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精选(九篇)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

第1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案例实施;效果评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89-03

一、引言

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授型教学模式提出的,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1]。

刘赞英等[2]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型教学的经验,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把研究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措施包括:将科研信息、科研成果和科研思想引入教学内容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密切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和参与情境以实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3]。研究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培养学生未来的创业能力[4]。

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5]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来,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研究型教学,但是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效果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包括:管理者认识存在偏差;教师认识错位和积极性低,传统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制约,素质滞后,工作时间和精力限制;学生思想观念问题,学业负担重,依赖授受式教学,缺乏科学研究素养,实践中存在畏难心理;学校教学管理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培训不到位,课程与教材体系僵化等[6,7]。陈刚等[8]认为保证研究型教学顺利地进行,需要从研究问题、学习资源、研究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5个关键要素入手,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研究型教学过程。张兰华等[9]以工程制图的研究型教学为例,认为研究型教学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而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组织形式、考试形式的改进。

虽然目前有很多关于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但从学生角度观察与总结研究型教学实施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强度》专业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介绍了其实施方案和目的,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测,以了解研究型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本文以所开展的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为探索,是对在专业课程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二、研究型教学实施方案

《航空发动机强度》课程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在大四上学期所学习的一门专业课,共计32课时,2个学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转子叶片强度计算、强度计算、叶片与振动、发动机振动与平衡四部分内容。原课时分配为4课时实验,28课时理论授课。由于这门课程的教材年代较早,教材内容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工程设计的要求,因此,应教学改革要求,以2011级培优班为试点开展尝试性的研究型教学。在传统授课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希望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目前比较实用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课程原有的28课时理论授课压缩至20课时,多出的8个课时作为课堂讨论时间(4次课),在课堂讨论的前一周布置讨论题目,学生必须根据题目进行文献调研,整理后提出本组的主题,撰写研究报告(包含论题、背景、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并准备汇报PPT,在讨论课上向全班同学讲授本组的研究情况。学生共有27人,分为9组,每组需完成3个题目。汇报时,每组必须由不同的同学汇报,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汇报机会。另外,要求每次汇报需由团队协作完成,选1人进行汇报。每组学生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带领,对汇报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加强和深入理解讨论题目。最终的成绩评定中降低了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将其由70%降至50%,其余50%按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含考勤和课堂表现)10%、讨论课汇报和研究报告30%的比例进行分配。

上述实施方案的核心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问题,题目设置的目的在于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基础上,希望学生通过调研、分析、讨论和交流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实用方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过程,加强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培养,同时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此外,为了调查本次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倾向与感受,为后续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在课程结束时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得到26份有效的问卷调查结果,以下为一些问卷调查的结果。

三、研究型教学实施效果调研

(一)学生对研究型教学的态度

关于本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学生自学加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教学模式,有50%的同学非常认同,认为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锻炼能力;42.3%的同学基本认同,认为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趣,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仅有8.7%的同学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

关于对传统模式与教学模式的选择倾向性,仅有11.5%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更为合适;26.9%的同学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机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更为合适;53.8%的同学认为讲授式教学为主,研究型教学为辅的模式最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另外有不足7.8%的同学认为应该以研究型教学为主,讲授式教学为辅。

关于采用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问题,有30.7%的同学认为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很有必要;53.8%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必要;11.5%的同学认为一般;而只有3.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关于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的问题,有73%的同学愿意推广;15.4%的同学表示无所谓;11.5%的同学表示不愿意。

课堂上让同学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方式,有84.6%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个人能力;7.7%的同学认为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可以克服;仅有7.7%的同学认为太紧张了,不愿参与。采用了研究型教学方式后,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关于班级的整体氛围,53.8%的同学认为大家都很努力完成任务,互相有竞争;43.4%的同学认为很累,但大家都在坚持;只有3.8%的同学嫌这种方式太麻烦,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做。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本门课程实行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在学生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大部分同学表示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本门课程,同时愿意这种教学方式推广至其他课程,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锻炼个人能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有着积极的效果。

(二)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的调研是考察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的收益。在本门课程中所采用的老师提出问题,自己与团队一起进行探索研究的这种方式,30.8%的同学认为有很大帮助,培养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9.2%的同学认为有一定帮助。在通过这种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学完这门课程对拓展学习思路的作用的问题上,11.5%的同学认为没什么作用;34.6%的同学认为其作用仅限于本门课程;但53.8%的大部分同学反映发现了更多的学习方向,也有能力去独立研究任何感兴趣的内容。

从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上来说,65.4%的同学认为研究型教学的方式使得他们掌握了学习和研究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而34.6%的同学认为提高不明显。当学生在进行调研和学习时,遇到难题或不理解的地方,有73.1%的同学选择去图书馆或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26.9%的同学询问同学或讨论;没有同学选择联络老师。

通过研究型教学方式,同学们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有42.3%的同学认为自己最擅长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而38.5%的同学更擅长通过整理文献选取主题,并撰写研究报告;也有7.7%的同学擅长制作本组汇报用讲稿;另外11.5%的同学更擅长公众表达,向老师同学们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相对于传统教学,69.2%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这门课中的主要收获在于培养了课题调研和甄选文献的能力;19.2%的同学认为是培养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26.9%的同学认为是锻炼了公众演讲能力。

针对以团队为形式进行汇报的方式,38.5%的同学认为在完成研究型任务的过程中,团队协作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团队讨论选择文献,确定研究内容,解决问题和难点;而57.7%的同学认为团队协作虽然有作用,但协作程度不强;还有3.8%认为团队协作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在本门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后,大部分同学认为对自己有帮助,培养了研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研究思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同学在完成研究型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并锻炼了相应的能力。从目前反馈结果看,这种方式里面,团队协作作用尚未完全发挥,有待增强。

四、研究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于本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7.7%的同学认为所给题目对本科生太难,不知如何研究;11.5%的同学认为题目难易程度适中,但和教学内容关联不大;80.8%的同学认为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并且和教学内容关联密切。因此讨论题目的设置还是合理的,但是还需进一步增强和教学内容的关联。

相对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这种研究型教学方式后对学生学习负担的影响也进行了调研。57.7%的同学认为确实加重了学习负担,因为要花费更多时间准备课程研究内容;11.5%的同学认为由于讲授课时的压缩,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自学课本的内容,因而加重了学习负担;但有15.4%的同学认为没有感觉到负担加重,甚至有15.4%的同学认为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轻松。

关于学生的负担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研。调研发现,38.5%的同学需要花费3~6个小时准备所汇报的题目,61.5%的同学需要花费1天以上的时间准备所汇报的题目。而对于协助本组同学准备汇报的时间,则呈现两级分化的特征,15.4%的同学花费1小时以下,23%的同学花费1~3小时,26.9%的同学花费3~6个小时,34.6%的同学花费一天以上的时间协助同组同学完成汇报。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准备自己负责的汇报时普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大部分同学在协助同组同学的汇报中也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实现了团队协作的初衷。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采用研究型教学后,由于教师讲课课时压缩,导致课堂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能否承受和适应的问题。42.3%的同学认为可以承受,并且这样更加充实有趣,可以学到更多知识;38.5%的同学认为还可以承受,课后会看书复习;还有15.2%的同学认为不能承受,讲课节奏快导致听不懂跟不上,学习压力很大。总体来看,大部分同学是可以承受的。

而关于研究型教学方式的考核和评价,53.8%的同学认为并不存在忧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限于死记硬背课本知识,非常公平;19.2%的同学有一些担心自己因为课程汇报表现不够优秀而影响成绩;19.2%的同学认为这种讨论课时口才好擅于演讲的同学占优势,无法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7.7%的同学认为判断是否更加优秀没有指标,更加主观,虽然形式不错,但考核方式仍然是由教师主导。总体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对考核结果存在担忧,因此,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也是研究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本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建议,30.8%的同学认为讨论课时不充分,需要加长;46.1%的同学认为讨论课题不满意,尚需改进。另外同学们还有一些其他意见:课本的基础知识仍需扎实;教师也可以多讲一些实例和知识拓展;同学报告的内容较短,难以消化,因此讨论也不深入,比较难以系统掌握;学生研究内容应该更深入,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大家所讲内容,进行点评和讲解,如此才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研究题目难度设置适中,学生大部分要花费一天左右的时间准备汇报,协助本组同学汇报的时间要比自己负责汇报的准备时间少;大部分同学可以适应研究型教学改革后所导致的授课课时压缩的影响,小部分同学对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存在一定的担忧,认为主观性较强。

五、结论

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强度》专业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的评测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提出研究讨论题目,学生自学加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生中的接受程度较高,反响较好,大部分同学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培养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根据问卷调查征集的学生意见,建议今后在实施此类教学模式时,研究题目设置应更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且难度适中,同时应该增强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6):62-65.

[2]王岚,等.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型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7,(4):72-74.

[3]毛自朝,赵昶灵,梁艳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研究型教学的实施[J].高教论坛,2009,(11):24-28.

[4]郭晓云.略论高校研究型教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264-266.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edoas/website18/31/info139...37K,2008-05-28.

[6]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型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01):19-23.

[7]岳伟,张文言,黄道主.高校本科研究型教学遭遇的困难与建议――基于X高校教师群体的实证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1):49-52+66.

第2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参加市教科研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不经意间,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教科研高级研修班培训已接近尾声,每学期几天的培训活动,都在忙碌的间隙来来回回于学校和培训点,也有几次因为和其他的教研教学活动冲突未能参加。总是在权衡选择,当老师就是这样,其实离开了谁学校的工作也是照样转。但总不想因为自己过多的外出活动,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于是寻找教学和进修培训之间的平衡点,尽量不影响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反过来让教学更加专业,这就是我理想的培训学习和日常教学的完美结合。

这一期的培训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培训和实践体验学习相结合,分别到普陀、定海两地区进行了课题的中期和结题报告论证听讲交流。在听取两个地区几十个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各类课题负责人汇报过程中,感受到一线老师们做课题的认真劲和创新,直接给自己以后做课题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途径。如果说专家的理论培训是搭框架,高屋建瓴,那么听一线老师汇报他们自己做课题的过程,困惑以及团队的合作,则是接地气,长见识,补内需。尤其是一些幼儿园老师,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累积,丰富详实,图文并茂,很多都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幼儿区域活动相结合,很好体现了教研训三位一体化。

每个课题汇报之后,教科所负责人还组织我们研修班的同学即兴对汇报的课题进行评价、互动提问,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逼着自己去思考审视相关课题。期间听到很多同伴精彩独到和一针见血地点评,给了我很大触动。对照他人,反观自己,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他评价的和我的评价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往往表面平静下督促自己去跟进思考的同时,我想也是改变提高发生的时候。

同时这两年的培训学习中,听到了教科所於老师、戴老师和胡老师三位对一些课题的多次总结性点评,也许说的是别人的课题,而我能做的是和自己的课题相对比,可能也会存在诸如这样的问题。和三位老师的多次交流中,体会到真正的教育课题研究只有与教学实践联系,才能焕发出生命。我们也许总是在寻找课题研究的宽度,却忘记把课题做深做透。于是以此为鉴,少走了很多课题研究中的弯路,明确课题的落脚点要小、实、新,可操作,可推广。

第3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一.学校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之一,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

1.教研组应认真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教研组的计划明确一个学期教研活动的内容.安排和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并付诸实施,期末做学期工作总结,上交教研室。

2.教研组应带领组员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教育专业理论,每期至少组织5次以上专题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3.教研组期初应安排好教学“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说课”,认真落实教学“四课”的上课听课和评课,及时收集听课意见,填写评课意见表。

4.组织好对外公开教学活动,并做好兄弟学校来听课教师的接待工作

5.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组期初必须订出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名单与师徒带教的名单报教研处,督促《带教条例》的落实,尽快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6.教研组长应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组织好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活动应形式多样,鼓励创新。

7.教研组长应经常检查.指导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全面掌握本组每位老师的教学情况,不断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8.教研组应负责本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实施,及时组织全组参加实验研讨课观摩活动,帮助实验教师解决问题。

9.组织好各种大型测试活动的命题.审题.评卷和试卷分析工作,强化质量目标意识。 

10.积极组织指导课外学科活动与校内外学科竞赛,并要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效。

11.每学年要开设一至两个教师论坛或课题,积极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大胆尝试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每学期结束时教研组写出专题总结,并认真组织交流。

12.教研组活动严格考勤,要认真做好对教师.备课组的教学评估工作,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学校考核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13.教研组长要负责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学校备课组长职责

备课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备课组织,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带领同教材教师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和备课活动,努力提高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质量,其主要职责有: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带领全组教师自觉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

2.备课组长应认真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教学进度,期末做好工作总结,上交教研室。

3.组织好集体备课活动,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作业。要落实“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4.带领本备组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新课标,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研水平。

5.协助教研组长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本组教师积极承担“四课”,即汇报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组织本备课组相互听课,开展评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协助教研组长搞好期中期末复习考试,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命题.评卷.质量分析和教学反思等工作。

7.协助教研组长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学科竞赛辅导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做好培尖辅差工作。

8.发挥备课组长带头骨干作用,通过结对子.示范教学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9.紧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育乐与教学之中,密切配合年级组,全面关心学生的综合发展。

附:基本要求

①    每学期第一周内制订好备课组教学计划和进度

②    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③    每周出一分周末练习(内容要滚动)

④    每周开展一次培尖辅差活动

⑤    每学期出好月考.期中试卷

⑥    每学期安排一次教师论坛

⑦    期末结束做好一份备课组教学工作小结

三.学校备课要求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内容包括:交流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情况,确定统一的单元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统一的单元练习及统一的单元进度,交流解决难点的办法及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题。

(一)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工作之一。

2.备课应做到“三备.三研”。三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三研:研究重.难点,研究三维目标,研究教法。

3.教案要符合规定的格式,详略不强求一致,但要反应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4.教案应按课时逐节撰写,不能按课文或章节写一个教案。

5.练习课.复习课.考试等教案也应注明目的要求等内容,并附上练习题或考试试卷。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内容:(1)教学目的和要求。(2)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指出本单元或章节的重点难点,并备出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4)学情分析(5)注意事项(6)教学方法建议(7)课时分配(8)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2.要求:单元.章节备课即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内容为:时间,地点,研究课题,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研究内容,独特见解(记录每位组员发言内容)。集体备课应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

(三)检查办法:

1.以教研室核定的名单进行签名。

2.教研室有关人员将不定期参加各备课组活动。

3.教研室不定期抽查教案和集体备课记录本。

四.学校青年教师业务培养制度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提高新入校教师的业务素质,落实电厂学校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一三五八”工程,使我校的青年教师能够早日成为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特制定如下培养制度:

一.做为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青年同志,在业务上要在导师在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具体要求如下:

l.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入校第一学年必须参加由有关部门组织的职初教学岗位培训并且合格。

2.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入校时,由学校教研处研究,每人指定中.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签定带教合同,形成师徒关系,合同签定时效为三年。

3.青年教师在合同签定后,必须认真向导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青年教师每一学年制定一份工作.学习计划,经导师审阅后,努力付诸实施,每学期结束时,还要写一份书面汇报,交导师审阅后留存备案。

4.青年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并主动交导师批阅,用心听取导师的指导,每周至少由导师批阅2个课时的教案。

5.青年教师每周听到导师或其他老教师的课2节以上,听课时应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录,下课后要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吸取对方的经验。

6.青年教师第一学期必须开3节以上的公开课,其他学期开二节公开课,开课前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打印好公开课详案,由教研组组织全组老师听课,课后由教研组长及时组织全组老师对公开课进行评点,并由导师形成自己书面评价意见,教研组长形成学科的评课意见及教案打印件送教研处备案。

7.青年老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每学期独立出一份单元考试卷,并附上命题说明,在单元考试后要根据考试情况进行试卷分析,并及时把试卷.命题说明.试卷分析送教研处备案。

8.青年教师在每一学年要求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或学习有关最新的教育教学文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写10000字左右的的读书笔记。鼓励青年教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文章,即写出教育教学心理体会,经验总结或者是教学论文。

二.为了早日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签定带教合同的导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l.对被带教对象思想上主动关心,业务上精心指导,每学年对带教情况做一次书面报告,送教研处备案。

2.共同备课,每周指导被带教对象备课2节以上,并对被带对象的备课情况提出书面评点或面对面进行指导。

3.导师必须经常对被带教对象进行随堂听课,每学期不少于5节的听课内容在听课笔记中体现,并在课后及时与被带教对象进行交流和指导。

4.导师必须每学期指导被带对象:(1)两次以上公开课;(2)一份单元试卷的命题:(3)一份试卷分析;(4)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并对指导情况在带教情况书面报告中体现。

三.导师待遇

l.导师如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年度业务考核中,可以获得指导青年教师一栏的份值满分(其他情况的老师该分值不得分,最多只能得l/3)。

2.学校在评先.评优.评聘中可在同等的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检查办法:

1.不定期抽查被带教老师的教案和听课笔记。

2.检查师徒带教记录本。

五.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省地市各级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高校级课题的研究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切实发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管理机构

成立电厂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研处有关成员组成。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规划审批.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的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课题研究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教研处成员和各教研组长组成,负责对全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课题研究管理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例会,对全校各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

(二).课题的立项申报

l.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需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对相关学科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承担课题的设计,并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任务。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2.白银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成员人数在25人以内,平川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成员人数在20人以内,校级研究课题一般在15人以内。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邀聘研究顾问或指导者。但顾问或指导者没有实际参加研究工作,不参加教科研成果评奖。

3.课题立项必须填报《课题立项申请书》。白银市级或以上立项申请书一式四份,校级课题立项申请书一式两份。课题立项必须经过教研组充分讨论认可后,由教研组长签署意见,方可上报教研处。由教研处牵头组织课题研究管理小组充分论证后,由校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

4.市级课题立项申报二年一届,校级课题立项申报每年一届。九月份完成申报,十月份完成立项审批工作。

5.凡立项为校级以上(含校级)课题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实验研究时间的,由课题组提出申报,经校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后可转为下一届课题。凡经实验研究一年以上的课题如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目标明确,建立健全了课题研究档案和管理制度,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的,可申请升转为市级或白银市级课题。

6.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工作变动.人事调整,可提出申请,对负责人或研究成员进行变更。无故终止研究或不参与结题的课题组,课题管理小组提出建议,校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认定可撤消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的管理

l.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要开好开题论证会。主要内容有:

(1)由课题组汇报课题研究方案及其背景,介绍课题本身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研究步骤和条件。

(2)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咨询.论证和评议。

(3)讨论方案,统一认识,明确方向。

(4)课题组落实管理任务和分工情况。

2.凡集体参与研究的课题实行组长负责制,课题组成员研究任务和职责分工要明确。课题组成员(包括子课题研究成员)有权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有权分享课题研究成果。

3.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1)每学期期初制定出较详细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在校内公示活动的时间.内容,邀请有关领导和相关教师参加。

(3)每学年每个实验成员上一次研讨课或汇报课。

(4)每次活动必须做好过程记录,填写好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本。

(5)每学年写一份详细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6)校课题研究管理小组应及时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深入课题组听课,参加各课题组的研讨活动,召开学生座谈会,做好“三查",即调查.检查.测查,对于研究不规范和无故终止研究的课题组,及时召开反馈会,提出整改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结题验收,成果评价和奖励

1.结题条件:(1)按计划完成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2)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已经完成:(3)反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已经整理齐全。

2.结题资料要求: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应向校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结题申请,由课题研究管理小组组织召开结题鉴定会,并组织结题评审,再由校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结题。

3.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每三年进行一次,设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获奖的科研成果的有关资料汇篇成册推广交流。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成果获奖者可在职称评聘中享有相应加分待遇。

六.学校先进教研组评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校各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鼓励各教研组认真.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激励带动各备课组的集中备课活动有效开展,提升各位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先进教研组评选方案》。

(三).评选条件

1.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的。

2.能及时完成学校交给教研任务的。

3.能服从学校各项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教研组内团结和睦的

4.教研组评选量化分低于80分不得参评。

(四).评选细则及量化标准

(1)档案材料

1.教研组计划.总结(10分):每学期各教研组长必须认真制定出本教研组活动的计划,学期结束有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之前由各教研组长把《电厂学校教研组活动记录》填写完整并上交教研处,教研处将按两学期教研组长活动记录本中的:①计划;②专题讲座安排;③教师业务学习;④课题研究;⑤学期小结,共5项每项2分计,每学期记录本中每缺一项扣1分,直至扣完止;未按时上缴者,逾期者0分以计算。

2.资料归档(10分):①教研组长应督促各备课组长认真填写好备课组活动记录本,并于本学期结束之前上交教研处,教研处将以各备课组长的两本记录本为标准,共计6分,每少一本扣3分,直至扣完止。②教研组长在每学期结束之前应把本教研组在学期内各位老师的公开课教案.公开课评课表及评课总表及时上交教研处存档,教研处将以公开课教案.评课(总表)为准,每学期每项各1分,共4分,每缺一项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2).教学常规管理(50分)

1.教研组无故不活动一次扣1分,教研组长例会无故不参加一次扣1分。本项共计10分,扣完为止。

2.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活动组员无故不参加每人次扣1分。本项共计10分,扣完为止。

3.宣传报道:科技走廊缺出一次扣1分,本项共计10分,扣完为止。

4.教研处不定期听教师的课,并抽查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批改情况。本项共计10分,如果抽查中发现上课没有教案,作业每周批改次数少于学校的规定次数,每发现一人次分别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3).教研常规与课题研究(30分)

1.教研组能组织学习教改教研先进理论,学习新课标,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研讨,研究教材,探索教法,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好。(10分)

2.有教学改革目标和研究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教研组有规范的教研课题,按要求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按时开设课题研究研讨课。(20分)教研处以各课题组的中期检查材料为主,每缺少一次扣5分。

(4).其他另加分类

1.经验总结(含汇编),本教研组教师在校级汇编的论文,每人每篇加1分,白银市级汇编或发表(含学会论文)每人每篇加2分,白银市级汇编或发表每人每篇加3分,省级交流汇编每人每篇加4分。CN以上每人每篇加5分。

2.教学比武.说课比赛或其它教学业务比赛获奖情况: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说课比赛或其它教学业务比赛的,教研组成员获部级奖加10分,获省级奖加8分,获地级奖加6分,获白银市级奖加4分,校级奖加2分。(不重复计分)

3.讲座(证明)

以学校或教研处组织的讲座,包括教师论坛.给教师讲座.给学生讲座活动,每人每次加2分。

4.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鼓励各教研组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对本教研组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予关怀和落实,凡签订师徒带教合同和教师结对子合同的,并能认真发笑行合同要求,并有完整记录和听课笔记及签字的,每张合同加1分,以上另加分可以重复计分,不封顶。

未尽事宜,解释权归属校长室。

七.教师考核方式及标准

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依据年度业务考核的有关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并且该量化成绩还将依据电厂学校聘任量化方案的标准进行折算,做为教师个人竞聘的依据之一。其主要内容及标准如下:

(1)公开课:每位教师原则上每学年必须至少开一次公开课,公开课开放时教研组长必须及时组织本组人员认真参加并评课(个别需开2次以上者由有关部门安排),每次公开课结果后,由教研组长收齐:a.开课老师的课时教案打印件一分;b.各位听课老师的听课评价表;c.教研组评课的总评价表一份并装订好,做为考核的依据,没有上述材料者将视为没有开课处理,对于开课教师的年度考核量化标准为:校际.教研片.市级及市级以上者获5分,校级教研组内公开课为3分。一学年多次开课者,年度考核取其最高规格一次量化。

(2)进修培训:学校鼓励各位老师参加各级各类进行培训,以提高各位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在年度考核时,以教师及时上交的培训证书复印件为依据,量化标准为:参加各级各类函授,自考成绩合格者给3分,短期培训5天以上者给2分,5天以下者给1分。

(3)论文论著:学校鼓励各位老师在教学之余,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踊跃撰写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年度考核时,以教师上交的材料:a.或获奖的证书复印件;b.校级以上发表或汇编论文还需把论文集的封面.目录全部及正文部分复印件各1份为依据。量化标准为:CN刊物或部级学会汇编给5分;在省学会.地区专业刊物(白银学院学报)汇编刊登给4分;在白银市学会.白银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刊登汇编给3分; 在白银市级学会刊登汇编者给2分;在学校汇编者给1分。

(4) .教改: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之中,并通过教学改革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年度考核时以教研处收到的各课题组申报表中的参加人员为依据。量化标准为:部级.省级课题成员4分,地区级课题组成员3分,市级课题组成员2分。

(5).指导教师:为了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学校鼓励年青教师积极拜有经验的骨干老师为师,也鼓励骨干教师积极为年青教师的成长出一份力。年度业务考核时,以教师填写并及时上交的《电厂学校带教记录本》为依据。量化标准:教研处指定的师徒关系每人3分,教师自己结对子的每人2分。

(6).业务学习: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的记录。年度考核时以各位教师上交教师实验手册为依据,要求每人每学期撰写教学反思10篇,案例分析2篇,量化标准为:凡完成实验手册填写要求者给4分。

(7).奖励:为了给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学校鼓励各位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武,凡获将者均可以在考核中获得相应的分数。考核时以各位参赛老师及时上交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或获奖文件(复印件)为依据。量化标准为:获部级比赛者得4分,省级比赛者获3分,白银及白银市级获奖者得2分,校级获奖者得1分。

说明:

第4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1.临床工作积极性和投入不足

    临床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倾向是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1],这就要求临床专业毕业研究生有熟练的临床能力,但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面临按时毕业和学位论文的压力,自研究生阶段第二年开始就需要进行综述撰写、积极准备课题研究等,影响临床轮转计划,出现临床工作让位于论文工作,临床轮转敷衍甚至不负责任等现象。而部分临床导师由于同时带多名研究生,不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临床学科的技能本身由于面对的对象是病人,有其固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而临床技能的学习也是一个艰苦和长期的过程。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临床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时无人详细教授临床知识,临床学习积极性和投入不足,影响了临床学习的效果,毕业后难以独立胜任相关专业的临床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对同时带多名研究生的导师,在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中,专门设立临床副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和考核,副导师可由副主任医师或临床能力强的主治医师担任;同时,从研究生入学考试,日常工作、学习、讨论中穿插进行医学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和渗透,当今的临床医学不但有医疗的诸多疑难问题,医学伦理、医药资源滥用、医疗技术行为失范等人文医学问题也常常困扰临床研究生,通过人文主义的渗透,使临床参与者能认识到所面对的是有社会性的人,运用人文医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减少畏难情绪[2];临床和科研实践分配方面,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分配好临床和实验室的时间,做好计划。同时病房制定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从制度上避免出现病人责任不清等情况。

    2.课题论文进度过慢

    临床专业研究生由于临床轮转任务较多,部分临床研究生出现课题拖拉,连续数周甚至数月没有任何进展,甚至有些研究生因课题未能按时完成,延期毕业,近年来我院出现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均为临床专业的研究生,究其原因,主观方面存在部分自身能力不足,而接受指导监督不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针对部分研究生主观能力不足而课题论文进度慢的现象,需在研究生招生阶段严格要求,临床专业研究生不但要完成临床能力的培训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参考国外科研结构研究工作培养方案和制度,采用每2周定期汇报的形式,临床轮科每2周举办业务学习,由在读研究生独立准备幻灯发言,发言内容为临床进展综述或实验进展等;参加学习人员交流学习,导师予以讲评,从而在不同阶段督促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探索。

    3.课题研究重视不够,进展缓慢

    主要出现在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研究生既往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一般的临床工作容易胜任,而科研作为一个全新领域,此类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不足,课题科研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给研究生很大压力,开始进行试验时,挫折和失败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毕业课题试验的顺利进行。

    解决方法,进入实验室前由实验室老师和同专科先入学研究生进行科研方面的基础培训;进入实验室开始课题研究后,每周的实验进度检查和每2周汇报也是对研究生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一环。如发现研究生进展缓慢甚至停止时,要针对性解决困难;避免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课题无法按期完成而导致延期毕业的情况。

第5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笔者在十余年的科研活动中,陆续指导了近20名高职学生进行科研专题实习,深刻体会到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扩展,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与提升,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文字与表达能力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更加坚定地认为,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药学高职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高职药学教育实施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可行性

当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存在着“高职生不同于本科生,无需进行科研活动训练”的观点。表面上看,科研与高职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工作不符,实际上是忽略了科研过程对高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对高职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高职生的科研应侧重于“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应注重应用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而不是理论基础研究。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可能仅停留在拥有几本证书的层面上,而是要求教师能深度融入企业的产品生产、研发等实践活动中,能服务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事实上,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已经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实践技能,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聘请了大批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其中亦不乏可作为科研专题指导教师的人选。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形成一支具备科研专题实习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无论哪种类型或层次的教育都不能批量地复制或制造人才,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正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现实中存在一批迫切想继续深造的高职生,也存在部分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与好奇心的高职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科研专题实习模式将比顶岗实习更具有吸引力,也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3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实施

开展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对高职生的实践、应用、创新等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针对高职生基础相对薄弱、就业岗位偏重实践应用、独立思维能力不足等特点,在专题内容、指导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开展有异于本科院校的专题实习。

3.1师生筛选

师生筛选即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筛选。对于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且有在研项目的教师担任;对于学生,则采用自愿报名的原则,以欲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为主,或选择对科研感兴趣、想在该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另外,为了保证高职生科研专题实习的质量,应根据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来控制指导学生的数量,如可根据指导教师在研课题数及课题级别高低确定具体的学生数量,原则上一项课题安排一名学生,对研发资金规模较大的课题,允许安排多名学生。

3.2开题

为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预见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文本材料并在课题组内以PPT的形式汇报。在报告会上,带教教师应针对汇报细节,包括实验设计思路、方法、仪器与试剂的准备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问题等逐一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完善实验设计,使其对即将开始的科研活动更有信心。

3.3指导方式

高职学生第一次进行设计性的实践活动,由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且缺乏实践经验与技巧,在好奇与兴奋的同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问题和困难,挫折感也随之而来。对此,首先应加强指导的频度,切不可“放羊式”带教。笔者的课题组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由每位学生汇报前一天的实验情况,包括检查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当天的研究工作内容等。笔者坚持每天现场指导1~2次,晚上及周末则通过电话或QQ的方式与学生联系与沟通,适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这样既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效率,又使学生在与带教教师高频率的接触中不断学习科研思维与技巧,从而提高了科研专题实习的带教质量。其次,要注重开展阶段性的小结汇报,不可“埋头苦干式”带教。笔者将课题组学生分为若干研究小组,要求每间隔两个月左右,各研究小组的学生均应对前一阶段的科研工作进行小结汇报。通过PPT形式进行口头汇报、互相提问、教师点评,同时展示Word文档形式的研究内容小结,师生共同从文字、标点符号、图表、文本排版等方面找出不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及时回顾研究内容和理清研究思路、把握科研进度,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互相了解不同课题的研究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述、概括总结能力。最后,应尽可能增加科研训练的途径,如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使其进一步融入生产企业氛围;利用到外单位进行委托测试或合作研究的机会,将学生派往其他科研机构,使其进一步了解先进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

3.4成果汇报

为评价学生进入科研专题实习阶段以来的学习成效,在实习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完整的科研论文,并由各教研室进行考核与评价。考核优秀的学生参加系部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就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课题意义、研究结果、论文写作、幻灯片制作、表述能力、回答问题的思维等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考核评分标准给出学生相应的评分和评语。

4结语

第6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一、工作业绩:

1、  学校接受县、市“两基”工作组的年度跟踪检查,均受好评。12月5日,我校接受县、市“两基”工作组的年度跟踪检查。工作组的有关领导对我校的“普及程度”、“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等专题的软件建档工作比较满意。12月18日,我校接受泉州市人民政府“两基”工作组的年度跟踪检查。工作组领导着重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普及情况进行检查,认为我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通过自筹资金完成了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的建设,实属不易,对学校领导超前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十分赞赏。

2、学校实验课题升格为市级重点课题。2002年12月,我校课题经市教科所检评鉴定后,因“研究方向正确、课题组力量较强、研究进展情况良好”而被提升为市级重点课题,并成为全市的17个获拨专项经费的课题之一。这是我校课题组全体教师几年来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我校课题实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学校被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因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体育成绩突出,被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刘永懋老师同时也被评为“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4、我校教师在学区、县级各种比赛中喜报频传。(1)**老师参加县作文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2)**老师参加学区数学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学区参加县数学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荣获二等奖。(3)**老师参加县“陶行知教学思想”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4)**老师荣获县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评选二、三等奖。(5)***两老师参加学区自然优质课评选活动分获一、二等奖。

5、学生在学区、县级的各种比赛中硕果累累。(1)参加学区的中、高年作文竞赛,荣获中年级团体第三名,高年级团体第二名,并有陈岳东、张燕珠等19位同学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2)参加学区的四至六年数学竞赛,荣获四年级团体第一名,五年级团体第二名,六年级团体第一名,陈岳东、郭跃坚、张铭祥等28位同学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3)参加学区朗读比赛,张娟娟、黄于玲等7位同学获得一、二、三等奖。(4)参加学区“理想、信念”演讲比赛,张凯祥同学获得一等奖。(5)参加学区书法现场竞赛,***等3位同学获得毛笔书法一等奖,***等6位同学获得硬笔书法一、二、三等奖。(6)参加学区音乐素质比赛,**等5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同学还代表我学区参加县小学生校园歌手比赛获得三等奖。(7)参加了学区的田径选拔赛,我校获得团体第二名,**等8位同学获得单项比赛前六名。

6、积极筹集资金,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本学期,学校建置了一间拥有30台计算机的电脑室,进一步完善了多媒体教室的相关设备,添置了100套课桌椅子。

二、主要做法:

(一)以“教学汇报课”为载体,深化学校的教育科研。

    一学期来,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教研日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使教师明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理清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深入开展新的教材教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活动,做好“五年制”向“六年制”转轨的衔接工作,同时关注新的教研信息和教改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际,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我校还健全“人人上汇报课,人人参与评课,人人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教研制度,还要求教师们都要制定出自己的实验子课题,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着手研究。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师“教学汇报课”活动,让每位老师都有机会上汇报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汇报自己的课题实验成果,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每位教师边听课要边做好听课评析,保证听课时认真听、认真记,评课时人人有发言,发言有条理、有重点。在评课中,促进全体教师思想上和业务上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能“教”会“评”,还要会“写”,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后感,上交教案、说课材料和教学论文。最后从课堂教学、业务档案和评课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提高教研积极性。

    在“教学汇报课”活动中,语文教研组长**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老师和几位年段长为了活动的顺利举行,不但要和老师们一样做好常规工作,上好汇报课,还主动承担了安排做课时间地点,辅导新教师,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撰写活动小结等任务,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日夜忙碌,经常灯下熬夜废寝忘食。黄晓红老师虽然已从教十几年了,平时家务活又多,但她仍与新老师一道上汇报课,部分老师因上课耽误了听她的课,为了满足老师们的要求,别人上了一堂汇报课,她却上了两堂。她的课亲切自然、清新淡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博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老师参加县作文教学荣获一等奖后,仍坚持完成自己的汇报课任务,她沉稳老练、游刃有余,把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指导结合得浑然一体,教学风格日渐成熟。*老师凭着自己的娴熟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睿智,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溶为一体,寓教于乐。林天香老师工作认真踏实,待人真挚诚恳,课内外均能以其高尚的人品影响和教育着学生,时时播洒其关爱的人文精神,在朴实的教学风格中实现创新。

(二)以培养名师为目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我校加强师德学习,弘扬“乐育英才、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使教师端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继续实施“三·六·九”名师培养工程和新教师五年跟踪“新秀”工程,完善教师“以优带新”的辅导制度,从教师的“备、教、批、辅、查”等日常的教学工作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勤指导常督促,切实抓好新教师的辅导工作,同时发现和确定一批教学、教改、科研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为他们的成长、成名创造条件,使其逐渐成为学区、县乃至市级骨干教师,然后再以骨干教师带动新教师的成长,实现人才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全体老师紧紧围绕着学校的“优化课堂结构,发挥主体作用”的主课题,确定自己相应的研究子课题,做到“人人搞科研,人人有课题”,深化课题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题研究更有实效性和指导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学习--实践--研讨--提高”,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风格日趋成熟,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为了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具备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我校还组织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信息技术培训班,学习课件制作和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创设我校特色的教研氛围,努力实现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转变。

(三) 以竞赛活动为动力,加快学校的素质教育步伐。

    为了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精神,我校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作文竞赛、写字比赛、朗读比赛、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口算比赛、音乐素质比赛、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选拔赛、书法绘画比赛、电脑操作比赛、六项技能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学科上来看,活动不光有语文、数学的比赛,还有体育、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的较量;从形式上看,大部分活动我们都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体现活动的群众性和基础性,意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学区的作文竞赛、朗读比赛、数学竞赛、田径选拔赛、美术书法竞赛、音乐素质比赛和元旦文艺汇演,为特长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体现成功的喜悦。

(四)以特色教学为窗口,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我校近年来的办学思路。学校重视活动类课程以及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新开设的课程的教学。严格执行新的省颁《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认真上好技能科和活动类课程。同时,我们在学区率先开设了英语实验班和信息技术实验班。我们聘请英语教师到我校任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形成初步的英语日常交际,为明年英语课在我校全面开设打下基础。我们还在中高年级的部分班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教给学生初步的电脑知识,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网络教学打下基础。我校还组织了绘画、书法、科技制作、舞蹈、合唱、童笛、武术、篮球、电脑、腰鼓、军号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五)以质量监控为依托,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本学期,我校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制定监控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用机制,规范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引导教师以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为指导,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校充分发挥质量监控小组的督查和指导作用,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深入开展“一研三找”教学视导活动和“一题三课”常规监控活动,重点组织好教师“教学汇报课”、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教学“五认真”落实情况调查,知识质量测查、技能科及活动类课程教学状况检查、学生参与学习现状调查等几项活动,找出存在的问题,推广成功经验,切实做好检查前的指导和检查后的反馈落实工作,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六) 以少先队活动为阵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第7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摆》一课是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秦丽娜老师所执教的这一课,通过对摆的认识,指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规定次数相符,再次验证巩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通过对摆的认识,教师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进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最后联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摆。纵观本节课是一堂较成功的科学课。这节课亮点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本节课:

1.问题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探究的动机往往来自对事物产生的好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生对问题感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比赛等手段,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实验中发现问题。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简易的摆,让学生观察摆,你想知道或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想知道摆是由什么组成的?小组内在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摆是有线和铁块组成的或是线与砝码组成的。最后教师告诉学生科学中我们把线叫做摆线、铁块叫做摆锤。教师在讲解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15秒内,做摆摆动的次数,让学生汇报每组的次数,有的小组汇报11次有的汇报12次、13次、14次等等,教师问学生通过观察摆摆动的次数,你能提出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学生提出摆在15秒内为什么摆的次数不相同,摆有的摆的快,有的摆的慢呢?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研究问题为学生假设、实验探究做好了铺垫。学生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或是疑问,才能产生对问题的探究,实践解决问题。

2.猜想能让学生自己去提出

猜想和假设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前奏,只有提出了符合一般规律的假设或是猜想,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生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假设时,肯定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在讲解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时,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假设提出了与三种因素有关:1、摆线的长短有关2、摆角大小有关3、摆锤的轻重有关。通过实验论证得出了合理的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秦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科学实验和观察消除了摆的快慢与角的大小、摆锤轻重有关的误解。

3.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

科学课的课堂实验出除了一些非常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需要教师做演示之外,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由摆弄,去尝试。在论证摆的快慢与线的长短、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有关实验时,教师让每个小组选择三种实验中的一种,有的小组(研究摆线、摆角、摆锤),实验前教师让学生说出做实验时需注意的问题,明白哪些是不变的量。每组实验共做了9次,研究摆与摆线的长度时学生自己设计了3根不同长度的线,每个长度实验三次,摆角、摆锤也是如此。教师让每组做实验9次目的是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放开了学生手脚,让各小组组员合作来完成。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实验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学生经过实验研究,记录数据后,采取了小组汇报的形式,让三个研究不同实验的小组到前面进行汇报。通过汇报得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与摆锤、摆角无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升华过程。

5.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

这堂课以问题为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选择研究内容,提出假设,真正的把学生作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整节课里,秦丽娜老师让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给予了学生足够时间和体验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学会思考、勇于提出猜测,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本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使学生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第8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绣品垃圾的研究

资源开发:

本课是把苏科版《自然》教材五年级下册专题性研究“垃圾”单元的内容与校本资源结合而开发的内容。本课分为三个阶段,以亲身参与、实践的方式了解绣品垃圾的有关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为主线开展活动。

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式学习,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拟采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展开探究——汇报交流”的思路进行,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围绕“绣品垃圾”主题提出研究的问题,整理、筛选问题,结合研究问题自由分组,制定研究计划;然后第二阶段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研究;第三阶段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在确定研究问题阶段中,注意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脱离学科知识,又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联系;在资源的开发上,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不仅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解决问题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课内、课外结合,还应注重同学间的合作与分享。用专题式研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课程学习的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设计意图和学生实际情况,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和方法:

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开展好关于“绣品垃圾”的研究活动;

2.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会用图画、图片、图表、实验、书面报告等形式,记录、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了解绣品垃圾的来源、种类及处理方法。

2.认识垃圾的处理与本地环境及本地人们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3.知道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它对生命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亲身的经历,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访谈,感受对绣品垃圾不当的处理方法对生命的危害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通过交流,积极倡议并保护环境,并落实在今后的行动之中。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制定计划阶段(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谈话引入情境

提问:在绣品加工过程中有哪些绣品垃圾?

关于绣品垃圾你知道些什么?

关于绣品,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垃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广泛提问,教师及时板书)

2、整理问题、筛选问题

引导学生把众多的问题整理、归类,确定几个有探究价值的、可以实践的。(具体视实际情况确定)

3、根据确定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研究小组,推荐小组长。(教师及时调控,尽量使小组组成合理,研究问题不重复)

4、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组织各小组商量如何进行研究,并形成“我们的研究方案”。

研究的问题是:

研究的方法是:

研究的步骤:

组员的分工:

汇报形式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将怎样解决:

我们的研究方案

组长:组员: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制订情况,及时提供参考意见

5、交流本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提出意见,修改完善计划。

教师引导同学注意倾听其他组的方案,并提出意见。如没有,教师加以评价,向学生提出在研究方法上的注意点。

6、激励各小组学生在下阶段认真实施研究方案。

阶段二:各小组按计划进行研究

1.各小组围绕问题,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2.各小组进行相关的实验、访问、调查等活动,并及时记录所得信息。

3.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得资料、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结论、成果。

(教师可作为普通一员参与个别小组的研究活动,适当指导;全面了解各小组的研究情况,促进研究的展开.并对接下来的科学信息报告会作好准备。)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研究成果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对绣品垃圾的研究,你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请各小组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流活动

(1).各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

(2).进行评价,小组内先评后,再全班评。

3、师生讨论,升华环保意识

第9篇:科研课题结题汇报范文

“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是高中《地理第二册》中的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目前高中学生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很少。笔者以前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列举的教学案例几乎都是课本上罗列的,对学生而言,案例没有可选择性。教学中,笔者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学生以听、记等方式被动学习,常常听起来似懂非懂,记起来死记硬背,用起来生搬硬套,导致有知识无能力,有理论无实践,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计划组织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理论知识,避免学习中死记硬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收集、处理、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关心家乡农业发展,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有关农业方面的内容为:“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该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即“结合所学知识,判读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上述标准都强调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强调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学·地理·2》(2009年第3版)第三章第一节专门介绍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并引导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布局及其变化的区位因素。该章末尾“问题研究”部分也要求学生搜集本地气温、降水和光照的基本资料以及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名称。

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和本章末尾的“问题研究”合并到一个课时中,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即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农业生产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当地农业生产的问题,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要求各学习小组课前进行调查研究,探究相关课题,各小组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教师加以启发或点拨。本课时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对家乡农业生产的探究学习,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及其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认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3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分析法、动态分析法。(2)通过各小组课余时间的自主研究学习,以报告形式介绍小组研究成果,使学生更多、更深入地探究家乡农业的基本概况及其形成的区位因素,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提出农业发展的可能性方向及理由;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3)通过开放式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自觉应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教学活动实施步骤

1.组织学生探究有关农业区位的课题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由成立地理学习小组,每组5~7人。各小组自由选择学习课题。这些课题是笔者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广东省肇庆市)的农业生产实际特点拟定的,具体课题如下:

(1)肇庆市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影响其牛奶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2)肇庆市四会砂糖橘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近十年来其生产规模有何变化?为什么?(3)肇庆市农业生产都有哪些类型?其产值构成比重怎样?(4)肇庆市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5)珠三角地区的基塘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近年来其生产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6)肇庆市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有哪些?成立于2002年的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近几年迅速成长壮大的原因有哪些?(7)对自己感兴趣的本地或外地其他农业生产现象进行分析。

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课题或自己确定一个与农业有关的课题后,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周末、自习课等时间,走访肇庆市农业局、肇庆市统计局、肇庆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或企业,查阅相关报刊书籍资料,浏览相关网站,如肇庆市农业信息网(http:///gover/govera.asp)、肇庆市统计信息网(http://61.146.213.162/artYear/ac36)、肇庆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http:///view/5092666.htm)、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http:///introduce/)等有关网站,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筛选整理并输入计算机,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结合课本有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论,得出相关课题的可能结论,并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结论制作成课件,最后面向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汇报课件可以采用微软办公软件Office,如Microsoft Excel,Word,Powerpoint,也可以采用网页设计软件,如FrontPage等。对于难度较大的软件,如Authorware,Director以及方正奥思、几何画板、课件大师、Flash等,往往会浪费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会喧宾夺主、弱化研究课题,所以除非个别学生比较擅长,否则不提倡使用。整个课题研究及课件制作过程,除了课余时间外,笔者还安排了一节地理课,让各小组在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完成。

2.进行课题研究的汇报讨论

通过2~3周的探究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正式开始。首先是各小组全部或3~5名学生在讲台上以课件的形式介绍小组对所选课题的研究过程、信息获取途径、信息处理过程、针对课题问题的结论。在进行课题汇报时,全体学生都可以随时提问,质疑信息的真实性、方法的科学性、结论的科学性等,被质疑小组必须及时回答。在每个小组汇报完以后,教师对他们的研究或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肯定他们的优点,或指出研究中的不足。

我校2014届高一(3)班第四小组的研究比较成功。该小组选择了第二个课题,即“肇庆市四会砂糖橘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近十年来其生产规模有何变化?为什么?”他们通过上网查询,走访果农、农艺师和生物教师,了解到砂糖橘的生理习性,得知砂糖橘在肇庆市四会广泛种植的原因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降水、光照、湿度)、土壤条件(母岩性质、pH值、有机质、交换性盐基、氧化还原电位等)、地形条件(海拔低于500 m的低山缓坡、山谷冲沟)、坡向坡度条件(南坡25°以下)、灌溉水源条件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交通、劳动力、市场、生产技术及种植经验、地方政策支持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该小组调查得知了肇庆市2001~2011年各年度的砂糖橘总产量,从2001年的五六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30多万吨;该小组还了解到四会砂糖橘近十年的市场变化,10年前砂糖橘主要销售地是珠三角地区,而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产销衔接网络,市场涵盖全国大部分省区,但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份量仍较小(占总产量的5%)。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具体案例中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课题研究伊始,笔者向学生强调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将课题研究中的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即运用课本上有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论解释课题中的农业生产现象。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死记硬背,进而实现学以致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真正理解并掌握课本知识。仍以上述小组为例,他们根据获取的信息,在课题汇报时对课题问题进行了解答,报告精彩之处有三:(1)以四会砂糖橘生产为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各不相同,但大致都对应于课本的农业区位因素图(课本第42页的图3.3)。(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四会砂糖橘的市场需求近十年来不断扩大,使其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3)影响农业生产的众多区位因素中往往有一个是最关键的,即主导因素,如近十年四会砂糖橘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待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要特别肯定那些运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小组,并结合各小组的汇报,启发学生理解课本中农业区位因素理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基本能结合课本总结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3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各小组在课题研究中基本是参考教材而不是死扣教材。对于各小组汇报课件的格式笔者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有基本的课题内容、信息获取途径、相关信息汇总处理和结论即可。

三、教学活动反思

笔者利用学生身边的、学生自己选择的案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侧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地理理论、个别学习课题、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机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基本达到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空间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并深刻掌握了地理规律。

从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来看,所有学生作为探索者参与学习,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课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要求在今后的学习中多采用这种模式。从学生完成对应检测题的效果来看,选择题的正确率和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较往届学生有明显提高。笔者在后来的教学中也不断运用这种方式教学,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迅速提高。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耗用学生较多的课余和课堂时间,但笔者认为这是值得的。另外,在学习中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习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永远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宋贺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8):58.

[2]张军.PPT课件实现“交互”的技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9):43.

[3]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陈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