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独立思考的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独立思考的精神

第1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高中历史学习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教学主题问题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和学习结论个性化的特点,目前一般采用“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的基本模式。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新课标就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

高中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因此,贯彻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由静态向动态、由保守向创新的转变,用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绝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高中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门推理学问。因此,历史是一“不断地在发展的活动”,而不是一段段固定不变的事实知识;任何历史的陈述和观点都应具备合理的论证程序,而只要它们有合理的论证,其成立就可以被承认,所以历史常常容许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共存。学习者必须先有这些基础观念,跳脱了单纯事实层累的历史观以后,才能谈到进一步去认识历史这一种知识类型。既然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因此历史知识的“程序性标准”之核心即在于“如何将史料化做历史证据的正当运用”——对史料证据的运用有所认识,在于以历史的教与学,强调学习历史“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认为应将“运用史料为证据”之概念与能力,引入于教学之中。他们强调,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

当前历史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仍习惯于或热衷于把搬运课本知识当做根本或唯一的任务,教师教得死,学生学不活,把一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科弄得死气沉沉,只看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记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因而,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强调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处理历史材料、阐释历史事件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基础型向基础应用型的转变。基于此种观点,从历史知识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新历史学科理念,乃以史料的运用为其历史教学法主张的起点,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史料作为历史证据,乃成为新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理念的重点之一。所谓认识史料的运用,即是去认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然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也要掌握理解历史证据时牵涉到的各种概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修武县第一中学分校)

第2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1.培养怀疑精神,鼓励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谁不迷信权威,勇于与传统的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谁就能作出创造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怀疑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敢于质疑。质疑是指对习以为常的、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疑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即使是学生提出古怪的疑问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评价,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根究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即要引导学生会疑。

2.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着眼于创造技法的训练,偏重于智力训练或思维训练,而忽视了轻松的学习心理氛围的创设。实际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在热烈而自由地讨论中,学生非常轻松,思维渐渐放开,不再局限于教师的问题,而是根据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抓起,把独立思考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以预习为例要求学生改浏览型为思考型,使预习成为有意义学习。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再在课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炼总结。独立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作准备。

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题目老师讲了我都会,可我自己做时又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他们在听课和习题课中,总习惯于跟着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思路走,当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景或条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而某些对理解概念和规律有益的扩展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的对比以及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知识归纳,运用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要给学生留出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

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品位

第3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这几年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提改革开放,少提解放思想了,思想理论的创新不多了。最近,吹进一股强劲的思想解放的春风,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振奋。今年6月11日,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敢于质疑”,“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总理在这个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要求:“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要提倡青年人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报告,我想决不只是针对两院院士的,也是针对全国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队伍说的“肺腑之言”。或者也可以说,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报告,是对全党发出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令。这号令的“主调”就是质疑、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质疑”是创造性思考的品质;“批判思维”是创造思维方式;“独立思考”是创造思维的人格精神。有质疑才有批判,而质疑和批判郝离不开独立思考。质疑不是怀疑一切,它是科学态度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批判并不等同于否定,它是一种扬弃,或否定之否定,也有批评与评判之义。独立思考,就是根据事物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演变,提出新的见解和补充意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曾提出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和中国共产党独立创造的,不是照搬外国的。和平建设时期,提出了对资本家企业实行赎买政策,也是一个创造。“”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共同富裕,这是对毛式社会主义模式的质疑、扬弃与修补。可以说,没有质疑、批判和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成功,不可能给全国人民带来福祉。

邓小平在世时常说,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错了就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光按本本办事,我们这个党的思想便停滞了。这些话,是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关于质疑、批判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总书记和总理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报告的基本精神,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承接和发扬。这是一脉相承的。为社会各界乃至为全党吹来了强劲春风,一股增强创造活力的春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消费率上该不该与国际接轨?投资与消费该不该形成一个合理比例?人民的质疑与批判,是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也是对自己权益的保护。质疑可以找到矛盾点,理性批判可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或调整思维方向,进而促进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各方面的平衡。质疑与批判,从本质上是对执政者的智力帮助和形象维护,同时也是求取真理的必由之路。

第4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对第一个问题,参与调查者较多认为当前新闻人最欠缺的是责任感;对第二个问题,没有独立精神、造假提及较多;对第三个问题,较多参与调查者认为责任意识、探寻真相是最重要的新闻素养。下面是三个问题的部分回答。

问一:当前新闻人最欠缺的是什么?

稳重而成熟的思考!

媒介素养和专业主义精神。

仗义执言。

使命感、责任心。

新闻人不缺乏对专业主义的讨论,但是很少有人讨论新闻对历史、对国家的意义,陷入了新闻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缺乏的就是对这种局面的清醒认知。

踏实的采访作风。

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

群体性民主意识。

敢说真话的职业自觉。

职业激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

诚信。

社会责任、对新闻深度报道的能力。

新闻理想。

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采访对象的保护意识。

范长江式的职业操守。

信心。

正确的新闻观。

公正客观的精神。

网络新媒体素养。

信仰和信念。

道义、责任感。

人文关怀。

职业自豪感。

敬业,执着。

制度的保障。

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

对一些丑陋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

专业角度的解读与报道宣传。

求实的精神、严谨的作风。

独立的精神。

问二:最不满意的新闻现象是什么?

不认真,不踏实,不专业。

造假、娱乐化以及侵权。

有些新闻人犬儒化,而且是通过贬低新闻理想、倡导新闻实用生存的手段来达到犬儒化。此外还有,新闻业的一些领导者自我庸俗化,不反省对商业等各种因素的服从,却将其当做“保护平台”、“给记者编辑饭碗”等借口。

道听途说写新闻。

不能遵循传播规律办媒体。

社会地位上记者从无冕之王沦为弱势群体,在百姓心中形象也不如以前。

虚假新闻、不敢报道、混淆黑白。

对新闻事件的一元解读过度,用新闻造就的拟态环境与现实出入太大。

假新闻和官新闻。

不合理管控下的新闻哑语,变相的有偿新闻。

对真相的挖掘流于泛泛,热点不热,语焉不详。

炒作新闻、编造事件。

浮躁和虚夸。

过于自以为是。

迎合。

不客观。

软新闻。

新闻腐败。

人格分裂。

断章取义。

拿通稿,跑会议,拿红包,不深入实际。

缺乏独立的报道权,迷茫,盲从。

“灯下黑”现象,新闻界只监督社会不良现象,其实自身的不良现象也大量存在,一般员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长官意志。

同质化。

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跟风报道,人云亦云。

向钱看及造假。

有些新闻人丧失职业独立性,成为权势、金钱的附庸和奴仆。

问三:最重要的新闻素养是什么?

新闻人的正直和自绝于权势、金钱的书生意气。

专业精神和社会良知。

敬业、专业、求实、求是。

形成坚强的话语体系,即使在妥协的状态下,也不背叛它。

敏锐的触角。

敬业、奉献、牺牲。

持守正义、真理,说真话。

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

要有悲悯之心,同时要注重客观公正地报道。

正直、正义、达观!

客观、公正。

学习精神。

正确的新闻观和踏实的采编作风。

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

韧性。

自律。

坚持正确立场。

探寻真相的勇气。

守望良知,捍卫真实。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职业追求,即新闻专业精神。

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

正义感和思考力。

对新闻价值的正确判断。

深度调查,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5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师 身份 大学精神 知识人

[作者简介]牛海彬(1976- ),男,辽宁朝阳人,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白媛媛(1980- ),女,辽宁锦州人,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辽宁 鞍山 11400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66-03

一、教师身份释义

汉语“身份”一词有“身体”“自己、本身”等意。“身份”对应的英文为“Identity”和“Status”。“Identity”有同一性、一致以及身份、本身之意。“Status ”则有身份、地位和情形、状况之意。不同的学科领域对身份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

社会学上的身份一词倾向于使用Status之意。例如,韦伯(Max.Weber)在界定身份的内涵时侧重于考虑“生活方式”和“社会声誉”,认为是“在社会声望方面可以有效地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特权,这种身份建立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一定的教育过程以及因出身或职业而获得的声望之上”。也有研究者认为,身份是由一组社会事实和社会事件构成的,比如父母是谁、教育程度如何、出生时间与地点、从事何种职业、婚否等。从社会学视域来看,最初的身份概念是传统的、有阶级性的,具有等级、地位、特权等含义。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上述身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对等的现代契约关系所替代,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规则以及权利、责任的合法化理由等。

哲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中的身份一词则倾向于使用“Identity”之意。有研究者认为,身份是个体标示自身的“标志”,或者说是某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和这种同一性得以标示的独特标记。也有研究者把身份理解为个体与其所生存的文化环境之间的联系。总之,身份就是人们对自己是谁,以及什么对自身有意义的理解与认同。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是在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量下,在与外界的互动作用下,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的持续、主动建构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归纳出大学教师“身份”的两种内涵:一是指社会身份系统中大学教师的身份,亦指教师这一职业的“生活方式”及其在社会系统中的“声誉”和位置;二是指大学教师在大学组织及其文化中的身份,是个体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价值意义的理解和认同。大学中有一套复杂的社会身份系统,教师在大学中也有着多重的复杂身份。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在身份上出现异化和迷失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其自身的职业生活和个体发展。

二、当代大学教师身份迷失、异化的表征

(一)大学教师沦为“政治人”

陈寅恪曾说:“站在国家的立场,就像战争的意义太大,不能完全交由军人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乃至大学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由大学教授们决定。”①在我国,意识形态化的大学教育及其教师存在广泛的唯官是尊、唯官是荣的思想,大学行政化色彩和官方情结浓重。当前,“学而优则仕”的现象在我国大学中十分普遍,有一定成就的教师大多希望获得相应的行政职务来体现其价值。很多大学教师在有机会从政做官之后,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放弃了学术研究,偏离了大学教师研究学术的天然使命,甚至有一些学者追求的目标就是“封官”和“定级”。同时,大学教师的政治立场和学术立场经常混为一体,他们往往把政治立场的一致性无意识地用在学术研究之上,成为官方(或者政府)无条件的接受者或阐释者。在政治上,大学教师与官方或政府保持一致无可厚非,但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原则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自由交流。在高度行政化的环境下,大学教师受制于政治意识形态,丧失了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自然很难对体制、世俗观念等进行客观评价。

(二)大学教师沦为“经济人”

在当前市场文化的浸润和工具理性的渗透下,高等教育对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异常关注和重视,社会和市场需求成为衡量大学“办学质量”和“教育服务”的标准。于是,大学开始像商业组织一样运转,知识的传递和创生不再重要,能否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货物和商品”则是大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大学教师的学术成果不再由‘有效性’标准来衡量,而由‘是否能出售’等功利标准来衡量。”②知识的象征性价值、文化价值以及道德提升力量逐渐被淡化,大学教师的职业信念也开始动摇。很多大学教师走出象牙塔的束缚而融入各种社会经济事务中,从而获得大学里不可能获得的高额经济报酬和其他方面的社会认可。这种外部认可的不断强化导致大学教师对经济产出等事务比对学术研究和发展更感兴趣。然而,过多地参与社会事务和经济行为,无疑会遮蔽大学教师的学术视野,解构大学教师的职业理想、独立人格以及批判精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和功利化取向。“市场取向”使得外部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竞争成为主导大学生存的基本法则,大学学术发展的规律不复存在,学术风气越来越浮躁,必然造成大学教师的精神缺失。著名美国学者布鲁贝克(Brewbacker)曾说过:“所有现代社会,无论其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如何,都需要建立一个传递、分析、批判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换言之,凡是需要理性分析、学术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和大学教师。”③

(三)大学教师沦为“专业人”

当前,我国的大学教师存在过分强调专业化而遮蔽社会公共责任,过于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忠实取向而丧失批判和反思精神,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和技能技巧而失落人文情怀的不良倾向。高等教育强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使得大学教师成为彻底的顺从主义者,成为当下社会公共生活的“局外人”乃至“旁观者”,造成大学教师公共话语表达权利的失却。这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各级各类教材的遵从,对书本知识的崇拜,对课程安排的绝对服从,教育教学中教师缺乏批判的态度与和反思质疑的精神,日益成为社会支配阶层的附庸,沦为一些研究者所谓的维护错误观念的“文化保安”、灌输意识形态的“传声筒”,甚至异化成一个“反教育者”。“知识分子带着对权威的无条件顺从构成了大学教师的集体无意识,它导致大学教师在权威和所谓专家面前俯首称臣,不敢进行深刻地反思与理性地批判,进而导致了大学教师权威及其理论的实践乏力。”由于过度追求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及精确化,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中都已经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大学教师不再享有批判的权利和意识,其社会身份也日渐边缘化,不得不“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社会的“无语者”和“旁观者”。在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域下,注重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种过度技能化和工艺化的功利观念下,我们只能看到“产品”而看不到“个人”,从而导致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引领职能慢慢失落。

毫无疑问,异化的大学教师无法成为社会理想的代言人和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要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出路就是坚守普世的大学精神(即自由、独立、批判精神),复归大学教师的合理身份。

三、坚守普世的大学精神

大学是理性、严谨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社会的精神寓所。在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大学的自由、独立以及批判精神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鲜明路标和思想旗帜。

(一)自由精神

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是萌发思想的温床,是培养“成人”的地方。自由精神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没有自由的大学根本谈不上精神。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讲中就曾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场所”,他治理北京大学的核心理念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美国大学很早就确立了“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三A原则”,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防止政治或其他因素干预大学,从而实现大学的独立自治和学术自由。笔者认为,如果大学场域中自由基础不复存在的话,大学精神的塑造根本无从谈起。大学的职责与使命就是追求真理、探究学术、培养“成人”,而要完成这一职责和使命,必然需要自由的精神与环境。大学追求真理必然要求思想自由,探究学术必然需要学术自由。自由是人之天性,只有在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具有自由天性和完满个性的“成人”。长期以来,自由都是大学所追求的生存方式和组织原则。历史上众多知识分子捍卫独立人格的自由精神,正是我国大学教师自由精神的最高追求。

(二)独立精神

只有独立的大学,才能建设独立的大学文化,才能培养个体独立的人格。首先,大学的独立精神是由其独特使命决定的。大学具有探求科学、培养人之个性与德性的双重使命,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都必须尽可能地排除外界势力的侵入和干扰而独立进行。其次,大学的独立精神是由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决定的。在社会系统组织中,大学是独立的主体,独立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保障。学术逻辑是大学的内在逻辑之一,学术逻辑生长的土壤就是大学必须独立。当然,大学独立并不是倡导大学走向自我封闭,而是要大学尽量去除政治或行政方面的依赖或干扰,保持独立的办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大学教师只有秉持良心,忠于自己的思考,独立地作出判断,既不盲从,也不故意标新立异,才能实现大学教师“志业”的理想和目标。

(三)批判精神

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Bourdieu)曾说:“民主社会必须鼓励批判精神,包括自我批判。对于民主而言,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④在崇尚民主的大学中,批判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正如美国教育家赫钦斯(R.M.Hutchins)所说,如果在一所大学里没有异见或反对的声音,或者大学本身默默无闻,隐没于社会环境之中,那么这所大学是没有尽到其职责的。从西方大学发展史来看,批判精神贯穿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历程。大学以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为基石,进而不断反思现状并实现自我超越,成为审视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的眼睛。大学的超越性正是通过培养具有理性和批判精神的人来实现的,可以说,批判精神是大学自由精神和独立精神的自然衍生物。大学教师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良知和代表者”,主要源于其理性的质疑精神和勇敢的批判精神。因此,在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异常逼仄的当下,大学的批判精神与大学教师的担当意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希望所在。

四、复归“知识人”的合理身份

大学教师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基础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基于知识论的视角,研究者认为大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从政治论出发,有人认为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创新科技与文化的重要实现者和知识的生产者。从道德论视角看,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结合大学的精神特质,笔者认为,大学教师必须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回归其“知识分子”即“知识人”的合理身份。

大学教师的之所以为“知识人”,不仅在于其广博的知识、高深的学术能力,更在于其内在的人文关怀、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作为“知识人”的前提是拥有“一种摆脱眼前经验的能力,一种走出当前实际事务的欲望,一种献身于超越专业或本职工作的整个价值的精神”⑤。“‘知识人’具备一种对社会核心价值的普遍关照,他们是寻求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价值意义的一般象征的人……‘知识人’似乎是从来就对事物现状与传统不满的人,他们依据真理对现实提出疑问并反对不合理的现实。‘知识人’认为自己是“理性、正义、真理”的看护人,是社会道德标准的保护者。”⑥“知识人”身份要求大学教师,除了在教育上兢兢业业之外,还要对对社会、国家、人类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切地关怀公共事物和利益并超越个人私利之上,能够依循人类的基本价值原则进行独立思考,敢于批判和反思丑恶现象,推动人类基本价值得以实现。作为“知识人”的大学教师,担当着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价值模式的建构与阐释的崇高使命,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批判反思精神,以传播普世价值观念为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的“火种”。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人”既不是一种职业,也不从属于某个阶级,而是一种超越阶级意识、阐释终极价值、关怀社会大众的“精神生命”。

“知识人”的精神寓所实际上就是大学,大学与“知识人”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精神共契性”和“统一性”。大学与“知识人”之间,存在巨大的相互吸附力,“知识人”依托大学与社会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并充分展现自身的精神特质。大学浓厚的学术气息、宽松的精神氛围、独特的制度环境为“知识人”身份的大学教师提供了庇护和家园。对于大学来说,“知识人”是大学的缔造者以及大学生命力的体现者,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最高代表者。而对于“知识人”身份的大学教师而言,大学是其最适宜的生存和活动空间,是其庇护所和生存家园。“知识人”与大学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大学教师的信仰与大学精神的内在契合性和一致性。大学教师的“知识人”身份赋予了大学组织机构人格化的魅力,使大学展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离开了“知识人”及其意蕴,大学精神则无以存在和言表。

自由、独立、批判精神大学的精神特质,也是作为“知识人”的大学教师的精神依归。大学教师只有摆脱“政治人”“经济人”“专业人”的牢笼,而复归“知识人”的合理身份,才能契合自身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

[注释]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46.

②(英)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M].施晓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18.

③(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哈克.自由交流[M].桂裕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51.

第6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摘要:当前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而红色革命思想是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财富,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旨在通过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将红色思想和独立学院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剖析红色革命思想的内涵来积极探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维度,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思想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红色革命思想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学生群体,与母体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收费机制、生源质量、社会认同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心理、需求、动机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以独特的形态存在。

1、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希望能考一个好的大学,都怀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但是这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给自己定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而是一味的追求高目标,现实往往是那么残酷,造成了他们高考的失败,这也成为他们进入独立学院后心理生活走向困境的根源。

2、亲人的期望和自身的实力导致压力和失落感

独立学院的学生们,由于高考的失利,面对亲人,他们有着独特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而这些都源于自身的实力不足,把目标定的太高,不切实际的结果。这也为他们思想上出现偏差埋下了阴影。

3、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很大

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的学生们毕业所获得的就不再是母校大学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独立学院颁发证件,这无意间使得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再加上中国社会目前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让这些学生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夹杂着阴影,不敢正视自己,从而造成有的学生不堪重负而患上心理上的疾病。

4、思想素质与自身的学生身份不符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富裕且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从小没吃过苦,因此也比一般同学要具有个性,标新立异,建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极大的影响了本校的其他同学的日常生活,使得不良风气互相传递。

5、综合素质的缺乏导致学生抗压能力不足

目前随着有些独立学院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为了盈利目的不断降低分数线,有的父母也为了让子女混个本科学位,也出现了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种种因素的影响也一再的拉低了独立学院大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如此的恶性循环,让本来就身陷囹圄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们又蒙上了一层压力。

二、遵义会议红色革命精神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

1、遵义会议的历史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革命精神。

2、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

理想信念是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得以维系和生存的基石,也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梦想和愿望,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美好憧憬追求。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中国革命的必然胜利,正式靠着中国共产党这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才能将广大人们群众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逐步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我们要居安思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必须坚持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稳步前进。

3、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道德情操教育的优质资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遵义会议红色革命精神凝结了现时代先进的道德伦理观念。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里,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记录了革命先辈们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英雄业绩,折射出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是宝贵的历史财富。说:“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是我党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一直是传统礼仪之邦,但是在新时展的今天,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往往忽略了自身道德情操的建设,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带坏,使得社会的道德伦理受到践踏,人们应当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在彼此的交往中保持高尚的礼仪风范,学会尊敬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交流。

4、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和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顽强斗争的献身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诞生于具有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包含了革命先辈们对革命胜利的无限追求,他们本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把满腔热血和辛勤的汗水铺洒在国家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这种红色资源有利于让现代人在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人民的责任感。

第7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二)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思想品德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知识存储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迷信)、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印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据此,在教学中应该去尝试:

(一)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辨、演演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第8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独立学院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同时,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来自内外部环境及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瓶颈。一是保障独立学院规范办学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独立学院各办学主体的责权不明晰,存在矛盾和纠纷;二是独立学院的法人属性不明晰,导致各办学主体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制约独立学院的规范发展;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人事财务管理不规范、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不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独立学院“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本论文的问卷调查以南航金城学院的“95后”大学生及部分教职工为调查对象。用社会学问卷调研的方法,共发放问卷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0 份,回收率92%;在参加调查的对象中,学生占 80%,教职员工占 15%,学院领导占5%。文科占 50%,理科占 50%;学生党员占 5%,入党积极分子占 10%,共青团员学生占 75%,群众占 10%;女生占 62%,男生占38%。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独立学院学生都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们中大部分能够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构想,实现起来很渺茫。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实现全民认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传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历史和时间证明它的正确性。第二,大部分独立学院“95后”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秩序井然得以保持的精神支柱,一小部分学生没有这种意识。第三,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少数学生认为没用也不想学。同时,不少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太满意,这说明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改进和完善。第四,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数道德修养较高,价值取向正面,少部分学生道德水平较低,价值取向不正确,表现出诚信意识缺失,崇尚拜金主义,权力观扭曲以及个人主义思想较重。第五,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数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全局观念,很少一部分学生持负面评价和错误态度。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独立学院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是“走形式”的错误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用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去看待。独立学院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校园及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显得微不足道,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来自母体学校或外聘教师,自有教师队伍人数占比偏少。而且,独立学院的民营属性决定其会想方设法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本投入。

3、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自我特色

独立学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自我特色,普遍照搬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4、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缓慢

大部分独立学院没有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机构,没有按照独立学院特点和发展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缺少探索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独立学院应该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念、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多角度地运用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要积极辩证地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尝试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因材施教,用案例教学、专题报告会、专题讨论、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深入社会调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依据;其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信念追求;再次,明确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最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坐标。

3、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进行锤炼,实现独立学院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4、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引领作用的效果。独立学院要加强师德师风改造,着力培养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要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切实履行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神圣使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5、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校园文化精神内涵

独立学院应该加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体现自身办学属性特点的校园文化内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具体切入点和表现形式。这个具体形式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本质,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精神。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68.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

[3]李前进,陈祝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84.

第9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业精神 个性发展

1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2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

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

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

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 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

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2.3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

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

3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特点

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3.1 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能够以前瞻性的思维与眼光做出预测与判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动方案,以保持与变化着的环境的协调统一,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和忍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不断转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几乎始终处在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

3.2 对文化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使得许多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困惑,难以选择和研究个体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向。这种“文化不适应综合症”,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能力和生活信心。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须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始终把实践主体(包括个体、集体、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以我为主”,大胆批判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整合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辨清方向,确定目标,独立前行,开创一片新天地。

3.3 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

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命题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好学力行”,这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传统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重知轻行,片面地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掌握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认识世界的真理性固然重要,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没有实践,理论上的科学构想就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没有实践,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永远只能是精神的“空中花园”,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文化存在。因此,实践观念的有无,实践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现代人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在人们不断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同时,也有必要强调“实践、实践、再实践”。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尤其需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主体的本质力量。

4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该做的事。”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4.1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要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者精神的新型人才,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

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4.2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服务。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4.3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创立、创建学生能进行综合动手试验的外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并进而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主要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J].船山学刊,2004(3)

2 谢相勋.论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格──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使命[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