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煤炭行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煤炭行业的发展

第1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要立足于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节约、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零排放”,促进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矿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矿区。主要指标为: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矿井水为主的液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5%以上;土地复垦为主的生态环境美化率要达到90%左右;煤层气的利用要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要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加工的比例,加大共伴生产矿物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借鉴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应包括促进煤炭资源回收率、转化率和利用率的提高,煤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废弃物排放的减少,矿区及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小循环――煤炭企业

从煤炭的生产开发上就要节能、使用可再循环的原材料、提高资源回收率。在建井设计之初就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考虑矿井在生产期间可能出现大量的废弃物,配套建设洗煤厂、煤矸石热电厂、矿井水处理站、建材厂等。从整体设计规划上,按“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过程物质循环利用,由整个生产系统构成工业性的“生态”平衡。

1.集约化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

我国已利用煤炭资源量3469亿吨,其中乡镇小煤矿占用资源达2200多亿吨,而且很多是优质资源,矿井的平均规模只有1万吨/年左右,回采率只有10―15%。小煤矿点多面广,资源占有量大,浪费非常严重。因此,必须从煤炭开发的源头提高资源的回收率,节约煤炭。

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建设高产高效集约化矿井,依据资源条件,合理确定新建矿井规模,重点建设大中型矿井,限制小型矿井,从源头减少煤炭占用量,减少浪费。从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实质性改变小煤炭的生产状况,提升小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回采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已动用的资源。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煤炭资源条件的开采方式,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范围,制定新的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制度,限制采用落后生产方式和资源回收率低的矿井生产。

2.清洁开采

清洁开采是立足于煤炭开采的生产过程,通过对采煤方法和工艺、岩层控制以及相关技术、实验研究平台等的开发和建设,改变传统开采工艺造成的生态与环境破坏问题。减少煤矸石排放。改革开拓巷道布置方式,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减少煤矸石的产生。同时,要大力推行井下煤矸石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矸石污染的危害。减轻地表沉陷。根据资源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充填、联合、协调、条带、房柱式开采和离层区注浆等适当的开采方法,控制地表沉陷。减少瓦斯排放。推广高效瓦斯抽放技术,实现综合抽放,提高抽放量和抽放效率。研究低浓度瓦斯的回收、浓缩技术,减少瓦斯直接排放量。减少水资源破坏。开展采矿与排水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加强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与工业性试验,限制和降低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破坏。同时,应采取“清污分流”或“分质分流”等措施,将未被污染的干净地下水用管道排到地面,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少材料消耗。煤炭企业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电力,也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建工材料、火工材料、油脂及木材等。加之煤矿大多为地下作业,浪费现象时而有之。为此,应在煤炭企业大力推广节能装备、节能工艺与技术,减少生产能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

瓦斯利用。研究瓦斯地面开发和井下抽放两种方式的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生产适合我国瓦斯地质条件的钻井、压裂和排采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瓦斯发电、瓦斯生产炭黑及瓦斯民用等。研究采煤塌陷土地的土壤特性变异分布规律,塌陷地不同复垦工程方法的复垦土壤重构技术,塌陷地复垦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塌陷区复垦耕地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开采塌陷后土地复垦的最佳时机及土壤重构、改良的方法技术,形成适应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开采工艺和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主要领域是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复垦、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及煤矸石制造肥料和提取化工产品,重点应是煤矸石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矿井水净化。研究矿井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电渗析和反渗透技术,使高矿化度、高硬度矿井水资源化。

4.其他共伴生矿物的综合开发

我国很多煤矿都伴生高岭土(岩)、膨润土、油母页岩、蒙脱石、石膏、硫铁矿、硅藻土、耐火粘土等矿物,加强这些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中循环――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或城市

以煤炭企业为核心,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并通过产业、企业间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产品或废物加工链,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具体地说,在园区内设计一个产业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延伸。

1.洁净燃煤

以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为宗旨的洁净燃煤技术已成为世界煤炭利用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国际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推广先进、洁净燃煤技术是提高燃煤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应用先进发电技术。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和可用率、发电效率、单位煤耗、环保性能、投资和成本等因素,应在全国电力行业大力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推广烟气净化技术。应加大力度,推广烟气脱硫技术、烟气除尘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减少电厂的烟气污染。粉煤灰综合利用,主要领域是粉煤灰制作建筑材料、粉煤灰井下回填和充填矿井塌陷区、粉煤灰筑路和从粉煤灰中提取化工原料。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针对我国锅炉煤种供应多变、原煤直接燃烧比例高等特点,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热电联产和小机组。

2.煤炭转化

地面气化。逐步改造和淘汰中小规模和落后的煤气化工艺,发展先进的加压固定床、加压流化床和加压气流床技术。同时,应将大规模高效煤炭气化工艺作为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地下气化。加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将气化遗留地煤柱、采用常规方法不宜开采的煤和限制开采的高硫煤为主要方向,以达到回收煤炭资源的目的。多联产技术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它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组合在一起,可同时生产各种化学品、液体燃料以及燃气、电、热等洁净二次能源,实现了煤炭价值的梯级利用,使煤炭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优化。

(三)大循环――社会

要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控制,减少煤炭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1.使用清洁能源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应发展和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产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推广应用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并形成优质能源优先供应商业和民用的能源供应机制。改变煤炭消费结构,大力推广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将大量的原煤直接利用,转变为利用洗煤、型煤、水煤浆等,以提高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清洁贮运

建立封闭贮煤仓,减少露天煤炭堆放量,减少贮煤区的环境污染。建立封闭运煤系统,减少煤炭运输沿线的环境污染。

二、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议采取以下政策

(一) 产业技术政策

要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煤炭产业政策的核心标准,建立科学的储量管理体系,避免企业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加大推进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政策的力度,加快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中小煤矿的管理,强化中小煤矿的技术改造政策,促进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新建煤炭矿区要规划、设计入手,既规划设计煤炭、洗选、发电、建材等的能源生产主线,也要配套规划设计土地复垦、矿井水利用等的资源开发副线,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形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打破行业、部门的界限,实现煤电、煤化工的有机联合,实行相关产业联营,推动坑口大机组火电、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延长煤炭产业链,将煤炭转化成电能、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等洁净能源和化工原料,实现煤炭资源价值的梯级利用,能量转化率。综合开采。鼓励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的同时,对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加工利用,拓展企业的生产链,减少资源浪费。

(二)技术政策

加强环保手段与洁净煤技术的衔接,推动以煤炭洗选取为源头、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加大煤炭转化、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和控制污染为主要内容的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制定严格的能效计划,坚决摒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技术,鼓励节能、环保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使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加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并强制执行。

(三) 投资政策

加大矿区污染治理的投入。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污染范围广、积存量大,治理污染耗资大,企业承担不起,所以需要国家给予相当数量的投资或设立专项贷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立中,项目总投资要包括矿区污染治理的费用,以避免出现新的污染。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发展基金或专用资金渠道,加大对洁净煤技术的研发投入,对洁净煤技术的示范工程和商业化推广应用予以资金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MD),在获取先进减排技术的同时,拓宽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投资,促进我国煤炭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第2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文化;煤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80

长久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方式人工化、管理模式人为化、资源开采随意化,经营理念和环境保护落后,一直面临管理人才和普通矿工“双流失”的严重威胁。为使煤炭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务必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努力提升工作技术含量、积极创立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产、适应企业需要、适应企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市场需求和煤炭行业内部经营方式、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重新定位发展,树立煤炭行业“高效、精细、安全”新形象。

1创立企业文化对煤炭行业发展的意义

俗话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是跬步的积累,还是小流的汇集,都是积攒达成目的的有效途径。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没有目标一致性,就没有发展。煤炭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生产激情、如何凝聚员工个人理想同企业发展相统一,是创立企业文化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依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的直接要求。以前,煤炭行业因受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除与其他国企一样存在管理粗放的状况外,还存在工作环境差、矿井现代化程度低和安全隐患多的现象。故而,企业文化其实也是一个行业的独特的管理模式,还是一个企业所有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企业在发展中创造出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这种企业文化又成为企业内令行禁止的“总开关”。企业制度一旦形成,就煤炭行业来讲,管理者和员工都会严格遵守和执行,有了规范,势必减少违章现象发生,自然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当前煤炭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部分煤炭行业的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实质,有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的现象,其本质是因为少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吃得不透,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没有依照煤炭行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有的企业对建设企业文化虽已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但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闭合体系。考核办法和细则针对性不强,在基层操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只落实在每个人口头,只体现在喊几句口号、印几张宣传单上,而并未真正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对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没有发生促进性的改变。

第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这种价植观只能为某一个企业所独创。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和模仿的,每一个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需要,逐步总结完善的。比如当一个企业取得成功后,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被众多的企业模仿,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引进“模式化”的企业文化出现“水土不服”,最大原因就是每个企业独创的企业文化才是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才能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

第三,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把企业文化单纯地理解为文体活动,以为多组织几场比赛、多开展几项活动就是企业文化,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应该是存在于广大员工潜意识中,对企业的规章形成共识,在员工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不是仅仅靠组织几次文体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落实、活动开展、奖惩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实施、完善后才能形成的。

3做好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所暴露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主要是缺少有效性,没有形成文化示范、规范建设,没有让员工的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使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人味”。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煤炭行业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求我们要充分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的自身发展联系到一起,充分考虑到职工的需求,并且尽量满足职工的需求,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的发展的观念,积极地投身到企业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企业中觉得自身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建设中体会到自尊与归属感,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第二,不断地更新管理理念有助于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煤炭行业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过去那种单一模式应用实践非常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很好的服务,才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适合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极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使得我们的煤炭行业得到长远与健康的发展。

第三,煤炭行业文化建设要注重领导的带头作用。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都十分重要,在煤炭行业更是值得特别提倡。煤炭行业的领导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且思想认知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才更能看出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作为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要不断地向下面的员工讲述企业文化的内涵,用领导的力量带动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树立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心。

第四,实现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思想。企业文化的建设,会增强职工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境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只有所有的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的企业才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所以说煤炭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第五,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机制来对企业文化的贯彻实施来进行约束,配合企业文化的实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适合企业运作需要的推广、考核及保障体系,让企业文化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全体煤化员工的认同,并得到执行,使企业文化在煤炭行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第六,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来确保企业文化的落实到位。如对企业文化的模范执行者,应按照企业制度予以表彰;对不遵守公司规定的,要按制度进行惩处。如果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得不到奖励、违反者得不到惩罚,那么企业的文化一定执行不下去,将会成为摆设。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靠一个部门或单一的做几件事情就能做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是一个长期过程。煤炭行业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才刚刚起航。

参考文献:

第3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途径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is the circulation economy main featur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 foundation,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oal profession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economy primary coverage and the business game, resources situation, proposed realizes the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economy way.

Key words: coal profession; circulation economy; way

1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其主要特点是:[1]①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题原则;③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突出特征;④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使命和特点使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开环模式转化为闭环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煤炭是萍乡最为丰富的矿物资源,百年发展中,为繁荣萍乡经济和文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萍乡境内煤炭储量为7.2亿吨,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60%。1898年,清末邮政大臣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在萍乡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煤矿——安源煤矿(中国近代史十大厂矿之一)。它的创办不仅给安源这块红土地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而且也为萍乡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更为萍乡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2]新时期对萍乡市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1.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3种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美国的企业小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

如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在全公司内部已基本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丹麦的卡伦堡中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区域层面。如在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区,发电厂、石膏板厂、炼油厂、制药厂之间形成资源可循环利用关系。

(3)日本的社会大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社会层面。如日本已初步形成由废物回收、废物拆解、利用系统及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再生系统。

1.2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内容

1.2.1综合一体化开发

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将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煤矿瓦斯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并进行加工利用。

1.2.2产品深度加工

对不同煤种、品质的煤炭进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把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1.2.3资源高效利用

将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及粉煤灰制砖、生产水泥、筑路和回填地表塌陷区等。

1.3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1.3.1推进煤炭企业节能生产

实施煤炭清洁生产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按照废物减量化的首要原则,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产生量,利用各种清洁开采技术减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良性循环。

1.3.2延伸煤炭产业链

拓展“煤矸石——煤泥——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水——水处理站——供水”等产业链,在发展煤、电、建材联产循环经济的同时,发展煤、化工、煤和焦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煤炭生产的多元化经营,提高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萍乡市已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延伸煤炭产业链,对促进经济转型,实现萍乡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3.3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以土地复垦为重点,把固体废物的利用与矿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

2萍乡市循环经济发展

2.1萍乡市概述

萍乡市地处江西省西部,东靠宜春、安福,南邻永新和湖南茶陵,西接湖南醴陵和攸县,北连湖南浏阳。历来以资源丰富著称,特别是煤炭,因煤而生,因煤而兴,被誉为“江南煤都”。

然而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煤炭可供开采的年份最多不过20年,且开采规模越来越小,年产量由1994年的1 600万t下降至2007年的995万t;煤矿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 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列入待关闭名单矿山的煤矿就有15家,且其余的绝大部分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

而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萍乡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后,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粉煤灰、煤矸石发电和制砖。大力发展煤——焦——化工、煤——电——铝——型材——制品、煤——电——新型建材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三大工业园区和三大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探索建设生态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型工业体系,实现园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抓好节能和污染治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

例如,煤电铝一体化经济循环经济项目是萍乡作为全国20个循环经济试点市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通过产能改造,运用萍乡丰富的煤矸石发电,再用煤矸石发的电支撑铝业的需要,形成煤、电、铝产业一体化。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萍乡百年煤城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先河,为国家环境建设,为萍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2萍乡市依托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2.2.1加强矿井资源管理工作

各煤矿严格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煤炭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开采现有资源,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矿井采区回采率。

2.2.2推广使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

萍乡市大部分煤矿服务年限长,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因此,应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积极找煤、探煤,稳定煤炭产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2.3加大煤炭洗选力度

煤炭洗选加工是洁净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煤炭洗选力度,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进一步提高原煤入洗率,减少产品中的灰分、硫分,为社会提供精品煤炭和洁净能源。

2.2.4对煤矸石进行再利用

全市有3个煤矸石发电厂,电厂全部燃用矿区产生的低热值煤、煤泥和矸石,但现有的矸石电厂发电单机仅为0.6 万kW,应该进行循环硫化床改造,或建设5 万kW以上发电机组,这样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矸石堆放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利用矸石电厂产生的热能,建设热电联产工程,既节约能源,又大大改善了环境。

2.2.5建设与煤矸石发电相配套产业

建设粉煤灰、煤矸石墙体材料厂,消化矸石电厂产生的工业废渣和粉煤灰。随着各地对实心黏土砖限制生产使用,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政策的实施,粉煤灰、煤矸石渣墙体材料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如粉煤灰硅砌块生产、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生产、粉煤灰轻质墙板生产、粉煤灰陶粒生产等等。

2.2.6全面开展矿井水处理于复用工程

建设矿井水处理厂。处理后的矿井水复用于井下,如消防、喷雾灭尘等。必要时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保证工业用水的基础上,能够提供生活用水。

3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展循环经济,萍乡市尤其是中、小煤矿应全面规划落实资源环境观,从萍乡市实际出发,把煤矿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塌陷地等作为环境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延伸产业子链,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实现闭合型的全面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第4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行业;后危机时代;发展瓶颈;对策

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步入到了缓慢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遭遇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一期间,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从美国的金融行业蔓延至全球的实体经济,使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明显的下降,煤炭行业的表现更加明显,供过于求的局面至今仍未改变。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煤炭行业也逐渐的进入到了后危机时代,在当前情况下,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更加迟缓,用电量也在持续下降,这使本就存在的煤电之争更加难以缓和,煤炭价格持续下降,电煤产量也在不断下调。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煤炭行业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寻找解决的途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兼对发展瓶颈和约束的分析

(1)煤炭经济的发展结构滞后。我国煤炭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二元结构――一元是国有大矿,其起点高,发展慢,存在的问题是社会负担多,税费负担重;体制改革落后,效益低下;另一元是乡镇小型煤矿,其特点是起点低,但近年来发展快,存在问题是技术陈旧、管理不科学,投入不够,后续资源短缺。它们之间存在着非良性竞争,后者凭借劳动对资本的极限式替代,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低成本优势。(2)政府职能的介入力度过高。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介入力度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在我国,出问题的多为一些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小型煤矿,而一些规范生产的大型煤矿也会在特定的时期跟着一起停产,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莫名其妙的停产,对于以煤炭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说,其摧毁力是致命的。(3)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未得到根本的保证。地方政府受区域经济利益的驱使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对关闭小煤矿态度不积极,措施不落实。前几年,由于压产导致煤炭市场好转,局部地区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煤价恢复性上涨后,一些小煤矿受利益驱使擅自偷偷生产。这种生产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安全危机频发等问题,更严重的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秩序混乱。而且这类煤矿实际上在刺激众多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和集团都来掠夺开采,不但科技进步的威力发挥不出来,且能使一些大煤田的矿层受到破坏。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产生的影响

(1)政府和政策的作用并未真实显现。矿业是风险大、利润高的行业,其融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在目前社会流动资金紧缺的前提下,对煤矿的投资也有压缩的迹象。另一方面,之前迫于国内投资需求旺盛且国际能源资源和有色产品上涨幅度大,CPI于高位运行、与PPI倒挂的现象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对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受到搁浅。由于“煤电联动”的价格循环机制尚不完善,因此,计在煤炭价格中的电力成本被低估,煤炭行业利润高企。而经济的向好,使国家开始酝酿对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一旦实施,各种资源将逐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定价,煤炭行业成本的提升将使其利润受到挤压。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煤炭的价格会逐步回落。(2)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下降。受美国经济疲软影响,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率将继续下行,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此次的次贷危机,它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对全球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都是空前的。而在经济运行至下行周期时,投资远超过储蓄的经济结构也使国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我国的消费结构中,由于对石油、煤炭等大宗产品的消费弹性较低,对能源的消费也渐趋减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大大减小了对能源的需求。而随着GDP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速度也逐渐减小,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速度均有所减慢。(3)煤炭价格短期内难见大幅回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煤炭在前期石油价格大幅波动时呈现大起大落的走势。在这样的条件下,石油的替代能源――煤炭需求大增。一旦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替换的努力就一直会进行。另外,考虑到油价上涨会引起运输费用的增加,煤炭价格的上涨亦是必然。针对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范围内需求减弱和石油市场存在的供大于求的问题,通过一些措施缓和了能源市场的紧张局势,使石油价格持稳,也使煤炭价格的下跌幅度减缓。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1)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协调煤炭开采与煤层气抽采的关系,改进煤层气矿业权管理,加强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统筹规划建设长输管网;其次,要鼓励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解决煤炭气化液化的技术障碍,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完善煤炭产品质量标准,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发展;再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资源实行更加合理的财税扶持政策;最后,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明确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步入良性循环。(2)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为了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冲击,我国煤炭行业应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致力于通过兼并重组培养特大型煤炭集团,加快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准备。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形成若干个由国有资本控股、担负跨省区市煤炭供应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力和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力,提升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3)对能源的价格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应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的市场信号作用;煤炭企业要及时更新观念,努力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市场决定煤炭价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有序的提高煤炭产品价格;真正实现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将煤炭外部成本外部化,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和能源税等措施是煤炭价格准确的体现其真实成本,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

四、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煤炭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需求减少、价格下滑、利润降低、投资不足,影响了煤炭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同时也为煤炭产业组织调整经营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应先重视现存的瓶颈,通过有力的方式突破约束,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寻找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浩.经济危机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7~28

[2]李刚,侯凤娟.次贷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煤炭.2009(11):51~53

[3]徐士元,李丹.资源型行业实施危机管理研究――以我国煤炭行业目前实施危机管理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1):12~15

第5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煤炭是国家的传统能源行业,能够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断调节煤炭发展的供给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回首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大约20年(1978-1997年)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煤炭产量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煤炭企业发展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年中煤炭行业经历了政府强化监管、煤炭企业重新组合、资源优化组合的工业化历史性转变,这样的优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使煤炭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仍然不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论述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和转变方式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个思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机制的研究。

1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煤炭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

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经济进行了优化与改革,政府特别提出针对有毒有害燃烧后的气体标准,这一标准的规定对于煤炭企业显然是一种促动,格外的促动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在我国的煤炭企业中,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主动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念,这一观念将成为煤炭企业改革的重要支柱。在科学经济发展观的支撑下对煤炭资源、煤炭开采技术、煤炭运行环境、煤炭市场的供给需求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对煤炭生产与消费达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下,煤炭企业还需要积极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发展的模式,对煤炭产品生产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优化煤炭经济资源产业结构,有效的推动煤炭企业的优化转型,在这样的科学发展观下,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1]。

1.2煤炭企业运行体制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属于一个传统的国家支柱产业,因此,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可利用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煤炭企业源源不断的产出才能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煤炭企业需要从促进全面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进行发展战略与方针的改进。如果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煤炭企业对市场需求进行整体的建设,对设备落后的企业进行整顿调整甚至于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煤炭小企业,集中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完善煤炭企业的运行体制,保障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1.3煤炭产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经济可以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元素是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的运营规模、煤炭行业的产业链;这三个方面使煤炭行业的各个相关企业相互促进、耦合以及相互优化发展,致使煤炭产品输出后在利用时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协调,真正的促进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否则,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不能够相互的融合发展,导致某个环节的产品浪费后,进一步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是制约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国家煤炭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是执行一种粗放型结合外延型的经济发展路线,煤炭企业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产出产品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煤炭产品产出后没有得到进一步再利用,产业链比较短的现象特别突出。这样导致首先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当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步伐较快的时候,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会受到制约,表现为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利润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受到利益内驱动往往会选择企业的利润,忽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煤炭企业再进行经济运行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以能源再利用为重心,改变煤炭企业单一的发展模式,进行资源的综合再利用,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短期发展。

1.4煤炭产业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考虑,主要包括市场与政府这样的两个方面,必须从两个方面积极给予煤炭企业发展的动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条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后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有些运营体制难以一蹴而就的改变,通过市场积极的调节产业发展结构的多元化、产业链的连续性、产业中产品利用率的提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市场调节煤炭经济的积极作用。然后,在市场调节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目前政府与企业的管理相互分开,但是在市场调控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多的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握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过度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由于这样的破坏,带来的破坏性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或者下一代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需要政府积极的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就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双层调节来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顺利转变。

1.5较为频繁的煤炭事故因素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煤炭行业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伴随着我国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发展受煤炭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煤炭企业投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防护投入却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因素,投入远远不够,表现为资金的投入少以及员工安全意识防范差的典型问题,对煤炭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潜在因素与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2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建议

2.1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煤炭经济循环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看,我国煤炭经济需要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遵循国家经济发展“十二五”战略方针,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树立集约型的煤炭行业发展理念,倡导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要求运用较小的煤炭资源投入得到较大的利用率,实现减少煤炭带来的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将煤炭与电力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煤电一体化的产业联盟链,应用全新的技术与工艺来减少污染等问题,降低煤炭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煤炭产业主要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树立自助创新的发展观念,完成煤炭企业战略性调整。

2.2以制度化来规划煤炭资源的合理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煤炭产业是属于一个产量过剩的现状,需要在煤炭行业进行扩张,同时进行规模和产量的调控,加大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力度。首先,需要进行总体的勘测规划,总体上进行严格的规划,实现煤炭行业的能源后被储备;争取在安全的情况下对旧煤矿进行竭力开采,保障长期内煤炭能力远储备的稳定性。对于新的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规范性,符合地方总体建设规划的同时建立与矿产资源相互适应的规模;其次,尽快淘汰不符合规范的自主开发小煤矿,对于煤炭企业员工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注意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2.3政府与市场双向调控煤炭行业的协调发展

煤炭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技术与经济双向一致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政府与市场需要同时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规范和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这种制度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如正式的法规和政策,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如行业规范、道德准则等。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手段来引导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规范使得经济主体的利益明晰化,其行为有章可循,而激励才会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朝着循环经济的目标迈进。

2.4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扶持煤炭接续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打算,应该在扶植非煤产业发展及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等方面下大功夫,从而使宝贵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为煤炭产业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要抓紧研究薄厚煤层配采工艺,加大配采力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节约和降低成本上做文章,做到稳产高效。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煤炭替代产业。坚持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煤炭深加工优势产业,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

2.5以煤炭现代化技术促进煤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煤炭资源占据国家自然资源的百分比相当大,运用现代化技术来大力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方式选择,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煤炭经济重新定位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将面向现代化这一方针政策作为新的方向,打破传统煤炭经济的发展束缚,加快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同时,制定煤炭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为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个便利的环境。

2.6以投入基础设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第6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把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线,按照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发展目标。从*年起,用3~5年时间,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煤矿瓦斯得到有效治理,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煤炭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再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以合理保护、强化节约为重点的资源开发监管体系,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给体系,以强化管理和投入为重点、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煤炭加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为基础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三)基本原则。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另一方面继续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影响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抓紧完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提高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促使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各项要素到位。坚持国家引导、扶持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又要尊重企业的自主发展权。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煤炭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保障安全生产和促进健康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坚持煤炭开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的联合和煤炭就地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强化规划和管理,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监管体系

(四)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煤炭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改进管理方式,实现由粗放开发型管理向科学合理开发、保护节约型管理的转变。依法科学合理划定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严格按国家规划有序开发。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划定,由国土资源部研究提出,会同发展改革委共同审定并公布。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

(五)完善煤炭资源管理与生产开发的管理制度。各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工作,纠正、制止一切越权审批和以招商引资为由越权配置煤炭资源的行为。煤炭开发规划和资源管理工作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矿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征求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编制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时,必须征求同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重要依据。产煤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煤炭行业管理职能部门,并充实和加强煤炭管理力量,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煤炭资源和生产开发管理。

(六)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加大煤炭资源勘探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周转资金,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由国家投资完成煤炭资源的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统一管理煤炭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在此基础上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依据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实行煤炭资源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转让收入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用于煤炭资源勘探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健全煤炭地质勘查市场准入制度,培育精干高效、装备精良的煤田地质勘探队伍。严格执行勘查技术规程,进一步完善储量评估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勘探精度,保障地质勘查质量,为合理规划和开发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七)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进一步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规范煤炭矿业权价款评估办法,逐步形成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煤炭矿业权资产化要与科学的生产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有序进行。严格矿业权审批,对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凡未经国家批准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一律不得办理矿业权的设置。保障矿区井田的科学划分和合理开发,形成有利于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煤炭开发秩序。加快修订煤矿设计规范,严格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发强度管理,禁止越层越界和私挖乱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开采难采煤层和极薄煤层。煤矿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隶属关系,依法取得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审查批准,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八)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修订煤炭生产矿井资源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办法,凡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煤炭开发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建立严格的煤炭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对煤炭资源回采率实行年度核查、动态监管,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煤矿,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加快完善煤炭资源税费计征办法,研究将煤炭资源税费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的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节约煤炭资源。健全煤炭生产企业资源储量管理机构,落实储量管理责任,完善煤炭储量管理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和管理规程。

三、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煤炭供应体系

(九)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按照煤炭发展规划和开局,选择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矿区,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依托,加快神东、陕北、晋中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国家继续从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或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以资本金注入等方式,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煤炭开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上市融资,按照国家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发展。

(十)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要与煤炭外运和水资源等条件相衔接,与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加大投资力度,改革铁路和港口投资体制,鼓励企业法人、非公有资本参股建设和管理,抓紧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出煤通道和北方煤炭下水港口,提高煤炭运输能力,从根本上缓解交通运输对煤炭供给的制约。按照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缓解煤炭运输压力。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火力发电、煤焦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布局,要优先安排依托煤炭矿区的项目,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十一)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平衡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和“走出去”开发国外煤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资源开发由国有资本控股。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带动煤炭机械产品出口和技术、劳务输出,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十二)进一步改造整顿和规范小煤矿。各产煤地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矿,通过资产重组实行联合改造。积极推进中小型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规模以上煤矿必须尽快做到壁式正规化开采。继续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

(十三)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引进、技贸结合、合作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十四)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深化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电煤价格形成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法规,合理调整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利益关系。继续推进煤炭订货方式改革,鼓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取缔无证非法经营活动,清理煤炭运销环节乱收费、乱罚款,依法打击掺杂使假和偷骗税款等不法行为。

四、坚持综合治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十五)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煤矿安全执法检查。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认真实行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简企业管理机构,加强一线管理力量;坚持煤炭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机构派驻制度,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作业制度。严格外包工程队伍资质管理和现场管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十六)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完善中央、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机制。各类煤矿要按有关规定提取生产安全费用。国家继续从预算内基建投资(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对国家支持的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列支,并与中央资金同时到位。各级财政、审计和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煤矿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用。

(十七)提高瓦斯防治技术水平。成立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设立国家瓦斯治理和利用(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瓦斯防治科技攻关,立足于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扭转瓦斯事故多发的现状,加快瓦斯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瓦斯煤尘防爆、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的研究。抓紧制订和实施全国煤矿瓦斯治理总体方案,尽快使煤矿瓦斯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制订实施办法,对瓦斯(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实行税收优惠。煤炭企业要严格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技术体系、瓦斯抽采和监测监控体系、灾害预警救援体系,切实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十八)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特别是采掘工人的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对煤矿负责人和主要工种依法实行强制性安全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等现象。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煤矿采煤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实行职业准入,持证上岗,严格技术岗位人员配备标准。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煤炭行业的合作,将煤炭行业有关专业纳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要与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尽快恢复或设立一批煤炭职业技术学校。要引导有关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煤炭行业市场需求培养懂安全、有技术、会管理的煤炭专业人才。要通过设立煤炭专业奖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煤炭专业。

五、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

(十九)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发展改革委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组织建设示范工程,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动洁净煤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煤和环保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鼓励瓦斯抽采利用,变害为利,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发展与资源总量相匹配的低热值煤发电、建材等产品的生产。修改制定配套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落实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在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申报中,必须提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并将其作为核准项目的条件之一。

(二十一)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对原中央国有重点煤矿历史形成的采煤沉陷等环境治理欠账,要制订专项规划,继续实施综合治理,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煤炭企业按规定安排配套资金。

(二十二)大力开展煤炭节约和有效利用。积极引导合理用煤、节约用煤和有效用煤,努力缓解当前煤炭供求紧张状况,解决煤炭产需长期矛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抓紧完善产业政策和产品能耗标准,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努力减少和替代煤炭使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广先进的节煤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制定有利于节约用煤的经济政策、技术标准和法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煤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环境。

六、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煤炭工业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二十三)加强煤炭法制建设。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完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煤炭法规体系。尽快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制订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为各类煤炭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矿井设计、施工、技术改造、生产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行为,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二十四)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各地要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严格按照1998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的规定,切实落实原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增值税定额返还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加快增值税改革步伐,落实对已公布取消的各类基金和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措施,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二十五)促进煤炭企业接续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有关规定,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保障煤炭企业增加接续资源,开展资源勘查,保护和治理环境,发展接续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二十六)提高矿工劳动保障水平。加强煤矿质量标准化基础工作,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减轻矿工劳动强度。改革煤矿工作制度,将矿工入井时间缩短到八小时以内,并尽快实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加强煤矿劳动保护用品的研发,煤炭企业必须为井下工人发放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水平。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做好煤矿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保护矿工身心健康。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煤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各类煤炭企业都应为矿工办理工伤保险,切实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七)提高矿工生活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井下矿工的劳动强度和风险、生产环境等情况,制订或提高煤矿工人艰苦岗位津贴标准。各类煤炭企业应根据效益情况,逐步提高矿工收入水平。继续采取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解决历史形成的矿区危房、棚户改造问题。

第7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销售;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在我国能源分布中,煤炭占到了我国能源绝大部分,而且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能源使用总量中,煤炭能源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我国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煤炭销售的稳定性。在煤炭销售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其过程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保证我国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煤炭销售存在的问题

(1)煤炭销售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在我国煤炭企业中,煤炭产量不断的上升,而煤炭价格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确定。市场机制无法确定煤炭的供求关系,同时煤炭价格在没有形成市场化后,使煤炭供求关系和煤炭价格之间的关系受到严重的影响,加大了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出现较大浮动的次数。煤炭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煤炭价格,根本问题就是由于没有协调、到位的体制改革,并且与煤炭相关的企业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改革,跟不上现代市场的发展,限制了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发展。

(2)煤炭品种单一,其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在我国煤炭生产中,煤炭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经常会出现掺假、掺杂的现象。但是,煤炭市场依然对煤炭有着较大的需求,各个电厂也对煤炭有着非常大需求,这时,煤炭企业便不断的扩大煤炭生产规模,提高煤炭产量,但是煤炭产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在生产煤炭中,添加水和矸石等成分,以此提高煤炭产量。但是煤炭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扩大经济规模,并没有对煤炭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对煤炭企业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也严重的影响了煤炭生产企业的名誉。

(3)煤炭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运输煤炭时,主要是利用铁路进行运输。由于铁路运输有着较大的运量和较低的费用,使得铁路运输成为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利用铁路运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煤炭的产量不断增加,铁路运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其次,在对铁路运输进行管理时,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使在铁路运输时,没有按照煤炭运输的计划进行实施。并且,在铁路运输时,经常会出现额外收取费用的现象,加大了煤炭企业的运输成本。

(4)煤炭企业销售缺乏信息化水平。在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销售中,与我国其他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其次是煤炭企业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管理人才,同时也缺少信息技术人才。使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销售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在开发信息系统时,依然只是进行单向开发和应用的水平上,而煤炭企业的一些管理者并没有重视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得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对传统管理和建设企业机制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改造。比如在我国在一些煤炭企业中,只是单向开发信息系统和单项应用,煤炭企业的一些领导决策层没有重视信息化建设重视,导致建设力度无法保证信息技术带来的对传统管理、企业机制等方面的改造,使企业销售信息化只是存在着表面现象。

(5)煤炭企业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还普遍较低。在煤炭企业销售过程中,需要销售人员具备着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性,同时能够对市场消费需求有着极高的分析能力。在煤炭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煤炭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能够积极进行消费市场的开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煤炭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没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没有全面的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煤炭销售这一环节中缺乏高端人才,导致煤炭销售方式缺乏创新性,使煤炭市场无法进一步得到有效提高。

2 煤炭销售的对策

(1)合理的调整煤炭销售结构。在调整煤炭销售结构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对煤炭销售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为了保证煤炭企业供需保持着平衡的状态,要适时的培育和扩展煤炭市场。在煤炭销售过程中,要将产销关系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销售相对应的煤炭品种,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

(2)加强煤炭销售的宏观调控,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品种。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煤炭质量过关,提高自身企业的信誉度,扩大本身影响力,增加市场份额。同时,要按照市场需求,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生产市场需求的煤炭品种,提高煤炭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煤炭的品种。另外,加大国际分工的作用,提高煤炭出口量,以此加大国际市场份额,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大国,有着非常广阔的煤炭外销前景。我国煤炭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可是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我国政府制定了煤炭企业优惠政策,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提高煤炭的出口量,使我国煤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时可以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促进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3)建立完善的运输制度。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与铁路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商,完善运输机制,防止出现不公平交易行为。同时,国家也要重视煤炭运输政策的完善性,保证煤炭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的维护。在完善煤炭运输制度时,以此保证用户能够顺利接收到煤炭,提高煤炭销售水平。

(4)提高煤炭企业信息化销售水平。在煤炭企业销售过程中,能够积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煤炭调控措施进行及时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同时在煤炭生产运输中,要对煤炭生产、销售、库存和价格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管理,为煤炭企业提供有效信息化管理。

(5)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在煤炭企业销售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销售人员具备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要引进和培养销售人才,对激励措施进行全面完善,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期相关工作的培训工作。保证销售人员能够具备着较高的业务水平。确保煤炭销售人员能够与市场发展和企业发展相适应。

3 总结

在煤炭销售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调整煤炭销售结构、加强煤炭销售的宏观调控,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品种、建立完善的运输制度、提高煤炭企业信息化销售水平和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强煤炭销售质量水平,促进煤炭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彩.浅谈煤炭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J].市场营销,2011(02).

[2]闫冰.浅谈煤炭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2010(03).

第8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2/3以上。但是,煤炭行业在资源与能源消耗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一)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二)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产品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更多的还是挑战与压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对外合作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行业都有吸引外资的政策或者法律规定,然而煤炭行业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外国公司的竞争,我国煤炭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经贸委的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 “双轨制”。

(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情况,抓住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的优胜劣汰,减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产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业大集团的建设步伐。

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全国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我国动力煤市场社会环境

[2]2008-2009年中国动力煤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9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神东煤炭集团 发展规划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煤炭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发展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极大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遭遇空前的阻力,一些小型煤炭企业无法应对市场的波动纷纷倒闭;大型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企业发展困难。为此,对我国煤炭行业进行现状分析,并针对大型煤炭企业做出发展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1 我国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十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处级阶段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治理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煤炭开采效率得到大幅度的上升,随之我国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期,我国煤炭行业走势萧条,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各大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个别企业出现亏损,煤炭业面临着新的市场形势。

1.1 国内煤炭供大于求

国家对行业的政策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十召开以后,我国大力整治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等生态问题。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成为整改的首要目标。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一些煤炭主要需求地区开始引进外输电设备、使用天然气、非石化能源等代替煤炭。国家对煤炭的贸易提倡进口、限制出口,沿海区域作为煤炭消耗的集中地区就近选择进口煤炭,使得国内煤炭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1.2 煤炭价格持续下跌

煤炭价格是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我国煤炭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煤炭企业在先进的开采技术下,不遵循市场规律毫无节制的开采煤炭,造成大量的煤炭堆积,无法变现,使得企业出现亏损。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企业产能问题会一直影响企业的发展,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事实会使得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的供求平衡最终会产生一个价格,在此之前,一些开采成本高的煤炭企业会扩大亏损,逐渐走向衰亡。

2 神东煤炭集团概述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是神华集团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于2009年5月在神东矿区四公司的基础上整合成立。公司地跨蒙、陕、晋三省区,自1985年开发建设,拥有19个矿井,整体产能超过2亿吨。

神东煤矿集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建设起步阶段(1986――1988年)、高产高效探索阶段(1989――1998年)、跨越式发展阶段(1998年――2009年)和科学发展阶段(2009年5月20日起――至今)。神东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充分依托神华集团矿电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大胆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了“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

3 新形势下神东煤矿集团发展规划

神东煤矿集团在当下煤炭行业形势中应把握两点内容:第一,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形势,跟着党跟着政策发展企业;第二,提高企业市场应对能力,精简高效,降低成本。神东煤炭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煤炭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应继续发展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实现从自然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过渡。

3.1 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合理减少开采量

在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市场行情下,神东煤矿集团一方面要减少开采量,控制到产销一致的水平,避免煤炭的堆积;另一方面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开采成本,实现集团从煤炭成本和煤炭总量上的优势。为此,神东煤炭集团应进行集团内部煤炭生产销售数据分析,把握国内煤炭消费总量,合理控制集团煤炭开采量。为了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降低单位煤炭的生产成本,集团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继续提高公司生产技术水平,神东煤炭集团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应以此为基础,继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煤炭生产效率。其次,应进行集团内部的管理优化,改善集团管理组织框架,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集团带来最大的效益。

3.2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国外市场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软性实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神东煤炭集团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声望,集团品牌效益明显。针对国内煤炭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神东煤炭集团应加大集团品牌建设和推广,积极向国外市场进发。神东集团具有国外投资发展的宝贵经验,早在2011年,神东煤炭集团在印尼建设了一座年产值为150万吨的煤矿,之后,神东煤矿集团在蒙古国获得了TT矿区40%的股权。神东煤炭集团既有良好的品牌,又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在国外具有丰富的投资发展经验,为神东煤炭集团的国外发展提供了极大优势。

3.3 注重环境保护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煤炭的开采不应建立在对大自然破坏的基础之上。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环境建设,对一些污染破坏企业进行整改。神东煤炭集团作为煤炭的开采和销售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在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4 结语

煤炭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煤炭开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神东煤炭集团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我国煤炭企业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价格持续下跌的形势下,要遵循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合理规划发展企业。

参考文献:

[1] 于雄飞.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方式转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02:175-178.

[2] 张辉.低碳经济视域下的煤矿企业发展路径探讨[J].企业导报,2014,02:69+71.

[3] 杨博.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及发展战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