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精选(九篇)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

第1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国家公职人员;党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尴尬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对一般的市场经济作用不大,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汉语言作为我国的国家特有语言,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传承意义,现在人们运用汉语越来与不规范,政府以及党校为了维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保证政策、文化的正统性,拒绝在正规文件上出现俚语,所以就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人员的支持,保证我国文字和语言的纯粹性。提高党校培训的水平,使人们在接受党的正规思想教育时,能够正确理解,不出现相应的偏差。

1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的特殊性及应用特点

1.1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特殊性

汉语言文学有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比如建筑专业、医疗专业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着明确的就业方向,但是非师范类汉语言专业没有固定的就业方向。同时在职业技能上也没有想要的职业定位,所以汉语言文学有着一定的就业的盲目性,因为汉语言专业就不是职业培养的模式,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是社会广泛需求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却没有固定职业模式。可供汉语言文学的就业方向包括:第一,杂志编辑类。第二,作家。第三,广告策划类。第四,国家公职人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汉语文学专业不能直接为社会产生规范,但是他们可以间接的创造财富,同时这个社会不能没有这个方面的人才,正是这个专业的人才为我们提供了高雅的精神文明世界。因此在讨论汉语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出发点不应该采用这个专业为社会创造的实际价值而衡量,而是应该讨论汉语文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应该将应用和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起来考虑,尤其是要明确汉语言文学对党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2 汉语言文学应用的特点分析

1.2.1 以培养学生向着专业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高等知识公务人员、作家等。这些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精神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进步。但是作家并不是培养出的,学校只能传授文字的一些手法,但是文章的灵魂需要对个人对社会、自然、人文的认知。这些是教不来的。因此并不是所有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都能成为作家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生存得压力。所以学校为了学生的未来考虑,既然汉语文学不能成为社会的一个职业。所以被迫在汉语言文学中分支成职业性较强的学科分支,他们包括:文秘、文案策划、新闻等。这样汉语言文学的社会适用程度在不断增加,不断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同时汉语言文学也向党校组织等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党校学生了解党的章程、党的要求等。汉语言文学为我国的党建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2.2 汉语言文学中实践知识少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课程缺乏这是专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主要是逻辑教学,是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文字能力的锻炼,学生的实践依靠的平时的建议和知识的积累。同时很多学生的文学特点不同,所以不利于在教学中开展相同的教学实践手段,学生能力的锻炼和积累有这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就是答疑的作用。

2 从就业的角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中对当前中文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低于文秘、新闻、广告等专业,同时还存在着“专业水平较低”、“学生综合能力差”等评价。这就需要学校专业教学过程中以相关专业为底蕴,以提高其适应社会职业的应用性。

从提高学生就业率的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与汉语语言以及文学自身,而应该将教学工作与语言文学的发展、就业等因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新兴的专业,如上文中提高的文秘、广告、新闻、公共管理等其他专业。而这些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在确保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将职业应用性纳入到专业培养体系中,形成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打破既有的专业接线,更大程度上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发挥出来。例如,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划分成为新闻传播、文秘及公关、社区管理以及广告文案等多个模块,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这些模块的知识来提高其自身的就业能力。

3 从学生深造的角度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继续深造是相当一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时的一个选择。从该角度来看,学校专业培训过程中注重的应用性不但要关注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同时还应该注重其继续深造时对专业知识深度的需求方面。在学生知识方面,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学生在继续深造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对应的基础科学知识,还应该具有对应的理论知识,具有强大的理论技能;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同时还应该具有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了,尤其是将之在科学管理、财务分析以及人机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以学术研究成果展现出来的能力。

在素质培养工作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还应该具有对应的非专业素养。尤其是其在继续深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技术的开发等学术工作,这些学术研究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学生具有责任心、心理素质、意志以及身体等多种非专业素质。这是保证该专业学生得以继续深造的重要保障性因素。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性较差,学生就业状态不好,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其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财富。所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专业。另一方面在党校工作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十分重要,他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解党的思想,为党员建设正确的党员意识,同时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防止党员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防止造成违纪事件。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用人缺口正在不断的增加,这是我国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带来的良好结果。但是人才需求较为隐形,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者有一定的耐心。

参考文献

[1]顾路路.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6(4).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

第2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人文社科性很强的学科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它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同时它还承担着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有着丰富的中外优秀文化经验和遗产,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国家、民族、自身以及他人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不像医学、建筑、会计等专业有一个准确的职业定位,它的经济效益无法直接定量,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压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己专业的实用性迫在眉睫。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对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所以也比较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另外,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就业创造条件。《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上公布汉语言文学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教师、编辑、文案、文秘等职业,但实际上,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有许多在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教育科研、公司企业等单位,还有一部分在律师、房地产、金融银行等方面工作,这充分说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很强,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要在提高本专业应用性方面为学生多加考虑。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就要求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不受专业的限制,强化学生对某个方面专业的理解认识,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新闻、文秘等专业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就可以着重针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2.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增减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其专业的实用性,根据社会发展及时增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简课文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目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来设计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不断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择方式,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渠道,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时学习和引进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先进的理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

    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它的就业方向离不开“读、写、说”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教师在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一些招聘过程中的常见情境,通过自我介绍、面试问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因为口才并不是简单的能说会道,他是一个学生“德、才、学、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完善,只有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才可以学以致用,对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5.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要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一味地强调应用性,就

第3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固有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人文学科的前途和命运, 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就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窘迫。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全国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几乎都开设这个专业。作为新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彰显其学科优势呢?我们认为应该根据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办学层次和专业布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准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但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与往日的文化地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地方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没有找准定位,更不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部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病:第一,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过于浓厚,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择业。第二,课程内容庞杂、重复、缺乏时代特色。导致学生知识面单一狭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例失调。导致学生专业基本功削弱,语言文学的修养明显下降。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缺乏统筹安排,学生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

(三)教学实践不够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始终未改变满堂灌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要在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上动脑筋,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进行重新规定和设计,这既是对教学计划规定目标的分解与落实,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的客观需要。

(一)重新定位当代人才培养目标

1.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培养目标转型。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可将本专业分流为语文教育方向、办公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学习。

2.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汉语人才转换。传统型汉语人才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对现代技术和媒介十分陌生。现代型汉语人才不仅能娴熟地运用汉语和外语,而且能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并对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功底。没有文化底蕴,现代技术和媒介就不能发挥作用。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等领域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

(二)重新构建全新应用型课程体系。根据地方院校发展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根据学校实施学分制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修订和调整,提出平台加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平台,在专业拓展基础上建构三类模块方向。

1.语文教育模块。这是一个应用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科研的能力。主要开设语文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语文课件制作、语文前沿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2.新闻传播模块。开设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能力。

3.办公文秘模块。这也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开设相应的文秘与公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不管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可概其要,区别是师范专业的对象是学生,场所是课堂,特征是“规范”;非师范专业的对象也是学生,场所是社会,特征是“致用”。而这些,均来自于整个教学进程的实践和训练。因此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好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为目标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的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语文教育模块、办公文秘模块、新闻传播模块,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

三、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

(一) 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发挥课程群的集合优势,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教授写作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写作训练的适当安排。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学时限制,教学内容很少有写作训练的部分,学生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培养写作能力必须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布置一些写作类的实践教学内容,专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形成写作类课程群。

(二)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一年级,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二年级,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三年级,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三) 推动实践内容的实验化。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课程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初衷相去甚远。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积极推动实践课程的实验化,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将那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统一安排进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四)重视专业模块课程内容的产业对接。课程内容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模块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要让毕业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能力要求,自觉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总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等方面入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语

参考文献

[1]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10(8):43-46.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3-106.

[3]刘之杰.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75-176.

第4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民办高校 北部湾 方言 三结合 分型培养

一、民办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学科积淀。但是在高等教育应用型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这门传统学科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此专业的现状更是堪忧。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民办学校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作为“投资自筹”“盈亏自负”的办学主体,重视投入产出,存在趋利之势,是其早期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意见是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陆亭研究员的分类意见,他将我国高校分为四类:1.研究型大学,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如北大、清华等一批“985”院校。2.教学科研型大学,以教学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这类大学既重视科技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又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国内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均属此批。3.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它们提供全面的、完善的本科普通教育,有些也提供少量的研究生教育。其办学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教师、经济师、会计师、医师等,主要传授社会直接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并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4.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

以上四类高校除了第一类,其余三类高校的办学定位都要求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民办高校多数属于第四类高职高专性质,部分属于本科院校的民办高校,正在慢慢向第三类“教学型本科院校”转型。但据统计,2007年这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仅占全国独立建制的民办高校总数量的十分之一。而且如上所述,民办院校的自身性质也影响了它们在专业设置上的倾向性,它们常常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开设的财会、信息与计算机、车辆检测与维修、广电技术应用、美术设计、旅游英语等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而以研究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等基础性专业在民办高校中几乎被忽视甚至被放弃。如:万建明的《中国大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对国内比较有名的20所民办高校的专业做了调查,发现在2004年开设财会专业的大学有17所,英语专业17所,工艺美术16所,而开设中文专业的仅有2所。

综上所述,强化应用型办学目标的大环境和民办高校自身的性质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一点也势必影响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想求得新发展,就必须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突破瓶颈提供契机。本文就以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三结合”

广西外国语学院创办于2004年,前身为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2010年升为本科,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广西唯一一所国家统招的外语类普通本科院校,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泰国语、越南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9个本科专业。前面我们论述了要想解决传统专业在民办本科院校中的困窘,必须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可以说就抓住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做到了“三结合”。

(一)与北部湾大开发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2008年,国家正式批准《国家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随着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尤其是首府南宁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东盟市场潜力巨大,战略地位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必将迅速升温。东盟十国语言状况复杂,普遍存在一个国家内多种语言并存的情况,如在新加坡,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与之一起成为官方语言;在柬埔寨,高棉语为国语,英语、法语、高棉语同为官方语言。这种语言的多样化,会推动我国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语言产业的迅速发展。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汉语和本国文化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而“汉语言”加“(中国)文学”即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内涵。

(二)与广西区丰富的语言资源相结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毛南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分布有粤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话、闽方言、湘方言等六大方言,少数民族又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方言,语言资源丰富多样。多样化的语言资源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语言的多样性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美国语言学家乔纳森·普尔认为语言的多样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总是成反比。语言众多繁杂使得各民族间交流不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以贺州为例,贺州素有“族群大家庭”“语言金三角”的美称,境内除了壮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客家话、白话、湘语、闽语等系属明确的方言以外,还有至今归属未明的铺门话、都话、鸬鹚话等方言土语。

此外,各语言团体对自身文化的保护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语言统一的阻碍。以广西第三大方言的客家话为例,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其内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也较强,这一点和客家人自身的文化历史有关。客家人身处异乡,势单力薄,在旧社会,客家话关系着客家人的兴衰存亡,因而特别受到珍视。过去各地的客家人都有严格的家族规约,不说客家话则被视为忘记老祖宗,不准上祖坟,不准进祠堂。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丰富的语言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它也对经济的发展、推普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好好地利用它,就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做好语言规划工作。

2.丰富的语言资源保证了汉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与东南亚文化圈的联系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用法。如闽语,就保留了很多上古汉语的特色。广西的闽方言和其他几个方言相比,使用人数较少,主要分布在博白、柳州、玉林、邕宁、陆川、北流等地。在语音上,没有唇齿音[f],古“非敷奉”等声母字,多读为[p],这一点就是上古汉语“古无轻唇音”的保留。在词汇方面,还保留有“目(眼睛)”“曝(晒)”“卵(蛋)”等古汉语词汇。

广西区几大方言的分布范围很广,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都很广泛。以粤语为例,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在东南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在全世界排名第14—16位。

总之,广西丰富的语言资源不仅具有突出的语言类型学特征,而且作为文化的载体,广西方言对于传承汉民族文化,加强与东南亚文化圈的联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广西语言资源的多样性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努力发挥它的优势,减少语言多样性带来的不利因素,就必须:第一,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语言的统一性;第二,立足普通话,用对比的视角,研究和探讨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发掘广西语言资源的宝藏。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够完成,不能有太多“务实”的功利心态。

那么,怎么样才能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求理”的基本精神与当今“务实”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呢,民办院校灵活的办学机制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空间。

(三)与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机制相结合

在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多数民办院校对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是忽视甚至放弃的,但是广西外国语学院却开设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积极使其升格为本科专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该校在走过民办高校早期发展重实用主义的阶段后,谋求深层内涵建设的长远眼光。

其实,民办高校因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它具有更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更大的自。这一切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上就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性、教学资源整合的高效性等方面。

广西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文科综合性大学,也是目前广西设置外语种类最多的高校,包括英、法、日、越、泰、柬、缅、印尼、西班牙等十个语种。该校很多语言类专业都有突出的应用特色,如开设有应用泰国语、商务日语、应用英语等专业,其中应用英语专业还有青少儿英语学习方法及管理、航空服务等方向。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下设了综合方向、文化传播方向和高级文秘方向。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特色。

同时,为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广西外国语学院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泰语、粤语、日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程;在文化传播方向上,该校开设新闻、出版、广告等方面的相关课程;而高级文秘方向将开设秘书学、管理学等课程。这些方面都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配合。而在师资的整合上,广西外国语学院一直有很好的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传统。

广西外国语学院一直以“语言+经贸”作为办学特色,如上所述很多语言类的课程都有应用性的特点,而工商经贸类的课程中也有一些涉外的方向,如:国际商务(东盟商务方向)、工商管理(涉外职业经理人方向、泰国语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这些方向中外语类课程的课时不少于500节,本科专业英语课程达到700—800节。通过这些,大家就能看到该校不同专业之间师资调动、相互配合、资源共享的特点。这一点,在公立大学中,因为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反而不会如此便利。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思考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谋求新的发展,可以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地区或学校自身特点等方面寻找出路。下面我们就提出几点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专业的定位

以往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提出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口号,如江苏某高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是:“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专业定位内涵比较模糊,似乎什么都能做,但专业性又都不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办高校在注重“差异化”专业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塑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这种“差异化”的建设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培养方案。就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而言,需要加强基础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扩大专业的培养口径,明确细化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下面的“人才分型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专业化落在实处。

(二)人才的分型培养

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前两年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基础性课程,所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都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三年级开始,该校综合考虑开学时报考的方向和学生最后的意向,对本专业同学进行三个类型的“分型培养”。

综合类方向的同学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为:培养在高校、文化科研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学科研教学、文学评论的专门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与汉语言文字工作有关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传播方向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力求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礼仪、制度文化)的精华、特色,在此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侧重树立先进的文化传播理念,掌握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培养文化型、事业型文化传播人才。

高级文秘方向侧重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单位、语言文化研究单位及社会各类组织从事公关、文秘、信息、策划、营销、咨询、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文秘专业人才。

每个方向相对应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也会各有侧重。综合类方向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方言调查等课程;文化传播方向开设传播学概论、出版学、广告学等课程;高级文秘方向开设秘书学、管理学原理、领导学、公关心理学等课程。

分类型培养在厚基础的前提下,又强化了各方向的专业知识,满足了就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考研打好了基础。

(三)外语课程的设置

如前面所述,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为广西的语言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几率,我们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英语之外,还需要再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只有具备了“中文+英语+一门东南亚语言”的技能储备才能取得真正的优势。据调查,在越南,开设中文专业或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少,所以既懂中文又懂越语的人才不在少数,但该国对掌握“越中英”三语的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这是因为在越南,很多外资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所以三语人才就成了“香饽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类课程设置上,我们在保证了英语课程四年不断线、总课时不低于500节的基础上,增加了泰语和越语模块的系列课程作为选修,以提高同学的语言能力。

(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语言资源,将之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以现代汉语课程为例,以往大家都觉得语言类的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枯燥。但是如果我们将广西的方言和现汉教学结合在一起,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

语音部分,讲到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的不同时,可以联系广西多数方言区一律不分此两组音的事实,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辅音和元音的显著差别中,有一点是“是否有摩擦”。关于这一点,广西区的同学在发h这个舌根音时,常会有舌根不上抬、气流直接呼出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发音的对比,来找到发音方法错误的地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讲到音位和音位变体时,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以学生自己方言中zcs、zhchsh不区分,nl不区分的现状来举例,学生就会容易理解什么是音位概念中“不区分意义”这句话了。

词汇部分,古汉语词汇和方言词汇中我们可以结合广西方言找出大量的例子,如“目(眼睛)”“曝(晒)”“卵(蛋)行(走)”等古汉语词汇,还有方言中独有的词汇,如:“口门(门口)、年新(新年)、盆脸(脸盆)、人屠猪(屠户),人赌钱(赌棍),人贩水果(小贩),盆洗脸(脸盆),筒吹火(吹火筒)”等。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和自己方言的了解。

语法部分,方言中蕴含的语法特点更是丰富,如“有+V句式、N1+adj+过+N2比较句式”,广西方言中还有和普通话不同的语序特征,如普通话里,语序是“定语+中心语”,而广西方言中则有“中心语+定语”的用法,如前面提到的“口门(门口)、年新(新年)、盆脸(脸盆)”等。另外,方言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在普通话中,“下、生、进”三个动词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广西崇左新和蔗园话中,它们都只用一个“落”字表示。

方言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帮助和启发,不仅体现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对古代汉语和文学类课程的教授也有帮助。如广西民歌保留了《诗经》中鲜明的“赋比兴”手法,艺术造诣较高,如:“妹你生得白西西,好比春来花一枝,路过塘边鲤鱼跳,走过青山百鸟啼。妹你生得白连连,好比塘中一朵莲,情哥愿做泥中藕,藕节牵藤把花连。妹你生得白哀哀,好比田中嫩禾胎,情哥愿做田边草,风吹禾苗得相挨。”这段歌词中充分使用了“赋”和“比”的手法,形象生动。这就为学生充分理解《诗经》的艺术手法奠定了基础。另外,广西民歌中有“哭嫁歌”,歌词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和女性对婚姻的态度。

(五)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考试的模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三七开”改为“四六开”,平时成绩以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能否主动学习为主要参考,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成立方言兴趣小组,安排几人一组,对自己的家乡方言和山歌做调查,调查报告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在学院网页上设置方言专栏,学生的小论文可以在此发表,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并记入平时成绩。

多开办方言和民族文化类的讲座,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范围。

鼓励同学参加老师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如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项目的录像、视频制作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民办本科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实例,提出了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对该业的发展提供可鉴之资。

(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发挥广西方言优势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JGB270。)

参考文献:

[1]杨焕典.广西的汉语方言[J].方言,1985,(3).

[2]黄灿.北部湾地区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全国商情,2010,(18).

[3]张飞.面向东盟的广西语言规划探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8,(4).

[4]万建明.中国大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5,(2).

第5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非美术专;影视课程;汉语言文学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影视课程教学的概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汉语言文学方向外,还设有各种方向,包括教育、新闻(或者新闻传播)等。不管哪个方向,课程设置中大多设有影视类课程,如影视基础、影视艺术创作、影视纪录片赏析等,这些课程都属于美术类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面对这一类美术课时都颇感兴趣。尤其是新闻(或者新闻传播)方向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更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影视类课程时,勤学好问,态度积极,这是该专业学生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他们的结业作品通常是既舒服美观,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该专业学生对影视类课程的知识极为渴望,他们有将文学带入影视的无数创意,却苦于技术与设备的限制无法实现。

虽然没有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健全的机制,但美术教学中的影视课程已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目前,美术教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关系正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多方的支持和促进。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影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的文化性,以及文化的传播性主要依托影视,其中与美术相关的,自然是影像色彩、构图及光线选择和处理等影视类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的本土专业课程主要以文学史类为中心,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挖掘文学内涵。而在全球网络大数据化的时代下,以影像视频的形式传播并保留文学的历史性和可读性的浪潮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欢迎和认可。

把文字的博大精深与美术影视技巧结合起来,呈现别样的文学风貌,是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寻找的突破口。因而,在这种美术影视与文学急需被组合的大市场环境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设置美术课程便显得异常重要。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雅柔和的特性能够为影视作品保留文化的积累和沉淀,解决当今影视作品常出现的“没内涵、没美感、没文化”的问题,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设置美术教学范围内的影视课程便可实现视频与文学的双方共赢。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影视课程设置的意义

1.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中,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本知识为蓝本,吟诵古书经典,几千年来形成一种“师者说、学者听”的固定模式。但自美术教学中的影视课程植入该专业课程后,学生开始将古今文学的掌握转换为图像,把文字表达具象化,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加入拍摄并完成剪辑,在原有的传统模式上开创了全新的内容,带领学生从另一视角看待文学作品,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丰富了教学的模式。

2.让汉语言的文化传承有更直观可靠的载体

汉语言作为我国引以为豪的文化财产,延绵不绝,生生不息。通过甲骨、篆刻、竹简印刷等文字方式的延续已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因而应运而生的影视图像便成为21世纪汉语言传承更为直观可靠的载体。

在被多种文化充斥着的现代社会中,保存并传承本土气息浓厚的文化内涵变得愈发艰难,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让汉语言的传承依附于现代影视科技的内核中将会是对中华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生命力

流动的文学具有人类般鲜活的生命力和张力,影视教学实践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用,恰恰加强了文学的流动性。自媒体时代下的影视传播,拥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将培育未来文学领域人才的专业融合其中,无疑是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铺好了前进的道路,能有力地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第6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 局限性 可行性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成熟,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实现研究型精英教育向综合应用型素质人才培养的功能转变,意在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专业化、职业化、类型化的综合应用型素质。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一直存在能力含义、培养目标难以界定,培养方式难以操作,能力效果难以短期显现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表现尤为突出。能力培养最终需要课程体现。而具体课程也要紧跟专业能力培养的取向,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探讨“古代汉语”课程实现综合应用型专业能力培养取向的途径和思路,探讨课程的能力培养方式,对课程本身和专业的建设都具积极意义。

一、明确现有应用型专业能力培养理论对本课程能力培养的指导意义

各界同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应用型”教育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大致形成这样一个系统论述:

(一)视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岗位中“能否体现专业能力”为能力培养的核心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力培养的方向兼顾专业特征、职业岗位需求和学校定位、学生的能力需求等因素。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从事编辑、文秘、文案策划等传统“业内”工作外,还会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在职业竞争和母语环境中,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表现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点,是我们能力培养的核心。具体而言:同样的企业策划,本专业的学生应有更缜密、严谨的思维表述,更浓烈的文化氛围;同样的文案应用,本专业的学生应有更多的词汇语料积累,具有优于其它专业的文字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二)专业能力培养应具有类型化培养性质

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不同的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职业能力需求呈现类型化取向。能力类型决定着人才类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的能力类型对应度越高,其社会认可度才能越高。经过一些院校的系统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类型除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传统类型外,由于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我们的专业培养类型还出现了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等多种“业外”类型。专业能力不具有类型化特征,谈不到“应用”。

(三)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掘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潜能

学校教育不具有终身制,但应具有终身性。能力培养,应虑及培养对象的能力需求,发掘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潜能。一方面利用大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利用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能力取向,投其所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充分认识到“培养能力,其实是培养自我创造力,自我能力滋生力”。任何能力都不是他人赋予的。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一种能力创造,是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潜能和意愿,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提高和充实自己。

系统的专业能力培养理论指导各门具体课程。而具体课程实践、实现能力培养目标,要在虑及社会岗位职业需求、学生能力需求等因素的同时,从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要素入手。

二、明晰现阶段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的局限性

古代汉语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组成。但在现阶段专业能力培养的构建中,古代汉语课程的能力培养并没有多少举措。除一些师范类高等院校在此类课程的实用性方面进行了适度探讨外,非研究型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课程改革尝试都不多。师范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兼有研究型和教学型特征,这一职业应用能力的独特性决定其课程的改革探讨并不适于其它职业应用型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现阶段,多数普通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明确了自己的培养方向,如涉外文秘、企业文秘、影视编剧等。但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基本沿袭研究型培养模式的框架,教材也选用传统的教材。比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等。这类教材理论体系严谨,内容含量大。任课教师纷纷苦于课时量的不足,只好将教学内容一压再压。同时,课程严谨的语言学理论,对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艰深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状况一直难以改变,有些院校的学生就戏称古汉语为“苦汉语”。教师只好缩小课堂容量,降低学习难度。可这样做的结果是知识起点降低,甚至与中等教育重复,非但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失去了课程本身的学习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课程设置时起,王力、陆宗达等前辈就将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工具性”范畴。王宁近年还进一步提出课程培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起码的中级语感”,“建立终身阅读的观念,为终身阅读打好基础。”这样的课程定性和培养目标在研究型高等院校具有普遍意义。但在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缺少相应的“应用型”特征。加之教学实践中,师生对这一性质的理解都存在片面性。觉得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基本不会进行大量的古代文献阅读,忽视了古今汉语的共通性和语感培养,让注重实用效应的普通大学生难以在短期体会到能力效果。

我们目前的主流授课模式,也形成于传统课程定性和培养目标指导下。这种“通论+文选”的形式,基本是一种硬性授出,理论输出性强,实践空间小。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兼顾专业培养特征、社会职业需求、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校的定位等要素。而现有培养模式考虑的角度仅局限在专业的培养特征方面,欠缺对社会职业需求、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校的定位等要素的考虑。对专业的培养特征过分突出,追求专业的学习和传承,进而忽视了其他要素。对课程性质的理解、教材的使用、培养目标的界定、授课方式的守袭等现状,都与应用型能力取向形成矛盾。

三、探寻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空间

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能力培养的多向空间。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培养能力的开发往往仅固守在“传授语言理论”,借以指导语言应用和研究,进而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语言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语感”的范畴。但如果论及“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有两个简单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何为“正确”,语言能力呈何种表现状态,才是一个该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举一个例子,许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也基本不会有多少语言错误。甚至一些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语言使用能力不仅正确,而且超常。相反,一些本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其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并不突出。可见,“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范畴,涉及因素很多。具体到每门课程,就要迎合培养目标,明确“是什么样的语言能力能够体现类型化的专业特征,能够使学生在岗位职业竞争中受益?课程的哪些内容、训练形式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个体的语言能力会有多种运用范畴。研究性培养方向,重在使学生掌握理论。注重对理论的辨析、传承和深入研究,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相反,应用型为主要培养方向的高等院校,学生对理论掌握缺乏兴趣,原因就在于他们感觉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缺少理论的使用机率。他们需要的是观察语言现象的敏锐力,发现、辨析典型现象的识别力,需要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说,就实用性而言,学习者对经典语言现象、语言材料的积累和体悟,将更有助于实际语言能力的提高,更能体现专业职业能力。

理清这些思路,我们发现,古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类课程的能力培养空间其实还在“语言理论+语言现象”的传统格局中,在于对“语言理论”和“语言现象”传授目的的区分。研究型、教育型培养模式突出的是语言理论的传承和研究,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应当突出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现象分析、积累和应用。为证明这些思想,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基本解决诸如课时有限、课堂气氛沉闷的一些表象,还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训练:

我校是财经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于 “财经文秘”。按照惯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类课程。另设有文字学、汉语史等选修课程。古代汉语课程用许嘉璐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1992年版),分上中下三册,课时仅68学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来体现“应用型”思路:

1.增加古代文选的阅读量。对教材选文进行筛选,按精读、自读分类。其中精读文占所学选文30%左右。精读选文提供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示范,提供语法规范样本;自读选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自我阅读,进行现代汉语的转换复述,放弃逐字逐句的翻译习惯。并利用课余,开展“成语知识大比拼”“我看古今风俗”“讲古事、论古人”等活动,扩大课堂辐射力。

2.保留理论体系“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的几五分格局。将“音韵、训诂”两项内容放在选修课进行。“语法理论”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既有语法知识,进行条例化、系统化,不做研究型探讨性的细化分类,并尽量融入文选阅读中进行。例如“名词”部分:名词的辨析、“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性判断句、名词的活用等知识,基本是大学生的既有知识,只是缺乏总结性的条理体系和对比,缺乏整体观。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只会使理论体系表现更庞杂,并非新知识的输入。如教材将名词作状语部分细分为“表比拟、表态度、表凭借、表工具、表处所”等五种类型,只是便于举例和深入分析语义,其实并没有新知识的输入。但这种细分会给学生知识含量增加直观感受。细碎的分析和讲述还会加深这种感觉。为此,名词部分的知识学习,我们先给学生系统的框架,突出先秦汉语名词的独特性特征。选用代表性语料加以简单证明,使学生建立“整体名词概念”之后,结合《左转·庄公八年》的文选阅读比较不同名词句式的表义效果。

3.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对比。比如文字部分,我们突出文字的演变,古今汉字的关联,汉字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及现代汉字的使用问题。词汇部分,突出词义的演变、古今词汇的关系、古语词的今用等知识点。对句法、词法的学习,突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延续性,学生获得古语及典故积累,扩大语言涵盖面;并通过早期汉语书面语特征的学习,培养汉语语感,吸取古代汉语逻辑缜密的表达特征。另外,在语料还原的古语语境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力。

在考核环节,我学院经过多次研讨, 制定了《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考核方案(试行)》, 将阅读计划的制定、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的完成,即兴演说、报告会等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小论文写作等都纳入学生的期末成绩鉴定。

四、教师在课程能力培养中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促成能力培养因素和谐发展,实现能力培养的目的,关键在还于教师工作观念及方式转变。

高等院校的教师,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基本都是研究教育型培养模式的产物,深居象牙塔,藏于书斋,拘于课堂,喜于论道。对管理型、服务型等各职业类型的岗位需求知之甚少。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以及学生个体状况的了解不充分。对专业知识难以有“应用型”选择。加之对专业的热爱和投入,很多教师会努力传授自己的所学所长,唯恐知识含量欠缺。就此,教师首先要形成应用型培养思路下的课程取舍观,对传统研究型语言学知识“懂取舍、敢取舍”。

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取舍,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需要。要了解这些,教师就要做好社会实践和系统的调研工作,积极开展针对岗位职业和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需求。相对于经济管理、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调查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开展针对岗位职业和学生的调查研究。一要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走出书斋和课堂,亲身参加见习活动,设身处地的感受岗位职业状况。二是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能力特点、能力取向等,了解近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从业特点和岗位工作状况,以便更好地确立有实际价值的能力培养活动。同时,相关院校之间经验交流沟通,也是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除了做好调研工作,教师还应该继续探索课程建设,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特征制定适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教学大纲,甚至编撰适合本学校定位和培养方向的教材。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要与现汉汉语、语言学概论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江新华.大学生应该发展哪些基本能力[J].人才开发,2008,(3).

[3]王聪聪.63.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影响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9-11-26.

[4]任志新.也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本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第7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1).

第8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原有教育体质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科,汉语言文化专业基本被各级各类高校所开设,每年该专业的毕业学生规模不断增大,就业情况日益紧张,如何在众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培养适合适合发展需求的汉语言文学优秀人才,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

2.当前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2.1专业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的需求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日趋多元化,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高师院校的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与时俱进性,然而实际情况确实,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类型过于单一,很难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

2.2程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以及文学等,主要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涉猎,由于专业课程主要围绕语言和文学,培养的毕业人才要么继续升入更高层次去研究语言文学,要么进入校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造成千军万马的毕业生拥挤到学校,供过于求产生激烈的就业竞争。

2.3专业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累积,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硬件与软件设施不断提高,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高师院校为教师提供了多媒体教具,但是多数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于新型教学方式具有抵触情绪,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个人满堂课讲授,学生一味单纯的接受,师生之间没有交流,课程单调乏味,教学效果极其有限。

3.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3.1结合专业特点,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以其独特的价值地位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师院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除了肩负起传递文化知识的重任外,还肩负起了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应立足于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针对不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3.2市场需求与专业属相结合的人才导向

高校课程发展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人才规格应该由社会发展需求所决定,社会需求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人才,高校就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调成专业课程内容,删除陈旧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课程,增设更具特色的课程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社会需求和专业属性有机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语言文学人才,即培养了负荷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又增加了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推动专业建设不断发展。

3.3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

我国社会持续深化发展,不同领域不同部分之间的交叉融合愈发频繁,并且这种交叉融合呈现出扩大化和深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要求人才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更加全面知识的复合。传统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师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认清社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类型,这就要求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人才的培养要坐在社会发展的前面,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4.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4.1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

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例如:对于希望能够进入中小学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学生,除了安排专业课程以外,可以相应的安排中小学语文教学教法和相应中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对于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以外安排相关的课程辅导;而对于有意向从事编辑、文秘工作的同学,可以安排公司职场必须的课程,满足其今后顺利走向职场的需求,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合理规划学生的未来,形成具有高师院校特色的汉语言文学课程。

4.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新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师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体制与资源优势,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组织专业见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例如: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老师的汉语言文学科研当中,鼓励学生刊发各种文学作品,定期举办学术活动;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定期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了解语文教学工作、文秘编辑工作以及和汉语言文学先关的事物,在实践观察当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练习。

第9篇: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范文

摘 要: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本身具有一定应用性性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应用性不强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给予其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看,高级文秘这样的应用型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专业增长点。

关键词:汉语言高级文秘;应用性转型;人才培养

一、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我国高校当下教育思路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

汉语文学学科是有关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和研究的专业,语言文学又是民族精神和艺术的精髓,因而也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因此,培养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科研人才以及从事相关的文化、信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仍是本专业的基本任务。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分支,是以应用性为主要特征的一个专业,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内容,都应该体现应用这一特点。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特点并不明显。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汉语言高级文秘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小,专业价值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它的发展方向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现有的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探索并研究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就成为当下这一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应用性不明显。学科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

二、如何完成汉语言高级文秘的应用性转型

事实上,如果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层面上考虑,我们需要注意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能够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

首先,重新审视学科定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必然表现出对语言文学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求。就我国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新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每一个群体都表现出其当下性,于是,语言的发展已经远远不是传统的语言学所能界定的规范能够恰当表述和阐释。相应地,这些新的群体对文化与文学要求与不再是传统“言志”或“载道”的文化与文学定思维定势所能涵概。这就要求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跟上时代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给新的社会发展提供开放性的视界。这样,学科定位从整体上朝着应用性和综合性发展,该学科应该明晰定性为应用性的“金字塔”。其实,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还具有三大方面的校园内部功能和作用:通识教育、文化陶冶和技能应用。但是从社会的层面而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在高校校园内部的这三个功能与作用,也同样对走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效。

其次,人才培养规格定向――居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的契合点上,建立在对其他学科专业差异性的充分认识上,实现错位竞争。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专业建设的效果决定,而如何防止毕业生的知识陈旧,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的学术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有密切关联。从这一层面上看,汉语言学科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介环节,它肩负着消化学术成果,指导具体实践的任务,为学生铺设桥梁,引渡学生走向“知行合一”的成才彼岸。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职业技能训练也是汉语言学科的题中之义。

三、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汉语言高级文秘专业的应用性人才有了较大的需要,所以经济的发展就为该专业新的专业增长提供了可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需要,应进一步从应用性专业设置的可形性、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随着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活动对于文化素质高、语言文字功底好的应用性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高级文秘专业建立在传统文秘专业之上,但又要与之有区别。传统文秘专业更多是从事办公室的文字工作,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与文件档案的传递与保存。但是在经济活动充分发展的社会里,适用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这样的行业需要的文秘显然不是传统的文秘。尤其是当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这些企业需要的文秘不只是文件、函电、调研报告等的写作与传递工作,更多还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公关与礼仪、企业形象策划等工作。所以培养高级文秘就成为一个极其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