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歌曲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歌曲教学方法

第1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一、故事导入

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

所以老师要用丰富饱满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和歌曲内容相符的一段故事,使学生的情绪迅速与作品拉近,引发他们想唱歌的欲望。如:教材第三册《小麻雀》,导入时我首先设问:大家谁见过小麻雀?谁来讲讲你和麻雀的趣事?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同学们争着想讲。我就采用“三讲”法。由“分组互讲”到“抽生讲”再到“教师归纳讲”这三个环节。既体现了师生互动,有放有收,同时使学生了解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讲述小麻雀的故事,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学习新歌曲。

二、律动参与导入

律动是以发展学生协调性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学生在伴随着音乐的活动中,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一定的形象,通过表演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趣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歌曲的时间距离和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歌曲教学。如:教材第二册《多么幸福,多么快乐》新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藏族舞的律动,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环境 ,引导学生展开情景联想,缩短学生与歌曲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达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角色扮演导入

角色表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变换成与歌曲内容相符的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新歌曲的距离。如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我先放一段《摇篮曲》,并轻柔地说:“夜深了天上的星星月亮都困了,小动物们也都累了,停止了歌声,我们家的小宝宝也睡着了。”老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轻轻地抚摸着孩子们说:“孩子们请闭上小眼睛,让妈妈的歌声伴随你进入甜美的梦乡。”由于老师角色的变换,话语中时时透露出像妈妈一样真挚的情感,给学生以温馨与关怀,孩子们渐渐进入情境。这时教师弹奏歌曲《小宝宝睡着了》的旋律,再进行新歌曲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欲望与浓厚兴趣,更能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形象思维等能力。

四、逸闻、趣事导入

老师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名曲、逸闻、趣事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助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材十一册《摇篮曲》,在学唱前,教师问学生:“你们说说一盘土豆能值多少钱?”再问:“你们知道曲谱、菜单、土豆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很惊讶、有疑问,会很想知道,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就把舒伯特在菜单上写出《摇篮曲》的经过向学生讲述,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五、儿歌朗诵导入

儿歌以其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恰当好处地运用儿歌导入,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小画家》时,伴着舒展柔美的音乐,我朗读道:学画画,小宝宝,学画画,大蜡笔,手中拿,画小鸭,叫嘎嘎,画小马,骑回家。学生们的思维很快地进入了恬静的意境中去,很快就导入了课题。又如在教学听赏《洞庭鱼米乡》时,我朗读道:天蓝蓝,水茫茫,洞庭湖,好风光。棉花白,稻浪黄,杨柳绿,莲子香。大雁飞落芦苇荡,水中蹦出红太阳。爸爸下湖把网撒,一网鱼来一网粮。把学生带到了江南鱼米水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观图、想象导入

通过观察图画有目的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创造了条件。如我在教学《堆雪人》一课时,我先展示第一幅冬天下大雪的挂图,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然后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最想干什么?”学生们兴奋地说:“打雪仗、堆雪人”。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歌曲的兴趣非常浓厚。

入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课内容去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2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民歌;地方戏曲;应用

引言

民歌及地方戏曲作为艺术形式,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区中生成,是人们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从艺术层面分析,声乐教学与民歌及地方戏曲本质意义上密切相关,民歌及地方戏曲以其题材宽泛、内容丰富的特征,成为声乐教学中的有力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声乐学习能力,进而彰显出高职声乐教学的育人价值。因此,研究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十分必要,不仅是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培养的需要,也是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

一、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现状

(一)师资力量匮乏声乐教师是学生声乐学习的引领者,有助于学生学好声乐课程知识。但从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现状来看,高职民歌及地方戏曲师资力量缺乏,影响到民歌及地方戏曲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高职声乐教师大部分在学习欧洲唱法体系下成长的,许多教师由于不了解或者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之甚少,在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教师民歌及地方戏曲教育效度不足,使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停留在形式,没有达到根本性教育效果。

(二)学生本土知识匮乏从教育层面来看,“教”与“学”自古以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声乐教育实施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融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民歌及地方戏曲教学能力,更需要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了解,以此在教师的启迪下更好地感受民歌及地方戏曲作品内涵,进一步培养自身声乐学习能力。但从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现状来看,学生本土知识匮乏,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之甚少,不利于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的学习。

(三)声乐教学方法单一在高职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增强、激发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同理,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也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从当前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现状来看,声乐教学方法单一,不仅影响到两者教育资源的融合,更使学生学习声乐知识以及认知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兴趣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认为教育资源繁多,对自身学习形成压力,并没有认知到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声乐教学中的根本性教育意义,影响了高职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运用大都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传递声乐书本课程知识、民歌及地方戏曲文化知识等,使部分学生教学参与兴趣不高。

二、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民歌及地方戏曲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其生成于民间,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生活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普遍运用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对人们思想认知造成一定的影响,削弱本土文化的地位,影响了本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这对人们生活、国家发展造成不良的冲击。而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传递民歌及地方戏曲,可以让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具有正确的认知,增强学生文化探析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知晓民歌及地方戏曲更好地挖掘本土文化,以此促进本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必定会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背后的文化知识一同编排成声乐课程教育形式,通过教育路径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使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人。

(二)丰富声乐教育资源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起到丰富声乐教育资源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声乐知识、技能的传递,很少根据书本声乐知识向外延伸声乐相关知识,使学生声乐知识学习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而民歌及地方戏曲诞生于民间,题材广阔,故事情节丰富,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对学生基础声乐知识的学习起到辅助性作用,助力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升。因此,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能够丰富声乐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声乐视野,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

三、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声乐教育思想认知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需要转变声乐教育思想认知,重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融入,以民歌及地方戏曲拓宽、创新声乐教学形式,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首先,声乐教师重视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深入研究民歌及地方戏曲与声乐教学,找寻两者相融合的切入点,推进两者的融合,实现民歌及地方戏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例如:研究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教学知识,立足于声乐课程教学形式,根据声乐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民歌及地方戏曲中内容,推进声乐课程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内容的衔接,一同教育、引领学生;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民歌及地方戏曲宣传力度,不仅提升教师更提升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认知,理解、了解民歌及地方戏曲,激发学生探析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欲望,以此促进本土文化的弘扬;最后,在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根据声乐教学形式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教育需要促进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声乐教育氛围,以环境感悟、带动学生声乐学习积极性,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

(二)创新声乐教学方法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需要重视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方法,推进声乐教学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相融合,以此丰富、拓宽声乐教育形式。基于声乐教学的开展,包含理论与实践教学部分,在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中,应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不同,分别促进声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不仅丰厚学生声乐理论知识,更强化学生声乐实践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从声乐教学层面来看,只有推进声乐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够实现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的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声乐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民歌及地方戏曲导向,重视探究性、思维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诸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多元化声乐理论教学方法,推进声乐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相融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知晓本土文化内容。针对声乐实践教学的开展,以民歌及地方戏曲为基础,重视学生声乐基础技能的训练,实现训练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声乐演唱能力。例如在声乐实践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引领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加强学生声乐表演、演唱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声乐知识更好地进行运用,以此为学生今后发展、就业奠定基础。

(三)促进多元化声乐活动的开展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应借助民歌及地方戏曲教育优势,推进多元化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首先,整合民歌及地方戏曲资源,促进民歌及地方戏曲改编,实现民歌及地方戏曲现代化,满足师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学习、认知需要。民歌及地方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在时代的发展中生成的,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生活愿景,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艺术、情怀是不同的,民歌及地方戏曲要想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弘扬,需要进行一定的改编,使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在民歌及地方戏曲改编中,一方面要考虑当代人的审美观;另一方面要考虑民歌及地方戏曲伴奏配器的选择,实现伴奏、配器选择多元化;第三方面要考虑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相融合的艺术特性,以此改编成符合学生声乐学习需要的艺术形式,辅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知识;其次,高职院校,依托于声乐教学形式,推进多元化民歌及地方戏曲活动的开展。诸如:民歌大赛、地方戏曲竞赛、声乐演唱会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知晓更好的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内容;最后,高职院校以艺术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推进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有效运用与普及。

(四)优化师资队伍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应提升教师民歌及地方戏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综合性发展,以此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首先,重视师资队伍构建,立足于民歌及地方戏曲形式,选取专业化教师担任高职院校声乐教师,向学生传递民歌及地方戏曲。其次,高职院校加强教师培养,以民歌及地方戏曲为导向,构建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使教师通过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此为学生更好的开展声乐教学,并且推进民歌及地方戏曲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第3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英文歌曲 意义 运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English Class

WANG Lei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Tongliao Vocational College,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Abstract English song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by listening to the song,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level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rain students' moral and humanities.

Key words English songs;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 notes

1 高职高专英语听、说现状

听、说在传统的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的水平这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传统的听力及阅读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要想把听力的课堂组织的活泼生动,引入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 英文歌曲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听说水平也参差不齐,容易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甚至惧怕,对于枯燥、冗长的单词记不住。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对,最后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样,教师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英文歌曲正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一次偶然机会,笔者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英文歌唱得很好,该生基础很差,却对欧美的音乐十分感兴趣,这让笔者很受启发。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认识,而且,学生也容易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去琢磨、研究,甚至模仿、学习。因此,教师就要创建这样一个轻松、有趣、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的环境,为学生传授更多的感性知识和感性的材料,为学生搭建起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英文歌曲教学,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把歌曲和英语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用听歌的方法,对歌曲里面的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作出解释,使学生能够想象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的意义,从而达到在欣赏歌曲中学习英语的目的。同时,听英语歌曲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与歌曲相关的歌手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些歌曲背后隐含的文化知识。好的歌曲能让学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很多的英语歌曲都有非常强的思想性、知识的科学性和歌曲的丰富性。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感受英语在思想和情感中表现出的意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目的。

3 英文歌曲在课堂上的运用

首先,英文歌曲题材多样,如爱情、亲情、励志、战争、政治等。选择歌曲时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还要考虑到选用该歌曲的目的。要选择有意义、乐观向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歌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促进的作用。常用的教学方式如下:

以英文经典歌曲“昨日重现”为例,歌词是这样的:when I was young,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lim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3.1 听歌曲,体会歌词大意

在听第一遍前,让学生思考歌曲大意,体会歌曲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听第二遍,边听教师边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这首歌曲是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的插曲,入围了奥斯卡百年金曲。理查德・卡朋特和约翰・贝迪斯为回应七十年代早期的怀旧风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夺金单曲在美国和英国两地都取得亚军的成绩。现在这首歌已成为永恒畅销单曲之一。这部名叫《生命因你而动听》的美国电影,讲述的是音乐家荷兰先生始终追求并热爱交响乐。但是由于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去高校教音乐。就这样,他把自己近三十年的时间都献给了音乐教育事业。最终,他喜欢并爱上了所从事的事业,并为自己能够培养千千万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改变他们的命运而骄傲。同时,他也通过学生及家人明白一个道理:生命中有些事情并不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而执行,我们应该努力接受,进而为之奋斗。在理解了歌词大意及时代背景之后,听第三遍,让学生试着把歌词默写下来,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歌词含义,学习英文歌曲,提高英语的目的。

3.2 改变歌词形式

首先,教师把歌词做成PPT,按照完形填空的模式,把其中的若干单词略去。可让学生听三遍歌曲。第一遍,了解歌词大意。第二遍,在空缺处填上所听到的单词。第三遍,把歌词和歌曲结合,自测所填的单词是否正确。如果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听的歌曲。或者进行首字母练习,给出每一句歌词的首字母,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把整个单词拼写完整。或者在听完歌曲后,让学生试着把歌词翻译出来,以锻炼他们的翻译技巧。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记住单词及句子的含义,比死记硬背更加有效。

3.3 听歌曲,将歌词排序

在听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将歌词的顺序打乱,还以歌曲“昨日重现”为例,教师可将其中的第二句歌词变成times happy ago so long those such were and not,学生在听完两遍歌曲以后,就能够按照所听到的歌词进行排序。此外,教师也可以把歌词打乱顺序后给学生做出几个选项提供选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又可以轻松地记住歌词,培养语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

4 运用英文歌曲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英文歌曲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这是值得发扬的。但是,在整个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辅之其他方法。这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用这种单一的方法提高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各种形式丰富教学,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4.2 对英文歌曲要进行有效的筛选①

认为凡是英语的歌曲都可以用于教学的想法是错误的。笔者的建议是在选材这方面,要选择思想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歌曲。欧美流行音乐流派很多,歌曲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在校学生。英文歌曲的选择和课堂活动设计,应注重与基础教材相互补充。

4.3 对歌曲要进行简单的评价

课堂上播放英语歌只是让学生听听就算了,而没有对此歌曲进行任何评价和学习,这样只能起到娱乐的效果,却没有实现“学习”的目的。评价和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学习这首歌曲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如“昨日重现”就是作者一生对音乐的追求,这些内容的歌曲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英语的热情。二是有些英文歌曲为了让歌词和旋律相和谐,歌词往往比较口语化,甚至还有些跟语法规则不一样的现象。如gonna(= going to), wanna(= want to), gotta(= have/has got to), ‘cos(= because)等等书写并不规范的单词常常出现在歌曲里。②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并告知他们要从流行歌曲的角度来看,这些就是可以理解得,能够接受的,但也要告诉学生如果在书面表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出现类似这样的错误,更不要为追求潮流,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注释

第4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高校;声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54-03

在探讨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及意义。中国艺术歌曲目前来说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一般情况下是指作曲家积极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将我国传统的音调和民族声乐进行有机的中西结合,从而创作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刘雪庵的《红豆词》。

一、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艺术歌曲是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民族特色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它不是对西方艺术歌曲的照搬与挪用,而是通过西方的方法和技巧将我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展现出来,其本质和灵魂仍然是具有深深的民族烙印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唐诗》、《宋词》、《诗经》、《汉赋》等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果,成为了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中国艺术歌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使学生传承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另外,我国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国艺术歌曲时,都将浓烈的民族精神融入其中,如刘文正的《大江东去》和黄自的《赠前敌将士》都将自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融入作品之中,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作品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感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中国艺术歌曲是一种音乐艺术,它结合了中西方文化和艺术中优秀的部分,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和东方的韵律之美以及融合作曲家们热烈而饱满的精神与情感,反映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态度与特点。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从中国艺术歌曲中既能感受到西方艺术的美,也能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美,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中国音乐大师们进行精神交流,接受着精神的洗礼,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接触的多了,其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也会随着积累而增强,可见中国艺术歌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三)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好的艺术形式同样需要好的表演者才能够将其魅力和精髓展现出来。中国艺术歌曲也是如此,不仅需要优美的韵律和内涵,还需要表演者通过自身的形象、技巧和演唱将其表现出来。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一般都需要通过意大利语中的A、E、I、O、U这五个母音来进行发音训练,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化缺乏了解和认知,而普通话中又没有相应的发音,给W生的训练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中国艺术歌曲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中国艺术歌曲往往结合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和方言发音特征,如《槐花几时开》这首四川民歌中就涉及大量的方言发音,非常适合学生用来进行练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艺术歌曲结构简单、调式较小,题材丰富,不仅适合初学者进行发音练习,对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也能够提供许多选择。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自身歌唱能力会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中国艺术歌曲价值认识不到位

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之初便带有浓厚的西方特色,加之近年来西方发展迅猛,文化输入十分强势,对于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众多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也都不可避免地采取西方的教学方式,对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很多高校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认识非常不到位,在课程编排中也是以西方艺术歌曲为主,将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一种辅助课程或是选修课程来学习。这些高校都没有意识到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学生也就更加感受不到中国艺术歌曲所带来的诸如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提高歌唱能力等一系列优点,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没有将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重要学习资源来利用。

(二)对中国艺术歌曲内容选编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高校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内容选编和组合还很不合理。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外国艺术歌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压倒性地胜过中国艺术歌曲,学生的声乐学习也大多以外国艺术歌曲为主,对中国艺术歌曲都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境界。另外,在课程的组合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中国艺术歌曲结合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地方特色,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文化素养是无法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意义和所传达的精神的,然而很多高校仅仅编排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教学,学生仅仅只知道怎么唱中国艺术歌曲,而无法对其深入了解,无法将其精髓和灵魂展现出来。这些教学内容选编和课程组合的不合理都给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对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资源挖掘不足

我国目前在中国艺术歌曲教学上之所以取得的成果不甚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学资源的挖掘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国艺术歌曲本身就对作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作曲者在文学、语言学和史学和音乐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造诣与领悟才能够创作出质量较高的歌曲作品,然而我国能够满足要求的作曲家少之又少,这也就造成了教学资源困乏,缺少大量的精品作品来为教学提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不够重视,在对中国艺术歌曲进行挖掘时也不进行深究,往往都选取诸如《大江东去》或《我住长江头》等为广大师生传唱的歌曲来作为教学资源,对于新作品的赏析和挖掘还很不充足,没有给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资源补充新的血液,缺乏创新,使得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资源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形成深刻的认识。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歌曲从诞生到发展到繁荣都与中国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国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各高校和教师必须明白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深切地认识到中国艺术歌曲中蕴含的价值,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好处。高校应当通过讲座、开设课程、邀请名家开展交流会等形式使广大师生了解到中国艺术歌曲所带来的传承民族文化、提升音乐感知能力、提高歌唱能力等价值,对中国艺术歌曲高度重视,引导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和学习之中,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声乐教学和中国艺术歌曲共同发展。

(二)在声乐教学中合理编排与组合中国艺术歌曲

上文中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内容编排与课程组合还很不合理。这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在声乐教学中合理编排与组合中国艺术歌曲。首先,在教材的编排和内容的选取上,不应该仍然“重洋轻中”,应当加重中国艺术歌曲在教材中的比重,在形式和题材上也应当选取更加丰富的作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艺术歌曲,学习并传承中国艺术歌曲。其次,在课程安排上,不应当仅仅只安排声乐教学,学习中国艺术歌曲不是仅仅有着歌唱能力就足够的,还需要给学生安排适当的传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学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气质、内涵和歌唱能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全面均衡地发展。

(三)加强对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出现众多问题,与教学资源的匮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来改善这一问题。第一,在师资建设上,高校应当聘请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国艺术歌曲艺术家和表演者来任教,在师资力量上投入建设,这些高水平的艺术家们有着更多的积累与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中国艺术歌曲训练。第二,在教材的开发与编排上,各高校当联合起来,聚集各高校优秀的声乐老师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为我国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也为教材的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而不是多年来一直都使用那些渐渐与时代不符的歌曲。

(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艺术歌曲

学生是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主体,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应当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艺术歌曲。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不同的学生在音域、音色、声音性格、气质上都不尽相同,而中国艺术歌曲又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教学时应当结合学生和歌曲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唱水平,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高质量地将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精髓展现出来。

四、结语

可以说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文化和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应当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虽然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但通过广大师生的努力,中国艺术歌曲定能够在声乐教学中取得其应有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高冠男.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音乐时空,2015(23):117.

〔2〕宁丽丽.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6(03):90.

〔3〕薛娇.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24-125.

第5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目前,新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有些教师较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眼中无儿童……鉴于此,提出了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一、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我们本着“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的程序,让幼儿从“多渠道参与”、“多角度感受”,从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在不断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1.选择多元的教育材料,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

我们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即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资源库、民歌歌曲资源库、外国优秀歌曲资源库、时尚流行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

2.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确立了歌唱活动材料选择的定位后,我们借鉴、融合了许卓娅的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学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学策略

1.优秀儿童歌曲的教学策略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这类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与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

2.音画转换法。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促进幼儿的创新精。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国歌曲的教学策略

为培养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通过我们的多元教学模式,幼儿不仅能轻松地学会演唱,还引发出幼儿对国外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系列的生成活动。

(1)游戏协作法。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背景的游戏情境,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欢快的气氛,让幼儿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

(2)填充创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点及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来学习演唱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借助图片、幻灯、媒体等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养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

(4)唤醒自主法。通过幼儿提供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风格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都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将提升幼儿的艺术素质,并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时,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1)发掘笑料——多种表演法。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如山东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讲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针对这类语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超级秘书网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将会给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带来终身益处。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适合采用此方法。

4.戏曲的教学策略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我们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诗韵交融法。将唐诗与戏剧曲调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唐诗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诗风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

(2)角色体验法。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中生、旦、花脸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老生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学策略

时尚这一词正在逐渐被现代人士认可,我们改编吸纳了一些流行歌曲,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爱住我家》、《波斯猫》,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文化互动、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音画时尚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幼儿通过欣赏MTV、FLASH、MP3等形式学习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总之,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减轻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负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幼儿情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成为“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下,使幼儿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让幼儿在关注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卓娅.艺术.

[2]曹冰洁.试论音乐教育新理念.

[3]曹冰洁.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第6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聆听;演唱;创作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的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的更旺。让学生更好地接触音乐,更多地参与音乐,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与享受。笔者认为,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是通向美妙歌声最便捷的道路。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聆听、演唱、创作三部教学法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效果非常明显。

一、聆听

聆听是要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艺术之美。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打开学生的耳朵,激发学生对音乐聆听和欣赏的兴趣,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唱歌以前先静静地聆听和欣赏歌曲,让他们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歌曲的美妙、体验歌曲描绘的情绪、理解歌曲的意境、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求知、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最终为学好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铺垫。

打开学生的耳朵,目的就是让他们多聆听,并且还要反复聆听,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学生自然会慢慢学会唱歌。然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聆听质量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准确掌握教学目标,探寻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让其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歌曲的旋律,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深刻理解歌词内容,进而达到会唱歌曲的目的;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准确掌握歌曲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探寻良好的解决方法。比如:面对很难理解的歌词,可以在聆听前进行有目的的设问,加深学生的重视和注意,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歌词的目的;面对难以掌握的歌曲旋律时,可以边听音乐边划旋律线参与学习歌曲。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聆听歌曲中参与其中,还更加明确了聆听的方向和目的,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够准确地分辨不同音高和节奏结合起来的旋律,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丰富内容和真挚感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同教育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对音乐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而言,多媒体资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优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有效运用和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和勇于创新。

二、演唱

演唱就是培养学生唱的习惯,在唱齐歌曲中感受音乐之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发挥力,达到唱美歌曲的良效。

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反复的齐唱并不能有效激发他们对歌曲演唱的表现欲望,更不足以表达其情感的积极发挥。所以,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多样化、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到唱歌中去。依据歌唱教学的实际进度情况,在钢琴伴奏下进行齐唱适合初步学会歌曲时采用。在音响伴奏下的齐唱适合完全学会歌曲时采用。在无伴奏下齐唱适合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时采用。此外,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歌曲,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选择齐唱与拍手和做简单律动同时进行。根据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对歌曲掌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齐唱和打击乐器伴奏同时进行、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和齐唱同时进行、部分学生舞蹈表演和齐唱同时进行等方式。

三、创作

创作就是唤醒学生创新和创作的思维,在唱美歌曲中表现音乐之韵。在新课改要求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作思维,使其歌唱的有韵味,有感染力,那么如何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作思维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音色演绎法

这主要是指导学生利用自然的声音和弱声高位来学会唱歌,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情感的歌曲。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用有控制而柔美的音色演唱歌曲《雪绒花》,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银色的雪花优美轻盈飞舞的姿态,再模仿用踮起脚尖的舞步体验轻盈的感觉。此时再开始唱歌,学生就会自然用轻柔的声音来唱歌。

2、情感演绎法

这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歌曲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寻找情感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容易让学生抒发出音乐的感染力。音乐由情而发,情由音乐而动听。只有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教学氛围里,在音乐与师生的情感互动中,才能让他们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音乐之美妙、感受音乐之情,并在情感的共鸣中寻求美的体验,从而实现美的升华。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准确把握所选歌曲的风格、题材,并正确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情感、力度来表现歌曲,长期下来,学生就能够不断提升唱歌技能,达到歌唱美的目标。与此同时,这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唤醒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使他们对歌曲演绎出不同的表现和感受,从而也能更好地展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表达和风采。

有人说,最上乘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音乐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和谐发展,这也是新课程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锋.Do Re Mi唱歌教学方法探与究―浅谈课程音乐听、唱、创三部教学法[J].音乐天地,2015.11.

[2] 项雅丽.让歌声更美妙―探寻小学音乐课堂“唱好歌”的有效方法[J].中国音乐教育,2014.07.

[3] 崔惠英.让每个孩子都快乐歌唱[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4.

[4] 李军.高职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0.12.

[5] 邱冬艳.唤醒“沉睡”的耳朵用心聆听音乐[J].教师,2016.01.

第7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歌曲演绎的特点 歌曲演绎的地位 歌曲演绎的训练 声乐教学

歌曲具有扣人心弦的魅力,主要表现在旋律的跌宕起伏,时而高亢、时而温婉的旋律起伏变化,表现出演唱者的情绪,构成了一首歌曲的情感趋势,使观赏者受到强烈感染。

一、歌曲演绎的特点

歌曲是文学语言(生活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在音乐艺术乃至所有艺术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其爱好者之众多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相比的。歌曲的表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歌词内容易懂。好的歌词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节奏清晰,声韵和谐,结构严谨,篇幅适宜。2.题材范围广泛。古今中外、人物事件、天文地理等,凡是人类语言所能表述的事物,大都可以成为歌曲所表现的对象,而且感情更为直接、鲜明、强烈、动人。如我国当代歌曲取材广泛,立意新颖,明朗健康,优美深情,多角度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3.曲调扣人心弦。好的歌曲曲调优美,感情真挚,个性鲜明,赋予歌词更强的活力,发掘出歌词深邃的内涵,更易触动人们内心的情感,加上易记上口,为大众所乐于欣赏,百听不烦,也为大众所乐于传唱,百唱不厌。4.民族风格浓郁。凡是那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歌曲,必定是民族风格比较浓郁的,易于让人亲近的。

二、歌曲演绎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要熟悉作品的旋律并仔细琢磨其中的韵味,对作品的整体风格有正确的把握。歌曲的作者,由于受到所生活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审美因素的影响,其作品必然有独特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形成一定的模式,这就是他的艺术风格。在熟悉作品风格之后,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做到内(歌唱者的内心涵养)外(歌唱者对各种技巧的运用)的和谐统一,才有可能演绎出个人的艺术风格,使声乐教学达到目的。

高中歌曲教唱的一般方法可分为听唱法、视唱法和教唱法三种基本形式。听唱法主要用于歌曲的曲谱教学,视唱法和教唱法既可用于曲谱教唱,亦可用于歌词教唱。听唱法与视唱法可在钢琴、风琴和其他乐器的领奏下进行,而教唱法则还需有教师歌唱的具体引导,分句教授曲谱和唱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歌曲教唱还得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和视谱、读谱的能力而定。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水平差,视唱能力弱,歌唱难度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教唱法,如果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较好、视唱能力强,歌曲难度较小则可采用视唱法,听唱法可作为从教唱法过渡的补充形式加以运用。总之,教师应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最终真正掌握视谱即唱和视谱唱词的能力。

三、声乐教学中歌曲演绎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乐句的划分与换气对歌曲表达的作用与训练

节奏是歌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歌曲情绪表现的最基本框架,在演唱时,必须准确稳定,根据歌曲的需要,还要富有动感和活力。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往往容易被演唱者忽视,致使歌曲的演唱缺少基本的律动感。

2.整体结构的把握处理对歌曲表达的作用与训练

艺术的魅力在于表现情感,而歌曲的调式、调性则是情感表现的基础。不同的调式和调性,适用的情感是不同的。大致说来,气势雄壮或者充满喜悦兴奋的情绪,适合用大调式歌曲,显得热烈奔放;而小调式歌曲则适用于温和、柔美、忧伤或细腻的情绪,给人一种伤感的、忧郁的体验,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当然,人类的情绪是复杂的,一首歌曲中,也常常有多种情绪的综合表现,可能与此规律不同。我们在处理歌曲时,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例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一曲中开头的两句:“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柔美清纯,一下子就确定了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总的来说,歌曲往往是由起伏的旋律结合而成的,就像具有韵律感的曲线,随着起伏的不同,情绪的渲染也随之而生,显得流畅、抒情具有弹性。

3.咬字吐字及行腔技巧的运用

众所周知,各种歌曲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对各个字的发音应该遵照歌曲应有的特点,唱出歌曲的特色来。一般情况下,在演唱非常有力量的歌曲时,咬字应该是非常有力而且扎实的;在演唱比较欢快的和浪漫的歌曲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轻快、轻松自如地唱出歌曲的味道,一定不可以不敏捷、吐字不清楚、拖泥带水;而唱一些柔情蜜意的歌曲时,应该保持连贯,吐字清楚。

4.对歌曲情绪的掌控训练

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表现情感,真正要想唱好歌曲,关键还是要以情带声,情感真切才能体现美感;无论多优美的音质,如果演唱者情感不到位,就不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不能激起欣赏者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演唱者以为只要节奏稳定、发音准确就能很好地表现一首歌曲,而忽视歌曲本身的情感内涵,将歌曲处理得平淡无奇,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唱什么。这种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结语

第8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 英语歌曲 教学方式探讨

英语歌曲往往以其优美的旋律与丰富的内容,带给人感官上的美感,而英语的学习由于内容的复杂性以及语言语法的模式化,导致英语学习本身带有枯燥的特点。如果能够将英语歌曲来丰富高中英语听力课程的内容、革新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则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提升。文章结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英语歌曲在此方面的应用,以为该方面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选择适宜的歌曲,调动学生对学习英语听力的热情

我国高中英语听力往往采用简单的对话形式,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接触,对于枯燥的英语对话往往会产生厌烦感,进而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也会产生懈怠。而英语歌曲的艺术感以及其本身能够给人带来感官上享受的特点使得大多数高中学生愿意接受英文歌曲,甚至把英文歌曲当成是一种时尚。如果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英文歌曲,并适当的应用在高中英语听力中,则整个听力课程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其新颖性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对英语听力的热情,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效率。

例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整个歌曲曲调舒缓、用语标准,教师可以选取这首歌作为英语听力教学的内容,在听力教学方法应用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以歌曲的魅力减缓语言学习的枯燥感,进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听力课程,并将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至更高的程度。

二、尝试听懂英文并记录大意

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听英文歌曲往往是因为其旋律优美,或者是歌曲内容介绍的故事比较吸引人,很少有学生去主动的听懂英文歌曲中的具体意思。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空白,在英语课堂中尝试对英语歌曲的歌词进行抓捕,并用纸笔记录相关的大意。虽然英语歌曲的发音可能与日常交流对话的发音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会有吞音、延长音等现象,但是不会影响学生对于主要大意信息的掌握,只要学生能够认真的听取英文歌曲的歌词,其听力的水平同样能够获得提升。

作为教材认可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经典英文歌曲之一的《Yesterday Once More》,以其英语用词的标准以及节奏的舒缓,很适合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教师要积极的寻找这一类歌曲,作为英语听力训练的内容载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第一遍让学生体会整个音乐的情感,第二遍让学生逐渐的尝试抓取内容信息,等到第三遍和第四遍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纸笔来记录歌曲的意思,并且在歌曲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抓取的信息来向班级其他同学介绍整个歌曲。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情感与内容的体会过程中,逐步的提升对于英语听力中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三、适时提问,加强应用

虽然英语歌曲对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很多学生被英语歌曲激发了兴趣,也有不少学生通过英语歌曲获得了英语听力能力的锻炼,但是高中阶段学生采用新方法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此时教师要通过课堂互动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把握学生锻炼的方向,以使得学生真正的借助英语歌曲来获得听力方面的提升。

英语歌曲知识小问答就是英语歌曲应用效果强化的一种良好方法,我市某高中在采用英语歌曲进行英语锻炼时,教师首先用三首英文歌曲作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歌曲的赏析以及歌曲大意的抓捕。而同时,教师向大家发放了一个关于三首歌曲信息的小问卷,其中包含了对三首歌曲内容的介绍,经典歌词与歌曲之间的匹配等内容,让学生在歌曲信息抓获之余能够按照教师的科学指导进行有目的的锻炼,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在英语歌曲应用方面的效率,进而增强其对于英语教学的效果。

四、尝试学唱英语歌曲,锻炼学生英语语感

英语歌曲的应用往往是在英语听力方面,但是对于英语语感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拉近与英语之间的距离,缩短英语在大脑中的思考时间,改变学生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中文翻译后才能理解英语意思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尝试带领学生学会一至两首英语歌曲,并让学生在平时多练多唱,减少听力中对于信息的进行思考的时间,进而提升学生整个英语听力的质量。

结束语

英语听力是高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课标对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重要要求,因此,高中一线教师应当及时的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探讨研究,以采用最佳的方式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英语歌曲的教学以形式新颖、教学效果突出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学生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歌曲,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同时指引学生尝试在听懂英文歌的基础上记录大意,鼓励学生间互动提问,指引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方向;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学唱英语歌曲,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语感,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多种措施并施,教师才能有效的发挥英语歌曲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提升该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而直接提升学生高考英语听力的成绩。

【参考文献】

第9篇:歌曲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调和剂;兴奋剂;增加成就感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欢乐。”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抒发感情,还可以振奋精神,焕发力量,使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莫过于儿童歌曲。歌曲学生几乎人人爱唱。如果将唱歌这种形式溶入到教学中去,毫无疑问将会大大渲染英语学习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音乐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吸引力极大,会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对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是笔者就教学过程的一点体会,谈谈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课堂的“调和剂”和学习的“兴奋剂”。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兴趣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创造愉快、轻松的环境,适时、恰当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实践证明,唱歌就是其中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课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如果老师能在歌曲的选择和安排上稍花心思,会使它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效力:在课前唱一首曲调欢快的歌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上新课做准备:在课间唱一首舒缓的歌曲,紧张的气氛立即得到缓解,整个课堂显得有松有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唱一首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内容作出应答的歌曲,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如此安排,必将使得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整个课堂生机盎然。

1.2增强记忆力。

人的大脑的左半球善于处理言词、数理、逻辑类的信息,而右半球则是记忆、文字和艺术类的中枢。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唱歌这种形式,正好将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达到了增强记忆力的目的,其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刚学习英语,是以听、说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到读、写。这无疑将牵涉到一个记单词的问题。由于他们没有基础的词汇量,所以在这个时期大多通过机械的方法来记忆。如果老师能很好地把这些单词编入到歌曲当中,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polly,can you spell your name?”这首歌就主要是以拼读单词为主要内容。那在复习单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唱,通过唱的方式,两组互相交流,同时还可以加入比赛的形式,看哪组答的好。这种把比赛和唱歌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学生会自觉地在课前作好比赛的准备,这样就有效地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3降低学习难度,增加成就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难点,比如比较长的句型,容易混淆的人称等。如果教师单一的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学生必会感到无比的枯燥、乏味。实践证明,如果将教学难点溶入歌曲这种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就可大大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重塑自信,让学生在不断习得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从而轻松度过难关。比如《灵通少儿英语》第一册unit3和unit4先后出现is this a ...?和do you like ...? 这两种句型。学生对这两种句型的回答易混淆。(yes,it is.\yes,i do.)(no,it isn’t. \no, i don’t.)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唱歌的形式逐步化解教学难点。步骤一:用《二只老虎》的旋律教唱歌曲: is this a monkey? is this a monkey? yes,it is.yes,it is.do you like monkey? do you 1ike monkey? yes,i do.yes,i do.步骤二:用师生、生生对唱的方式展开操练,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而轻轻松松地掌握知识。学生学得快活,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尤其对差生而言,能够唱出较长或较复杂的句子,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和促进。

2.歌曲的选择和运用

目前,可供学生唱的英语歌曲不够多,其中大多数都是从当代英美国家广泛流传的儿歌中选出来的。这些歌曲内容健康、有趣,曲调轻快、明朗,很适合学生学唱。但因为数量太小,满足不了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动手编写和创作更多、更好的英语歌曲。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两种最简单易行的编歌方法。

2.1增编歌词。方法就是在原歌词基础上增编新词。这种方法合适于教授或操练与原歌词结构、语法类似的内容。

2.2填歌词。把要求学生掌握的词句或句型填入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曲子中,甚至可以是流行歌曲。这种歌曲要便于教师编,也便于学生唱。如进用“一闪一闪亮晶晶”歌曲的曲调,加入含this is...和that is...的句型的歌词。

除了以上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还有诸如:同词不同曲,就是把几乎完全相同的歌词放到不同的曲子中去,这样可以增添新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避免学生在反复唱的过程中出现厌倦的情绪。教师也可以充当音乐人的角色,依据教学内容,完全自编曲、词。当然这对于教师自身音乐素质提出更好的要求。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作用,同一首歌,安排不同,也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有的歌曲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数字的表示:有的歌曲能帮助学生记忆词和句型;有些歌有助于学生练习发音;有的则适合在晚会上演唱供师生欣赏。一般说来,选择与运用英文歌曲就坚持以下原则:

切忌过多、过滥。 英语歌曲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只是为了丰富教学,优化教学。不能把歌曲的教授与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主次颠倒。不能为唱歌而教歌曲,歌曲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一股,每节课安排1-2首为宜,最多不超过3首。

思想性原则。英语课除了传授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任。因此,凡是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在政治思想上必须是健康的。

趣味性原则。小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差,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强制其学,倒不如因势利导,在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英语歌曲就是因此目的而设计的。教师在安排欣赏或学唱歌曲时,首先必须考虑歌曲是否会让学生喜欢,因为只有学生喜欢唱,才有可能让学生接受歌曲所蕴含的语言:否则,学生只是听听罢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在唱歌的同时,教师可以把动作、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融合进去,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