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儿童的早期教育精选(九篇)

儿童的早期教育

第1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作为家长或是教师,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因此,不管是家庭和还是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例如幼儿园会为孩子制定每周的营养菜谱、家长会尽可能给孩子添加营养品:幼儿园每天都会保证孩子有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家长也会利用休闲时间带孩子去游泳、打球、在社区或到公园跑跑跳跳……等等。然而很少有家长和教师意识到,早期性教育对孩子一生健康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这就使“性教育”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个盲点。这跟家长和教师未能正确、全面理解“性教育”的涵义有关。

一、性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人们通常把性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对青春期儿童进行性知识教育。事实上,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俗地讲,性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孩子认识人体解剖和生育,并且是教他们懂得作为男孩或女孩各自的特性,为他们将来成为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奠定基础。

二、低幼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未能适时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从而给儿童的人生发展带来极其严重后果的例子比比皆是。

深圳南山区一位5岁女童因偷看小男孩撒尿被亲母体罚失手致死。法官认定其母是教育手段不当造成悲剧,从轻判刑。事实上,如果孩子的母亲适时让孩子了解男孩子与女孩子的生理解剖特征、并教以适当的行为礼仪――比如“偷看别人上厕所、洗澡都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就不会有偷窥的行为,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悲剧。从性教育的角度看,因为孩子的母亲没有掌握性教育的知识与方法,把5岁孩子常有的好奇行为当作“品德败坏”――这才是本次悲剧发生的关键。

三、低幼儿童性教育的原则

原则1:要掌握好时机

性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随机教育。它首先要求父母善于把握“可教的时刻――即自然而且很容易给孩子提供有关性信息的时刻”:如当孩子问“我从哪里来?”时、当你在给孩子洗澡的时……,而在幼儿园则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把性教育渗透于当一日生活环节之中。总之,低幼儿童的性教育不能像中小学那样设立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它要求家长、教师心中有准备,敏锐地把握“可教的时机”,巧妙地渗透性教育的内容,使低幼儿童的性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原则2:要掌握好分寸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性知识和信息需要了解。也就是说,不同时期,性教育内容的重点与讲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低幼儿童进行性教育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要拿捏好分寸:讲什么?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既是原则,更是技巧。例如,父母不应该也不必要向5岁的孩子详细讲解避孕措施;但是他们绝对应该从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向孩子灌输“防范性侵犯”的观念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部位是不允许别人随意触摸的,如果有人对你做些感觉怪怪的事情,你一定要说“不”,并且赶快告诉爸爸妈妈……

原则3:自然地对待“性”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把“性”当作自然的事物来看待:既不应将“性”神秘化,对孩子绝口不谈“性”的问题;同时也不应把“性”透明化,即在公众场合(专题讨论会除外)随意谈论“性”的问题。

四、低幼儿童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1、认识身体部位与自己的性别

家长和教师应该让孩子了解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名称和用途。在家庭里,父母在给婴儿洗澡和换尿布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像认识手、眼睛等器官一样,很自然的认识生殖器官的名称。同时也很自然地认识了自己的性别。通常这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抓住“可教的时刻”,或配合主题活动,借助图片、模型等让小朋友认识男孩和女孩生殖器官的名称。

2、性别角色扮演

这一部份的内容就是要让孩子不仅懂得作为男孩或女孩各自的特性,而且还能针对某种具体情况,做出与自己性别角色相适应的适当的行为:男孩子不能像女孩子那样穿裙子;如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那样站着小便。

3、“我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

“我从哪里来?”――这是3到5岁孩子通常会给父母或老师出的“考题”。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老师,都应做好随时“应考”的准备。如果成人事先有心理准备,那么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就显得比较从容:先简单回答(――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是妈妈的肚子里……),再根据情况判断可以跟孩子讲到哪一程度。其实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性教育的问题,还是生命教育的问题。

4、相应的礼仪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他必然要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这是孩子社会化的问题。虽然礼仪的问题受文化背景影响较大,不同时代、地区有不同的礼仪,但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对个人都会有以下要求:即不能在众人面前赤身裸体;性器官是人的隐私处,不能随便外露或让别人碰,也不能故意偷看或碰别人的隐私处;洗澡时必须关上浴室的门等等。因此家长和教师应从小教给孩子相应的礼仪,这样才能使孩子社会化过程更加顺利,同时也使孩子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5、防止性侵犯:

在西方国家,儿童性侵犯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我国,以往大家对这个问题似乎都不够敏感。比如在一些地方就有成人公开随意逗弄小男孩的生殖器习俗,大家对此都不以为然。严格来讲这实际上已是涉及到“性侵犯”的界限了。

第2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母亲;儿童阶段;教育职能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母亲,担任了儿童早期教育中第一重要人的角色。但是现代社会,许多女性在分摊职业和社会责任时,履行母亲职责的时间和范围却缩小了,很多女性在做了母亲之后,还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职能是什么,重视教育但不知道怎么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

早期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作为母亲,要想对孩子实施行之有效的早期教育,就必须要清楚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也需要首先了解儿童阶段的划分。

一、儿童阶段的划分

关于儿童阶段的划分,一般是采用儿童心理学根据儿童在年龄阶段中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来划分的。我国心理学者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为六个时期:1.乳儿期――出生~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17,18岁。因此,儿童期是指人生自胎儿期至青春期初期的阶段。但目前,社会公认的儿童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母亲在孩子13岁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青春期之后父亲的作用则更大。因此本文所界定的儿童早期阶段就是少年期以前的儿童阶段,即0~12岁的儿童。

二、母亲在儿童早期阶段的教育职能

1.乳儿期(0~1岁)――“母子感通”的建立期

由于怀孕、生育和哺乳功能天生为女性所独有,教养子女的功能,也就成了女性生育及哺乳功能的延伸。胎儿还在腹中的时候,其身体素质、感官能力、语言形成甚至性格都不同程度受到母亲的影响。瑞士小儿科医生舒蒂尔曼曾专题研究过新生儿的睡眠类型,他将产妇分为早起型和晚睡型两种类型,然后分别对她们所生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早起型母亲所生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早起的习惯,而晚睡型母亲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晚睡的习惯。可见,母亲与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母子感通”。医学界认为这种“母子感通”大约在胎儿出生前三个月就已形成,并在出生后数日内,特别是出生后数小时内最终建立。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有妈妈陪伴,就会有安全感;认准了妈妈,就会和妈妈最亲。这一时期的孩子不光需要食物的喂养,更需要心灵的哺育。因此,陪伴孩子、哺育孩子、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2.婴儿期(1~3岁)――早期教育的关键期

婴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因为0~3岁是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具有天才般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作为母亲,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期,错过了就可能终生难以弥补。这个时期的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是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心理阶段,同时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力也很强。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孩子识字,效率会很高。但是,这时的儿童也会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岁的儿童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因此,母亲必须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遏止孩子坏习惯的形成,并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婴儿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在西方,孩子在1~3岁基本上是完全由父母直接哺育的。而在中国,许多母亲在这一时期,将第一教师的天职交给老人或保姆,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真正共同相处的时间很少,而孩子也得不到与母亲之间的亲子互动。母亲与孩子的教育纽带被扭曲,这种育婴模式浪费了人生一世最宝贵的黄金时期。

3.幼儿期(3~6岁)――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又叫学龄前期,是儿童智力、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的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迅速,思维具有直觉性,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想象力丰富,表现在他们的游戏等活动中。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但这种现象在6~7岁以后会慢慢改变。因此,在学龄前这个阶段,母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很重要的。这包括对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已相当丰富,但不太稳定,缺少控制。儿童5岁后,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积极评价的儿童会比较自信;而经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的儿童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这些脾气、性格、情绪、行为的特别表现,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母亲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母亲是孩子情感世界的支撑者,是孩子每一步成长足迹的见证者。

4.童年期(7~12岁)――社会交往的关键期

童年期又叫学龄初期,这时的儿童处于小学阶段。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由于学龄期儿童以学习为其主导活动,因而其大量情绪情感内容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联系。学习的成败、在班集体的地位、同伴间的关系,都会使儿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作为母亲,应该学会协调家庭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良好的学校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母亲是家庭中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教师。

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行动的冲动性开始减弱,能慢慢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从总体上讲,这一时期儿童行为往往在“果断”中露出盲动,在坚持中表现出依赖。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极不稳定的一个阶段,因为他们即将进入青春期。在这一阶段,作为妈妈,要有预见性,针对孩子即将成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让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

总之,为人母亲是一件劳神的事,教育孩子需要付出无数的牺牲和持续的努力。作为母亲,只有懂得了自己在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职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的实践家。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因此,可以这样说:母亲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与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叶婕妤.13岁以前妈妈决定孩子一生[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9-12.

[2]王东华.发现母亲[M].人民出版社,2008:25.

[3]张晓宁.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意义及制约因素的初步探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8-19.

第4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物质文明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才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已经成为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音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早期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在培养儿童的美感,欣赏美、创造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儿童潜力,塑造儿童的健康和活泼的个性,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它是教育的开始,是生命的启示,鼓励孩子们更加主动、自信地参加社会活动和学习。儿童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增强记忆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等都非常喜爱音乐。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曾经在1911年创作过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然而,作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一种手段,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并没有被广泛地关注,大多数人的目光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当然,学习文化知识是很重要的,但为了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应该以音乐教育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首先,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婴儿被分成两组,一组生活在一个只有白墙,天花板上没有任何装饰,安静的隔音的房间里,另一组生活在墙壁和天花板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的房间里,透过玻璃能看到医生和护士在工作,还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几个月后,对两组婴儿进行智力测试,发现房间里缺乏刺激的孩子,其智力水平与另一组相比是缓慢的。这项研究表明,早期丰富的环境是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早期音乐教育是开发孩子潜能得最有效的途径。科学证明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说每个孩子生下来个个都是天才。那是遗传基因决定的,科学发现,人的基因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就决定了孩子大脑的结构,其影响作用占30%~60%,所占比例因人而异,以生理遗传最为明显。它告诉了我们儿童的潜能是客观存在的,开发的空间的巨大的。这不仅为孩子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制约着孩子日后发展的方向。武汉市一个5岁的女孩已进入武汉大学超智班,她可以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伊索寓言,并能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主要原因是她的医生父亲让她从小听音乐,她父亲还说 :给孩子适当的信息来刺激大脑,是一种重要的早教手段。不仅如此,生理学家也早已证明:音乐训练可以促进人们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是必要的。听音乐,学习唱歌可以开发儿童智力,通过乐器的学习,节奏的训练,你可以锻炼孩子们手部的精细运动,这样孩子的听觉、触觉和视觉相协调,使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培训和发展,促进均衡发展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学龄前儿童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可以使他们未来的推理能力在学习数学等学科时发挥极大的作用。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个,一个是数字,一个是文字,一个是音乐 !在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音乐作为启发儿童智慧的关键,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非常富有成果的。

其次,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孩子自我人格的完善,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美的音乐可以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音乐用美丽的声音,美妙的旋律,生动的节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接受音乐对其性格的感染和教育。正确的音乐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美,享受美,使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并且培养孩子的胆量和才能。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一些古典音乐。例如,莫扎特的奏鸣曲,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所以音乐,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好途径。

所以,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音乐,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练习唱歌、表演,大胆的、天真地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评价和欣赏。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审美和道德往往在同一进程中实现。当我们教孩子学会唱或让孩子们享受到丰富的音乐和艺术歌曲,能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学会唱歌的孩子不仅喜欢,而且善于通过行为表达他们对这首歌的内容的感受。在集体歌唱、演奏乐器或小节目时,为了确保演出效果,孩子会控制自己的行动,提高集体的责任感和约束力。所以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舞蹈、乐器、可以培养孩子团结、诚实、勇敢和优良的品质。美妙动听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符合了人们生理的韵律和节奏,被不同年龄和知识阶段的人们所接受。这里,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根据音乐这样的特点,如果让学龄前儿童经常性接触音乐,或者带他们参与各种适宜的音乐活动,儿童大脑就会时时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像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喜欢音乐,并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记得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六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音乐世界赋予我的直觉,对我的新发现(运动物体的光学)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因为直觉产生了新的科学发明。那种直觉实际上与音乐世界的所谓灵感是相通的。因此,早期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提高,能够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结合其他艺术手段,将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作为早期教育中一个重点方向,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5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芬兰的Soili Perkio通过对家庭音乐生活的研究发现,当今世界的许多地方,传统儿歌和游戏存在着被遗忘的危险。如果我们询问曾祖父母那一代记得多少儿歌或游戏,他们可能会说出一长串曲目;祖父母那一代也会记得一些。但是,如果你问年轻的父母,答案可能是零,他们不知道任何节奏活动、歌曲或游戏,他们经历的是“电脑・电视・流行文化”的童年。显然,我们正在面临失去美好的传统儿歌和游戏的危险。而不同文化中历经几代人的儿歌或游戏,往往蕴含着智慧,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身体、意识、空间感、协调性、动作技能、平衡感的发展;积累关于日常生活与节庆传统的知识,锻炼记忆力;在对视觉、听觉或动觉的反馈和观察中,体会与人相处的快乐,学会唱歌和与他人玩耍等。她强调,儿童需要游戏,游戏使儿童与他人、周围环境和大自然产生亲密的联系。因此,必须研究怎样延续家庭中的唱歌和游戏传统,必须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一起唱歌和游戏。如果教师、父母和儿童能够分享古老的儿歌,那将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反应?怎样使这些儿歌引起媒体和出版商的兴趣,让他们乐意出版传统的音乐材料?

英国的Alison Street博士和Susan Young博士介绍了“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19世纪70年代以来,从对成人和婴儿互动的观察中得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声音表现水平的动态范围,包括声调轮廓、有趣的强弱变化和即兴行为等,被认为是语言掌握和交流技巧的促进因素。然而,我们在给年幼的孩子选择音乐时却常常没有考虑过关于音乐交流性的以上因素,相反,通常会倾向于选择适合集体的表演和有利于凝聚集体的音乐活动的曲目。“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五、音乐亲子交流与人际交流

荷兰的Margre van Gestel强调通过亲子交流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她认为,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胎儿在出生前就可以听到声音(23-24周),当父母为未出生的胎儿唱歌时,胎儿可以与父母形成情感联系。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就起源于胎儿的听力和情感经验。但是,由于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父母不再有时间给孩子唱歌,而是仅仅把孩子留在摇篮里听音乐。很遗憾,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歌唱能力或亲子关系的发展。父母亲自给孩子唱传统的摇篮曲,是激励孩子歌唱的起点。

意大利的Anselmi认为,3岁儿童的音乐教育应以音乐理论学习为基础,建立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引发儿童自发的创造而不仅仅是模仿。观察18-24个月孩子听音乐的反应可以发现,一个正确、连续的刺激可以立即得到孩子的反馈,包括动作、声音或操作物体。这些反馈很迅速,通常是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控制或选择怎样反应时发生的,因此是自然随意的反应。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建立,个性逐渐萌芽,已经具备了从教师的谈话中理解自己的反应是否正确的能力。但是,在学习音乐表达的过程中,如果儿童没有及时地反馈,预期的师生交流便很难进行,教师很难评估孩子的发展阶段,也难以采取促使儿童音乐能力和谐发展的最佳策略。因此,有必要对个性化和创造性策略进行研究,鼓励孩子在没有压抑感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方式对音乐做出反馈。她介绍了在罗马公立托儿所大班的25个孩子中间开展的一项研究:两只蝴蝶(画在两张A4纸上)的游戏,一只粉色,一只黄色,蝴蝶说不同的语言,一个2/4拍,一个节拍,两个节奏都不易记忆,而且,它们常常忘记自己的语言,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大部分孩子能对不同的蝴蝶拍出相对应的准确节拍。这表明,虽然这里大多数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各自不同的语言,但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音乐能够打破交流的障碍。这就是与孩子一起从事音乐活动最重要的目的。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Eliz-abeth Mackinlay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作者通过自我人种志研究,采用表演和叙事法将作者身为两个儿子母亲的个人经验进行反省和研究。作者写道:祖母曾经哼唱的歌曲让她想起童年,当她自己成为母亲,也希望能像祖母那样唱歌给孩子听。“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女人在我们小时候为我们提供持续的稳定感(同样也包括拒绝和否定),这些感受来自于女人的手、眼、身体、声音,是我们最初的感知和最早的社会经验。”本文总结出音乐为母子交流提供的多种方式及效果,如在家里唱歌可以控制行为、缓解压力、减轻疼痛、提高身体意识和协调性、开发想象力、表达只能通过歌曲理解的各类情感;和孩子们一起大笑、转圈、拍手、哼唱、大喊大叫、观察、模仿、摇摆……通过唱歌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此文揭开母子音乐世界的一角,吸引着更多的母亲分享她的经验。

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Patricia st.John研究了婴儿与老人的音乐交流。社会文化理论重视关于社会环境、人及其相互影响的研究,以寻找和解释世界的意义,音乐以其内在的社会化功能而成为促进代际交流的理想方式。作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以参与代际音乐活动的两个特殊人群为对象:7对婴儿及照料者(婴儿年龄为3~16个月)和8个退休的修女(年龄为70~94岁),力图探索他们之间的音乐互动怎样使老年人找到新的意义,同时丰富了彼此的音乐经验。音乐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是参与者和观察者。

研究者于2007年夏天在美国东北部一个私人音乐活动中心进行了6段各1小时的音乐活动,对活动进行录像并编码,特别记录了活动中的动作和非语言交流状况。参与者的日志及其与照料者、修女在活动前后的非正式谈话记录作为对录像的重要补充数据保存。此外,照料者和修女在活动结束时完成的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也是研究资料之一。研究表明:相处和分享是相互影响的基础,关系是代际交流的核心。如一位母亲惊讶

于自己愿意与修女交流,另一位母亲则对自己能积极参与陌生人的活动而暗道震惊。修女们惊讶于她们与孩子相处自如。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如随着歌曲摇摆或一起玩“藏猫猫”等简单活动,每个人都能发现代际分享的快乐。这些婴儿与老人之间的交流启示我们:1邀请比命令更有效。老人经历着丧失独立性的失落,邀请能打开封闭的心灵之门。2选择提供控制感。两个亚文化人群都缺乏对生活的控制能力,需要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力。3认知能力的显现需要时间和耐心。婴儿和老人都要找到以能力而不是无能参与的方式。4每个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能施展自己的能力。修女们在日志中表明对婴儿“没有期望”。但是,在记录观察内容时,她们对婴儿的能力感到惊讶和敬畏。5真诚与诚实赢得尊敬。如果你不真诚,婴儿是知道的;他们不喜欢虚假的表扬,成人也同样如此。

六、音乐教师教育

肯尼亚的Elizabeth J.A.An-dang’o从全科教师的角度介绍了该国的情况。全科教师相对于专业教师是指较少或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他们教授所有的科目。在肯尼亚,大部分教师进行全科教学,仅私立学校有少量专业教师。研究者观察全科教师以判断他们怎样在现有的环境条件里实施音乐和体育课程,分析音乐教育的实践情况。

肯尼亚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实施正规幼儿教育,音乐是学前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培训者、课程开发者和学前机构管理者共同致力于改进和支持音乐课程。最新的音乐和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活动组织秩序,由专家按照音乐的具体元素和幼儿学习音乐的方式设计活动。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力度等。

肯尼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有至少42种本土文化,每个文化群体有其独特的音乐遗产。与其他非洲国家不同,各本土文化、本土语言对政策的影响很少,因为高层规定了官方语言是英语,国家语言是斯瓦希里语,但本土语言对区分民族群体有很大作用。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比音乐教育本身更体现实用性。通过访谈教师和观察发现,全科教师认为,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社会化,是把孩子们组织在一起的手段,音乐是整个学校唯一一起学习的科目。但是,这也引起了孩子们是否接受了适宜年龄的音乐教育的忧虑。在文化影响方面,民族歌曲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少,尽管音乐和体育课程指导里都有所强调,但教师对教本土音乐略有微词,认为学校里有来自不同文化的儿童,因此民族音乐教学不适宜进行,他们自己更喜欢英语和斯瓦希里语音乐。另一个原因是教师自身接触的民族音乐不多,他们做学生时就未曾在学校学过。但是在开展研究的10周里,有3位教师改变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态度,愿意唱自己民族的歌曲;1位教师让班里的孩子演唱各自民族的摇篮曲,孩子们都热情参与了这个活动。这就有力地否定了肯尼亚流行的观念――城市孩子无法欣赏本土音乐。另一个重要观察是诗歌的作用。孩子们背诵许多短诗,这是学习音乐重要的先决条件,学习诗歌有利于节奏的掌握。尽管教师还不能自觉地把诗歌和音乐联系起来,但是这个发现使音乐教育可以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来开始,即将音乐和诗歌的节奏联系起来。

研究表明:全科教师在创编歌曲以组织孩子活动方面很有创造性。创编歌曲大都简单短小,节奏主题与文化相关,大多数包含简单的切分音,最常用的拍子是二拍子,旋律主要采用大调。但是很可惜,教师在音体课上并不总是能够选择简单适宜的歌曲教给孩子。总之,全科教师在研究中逐渐认识到要把民族音乐当作音乐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科教师可以理解更深层次的音乐,愿意探索音乐的节奏、力度、音高,甚至简单的曲式结构。但他们需要学习音乐理论和表演实践,以便学会分析音乐的各要素;全科教师是隐性的音乐家,他们需要鼓励、挑战和必要的支持以便在学前阶段实施音乐教育,从而激发孩子潜在的音乐感,成为能够对音乐教育负有更多责任的人。鉴于全科教师所受到的音乐专业训练有限,一方面,应增加全科教师与专业音乐教师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应给予他们表达音乐观点的自由。

第6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启蒙教育 才能发展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将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以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当然,幼儿也同样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如在欣赏乐曲《赶花会》时,每当那优美欢快的旋律一出现,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尽情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当幼儿唱着《好娃娃》这首歌时,他们懂得了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小小蚂蚁》告诉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拉拉勾》使幼儿体会到友爱的快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无论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还是从幼儿的接受心理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效果。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协作的意识与技能

儿童发育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开始,孩子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的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①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表现在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那些年幼的孩子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小皇帝”地位,要发展成跟父母长辈平等的关系是很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则不一样,孩子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他们应有的平等。因为音乐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如节奏、音高等,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则,音乐才能表现出优美的旋律,然后再通过这种规则意识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儿童意识的发展中,往往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孩子们才体会到要把活动进行下去就必须要遵守规则。这时,规则不再是成人一厢情愿地强加了。当然,这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幼儿今后在社会上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②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进行彼此的交流。音乐教育就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歌词配上动听的旋律,特别容易让幼儿所感动、接受。因此,让幼儿多听优美的歌曲,能够使他们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汇。

以上所讲的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而只是一种可追求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则在于教师的目标意识。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增强这种意识,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音乐教育材料,然后在材料中寻找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潜在因素,并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所以,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无需教的目的。③幼儿不必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秋游”“我的一天”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当然,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也就建立在经验思维理论的基础上了,如: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感受体验法、情感陶冶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等。与此同时,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摆弄(乐器、道具),经过亲身亲历的感性认识,也就更容易理解知识了。科学的音乐教育非常强调教与学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这些活动充分地表达幼儿所能表达的东西,他们会自然地、自主地去探索、创造。此外,笔者认为,教师还要尽可能少地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者指导性意见;相反,要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比如幼儿运用音块敲奏“自己的歌”“节奏火车”等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去探索创造,在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敲奏活动后,乐感也就渐渐形成了。

科学的音乐教育常常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在幼儿认真参与的活动中,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情绪、合作意识、自信心、成功感、坚持性……也随之发展。当然,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能注重过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能注重教育过程,真正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在具体的器乐演奏,并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儿童的“动作思维力”。 古往今来层出不穷的“音乐神童”绝大多从事“器乐演奏”“歌曲演唱”,就是佐证了这一真理。当然,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演唱适宜的儿童歌曲之外,不应过多介入其他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时期性、阶段性。笔者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研究,也为更多学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去透视音乐艺术的特性与本质,去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机制,去深入把握“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④的内在契合和反馈协同关系,去了解音乐教育在“文化成人”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

注释:

①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

第7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早期教育;学前儿童;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向全局性任务,是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学前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在以后的素质教育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为学前儿童的智慧、创造力、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的作用进行粗浅的阐述和探索。

一、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启迪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等,它们概括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和智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天文,一把是音符。”音乐不仅有直接来源于人类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更是激发个体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启迪智慧,对智力的开发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就拿4-5岁的儿童学习钢琴来说吧:当孩子一边看曲谱,一边演奏,用眼睛摄取音符,反映到大脑,大脑又很快指挥手臂、手腕、手指以致全身各个部位,进入演奏状态,这个过程既动了大脑又动了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体脑结合的高强度“劳动”啊!所以就学习钢琴这方面来说,确实能够提高幼儿的以下反面的能力:1.丰富想象力2.严谨思维能力3.大胆表现能力4.深刻理解能力5.良好协调能力6.沉稳控制力7.杰出的组织能力8.优秀的记忆能力。孩子们通过这样一系列重复的体脑劳动,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更加敏捷,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情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美的王国中的一个宠儿,音乐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要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手段就是用音乐艺术的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音乐以它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等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幼儿的喜爱,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了它的感染和教育。

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是以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打动幼儿,单纯靠活动形式,内容的儿童情趣来取胜,那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只能停留在活动本身,并不能真正形成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三、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发展了中国古代这种“乐医”理论,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如失眠,可听一些速度较慢、音调柔和的曲调:情绪忧郁,可听些欢快喜悦的乐曲等。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发展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声音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和紧张感。

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影响个性的发展。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在早期都是比较容易的,早期也是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在兴趣爱好上,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性格特征上,以及道德品质上。经常进行音乐活动,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陶冶情操,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等,如;让性格内向的孩子多听一些激昂的乐曲。以调动情趣,激发主动积极性,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让情绪易激动的孩子多听一些柔和,抒情的音乐,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为日后良好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集体主义与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凝聚力的增强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宝贝”“小皇帝”,在家里发号施令,父母围着转,养成了孤僻任性的性格,纪律性抑制能力差。而音乐除了对孩子们进行美德方面的教育外,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比如:合唱队的排练,都要求大家严格按照乐曲的旋律,音高,节奏,音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唱得一致,如果一个出现错误就会破坏音乐的完美效果。合唱的成功与否,是孩子们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表现,孩子们在演唱中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并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约束,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因此,音乐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整体凝聚力,在培养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纪律性和群体意识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今天,个体的发展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恰恰使其他素质的发展也获得了提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热爱音乐并让内心感到自在和快乐,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品格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完善。只有当孩子们增进了审美观念,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丰富了人生体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的时候,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理论讨论》中国和平出版社

第8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 数学文化;数学认知;数学教育;思维能力;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8)10-0030-04

一、数学文化的基本思想

数学文化归于文化的范畴,具有文化的普遍属性与特征。研究者从数学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数学文化有多种理解。它是一个学科体系,其中包括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些运算的规则和变换的技巧,而是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人文精神,它体现了求真、合作、勇敢、献身等精神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升华。它是一种审美情趣,是具有新的美学维度的认知活动。这些观点的共通之处是把数学文化理解为以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知识、思维、行为和精神。这些研究者所强调的是数学文化与数学学科教育的融合,探讨的是在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内容。他们认为数学文化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1)数学历史:数学文化揭示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等与数学有关的学科体系的产生、发展全过程。(2)数学典故:在数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例如安培追着马车做算术题的故事,田忌赛马的故事,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故事等。(3)数学符号:数学符号将数与形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丰富的文化产品,数学文化常常通过数学符号来体现。(4)数学语言:把数学融入到语言中,构成了独特的数学语言现象,成为数学文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例如,“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形容做事鲁莽、不假思索,它利用的就是中国的乘法口诀。(5)数学观念:个体在从事与数学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时逐渐形成的一些观点和态度,例如数学认知的性别差异观等。(6)数学生活:数学的应用价值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使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联系而富于文化色彩。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存在着差异,从而使数学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然而,这种以数学教育为主导的数学文化观值得商榷。一种文化强调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积淀和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观念态度、思维方式以及符号工具等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文化居首要地位的应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数学的,习俗、观念和态度等意识性成分,其次才是数学知识、符号等工具性成分。此外,以数学家为主导的文化取向也值得商榷。从理论上讲,一种文化的取向不应该由学科专家来主导,而应该是一个民族或者区域的个体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数学文化是指以民族或区域为主导的社会共同体在长期的与数学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有观念、态度、知识、行为以及精神等,它体现了社会共同体所特有的数学生活和行为方式,或者说是特定的数学传统。

二、数学文化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的影响

数学认知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儿童未来学业成就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数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数学认知。

(一)数学文化是儿童数学认知的载体和平台

数学文化是儿童数学认知活动的载体和平台。首先,数学文化是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如果儿童不具备数学符号、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等基本的数学知识。他们的数学认知活动就会遇到障碍。其次,社会文化构成了儿童数学认知的外在环境,而人的心理活动则是个体主观认知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数学认知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应当突出民族文化特征,应与当地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相协调。这种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数学观,更加突出了数学文化在儿童数学认知活动中的载体和平台功能。再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会对儿童的数学认知产生显著影响。cai和Lester在中美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中国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符号表征,而美国教师主要依靠的是言语解释和图形表征,教师所使用的表征与儿童所使用的表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同时,家庭生态环境对儿童数学认知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张华、庞丽娟等人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结构式观察等方法对家庭生态环境与个体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母亲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认识、母亲对数学任务的知觉水平以及母亲对儿童数学知识的传递行为与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相关。这些都说明数学文化影响着儿童数学认知的形成与发展。

(二)数学文化是儿童数学认知的动力

数学文化影响着儿童对数学的理解与表达,从而在认知方式和认知态度上影响着儿童数学认知的过程与质量。例如,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重视运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常将运算的内容和结果编成有节奏感、朗朗上口的口诀和歌诀(如“九九”乘法口诀)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得儿童在早期就形成了对数概念的初步认识,有了对数学抽象的初步经验。这些口诀和歌诀不仅有助于儿童进行快速的数字计算,而且能使儿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这些口诀和歌诀,我国儿童往往在早期就掌握了数字计算,比其他国家的同龄儿童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数字计算技能。数学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它可以从精神层面上影响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价值观。因此,儿童对待数学问题的态度、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等都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进而影响其数学认知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文化可以成为儿童数学认知的动力因素,有效地激发儿童数学认知的兴趣和动机,使儿童形成积极的态度并经历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数学文化是儿童数学认知的归宿

一般认为,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技术性、工具性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时代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不是必需的。因此,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才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归宿。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以及伴随数学认知所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文化对于培养儿童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儿

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儿童还可以从中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例如,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儿童形成严肃认真、踏实严谨、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利用数学中的图形美和符号美可以对儿童进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的熏陶和教育。此外,让儿童了解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吸取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利于增强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儿童坚韧的毅力。因此,儿童数学认知的根本目标和归宿既不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不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与技能,而是以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为载体,训练和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和人格品质。

三、数学文化对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精神化的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文化的基本思想,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和人格品质。因此,在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停留在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训练上,而是应该强调儿童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品质。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应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纲要》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思想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以《纲要》为依据,用数学文化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来构建儿童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组织故事化的教学内容

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其中充满着众多传奇的故事和有趣的传说。这些故事传说能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儿童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这些故事传说,我们还可以对儿童进行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学习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们热爱科学、坚持信念、勤奋努力、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为儿童树立好榜样,让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人格品质。为此,我们可以在对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关数学家和数学知识方面的故事传说,例如安培追着马车做算术题的故事,中国古代结绳记账的故事等。

(三)运用情趣化的教学方法

从数学文化的基本思想来看,儿童数学教育强调的不是枯燥的数学符号、数学运算等学科性知识目标。而是数学学习的情感目标和精神目标,即让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接受数学审美艺术的熏陶。因此,我们要积极探寻和运用情趣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力求将枯燥的数字变成美妙的形态,让儿童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审美情趣;又如,编排数字游戏或者数字操,将数字拟人化地编进故事里,或者让数字“动”起来,努力使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9篇:儿童的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培养目标

目前学前教育还需要处理以下问题:在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同时让儿童早期教育满足社会需要;教育内容还要满足儿童自身的智力启蒙;知识教育更重要还是能力教育更重要。对于这些问题,整个学前教育体系都在寻找解决办法,在早期教育中不断实践。在此,我们需要为儿童早期教育制订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灵活地根据时代环境和要求调整早期教育的理念,重点关心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回归教育本性,关注儿童成长

早期教育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逐渐推行,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整个社会越来越强调人为主题的价值观念,人们越来越关注本性的东西而不再浮于表面,教育领域也一样,尤其是儿童早期教育,人们更关注儿童成长,启蒙和帮助儿童实现起步式发展,为儿童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儿童在接受早期教育时,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所以儿童早期教育要更多地着眼于如何让儿童理解生活,理解教育,感受生活和教育的乐趣,让儿童成为儿童,而不是让儿童成为学生。早期教育需要从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展开,将教育的出发点归到儿童自身,回到人性教育的中心,进行真正的教育。教育活动尤其是早期教育,应当以促进儿童成长为准则,这也是近代教育事业提倡的基本立场。当下很多教育理论都提出,早期教育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潜能,早期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良好开始,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生活,目的不是升学,不是教会学生更多的技能,而是纯洁地、忠诚地帮助幼儿成长。

二、优化培养目标,完整儿童人格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上都更完整化。直接变现为教育内容局限性,教育更关注知识的单一认知,培养目标将儿童的学习能力作为第一要求,忽略了儿童自我构建的过程。很多时候,儿童早期教育内容与小学甚至更难的内容接触,表面上看似实现了儿童教育与未来的连接,实际上学习内容没有满足一个儿童自我发展的根本需要。儿童作为一个发展主体,需要发展的不只是知识和学习能力,情感、道德、心理等都需要合理的引导。所以儿童早期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知识教育,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发展的,儿童的学前教育更要从儿童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教育。

在儿童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不是把教育的目标放在培养“完美”的人上,而是要帮助儿童综合提升,综合发展。在人格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如,在中班下学期活动主题四《春天》中,增加了关于道德和中华传统品质的内容,“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文中的父母为孩子在哪些方面做了好榜样?”文中对父母孝敬长辈的行为的描写,用丰盛的晚宴招待长辈,这对孩子是很好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尊敬长辈、孝敬长辈,这不只是描写方法的教学,更是人格品质的教学。其次文章语言轻松,描写贴近生活,让孩子始终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选择了语言简单、表达直接、气氛轻松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初级语言表达,更加入了许多关于儿童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内容,这样的学前教育策略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三、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的设计

学前教育课程目前的基础结构决定了课程种类的多样化,教育部门也在不断优化课程类型,进一步细化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不同的教育阶段也需要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支持。对于学前教育来说,课程按照组织形式来分,多半是综合类的课程,按照儿童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也有很多活动课程。

对于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的构想,首先应当严格按照我国关于学前教育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还要考虑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学物质条件的支持,还需要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严格执行。相对而言,综合类课程对于专业教师的要求更高,分科类课程则对物质条件要求更高。还有就是要再次强调儿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将课程内容安排得尽量符合儿童学前教育的要求,尽量选择启发性强、综合性强的内容进行教学。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办学机构深入对学前教育体系的研究,抓住学前教育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为后期的教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