集、加工和计算。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例如:为了填报主要工程量完成情况月报中某一基建项目的 “自年初累计完成隧道延长米”的指标,数据整理过程如下:

⑴依次统计该项目各座隧道自年初累计完成的开挖、二衬、铺底和水沟电缆槽等长度;

⑵将以上各项基础数据按规定折算系数折算,计算出每座隧道的折合成洞米;

⑶再把该项目中每座隧道的折合成洞米相加,才能得出该项目所需填报的建设项目自年初累计完成隧道延长米(折合成洞米)的数据。

由此可见,基建投资统计的数据处理量是比较大的,报表中的每一个统计数据指标都包含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过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果在某一环节中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指标内涵丰富、涉及知识面广,不易准确理解和把握

2010年1月起执行的新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以下均简称《统规》),对基建投资统计的各项指标和口径都作了明确、清晰的解释。但在实际工作中,让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专业背景和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在千变万化的不同环境下,准确地运用这本统计规则指导具体统计实践,仍存在着不知所云、不知所以、不知从何下手的等困难。

例如:建设项目中关于跨线公路桥(指在铁路线路上方修建的保证公路顺利通过铁路线路的跨线桥)的投资,在建设项目概算编制体系中,它被列入第十章:其他费用。而在《统规》中,它属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房屋等类型的建造工程投资,须按本年完成投资的构成分类,划入“建筑工程”费用。遇到此类问题,填写统计报表时以何为据呢?不仅初次兼职统计工作的人员容易犯晕,有时一些老统计人员也会糊里糊涂地把跨线公路桥的投资完成,统计为“其他费用”中。

3.大中型项目设计复杂、影响因素多,施工过程中变化大

目前,大部分铁路基建项目在初步设计批复后就开始招投标、安排施工进场了,建设过程中多次变更设计,工程内容设计总量变化大,造成统计依据不足,错报漏报时有发生。

以呼铁局的新建张集铁路项目为例:Ⅰ线初步设计为164.562公里。增建Ⅱ后初步设计为164.439公里,最终里程在哪里发生变化。若未认真、及时地学习增建二线初步设计,就不能准确反映建设规模。

4.工程建设周期长,基础资料面广量大,基础工作牵涉精力多

大中型铁路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在2-4年左右,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需要动态地不断追踪、保存、整理建设项目的基础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建项目所跨区域大、建设时间长,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而基层单位从事基建投资统计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基建投资统计的基础工作离不开真实、完整的原始记录保存和统计台帐的科学管理,这些都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二、影响基建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工作责任大、要求高,现场从事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1.1对统计规则及报表制度理解不透

“十一五”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投融资渠道的不断创新和变化,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速度,规范投资统计范围、指标口径和计算方法,铁道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04年颁布的《统规》做了大量修订,并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新版规章。全路对新《统规》进行了全路性的统计培训,但是部分统计人员,一是对新的《统规》还没有全面认真地学习,对各项指标解释理解还不透彻,造成指标计算错误。例如统计规划用地面积及征用土地面积时,误将临时用地统入;二是没有认真阅读理解当年下发的报表制度,对当年的新规定及新要求没有领会贯通,造成报表统计时,资料信息没有按照要求采集,造成误统或错统。

1.2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知识学习不够

基建投资统计取数的依据是验工计价,验工计价表是按照项目概预算章节表根据工程项目的完成进度编制的。目前,我公司还有部分项目统计人员对概(预)算章节内容及费用构成不熟悉,常在一些投资完成额按构成、按建设资金来源分类方面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另外,还有一些统计人员对基本建设程序从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到建成投产验收阶段不清楚,对基本建设概算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等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不掌握,不能及时对所统计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设计、概算变动情况进行了解,造成所统计的项目与实际相矛盾。

1.3 基层统计队伍不稳,统计人员变动频繁,部分同志责任心不强

一是基层统计人员兼职多、压力大,统计工作处于被应付状态,个别单位竟会在同一报表指标上经常出现错误。二是基层统计人员调动频繁,公司没有几个基建项目的投资统计人员是从头做到结束的,常常干1、2年就又换人了,好不容易教会了一个人,他们却又换人了。三是新开工项目增加,项目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对统计指标计算不清楚。四是部分同志心情浮躁,思想上不重视统计工作。五是统计工作要求高,待遇低,巨大的反差令一部分人员不安心、不尽心统计工作,不注意认真核对报表资料。

2.统计人员工作不主动,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

2.1惰性思想作祟,深入现场不够,主动了解计划变更情况不够

对施工进度情况的了解,是正确统计实物数量及投资额完成的关键。统计人员如果没有深入现场查看,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估算,就会造成对验工计价报表所反应出的工作量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目前有些单位负责统计报表的人员与编制验工计价报表人员不是同一人,如果验工计价报表数据虚报,统计人员不进行现场调查,是难以发现其错误,从而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人员应主动与计划、施工及设计等相关部门沟通,及时掌握计划调整、变更设计及施工图变化等情况。如果对变化情况不掌握,就会对计划数、设计数量的更新不及时,造成相关指标统计不准确。这一方面我们一些统计人员作得还不够。

2.2基建投资统计台帐还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基建投资统计报表,尤其是年报卡片,涉及的指标数值较多,有建设概况、设计数量、征地拆迁、施工规模、计划投资、资金到位、资本金到位,新增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收集,需要建立基础台帐,并且在指标发生变化时,不断地及时更新。一般来说,至少每个月都要进行数据更新(如资金到位情况是每月都会发生变化的),但是,现在的基建投资统计台帐,没有几个项目管理单位已经有效地建立并运行起来。

3. 投资计划管理模式对统计工作有负面影响

3.1基建计划的年末调整时间晚及超前下达计划,影响报送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一致性

铁路基建计划管理的特殊性,导致了每年最后一次调整计划项目管理单位很晚才能收到。特别是遇到销号项目的计划调整,必定引起投资完成额的变化。由于各局报部、报送地方统计局的年报截止日期不同(2月28日、1月5日),会影响到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所汇总数据的一致性。

3.2将银行贷款全部列入部资金来源,影响投资完成额的准确归类

铁道部对银行贷款采取的是“统借统还”管理,将银行贷款全部列入部资金来源,这在合资铁路建设中引起了很多的地方股东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这些贷款的风险、偿还,是由各方股东按股比承担的,岂能因贷款列入了部资金计划,投资完成也就全部列入铁道部的投资完成额。但是若对这类投资的完成额按股比进行分劈,既影响了本局的部、地方资金计划完成率,也未必与其他局的做法相统一。

三、提高铁路基建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的应对措施

1.要加强学习,坚定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1.1要加强思想教育。统计管理工作,首先应注重人的思想理念教育。正确认识统计工作在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性,统计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铁路基建投资统计工作需要打造一只热爱铁路、热爱统计工作的坚强队伍,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应以身作则,切实培育统计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思想理念和工作作风。

1.2要认真学习统计规则和相关统计理论。应以学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和年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为重点,提高对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理解,统计指标在统计规则中有严格的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遇到难点和不清楚的地方,能主动学习请教。尤其像《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学习,是对统计规则的补充解释,是对当年投资统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统计年报的填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3要主动学习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方面的知识。熟悉本建设项目批复的概算编制办法、定额采用以及概算的组成,认真梳理工程概(预)算的章节与投资统计相关指标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计算投资完成额按构成分的关键所在。目前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报表都是按照工程概(预)算章节来编制的,验工计价报表是统计数据取数的依据。要主动学习工程概(预)算编制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概预算章节费用与投资完成额按构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2.应注意抓好基础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1建立健全基建投资统计基础台帐,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建立统计基础台帐,不能仅仅局限于统计报表要求填报的统计指标需要,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实际需要,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建立台帐。例如:在建立工程完成台帐时,可细化到每一路基里程段、每一座桥梁、每一座隧道等单位工程。

台帐建立之后,必须定期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并掌握工程实际进展状况,及时做好统计台帐数据的更新工作。

2.2 加强上下级及业务部门之间沟通,确保指标口径一致。在日常统计工作中,会遇到对指标的理解模棱两可的时候,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形成共识,才能保证统计数据计算方法及口径准确。同时要加强与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如与建设管理处加强联系,确保不同部门间上报铁道部完成情况数据的一致性。

2.3加强统计分析,发挥统计功能。做好基建投资统计工作,除了统计数据以外,更重要一点,还要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分析,通过表格、图文等多种方式客观地反映现场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功能。

2.4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统计人员及时培训指导。项目开工后,按照报表制度要求就应定期上报相应的月报,项目需配备新的统计人员接手统计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统计规章及统计信息系统培训,并在具体工作中进行指导,以便尽快上手。另一方面,要组织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法相关知识及地方统计管理条例的系统学习,通过学习合格取证,实行持证上岗。

3.投资统计工作需要上级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

3.1期待上级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各投资计划人员,要全面了解各个施工项目的实际工程进度情况,正确预测各施工项目在年度内能完成的工作量,通过工程量计算年度内完成的投资额,制定建议投资计划时,不能凭感觉,要有依据,要维护计划的权威性,避免多次调整计划,更不要发生跨年度调整计划。

第2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铁路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简介:苏宏升(1969-),男,甘肃靖远人,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教授;董海鹰(1966-),男,陕西临潼人,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27-03

一、历史沿革

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1958年由姜嘉猷教授等一批电机工程专家组建的电力机车专业和1959年组建的电力机车供电专业。1999年,学校根据国家新的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00年,该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管理的专业点名单,并于2004年获得了财政部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资助。[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成立以来,沿袭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多年优良的办学传统,本着服务铁路和面向地方电力系统领域进行人才培养的原则,已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铁道电气化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建设,特别是西部铁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专业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期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时期,而大众化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的就业分配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演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而这仅仅通过提升教学质量,狠抓教学水平的努力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必须从社会分析做起,正确定位,找好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做好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完成高校肩负的三项主要职能: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和服务社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工科院校普遍设立的一个专业,专业规模相对庞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如前所述,兰州交通大学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在当前诸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关系到该专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在对当前该专业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原铁路院校类特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即将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铁路特色专业,在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方向的基础上设立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和接触网工程两个特色专业方向,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两年的专业尝试,证明电气工程系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铁路特色专业的实践是完全正确的,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少人已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特色专业方向的设立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规定》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特殊需要及自身优势和特点,可在完成基础课教学后,在现设专业范围内自主审定专业方向”。在此规则指导下,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开展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立特色专业方向的探讨和研究工作。

1.电气专业宽口径下的问题分析

纵观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部分高校沿袭着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忽略了人自身的教育,又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导致培养目标过大而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教学以具体专业为导向,将相应的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较少考虑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完全消化,是否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专业化日益突出,培养更加专业的电气方面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建立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决定了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铁路电力牵引相比其他牵引方式在高速、重载、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是未来铁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发展的牵引模式。“九五”后期,随着一批时速超过200km的客货共线铁路和200~350km的客运专线铁路的建成,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期,加上这些铁路多采用信息技术控制和管理,客观上决定了对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更高要求:要求电气专业对铁道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求作为铁路自动化、现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牵引供电系统要从可靠性到先进性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要求现代的电力牵引供电要向专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且正在向新疆、等边远地区渗透,而这些铁路建设的特点是高起点和高标准,急需大量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铁路供电和接触网方面的人才,从事与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有关的运营维护工作,确保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另外,由于兰州交通大学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朗或培养计划满足不了高速铁路发展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

根据我们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哈尔滨、武汉、郑州、兰州等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以及南车、北车等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调查而得出的结论来看,这些企业每年对牵引供电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是学校能够提供的三分之一,缺口达一半以上,而且这些铁路企业对牵引供电的人才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一方面是宽口径下电气专业学生由于技能欠缺和诸多高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带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人才匮乏,出现了多家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争抢人才而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的局面。鉴于此,根据兰州交通大学原铁路类院校特色,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决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开辟牵引供电专业方向。同时,考虑到接触网是电力牵引必不可少的载体,与运营维护工作往往纠结在一起,密不可分,因此又设立了接触网工程方向。这样和原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一起,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三个专业方向,即两个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和一个传统专业方向,较好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四、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改革的具体措施

电气工程系铁路特色专业方向一经确定就成为兰州交通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这也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有该方向的本科院校。为了满足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即铁道供电和接触网方向)的教学要求,院系两级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资助。

1.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程设置的完善

电气工程系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而设置的,具有课程门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的特点。缺点是缺乏特色,定向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能和铁路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使之既能符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又能体现铁路特色供电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研究小组认为:新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充分反映本课程方向的新技术和发展前景;删减就繁,除旧布新,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结合大纲对原教学计划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2]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除执行全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外,学院还构建了由14门课程组成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数值计算与MATLAB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导论”、“DSP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Web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鉴于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对数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修订计划时增加了工程数学教学方面的内容,包括“数学物理方程”、“矢量分析与场论”、“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为学生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厚实的基础。

这样学生既能在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宽口径下学习,又能掌握特色专业方向课的基础课教学内容,为以后分专业方向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包括“电路分析”、“电路实验”、“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气工程导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10门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共同构成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

由于接触网专业对机械和力学知识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平台中增加了“机械设计基础”和“工程力学”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为以后学好接触网专业方向奠定了基础。

(3)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主要涉及“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配电网络自动化”等课程,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一起构建专业技能获取平台。

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对确保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做了较大的调整。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专业方向,增加了“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及装备”、“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牵引供电所设计与施工”课程以及这些课的课程设计。针对接触网工程专业方向,增加了“接触网工程与设计”、“接触网规程与规则”、“接触网施工”、“接触网检测”以及“接触网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上述两个特色方向除必修课外,均有9个学分的选修课。表1是调整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特色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计划。

(4)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的修订。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的调整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调整工程实践平台本身的实训内容,如认识实习由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改为参观兰州铁路局供电段兰东牵引变电所,生产实习由原来的兰州电机厂实习改为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陇西分站接触网实训基地实习。二是开辟新的实训内容或实训基地,如增加了有关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专业方向的零部件拆装实习,以及开辟了兰州铁路局供电段电调中心实习基地。此外,学院还定期聘请各大铁路局、设计院、中铁电气化公司、青藏铁路公司等现场专业人员来学院任课或作报告,使得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现场的知识。

2.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成败。在优化师资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体措施:一是安排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实习培训,加强学习交流。如2008年安排张廷荣、李红两位青年教师去华东交通大学学习,安排李亚宁教师去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学习,2009年安排张廷荣、李红去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分院学习,2010年安排闵永智教师去西南交通大学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除了每年安排相关教师进修实习外,学院还着力出台了“1+2”研修计划和“1+1”帮带计划。二是鼓励教师利用暑、寒期到工厂或铁路建设现场实地考察,与现场工人、技师交流学习,做到真正实践学习。三是在院内积极开展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方面的科研工作,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通过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四是强化教师专业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要特别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3.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立

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对于专业发展尤为重要。铁道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专业方向建立之前,我们就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论证工作,一经专业方向确立就开始了实验室建设工作。由于铁路特色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和庞大性,所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有代表性的实验设备从而完成实验室建设,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异常重要。学校采取了以自我建设为主的方式,同时加强外来资金的引入。一方面,学校利用日元贷款大力建设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实验室,先期建成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模型实验室,包括一个电力系统沙盘及一个牵引供电系统沙盘;全部偿、半补偿及接触网简单悬挂模型;断路器、隔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牵引变电所电力设备模型;AT、BT及接触网直供方式下的挂板模型;牵引所二次回路、直流操作电源的挂板模型,满足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和特色办学机会,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通过各方积极努力,获得财政部数百万元建设基金,建立了远动及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最后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学校投入配套资金进行二次开发,展开对遥测、遥信和遥控系统的深入研究,完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3]

关于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接触网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安全规程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其特殊性决定了实习的重要性。利用现有条件和依托相关企业单位建设新的实习基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学校利用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接触网实习基地的优势,在实习阶段将学生送到接触网实习基地进行接触网零部件拆装练习,并设法考取上岗证。另外,和企业积极联合,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如与兰州铁路局兰东供电段达成就业实习协议,给学生一个熟悉和实习的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进行了不断地尝试,目的是寻求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内容上不再采取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而是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在教材的选取上采用“三位一体”的教材,再经过大量的比对,选取最好、最先进的教材。对不恰当的教材经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进行修正;课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从交流单位引进录像,另一方面根据需要去现场实地制作教学录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些课程采取了教师讲授、学生参与的方式。例如,对于轨道交通概论,任课教师讲完部分课件后,布置学生课后通过资料查取完成一定任务,并让学生们课堂讲解。由于学生查阅的知识多种多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教师在其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共同受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

五、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取得的实效

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一经开始就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校内受到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铁路局、设计院、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和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认可和好评。目前除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总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最近连续三届的毕业生就业分配中,无1人待业。在最近连续两年的高考中,报考该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该专业与铁路信号、机车控制两个专业配套,构造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填补了学科专业建设的空白。

六、结束语

自199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恢复招生以来,历经10年有余。在校、院两级领导的支持下,电气工程系教师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建立了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两个平台,设立了电气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吸引了大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宁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业专科学校、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乌克兰克列门丘格国立大学和斯洛伐克马捷贝尔大学等院校教师来中心参观、学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苏宏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93-195.

第3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47-01

一、课程目标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分三个学期完成。其中第一学期共包括 “铁路行车工作认识”、“调车工作”、“行车闭塞法”三部分。主要能力是熟练记忆列车车次、掌握排风摘管、观速观距、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正确填写路票。

1、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列车车次的学习,训练学生根据列车车次,判断列车种类、等级的能力;(2)通过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排风摘管、观速观距等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4)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综合模拟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等能力,提高学生严谨务实、吃苦耐劳等综合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车站及列车的等级划分、列车车次特点;(2)掌握牵出线调车及驼峰调车的作业方法;(3)熟练掌握排风摘管、观速观距等调车作业基本技能;(4)熟练掌握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5)掌握行车闭塞法的行车凭证。

3、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较强的安全意识;(2)具有胜任调车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健康的身心;(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车站、列车的定义及分类,列车车次的特点,牵出线调车及驼峰调车的作业方法,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行车闭塞法,教学总学时为68学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模块式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小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1、模块式教学

我们将《铁路行车组织》(第一学期)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将教材中使用的3个章节整合成为3个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2、任务驱动教学

工学任务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任务驱动法主张课堂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要按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设计切实可行的工作任务,任务选取突出可操作性,以分总式由简单到复杂带动课程学习。例如,课程要求学生会编制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为了使学生对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在教学时选取一个中间站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怎么解决,解决的办法当然就是要用到调车作业计划。由具体任务引入知识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兴趣较高。

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应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校内外实训基地训练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倡导和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第一节课设计概要

1、导入新课(20分钟):(1)自我介绍: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增进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介绍,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整体结构、本学期需要完成哪些、考核方式及能力训练项目,让学生对本门课程形成整体印象。(3)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7人),假设每小组是一个车站,选组长(小组成员轮任制),为每个车站指定站名。(4)展示上届学生的成果(如:实训成果和期末考试情况等),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5)交代该门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2、讲授新课(60分钟):(1)交通(铁路)运输业产品

提出问题:知道什么是产品吗?说说服装厂的产品是什么?钢铁厂的产品是什么?那么想想交通(铁路)运输业产品的是什么。从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交通(铁路)运输业产品

(2)铁路运输的特点

用具体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入知识目标:铁路运输与其他四种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过具体的数据、案例进行讲解,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情况。

(3)铁路运输生产过程铁路是怎样生产产品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分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进行讲授。

(4)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办法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意与实际情况结合,简要介绍即可。

3、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和内容提要的形式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5、布置作业(5分钟)

第4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管理;进度控制;项目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74-02

一、前言

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近几年,全国各高职院校均尝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或“以项目为载体,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1]。每门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项目,都是在时间、资源、质量标准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将项目管理的概念应用在课程改革中。

二、课程改革管理模式

课程改革管理主要采用项目总控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植入,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对改革的课程进行信息收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确定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实施的进度策划与控制,资源投入的策划与控制,完成质量的策划与控制。项目总控可以对课程改革起到宏观目标导向作用,使得课程改革的整体方向不偏离现代教育理论。但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教学各阶段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与原计划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就要启动项目动态管理模式,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的授课讲师根据教学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对课程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以保证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2]。

三、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建立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是决策层,主要抓好宏观控制和动态平衡,制定《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总体计划,课程改革试点班级和主讲教师,确定各阶段教学任务目标,教学资源投入,把握全面的管理与协调。主讲教师就是课程改革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职责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做好内部管理,按期完成任务,完成各项指标,确保《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课程改革项目执行

(一)教学目标制定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采用情境模块教学,情境设计时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将学习内容以不同的工程类别作为载体划分四个情境:《路基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在四个大的情境下分别设置两个小的模块:施工组织、概预算。根据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行动力较强的特点,四个情境的载体不同,但知识结构架设顺序相同,在该门课程结束时学生同一知识点至少可以重复练习四次,进行循环巩固达到身体帮助大脑记忆的作用。情境设置时又遵循学习认知的规律,每个知识点在不同情境中的设计和应用均体现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断补充新的骨血,增加新的应用高度,着重体现职业能力内涵。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3]。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该门课程总学时为104。宏观的教学方法采用一拖三,《路基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所用学时为48,该情境主要借助路基结构的简单性和施工工艺的单一性着重构建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图预算的基础知识框架,主要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由教师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所用学时为36,依托一套完整的小(中)桥施工图纸,由学生对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模仿练习,在第一阶段建立的知识框架上着重知识的实践应用性,形成完成的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图预算报告;《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共计20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或个人,或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或者两个情景进行小组交流练习或者独立练习,内容组织上除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的实用性外,还可以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优化

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微观上采用四主八步法,即在每个任务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能力为主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完成任务后进行成果汇总答辩、评价反馈、实做强化、总结提升并与最初的能力目标对比。在每堂课中随着学生的状态来调整具体的手法,比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主要是激发学生自己的能动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下面以情景中的一个任务作为案例。

(四)过程考核机制建立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高的要求,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求、自尊和自我提高派生出来的。恰当地运用评价措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内驱力的作用,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并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考核内容主要涉及专业能力考核、社会能力考核、方法能力考核。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五、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将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将每门课程的改革过程当做一个项目来完成,遵循项目实施的规律,启动项目管理机制,将有助于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恒博,李常茂.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黄善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化课程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Budget》Course Reform Project Analysis

CHEN Yan-ru, YANG Bo

(Shanxi railroad projec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Weinan 714000,China)

第5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铁路;职工培训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能力本位教育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风行一时。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目标是使学习者具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其基本模式是: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若干项综合能力;对各项综合能力进行细化分解,确定所包含的专项能力;再对专项能力逐一进行详尽说明,编制课程开发表;按照表列的能力需求确定教学模块,通过合理排列组成课程,再按照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实施,最终落实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以达到具体职业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其二,课程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对所需职业能力条分缕析,再根据职业能力需要的教育内容确定教学模块,既重应知,也重应会,能力标准明确,且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其三,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习者按照学习指南的要求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教师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其四,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及时、评价客观。

二、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必要性

(一)适应性

1、职业能力。铁路生产岗位所需技能的特点是:以重复性的动作技能为主,各种作业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标准重复执行;同时具有可分性,具体岗位的技能通常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类,再细化为若干小类,各有具体作业要求。例如,车站值班员的基本技能包括接车、发车、调车作业,接车作业可以细分为单向接车、双向接车、机外停车,又各有规定的车机联控、呼唤应答、进路排列、信号显示、运行线标识、作业用语等等。综合起来就是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

2、培训目标。铁路职工培训的性质是岗位培训。仍以车站值班员为例,培训主要是使职工能够安全熟练地完成本岗位行车组织中的接车、发车和调车作业,并且基本是在具体车站、线路范围内的作业。

3、培训内容。铁路作业的可分性意味着可以实现培训内容的模块化,可以进行模块的组合。例如,人身安全和电气化铁路作业安全的相关内容可以组合到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系统的不同岗位,行车组织的相关内容同时适用于车务、机务系统的培训,而机务系统内燃机车乘务员、电力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使用等内容上也具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模块组合后更便于具体应用。

4、培训组织。目前是铁路职工培训中,职工本人安排学习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这恰恰与能力本位教育相一致,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主,教师作为指导者提供帮助。

5、质量评价。对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评价,依据决不单是职工的书面答卷,而要看能否取得应有的作业资质,如机车乘务员、动车组机械师要有铁道部颁发的证书;能否通过实作技能考试;能否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这些都有明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标准。

(二)必要性

1、确立职工培训战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明确提出,企业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开展技能培训。早在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会议也已经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突破口”。对于铁路,职工的岗位能力对铁路未来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铁路职工培训需要确立通过培训提高岗位能力的战略,有计划地强化职工培训。

2、以能力为核心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必须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进行组织。培训目标是达到应有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是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方式要求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适应,培训效果的检验要求科学评价所达到的岗位能力水平。就是说,完全围绕岗位能力进行培训。

3、强化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培训的核心不在于取得学历,而在于提高岗位能力,培训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有培训过程,更要追求质量,强调培训的效果和效率。

三、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

(一)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1、完善作业标准。目前,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对铁路一些主要工种已制定了国家岗位作业标准(GB),铁道部也制定有铁路行业标准(TB),各铁路局及其下属站段则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生产实践,对各工种制定了企业岗位作业标准(QB)。为确定具体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铁路企业应对各工种的作业标准进行完善,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描述准确、相互一致的标准体系。

2、设立专门机构。铁路企业由职工教育部门牵头,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全监察、劳动等相关部门参与,组织对具体工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有专长的管理人员、铁路内部或必要时聘请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的教育人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铁路企业主要工种岗位职业能力的确定。对于涉及高新技术、本企业力量较薄弱技术、特殊专业技术的工种可以委托特定站段、下属其他单位以及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加以确定。

3、确定职业能力。专门机构对各工种作业标准进行分解细化、提炼整合,逐级制订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并进行详尽描述,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表。能力应该有明确的核心,但外延应该有必要的扩张和与其他能力的衔接。这是由于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高度集中、大联动机的特点,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系统的作业相互关联,同一系统的各工种相互联系,有时还很密切。归纳各工种不同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制订相关工种的共性能力。

(二)编制培训课程

1、设计培训模块。根据职业能力表对岗位职业能力,特别是专项能力的描述,按照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设计培训模块。每个模块应当做到:一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无对应能力的模块,也不能有无对应模块的能力;二是有较为完整的知识,避免知识的含混,这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尤为重要;三是强调对实作技能有足够的训练,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四是提出有效的培训实施方式,便于教学者的教学组织和学习者的学习安排;五是对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做出说明。此外,还需要合理确定模块的名称、数量、模块之间的联系及其在课程中的位置,形成完善的模块结构。

2、完善培训内容。每个模块都要有对应于确定能力的完整的培训内容。一是就确定的能力描述,相应有全面的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内容的相对完整性,避免一个模块过多需要引用其他模块。共性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一个模块内简述即可,必要的重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确需引用,则可以留下接口。如车站值班员与助理值班员都需要充分的信号机知识,可以将此作为单独模块;而货运值班员只需要简略的信号机知识,就可以在模块内简述。三是注意渗透学习的方法论,既利于学习者的学习,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迁移。

3、组成培训课程。不同的培训模块组合为课程,对初学入门者和进阶提高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初学者,可以分为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以共性模块为主,集合相关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打下较宽的基础;第二阶段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技术的培训。对提高者,根据工作基础、岗位要求、职工知识和技能的结构等情况,模块的组合可以更为灵活。

(三)制定实施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是实施培训的必要基础。作为完整的培训课程,举凡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模块、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进度、培训考核、培训费用等,在培训计划中都应当尽可能地确定。为便于职工学习和自测,要准备培训资料、提出学习建议、明确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同时要注意对实作技能部分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足够的操作机会。

2、实施培训。实施培训必须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职工自学、教师答疑、骨干示范、职工比武、知识竞赛、实作演练等等。有的站段选择有实力的机构或其他站段进行委托培训,弥补自身培训能力的不足;铁道部近年推行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等的经验,应当进一步总结、提高、推广。

3、培训计划的调整。培训计划应当结合运输生产实践进行必要调整。如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尽管未安排计划,也必须调整增加;运输生产内容变化,如客货营销方式动态更新,相关培训必须及时组织;运输任务增加,引发工学矛盾,培训需要灵活调整;四是新职人员集中增加,如内燃机车大批更新为电力机车,涉及司机转岗培训等。不过,临时性、紧急性的培训仍然不宜太多。属于计划内的培训,应当做好预案。

(四)培训质量考评

1、制定考评标准。考评标准来源于国家、行业和企业制定的作业标准(GB、TB和QB)。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作业进一步细化。考评标准首先要明确、无歧义;其次要既能定性,也能定量,能够合理划分职工所达到的层次;再次要对应具体的课程和模块,采取最适宜的考评标准;最后对实作技能的考评应当占用较大的比重。不过,对知识的考评也不可付诸阙如。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快速更新,对每天操作的设施设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视为当然,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错误操作、延误操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基础的、系统的、与实作紧密相关的知识进行考评是必要的。

2、实施考评。考评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职工按照模块中对能力标准的说明,在培训一段时间后自测自评;二是职工认为达到标准后,参加统一组织的对知识和技能的考评,合格的准予上岗或继续上岗,不合格的实施强化培训;三是职工上岗后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实际能力的持续测评。考评又分为四个层次:站段按QB组织的考评、铁路局按QB组织的考评、铁道部按TB组织的考评、政府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按GB组织的考评。总体看,铁路运输属于高度危险作业,职工作业承担着重要的安全保障责任,因此,考评必须严格,源头预防,确保安全。

3、持续改进。经过考评,对培训实施中的问题、对职工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培训计划和组织的问题等,相应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对于能力本位教育,特别是对职工安排学习,要注意针对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实作技能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促进职工更善于学习。如果多数职工都存在相似问题,则要注意培训整体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四、对能力本位教育的补充

能力本位教育的一个不足之处,是重视行为而忽略品德,对学习者思想意识的重要性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但在生产实践中,职工具备能力反映的只是在技术上可能,而能力只有发挥出来才能真正体现为工作绩效。这就既需要职工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也需要职工具有从事岗位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和敬业的工作态度,这一点可以称为职业意识能力。显然,完整的能力本位观应当包含职业意识能力的内容。为此,还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思想工作等途径,努力提高职工的职业意识能力。

五、结束语

第6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2、在哈密博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工艺室工作期间主要负责选厂工艺管理工作,在熟悉选矿工艺流程的同时,一是参与了选厂二车间磁选机改造、一车间旋流器改造、破碎细抛废改进等技改项目的取样分析工作,为选厂工艺设备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持。二是对井下地质样、井口原矿样做了选矿实验,为井下采出矿、及选厂生产提供了所需的数据支持。三是在车间品位不合格时及时对造成品位差的原因进行了取样分析。四是持续对尾矿中磁性铁流失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

3、在锡铁山分公司工作期间主要负责生产调度部各类生产报表的统计上报、选厂生产现场日常调度协调、每星期生产调度会会议材料的撰写及调度会议记录的整理下发工作,确保了锡铁山分公司生产调度各类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上报和生产计划的有效分解落实,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了锡铁山分公司选厂月度计划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了井下矿石供应的稳定和精矿销售工作的有序进行。在锡铁山分公司智慧矿山建设期间负责对涉及生产调度管理模块需求及应用层面问题的跟进和反馈工作,对锡铁山分公司智慧矿山建设工作尤其是MES生产调度执行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个人学习提升方面,由于之前一直从事调度管理工作,来到博伦矿业工作以后为了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更好的为公司生产服务,努力加强了对铁矿选矿知识的学习,为今后更好的为车间生产服务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还在进一步学习中,尤其是车间现场生产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2020年工作计划

1、开展碎矿抛废效率改进实验,寻找经济可行的办法进一步提高粗精矿磁性物占比。

2、持续跟进旋流器改造工作,为选厂提高分级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3、持续跟进尾矿品位,努力降低尾矿中磁性铁含量,提高选矿回收率。

4、开展选矿培训工作,在质量月期间开展选矿知识培训,对现场设备构造原理、选矿生产实践等向选厂一线员工进行讲解。

二、具体实施措施

1、一是由于二采区井下矿石没有预先抛废,导致后续运输和破碎成本都进一步增加,因此需要及时对二采堆存矿和入原矿仓矿石进行取样分析,为结算提供真实可靠的废石占比、水分含量数据支持。二是通过现场实地查看,细抛废布料系统目前仍然有改进的余地,细抛废布料系统的好坏对细抛废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优化细抛废布料系统将对粗精矿磁性铁品位提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2、及时对旋流器溢流、沉沙、给矿进行取样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积极的和选厂工段长沟通,保证旋流器改造和日常工艺调整工作顺利开展。

3、持续对各段磁选机尾矿进行取样分析,在尾矿磁性铁含量高的时候及时和选厂沟通,及时调整,确保尾矿中磁性铁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4、在质量月期间在协助做好质量月活动的同时组织选厂员工开展选矿知识培训,通过现场授课和答题的方式帮助选厂一线员工更好地学习选矿理论知识。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对自身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高,对自身职责没有充分明确。

改进措施: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放任自流和懈怠的心理,制定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并定期进行总结,对自己作得不够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

2、没有以结果为导向,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没有取得应有的工作成果。

改进措施:今后考虑事情,分析问题要更加周全和严谨,对于自己负责的工作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沟通汇报,加强跟进力度,学习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提高执行力。

第7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地铁;正线;工程车;安全管理

1地铁工程车事故原因分析

影响地铁工程车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结合国内地铁运营情况,分析探讨了地铁工程车发生事故的原因。

1.1工程车司机

安全第一的思想树得不牢,在作业中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注意出车前、运行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司机业务素质差,对检查发现的个别问题不会处理,不能按规程要求排除故障。司机班前休息不好,开车时精力不集中,埋下安全隐患。

1.2管理存在漏洞

管理人员对工程车的质量检查、跟班添乘作业力度不够,疏于管理,存在好人主义思想,不能正确理解“严是爱,松是害”,对发现的违章违纪作业不能按规定纳入考核,做到防微杜渐。

1.3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到位

工程车司机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不能深刻理解“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的重要性,未按要求执行动车三确认“灯、岔、路”,作业过程中不能严把“四关”(计划关、信号关、进路关、速度关),造成简化作业,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到位。

1.4应急处理能力差

有些司机缺乏应急处理能力,造成发生故障后处理速度慢,甚至不会处理或错误处理,延长处理时间或造成故障进一步扩大。

1.5施工作业时间紧张等因素影响

因受施工作业点紧张、任务繁重等因素影响,在行调和施工负责人的催促下,司机急于赶点、作业忙乱中容易出错。

1.6部分设备接口未划分清楚

国内地铁工程车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地铁工程车运用及检修人员不在一个部门管理,有些地铁工程车运用及检修人员在一个部门管理,会存在管理接口的问题;同时在有些工程车上配置了专用检测轨道和接触网的设备,工程车的检修和专用检测设备检修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也存在设备检修管理接口的问题。这些接口问题不划分清楚,会造成部门职责不明确,双方推诿扯皮、疏于管理的情况,埋下安全隐患。

2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根据地铁工程车事故产生的原因,为确保地铁工程车使用安全,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秩序,需要加强地铁工程车管理,通过全方位管理,全方面控制,才能保证工程车作业安全正点顺利完成。

2.1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工程车司机安全意识

首先,安全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安全理念,通过收集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全员进行讨论学习,让每个员工弄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定性、定责,学习整改措施,吸取事故教训,来提高安全意识。其次,梳理学习与行车有关的《行车组织规则》、《施工组织规则》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工程车实际作业情况,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讨论学习;第三,组织班组员工到作业现场,共同查找设备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梳理危险源,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2.2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工程车司机专业技能水平

依靠员工所提报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另外,结合实际生产,强调“学以致用”,进行标准化作业、平稳操纵、故障判断及处理的实操培训,让员工真正学到技能本领。

2.3通过实战、桌面演练和技术比武,提高工程车司机应急能力和迅速响应能力及故障处理能力

通过模拟工程车正线故障,组织工程车正线救援演练,检验和提高工程车司机应急能力和迅速响应能力。通过组织工程车技工进行工程车“检车、故障排除”技术比武,进行实战练习,增强故障处理能力,提高作业本领。

2.4认真落实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要求工程车司机必须按规定对工程车辆进行检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处理,保证正线作业前设备状况良好,绝不出现带病上线的现象。此外,对正线作业回来车辆做到重点检查。

2.5落实添乘制度

工程车正线作业务必保证有指定的技术人员或工班长添乘,并要求指定的技术人员或工班长加强作业中检查力度,牢固树立“抓小防大”和“严是爱、松是害”的管理思想,每月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不少于2个,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纳入考核。

2.6定期对全体工程车司机进行标准化鉴定考核

通过标准化鉴定,不断规范员工作业标准,让员工深刻理解体会到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和益处,真正做到“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将标准化作业落到实处。

2.7认真落实召开好班前安全预想会

每次工程车正线作业前,认真落实召开好班前安全预想会,通过安全预想、桌面推演,明确作业流程,弄清安全注意事项,把握好作业时间,避免忙乱出错。

2.8明确明细设备接口及职责范围

针对设备接口问题,做好问题反馈、沟通协调工作,明确、明细各自职责范围,做到各负其责,协同配合,保证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2.9大型施工提前编制施工计划、方案和安全卡控措施

针对地铁接触网换线作业、电缆敷设运输作业、隧道加固钢环施工和大型设备运输作业等,作业前应组织参与部门审核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影响情况、施工作业计划及其它配合情况等,待施工方案、计划和安全卡控措施等通过后,各参与部门组织现场参与作业的员工学习培训,必要时要进行演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和安全卡控,确保大型施工安全顺利完成。

3结语

本文对地铁工程车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防止工程车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原因的分析和措施的制定只是做了浅要剖析,还不全面、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地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好工程车司机的培训工作,经过培训、沟通交流,让员工深刻理解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益处,引导培养员工要有契约心态,从内心接纳管理措施,并自觉按规定认真贯彻落实。这样通过加强全方位管理,全方面控制,达到确保正线工程车运行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一博.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与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2]李新艳.西安地铁2号线工程车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20):36.

[3]陈洪.地铁工程车检修体系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4(07):181-184.

第8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铁路站房施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训与选拔、激励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拉动内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给我国建设施工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结合高铁站房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等特点,对高铁站房施工企业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高熟练度、高技术含量的硬性指标给高铁施工企业的人才匹配带来了挑战,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高铁站房施工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1、在我国现有施工环境的大背景下,建设施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我国现阶段的建设施工企业中:负责具体操作的成员大多学历较低(大中专学历以下)、技术熟练,基层管理人员的学历较高(本科居多)、工作经验不足,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较高,学历较高(本科以上)[1]。高铁站房工程施工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同时,工程大体量作业的特点,要求人力资源瞬间集结度较高,为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和各专业人才的无缝衔接,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很大。

2、高铁站房施工企业的工作特点:一、地域跨度很大,大型高铁站房多为各省市的地标性建筑,如目前铁路工程总指挥部承建的大型站房项目:哈尔滨西站、哈大客专、长春西站、宁波南站、合肥南站、贵阳北站等,各项目横跨中国东北、西北等众省,相较于区域分公司,在人力集中调配、统一培养上难度更大;二、工作地点变动频繁,对比其他行业的施工企业,高铁站房施工企业由于项目施工周期短,地域性市场开发存在困难,工作场地不固定,无论是部门设置,还是人员的安排都会根据承接的项目内容要求随时调整,通常这个项目固定的成熟管理模式,不一定再适用于下一个项目,管理模式很难统一并复制;同时,高铁站房项目因其工作环境的艰苦、项目点分布广且偏,普遍存在人才的流失[2];三、项目施工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长,高铁站房建筑中优秀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培养一个专业合格的工程师需要3~4年时间,项目经理则长达5~8年或更久,需要企业有持续的资源投入,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才储备与发展机制,留住这些培养中的潜在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为一线输送新鲜血液。

3、对新人缺乏吸引力,近年来,房地产、高科技等新兴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些企业对人才引进的提供优厚的待遇;但我们的人才引进相对门槛较高,要求能马上投入工作中,如果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部分企业会更倾向于更换一批而非继续培养。

二、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人才储备体系

(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梳理并确定岗位任职的能力素质模型,尤其重视关键岗位,如现推行的站房双总工、双成本经理的标准配置,并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的优势,可借鉴并采取双职级发展通道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岗定责,以技定人,如下图所示:

初级 中级 高级 专家 专业通道 管理通道

专业胜任力 2 3 4 5 P级

(Professional) M级

(Management)

通用胜任力 1 2 3 4

备注:1、专业胜任力2—5级,通用胜任力分1—5级,级别划分和具体要求可自行设计;

2、P级是专业通道发展,适合技术要求高,管理要求低的岗位人才,M级是为管理岗位晋升设计;

同时,因站房项目地域广、跨度大、人员流通性强等特点,集团公司可建设并完善现代化的网络学习提能平台“中铁大学或中铁学院”,充分提炼并沉淀既有经验,组建各领域的专家讲师团,在线为员工提供远程培训与能力辅导,高效、快捷。平台体系(一期核心)构想如图所示:

课程设计 专业胜任力要求 考级平台(对应时间要求)

成本管理 造价管理

工程量核对

变更索赔

竣工结算

造价管理软件

技术质量

工程管理

物资管理

……

对于建设施工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不是培训就能成才的,更需要实际工作的磨练,在工作中不断提供锻炼机会。在对项目员工进行培训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铁路工程总指挥部采取PDCA循环培训模式,培训、实践、总结经验,再投入实践,循环往复。具体培训模式如下表所示:

培训管理循环 工作内容 具体操作方法

培训计划

(Plan) 培训需求分析(企业需求、员工个人需求)

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费用预算 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收集员工需求,

企业信息可以通过企业战略和规划、年度考核情况等进行分析

执行

(Do) 培训场地及其设备的配置

培训中的管理

培训课程和教材

培训记录 可以采用工作指导法、讲授法、自学、导师带徒、网上学习、模拟法等

能力开发可以采用管理者训练、案例研究法等

培训检查

(Check) 检查学员培训效果,考核,考试

对培训课程及教材的评估 检查评估可以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

对培训师、员工以及培训管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总结

(Action) 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培训成果分析

培训计划的优化 培训结果分析主要包括员工的态度、员工动机、员工的培训成果主要包括认知、技能、情感以及绩效等

通过培训后及时给予员工实践应用机会,增加培训效果

建立良好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知识共享、达到终身学习目的

(二)、完善人才储备体系:建立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选拔与储备机制,逐级确定人才梯队,进行长期的考察、培养与选拔,分为若干子计划进行推广,如后备项目经理人才计划、后备成本经理人才计划等,并将此列为各级主管领导的年度绩效考评中,形成全集团或各分子公司的人才梯队年度发展报告,具体内容,思考如下:

XX人才梯队年度建设计划

本年度发展目标及关键人才需求描述

后备梯队建设与人员储备描述

岗位标准及备选人员综合评估:

岗位绩效

品行与价值观

业务能力评估

管理能力评估

上级领导评定意见

(三)、各级单位已推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经验:

1、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建筑技术的普及,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掌握员工个人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讲座,比如对基层管理员中学历高和低分别的再教育,教学内容最好阶梯式推进,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教育的成果。

2、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铁路总指挥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围绕培训、薪酬、考核、员工关系等几大管理模块,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和运行组织体系,合理调整并补充完善人员招聘、面试、考核等制度流程,集中调配人力资源统一招聘、项目属地招聘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主动找新员工谈心,了解每名新员工的思想动态、业务水平等。截止目前,总指挥正式职工370多人,在2012年各项目招聘的190名劳务派遣人员中有23人通过考核后集团公司签订了合同。

3、为职工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环境,对于建设施工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是需要经历磨练的,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一个项目中一个工作要挑起担子认真负责,加强职工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4、借助活动载体,增强培训覆盖。近几年来,在培训活动组织、督导和推进中,借助集团公司举办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步。例如:宁波南站项目部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深化学习内容,增强活动与施工生产的切合度,通过个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帮助新入职的员工以及社会招聘人员迅速熟悉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尽快融入企业,早日建功立业。

三、建立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1、晋升激励: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向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并结合员工个人意愿以及工作能力,帮助员工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让员工与企业一同进步。详见本文(二、1)内容。

2、薪酬激励:建设以创造价值为基础,工作能力和绩效为依据的薪酬体系[3]。结合建设施工企业的岗位设计特点,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为主体的薪酬制度,按照岗位责任风险的大小合理设计效益工资。

3、竞争激励:增强竞争意识,加强合同管理[4]。通过劳动合同的管理,使职工的权益和企业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障,能增加职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企业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才能加速企业内部人才的流动,使企业内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让优秀人才因竞争脱颖而出,受到应有的表彰,加强职工学习的主动性,使整个企业充满活力[5]。定期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技能考核,考核不仅是对职工个人能力的认可,而且是企业进步的标志。

企业实行长效的激励机制,要与企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并随着时代、市场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其形式多种多样,前提条件都是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心理满足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充分培养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四、综述

通过建立并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关键:培训、储备和激励,增强了企业人才的核心凝聚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人才竞争优势。企业的发展与成功是与企业员工的发展密不可分,驱动员工努力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统一并保证了员工目标与公司发展目标的长期一致。仅以此文抛砖引玉,期望中铁建设集团成为行业内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和向往地!

【参考文献】

[1].马亮,杨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8)

[2].蒋莲.浅析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0(10)

[3].肖传伦.东莞市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 2010(10)

第9篇:高铁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思考

1、存在的问题

1.1违章施工

在对所有铁路施工中的事故进行了调查,经长期的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事故的原因是因为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按照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施工,在其过程中投机取巧,对其握操作技术和方法没有熟练掌,导致线路承受能力超载,安全设施设置不合理,使铁路线的承受力下降,从而直接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1.2施工技术的不全面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不高

铁路线的施工是个精密的工作,在其宽度设计及转弯的弧度设计都必须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执行,不然的话,很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这些技术含量高的活需要技术性强的人对其指导与监督,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误差从而引发事故。在铁路施工的里,材料关系着铁路能否让火车安全运行,在我国的投机取巧的管理人员是存在的,因为一己私欲而退好而求次,选用了不好的,次品的施工材料,这也是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1.3施工的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

铁路线施工是一项很具有技术含量且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施工以及大型的站进行施工与改造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都很多,而且涉及到的施工单位种类也非常的多,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各施工单位都是环环相扣的,只要其中的任何一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施工完后的工程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要制定一个紧密周详的计划,从而保证施工正常的安全的进行,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每个单位要有明确的目标,同一的责任人与监控人,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为了让施工的安全得到保障,因此就需要涉及施工的各个部门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还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并且与其他部门积极的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这类的工程都是一环接一环的,如果一个部门的工作没有按时完成,那么下一个单位所需要进行的工作将无法开展,导致的最后的结果是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因此,施工的部门之间要好好的配合,形成默契,有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思想,统一做好周密严谨的部署工作,才能确保施工安全。

1.4施工计划临时变更

施工计划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完一个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之后,临时变更施工计划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是很多单位及很多层次的操作人员,如果一旦进行临时变更施工计划,那么是不可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每个人都清楚的,依然按照原来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这样就导致了新的施工计划和旧的施工计划的冲突,从而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造成不可预见的事故和意外。

2、解决措施

(1)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把握好安全第一的铁则。领导层应该加强安全学习并不断开展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感、紧张感。在保证安全并加强预防的前提下,兼顾铁路施工和铁路运输。重点加强铁路局的施工状况,加强公司上层的管理、组织强度、以及领导能力。铁路局和各个站段重点成立管理调查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地组织,在进行各项施工之前都要进行审查核定,并最终确定安全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讨论附加施工过渡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能够统筹兼顾,合理妥善的解决;实时掌控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协调好各项工作使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各项工作都完成以后,要对施工的各类事项做好总结,适宜的采取奖惩措施,交流经验等。

(2)公司在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上要加强。加强引进技术一流的人员,对这样的人员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学习,从理论学习入手,多配合实践,让实践结合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招收优秀的见习实习学员,培养他们扎实的技术基础,并为使他们变成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作出重大努力。公司在施工材料方面要谨慎,要因材制宜。在材料的采购上要谨慎选取生产厂家,并且严格的进行抽查检测;选好的材料要合理运输合理存放,避免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干扰;材料的使用上要能够分辨什么样的地方适合什么样的材料,切忌投机取巧或者铺张浪费。成立相关的专门部门或者小组,对这一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建立有效的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以及使用机制。

(3)各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应该有条不紊,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各部门之间要配备合理的专门联络通道,并且各自成立专门的小组覆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的接收、分享与处理等事件。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设置长效管理机制,对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提出适当要求,对不积极协调处理共享信息的部门应对其负责人给以相应的处罚,对充分协调配合的部门从下到上都要给以合理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