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公共基础理论知识

第1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科学定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些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未曾间断。实质上,在高职院校,要想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明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直接搬用,教师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学生不知学以致用,普教色彩过浓,公共基础课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模糊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2.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呆板。老师在课堂上以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高职学生的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不会主动学习,学生中明显产生轻公共基础课,重专业课的学习倾向,这不利于公共基础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3.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认为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已经够用,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不必再开公共基础课;二是认为公共基础课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应该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好基础,按学科体系开设公共基础课。事实上,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资源的限制。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要明确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我们还要弄清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

其次,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学好公共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和特长。

最后,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可见,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不存在“应不应该开”的问题,而是存在“如何开、如何上好”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定位,要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出发,着重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以其培养目标为准则,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增强为专业服务的服务意识。我们要对照“就业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根据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认真思考高职基础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解决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接轨的问题。为此,我们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基础素质教育培养;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基础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2.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创新课程科目,优化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由于培养专业技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职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

首先,要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我们要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要掌握实际工作中必需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

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再次,要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3.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4.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能力培养。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因此,我们要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实践性教学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明白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6,(5).

第2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摘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构建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节约型;公共基础课;改革

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3,在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课程效率的需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传统学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总是与知识课程开设相关。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凡教育必定要设置基础课程,并将课程设置与素质提高简单划等号,如果缺少某门课程,甚至是减少一些课时就是忽视某种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下,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越来越多,课程设置严重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导致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举步维艰,效率低下。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和专业需求出发,大力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重视提高教学效率。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课程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市场已经引起国外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大批培养培训课程进入我国,与我国高职教育展开竞争。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观念落后,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差。尽管国外课程价格高、课时少,但因其内容新颖、特色鲜明、见效快,依然得到学习者的欢迎。相比之下,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偏重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时间短,导致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回报率不高。改革高职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构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拓展教育视野的需要。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基础,对知识传授有较强的适应性。相当多的教师面对探索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高职教育提倡专业课教师要走“双师型”道路的同时,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技能的训练,了解专业对公共基础课的要求,提高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应该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课程质量标准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映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体现“优、实、新”的要求,即课程设置优化,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效益既包含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也包含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三位一体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与归宿,实现“就业为导向”,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才能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以“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目标,还必须重视改革传统的课程观,实现基础课程功能的重建。

突破狭窄的知识基础观,构建以职业素质提高为核心,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内的基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以学科知识必须、够用为度,重在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开设必要的基础课程,以满足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需要,实现时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突破单一课程优化观念,构建包括多门基础课统筹,节时高效的综合。课程组合不是机械地理解“德、智、体全面发展”,硬性规定每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根据就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既强调单一课程改革,又重视课程全面整体的构建;既强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必须、够用”为度,又重视结合每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性质,确定不同的改革方案,形成整体优化,是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对整个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和教学内容安排——“必须、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素质要求改革课程设置:一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整合;二是遵循“化整为零”的原则。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是统一的,有效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考核管理方法改革。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公共基础课程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结合中国国情、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学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社会竞赛考核成绩和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推进终身教育框架内的基础课程管理改革。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学习是终身的,高职教育不能解决专业学习和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在课程管理上应该鼓励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课程安排达到时间与效率、课内与课外、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的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我校从1999年开始,历经6年时间,改变了过去以“学科型”为依托的高职课程基本构架,凸显高职特色,强化了以能力为本位,理论教学以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依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了就业导向,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等数学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进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基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1.以人为本,重在服务。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必须从学生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以人才规格要求定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就业导向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服务就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服务就业这个目标展开。公共基础课程在理论上要适度化,要严格按照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精选适合的基础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的介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通过就业适应性来检验课程实施的效果。

2.以能为本,适应市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建设上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突出能力本位,必须了解市场,建立与适应市场相适应的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可以通过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具体研究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确定课程实施方案,落实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先由产业界、行业、企业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再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与科研部门的有关人员,按照人才规格要求,进行能力结构分析,设计出适应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市场对课程的要求。

第3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体系结构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发展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掌握有一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技术培养和专业人员培养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培养全面型的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各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结构、实践体系结构上要有主次之分。本文在课堂教学、基础课程上机训练和综合实践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2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在教学、上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要考虑全面性,其原因是各个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掌握程度不同。针对我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整个体系结构的组成是由三部分来组合,每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最终成绩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知识教学主要是完成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机训练主要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和掌握;综合实践教学则是利用公共基础课的多个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3课堂知识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较多的方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针对我校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实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方式,即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点,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导学生,利用实例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度,从而讲解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例进行很好的融合,达到课堂知识教学目的。

4上机训练教学

上机训练是对课堂所讲知识点的回顾和掌握,利用上机训练过程,把课堂讲授过的知识进行全方面的复习和训练。上机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该阶段的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敢于去操作,从而消除学生往往对知识内容掌握很好,而上机就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我校而言,在上机训练分为两个过程:①对课堂实例进行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达到系统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运用自如;②制定与课堂实例类似上机内容,达到学而会用的目的。

5综合实践教学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课程知识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指定一个较为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该阶段教学,可以使学生把不同阶段学到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以达到综合运用的目标。只有通过该阶段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更好掌握整个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第4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摘 要:公安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专科学历教育层次,随着国家对公安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新建了一批本科公安院校,这些本科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中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积累,仍然沿用专科院校的课程模式。公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公安教育中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这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搜索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全国25所公安类院校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具体课程开设情况,针对表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公共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基础课程群两个方面提出了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综合考虑五大原则下对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提出改革设想。

关键词:公安院校;课程;分析;改革

课程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科目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过程的总和。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将相关课程按照统一有序、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原则组合而成的课程系统。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号)[1],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和规格标准,将加强基础和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同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2]中又明确提出: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科层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本科层次基础课程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本科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学校本科层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全方位的教学规划,通过有效的贯彻实施以实现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决不只是一份年度或学期的课程计划。为此,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已成为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课程设置与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公安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公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2003年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要求体现“突出公安特色,面向实战,面向未来”的要求,为公安机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公安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专科学历教育层次,随着国家对公安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新建了一批本科公安院校,这些本科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中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积累,仍然沿用专科院校的课程模式。[3]公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公安教育中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这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现状综述

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内的25所国内公安类院校中,公安本科教育开展时间最长的已有二十余年,最短的2004年才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公安专业人才。现有的公安专业课程体系大体上按照公共基础课、公安专业基础课、公安专业课(包括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四个部分设立相关的课程群,其中基础性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占必修课总课时的70%左右,专业课占必修课的30%左右。在选修课的门数和课时数的设置上也各不相同。通过网络搜索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公安类院校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具体课程开设情况。在搜索到的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内的25所国内公安类院校中,承担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并带有“基础”二字的系部名称共有13个,其承担的基础课程可分为3大类,大约包含110门课程。个别院校的“基础”系部还设有法律文秘、应用英语等专业。“基础”类系部承担的教学课程共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就业应试考试课3大类,约包括公安基础、大学文理科基础、公务员考试与招警考试培训、综合素质教育、人文社科、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分类。

(二)主要表现问题

(1)文化基础课开设不足,缺乏有利于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使专业教学缺乏宽厚的自然、人文科学知识底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专业口径狭窄,目前基本上是按对口公安业务部门设置专业,导致学生公安业务知识面太窄,工作适应能力差。

(3)课程划分过细,各课程内容相互独立封闭,影响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另外,必修课多选修课少,选修课又大多为专业课的延伸和补充,缺乏强化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程,有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不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和能力的培养。

(4)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偏文轻理,课程设置造成文理科比例严重失调。原因主要在于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在公安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5)通识选修课程设置单一,作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一种灵活补充的综合选修课,旨在体现学科的交叉与文理渗透,体现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改善知识结构,体现学科领域的理论

深度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体现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和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而新建本科公安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课程数量少,涉及的领域窄,特别是有的公选课程内容与公共基础课程有交叉,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二、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建构的内容

公安院校相关本科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共应约在80门左右,约3100~3200余学时。其中必修课约48门左右,2500余学时;选修课约35门左右,600~700余学时。基础性课程合计共60余门,2300~2500余学时,占总数的74%左右;专业性课程合计共约20余门600~800余学时,占总数的26%左右。

(一)公共基础课程群(含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这一部分的课程以本科教育和公安学科必需的基础知识为主,采用并联的逻辑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格品质、知识层次和社会技能。为学好相关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在适应时展要求的同时,把本科教育作为高级人才起步平台,使学生具备自我终身教育、自我发展、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筑学生的基础知识平台:一是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二是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三是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四是警察体能和基本技能训练。公共选修课是为了充实和拓展学生的社会知识与人文知识,加强课程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而开设,是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要补充。

(二)专业基础课程群(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选修课)

这一部分课程以公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警察基本技能为主,在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采用并联、递进的逻辑形式,重点培养公安专业学生的政策法律水平、公安业务能力和基本警察技能。为学好专业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课程设置中要以培养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和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熟知公安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执法能力与水平。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掌握射击、擒拿格斗、驾驶、泅渡、查缉等警体技能,能够适应公安实战的需要。专业基础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学生所学专业的政策法律水平,实现课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对专业基础课的重要补充。

三、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一)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要从我国公安本科院校的教育方针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德育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教学内容优化要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编排要科学。公安本科院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原则全面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文化的进步速度、新学科的成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学科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更新、专业的拓宽与深化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还有,今后的人才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力也有赖于他们是否能适应未来的社会。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继承与超前的关系,使课程体系更趋于科学化。

3.适应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三个适应,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我国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

4.个性培养原则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注意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基础、素质、爱好、要求等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兼顾到各个方面,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则。首先,课程要多样性,学校应开设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除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它课程。其次,课程要层次性,即对某学科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基本内容相同的前提下,深度不同、容量不同、特点不同,学时和学分不同,以供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选择。最后,课程模块性,就是将同一门课程分成若干知识模块,构成不同特点的知识结构,供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选修。

5.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教育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并塑造人,要求我们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增强学校教育针对性的使命感。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组织、管理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具体为加大公务员考试内容与教学的融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培养模式。

(二)公安本科院校基础类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基础类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和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四加强一提高”、处理好“三种关系”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四加强一提高”具体而言是指:第一,加强“两课”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是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培养更高政治素质和更高思想素质的公安人才的需要;第二,加强法律课教学,增加法律课开课门类和授课课时,注重法律课程内容间的纵横联系、综合利用及与公安业务课程内容的结合,增强适用性,强化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为今后严格执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加强主要公安业务课教学,各专业一律新开设非本专业的其他主要公安业务课,以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公安通才;第四,加强警事技能课教学,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搏击本领,适应公安实战需要;第五,全面提高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需要的人才质量。为做到“四加强一提高”,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在满足国家学历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突出公安职业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二是在体现课程体系专业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公安通才的培养,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三是在基础理论够用的情况下,必须着重专业技能和警体技能的训练,处理好理论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3]新建本科公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胡远青.理论导报,2011(12):55-56.

[4]公安院校课程改革探析[J].刘杰.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0-122.

[5]我国高等公安院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许立鹏.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5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1 现阶段计算机公共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出现不均衡性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2001年在全国高中,2003年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初中,2010年前在全国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从教育部的规划中可以看出,普通的本科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很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但是现实却不是如此。

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学校已面向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000多人,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院校。在校生中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剩下的95%的学生都要开设计算机公共课,正是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就造成了计算机基础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以一年级中文专业1班为例,共有56个学生,其中来自河南2名,广州3名,云南2名,剩下的49名都为贵州省内学生,来自发达地区(河南、广州)的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在未开设计算机公共课前已有3名学生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而在开展了计算机公共课后49名贵州省内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 office应用)仅仅只有2人通过。可见,计算机基础能力差异性影响非常显著。

1.2 学生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计算机公共课基本上都开设在大一,遵义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是理科类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VB程序设计基础》,文科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学生刚进入大学,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上网、玩游戏等,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学得好不好一点都不重要,对其自身发展一点影响都没有。

1.3 理论课与实践课设置不均衡

目前,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的设置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是1:1,每周共4节。虽然学校考虑到各种不同专业领域,开设了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这样笼统的划分,并没有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在教授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往往是没有太深的印象,等到实践课的时候教师又得再将理论课的知识点重新讲授,从而造成了理论课一堂灌,实践课一堂跑的现象。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1 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地方院校出现的地域造成的计算机基础的差异性,使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明显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采用分级式教学方法,先进行“摸底”测试,对学生进行一定了解,大致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对高中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好,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则可免修本课程。2)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少的学生,要加强关注与讲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简单的知识点入手,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系统的学生,应从实践出发,将知识系统化,丰富知识内容。

2.2 以应用为导向,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认识

目前,遵义师范学院规定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才能获得学位证,这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认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需注意不能完全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贯彻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根据培养方案、学生的专业实际发展需求,将教学安排得风格迥异、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比如美术专业,可以将word中制作海报进行重点讲解;旅游专业,可以将PPT中制作景点介绍进行深入讲授等。

2.3 合理安排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的比例

第6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素质;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17-03

学生的工程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许多学校往往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着手,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而公共基础课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大,相应的,各门课程的课程建设也缺乏这种关联。本文依据“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中应发挥的作用。公共基础课应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主线,开展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中的作用

(一)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的作用

工程尤其是现代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按照工程教育的“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1] [2],其强调的重点,一是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二是多学科的基础、背景及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三是工程实践能力。

为体现工程教育的这一理念,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均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从总量上看,大学本科教育的前两年,主要是公共基础课;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现了对学生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语言类课程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多学科的基础与综合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工具特性。这些课程的工具特性、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与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等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基础课在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中的作用

依据意识形成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养成需要具有热爱事业、乐于为事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来发现问题,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建立在曾经解决过实际问题的体验之上的。虽然,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在这种意识的培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这种意识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对大脑进行刺激,潜移默化才能形成,所以在大学的一开始就应该注重这种意识的培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恰好具备上述各项功能。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通过我国近代史和成功人士的经历等内容激励学生发愤图强,乐于奉献,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中含有大量的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生动实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建立自信;计算机语言课程更是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课程。事实上,学生从分析实际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开始,到自编程序,上机运行,一般都要经历程序不能通过或运行结果不正确等失败过程,最后获得成功。

公共基础课中这些体验成功的积累过程就是对大脑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刺激与强化的过程。学生从大学一开始就经历这样的过程,会逐渐形成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的课时不足

为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很多学校增加了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训等课程的教学学时,这势必减少了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学时。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总学时与一般的学校相比减少了10%以上,有的甚至减少了20%以上。这使得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比例重新回到20世纪的不合理状态,和工程教育重基础、重交叉、重人文、重实践的导向大相径庭。[2]

(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定位把握不当,过于强调基础课的理论性、完整性。有些独立学院还沿用原有母体学校的教学要求,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上,教学内容抽象化、神秘化,脱离了学生的基础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还有一些教师把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理解为低层次、低要求的本科人才培养,加上学时压缩,因此在教学中没有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而是把所有内容与要求简单化,一些重要的内容如课程中最基本的科学思想方法、原理,一些知识要点与工程应用的联系及实践环节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脱离工程实际

相对专业课程而言,很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不大。使用的教材的内容还是比较传统、陈旧的。尤其是课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联系不够。如大学物理实验中固体密度的测定还停留在规则物体的测量与计算上,对于不规则物体的密度测定以及高精度的测定方法没有深入展开;很多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不仅少,而且像吸水做功、鸭子过河的轨迹等这样的实例既缺少时代气息,又看不到应用价值。一些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学时减少,对很多和工程应用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不作要求或简单化处理。如导数概念的简单化处理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了微积分后对给出质点运动的位移求运动速度这样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楚,物理学中的光的干涉、衍射只讲现象不讲其与工程应用的联系。教学内容脱离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际。

(四)公共基础课的师资条件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教师由于缺少社会经历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参与实际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往往不愿意涉及和应用有关的内容,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单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缺少生动活泼的时代气息。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社会经历丰富的教师结合生动成功的案例鼓励学生励志奋斗更有优势,而有些年轻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年轻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时候,容易把重点放在计算机语言的规则、功能和单一问题的算法上,对自编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上顺利编译、运行及对运行出现不正常的结果如何分析,查找错误等缺少指导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的主线和若干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建设除了课程的教学条件建设,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等常规建设内容以外,应根据工程教育的理念,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主线,开展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有如下措施:

(一)优化教学大纲

优化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基础课虽然大多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基本要求,但由于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不同,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弹性。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应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明显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种差别就是教学要求高与低的差别,而应是侧重点不同,各自的特色不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他们在与人交往、认知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应将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原理、认知的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这一目标来精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求。如有限逼近无限、线性逼近非线性的极限思想与方法,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上应淡化极限理论与解题技巧,而直观的极限思想与应用则一定要提出较高的要求;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定律,要明确通过观察、实验达到“理解”的要求,在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上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对定律的适应条件与环境以及进一步发展或改进可提出“了解”的要求。课程大纲还应对课程的应用技能与实践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如大学英语课程中要突出听与说的情境教学内容,数学课程对数学软件可提出“了解”、“会用”的教学要求。为了解决课时与内容的矛盾,应充分利用课外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好课堂教学与自学的比例,将一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课外自主学习、观摩以及实践等多样化教学的方式。如思想政治课程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社会实践,计算机课程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上机内容,数学软件可作为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等。各个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课时数有多有少,要求有深有浅,但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特点,是应该在大纲中体现的。

(二)加强课程与工程的联系

加强课程与工程的联系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知识要点与工程应用联系

公共基础课中很多知识要点和工程应用都有密切的联系,应将这些联系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工程活动是“真善美”的综合,因此,应将伦理、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融入相应课程,用人文的内容丰富课程的内涵。高等数学课程中导数的概念,本身来源于曲线的切线问题和运动物体的速度问题,但实际上它同样可表示植物生长、细菌繁殖、热量扩散、化学反应等速度。这样,学生在接受导数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同时了解导数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线性方程组来源于大量的实际问题,应通过实际问题列举出方程组有唯一解、有无穷多个解、无解的三种情形,从而引导出对应的条件与解的结构。在介绍静电场、磁场和光的有关概念时,应将大气中产生的电场,如何避雷,光盘、磁盘的读写原理等作为应用背景,建立知识要点与应用的联系。

2.选择或构建好的应用实例

好的应用实例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到大量鲜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课程中大量的例子和习题都可与应用建立联系,数学、物理等课程中的实例,要达到通过不断的刺激来帮助学生形成工程意识的教学要求还很不够,应组织教师不断寻找、挖掘并简化有时代气息、有应用意义的实例。如高等数学课程中可增加一些诸如按揭贷款利率的计算,高铁轨道的弯道连接,血管中血液流量的计算,医学CT诊断与曲线积分等例子或应用问题,大学物理可选择超导、核磁共振、纳米材料和激光技术的应用等例子。

新颖和生动的实例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产生难忘的记忆。但实际问题往往比较复杂,要避免过于复杂的例子,以免让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选用的例子应叙述简单,易于教师讲授,数据来源于实际但不复杂,应对真实情境进行适当处理,避免过多复杂因素对教学过程主导因素的干扰,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解决应用问题带来的乐趣。

3.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解决实际问题是“做”的实践过程。“做”就不能仅停留在想法上,而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因此,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公共基础课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如大学英语应设法营造适宜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此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组织学生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利用课外的时间来进行调查、讨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强化学生对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计算机课程可结合案例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的实践尝试解决一些应用问题;要强化各类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认识世界的观察、归纳、怀疑、概括等实验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大学数学课程也要利用课内或课外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软件,并让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中。如近代史的部分内容,就可以列出学习的提纲,明确教学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看一些视频和影像资料,上网查找有关文献、档案,撰写小论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综合编程,数学软件等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布置来源于实际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介绍这些问题的背景、相关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语言规则,然后针对给出的问题,一边学,一边用。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编制软件需要的计算机语言知识都不是来源于学校的课堂所授。

为了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考核,如大学英语应明确听与说的考核比例,数学软件应用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等。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负责人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取舍乃至教学内容的考核等教学各个环节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选好课程负责人,并以课程负责人为抓手,开展教育思想的讨论,更新教学观念,通过课程负责人把握教学定位,精选教学内容。

应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研究。比如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开发一些应用软件,数学课程的教师要设法参与一些工程项目的计算,还可以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教师通过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可以获得大量的应用型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获得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体验,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如笔者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就融入了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地震波的传播,空洞检测等许多实例,这些实例来自于笔者参与的若干科研项目。[3]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还可通过分类培训,帮助教师了解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的新要求,了解公共基础课课程中基本理论或方法产生的新技术、新应用等最新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把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6):105-113.

第7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授课方式从最初的多媒体演示授课的传统模式发展到计算机教室一人一机,老师教学生跟着做的同步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能随着时代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更新将是第一要素。随着电脑的普及,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平均水品也在提高。打字、上网发邮件、WindowsXP的操作、Of-fice软件应用等教学内容已不再能完全满足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范畴。为此,我们将一部分计算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逐步的添加到其中来以充实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硬件结构、数据库的基本运用及原理等。

    现如今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看到这里可谓是发展良好,亮点颇多,但这只是教和学,真正运用起来又如何?是否真的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呢?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需求的变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录用要求代表了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是极具代表性的,因此也成为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依据。但是当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不断进步将这一标准变为社会公众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普遍水品之后,它不再能代表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的代表性将被剥夺。然而社会对计算机基本能力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新的需求代表是什么呢?我们来认识一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覆盖,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上网看新闻、看电影、订票、交水电费、购物、炒股、聊天等等。计算机使用范围不再单一的局限于工作,更多的运用到了生活娱乐中,相应的对使用者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多元化: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何安装、台式电脑如何合理的升级换代,笔记本电脑如何挑选的价优物美,单一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补充。现如今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不再是计算机怎么用,而是要知道什么样的计算机的好用,不好用的怎么变得好用。

第8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热火朝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然而,在高职教改浪潮中,存在着不平衡,甚至存在着“被人遗忘的角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实际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已陷入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因此,从现实出发,系统反思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超越困境的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思一:对高职公共基础

课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思想决定行动,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认识的偏差,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在部分高职院校,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重点,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培养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在专业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有的院校甚至被边缘化。据笔者调查,在多数高职院校,从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改、经费设备投入等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课程远远落后于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相关专题研究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相当多院校的基础学科教师“只出不进”、“只用不培”,年龄严重老化,信息吸收渠道狭窄;部分专业随意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使公共基础课总时数长期处于动态之中。此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导致了社会对高职与中职的界定模糊,以及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眼光高,基础不牢”的负面评价。

高职公共基础课真的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吗?其建设真的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吗?显然不是。高职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它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密切相关,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熟,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学好吗?其职业技能会强吗?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不高,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强,其就业竞争力会强吗?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专业调整快,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可适当倾斜,但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重要、不紧迫,没有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撑,专业课程建设犹如不打地基盖房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纠正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偏差,深入、全面地理解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当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反思二: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来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结构不合理。由于部分领导对公共基础课认识有偏差,在人才引进、内部师资调整、教师送培、职称评审中片面操作,致使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职称失衡,结构极不合理。(2)观念陈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不认真思考高职培养目标与自身教学的关系,自认为不管怎么变,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一回事,思想观念停留在过去,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3)缺乏内动力。公共基础课程被边缘化,资金、设备、收入分配向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倾斜,年龄老化带来的惰性以及职业倦怠,致使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改革动力。(4)教改、科研能力偏弱。年龄老化、观念陈旧、内动力缺乏以及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偏少,致使公共基础课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在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榜中难觅公共基础课踪影,与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步伐,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素质。(1)通过人才引进、内部调整、进修培训,充实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使其逐渐趋于合理;(2)多渠道、多方式强化高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不同,充分理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与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改变教育观念,自觉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3)根据公共基础课地区差异性小、稳定性强的特点,构建从国家到地区的教研网络,搭建科研平台,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真正做到资源共享;(4)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资金、设备投入,合理制定分配方案,建立公正全面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逐步建立应有的自信与职业认同感。

反思三: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与平台。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达成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必须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过高过低都会产生问题。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就高考录取分数线看,高职控制线基本在300分左右(满分750分)。客观地说,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未达标,处于较低水平,而多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定位上是按达标甚至较好来考虑,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情绪。这一点上,以数学、物理、外语三门课程最为突出。

二是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同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与本科、中职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仅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未作深入的研究与认真的筛选,并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影响了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打造好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平台。在教材建设思路上,要改变过去以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为主的模式,改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编写为主,各校自编为辅。因为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的模式会受到编写者精力不够(兼职)、水平参差不齐、观念风格不一致的制约,其教材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写,一可选出具有相应水平、能力的编写班子;二能保证编写者集中精力编写;三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与支持,保证教材编写的调研、论证的深入与充分,其教材质量能得到保证。在抓好教材建设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相应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研究所任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撑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使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专业有机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反思四:高职公共基础

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陈旧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作用。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二是教学手段陈旧。不少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任务重,课时少,内容理论性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至于其他的教学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过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事。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使得学生普遍对公共基础课教学不满,产生厌学情绪,将其视为最难、最想放弃的科目。

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让教师明白,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而是每个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面对的任务。不改、不变,公共基础课教学将走不出困境,将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时,首先应打破公共基础课程领域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要让教师正确认识讲授法的利与弊,明白讲授法虽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有着方便、省时、经济、易于系统完整地呈现知识与展示教师的个人经验等优点,但也有突出的缺陷,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产生学习疲劳,在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高职教学中长期使用,会使其弱点加倍放大,产生严重后果,因而不能长期使用,更不能让其“一统天下”。应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大胆探索和尝试其他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模块式教学法等,通过不同教学法的综合应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果。其次要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口授、书面材料的基础上,辅之以影像、音响、课件、实物等教学媒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29).

第9篇: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理基础课程;现状;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14-03

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是指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数学类、物理类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是工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本科教学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因此,数理基础课程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宽口径、厚基础”是国内外大学教育比较成功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 必须从本科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抓起。

一、高校数理基础课程的现状

(一)数理基础课程在工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占学时学分比重大

数理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工科专业都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通过数理基础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理思维和数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数理基础课程占总学时20%左右,即工科院校的学生在四年大学本科学习的课程中,有20%是数理基础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

(二)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数理基础课的教师承担着全校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时多,上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基本上是大班授课,教学工作量大。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承担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师的平均工作量达371学时/年。对数理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组织与管理,有的学校以设置高等数学课程组、大学物理课程组等为主,担任数理基础课程的老师相对稳定,开设相同的课程,可以材和课件,备课,便于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的学校依托专业组织教学和管理,比如把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放在理学院,理学院除了承担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学院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教师精力分散。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由于涉及专业多,学生多,教学进程由全校统一安排,不能随意调整,加之数理基础课程学时多,内容多,作业量大,教师压力大,承担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后,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而教师的聘任和晋升的硬条件是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的级别与数量,因此,教师为了切身利益和事业前景,具有数理基础课程教学资格的教师更愿意选择承担专业课程而不愿意承担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这造成教师的分流,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数理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改革滞后

目前工科院校的数理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一般按照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关于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等教学管理文件的要求进行设置。数理基础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大纲、学时、学分及开课学期等都由学校统筹安排。虽然不同学校数理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开课学期不一样,但基本上都是“大一同”的教学模式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即学大纲、材、统一学时数、学进度和统一考试,课堂教学采用大班教学,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需求来构建数理基础课程体系。此外,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改革滞后。目前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以前的知识体系。数理基础课程的内容过于抽象、系统和严密,重视理论分析和推导演算的训练,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内容相对陈旧,没有体现现代数理学科的发展,对于不同专业来说,数理基础课程涉及的实际领域少,知识范围过于狭窄,与后续课程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工科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对数理思维、数理知识和数理方法等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无法满足学生考研和进一步提升的需求。例如本科“线性代数”课程中不要求掌握的“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等内容是各理工科专业考研大纲中所要求的,考研学生不得不再花费时间重新学习。

二、改革构想与途径

数理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基石,工科院校应重视数理基础课程的改革,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加强数理基础课程教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奥古斯丁曾指出:“21世纪工程教育第一关键要素是强调基础,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方面的基础教育,这样的工程师才具有创新的能力。”[1]可见数理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下设“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分别对高校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这是高校制订数理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对工科院校来说,数理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培养大纲中强调的核心学科知识,其学分在学生所获总学分中占20%左右,学生对数理基础课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研究生的考取率,更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数理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存在工作量大、压力大、教师队伍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学校应加强数理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引进人才,充实公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师队伍,加大高学历、高水平、高职称公共数理课程教师的引进力度,安排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讲授数理基础课程,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减少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减轻他们的压力。其次,学校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和评优等方面,应对承担公共数理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有所倾斜。比如,在职称晋升和岗位考核、评优评奖中设置本科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名额;讲授数理基础课程的工作量超过一定数量的教师可以适当减免科研考核工作量;提高数理基础课程的学时计算系数等,鼓励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师积极向上,使他们有岗位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稳定教师队伍。此外,数理基础课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教学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针对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定期交流,总结经验,举办教学研讨会,开展教学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另一方面,鼓励数理基础课程教师自我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工程专业背景,在工科院校将数理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落到实处。

(三)数理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

经调研发现,目前工科院校的数理基础课程设置几乎常年不变,而专业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数理基础课程与专业需求脱节,数理基础课程没有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2]比如大学物理课程,在工科院校的学时学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各专业所需的大学物理知识是不同的,比如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前者更需要的是力学、电学内容,后者需要的更多是电磁学知识。此外,数理基础课程中,还有很多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需要的知识,因为统一的教学大纲不能兼顾而不讲或者降低了要求。数理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专业和学生实际,忽视了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所以,数理基础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数理基础课程的设置问题。数理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首先,将数理基础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对其课程大纲、学时、学分、开设学期及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进行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设置数理基础课程提供依据。其次,依据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对数理基础课程和专业的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各专业要求设置数理基础课程,使数理基础课程为专业教育服务落在实处,改变按照学科大类设置数理基础课程的方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同专业应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数理基础课程。第三,数理基础课程的设置要兼顾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例如,在工科院校按照专业来设置大学物理课程,即按不同专业,兼顾学生的需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物理课程: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C、物理学史、普通物理学和物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等。

(四)优化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

目前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落后于社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优化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是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首先,对工科院校的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依照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厚基础、重个性、多模块、多层次的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2]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可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提升扩展模块和应用实践模块。[2]基础知识模块是数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理基本知识,是提供学生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数理思想和数理方法;提升扩展模块主要服务于那些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如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也服务于要求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如出国留学深造、考研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应用实践模块是针对专业特殊需要或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旨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大学生创业和个人发展储备知识。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应用、先修和后续的关系。其次,认真研究高校数理基础课程与高中数理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浪费教师和学生精力与时间,影响学生学习数理基础课程的兴趣。再次,修订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数理基础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删除一些不需要的、过时的内容,增加有重要价值的、急需的内容,改变目前数理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的状况,以发挥数理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铺路的作用。最后,在数理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实和强化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增加数理知识的应用背景,课程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课主要由教师讲授定义、概念、定理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实践课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加数学软件介绍。完善的数理课程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初级到高级数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五)对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提高数理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数理基础课程属于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定律多,推导繁琐,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探索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可以采用“问题驱动式”、“探究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指在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定义、概念的讲解,选择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质疑,在教学的过程中释疑、解疑,传授给学生数理知识、规律、方法等,不直接照本宣科讲授,而是创设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尝试和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标。[3]例如大学物理课程中讲解偏振光时,可以设计“光线入射到玻璃上一定会有反射光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欲去学习。[4]“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求知。“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提供知识背景和讨论题目、讨论教学指导材料,学生可以自由组队分工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研究,并提交研究结果,以达到学习目的。例如高等数学导数应用中的“最值应用”内容,教师先提出学习讨论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课后深入社会生活中,调查最值问题,运用课本知识,对采集的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尝试解决问题。[3]此外,数理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数理基础课程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数理基础课程的课堂效率。

数理基础课程教学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意义重大,但目前工科院校的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应加强数理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其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引导数理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促进数理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使数理基础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 参 考 文 献 ]

[1] [美]维斯特,著.蓝劲松,译.一流大学 卓越校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杨丽萍,袁彦东.“卓越计划”下数理知识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3(4):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