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

第1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研究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及的企业内容也较多,包括企业生产投资计划、企业生产计划以及企业采购计划等,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实现未来发展目标也有着重要影响,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速度,也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使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企业管理人员要制定合适的生产经营计划,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生产经营计划的内涵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以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依据,充分考虑企业所在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未来发展任务以及发展目标,并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详细计划。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经营生产计划,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生产计划时,要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估。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对可能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风险,并对其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还要正确客观的看待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劣势,生产经营计划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规避企业劣势,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企业重点发展内容规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经营发展道路,避免企业在不合适的项目中投入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便利,能够使企业员工工作内容更加规范,明确企业工作内容,减少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的企业管理氛围,同时,也能够避免企业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保障工作计划贯彻落实

生产经营计划为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选择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规范企业管理工作内容,保障企业管理工作计划能够落实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员工对自身的约束力都较差,需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计划,督促企业员工完成工作内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员工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步骤进行相关工作,有利于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减少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能够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回顾企业发展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以及调整,保证生产经营计划符合企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出生产经营计划的价值以及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仅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指明方向,能够反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为之后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对企业经营发展历史进行总结,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明确企业经营发展过程,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下一步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也能够反映企业所在市场的变化以及规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发展规律,对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变化做好预估,改变企业的经营生产策略,促进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策略

(一)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原则

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需要企管理人制定合适的生产经营原则,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之前,要对企业经营发展历程进行深入了解以及调查,发现企业经营发展规律,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企业管理人员要保证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方向预测的科学合理性,不能偏离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还对企业所在市场大环境的进行分析,明确企业内部环境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为企业制定阶段性的经营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管理策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循序渐进的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要全面为考虑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周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生产计划周期可以以年度、季度等为单位进行,定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考核工作,保证生产经营计划贯彻落实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二)明确生产经营计划内容

1、财务成本费用预算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内容,对企业财务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财务成本费用预算,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财务资源的浪费,为企业节省较多的经济成本。对财务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变化,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对企业财务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保证企业财务成本投入的科学合理性。财务成本费用预算,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生产项目,避免企业过度投资,造成企业财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财务成本费用预算,也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内部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2、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能够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提供方向以及依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要是企业利用现有固定资金,选择合适的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投资,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都会制定合适的投资计划,为企业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要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保证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在企业进行投资之后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制定,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经济进行考虑,确保投资项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需求,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3、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安排,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项目虽然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人员要做好重点工程的安排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企业工程进行分类,将重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整理,可以按照重点工程的投资金额进行安排,保证重点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重点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保证重点工程的质量,还要对重点工程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进行预估,保证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符合企业的经济实力。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做好企业资金投入的准备。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

企业管理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计划的融合,加快企业信息传输速度。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融合,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员工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传输,并且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实现企业内容信息共享。利用计算机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制作成流程图,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重点更加清晰,对加快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完成进度。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风险进行分析,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经营风险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四、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需要企业保证生产经营计划更加标准,从而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想要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更加标准,需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领导需要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标准化的认识,意识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管理工作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生产经营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人才引进时,可以选择与高校进行合作,使更多的年轻人到企业中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高校学生不仅专业实践能力较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较高,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企业在与高校合作的同时,也要开通社会招聘渠道,招聘更多具有生产经营经验的人才。企业还需要对人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生产计划人才的专业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更加具有标准性,需要生产经营计划人员更加了解标准化的概念,促进生产经营计划更加符合企业管理需要,工作流程更加标准。

(二)对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标准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将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工作,需要企业对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标准化管理,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需要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适企业标准化管理策略,使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进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进行分析,减少外界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影响,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调整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使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信息技术支持

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使企业发展越来越稳定。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工作时,需要较多的企业经营数据作为支撑,企业要能够保证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更多信息支持。企业想要保证企业经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现阶段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信息进行收集以及储存,作为企业信息库,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提供保障。企业还应加大信息收集范围,不仅是要对企业过去的经营信息进行收集,还要对企业所在市场信息进行了解,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更加全面。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收集的企业经营信息以及市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这样能够使企业经营信息更加清晰,在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也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检索,节省更多寻找企业经营信息的时间。制定企业经营计划需要具有针对性,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也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将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变化作为依据,总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发展规划,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菲菲.基于供应链视域下的生产运营计划制订和管控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4):125-126+133.

[2]陈丽君.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的应用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19(11):191-192.

[3]姜倩.试论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174.

[4]宁征,王飞.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8,12(26):225.

[5]张文烨.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38.

[6]田心.数字化矿井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规划及作用[J].煤炭经济研究,2014,34(07):73-75.

第2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made preliminary study and discussion from a strategic planning perspective.

关键词: 民营企业;战略规划;市场;企业管理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trategic planning;market;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50-02

0 引言

在中国,每年都会出现不少的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也会有大量的企业破产或倒闭。据市场调查研究,中国的民营经济的平均寿命只有4年。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何生存时间短,以及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是怎么规划自己的企业战略的都是我们需要了解。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上出现重大问题,才导致失利的。我们在研究一个企业的时候往往特别看重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收益一个企业能够维持其继续的发展的能力到底怎么样,这些能力的构成和影响要素有很多,一般包括企业的品牌策略、团队建设、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的战略……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规划制定的合理程度。

1 民营企业没有良好的战略规划的原因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外部环境因素而制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将其制定实施的过程。

我国的民营企业一般在创业的初期,都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它们往往是通过一个好的市场先机,而逐渐的发展壮大。符合市场要求,顺势而为,是它们起步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经验而经营自己的企业。一开始发展的很好,但最后大多数还是折戟沉沙,民营企业为何没有良好的战略规划?

①企业的管理者没有重视战略规划。企业的战略规划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都是抱着在市场上赚钱的想法而发展着自己的企业。由于其中大多数人的没有学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甚至很多人知识水平本就不高,所以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他们而言就显得不足轻重,而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的方向。②企业没能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及时应对市场的反应。市场对于企业而言,犹如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应市场而生,因此发展的相当好;然而当企业在发展过一段时间后,可能是一年或几年,市场上出现的同类产品变多,或则说市场已经逐渐饱和,这时候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不利的市场信号。而此时,企业在制定其战略规划的时候就必须将市场的这些变化纳入其战略规划中,甚至说在制定规划规划的时候就应该将其考虑进去。忽视市场变化的战略规划往往就会导致企业被市场所忽视。③企业的竞争压力大,在竞争中被淘汰。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这些民营企也之间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竞争,而竞争的失误往往就会导致这些企业的失败。我国的民营企业,由于产品的技术水平一般来说都不是很高,产品容易被模仿,因此在市场发展的后期常常会由于市场竞争者的介入,而出现产品同质化严重,无差异性等问题,这些企业之间往往为了生存而大打价格战,利润降低或则说是亏损加重,最终导致企业越来越难做,而最后出局。④国家的政策也是对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一直鼓励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而有些企业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而发展,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其企业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挫折。⑤忽视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品牌,不仅仅是企业的身份,而应该是企业的生命。现在的市场经济状态下,市场上的企业千千万万,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将自己的品牌塑造好,就会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忽视企业的品牌战略是也是企业没有良好的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蓝本,详细地将讲,它是一个战略规划矩阵,主要内容包括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计划和指标;但同时战略规划也是具有层次性的,即在纵向上,企业战略规划可以分为企业级、业务级、操作级三个层次。企业战略规划的这九个方面,相互之间互相影响,都对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规定。因此,在具体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一个企业的自身的特点(或者说是内部因素),同时要考虑外部环境(外部因素)的同时,来综合考虑,科学合理的去制定其企业的战略规划。

2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良好的企业战略规划

2.1 深刻挖掘企业自身的优势,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都没有企业的长期目标,而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往往就直接是企业近两年来的一个计划和指标。对于战略规划的三方面内容而言,目标和方向是最为重要的。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要学会分析自身的特点。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公司的管理者一般也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这这些企业中管理者自身对企业的认识往往关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如所处的产业、所具有的的优势条件、企业的区位等,同时也要分析自身所存在的劣势。在具体的战略执行的过程中,这是自己就是企业的蓝图规划者,对于自身的优势,后期将如何发挥;根据产业的特点,将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引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自身所存在的劣势,又将如何避免或者说解除,这些都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所需要考虑的。由于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有着灵活的市场转换能力,因此对于它们而言,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兼顾自身的优势所在,保持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对于市场上比较看好的领域可以在规划中做备案。

2.2 制定科学的计划和考核体系 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存在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性,而导致企业的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端。企业要可持续的发展,管理上的水平一定要提高,同样,但企业的管理者们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要确保自己制定出来的战略规划是合理的,是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对于制定的战略规划,要有科学的考核体系予以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战略规划,才能最后在企业中计划和实施。企业要善于任用管理上的人才,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使自己的企业少走弯路,朝向更远的目标前进。

2.3 使用战略规划,激活员工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来讲,员工的责任感都不是很强。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的同时可以考虑让员工积极给出自己对公司发展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企业责任感,同时也可减少企业规划的不合理地方。同时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企业发展目标,战略规划也可以激化员工的合作意识。良好的企业战略规划往往是企业和企业中所有人的共同愿景。

2.4 针对市场变化,积极对战略规划作出适时的调整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就必须随时关注市场的变化,针对变化的市场而对战略规划所存在的不适合的地方,进行修改。一个好的战略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规划,因此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要保证留有可以修改的空间。只有符合市场变化的战略规划,才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这个战略规划也是可以控制的,企业要发展,就要保证其正常的经营运作,其总体是可以控制和掌握的,只有这样,战略规划才能更好的让这些民营企业朝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市场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当前经济形势较差的形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更要重要公司的战略,要合理利用企业战略规划,发挥企业的优势,让自身从中小型向大型企业的转变,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将会更为活跃,市场经济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利,张荣刚.简析企业文化建设在绩效管理实施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第3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OGSM;年度预算;结合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一、前言

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年度预算具有重要的企业价值。然而,年度预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的工作面较广泛。因而,基于OGSM的年度预算,凸显出预算的目的、目标、策略、测量等方面。这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指导。因而,基于OGSM,年度预算的企业价值更加地明显,也是企业市场结构调整、产能转变的重要依据。

二、OGSM与年度预算综述

OGSM是一种执行与计划的管理工具,旨在使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具有战略性的目的与目标上,同时,其作为的一种战略策划手段,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OGSM在企业的年度预算的编制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其强调了预算的目的、目标、策略、测量的凸显,进而使得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地明确。

在目的方面,基于OGSM,企业年度预算可以很好地基于自己的业务,确定企业年度发展的“使命”,而且目的的指向性更加地多元化,可以指向企业的多个业务领域;在目标方面,基于OGSM,可以完善以达成的经营目的,进而对目标的年度量化进行“追求”,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报表,这对于目标的明确、可行量化都起到重要的影响;在策略方面,OGSM的策略性可以很好地针对已达成的目的、目标,对企业的战略策划提升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这对于企业的年度预算而言,丰富了年度计划的制定,具有实质的战略指导性;在衡量方面,基于OGSM,可以标准年度预算中,尤其是对于经营规划指标的明确与量化,实现了战略与目的的一致性,这点对于实现企业年度预算价值非常重要。

在以上的综述中,基于OGSM的年度预算,凸显了预算中关于策划目的、目标、策略、测量。这对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在两者的结合下,明确的营销规划,拓展了企业的发展视野。这是新时期下,现代企业实现经济效应的重要举措。

三、基于OGSM下的年度预算综述

传统的年度预算,注重形式而忽视预算目的、目标、测量的体现。基于OGSM,实现了年度预算的经济价值。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市场拓展的重要举措。因而,在OGSM之下,企业的年度预算的模式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尤其是年度预算的战略性突出,打破了传统的年度预算模式。

基于OGSM,企业在年度预算的制定上,充分站在企业的经营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企业年度预算中,关于企业的预算项目、经营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基于OGSM,实现企业的年度预算,具有更强的战略意义,企业重要的市场调整,以及的产能变更,更加地明确和具体。

企业的年度预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基于OGSM下的年度预算,创新性发展了预算的模式,尤其是对于预算项目的优化,使得企业的年度预算更加具有指向性。因此,基于OGSM下的年度预算工作,从本质上发生了转变,尤其是预算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四、基于OGSM,明确企业年度预算项目

基于OGSM强大的计划于管理功能,尤其是战略策划功能,其在企业的年度预算中,使得战略指向性更加地明确。企业预算目标的制定,需要基于企业的总体战略,也就是说,企业的年度预算的目标制定,基于完善的OGSM作为基础。所以,在预算目标的制定中,需要基于OGSM,明确好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于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估,尤其是内部环境,其经营模式、企业资源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因素。同时,外部因素中的竞争对手、行业市场分析,都是需要特别明确的,尤其是行业市场的分析,便于企业产业的调整,以及企业资源的分配。

基于内外环境的有效评估,企业可以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方案,对于企业的产业结构、市场潜力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进而,企业可以在预算中,明确战略方针,以及具体的战略实施。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都要成为预算的对象,对部门的市场营销、市场拓展、企业资源,进行明确的规划。在年度预算的过程中,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于立足企业发展,赢取经济效益,因而年度预算的目标制定,需要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尤其是企业的市场资源拓展,使其预算价值的重要体现。

企业资源的战略性规划,也是企业年度预算的重要部分。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预算目标,影响着企业的产能调整,同时市场资源的有效预算,也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然而,基于资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预算工作的复杂性。因而,组要基于OGSM的规划与管理功能,对于年度预算中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战略性预算。

五、基于OGSM,优化了企业年度预算的经营规划

企业年度预算工作中,企业的经营规划也是重要部分。企业的经营规划中,需要基于企业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业务领域,进行有效的归纳于年度预算的范畴之中。企业的经营规划中,要与预算的目标保持一致。基于OGSM,实现了企业经营规划的指标性,以及可测量性和实用性。这对于企业的业务市场的拓展非常重要。

在企业经营规划中,对于企业的内部财政预算十分重要,尤其是企业融资预算,是企业调整经营模式的主要依据。在企业年度预算中,经营带来的效益预算,需要基于OGSM明确的测量指标,把业务经营中的指标进行合理的参数化,进而便于预算测量的规范。

六、结语

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基于完善的年度预算。然而,年度预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进而需要基于OGSM,更加明企业年度预算的目的、目标、战略、测量。

参考文献:

[1]徐修梅.刍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J].知识经济,2011(11).

[2]张新历.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预算资金的控制度机制探索[J].财经界,2009(09).

[3]罗文华,陈志杰.科学制定企业中长期资产经营规划[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9).

第4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民营制造企业;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策略

一、民营制造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税收筹划可以实现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效益

通过税收筹划工作,民营制造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而可以根据民营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点,对这税收筹划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规划,以便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设计。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使民营制造企业实现最佳利润。也就是说通过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民营制造企业可以根据税收优惠减少纳税支出,进而推进民营制造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税收筹划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明显提高

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实现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的最优配置途径之一,通过税收筹划最终促进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一个民营制造企业想要进行税务筹划工作,那么首先应该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建设为建立现代民营制造企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制度的完善,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又可使纳税筹划工作更加规范化,合法化。

(三)税收筹划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国家在税制改革上花了很多时间,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税收筹划做了一些新的规定和调整。如果民营制造企业想减轻更多的企业税负,必然需要加强自己对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制度规定了解与掌握。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民营制造企业的税收法律意识,而且可以更广泛地宣传推广和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民营制造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策略

由此可见,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既可提升民营制造企业自身的纳税意识,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加快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及可持续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加强民营制造企业的税收筹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制造企业应建立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管控机制,尽可能避免税收筹划风险

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税改的不断推进,民营企业的税收筹划面临更大的风险。为了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法律法规合理安排民营制造企业的避税计划风险。民营制造企业应着重加强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管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注意仔细预测和评估分析税收计划和成本的风险,制定多套防范管控预案,进而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够选择合适管控方案,及时对纳税风险进行必要的预防。

(二)加强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业务水平

当前,在民营制造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大多由财务部门从事,但企业的税收筹划和企业会计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和落实,这也是民营制造企业降低税收规划风险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及财务人员的纳税及相应的专业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因此在当前税法不断更新完善的情势下,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纳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企业按时足额纳税。同时可邀请专家教授结合当前情势对财务人员进行讲授"如何对企业纳税进行合理的规划",丰富财务人员对税务规划的知识,进而提升财务人员的税务规划的本领与能力。

(三)加强民营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体系建设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如果民营制造企业想要提高税收筹划效益和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水平,那么就应该制定和实施有效控制和约束税收筹划风险的制度。在建立健全税收筹划制度的过程中,企业要注意全面深入地研究自身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并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类税务信息,对税务筹划工作进行全程的掌握与把控。同时也要持续性的掌握各类税收动态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企业的税收筹划规划与思路进行必要的完善与优化,进而使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进行得更得更加科学、合理。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完善民营制造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自身的整体经营管理效益,同时全面深入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而实现纳税筹划的合理化,合法化,确保自身的纳税筹划工作能够有条有序地开展。

第5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多元化快速稳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随着我国民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应用。我国的民营企业因为起点较低,没有良好的财务规划管理标准,在财务管理上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些缺陷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民营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解决财务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

民营;企业;财务

民营企业的发展应顺应市场需求,加强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保证基本财务的管理。民营企业大都是以家族企业为主,这种依照家族资本经济为基础,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建设,拓展社会经济市场发展需要良好的管理标准,民营企业需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标准。加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将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整合,分析民营企业发展基本原则,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提高民营企业财务规划建设。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各种经营原因造成寿命低、生产效率低的现象。民营企业如何提高经济综合快速增长,确保生产规模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管理规范性作用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民营企业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综合发展素质水平,依照企业发展标准,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提升企业的财务经济管理能力,确保企业财务发展良好,减少现金支付管理过程,逐步提升企业规模化发展,降低企业破产风险。依照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层的核心内容分析,审查民营企业财务的管理制度,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企业创新改革发展状况,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发展实力,实现企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确保民营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问题。资金的支持是企业长期稳定生存的基础。企业高效运转,可以确保企业内部资金的合理分配。依照企业从外部引进的资金,对企业内部的资本进行借贷工作,提高民营企业经营发展范围,完善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确保企业财务资本标准。在融资过程中,因企业融资借贷数量实力不足、融资数量较小、成本高,企业无法实现资本结构的融合。依照财务杠杆原理,提高企业自身经济发展实力,确保企业经济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资本缺陷无法满足银行规定的基本标准。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不对称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经营。民营企业抵押担保困难,无法依照公正调查方法实现企业的融资规划管理,这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综合成本增加,企业的资本负担增大。

(二)财务成本管理不足。企业的成本依照企业发展标准进行融资分析,依照资金耗费管理标准,逐步完善企业成本。成本管理的弱化造成企业资本水平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资产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的有效规划和控制。成本的发展制约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核算标准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算分析,成本支出不健全,财务资本或大或小,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企业失去了基础资金控制标准。民营企业通过削减利润,提高运营资金,造成财务管理活动成本无法有效控制,最终造成企业资产危机。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规范制度的管理是企业资本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企业的发展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逐步提高资金筹集的发展水平。通过资金标准的运用,提高资金消耗,确保资金收回、分配。良好的外汇评估、资金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清算管理。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缺乏财务管理制度,企业无法依照财务管理标准,完成记账、核算。一些民营企业甚至无法看懂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利润没有具体的分析和整理,这都影响企业会计标准无法正常发挥。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财务控制标准受到影响,受市场竞争的压力很大,民营企业只能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企业的财务进行规划,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提高民营企业发展速度。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纸面上的规划和数据分析,而是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管理和规划。依照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客观发展原因,分析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标准,逐步提高企业项目的有效规范作用,确保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调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管理制度,就会受到企业财务、监督、法人等各方面的影响,影响企业健康成功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资金的有效使用。有效控制企业财务的核心内容,分析企业资金管理标准,确保财务管理效果。逐步提高企业的资金规划,按照企业资金效率标准进行有效数据分析。逐步加强企业资金的估算和分析,确保企业收入的提高,保证支出标准,尽可能地提高企业资金需求,确保企业资金效果。另外,企业应当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赊销过程进行规划,建立良好的评估规划评测标准。如果应收账款已经发生,就需要企业对所需要回收的资金进行管理,确定企业账款的回收标准。在基础存货管理中,需要重视企业的现金规划管理,不可让过多的存货留在企业中。企业应当确定有效地存货标准,分析最佳订单量,防止出现资金流失过多的现象。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确定融资意识管理标准。采用间接和直接相互结合的方法,在筹资活动中建立合理的融资渠道,分析融资意识管理标准,确定可融资水平。在筹资过程中,实现资金的循环利用,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机制,分析企业的筹资风险,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建立良好的投入产出比,确保投资效益标准。分析企业决策失误的原因,降低企业资金投入低、效率差的问题。加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标准,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实现企业内部价值的有效提升。依照企业财务变更水平,分析企业价值信息,采用多项收集企业外部信息的方法,研究市场变化,实现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有效测算。注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资金价值和风险规划,对项目投资回报率进行有效分析,控制预算财务管理标准水平。

(二)提高财务成本建设。提高财务成本建设标准,确保企业竞争优势水平,提升企业核心价值标准。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利润率价值,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调节财务成本,尽可能多的实现产出。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综合收益的最好方法。做好企业财务的成本核算,确保收集方法和处理效果,运用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测定企业最适合的保本销售比例,确定企业的销售价格,减少无效的劳动问题。寻找合理的经营产品,分析适合企业产品功能发展的标准,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核算原则。利用企业核算确定产品水平,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改进措施。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适合企业生产发展的产品,分析现有成本效益。拓展成本核算的考核标准范围,实现企业成本现有管理和超越管理的综合控制。拓展企业成本、利润和费用,实现成本考核体系。通过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确定可加大的成本标准。在企业内部设定有效的成本财务管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分配管理,逐步提高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设立成本考核中心,充分利用企业财务信息的全面客观性,加强成本绩效考核管理。

(三)培养引进财务管理人才。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经济发展。依照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标准,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会计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内容,提高会计职能标准认识水平,确保企业会计职能标准的转变。因此,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发展,需要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经济管理能力培训,制定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理念,坚持科学人才规划,制定有效地企业财务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经济发展素质,确保财务管理人才的成长。另外,可以聘请有资历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实现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引进国外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财务人才交流活动,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水平,及时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与国际上财务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分析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依照国外财务管理标准,对我国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提高我国财务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财务管理技术之间的差距。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快速地提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民营企业认识发展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逐步提高应对财务问题,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确保民营企业可以依法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力,实现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顺应市场发展原则,有效地加强民营财务管理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红英.中小企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吕宏程,董仕华.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6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1.注重企业的硬件建设,轻视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的初始建立都比较艰难,因此民营企业十分注重企业的硬件建设,包括产品、技术、设备等方面,使得企业的硬件建设比较好。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自身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拥有企业自身的特点的价值观、精神等,以及这些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员工的行为方式、管理制度等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良好的人才,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因此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轻视。企业文化的缺失,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存在许多消极的因素,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价值观,所以民营企业的凝聚力比较差。

2.缺乏长远的规划

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在民营企业的创业之初,企业十分注重收益回报的及时性,将民营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方面,对管理方面比较轻视,从而使得企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很多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经营理念等方面与企业的创业之初基本一致,没有根据企业的现状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两者相符合。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关注点仍然关注当前的营销与利益,并没有从行业发展高度思考且制定企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这导致民营企业的规划无法更好的适应瞬息变幻的市场情况,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变差。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优化

1.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约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的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企业过程的重组等。民营企业可以参考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等权利合理分开,使得企业的决策可以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以及接受不同部门的监督,降低决策的错误率。对于员工要建立起比较合理完善的激励体制和公正客观的评价体制,调动企业员工的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才能,增加企业人员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为了加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首先需要加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些管理者意识到重要性,才能够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建设企业文化。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家的很大一部分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要让他们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企业家可以参考先进企业、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外,吸取失败民营企业的教训,对于自己企业的缺点要及时的改正。同时民营企业家还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开拓思维,使得民营企业从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转向兼顾企业文化建设和关注员工的发展,更加的重视企业的长远的发展。其次,企业也会注重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管理者去努力,更多的需要企业员工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由于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低,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来增加员工素质,包括科学技术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水平培养等。通过企业培训,能够逐渐的改变员工的安于现状、绝对平均主义等陈旧的观念,培养员工的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观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3.加强企业的长远规划

为了企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企业的规划也应当相应的做长期规划。民营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的目标并且积极的付诸实践。民营企业确定自身的方向和目标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还需要考虑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从而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方向和目标后,企业可以分期制定实施计划,并且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企业长远规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增强,企业也能够得到长远发展。

三、结语

第7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一、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加入,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贡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做好服务,狠抓规范,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发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改制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最佳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忽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规范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水平,需要熟悉国际规范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较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合适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基本的工作规范、法律常识、安全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服务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部分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项目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作风。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规范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来规范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扶植、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加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规划要先行在我区发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发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第8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1. 基本概念

纳税筹划又被称为税收筹划, 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的避税论, 主要是指企业在驯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在纳税行为发生前, 利用投资、经营和规划等财务行为对合理安排, 以达到减少税收金额的计划性活动。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涉及节税筹划、转嫁筹划、避税筹划等,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 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价值拓展的核心路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以及税收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税收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的重视。

2. 主要特征

(1) 合法性

税收法律法规是国家开展征税和纳税管理的重要标准, 要求纳税人和企业额必须严格遵循既定法律开展相关活动, 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在法律法规框架之内完成。因此, 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征。

(2) 筹划性

在企业税收行为生发过程中, 企业纳税的义务是以其合法经营为根本前提的, 纳税筹划本身具有较强的规划性、预见性特征, 并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后来降低税金, 而是在尚未发生纳税行为之前, 在全面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根据企业实际针对性采取措施来降低税收金额,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可见, 纳税筹划属于一种合法的、合理的与现行筹划, 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3) 专业性

纳税筹划属于一种系统的、综合的采取管理活动, 其实施方式具同样具有多元化特点。就实践来讲, 纳税筹划主要有决策方式、规划方式和预测方式等, 而就理论方法来讲, 主要包括数学方法、运筹学、统计学和会计学等, 所以说, 纳税筹划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要求实施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储备。此外, 企业纳税筹划基本都是交由专业会计人员、有着较强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的高水平人员, 在联合其他相关专业部门的情况下所开展的财务活动。

二、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 无论是在降低税收负担和经营成本, 还是在降低市场风险, 拓展企业效益空间等方面, 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优秀的企业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纳税人, 这里所谓的优秀纳税人, 就是能够凭借合法的、智慧的手段, 有效降低税收负担,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点。企业要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 并根据自身实际, 快速找到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切入点, 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诉求, 做出科学合理、完善系统的规划。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 确保企业资金内部的高效流动性, 企业通过合理税收筹划能够延迟税务加纳期限, 这样就能够达到流动资金利用时长的最大化, 继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其次, 企业合法的纳税筹划, 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塑造企业良好品牌形象, 增强企业公信力, 为企业赢得良好口碑, 进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 纳税筹划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内部经营人员和财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企业经营人员来讲, 纳税筹划能够有效强化他们的合法纳税意识, 同时利用纳税筹划, 能够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经营成本的最低化、利润创造的最优化, 进而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 有效提高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 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财管人员来讲, 有效的纳税筹划能够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 规范、正确地做好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工作, 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点。

1.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 丰富筹资方式, 提高投资能力。筹资活动作为企业拓展资金源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 若是企业筹资能力不强, 会直接降低企业投资运营能力, 最终限制企业的发展空间。这也决定了许多中小企业在筹资时, 无法像大型企业那般容易, 所以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 在全面考虑各种有效渠道和方式的基础上, 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运营能力。如企业可通过内部筹资的方式, 充分挖掘利用以前的留存收益, 或利用外部筹资的方式, 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当然, 不同的筹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针对性地作出税收筹划, 以增强税收筹划的实效性。也就是说, 有效的税收筹划不仅能够拓展企业效益空间, 而且能够实现筹资行为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 企业在完成筹资任务后, 若是没有找到最佳的投资项目, 那么资金就会被闲置, 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对此企业在开展投资之前, 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 投资伙伴公司制企业的利润除了征收企业所得税, 公司向投资者个人分配的股息, 需要缴纳个税;合伙制企业利润不缴纳企业税, 只需按收益缴纳个税。国家为鼓励外商企业到本国投资, 对一些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在投资活动中, 考虑选择合理的投资伙伴。第二, 投资地点我国地大物博,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 地区之间产生了经济差距。针对这一情况, 国家对某些区域发展施行了很多支持政策, 如西部地区和东北部省份地区的税收政策。企业在投资活动中选择不同投资地, 利用不同税率政策, 享受纳税筹划带来的好处。第三, 投资方式企业投资分直接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即把企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如采购机器、厂房等资产, 资金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间接投资, 如购买股票、债券等。企业在投资中需要权衡不同方式的利弊。

最后, 收益分配活动,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进入一段经营期间后, 对获得的例如进行分配。主要从利润取得来入手。考虑税收起征点, 对优惠临界值的利润进行控制, 使得低于起征点, 达到节税目的。另外, 及时了解国家的一些限期减免税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 纳税筹划活动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 利用税法、会计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法律、专业能力为企业自身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而言, 需要把纳税筹划落实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 使得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获得更大收益,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玉靖.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财会学习, 2017 (22) :167-168.

[2]杨艳.基于财务管理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策略探讨[J].中国商论, 2017 (30) :116-117.

[3]王建英.财务管理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7 (10) :47-48.

第9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S企业营销系统诊视

    一、企业背景

    1.企业性质:国有企业,正在转制之中。

    2.产品种类:调味品。

    3.销售规模:年销售额1亿元,在全国市场拥有9个区域办事处。

    二、营销组织架构

    1.营销组织架构示意图

                    总经理

        企划部                  销售公司

    广告人员  调研人员    区域办事处     储运部

    

    2.营销各部门职能

    (1)企划部:执行公司下达的营销计划;具体的市场推广和广告传播活动;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空白市场进行开发。其中广告职能主要承担公司整体宣传和区域市场局部宣传,审批办事处广告宣传要求并直接执行或授权执行。调研职能主要承担对区域市场推广成效的调查,一方面了解市场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对办事处工作做出评估,并向总部提供相关报告。

    (2)销售公司: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开发经销商并进行管理;货物运输;货款回收;管理销售人员,处理销售问题,解决销售纠纷等。

    三、营销组织运作模式

    1.营销操作系统的运作模式

    该企业的营销操作系统由企划部和销售公司构成。

    (1)企划部的运作模式:①以市场推广活动为核心工作内容,主要是广告和促销。②承担了新市场开发的职能,即在空白市场帮办事处开发新客户,然后再交给办事处管理。③为决策层提供营销策略规划的依据和初步方案,主要是广告和促销活动的计划,并承担营销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

    (2)销售公司的运作模式:①采取销售责任承包的模式,销售人员在一定费用的支持下负责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并由此获得基本工资和提成。提成分为两个层次:一为基本目标,二为优秀目标,实行不同的提成标准。②承担区域市场的部分常规推广活动,主要是针对经销商的炒作。③销售人员的实际工作重点是管理现有经销商,而不是开发新客户。④销售人员只对整体销售额负责,而不对某项产品的销售额负责。⑤公司以销量作为销售人员的惟一考核标准。

    2.营销应用系统的运作模式

    (1)市场调研:由企划部负责,依靠企划部人员自身的力量对一城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时间根据公司总部的要求确定,偏重于定性考察。

    (2)广告传播:由企划部负责,主要是进行媒体广告的投放计划。

    (3)促销活动:企划部负责整体的促销活动,办事处负责区域性的常规促销活动。

    (4)客户开发:由办事处和企划部负责,但实际上是企划部在运作。

    (5)渠道管理:由办事处负责对经销商进行管理。

    (6)人员管理:由销售公司负责销售队伍的管理。

    (7)物流管理:由销售公司下属储运部负责产品仓储和配送。

    四、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1.经销商对本产品的关注不够,如何有效开发及管理客户?经销商经营产品较多,只重视名牌产品和差价大的产品,中档品牌受冷落,对本产品的重视程度受到影响,且不愿下功夫推广新产品。

    2.销售人员不注重开发新客户,如何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销售人员只愿意通过现有客户来完成销售目标,缺乏开发新客户的热情,只好由企划部协助开发。

    3.销售人员业绩增长幅度不大,如何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市场区域的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

    4.如何提高营销推广活动的效果?销售人员在推广方面缺乏专业性,而企划人员无法应付大量的市场需求。

    5.销售人员对新产品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新产品推广的成功率?销售人员只关心能带来最大销量的产品,并将资源倾向于销量大的老产品。

    五、营销管理系统的诊断

    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销售人员缺乏对经销商的系统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完善的销售绩效考核体系,销售人员压力不够;企划部和销售部的职能分工不清,办事处客户开发依赖企划部;企划部对销售一线的专业支持不够;缺乏合理的营销政策,市场行为基于短线思维。之所以存在这些原因,根源在于企业营销管理系统的缺陷。

    1.营销管理操作系统的欠缺

    (1)表面上看该公司营销组织架构兼顾了市场和销售两种专业职能,但实际上这两种专业职能内容的划分不合理并且模糊不清。网络的深化完善和市场维护应该是销售办事处的核心职责,但企划部却承担了直接开发客户的工作,其本意是协助销售部门,实际上却造成办事处产生依赖性,而企划部本身由于人民有限也不可能将工作做到位,同时由于占用了过多的人力和时间,企划部无法提升市场推广方面的专业水准,无法有效推动销售进一步提升。

    (2)企划部作为一个策略规划和执行部门,主要应为决策层提供专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并指导和协助销售部门执行公司政策。但实际工作中,执行政策却成了企划部的主要职能,造成公司高层决策时缺乏专业部门支持,仍然是凭经验决策,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整体营销运作能力。

    (3)企划部在自身建设上也不完善。一个完整的策略规划包括产品研发、产品线规划、价格体系、渠道建设、促销整合、营销过程控制、费用预算及控制等环节,而该公司企划部只做了促销和部分渠道方面的工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2.营销管理应用系统的欠缺

    (1)缺乏成熟的分销网络建设模式。表现在办事处的力量很薄弱。这种结构必须依靠经销商的力量才能运行,而完全依靠经销商的模式在当前已发生根本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是没有生命力的。

    (2)缺乏系统的分销网络管理模式。办事处不知道如何对渠道进行管理,仍是采取落后的传统模式。销售人员只重视同经销商搞好个人关系,以拉回款为核心,缺乏完善网络和引导经销商的意识,渠道管理非常粗放。在这种缺乏公司系统支持的个人行为中,市场只会逐渐萎缩。

    (3)缺乏系统的市场推广模式。销售人员对如何提高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如何推动经销商开展市场推广束手无策,而公司也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模式,一切凭经验行事。

    (4)缺乏有效的销售业务管理模式。营销政策、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以销量为考核目标、以提成为销售奖励,势必使销售人员短线思维,在行为上不重视对市场进行系统的推广,同时公司也无法有效掌控销售人员行为、掌握市场真正信息,无法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这反映出公司高层的思路是短期的,只考虑了销量的完成,而没有考虑能否获得持续性的增长。

    六、营销管理系统重组的突破口

    1.重建营销管理模式

    (1)调整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职能范围:将新客户开发的职能重新划分给销售公司,使办事处真正承担起市场开发和管理的核心职能。

    (2)明确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职责:建立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工作运行模式,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对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作出要求。

    (3)改变责任承包的销售模式: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费用管理和销售业务管理体系,引导销售人员的行为向建立稳固的市场基础发展。

    (4)建立综合的销售业绩考核制度:不单纯以销量为考核指标,增加分销网络管理和市场维护的软性指标,重点在于市场体系的巩固。

    (5)丰富企划部的工作职责:不仅着重于战术型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更要强化企划部在策略规划方面的专业职能,使企划部承担起市场研究、产品研发、价格管理、品牌管理、费用控制等方面的重要职能,真正为公司高层提供专业的决策依据,不让企划部成为一种形式。

    (6)增强企划部的专业人员:提高企划部的专业运作能力,尤其是市场研究、品牌管理、广告促销管理、战略管理等关键专业人员,从而为销售一线和决策层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

    (7)增加专门的产品管理人员:对每类产品和新产品给予足够的关注,确保产品的毛利水平,维护产品的良性发展,并提高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建立起完整的产品推广体系。

    2.整合营销操作系统和营销应用系统

    (1)明确各系统自身的专业职责:企划部要承担整个营销策略规划和营销推广计划实施的职责,而销售公司要承担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客户管理、资金回笼、销售队伍管理等职责,使整个营销系统的工作能形成一个整体。

    (2)构建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关键业务流程:内部业务流程包括计划流程、报告流程、信息流程、执行流程等,而系统之间的流程包括产销流程、供销流程、产品研发流程、配送流程等,要通过建立这些流程来保障营销体系的高效运作。

    (3)对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对接并确立沟通制度:在保证同样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业务流程,并且在营销大环境中处理不同业务流程间的关系,确定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和责权认定,通过良好的沟通来保证整个营销系统运作效率的最优化。

    (4)在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包括责任确认书、时间保证、责任人、仲裁处理和责任处罚等,避免无谓的组织内耗。

    七、营销管理系统的重组方案

    1.营销操作系统的重组方案

    导入由上海至汇营销咨询公司开发的市场平台和销售平台营销管理系统,对企划部和销售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形式、职能范围、部门设置以及运作流程等进行重新规划,以满足市场发展对企业经营的要求,保证各种专业职能良好运作。

    (1)企划部的规划包括:地位和组织构成、职能范围、工作内容、流程管理和互动管理、绩效评估等内容。

    (2)销售公司的规划包括:分销网络体系、分销管理体系、销售推广体系、销售组织体系、销售人员体系和销售后勤体系,建立以综合管理为核心的销售运作模式。

    2.营销应用系统的重组方案

    (1)建立综合的销售绩效考核制度:包括销售软硬指标评估、销售心态评估、竞争形势对比评估等内容,全面评价销售人员的绩效和发展潜力。

    (2)建立完善的分销管理制度:重点强化销售人员对经销商的系统管理,包括区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终端管理、价格管理、费用管理和内部管理等内容,提升经销商的经营水准。

    (3)建立专业的销售业务管理制度:改变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要求,提高销售人员开展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强化市场拓展的系统性,建立牢固的市场基础,建立顾问型、市场型的销售队伍。

    (4)建立品类管理模式:细化对产品的管理,提高每类产品的盈利水平,维护每个品类和品牌的良性发展,并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启  示

    企业在创立、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基本采取以销售为中心的营销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进入成长阶段后,随着规模和销售额的增长,单纯依靠销售人员的力量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而要依靠整体的营销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因此要采用以营销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种类迅速扩张,原有体系无法照顾好每类产品或业务的发展,因此要把不同的产品划分出来由专业部门管理,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组织形式。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普遍会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结构精简但专业职能缺乏,以销售人员管理为重点,销售计划、物流和事务性等职能很欠缺。(2)组织结构规范但效率低下,部门设置较完善、分工较专业,但部门内和不同部门间需协调的事务大量增加,造成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3)企业上级与下级职能不对称,上下级在执行营销计划时无法有效地配合。(4)市场部与销售部专业性分工不明确。(5)组织结构不能随企业发展及时调整,造成管理上的瓶颈。(6)人员素质无法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管理工作无法按新组织架构顺畅运转。

    结合上述案例的诊断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落后的组织形式是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而许多企业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建设。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要因时调整,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销售部门,其职能范围和工作要求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2.完善的营销管理操作系统是企业各项工作高效运作的前提

    营销管理操作系统也即营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而各项职能部门高效运作的保障就在于这个环境是否良好,有没有创造一种完善的经营制度、高效的业务流程和顺畅的沟通体制。

    3.营销管理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

    营销管理的操作系统是应用系统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而具体的业务管理制度等应用系统则是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操作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应用系统的良好运作,应用系统的运作效果则反映了操作系统是否完善。

    4.无论企业大小,都必须对营销管理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