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第1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70-03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basic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olk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ethnic;inheritance;education strategy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文化绚烂多姿,就已发掘出的传统运动项目多达上千项。它们的存在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其中,教育是传承和发展这些庞大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种视角来讨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

1 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

1.1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有能力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都为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体育文化亦然。而“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也就是说,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经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和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塑造着一代新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塑造新人的教育价值,是培养新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增加着人的知识并且改善着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学习围棋有益于人的整体观察,体育舞蹈对节奏智能、马术对动觉智能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进行游戏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调动和激发起获胜动机是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是增强青少年情感的必要条件,挫折和失败又可以锻炼人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可见,有选择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高校和中小学,既可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的问题,又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后继有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教育原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服务,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并且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作用,让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学校体育系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才

2.1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

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保障,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实施评价的依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施工蓝图,是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实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中小学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体育课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的教学。

2.1.1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的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数量众多,不可能全部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筛选才能确定它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1.1 民族传统体育要经过课程“筛子理论”的筛选,才能成为课程资源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2] 经过这三个筛子筛选后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具备了在现实体育课中实施的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经过“筛子理论”筛选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有很多的,因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都有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且简单易行适合教学。

2.1.1.2 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在具体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就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学校选择,射箭类项目适合在蒙古大草原这些牧区学校选择,游泳等水上项目适合南方水乡的学校选择。而那些对地理环境没用限制的众多项目,如朝鲜族的跳板和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很多民族都流行的摔跤以及押加等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当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时要以本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把本族的项目传承发展好了再向全国推广。

2.1.1.3 中小学进行选择时要考虑传统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些项目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适合在学校中开展,例如很多民族都流行的赛马活动,就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因为在学校里很难喂养马匹,一些体弱的学生也不适合骑马。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条件差的学校要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低的项目。另外,学校在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本校的师资情况,比如要选择本民族的武术进入课程,而现在的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学过某个少数民族武术课程,这就需要向民间的艺人学习。

2.1.2 校本课程教材化操作

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教材化操作。在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2.1 充分挖掘出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比如,布依族传统体育“双拐”类似于高跷,但又不同于高跷运动。“双拐”是用两根手臂大小、长度与使用者身高接近的木棍,并且在此木棍上离低端20-30厘米处固定两个脚踏板的一种运动工具。人们站在踏板上,手扶木棍进行单人、两人或多人的走、跑、跳、打斗等运动的体育活动就称为双拐运动。双拐运动是布依族人们根据自己所处山区路面不平整的实际情况,在高跷基础上改造而出的一项运动,它历史悠久,深受布依族人们的喜爱,是民族节日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当地的学校在开发这项运动作为校本课程时,就要保留它的原始文化特色和项目动作原形,与高跷运动相区别,才能真正实现传承的文化意义。

2.1.2.2 体现传统项目自身的休闲性和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重要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在进行教材化时,不能只看重它对培养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的价值,也要保留它的休闲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浓厚的趣味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比如,竹竿舞具有特有的节拍,在教材化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在音乐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简易的舞龙舞狮是民族节日中常见的表演项目,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化时就要保留它的神秘性和娱乐性,不要扼杀掉它的趣味性。

2.1.2.3 利用各种方法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娱乐游戏活动,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比如,陀螺素材在进行教材化时,可分解为旋放动作、抽陀动作、攻陀动作,其中每个动作都要明确到包括动作技术、动作要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七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这样,经过细化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进行规范来达到改造目的。比如,“布依棒垒”在民间俗称“打耗尾”,是一人用一根长棒打一个短棒,另外一个人尽力接住短棒的活动,比较原始有趣。引入学校后,可以对场地和器材进行规范,并制定竞赛方法在教学中开展比赛。详细比赛方法和场地规定可以参考《布依棒垒开发研究》一文。[3]

2.2 高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中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见国家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高等体育教育系统中培养一定数量的中级、高级专门人才,来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研和传播工作,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良好发展。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还能带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凭此来进入高校的门槛。同时,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开设得好,也会需要相应的师资,反过来又为高校培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里就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互相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最终就实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系统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带动其在整个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的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系还很少。在今后的发展中,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把本地区重点的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来学习,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也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服务。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定是致关重要的,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和核心。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又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课程方案时,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现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院系的经验。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民族特色,重视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比重。

3 建设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

因为有些传统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进入学校的条件,而且学校系统目前也没用能力容纳全部的项目,所以这部分不宜进入学校的项目就需要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实现其传承。

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建设要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两大方面着手进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只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不够的,要做到三者结合,才能实现人类学意义上所强调的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形成教育社会化一体化的格局,真正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那么就只能依靠民间教育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

3.1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居住成长的地方,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正是基于家庭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时要十分重视家庭体育的作用。

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身心正常发展,成为体格健壮和心理健康的人。家庭体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孩子成才的体育活动都可采用,当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自身简便易行、娱乐性强的特点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比如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等。而且,民族体育项目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家长在劳动之余或闲暇时间里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游戏,这样既增进了亲情,又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如,水族的武术中就有鱼拳、鸭拳,器械中有扁担棍法,还有各种棋类,以及传统节日中的赛马、顶扁担、翻桌子等活动,这些都是家庭生活劳动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活动就近就便地引导孩子去玩这些本民族的身体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3.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具有社会教育的特点,可以增进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殊才能得到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在探讨社会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时,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探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的密切关系,从中发现传统节日对民族体育传承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历史、心理、个性、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及文化传统。” 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统节日的重头戏,所以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民族体育就能很好地代表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体育。可以说,传统节日是某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比如说,水族端节的“赛马”活动,由于场地马匹等原因,不具备在学校开展的条件,而它又是端节的高潮所在,没有了赛马,端节也就失去了那种沸沸腾腾的热气,失去了它的节日灵魂,所以说赛马是水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也是水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绝对不能失传。可由于学校不具备把“赛马”纳入学校课程的条件,那么它就只能靠社会教育这条途径来传承,靠每年在端节里举行端坡赛马这种活动来延续,如果端节里没有了赛马活动,那么水族的赛马就很可能慢慢销声匿迹了。可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舞台,政府要重视这种教育意义,注意保护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的发展。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临时的教育机构,在节日期间来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这样会带动平日里人们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从而实现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

[2] 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8.

第2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5603

1 引言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是大山的民族,他们热爱大山,敬畏自然,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了其民族的传统文化乃至传统生态文化。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和知识大多体现为其本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采集文化、渔猎文化、花鸟文化,也夹杂在民俗节庆、音乐舞蹈、村寨布局、民族服饰、天文历法知识、禁忌习惯和制度之中。在开垦梯田的少数民族中间,还体现为梯田湿地文化和稻作文化。因此,挖掘、提炼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生态观念的合理内核,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元素,为当代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供有益的借鉴。

2 产业开发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2.1 传统产业开发式传承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可以为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贵州苗族、侗族在低处河谷种稻,在高山上育林。苗族人采用枫竹混植、桐茶混种、农林间作、以耕代抚、以肥促林等农林开发模式,以减少病虫害,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分布于云南、四川的傈僳族村寨,有的采用芒果、石榴、核桃、枇杷与柴胡、金银花、当归、魔芋、甘蔗、早春蔬菜等农林混种、林下种养殖模式,有的采用棕榈、麻栎、香果、桤木与玉米、荞子、水稻、蚕豆、茶叶、蔬菜、小麦等传统农林混种、立体套作模式。根据清水江文书记载,苗族、侗族农林混种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唐宋时期就已有之,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山地民族原始的刀耕火种、轮作和休耕制度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保持生态平衡。现在安宁河谷一带推行标准化设施栽培,推行稻―菜轮作、粮―菜套作和蔗―菜立体套作等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特色蔬菜“春提前,秋延后”,使特色蔬菜产业效益明显,成为四川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除林粮间作外,哈尼、侗、苗等山地民族开拓的梯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滑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高山原始森林下沿等高线通过梯田坡沿湿地的建构,雨季缓解地表径流,旱季保障充裕的农田用水,可以将水资源长期保持在高海拔区位。所构建的“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良性循环复合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以及“山地农耕文化的典范”。

在万物有灵、礼敬万物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山地民族对大自然不妄自取获,不随意以刀斧向之,对山区林中产品的采摘,通常也是有选择分季节地进行。他们主要从山中采集山药、菌类、野菜、野果、地瓜根,捕获蜂蜜或飞虫来补充食物,作为生活的重要来源,以较少的获取维持着生存。这种包含着节制贪欲、适度索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律意识,为林业开发及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通过构建农林牧渔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效益的提升和林业的长期发展。

2.2 现代产业开发式传承

在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山区开发新能源、生物质能,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提灌、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太阳能提灌站可实现无耗能、无人化运行。发展农村小水电,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使用干净卫生的新能源,可以使群众不再上山砍柴。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工程。按照高山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招商引资,有的民族地区建立起国家级的现代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将养殖区产生的猪场废水粪便与生活污水进行分别收集,经过一体化厌氧处理器发酵厌氧处理,沼气净化处理,产生的沼液经沉淀后流入厂区周边的果园管道成为液体肥料,产生的沼渣经晾晒后又送入周边的果园作为有机肥使用。在猪沼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作用下,不仅实现了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芒果、牧草、早春蔬菜等植物的种植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形成“养殖――沼气――种植”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扶贫开发、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等惠农项目资金,运用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完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产业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建设,着力培育早春枇杷、晚熟芒果、核桃葡萄、苹果石榴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山区农业向基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转变。促进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农耕文化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互动,推动产村融合,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3 民俗活动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与民俗文化一样,传统生态文化只要还继续存在,就始终是生动鲜活的。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形态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实际参与,内化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特定文化空间下的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力便难以延续,无可避免地成为绝唱。

3.1 仪式、节庆式传承

民族节日可以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平台。节日中的仪式礼仪正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积淀、传播和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西南山区民族有许多祭山拜树习俗、仪式和节庆。如仡佬族的拜树节,傈僳族的拜树仪式。作为古老的民族,仡佬族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敬畏自然,将自然万物人格化,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的。拜树节及其拜树仪式体现了山地民族万物同源、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体现了崇尚自然、礼敬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生态观念和生存行为方式。

在参与祭祀仪式过程中,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行为规范等都会对下一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授与传承。在有的地区,拜树仪式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拜树节过后,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便自发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形成习俗。

3.2 口传文学式传承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节日里,在生活中,跟广西壮族一样,山地少数民族常常以歌代答,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得不唱”、“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之说。通过大量的比喻、排比,即兴创作,即兴演唱。因此要通过山歌、仪式歌,古风俗歌、古事歌和即兴编唱歌曲等形式,通过民间流传的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歌、民谣、谚语等口传文学作品,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和习俗,建构民族历史的族群记忆,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生态文化。

4 村规民约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4.1 传统习惯法式传承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恪守着不少的祖训、戒律和生产生活禁忌。这些生产生活禁忌属于传统的习惯法范畴。在哈尼族,保护龙树和龙林的戒律执行起来比法律还严。除此之外,村规民约亦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村规民约来源于民间传统村落,产生于聚落或族群日常生产、生活、交往和协调关系中的行为习惯,具有自发性、乡土性、延续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其契约型规范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民间法”。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如瑶族、仡佬族将制定的具体习惯法条文用文字刻在石碑上,形成村规民约的石牌制度。苗族有“鼓社制”、“议榔制”,仫佬族有“会款禁约”,羌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作出细致的规定。一些乡规碑明确规定了保护森林和水源的禁忌和处罚条款。

4.2 融合渗透式传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增加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容。包括封山育林,不得滥砍滥伐;自觉维护节水灌溉设施,合理使用水资源;不得随意放火烧山,随意垦荒;保护乡村公路及其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在传承方式上,结合民族村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并结合法治进乡村,“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基层政府提出一些易于操作又切实可行的示范性意见,这就为当代生态保护理念和国家法律融入民族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5 学校家庭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5.1 学校传承

一些山地少数民族如傈僳族很多文字的创造来源于傈僳人在森林里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通过编写《傈僳文字教材》、《傈汉小词典》,以供民族乡各村小、中心小学使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设立传习所等方式,改变傈僳青少年对傈僳族文字、傈僳族自然历不熟悉、不了解、不使用的状况;民族中学和民族院校举办、承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文艺会演。在大自然中,傈僳人模仿动物、鸟类的生活而创作出形象生动的舞蹈,他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与动植物沟通交流,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和睦相处的质朴情感。通过文艺会演,参加少数民族艺术节,参加国际国内艺术交流,使本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走出大山大箐,走出深山老林。

5.2 家庭传承

不仅在学校,而且还通过家庭、族群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使传统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仡佬族崇拜青冈树,每年都要定期带上供品前去拜祭它们。有的仡佬族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常会拜祭树为“宝爷”或“干爹”。俚W彝族人还与松树结亲,让儿童认它作干爹妈,拜寄“树父树母”,求其庇护。在傈僳族传统的“煮酒月”,在收获的季节,为了追忆一个久远的传说,傈僳族家家煮酒尝新,全寨人篝火狂欢。在火塘边,在弹奏中,老人演唱古事歌古风俗歌,讲述远古的传统和史诗。年青人脚打跳,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其中有许多舞蹈是表现生产劳动场面的,如挖生地、蒿秧舞、洗麻舞等,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来获得。包括制酒酿酒、田间稼穑、织麻纺麻、印染刺绣、制造弓弩等,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体系、禁忌习俗和信仰观念,抑或演化出传统节日、民间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此,要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寓教于乐,丰富校外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8~56.

[2]胡展耀.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17~20.

[3]袁礼辉.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J].文学教育(下),2015(7):24~25.

[4]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第3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想要全面的传承与发展就要要求传承人不仅能够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还要了解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及民族历史。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普及程度和传唱度都比较低,导致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人才流失,缺少专业传承人才。例如,湖南桑植民歌,目前只在一些熟悉民歌的中老年人之间传唱,青少年很少懂得小调、山歌,导致传承人才储备不足,一些高校即使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但因就业困难及创业等原因,也导致了人才流失。此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也大不相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更多要依赖民间音乐艺人,这些民族民间艺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但是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未受到重视,他们参加不了一些大型的表演活动,也没有在校园内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有一些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虽然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是传承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随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这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遗憾,也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损失。随着全球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不断交流,在音乐领域方面,我国音乐文化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比如“爵士”“摇滚”“嘻哈”等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感,加上在商业化的包装体系下,快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追捧。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关注度和传唱度低,使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加上西方音乐对年轻群体的分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当地政府由于资金匮乏,能够投入在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保护资金也不足。例如,广西地区每年都有对山歌的传统节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富有特色的对歌活动只能在村镇内举行,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缺少创新,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再加上当地对传统音乐教育重视度不够,教学音乐设备和师资的匮乏,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音乐的载体,也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融汇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文字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100多种语言,一些民族内部因区域不同还包括多种不同的方言和土语。例如:彝族是中国第6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壮族按不同区域使用壮语、阿西语、土语等。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很多是没有对应文字的,只靠当地族人的口口相传,这种情况也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当地乡土音乐教材都配备汉语注释,但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还存在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也比较少,很少能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课程,在一些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也大多作为选修课。而目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材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缺少本土特色。有的教材是当地音乐教师自己编制,达不到统一规范,对学生的音乐培养存在质量上的保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才流失的情况,为了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需要完善当前的教育体制,激发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确保基础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将民族传统音乐作为必修课程引入课堂,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传唱,让学生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基本认识,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第一步人才储备。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是民间艺人,他们是传统音乐的真正爱好者、实践者和保护者。各级教育文化部门要重点推进知名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课程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魅力。例如:开设“走进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大型专题活动,在感受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概况,录像中有葡萄、哈密瓜,有古老的建筑风格,有小伙子弹着冬不啦,有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有美丽的天山……之后由民间艺人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师生们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载歌载舞。同时,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学校也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音乐师资队伍,为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对有民族音乐基础并熟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考生,教育部门可以联合校方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在校期间政府给予一定资助费用,学生在毕业后回到本民族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教育工作,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音乐理念带回到本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新时代的音乐理念相结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音乐审美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下,更加关注音乐的流行和时尚。要吸引年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无疑需要跟上时代音乐的步伐,将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恰当融合。例如:《飞鸟情歌》它的曲风是HIPHOP和R&B相结合的,但是创作者赋予了它新的文化魅力,将藏族的谚语故事结合到其中,让人了解到神秘传说中的爱情信仰。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在金婷婷改编后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唱,一些不了解这首民歌的年轻人也纷纷寻找这首原唱歌曲,不仅增加了这首少数民族传统歌曲的传唱度,也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还有壮族“对山歌”也被多次应邀到大型舞台,民歌《唱山歌》和《藤缠树》由年轻歌手身穿壮族服饰进行演唱表演,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出了山歌优美的旋律,对歌衔接紧凑,加上传统音乐配合着现代化的音乐设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对山歌的民族特色,对山歌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还有很多有才华的创作人将民族曲调融入流行创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管是怎样的融合和创新,都是源于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喜欢,他们不断打破音乐的局限性,用歌曲充分表达了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政府政策上的改革和经济支持。在政策上,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建立保护传统音乐的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对象;在经济上,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经费的预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师资力量方面,可以动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鼓励他们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来,可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或特殊待遇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载体,歌词依托着旋律才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如果没有语言,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少数民族的语言无论从说、写和学习上都比较困难,只有本民族及当地人比较熟悉,对其他人来讲很少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100多种语言,除了汉语之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书写的文字表达。所以,想要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做好语言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和学习,保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但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甚至想要学习也找不到合适的音乐素材。在面临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具有少数民族当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在现有教材中找到合适的音乐课节,把民族元素赋予其中,学生会好奇原来很熟悉的教材内的音乐课程做出的改编,无形中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本中《刘三姐与阿牛哥》的课程,就可以把壮族的民族文化和乡土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山歌的历史和意义在改编后渗透出来,让学生们在感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更加熟悉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第二,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少数民族音乐都是基于生活创造的,如南京市彩调剧的演员和爱好者,经常会自发聚集在广场,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演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现场气氛更加真实和热烈,也深深吸引了周围观众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如果将彩调剧引入到乡土音乐教材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5000年的历史文明,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进入新时代,想要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想要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自身的不断努力,解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诸多问题,达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2]笪方能.民族音乐在文化生态中优化发展的传承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刘丹,张琰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19~122.

[4]鄢秀丽,戎龚停.新时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8(4):116~119.

[5]李继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重塑———基于文化消费背景[J].贵州民族研究2019(1):80~83.

第4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0,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2010,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

第5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http://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第6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传承

当前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和完善,新媒体市场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这种以民族传统文化著称的国家的文化传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对于教育事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来说,应当抓好信息技术这一机遇,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传承。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影响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教育事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枷锁,当学生在学习相关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近距离的体验其中的内涵,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次,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更加规范化和模式化,民族文化的教育追求的是“原生态”,即在进行民族文化的讲解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内涵是当前民族文化课程讲解的主要问题。例如壮族的铜鼓以及华山崖壁画、苗族的医药文化、侗族的鼓楼式建筑等,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没有现代化信息科技的辅助下是很难实现“原生态”教学的。换句话说,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

前面我们对现代化教育手段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可以看出,通过现代化技术教育有效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影响。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提升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使的互联网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技术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共享性是非常高的,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差别,在进行信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连接,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而这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很少真正接触甚至了解到相关民族文化的实际形态,教师只能通过书本上一些简单的概述加上教师查阅相关书籍所得出来的一些信息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上网搜索,在网络上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以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示的,而这种动态化的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特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责任心等,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2 .多媒体技术的革新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

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分析了当前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建设,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项现代化技术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会开展相应的多媒体课程,即学生们到特定的多媒体教室中学习相关知识,每一个学生手中都会有一台计算机或者一个屏幕,当学生在学习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教师在讲堂上所展示的图片视频等来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限制,将传统较为抽象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转化为图片等形式具象化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有文字少数民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案例――以藏族文化为例

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常年交通以及通讯事业都是非常落后的,而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以及手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并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藏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第7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民居;改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云南是我国世居民族和特有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据统计,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0%以上的自然村有12000多个,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约70%。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类型多样:如分布在滇南、滇东南、滇西地区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壮族、德昂族、彝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滇西北、滇中地区的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摩梭人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井杆式、木楞房、垛木房民居;滇南哈尼族聚居村镇的蘑菇房民居;滇南、哀牢山区的彝族聚居村镇的土掌房民居;滇西地区的白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滇西北的藏族地区的平顶碉楼民居;滇西北地区的傈僳族聚居村镇的千脚落地房民居;滇中、滇西一带的汉族、彝族、满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一颗印、合院式民居等,堪称中国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大观园。

一、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随着时展,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必然在保护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也会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传承,保护与发展互为因果,传承与创新互为表里,建设需求和建筑艺术总会处于相对平衡。特别是提取和重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造型、图案、色彩,提炼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对民族传统民居进行装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或改变民族文化符号的组合关系,结合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表征、空间构成、环境意识、营造技术,创新设计出特色浓郁的时代经典民族特色民居,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改造后更为新颖和突出。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进行改造,既是传承传统民族建筑文化,又是创新民族优秀建筑艺术,是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

在传统民居改造中,要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4个原则:一是保持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则。在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改造过程中,要严格保持原有民居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外立面特征和基本材料。 二是修旧如故的原则。在修复村镇内具有保护价值的濒危建筑物或构筑物时,使用旧木料、旧石料、旧砖瓦等材料,严格按照其原始状态进行修缮,做到修旧如故,并做好详尽的纪录。 三是工艺创新的原则。民居改造过程中,为确保风格一致,在大部分保留传统民居建筑工艺和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工艺创新,调整局部结构,增加特殊构件,对风格缺失的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四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不破坏村镇整体风貌及传统民居外观的前提下,为适应现代生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优化、改进、调整传统民居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条件。

三、云南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实践

云南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中积极开展传统民居保护,结合民族和区域特点,深入挖掘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传承传统建筑形式和优秀营造技艺,针对不同民居建筑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保护和改造。一是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公共建筑和民居要适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运用文物保护措施加以保护,如土司府、寺庙等。二是对具有人文价值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及时抢救修缮。三是对影响村镇整体风貌的建筑予以取缔整治。四是对缺乏民族特色并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的民居建筑进行提升改造。同时,还要求各地编制特色民居建设方案图,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移民搬迁、扶贫安居、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等建设项目时,发放给村(居)民作为新建和改造的蓝本。并根据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新建和改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旅游客栈和特色餐馆等。

四、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各民族传统民居都有清晰的历史、宗教、文化脉络,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建筑文化和技艺,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改造:一是屋顶。屋顶是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如云南除土掌房和平顶碉楼外,其他传统民居都有坡面屋顶,而且屋顶的装饰构件也在不断丰富。为完整保护民族特色村镇的风貌,要统一恢复坡面屋顶,统一飞檐翘角和装饰构件,统一建材和颜色,彩钢瓦必须更换成粘土瓦或小挂瓦。适当增加采光并做好隔热防潮。二是外墙立面。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外墙立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如西双版纳州傣族干栏式民居的外墙立面,70年代以来逐步由竹材换成木材,个别地方瓷砖外墙还有扩大趋势。为确保村镇建筑风格一致,要统一外墙立面材料和颜色,对无法统一外墙材料的民居,要用仿真材料重新装饰。民居新增门窗等构件要与建筑整体风格相符,适当增加具有民族元素的立体浮雕图案和装饰,以及民族元素彩绘图画。对部分低矮民居进行层高处理,增高架空层和居住层。三是卫生间。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没有把卫生间设在屋内的习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屋内或屋外设卫生间,配备梳妆镜、洗漱台、抽水马桶及洗浴等设施,并安装太阳能、排污管网等。四是内部功能。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内部没有按功能分区,如怒江州傈僳族的千脚落地房,房屋内部仅是一个以火塘为核心的空间,此类民居要重新布局,分割卧室和公共区域,进行美化亮化,完善水电、有线电视和网络等设施,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整洁卫生、宽敞舒适、美丽宜居。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纲要

第8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学校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09-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变异,甚至消亡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有效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倾注了很多精力;而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中,学校教育历来都在起着主渠道作用,在这场守护精神家园的战争中,学校这个主阵地应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桂西唯一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百色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是滇、黔、桂三省区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近年来,依托百色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办学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生源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由原来的绝大多数生源来自本市,变成了现在的本市生源稳定,两翼(云南、贵州)生源数量不断增多、比例不断加大的局面,目前云南、贵州两省户籍的学生已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世居民族,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26个世居民族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创造了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贵州是民族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这些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成就了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广西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外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广西各族人民既有着相似的生活热情和命运轨迹,也有着基于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繁衍过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们和谐共存却又不丢失自己的斑斓个性,让美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在八桂大地上。可以说,滇、黔、桂三省区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西南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大景观。而生源主要来自这三个地区的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其实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个小缩影,以此作为对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调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本次问卷调查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580份,收回问卷3580份,回收率100%。下面将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并以此为经验在同类学校中推广。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共有3580名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62名,占12.9%;女生3118名,占87.1%。被调查者来自广西、云南、贵州3个省区的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783名,占21.9%;壮族学生2340名,占65.4%;瑶族学生114名,占3.2%;布依族学生198名,占5.5%;苗族学生104名,占2.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9名,占1.1%。

二、调查问卷具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被调查的3580名学生中,有218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占总数的6.1%;有2068名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占总数的57.8%;有36.1%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总共是1294名学生。

被调查学生的家乡节庆日主要有什么活动这方面,有749名学生回答以祭祀为主,占20.9%;有819名学生回答以戏剧表演为主,占22.9%;还有1774名学生回答以邀请亲朋到家作客为主,占49.6%。

(二)被调查者对民族文化意义的认识。为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态度,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两个涉及以上内容的问题。

对“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多年的文化,你怎么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这一问题,有3370名学生认为有其积极意义,大多都值得学习,占总数的94.1%;有61名学生认为大多都不值得学习,占总数的1.7%;还有149名学生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2%。

对“你认为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有影响吗”,有1212名学生认为很重要,占33.9%;有1713名学生认为有些规范作用,占47.8%;有273名学生认为有消极作用,占7.6%,有358名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占10%;还有0.7%的学生认为完全过时,这部分学生共24名。

(三)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喜好。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同认识,问卷里特别设置了“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试图从这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差异。

共有2047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传统节日,占总数的57.2%;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

(四)被调查者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态度。传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配合。而学校教育一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学生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次问卷调查有两个问题主要针对上以内容而设置。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1452名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占40.6%;有2053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占57.4%;有75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占2.1%。

在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前景问题上,有908人认为很乐观,占25.4%;有1589人认为比较乐观,占44.4%;有302人认为不乐观,占8.4%;有86人认为很悲观,占2.4%,还有615人认为很难说,占17.2%。

(五)被调查者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她们是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民族语言的直接接触者,那么,在现代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她们是否还掌握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技能、是否想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是否会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呢,这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回答“你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吗”这一问题时,有2520名学生表示没有,但很想学,占总数的70.4%;有665名学生表示没有,暂时还不想学,占总数的18.6%;回答有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共395名,占总数的11%。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般以本民族的地方方言为沟通用语,但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到外地入学等情况的影响下,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次调查问卷特地设置了“你会讲会听本民族的语言吗”这一问题,有2673人表示会讲会听,占74.7%;有522人表示只会听不会讲,占14.6%;还有385人表示不会讲也不会听,占10.8%。

三、分析

(一)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识主流是正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些民歌、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习俗被废弃,甚至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变得漠然。以上这些状况,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临灭亡,如何对其实施保护,这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一事的认识上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对当下社会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为我们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比较强。因为西南地区各省份的经济相对中东部省份落后,来自这些地区的广大同学,她们所处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让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有条件直接或是近距离接触到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正因为这样,她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良好的根基和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也比较强,比如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98%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选项。

(三)部分学生认同现代文化的同时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各种现代快餐文化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一些青年学生更乐于选择现代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在回答“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时,有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这个比例跟回答“更喜欢传统节日”的比例很相近,可见在现代文化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被削弱了。

(四)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存在困惑,不知道从何做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文化事业的氛围也正在形成,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尽个人之力,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学生也显示出困惑,比如有2520名同学不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艺,很想学,占总数的70.4%。

四、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早在1951年,国家就明确指出,民族教育应当采取适合于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1981年又重申了民族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政策,并于1984年将这一方针政策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近年来,乘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和基层卫生事业的东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绩,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6000多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另外,由于办学社会效益显著,吸引了云南、贵州两省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多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家庭。学校领导者应该抓住这一显著特点,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到“提升学校品质”的高度来认识,在着重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之与其他的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解决切实解决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0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培育全校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任务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达成共识,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广大教师则是传承工作的引导者。为此,应该先在教师队伍中达成思想共识,让教育者们明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相对应的统一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帮助广大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主动、自如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渗透。

(三)真抓实干,精心组织,将传承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和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机制,将其渗透在各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民族文化艺术思想深邃、源远流长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突出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师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并切实培养和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要安排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定期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策略、计划,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只要这样真抓实干,精心组织,这一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

(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因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而变得很大,所以,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可能经常大规模性地开展集体活动,只能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可以先在每个班级选拔出一名民族文化宣传员,进行集中的规范培训,然后由这些民族文化宣传员负责带动和指导班里开展相关的学习和活动;还要确保“民族文化进课堂”这一载体真正得到落实,每周安排1~2节课组织各班同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通过这些有力措施,促进整个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全面开展。

(五)善于总结,积极推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发现好的做法要及时收集,及时汇总和完善,并在校内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做法到同类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形成各学校之间互动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和当地负责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多沟通、常联系,让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与社会接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第9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功能传承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

1.1文化传承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丢弃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会被外来文化所侵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被欺负,就会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起源于劳动,而体育起源于文化活动。随着人类实践的进步,文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文化活动的水平亦随之上升,建立于这种文化过程中的体育也同样不断进化与发展。[3]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当地历史、生产、生活等结合的产物,是各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载体,是它们外在的表现形式,反映着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勤劳的优良品质。通过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1.2民族凝聚

凝聚力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一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由于存在凝聚力,社会共同体才保持着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一旦凝聚力消失,社会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4]斯大林曾经说过:“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5]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特色,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进行文化教育的生动的大课堂,能传承文化、增进团结和凝聚力。[6]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产生时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些项目只在本民族区域内发展和传播,久而久之,这些项目就成为了这些民族特有的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一些载体。在当代一些地区举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如高脚竞速、赛马、摔跤等项目,多是以部落、村寨为单位进行比赛,使得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能够紧密联系和团结在一起。如果能在一些大型的比赛中获得名次,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民族凝聚力会更加巩固。

1.3宗教祭祀

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以及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显得软弱无力,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了一些神灵上,神灵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活动孕育了原始体育活动的萌芽和雏形,在祭祀仪式上往往会进行体育活动。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不同,促使宗教派别多样化,进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彝族的武术、摔跤、虎舞、武舞和海王跳;白族的上刀山、下火海、凤舞龙;纳西族的东巴跳;佤族的拉木鼓;苗族的笛笙舞;傣族的划龙舟;哈尼族的磨秋;基诺族的跳牛皮鼓等都是各少数民族进行宗教祭祀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1.4生产生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生产劳动。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我国向来就有“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一说,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和人们的不同影响。[7]我国边疆地区地形奇特,有高山、坝子、森林、湖泊、河流、峡谷和草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方水土总能养一方人。靠山打猎,靠水捕鱼,靠草放牧,靠林采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就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种生产生活环境下孕育而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如傈僳族、拉祜族、怒族、瑶族的射弩;傣族、白族、壮族的龙舟;纳西族、藏族、普米族的射箭;景颇族、布朗族的刀术;蒙古族、彝族、白族、苗族、藏族的赛马等。

1.5军事战争

自古以来,体育与军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类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奔跑、跳跃、攀登、投掷、游水等生存技能。由于历史向前发展,部落的出现,使得这些生存技能服务于各部落之间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兴起的战争,促进了体育由生存技能向军事技能的转变。国家出现后,国家政权需要军事来维系,进一步促进了军事的发展,也使得军事体育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在热兵器时代以前,一场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身体素质、军队的身体训练水平。军事对体育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对战斗人员进行身体素质和军事技术训练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军事也就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生、发展的动力之一。射弩、射箭、龙舟、刀术、赛马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和平年代,这些项目作为生存技能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而在战争时期,它们又作为军事技能在战场发挥威力。

1.6娱乐庆祝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追求的两个方面。云南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离中原文化相对较远的偏远地区。交通、信息落后,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至劳作之余的文化生活活动较少。古代人们在劳作之余、丰收之后、节庆之时通常会通过体育活动来表达心中的喜悦,这是由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和表演性决定的。带有喜庆和娱乐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如彝族的打陀螺;白族的霸王鞭;哈尼族的摔跤;苗族的爬花杆;傈僳族的栗德德;怒族的跳竹等。

1.7礼仪交往

体育常被认为是国际通用语言,有一种潜在的“外交功能”[8]。虽然肤色、语言不同,但通过事先商议,体育规则可以是通用的。古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众多,部落林立,各部落之间时常为了领地、食物等相互间发生战争。在和平年代,各部落之间也时常进行体育比赛来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促进交往,如哈尼族的阿弩塔;普米族的摔跤等。在影视剧里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女子比武招亲的画面,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具有牵线塔桥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里面也有类似的项目,未婚青年男女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传递他们相互之间期望交往的心意,如白族的秋千;傣族的丢包;傈僳族的赖地等。虽然信息时代飞跃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和风土人情。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更加便捷,促使人们亲自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