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知识改变命运精选(九篇)

知识改变命运

第1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老生常谈,也不见得就没有新意,为什么呢?首先,个人为什么生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济天下吗,因为个人拥有得多了(物质层面),知道得也多了(精神层面),影响作用也大啦,人都是趋利而向善的。渴望看到未知的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能。

最近读了本书,名子叫《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共一大代表结局》,其中对与于许多共党刚建立时的真切描述,常使我思考许多。其实我个人是很欣赏共产党的领导的,虽然我不是党员,也不搞什么政治工作,中国能再走上富强,其实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出个好政府,是国之大幸。照我看,中国的国民修养需要有个集权垄断的政府,时下政府有些地方出问题,是历史常情,也是国际常情,不只中国有问题,年轻的时候,对社会的问题,只知道骂人,不懂政治大问题。

那就有些跑题了,党在初期走了弯路,中共的创建人里边,有许多,或成了叛徒,或成了汉奸,有些后来反目成仇。我想原因是,知识改变了他们,知识使他们思想不再相同,于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改变自己的行为。知识为什么可以改变命运呢?因为有思想啦。

第2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就是得,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就像那荒坡上的野草一样多,一样没有价值。”

“可不是的嘛,上了大学出来还不照样是个打工的?还不照样还要找工作?”

“大学生到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不也是很多吗?我的亲戚家那个、、、、、、”

“现在上大学,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儿大学兴许还有点用?别的大学呀,唉、、、、、、”

“清华、北大出来都还有毕业以后卖肉的呢?”

“以前上个大学还行,毕业了还包分配,现在都不包分配了、、、、、、”

“就是的,我倒那个外甥,才上到六年级,现在不照样在北京做老板?一年、、、、、、、

我是一名大学生,在一边听了这些话,仿佛是有人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为自己过多的辩解只能成为一种无力的误解。我还能说什么呢?人家这种人七嘴八舌的,你就一张嘴,人家光是吐口吐沫都能把我淹死了。只能默默地把承受转化一种实质的爆发。我出生在农村,深知这种“放羊”观念的根深蒂固,永远是农村的一颗难拔的钉子!说是农村人观念旧,保守,甚至说他们素质低,觉悟不高也好,可是如今呢?如今是不仅是农民这样说,就连素质高、觉悟高、观念新的都市生活的人也是呼声彼此起伏,一浪高过一浪。

尤其是最近几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是年年呈现递减趋势,高校在不断的扩招,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是农村人的根本观念和素质在转变,转向了现实;二者,就是的确这大学的学费太高昂,一般的农村家庭入不敷出;三者就是社会竞争的压力的确很大,就算毕了业,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且还会在外欠下很大的一笔债务。

第3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在经历了1000年的科举、20多年的“知识改变命运”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忽然成了头号难题。不可避免地,这引发人们对于多少年来一直不惜工本地追求上大学本身的思考。

大学,上还是不上?

“山区的农民都是非常现实的,你给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如果他们感觉上学的钱最后收不回来,是绝对不会让孩子去的。”

――一位山区教师

北京西四环外的世纪城旁,有一片绿地,50岁左右的园丁孙文强正在挖树坑。孙文强从家乡出来打工已经有20多年了,从每月挣200元工资干起,现在他每月的工资已是700元。这700元钱,他每月只留给自己50元做生活费,再划出150元,是为将来买的一种养老保险,其余500元,他全部寄给正在上高一的儿子,作为学费。儿子每年的学费,是6000元。

“我曾经对儿子说,别念书了,可是他一听就哭了。”孙文强说道,“他本来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可是自从上了高中,跟谁也不爱说话了。”

与这位辛苦劳作的父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位来自贫困农村的研究生去年9月在“关天茶舍”发的一个帖子:“随着后来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村民对大学生的印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我们由原来别人羡慕的对象变成了别人敬而远之甚至是鄙夷的对象!其实村民的变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四年大学我们花了家里那么多的钱,把原来还算可以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更要命的是,毕业后还没有好工作,甚至毕业就失业,在他们看来还不如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大学无用论’和‘大学致贫论’就这样点点滴滴深入到村民的心中。”

这个帖子引起空前强烈的反响,跟帖多达上千条。

山区青年的憧憬与现实

从成都市往西南75公里,就是邛崃。这里地处丘陵,除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坝子(平地),四周群山环绕。特殊的地理状况,使得这里经济相对落后,2005年的人均GDP是9033元,在成都所属的19个区县市中位列倒数第三,不足成都市区的1/4。

酒厂技术员田维和这里的青年男子一样,每天骑着摩托车――这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穿行在乡间忽上忽下的小道上。前面是一道山梁,翻过去又是一道,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田维去年刚从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他干的工作,是负责检查酒的装箱,并把出货的情况录入到电脑中去。学了四年计算机,这工作简直就像“玩一样”。自从上小学时起,他就憧憬着通过上大学,找上一份好工作:像村里以前那些大学生一样,进一家企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每月拿3000多元的月薪。而今天,他在试用期的工资,每月只有800元,甚至不如那些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他骑的摩托车,还是一个没上大学的老同学借给他的。

田维初中时的班主任胡明清老师对记者说:“(田维)这孩子的成绩可好啊。他们那会儿的学生,每天都是5点钟就起床开始学习了。现在的孩子跟他们那会儿相比,可差得太远喽。”

功课好,是田维靠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最好本钱。但在今天,上大学光是学习好是不够的。田维在考上西南科技大学时,计算了一下,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至少要1万元。而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是5400元/年,剩下几千元钱的缺口要由家庭负担。上到大三时,在陕西汉中打工的父亲突然出了事故,不幸去世,好在田维只剩下一年的课程了,家里勉力支撑才把他的学业供了下来。他没有想到,今天的大学毕生就业形势,比起几年前,已有天差地别。

邛崃市教育局高中科科长尹全文向记者回忆:“在以前,邛崃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很少。当时孩子能够上一个大学,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会来支持。”胡明清解释道,在农村孩子的眼里,改变自己的命运,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使自己不会束缚在土地上,这是他们一辈子的愿望。

实际上,上大学还不是那时候邛崃农村孩子的最优选择。

“在过去,中等师范才是最受欢迎的。”胡明清老师告诉记者:“在2002年以前,我们这个初中最好的几个学生都考到了中师,比他们稍微差一点的才会去考高中,考不上的就回家种地去了。”

“考上了中师就意味着你抱上了铁饭碗,国家负责分配,进了这个门,你便是国家的干部了。”胡明清说。

一切在2002年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师不再包分配,过去的门庭若市突然变得无人问津。那两年的中师毕业生们,被田维称作最“霉”的一代。因为其中很多孩子在初中时都是成绩出类拔萃的,而后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只能够成为某所学校里的代课老师。

2002年,也是从1998开始的大学扩招的影响开始显现的时候。

“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

和田维不同,田维的堂妹田宗秀从小功课就不好。两年前,刚上高三的田宗秀退了学,开始打工。“我从高中退学的时候,一位室友对我说:‘你一定会后悔的。’可我到现在也没有后悔。”她笑着对记者说道。虽然开始的时候,田宗秀发觉打工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累,还要难。在火锅店她吃过冷饭,在蛋糕店老板拖欠了她的工资,在小吃店她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12点。最苦的,还是在成都郊区的一家鞋厂里,从早上7点半一直干到夜里12点,中间只休息了1个小时,才最终把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干完。虽然吃了许多苦,田宗秀却没太把这些当回事,她觉得这都是迟早要经历的。她记得,自己有一个月挣了1000多块,那时每天回到宿舍累得就不想动了,但是心里却觉得很值。

事实上,田宗秀原来所在的平乐中学11班,在高一入学时有78人,等到高三下学期就只剩下30多人,于是学校干脆把这个班级给拆掉了。而在这30多名学生中,也只有十几个最终考上了大学,剩下的,几乎所有人都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田宗秀告诉记者,大学扩招以后,许多大专,只要交学费,即使你没在学校,没有成绩,它都会接收你。但是,田宗秀觉得,即使自己读个大专出来,恐怕也会像周围许多人那样,找不到好工作,况且上学还需要一大笔钱。

在邛崃,一名高中生一年的费用大约为4000元,考上大学后,一年的费用将不少于10000元。而《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显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55元,邛崃的情况还要低于这个平均数字。

邛崃市道左乡教导主任吴刚告诉记者:“在这里,人们已经开始算计,如果考上一所很一般的大学或大专,出来找不到工作,那还不如让孩子去打工。”而按胡明清的感觉,最近几年回来的大学生,有40%都非常后悔读大学。“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而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

平乐中学政教主任吴忠说,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学校最后的成绩,学生一入学就会按成绩分班。这样,排名最后的3个班级到高三以后,会有大约60%的学生保留学籍去学一门技术或是直接去打工,而不再参加高考。而另一名平乐中学的老师张世蓉对记者说,“如今的家长已经基本不会因为贫困原因而让孩子退学,更多的家长都是因为就业问题而同意孩子放弃学业。”

根据邛崃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毕业的99级高中生,入学时的总人数是1831人,毕业人数则为1673人,比例为91.4%。之后的几年,这个比例一直在呈下降趋势,到了今年,这个比例为79.4%。也就是说,这里的高中流失率达到了20.6%。

从高等学校方面的反馈,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问题。一些就业前景相对较差的学校或专业,新生报到率不足问题凸显。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陈永芬对记者表示,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名额浪费,每次正式录取时,学校都会打电话征询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愿意来就读的才予以录取。但即便如此,该校今年最后仍有10%的学生未来报到。田维觉得,现在中学生的选择其实是更加理性化了:“比如考大专,就一定要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如果能考上本科呢,也不会随便考一个大学就完了,不好的大学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的。”

不上大学,往哪走?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一个农村孩子,如果不能靠读书考出来,出路只剩下一条:回家种地。到今天,这条路依然存在,却没有什么农村孩子再愿走了。以田维家所在的太阳村6组为例,与田维年龄差距在3岁以内的年轻人,95%都是在外面打工。不过与父辈们略有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大多还留在成都周边,没有去到很远的地方,并且不再愿像父辈们那样从事重体力劳动。

这一代年轻人也已不太在乎有没有城镇户口,因为农业户口已不再能把他们束缚在土地上,“虽然与城里人所上保险的数额不同,但只要你在某个地方打工,他(雇主)都会给你上的。”田维说。

进城打工,也并非就是这些农村青年们的最高理想,田宗秀悄悄告诉记者:现在她每月至少可以存到500块钱。她已经算好了,等到存够两三万,就可以回去开一个卖手机的铺子。

和田维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黄永科,比田维早一年就回到了家乡。因为功课没田维好,黄永科最终只念了一个体育师范的大专,回到自己当年上过的初中当了一名体育代课老师,因学历不够还当不上正式教师。

第4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知识,蕴含着深刻含义,如宝石般晶莹润泽,如黄金般金光璀璨。它是一把钥匙,打开学习的大门,学文化,懂道理,会做人;它是一座灯塔,在苍茫的海上为探险家指路,开辟一片新天地;它是一剂营养液,为人们灌输财富,充实人生。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读书上那些散着墨香的文字,全身心投入到情节之中;了解网络上的知识,用键盘敲击出动人的音符;听课堂上老师无微不至的讲解,贪婪的汲取着其中的趣味。是学习,是知识,让我们从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孩逐渐变为现在这样听话懂事;让我们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气质,与书本结为好友,学习着,并快乐着。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做到了!用一生的时间倾注到音乐中去。虽然失聪,却一直在用顽强的意志与命运作斗争,用心去感受音乐、创造音乐,无论多么艰苦,他都会挺过去,因为他那种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狂热,对梦想的追求,对知识的献身。

还记得海伦凯勒吗?美国着名残障教育家。19个月大时,却遭受了命运最悲惨的折磨,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失明与失聪。她屈服了吗?不!怎么会!她疯狂的汲取知识,哪怕自己眼中只是一个黯淡无光,一点生气也没有的世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教导师的训练,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这些我们看似简单的事她是怎样一步步坚持下来做到的?但她还是成功了,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残而不废的精神,无不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激励着我们也要像她一样用梦想创造奇迹!

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能够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用自己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去追求成功,创造奇迹,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每天都这样快乐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着,难道能少了知识的灌溉吗?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最好的,但不付出努力,能得到成功吗?知识,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少了它,我们都是没有主见的空壳。知识,改变命运,拥有了它便是拥有了享之不尽的财富,它可以让你在慌乱中变得沉稳,挫折中变得坚强,愈挫愈勇,还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可以让你的地位养尊处优,身份令人刮目相看,但此付出的代价,便是努力,付出!

每个人一生中并不是那么美好,上天这样安排,无疑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劳、刻苦起来,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活。知识,正是我们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的必需之物。是啊,学习,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学得深了,用心了,便会悟出其中无穷的乐趣!

第5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我要谈的话题是:知识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接到一封学生来信,他自称“可怜的农村丝”,讨论的问题很大:知识能改变命运吗?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控制感”,怀疑读书学习“这条路真的可以兑现出什么吗”?我在给他的回信中说,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考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有多重可能性。我们不必复制一遍父亲、祖父的人生,不愿别人安排我们的人生,即使相信所谓的命运,我们也会说“尽人事,听天命”,要不然不真是白活一世了吗?

我在2005年认识了眉山的失学青年王春雷,他拒绝了川大老师同学资助读书和出版界朋友以“草根诗人”包装他并帮助他出版诗集等各种建议,坚持自己“用力生活”,送过外卖,当过民工,还当了兵。当我们交流时,他说:“我写诗是为了洗涤灵魂。”我当时非常震撼,很难想象一个失学的农村青年,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理想是自己开一家保洁公司。一个农村的草根青年,没有学历的青年,读书真正读进去以后,结结实实地“用力地生活”。所以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们在掌控生活前应先掌控自己。人生也好,命运也好,我们不是掌控大海,而是要学会游弋大海。

去年有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是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回复她:“请问问自己为什么读研?你先去睡一觉,然后自己决定。”你为什么想要读研?实际上有许多研究生,尤其是保研的同学,读书的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如果你的内心倦怠,那么,你大可以选择不读研。有些则是顺从父母,还有的是畏惧社会这个大怪物。幼儿园的时候,你想吃草莓,但是许多小朋友都想要苹果,于是你也想吃苹果。但那只苹果是你想要的吗? 我遇见一个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可以保研,但她选择了就业。有一次见面她跟我说:“王老师,我请你吃饭。”我说:“这不对,应该是我请你吃饭啊。”她说:“我现在有工作了,能赚钱了。”我问她能赚多少钱?她说1000元。1000元确实不是一个太高的收入,我当时就想,这个女孩子有出息。果然,一年多以后,她去了深圳,专做财经类的大块文章。她就是选择了自己的草莓。所以说,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想说说不做打双引号的“好学生”。人生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我30年前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这事情的缘起是有一个老同学的电话。他换了很多职业,正策划开洗车厂。他说:“你是不是觉得你老哥我没有出息,你们个个都当教授了,我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我说我们是各有所好,跟“出息”没关系。他大笑说:“你现在怎么这么可爱,当初你一点儿也不可爱啊。”我当年对分数非常看重,每天早上很早起来读书,晚上自习到12点才回去,当时如果有学霸这个称呼,我想我就是吧。我有个学弟对我说,你当初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你当初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走过去,辅导员说,学习就该这么学。除了体育以外,成绩都是优秀,所以说,毕业时毫无疑问是第一。但是我40岁后考了两次博士都失败了,原因是英语。有人不相信我会不及格。当我有好几个不及格的时候,我活明白了。想清楚是否有必要去突击应试英语,于是我就放弃了攻读博士。当时学校规定无博士学位不能评正高,我也不愿为一个职称勉强自己,40岁才学会不以外界的评价指标要求自己。

虽然好学生难以界定,但是还是有一些特征:有疑问也不敢提异议,表现很乖,没有出格的行动和想法,全力地面对每个考试,一读书就找标准答案,莫名其妙的心理优越感,用别人眼睛看自己,却以自己的指标衡量评价他人,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变成不择手段钻营的人,人生目标高、幸福指数低,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合群、不可爱。这些都是好学生的后遗症。

我还想讲讲人生的弹性。一个老教授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见人说人话,见鬼不说话。老人家谈的人生经验,不是圆滑而是弹性,以及理性的妥协。有一个学生,父母是办企业的,他要去读研究生,以后想做一名教师,但觉得很亏欠父母,爸妈对他非常好,家业也正在高峰期。父母说家业给他留着,以后回来再继承。我跟他说,你以后可能会有理性的妥协。他后来去读研,父母很赞成,也没有回去继承家业。

所谓“柔弱的坚持”,是说哪怕力量很小,我们也要不断地坚持,一个人力量很弱,一群人力量就不弱。我想感谢周围很好的环境,有老师、前辈、同事和同学的支持,我希望坚持到退休,一直“千灯相照”坚持下去。最后,我想用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的话作结。抗战时他在乐山办书院,乐山山清水秀,他写了不少诗,有两句我非常喜欢,很有感触:“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们不能只看见一花一叶那么点点地方,胸中要有乾坤,要志存高远,但不能空洞地只存高远,也要欣赏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春华秋叶。

第6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乾羽,评论员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尽管如今社会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的渠道也在增多。但客观地说,对于农村的孩子,高考依然是改变其命运的最根本途径。然而,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机能的退化,以及对“知识改变命运”认知的破灭――现在的农村,有多少家庭还单纯地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农村的教学资源和升学待遇难与城市相提并论,他们接受的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得到的待遇相对偏少;在就业的过程中,他们更多是在单枪匹马地硬闯;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买不起房。这些问题会带来挫败感,会让人产生焦虑。此时,单纯地强调“知识改变命运”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单纯地强调奋斗改变人生也失去了励志的价值。只有稳定的制度才能带来信心,只有权利保障才能注入动力。

戒除“网瘾”谨防“伪科学”

江德斌,自由撰稿人

近期,武汉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一个全新的检测项目在网上引起热议,据调查发现,医学上根本没有“网瘾基因”一说,所谓“网瘾基因检测”不过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商业噱头”。

而在“网瘾”本身尚未成为一种疾病的时候,治疗“网瘾”却已形成了一门产业,甚至规模还不小,这就不免有点荒诞了。目前“网瘾”只是各种治疗机构的自我宣传和炒作,目的就是从中牟取暴利。而据某“网瘾”治疗“专家”估算,我国“网瘾”治疗市场规模高达400亿元,诸如“网瘾”戒除中心、“网瘾”治疗训练营等也早就遍地开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链条。

“网瘾基因检测”只是“网瘾”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围绕着“网瘾治疗”还有其他各种花招,均是采用五花八门的“伪科学”包装起来,吹得是神乎其神。其实,因治疗“网瘾”引发的悲剧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对“网瘾”治疗机构的揭露也曾有过深度报道,但家长还是那么容易轻信“伪科学”,这些“网瘾”治疗机构仍在继续骗钱,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幸福之城”何需注册

王传涛,时评人

近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授予珠海旅游业界“幸福之城”商标,有效期限为10年,其他城市将不可轻易使用“幸福之城”,尤其是在旅游界推广城市形象时。幸福在哪里?许多人寻找了多年也没有找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幸福不在工商部门的行政注册章里。不是说注册了一个“幸福之城”的商标,这个城市就幸福了,其余的城市在十年之内就没有幸福了。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回答“幸福在哪里”也并非难事。当下“城市病”日益严重,逢雨便涝、房价过高、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摆在面前,城市建设只有剔除掉以上问题,才有资格去注册“幸福之城”。而且,“幸福之城”,不是一个注册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能从老百姓口里说出来的赞美之词。

公款出国不能总是自说自话

覃楚英,时评人

近年来,遏制公款出国旅游的制度尽管层出不穷,可这一痼疾却久治不愈,原因正在于民众掌握不了详情,监督难以给力。从这个角度看,政府部门晒“三公”虽有进步,但并不能形成强大约束。毕竟,公款出国旅游要么是领导本人,要么是经过领导同意,理由可以找,成果可以编,反正都是“自说白话”,真假虚实,合理与否,民众判断不了,有什么好担心呢?

实际上,公款出国不在于花钱的数量,而在于花钱的质量。如果真的为了公事,出国无可厚非,要是控制过紧,影响了工作,倒成了坏事。反之,如果为了旅游,或掺杂着旅游,即便花了一分钱,也当属不该。因此,公款出国不仅需要数字公开,更需要细节公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将人员、任务、行程、开销、结果等晓知天下,让民众真正有条件监督政府,公款出国中存在的诸多“猫腻”和“潜规则”势必无处可藏。

微博时代如何辟谣

杨健,人民日报记者

成立不到3个月的微博辟谣联盟,撩动了新媒体舆论场里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这恐怕是辟谣联盟成立之时所未曾逆料的窘境。而这种窘境的背后,潜藏着至少三个层面的疑虑和争议。首先,怎样对微博进行定位?它究竟是严格意义上的媒体还是街谈巷议?能否用对媒体的标准来要求它?其次,怎样区分传言、质疑和谣言?辟谣者对真相的追问,应该秉持怎样的原则?再次,辟谣会不会片面放大微博生态的不足和缺陷,对微博的生存发展带来负面的后果?

这就涉及一个怎样辟谣的问题。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揪住一些传言和质疑中的瑕疵不放,进而将其全部斥为谣言;还是不预设立场、不戴有色眼镜,以“言者无过,闻者足戒”的包容心对待批评和监督?是像某些辟谣者那样标榜自己“骑着自行车替某一方说话”;还是不偏不倚,一切以客观公正、力求真相为皈依?答案不言自明。

“免职”成作秀忽悠民意

蒋志平,时评人

本来,行政问责制是督促相关人员做好工作,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的手段,是一种事后责任追究的必要制度。但一些部门和个人却利用其避实就虚、转移公众视线。官员出事后,一些相关部门往往会摆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架式大喊大叫,演一处“挥泪斩马谡”的好戏。可谁又知道,一些官员并没有把“免职”当成一回事,只是将其作为堵悠悠众口,平深深民怨的一个“障眼法”。要么以“国家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之类的理由让其高调复出,要么以调离为幌子让其异地发展,如此一来,暴风骤雨般的免职倒成了百姓们一厢情愿的虚无幻想。

从这个角度来讲,高频率的问题官员复出事件更像是一场藐视公众的疲劳轰炸,难怪有网友叹息:“一开始,我常常悲愤,次数多了,就麻木了。”这种狡黠得近乎耍无赖的做法,不是没有道理,上面有熟人罩着,同层有战友护着,下面有部下兜着,如此庞大的关系网,还怕摆不平这样一件小事?而恰恰可怕之处就在于此,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官员手中的权力是公众给的,问题官员该不该复出、该怎样复出,还当先听听公众的意见,否则麻木就会堆积成愤怒。

别让房子成为婚姻的枷锁

程奎星,新闻评论人

如今,婚姻法新解的出台,让房子在婚姻中的地位有了颠覆性的转变。许多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择偶标准,重新塑造婚姻观。傍大款不如找投缘的“潜力股”,与其提心吊胆享受一方的“馈赠”,倒不如两个人一起打拼,共同努力建造自己的“爱巢”。

近年来,持续增长的离婚率与无休止的家庭纠纷,从侧面也说明了婚姻失去情感的纯碎性而寄托给房子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把物质放在感情之上,让房子成为婚姻枷锁的婚姻,并不意味着婚姻就有 了保障,房子不是婚姻的砝码。

是把自己交给一个纯碎物质代言的大房子有保障,还是交给一个有感情基础的人可靠,女士们该反思下自己的婚姻观;男士们作为未来家庭的脊梁,撑起的也不只是一座房子。再次转身解读婚姻法新解,希望我们心中多的是感情归宿,少的是物质定论。

“欺软怕硬”助长“骂”情绪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评论家

高铁故障了,骂!航班晚点了,骂!官员腐败了,骂!……在拥有近5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一打开网页,劈头盖脸的骂声一片,来势汹汹。“骂”一方面是积极的,说明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各个部门包括公司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要求和希望更高了。另一方面,它可能也有过度的地方。现如今,大家火气都太大,不能够互相理解,一有事儿就闹起来。

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有一个很强的焦虑感。大家对社会的期望高了,参照系常常是欧美先进国家,有时还把它们理想化了,总喜欢用人家好的和我们自己差的比。有要求当然是好的,但过度要求就不行。虽然我国速度发展很快,但是基本国情还是摆在那里的。

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自己、对别人有双重标准,往往对自己要求松,对别人比较严格。一旦达不到就容易愤怒,开口就骂。还有是不够坦诚,习惯于唱高调。有些时候我们某些公共部门吹嘘太高,结果达不到,自然就会招骂。另外就是不按规则办事,养成了只有发火才能解决问题的习惯。眼下社会“欺软怕硬”这种倾向比较强,助长了这种过激情绪的发展和蔓延。

公共关怀需要专家教授

吴祚来,学者、作家

研究机构与大学教授要不要学术研究,当然需要,但不能像农民交粮、工人生产产品数量一样,写出量化的论文成果。专家教授写论文,就是使自己有理论高度,通过研究前人成果,发现新问题,提供新思路,提出新观点,以服务于公共社会。

第7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书屋照亮乡村,知识改变命运》。

xx社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锡山脚下,渠河岸边。地处孔子贤婿、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的故乡。这里民风淳正,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美誉。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xx社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生产发展,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农民精神生活开始充实起来,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农家书屋应运而生。浙江秘书网将竭诚为您服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农家书屋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乡村致富发展的投资方向,铺就了新农村科技兴农的康庄大道。因为有了书屋,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多少村民,一直以来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收获不足的贫苦命运因此而改变。

每当走进xx社区的农家书屋,总会看到三五个村民在认真阅读图书。这里藏书丰富,政治经济、法律规范、企业管理、文化艺术、作物栽培、牲禽养殖、医疗卫生、生育保健等等,虽不能包罗万象,却也是五花八门。这些图书,针对了农村的实际,适应了农民的需求。这小小的农家书屋,是村民补充知识的温馨港湾,是村民收获精神粮食的希望田野。

“书屋照亮乡村,知识改变命运。”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大家的思想悄然转变,村子里游手好闲、喝酒赌钱的少了,读书看报、自主创业的多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调节村民日常生活的润滑剂,它让劳累的村民读懂辛勤的内涵,它让闲散的村民找到行动的力量;读书是村民发家致富的助推器,它让渴望知识的村民收获科技的硕果,它让不懂科学的村民发解开致富的密码。

书屋开放以来,社区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致富的先行者。村里因书屋而改变生活的人们有着太多自己的故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村里的种植大户刘殿奎说,我XX年开始发展草莓产业,用自家的土地,建起了两个草莓大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技术、没有经验,遇到了很多困难,整天着急上火却找不到科学的管理方法。最严重的一次是草莓得了枯萎病,眼睁睁的看着即将挂果的草莓卷起了叶子,我蹲在大棚里,心疼的只想哭。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告诉我,社区的农家书屋也许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农家书屋,借阅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草莓病虫害防治》这两本书,依据书上的描述,找出了“病根”。然后我按照书上的药剂配比指导,对症下药,结果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从那以后,我每个月都会到农家书屋借阅几本关于种植技术的书籍,现在我的草莓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多亏了农家书屋给我解决了困难,教会了我很多种植技术、管理方法,我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听着刘殿奎激动地描述着他的发展之路,看到他脸上那满意的笑容,一股暖流注入心田。我想,我们应该应该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个大课堂,来鼓励更多的像刘殿奎一样的村民,利用书屋的书籍,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自主创业,科学致富。更多精彩模板写作,尽在浙江秘书网!

第8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矿工,在某些人眼里,也许是五大三粗、一身蛮力的憨大形象。然而今天的矿山人,具有岩石一样的性格、大山一样的朴实,是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无穷智慧的人。看,在那飞溅的焊花下,一条条笔直的焊缝,流淌着年轻焊工辛勤的汗水。在那抢修现场,一道道的技术难题,显示出员工超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在那联办矿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下了挖掘机上铲车,下了铲车上推土机,设备出了故障,又能拿出工具熟练地进行修理。就是这些矿山人,他们用昨天的青春的音符,谱写了今天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有这么一个员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由于意外事故工亡,母亲改嫁,他随着爷爷奶奶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刻苦学习技术,很快就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有自己朴实的想法:现在正是自己学习知识的大好时机,能够多掌握几项技能,以后就会有更大的生活空间。他凭借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契而不舍的追求,永不言败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自费去郑州参加无线电培训班的学习,并买来了大量的有关书籍进行自学钻研。他成功了,他不但熟练地撑握了各种家用电器的维修技术,而且在理论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他没有去从事第二职业,而是利用这种技术解决工作中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同时又利用自己的技术为矿山人提供无偿的服务。根据他的技术特点,单位对他的岗位进行了调整,使他在新的岗位上迸发着光和热。他生活的更加充实了,在追求新的目标上更加自信了。

他的追求反映一种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矿山人奋发向上、求知探索的精神吗?体现的不正是我们矿山人无私奉献的自身价值吗?

俗话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我们每一个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如若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危机的存在,只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整日混时间,那么这种人终将一事无成,必将为竞争所淘汰。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需自我加压,超越自我,迎接挑战,要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在90年代初,有一个科室,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活泼好动,每日工作之余,不是在球场奔跑,就是打牌或喝酒。年轻的科长上任后,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长期下去,会把他们毁掉的。只有初中文化的科长,在长期的工作中,深感知识之重要。因此,他就对在办公室的六个工作人员定下了“科规”,宣布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算:从即日起,六人全部参加成人法律自学考试,并定下了奖惩办法。从此后,办公室再也听不到喧闹声了,只有静谧的灯光到夜半。六人中有三人都是初中或初中没毕业的文化程度,啃起书本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学赶帮超的互助精神,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每次统考,有及格二门课程的,三门课程的,更有甚者,一次就及格了四门课程。五年过去了,六人全部拿到了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六个人,目前有一个处级,三个科级,二个是现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宝剑利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付出的心血,最终在事业上得到了回报。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这激烈竞争的浪潮中,谁主沉浮?企业的兴衰成败,谁执牛耳?残酷现实的回答:人才!我们是矿山人,但如何把自己铸就成人才,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断更新知识,掌握适应企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聪明才智,这样,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就是人才。

第9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良好的员工队伍,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来源于员工过硬的自身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就需要员工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过硬的技能。我们公司发展到今天,就说明我们的员工队伍是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是一支有良好素质的队伍,是一支能够撑起中国矿业明天的队伍。矿工,在某些人眼里,也许是五大三粗、一身蛮力的憨大形象。然而今天的矿山人,具有岩石一样的性格、大山一样的朴实,是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无穷智慧的人。看,在那飞溅的焊花下,一条条笔直的焊缝,流淌着年轻焊工辛勤的汗水。在那抢修现场,一道道的技术难题,显示出员工超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在那联办矿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下了挖掘机上铲车,下了铲车上推土机,设备出了故障,又能拿出工具熟练地进行修理。就是这些矿山人,他们用昨天的青春的音符,谱写了今天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这么一个员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由于意外事故工亡,母亲改嫁,他随着爷爷奶奶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刻苦学习技术,很快就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有自己朴实的想法:现在正是自己学习知识的大好时机,能够多掌握几项技能,以后就会有更大的生活空间。他凭借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契而不舍的追求,永不言败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自费去郑州参加无线电培训班的学习,并买来了大量的有关书籍进行自学钻研。他成功了,他不但熟练地撑握了各种家用电器的维修技术,而且在理论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他没有去从事第二职业,而是利用这种技术解决工作中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同时又利用自己的技术为矿山人提供无偿的服务。根据他的技术特点,单位对他的岗位进行了调整,使他在新的岗位上迸发着光和热。他生活的更加充实了,在追求新的目标上更加自信了。他的追求反映一种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矿山人奋发向上、求知探索的精神吗?体现的不正是我们矿山人无私奉献的自身价值吗?俗话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我们每一个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如若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危机的存在,只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整日混时间,那么这种人终将一事无成,必将为竞争所淘汰。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需自我加压,超越自我,迎接挑战,要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在90年代初,有一个科室,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活泼好动,每日工作之余,不是在球场奔跑,就是打牌或喝酒。年轻的科长上任后,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长期下去,会把他们毁掉的。只有初中文化的科长,在长期的工作中,深感知识之重要。因此,他就对在办公室的六个工作人员定下了“科规”,宣布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算:从即日起,六人全部参加成人法律自学考试,并定下了奖惩办法。从此后,办公室再也听不到喧闹声了,只有静谧的灯光到夜半。六人中有三人都是初中或初中没毕业的文化程度,啃起书本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学赶帮超的互助精神,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每次统考,有及格二门课程的,三门课程的,更有甚者,一次就及格了四门课程。五年过去了,六人全部拿到了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六个人,目前有一个处级,三个科级,二个是现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宝剑利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付出的心血,最终在事业上得到了回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这激烈竞争的浪潮中,谁主沉浮?企业的兴衰成败,谁执牛耳?残酷现实的回答:人才!我们是矿山人,但如何把自己铸就成人才,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断更新知识,掌握适应企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聪明才智,这样,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就是人才。 在这峥嵘岁月里,在这百里采矿战线上,一个学习型团队正在形在成。一个科技兴国、知识兴矿,岗位成才的热潮正在展开,一代新型的矿山人已挺立在潮头。瞻望公司的明天,将会是更加辉煌、灿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