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精选(九篇)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

第1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人们对故宫价值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1年以前):作为皇宫的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中间虽经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保持了初时的格局。从1420年建成到1911清朝统治结束,491年间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并执政。皇宫是封建帝王政令的统治中心和豪华生活、奢侈享受的所在,因此总是力求宏大壮丽。如果说,秦汉宫殿主要是通过高台建筑形式追求“非壮丽无以重威”;那么隋唐宋元以来,则通过纵向排列,从空间序列上取得整齐、庄重、威严的社会效果;而紫禁城正是将以往的实践经验兼收并蓄,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宫殿建筑的典范。作为皇宫的故宫,是皇权的象征,是封建王朝的中枢所在地,成为鲜明的政治符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庄严、肃穆,也充满神秘感。

第二个阶段(1925年以后):作为博物院的故宫。故宫博物院以其宏伟壮丽的古建筑和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珍品名扬海内外。在一个较长时期,故宫博物院被定位为艺术类博物馆,人们相对重视的是故宫的艺术品。

第三个阶段(1987年以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不只是宏伟的古建筑,还包括珍藏其间的文物精品,它们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与中华文明成就的一个标志。同时,“文化遗产”观念的引入,突破了传统“文物”观念的局限,强化了遗产的环境意识、共享意识,以及全社会都必须承担管理和保护的理念,促使人们从“大故宫”的观念来看待故宫保护。

第四阶段(2003年以后):故宫学的提出和确立。随着对文物认识的深化、对古建筑的重视、对宫廷历史文化的挖掘、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逐渐认识到故宫不只是“中国最大的文化艺术博物馆”,而且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博物馆等特色,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宝库。郑欣淼在对故宫及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和定位、对故宫学术研究的现状以及80余年来故宫研究历史的调查与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故宫学。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丰富的收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不仅包括北京故宫及其所收藏的文物文献,而且包括那些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这是对故宫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地定位,重新规定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方向及学术研究的重点。从此,故宫研究进入到了自觉阶段。

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郑欣淼提出故宫学的同时科学地界定了故宫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郑欣淼认为故宫学的研究对象是故宫。具体来说,这里的“故宫”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紫禁城古建筑(故宫);二是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宫廷建筑群、古代艺术品及宫廷文化史迹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二者密不可分。故宫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大致来说,其研究领域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廷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和优秀传统。不只是紫禁城本身,以紫禁城为主体的明清皇家建筑是一个整体,宫室、园囿、祭坛、寺观、行宫、陵寝、藏书楼及王府等,是一个有统一规划、统一规制、统一管理的庞大的体系。二是文物典藏。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藏品150万件左右,其中85%以上为清宫旧藏,大部分是清宫的各类艺术品收藏。它们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蕴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及其丰富的史料。其中,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特别是许多艺术精品,都是流传有序的传世文物。三是宫廷历史文化遗存。宫廷是封建社会国家的中枢、朝廷的中心,故宫在491年中一直是明清两代国家的政治中心和24位皇帝的居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决策和发生。遗存至今的大量宫廷文物,不仅是研究明清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了解宫廷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四是明清档案。明清档案与殷墟甲骨、敦煌手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这些档案不仅长期由故宫博物院管理、整理,而且大多数档案本来就存在紫禁城内,与宫中建筑及各个机构连在一起;这些档案不仅与宫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而且是了解宫廷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五是清宫典籍。明清两朝皇很重视典籍的收藏、编刊,两朝皇室藏书除前代皇室遗存外,还大力搜索购求天下遗书,使皇宫荟萃了许多极其罕见的宋元明各代的珍本。六是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故宫博物院是在反对逊帝溥仪复辟的激烈斗争中由社会进步人士坚持力争并倡议成立的,成立后又受到北洋军阀的百般干扰,经历了艰难的岁月,本身有着不平凡的历程,与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分五次南迁到南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又分三路西迁至四川,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经历艰苦卓绝,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中的一部分被运往台湾,1965年在台北近郊外双溪建立了“故宫博物院”。北京、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同时存在,引起国际社会和两岸同胞的关注。这六个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最外面的层次为所有六个方面及与其相关的丰富内涵;中间的层次是紫禁城古建筑、院藏百万件文物及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最核心的层次是紫禁城。

故宫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上面所说的六个方面,而故宫学研究采用的则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建筑学、文学、美学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一是需要把院藏文物、古建筑和宫廷史迹这三方面作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来研究,防止孤立对待。这是最能体现故宫特色的研究。这不仅要求人们具有某类文物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与此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宫廷史知识以及其它知识。二是需要多学科协作,全方位展开。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都能对故宫的研究提供帮助,例如雨花阁,可从建筑式样、佛教造像、装饰彩画等不同方面入手,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要把人文与科技结合起来。由于故宫的文物藏品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内涵,需要不断地探求,例如武备、宫廷生活用具类藏品,既涉及工艺美术,更与宫廷史、文化史、典章制度等有关,而且随着资料的挖掘与研究视野的扩大,这种研究会不断深入。从多方面去探寻文物的价值,这是综合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需要把学术研究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例如陈列展览、科技修复、宫廷原状陈列等,既是实际工作,又需要通过研究成果来体现和提高。五是需要把研究与传承结合起来。古建筑的维修技术、文物修复技术、书画器物的鉴定方法等,都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弘扬。

在不断推进对故宫的综合研究中,郑欣淼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拓展:

第2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关键词】 建筑设计;美术;联系;区别

美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建筑,雕塑和绘画,绘画和雕塑实际上都服务于建筑,西方古代的艺术大师一般也同时就是建筑师。每个时代建筑与绘画、雕塑都是紧密关联的,比如洛可可时期的建筑追求华丽,很具有装饰感,同时期的绘画雕塑也同样,柔弱优美,缺乏力量感,装饰性强。19世纪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内饰带有象征感,诡异,当时的绘画有象征派;再比如极简主义建筑和极简主义绘画、雕塑等等。

在建筑美学设计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对称,尤其在建筑上,中国人习惯于视觉平衡的对称美,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普通民宅,几千年以来,中国人都一直默默遵循这一原则。而在西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过不对称为美,东西方两套建筑美学体系在这一点上泾渭分明。

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方,建筑所体现出的美术艺术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设计家、画家、诗人和社会改革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莫里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建筑系,在大学期间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莫里斯进入专门从事哥特风格建筑设计的乔治・斯特里特设计事务所(George Edmund Street)研究建筑。后来在1857年离开了斯特里特工作室,来到伦敦,开始他的设计生涯及拉斯金理论的实践。1859年莫里斯在布置他的新婚住房时,因为家庭富裕的他又是学建筑出身。于是冒出了自己动手设计住房及家具的想法。他请他的朋友菲利普・韦伯(Philip Webb,1831-1915)为自己设计房屋。起初韦伯画了一个对称结构的房子图纸给莫里斯看。由于莫里斯深受拉斯金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反叛思想,硬是把它改成了不对称的结构。也正是他这种反叛思想,在韦伯想要给房子墙面粉饰时遭到阻止。莫里斯直接就把红墙露在外面。这就是艺术史上至今依然赫赫有名的“红屋”。整个红屋完全没有学院派的清规戒律,从背面规划,而把建筑的正面作为次要因素考虑,同时整个建筑的内部结构完全展示出来了,建筑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与此同时,他们在设计屋子里的炉壁时,甚至将各种风格混在一起。莫里斯还动手设计了家具及壁纸,窗帘,帷幔的图案,并且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亲手刺绣完成,风格上都追求哥特式的统一。莫里斯设计的“红屋”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还强调设计应“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并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为全世界的设计革新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再比如,集古典、优雅、艺术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市维也纳,最具特色的当代建筑首推百水公寓。百水公寓是市政府在1983年委托奥地利艺术家百水先生设计的集合住宅。百水先生是个极度信奉自然主义的艺术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整个计划先由艺术家画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图,再由建筑师设法完成,公寓外墙起伏曲线的灵感来自高第的米拉之家,但是多了些色彩与植栽,由百水先生一点一滴以带有感情的手工逐步完成。维也纳的建筑精华浓缩了西洋建筑史几百年来的发展,而新一代的建筑也正在缔造21世纪的历史。

在中国本土建筑中,我们不能不提北京的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此,我们发现,中国古人认为建筑对称可以靠园林的多变来平衡;而西方园林则反之,严格对称、人为修剪的园林,使人们对建筑的倾斜视觉得以恢复。比较一下东西方美学,就可以看出不管平衡在前还是平衡在后,人类居住的愿望总体仍希望和谐。

总之,建筑等美术门类同属视觉艺术范畴,在构阁、形体、色彩、质感、肌理等造型风素的运用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创作的观念、思潮、风格及具体的形式处理常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建筑与作为纯艺术的绘画、雕塑等又有很大不同。建筑是实用或社会性的艺术.空间是造型要素,创作的基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及从事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因而有强烈的实用功能要求和工程技术性,审美及艺术表现仅是其构成要素之一,相比绘画、雕塑而言,建筑创作很受使用目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普遍审美意识的制约,而不象绘画、雕塑创作那样,有较大的自由性.作者可以较随心所欲地表现和进行创作实验。基于此原因,现代绘画、雕塑在艺术观念、形式美、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探索经常先行于建筑,并予建筑创作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分析、探讨建筑设计与美术的联系及特征,有助于深化对建筑创作艺术性、文化性的认识,从而获取创作启迪。

参考文献

[1]李洁 《建筑美术教学的和谐性思考》 长沙铁道学学院报 2009.9

第3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第4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实习时间:20xx年1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0年1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0年1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2010年1月16日 星期五 阴

“798”艺术区是来源于原有的工业厂房,被这些艺术家们改造的五花八门,各种风格的应有尽有,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岁月痕迹被巧妙地加以融合利用。有加一层扩大了使用面积的,有扩出了门廊增加了展示空间的。

晚上来到大家最熟悉最热也是最红的热点——鸟巢,“鸟巢”的设计和特点非常突出,他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整个建筑,抛弃了传统意义的支撑立柱,而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24根桁架柱托起了世界最大的屋顶结构,成就了全世界建筑业的一大壮举,所以,又被称为“人类建筑文明史上的惊人杰作”。

第5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视建筑为艺术的观点源起于西方。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就提出了建筑的三大原则“坚固、适用、美观”。[1](P16)在建筑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西方比较早地认识到建筑的艺术属性,虽然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包含较多的物质内容,因而处于艺术发展系列的最低层次[2](P8),而罗杰•斯各拉顿也承认,建筑是“政治性最强的艺术形式”[2](P9),但在西方文化历史上,建筑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雕刻、绘画、诗歌、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一起被归入艺术的发展系列当中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比如谢林、歌德、黑格尔、叔本华等,都有关于建筑美学、建筑艺术的论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充分表达了西方学者对建筑艺术属性的肯定。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从未把建筑作为艺术看待。《易经•系辞下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宫室”是中国古代对房屋的通称,泛指建筑。这段话揭示了建筑产生于人类最初遮风避雨的居住需要,带有明显的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特征。而这也是早期人类营造建筑的初衷。关于建筑,墨子有一段名言:“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墨子•辞过》)这段话同样表达了人类社会早期建筑的物质功能。大概中国古代人对建筑的理解,总是首先从其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方面切入。对墨子的这段名言,大多数人理解它是讨论“便生则止”的建筑节俭原则,实质上它更重要的内容在“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这一句上。墨子一贯主张节用,认为营造宫室便生即可,反对铺张浪费,而在这里却提出“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作为与“便生”相提并论的建筑原则。在中国古代,“礼”的含义非常广泛,既是礼制、礼法,又是礼节、礼仪,而不管是作何种理解,“礼”所具有的政治意义都是不容否定的。“男女之礼”是礼之大本,是一切社会伦理关系的基础;而“别男女之礼”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切伦常道德的基础,而且是制定一切政治制度的伦理原则。墨子把“别男女之礼”与“待雪霜雨露”相提并论,作为建筑最基本的营造原则,可见,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的理解,政治功能与经济原则是相伴而生的,建筑被纳入政治领域。《大戴礼记•朝事》云:“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三公之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也,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在中国传统礼制的规定中,“宫室”(即建筑)与“国家”、“车旗”、“衣服”、“礼仪”,同属国家仪典的范围,其重要性是在宗法礼制的基础上被承认的。据佛莱彻尔的看法,“艺术是一种诗意的(感情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但建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与其他纯艺术不同,建筑一般都具有物质性的使用功能,受到材料、结构等物质条件的限制,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完成,因此建筑艺术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属性。而且,根据建筑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结合的紧密程度,建筑艺术的精神属性也可以分成三个层级。最低层级是“坚固、适用”。这是与物质性紧密相关的,建筑首先必须符合其物质功能,带给人安全感与舒适感。中间层级是“美观、悦目”。这就“与物质性因素相距稍远,体现为在达到上一层级的建筑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谓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的处理,以造成建筑的形式美。”[3](P6)这一层级注重建筑的外在形式,如维特鲁威所说:“当建筑物的外貌优美悦人,细部的比例符合于正确的均衡时,就会保持美观的原则。”[1](P16)最高层级是“赏心”。它“离物质性因素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性质的环境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以达到渲染某种思想倾向性的效果。”[3](P6-7)进入到精神性的这一层级,建筑艺术才能真正超越工艺美学和技术美学的范畴,成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成为艺术学和艺术美学的关注对象。这一点非常重要,而恰恰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就像维特鲁威所理解的建筑原则,也是至“美观”即止。从以上对建筑艺术的精神属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赢得艺术的地位,但它绝不只是如西方人所理解的,只是对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的一种物质上的满足;由于建筑艺术被政治化、伦理化,所以中国古代人更加要把建筑纳入政治生活的领域,通过建筑的特殊语汇和表现手法,来表达其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观念,这不但无损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而且客观上还使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维特鲁威对建筑学的分类有明确的说明:“建筑学的内容是三项:建造房屋;制做日晷;制造机械。建造房屋又分为两项:其中之一是筑城和在公用场地上建造公共建筑物;另一则是建造私有建筑物。公共建筑物的分类有三种:第一是防御用的;第二是宗教用的;第三则是实用的。防御用的要预先考虑设计城墙、塔楼、城门,使其经常能够抵御敌人的攻击;宗教用的是建立永生的诸神祇的庙宇和神圣建筑物;实用的是布置供大众使用的公共场地,即港口、广场、浴场、剧场、散步廊以及其他以同样理由而在公共场地规划的建筑物。”[1](P16)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公共建筑物,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两大类型的建筑:实用性建筑(防御功能亦属实用功能,因此防御性建筑物亦可看作是实用性建筑物)和宗教性建筑。根据前述建筑艺术精神属性的三个层级,实用性建筑因其与物质性的紧密相关程度而处于精神属性的较低层级,而宗教性建筑则可以看作是处于建筑艺术的最高层级的,因此,宗教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重心,在西方建筑艺术中占主导地位。而必须承认,“与西方相比,中国宫殿建筑在艺术中所占的比重要大得多,不少艺术史家说,西方建筑是以教堂、寺庙为主体串起来的一部艺术史,而中国建筑则是以宫殿串起来的。的确,在中国古代,宫殿始终是建筑舞台上的主角,从未出现过时间上的断裂……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能存在并发展这么长的历史跨度,实在是很罕见的。在中国古代的任何历史时期中,建造得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每每都是宫殿。它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在它身上也最能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殊性格,宫殿不愧为中国古建筑的重心。”[4](P78)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宗教建筑从未取得其独立地位,更毋庸说“主导”了。占据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帝王宫殿。宫殿虽是帝王的居所,但却绝对不是纯粹的私有建筑物,而是具有普遍政治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是国家政权和君主统治权的象征。在中国这个具有两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度,帝王宫殿在建筑体系中的主导性是无可置疑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八年……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其壮,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悦。”在汉初国力羸弱、国库空虚之际,萧何大兴土木营建宫室,遭到了汉高祖的斥责,但萧何以“非壮丽无以重威”对应,高祖方转怒为喜。“重威”是壮其宫阙的根本目的,是王权至尊的象征。正是出于强化政治秩序的考虑,汉高祖和萧何才能不计较儒家的“卑宫室”和墨家的“节用”、“便生”思想,堂而皇之地营建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中国历代关于建筑的记载,以皇宫建筑的资料最为详尽,皇宫的营建是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的。由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萧何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就足以令汉高祖转怒为喜,庄严雄伟的宫殿虽然未必住得舒服,但却绝对能壮君威。统治者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出则见巨阙巍然,入则见高堂数仞,后车千乘,食前方丈,何等威风的排场!不由得统治者不自信自己确是高人一等,高贵威严的气质油然而生。而群臣百姓在宫阙连绵、鳞次栉比的壮丽景象面前,也很容易被其排山倒海的气势所威慑,敬畏臣服之心顿生。因此,虽然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儒家的“卑宫室”和墨家的“节用”、“便生”等学说,极力倡导经济原则和节约美德,甚至在宫殿建造问题上还有过关于节俭与侈靡的激烈争论,但历朝历代的“高台榭、美宫室”之举只有变本加厉而从无稍息,皆“重威”之政治考虑所致。诚然,“高台榭、美宫室”并非中国古代宫殿的专利。西方建筑史上比中国皇宫建筑更加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古希腊建筑就以“高贵的庄严,静穆的伟大”著称。比如,中西方建筑史上都有关于营造“通天之台”的传说。《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人类营造“巴别塔”的故事,说是上古时候,人类对变幻莫测的天空充满好奇心,于是商议着竭尽全人类的力量,协作建造一座能通往上天的“巴别塔”。后来,塔越建越高,连上感到震惊了。为了阻止人类这个计划的实现,上帝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使他们语言不通,彼此产生误解,终于使这场人类联合向自然挑战的行动半途而废了。这就是西方关于“通天之塔”的传说。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新序》曰:“魏王将欲为中天之台,许绾负插而入曰:‘闻大王将为中天之台,原(愿)加一力,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九千里,其趾当方一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为台趾。’王默然,罢筑者。”传说魏王想建一座中天之台,大臣许绾对魏王说:“我愿意助大王去建这座中天之台,但听说天地之间相距一万九千里,那么这座台光基址就要方圆一千里,大王您的国土还不够建这个台基呢!”许绾的劝谏终使魏王放弃了荒唐的念头。这是中国古代“中天之台”的传说。由此可见,中西方建筑史上,其实都有过“高台榭”之类的相似的建筑观念,但仔细分析可知,西人营建巴别塔的意图是通过建筑的手段,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多少有着张扬人类理性和力量的意味;而魏王欲建中天之台,却纯粹是出于帝王的一种奇思狂想,其目的只是想展示帝王的权势和力量,两者的含意还是有区别的。而如我们所见,历代帝王一方面倾其国力“高台榭、美宫室”,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搜罗天下奇花异草,用以营建秀美优雅的皇家园林,而许多帝王更加是不愿意居住在庄严宏大的皇宫中,只要有可能,就到皇家园林中颐养身心。可见,要说“高台榭、美宫室”是为君王居处所需,毋宁说它最主要是服务于“壮君威”的政治目的。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是官本位思想的根源,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点从建筑方面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时至今日,在中国各地,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建筑群通常是该地区所有建筑物当中最宏大、最威严、最有气派的,有鹤立鸡群之势,这就是“高台榭、美宫室”的流风遗韵。

第6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Winter Palace)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艾尔米塔什国立美术馆,它和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Tokyo National Museum)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并陈列着日本及整个东洋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由象征日本历史的建筑物构成,历来被称为“美术馆建筑与博物馆建筑的博物馆”。4个藏馆内的常设展不仅涵盖了日本2000余年历史中孕育的深厚文化,同时记录了亚洲其他主要国家的历史。

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

埃及博物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是一座具有 30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因这座博物馆以广为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Mexico 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 )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馆内收藏和展出的主要是印第安人文明遗存。开放于1964年9月。前身是1808年的墨西哥大学古物委员会。

梵蒂冈博物馆(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意大利罗马圣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宫廷。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艺术珍品,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 广大的梵蒂冈博物馆有六公里的展示空间,著名的西斯汀教堂就在其中,是欧洲排名第三或第四的艺术殿堂。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 Archadeolo-gical Museum)

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一样,雅典的国家考古博物馆是全希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不少文物出自希腊不同的考古地点,年代由史前到晚古时期都有。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并且藏有最丰富的古希腊文物。

土耳其托普卡匹宫殿博物馆(topkapi palace)

托普卡匹皇宫位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以东的一片高地上,向南可以眺望马尔马拉海,向北可以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在1465~1853年间,一直是土耳其苏丹初期的皇宫。如今,已成为土耳其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第7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一、古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概况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基本上是基于一种“预制”构件和“装配”式的工艺制作观念而来的。另外,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宋代起采用“模数”制,以“材”作为建筑构件的标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建筑学,这与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及向群体布局发展及占地不占天的建筑体系有其直接关系,所以中国古代施工速度、预制和装配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古代建筑的设计

大体上分两种:1.规划。从汉代起制定了设计图样和说明文件,这项工作古时由知识分子出身的“将作大匠”来完成。2.制作模型,后期用纸板做的模型称为“烫样”,这项工作大多由“匠师”来完成。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出身的建筑师,其一就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例如李春、喻洁等。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譬如宇文恺、李诫、阮安等,就属于这一类。《木经》一书有很多有价值的论述,例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一些片断:“凡屋有三分,其上、中两分,以梁、柱的尺度为准;下分即台阶的权衡,以荷辇前后竿的不同姿势为准。”这些规则,无疑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而来的,表现当时的设计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古代的设计,从生活、从实际出发,仍然是我们今天设计所需掌握的主要原则。同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模型乃至烫样等,均是宝贵的财富。从古人的设计分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古代有经验的木工———匠师,便是单体建筑的设计者,而如何对待和使用今天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有经验的科研人员乃至工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对保护遗产是大有益处的。

(二)古代建筑的施工

古代除了利用“平正”的墙壁来“侧画”施工图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前述的用按比例制作的模型来辅助施工。在施工时,模型不但可以准确地预知结构关系、材料的长度、大小和数量,对工人来说,模型比图纸更容易理解得多,按此施工自然更为方便。1.古代施工准备。除了估工之外,同样重要的是材料的准备,包括数量的计算,材料的选择、运输、储存。顺便说一下备料、储存非常重要,特别是木材、砖、瓦三大材,必须要备料储存,对施工大有益处,在这方面古人比我们做得好。譬如,明代朝廷在四川等地设常驻的采木官,其任务之一就是登记可以入选的木材的品种、尺寸、数量、分布位置,呈报备案,一旦需要,即可按记录采伐。入选的标准包括弯曲度。树干宜高大挺拔,盘折弯曲则不堪入料。明代掌管京城修建木材的储存为工部所属的神木厂(在崇文门外)和大木厂(在朝阳门外,均见《明水轩记》)。关于砖瓦材料,古代例为统治阶级优先享有。秦汉之际,设有专管机构,大抵何处兴造,即由该处自行设窑烧造。汉代砖瓦有“上林”、“左校”一类刻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砖瓦烧造属于“甄官署”。宋代则属于“京西八作司”之窑务[1]514。另外,明代初期,营造南京(应天府),其筑皇城和京城用砖,由沿长江的各省以劳役形式缴进;砖身均有印戳,列举负责的州、县官吏和具体造砖烧窑匠工的姓名,以作为验收时记录之用。以上说明,古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严格精细的,特别是选料,不仅有管理机构,而且有标准在先。所用砖料也有验收标准,所谓“坚莹透熟,广狭中度”,不得“色红泥粗”(见贺盛瑞《冬官记事》)。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思考在保护世界遗产前的准备工作中各项工作都做得如何?2.古代施工概况。在古代的具体施工中,只需有一个巧匠,古代称为“匠师”,我们现称为“工头”,他手中掌管一个建筑各部位的尺杆(按模型或图纸放大的尺杆),这个尺杆非常实用,并且能带来优良的质量和施工速度。古代木构架的制作,即按图纸或模型放大后,成批地预制构件,待高空安装,这些规范的木构件做工非常精细,榫卯吻合,必须达到高空作业顺利方可交工。特别是角科,“斗拱”的制作标准要求更高,因为这些小木作在清以前早期古建筑中具有承重作用,即承担屋面荷载传力的重要作用。在墙体的砌筑中,古代施工时对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青砖经过挑选后进行加工:首先磨平五面。留出砌筑面后,用凿子将五面剔成梯形,名为“五扒皮”。然后每层砖均为干摆,垫平后内灌“桃花浆”。古代对墙体施工质量的要求更是精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以前砖的产量较少,因此早期的砖要比木材贵重得多。古代的彩画施工,明以前均不做“地仗”,这是因为早期红松、楠木特多,而到了明末清初木材缺乏,高大的柱子需要拼梆外加铁箍,这样不美观,所以产生了“地仗”,即披麻搂灰。就是木骨外面的保护层。古代建筑木构上架及其他彩画部位,均采用矿物质颜料,就是油漆用的红色也为矿物质颜料,其主要特点是耐晒、延年。古代彩画的施工程序与现代基本相同,但对季节、气候掌握得十分严格。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施工,雨季不披麻,各种颜料多次研磨,胶和血料均用新调制的。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差距所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各项施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选料到施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业内人士常说,早期建筑质量好,特别是尚未动过的建筑和部位延年,均有一定道理,也就是说古人的工艺及其他方面要比我们现在好得多,非常有必要回头去挖掘一些有用的东西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

二、对沈阳故宫古今修缮活动的研究与评估

沈阳故宫是一座积累式宫殿建筑群。从天命十年(1625)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经历了158年漫长的始建、改建、扩建和多次的修缮活动。应当说故宫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修缮活动主要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始建于天命时期,二是清初天聪时期,三是乾隆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修缮,均有不同的修缮理念,从而形成了故宫目前尚存的满、蒙、汉等多民族建筑风格。

(一)始建于天命时期

故宫最早的建筑组群始建于1625年的大政殿与十王亭,呈现出满族最高的建筑水平,从大政殿坐中,左右外八形的旗亭排列来看,鲜明地反映出满族后金时期的政体———八旗制度。这一独特的布局应当说是满族的首创。但在各单体建筑的细部又含有多民族的建筑文化印迹。譬如,大政殿有汉族的斗拱和盘龙柱;在檐下又有藏传佛教的兽面、蜂窝枋及内檐的梵文天花等;在殿顶之上又有琉璃的胡人力士。大政殿整体观之,融入了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天命时期的建筑理念。

(二)扩建于天聪、崇德时期

始建于1627至1637年,其中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左右翊门、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以及大清门外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文德坊、武功坊等。(现存早期建筑)清初崇政殿前东侧原有“文馆”三间平房和西侧银库七间硬山式二层厢楼等一些其他附属建筑。从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寝区”即台上“五宫”均建于高处,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殿却低于宫近4米,又是满族首创。关键的是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开始吸收汉文化宫殿“前朝后寝”的整体布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因与“东路”天命时期建筑只相隔几年,从而可以看出皇太极“大内宫阙”的修缮理念。据史料记载,天聪五年,皇太极命扩建沈阳城,改原四门为八门,并新建钟、鼓楼等,以更加符合都城的规制。从上述天聪初年建新宫和改造沈阳城重大修缮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1.建新宫只是在整体布局上部分地吸收了汉宫殿文化,如崇政殿前的原建筑三间(平房)、西七间(楼房)很不对称,与汉宫殿有很大的不同。2.以硬山式作为正殿,低于凤凰楼歇山式的建筑等级,这说明满族在宫殿的建筑等级上有本民族的认识,与汉宫殿建筑等级很不相同。从当时崇政殿的精雕装饰来看,算是新宫中最华丽的,从抱头梁彩龙雕刻到檐下雕刻彩画以及琉璃墀头等,确实达到了皇太极时期建筑最高水平。因此说,满族在清初时,有其本民族建筑等级的排列方式,即以华丽、方位乃至体量等区分建筑等级。

(三)完善于乾隆时期

从乾隆十一年(1746)至四十八年(1783)在这37年间,沈阳故宫建筑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增建、改建等一系列修缮活动。1746年,为东巡所用,增建了东、西驻跸所两组建筑群;为建东所正门之需要,还将清早期西七间楼北侧两间拆移到南侧复建。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还将崇政殿前东西两侧不对称的清早期建筑拆除,改建了飞龙、翔凤二阁。同时拆除崇政殿前部分栏杆、踏跺,新建“月台”。并于乾隆十三年(1748)增设了日晷、嘉量。在此期间,还对崇政殿的内檐进行了重新彩绘。乾隆初年,对崇政殿的修缮应当说是规模最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提高了崇政殿的外观建筑形象,而且融入了汉宫殿整体配套设施,并完善了宫殿规制。一句话,就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修容祖先“旧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第三次东巡驻跸盛京宫殿时,“命重修盛京天坛、地坛,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2]其目的是为恢复陪都盛京原有的“坛庙之制”。新建太庙原址为明代所建道观三官庙景佑宫,为建盛京太庙,将其移建到德胜门内路东。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贮藏“四库全书”又增建了西路建筑。主要包括两部分:1.嘉荫堂及戏台,位于西路南半部,是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办小规模宴请和赏戏之处。这一组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东巡居住方位(保极宫)至嘉荫堂观戏的行走路线而规划设计的。乾隆帝由保极宫出来通过西游廊便门可直达嘉荫堂后门。2.文溯阁,位于西路北半部。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阁”之一的文溯阁,是仿明代范氏天一阁的形式而建,外观二层,内则三层。由南至北依次为宫门、文溯阁、碑亭、东西游廊、仰熙斋、九间殿等。乾隆时期增建的东、西驻跸所及西路建筑,总体来讲基本是“官式”做法,近似于同期北京清代的皇家同类型建筑。无论从其建筑形式、结构乃至彩画装饰等,均与故宫早期建筑及地方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乾隆时期大规模的增建、改建、扩建工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汉宫殿建筑文化理念带入到盛京皇宫,形成了以满、汉为主,蒙、藏等多民族建筑文化融合的积累式独特的皇宫。

(四)历史上沈阳故宫修缮保护概况

沈阳故宫第一次修缮,据王氏《东华录》和《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五年(1640),大政殿维修,其后历朝历代曾多次进行修缮保护。通过故宫历史上早期修缮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那就是康熙以前的早期修缮基本上保持了始建时满族建筑文化风格,这个问题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理念。另外,康熙时期新建特少,康熙十七年重建28间宫内仓及10间肉楼。康熙重建大清门外厢房3间、崇政殿西3间厢楼、崇政殿东7间厢楼。康熙五十六年,重建东牌楼内5间房。康熙五十九年重建大清门熬蜜房、炭楼(这些建筑现已不存在)。从上述修缮情况可以看出,康熙时期虽有些拆除和重建工程,但从整体上来讲还仍保留了祖先满族宫殿的建筑风格。故宫最大规模的修缮是在乾隆十年以后,乾隆朝几次大规模的扩建、改建、修容,从理念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首先是加强了原“中路”建筑两翼,修了东、西驻跸所。然后改造了崇政殿的外观形象,增加了“月台”和日晷、嘉量,并拆除了崇政殿前不对称建筑,修建了飞龙、翔凤阁。乾隆中期修了太庙,晚期新建戏台。这不仅完善了祖先“旧宫”的使用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改造满族“旧宫”。这是乾隆帝的最终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三路”并列的现有格局。乾隆之后,嘉庆九年(1804)故宫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修缮涵盖故宫70%以上的各路建筑。其中包括早期“两殿一宫”等主体建筑。再之后的修缮规模不大,间隔也不是很密了。从故宫历史上各朝修缮的概况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康乾不同的修缮理念以及嘉庆九年的大修,为我们今天的遗产保护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乾隆时期的修缮,如今还给我们留下很多成果和印迹,譬如:左右翊门及崇政殿内檐彩画、“月台”、日晷、嘉量以及大政殿内檐彩画,还有乾隆时期的“官式”做法等。这些均是与早期建筑相对比进行深一步研究的实物资料。另外,从故宫早期修缮间隔的时间跨度来看,足以说明古人的修缮质量。如果我们大胆地评估一下历史上的修缮,笔者认为乾隆时期要比晚期更好些。从实物例证来看,崇政殿和大政殿的内檐彩画,应当说是乾隆时期的艺术精品,无论从文化内涵、艺术构图、工艺技法等均属上乘。譬如崇政殿的内檐彩画,将清早期的“三宝珠吉祥草”彩画、以及“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将佛教、道教艺术图案也装饰在其中,而且工艺技法非常精细。总的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的、内容丰富的内檐装饰。大政殿内檐的“降龙藻井”以及梵文天花等更是独特少见的彩画装饰精品。从乾隆时期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修缮是故宫历史上修缮的顶峰。当前修缮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材料。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几大材(砖、瓦、木)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低,特别是由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的烧制不如20世纪70年代前的质量。胎、釉均不达标。砖风孔多、不细腻。急需找回原传统工艺。2.工艺做法。各工种的工艺本应按传统做法所施工,但如今老手艺人特少,学徒工特少,做法已现代化。譬如:夹垄灰不用生石灰淋灰,临时用袋灰,而且麻刀加得又少,根本做不住,一年就脱落。其他例子也很多,墙体磨砖对缝、下架“地仗”问题等等,均看不到师傅带徒弟了。3.管理。现在遗产保护的“监理”虽然有证,但很多不是专业人员。这是一个大问题,从主管部门到“监理”如果都是“官员”的话,试想工程质量会达标吗?另外就是修建经费不足,破损欠账太多,专业人员太少,没有学徒工。以上这些问题,必然影响遗产保护工程的质量,相关细节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笔者认为,我们从工艺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应向古人学点东西。

三、对现时遗产保护的思考

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威尼斯》指出:世世代代人们遗留的古代遗迹是人类共同财产。为后代保护好这些遗产,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威尼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并作出规定,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修缮范围内负责实施这一规划。虽然《威尼斯》因缺少东方成员参加而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但后来的《佛罗伦萨》和《奈良原真性文件》弥补了上述不足。总体来讲,东、西方已全面重视遗产保护问题,特别是现世界遗产理事会,对世界各国的遗产保护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顾一下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又做得如何呢?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影响保护遗产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办法应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总体来讲只能达到一般,同时却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上到下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费与保护所需规模不成比例,所以造成科学监测无法实施。在这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相当距离。

(二)建筑本体保护质量不达标。深入研究有多方面的原因:1.每年的保护经费5月份才到位,招投标1个月,待开工后雨季快到。2.没有提前备料的时间及其做法,开工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烧不出来。3.工程二包、三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工程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这些情况的出现,有管理问题,也有体制问题。

(三)保留历史信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历史信息如何保留?特别是与施工方案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保留?这个问题很重要。有的施工方案不严谨,没有查史料,或者史料查得不够便随意制定方案,结果造成历史信息流失。这个问题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须高度重视。另外,在遗产保护方面尚存在诸多“细小”的问题,譬如,资质问题、挂靠问题以及技术力量、各工艺做法等等,都是影响遗产保护和建筑修缮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从大的方面入手并与细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走上遗产保护的正轨。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1.首先从体制上先解决经费额度即数量以及经费到位的时间,不能影响开工的黄金季节。2.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应走下来到各省进行培训,培养遗产保护人才,现已出现断档的严重局面,这是事实。特别是古建保护方面的技术力量方面,辽宁省与山西、河北等相差甚远,必须加强。3.在具体施工保护过程中,严格按工序施工,掌握季节、气候规律,科学保护,同时要树立科学先进的保护理念不动摇,坚决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风格,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现有的体制下,笔者的实践经验是:今年做去年的工程,这样可以提前备料,考察施工队伍,准备技术力量,完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效果好得多。另外,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从中吸收其实用的精华部分。

四、结语

第8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可以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寄予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去欣赏作品中的美,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看生活的种种。

一、从感官上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每一幅画给我们的第一感觉都是来自感官上的,它的美,它的好都是通过眼睛去发现的。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能力。而且,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学生只需在自己看到作品时,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就可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能力,使自己在感受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进而在鉴赏中感受到艺术美的存在。

如在学习“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民间艺术。如:唐山皮影,天津民间彩塑艺术――泥人张,民间剪纸,年画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民间的艺术,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见到这些艺术,甚至一些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些民间艺术中包含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艺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民族艺术,增强民族情感。一张张图片的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使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对美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自由评论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每个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审美观是得不到发展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评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共同交流思路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真正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逐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学习“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故宫,通过故宫建筑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从中了解皇权至上的体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所以,在授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故宫的全景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宫建筑特点的感受。此时有学生对故宫的柱子进行了观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故宫柱子上的刻龙,简直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不难看出,建筑师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时代,古人的技术竟然如此精湛。还有同学从故宫的格局、彩画、优美的屋顶等方面进行了鉴赏,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鉴赏,让每个学生在听取他人的鉴赏结论过程中,补充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理解作者的绘画用意中提高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绘画中所要展现的想法,让作者的作品价值可以流传下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让作者所赋予作品的价值得到流传。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绘画时的真正用意,发挥想象力,结合作者当时的背景,揣摩作者的想法,展现作品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授课时,我们经常犯的毛病是仅让学生记住该作者的绘画风格:此画展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其实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学生失去鉴赏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不到锻炼。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力亲为,真正地去感受作品的含义。

如欣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寻找作者绘画时的背景,自由地揣摩作者的含义。让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结合的《沁园春・雪》去体会作者山水画的豪迈,让学生感受那愈显出山的高峻;让学生感受,深秋群山已是一片红林浸染的景象。

第9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

在我看来,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故宫不单单是一座皇家宫殿,也不单单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而是将建筑、文物、典籍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整体。可以这样说,故宫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一直认为,人们走进故宫,不应该只是为了来“看皇帝”、“看皇帝住的地方”,在这里,其实你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从萌生到发展、到辉煌的文化链。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表达,故宫都有收藏。这一点,过去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很多人都觉得故宫的藏品只是清宫,或者说明清皇宫的收藏。其实并非如此。这座皇宫里的收藏,是历代帝王收集的最终积累,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未曾中断的文明。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经康乾盏世之后,皇家的收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宫成了天下艺术财富的大仓库。

另外,故宫最为人们瞩目的皇家建筑,也是文化整体里的一部分。故宫的建筑群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闲、娱乐等各种功用,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和营造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古代东方建筑的典范之作。一条中轴线、金色的琉璃瓦、朱红的高墙,故宫的一砖一瓦都将皇权、礼制的语言铸造在其中。故宫的建筑是以凝固的形态,留住了历史的精神气质。

这正是建筑文化的深意所在。故宫是皇宫改建的博物院,这就意味着它还有一个其他博物馆不可能拥有的特点――故宫藏品中有许多是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不曾分离的。这也是建筑与藏品形成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整体”。

去年李敖来故宫,参观完之后,他由衷感叹:“过去我说大陆故宫有宫无宝,台湾故宫有宝无宫。我认为我错了。要为此忏悔。”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与文物本身相契合的历史地理环境,这是流失出紫禁城的文物所不具备的特点。这种文化的整体含义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故宫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故宫博物院为什么选在10月10日成立?这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日子,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当时发言的人说,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就意味着,谁要破坏故宫博物院,谁就是要破坏共和政体。皇家的宫殿变成最大的国立博物院,皇家私藏变成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个变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一个标志。

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只有传播才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可以这样说,故宫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为了使故宫保持长久的鲜活生命力,近年来,我们做了两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建立了一门关于故宫的学术――“故宫学”。

用中华文化的精神,建设新文化

应该说,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阶段,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应简单地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待故宫。

关于故宫的争议,其实一直存在。以前就有人说过,故宫是地广人稀、封建落后,要在故宫里面开一条贯穿东西的大马路,甚至还有人提出要拆掉故宫。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我很反对有些人一提起民族历史文化,就必扣“糟粕”的帽子。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过去的一切都不好,要加以彻底排斥、否定,都要去搞臭。对传统文化要有科学的态度,要进行扬弃。近代中国文明的确有过一段相对落后的时期,这一点我们不可回避。但是,中国文明的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中华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好的。这些基本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建设新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一些最深的根基,正是这个根基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

我们要做的不但不是丢弃传统文化,割裂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而且是要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去建设新文化,去推动新文化的不断革新。

可以说文化是不同国家的人相互区别的基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当珍视自身的文化基因。一个民族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征,才能保留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面对民族文化,万万不能丢了“温情和敬意”

我一直都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你自己对本国的文化都不尊重,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呢?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任何一国的国民,对其本国以往的历史,应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面对民族历史文化,我们万万不能丢了这份温情与敬意。

以前,国宾车辆是可以开到午门里面的,车子就径直上桥驶过内金水河。大家看了都很心疼啊!怕桥受不了。

我们跟有关部门说,这条规矩必须得改,车子进入午门后就必须停下,外宾应当步行走过内金水河。当时他们说这已是多年形成的惯例了。我就说多少年都得改!车子长驱直入不是外宾的要求,是咱们自己定的规矩,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文化尊不尊重的问题。最后,有关部门统一把这个老惯例改了。

博物馆是不追求盈利的,它是一个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开放的、永久性的机构,它的功能在于对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见证物进行研究、收集、整理,特别是为教育、研究、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我们是在守护文化,怎么能利润挂帅?

过去故宫的厕所也都是收费的,一年光厕所就能“创收”500多万元。现在全部免费开放。以前游客参观珍宝馆,要买一双2元钱的环保鞋,说是保护建筑。有游客问,你们工作人员自己怎么不穿?后来我一了解,这件事情纯粹是少数人发财,我们就坚决废除了这个环保鞋。其实环保鞋不是维护古建筑的根本办法,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们要实事求是。

故宫是属于世界的,是人类共同的艺术文化宝库。故宫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使命。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它,也希望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对故宫葆有一份温情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