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精选(九篇)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

第1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低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科研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过多考虑经济指标等原因,导致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管理会计工具——平衡计分卡引入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中,以期更全面、更系统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高校;科技成果

高校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主要目的,在教学科研相关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形成相关无形资产。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同时也指出“同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人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早在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15年,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但是,由于对科技人员的评价体系存在片面化等问题,对科技人员激励不足,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绩效评价困局

为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研活动,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国家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国办发[1999]29号),通过制定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强化对成果发明人奖励,鼓励科技成果转化。2015年,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对科技人员奖励比例从技术转让净收入约定最低20%增加到50%。虽然国家宏观政策在科技成果激励上给予引导,以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但实质上相关激励措施是对科技人员绩效评价的结果,而由于相应绩效评价方式的原因,导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1.奖励仅注重转让净收入等财务指标

从国家政策层面到各学校所制订的相关绩效考核办法,对于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进行绩效考核并予以奖励,主要基于转让成功后的转让净收入等财务指标。如此,则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让中主要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财务表现”,如转让净收入、形成股权比例等。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主要考查这一项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等其他非财务绩效指标衡量不够。

2.现有激励措施制度没有很好与高校整体发展目标和策略结合

一方面高校属于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以南方某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科技人员薪酬主要构成是档案工资和岗位工资,该种薪酬体系下相关薪酬待遇主要与人员所处岗位职别相关,如行政级别或职称级别,另外与承担的教学业务工作量相关,而没有涵盖设计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奖金工资。另外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而形成的奖励主要源于科技成果作价转让的净收入或者形成的股权价值。因此,科研活动对科技人员所带来的物质方面奖励则主要基于上述两个方面。而非物质奖励主要包括:一是基于科研活动成果的国家奖励,如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二是科研活动成果所带来职称的晋升。因此,上述的激励措施将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特别对于一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会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快出成果”、“出赚钱的成果”方面,而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等则较少关注,这点与学校学科平衡发展的目标是有所偏离的。

3.科技成果转化目标过于侧重财务指标,缺乏整体全面评价

对于一项科技成果,产生的不仅仅是进行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伴随而来的社会效益。如军工类科研项目,无法在市场上进行估价转让,但是对于加强国家国防的意义重大。此外,基础类学科研究是应用类研究的基础,而相关成果较难转化,若过于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会让高校侧重应用类学科,而忽视基础类学科。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绩效评价的方向,促进我国科研工作开展。

4.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指标强调短期情况,未考虑中长期情况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仅采用转化时的情况进行评价,而缺乏对转化后一阶段时期的情况进行整体评测。

二、平衡计分卡基本内容和要点

1992年,卡普兰( Robert S.Kaplan)和诺顿(David 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平衡计分卡——驱动业绩的指标体系》标志着平衡计分卡正式诞生。平衡计分卡从产生至今的二十多年中,对管理会计的结构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1.基本内容

平衡计分卡主要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增长四个维度。

(1)财务维度。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中,财务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利润率、投资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等。平衡计分卡中财务方面的指标并不孤立,它一方面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其他三个非财务方面最终衡量标准,使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其非财务的业绩动因之间构成因果关系链,并贯穿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2)客户维度。客户方面是企业从客户角度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客户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只有在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中纳入客户方面的目标,可以促使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和策略时考虑主要客户需求,以保证市场战略和策略制定的正确性,从而产生良好的财务结果。该维度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新客户获得率、顾客获利能力等。

(3)内部经营过程维度。内部经营过程是企业从内部业务角度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内部流程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前提,是企业改善经营业绩的重点。客户、财务业绩指标的实现是要从内部流程中获得支持的,在此可以设定新产品开发所用的时间、产品生产周期、售后服务质量、售后服务成本等指标。

(4)学习与成长维度。企业如果要实现财务业绩目标,在客户方面和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取得业绩的突破,则必须首先要在学习与成长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会使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努力受到影响。这方面的测量因素主要包括雇员信息系统、规章制度设定、雇员培训支出、雇员技术水平、信息处理和响应的时间、信息覆盖比率、责权利对称性分析和管理成本等。学习与成长维度由于主要以定性为主,指标量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2.平衡计分卡要点

(1)基于业绩指标设计。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中每个维度都包含若干业绩考核指标,同时存在内在逻辑关系。财务维度体现股东价值,是平衡计分卡的起点。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创造股东价值的前提是创造客户价值、满足客户需要。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需根据客户需要设计合理内部业务流程,如运营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行政管理流程等。而为了保证内部业务流程规范,须有配套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即学习与成长维度为支撑。优秀内部业务流程则是为满足客户需要、创造客户价值,创造客户价值是为了创造股东价值。在平衡计分卡中,股东价值既是起点,又是归宿。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同时也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会计与业务活动也合乎逻辑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2)基于战略转换。战略转换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长期的战略目标转换为短期目标;二是将企业整体目标转化为局部的部门的目标,将目标分解予以细化。从长期目标到短期目标的战略转化,就是将组织“愿望与战略”转换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短期目标。首先,“愿望与战略”转化为四个维度的目的;然后根据每个维度的目的设计指标,或用指标来表达目的;再赋予指标数值;最后制定实现指标数值的措施。这种情况下,战略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战略与经营细节等可以实现有机结合。第二种战略转换是从整体到部分,即从公司整体运营目标分解到部门、个人。

(3)基于战略地图。在战略转换中,指标是根据曰的推导出来的,而目的实际上是根据战略地图确定的。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基础上描述创造股东价值的动因或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在实务上,专业人员只有与本层级最高管理者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讨论,才有可能绘制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地图。在技术上,战略地图绘制的标准方法是从财务维度出发,依次向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三个维度延伸,最终完成战略地图。

三、平衡计分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运用分析

国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鼓励政策主要基于科研成果转化所形成的净收入等相关财务指标,而基于此的考核评价体系相对比较片面。而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得相关评价更全面、更客观,可以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对科技成果转化行为进行整体评价。

1.准备阶段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工具。在实施平衡计分卡前,首先需明确学校战略。学校应根据本校章程规定,明确本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相关工作规划的指导下,明确学校科研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要求和方向。

2.构建平衡分卡(BSC)框架

组建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小组,并在明确学校战略后,构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绩效评估体系。以教育部直属高校Z学校为例,考虑到Z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在整体绩效考核指标考虑上具体表现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通过整体的绩效考评,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具体可见表l所示。

3.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在学校层面上,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小组根据BSC框架对本校职工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调查,对设定权重和分值进行前期调研。然后,小组根据学校前几年(可考虑i年或者五年)相关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以全国高校排名靠前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作为目标值,确定指标标准值。

其二,在科研团队层面上,确定学校层面指标及标准值的基础上,将相关考核目标进行分解,确定相关院系、科研团队的绩效考评指标,并分配权重确定指标值。相关科研团队根据确定方案,测算得出每个月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分值,则以此确定科研团队绩效奖金。科研团队奖金=学校可分配奖金数×本科研团队分数占总分数比例。

其三,确定个人奖金。在确定科研团队绩效奖金基础上,可根据科研团队每一名成员参与科研工作情况,确定每位科技人员的绩效考核目标、相关标准值和考核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位科技人员的分数。科技人员奖金=科研团队可分配奖金数×本人分数占科研团队总体分数比例。

第2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摘要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研究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沟通转化模式

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取决于国家竞争力快速而稳定的进步。科技竞争力则是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整体上讲,科技竞争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技术传播与转化能力。

1现状分析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但转化率却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相当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着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而有效的转化和产业化,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国家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耗资巨大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收效与期望相差甚远。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造成国家投入的巨额研究资金回报甚低,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成果走入“先进落后淘汰重新研究”的命运怪圈。

2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校科技链和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而企业对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又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担心成果转让给企业得不到应有回报,而企业则担心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理论研究一方的高校,是产学研的源泉,它承受科技创新风险,而不承担经济生存风险,否则它无法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研究。创造性是形成产学研源泉的第一动力,它与高校科研技术源源不断地创新与重组、人才源源不断地吸收与重组的氛围密不可分。失去了它,人才源、技术源、实验源、国际一流信息源将不复存在,后劲将断送。

作为企业投资方,是产学研的主体。它需要不断获得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成熟产品,利用其资金雄厚、拥有各类生产、管理、经济、法律等人才资源,在承担市场风险、效益风险、人员组织风险和产业化投资风险的同时,将技术导向风险与产品定位风险转加给了产品研制者。

作为产品研制者,是产学研的纽带与桥梁。他们承受着经济与生存风险,以生存需求确定技术向产品转化的内容。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他们必须使创造性服从于实用性,因此不能要求他承受科研风险,因而他只能把科研风险转向高校,否则他们无法长久持续地进行技术向产品的转化,从而中断了产学研的纽带。

由于科研开发规律与产业经济规律间的矛盾,科研工作者只能不问经济效益,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致力于创新活动,科研成果大多只能走到鉴定就宣告结题,然后再度进入“申请经费科研鉴定”的循环。企业只能在原有产品中发展,难以推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期盼高新技术产品却寻路无门。而在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实施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承担市场风险、生存压力,或因信息渠道不畅或因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原因,很难找到适合的产品进行开发,最后导致科技人才的流失,使科技成果与实施产业化间的沟通更加不畅。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并不真正关心产品。企业关心产品,但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的产品;二是信息不通畅。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最佳搭配,或者由于时间的浪费而失去市场商机;三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因此,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共同利益为驱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长效运行体制和机制,使产学研一体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

3信息沟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原理性开发——形成科研成果。一般情况下,研发工作在高校中独立进行,企业很少参与,其结果是产生实验室成果。加强此环节的信息沟通,可以增强知识生产的创新活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针对性。信息沟通的先导性作用方式表现在对研究领域的深刻了解和对企业市场迫切需求的掌握,需要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第二阶段: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研究。此阶段重点解决第一阶段形成的科研成果存在的现场环境适应性、性能可靠性及生产加工工艺性等方面的问题,要勇于在技术力量和资金方面进行投入,进行中试和成果孵化,孵化的成功与否是产业化的关键。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交流使两者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使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比较了解该技术。

第3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又极具中国特色,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认识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3):111

第4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一、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基础丰厚

(一)科技创新资源丰富

东北三省拥有较好的科技创新资源。一方面,东北地区科技机构密集。2014年,东北地区拥有455家研究与开发机构,占全国的12.4%。2014年,东北地区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276所高校,占全国的9.5%。此外,部级科研机构在东北地区布局也比较密集,如在中科院下属65家京外研究单位中,东北地区占有7家,优势领域遍布化学、物理、材料、机械、环境等各个领域。另外,依托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目前东北地区已经建立了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1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分布于农业、材料、能源与交通、制造业、轻纺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

(二)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较少

尽管东北三省科技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但很多成果都不在东北当地转化。目前,中科院沈阳分院在东北三省共建了15个转化平台,而在全国其他13个省市区中共建了39个。2011―2013年间,在东北三省外的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数和科技合同额分别为829项和14.3亿元,占比分别为78.7%和83.7%,而在本地仅为21.3%和16.3%。

另一方面,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科技研发成果的外流,导致东北三省本地转化的科技创新成果较少,难以支撑本地高技术及新兴产业新产品开发。从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看,2014年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1301、781和1057项,共计3139项,仅占全国的3.3%;从新产品销售收入看,2014年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360.5、129.8和77.7亿元,共计568.07亿元,仅占全国的1.6%。

二、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科技创新成果交易的市场流动来看,哪里更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及所属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科技创新成果往往会流向哪里。尤其在科技创新成果所有权人和发明人分立的情况下,应满足发明人在转化过程中应得的利益,使其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尊严和收入。否则极易造成发明人不予配合的现象及成果转化的失败或法律纠纷。因此,能否形成吸引和激励科技人才的机制就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目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成果交易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没有一套适应现实科技工作和市场的机制,奖励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经常出现,难以起到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从政府工作层面来看,科技创新成果在东北地区转化后,缺少奖励及后续工作资助,直接影响了科技人员成果就地转化的热情。另外,东北地区尽管出台了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但在实际中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对教师或科研人员创业往往持不鼓励的态度,从思想意识上不支持认可,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这打击了教师或科研人员把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东北地区拥有雄厚的高校和科研资源,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往往拿到南方地区进行了转化,产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二)转化渠道不通畅

要促进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就地转化,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地方转化渠道是否通畅。当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在当地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仍存在“梗阻”,导致转化渠道不通畅。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多数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种类单一、服务方式及内容缺乏创新,很多地方还未形成一个规范化的产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南方经济活跃地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东北地区金融类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较少,风投、私募等机构不发达,科技创新成果与金融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限制了科技创新成果在当地转化。

(三)产业需求不足

从供需角度来看,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较少的原因也与其产业发展活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有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国有企业比例过高,国有企业自身创新动力不强,缺乏科研合作意愿。另一方面,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落后,民营企业普遍弱小,难以承接科技成果。从东北地区科研成果向外转化的地区来看,长三角①地区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实力雄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较强。同时这些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也走在了全国前列,非常重视引进吸收引进科技成果、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而东北地区民营企业不发达,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民营企业即使具有十分强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愿望,但由于技术消化能力不高,同时又受经济实力、融资等条件限制,因此未能形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需求。同东南沿海省份相比,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严重滞后,截至2014年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比重最高的辽宁省也只有69.7%,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大多是生产经营上的依附关系和体制上的“寄生”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关系尚未形成。

(四)政府举措有待完善

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与南方一些省市相比,这些政策措施仍有待完善。从监管方面来看,为了维护科技创新成果交易市场环境,政府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科技工作者能够放心在东北地区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目前来看,东北地区这方面工作仍有待加强。2013年,辽、吉、黑三省共查处假冒专利行为结案541件,远低于湖南、江苏和山东的2399、1979及1458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不足。从提供服务的能力来看,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及一些中西部省市相比差距也比较大,地方政府负责的评估、备案、审批等工作环节过多,流程复杂,时间较长,导致一些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击高校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五)资金链不够完善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最终形成产业,需要经过许多环节②,这些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资金(资本),且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本在各环节之间顺利地转移、交接传递和退出。当前,影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围绕创新链的资金链不够完善。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在试验―中试阶段等创新链前端环节,不确定性很大,在东北地区很难找到资金,即孵化基金、种子基金、风险资本等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极其缺乏。2013年,东北地区被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和金额仅有16个和25.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45%和1.68%。长期以来,受制于区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投资环境较差的影响,东北地区一直未成为风险资本投资的“热点”区域,而更不容乐观的则是东北地区被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和金额在全国比重都在逐步降低。

三、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载体,如高校、科研院所、中介、企业等。尽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行为,但政府也应在此过程中积极作为,即维护转化市场环境和提供便利服务。尤其对东北地区而言,科技创新成果外流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发育不健全,难以最终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业。因此,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本地企业应各司其责,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并吸引更多的外地科技创新成果来东北地区转化,为东北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一)创建多元化的资金链

围绕东北地区产业创新链,加快完善多元化的资金链。一是支持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开发多元化的财政引导基金,如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开发信用担保基金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贷款。二是加强东北地区风险投资市场的培育,建立对风险投资公司的信用担保制度和对被投资的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采购制度,鼓励携带技术的风险投资,对将资金技术捆绑投入目标企业的风险投资者给予支持。三是大力发展东北区域股权转让交易市场,建立股权市场向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的转板机制,加强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保障。积极发展众筹股权融资,促进社会闲散资金流入东北地区创新链的前端。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

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时,对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几个关键环节诸如立项、成果评价及验收、产业化投资等环节起决定性作用。一是积极发挥市场决定科技成果的价格。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引导科技成果的市场价格,促进东北地区科技成果更多在当地市场交易。二是赋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更多的选择权利。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学习和借鉴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的做法,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和完善自主处置科技成果的相关制度,加速技术要素的流动和转化。

(三)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

支持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项目研发。推动企业与高等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促进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速应用成果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大东北地区各类国有产业投资平台公司改革,加强与种子基金、风投合作,加大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前端环节投入,推动金融证券保险发展混业基金(天使、风投、产业基金等),打通各路资金之间的联系和通道。增强民营企业承接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支持东北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优势,面向社会开放科研和检测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仪器设备和人才支撑。积极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对接。

(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司法保护,研究在东北重要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强保障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权益,维护东北地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市场秩序。探索建设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保险体系,减少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保证供需双方信息披露真实完整、合同执行诚实守信,减少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风险。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东北地区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开展检索、分析、交易和市场推广。引导企业、民间机构等社会力量创办各类新技术转化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成果转化的孵化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等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天使基金”为科技型企业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服务。

(五)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能力

一方面,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维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重心从前端的科技创新成果认定、评估等转向中、后端的转化市场环境维护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格实现专利执法。另一方面,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能力。重点为转化供需方在公共服务(提供分析测试、中试等)、验证、风险(技术提升、补偿、退出机制等)等方面提供服务和保障。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专项成果转化资金、银行贷款贴息、风险投资、信誉担保的相关扶持政策及准入机制。政府要提供技术创新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要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查新、标准及知识产权登记保护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加大对公共科研平台、设施设备等的投入力度,诸如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等这些公共研发创新平台,并提高其向企业开放的力度和使用效率。

注:

①据中科院沈阳分院统计显示,上海、江苏和浙江承接了2011-2013年间沈阳分院驻辽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为41976万元,占沈阳分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合同金额的24.5%。

第5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摘要: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R&D阶段及规模生产阶段,对产学研合作各阶段的特征、利益诉求及政策需要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信息保障机制、中介服务机制及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旨在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撑和环境保障。

关键词:技术生命周期;政府;产学研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9-27

作者简介:吕荣胜(1951- ),男,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现代物流与商务营销;崔璞(1987-),女,山东潍坊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创新战略与营销。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ZLZLZF05600;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FZX2013-24。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提高技术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改变我国创新效率低下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仅从字面意义来看,产学研合作只涉及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三方,事实上,纵观各国的产学研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处于发展时期,政府如何促进产学研合作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多是在整体分析产学研合作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而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在该过程的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的特征不同,出现的问题及各方的利益诉求也是不同的。这就意味要使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更切实有效,就应该充分了解产学研合作各阶段不同的特征。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探讨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的特征,以此提出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技术生命周期的界定与产学研合作阶段特征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生命周期为了解产学研合作在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特征提供了依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对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解形成的,一般把技术生命周期定义为一项技术变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所经历的过程。对于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泰瑟思认为技术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一般性研究发展阶段、应用研发阶段、大量制造生产阶段和市场扩张阶段四个典型发展阶段;哈维将技术生命周期具体划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论证、技术开始应用、技术应用成长、技术成熟及技术衰退六个阶段[1];浦根祥、周志豪把技术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停滞期四个发展阶段[2];范金花认为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应该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应用增长、技术成熟、替代技术和技术过时六个发展阶段[3];周诚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为:新技术研发阶段、新技术水平扩散阶段及新技术垂直转让阶段[4]。鉴于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及合作阶段实际产出的不同,本文将技术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R&D阶段和规模生产阶段。

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是随着技术成果的创新与应用,各方从接洽开始到持续深入合作再到合作解体的过程。产学研合作在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合作特征不同,主要体现在合作主参与方、阶段产出、核心要素和阶段特征四个维度上(见图1)。

图1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产学研合作阶段分析

总第445期吕荣胜: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商 业 研 究2014/05(一)基础研究阶段

在技术生命周期的基础研究阶段,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处于初建期,相互了解程度较低,各自分工不够清晰,合作关系处于磨合状态。该阶段工作主要由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担,对即将合作开展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新知识、新技术有初步了解。由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方在合作目的、利益着眼点、组织形式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着眼于自身的生产营利性,缺乏自主研发及创新的动力;高校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及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缺少自主参与合作的市场服务意识;科研机构的商业性决定其以技术研究的盈利为目的。并且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互不熟悉,造成了各方关系的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这就决定政府不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动力支持,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知识,打破各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完成基础研究阶段对新技术的创建以及对新知识的认识,促使产学研合作尽快进入应用研究阶段。

(二)应用研究阶段

该阶段是技术的研发阶段,分为共性技术研究阶段和商业应用研究阶段,仍以高效和科研机构为主开展合作。产、学、研三方合作关系紧密度不断上升、对创新合作的认同感加强,各方知识和信息交换、学习和创新活动变得频繁,协同创新效应逐渐显现。共性研究阶段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仍处于技术研发期,阶段产出是在实验室中合作研发的新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新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商业,探讨新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各方合作步入商业应用研究。在商业应用阶段,探讨新技术的应用性需要对技术前景、市场机会进行评估,必须保持三方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另外,利益分配框架的确立是该阶段各方关注的问题,因为技术创新成本一般大于模仿创新的成本,且科研机构与企业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愿意自己获得的利益低于参与技术创新所付出的成本,而是希望通过合作获得技术创新外溢的好处[5]。如果处理不好各方利益分配问题,既会损害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影响技术创新的进度,也会为以后的合作埋下隐患[6]。因此,这一阶段需要政府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中介服务体系,提高产、学、研之间以及与外界的信息知识的转移效率,为产学研合作评估技术开发风险、形成各方利益分配框架提供服务。

(三)R&D阶段

该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交叉参与最频繁,也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时期。各方技术、人员交流频繁,协同创新密集发生,合作资金迅速消耗,同时合作风险也随之提高。R&D阶段又分为商品开发(小试)和工艺开发(中试)两个阶段,对应的产出分别为小批量的技术开发试验结果与批量的技术开发试验成果。在该阶段由于需要有对市场前景和风险的判断,还需要增加商品和工艺开发必要的配套资产,而一般情况下大学、科研机构不具备这种判断力和配套资产,因此必然是以企业为主开展合作。另外,由于技术成果转化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且在该阶段合作成本投入加大,可能超出各方预期的资金投入,甚至超出各自的承受能力。如果在资金保障方面不足的话,可能会导致技术成果转化进程的停滞,影响合作的顺利开展;也可能会导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行解体过早终止合作,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此,该阶段需要政府一方面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组织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技术评估、风险投资等服务,从市场的角度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四)规模生产阶段

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工艺开发批量实验验证后,进入规模生产阶段,该阶段合作是以企业为主、高效和科研机构为辅的形式开展合作的。进入规模生产阶段并不意味着产学研合作的终结,因为技术成果最终应用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市场化,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能够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技术创新成果虽然已经经过R&D阶段,获得批量实验的成功,但最终的规模化生产也可能出现失败。因此,规模化生产阶段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阶段。该阶段最终的产出是技术成果大批量的运用,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转化过程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技术成果最终的应用效果可能与预期出现一定的偏差,影响产学研各方利益的最终分配。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对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技术应用的阶段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保障各方利益。

二、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

基于以上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学研合作特征的分析,不同阶段产学研承担的任务不同,面临的合作问题也是不同的,为此政府应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能够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激发各方参与合作的热情。动力机制可以以直接资金支持方式或以间接减税优惠政策方式给予产学研合作支持;还可以结合产学研各主体的科研特征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各方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研究。

1.资金投入机制。在西方国家,政府普遍采用基金资助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如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推行的“匹配基金”、“科学基金”等,国外多个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说明,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产学研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7]。目前我国也有类似的基金项目,而大部分属于整体性、一次性自主合作基金的形式,对于合作项目研究的深度和连续性没有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为此,政府可以将给予的科技资金采用分阶段的投入方式,在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将各方承担的任务以及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考核,作为阶段资金投入标准。比如在基础研究阶段及共性研究阶段,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合作主参与方承担科技成果概念性、基础性的研究,在该阶段应加大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资金激励,当研究出现一定成果进入到商品研究阶段,再下拨另一批资金,以此循环更能激发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热情。在R&D阶段,产学研合作进入技术成果批量生产阶段,对企业给予资金形式激励可以发挥其主体功能,使企业成为科研成果的主体,解决企业不愿意将自己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而以“搭便车”[8]形式获取科技成果好处的问题,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2.人才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成果评定员工的绩效,而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的工作一般是知识的、无形的,不能直接被实际估量,工作成果必须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报酬。因此,传统的绩效评定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另外,以高校为代表的研究机构聚集了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但长期以来将项目、论文和获奖的数量作为科研水平的评价标准,使其缺乏市场服务的导向,致使研究成果找不到出路,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减弱,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主力军的作用,造成高校与企业现实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为此政府制定的人才激励机制,如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能够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并给予产学研合作以名分,如部级、省级市级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名分,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加大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科研人员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二)信息保障机制

信息沟通交流是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共性研究阶段,产学研合作内部信息的沟通是科技成果研发创新的必要基础;在规模生产阶段,保持与外界信息的沟通,及时获取与科研成果转化相关的市场经济信息,是科研成果完成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保障。因此,政府应建立利于产学研合作内部信息交流机制以及产学研合作与外部信息交流机制。

1.内部信息交流机制。产学研内部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使信息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更加便利,有利于合作经验知识的积累以及合作知识库的建立。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没有全面形成,缺乏科技创新的交流,导致合作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时间过长,影响技术创新的效率。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合作各方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定期有关技术创新成果信息及组织各方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掌握的科技动态和企业掌握的信息汇集到一起,满足产学研合作各方主体需求、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信息知识的转移效率、加快技术创新的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资源优势。另外,信息技术平台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提供给其它类似的产学研合作,节约了产学研合作信息知识采集成本,提高了合作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2.外部信息保障机制。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要维持产学研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也要加强与外界信息技术的沟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知识流动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保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将产学研合作置于当今知识信息网的背景下,才能打破合作故步自封、僵化封闭的现象。政府部门拥有强大的信息获取优势,作为产学研一方与外界一方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联系人,及时准确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关于技术创新需求、技术成果应用及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产学研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政府还可以通过科技成果展览会、学术讲座、论坛等形式宣传产学研技术创新成果,加强区域之间科技信息的交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技术成果的应用寻找广泛的市场空间。

(三)中介服务机制

在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职能不同,仅依靠产学研三方还不能使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趋于完备,这就需要发挥中介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各环节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合作中技术供给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及技术需求方――企业有效的沟通桥梁,降低各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交易成本,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另外,中介服务体系还可以提供科技评估、信息沟通、人才培养、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学研合作风险,促进产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在目前科技服务机构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主导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规范机构的运作方式,形成分工专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且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中介服务体制,为产学研合作定期征集合作技术难题、科研成果、科研人才信息,做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保障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如美国政府开展的“制造技术推广伙伴关系”计划通过提升中介服务水平[9],建立起各类成果转化中介的组织网络,提升了中介服务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评估和反馈机制

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最后规模化、市场化阶段的成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此外,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可能没有进入最后的规模化生产阶段就已经失败。但无论是技术创新的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因此,应该有一套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对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过程进行评价反馈。首先政府应建立产学研合作评估机制,完善专家咨询、问责制度,结合科研成果的最终应用情况,客观评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为各方最终经济利益的分配提供依据;另外通过评价机制,政府可以对投入产学研合作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资金的应用效果,避免企业与学研机构为获取政府资金而采取的短期合作行为,提高政府投入资金的利用价值。其次,建立反馈机制,寻找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良性的产学研合作反馈环,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热情,为以后的产学研合作提供借鉴指导。

三、结论与启示

目前产学研合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得出政府应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合作促进机制,即通过制定动力机制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积极性,稳定基础研究阶段三方合作关系,降低R&D阶段资金投入风险;通过完善信息保障机制加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之间的信息流通,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外部市场信息;通过健全中介服务机制架起产、学、研三方沟通桥梁,减少信息沟通不畅产生的成本,为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专业服务;通过采用评价和反馈机制分析、总结产学研合租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借鉴指导,有助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49-50.

[2]浦根祥,周志豪.从技术生命周期看企业“技术机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47-49.

[3]范金华.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2):99-100.

[4]周诚.跨国公司主导国际贸易中的技术生命周期[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95-196.

[5]赵丽洲,丁长青.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5):165-166.

[6]胡恩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55-57.

[7]宋健,陈士俊.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7):36-38.

[8]费钟琳,魏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考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104-107.

[9]赵京波.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54-55.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based on Technology Life Cycle TheoryLV Rong-sheng, CUI Pu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第6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高职院校由于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和知识共享平台缺乏等原因,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实现集中开发和成果转化,知识浪费现象严重。以杭州市属高职院校为例,提出确立知识管理策略和目标,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建立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平台和知识库,搭建科研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进成果知识的利用和转化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知识管理

高职院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进入内涵建设阶段,科研能力随之不断提高,在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研究,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研成果不断增长。然而,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实现集中开发和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中蕴含的宝贵知识被束之高阁,知识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促进成果利用和转化,是高职科研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现状

随着科研成果的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开始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以杭州市四所市属高职院校为例。从调查情况来看,四所院校已经开始对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的登记和统计,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校已经开始定期跟踪、分析成果产出情况,以便推进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但从科研成果管理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成果管理大多还是停留在对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登记、归档、统计和科研信息层面,组织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成果知识管理和转化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果相关资料保存不完整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科研的资金投入,科研成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成果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直接影响了成果的利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形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介质,新增加了电子介质、磁介质等多种介质,但从科研成果资料保存情况来看,科研成果登记不够及时,纸介质成果材料归档不全,其他介质材料登记保存的更少。2015年本课题组对四所杭州市属高职院校进行了科研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研成果登记的周期四所院校均为一年一次,并只保存纸介质成果材料,没有一所院校保存过电子介质、磁介质等其他科研成果,这不但直接造成科研成果保存不全,还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后期开发和利用。

2.成果整理和鉴别归类工作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往往在项目结题之后,把科研成果直接归档或者把部分研究成果上网宣传下就算管理工作结束了,科研成果没有及时进行整理、鉴别,也没把成果中的核心知识进行提取,形成方便各部门和科研人员使用的科研成果管理数据库,及时把成果知识传递给需要的部门和科研人员。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成果整理和鉴别工作不到位,不但阻碍了成果的快速转化,还会造成成果中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价值。科研成果利用者也很难查找和获取到所需的成果信息,无法获得高效的知识服务。

3.成果宣传推广、分析研究工作不够,成果转化率低

高职院校对成果的宣传推广、成果转化的分析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仅简单地予以登记、归档了事,并未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这对成果的转化推广和知识的再生产是非常不利的。调查显示四所院校都有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但没有一所院校制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仅两所院校对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其他院校仅定期统计,但不分析。成果统计分析不足,使科研成果基本都处于休眠状态,造成成果中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价值,阻碍了成果的快速转化,四所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都在5%以下,造成极大的知识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对科研成果管理存在一个误区,即项目结束后主要的管理工作就结束了,成果管理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后期管理的人员、资金等投入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科研成果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四所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管理者也都是兼职人员。在经费投入方面,也仅有一所院校有成果管理的专项经费。兼职管理者处理科研管理部门大量的日常工作任务已经十分繁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加强科研成果后期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成果知识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科研成果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量快速增长,成果管理的难度大幅度提高,成果开发利用的需求迅速膨胀,以往的纯手工管理或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均已建立校园网,有科研专栏或科研网,但对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还是比较滞后,调查显示,四所杭州市属高职院校,仅一所院校开始使用科研管理系统,但都没有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更不用说实现对科研成果的网络化管理了。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科研成果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成果转化和知识共享困难重重。

(三)未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阻碍了知识利用与创新

科研成果中的知识通过共享、交流、学习和交互使用,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新成果,再次利用。但高职院校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度挖掘、二次开发的能力比较欠缺,合作开发、协同创新的项目少,产生的成果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共享平台把成果中的知识及时传递给需要的部门和科研工作者。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四所院校还都没有建立专门的对外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也没有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交流共享的机制。这使得成果中的知识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得到很好地深度挖掘和再利用,产生新的价值,或者说这些知识被固化了,没有促进新知识、新成果的生产。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构建

(一)科研成果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M,KnowledgeManagement)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兴起的管理思潮与方法,1986年卡尔•维格(Karl.Wiig)在国际劳工组织会议上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对“知识管理”较为典型的解释是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CQ)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1]目前,知识管理已在企业广泛使用,在学校知识管理方面主要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智慧校园及教师知识管理。在学校的科研管理中,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对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档案等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科研成果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学校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就是根据学校需求制定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策略,利用信息技术、Wed2.0和云计算等技术重组科研成果管理的流程,把成果中的知识进行提取、存储、整合开发、共享、转化和再创新,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进科研成果利用和转化效率。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的路径方法

1.确定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策略目标,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科研成果要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在决策层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知识管理策略,制定知识管理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比较适合编辑策略为主,人格化策略为辅的知识管理策略。即把大部分科研成果中蕴含的知识,通过信息化处理提取出来,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相关科研人员和管理者反复使用。而对于无法以实体形式具体呈现出来的隐性知识,如科研人员成果研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成果价值的思路等,这些主要通过相关人员面对面的沟通,如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或者利用电话、互联网会议、视频讨论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交互和传递,实现知识的共享。确定知识管理策略后,学校可根据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科研发展趋势、科研人员情况等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目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技术,实现成果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共享,促进成果知识的转化创新,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依据学校制定的成果知识管理策略和目标,组建科研成果管理专兼职队伍,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成果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成果知识管理的有序开展。

2.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

成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据库为使成果知识及时、完整保存,有效实施成果知识管理,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关键。高职院校应首先建立规范、安全、交互性强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对科研成果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并实现成果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利用。要利用科研管理系统,及时把不同介质的科研成果进行登记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把成果转化为数字资源,存储于数据资源库中,最大程度地防止科研成果的丢失。科研成果管理人员要分析科研成果的特征,按照成果的知识类型,对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诸如:教育科研、人文社科、科学技术、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专利成果等,以便于利用者检索使用。依托数字化校园和移动互联网,加强与科研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掌握成果知识形成和变动情况,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对已无价值的成果资源和已变更的成果信息要及时予以处理,实现对成果信息的动态管理,不断完善科研成果数据库。

3.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加强科研成果知识管理平台建设,建立成果知识库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科研成果数字化后的基础数据。因此,在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科研管理人员要根据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新知识发展趋势,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通过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把成果中所蕴含的知识提取出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运用知识目录体系,逐步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使用便利的知识库,为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提供高效服务。要建立成果知识库,必须要对相关成果知识进行鉴别,首先,要建立专家库,定期对科研成果核心知识进行提取。考虑到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实效性,专家组成可以以校内专家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形式来组建。校内的专家要按他们的研究专长和所属领域分类进行选择,所涉及的领域要比较全面,便于及时分析提取成果知识。校外专家则主要选取各领域比较权威,和学校联系密切、相对稳定的专家作为补充,提高知识鉴别、提取的准确性。其次,各类科研成果经过数字化处理,录入信息资源库后,科研管理人员要把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效信息,把成果信息按所属领域,分类发送给各领域专家,专家对成果信息进行鉴定,形成成果核心知识,发回管理员。如果涉及交叉领域,则由多个专家联合进行鉴定。管理人员把各专家鉴定形成的知识进行汇总整理,录入成果知识库。这个成果知识库要具备强大的检索查询功能,便于科研人员使用。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本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和研究人员情况,构建科研成果知识地图,通过成果知识地图,让知识库的使用者能准确、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管理者需定期清除冗余知识,更新修正知识库,确保知识库中知识的有效性。

4.搭建科研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提高成果知识利用率,促进知识转化和创新

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高效利用成果知识,促进成果转化创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搭建校内、校外两个互相补充的成果知识共享平台,来促进成果知识的利用和再生产。校内成果知识平台搭建,主要依靠数字化校园来实现。科研成果管理者要把成果知识库和数字化校园进行对接,在校园网上建立成果知识学习中心、成果知识交流论坛。成果学习中心,主要是把知识库中的成果知识推送至成果学习平台,运用知识地图技术,设计搜索便捷、可视性强的学习界面,供科研人员和各相关部门学习使用。管理者还需要把通过对成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的报表、统计报告等定期放入学习中心,使学习者对学校的成果知识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成果知识交流中心,则主要是组织科研人员开展网上研讨、科研经验交流、相互答疑解惑等的网上论坛,必要时学校可以召开网络会议,组织专家共同参与讨论。通过成果知识交流中心,可以把科研人员研发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管理者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后,重新录入知识库,供学习者使用。校外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则需要密切加强学校和政府、企业、各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搭建成果知识展示中心、成果知识推介中心。高职院校目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影响力不强,如果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对外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因此,可以签订科研成果校际合作协议,联合杭州市属各高职院校的力量,把各校的成果知识纳入到统一的网上平台,共同搭建成果知识展示中心、成果知识推介中心,进行对外成果知识的展示和共享交流,并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动平台和企业的对接,以促进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再生产。成果知识的校内、校外共享平台,不是孤立的,而是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补充。校外共享平台的反馈结果可以推送至校内平台,促进研发人员调整、修订研究计划,改进研究工作;校内共享平台的最新成果知识也可及时推送到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及时推广宣传。科研成果知识共享管理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共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知识资源,加强知识资源的交流和交互使用,促进各类知识之间的融合和转化,形成有价值的新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再生产。

四、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科研成果知识管理信息化

高职院校要尽快引进科研管理系统,完成科研成果的数字化处理。学校要加大对校园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把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统筹安排,为科研人员和成果管理者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环境,为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制定相应制度,明确科研成果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大奖励力度和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知识管理,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政府引导,搭建科研成果管理共享新平台

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搭建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单靠某一所高职院校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信息搭桥等方式加强各界的联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搭建,实现成果知识的开放型合作。2014年4月,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实施意见》,2015年11月,在杭州市教育局的推动下杭州市属高校首届科技成果推介会成功举办,共推出116项市属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其中7项科技成果、3个科技合作平台转让签约成功,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也开始上线运行。[2]这种政府推动,各方协同共建“一个平台+N个组织”的机制,是个有益的尝试,将极大地推进产学对接和协同创新,实现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三)加强培训指导,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素质

科研成果的知识管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既要熟悉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掌握信息化手段,才能较好地完成管理任务。因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各级管理者开展知识管理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业务能力。2015年4月,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举办高校科技经纪人培训,这是政府为了推进高校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交易,向高校科技管理者、科技人员提供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服务。建议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科研成果知识管理的新形势举办诸如“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专利推介流程”等培训班。对研发人员,也要做好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使他们熟悉管理流程,熟练掌握各系统和平台操作,确保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能顺畅、有序、高效地开展。

作者:肖芳 吴建设 任红民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24.

[2]亦丰.市属高校产学对接的“杭州实践”[EB/OL].(2015-12-25)[2016-07-05].

[3]顾健.浅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后程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01-103.

[4]岳高峰,朱虹,张艳琦,等.知识管理良好实践指南———GB/T23703知识管理国家标准解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5]罗岭,王娟茹.基于知识管理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J].情报科学,2015(7):21-25,34.

[6]孙晓宁,赵宇翔,朱庆华.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7届KMO国际会议论文述评[J].情报资料工作,2014(5):5-13.

第7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关键词:知识流;高校;三创型人才;培养

知识是高校主要的操作材料,高等院校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表现为新知识的生产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知识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为三创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石。

一、知识流的涵义及构成

知识流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不同部门之间及中间环节所进行的流动,是知识融合、序化、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命脉。首先,知识流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顺畅的;其次,知识流的运行应该是高效的,它是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知识的需求者;再次,知识流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强调知识应该满足人们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需要;最后,知识流的概念强调了将其提高到与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并列的、不可或缺的高度。高校的知识链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分解、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在这个知识链上,形成了一条知识流。

二、知识流对三创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知识的创新

高等院校以知识作为操作材料,通过教师隐性知识的外化传授给学生显性知识,再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转化为学生的显性知识或内化为学生的隐藏性知识,最终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讲座、科研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受到知识共享和知识流的熏陶,实现知识创新和转化。高校的知识流的重点就是要促成知识的转化,并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而这又是通过相应的系统和结构以及高校文化来实现的高校知识的转化:一方面,知识的转化和转移即全体教师将显性知识和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传授并转化成学生的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储存即全体师生员工从学校内外环境中,获得信息、知识,并转化成显性知识和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高等院校的知识流实际上是从知识的生产者(知识源)到知识的传授者(主要是教师),最后到知识的消费者(学生或用人单位),这三者之间的知识流动和高校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术交流、著书立说、科研活动等使知识在学术界进行流动、进而实现转化,从知识的共享、识别、获取、储存到知识的转化、创新,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和创造,培养三创型人才。

三、知识流视角下三创型人才培养途径

(一)高等院校的知识流特点

高等院校的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创新、创造和创业的三创型人才,创新就是要突破革新;创造就是要从无到有;创业就是要开创新局面。这三种人才的培养都特别注重知识的创新,知识只有依托高校这个载体,并镶嵌于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知识流就是通过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这些基本活动,保持知识的动态流动和知识的不断增值。知识流实际上包含四个过程,即知识的传播、共享、学习和集成,包括组织内部知识流和组织外部知识两种形式。组织内部知识流就是高校内部建立一个核心知识库,因每个成员教育背景不同,彼此之间存在知识势位差,就必然产生知识流,这样组织内部成员间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促进知识的转化,同时也可以从内部核心知识库共享到组织知识,从而实现组织内成员的隐性知识能够共享。另一方面是组织外部知识流。包括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还包括知识在国外高校之间的流动,表现为国外资本参与国内的研发、技术创新或许可,技术移植或战略联盟等。高等院校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其知识流的特点应该放眼在世界范围内,这也使知识在社会大家庭整体流动,形成一个开环的知识链。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方向的知识流动:一是校际间知识流。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导致的知识流,如校际间的研究协作,包括联合研究、技术协作或人才的联合培养;企业对产业范围内标准化活动和非正式研究网络的参与。二是成果转化知识流。高校和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究;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申请专利和出版论著、大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孵化等。三是校企合作知识流。知识与技术向企业扩散,如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成果,解决企业科研设计中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四是社会反哺知识流。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为力支持。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为人才培养提出一线的要求,使高校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知识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

(二)高等院校知识供应链知识流模型

知识势位差(借用物理学上“势”的概念)导致知识流动,知识流动形成知识流,知识流又是通过知识链连接知识源和知识目标。由通信原理可知,任何交流的发生应有信息、编码方式、传输链、接收者等这些基本元素,同理,知识供应链中也应该有作为知识源(发送者) 和知识流目标(接受者)的所依附的知识流节点高校,以及知识本身(信息)、传输媒介(渠道或链) 及沟通方式(编码) 等几个要素。图2为本文构建的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在模型中,知识供应链由上游的知识源即知识供应者,中间的节点高校和下游的消费者即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组成;箭头的指向为知识流的流向,用F(flow)及其下标表示,F1′表示知识流入供应链系统,F1表示知识流出供应链系统;VC(value create)表示随着知识的流动所引起供应链价值的增值(见图2)。

从整个社会知识流的角度看,高等院校的知识流供应链应该是一个开环链,供应链知识流可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也可以实现知识流的逆向流动和促进,本文仅以一个方向为例),即上游知识供应层(知识源)、中间的节点层(高校)和个人层以及下游的消费层(用人单位)。第一,知识供应链上游层知识流。流F1′表示从外界流入供应链系统的知识,其来源主要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公共知识的提供部门等; 流F1为知识的流出,表示供应链向市场(消费者) 流出的知识,这反映了供应链向顾客提供的最终的知识价值,体现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流F1′和流F1说明供应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供应链系统从外界不断吸取知识,通过自身加工和创新后又对外界提供知识(产品)。第二,节点层知识流。节点层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供应链节点高校内部的流动。在图2的模型中,节点层知识流主要包括高校或科研院所、高校教师、大学生等的知识流动。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2′和流F2表示。其中流F2′主要是知识链上游供应者把知识、基础方法知识传递给高校,这对节点高校的知识存储、知识流动、使用频率、知识创新程度等的影响非常大;流F2指节点高校内部的教师把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招生计划和校园精神风等的相关知识流入高校的知识库中。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3′和流F3表示。流F3′是高校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包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待人接物的知识、人文知识、职业道德等; 流F3是指知识从大学生流向高校教师和高校,包括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需求状况、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学生上手能力等等。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0和流F1表示。流F0主要是职场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某所高校大学生的反馈意见、从用人单位那里能够获知的兄弟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等; 流F1表示由大学生流向用人单位的知识流。值得注意的是,流F1同时也是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即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是通过最终高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大学生知识的流出来体现的。第三,个人知识流层。在模型中用流F4标示,个人知识流层是指节点高校内部的知识流动,包括节点高校内部个人之间的知识流动及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流动等两种情况。个人知识流层主要是教职工个人技能等隐性知识及组织知识的流动。第四,知识消费层。在模型中用流F5表示,知识消费层是指节点高校外部知识流动,包括上游知识流入节点高校和节点高校通过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等知识流动形式服务社会。诚然,以上四个层次的流向是可逆的,在知识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也是互为因果的。

(三)完善高校知识流的知识管理体系

1、建立校园核心知识库。这项工作应该从三个层面展开:(1)建立电子图书馆。要求检索快捷、方便,校际图书馆应实现互借互通。也可以建立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在局域网上能够方便搜索,及时了解所需文献收藏情况,便捷地找到要查询的知识点,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建立教研知识库。教研知识库里应该是一个实验数据、试卷题库、课件、教案等教学背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资料库,也是一个科研心得、学习体会等知识交流库,这里可以共享他人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节省教师备课、科研立项的时间。(3)建立动态知识库。知识库必须是一个动态系统,不断搜集新知识,不断系化和创新,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教师在实践中利用、发展和扩大知识库,避免知识的陈旧和老化,保证知识库常用常新。当然建立校园核心知识库共享其中的知识是要遵循知识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比如高校要设立知识主管,由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担任知识主管(CKO),还要建立由学校的科研、产业、图书信息中心、教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知识管理办公室,成员在分享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有偿制(缴适当的费用成会员)、互助制(补充进新的知识作回馈)、激励制(为知识库补充新的知识时可以享受职称职务晋升优先原则)等措施。

2、建立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通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全校教职工的共识,它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凝聚和激励学子,熏陶和感染师生,它能够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是高校重要的知识管理基础。高效的知识流动需要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校园文化,高校是思想源和知识库,理应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便于知识创新的学术氛围,使人人崇尚知识,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交流、共享和传播,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以及传帮带。知识型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高的三创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又为建立开环知识链奠定了良好基础。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内化的力量,通过潜藏隐性教育,通过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内化成习惯、觉悟、信念和精神。

3、促进知识转化和创新。高等院校人才济济,是思想库、智囊团,是知识创新的根据地。其具有智力优势和知识成果转化优势,应该是知识转化和创新最为活跃的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知识管理跟不上,许多极具价值的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据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20%左右,即使在这20%可以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推广面也仅为应推广应用的20%,因此其实际利用率仅为4%左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知识流转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构建创新系统。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学科建设等活动就是知识的创新和生产过程,需要把知识流程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组合。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具有相对自主性,高校可以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如提供资金、设备、人员和制度保障。激励知识创新,如优先考虑职称或职务晋升,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成果进行保护等等。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创新行为往往引发一系列的新知识产品和技术产品,培养造就一大批三创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从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所以高等院校必须通过知识管理使知识面向社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这样有效地促进了三创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引领文化、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知识流作为知识共享、序化、创新的过程,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高校应该提高知识链中知识流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强化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三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笃.知识流的价值增值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关键词 科研成果 转化 高校教师 作用

一、引言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高校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也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一支主力军。

科研成果转化通俗地讲就是要把在实验室生产出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企业生产的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指的是把高校中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将它推广、应用到企业中去,使科研成果产品化、规模化、市场化。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高等院校是智力资源高度密集的地方,是产学研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国民经济产业技术升级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行业特殊性,使得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向社会生产活动的转移受到限制,大量的高校科技成果无法被应用于生产实践。统计显示,我国高校每年有近万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30%以上的成果被称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填补了国内空白,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占10%左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转化率相比差距甚大。

当前,如何建立高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对生产的支撑作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三、高校教学与高校科研成果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二者在高校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活动中传播给学生,这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科研和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矛盾对立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对科研和教学的辩证关系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

四、高校教师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一)深入实际找课题

严格说来,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为生产服务。即使是基础科学研究,也是为应用研究服务。一个人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出成果而搞科研,那么在开始一项科研时,他首先要确定这项科研是否有价值,是否容易转化为生产力,而确定一项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容易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好办法,就是看生产实践中是否需要它。高校教师更能深入企业调查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或深入市场研究社会需要但市场上处于供给空白的课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得到的成果不仅容易转化为生产力,而且高校自己开发生产也会有好的收益。

(二)调研认真、细致

高校教师在生产之前,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什么课题需要解决、什么产品需要生产,而且搞清楚这些课题、产品是否有人在研究、生产,科研工作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多大的研究开发空间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才不会浪费人、财、物力以重复别人的劳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达到成果的高效转化。

(三)产学研结合力度强

高校教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同时,利用深入企业和市场第一线的大好时机,与企业进行广泛交流,来增进了解,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企业更多的资金和转化方面的支持,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保证中试环节的资金投入。另外这也能保证企业稳定的高新技术来源,做好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到成果共享。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联合研究制度》、《研究交流促进法》等,美国1986年制定的《联邦技术转移法案》授权联邦科研机构与州政府及企业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等。

(四)注重知识产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成果转化的积极作用

我国高校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高新技术成果问世,如果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规范,执行制度不严格,会造成大量知识成果流失严重,对高校科技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知识产权制度是科研机构提高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法律武器,是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我国高校教师注重知识产权的管理,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建立了健全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开发、技术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五)开办学术交流,提高社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认知度

学术交流,可调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可促进多学科科技人员组合成科研团队,可加速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促进高校优势学科群的形成,可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高校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加强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促使高校科技人员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为他们的科研提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研究信息,拓宽高校了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对高校科研工作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五、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高校的人事考核政策

为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在职称晋升考核时可以把“成果转化”作为一个加分指标,这样的政策导向可以使高校教师在科研立项时,更多地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果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成果的转化率。

第9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从集团层面完善下属各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大型集团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项目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科技成果是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且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市场的考验,才能称为有效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应用科技项目的鼓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两方面进行考虑。1.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科技项目是为研发企业创新型产品、设备、工艺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科研活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快速、核心手段之一,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与其它技术创新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大型央企集团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立项积极性不够、项目成果不明显、项目实施效率较低等影响科技项目效果的不良因素。通过完善央企科技项目鼓励机制,提升央企内部或与外部合作科技项目开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可以通过在央企集团层面建立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角度切入,如《科技项目申请流程》、《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科技项目节点进度管控办法》、《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等。通过建立涵盖科技项目各个环节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加快科技项目实施进度,提升科技项目研发效率,以推动央企技术创新。2.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即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经过生产、销售环节投放市场,为企业盈利,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是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是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提升大型央企集团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可以通过在集团层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按照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少和科研能力效应大小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用以鼓励在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子公司和个人。

二、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培育协同创新机制

科研院所作为国有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企业不愿或无力开展的研发工作,例如,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工作,某些高新技术、市场竞争前技术和高难度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其主要为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业公共科技产品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实现国家目标而服务。研究性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基地。依托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央企的协同创新机制,解决一些前沿性的开发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研究难度大的问题。是高难度和高成本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模式。

1.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充分发挥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央企技术创新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创新性方法。通过搭建实体化的产学研服务交流平台,在协同创新研究院内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对接央企优势产品和优惠政策,采取有组织的科研模式,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通过服务沟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帮助各方进行突破式发展。并从企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央企技术升级。通过协同创新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协调发展。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与央企各子公司展开技术研究,央企各子公司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展开技术应用研究,并负责技术创新成果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工作。通过多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最终将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国际合作、聚集高端人才的国际一流成果转化平台。

2.利用信息手段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除了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之外,央企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搭建能够协同创新的网络化创新服务平台。例如,通过微信手段搭建即时沟通和交流平台,通过物联网搭建技术、成果、人才即时共享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共享央企的技术难题、行业前沿技术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一种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良好沟通途径,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核心技术的创新优势与央企成果转化的创新优势良好结合。

三、形成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完善的、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研制周期过长、产品推出速度过慢等各种问题,在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优势资源,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1.建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认可的项目管理体系包含九大部分: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而大部分央企的科技项目管理都没有涵盖项目管理的完整体系,一般只着重于项目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但对成本和时间的管理也并非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只是简单的将科技项目分为开题立项、阶段审查以及评审验收等几部分内容,对项目管理是松散的。在开题立项阶段,只要符合科技项目立项条件并通过专家论证,便可以编入科技项目实施计划。但有些科技项目仅仅只关注了市场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而没有为央企未来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和储备行业领先技术,在短期内能够保持某类技术或产品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长远来看,由于不能拥有独有的先进技术,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永远处于行业追随者的地位。在阶段审查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跟踪检查项目的进度以及在财务方面的保障情况,实际的检查力度不足,没有完全达到科技项目跟踪与管控的目的,效果欠佳。评审验收阶段,科技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研究成果及验收材料内容进行审查,主要评价成果是否按立项合同书指标完成,并没有对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评价。松散和单一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不利于充分利用央企内部有效资源,建立涵盖九大内容的完整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将九大内容贯穿于项目的立项、阶段评审与验收的各个阶段对于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用,提升央企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科技项目成果的延续性,使科技项目研发过程形成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成果等为企业发展产生持续性效应。科技项目应用评价应在项目完成的半年或应用一年后进行,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效益大小、先进性、竞争力提升水平、知识产权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不同等级的奖项,并对科研团队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并对好的研究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组织交流,促进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

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是对科技成果产生前和产生后各项活动的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研究的过程。科技成果评估过程的有效性是央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定心丸”,而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障条件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央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占领市场,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在央企下属的各子公司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无价值的科技成果不仅浪费了资金成本,还降低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建立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也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应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市场评估指标。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等只有进入到生产活动,批量投入市场,才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科技成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前景,且市场推广前景指标应作为科技成果指标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指标。市场推广前景的量化评价标准可包含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年产值、销售额、利税额等,这些实际的可量化指标可以非常准确的体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前景,央企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评价下属子公司某项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

2.R&D能力提升评估指标。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不仅包含立竿见影的市场效益,其产生过程中所带来的研发(R&D)能力提升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价值,R&D能力是央企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央企未来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是其他影响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是央企保持长久活力和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央企下属子公司R&D能力的评价标准与通常R&D能力所包含内容类似,一般为科研人员学历构成、科研人员职称结构和专利拥有数等指标。通过R&D能力提升力度评估实现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活动,主要包括评价该项科技成果产生之后所能够培育出的科研人员构成,所能够提升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数量。

五、搭建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经过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估,可以确定各子公司内部可快速投放市场的科技成果,在对于大部分的子公司来说,由于传统机制的流程复杂,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推广的速度较慢,通过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在集团层面形成具体的保障制度,搭建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制度。在集团制度层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是央企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畅顺通道的基础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的构建涉及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多个环节,在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需涵盖所有与成果转化相关环节,科技成果首先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小批量装机验证,才能大批量投放市场,在生产制度建设上,对于科技成果中新产品的生产构建合理的样机试制制度,对于小批量装机构建合理的产品小批量试装制度,等,都是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重要组成。为了保证科技成果投入生产活动之后,能够得到有效产品改进和市场扩张,此时,能够直接获取客户产品体验的售后服务环节对于产品的评价就显得非常关键,通过有效制度将售后服务环节获得的有效信息迅速采集,才能促使科技成果有效改进和快速进入下一轮新的科技研发,产生新的科技成果。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保障制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科技研发基金是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一种良好方式,其可以用于资助或奖励央企内部从事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研发的科研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研成果类别,分别确定资助的形式和资助金额。同时,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畅通无阻,也可以将科技研发基金这种良好“剂”添加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科技研发基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锦上添花”作用。从科研氛围上拓宽了科研工作发展的道路,也从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