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消费扶贫工作简报精选(九篇)

消费扶贫工作简报

第1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答:“获得电力”指数包括办电环节、接电时间、接电成本与人均收入比、供电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四项指标。

问题二:有没有客户办电用时很长的现象?

答: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时限为客户服务,没有客户办电超时的现象。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国网公司要求,并进一步压缩时限, 10千伏、400伏非居民全流程平均时限不超过70天和20天。

问题三:客户申请用电,有没有接电成本过高的问题?

答:没有接电成本过高的问题。我们认真贯彻国家要求,一是取消临时接电费。二是取消变电站间隔占用费、计量装置校验费、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设备费。三是取消电卡补办工本费、复电费。供电企业的服务仅仅按照国家政策保留了“高可靠性供电费用”一个收费项目。

客户受电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成本,由客户自行选择供应商确定。

问题四:你们简化办电流程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对高压客户,我们将办电流程压减为“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实施、装表接电”4个环节;对低压客户,我们将办电流程压减为“申请受理、外部工程实施、装表接电”3个环节,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取消“外部工程实施”环节,在勘查确定供电方案后当场装表接电。

问题五:你们加快办电速度(方便客户办电)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我们一是实行“一证受理”,只要客户提供主体证明,即使其他资料不全,我们也会立即受理;二是向客户提供《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书》,告知全部信息避免反复;三是开通了“互联网+”线上办电渠道,客户可以通过“掌上电力”、“电e宝”、95598网站足不出户办理新装、增容等业务;四是压减办电流程,高、低压客户办电流程分别压减为4个和3个环节;五是大力推广带电作业,缩短接电时间。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实现22项业务“一次都不跑”,17项业务“只跑一次”“一次办好”,10千伏、400伏非居民全流程平均时限不超过70天和20天。

问题六:你们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按照国网公司要求,一是在营业厅上墙公示全部收费项目、业务流程;二是同步通过手机APP、95598网站公开相关内容;三是客户可随时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查询了解有关用电信息;四是通过报纸、网站等渠道提前公告计划停电信息。

问题七:用扶贫资金建设的光伏电站是否属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什么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答:根据《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国开办发〔2017〕61号)及《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2018〕29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指在具备光照、资金、土地、接网、消纳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且纳入国家光伏扶贫计划的电站,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资产应确权给村集体。各级地方政府利用各类财政资金(包含扶贫资金)建设的光伏电站,即使以扶贫为目的,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也不属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问题八: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接入是否受限?

答:光伏电站的接入容量,从技术角度受上级变压器容量限制。按照《吉林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分布式光伏并网管理的通知》(吉能电力〔2017〕324号)要求,光伏电站应“就近接入、当地消纳”,接入的光伏电站容量不得超过上级变压器的最大负荷。具备接入条件的原则上不存在接入受限问题。

第2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关键词】产业化扶贫;供应链管理;农产品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贫困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贫困人口的收入低下,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贫困主体缺乏解决基本生存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我国在贫困地区已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扶贫措施,其中产业化扶贫是一种新型扶贫模式,即通过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支柱产业,特别是通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整合,这要求我国产业化扶贫中的流通企业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其目的在于:(一)减少农产品流通时间;(二)降低流通成本;(三)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四)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

1.选择依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很多批发市场已经进行了企业化运作,组建企业化的批发市场,有利于简历现代化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能够成为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权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成熟、规范的批发市场运营商在产业化扶贫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承担起供应链中龙头企业的角色。它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从而为批发市场的新发展找到很好的思路。

2.该模式的内涵。在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中,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来担任,由其来组织、控制、管理整个产业化扶贫中供应链的运作。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向前一体化将农产品的生产、集散、批发环节连接起来,通过向后一体化将农产品的分销和零售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储存保鲜、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即由农户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运营商、零售商、消费者共同组成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如图1。

3.特点分析

(1)具有强大的市场集散功能。该模式农产品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属于随机交易,货源充足,交易品种比较丰富,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商均可以自由选择交易品种。

(2)供需、质量、价格等信息在链条上交通流畅。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与供应链上其他利益主体进行有效地连接,便于内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交换,使供需、质量、价格等信息在链条上顺畅流通。首先,批发市场企业化运作,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努力吸引尽可能多的交易主体参与市场交易,而交易主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信息的充分交流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批发市场信息管理平台的简历符合交易者的需求,吸引大量的交易主体进入市场。其次,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信息交流有直接关系,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加快了信息传输速度,有助于公平价格的形成。最后,信息管理平台的简历,加快信息传输速度,使交易双方尽快达成交易,吸引更多的农户和消费者,增加农民收入。

(3)确保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企业化的批发市场通过与生产基地和专业大户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保障批发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此外,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合作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渠道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而保障农户应得的利益。

(4)提供便捷而简单服务。批发市场运营商依托批发市场,批发市场运营商可利用其资源优势,根据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组织货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产业化扶贫模式

1.该模式的选择依据。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提高,品种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来源,同时,随着产业化扶贫进程的加快,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涌现了一大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奠定了基础,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农产品消费日趋高档化、多元化,大批大型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可见,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对农产品供应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与改善能力,在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加工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去运作与管理农产品供应链。

2.该模式的内涵。该模式中,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建社区专卖店,或直接进入超市,控制销售终端,组织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如图2。

目前,北京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是京东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严格和科学的管理流程,保障配送中心健康高效地运行,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如图3。

3.该模式的特点分析

(1)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工,提供农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含量。大宗农产品经过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工,为市场提供品种繁多的成品、半成品,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并明显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下游销售企业的多元化,有利与提高市场份额。在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下,下游销售企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销售节点更贴近消费者,能够快速反馈消费需求,使供应链能够不断提供多样化加工产品。

(3)拥有良好物流设施与设备,有利于实现高水平顾客服务。大型加工企业采用统一采购,统一加工,能充分使用各种自动化设备,进行统一物流配送,降低农产品消耗,根据顾客个性化需求开展服务,保证顾客在时间、数量、品种等方面的要求。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的对策

(一)提升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

1.确立供应链管理战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能力。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现代供应链管理要求制定非常明确的近期、远期目标,创造出独特而有价值的战略定位、运作方位。作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化扶贫上的龙头企业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化扶贫模式应朝着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率的流通模式方向发展,树立基于供应链的统一资源观,采用杠杆法,积极学习优秀农业企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把农产品上下游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加强供应链管理集成系统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化扶贫供应链。作为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应对各参与方及所处供应链的地位、价值、技术、产品进行分析,诊断整个供应链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考察找出改进的领域加以完善。

(二)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化扶贫中农产品流通空间

1.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广泛寻求合作伙伴。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项目,扩大合作领域。

2.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农产品增值。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就是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产业化规模优势,最终是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农民增收的过程。因此,应牢固树立农业产品的品牌意识,努力开发新产品和系列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增值。

(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为提高产业化扶贫中产品的流通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努力建成集农业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营销灵活的现代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

(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动产业化扶贫供应链的发展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有关部门应科学制定产业化扶贫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并加强监督和实施,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并根据情况变化,对发展规划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合理的修订,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2.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完善产业化扶贫流通服务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转变职能,加大在产业化扶贫过程中流通市场服务方面的协调和扶持力度,为流通过程提供信息等社会综合服务,建立流通信息网络,致力于提供信息和让信息自由流动,让公众方面地获得免费的、真实的、及时的和全面的产品品质信息。做好食品卫生检疫控制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法规和管理服务工作。

3.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产业化扶贫流通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产业化流通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整个链条的建设上,股利和支持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农民生产者建立起各种生产和营销合作组织,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直接面向超市、社区等,鼓励和推动超市、便利店与产业化扶贫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联盟。通过建立产业化扶贫供应链上龙头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协调机制,不断提升供应链的运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剑,李崇光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机理与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J].管理现代化,2008(6).

[2]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分析[J].农业经济,2008(12).

[3]朱文,刘尔思.二十一世纪云南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6).

作者简介:

第3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中北部,xx村位于xx镇东部,下辖xx村、xx村、xx村和xx村4个自然村,人口xx户xx人,中共党员xx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xx岁。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户xxx人,其中:其中xxx年已脱贫xx户xx人,2018年已脱贫xx户xx人,2019年已脱贫xx户xx人。现有边缘户xx户xx人,低保户xx户xx人、特困户xx户xx人,错评清退户xx户xx人,监测户为xx、贫困发生率为xx。

五年来,xx村在xx镇委的领导下,积极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村情农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久久为功,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开了坚实步伐。

二、五年来主要成效

五年多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拔穷根。现有稳定脱贫户xx户xxx人,贫困发生率己降至0%以内。五年多来,我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现乡村治理焕生机。进一步规范了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完成党费月收月缴等工作。五年多来,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响环境保卫战。在全镇率先推动“厕所革命”,安装卫生厕所85所。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村巷道路硬化率超80%,自来水入户率超100%,污水管网敷设率超50%,群众出行、看病、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较大改善。

三、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xx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结合乡村振兴职责任务,脱贫攻坚驻村队员通过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积极谋划发展产业项目,通过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来推动脱贫攻坚。主要工作方法是先通过调研,再形成规划,争取得到上级和各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得于全面实施。

一是抓党建引领治理,实现共治格局好。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并做好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做到工作留痕,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抓农村“五网”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好。一是解决饮水难的问题。长期以来,xx村群众饮水主要依靠打水井饮用地下水,长期饮用极其不安全,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村里时常会出现一些重大疾病的癌症患者和残疾新生儿,群众反映极其强烈。那时群众只能采取一些简便的措施来饮水,有些到镇里买水回家饮用,大大增加了生活开支;有些自制过滤器,即将大水缸装入细沙,再把井水引入水缸,从水缸底部过滤出来再饮用。现4个自然村已全部通直来水,解决260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二是解决污水横流的问题。2019年,经村委会和中队会议决定,使用乡村振兴资金对xx村、xx村和xx村5处污水横流的区域进行整治,大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确保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住房保障方面。2020年xx户低保户住房安全核验合格,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鉴定安全xx户,危房改造安全xx户。二是医疗保障方面。全村贫困户人口xx户xx人,低保户xx户xx人、特困户xx户xx人,家庭医生已签约xx户xx人。已代缴xx户xx人的新农合;低保特困方面,按照每人xxx元补贴新农合费用,补贴金额xxxx元,共有xx人享受符合基本医疗费用报销。三是教育保障方面。xx户贫困户xxx年上半年教育资金已在xx年底提前发放;xx年下半年共发放秋季教育补助和xx年春季教育补助,发放进度xx%。下半年秋季教育补助正在审核发放中。全村无一例辍学现象。四是饮水安全方面。**全村xxx户家家通自来水,目前xx户贫困户xx人均用上自来水。五是两项制度衔接方面。2020年,**村农村低保户xx户xx人(含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人),农村特困户xx户xx人。我市已于2019年3月1日起农村低保标准提高50元,达到一类350元每人,二类300元每人,三类270元每人。特困生活标准提高90元,达到每人每月690元。实现了低保兜底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六是问题整改方面。根据xxx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通报问题及本村自查发现存在xx大项xx个问题,已于xxx年xx月前全部整改完成进度100%。

第4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XX县XX局在巩固前期联村包户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巩固好XX村脱贫成效,确保实现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目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现结合周家村工作实际,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前扶贫工作概况

XX村现辖9个村民小组,627户2141人,总面积4500亩,其中退耕还林2100亩、耕地1800亩、荒山600亩。主导产业以柿子、花椒、苹果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柿饼加工业。XX村已于2016年底脱贫摘帽。目前工作重点是巩固脱贫成果,继续落实好帮扶政策及帮扶举措,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提升脱贫质量。

目前全村“两委”干部8人,其中党支部委员5人,村委会委员4人,交叉任职1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1人,其中男性党员50人,女性党员11人,流动党员16人,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7人,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5人。

二、强化组织协调夯实帮扶责任

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行政审批服务局今年持续强化联村包户责任制,落实帮扶措施,巩固多年来的帮扶工作成效。由局机关干部联村包户结对帮扶,按照《XX县XX局2020年度干部包户结对帮扶计划安排表》进行帮扶。

三、简要工作情况

1、产业帮扶。投入XX元,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夏秋两季发放化肥,以解决产业发展需要;投入XX元,为每户贫困户提供滴灌带及滴头一套,以解决贫困户生产抗旱需要。积极联系聘请县农业技术部门专家开展柿子、花椒的栽植、管理、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2、消费帮扶。对贫困户销售需求进行摸底,实施帮扶助销行动,积极出击,多方式助力宣传、推销,积极搭建营销平台,切实发挥干部职工及其社会关系和人脉,“以购代捐”的形式购买贫困户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帮扶消费土鸡120只,14400元;直接购买花椒、苹果等农副产品,27300余元;沙包、鸡毛毽、鞋垫等手工艺品,800元。

3、教育帮扶。全村共有贫困学生18户21人,全部享受教育支持扶贫。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户9人,全村无义务教育辍学学生。组织引导包联干部与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以贫困学生资助、办理助学贷款、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等多方式进行帮扶。

4、就业创业。贫困劳动力种养殖、就业创业人员32户62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19户28人。公益性岗位2名,防疫专岗2名。

5、改善基础设施。在完成新修进村主干道路2公里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投资4.8万元安装路灯40盏,以实现主干道路亮化。

6、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支持办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集体收入,惠及贫困群众。

7、强化宣传。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系列活动,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8、做好脱贫“回头看”。对已脱贫贫困户继续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防止出现返贫风险。对贫困家庭发生重大事故的贫困户,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第一时间介入,给予帮助。

9、提供营业执照办理指导服务。充分发挥我局优势,立足XX村特色产业情况,以村室为依托,成立营业执照办理指导点,为村集体、村里有发展意愿的能人开办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加快审批,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便利,促进农民增收。

10、开展服务民生工作。发挥便民中心各进驻单位优势,以送服务下乡的方式,为群众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助学贷款、合疗报销、法律援助等涉及民生的服务事项,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脱贫攻坚工作后期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对已脱贫贫困户继续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防止出现返贫风险。对贫困家庭发生重大事故的贫困户,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第一时间介入,给予帮助;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二是结合周家村实际,打造便民服务室。事项和服务承诺公示上墙,将多项村务工作整合集中办理,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村民开通上门办理和代办服务,对外出村民采取预约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职责,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基层堡垒规范化建设水平,真正实现“办事不出村”。

第5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一、易地扶贫开发现状和存在困难

“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1150人,投入资金525万元。其中,20__年转移安置450人,实施户撒坪山中寨和景罕曼面村旧院,投资200万元;20__年转移安置350人,实施景罕镇曼软村委会木瓜寨、清平乡新山村坪子寨、城子镇撒定村弄龙山三个村民小组,投资175万元。20__年转移安置300人,实施了景罕镇九家寨、王子树乡王子树村杞木窝、护国乡帮掌村帮掌下景三个村小组,投入资金150万元。

我县易地开发扶贫工作深入人心,深得群众的好评,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易地扶贫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存在的问题困难越来越多。为全面掌握全县易地开发扶贫情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办紧紧围绕三大任务开展调研,对全县符合易地开发扶贫条件、且已拟定安置点的对象进行了统计,对部份已搬迁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易地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贫困面大,需要易地扶贫开发的人数众多

据统计,全县符合易地开发扶贫条件需搬迁的共有1979户8914人,涉及8个乡镇29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其中,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4362人,受地质灾害影响的2861人,就地解决贫困成本过高的1691人。

这些村寨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地理条件差,气候恶劣等因素,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产业结构单一,产品质量差,产量低。群众经济来源主要靠茶叶、核桃、草果等,其它零星收入来源有木瓜、山茅野菜等。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居住地较分散,周边环境条件相当差,生态破坏严重,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每年因灾致贫的群众占相当大的比例。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生活盲目性较大,消费带有较浓厚的原始色彩。

易地扶贫开发对象90%以上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生产上,主要还是靠牛背马驮,少数群众还沿用着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简单,靠天吃饮的现象十分突出。在生活上,大多数群众积贫积弱,有80%左右的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缺衣少食,房不避风雨,孩子上学难,生病无钱就医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指标不足,易地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我县需实施易地扶贫的村寨多,搬迁任务十分繁重,而每年下达的易地扶贫指标少,自20__年至今,省扶贫办共下达1100人易地扶贫开发指标,平均每年不足200人,难以按计划组织实施。

(三)补助标准过低,时间过紧,项目实施难度大

一方面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按人均5000元补助,在20__年以前,项目资金除建设安居工程及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外,还能够建设沼气、产业开发、基本农田、科技培训等项目。自20__年年初以来,建材价格和工人工资大幅上涨,项目资金仅建设安居、通水、通电、通路工程都还不够,因此实施项目的难度加大,对促进群众脱贫的效果差。另一方面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年,有时从下达指标到要求完成时间一年都还不到。我县从5月到10月正是雨季,根本无法施工,项目建设时间最长也只有6个多月。除去建设通水、通电、通路等工程的时间,群众建设安居工程的时间不足5个月,任务非常紧。

(四)土地紧张,安置点宅基地难协调

由于麻栗坝和龙江水库移民的 原因,导致__土地紧张,而搬迁村寨拟定的安置点多数是国有林地或其它村寨的土地,进行土地调整的难度大,要求补偿的费用较高,极大地增加了搬迁群众的负担。

(五)群众思想反复,时常导致工作陷入被动

易地开发扶贫项目涉及到的搬迁农户较多,思想难统一,有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或是对政府期望过高,宣传发动时同意搬迁,后又因故土难离的思想或是自筹能力有限,在项目正式启动时又出现反复,影响了搬迁进度;有的群众在动员时坚决不搬迁,到省扶贫办批复后又要求搬迁,为项目实施增加了很多问题,时常使搬迁工作陷入被动。

(六)工作经费缺乏,后续管理难到位

易地开发扶贫项目资金只能用于项目建设,我县财政收入相对匮乏,各级财政预算经费十分紧张,无法安排项目管理经费,项目管理难度大,后继管理工作更是难以到位。

(七)由于条块管理原因,资金整合难度大

由于扶贫、发改、城建、民宗、民政以及农林水电各部门项目申报和批复的要求不同,致使在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时县级平台资金整合难度大,无法形成合力,影响力扶贫开发成效。

二、对策措施

(一)加大申报力度,争取省州的支持

由于__地处边疆,贫困人口众多和政策的递减作用,上级政府对__的支持较其他地州县市的要少,只有加大申报力度,多申报,多争取,才能得到省州的支持,从而加快发展。

(二)加大

宣传力度,发挥开发主体作用实施易地搬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国家实施易地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县、乡、村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扎实安排,抓好落实。一是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发动,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易地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要充分调动项目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开发主体的作用。

(三)加大整合力度,培育增收途径

第6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高校贫困生认定助扶自《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贫困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以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为例2011年全年的资助总额高达140.69万元。同时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扩大:我院贫困生总数450人,比例高达23.6%,数量之大,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贫困生的认定、教育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和重要环节,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方法。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学生方面:贫困生证明材料真假难辨。通常对贫困生的认识从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开据的贫困证明开始,藉此来获得该生的“真实信息”,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学校方面:由于走访贫困生家庭情况需要较高的成本,高校往往是通过扩大贫困生比例或电话联系基层组织等方法来解决。前一种方法使得资助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后一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在真假性上存在一定的疑问。

二、重视贫困生认定七大环节,科学规范贫困生认定过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本研究将贫困生认定过程分为“七关”:证明关——调查关——诚信关——统计关——认定关——考察关——助扶关,各环节相互结合,相互交叉。

(一)证明关——校政联合,严查证明

校政结合是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对于认定环节中最基本的一关,建议民政部门要有责任地开据“贫困证明”。本研究经电话咨询10个地方民政部门,且询问江苏省内众多高校中有经验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者,大家一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应促成高校与地方民政部门相联系,开设贫困生认定核查绿色通道,同时民政部门实行“实名制”开具证明,将认定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而逐渐形成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办法。

(二)调查关——注重细节,严格审查

如果说贫困生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那么调查就是贫困生认定的核心。通过总结近年来我院在贫困生认定过程的实践经验,概括出以下调查途径:(1)报名当天,安排学生关注新生和父母的衣着言行,询问学费缴纳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2)新生开学当晚填写《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3)勤走访学生宿舍,留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4)学校组织以“百名教师家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逐年积累走访经验和建立地方联络网,我们一定能组织建成一张较为全面、有效的调查网络,更好地促进帮困助学工作。

(三)诚信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大学新生入学后一定要做好诚信教育:(1)在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调查,找有可能是“被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2)学院组织召开贫困生诚信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诚信教育片和介绍贫困生事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来之不易,进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班级定期开展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班级主题活动,如观看教育短片、学习先进事迹、诚信主题辩论赛等,从根本上教育学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统计关——入学初后,分层统计

统计贫困生信息为今后开展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入学初要严格审核,严把“入库关”。将学生一般性家庭情况录入贫特困生数据库:家庭年收入、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等,另外还要调查生源地人均年收入、生源地人均年消费水平、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收入、高校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水平。同时还必须将办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经办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录入系统,以备调查。

(五)认定关——讲求细准,分级明确

贫困生认定讲求:细(标准详细)、准(分级准确)。本研究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出发: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将贫困生分为四级:特困(生存型贫困)、较特困(亚生存型贫困)、贫困(生活型贫困)、一般贫困(亚生活型贫困)。同时,基于90后大学生个体间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家庭暂时困难学生,我们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考察关——严格考察,从严处理

在认定过程中,我院走出原有以经济困难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格局,按学期和学年考察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表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表现在认定过程中的比重。参考相关规定,我们主要考察:(1)统计关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指标,同时还包括:各学期相比较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否改善等;(2)消费行为。(3)是否出入娱乐场所或存在其他高消费行为;(4)是否存在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者;(5)其他与贫困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如发现贫特困生中有以上行为,初犯者批评教育,并转告其父母;再犯者从严处理,降低资助力度;屡教不改者,取消贫特困生资格。

(七)助扶关——资助扶持,全面考虑

助扶主要包括经济扶持、学习帮扶和生活照应。经济扶持即以工代赈,本研究通过随机问卷形式,调查100名贫困大学生,93%的学生愿意参加勤工助学。这种变“输血”为“造血”型的资助,既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又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学习帮扶即贫困学生和其他学生形成学习互助。学习帮扶这种形式既能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又能增强贫困生对集体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包容,消除戒心和疑心,让他感觉到“我也能帮助别人”。生活照应指学院对贫困生、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在生活上相互照应。我院积极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堡垒作用,注意贫困学生的生活细节,多与他们交谈,主动发现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和学院。

三、结语与展望

以上是本研究在我院贫特困生认定过程中的一些调查和具体措施,其中还有很多建议需要继续落实和考证。同时,本课题组正在尝试将上述“七关”所有信息录入“贫困生基本情况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的方法与高校贫困生认定相结合,建立“高校贫困生认定评价模型”,最终建立“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系统”,这需要长期的研究和不断完善,最终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党振峰.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6):219-221.

第7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及其重点工作任务措施分工方案。将防止致贫返贫作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县在确保全县剩余135户339人贫困人口全部如期高质量脱贫的同时,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重点群体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落实防贫救助措施,持续提高脱贫稳定性,确保不出现返贫人口;筑牢社会保障网,确保不出现新发生贫困人口;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推进举措

(一)全面开展防贫监测。防贫监测以户为单位,主要针对不稳定脱困户、边缘户2类人群,同时鼓励各乡镇(园区)结合实际针对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提前开展防返贫预警。一般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返贫风险为主要标准。并建立监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考虑疾病、灾害、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重大支出。监测对象实行台账管理,一般每季度识别一次,与建档立卡对象动态管理同步开展。纳入监测范围后,动态监测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等基本情况及致贫返贫风险。(责任单位:扶贫办、各乡镇(园区))

(二)强化预警监测分析。一般采取信息筛查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形式确定帮扶救助对象,履行“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建立救助对象工作台账,录入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县级担任预警主体责任,县级扶贫部门牵头,相关县直部门根据职责定期开展数据筛查,及时防贫预警信息。同时,县级扶贫部门负责接受个人救助申请,核查确定预警信息。县乡村各级明确专人负责防贫工作,实地开展预警信息核查。(责任单位:扶贫办、教育局、卫健局、医保局、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交警队)

(三)完善帮扶救助措施。根据致贫返贫风险和救助需求,参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加有力的防贫帮扶救助措施。防贫措施主要包括重大疾病生活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社保兜底救助、防贫保险救助、专项基金救助、产业就业扶持、社会力量帮扶等。鼓励有针对性地对救助对象开展集中供养。鼓励适度简化防贫对象临时救助程续,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各乡镇(园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充分发挥相关行业部门政策指导作用。多方发力开展防贫帮扶救助。(责任单位:扶贫办、卫健局、医保局、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人保公司、农业农村局、工商联)

(四)开展后续跟踪监测。对防贫救助对象落实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定期开展家庭回访,监测救助进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设置防贫帮扶救助“渐退期”,致贫返贫因素消除且收入持续稳定后退出救助范围。退出救助后一般应继续开展跟踪监测,不退出监测范围。(责任单位:扶贫办、各乡镇(园区))

(五)健全增收发展机制。突出产业就业扶持的突出作用,引导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增收,降低致贫返贫风险。鼓励探索资金直接奖补到户、到村、到项目的产业奖补政策,因地制宜确定奖补项目类型、奖补标准、奖补程序,加强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增收。多方发力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实施社会购买、渠道畅通、质量提升、休闲旅游升级四大行动,鼓励推广扶贫产品直通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和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部队院校的消费扶贫“两通四进”活动,多措并举实施就业稳定,深入推进劳务扶贫协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家政扶贫。(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和粮食储备局、人社局、工商联)

(六)持续加强风险防范。建立长期稳定的脱贫攻坚风险排查防范机制,重点排查产业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基础设施后期管护风险。针对发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防范致贫返贫隐患。持续深入推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建立监测预警和排查处置长效机制,随时发现随时解决,确保不因“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产生新的致贫返贫。(责任单位:扶贫办、各乡镇园区、金融办、医保、卫健局、教育局、住建局)

(七)全面开展挂牌督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省2020年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要求》和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成立2020年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市级督查组的通知》要求,县扶贫办对防贫工作实行挂牌督战,定期开展督查,实地核查防贫对象识别监测和帮扶救助措施落地情况。(责任单位: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扶贫办)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防贫工作实行县负总责、乡镇(园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乡镇(园区)党委、政府、党工委、管委会承担主体责任,扶贫部门统筹协调推进,相关行业部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防贫帮扶救助明确责任到人,其中防返贫对象由原帮扶责任人继续履行帮助责任,防致贫对象由乡村统筹安排专人负责。

(二)创新政策保障。鼓励各乡镇(园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筹措防贫救助资金,设立专户,加强监管,确保防贫资金规范精准安全高效使用。相关行业部门要支持乡镇(园区)探索有效的防贫工作措施,在确保资金项目规范安全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防贫工作新思路、新做法,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防贫机制。

第8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一、主要任务

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消除因病致贫问题,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健康保障。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县、乡、村有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管理,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到2020年,贫困人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工作措施

(一)巩固和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参保缴费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安排。二是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下降50%,同时补偿比例提高到55%。四是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年度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10万元(与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一种i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由3000元提高到平均4000元,两种i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由4500元提高到平均6000元,报销比例为90%。五是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未进入贫困户建档立卡系统的农村家庭低保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元。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安排。

(二)提高重大疾病救助保障能力。一是实施“光明·微笑”(白内障、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尿毒症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免费救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免费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项目。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地中海贫血、肝癌、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等20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三级定点医院治疗,城乡居民医保按70%补偿。三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个病种,进行单病种控费,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四是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五是将建档立卡贫困人中的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

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现行救助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进百分点予以救助;

对未纳入五保、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三)开展健康教育和提高服务水平。一是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为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做好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为其中患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结核病患者每年健康随访次数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确保贫困户每人有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二是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契约,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诊服务和卫生政策宣讲,着重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及服务效果,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体检、巡诊、健教”等10项免费防治服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送医上门,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为平台,综合提供健康体检、随访干预、知识宣教等服务。四是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五是实行就诊惠民便民措施。在县、乡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病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相关费用,优化医疗服务。县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注射手续费(或实行一般诊疗费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换药手续费,住院期间的血液、大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等费用减半(简称“三免四减半”)。对急需救助的病人实行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的“三先一后”医疗卫生服务便民惠民措施(简称“三先一后”)。六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针对贫困群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增加发放健康宣教处方等资料。乡镇、社区及村组要成立由乡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医组成的健康管理小组,定期深入农户宣传健康素养常识及慢性病的预防方法,发放健康促进入户手册、开展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生活环境等服务指导,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力建设。一是确保在每个乡镇有1所功能较全的乡镇卫生院。政府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优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县级基本建成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二是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定向本科、专科医学生10名、农村公共卫生医务人员2名。加强全科医生培训,积极选派乡镇卫生骨干医生参加省卫计委组织的全科医生培训,每年培训8-10名。三是由县级医院每年派出医务人员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四是实施订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10-15名乡村医生,参加由省财政资助培养费用和学习期间生活补贴的定向培养。鼓励乡村医生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对取得学历的给予适当补助,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稳定边远山区乡村医生队伍,县财政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五是为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一所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五)全面推进困难失独家庭帮扶工作。一是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为女方年满4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每人每月发放150-500元特别扶助金。对年满40周岁至59周岁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县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元参保补助。二是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具备再生育条件的失独家庭提供技术咨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育指导等服务,每疗程最高补助3500元;

对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最高补助8万元。三是组织免费体检。女方年满40岁以上失独家庭成员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体检标准为男性240元/次、女性325元/次。四是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完善失独家庭“3+1”结对帮扶、呼叫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和大龄独生子女风险防范等制度,探索开办失独家庭老年人意外伤害、大病医疗、住院护理保险。

(六)对长期卧病在床的贫困患者给予照护补助。经认定长期卧病在床需要长期护理、照料的失能贫困患者(中风、植物人、截瘫、脑外伤后遗症等)给予照护补助,照护补助按每位患者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实行每年一审核一认定一发放。

(七)组建医疗专家帮扶队。为便于长期卧病在床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医,对患有重大疾病且长期卧病在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由县卫健委抽调县、乡两级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上门为其提供诊疗服务。

三、工作保障

(一)保障经费投入。充分发挥贫困救助资金的统筹整合和使用资金的主体作用,在资金整合中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项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等方面的健康扶贫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第9篇:消费扶贫工作简报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乡有关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更加注重改进帮扶方式,更加注重营造健康文明新风,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形成有劳才有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精神力量,为建设秀美人文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二、总体要求

统筹推进精神扶贫工作,变简单送钱送物的“保姆式”帮扶方式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培养贫困户立志自强感恩的情操,营造人穷志不穷、勤劳能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起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探索设立红黑榜,逐步建立治理长效机制,避免走向“德贫”“扮贫”“懒贫”“争贫”“炫贫”和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四大正向激励措施

为建立“模范带动、激励引导”的脱贫正向激励机制,结合“五星”创评活动,强化工作举措,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积极作为的新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1.积分激励。把“五星”创评暨爱心超乡建设列为精神扶贫和“智志双扶”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实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扶贫爱心超乡等激励型帮扶做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各村(居)要因地制宜开展“星级评定”“五好家庭”等活动,将考评结果与爱心超乡积分兑换相结合,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激发贫困户转变思想向榜样学习。

2.模范激励。对扶贫政策、措施和帮扶干部的情况基本知晓,能够配合做好帮扶干部的调查摸底、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给予表扬;不等不靠,主动参加技能培训,并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其中在外务工的,达到一定时间要求,可按合同约定享受村集体分红;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加入扶贫产业合作社,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集中报道一批勤劳致富、自强自立、自主脱贫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组织农民讲师和贫困户典型在全乡进行现身说法,教育感染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人穷志不穷”的自强精神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艰苦奋斗意识,增强“我想脱贫、我能脱贫、我率先脱贫”的勇气和志气。

3.家风激励。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中国好人”、“好人”、“最美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等评选活动,开辟红黑榜、红色墙、好人墙、道德榜、笑脸墙,为家风良好,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移风易俗、尊师重教的家庭制作家风家训牌,营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文化氛围,引导村民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全面实现“一村一歌”,经常性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

4.物质激励。对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脱贫先进典型户,村(居)要组织评选并给子奖励;对涌现出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的由民政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被评为“五星户”、“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或“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的,由所在村(居)给予相应奖励。

(二)制定五大反向约束机制

围绕贫困群众中的“等靠要”、“缠闹访”、好吃懒做、不敬不孝、争贫赖贫等现象,从村规、舆论、法律、道德、政策等五个约束上着力,探索建立“红黑榜”,开办思想教育学习班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1.村规约束。村民理事会要围绕乡风文明建设、遵纪守法、环境治理等方面细化村规民约内容,让村民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违反了村规民约如何惩戒。重点针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游手好闲、等靠要闹、忤逆不孝、无事生非等行为,重点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重殓厚葬陋习,打击农村歪风,全面引导群众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以村级“115”治理为引领,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助推乡风文明。

2.舆论约束。对破坏公共财物、不孝敬父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等不文明行为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曝光,通过正反典型对比,以舆论压力来警醒“黑榜”人员反思,改过自新。对于不维护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排、柴草乱放等行为;整户人口个人卫生、房屋内卫生、房前屋后卫生不干净;滥砍滥伐,随意焚烧地畔、秸秆、垃圾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执行村落整体规划、乱搭乱建的,还要发挥“115”村级治理作用,探索设立红黑榜。

3.法律约束。综合运用法治宣传、入户调解、治安处罚、法律援助、建立不孝“黑名单”机制等手段,着力解决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导致的老年人生活困难、受虐待等问题,消除孤寡老人独居危房现象。对经过法治教育和劝解无效,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当事人,根据有关规定处以治安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典型案例在全乡范围内进行通报曝光;因、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农户,取消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格并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学龄儿童辍学的,由学校进行劝返,发放限期返校通知书,对经多次说服规劝仍不送辍(失)学生返校的监护人,属地政府可依,强制监护人履行义务;对肆意造谣生事、恶意上访、煽动和他人集体上访的,不依法服兵役,有损坏公共财物及水电、道路、光缆、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的,不遵守村规民约和不服从村级管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惩处。

4.道德约束。召开道德评议会,将需要扶志的人员纳入道德评议对象,进行重点评议,安排专人帮包转化,对评议不过关的一律列入“黑名单”管理,考察期为三个月,考察合格后退出“黑名单”。期满后再次评议,教育转化效果明显的,由村道德评议会申报,驻村工作队审核,报村(居)审批,退出黑名单;对屡教不改效果差的,再次进入黑名单的,取消该户的爱心积分、评优树模资格,并由村(居)举办思想教育学习班,加强教育惩戒。经过教育学习仍不改正的,不再享受相关政策服务,纳入扶贫办贫困户失信人员库,报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对失信人员进行信用惩戒,使其生产生活活动受到制约。

5.政策约束。贫困户故意恶意拖欠医疗自付费用,医疗机构通知贫困患者或家属、帮扶干部达到2次后还未缴清的,纳入卫健委“恶意拖欠住院费用”黑名单,再次就医时将暂时不再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直至所欠费用全部还清;贫困户在享受产业贴息贷款项目后,却没有将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或贷款到期时有偿还能力而故意不还贷的,列入信贷黑名单,取消享受贴息贷款资格。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要加强对精神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适应本地、详细可行的精神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密部署好全年的精神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