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家庭传统教育精选(九篇)

家庭传统教育

第1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1.从家庭教育发展的环境媒介来看。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环境具有封闭性,家长和长辈在教育中具有权威地位,家长总是扮演着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着被教化者的角色,这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会教化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因为互联网所营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而网络的开放互性使家庭教育环境由封闭性权威性向开放性民主性转变。但是无论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然而,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一般不易察觉,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2.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入手,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而到了近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立足社会,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认为只要孩子在考试中有好分数,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就行,而渐渐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网络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题,不仅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品德教育或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并且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家长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学做人。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能够创新科技的主体———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创新的人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品德是良好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从而成为人际交往的有利保障。因此传统家庭教育中对品德的重视是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

3.从家庭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来看。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家庭都重视家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敬业守法作为家风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进行教育。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的分析辨别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由这几点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教导言行为主。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家庭教育方式开始向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变革。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网络技术使家长们能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再把自己作为权威,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孩子对家长不再是盲目地遵从和依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自主学习,塑造自我。但是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从古至今都不能否认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出表率,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不管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都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第2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第4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古代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游牧为主,家庭教育的内涵丰富,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品格、民俗文化、道德等特征。家庭教育对维系蒙古族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众多专家学者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颇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介绍。

一、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当他们在田间耕种、山间狩猎、放牧时,都会向子女后辈教授这方面的技艺技能。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让后代子女更好的适应自然、社会与家庭方面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例如,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教子女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技能,一般来讲父亲教儿子学习狩猎和游牧的技能,母亲主要负责教会女儿怎样做家务,传授她们如何缝隙衣物、烧饭猪肉、酿制奶酒等技能。父母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此外,蒙古族人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的品质,教导孩子直面困难,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借此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劳动中培养形成艰苦奋斗、豁达乐观的高尚品质,增强孩子对家庭、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二)传授家庭美德教育。一般意义上家庭美德是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它具体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价值观取向、家庭精神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①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一直是蒙古族人的良好风尚、优良传统,这一传统集中体现在蒙古族的家庭美德教育中。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蒙古族人民都非常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尊重母亲、帮助弱势困难群体。族内的重要事情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决议,长辈的谆谆教诲与无私帮助常使未经世事的晚辈受益匪浅,所以听取和遵循长辈的教诲俨然成为蒙古族人的传统习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蒙古族的社会生产中男女分工明确,但是蒙古族人并没有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形成了尊重女性、歌颂女性的优秀传统。

(三)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由于蒙古族人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所以他们形成了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蒙古族人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知道要想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像对待父母一样保护和尊敬自然。也正因为蒙古族人认识到这点,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他们的祖祖辈辈得以在这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蒙古族人从小就教育子女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向子女灌输“破坏自然环境就等同于掐断自己的脖子一样”。例如,蒙古族人日常的生火煮饭都是烧的牛羊马等动物粪便,或者去捡一些枯枝杂叶生火,他们绝不会为了生火煮饭而去砍伐森林树木。②其实烧动物粪便不仅可以净化草原空气,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率。此外,蒙古族人珍惜水资源,他们从不会向河中乱倒垃圾,污染水源。蒙古族人经常根据季节变换进行轮牧、倒牧与禁牧,这样可以不仅给草原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草原植被得到较好恢复,牧草质量提高,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二、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蒙古族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所以教育方法也是形式多样的。以下介绍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典型有代表性的。

(一)口述历史。以历史故事说理是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蒙古族人流传下来很多教导子女的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例如:《成吉思汗的故事》、《额儿古涅昆的传说》、《阿澜豁阿折箭训子的故事》等都能体现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故事传说集中反映了蒙古族的英雄事迹或者蒙古族人敢于与与大自然搏斗、不怕困难的精神。父母在空闲时间会给孩子讲蒙古族祖先的故事传说,例如父母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集勇敢、智慧、胆略、高尚于一身,是蒙古族人民崇拜的英雄代表;③除此之外,还有成吉思汗母亲养育子女的励志故事,蒙古族史诗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江格尔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传说世代流传于蒙古族民间,如同一脉脉清泉滋润着蒙古族少年男少女的心田。

(二)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蒙古族人传统家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实际中身教重于言传。由于蒙古族人世代过着草原放牧的生活,所以他们逐渐形成了注重实干的社会风气。蒙古族父母教导子女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孩子,让子女逐渐学会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提高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能力。父母对子女进行滔滔不绝的说教场景在蒙古族人家庭里是极少看到的。如果子女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会打骂子女,而是耐心的教育子女,给孩子反省和改错的机会,他们也会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子女到了能说、会听、能视的年龄阶段时,父母便其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角色,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谆谆教导。但是父母只凭说教是不可行的,尤其对于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的子女来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比说教更重要。蒙古族人民相信只有将言传和身教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超强的教育效能。

(三)以谚语育人。以谚语育人主要指通过引用一些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教育后代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蒙古族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谚语基本都是传统的格言。在家庭教育中除了父母亲戚赐教谚语外,左邻右舍街坊邻里的老人也会赐教谚语。父母经常会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正反方面的历史故事或者世代相传格言警句教育子女。例如,父母会给子女讲历史上铁木真母子的故事,由于铁木真的父亲被毒死,帖木真母子丧失贵族资格,沦落为寻常百姓的穷人,那是铁木真才九岁,他们母子无依无靠,相依为命,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当铁木真射死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时,母亲气愤的说他“你这孩子像狼像虎又像猛禽般恶毒啊,我等影子之外无同伴,尾巴之外无甩鞭,你却为之伤害他人。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箴言还有很多,例如,培养子女辨别是非观念的箴言有“离间者之美言要三思,忠贤者之勤告要听取”;言行举止方面的箴言有“说万句空话,莫如办一件正事”等等。

总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蒙古族人走向社会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的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培育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影响改变着蒙古族人知情意行等素质结构。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与迅猛发展,随着现代信息化的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面临这种危机,蒙古族人如何继续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讨论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上,深入挖掘传统家庭教育价值,探讨怎样传承传统家庭教育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发掘传统家庭教育的涵义,以期为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做出更具指导力、新颖性与说服度的研究。(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注解:

① 包玉柱.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J].中国民族教育.1994(1).

第5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一、父母或长辈本身就是一种传统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都是重要的,对于主要靠文化认同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而言,传统就更加重要,因为它就像是我们的影子,抛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像德国作家沙米索的小说《出卖影子的人》中的主人公那样,变成一个“没有影子的人”。哈耶克曾说过,对于传统,即便我们一时还不能理解,也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因为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也许还不为我们所知的智慧。现在的人可能不缺知识,学习知识的渠道很多,方法也很多,家长也高度重视,我们那么多大学,年年在扩招,所以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的文明有没有进步,我们的文明有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有文凭的人的增多而提高。比如,乘火车时经常看到车厢里有的孩子随便跑、大喊大叫,家长就是不管,其实是家长想让孩子有个天真自由的个性。但是他们的自由妨碍了别人的自由,这就是自私,这些孩子是需要规矩的。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一个人有文凭不代表有文化,一个人有文化也不代表有文明。一个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一个社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应该有文明,社会成员应该有教养。现在我们的情况实际上是有些人社会文明程度太差,你再有钱,经济再发展,城市乱哄哄的,不排队,不让座,乱闯红灯,不讲规矩,没有一个人会幸福的。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文明程度的培养,是一项超级艰巨的任务。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家庭的社会功能除了繁衍后代、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 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因此, 只要家庭存在, 家庭教育就会存在。而父母或长辈本身就是一种传统,一种一代与另一代之间的传承。

二、从《弟子规》开始教孩子学做人

中国如今有上亿独生子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这一大批独生子女很聪明、很优秀、生活很优裕,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如何让从小就习惯了宠爱、独占的孩子懂得感恩、分享、回报?如何让从小享受很多自由的孩子懂得约束、懂得退让?要是能寻找一本教材的话,《弟子规》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弟子规》在全国各地都受到重视,变得越来越“热”。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位用它来培训员工。道理很简单,很多企业招进了学历很高的大学生,可是后来发现这些大学生知识没问题,技能也没问题,就是不怎么懂规矩、守规矩。

《弟子规》就是中华民族子孙的戒律和规矩,也是把文化落地到文明的一部最重要的规章和指南。《弟子规》中不仅仅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守怎样的规矩,更是提出了“有余力,则学文”,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品德;而对于众多成年人而言,《弟子规》的再阅读也是一次返璞归真之旅、一次再思考的过程。

作为蒙书的《弟子规》,短短1080字,360句,113件事,看似不起眼的一本书,实际却蕴含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当然,《弟子规》不会包治百病,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东西拿到现在来用,肯定有不适用的地方。就拿孔融让梨来说,现在的孩子哪还有把东西自己不吃让给别人的啊?因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社会和家长也未必很在意这个问题。家长们都把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把孩子的营养抓得很紧,反而没把精力集中在让孩子学会懂事和孝顺这些浅显的道理上。《弟子规》所讲的内容今天来看,是属于道德最底线的。

这么多年,为什么《三字经》一直没有被淘汰、取代?因为它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集”,而且易于记诵,态度中正平和,不仅孩子应该看,大人也应该记诵,时常拿出来看看肯定没坏处。孩子对《三字经》的记诵最好是八岁、十岁之前完成,但是对它的理解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三、父母要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为家长,孩子要学的知识,你勿需门门都懂、样样都会,但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责无旁贷。

要细化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内容, 锁定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重视对儿童进行“孝道”的熏陶, 使其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也要从小培养自立的理念、树立自理的意识和培养自立的能力,教育子女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使子女形成不恃门第、自食其力的思想,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交往的能力。还要培养坚韧的品质和受挫的能力,放手让子女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感受挫折, 通过真实的挫折及其感受来提高其耐挫、抗挫能力。否则,当子女进入到社会环境中,往往容易因迷茫和不能承受而走极端。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以身作则。只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传统东西的尊重和兴趣,才能激发子女的热情和意识。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错的是小事而忽略。一位孩子只因为想吃东西,就偷偷地把小朋友的水果拿走悄悄吃掉,这时候,这位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孩子,反而说孩子只不过是拿了个水果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也许就因为家长这样的一个行为导致了孩子终身的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教育孩子不要嫌弃事情小而忽略它的厉害。

父母要做到身教先于言传和言传身教相结合,搞好家庭氛围,让子女在生活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蕴涵,培养子女对传统的理解,而不是像某些信息载体宣传的那样,只是一味地对“封建”东西的批判和摒弃。要培养子女的判断力和理解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缺乏对事物最起码的分析和判断,盲目排斥传统文化而追随外来文化。

第6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和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则逐弱化,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因此,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成为必然。以《弟子规》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居于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着无可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完成其现代化转化,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对构建现代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的中国家庭指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和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家庭。古代中国,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表现在: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2、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传媒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由此可以看出,现存家庭教育模式无论价值观念层面、教育职能层面还是具体的教育手段、方法层面都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转轨期的社会孕育着新型的家庭,需要全新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实践角度看,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也是对现有家庭教育反思的结果。同传统家庭教育相比,现存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逐渐被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现代家庭教育应强化其德育职能,尤其是摆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位置。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使品德的不断提高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统一起来。笔者仅以当前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最被国学教育者看好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为例,进一步剖析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弟子规》从宋朝开始推行,流传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曾经盛行一时,被誉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进行深人研究,使之为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服务。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必须抓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但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儿童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儿童在这里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最初教育,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在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方面,《弟子规》特别强调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养成听话、孝顺的习惯。儿童在幼年时期,尚未在经验和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不具备,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家长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其表现,随时对之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是非善恶标准。

    (二)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了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以上规范要求青少年抓住今日时光,讲究个人生活卫生。而现实中的青少年,衣帽不整者有之,奇装异服,生日宴请,攀比奢华,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者有之。这也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事先做人,学智先学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备,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三)诚信克己、慎言向善,重视人际交往的道德修养教育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人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人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四)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情感追求教育

      《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人则孝”、“出则佛”、“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追求。其中“人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梯”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

    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与起点。因而,古代众多童蒙教育中都强调孝的内容,提倡“百行孝为先”,认为这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和道德实践的起点。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过多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家里的困难。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而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尊重教育是满足别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个体才能获得被别人尊重的情感满足。尊重他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弟子规》“出则佛”条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如何尊重人的教育。

第7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一、主体性意识缺失的表现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因此,主体性意识缺乏导致的必然后果就是一个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为他的行为或者活动承担相应的自主能动性,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承担的意识。对于当前我国青少年而言主体性意识缺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学生的学习意识薄弱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和学生们的学业负担相较于上个世纪而言有明显的减弱,但是反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却不容乐观。现在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和大学生各个阶段来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混日子”的想法,不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之中,需要依靠考?和成绩来牵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啃老族”的出现

据一项社会调查得知,现在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现在年龄在21岁到31岁之间的年轻人约为2.2亿,而这部分人中竟然有高达35%比例的年轻人(接近780万人次)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依靠父母的接济来度日。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结婚的,育有子女,让年迈的父母来承担他们以及子女的生活,这对于父母而言是何其沉重的负担。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最多两个孩子,孩子数量的锐减使得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施了多方面的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二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整体社会环境好转,孩子面临的各方面压力都有所削减,使得孩子从心理上失去了拼搏奋进意识,直接导致了懒惰思想的滋生;三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的影响,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普遍出现,有的人在社出现,社会上频繁受到挫折和打击,连续的挫败感使得他们不愿意面对竞争的环境,选择躲在父母身后寻找庇护。

二、家庭教育的缺少是主体性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主体性教育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导致孩子想象力下降、个性缺席、问题意识淡薄、创造力衰退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大的方面。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来自于教育,而教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它不是有组织、有领导、有严密计划的教育。教育者也都没经过专门训练,也不具备专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家庭中教育者资格的取得不用考核,只要生育了子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子女的教育者。这一切造成了家庭教育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相对在农村而言,这一切的起点又更加的低,农村的很多父母普遍学历不高,而且很多为了谋生出门在外,这就造成了农村孩子家庭教育极大的缺憾。

1、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淡薄

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父母接受的教育本身并不多,而且他们现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物质性回报,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不需要教育,更不需要接受过多的教育。他们对教育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孩子们没有从心底接受“教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观念。

2、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教育

还有很多一部分农村家庭的父母,他们本身对教育的认可程度很高,也寄希望于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但是由于他们本身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因此他们把教育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以孩子的成绩为唯一标准要求孩子,既不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更加对孩子缺乏责任、义务、实践等方面的教育,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孩子教育的畸形发展。

3、“留守儿童”是家庭教育的最薄弱环节

现在很多偏远的农村有超过80%的家庭,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仅留下子女和年弱的父母,由于隔代教育本身就存在极大的缺陷,这就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很多孩子出现了孤僻、寡言、自卑等倾向,还有很多孩子甚至从小就自我意识淡薄,连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极为缺乏,更不用说让他们去承担帮助和照顾别人的重任。

一个优秀人才的背后,我们总可以找到温馨与和谐的家庭支持作后盾,而许多人心理出现扭曲与畸变,大多数时候我们也需要首先从他成长的家庭入手寻找矛盾的根源。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家庭教育却还没有引起大家普遍的关注,其实这才是儿童时期教育的基础与关键,深刻影响孩子后天的成长与成就。

三、实施家庭教育需要构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家庭教育,可以侧重让孩子学会做事,即家庭教育要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要前提是:具有正确的实践意识,能够结合外部条件与自身需要,创造性的实现对已有知识经验与外部环境的基础的有效结合。

1、尊重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家庭教育首先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融洽的教育环境,平等全面的评价孩子并要求尊重孩子的主体意识。每个孩子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言谈举止等等,家长要允许孩子决定自己的行为并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禁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包办孩子的一切。

2、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都存在个性缺失现象,我们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卡得太死,没有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更多时候我们仅在乎孩子顺从与否,顺从的“好孩子”人人夸。家长给孩子留有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这严重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家长一定要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给予孩子发展的独立空间。

3、建立主体参与和合作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知识的获得不是主要的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家长一定要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孩子知识的增加,智力能力的提高,道德人格的成熟等多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孩子,但其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中“自我发展内在动因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对更高水平、更完善状态的期望和追求。在真善美的人格结构中,表现为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这种发展预示着人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才是真正的主体性教育。

第8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第9篇: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视角;家庭教育;有效性;思路研究

自唐朝开始,饮茶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在这一背景下,饮茶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而且这些优秀的文化理念能够对人们具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当前教育体系日益成熟,如今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机制上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出,尤其是家庭教育对人行为习惯上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如果想要确保其教学有效性,就需要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涵,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其应有价值和意义。

1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分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茶叶种植和应用的相关记载。而我国茶文化在形成和推广过程中,贵族阶级和文人士族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随着饮茶习惯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习惯,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剧,整个茶文化体系更加成熟。可以说,茶文化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想要体系化认知传统文化,就必须从茶文化切入,通过了解茶文化体系的内涵,才能对传统文化形成广泛认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茶文化体系内涵中丰富阐述了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理念。无论是茶道,还是茶礼,其中都有着丰富完善的价值观。比如在饮茶的过程,需要静心等待,需要用心品尝,而这一过程正是礼仪规范推动的结果。尤其是在茶道中,其倡导的是尊重,因此,认知茶文化,就是继承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其次,茶文化体系中还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其中更是融入了丰富教育理念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体系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体系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在茶文化中向我们阐述了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理解来对待复杂问题,同时也在教育和引导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性看待人生中各种问题之间的转化,因此茶文化体系中的教育价值,也能够使其更容易被融入到当前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后,茶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行为引导和规范,可以说是茶文化体系中所独有的价值内涵,随着我们对茶文化体系认识日益成熟,如今我们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可以看到其中存在正确的行为模式示范,因此其能够对我们当前所从事的活动提供有效指引。随着当前社会活动日益成熟,如今需要通过合理的文化内容阐述与展现,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2当前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日益突出。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理论水平,同时也能发挥和实现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完善教育体系就成为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仍然缺乏应用的重视,因此其价值和作用并不到位。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家庭教育体系缺乏完善的教学素材,事实上,当前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通过言传身教,并没有合理完善的素材。随着当前人们接触素材的途径日益完善,家长想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但是目前无论是家长的知识水平,还是教学技能,都缺乏应有的素材了解,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极为必要。此外,目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示范和引导。目前一些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其更多使用的是理论和普通说教,其效果不仅不理想,甚至很难实现其应有价值。因此,只有选择融入合适的要素,才能实现其应有教学效果。对于家庭教育活动来说,如果能够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势必能够优化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家庭教育应有价值。最后,家庭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正确理念的界定和认知。比如说,孩子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等。因此,合适的教育载体就极为必要。但是目前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念界定,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理念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完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家庭教育的具体目标。

3当前家庭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分析

在我们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知日益全面的今天,想要有效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需要从教育的初期开始,而家庭教育就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实现以下要求:首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注重文化元素的完善融入。文化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实质性影响。当儿童具备相应文化基础时,其才能发挥自身多样素质和能力。而融入文化元素,就需要有好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素材。通过讲解和阐述茶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喜欢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为学生成长奠定重要帮助。其次,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应该将整个教育过程与行为理念引导体系化结合。家庭教育不同于常规教育活动,其中更需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素质理念。因此,合适的理念内涵极为重要。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所以完善的茶文化内容可以为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帮助。以往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时,其使用的方法是说教式教育,因此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各种应有的行为理念缺乏必要认知。所以,当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予以切入,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最后,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将教育活动细化为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才教育等体系化融合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探索将孩子知识和素质以及整体技能培养体系化融合,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因素,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以往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和在意孩子的知识学习,这种较为片面的教育观念,就使得教育活动存在较大偏差。茶文化体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其中不仅包含了相应的教学元素,同时也有着相应理论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必然能够实现茶文化应用价值,同时也达到了家庭教育的理想目标。

4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家庭教育有效性思路分析

从当前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状况看,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影响孩子终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通过对目前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对整个家庭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并不到位。而茶文化体系的丰富度和完善度,使得我们可以体系化应用传统茶文化内容,改善家庭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首先,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融入到家庭教育体系当中。茶文化中包含内容元素很多,如果将其笼统的融入到整个家庭教育体系中,那么不仅很难发挥茶文化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更很难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实现两者互促共进的目的。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具体要求相匹配。因此,合适的茶文化素材极为必要。其次,在将茶文化内容融入到家庭教育活动中,需要注重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全面结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要结合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具体需要,通过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基本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将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整个学生教学活动中。我国茶文化体系内容丰富、全面,因此,要将茶文化与学生全面培养体系化结合起来,从而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础元素,而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环节,通过对中西方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活动并不成熟,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素材。我国是茶文化大国,而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能够给予孩子更多成长上的引导和帮助,而茶文化的示范作用,也必然会使得孩子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有效引导。通过正确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5结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自唐朝以来,饮茶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习惯之一。而茶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日益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活动中认识到传统茶文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茶文化中包含了正确的价值规范和行为理念,因此传统茶文化能够被应用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启蒙阶段,完善成熟的家庭教育将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而将茶文化应用到家庭教育当中,不仅能够实现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同时也能有效传承茶文化。

参考文献

[1]潘伟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5):128-134.

[2]侯月洁.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J].文教资料,2013(19):67-72.

[3]周艳芳.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兰台世界,2014(9):127-132.

[4]刘黎明.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教育,2014(21):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