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劳动实践计划精选(九篇)

劳动实践计划

第1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基本经验 探析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①(以下简称共大)是根据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经邵式平、汪东兴、刘俊秀的积极提议[1]P88,在江西省委的直接关怀和组织下发展起来的,是一所极具时代影响力的农业院校。虽然共大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服务对象,把学校办在了广大山区农村,办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办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家门口,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2]P9。

一、心怀壮志,树立大实践观,科学指导具体实践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是根据认识的本质与规律,结合实践的情境性、体验性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共大建校之初,就心怀壮志,致力于实现的伟大设想,即“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生自己劳动创造……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3]P4。也就是说,共大将向一部分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但政治素养较高的农民闯开大门[4]P70-77,通过边学习边劳动,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农民大学生。建校之初,共大便确立自力更生、半工半读的大实践观,即共大师生需要一边教学理论知识,一边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寓于劳动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共大不同于一般的全日制院校,不能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验证或拓展理论认知的手段,而必须将实践教学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958年10月,共大总校1200余名师生在副校长黎超的率领下,奔赴奉新、宜丰两县交界的大港山砍伐毛竹,践行大实践观。在毛竹采伐过程中,广大师生将劳动生产与理论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边劳动,一边教学,使广大师生收获颇丰。一方面,学生们学到了毛竹植物学,毛竹采伐作业,集材运竹、架桥、炸滩等方面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广大师生修建并改进了多种形式的竹滑道,创造了竹轨平车,修订了垂度和安全系数公式,设计并架设了各种架空索道。在该次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大总校师生不仅为学校筹集了38万余元资金,缓解了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更为重要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广大师生培养起一种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的精神。[5]P145

二、因地制宜,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凸显实践教学内容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而且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既具有相对独立特性,又紧密结合,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形成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社会性等特点,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6]P136-138这些特点,首先必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得到明确体现。共大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学生在校时间有将近一半用于参加生产劳动。因而尽管学校采取了缩短寒暑假的做法,学生上课时间仍比一般全日制学校少近1/3,照搬一般全日制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不现实的。因此,共大积极探索适应自身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经过精心编排,共大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一专多能”的要求编制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强调“三个面向”,即面向生产、面向实际、面向基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此外,共大还根据山区生产的特点,适当增加或精简了某些课程内容,因而更加便于集中精力,重点突出,将各专业课的内容学深学透,达到或基本达到一般全日制大学同专业的水平。同时,由于教学计划贯彻执行中,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政治与业务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统一,学与用相统一,因而广大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相当强,服务于社会的效果自然更好。[5]P148-149而这是一般全日制学校学生在短时期内难以达到的。

三、扬长避短,强调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三结合

为了克服理论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影响培养质量的问题,共大师生结合自身的特色扬长避短。在设立专业时,共大是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需要来确定。“由于系科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的结合起来,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可以大体统一,这就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5]p149因而,共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身处广泛的生产基地之中,把它当作最好的课堂和最完备的天然实验室,摆脱了一般院校以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习圆周的限制,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现场教学的有关结合,从而可以生动有效地学习并把握新鲜的科学知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共大总校及各分校的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生产自给为主的结合;一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结合。前一种结合中,教学和科研本着结合专业直接服务生产的原则,强调“做什么,就学什么,就研究什么”,即以生产的环节和过程作为活教材开展教学,并根据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供解答。所以,在这种结合中,师生合作,直接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实践。同时,建造大面积的试验田和试验林,开展技术革新、试制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又从中学到了很多生动的实际知识。如金坪分校在改良高寒山区三类土壤的试验中创造了粮食亩产800斤的高产纪录。[5]p145再如余于分校师生(水产系)根据生产需要,试验成功了鲤鱼秋季孵化和鲫鱼杂交项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5]p157后一种结合中,有一段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但也按照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要求,结合科研规划安排一定的劳动生产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强调“包教、包学、包管、包产”,使得课堂理论知识既能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巩固,又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际,从事科研。因而,当时有同学撰文说:“半工半教就是好。”[7]p257-261

四、争取支持,不断扩大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缺少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只能是空想。因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共大也不例外。就实践基地问题而言,共大的情况应一分为二,即分为分校与总校分别进行分析。就分校来说,它们多依托国营综合垦殖场建立起来,属场办学校。本着不与民争地的基本思路,分校多设立在深山老林、荒坡草滩之上。在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的山区,划出部分国营森林归学校经营;在田多人少的地区,征购当地群众无力经营的土地归学校种植。因此,各分校建立实践基地比较方便。它们根据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就近陆续办起了自己的农场、林场、加工场,使其成为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基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就共大总校来说,它是利用原南昌中等林业学校的校址创办起来的。附近的土地不少已被开垦出来了。为了解决生存与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校之初,共大总校师生便盯准尚未开垦的荒地,征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后,建起了南湖农场、大港林场、枫景园艺场、瓜州农场劳动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1961年4月,共大领导又争取了省里的支持,将省农林垦殖厅所属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并入共大总校,更将原隶属于林科所的青岚生产队、芭茅岭生产队、蛟桥生产队的果园、茶园、旱地、荒山、水田共计334公顷土地全部划归共大总校直接管理,后又争取到燕子山苗圃和老飞机场苗圃约40余公顷土地划拨林学系。这些新增资源,为共大总校解决各科系的教学、生产、科研基地,实现系、场合一,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962年冬,为缓解瓜州农场被撤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大师生苦战鄱阳湖,围湖造田,创建了面积达454公顷的将军洲垦殖场,既满足了共大师生的自给自足需要,又成为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基地。[8]p64-66至1964年,共大总校的实践基地基本稳定,包括五金机械厂、农业机械厂、将军洲垦殖场、南湖农场、枫景园艺场、大港林场[8]p80,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共大因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五、多管齐下,通过改造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9]p108然而,共大创办时,没有预先调配好师资队伍。鉴于当时全国师资力量较为紧张的现实,共大确定了依靠专业队伍和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师资队伍问题。一是从下放垦殖场劳动锻炼的干部和转业军人中选拔一批劳动好,又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师;二是聘请一些科研单位的技术干部到学校兼任教师;三是聘请当地的党政领导、技术人员、生产能手、劳动模范到学校讲学、上课;四是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从高等农林院校分配毕业生到共大任教;五是从全国、全省其他一些兄弟高等院校支援了部分教师到共大工作;六是自力更生就地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养相结合,在职培养与脱产培养相结合,总校培养与分校培养相结合,教师轮训与选拔优秀学生任教相结合等措施,培养一批教师。[8]p60-61

然而,教师人数的增加只是师资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不等于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共大半工半读特色的教学需要,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比如,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全日制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师,学校安排他们到兄弟院校脱产进修,以便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对于从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出来、对半工半读教学的实践教学很不熟悉的那部分教师,鉴于他们过去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不多,实践知识比较贫乏的现状,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最为重要的,是把对教师实践知识与能力改造、培养、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组织教师带着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认真学习的《实践论》等著作,提高教师对共大半工半读办校方针的认识,激发教师向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引导教师走出图书室、资料室、实验室,深入生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生产发展状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为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掌握可靠的依据;三是要求教师做到半工半教,规定每个教师每年要同学生、工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3个月,并强调教师不是为劳动而劳动,而是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群众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便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8]p62

注释:

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建于1958年8月1日,至1980年调整为江西农业大学,存在时间为22年。

参考文献:

[1]石庆华,黄路生.江西农业大学校史(二)[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2]汪东兴.教育为兴国之本——回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江西教育科研,1995(1).

[3]陈家鹦,舒庭毅.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党史纵览,2006(4).

[4]上海教育出版社编.红日照征程——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7.

[5]江西教育出版社编.共产主义劳动大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

[6]张继东.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4).

第2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摘 要】 本文从实践教育内容、实践教育方法和实践教育管理三方面分析了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特点与经验,旨在为推动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实践教育内容应具连续性;实践教育方法应具多元性;实践教育管理应具整体性。

【关键词】 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经验;启示

日本是世界上开办高等社会福祉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自1957年日本福祉大学首创社会福祉专门教育起,至今已有64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福祉类专业,学生规模达10万人左右。[1]

日本高校社会福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不仅在办学模式和专业门类上具有独特的多样化和广泛化特征,而且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也渗透着强烈的实践教育理念,该理念伴随日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已日渐成熟,并在实践中成为一种制度。探究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模式、过程及其经验,对推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经验

1、实践教育内容充实

构建充实的实践教育内容是确保实践教育质量的关键。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由参观、演习、实习和课题研究四大阶段构成,具有典型的“累积式教育”特点。

(1)福祉设施参观。为了培养学生对福祉专业的热爱与专注,使其真切体验到所学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各校为福祉专业一年级新生普遍开设有福祉机构参观访问、福祉志愿者体验和福祉学术论坛等三项实践教育。其中,福祉机构参观访问是指由教师带队,参观由中央、地方、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及个人举办的福利院、康复中心、托老所、老年学校、老年之家等;福祉志愿者体验是指由老师或学长带队,参加由NPO等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举办的儿童、老年人贴心交流、老年人介护服务、残疾人社会融入支援等社会福利型志愿者活动;福祉学术论坛是指让学生参加、聆听由学校或学部举办的含福祉主题演讲、福祉发展磋商、福祉实习汇报及福祉机构宣传等议题在内的福祉交流研究活动。

(2)福祉业务演习。是福祉援助技术现场实习的先修课程,也是各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福祉服务的流程及方法。内容有:让学生在校内视听觉教室通过观看录像了解福祉需求者的心声与困境;在综合实习室进行福祉服务现场模拟演练;邀请校外福祉机构从业人员作实习专题讲座,并对部分特殊业务给予演习指导。

(3)福祉援助实习。福祉援助实习是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也是大学四年里任务最重、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实践教育h节。它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实践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前往各大福祉机构,为福祉利用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继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确立自我同一性。福祉援助实习要求完成于真实场景中,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因过度紧张或操作欠缺熟练而给福祉利用者造成伤害,福祉机构要求每位学生的每项实习工作必须在学校带教教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完成。

(4)福祉课题研究。专为四年级学生开设,以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目的。实施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在指导教师给出的研究课题中进行选题;第二步,在文献研读基础上,确定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并在小组讨论会上进行汇报,接受指导教师指导;第三步,独自进行课题调研,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实践教育方法科学

教育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目标和教授一定教学内容,师生所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性步骤。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累积式教学实现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连续性和积累性;通过协同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科研能力和个性创造力的发挥。

(1)累积式实践教育。技能是在连续不断的积累中发展、完善和高级化的。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四年连续教学,不仅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社会福祉服务技能,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福祉服务技能的累积效应――福祉服务技能发展的系统化和福祉服务技能提升的加速化。以老年福祉援助为例,分层累积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把不同阶段学到的援助信息搜集、援助目标确立、援助计划制定、援助措施实施以及援助效果评估等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整合,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操作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技术习得过程中逐步实现量变现象质变现象技术革新的目标。

(2)协同式实践教育。为了整合优势资源为实践教育目的服务,达到1+1>2的效果,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强调多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求既要有高校教师,又要有政府福祉部门和社区福祉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福祉援助技术人员);在教学计划制定方面,要求激发集体智慧,共同商定实践教育流程、实践教育场所、实践教育目标和实践教育时间;在教学任务分派方面,要求严格按照教师研究专长进行专题教学,课程单元涉及社会福祉行政、社区福祉传输、高龄者福祉、残疾人福祉、儿童福祉等多个方面。

(3)探究式实践教育。探究式实践教育是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又一亮点。它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的。教学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首先,各实践小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难度适中的探究问题(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如,“维持高龄者生活质量之思考”、“高龄者社区护理机制研究”、“儿童福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研究”等等;②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自调查验证,做到“感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知、知中行”;[2]③交流共研。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碰撞思想火花,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④研究总结。对本次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提交。

3、实践教育管理严格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步曲,成功有效地落实了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育人的目标。

(1)事前管理。指在计划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计划的要求,尽量减少偏差的管理。包括“实习前教育”和“实习前联络”两个环节。“实习前教育”,要求各学部围绕实习流程、实习目的、实习意义、实习计划以及实习编组(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分编实习小组)等开展实习培训讲座3次(6课时);“实习前联络”,要求学生在专业实习开始前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员主动联络,提交实习计划书并接受事前指导。如,实习职种理解、福祉援助对象评估、福祉援助计划编写等。

(2)事中管理。指学校和实习单位对计划执行过程(23天,180小时)进行现场检查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的管理。事中管理要求学生必须详细记载每天的实习内容、实习问题和实习纠正;要求教师必须与实习单位教员每周及时碰面,了解实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必要时应开展一对一实时改进。

(3)事后管理。指实习结束返回学校后,对学生撰写、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职种介绍、实习体验总结等书面材料,以及学部进行结果评价而进行的管理。其中,“实习体验总结”要求有实习(课题)名称、实习内容、实习成果、实习感想、后续研究课题以及对低年级同学的忠告等内容,完成后由学校统一印刷装订,一份留给学生本人,另一份送交实习单位留存;“实习职种介绍”要求有实习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方法以及该单位的福祉援助方针、福祉援助特色、福祉岗位介绍等对下一届学生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实习结果评价”,要求学部对学生实习前教育、实习中教育和实习后教育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实习指导配合(分前后两个阶段)、实习联络、实习计划、实习日志、实习单位评价表、自我评价表、实习报告、实习体验总结、实习职种介绍等10项内容,每项各占10分,共计100分。学生实践教育成绩分为四档,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80分以上)、良好(7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不合格(60分以下或单项成绩众有6分以下的)[3]。

二、对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的专业。该专业由于设立较晚,因此目前无论在实践教育方法方面,还是在实践教育内容及管理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分析、把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

1、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1)实践教育内容含混。首先,从各校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中可以看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几乎每门方向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或实验、实训)学时(3~8学时不等),但是这些课时是如何实施的,应涉及哪些内容,应采取何种形式,应做怎样的次序排列等均无具体要求;其次,再从毕业实习来看,内容上也普遍过于笼统,仅要求与所学专业有关即可,至于学生去何地区、何单位、做了何种技能的实习等学校基本不过问,只根据实习报告内容核定成绩。

(2)实践教育方法刻板。实践教育方法是深化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已普遍关注专业实践教育,并且部分学校也对实践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这些改革仅局限于部分改革,因此并未彻底摆脱“模仿秀”实践教育模式,加之设施陈旧、形式单调,学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兴趣及动手能力也无较大提高。

(3)实践教育管理薄弱。目前,从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来看,不外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管制型管理(少数高校)。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管理部门厘定的标准、程序、要求等展开教学,严禁任何改动;另一种是放任型管理(多数学校)。不仅实践教育内容、时间安排随意,而且也缺乏具体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考评体系。另外,在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也少有作为。

2、启示与建议

(1)实践教育内容应具连续性。实践教育应是渐进的、有序的、上升的,而不是突变的、无序的、迭落的。借鉴日本高校社会福祉专业连续实践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是应制定四年实践教育计划,改革单靠短暂毕业实习培养职业技能的现状;二是应构建“三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实践教育内容,将实践教育目标和任务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不同年级的实践教育环节中。

(2)实践教育方法应具多元性。实践教育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不同的实践教育方法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要求,而且也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机械的应用者。[4]因此,改革现行实践教育方法已是当务之急。借鉴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一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方法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从“直接感知教学法”“语言传递教学法”“启发暗示教学法”“引导探究教学法”逐渐过渡。

(3)实践教育管理应具整体性。实践教育管理应是以实践教育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守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对实践教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5]分析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三阶段管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管理今后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①计划管理。包括总体计划与具体执行计划。总体计划是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和安排,由于各个学校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故不再赘述。执行计划是为落实总体计划中的每项具体任务而做出的计划,应包括实践教育地点、目标、内容、方式、流程、时间、要求等,目前各学校基本没有。[6]②过程管理。首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实践教育内容分别编制教师用和学生用实践教育记录簿,以便及时了解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应建立由教师、实践单位、学生三方参c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实践教育项目进行相互评价、相互打分来及时掌握实践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③反馈管理。为了提升实践教育质量,最后还需要对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定期汇总,发现偏差及其这种问题的原因,拟定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发展或继续出现。

【注 释】

[1] 日本社会福祉教育学校B盟.http://jassw.jp/.

[2] (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63-165.

[3] (日)栗山隆.社会福祉g教育に演する一考察.http:///.

[4] 孙爱晶等.卓越背景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6)80.

[5] 孙群英.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5.

[6] 公丕国.“PEER”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9)58-59.

第3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跟踪)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会诊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对省内多所师范学院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抽样跟踪研究,从源头上梳理勤工助学的流变、利弊,取其优点做好“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计划”工作。持续性做好学工跟踪研究。

论文关键词:勤工助学;自主创业;职业规划

一、国内外勤工助学研究概况、趋势

大学生勤工助学由来已久,学生主体大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获得的劳动报酬少,时间周期性不强,属于短期间断性服务。由早期学生自发从事与学习有关的谋取劳动报酬的行为,发展到由各个高校学工部、学生会、团委成立专兼职机构,服务于有勤工助学意向的贫困大学生。由从事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辅导,扩展到一些零散性服务项目的参与,包括散发传单、社会调查、产品推销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高校从事思政工作的教研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及勤工助学的动因,研究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心理人格化方面的问题。但研究的基点处于物质需求论的层面,即因为贫困而去工作,谋取生活费,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物质方面的需求,对学生心理,人格的变化不涉及或较少涉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更多的学者关注勤工助学这一社会现象,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层面及角度对勤工助学这一现象进行了持续性的观察和研究。

(1)谋取生活费已不再是学生从事勤工助学的第一原因,部分家庭条件较好,但有意愿接触社会,锻炼个人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勤工助学这一活动中,他们不仅仅限于做家教,涉及了更多的包括服务行业在内的短期的临时性工作,涉及的行业更为广泛和深入。

(2)拜金主义的盛行和物质化网络化,带来就业观念的根本性转化,勤工助学已经和学生就业联系更为紧密。助学行为和牟取高报酬已经成为一对矛盾体,以学为主,勤工为辅的勤工助学,已经失去了早期勤工助学设计者的初衷。

(3)就业环境的恶化,使勤工助学的主体—— 一部分学生脱离学生的身份,变成了一群纯粹追求报酬的劳动者,只关心报酬而不关心学业的学生。

(4)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计划引入高校就业指导范围内,使在校大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身份互换变得更为模糊,就业指导和就业跟踪这种更为复杂的现实状态,多数学者还没有进行更为理性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

从欧美大学生就学期间的生活来源来看,也存在类似勤工助学这样的行为,但没有像国内这么明确提出勤工助学这一概念,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这些教育制度影响着勤工助学行为。国外学生与社会联系更紧密,社会实践的成分更浓厚一些,解决衣食温饱的因素也不无存在。学生就业观念更为多元化,大学生个人创业本身即是就业的范畴之一,并不像国内这么重视和提倡这一形式。

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更多的研究者,只关心现象的罗列,没有从更深的层面上研究勤工助学的需求动机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由“填饱肚子”发展到“要吃汉堡包”。研究者过多地将勤工助学发生异变的原因归因于社会和学生,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育担当的学校思政人员,应担负这一行为发生异变后,学生多样化勤工助学需求的疏导工作。没有从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这一终极目的,看待大学生从入学到走向社会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了学习与应用相脱节,学习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状。当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才反思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才替学生思考就业的出路。割裂了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没有系统和全面地研究社会实践的现实紧迫性和勤工助学这一载体的经济反哺性,没有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计划前期的个人能力锻炼和实训能力的培养,以盲目乐观的态度推动着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实施。

2.研究的现实意义

勤工助学是“学”与“工”结合的较好载体;积极推进和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倡导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前提下,大学生创业计划是人社部和教育部倡导的方向之一。作者力主“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计划”这一社会实践的工作流程。

充分挖掘勤工助学这一社会实践的载体内涵,吸引绝大多数有社会实践意愿、并能获得一定劳动报酬的大学生投入到这一项社会实践效果强、接触社会层面广、参与人数多的社会实践中。改变过去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的单一功能,扩展它的社会实践的复合功能。将社会实践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手段,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投入到就业的预演过程中,修补教育一贯脱离现实、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尴尬局面。把社会实践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研究和综合分析,提供给有关教育和人事管理部门,尽可能给社会提供的人才(大学生)符合现实需要,增加学生择业和就业砝码。同时为一部分大学生创业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操作,提供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缓解他们步入社会后面临的紧迫感和挫折感。将大学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创业的游泳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为大学生有一个较好的人生职业规划,做好必要的铺垫。

取勤工助学有经济回报这一形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矫正他们的学习目标,接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把那些能够结合学业专长、社会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已选定较好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推荐给有关部门,作为创业计划的扶持者,真正做到扶植一批,带动一群,持续跟踪,贴心服务,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转贴于  三、解决途径及工作重点

(1)从勤工助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有效性来看待勤工助学的作用,肯定勤工助学这一形式的历史功绩。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合理利用勤工助学这一形式,锻炼和吸引一大批愿意提早接受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进入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教育和引导他们接受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心态,适应社会对劳动者的选拔。

(2)从行为上培养他们的劳动和生活的技能。对在校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控制性观察、指导。纠正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挫折和行为过失,使他们能够尽快进入社会角色,成为有一定生存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劳动者。

(3)为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将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彻底扭转包括勤工助学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后都变成趋利性的尴尬结局。注重对学生勤工助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重申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一切社会实践行为都必须服从于现阶段的学习。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在完成学业后走向社会才会沿着职业规划的方向发展,学生成功的机率就会更大一些。

(4)立足学校教育和专业方向,发展学生的教育背景,巩固双基。通过勤工助学这一社会实践的桥梁,弥补学生脱离社会实践的这一现实情况。从职业生涯的规划来指导学生勤工助学的方向,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夯实学生教育的厚度和广度,满足学生进入社会后三到五年,对教育消费的追加投资,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能致用。

(5)积极倡导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实施和开展。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一实验基地,由自己先去做,变为我自己能做,由被管理者发展为合格的管理者,将学生的创业激情变为脚踏实地的创业计划和行动。对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业专长,在勤工助学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人员,列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候选人和受训人员,作为大学生创业这一良好形式的实践人。保证大学生创业计划顺利和有条不紊地实施,定时定点对创业人员进行指导,会同专家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纠正,既要满足大学生创业计划参与者的热情,又要审慎地选拔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对象。将勤工助学、就业、创业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彻底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6)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介,关注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既做理论方面的阶段性研究,保证研究成果更接近于事实真相,又要做好对部分研究对象的长期跟踪,满足教育服务于学生这一最大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他们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

四、勤工助学实践的多效性及反思

(1)通过勤工助学这一实践活动,将社会需要的用人标准的信息反馈回来,汇总整理,交给有关教学职能部门,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详实有利的需求资料,真正做到思政人员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双重职能。

第4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人的发展经济学;经济体制;生存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78 ― 02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最初的涵义是“管理家庭”,源自古希腊。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将“家庭”和“管理”相结合理解为经济。“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例如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问。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怎样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怎样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是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当中来揭示人的发展的轨迹和规律。经济发展是根源,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人的发展经济学核心内容是人的发展,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形态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一)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的每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都烙上了计划的印记。现如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中都蕴含计划。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即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这里主要以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不利于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对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进行合理调节,容易产生动力不足、活力缺乏和效率低下等现象。在计划经济实践中,劳动产品没能很好地以按劳分配原则执行分配,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造成生产者的劳动支出与劳动报酬相不一致,长期便影响了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致整个社会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未能更好地得到改善。

2.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主体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容易造成生产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容易脱离实际,因为社会的需求复杂多变,那么微观经济活动在计划经济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更明显,容易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微观企业富有活力,国民经济才有活力,从而才能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在社会生产与分配中却缺乏主体性。计划与实际缺乏灵活性,与实际需求脱节。生产的企业缺乏主体性,生产经营成果与其物质利益关系不大,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生产经营方式僵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3.不利于劳动者主体性的发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职业比较固定,一定范围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也不利于劳动力结构的及时调整。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能力发展和发挥受到地域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限制,社会成员按部就班地完场任务,从而滋长了社会成员的依赖性。

(二)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市场经济主要以市场主导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分配,目的是为了让生产资料占有者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利润的经济形式,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对社会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有更多机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市场经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消极影响。这里主要以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减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

家庭保障在人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包括个人劳动力、个人衣食住行、个人事业基础、个人身心健康、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等的保障,这些都依附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正常结合下,活的生产要素劳动应该是社会分配的决定因素,并且不能因为任何利益群体所作的产权规定而利益受损。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本身具有收益最大化这个特点,使得个人劳动力保障、个人身心健康保障、个人事业基础保障、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等这些需要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被外化,工人劳动报酬被尽可能地压低了,仅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而加大了工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危机。

2.降低了社会保障功能

社会越发展,社会保障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越重要,社会保障的支出来自于社会分配中。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资本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旦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最大化时,也就危害了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底层弱者的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3.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资本主导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下,社会发展市场化过度,比如水源、空气、电磁场等公共资源也都市场化,资本使得部分人用少量的付费就污染了水源、空气、电磁场等,而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整个社会。为了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不惜代价和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市场机制作用具有被动型和滞后性,会出现信息失灵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难以对投资经营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等到市场供求关系极端恶化、产品大量过剩才可能做出相应反应,但一般为时已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三、从经济体制视角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路径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还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积极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理的计划使劳动在分配中比较平稳、平衡,所有的人都能有工作岗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保障社会各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条件的好坏,除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外,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就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出台措施克服计划经济中分配平均主义严重的弊端,防止压抑了企业以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等。其次,生产和供应国计民生的必需品,解决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来进一步稳定社会,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再次,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收入分配的计划和产出计划两者的平衡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免于经济发展剧烈波动导致经济失衡、资源浪费,从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调整物价,控制物价不乱上涨,使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水平一致。

(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对经济进行自发调节,根据价格信号反应供求缺口从而指导企业的生产,发挥资源的有效使用作用,在配置资源上具有灵活性和很强的应变能力。而且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竞争性,这样有利于创新、采用新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市场经济使得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市场经济打破了人在地域流动、单位转换、人员迁移上的桎梏,使人在流动上自由了,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自由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的自由发展。再次,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关系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那些推行社会改良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这些都将保障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有效利用好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邓小平1992年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好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若不能有机结合,人和社会都将得不到很好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不会有保障。这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人”的位置的正确方式。生产劳动是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只有计划和市场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工作岗位,参加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参加社会生产的机会更多,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第5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转发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通知》(x教思〔2017〕x号)精神和我市创建“xx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现就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开展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对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有效融入。各地各学校要深刻认识中小学生参加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强化、在家庭中硬化、在

社会中深化,让广大中小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二、足额落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属各学校要根据《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转发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每学年组织相对固定的年级段学生,集中一段学生(小学1-3天、初中3-5天)到学生综合实

践基地开展学工、学农、生命安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将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三、切实做好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安全工作

在开展劳动教育特别是校外劳动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重视劳动前的安全教育,做好劳动保护,做到周密计划、组织到位,将学生的安全贯穿到每一细节。要认真检查活动场地

、宿舍、食堂等,排除安全隐患,做到慎之又慎,确保零安全事故。

四、不断完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评价体系

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加教育,已列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市、县(市、区)指标体系中,是创建“xx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重要指标。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记

入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第6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第7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二年级 职业发展教育课 实践教学

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是根据理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进入二年级的大学生通过一年级阶段学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学习,基本形成了对职业认知、自我认知和职业理想的基本了解,进而完成个人初步的职业目标设计,建立起大学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机制。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的学习进入大学生职业能力准备时期,也是职业发展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之一,学生在厘清自身职业生涯方向和职业目标后,了解社会、企业等用人组织对大学毕业生求职者的选聘要求或标准,结合自我特点和专业学习进程,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职业素质修炼和学习训练及实践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施锻炼,做好大学阶段就业资本的主要积累。

一、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的任务

通过一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的学习,进入第二学年的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大学生活规律,完成了自我认知,并了解了职业和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开始真正从现实角度关注自己的成长,主动进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训练。因此,培养和锻炼职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及创新能力是大学二年级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理论教学主要有职业意识与道德、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教学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专门工作所要求具备的内在品质和技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和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探索,我们把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安排为体验性实践,它是职业发展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确立目标意识、岗位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法纪意识等相关职业意识,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塑造健康的职业心理,强化专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危机化解能力等职业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主要围绕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以服务社会为主,开展劳动锻炼、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锻炼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二、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内容

根据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实践目的和任务,设计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的紧密结合。

1.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按照职业发展教育课理论加实践的原则,根据大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开展认知性社会实践了解职业,已经初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为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特别是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并学习使用职业规划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教育课可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开展以二年级学生为主参加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学生在接受职业发展教育课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学习的实践性。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及适时调整策略,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习内容积极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体潜能。既体现高等教育中个性发展的理念,又增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学风建设与素质教育、就业等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优化高校的素质教育方式和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此外,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还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不足,对以后改进教学工作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2.开展职业教育及学术交流讲座

可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或企业人事经理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素质培训,引导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责任感和受挫能力。由于行业专家具有广阔的社会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因而他们的讲座能够让大学生了解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了解行业当前发展的趋势,了解行业专家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工作经验,使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专业讲座或学术交流,二年级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职业要求的概况,明确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3.参与了解实践创新项目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各有关单位和高校都为此普遍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但有效地培养、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而且在丰富多彩的专业竞赛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兴趣和意识。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任课教师应配合学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积极组织二年级学生此类竞赛项目,这既有利于二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实验的开展思路、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分析等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并且为以后创新竞赛类项目选拔人才奠定基础。

鼓励二年级学生参加学生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出版著作、知识产权等,以及其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体验性实践

开展体验性社会实践对于促进二年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体验性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行业、体验职业活动、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创新意识等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劳动锻炼。学生可以到农村或工矿企业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在劳动锻炼期间,了解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锻炼意志和毅力,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锻炼结束后可请有关单位或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自己作出鉴定,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企业调研。二年级学生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当今社会条件下企业用工分析,了解企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要求、校友对就业、专业学习及大学生自我培养方向的建议等,进而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文化服务。二年级学生经过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到农村、工矿企业向工农群众传授所需的科技文化知识,为工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把所学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到边远山区、贫困山村开展扶贫支教行动,将所学知识传授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社会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科研攻关、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扶贫支教,等等。

勤工助学活动。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市场调查、家教、智力服务等勤工助学活动。

其他个性化、创新型的实践内容。

5.积极参加多种文化活动或社团活动

参加文化科技活动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是培养职业意识的重要基础。二年级学生应积极参加与职业意识培养有关的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辩论赛、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社团活动、学术研究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到相关的知识,扩大视野,强化职业意识。如围绕诚信意识培养进行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机短信征集等活动,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诚信意识培养作用。围绕职业意识培养举行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是广大学生培养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相关学生干部要积极组织有关活动,同学们更应该认真、热情参加。

通过参加学校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指导的各项工作中,发挥朋辈指导作用,并开展一定的户外拓展竞赛、职场素质课程培训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组织管理素质的提高和职业体验经验的积累。

6.担任学生干部职务

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担任学生干部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等外在能力和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内在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培养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在成绩评定时根据学生干部级别可换算成相应学时。

三、二年级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的考核

实践活动考核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活动时间,学生二年级期间实践要求不少于学校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实践中的表现,根据实践内容、实践单位意见,导师班主任适当核实实践具体成果,学生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和科研成果、活动宣传报道等其他成果。

职业准备阶段的作业为结合体验性社会实践,通过本人对实践岗位的认识及一年来在实践岗位开展工作的情况,结合本人实际制作《实践岗位的体会以及改进建议书》。一般不少于3000字。

导师班主任负责成绩的认定,在《职业发展教育手册》上登记备案。

职业发展教育课二年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以上职业发展教育课实践教学的活动开展,二年级学生在掌握职业意识与道德、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树立专业意识,增强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求职择业能力准备方面,二年级学生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积极的职业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求职择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中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全程化、分阶段教学探微[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赵北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程[Z].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第8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包容性思想

[作者简介]胡增文,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陈晓娟,中共南宁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008-04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后,其自身矛盾决定它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这是不争的事实,已为人们所确认。人类社会在社会主义出现后,是否也会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因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社会主义在它诞生不久,确确实实就开始遭遇到了经济危机,这个经济危机是列宁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遭遇到的。

列宁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一开始便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一方面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势力向新政权进行疯狂的军事进攻;另一方面是进行经济封锁,两手并用,企图扼杀和摧毁刚建立的红色政权。当列宁集中力量进行军事反击并取得根本性胜利的时候,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伴随而至,工农业生产因战争不断遭到破坏,经济状况恶化,国家极度贫困、经济破坏,甚至贫困和经济破坏达到了这种程度,竟使我们不能立刻恢复起巨大的社会主义的国营工厂的生产。农业歉收,饲料缺乏,牲畜死亡,运输业和工业停工停产。1921年春天,主要是由于年成不好和牲畜死亡,那本来就因战争和封锁而万分困苦的农民生活状况,达到了严重的地步。列宁所领导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粉碎反动势力的军事进攻只解决了政权的存在,而能否渡过经济危机则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一个能够存在而不能巩固的政权,最终还是难以存在的。

列宁领导的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而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则表现为生产不足,物资短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于其形成原因不同:(1)生产力水平较低。按照马克思的论断,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必须同时在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是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其所依托的物质条件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才能建立和建成。而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的,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生产力落后这一先天不足,这就决定了他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必然是物资短缺。这种危机具有代表性。此后社会主义的建立,都是从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获得突破,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所遇到的经济危机,基本上同属于物资短缺、生产不足这种类型。(2)经济模式僵化。社会主义按照公有制必须实行计划生产、计划调拨的经济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一直沿用的市场经济模式,虽然能避免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问题,但是计划经济模式僵化的弊端在生产力水平及人的经济管理能力较低的条件下会变得非常突出。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仍处在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主义概莫能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生产毕竟还是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计划经济事实上仍然无法摆脱市场,用行政手段进行的计划生产、计划调拨,生产的目的仍然是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是计划交换而不是自由交换,是按行政规划进行交换而不是按市场需求进行交换。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既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也违背了人类社会生产力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这一事实。而这一违背,使社会生产力处在低效率状态下,不但不能实现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的目标,反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更不利的后果。(3)人的劳动消极性突出。当人类社会还处于商品经济阶段,社会成员消费水平高低仍取决于社会分配所得的时候,人们的劳动状况与劳动所得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不是在为个人劳动,而是在为社会劳动,并平等享有劳动成果。这种理论是以一种可能即人们因成为社会主人而积极劳动作为假设前提的,但这种理论同时忽视了另外一种对立的可能,平均主义下的人们也会因劳动付出与劳动所得的脱节而消极劳动。前者在生产力发达、物质丰富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普遍出现,而在生产力仍然落后、物质匮乏的社会条件下,普遍出现的则是后者。而后者的社会条件、人们的思想意识仍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人的劳动能力大小如果与劳动所得脱节,人的劳动热情就不可能长久保持。因为商品社会阶段劳动毕竟是人的生存手段,劳动首先是为生存,为生存而劳动,劳动态度受生存环境影响。所有制的改变与人的思想观念并不同步,公有制的产生并不能改变人们对增加劳动所得的渴望,反而因为对公有制带来的社会后果期望过高而刺激人们对增加劳动所得的愿望。当愿望与现实存在差距,理想中的平等与现实中事实上存在的不完全平等的反差,会因寄托而产生的劳动热情消退,甚至不满。当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政治危机。列宁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到了1921年,当我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地度过了国内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以后,我们就遭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巨大的、我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危机,这个危机不仅引起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引起工人的不满。

尽管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遇到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性质不同,但后果是一样的:社会经济陷入严重的困难。这些困难突出表现为:首先,社会生产力巨大浪费。大量工厂因缺乏原料导致停工或开工不足,本来生产能力就不高的国家工业,如此大量机器设备闲置或不能充分利用,使得本来就物资短缺、物质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生产力浪费无疑给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其次,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由于生产不足而形成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生产力发展在经济危机期间形成停滞。最后,生产力遭受破坏。战争及其所引起的饥荒,造成农田荒芜,工厂机器设备毁坏,大量劳动力死亡,生产严重消退,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突破“经典”的计划经济认识框架,断然采取当时被许多人质疑的市场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列宁原来也是反对市场经济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赖以存在和维

持的载体,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用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手段和途径。但是,经济危机也让列宁看到了计划经济的缺陷和市场经济的长处。列宁是个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开拓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既然具有敢于在一国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气魄,同样也具有敢于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市场经济政策来应付经济危机的胆略。列宁这种胆略和气魄除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素质使然之外,更是通过实践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出重新理解和认识。缺乏灵活性的计划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计划经济缺乏灵活性实际上就是缺乏发展经济的高效性。克服经济危机必须采取灵活高效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的特点符合这个要求。

实际上,新经济政策并非是国家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国家在公有制与计划体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选择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市场经济。正是这种选择帮助国家逐步恢复了濒临崩溃的经济,摆脱了困境,渡过了危机。

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推行和落实,主要是在农业方面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

新经济政策的这些政策措施是相互配套的。粮食税的实行必须允许自由贸易。农民在交纳完粮食税后,允许将自己的剩余粮食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放宽个人处理合法所得的权利,给农民以利益与劳动成果直接联系的社会条件,使农民可以通过合法付出来获益,通过更多的有效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是在公有制的名义下禁止甚至剥夺,从而激发起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面貌明显改变,粮食及原料供应逐渐好转。

随着农业生产的好转,粮食和原料问题逐步解决,租让制也使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租让制允许懂得生产经营的人去从事经营管理,允许他们按市场模式进行经营。列宁认为,尽管这种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的方式(列宁把市场经济看成资本主义经济,但他同时也认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有条件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并不损害新政权国家),尽管承租人(列宁认为承租人就是资本家)的目的并非为苏维埃政权服务,而是为自身谋利,但只要结果有利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是可接受的。列宁在阐述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时对这个问题作这样的解释:他们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是为了获得利润,他们愿意和无产阶级政权订立合同,是为了获得高于普通利润的额外利润,或者是为了获得别的办法得不到或极难得到的原料。苏维埃政权获得的利益,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立刻或在最短时间增加产品数量。

对推行新经济政策,国家在取得经济成果渡过经济危机的同时,会不会导致重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样一种担心,列宁是有思想准备和认识的。是否导致资本主义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由谁来掌握政权的问题。只要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不管采取什么经济形式,都只能是服务于新政权国家,不会改变国家性质。因此列宁认为有两个问题要解决好:一个是理论认识问题,一个是实践问题。在理论认识上,首先要解决苏维埃国家即无产阶级能不能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联合?列宁认为“当然能够”。他说:我在1918年5月就是要证明这一点。并且我相信1918年5月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国家资本主义与苏维埃国家并非绝对对立的两个对立体,两者也有统一的一面。其次要解决苏维埃国家怎样同国家资本主义联合。列宁认为,联合的前提条件是服从苏维埃国家的政治领导,并认为这种联合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在发展经济上,苏维埃国家同国家资本主义是一致的。这种一致要通过经济政策加以协调,通过经济政策把各方利益充分顾及和体现。在实践问题上,主要是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在商品经济阶段,尤其是物资严重匮乏时期,人的劳动态度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受物质利益左右。战争结束后进入经济建设阶段,之前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再继续实行,必须把劳动成果与劳动能力挂钩,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所得上进行合理分配。列宁认为,农业和工业生产特点不同,对利益进行分配的方式也应有区别,农业上采取“粮食税”形式,允许自由贸易。粮食税规定农民与国家的利益分配比例,允许农民将自己劳动所得自由进入市场。工业上采取“租让制”形式,允许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按合约领取经营所得。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虽然有瑕疵,但总的来说在实践上是成功的,在理论认识上是有突破的,对我们今天改革遇到的经济危机是有启示作用的。

实践上的成功体现在:(1)克服了经济困难,渡过了经济危机。这是新经济政策最根本的目的。经济危机由物资短缺造成,而造成物资短缺的原因是生产不足。对生产不足作深入剖析后发现,政策不当实际上是阻碍生产发展的内在根源。人是生产中活的因素,政策对人利益的影响会导致人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政策规定归根到底是对人参与生产的社会行为及对利益分割作出规定。政策制定者的意志与政策的利益导向能否被广大生产参与者所接受,关系到政策的成败。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其根本就在于政策制定者的意志改变及政策利益导向被广大生产参与者所接受。(2)初步解决了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阶段如何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仍然要通过个人劳动能力去实现,公有制所提供的不是均等的利益享有,而是均等的劳动权利享有。公有制所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利的公平及利益的公平。新经济政策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大胆尝试,使每一个劳动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利益,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人力方面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3)对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有开拓意义的探索。在私有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分离的,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完全是被动的,受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支配,自己完全成为生产过程的附庸,在生产过程中失去自己应有的权利。这种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从根本上说妨碍着生产力的提高。在公有制下,劳动者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与劳动目的是一致的,为社会劳动,同时也是为自己劳动,自己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完全一致。按马克思的推论,劳动者应该焕发出极高的劳动热情。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人的劳动积极性在消退。列宁发现,公有制下所实行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把人的劳动与劳动所得割裂开来,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把人的劳动与其应得联系在一起,避免了计划经济的弊端,探索出一条公有制下劳动者如何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新途径。

理论认识上的突破体现在:(1)社会主义建设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社会主义没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从理论上讲,公有制比私有制更能提高社会生产力,能产生更好的经

济效益。但实际上,公有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高于私有制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公有制运用不当,非但不能提高经济效益,甚至会降低经济效益,究其原因,公有制只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前提条件,而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具体途径来实现。公有制如何产生高于私有制的经济效益,选择经济体制是关键。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僵化性弊端,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市场体制与公有制结合会产生高于与私有制结合的经济效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更能体现公有制具有的优势。(2)社会主义建设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任何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体制模式。列宁原来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采用计划经济模式,认为那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马克思是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采取计划经济模式,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做到社会资源的最合理利用。但马克思主张的社会主义是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与列宁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有天壤之别,固守马克思的论断就会陷入教条。在实践面前,列宁改变认识,不再坚持计划经济模式的主张,把过去他一直认为是资本主义特征的市场经济模式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去,并从根本上扭转了经济危机。这一认识上的初探性突破,虽程度上不同于我国今天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革命性突破,但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所反复强调的要解放思想这一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充分注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马克思的理论,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由于制度的优越性必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大幅提高,从而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相应提高。马克思的推论是从整体上作出的,而且这个整体推论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发达。然而列宁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不是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而是在落后的基础上,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推论。但是,建立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憧憬。按马克思的推论去做无疑是可以实现的,但前提条件也必须达到马克思的推论前提要求。现在列宁所面对的现实没有达到马克思推论的前提条件,却要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就不能用计划经济的办法通过整体提高社会生产力来普遍实现,只能通过个人付出劳动的数量来领取个人应得的报酬。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个人付出来实现,而不能指望社会生产力整体的提高来满足个人的愿望。在社会生产力落后条件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必须把自己的劳动与所得挂钩,政府的政策就是如何有效地把劳动者的劳动与所得合理挂钩。(4)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思想。不论是属于资本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列宁认为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可以利用,不管劳动者或经营者实质上是为自己而不是为社会劳动,只要劳动结果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应该允许。列宁认为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都是可以包容的。

列宁的经济思想与实践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达到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高度,但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总书记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列宁包容性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9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一、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的内容与实践做法

1.成人教育创设的实践思路

(1)总体思路:立足“三常规”,完善养成教育;谋求“五结合”,提升学生成长意识。(2)“三常规”实践思路:日常规谋求一日发展,成就8种习惯;周常规强化5个尊重,修炼5种品行;月常规立足实践探究,提升综合素质。(3)“五结合”实践思路:校本教材理论导航—系列活动主题指导—人生设计规划养成—步入社会实践—责任参与意识完善。

2.“三常规”的内容与做法

(1)日常规谋求一日发展,成就8种习惯。包括:①参与一次家务劳动;②撰写一条人生寄语;③总结一天成长经历;④展示一回军人的威武;⑤装饰一个最佳形象;⑥维护一份课间宁静;⑦化解一起矛盾纠纷;⑧解读一种文明现象。(2)周常规强化5个尊重,修炼5种品行。包括:①尊重国旗,严肃自己的升旗意识;②尊重成长,品味青春在成长中的意义;③尊重健康,提升健体有益完善生命的理念;④尊重成果,树立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理念;⑤尊重制度,强化约束对生活群体利益的维护。(3)月常规立足实践探究,提升综合素质。包括:目标领航、分段构建、主题推进、素质提升。在“三常规”的实施管理上,我们始终注重:(1)关注3个融合:常规落实与学校制度管理的融合、常规实践与学生自主体验的融合、常规设计与成人亮点特色创设的融合。(3)树立3个意识:目标化意识、自主化意识、特色化意识。(4)强化3个到位:监督检查责任到位、师生互动和谐到位、常规管理措施到位。(5)形成3个共识:目标上,常规管理重常抓新、形成特色;过程上,常规管理抓活抓细、注重养成;效果上,常规管理抓点抓面,发展个性。同时,我们在立足追求“用创新的制度,完善措施的运作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高中生成人成长规划实践手册”的操作规程,强调“多元关注”和“发展性评价”,进一步完善了以“鼓励进步、鼓励创优”为宗旨的学校“十佳之星”“示范生”评选方案,并制订出了较为科学的《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中学生成人综合素质评价量化评比方案》等。此外,为了使3项“常规”在学生的成人成长过程中成为一种自觉的内化行为,我校还配合成人教育的理念,确定每日、每周培养的主题,并坚持一日3次的检查反馈,每周一次汇总,每月一次反馈点评等管理制度,无论是评价机制的设计,还是评价标准的制订,我校始终以学生“健康成人,快乐成长”为基础,满足学生能力、素质、品格综合提升的成人成长需求。

3.“五结合”的内容与做法

(1)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内容:①学生生命成长指导册———“生命成长教育手册”;②学生活动记录册———“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③学生行为习惯文学创想册———“成长花絮”;④学生行为习惯生活叙事册———“青春碎语”。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校本教材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一线双轨式”的推进原则。①一线:以培养、完善高中学生成人成长意识为主线,通过“生命成长教育手册”这一校本教材的理论指导,提升学生成人成长的意识。②双轨:借助“生命成长教育手册”这一理论模本,我们设计出以“五结合”为核心的“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和以“三常规”为宗旨的“成长花絮”“青春碎语”等3本学生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行“双腿走路”“并行”的实践探索策略。(2)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内容:①主题系列教育:3月份,文明礼仪月;4月份,祭奠英烈月;5月份,革命传统月;6月份,理想感恩月;9月份,尊师重教月;10月份,热爱祖国月;11月份,诚实守信月;12月份,生命成长月。②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5月份,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国际家庭日;6月份,国际禁毒日;7月份,中共建党节;9月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教师节、中国国耻日;10月份,国庆节、世界粮食日;11月份,消防宣传日、感恩节等。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主题系列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立足节日主题,完善系列教育”的谋划思路。即:以节日为主线,依据节日的内容设计,结合校、班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适宜学生年龄特点的富于针对性、目的性、可接受性的系列主题活动方案。如4月份,我们依据该月“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清明节”等节日的特点,先后策划了“让尘屑无处躲藏”卫生活动周;“珍惜我们自己的家”关爱地球资源活动调研周;“我与先烈比一比”珍爱生活幸福反思周等活动。(3)成人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它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学生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生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具体内容:高中生自我人生学期月规划表、高中生自我人生三年规划表、高中生生涯规划自我剖析表。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人生规划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分段施教,梯级培养”的成长模式。即依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确立年级段德育目标分别为:高一学年———成人习惯;高二学年———成人规划;高三学年———成人责任。三个德育目标的实践与推进,完全立足于高一起始时学生制订的“高中生自我人生三年规划表”。(4)成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内容:①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时数每月不少于4小时,每学期不少于16小时。②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③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班级自治周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上交材料: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②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③家务劳动记录案例。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案例。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实践体验与理论感悟相结合的方式。即首先,要求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等活动时,从生活的层面感性体悟成长的表层意义。其次,要求学生通过家务劳动记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等案例的撰写,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理性挖掘人生成长的本质内涵,从而在成人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人生规划、职业定向的把握更确切、更适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5)成人教育与班级意识相结合。内容:①自主参与项目: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班名设计与解读;班风、班训;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歌曲);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环境布置);班徽设计与解读;班旗设计与解读。②合作参与项目。学校活动的参与,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节等;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班级内部建设,如黑板报、墙报的设计布置;教室的净化、绿化、美化等。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班级意识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遵循的是自主参与与相互协作的共同提高、共同推进原则。在自主参与项目中我们强调个性张扬,特色展示,创新追求素养的形成;在合作参与项目中,我们强调的是大局观念、协作意识、责任品性的培养。我们这样做,就是让学生享受在设计和布置过程中所融注的教育收获,在活动中体会参与过程的主人翁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二、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创设的特色亮点

从实践研究背景上看,我们除了关注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对学生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外,也要重视当今新教育环境在高中生成人教育方面行将遇到的新问题这一特定的背景。从实践研究的具体范围上看,我们研究的重点限制于高中这一特定范围内,也就是说,是指在对高中学生在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培养、提高和拓展,主要包括在成人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等方面内容。从实践研究的内容上看,我们的研究不仅关注高中生成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还涉及高中生成人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从实践研究的重点上看,我们的研究试图借助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人文管理相融合的现代管理理论,克服现代管理中过分强调理性教育的弊端,寻找促进高中生自我成长提高的操作策略,探索提高高中生成人、成长的途径。从实践研究的切入来看,我们的研究旨在从激活高中生自我成人发展意识的内在机制切入,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辅之以“三常规”“五结合”这一主线,进一步提高高中生成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的收获与成果

1.学生层面的收获

随着成人成长经营模式研究内容逐步的深化,学生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学生的精神面貌可谓焕然一新。学生校内外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2013年、2014年,我校先后共有32名学生荣获省级以上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有83名学生荣获鸡西市示范生称号,有348名学生荣获校级示范生称号。4年来,我们学校不仅涌现出了面对万元现金、百万元支票不为所动的拾金不昧的典范姜梦姝,挑灯攻读、自强不息标兵朱雪莹,勇追逃逸司机的孟悄然,全国最美中学生、热心公益女孩郭睿霖等一批震动龙江的优秀学子,同时,也涌现出了冯林、郝世宇、宋舶赫、于长炜、李国良“五学子灭火救母女”的群体楷模和捐资34万挽救一中学子郑选彬的爱心付出的精英群体。

2.教师层面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