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

第1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会计;认识实习;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7-03

会计学认识实习将前期理论课程所学知识运用于实习过程中,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又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开设做知识铺垫。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中学、学中做”,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教、学、做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职业习惯,使学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一、开设会计学认识实习的意义

会计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技术性的专业,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使学生具备该专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理论教学之外增加实习环节。会计学认识实习作为会计学实习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加深对会计学知识体系的理解。会计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并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管理活动。会计学认识实习课程,可以由多位老师共同执导,首先由经济学、管理学教师指导学生构建虚拟企业,并根据企业特点进行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使学生能够完整地了解企业特点,企业建立条件以及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其次,会计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模拟企业会计业务核算工作,使学生掌握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能力,掌握账簿的设置、登记与错账的更正方法,掌握企业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体会到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此外,会计学认识实习还可以安排有企业现场参观和税务所工作人员的讲座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由企业人员介绍企业内部结构和组织特点,使学生对企业的认识更加真实、直观。税务部门的人员现场讲座并配合有学生提问的回答环节,实现实际工作人员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沟通,缩小了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实习环节中尽可能的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理解会计学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知识框架和主要内容。

2.加强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实习环节中从业务设计到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标准,都应按照现行企业会计业务模式的规定,遵循国家劳动部颁布的《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练习到识别凭证、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等基本会计核算工作。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使学生更加真实地对会计核算有了切身感受。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也加强了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应用型本课的教学特点。

3.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实习过程中部分环节是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学生相互间有监督与核对,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职业习惯,也使学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二、会计学认识实习的开设实施环节

1.增加企业建立条件及企业组织机构环节。该环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查找企业建立相关资料,并在选取一种公司类型后,在教师指导下构建虚拟企业。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企业常设机构。并为虚拟企业设立组织机构和部门,选择小组成员扮演相关角色,进行人员的组合。以课内活动的形式完成,使学生熟悉公司注册的程序。了解公司注册所需的法律文件,选择注册企业形式,熟悉企业部门的划分,岗位的设定、岗位职责等。同时了解企业有关人员招聘、培训、奖励机制。本环节结束后,学生上交本组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图,教师抽取部分小组汇报总结。

2.完善财务处理模块。本阶段学生根据企业资料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建账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类型账簿的设置方法,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衡关系。审核记账凭证并进行账证核对,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完成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对账、结账工作,并按规范装订凭证。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说明两者金额不相符的原因。查找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掌握红字更正法、补充更正法和划线更正法更正错账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选用适当的方法更正账簿中的错误。教师以幻灯片、图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说明建账要求,使学生明确会计岗位职责,正确理解不相容的职务需相互分离

3.现场参观学习与专业知识讲座。该环节聘请企业和税务机关相关人员讲解结合学生考察调研等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建厂过程及简要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和理念;人、财、物、供、产、销概况,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情况等。聘请相关人员讲解结合考察调研、实务操作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处理程序、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财务指标分析等。

三、开设会计学认识实习的实践效果及推广意义

1.整合实习内容。会计学认识实习改变单一的实习内容仅涉及一门课程的形式,协调会计学所涉及各门课程的内容,完善各门实习课程间的内容衔接,使认识实习内容涉及面更广,条理清晰,层层深入,业务类型更全面。实践以介绍典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资金运动与资金循环为内容。将主要知识点设计为若干实践模块,把学生当做职业人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企业资金运动流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将本学期所学知识点融汇贯通形成较好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基本技能与业务能力。会计学认识实习强调专业判断分析、审核与填制凭证及账薄、更正错账、审计等多项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会计、财务及审计这些相关课程学习的知识,达到全面认识、综合了解的认识实习目的。从实习内容设计到学生实习工作的完成,均按现行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和行业规范执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教学结合,为学生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3.构建会计学专业实习体系。会计学认识实习作为会计学专业实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内容、开设和讲授方式决定着会计学专业实习体系中其他环节的内容。合理设计会计学认识实习体现了专业培养知识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理念,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凸显了课程操作性、技术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实现专业培养学生基础深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能够胜任会计业务工作与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

会计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是对会计实务的一种抽象和简化,与企业的会计实践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难的症结所在。会计学认识实习专门设计并开设了会计仿真模拟实验,进行现场观摩等。实习讲授从实际运用出发进行讲解,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实际,取材来自社会经济实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讲解与实际操作训练并行,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会计学认识实习作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认真做好会计学认识实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会计毕业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对会计学的知识体系理解的更加透彻,并为后续课程的开始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第2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会计人才;探索

一、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1)缺乏科学系统的会计实验教材。当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教材,主要局限于工业类型企业,业务内容及案例以常规业务为主,业务涉及时间跨度往往只是一个月。在新颁布实施会计条例和税法条例后,教材过时的内容未能适时删除并更新实验内容。目前很多公司企业已向多元化发展,经济业务复杂多变,另外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各行各业都有。因此,会计实验教材的研发不应再局限于工业企业,同时应增加其他类型企业实验教材的研发,或者研发融合多类型企业的综合性会计实验教材,使学生能适应多种类型企业的需求。

(2)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实验教师。会计实验教学是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一项工作。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学校应重视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安排会计教师定期到企业财务核算部门实践,了解企业各项会计业务的流程,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将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有机结合,弥补现有实验教材的不足,进行直观生动的实验教学。

(3)缺少一体化、仿真化的实验环境。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没有具体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指导手册,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应舍得投入,精心改善实验环境,实验室内的布置可以按相应的职能岗位划分,比如设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及主管六个岗位组成一个财会组,学生实验时可轮流担当每个角色。在各个不同岗位上,按需求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道具,从算盘、点钞机、借支单、支票(仿真)、记账凭证到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会计报表,以及各类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图、全套会计科目章等等。这种流程式的实验让学生各司其职,既能学到业务知识,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的能力,更能深刻地体验会计实操环节的主要流程。

二、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1)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本人认为,在实训教学体系上可以将会计实训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项实训、单元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各有侧重并互为补充。

①单项实训。单项实训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专门实训。目的是解决理论学习中的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这些问题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为以后的综合实训做好铺垫。这一层次的实训应根据会计专业课的进度、难易程度及教学需要,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进行,并贯穿于整个会计学习的全过程。

②单元模块实训。单元模块实训是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灵活应用。模块实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没有现存配套的科学合理的模块实训教材,要求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根据不同单元模块的特点自编单元化的实训教材(或实训讲义)。例如在《基础会计》“会计核算程序”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实训资料,从实操引出理论,从而导出各种核算程序的特点、记账程序、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建立“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③综合实训。综合会计实训是在学完主要专业课后,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一项实训。与单元模块实训相比,它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深度、内容更广泛。在内容设计上除常规业务外,还要考虑涉税业务、外币业务、报表分析业务以及管理会计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审核、监督、预测、决策”能力的培养。

(2)实习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①完善校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由于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对会计服务的需求特点,每个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有限的,加上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的一些商业秘密,学生实习过程又会占用企业会计人员的精力与时间等因素,使学生的校外实习所接触业务十分有限,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十分困难。因此,在学校尽可能地与社会联营与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实习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联系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这种形式下的校外实习带有明显的分散性,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如何难以把握,这就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去了解,去监督约束学生,以求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针对分散式的校外实习,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实习前制订详细的计划如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志、实习计划书,实习报告等考核办法,以及实习后要求学生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和办法,认真撰写实习报告等考核方式来引导和约束学生。

②加强实习过程的控制与约束。负责实习管理的学校有关部门人员应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约束实习学生自我管理,保证校外实习效果。

第3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根据我们学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情况及对浙江省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调查了解,虽然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如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实训基地以及双师团队建设得到重视,但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现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项目缺乏层次性

从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进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往往只有典型的几个实训课程:《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这些实践课程所训练的专业技能仅仅只是会计专业技能的一小部分,不能涵盖全部会计专业技能。而简单设置的几门实践课程也谈不上层次性,无法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得到训练,更不可能实现专业技能的迁移和提升。

(二)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情况看,大多数是集中在课堂内进行,学校统一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训。但课堂内实训毕竟时间有限,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欠缺自我思考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层次的训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就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勾稽关系,因此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因此必须要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因此重视会计技能创新性也是高职会计改革的重要手段。

(三)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性

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资料,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成为高校的会计实训基地,即使愿意也总是敷衍了事,造成实习环节往往没有实质性效果。

二、“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方面,依据会计职业能力分析表,将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分成“四个层次”,即专业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并相应地开设各类实训课程,以实训周的形式在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展开,体现技能训练的阶梯渐进。“两维”指的是在每一层次设置“实训、实习”两维模式,在每个学期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如下图所示:

三、“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四个层次的阶段训练

1.专业基础技能层次

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与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其中认知实习是要求学生在学完《会计实务入门》这门课程之后,利用一周时间到企业感知企业财务;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出纳技能实训以及点钞、珠算、小键盘输入等技能的培养。如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中,要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简单会计报表等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与手段,培养基本的实践技能,为以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提高技能层次

在学生掌握了企业的基本账务处理之后,进入专业技能提高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专业核心能力实训与跟岗实习,其中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具体包括:成本会计实训、外贸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这个层次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采用“分岗、轮岗”模式来完成各个实训项目。跟岗实习就是在训练完上述课程之后,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跟着师傅具体操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月的跟岗实习,提交实习报告与总结并汇报,从而加深对企业岗位流程及工作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专业综合技能层次

专业综合技能层次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会计实务入门、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实务、税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安排4周课时来训练。主要包括ERP沙盘演练、小企业ERP系统实训及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通过这个层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创新层次

会计岗位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岗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人才。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非常欠缺。因此为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层次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手工、电算做账大赛及大学生科研课题竞赛等学校的各种财经活动类竞赛。

(二)“习训融合、阶梯渐进”实训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完成的,而真实的企业接触比较少。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首先是认知实习与基础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的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及相关会计资料,能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为会计基础技能、出纳技能等基础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跟岗实习与专业核心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在这两个学期中,要完成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电算会计等核心技能实训。而跟岗实习是学生利用第四学期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跟着企业的师傅操作,主要是做一些凭证的填制与输入、凭证的黏贴、账簿的登记等基础工作。通过一个月的跟岗实习可以巩固对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的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是顶岗实习与综合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五、六个学期进行,第五学期学生要完成综合技能的实训,然后进入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形成实习报告。当然为了保证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综上所述,“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中,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四大模块融合实训与实习,呈递进关系,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提高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创新层次体系实践技能的创新性。

四、“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落脚点是企业,担负着企业一线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因此实训教材应该立足于企业实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指本着校企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具体来说,学校应选派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小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各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等一系列内容,结合相应理论知识编写教材大纲,规定人员分工、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共同开发完成时间、教材鉴定与审核等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确认,然后进行教材编写工作。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内教师一般都拥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企业则可以为校内教师提供实践舞台。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采用两条途径:一是“走出去”,即派骨干教师利用假期或脱产深入到工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账务处理整个流程,审计过程,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等,当然学校应该专门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计划与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二是“请进来”,教师队伍中可以适当地请一定比例具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会计师或者是财务经理来学校做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学校兼职,承担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建立仿真性的校内实训室

构建“四层两维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室、出纳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室等,各个实训室要做到“三个仿真”,一是“环境仿真”,实训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资料仿真”,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训资料,实训资料不能采用传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三是“操作仿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要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来操作,采用“分岗、轮岗”的模式,真正达到与企业会计工作同步。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让“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落实,除了要保证高质量的“校内仿真实训”之外,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因此必须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顶岗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笔者建议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三是与会计公司建立联系。如认知实习就可选择在生产企业,因为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一般不是安排在会计部门,而是在生产车间,让学生认识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在实习中也可以邀请会计部门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会计流程,并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会计凭证,增加学生对会计工作的了解。

总之,“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然而,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兰自珍,徐文杰.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17-19.

[2]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28-30.

[3]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1):98-99.

第4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 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校企合作; 中期实习; 多专业综合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高低与学生职业素养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正相关关系,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水平越高,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越丰富、职业素质就越好、职业能力就越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亦然。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把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三个重点之一。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在改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就如何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进行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根据具体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并结合会计职业的相关特点,对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途径、方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一、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要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水平,必须要把会计教学与会计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会计专业与会计职业、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工作的职业标准和工作内容、会计教学过程与会计工作过程相对接,将会计职业因素融入会计教学过程。会计职业因素融入会计教学过程越多,会计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内涵就越丰富,职业性水平就越高。而要实现这样的联系和对接,使会计职业因素尽可能多地融入到会计教学过程之中,就需要行业企业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教学过程就没有职业性可言,行业企业参与的广泛性与深入度不够,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水平就不会很高。所以,要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水平就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主要方面,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师资队伍、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等几个方面和环节。鉴于各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下面仅就高职会计专业在推行这些工作中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校企共建会计师资队伍

校企共建会计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业务实践锻炼和学校聘请行业企业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进行教学能力培养,即建设“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学校可根据专任教师的状况采取脱产锻炼和不脱产锻炼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而言,专任教师比较宽裕的可采取脱产锻炼1个学期或学年、3-4年轮回1次的方式;专任教师偏紧的可采取寒暑假不脱产锻炼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关键是要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管理、落到实处、务求实效。对于后者,鉴于校外兼职教师的特殊身份,学校首先是要尽可能地与行业企业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以寻求充足且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来源;其次是要通过教研活动、恳谈会、总结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升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要注意校外兼职教师行课时间的协调与应急调整。

(二)关于会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长期以来,会计专业始终存在着实习基地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校内难以建立与专业人数相匹配的实习基地或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着学校难以解决的障碍,即在实际工作中,财会部门是一个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信息汇集并将其加工处理成会计信息的要害部门,出于对信息及其加工处理过程保密等原因,除了订单培养及就业式顶岗实习以外,企事业单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为了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努力寻求其他替代办法,如学校自己建立记账机构、与社会上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机构、税务师事务所等,下同)合作建立实账工作室或实账训练中心、以社会上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等。这些替代办法虽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或潜在的危机。笔者以为,相对而言,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以社会上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院校还可采取校企合建实账工作室和自办记账机构的办法给予一部分学生额外的工学交替式实习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基地不足,就把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校内实训上,除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以外,几乎不再安排其他实习项目,而且实训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方面,实训指导也主要由学校的专任教师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践教学环节就很难说有多高的职业性水平了。

第5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一、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会计岗位的多样性以及实习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首先选择的实习单位性质不一,有的去制造业,有的去商品流通企业,还有的去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其次实习的岗位大多跟会计相关,但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出纳、材料会计、库管员、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三)实习指导松散化。由于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岗位多样等特点,导致管理存在松散化,学校不能深入到全部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平时只能依靠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感觉。所以,学校务必增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强化过程监督和指导。

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院按照“实习前动员,实习中督导,实习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顶岗实习的每一步,确保学生在顶岗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就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一)实习前动员1、严密规划。在实习前,一定做好严密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目的、方式、进度、内容、岗位、管理、实习报告或实习手册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多项内容。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2、做好动员。做好规划之后,要提前进行学生顶岗实动员,吹响实习的号角,宣传动员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三是顶岗实习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动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3、寻岗定岗。顶岗实习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找到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首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联系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寻岗、定岗,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岗位。确定岗位后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台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把好实习的第一关。(二)实习中督导。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确定后,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三方联动,进行过程督导和管理,把好实习的第二关。1、学校过程督导。学校层面,务必做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全过程指导、无缝式对接”,要求学生做到“每周有日志、每月有汇报,结束有报告”。由于实习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实时指导,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1)每周日志。实习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实习体会与收获,每周至少要求学生写1~2篇实习日志,随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实习日志,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2)每月阶段性汇报。一个月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整个月的实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倾诉工作中的苦恼与欢乐,有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去分享实习的收获。(3)实习报告。实习全部结束,每位同学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实习报告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单位简介、实习过程、收获与体会、实习单位评语等内容,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档案进行留存。2、实习单位实战指导。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到了直接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情况应全部在实习单位的掌控之中。从考勤、职业道德、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实践技能、专业指导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将学生视同单位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严要求、强管理。3、学生自我管理。学生本人作为顶岗实习的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学会自我管理。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经常保持与学校的联系,按要求汇报实习情况;经常关注网上公布的与毕业生有关的信息。(三)实习后考核。顶岗实习的考核分为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考核,占总成绩的60%,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成绩全部由企业完成;第二部分为实习指导教师给出,占总成绩的40%。实习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日志、阶段汇报及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指导人员的评语、实习效果等对学生实习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实习成绩。

作者:张永欣 白玉翠 高国云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第6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 财会模拟实习 教学环节 师生角色 操作指导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都较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校外实习较难。因此,增强财会模拟实习效果,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适应社会需要,应当引起财会教师的高度重视。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与岗位要求完全相同的实验操作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形成工作能力,为学生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财会模拟教学环节。

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环节可分为两部分:单项模拟实习与会计综合模拟实习。

(一)单项模拟实习。

单项实习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习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在会计凭证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验,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实习,结账和错账更正实习。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实习。在固定资产的教学中进行累计折旧计算表的编制实习,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实习,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实习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

综合模拟实习一般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习是把—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模拟操作演练,并利用财务报告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综合模拟实习的资料,可以采用某一单位某一特定月份(通常为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进行模拟实习。

二、财会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在财会模拟实习教学中,首先应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模拟中的地位。

(一)教师是实习的指导者。

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实习的环境氛围,教师是实习的指导者,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顺利完成实习环节。例如:在模拟经济业务中销售库存商品50000元时,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设计在模拟实习中需要的角色(销售员、出纳员、库存保管、记账员),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处于模拟实习的主体地位。

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目的是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处于财务人员的位置,面对一系列的经济业务,运用所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处理,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尽快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的角色中去。例如在厂部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中,厂部人员首先应说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张借款5000元的借据,经有关领导审批后,交出纳员,出纳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将款项借给该人员,出纳员将款项交给该人员时,要在借据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据此记账员编写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

将此笔会计分录输入到记账凭证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预借差旅费的结算关系是企业与职工的往来结算,它的实质是企业将要发生、但尚未发生的费用。在费用尚未发生前,不能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必须先作为企业的应收债权核算,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待出差人员出差回来报销时再转入“管理费用”账户。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实习教学,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这类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

三、教师在操作指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精心准备。

在学生模拟实习前,教师必须先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在操作指导中掌握重点,突出难点,有的放矢,使学生在操作中少走弯路。另外,还要为会计模拟实习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包括手工操作实验所需要的记账凭证、各种账页、科目汇总表、会计报表、凭证封皮、账绳、胶水、装订机、铁夹子等。

(二)复习财会理论知识。

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七个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复习一下几种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使学生对模拟实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做到有章可循。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会计法律法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记账、算账、结账及更改错账。

(三)让学生首先熟悉操作要求和实习过程。

在模拟实习前,准备好资料和实习用品,还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中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特点,掌握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开设要求。

(四)建立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

使学生掌握哪些科目用三栏式账页,哪些科目用多栏式账页,哪些科目用数量金额式账页,了解什么是订本账,什么是卡片账,什么是活页账。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实习的核心阶段,教师应加强指导,并由教师以规范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为例进行演示讲解。

(五)成本计算。

这是实习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根据财簿的有关资料,编制汇总表和分配表,教师要结合书中成本计算章节中的基本计算程序,按照教材所列举的表格和资料来源,帮助学生共同查阅账簿,共同编制有关表格,给他们一个完整的查账填表计算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规范例子,以便以后的工作中参考。

(六)进行结账。

教师可结合书中结账这一节内容,对怎样进行月结、年结、期末转账作详细辅导,并举例说明。使学生弄清明细账、总账分别怎么结,要不要结出本期发生额与余额,划不画线,划几道线。

(七)编制会计报表。

教师应预先复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填写方法,尤其是报表中部分难填的项目,如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栏目。

第7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会计毕业实习实习考核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张尧洪(1962-),男,浙江嵊州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应用及教育与教学管理。(浙江金华321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12-02

一、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的内涵

1.成为合格员工的实习管理。企业方面,首先要收集国家涉及该企业业务有关的各项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单位规章制度、主要业务环节、业务内容和内部控制程序;其次单位领导和实习主管就实习事项做好沟通工作,把学校专业和指导教师电话告知主管,提交学校的实习计划书。学校方面,毕业生要定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单位信息、主要岗位以及工作内容,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环境,从而锻炼学生融入实习单位的能力,形成与实习单位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以毕业实习手册的形式,告知单位领导、指导师傅、学生个人和指导教师各自应完成的工作,尤其提醒学生必须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师傅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具体实习单位与岗位调查和管理。通过对学生实习内容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具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填审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簿等,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28.76%;完成出纳业务,办理现金结算、登记日记账、编制银行结算凭证等,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24.05%;完成税务控制及申报业务,使用税控软件、红字冲销发票等,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23.85%;完成仓管岗位业务,办理盘点、出库单和保管账登记等,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20.71%;完成工作量统计、定额计算、费用分配等数据统计工作,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17.51%;操作办公软件,制作WORD文档、编制EXCEL表、制作PPT等办公软件操作工作,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17.33%;完成非会计方面的工作,如营销员、人力资源管理等,占全部学生实践活动的20.18%。从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调查,学生的毕业实习内容随着单位与岗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不能简单地按专业对口和岗位贴近度进行规范,应按就业为导向原则,先就业后择业的顺序,强调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实习机会,不懂就问,提高实习就业的成功率。

二、会计专业毕业实习教师的指导管理

1.重视毕业实习前的组织发动和教育。学生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岗位,接受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学生+员工这一双重身份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强调毕业实习的目的,明确毕业实习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注意毕业实习期间的安全,了解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流程,加强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认识,缩短不适应期。

2.加强毕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为保证高职生毕业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保证工学结合教育培养富有成效,学校建立校院二级、院企双元的毕业实习管理机构,派督导专人监控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学校广泛征求合作企业的意见,共同制定并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会计专业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等要求制定与完善毕业实习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校规定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必须实行“双导师制”,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具体管理流程设计如右表所示。

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教室,充分利用现代通讯、MSN、QQ及视频窗口等现代网络手段和文件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在实习管理教室进行实习管理操作,记录实习管理过程。

三、毕业实习教育结果的考核管理

毕业实习课程评价与考核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毕业实习成绩考核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学校将毕业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考核评价指标由平时出勤表现、工作态度和业绩评价、实习体会和实结报告四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依次为20%、20%、30%、30%。企业和教师根据学生顶岗期间的表现、与单位师傅、学校指导教师的联系,进行实习的纪律、态度端正、资料的正确和完整性的考评,其中企业评价占全部成绩的40%,教师评价占全部成绩的60%。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小组评优,学生以口头形式汇报实习的工作与心得体会,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以20%比例评选毕业实习优秀学生,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四、毕业实习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反思

根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就业跟踪调查,会计专业半年内的就业单位与实习单位一致性大致保持在45%,同学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有近63.71%的同学认为沟通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毕业实习典型交流材料反映最多的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提出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把它切实落实在各课程中,特别是对案例讨论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增加管理学基本原理、数学及统计学应用的要求,可以针对学校周边店铺进行各种主题调查,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注意调查过程中的交流沟通设计;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增加人文素养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职业文化修养;将学生的学习及工作态度的训练作为每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8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能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大高校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都有采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范围程度、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加强每个具体实践环节。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多,对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尚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以会计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结合各主干课程的开设目的、内容特点、时间安排、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等,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同步实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公司实习、实验室综合实习等)纳入其中,构建一个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与进一步探讨。

一、以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列示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括号内标明了应采用的与该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形式。图中箭头表示各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括号内以斜体字列示的为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及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实施

(一)应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1.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

作为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应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步实训。同步实训是指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个直观了解,帮助学生及时、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会计学原理”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简单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训,学生直接接触各类仿真或真实的凭证、账簿及报表,既可以避免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实训资料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教材,分段选取使用。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例如,在讲授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时,可以设定采购人员、审批领导、出纳、会计人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经济业务的实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令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习理论知识、增长实际技能。

2.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范体系;掌握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该门课程实务性很强,涵盖了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需的主要理论和技能。因此,这门课程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职业敏感性、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相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同步实训内容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性强的问题展开设计,包括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流转税税务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同步实训,可以设计、提供股权转让协议、资产评估报告、产权转让交割单、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等多项相关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让学生接触、分析、运用这些实务中真实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凭证,培养学生运用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的能力,贴近实务,增强真实感。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法,给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同步实训项目开发成可供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开放型实验项目群,并配备多媒体实习指导课件及自动阅卷评分功能,使师生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实训资料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开发的。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进度与课程同步,其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较强的务实性,其每章对应内容均应分析讨论一至两个相关案例。该课程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取得,有的教材自身就附有配套案例;也可以自行开发,或选用专门的案例分析教材。案例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同步,成绩可以单独考核,也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3)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进行的以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编制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教学形式。“中级财务会计”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完成一套模拟实习资料,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模拟实习应该手工与电算化并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上市公司为题材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商品流通行业或服务行业均可)。时间应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成本会计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接触各种成本计算单据,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并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使其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重点及特点有个直观了解。该课程相关实训资料多为各院校自行开发,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校内模拟实习。“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套工业企业模拟实习资料,以对全套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整演练。

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工业企业为例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二)建议开展配套实践教学

以下课程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财务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过程,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审计学”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运用国际会计惯例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国际差异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等内容。

(三)应开展的、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

1.公司实习

公司实习是指直接让学生到实习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公司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熟悉专业操作和工作流程,是其他各种实践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公司实习是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或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应结合报告内容及其在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的表现单独进行考核。

2.实验室综合实习

实验室综合实习是指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综合性实习,一般可采用ERP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经营流程。与校内模拟实习相比,从深度上讲,除了基本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如租赁业务、债务重组业务、合并业务等;从广度上讲,不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将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法等多门课程及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实验室综合实习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验室综合实习应该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实习成绩应该单独考核。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社会调查、参观等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构建科学、成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保障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实现,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这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形成科学、权威的结论,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付.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2008.12.

[2]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3]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08.6.

第9篇:会计的实习内容及过程范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一、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及教学改革必要性 

金融企业会计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是把会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运用到金融企业这一特定部门的行业会计。该课程属于专业课程,专业技术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又涉及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应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金融学及相关金融实务课程之后开设。与一般工商企业会计相比,金融企业会计不但在核算内容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核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具有高度统一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服务与监督的双重性特征。这些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能沿用传统工商企业会计教学模式,而应建立以金融企业会计仿真实验为主,加大实训教学的新型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模式。 

二、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性教学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时间保证不够。尽管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时间短,缺乏相应的办学及教学经验,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市场。目前高职教育中有些教学工作者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甚至认为实践性教学可有可无。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中,同样存在着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再加上有些院校实践设备设施短缺、教学时间安排不足等原因造成实践性教学有名无实。有些院校就是开设了少量的实践课,也仅仅是在教室或实训做一下单项基本的练习,很少进行全套、综合、仿真金融会计练习。 

2.教学规划不足,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开办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条件,书面上说实践教学可利用校内电算化会计手工实习室、电教室、模拟银行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可现实利用怎样呢?笔者调查得知,将近有一半院校,由于规划不到位、管理没到位,不但造成教学实践资源的闲置、浪费,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实践性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首先,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普遍采用的还是“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形式,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动性。对此,虽然教师们曾尝试过如设计案例、设计问题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但对于技能性要求很高的金融企业会计来讲,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动性仍显得力度不足。因而,针对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金融会计的学习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金融企业会计的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更多地实践、思考、创新。 

其次,从教学工具上来说,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一般是以选用高校编写的教材为主,其缺点是内容雷同,精品太少,缺少适合学院教学情况的自编教材。再者,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大多选用普通教室上课,很少利用多媒体、模拟实习室进行仿真训练。而教师所用教案也大多是授课老师结合教材自行编写教案,如果授课教师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业务不够熟悉,就很难把握金融企业会计的重点技能、技巧,因而也难以把那些学生上岗后马上能真正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最后,从考核方式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目标的转变,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当随之变化。许多院校在这方面已有所探索,但仅有方式的转变还不够,我们在设计考试方式时还应以导向性考试目标为原则,重点考查学生对金融企业会计基本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4.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有些高职电会专业名义上说是有几个校外实习基地,而实际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或者说在2+1教学模式中的前两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根本就没去过基地,不知道实习基地在哪里;实习基地与学院的联系相当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根本没有发挥实习基地应有的基地作用。再加上个别院校经费紧张、环境因素的限制等,使学院也很难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从而使会计专业的金融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难以完整形成,也影响了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实施,致使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紧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甚至脱离实践教学只讲理论。 

5.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缺乏,教材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高职电会专业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高职院校专业任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增长显得有些滞后,致使现有专任教师无力拿出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性教学研究,部分专业课程仍由缺乏实践经验的授课教师担任,他们日常忙于课堂理论教学,很少到金融企业一线体验实践要求,很少结合当前金融保险实践情况,研究编写适合本院校需要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教材,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展开。 

三、对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现行模式的改革方案 

根据高职电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笔者提出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如下: 

1.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投入。高职院校在做好电会专业设置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应在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同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及顺序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会计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具体讲,电会专业的金融企业会计课程,应在结束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金融基础、银行实务等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开课,以使学生顺利理解、接受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践课教学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比例,课程实践课教学所占比例在40%左右,必须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和仿真模拟操作。金融会计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金融企业会计实践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学生能力来展开,配合会计技能训练进行。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软件投资力度,建立、升级金融实务及会计操作仿真模拟系统,真正让学生按照现代金融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仿真训练,增强学生对业务主管、会计、出纳、复核及库房管理等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更有金融会计实践能力的高等金融会计应用型人才。 

2.改革实践教学形式、内容和方法,采用新的实践教学手段。首先,在教学形式上,针对当前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不足的缺点,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形式、多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利用实习室进行单项练习及综合仿真训练,利用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利用实习基地作课堂强化技能练习等。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按照现代金融业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教学。比如银行业务应设置业务主管、会计、出纳收款、出纳付款、复核及库房管理等职业岗位,分别让学生仿真训练各岗位的实践操作,强调学生在各岗位应注意的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岗位的模糊认识,从而熟悉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操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金融会计人才。 

再次,在教学工具选择上,金融企业会计在选用理论教材上应结合各自情况,减少人力投入,选择具有通用性和前瞻性的高职精品教材;而模拟核算资料、实践案例等这些资料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最好建立高职院校统一的案例库、题库、老师教案库,以积累优化资料,实现优质教学资料共享。 

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应注意考核方式是由新型教学方式决定的;随着教学方式多样化及实践教学比重加大的变化,考核方式应从期末一卷考核中解脱出来,将平时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课堂发言,仿真操作计分,顶岗实践表现等各种考核方式组合起来,综合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 

3.充分运用教学基地,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的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背靠金融业在校外一般都建立有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诸多方便,但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实习基地还可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要培养的是一批应用性人才,这些学生来自高中的课堂,没有对金融业的感性认识,没有对金融实务的切身体验,更没有对各会计岗位职能职责的切身感受,平时教学中我们老师课堂理论说教太多、还嫌空洞,远不如提前把他们带到实习基地的职业现场感受感受效果来得更好。或者,也可以让基地专家工作者到课堂给予现身说法或专题讲座。同时,也可以利用院校的各种关系让我们的教师、学生多与基地联系交流,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建立一到两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密切的实习基地,切实有效地促进金融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的紧密结合。 

4.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由教师水平决定,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金融企业会计教师的素质。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选择课程授课教师时,应注意选择有在金融业工作背景的教师任课,实践课教师最好从学院实习基地选取。(2)通过顶岗实习提高现有会计专业授课教师金融会计实践教学能力。顶岗锻炼的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确定。(3)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交流、考查、学习先进院校金融企业会计教学的教改经验与成果,为我所用。(4)高职院校应不惜代价,主动出击,深入到金融企业招贤纳士,将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更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会计高手”充实到学院教学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