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初中数学教育调研精选(九篇)

初中数学教育调研

第1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试验;效果;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123-02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指从整体上全程规划、设计和实施基础教育各个层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三层意思:(1)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教师自主研究探索的一体化,把教师教育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2)中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把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视为高等教育中不同的学科专业,中小学教师教育都由大学承担;(3)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建立实施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我们进行了八年的初中数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效果分析,说明所建立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初步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初中数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目的、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实施方案

1.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校级试验,检验该“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总结实施一体化的教育经验得失,为我校数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兄弟院校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2.研究目标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初中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教育结构体系,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一体化教育理论和模式,构建高效统一的初中数学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教育的发展。

3.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初中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相互衔接与融合,扭转以往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相对封闭、定向、独立的局面,构建高效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初中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建没的研究,开发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为一体的培养培训教材。研究的方法是:采取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制订试验内容、计划和实施方案;其次确定若干研究对象,按照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第三,采取走访、听课、个人汇报、座谈、领导和同行评议、调查问卷、社会反馈等形式,获得研究对象的综合素质加权分值,以此数据进行试验效果统计分析和效果分析;第四,修正和完善试验方案。

4.实施方案

(1)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中学教师所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训)“菜单”;(2)设立教师专项进修专项基金,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学位(硕、博)进修,或学术研究、专业学习以及做访问学者,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培训队伍;(3)加强初中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衔接与融合,着力避免职前职后教育内容重复、脱节等现象;(4)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5)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顺应国际教育大变革态势;(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课件开发、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二、职前、职后新旧培养培训方案及比较分析

1.新旧职前培养方案及比较分析

(1)旧职前培养方案

1)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高等几何、普通物理;2)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哲学、体育、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法、计算机应用基础;3)教育实习。新职前培养方案:1)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离散数学;2)专业必选课(特色课程):竞赛数学、数学史、基本图形分析法、初等数论;3)教育科学知识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初中数学教法、初等数学专题研究、电化教学与课件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口语、书法;4)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哲学、思想品德、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健康教育、体育;5)选修课程:学校每学期开设七门以上选修课程,供在校学生选学,如现代西方文学、国际关系、公共礼仪与人际交往、科技发展史、中学生心理:卫生、生活中的化学等:6)教育实践;7)教育实习。

(2)新旧职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培养方案按照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对专业课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原来开设的复变函数、高等几何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把常微分方程并人数学分析课程中,增加了专业(必修)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与中学数学教学实际结合较紧,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从而缩短其从教适应期。在教育科学知识课程、公共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增加了部分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在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应用法律、心理健康知识对青少年进行全面教育的能力。增加了教育实践环节,着重强调“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从学生入校起,安排教师专门负责。通过课前十分钟演讲、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三字一话”水平。从第四学期开始,将学生分组试讲,每小组都由专职教师辅导,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教案,进行试讲。通过试讲,锻炼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教育实习,由旧培养方案的一个半月增加到一学期,给了学生更多的登台讲课、辅导和见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完整地了解一个学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表明,新职前培养方案,针对中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实用性强,胜任教学快,克服了旧职前培养方案中与中学实际脱节、后劲不足、知以和技能不全面等弊端。

2.职后新旧培训方案及比较分析

(1)旧培训方案

利用暑假集中培训,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专题讲座、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分析、数学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基本图形分析法简介、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新培训方案:采取定期(寒、暑假)继续教育和不定期双休日培训两种方式。1)定期(寒、暑假)继续教育:毕业后一年参加第一次培训,以后每两年参加一次培训,学员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每年的培训。第一次培训课程: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分析、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数学史。第二次培训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课件制作。第三次培训课程:新课程教学法、数学新课程案例分析、现代教育理念、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讲座、数学课件制作提高。2)不定期双休日培训。

(2)新旧职后培训方案比较分析

按照职后培训要加强与职前互补、融合的原则制订的新培训方案,在培养方式、培训内容上较旧方案有很大不同。新方案的制订采取调查走访、信息反馈的方式,全面了解初中在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由被培训者列出培训“菜单”,提出培训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精心制订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注重先进性和科学性,体现针对性,突出实用性,急在职教师之所需。综观新方案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帮助中学数学教师解决观念上、课堂教学设计上、教材处理上、教育教学评价上遇到的新问题。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有助于及时解决在职教师所面临的困难,争取教育的最大效益。

三、“一体化”教育研究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1.试验对象的选取

1)试验组:试验组对象是我校数学专业2000――2002届实施一体化教育的毕业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中随机抽取40人。我们在抽样时考虑到落后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山区与平原地区的中小学,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2)对照组:对照组对象是未参加过我校实施的数学专业一体化教育职后培训的近几届毕业生及同类院校毕业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同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40人。

2.实验数据检测过程及方法

为全面获取“一体化”教育研究所需数据和相关信息,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领导和同行评议、走访调研、听课、个人汇报、座谈、问卷调查、教育教学和科研获奖等方法和途径,按照制定的“初中数学教师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素质检测指标体系”及“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检测指标体系”,得到可靠有效的数据资料。

数据检测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检测时间是2003年8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对象的检测数据是对各研究对象在校培养期问的各科成绩、教育实习成绩、获奖等进行综合评定而得到的,它全面反映了一体化教育前两组研究对象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二次检测时间是2004年8月,检测数据是根据各研究对象在职单位领导、师生评议,听各研究对象的讲课,以及通过座谈、问卷测试和参照工作业绩等途径获得的综合成绩,它全面反映了一体化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两组数据全面反映了两组研究对象综合素质水平变化的情况。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两次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对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我们得知:(1)试验组在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项指标上差异均极其显著,P<0.0(2);对照组在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项指标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统计分析结果说明:经过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试验组对象在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项指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象的平均水平,初中数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试验效果显著。

收稿日期:2006-05-1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程子课题(FIBO30837);河南省教育厅课程教学改革项目(C2803)

作者简介:司清亮(1966-),男,河南温县人,副教授,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第2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 唐山市滦南县 农村初级中学 体育教师

一、引言

初级中学在县域基础教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状况对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诸多教育资源中,教师资源是核心资源。因为所有教育资源都需要教师资源去调配、开发、利用和保持,教师资源成为各种资源的第一资源。随着全社会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广泛关注,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资源的重视已提到一个战略高度。唐山市滦南县是河北省东部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农业大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有了巨大的改善,体育师资状况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滦南县初级中学的体育师资队伍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唐山市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安各庄镇初级中学、扒港镇大沙窝初级中学、川林乡川林初级中学、程庄镇初级中学、青坨营镇初级中学、胡各庄镇西万坨中学、方各庄乡初级中学、姚王庄镇初级中学、坨里镇中学、周各庄初级中学、柏各庄镇初级中学等)的87名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进行搜集、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上述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2)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走访滦南县教育局领导2人,学校领导10人,体育组长25人,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并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师资情况调查问卷,对体育教师进行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解,发放问卷71份,回收67份,问卷回收率达94.4%。(3)资料统计法。运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主要计算各项调查指标的百分比。(4)总结归纳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体育教师的年龄与性别。从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24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占6%,24岁~40岁之间的占54%,40岁~45岁之间的占29%,45岁以上的占11%,所以说体育教师队伍以青年为主,40岁以上中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少,由此可见,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具有年轻化特点,这对于开拓和创新教学理念,活跃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因有丰富经验的中年教师太少,给学校更高层次教学与管理带来不利影响。从体育教师性别结构可见: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矛盾并非十分冲突,男教师占63%,女教师占37%,可见男女教师比例基本为6:4,但仍存在男女之间的比例差异,而且各个学校分配不均匀,有的学校分配教师特少,这不利于体育娱乐健美和体育生理、心理等教学的开展。

(2)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分布。据调查统计:学历、职称情况和教学水平基本吻合。从学历来看,体育教师的第一学历,中专以下的占8%,中专占32%,大专占47%,本科占13%,由此可见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为大专学历;但经过学校组织进修后,64%达到本科学历,中专以下为0%,中专为3%,大专29%,研究生占4%。在职称结构上,初级职称占30%,中级职称64%,高级职称4%,特级职称各2%。由此可见,职称情况比较合理。

(3)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工资与工作态度情况。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资有直接的关系。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工资情况分布不错,1000元~2000元的教师工资占63%。课时多工资就多,也正是因为这样就有很多教师对分配工作量表示不满。据调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持一般的态度,不是很喜欢也不讨厌,但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可以尽努力完成,事业心持一般态度,和学校领导相处融洽。

据调查,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对各种能力的看法并不一致,认为应提高教学能力的占71%,组织能力的占92%,获取信息能力21%,学习能力19%,管理能力31%,运动能力19%,科研能力34%,教育能力68%,指导训练能力62%,裁判工作能力33%。由此可见,大多数的教师注重组织能力、教育和指导训练等方面,并不是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注重能力的培养。

(4)体育教师的科研态度及目的。科研建设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科技成果既是自我评价素质与能力的依据,又是检验校办质量的尺度。据调查,5%的体育教师对科研持非常支持的态度,57%的体育教师表示支持,7%的表示不支持(原因说出形式二字),31%的体育教师对科研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大家对科研的目的能够达成一致,就是获取较高职称。

2.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衷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有42%的人“喜欢”或“比较喜欢”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只有43%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很好”或“比较好”地履行了职业义务;有54%的被调查者评价自己敬业精神为“一般”;39%的人表示有离职意向;多达61%的被调查者希望有机会去更好地行业发展。可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道德不尽如人意,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出于对体育的喜欢或因在某些体育方面具有特长,从而走上体育教师的道路并在执教前期具有较高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人或选择“随波逐流”或选择“应付”的态度,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目前农村体育的困境和体育教师的艰辛。

3.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认识

(1)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数据统计显示,体育教师对道德素质的评价最高,占89%,说明体育教师对道德素质的要求很高;业务素质67%;创新素质42%;身体素质32%;心理素质34%;审美素质28%。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认识并不统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存在矛盾,只能说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比较全面的。

(2)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据调查:有87%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发展是为了职称和高收入。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方面,调查显示青年教师表现一般,这很出乎意料,因为在教师技能方面,年轻教师起主导作用。调查还显示有好多体育教师并不是专项校对口,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所学专项和教学内容并不相符。

(3)体育教师对人体学科和技术学科的认识。通过问卷显示,就人体学科知识而言: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营养学非常重要,原因:现在中学体育课本已经是《体育与健康》课,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而健康和营养是离不开的,所以认为体育营养学比较中重要的占56%,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都占45%;就技术学科而言:认为田径项目比较重要的占54%,球类项目的占67%,体操类占34%,民族传统体育占23%,游泳占45%,体育舞蹈占40%,野外运动占23%,由此可见,在滦南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中,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球类运动比较重要。同时我在与体育组长和校长等领导座谈时,也提到这一问题,现在球类运动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得非常普遍。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滦南县初级中学教师队伍年轻化,有丰富经验的中年教师太少,给学校更高层次教学与管理带来不利因素。农村初级中学女体育教师数量基本满足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和教学水平基本吻合,教师对学校安排进修学习表示肯定。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持一般的态度,但自己的工作还是可以尽力完成,教师对自己授课超任务后不能体现相应的报酬表示不满。体育教师的科研目的是取得较高的职称。青年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但在某些方面缺少经验。

2.建议

加强体育骨干教师和“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缓解当前体育师资结构性紧张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科研锻炼,纠正农村体育教师的科研态度,资助一批青年教师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切实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改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加强师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强昌义,黄俊峰.新形势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2,01:75-76+120.

[2]朱生根,丁新民,廖丽琴.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2,03:142-144.

[3]施云松.对我市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25-26.

第3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方法 以广州市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学生为样本,随机整群抽取中小学生4 320名,采用询问法进行调查,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学生的性发育年龄早于乡村学生;与2000年比较,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无明显变化,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提前了0.11岁,乡村女生提前了0.54岁。

结论 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趋于稳定,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呈提前趋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建议青春期性教育的学龄段应前移。

【关键词】 性发育;月经初潮;遗精;学生;汉族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24-02

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广州市于2005年9-11月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在体调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性发育状况进行了询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沿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由广州市城区3所中学、3所小学组成城市学生样本,由从化市的3所中学和3所小学组成乡村学生样本。再以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测试样本。调查询问对象分别为9~18岁女生和11~18岁男生。分城男、城女、乡男、乡女4类,每岁为1组,每组样本量为120人,总样本量为36个年龄组,共4 320人。

1.2 方法 采用询问法询问学生的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情况。由女性医师询问月经初潮,男性医师询问首次遗精。只询问“已”或“未”,不询问具体日期。“已”记录为1,“未”记录为0,不能回答时填“9”。

1.3 统计分析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查验收细则》要求,调查结果采用全国统一的数据录入软件,录入时采取双录入法,并计算各年龄组的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的已发生人数和发生率,采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半数年龄和月经初潮半数年龄,并计算出95%允许区间和95%可信限。

2 结果

2.1 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 2005年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00岁,城市男生为13.88岁,乡村男生为13.99岁,总体上城市男生的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乡村男生早0.11岁(P

2.2 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 2005年广州市汉族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女生为12.22岁,乡村女生为12.51岁,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比乡村女生早0.29岁(P

2.3 男生首次遗精与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差异 城市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晚1.66岁;乡村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晚1.48岁。

2.4 与往年资料的比较 见图3,4。与1985年资料比较,2005年广州市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比1985年提前了0.29岁,乡村女生提前了1.29岁[1]。乡村女生的变化比较明显。

与2000年资料比较,2005年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的半数年龄均推迟了0.05岁;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比2000年提早了0.11岁,乡村女生提早了0.54岁[2]。男生的性发育趋于稳定,女生的性发育年龄仍在继续提前,乡村女生变化的幅度比较大。

另外,1985年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之差为1.35岁,2000年相差0.72岁,2005年城乡差别缩小至0.29岁。1991年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有较大的差异,到2000年以及本次调查城乡差异已经不明显。可见广州本市城乡学生性发育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3 讨论

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均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对青少年的性发育状况进行监测,对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健康教育政策,适时适度地开展青春期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尚无出现提前的倾向,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则出现明显的提前趋势,这方面国内外均有类似的研究报告,一般认为这种现象与社会环境和营养有密切关系[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汉族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出现提前趋势,其中乡村女生提前的幅度比较大,而14岁以上的乡村男生首次遗精发生率高于城市学生。这些现象均反映广州市农村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都市化进程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对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分析,农村学生性发育的提前与其身体形态发育的生长加速现象是相吻合的。

针对广州市青少年学生性发育提前的状况,有必要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学龄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建议将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龄段提前至小学四年级(9~10岁)开始为宜。

4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报告.1986.

[2] 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组,编.200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成果.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2002.

第4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1.前言

随着世界性的社会发展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抢夺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使教育成为潜在的综合国力,也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如何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通过对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对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以后如何发展提供合理化意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涧县6所中学:3所高中、3所初中,共计25人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人通过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几年来有关教师和体育教师研究的相关期刊、书籍以及科研论文等大量资料,为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素材。为全面了解、分析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亲自走访南涧县教育局、体育局的有关部门领导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南涧镇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并访问部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领导和体育组长以及中学体育教师30余人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分析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现状与制定问卷提供了依据。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导师意见对问卷修改后制成正式问卷发放给本课题的调查对象。对南涧

县6所中学的体育教师(25人)发放问卷并回收。

调查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回收问卷和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5份,回收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5份,有效率为100%。

2.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南涧县中学主管领导调查问卷以及体育教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整理得出结果。

2.2.5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以及统计数据的结果,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基本现状

3.1.1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配备情况

表2 南涧县学校、班级、学生、教师数量配备表(N=25)

由表1可见,南涧县中学高中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为1:300.73,初中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为1:321.64。根据国家规定每位教师带6个班,每周12学时课的基本要求(每班45名学生)计算,师生比应为1:270左右。由此可见,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偏高,数量分配并不合理。

3.1.2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情况

表3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情况(N=25)

由表3可见,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男性的数量相对偏多,而对于女性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对偏少,特别是初中女性体育教师的数量有待进一步的增加和补充。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偏少势必会造成南涧县中学的女学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外体育训练等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女性体育教师对于健美操、跳皮筋、踢毽子等等要比男性体育教师擅长,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此类体育运动。所以南涧县各中学有待解决男女教师的比例问题。

3.1.3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表4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情况(N=25)

由表4可见高中体育教师中40岁以下占20%,初中40岁以下占28%,基本表现出南涧县中学体育师资青年教师比重偏小,师资队伍中40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占了相当多的人数,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但老教师的数量过多造成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造成知识结构老龄等问题。

3.1.4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情况

教师是教学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教学的实旌都要经过教师的教授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课程教学带来的效果。教师的各项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是反映了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学术水平等素质状况,可以说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体现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的总体水平。

表5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情况(N=25)

从表5来看,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充实到了中学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中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是,高中63.63%的体育教师还处于专科的学历未达标。从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高学历的本科学历在有所增加,说明高学历的体育专业毕业生逐渐的开始进入中学,要大力鼓励这种高学历体育专业毕业生到中学工作,来弥补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的弱势。从表5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状况可见,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具体表现为:高中初级、中级教师占63.63%,初中初级、中级教师占50%。由此可见南涧县中学初级、中级教师偏多。

3.1.5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

表6 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态度状况(N=25)

根据(表6、表7)说明:南涧县中学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不能克服家庭、工作、路途等困难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中有2个人从来没用参加过培训。而78.57%的教师虽然参加培训,但是都是自费。

4.结论与建议

4.1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数量分配不合理,导致教师的增加课时数增加了,每节课的工作量必然也会增加,这样势必影响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南涧县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应该合理分配中学体育教师数量,特别是加强和引进初中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加大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4.2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比较缺,女体育教师更为缺乏,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失调,势必会造成南涧县中学的女学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外体育训练等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南涧县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应该加强引进女体育教师,提高女体育教师待遇,解决男女教师的比例问题。

4.3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因此南涧县各级教育部门应优化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结合学生和教师人数比例分析,并且随着今后发展的趋势,应注意及时对青年体育教师的补充。

4.4南涧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高职称、高学历体育教师缺乏,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南涧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以及措施,调整优化体育教师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发挥其个人长,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孟美颖.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7,(8):67-70.

第5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 银川市 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 差异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义务教育中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城乡差别,而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和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社会总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体育资源的相对均衡是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银川市西夏区城市、农村二元结构突出,农村中学和农村中学人数都较多。本文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经费、课余体育、课程资源差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形成银川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差异的原因,提出逐步缩小银川市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差异的措施,以期为银川市城乡体育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供思路。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教育公平相关界定。

我国学者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对教育公平是这样界定的: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杨军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写道: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特别是公共财政支持的教育资源的配置。郑金洲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将教育公平地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分享当时、当地教育资源的状态,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公平及受教育的机会、过程、质量公平,它不光指物质上的公平,还包括制度和精神上的公平。

1.2城乡的相关界定。

我国有关城乡的划分在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中有明确规定,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位,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是指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经本规定划定的城市和镇,乡村是指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集镇和农村。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银川市西夏区的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对象为西夏区城市4所初级中学、村镇3所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

表1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学校统计表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关于城乡体育教育资源研究的文献资料及学术著作,对银川市西夏区初级中学的体育资源进行描述及引起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资源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2.2.2实地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对银川市西夏区的7所初级中学分别进行实地调查,并对相关体育管理人员及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西夏区城市和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2.2.3问卷调查法。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了《银川市西夏区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问卷》,从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课外体育五方面,对学校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

本调查对银川市西夏区城市4所、村镇3所,全部7所初级中学,共向调查学校的体育组组长发放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问卷7份,进行相关问题调查。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2.4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

3.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资源现状及差异分析

3.1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现状分析。

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是保证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为了保障每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教育部于2005年组织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计划及更好地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银川市西夏区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对银川市西夏区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力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夏区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导致城乡教育也存在较大差异。

表2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中、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现状调查表

调查显示,银川市西夏区有25%的城市中学体育器材充足,而农村中学这一比例为零。75%的城市中学的现有体育器材可以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农村中学的这个比例也占到了66.7%,只有一所农村中学器材相对缺乏,也就是整体上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器材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素质教育,为增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器材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一配发。

从表中可以看出西夏区城市初级中学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4.46m■,村镇初级中学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9.24m■,比城市学校的人均活动面积的2倍还多。

表3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人均占用情况调查表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一所城市中学没有田径场和足球场地,其他几所城市中学也因城市规划等原因导致学校体育场地不足。村镇中学的场地虽然在面积上相对富余,但是在场地的质量上却明显比城市中学要差很多。比如城市中学的田径场、排球场、足球场基本上都是塑胶、假草材质的,但是农村学校大都是煤渣、泥沙场地,没有一所学校是塑胶场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城乡中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中学因位于比较好的地段,土地比较紧缺从而导致学校活动场地较少,而农场中学因位于农村,土地面积比较宽裕,所以活动面积相对比较富余。另外,城市经济条件比农村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有限。所以城市学校基础设施教学条件都教农村中学好。

3.2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师资资源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兴趣爱好培养的关键阶段。中学体育教师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指导者,还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体形及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健身意识的培养等重要任务。所以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开展的进程和水平。本文从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学历、职称三个方面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的体育师资差异进行分析。

3.2.1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生比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该地区城市中学体育师生比约为1:510,农村中学约为1:308,农村中学学生对体育教师占有率明显大于城市中学。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中小学每25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西夏区城市中学现缺专职体育教师15名,农村中学相对较少但是每所学校至少缺一名专职体育教师。

表4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生比现状调查表

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较大缺额,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几年国家城镇划的发展,导致很多农民进城发展,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学校读书,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了,而城市学校的人数大量增加了,但是教师的缺口却没有及时补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由原来的每周2节课增加到3~4节课,但是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足。

3.2.2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现状分析。

教师职称和学历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高低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教师素质的指标。从学历上看,西夏区的城乡初级中学现有体育教师都是本科学历,没有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而村镇中学里有少量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

表5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调查表

从现有体育教师职称上看,中教一级、二级职称占绝大多数,其中个别城市学校也有中学高级职称体育教师。从整体上看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要稍好于农村中学。但是,从表5可明显看出西夏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职称结构都明显不合理。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知,教师职称评定中有一项指标是体育教师带队参加部级、省级或地市级比赛,学生取得的名次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而实际上西夏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所以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机会减少。

3.3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开发是正常开展和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开发及通过体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方法、技能、技巧,最终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表6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调查表

(注:表中A类课程代指:田径、跳绳;B类代指:篮球、排球、足球;C类代指: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D类代指:武术、体操;E类代指:校本课程资源)

从表6可以看出调查的7所学校基本都开设了田径、跳绳及传统的三大球类体育运动项目,在调查的7所中学中有5所已经或正准备开设校本体育课程。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体操、羽毛球、网球、毽球等课程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只有华西中学开设了武术课。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无明显差异。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学校场地等基础硬件设施不完善,不具有开设这类课程的条件,二是学校缺少教授这类课程的专业体育教师,三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上课人数较多,一个老师无法全面照顾。但是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有4所学校开设或正准备开设校本体育课程,具体的校本体育课程有木球、押加、花炮、蹴球等。这也表明国家实施的三级课程资源管理体制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给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3.4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课余竞赛、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开展形式。

表7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开展现状调查表

(注:早操指广播体操,大课间操指眼保健操、韵律操等,课余竞赛指运动会、篮、拍、足等球类及广播操等比赛,其他指拔河、集体跑、越野赛等体育活动)

从上表可以看出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是比较丰富的,其中以早操、大课间操、课余竞赛等形式开展的课余体育的学校最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课余活动便于开展,同时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而增加的活动。

3.5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现状分析。

活动经费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是学校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先决条件、重要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校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表8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现状调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都有体育活动经费安排。其中调查的4所城市中学中体育活动经费都在5000元以内,农村中学8000元以上的经费投入占33.3%,有较大差异。整体上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比例大于城市中学的主要原因有: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投入逐年加大,但实际上农村中学生源却在减少,所以西夏区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相对充裕。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优质生源开始流向城市中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中学的升学率。农村中学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加大对体育活动的投入等方式,以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不足,从而提高升学率。三是农村中学学校领导相对城市中学校领导来说重视体育活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资源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器材使用及场地质量、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占有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中学在体育器材配备及体育活动场地质量方面均好于农村中学,但是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则农村中学大于城市中学。

4.1.2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师资方面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资在数量、职称、专职与兼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在数量上的缺额远大于农村中学,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称明显高于农村中学,同时农村中学兼职体育教师情况也较城市严重。但是在学历、年龄方面西夏区城乡中学体育教师没有明显差异。

4.1.3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内容设置上无明显差异。

4.1.4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无明显差异。

4.1.5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方面有明显差异。整体上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较城市中学体育经费投入大。

4.2建议

4.2.1针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体育活动场地方面存在的差异,应该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整体投入,加强对体育器材使用的管理,确保配发器材充分利用。着力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活动场地质量,提高城市中学人均场地占有率。

4.2.2加强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重视体育课程作用,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地位、待遇,增加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编制。

4.2.3城市中学应该再进一步加强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执行力,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农村中学应该充分挖掘周边的体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如开展越野跑、班级之间的各种友谊比赛等。

4.2.4农村中学要管理、使用好每一笔体育活动经费,城市中学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学校有关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活动,充分认识到体育经费的投入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应该组织策划一些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主动要求申请活动经费。

参考文献:

[1]诸嘉.基于教育公平的江苏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石绍斌.城乡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

[3]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

第6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生活化研究 生活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强调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数学新知识的同时,以初中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数学知识引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真正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换句话说,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必然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写照。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陈旧,教材内容求全求严,在教材的设置中忽视了数学与生活实践应紧密联系的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在课堂上关注数学的演绎证明和运算技巧,忽视了对初中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上也比较落后,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辅助设备运用的情况较差,在偏远地区甚至存在有的学生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无法体现出基础教育应有的教育目的。

我国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倡导,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但是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确是和初中生的生活联系的并不密切,数学教学的设置存在着脱离生活实践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联系生活和联系生活的限度等没有清晰的思考。换句话说,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初中教学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必然性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以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产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为以后社会实践垫底一定的基础。

从初中数学教学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生活化的开展能够促使数学教师能够从关注书本的片面角度走出来,更加的关心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对教材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切实的实现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将教育生活化更好的付诸于实践,通过教育生活化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在掌握知识及相关能力的时间与空间,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初中学生亲和力较强的感受。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是来源于生活,因而它也应该服务于生活。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学应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策略

如何才能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知识进行灵活处理。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确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通过初中生熟悉的生活人或者事务来理解数学知识,将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数学概念与定理等化解为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做到在生活中找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具体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1.设定生活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着依赖直观和具体的实物支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设定与数学相关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情景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轴对称图形》的讲解中,以“蝴蝶飞舞、落下”的多媒体演示为基础,在恰当的时机引入轴对称图像的概念。

2.深入研究教材,将学习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想也是随处可见的。因而,需要老师能够深入的研究教材,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将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降水概率、中奖和分期付款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在进行统计和概率数学知识学习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3.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通过多媒体可见的演示,利用大量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主动参与到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缺乏生活化联系的缺陷,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4.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学的组成部分,其存在的目的必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初中数学内容的生活化主要在于对教材的处理上,原有的教材的例题是经过处理的,解题可以通过套用公式或直接仿照例题的方式得出结果。僵化了初中生的应用能力。因而,需要教师们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让课堂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靠拢,切实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中通过应用一次方程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同时,要注意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的限度是否合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的强调生活化而忽视数学教学本身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将一些并不恰当的“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以适应时代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木昌.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能力培养[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6) .

第7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 调查设计。调查工具设计:根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所描述的科研知识与科研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所描述的专业素质结构,设计了由教研情意、教研知识、教研能力等3个维度组成的教研素质调查问卷。其中包含教研情意(7道题)、教研知识(21道题)、教研能力(25道题),共53道题。调查问卷答案类型为等级式答案,共分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不符合,分别赋值5、4、3、2、1分。均值1≤A

调查对象设计: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延边州某市5所初中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

调查数据统计: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别对教研素质总体水平及各个具体项目进行描述统计,对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教师的教研素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教研素质发展水平、各个调查项目的发展状况、群体差异及其可能的成因。

2. 调查实施。本次调查选取了延边州某市5所初中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实际发放调查问卷67份,回收问卷67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65份,有效率达98%。调查过程中,由调查者集中给被调查者讲述每个问题的内涵和回答要求,要求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态度如实地进行回答,由调查者当场回收问卷。

二、调查结果

1. 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总体水平。由表1可见,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总体水平一般(均值3.0621),其中教研情意(均值3.3275)、教研知识(均值3.0264)、教研能力(均值3.0178)三个维度也处在一般的水平。三个维度的排序为:教研情意>教研知识>教育能力。被调查者教研素质总体水平现状为:非常好的1人,占1%;比较好的20人,占31%;一般的29人,占45%;比较差的13人,占20%;非常差的2人,占3%。通过被调查者的频数分布情况看,近70%的被调查者教研素质还没有达到比较好的状态,不能够自如地驾驭教研实践活动。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职称教师、不同学历教师教研素质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历层次提升、教龄增加、教学水平提高并不能够提升教研素质。

表1 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现状统计表

2. 初中语文教师教研情意水平。所谓的教研情意是指教师对教研活动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教研情意各个调查项目中只有S58(您非常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均值3.65),说明被调查者有比较好的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欲望。其余6项均处于一般水平(2.5≤A

3. 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知识水平。教研知识的各个调查项目均处在一般的水平状态(2.5≤A

4. 初中语文教师教研能力水平。教研能力的各个调查项目均处在一般水平状态(2.5≤A

三、分析与讨论

1. 教研知识缺乏的问题及其成因。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师还不能较好地掌握教育科研知识,尤其是对选题知识、课题设计知识、调查工具设计知识、信息资料定量与定性分析知识等还十分缺乏,许多问题还说不清楚。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只停留在简单的初步认识阶段,只懂表面、不懂更深层次。具体表现在,老师们不知道教研的特点、教研的步骤、课题提出的标准、课题设计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构、各种研究方法的特征、信息资料分析的方法、论文的结构等,这些知识都是教育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缺少哪一项都会导致某些具体能力的缺失,最后直接影响课题的科学实施乃至完成。

那么,导致语文教师教研知识缺乏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目前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年龄偏大,早期毕业于专科及教育学院的人数较多,师专或教育学院并未开设有关教育科研的课程,学员也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教研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其次,大部分教师在毕业后直接投身教育第一线,很少有人得到校内外专家有关教研知识的培训与指导;第三,大多数人没有主持或参与过具体的教研实践活动,不会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教研知识;第四,有些教师在接受教研任务时习惯于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照抄照搬别人的内容,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2. 教研能力不强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教研能力这个维度上,初中语文教师的各项能力均在一般的水平上。其中课题设计能力、调查工具的设计能力、研究变量的操控能力、信息资料的分析能力、论文撰写能力都是老师们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老师们不会控制无关变量和操控自变量,不会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不会通过文献搜集和分析来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动态,不能熟练地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来搜集信息,不能运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相关统计,不能熟练地撰写符合交流发表要求的学术论文等。这些能力中不管哪一项都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缺乏哪一项能力都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师们对问题的发现、提出、课题设计、研究实施以及成果的撰写与发表等。

究其原因,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入职时接受的培训主要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而很少有关于教研能力提高的培训;其次,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接受过有关教育科研的系统训练,更谈不上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第三,语文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主持或参与主持课题的机会很少,撰写学术论文的次数也比较少,难以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必要的研究能力。

3. 教研情意水平低的问题及其成因。教师的教研情意总体处在一般水平上,只有S58(非常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一个选项为比较好,说明每一位教师都有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良好愿望,但涉及到具体的情感倾向,老师们却显示出许多的惰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们缺乏获取科研知识的兴趣,没有主持或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渴望,对本学科学术期刊不感兴趣,不愿意从课题的角度去探讨教学实践问题、没有在研究实践中获得过快乐、对教学研究不感兴趣等,教研情意水平不高阻碍着教师们全身心地开展教研实践活动。

产生这种情意的原因大体上有4个方面:首先,初中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量大,很少有人愿意在繁重的工作完成以后再去从事有关教研活动;其次,教研活动对于初中教师们的吸引力并不大,除了在评定职称方面对自己有点作用外,其他没有什么作用;第三,学校不重视教研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第四,自己的教研素质差,开展教研实践遇到的问题难以解决,轻意不愿意投入。所以,他们有愿意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想法,但是想到做教研费时费力又没有太多的益处,也就失去了那份兴趣,更不愿意主持或参与教育科研课题。

四、建议

目前,初中语文教师总体教研素质水平一般,且各维度的素质水平也不高,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亟待改进。

1. 应系统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研素质。学校应面对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科研一般知识、选题与课题设计知识、具体研究方法知识、信息资料整理与分析知识、成果描述与评价知识等内容,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教师可以由高校专家、实践一线专家和本校教研能手等各种类型人员构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引领性。

2. 应动员教师承担课题,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转化为能力。若要使教师把通过培训掌握的教研知识转化成教研能力,就必须让教师们进入到教研实践中。建议学校动员每位教师把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凝炼成一个个课题,通过对该课题的系统研究,解决每一个研究环节遇到的问题。同时,邀请有关专家给予专门指导,这样既积累教研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又能够科学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以研代训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成长。

3. 应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的教研情意。积极性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最好的推进剂。若要使教师主动参与教研实践活动,学校应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制定出优惠的激励政策,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实践活动。建议学校设立教学研究专项奖励制度,并在年度岗位考核、职称晋升、选优、提干等方面,加大教研工作的权重,以期调动教师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4. 应创设交流合作平台,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合作交流是教师们掌握教研知识、提升教研能力、借鉴教研成果最好的途径。建议学校为教师们搭建成果、出版和交流的平台,让成果完成者在平台上汇报、交流教研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教研成果与经验,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从而使老师们形成教育科研意识,提升教研情意。也可邀请高校教研专家、一线教研能手定期进行交流,共同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俞爱宗.教育科研方法课课程功能发挥探讨――“教、学、做、议、思”教学模式的构建[C].延边大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 威远县初中生 体育课 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威远县4所初中学校的学生各50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调查问卷法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5%。

1.2.3数理统计法

一般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课兴趣

表1 威远县初中生上体育课兴趣(n=195)

如表1所示,有69.8%的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仅占1.5%。这说明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保持好这样的良好势头。

2.2威远县初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表2 威远县初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多选)

由表2可以看出,喜欢球类项目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球类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对抗性,符合青少年学生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好胜心强等身心特点;喜欢游戏的学生次之,排在第二位,这同样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喜欢健美操的学生排在第三位,主要是女生,仍然符合少女的身心特点;而喜欢田径的最少,说明现在的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待加强,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2.3威远县初中生上体育课时喜欢的学习内容

表3 威远县初中生上体育课时喜欢的学习内容(n=195)

由表3可以看出,有54.4%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时自由活动,说明绝大多数初中生在上体育课时,不愿意有人约束他们,符合初中生爱玩的心理特点。仅有9.2%的学生想学习一点体育理论知识,这部分可能是喜欢静的学生。

2.4威远县初中生不喜欢学习技术动作的原因

表4 威远县初中生不喜欢学习技术动作的原因(n=195)

由表4可以看出,有41.0%的学生是自身懒惰,排在第一位,主要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怕苦怕累的现象;有18.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排在第二位;还有13.3%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看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5威远县初中生认为自由活动占体育课的比重

表5 威远县初中生认为自由活动占体育课的比重(n=195)

由表5可以看出,34.9%的学生希望自由活动时间占一节体育课的30%~50%,希望自由活动时间占一节体育课的50%~70%的学生有34.4%。可见自由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2.6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教师上课态度的调查

表6 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教师上课态度的调查(n=195)

由表6可以看出,希望体育教师松严结合的占40%,说明学生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可喜的是有30.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严格要求,这可能是中考所带来的良好结果;只有一成的学生上体育课时,不希望老师管。

2.7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

表7 威远县初中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n=195)

由表7可以看出,喜欢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占45.6%;一般的占46.2%,说明威远县初中生对现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3.结语

威远县大多数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喜欢既有对抗性又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有一半的学生上体育课时喜欢自由活动;对技术教学不感兴趣;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有一定的要求;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满意。

参考文献:

[1]陈敏,胡发林.对中学生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汉文化),2006(02).

第9篇:初中数学教育调研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研究 研究方法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