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第1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市场分析及预测

国际市场分析及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纺织品服装贸易和纤维消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保持继续平稳增长的趋势。激烈的零售和贸易竞争,使纺织品消费产生极化现象,低端和高端产品都在迅速发展,以中高价和高档市场为目标的制造商更加注重产品品牌、产品设计规格、快速变化和购买的方便性等商业性特征。国内市场分析预测。纺织工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柱性作用。我国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增长潜力堪称世界之最,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纤维消费也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因而,纺织工业潜在的巨大生机和活力将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自然资源状况

原料资源:*镇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资源丰富,2007年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棉花品种主要为中短纤维产品,适宜一般(中低支)棉纱的纺制(高支棉纱的纺制需要从西北地区购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镇发展纺织产业的又一大资源,全镇劳动力资源2.8万人,可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且劳动力成本低,足以支撑劳动密集的纺织工业的发展。电力资源:*镇紧邻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大屯电厂,享受充足优惠的电力资源,不存在拉闸限电现象。区位交通资源:*镇交通优势明显,只需半小时即可进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直达霍连、京沪、京福等高速公路;距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不到一小时的路程,可进入京沪、陇海两大铁路线;京杭大运河临镇而过;约一小时的路程,可进入国家一级航空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物流、基础设施优势:*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徐州北部,是冀东南、鲁西南进入苏北鲁南的重要道口,具有独特的商贸流通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目前徐州建有国家储备棉花库,仓容量5万吨(100万担)。发达兴旺的商贸流通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流发展空间。

三、*镇纺织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据2007年统计,目前全镇共有纺织工业企业41家,其中列统纺织工业企业29家,全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总额8000万元,全镇拥有纺纱纱锭5万枚,气流纺机200台,络筒机16台,织机200台。纺织设备正向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行列迈进,产业升级已经凸显。

四、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链为主线,提高工业集约化程度,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生产能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全面提升*镇纺织工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使其真正长久成为*镇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

1、发展重点

*镇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原料、高档面料的技术水平,发展品牌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及装饰用纺织品,重点培育现代纺织工业集群,建立棉纺、织造、印染、服装有机衔接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延伸,将*镇建设成为重要的纺织品生产供应基地。

2、发展目标

全镇纺织工业到2015年实现发展目标(规模以上企业)

销售收入20亿元

现价产值22亿元

工业增加值4亿元

利税总额3亿元

创建企业技术服务中心1个

创江苏省名牌2个

在以上量化目标基础上,建设培育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

3、产业链发展目标

到2010年,*镇纺织业要形成从纺织原料、织物织造、印染后整理、产业用纺织品、服装生产、纺织机械和专业营销市场等较为完备的生产营销体系,并向商贸、营销、管理、展览等方向延伸发展,形成门类齐全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4、主要技术水平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镇将继续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重点引进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及配套的整理浆纱设备和全自动气流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设备;引进国际先进的缝纫、裁剪、整烫设备;国际先进的印花机、染色机、丝光机、定型机、特种整理设备等,使*镇50%的纺织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重点发展产品门类

*镇纺织工业应以发展重点产品为龙头,建立棉纺、织造、印染、服装等产业集聚群,增强服装、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实力。*镇重点发展的产品门类有:

1、棉纺业

加快对现有棉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全面推广应用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发展紧密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支持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发展,通过调整、联合、兼并,优化产业结构,组成专业化生产企业集团,建立高档针织用纱、面料用纱生产基地,以提高棉纺织企业规模效益。

2、针织业

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新型针织大圆机的拥有率,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重点开发新型原料和环保型纤维在针织品上的应用,开发保健型针织品、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建立针织业的织、染、整理的高档针织面料生产基地。

3、合成纤维

发展大容量熔体直接纺技术,降低投资成本,形成原料、聚合及纺丝配套发展。积极鼓励开发纺织用合成纤维,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积极发展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纤维,并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

(四)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

为促进*镇纺织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镇将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具有自身产业优势特色的纺织工业集聚基地,提高集聚地的集约化程度,促进集聚地内的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镇工业集聚状况,将重点培育现代纺织工业集聚区。

集聚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由原料加工区、纺织区、印染区、成衣区、储运区、公共生活区及交易区构成,园区充分利用*县众多棉纺及毛纺企业所产棉纱、毛纱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材料、品牌服饰、印染及后整理,先进纺织织造,将我县的资源整合优势转化为产品加工基地优势,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五年内使纺织积聚区发展成为苏北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完成投资额10亿元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

五、对策与措施

(一)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品结构调整

引导企业树立自立、创新、精品、竞争意识。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突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

(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加快纺织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镇将加快纺织工业人才基地的建设,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派出去,请进来”或与国内外合资办学等方法,提高师资水平和纺织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提高企业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培养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制订企业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都需要进行再学习的制度。一方面培养使用好企业现有人才,同时加大吸纳社会科技人才的力度,促进人才流动,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使技术要素更好地参与到企业分配中来。

(三)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特别是纺织服装品牌是产品高质量、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是加快发展*镇纺织工业的关键。一方面*镇纺织企业要积极发展区域品牌、名牌;另一方面争创中国名牌和江苏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加快产业集聚建设,科学做好产业集聚基地规划

为促进*镇纺织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统一的规划建设具有自身产业优势特色的产业集聚基地,进一步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使*镇纺织工业向集群经济、特色经济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基地内的产业链衔接和延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纺织产业集聚地,镇政府将积极引导发挥纺织工业协会作用,组建纺织产业协会,同时加强市场导向及市场建设方面的指导和扶持,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的建设,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产业集聚,保证*镇纺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注重环境影响,完善环境保护措施

第2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保障科学重建

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有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1万多名设计人员参与了重建规划。灾区重建效果好,关键是科学指导的好,科学规划的好。一是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规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三是规划体现了起点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四是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较好地贯彻了“三打破、三提高”(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和“四注重、四提升”(注重风貌塑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美感;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要求,落实了在重建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的精神,体现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了风貌和品位。

二、突出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资源、大中小协调发展、集中构建产业园区“五个重点”,着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力和竞争力

在规模扩充、结构升级的取向下,以产品链条化配套、园区专业化建设、产业集权化发展为路径,着力打造灾区优势特色产业(品)链,加快发展支撑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一是生产力布局调整。根据灾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不宜重建区域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发展、集约利用、协作配套的总体原则,结合灾区城镇体系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受灾市县地质地理、资源环境、区划调整和产业方向,在适宜工业发展区域明确产业定位,以高水平的产业园区建设引导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突出灾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分类指导,依托优势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不适宜工业布局的市县,通过“飞地”模式调出现有产业,支持在“飞地”园区培育形成新的产业特色。同时不失时机地淘汰落后产能,出台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意见,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运用市场力量和政策导向,分地区、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灾区红砖、小矿山、小水电等落后产能淘汰,为战略性新型产业腾出资源空间、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三是立足灾区优势资源科学有序合理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障资源所在地群众利益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将灾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四是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整合各类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汇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利用“飞地”政策布局发展,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与灾区中小企业形成技术联盟、生产配套、产销协作关系,带动区域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关联配套发展。同时,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的合作交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沿产品链、技术链、工艺环节引进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五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市县是园区建设的责任主题。以市县为主题集中布局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突出主业、专业发展,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集中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功能、扩大就业。

三、突出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三个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市场导向、农民主体、产业化经营原则,以特色效益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等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发展灾区特色农业。发挥灾区资源特色优势,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地,重点推进特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一批适度规模、分户经营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果林、木本油料林、木本药材林和特色山珍产品等。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以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加快发展专业化的农民专合组织,大力培育和引进带动灾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灾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细分和拓展农产品市场。抓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培训,推动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就业。三是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积极搭建灾区农村产业融资平台。对灾区恢复重建中种、养殖等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连片利用河滩地、低产田、下湿田、低槽田发展水产。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四是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新型村落村庄,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抓紧制定示范片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新农村建设与连片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与各类移民搬迁相结合,与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和开发区建设相结合,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

四、以惠民生、保供应、促消费为导向,大力提升城乡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着力围绕构建与灾区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突出发展政策引导,加快灾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增强商贸服务业对城乡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支撑力。一是重点建设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灾区村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在新建集中安置区、重建村落村寨优先建设便民商贸服务网点、医疗服务网点和文化培训服务网点,在中心集镇和县城建设中,配套布局一批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快推进灾区区域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布局建设物流功能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区域辐射效应和节点功能的专业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物流大发展促进灾区城乡建设和参与大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和扩大灾区消费。结合灾区农房建设和城镇居民住房建设形成的新需求,推介新的消费理念和产品服务,促进消费方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深入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扩大灾区生产、流通有效对接,着力扩大灾区城乡居民消费。

五、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多样化和旅游服务质量“三大任务”,推动灾区旅游业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启动实施“旅游提升计划”,从路线建设、品牌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入手,推进灾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抢抓战略机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富民安康等战略机遇,在现有投资渠道不变的情况下,争取更多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和资金,主动介入指导,完善项目的旅游形象和功能。继续实施招商引资“双百亿工程”,吸引各种所有制主体投资旅游业。二是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以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构建旅游新兴业态,开发多样化新兴旅游产品。推动部级各类旅游资源和目的地分批分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按照路线统筹思想,继续完善精品线路,培育不同级次的新的精品路线;融合文化、农业、工业、商贸等,打造满足各种需求的新产品和新业态。三是应对激烈竞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加快旅游市场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营造旅游市场良好环境;实施人才兴旅,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彭州市同步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办证,通过改革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试点,为农户提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引入社会资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土地流转规模达到了19万亩,初步建成了西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和黄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蔬菜、冷水鱼等7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了4万亩的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和园区农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超过4000元。

七、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四大服务中心”,突出区域特点,促进灾区群众安居乐业

为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条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根据群众安置情况合理布局学校和医疗卫生设施,在集中安置区建成了文化体育、就业服务、集贸市场、警务治保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村级治理机制,健全村级纠纷调解、治保巡逻、环境卫生管理等机制,由村民民主议定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持续改善,推进灾区群众享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3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为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政〔2012〕17号)要求,现就我市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并检查落实情况,分析研究和协调解决我市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各县(市、区)、市高新区、新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对本区域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工作统筹协调。

二、明确工作要求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要建成服务功能齐备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要建成主导行业突出的特色商业区。结合我市实际,市里要建一个中心商务功能区,各县(市)要各建一个中心商务功能区,各县(市、区)、高新区、新区要各建一个特色商业区。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市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市辖区特色商业区、滑县中心商务功能区发展规划要于3月底前上报省发改委;其他县(市)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待全省城市组团确定后,近期也将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有关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适时启动规划编制准备工作。规划编制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省规划提纲和要求,认真组织制定好本县(市、区)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规划。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加强衔接,积极配合县(市、区)做好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明确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工作,指导全市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省规划审核部门衔接,做好发展规划申报工作;市规划局负责城镇总体规划调整,指导全市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对省有关部门衔接、申报工作;市国土局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及与各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衔接,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市住建局要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加强业务指导;市统计局要建立相应统计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市财政局要研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商务局要大力开展招商,筛选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市文广新局、旅游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着重谋划引导特色产业集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市民政、环保、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确保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科学编制规划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接,做好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前期论证工作,抓紧与规划编制单位沟通衔接,尽快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各地组织编制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空间上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精准对接,并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空间,保持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原则上要结合新区建设,突出综合商务服务功能,形成配套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要素高度集聚的城市经济增长点;特色商业区要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以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为原则,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和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生产业集聚区。

五、加强开放招商

开放招商是推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加快搭建招商平台,下大力气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当地企业总部入驻,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重点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和品牌,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的大项目。同时,各地要抓紧谋划一批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的重大招商项目,在3月下旬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进行推介。

六、完善政策配套

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在城乡规划、土地保障、产业支撑、交通体系、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加强研究,尽快提出支持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完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组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以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工作推进迅速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财政给予一定奖补资金支持。

第4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城市规划

(一)城市规划的发展

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定位趋同,城市间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16个中心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个性特征从城市化的客观选择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第5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产业;环境;文化;村庄特色

1 引言

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节约用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加强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等,均需要以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因此,新农村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及人文环境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长木村,俗名“长木冲”,位于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东北部,离市区约10km,呈狭长带状,属典型低山丘陵地貌区,无河流穿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现有11个村民小组,227户农家,960人。从1995年起,村里共走出73名大学生,其、硕士生6人,留学生6人,长木村因此享有“状元村”的美誉。长木村耕地面积约1500亩,葡萄、柑桔种植和生猪养殖已成为长木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葡萄、柑桔种植面积增至400余亩,发展大小养殖户30余户,每年生猪养殖出栏近万头,长木村民人均纯年收入6500余元。该村推广的“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农业部向全国推广。他们已将人工挖出的5、6口山塘连在一起,既发展了养殖业,又弥补了长木村没有河流过境的遗憾,改善了自然环境,成为白鹭的栖息地。近三年,长木村先后获得“邵阳市双文明村”、“湖南省清洁能源示范村”、“湖南省小康示范村”、“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殊荣。

2007年4月,我们在进行长木村规划设计时,立足长木村的资源条件和已具备的发展优势,坚持以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延续乡村人文特色,促进长木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打造村庄特色构建基础平台。

2 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坚持从区域范围着手,分析长木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协调好长木村自身经济发展与邵阳市、高崇山镇经济的关系,从提供新的经济功能和就业机会、确保农民增收和受益、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就业出发,对长木村的产业发展项目逐一进行落实,加强了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适当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强化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的规划,如管理服务、交易交流、运输车辆停放等用地和设施。同时,在住宅设计中,认真考虑农村家庭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的空间需求,适当增加住宅的面积,设置相对独立的具有庭院生产功能的产业用房,以适应家庭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促进长木村的产业发展,我们将村内的农业生产用地规划为“六园七区二基地”。在村内现有的葡萄、柑橘种植规模上,以“猪-沼-果”模式为基础,继续扩大葡萄、柑桔的种植规模,形成“六园”——三大葡萄园、三大柑桔园,远期总规模达1000亩。扩充农业产业链,完善整体循环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猪-沼-鱼”、“猪-沼-菜”等模式,并以生态农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因此,规划了一处旅游接待中心及“农家乐”旅游项目区,形成“七区”——两片水产养殖(养鱼)区、两片水稻种植区、两片蔬菜种植区和一处旅游接待中心及“农家乐”发展区。完善人畜分离措施和设施,在发展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两基地”——在见宝冲规划年产牲猪一万头的养殖基地;在进村主干道南侧规划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通过规划,着力培育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建设发展层次,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2010年实现“五个一”发展目标:一千亩果园,一万头生猪,每户一栋新房,人均年收入一万元,培养一百名大学生。

3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村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实现村镇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我们充分尊重了长木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力求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生态和谐中求发展——绿树成林、果园成片,湖(塘)光山色、鸟语花吞,六业兴旺、文明和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3.1 集约利用土地

我们从区域角度认真分析了长木村的土地价值,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迁村并点,将原有的11个村民小组,布置为6个主要的居住组团,适当控制其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等规划技术指标,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节约的土地,按产业发展的需求,适当集中产业园区。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土地利用功能,做到地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价值。

3.2 注重资源节约

利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继续推广使用沼气。既避免山林砍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又有效地处理了养猪所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从地方实际出发,在规划中落实环保措施,注重新技术的科学利用,重点加强对居民点、生猪养殖基地的废水、污水控制。村民住户改厨、改厕、改栏、改浴率要求达到100%。立足于省水、省电、省燃料,降低农民生活成本支出。将主要居室置于南向,满足住宅的日照要求:采用明厨明厕;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及雨水收集系统等。

整治、利用并适当扩建已经形成的人工山塘,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使它成为可供观赏、锤钓的公共休闲水面。保持水面洁净,改善沟渠亲水环境,保护原生植被。人工护坡和场地铺装,采用本地片石,形式简洁,利于排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转贴于

3.3 保持环境友好

按照长木村规划方案,结合村庄地貌及建筑特点,本着少花钱、求实效的原则,新建的集中居住组团引导村民按照规划提供的户型设计建房,并进行庭院绿化,要求观赏树木与花草有机地形成立体结构。少数分散住户则因地制宜,按休闲农庄的设计要求,通过粉刷(如以白色为主)等方式对建筑进行适当的整饰,形成统一协调的村容村貌。前院是观赏树种和花草相结合,后院是果树及其他树木。村庄出入口、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建设村庄小游园。充分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空闲地建设小绿地,同时结合道路边沟布置绿化带,绿化品种选择体现村庄特色、适宜当地生长的经济林木或常绿植物(如樟树、玉兰树等)。与此同时,大力倡导植树和葡萄、柑桔种植,并把它作为衡量长木村发展的重要指标。让村庄在美化、绿化的同时,凸显环境特色。

4 延续乡村人文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和谐和历史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要旨之一。因此,在长木村规划中,如何保护和延续村落传统、协调好现代生活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村落是社会文化的最基层单元,其街巷、建筑、环境及居民生活状态、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等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的传统特色,也是构成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化的载体。我们在长木村规划中,注重延续村落原有的建筑形态、空间构成、院落布局等建筑文化特色,协调好与旧村的关系,使新村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与旧村能有机衔接,实现新旧村落脉络的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注意保留并整治原有水系、山丘、植被,将绿化、广场、水系等多种空间元素以与旧村相似的尺度和肌理,有机地嵌入新村建筑群,与原有村落机理有机整合,组成变化有序的开敞空间。对村落建筑的形式、色彩、材质等进行控制,对村民对住宅、生产建筑空间的传统需求特点予以理解,并对由此产生的新建筑空间需求进行设计,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新村既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出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考虑迁村并点时,还注意在挖掘出自然形成的村镇秩序安定、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观念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原有村镇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保持原有居住结构特征,在并点的新村规划中将原村民小组以组团形式相对独立布局,分设出入口及活动场所等;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完善配套。使迁入新村的农民,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沿袭了熟悉的生活氛围,延续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

继续发扬长木村重视教育的传统,规划建设好幼儿园、小学及村图书室、文体活动场所,满足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需要。在住宅墙面及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地方,配以鼓励形成良好乡风民俗的宣传画,并利用传唱村歌——《走进长木村》等多种途径和手段,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比增收、比致富,鼓励文明理事、科技兴家,团结村民,鼓舞士气,歌颂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既彰显长木村的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建设和谐新农村。

5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因其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应进行分类指导,做到村村有特色、有品位,避免求新求洋、千村一面。通过在湖南邵阳长木村进行的建设规划设计实践,我们认为,要打造村庄特色,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5.1 村庄的规划设计,应立足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始终贯彻村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

第6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定位趋同,城市间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16个中心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

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从城市化的客观选择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许多建筑遮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但如今却被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逐步代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转贴于 打好“环境牌”,彰显空间特征。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处于苏北平原的宿迁市,发挥华东净水、净土、净空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宿迁”的发展战略,以“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为区域生态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烟波水世界,绿色梦家园”,城市环境特色十分突出。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生产力布局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

合理布局专业园。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这些园区以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为纽带,以创新型的政策为保证,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园区经济。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要着眼于园区经济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与建设。在专业园区布点上,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与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相协调;在园区企业布局上,要做到各具特色、适度集中、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第7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东莞水乡地区;转型发展;近期建设实施规划;旧产业片区;环境重塑

东莞的水乡地区通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生态环境破坏、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建设面貌提升缓慢、历史人文特色逐渐丢失……如何能够增加城市活力、塑造城市特色?本文以实际设计项目为例,摒弃以往“先建设后保育”的传统发展思路,规划以公益性项目为主,形成“先保育整治、后开发建设”的新发展模式,探索东莞水乡地区“近期建设实施规划”的示范样本。

1 项目背景概况:区域转型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东莞水乡上升为省发展战略地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统筹水乡地区发展的决策部署,致力于把水乡地区建设成为广东省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和穗莞合作的重要平台。2013年初,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广东省战略“经济区”。

东莞市统筹水乡办主任会议提出2013年打造十大水乡特色发展示范片区,以片区为单元,统筹组织片区规划、土地统筹、产业布局、景观整治、文化旅游、水环境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全面发展。

望洪枢纽新城是水乡片的重点开发区;将打造为水乡片的综合服务中心、东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对接广州的主要平台。河西片作为望洪枢纽新城率先发展区,践行上位发展要求责无旁贷,应积极主动思考与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

2 规划设计理念与主要内容:先保育后建设的实施规划探索

本项目位于水乡综合服务核心――望洪枢纽新城,北至水乡大道,西至望沙公路,南至厚洪路,西到洪屋涡水道,用地面积253.10公顷。

鉴于区位角色的独特性,本片区应率先践行地区总体要求,在水乡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引领、优质生活营造等多方面做出表率。本次规划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探索实施规划新思路。

2.1 两大策略促进

本次规划以“先保育整治、后开发建设”为总体原则,以环境、产业、职能协调转型为发展思路,并通过两大策略推动片区由平庸到示范的转型:

1)策略一:功能汇聚――引导多元功能汇聚,推动片区由生产主导向文化、游憩、生活多元转型,凸显“幸福产业示范导向”;

2)策略二:环境重塑――重塑水道精致空间,推动片区由水质污染区向精致水乡地区转型 ,凸显“生态文明示范导向”。

2.2 七项内容保障

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1)模式引导:突出“转型发展”路径设计,包括三方面:环境转型――水生态破坏区向岭南精致水城转型;产业转型――污染落后产业向两型高效产业转型;职能转型――产业主导片向多元活力城市转型。

2)空间结构:落实上位规划,提出“一轴、两廊、三片、三核心”规划结构;北片区注重“民俗风情,强化水乡传统记忆”,中片区立足“创意研发,凸显水乡活力重塑”,南片区主打“生态休闲,营造水乡和谐共生”。

3)整体布局:通过特色村庄整治,传承水乡民俗文化;通过产业转型发展,彰显水乡创新文化;通过生态环境保育,体验水乡精致文化。

4)近期思路:提出了“年度计划重在夯实基础、三年计划做到初见成效”的近期发展目标。制定了“三线两轮”的总体工作安排,重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展示特色文化,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升级。

5)“三线”治理:

――以望沙路内涝治理、生态林带塑造为代表的门户景观塑造“线”,重在改善示范片目前内涝严重的望沙路,改善交通联系及景观形象。

――以示范片区内河涌水系治理线为代表的水乡本底生态修复“线”,重在内河水质治理,为南部水系环境塑造奠定基础,对旧产业区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河道水质净化、无污染淤泥资源化清理、截污管网工程等手段改善水质。

――以洪屋涡两侧标志岸线为代表的优质滨水生活营造“线”,重在内河水岸生态修复,打造片区内河水环境整治和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的示范性景观节点。

6)“两轮”开发:

――以梅沙特色名俗村、农田公园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展示“轮”,重点在于梅沙特色村改造,打造示范区水乡传统生活体验载体;

――以旧厂区拆迁、创意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转型驱动“轮”,包括旧厂区拆迁、电子商务与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等内容;

7)实施计划:提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各项安排。涵盖特色村庄塑造、重要景观节点及生态林带、标志性岸线、农田公园、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等5大类,共计28个项目。

3 结语: 创新的发展模式引领同类型地区

本项目是东莞水乡地区,首个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的规划。促进了规划管理思维的解放,为类似地区规划实践起到一定示范意义。其创新与特色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发展思路创新:本次规划采用“先保育整治、后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近期实施项目共28个,其中26个为河涌治理、公共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凸显了“保育整治”环境基底,对当地既有发展思路是一次突破,适用于新的发展环境下类似地区的开发建设。

2.规划内容创新:强化近期建设的“实施”管控,提出了项目实施计划表,率先明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内容、建设时序、投资主体、投资规模等内容,强化了镇街层面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对当地规划管理手段是一次创新。

第8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1]。2012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2018年,党的报告强调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对沉淀并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民族地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作为大理州经济“助推器”,将推动大理州成为振兴滇西北经济圈的重要环节。

1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之首位为产业兴旺,振兴乡村必须打造和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产业体系。大理州共有10667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自然村占61.8%,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至2021年,大理州有38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5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大理州民族村寨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委、州政府根据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合理推进、分级投入,以产业培育为主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逐步实现“业强、民富、村美、人和谐”的建设要求。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各有不同,根据各个民族特色村寨的资源禀赋与主导产业,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类型划分为生态资源导向型、文化资源导向型、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以及三产融合导向型。一是生态资源导向型产业。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其秀丽且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相关产业,生态资源具有高度排他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不易被模仿且能持续带来正收益,主导产业有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等,如大理市双廊白族特色村寨、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二是文化资源导向型产业。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于传统民居、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依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如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沙溪镇马坪关村。三是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产业。依托各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如宾川县为大理州有名的“水果篮子”,宾川拉乌核桃、红提葡萄、朱苦拉咖啡、柑桔、软籽石榴等农产品的名声远扬,销往全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三产融合导向型产业。在靠近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寨,设立农产品种植基地,农产品量大且质优,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多样,优美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二三产业融合较好,如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2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理州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地形、气候等客观差异,造成不同县(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且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制约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原因。

2.1民族村寨产业布局失衡,缺乏长远性规划

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农业与工商业的基础,存在民族村寨产业布局“散”、产业发展动力“弱”、产业发展规划“短”的问题,发展思路不清晰,未充分认识到民族特色村寨蕴含的文化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及潜在的资源优势,忽视了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特色工商业的条件。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抓手和专业布局规划,开展规划工作中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职能分配,重点发展方向不明确,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建设方案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项目停滞,既未达到产业兴旺目标,也对原有的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载体造成一定破坏。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探寻发展路径时面临政策阻碍;各县(市)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期间,由于在发展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联动发展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遇到困难,优势主导产业对村寨的“特”体现不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由于民族特色村寨体量较小,缺少产业发展需要的客观条件,村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其发展规模难以承受市场风险。

2.2村寨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大理州大部分村寨人口较少,老人妇女留守家中操持家务、打理农田,男性劳动力在邻近县城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村民外出到周围县(市)或省会城市打工,村寨缺少就业岗位且农业劳作难度与强度较低,村寨与邻近区域缺少就业机会。一些村寨缺少基础教育条件,为了方便学龄儿童就近上学,其父母搬离村寨到县城谋生。民族特色村寨受地形地势影响多发展小规模种植业,部分民族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剑川县石菜江村年均气温较低,受气候及土壤条件限制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较少,适宜种植耐寒的中药材,而中药材存在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等客观现实,前期投入大、生产风险高,特色村寨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发展种植业要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造成参与种植业的村民较少的局面。

2.3产业发展资金紧缺,资金管理工作不到位

中央下拨2.7亿元用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专项资金,下放到各民族村寨的资金数额不一,并存在建设资金用途界定不清晰、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部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未按相关指导意见要求使用和监管,存在转向资金账户长期不动、资金安排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等问题。用于扶持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明确,农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前期投入成本高,较高的自然与市场风险需要村民自己承担。大理州各民族村寨发展基础、村寨现实体量以及民族特色各有不一,当前缺少适用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使民族村寨产业建设投入产出及发展成效难以合理有效评估。同时,社会融资困难,贷款门槛高、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

2.4产业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村寨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大理州一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仍然是沿用原有传统的线下模式[2],生产的农副产品多通过中间商销售,缺少直销渠道,未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构建电商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力度不够,无法适应现展趋势开展线上宣传和扩大销售。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缺乏限制了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无法及时准确获得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的波动信息,信息差的存在使村民难以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市场风险较大。

3大理州少数民族村寨产业发展路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的主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在“特”,产业发展的核心也在“特”,结合各个村寨的特色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培育发展动力源泉。

3.1加强统筹协调,突出规划重点,培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新动能

第一,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实际、具体特色和优势认真编制村寨发展规划,强化引领指导,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为基点,以大理州文化特色为依托,打造个性精品品牌,避免出现“千村一面”“千寨一律”的同质化问题。打破村寨固有的独立性,建立相邻民族村寨互补协作关系,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链,打造区域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圈,使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聚集与互补。第二,创新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魂”,对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有效利用特色村寨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品牌形象,形成民族村寨品牌效应,将已命名的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大理州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加大“一县一策”产业发展精准支持政策的研究和推行力度,针对不同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痛点制定帮扶政策,收集并落实村民意见,为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3.2重构村民主体,引进专业人才,为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第一,引进专业人才,鼓励人才跨城流动,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进行人才“输血”。大理州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对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调研并考察本地乡村人才的基本情况,积极履行和推进人才引进政策,将政策文件落地为实际有效的措施。改变农村创业环境,提供村寨产业发展机会,为人才引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专业人才向特色村寨聚集。第二,培育新型农民,挖掘农民潜力,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实现人才“造血”。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整体优化农村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农村从业,打造一批本土人才队伍,使本地农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推动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大理州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涉农专才培养平台,打造农业技术科研服务团队,解决村寨农业技术问题及产业服务等,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监督资金使用,扩宽融资渠道,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一,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与范围,明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资金占比,根据各民族村寨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加大财政涉农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税收、国债等财政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宽涉农资金补助,有针对性地对村寨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社会投资补充作用,引导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形成多位一体村寨产业投资体系。第二,建立适合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设立一批试点式的村寨银行,精简信贷审批流程,降低农户信贷门槛,增加信贷额度,放宽准入条件,为民族村寨开展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扩宽融资渠道,加大民间资本对村寨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优化村寨融资环境,发挥信贷投入的支撑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民族村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产要素等推行多种涉农保险,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信心和能力,为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3.4依托“互联网+”,加快村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培育和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态,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融入“云南数字乡村”总体发展规划,打破产业发展数字壁垒,加强包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内的广大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利用大数据加速村寨产业转型,实现“互联网+”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打造多种产业形态,逐步缩小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城市、城镇之间的产业发展短板和数字鸿沟。第二,完善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电子商务平台布局,“本地化”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民族村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完整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在政府、平台、传统企业、农户等多方支持下,通过短视频、明星带货、培育本土“网红”、电商直播,提高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及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模式。

4结束语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发展要始终围绕“特”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出民族村寨特色,深度挖掘提炼民族特色村寨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创新,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打造大理标志,立足白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寻可持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茜.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J].理论与当代,2021(1):51-53.

[2]姚俊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第9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加大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合理布局,积极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1年12月,东营市已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5个,规划建设总面积90万亩,累计总投资103.4亿元;共有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等76家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其中华林庄园等28家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山东大地乳业万头奶牛示范场、1200吨/年海产品加工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落户示范区。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山东华林庄园有限公司投资1.61亿元建设了山东华林庄园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福源花卉苗木有限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山东福源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东营市里重点推进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成效进一步显现。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其海参育苗场基地项目已竣工投产,商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蓝镇骨干道路路基土方工程已完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实施了有机蔬菜、苗木种植创新基地、现代农业开发投资平台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呈现出了许多新亮点、新特色;现代畜牧示范区在抓好总体规划、加快基础配套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已与六合集团、万得福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二、东营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本着“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有序推进”的原则,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二五”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互衔接,确保园区内产业功能布局合理、发展空间富余。比如,东营区研究制定了《2009-2012年全区新型城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以南二路为中轴的近郊生态旅游观光带和广蒲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带。河口区聘请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经济产业园建设进行了近、中、远期的规划,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对全区农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规划细分。

2.坚持品牌立农,积极创建优势品牌。以扶持和培育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打造“黄河口”绿色生态品牌。东营区大力发展高品质瓜果、蔬菜,积极发展桑蚕、经济林、苗木、花卉等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河口区大力实施“百千万”黄河口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了冬枣、海参、大闸蟹三大特色基地,规划建设了百亩标准化精品园10个,千亩高产示范方10个,万亩特优生产基地3个,总面积约4.5万亩。广饶县目前已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5万亩,认证农产品194个,重点培育了凯银、驰中、半球、华誉、黄河口鳖等一大批全国、全省知名品牌。

3.坚持龙头带动,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园区建设。各县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园区的土地、配套设施、人才、交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入园办场。比如,东营区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万泉花卉苗木培育基地、王营放心蔬菜基地、麻湾西瓜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麻湾西瓜被评为“无公害产品”和“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名牌产品”,万泉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已成为东营最大的花卉苗木培育、交易集散区;广饶县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已达53家,初步形成了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齐头并进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化格局。

4.坚持特色兴农,逐步实现专业化规划、区域化布局。各县区立足特色和实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生态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河口区目前已发展杏、桃、葡萄、苹果等特色林果7000余亩,黑花生2500亩,紫薯1000亩;扶持发展新户镇香椿、莲藕、食用菌,义和镇草莓、葡萄等特色产业百亩精品园10个。利津县畜牧业已逐步向专业化规划,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肉鸡、肉鸭、肉牛、肉羊四大特色生产基地,建设畜牧合作组织30家。

三、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差距还很明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园区基础设施水平仍较低,沟渠路配套不尽完善,生产设施装备水平较低,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不相称;二是园区规模小而散,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和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园区功能还比较单一,部分园区是以单项产业园为主,且大部分园区局限于农产品生产功能,缺乏加工、销售、科技培训、休闲旅游和示范带动等功能;四是有的园区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化特征还较明显,园区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把加强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出成效。

四、东营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路、重点和措施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使其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大幅度提高农业园区经济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到2015年,现代农业园区经济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东营市重点规划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现代生态渔业示范、现代畜牧业示范三大农业示范园区,每个县区也要规划建设一至两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