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1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如 何 选 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 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拟 提 纲?  

根据论文题目,充分、大量的搜集查找资料。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  

形成论点时应注意:

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

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撰 写 正 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

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要求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求内容扎实、丰厚。考生在这一部分,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正面论证,或反面批驳不同的看法,或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论述新思想新发现等。在该部分中论证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论文的成败。要写好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是明确新颖、深刻、严肃的。论点不管是否需要论证,都必须是可以论证的。

2、论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必须有可用来证明使其成立的材料。

3、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

4、论证逻辑要严密。合乎逻辑的论证,别人是无法驳倒的。           修 改 、定 稿  

正文初稿写好以后,考生应该多修改几遍,对整篇论文逐行逐句逐段反复推敲,检查每一个具体论点、论据、论证是否恰当有力,表达是否合乎逻辑,务求不留疑点,直到确实有说服力为止。 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

4、论文的语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

5、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第2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策略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建议 改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10.

[3] 唐高华.高职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其审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 王译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20011114/3009834.shtml,2010.

第3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评估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05-03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其就业工作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因此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构建了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对学校就业工作各要素进行量化考核。对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梳理,可以从中勾勒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就业质量的概念框架,并梳理出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难点与盲点。

1 探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十年研究现状的意义

1.1 通过指标要素梳理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时代变迁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指标要素构成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1999―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一次就业率”。自199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高校“一次就业率”后,就业率开始成为衡量高校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数量占高校数量60%以上,高职院校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就业质量备受学生、企业和社会关注,“一次就业率”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阶段是2006―2010年,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评估指标要素增加,主要是由于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职教育显示出生机活力,仅凭“一次就业率”难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因为就业工作评估指标要素进一步增加;第三阶段是2011―2016年,@一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主要评估指标要素是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薪酬情况。这一阶段是高职院校进入“后示范校”建设阶段,即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因此就业工作评估指标要素划分更为细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更加注重就业质量。

1.2 通过理论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的操作性

毕业生就业质量如同一面镜子,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推动性和导向性。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构建就业评估体系是其具体举措之一。随着高职院校相继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显得较为单一、评价指标缺乏政策导向性、评价手段缺乏信息化处理,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当前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对近十年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工作体系研究,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以此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现状的梳理

2.1 研究现状的计量梳理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分别检索4个关键词,从时间分布和数量分布来梳理近十年(2006―2016年)关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研究情况。一是以“就业工作”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11317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58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10.2%,且主要集中在2009年至2011年;二是以“高职院校就业”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1123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9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10.6%,且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13年;三是以“就业评估”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48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3条,占期刊论文总数比例为27.1%,且主要集中在2009年;四是以“高职院校就业评估”为检索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4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0条。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近十年关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文献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其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总体数量比较少。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7月,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341所,但近十年来,关于高职院校就业的论文研究文献仅有1123篇,而关于高职院校就业评估论文研究文献仅4篇。自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来,由学生成长、学校实力、发展环境和服务社会等构成的“质量观”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了客观评价,帮助社会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及其就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研究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研究总量少、研究层次低、研究力量弱,权威研究严重匮乏,即便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多体系指标构建重复,缺少可操作性,与当前高职院校追求质量立校的发展定位不匹配;二是从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来看,2009年和2012年是两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点,这两个时间段前后研究成果较多,而其他时间段研究成果较少,这个研究时间曲线图发展趋势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重大系列文件和举措几乎一致。200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高校“一次就业率”,就业工作被高职院校提升到关乎办学质量的重要地位;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首次面向全社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工作成为年度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评估评价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这也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2.2 研究现状的观点梳理

从已有的研究内容来看,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必要性的论述,例如李春梅、夏广忠、李长治、姜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研究》[1]一文中指出,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就业评价体系,可以对就业工作基本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对本校的人才培养达成度进行科学判定,对就业服务能力进行量化审视,形成完善的就业工作闭环系统,就业评价也会成为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动力;二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例如陈建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与研究》[2]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结果缺乏真实性、评估指标不够全面、评估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三是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具体评估指标构建研究,例如朱钧陶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分为高校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占2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占25%)、用人单位满意度(占25%)、社会劳动需求情况(占25%)。又如陈静、张其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4]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质量标准体系应从就业条件、就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三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时应有所侧重,体现分类指导原则。从上述梳理中可看出,很多学者,尤其是身处高职教育一线的教育者及管理者,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试图通过多角度来检验论证,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延续和挖掘,大多与以往研究成果相脱节,忽视了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和学术现状的评价,缺乏学术研究的澜餍浴

3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与盲点

3.1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问题

所谓就业工作评估是指在广泛收集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主要由高校就业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利用专门分析技术和手段,对毕业生就业活动及其效应进行科学分析,做出质量评判的过程,评估结果通常只适用于校本内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的难点问题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一是亟待解决分析比较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关于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的共性与特性。高职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其就业工作过程有着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特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基本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因此如何分析比较两者的共性与特性,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难点之一;二是亟待建立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第三方评价机制。目前各高职院校就业评估体系评价主体都比较单一,主要基于校本内部人员通过信息收集进行分析评判,对待存在的问题往往避重就轻,难以得出客观真实的考量结果;三是亟待解决建立明确的高职院校就业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清晰的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撰写的前提和保证。教育部要求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内容,但是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这就导致了各高职院校对就业工作评估体系认识不一致,构建出的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因此考量结果难以推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3.2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盲点问题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从相对性、多样性、动态性等方面理解。尽管国内学者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通过对近十年文献研究成果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存在3个研究盲点:一是对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是研究盲点。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侧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考量,而就业质量评估体系侧重对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四方主体进行综合考量;二是影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因素分析是研究盲点。目前学界研究只是从工作经验角度出发,阐述具体指标设计,但是缺少深层次分析指标设计的依据;三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要素设计只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没有对不同界别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比较,在评估的深度与广度上是研究盲点。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夏广忠,李长治,姜伟.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6):81-85.

[2] 陈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7-61.

第4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1.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毕业论文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现状分析、改革创新方面,其中蒋彦(2008)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为研究依据,根据“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对目前高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就如何正确选题,确定选题的办法,如何更好地将论文设计与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在论文指导和答辩上体现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改进意见。杨建芳(2007)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指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产学研三者互补而又有机融合的一种有效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好地磨合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白杨(2006)在毕业设计内容创新方面,提出了到被录用单位做毕业设计的观点;庄美男、林波(2007)对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对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与企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多专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等;杨载田(2003)提出以学生为本,对其进行创新性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行开放式选题指导,加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特别提出要尊重学生的选题权益,建设一支创新性指导教师队伍,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创作实践必要而足够的时间。王占九(2009)指出高职院校沿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范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高职毕业论文(设计)范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特色进行改革,而毕业综合实践是一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新范式。钟振宇、周明荣(2008)根据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孙小红、徐世举(2009)根据目前高职毕业论文的现状,并结合作者对高职毕业论文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提高高职毕业论文的几点措施:启动时间提前,保证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高师生认识,加强教师过程指导;有专项经费投入毕业论文工作。赵丽杰、赵丽萍、关晓彤(2007)提出通过对高职毕业论文与实践教学、科研和为企业服务的关系分析,将毕业论文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综观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专门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研究相对缺乏,特别基于产学研模式下,分别从评价主体教师和被评价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反思毕业论文成果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即是以此为出发点,全面调查产学研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其毕业论文成果的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丰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细分研究。

2.样本选择与数据分析

2.1 样本选择

为全面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课题组成员从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两个利益相关者一教师、学生入手,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力求了解双方对现行考核评价体系的态度。2012年4月~2013年4月,课题组成员对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的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6份,回收率为98.7%,有效率为98.7%。同时深入学校在华南、华东、华北和四川地区的实习基地,向正在实习的学生以及已经顺利毕业留在实习基地就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0份,回收率为96.7%。最终用于统计析的有效问卷数量560份,问卷有效率为93.3%。

2.2 数据分析

2.2.1 群体样本统计分析

2.2.1.1 对学生毕业论文成果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满意度评价总体不是很高“不满意”度和“比较不满意”度总体达到67.9%,“中立”项占到25.6%,“一般满意”度占到28.5%,“满意”度选项为0。

2.2.1.2 学生论文的应用价值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的评价总体不是很高“无价值评价”高达48.7%,这是整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多是为了应付学校教学要求。

2.2.1.3 对学生论文写作态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态度评价不是很高“不认真态度”和“比较不认真态度”比率共占到42.8%,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实习工作比较繁忙,时间上和精力上不足,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兴趣不高。

2.2.1.4 学生选题的新颖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9.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选题缺乏新颖性。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历年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在酒店人才的流失、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酒店的薪酬管理制度方面,选题普遍比较宽泛,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细致研究,缺乏新颖性,即使指导老师提出了比较有意义的选题方向,但是感觉学生无法驾驭,论文写作的质量依然不是很理想。

2.2.1.5 学生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内容的相关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8.9%的学生写作的论文与自己的实习工作不相关,这是导致很多学生对论文写作没有什么兴趣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把实习工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看成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事情,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搜集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感觉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负担。

2.2.1.6 现行的毕业论文形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的教师觉得论文形式需要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进行一定的修改,35%的教师提倡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提交论文,12%的教师认为论文形式单一、意义不大,5%的教师提出改用其他形式。由此可见,现行的论文写作形式不太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特点,可以结合该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与学生实习工作相结合,寻求新的论文写作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2.1.7 现行的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的合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体系合理性,0.6%的教师选择了“中立”,这可能与教师作为论文评价的主体定位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不合理性”维度的取值明显高于“合理性”,由此可见,教师们也感觉到现行的毕业论文体系亟待改革。

2.2.2 学生群体样本统计分析

2.2.2.1 毕业论文成果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满意度评价也不是很高,52.3%的学生选择“中立”项,“很满意”的情况只有2%,“比较满意”占9.7%,“很不满意”占到8.6%,“比较不满意”占到27.4%,“不满意”维度明显高于“满意”维度。

2.2.2.2 论文应用价值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无价值”的占到12.6%,“比较无价值“的占到27.4%,“中立”的占到48.6%,“比较有价值”占到11.4%,“很有价值”为0。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对自己论文的应用价值评价不高,这跟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对论文的态度有关系。

2.2.2.3 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内容的相关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0.4%的学生写作的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不相关,47.4%的学生论文与有实习有一定相关性。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两者有效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实习工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冲突性。

2.2.2.4 毕业论文形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希望注重论文价值,减少形式的束缚,27%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论文形式要求不符合自己的知识层次,26%的学生希望可以尝试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提交。由此可见,学生希望实习论文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希望通过与实习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实习体验完成论文写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把实习工作中的感悟和有价值的知识记录下来,在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2.2.5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合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合理性,45.6%的学生选择了“中立”这可能与学生对考核体系合理性的认知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不合理性”两个维度的取值要高于“合理性”由此可见,学生们也希望现行的毕业论文体系有所改革。

2.2.2.6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最大困难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9%的学生认为“资料无法搜集”是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36%的学生认为“选题与工作不能有效结合”是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而这些可以通过学生与实习企业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得到一定的解决。如果把实习企业的管理者纳入到学生毕业论文的评价主体中,引导管理者指导学生论文的写作,学生遇到的困难就会小很多。

2.2.2.7 毕业论文写作中各方面能力重要性调查

学生普遍认为论文写作过程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他们发现自己在实习或者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是能否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自己最欠缺也是最需要的能力。其次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来“搜集信息”的能力也很重要。在写作成文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内容需要经过论文指导老师的点拨,才可以明确思考角度和逻辑顺序。

3.改革建议

3.1 与企业管理者合作进行考评

鉴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可采取双导师制,即由高校教师和酒店相关人员组成。高校教师在理论研究上有优势,可以增加毕业论文的理论深度;酒店相关人员在实践经验上有特长,可以提升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提交系统,把企业管理者引入论文考核主体,充分体现对学生毕业论文实际运用价值指标的侧重。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整理,从论文的内容修改和论文成果的完稿,企业的管理者始终与学生的实习工作同步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意识等各方面的素养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可以有效引导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路径,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探索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修改不合理的规定和措施。学生和企业都可以在这一过程有所收获。

3.2 实行全程监督管理

鉴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般实行的“2+1”模式,第三学年全年在实习企业中度过,理论教学基本退出。因此可以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文献搜集、市场调查分析、信息搜索与整理等方面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基础准备能力。进入实习阶段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寻找感兴趣的选题方向,然后与行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进行双向交流,确定论文题目,并确定论文成果的写作形式。然后在“学校老师+实习企业管理者”的双导师指导机制下,收集一定的基础资料,提炼出论文的大纲结构。进行一定的修改调整后,开始在行业内部通过与实习管理者、企业一线员工、企业管理层的沟通,获取所需的资料和数据,然后进行一定的分析整理,完成论文的初稿。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做中期考核,对学生整个前期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量进行一定考评,并对论文的进度、存在的问题、实训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实习过程继续征求行业管理者的意见,进行论文成果的修改。期间需要学生、学校指导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做好良好的信息沟通。实习结束后,学生完成毕业成果的终稿,接受评阅老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定。

通过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监控、评价,有利于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学校毕业论文工作,促使毕业论文质量呈现螺旋状稳步上升。

3.3 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价

改革现行的毕业论文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考核内容与实习工作的结合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激励学生在实习的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中,各评价主体都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的评价。

其考查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论文内容与实习岗位的贴近度、专业贴近度和训练的实效性。二是毕业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如科学性与创新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也涉及毕业实践中的工作量大小以及完成毕业成果的态度,如钻研勤奋与否、与导师配合是否积极认真等。三是毕业答辩的评价,毕业答辩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经过—年的实习之后,综合素养的展现过程。这部分主要是关于答辩论述思路和表达程度以及回答评委问题情况,如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回答内容是否深入和回答是否有很强的逻辑性等。

3.4 注重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

通过与各大企业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学校方面可以将往届毕业生的论文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归类,优秀论文成果可以进行电子贮存,共享信息平台系统,供学生查询借鉴,也为教学、科研以及历届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对优秀的毕业论文,不仅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荣誉,还要推荐给期刊杂志争取发表,或选送参加各种评选,或提供给企业等生产机构作为科研参考,既实现了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也能够激励学生重视论文写作,并不断启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另外,校方可以出据书面鉴定,让毕业论文成为大学生求职和升学的名片,呼吁用人单位聘用大学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毕业论文质量高的学生,并把毕业论文质量作为是否推荐免试进一步深造的重要依据。企业方面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把一些学生的优秀毕业成果转化成实践素材,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另外,可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升员工的思考能力,鼓励员工在信息平台上共享知识成果和实践技能。

第5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79-02

引言

根据2011年国家高职教育12号文件精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业务处理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从事一般国际商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自己在商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分为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与答辩几个阶段。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路途与方法,使学生尽快收集到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其次要指导学生编写论文提纲,构思论文的理论框架、确定主题;再次要指导论文的写作,包括完善论文内容、修改、确定终稿;最后进行论文答辩指导。

在传统的论文指导模式下,由于师资、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等环节的衔接不够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指导老师和学生交流渠道单一;(2)时空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缺乏资源共享;(4)缺乏过程性评价;(5)缺乏动态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毕业论文(设计)远程指导是指教师通过构建毕业论文指导网站,结合电子邮件、BBS、QQ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网络资源查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完成全程跟踪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创作的过程。

本文根据论文写作的阶段性,分别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写前辅导、写中指导、写后修改及论文答辩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写前辅导

在论文写作前期阶段,学生主要了解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进度要求、参考资料收集整理方法等问题。所以毕业论文指导网站设计首先要有毕业论文指导模块,内容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结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写作、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答辩与评价等内容。指导老师结合网站,利用8-10个课时时间在学生出去实习之前,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介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从专业要求出发,围绕岗位的核心能力与岗位需求、指导学生撰写与实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在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明确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时间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此过程中,要大力鼓励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并鼓励指导教师利用课余与假期,深入到行业企业,承担企业项目开发、技术翻译、业务培训等。同时,阶段性地邀请行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到学校作报告,在职业技能方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以提升团队的双师素质。因为指导教师只有了解了商务流程的环节,明确了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国际商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

二、写中指导

在论文写作中期阶段,主要检查论文选题是否符合学校有关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重点评估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论文选题模块是在高职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指导网站中的关键模块:此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个体的思考,并且结合参考文献资料、数字化图书馆等资源,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同时将论文的基本思路、计划都在平台上登记。

论文选题是论文的灵魂,也是论文主题思想。参考文献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指导老师要在网络中共享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学术网站,指导学生经常阅读有关的网络教育期刊、期刊资源库,明确哪些问题已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研究的起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实习时间长,占在校的三分之一多,除了在校两年内的各种实习和实训,还有一年的毕业实习时间。他们在单位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工作,边学边干,将在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论述其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熟悉工作环境和程序,容易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便有了论文写作的题材与灵感,更能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如我院2008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选题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选题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工作实际,转而上网找一些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差甚远的选题。如:国际贸易的创新、中国入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等。像这样的选题过大过空,不符合实际,以高职毕业生目前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论文的。这时,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多与实习单位的同行交流,凡是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应多多接触,多多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尤其是在热烈争论时的思维交锋中,产生脑力风暴,有效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引发创造性思维,追踪商务贸易、高职商务英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树立超前意识,提出有价值的论题。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选题,从学术性、可行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选题。选题通过的学生就可以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选题未通过的学生,指导教师将给予相应的修改建议,学生修改或调整选题后,再提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老师在检查论文开题报告时,要组织院系,甚至可邀请外校同行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总的来说,通过网络系统,学生无论在哪里实习都可以在论文选题上与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多联系多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

三、写后修改

在论文创作后期阶段,指导老师主要检查论文一稿、二稿直至终稿的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写作。写后修改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和指导中耗时最长的阶段,也是问题比较集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下问题出现比较多:

(一)英语文章少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比较弱,所以,尽管经过两年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训练,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仍相对比较低,词汇量小,语法错误常见,句式选择不恰当。在毕业论文撰写基本上都没有办法用英语写作。

(二)论文结构不规范

毕业生在布局谋篇,段落衔接,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错别字。结构不合规范的现象也处处可见,字体、字号不对,页眉页脚设置错误,缺少摘要和关键词,字数不足,参考文献少,佐证材料不全等问题都比较多。

(三)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不少人撰写论文的态度不认真,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到要上交的时候,就从网络上抄袭、拼凑,甚至全篇下载,匆忙敷衍,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在写后修改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系统为每个学生与指导教师建立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为每个关系建立了专题交流区,从而能开展针对性强的指导与交流。首先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相关样例(如目录、摘要、正文和致谢的样例细化描述)、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等,学生根据论文选题与参考资料,使用论文样例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并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系统平台。在撰写过程中,若碰到困难,可以及时在专题交流区中留言。指导教师查看论文,并审核、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在专题交流区中,对于学生提出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任务。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高效、交互式论文专题交流区,增加交流渠道,并对指导过程进行记录,有效地规范了指导过程,并可对指导过程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每个指导教师必须充分熟悉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严格按时间进程和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操作。

四、论文答辩

在论文创作完成后,主要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在外地实习无法回校答辩,这时可采取网络论文答辩的方式。学生把毕业论文上传到毕业设计(论文)网站中,指导老师负责把学生论文发到答辩委员会老师的邮箱,答辩委员把对论文的评语及签字在网上填写完整。答辩前,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论文答辩提纲做成PPT,指导老师在答辩前把学生的PPT上传到答辩系统。然后学生通过语音或视频传输的方式对论文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答辩老师给出答辩综合评议和成绩,并签字。我院08商英的同学由于很多同学都到广东实习,无法赶回学校答辩,就采取了网络答辩的方式,节约了学生往返的成本,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效益。

五、结语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设计)指导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自觉性,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加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指导过程的互动性,实现管理过程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完美体现,也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强.论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

[2]孙耀庭.毕业论文的远程指导与过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4.

[3]胡兆欣.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12).

[4]陈春凤,陈连根.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12.

[5]徐行,郝大鹏.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平台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

[6]代君,程霄.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指导交流模式初探.教育与职业,2008.8.

[7]王海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探讨[J].江苏高教,2008.6.

第6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 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 基于专业课程的多元考核模式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采矿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践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研究 基于技能考核的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考核模式的探讨 基于执业资格考试模式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探讨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考核的改革探讨 基于过程考核的《金工实习》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基于BTEC及TAFE教学模式的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设计 基于“两多一全”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探究 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学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探讨 基于网络考核的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1”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考核模式的改进设想 基于OBE培养模式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认识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莉,詹肇麟.《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坛[J]. 2017(2): 177-178.

[4]何兵. 职业教育也有“高考”――德国职业教育学生考核评价启示及本土化借鉴.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3.

第7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 影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成为新型农民的因素研究 高职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实证研究 财经院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性别与生源差异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劳动权利保护研究 高职毕业生求职心理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论文质量的研究 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未就业成因调查与研究 “90后”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当季就业质量调研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查询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典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对策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应对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中国教育在线.历年高考报考数据[EB/OL].[2015-09-21].中国教育在线网站:.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Whether Secondary Vocational Graduate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ao Fanxiu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a’s sixth national census data,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mprove and even can completely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students sou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llege dream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第8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1.谈英语专业自考毕业论文写作

2.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需求的调查

3.普通高校在自考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4.济南市开展自考毕业申报网络管理的尝试

5.做好自考毕业设计工作之我见

6.某高校自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7.自考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

8.对公安本科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体会

9.护理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与对策

10.天津理工大学高自考项目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11.高自考英语类专业毕业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英文)

12.护理自考毕业实习规范化管理实践培养

13.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

14.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5.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现状分析

16.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部视觉传达系2010毕业设计优秀作品 

17.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18.上海市高教自考毕业生自学时间统计分析及应用 

19.谈公安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几个问题

20.运用情感教学提升全日制自考生的自考合格率 

21.高校自考班的困惑与出路 

22.创新形式 创造成功——“董元奔自考助学模式”探源

23.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的经济学分析

24.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5.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现状、原因及对策 

26.自考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7.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

28.面向劳动力市场发展全日制中专自考教育

29.关于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探讨

30.对自考毕业生择业观的思考

31.教师自学考试与江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32.卫校学生自考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33.试论高校自考助学班的教学监控 

34.浅谈我院高护自考毕业生情况 

35.提高科内护士自考通过率的体会 

36.档案干部荣登上海高教自考优秀生光荣榜

37.自学,我生命中的永恒 

38.高职院校办自考本科应严格把关 

39.杨延谛:十一岁的自考大学生 

40.在校中专生参加自考之我见 

41.“三多”自学法

42.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热情服务 从严治考——抓好高自考工作的体会

43.自考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

44.新疆护理自考本科毕业生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及对策

45.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一个清华女博士的自考情结

46.自考助学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47.高职自考前程似锦——联大应用文理学院高职自考助学班创办之路

48.“三自”大学的产生与社会效应——锦州师院培训中心办学实践评介

49.综合性医院自考护理大专临床实践管理工作探讨

50.校园自考热悄然升温的启示——宁波林校在校学生参加大专自考、函授情况调查  

51.全日制自考助学与职业技能培训双证交互式教学改革的研究 

52.打造自考品牌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53.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模式创新研究

54.高教自考道德教育的探析 

55.高教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

56.搭建自考助学平台 构建自考育人体系

57.就自考助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探究

58.试论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班集体建设 

59.浅谈高职学校高自考的教学管理 

60.提高普通高校自考助学教学质量刍议 

61.自考助学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探究 

62.高自考助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63.自考新生环境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64.江西民办高校自考助学的困境及改革对策

65.自考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66.新疆护理自考本科毕业生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及对策 

67.影响自考助学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及其对策

68.某高校自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69.自考报名系统中角色访问控制权限的设计与实现

70.浅谈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管理工作——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1.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72.三网融合下的自考助学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

73.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基于湖南H高校1689名全日制自考学生的问卷调查

74.增强自考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难点解析 

75.从“蝴蝶效应”看自考助学学生管理 

76.“自考”+“职业教育”模式的自考助学广告专业培养方案探讨 

77.构建自考助学模式 提高自考辅导质量 

78.浅谈高教自考网络助学发展与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 

79.我国普通高校药学专业本科自考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80.高教自考命题质量三要素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  

81.优化自考服务支撑体系 推进自考教育可持续发展 

82.自考创新与思维 

83.推进中职与专科教育衔接自考学生管理的思考 

8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自考助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85.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86.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升自考助学机构教学管理能力的研究 

87.对提高自考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88.继续教育自考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89.人才成长“立交桥”背景下中职与自考高职衔接研究

90.自考校园文化的特点、作用与管理

91.本科自考助学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调查 

92.基于自考“中套专”衔接试点助学模式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93.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94.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95.应当重视和研究自考文献资源建设

96.江西省自考助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7.论民办高校内统招取代自考

98.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高职类大专自考为例

99.21世纪高教自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00.一站式数字化自考学习服务中心研究与实践  

101.回归“考”的本质——浅谈MOOC时代的自考定位 

102.网络自考助学系统的建设与分析研究 

103.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责任教师评价体系探究

104.自考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105.论自考主考学校的“助学” 

106.卫校学生自考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107.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需求的调查 

108.论教育选择对全日制高自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109.浅谈高校本科自考助学的困境与出路

110.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问题分析——基于某高校2009级全日制助考班的研究报告

111.中高职自考衔接的课程衔接与教学模式研究 

112.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113.新升格本科院校自考工作的发展思路——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114.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15.浅谈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管理工作

116.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的难题和对策

117.自考全日制助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18.新形势下全日制自考助学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19.自考助学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设计

120.自考助学广告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121.论成人自考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

122.自考社会助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23.普通高校“自考二学历”教育管理模式——以新疆昌吉学院为例 

124.从自考招生看成人自考教学中的问题

125.浅析新形势下高教自考的人才培养定位

126.自考教材发行服务研究

第9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流动渠道;流动速度;流动结果

一、问题聚焦与文献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创了一个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互动的新时代,人们有了更大的通过调整自己的选择来改变未来生活的可能性,职业流动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1]不仅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职业流动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之中(Keister & Nee 2000),而且城市人口也通过职业流动到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发展机会(Solinger ,1999);不仅单位之间与行业之间的职业流动变得非常普遍 (Walder, 1986;Davis 1990),而且个体工作变换也更加频繁(Solinger,2000)。[2]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毕业生无奈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获得并不理想的初职,在解决生存问题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人力资本较高的他们不甘于滞于社会下层,期待通过职业流动选择更好的职位、职业或行业,以实现更好的人职匹配并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收益,在社会职业流动速度加快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更为频繁的职业流动。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社会职业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长的双重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能否通过职业流动实现他们获得更高经济社会收益的目标?如果不能,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又存在什么问题?基于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高效使用的目标,又该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

遗憾的是,尽管学界目前已有一部分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研究,如文东茅(2005)[3]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成本,胡文淑(2009)[4]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的职业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豆小红与黄飞飞(2011)[5]探讨规模日益庞大的“穷二代”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流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囿于数据获取的困难,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非毕业几年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对这种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揭示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也很难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的建议。鉴于此,本文以职业流动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开展理论上有益于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的边界,实践上有助于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提供相关建议。

二、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1.理论基础:职业流动理论

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发展或自我价值而改变自己工作岗位或职业的过程。[6]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个体获得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也是个体社会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个体职业流动表面上是个体寻找和变换工作,但其本质则是个体在一个分化的社会结构中变换自身社会位置的过程及结果。[7]职业流动根据不同维度可分为不同类别。第一,根据职业流动时间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初次职业流动是指人们离开初职,获得第二份职业;再次职业流动是指在初次职业流动之后,又再次或多次改变职业、工作或单位。第二,根据职业流动方向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不引起地位升降,流动前后个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处于同一层次或水平,流动对流动者的收入、地位、权力、声望都没有明显影响;垂直流动是流动前后个体的社会位置发生了改变,又可分向下流动与向上流动。第三,根据参照物不同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指子代与父代的职业差异;代内流动指同代中现有职业与初职的差异,通过代际职业流动率和代内职业流动率来体现。

2.分析框架

基于职业流动理论,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就是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主动或被动改变工作岗位和变换职业的过程。以往有关职业流动研究对某个群体职业流动现状的评价往往从职业流动目标、职业流动渠道、职业流动速度与职业流动结果几个维度进行。[8][9][10]问题存在于现状之中,故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在一定的评价标准之下,也从职业流动目标、职业流动渠道、职业流动速度与职业流动结果四个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框架如表1。

具体而言,职业流动目标是大学毕业生拟通过职业流动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目的。对于刚从高校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职业不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他们存在价值的基本体现,因而本文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目标分为生存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职业流动目标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职业流动本身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流动之前,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个人经历、组织环境与社会发展趋势在生存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之间实现动态均衡。对于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增加经济收入确保生存确实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目标之一,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仍然很长,职业发展更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首要目标。

职业流动渠道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具体方式和途径。赵延东(2003)根据调查结果,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途径划分为三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就业渠道(政府和单位安置)、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就业渠道(劳务市场或自谋)和非制度化就业渠道(社会网络)。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都有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凭借,故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渠道分为正式渠道(完全通过人力资本职业流动)、综合渠道(人力资本 + 社会资本)、非正式渠道(完全通过社会资本职业流动)三种。在现代社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了防止高层次社会地位职业世袭与社会阶层固化,正式渠道应该替代非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主渠道。

职业流动速度(又称职业流动强度)可从流动率与流动频率两个角度考察。流动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动劳动力占劳动力整体的比例;流动频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职业流动的次数。流动率主要反映流动强度,流动频率主要反映流动速度。职业流动速度不能太慢,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活力;职业流动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也会阻碍用人单位的稳定与发展。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鼓励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获得并不理想的初职,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职业流动找到更适合他们的职业。但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比低学历群体(如初中生)可替代性更小、找到稳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故职业流动速度应更慢;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学历更高的群体(如博士)可替代性更强,工作不稳定性也更高,故职业流动速度应更快。

职业流动结果可简单划分为经济性结果与社会性结果两类,前者是流动者通过职业流动是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后者则是流动者通过职业流动是否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通过流动前后大学毕业生月薪水平变化情况考察其职业流动的经济性结果,将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十大阶层[11]。通过流动前后大学毕业生职业阶层变动情况反映职业流动的社会性结果,如果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进入一个更好的阶层,则说明其向上职业流动,反之,则说明其向下职业流动;如果阶层位置没有变化,则发生水平职业流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中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之一,他们富有活力与创新精神,人力资本较高,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历之后通过职业流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

3.数据来源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离开高校、步入职场1至5年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他们分布较广、流动性较大,故研究者在社会、工作、生活场所对他们进行拉网式调查不可行也不科学。但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每天都在使用QQ与电子邮箱进行工作、学习与生活,故研究人员请求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以就业中心的名义通过QQ与电子邮箱对他们所在高校的往届毕业生进行电子问卷发放与回收,反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本研究选择H大学、C大学与D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的2004届至2009届的往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于这三所高校分属于“985”重点高校、一般本科与大专院校,且三所学校涵盖了十一大学科,门类齐全,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多阶段随机抽样过程如下:第一步,根据高校毕业生人数2%的抽样比例确定三所学校的抽样人数,分别为282人、315人与197人;第二步,将每所高校毕业5年的毕业生数据放在一个Excel之中,随机抽取一名毕业生,隔50名毕业生之后再抽取第二名毕业生,以此类推,直到抽满拟抽人数;第三步,通过电子邮箱,适当辅以电话,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整个过程共发放问卷794份,回收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42.8%。样本构成如表2。

从表2可知,样本中男性180人,女性160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2.9%与47.1%,两者基本持平;毕业年限从1年至5年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2.3%、15.9%、19.4%、11.8%与30.6%(应答率不同所致),毕业5年的大学毕业生最多;已婚者占26.2%,未婚者占73.8%。

三、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现状评价

根据职业流动理论与本文的分析框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急功近利”

如上所述,职业流动目标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流动目标越合理,他的行为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反之,职业流动就没有方向、动力与积极性。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时,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生存性目标分解为“增加经济收入”与“改善工作环境”两项,发展性目标也拆分为“促进职业发展”与“提高社会地位”两项,再加上“其他原因”选项,组成了一道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的多选题,其应答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在职业流动生存性目标选择方面,尽管只有28.5%的大学毕业生流动时将“改善工作环境”作为职业流动目标,但172名进行过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有117人职业流动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职业流动目标非常现实,且在重要性排序中稳居第一。在职业流动发展性目标选择方面,尽管有52.3%与60.5%的大学毕业生分别将“促进职业发展”与“提高社会地位”作为自己的职业流动目标,但其重要性排序分别处于第二位与第三位。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重“经济收入”轻“职业发展”,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兴趣、专业与价值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单位、职业或岗位,尽管短期内这种“现实”选择确实能迅速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但从长远来看,微观上不利于大学生本人职业良性发展,宏观上也不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高效率利用。

导致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急功近利”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大学生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后,进入社会这个“名利场”,面临着不断攀高的房价、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与回报家庭等巨大经济压力,刚毕业多久的他们没有积蓄,而在阶层结构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又是多么地遥遥无期且不可把握,故他们中一部分人只好无奈地将“增加经济收入”作为职业流动第一目标。主观方面,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职业流动时不仅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气质、个性、价值观、能力、优势与劣势,而且缺乏对职业环境、行业发展情况、岗位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更奢谈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职业发展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阶层群体越来越意识到“钱”的重要性,进而将财富拥有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两方面的因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选择时主观上的“急功近利”。

2.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过于倚重非正式渠道

无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在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社会资本一直都是劳动者进行职业流动的重要渠道。[12]格拉诺维特在波士顿郊外牛顿镇对300名白领求职者的研究表明,他们中的57%是通过社会资本了解工作信息而成功地找到新职业的[13];卢汉龙曾根据经验调查的结果,总结出我国城镇劳动者取得职业的四种主要求职渠道分别是:计划体制渠道、劳务市场渠道、人力资本渠道和社会资本渠道[14]。本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渠道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也发现,他们职业流动也非常倚重社会资本这条非正式渠道,具体情况如表4。

从表4可知,在229名试图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102人使用社会资本这条非正式渠道,比例高达44.5%,非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首选渠道。而且在使用非正式渠道的102人中,85人成功实现职业流动,成功率为83.3%。与此相反,229名试图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82人使用正式渠道,比例只有35.8%,比非正式渠道使用率约低9个百分点。在82名使用正式渠道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52人成功实现职业流动,成功概率只有63.4%,比非正式渠道的成功率低近20个百分点。社会资本代替人力资本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最重要的渠道,在一定范围内与程度上有效补充了人力资本渠道的不足。但它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具有丰富人力资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流动到与自己更匹配的职业职位上去,不能职遇其人、人施其才、才尽其用,不利于提高社会劳动力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导致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也会因为缺乏社会资本不能获得高社会地位的职业,从而损害高等教育公平。

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倚重非正式渠道,这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社会。社会资本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流动这一微观领域也不例外。而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之后,社会交往规模不断扩大,积累了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社会资本,这也为他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所致。雇主拥有确定的、丰足的工作信息,但并不能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全部信息;同样,职业流动者往往不能得到有关职业的可靠和充分的信息,也不能将个人的全部情况告诉雇主。而社会资本能够帮助职业流动者与雇主更深入全面了解彼此,有助于职业流动者成功实现职业流动。

3.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速度较低

职业流动既是衡量劳动力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又是考察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依据。李若建的研究就指出,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流动速度会下降,青年职业流动速度是适龄劳动人口中最快的,年龄在 30 岁以下人群的职业流动频次最高,其次是 40 岁以下的,剧烈的职业流动主要发生在 25 岁之前。[15]故人力资本含量较高、职业流动能力较强的他们应该比同时期其他更高学历青年群体的职业流动速度更快,比低学历青年群体的速度要慢。但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流动率与流动频率都不高。

首先,从反映职业流动强度的流动率来看,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的1-5年内,发生过职业流动的为172人,没有发生过职业流动的是168人,前者占50.6%,后者占49.4%,发生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占五成左右。但有研究发现,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青年群体获得初职之后职业流动率分别为80%与75.8%[16],这都要比本研究发现的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发生率为50.6%要高,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强度没有同期其他青年群体高。

其次,从反映职业流动速度的流动频率来,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之后发生职业流动的频率见表5。

由表5可知,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1-5年内,发生职业流动的大学生中有94人职业流动次数为1-2次,占52.2%;64人职业流动次数为3-4次,占35.6%。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员流动速度加快,整个社会的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大学毕业生已不会一辈子“死守”一个单位,职业流动成为普遍现象。但武博等人的研究却发现,在毕业之后获得初职的1-5年内,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平均流动次数达4.1次,大专以下学历者平均流动次数约为3.4次。[17]这也比本研究发现的大学毕业生1-5年内平均职业流动次数为2.9次要高。

由此可见,不管从流动率还是从流动频率来看,学历与职业之间不是一种正向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U”字型关系,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强度与速度都要低于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的青年群体。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是构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对于学历较高的博士、硕士学历拥有者来说,他们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在人才市场上相对处于比较优势的位置,在劳动力市场能够比较主动地进行职业流动;而对高中及以下低学历者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属于知识层次偏低类人才,可替代性较强,他们经常被动进行职业流动。故这两个群体的职业流动速度都要高于大学毕业生。另外,有关高学历者的人事政策比较成熟,高学历者流动时不会受人事政策太多的束缚;而有关低学历者的人事政策非常匮乏,低学历者流动时更不会受人事政策的约束。尽管我国已建成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人事政策,但这些政策仍不完善和成熟,有时会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束缚。

4.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结果差强人意

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是其在一个工作岗位与另一个工作岗位的变动,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大学毕业生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了职业流动,还包括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得到了什么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正向且较多的经济与社会收益能够强化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职业流动行为,加速其职业流动速度;反之,则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流动行为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前后月薪水平与社会地位变化情况,分别见表6与表7。

从表6可知,大学毕业生初职月薪水平较低,月薪在2000元与2001-3000元的分别为139人和22人,两者之和共占83.6%,而通过职业流动之后,大学毕业生群体现职月薪水平状况大大改善,月薪在2000元与2001-3000元的分别为36人和61人,两者之和只占56.4%;而与此相反,月薪3000元以上的人所占比例则由原来的6.4%变为43.6%。由此可见,职业流动是大学毕业生提升他们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社会学理论“空位竞争模型”(vacancy competition model)认为,“工资收入的不平等并不取决于个体特征的差异,而是由劳动者所处的结构性位置(职业)决定的”[18],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竞争进入那些较高收入的职位,从而有效改善了自身的收入状况。

由表7可知,大学毕业生中职业流动后比流动前社会地位高(发生向上职业流动)的人数为70人,占40.7%,而职业流动前后职业阶层地位不变(水平职业流动)或下降(向下职业流动)的人次分别为92人与10人,两者共占59.3%。这说明在毕业之后的1-5年内,职业流动确实能促进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提高社会地位,但大部分人(59.3%)职业流动前后社会地位没有变化甚至变得更差。近几年中国社会刚性程度不断增强,个体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社会地位非常困难。同时中国是一个极为讲究资历的社会,刚毕业1-5年的大学毕业生资历尚浅,凭借资历升迁仍然面临众多阻力。

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能有效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但只能有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社会流动距离有限。这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仍不够强大,相当一部分人只能是在相同阶层地位上进行职业变换,而不能通过竞争性职业流动获得更高的阶层社会地位;二是我国社会劳动力市场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流动者流动过程中“人力资本”机制比较乏力,“社会资本”机制强劲,导致职业阶层地位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仍比较注重资历,职业阶层结构弹性不足。

四、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的相关政策建议

大学毕业生合理的职业流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其在劳动力市场中更高程度的人职匹配,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基于我国国情,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

1.宏观层面:政府需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职业流动空间

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与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宏观背景中,大学生就业及合理职业流动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故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首先,政府需要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以“先就业,后择业”政策为例,其制定背景是大学生就业难,其政策目标自然也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但目前不管是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将关注点聚焦于“先就业”之上,而大学生“先就业”后,究竟能否“后择业”,目前实践界与学术界都无法给出准确答案,而实际上如果政府不建立配套措施保证大学生“先就业”之后能顺利“后择业”,只会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掩盖,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难解决。再以大学生村官政策为例,不仅应引导大学毕业生勇于到农村基层工作,而且应正视现实、立足长远、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使其真正“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稳得住”、“出得来”。其次,政府可考虑适度将促进职业流动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专门政策,利用政策的规划功能、导向功能与协调功能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提高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速度。再次,搭建信息畅通、服务周到、机制灵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平台,消除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中的负面影响,提高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公平程度,让人力资本这条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主渠道;减弱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与竞争性,均衡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待遇、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建立一定机制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最后,加快户籍制度和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破除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制度;同时要逐步降低资历在职业升迁中所起的作用,让年轻人有机会获得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或工作岗位,保证大学毕业生凭借自身能力增强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

2.中观层面:高校要做好在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毕业生,故高校也要未雨绸缪,在日常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合理职业流动奠定前期基础。一方面,加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储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面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仅要开展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增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而且要加强对在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引导大学生有效探讨认识自身性格、价值观与职业偏好,培育他们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以使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凭借已有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念,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增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观感受。高校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工作,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深化对行业、各单位、各职位的认识,而且在与相关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效能与职业旨趣;还可以利用校友资源,请一些毕业了的学长学姐回校,讲述他们的就业经历与择业过程,分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校大学生易被这些活生生的个案触动,毕业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参考性地以这些“故事”为坐标,确定自己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微观层面:大学毕业生本人需提高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

对大学毕业生个人来说,职业流动是他们追求自身发展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之一。故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与职业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的宏观社会背景中,应该提高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念。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既要认识到现代社会职业流动是非常普遍的事物,自己不可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员工那样呆在一个单位一生未动,条件成熟时可适度进行职业流动;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还要认识到职业流动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非每次职业流动都能促进流动者职业阶层地位提高,不能盲目流动。其次,选择合适的职业流动目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增加经济收入确实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目标之一,但他们仍然很年轻,未来的职业生涯仍然很长,职业发展更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首要目标,职业流动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再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就,大学毕业生应该利用大学阶段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并虚心向周围职场人士请教,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职业起点与理想,制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决定是否进行职业流动;同时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不是被迫而是主动的需要,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仍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普遍性人力资本与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最后,加强职业流动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需加强社会交往,积极扩大职业流动社会支持网的规模,提高网络顶端,增强网络异质性,“扩大网络构成,积累社会资本”[19],获取职业流动信息与各类资源,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 Yanjie Bian.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EB/OL].http://.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5(4):12-17.

[4] 胡文淑.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初期职业变动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5] 豆小红,黄飞飞.代际公平、向上流动与“穷二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以湖南的分析为例[J].青年研究,2011(2):23-30.

[6] 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2):88-95.

[7] 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J].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6):39-42.

[8]谢晋宇编著.员工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9] 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19-137.

[10] 刘金菊.中国城市的职业流动:水平与差异[J].人口与发展,2011(2):88-92.

[1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12]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13] Granovetter, Mark.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4] 卢汉龙.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渠道的转变:从求职过程看中国市场变化的特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2):34-45.

[15] 李若建.广东职业流动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7(3):18-27.

[16] 廖根深.当代青年职业流动周期研究――兼论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青年研究,2010(1):35-40.

[17] 武博,李银.中国人才流动频率相关性分析[J].求实,2005(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