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 宝鸡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 光伏产业在宝鸡市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宝鸡市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宝鸡市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宝鸡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研究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宝鸡现代农业发展 宝鸡市新育休闲生态农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宝鸡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宝鸡市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发展对策 宝鸡市间作套种模式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 宝鸡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柳一桥.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巴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3(3):46.

[3] 曹金臣.荷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5):115.

[4] 朱丽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8):23.

[5] 潘伟光.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9):44.

[6] 任海洋.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研究[J].世界农业,2013(10):55.

第2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发展策略

一、农业经济发展特

1.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所提供的各类信息对农产品的品类选择与生产规模制定起到了明显调节作用。现如今,农业发展中对农产品的发展模式更趋向于追根溯源状态,从农产品的种植阶段开始建立成长档案,将农业经济所涉及到的各类产品在成熟度、水分补给量、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生产地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控与存储并展现给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级供应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其目的在于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程度[3]。在信息化模式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信息的流通性,在缺乏信息有效流通状态下,农产品的市场选择以及时间选择均可能处于劣势状态,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智能化发展

我国不少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利用实时监控手段洞悉市场走向,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了解农产品价格走向以及市场需求情况,从而对农产品的供给量更加精确地展开指导。在智能化状态下可自动分析农产品所需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等,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方面,以技术手段展开仪器测量分析,为农作物提供更具适应性的种植环境,从而实现产量与质量的最优化[4]。在智能化发展模式下,农业生产的流通性有效加强,利用各类技术手段、软硬件配备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

3.电子商务化发展

早在2004年,电子商务悄然崛起。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依靠电子商务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已经属于常态。在销售模式上,通过互联网创设销售平台或进行产品推广是最明显的变化之一[5]。依赖于苏宁、京东、阿里等趋于完善的电商平台,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正向着网络化发展。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在2017年,我国农产品在农村网络零售销售总额中占到了1/5比重,预计2500亿元左右。相较于传统线下面对面销售的模式而言,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有了根本性改变,带入了全新的时代。依赖于网络电商平台展开线上交易的模式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接受,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用网络购买农产品,相信在未来农产品销售模式的电商化比重将逐渐占据主流。电子商务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以及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应用必然会对农业产业结构有所推动,促使其加快创新与改革步伐,让农业经济发展在科技含量方面浓度更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状态下,其模式大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地理环境等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者及经营者收入利润下滑[6]。为了弥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与不足之处,利用互联网时代一体化发展与产业化发展逐渐取代了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技术的先进性运用还可明显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率。互联网运用各种新技术产品体现出其独特性,在向大众展示农业经济产品时可帮助农户找到更具适应性的发展途径与方法。在互联网的全面性下为农业种植者与经营者提供农业发展信息,在足不出户状态下便可知天下事,了解农产品市场状况与发展走向。再者,互联网的包容性让农户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查询到有效信息,评估产品市场以及价格走向,了解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颁布的新政策,让农产品结构适时调整。

2.农业产品革新

互联网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特征让农业经济产品不断革新,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思维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发展理念等均得以推动[7]。农产品的质量更高、种类更丰富,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得以提升。农业产品的革新更多体现在产品质量以及实效性方面,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大多可达到追根溯源状态。在健康理念逐渐受重视环境下,产品革新中质量保障将成为其发展的强有力助推器。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让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跨越式进步。农产品的革新是农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产品的流通性与信息的流通性通过互联网得以明显加强,其发展模式逐渐摒弃了传统资源型状态,并逐步转化为信息技术型。

3.提升经济收益

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农业生产者会种植更具市场需求性与适应性的农产品,而农业经营者则对市场洞悉力更强,因此其经济效益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流通性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优势,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对各种农业经济相关信息有效处理分析,帮助农业经济各环节人群实时掌握市场变化,并对经营管理决策、生产结构等及时调整。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让农民的思想逐渐转向现代化,在保障生态效益与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若可合理利用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全面性、综合性、多样性、实效性特征及时获取市场动态,让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不会对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同时,农户可利用互联网节约销售成本,通过网络平台加快产品流通速度。

三、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1.精准化方向发展

由于互联网时代下各类信息的有效分类、收集与整理为农业经济的流通性带来了较大变革,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应向着更精准化的方向进展,包含病虫害、产品光照、温度调节、土壤肥力、土壤湿度等。在信息化手段下对各类数据展开精准分析与分类整理,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数据支撑并加以调节,尽可能达到质量最优状态。实现供应商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农产品市场上高质量农产品比例逐渐升高。软件与硬件的协调配合是精准化农业发展的前提,在硬件方面,需广泛投入农业生产传感器,在智能化设备下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并对肥料、水分、温度等自动控制调节,实现精准定位农业发展;在软件方面,则应强调数据库系统的有效建立,优化整合各项数据,分析卫星遥感资料、气象资料、病虫害资料等,掌握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精确化情况,建立农产品成长档案。采用跟踪检测方式对农产品从种植到流入市场中的各个环节展开流动性记录,一方面,可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达到监督作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只有在精准化发展下,才能够让农业借助互联网信息时代实现现代农业模式。

2.开辟销售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让电子商务渠道在销售环节承担着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销售同样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的流通打造更广阔的空间,并提升自身经济价值。首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增加订单业务并拓宽销售市场,传统销售模式中受到地域限制,其农产品的流通范围存在明显限制性。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突飞猛进,全国范围内农产品在两地之间的流通短则当日可达,慢则3~4天可达,其市场明显拓宽。农业生产者可与企业或超市签订农产品订单,实现订单式供应。根据市场供求双方实际需求,在农业生产种类及质量上有所针对性。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让生产与销售均避免盲目状态。其次,可借助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在这类已经发展成熟的平台上展开销售,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实现一体化发展。这种借力销售的模式,可明显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线下与线上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条件与技术允许情况下还可尝试打造自有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展开互动沟通,打造品牌效应,提升经济价值。

3.强化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让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流通性得以提升,必须强调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其互联网能力与互联网意识。首先,在宣传上需加大力度,让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认识到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树立相关发展理念与自信心。其次,地方政府应强调规范化管理以及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农业生产者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在配套培养制度下,让其接受更具先进性的生产理念灌输,让其认识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质量高、可追根溯源的农产品对产品流通的意义所在,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可组织成立相关专家团队,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更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业生产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自觉主动加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之中。

第3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现状;问题;对策;山东东营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75-01

现代农业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传统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技术措施[1]。2012年,东营市被整建制列为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是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载体,现就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进行探讨,对推进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发展思路,东营市整合各类资源,将各级各类支农资金优先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山东省位居前列。目前,东营市已建或在建现代农业综合类园区、产业类园区、精品类园区共计174个和家庭农牧场1批,规划建设总面积超过6.67万hm2。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投资10亿元的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总投资20亿元的泰国正大集团东营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1.33万hm2海水养殖已全部开发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东营市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了牛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广饶新潍高路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建设规模大、基础设施好、主导产业突出、科技水平先进、管理运行机制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2]。

2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园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生产设施装备水平较低,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不相称。二是部分园区规模小而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和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园区功能还比较单一,部分园区是以单项产业园为主,且大部分园区局限于农产品生产功能,缺乏加工、销售、科技培训、休闲旅游和示范带动等功能。四是园区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化特征还比较明显,园区发展后劲不足。

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重点支持发展工厂化作物栽培类、一体化养殖种植类、水产养殖类、畜禽养殖类等设施农业,大力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综合生产经营能力。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的现代化园区。推广耕地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推进水产、畜禽规模化养殖园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园区。配套生态休闲观光设施,建设生态园区,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吸引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旱涝保收农业园区,在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方面做出示范。

3.2突出科技兴园

优先支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重点支持种子种苗生产基地、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对农药、化肥等农资实行统购统供,对农业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建立完善生产记录等基地准出制度,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力发展信息化设施农业,推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发展钢结构大棚、遮阳防虫、喷滴灌等各类农业设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力[3]。采取多种方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体进行有效合作,鼓励农业技术、科技成果参资入股,进区创办科研机构、试验基地和研发中心等。

3.3注重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着力增强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开发优质品牌农产品,筑牢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农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深加工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着力发展现代营销。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组织,推广现代农业营销模式,积极开展包装、冷藏、储运等业务,引导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与大型超市、居民社区、团体企业、宾馆饭店等直接对接,建立直供区、专销点,畅通产销渠道,稳定产销关系。积极开展网上营销、网上配送、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

(下转第278页)

(上接第275页)

3.4创新体制机制

根据园区规划建设进度和园区管理工作需要,研究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园区特点和实际的管理体制。注重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方式股份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管理方式企业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中最活跃的经济“单元”。

3.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类支农项目优先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争取实施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依托项目调整园区结构,膨胀园区规模,推动园区发展[4-7]。

4参考文献

[1] 黄修杰,史亮亮,黄丽芸,等.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47-249.

[2] 尹剑德.湖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信息,2009(12):33-36.

[3] 徐森富,黄冲平,刘伟明.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413-418.

[4] 曾军丽,程鹏.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17033-17035.

[5] 伍冠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1(5):580-582.

第4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倾农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66-03

根据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

ment)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三农问题是个极其典型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社会形态,城市化作为城乡利益格局整合与重构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农民分享城市化的利益,增进农民的福利。推动和促进城郊农民顺利和谐地完成他们的市民化转型,必须改变农民群体在城乡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和失利状态,帮助他们实现资源替代和能力扩展。毫无疑问,作为农业大市的哈尔滨市有必要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

ment),使哈市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哈市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现状

(一)农村人口及教育状况

至2010 年底,哈市总人口约9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15万人,非农业人口约47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目前,哈市近300万的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者占0.9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12.2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81.5%,高中文化程度者占3.90%,中专文化程度者占0.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76%。

(二)农民生存现状

无论从法制、社会保障、土地制度、二元结构、制约因素等任何一个视角对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哈市的农民生存状况均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从法制的层面上看,哈市的农民无法与市民作为同等的法律主体享有平等的执行权、行为权、参与权;从社会保障层面上看,农民严格受制于二元体制的限制;土地制度层面则体现为农民的土地被政策性扭曲征用;二元结构层面则体现为农民与市民不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制约因素的层面则主要表现为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制度因素对农民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影响。另外,哈市的农民休闲文化比较匮乏,绝大多数农民以打牌或打麻将作为农闲时主要的休闲娱乐形式,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农民幸福指数比较低。

(三)农村经济及其所占比例

至2010年底,哈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 556.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3 939.5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 020.3元,人均生活费支出4 665.9元,收入比为2.19:1。从产业结构的构成上看,哈市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66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384.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 868.6亿元,增长13.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4.2%和49.5%。可见,无论是农业自身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是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均处于三类产业之末。城市与农村、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反差凸显哈市农民在共享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而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农民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越是均衡,农村经济越发达,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高。

二、哈市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存在的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据哈市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哈尔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5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960.9元;2009年,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8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775.5元;2010年,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5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020.3元。可见,农民收入的绝对额明显低于市民,二者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差额分别为8 627.7元、9 111.5元、9 536.5元。2010年1~9月,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9%,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约为41.2%。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民的消费水平,落后十几年。目前,哈市1 881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396个,占总数的21%;贫困人口50.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8%。

(二)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水平差距明显

哈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以下的约为274万人,约占劳动力总量的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8万人,约占劳动力总量6%。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结构普遍偏低。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2年,比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低2年,同时,电脑盲、科技盲等功能性文盲比重较高。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哈市农村仅有约1.8万农业技术人员。

(三)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差距较大

据哈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哈市有乡镇卫生院715个,床位1.5万余张,卫生技术人员1.1万余人。这与农村380万的常住人口极不相称,同时,农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城市也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提高人口素质的需求。目前,哈市农村比较成熟的保障制度新农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重大疾病的治疗压力,保障水平较低,平均补偿比例仅为30%,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远远不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对于婚检、孕产期检查、计划生育措施等还没有补贴政策。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哈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缓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吃水难、行路难、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难等现象依然突出,与发展现代农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差距较大。一是道路交通状况差。截至2009年,有116个贫困村的近400公里村内道路尚未硬化,307个贫困村连接自然屯之间的约1 900公里公路没有硬化。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缓慢。哈市贫困村中有90%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已经严重老化,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三是桥梁建设滞后。目前哈市贫困村需要新修桥梁90余座,共计2 300余延长米,仅巴彦县贫困村就有70多座桥梁急需修建。四是大中型农机具装备水平不高。因缺少大中型农机具,贫困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较低。

三、哈市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对策

(一)提高哈市农民综合素质

哈市乃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将三农问题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穷”。而穷的根本原因抑或本质是农民的知识贫困、素质贫困。所以,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哈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必须依靠其内生力量――农民的力量来完成,以农民素质的提升为核心来进行。农民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均应在充分考虑到外部条件作用下,探索如何依靠内生力量,以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发展的动力,来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进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使他们能够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哈市目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哈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成新农村的建设,才能最终成功地实现哈市城乡统筹,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政策倾向化

政策倾向化问题涉及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理,其实质是:如果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恶化,或者一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社会福利就会增加。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哈市现有的惠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起到了“使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恶化,或者一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社会福利大大增加”的作用,所以哈市各级政府应在国家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还要广泛涉及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把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理进行到底。

(三)政治行为倾农化

政治行为倾农化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现实表现,目前最需要关怀的是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政治行为应将着眼点倾向农民,这也是补偿检验标准的应用。为避免“以农为本”的工具理性因其迅速的实践效果被人们片面抬高,而使其价值理性遭到冷落,更为提高全社会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应把对待农民的态度和作为纳入评价体系,把解决农民问题的状况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对哈市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否则很难真正做到“以农为本”,因为这是绿色GDP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民作为社会的价值主体,发挥着自己的智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与市民一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以农为本”是融用农的工具于为农的价值之中,是集共建社会于和谐共享之中,而和谐则是“以农为本”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和谐是创造和享有的和谐。

(四)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助推哈市城乡统筹发展

如果说新型工业化是城乡发展的“原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联结的纽带,农业现代化则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使哈市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对发展哈市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农业产业化使哈市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生产各环节逐渐分化为独立的经济部门,从而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社会分工体系,农户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专门的部门提供,产品的销售也由专门的企业完成,使得城乡资源、要素和产权等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2.农业现代化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实现两种主要分流:一种是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后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逐步向城市居民转化;另一部分劳动力由于转让了土地使用权,也从劳动生产中分离了出来向城市流动,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得到了统筹发展。另外,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生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整合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这样可以就地直接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

3.农业现代化是哈市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目前哈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农民是哈市较大的消费群体,消费层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哈市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1~9月,哈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的9.3%。现阶段,哈市工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能力,许多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这充分说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哈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失去重要的拉动力。

4.农业现代化是哈市长治久安的稳定器

第5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全域成都;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46-04

2007年6月7日成都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7月19日,市委书记李春城代表市委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的新概念,作为实施城乡统筹的战略思想。在2007年8月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的《关于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成都将运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一城两带六走廊”的格局。其中,中心城――龙泉走廊是成都市区在空间发展格局中向东延展的规划区域,并对接南充和资阳。在全市产业按“梯度分布、分类聚集、规模发展”原则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确定成龙走廊以机械、汽车等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产业和文化休闲产业为主。

由此可见,农业不是规划中的成龙走廊的产业重点。但这不意味着成龙走廊的建设可以置农业于自然发展状态,相反,从很多角度看,在成龙走廊上进行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农业集中区是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基础上,按照产业生态链思想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以此集聚农业相关产业,在地理位置较为集中、资源利用更为经济有效的条件下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本文首先对此进行论证,并就如何进行产业集中区的建设提出系统化的设想。

一、建设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战略意义

第一,从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来看,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区,从经济、技术、社会各角度而言,都是在目前状况下的最优路径选择。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系关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现代农业集中区能通过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改变传统的分散、粗放、初级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收入。成龙走廊传统上就是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该区域的三农问题解决,离不开农业发展本身的转型。

第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对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集中区不仅是改变农业本身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他第二、第三产业的提升和转型也离不开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发展。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或称为花园城市、田园都市)是一种将人类社区包围于自然或人工绿化的区域之中,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区域的比例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因此,尽管成龙走廊并非在成都市各种规划中定位于现代农业基地,一方面,该走廊地域范围内的自然之美需要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以更有效地对土地进行资源整合和规划建设;另一方面,规划中的走廊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农业的发展进行系统地整合,才能在土地资源和环境上为“田园城市”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第三,从成龙走廊的本底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农业仍然是该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发展模式下都是不可忽视和抛弃的。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仍然是必要的。目前,该走廊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已初有成效,而且在成都市政府和龙泉驿区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几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农业集中区已初具雏形,如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休闲农业;龙泉驿区以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建设为起点,龙泉驿区先后规划了成都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成都水产物流市场、三联畜禽产品物流市场等大市场。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土地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进行纵深发展,通过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区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层次,农业仍然会是该地域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第四,从地理位置上看,成龙走廊位于成渝线上,是成都市向东部延伸的通道,进行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是成渝经济带上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重要的和关键的连接点。

综上所述,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在该地域按照“一城两带六走廊”的规划及定位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一环。

二、进行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不仅涉及到整个成都市的整体规划,也涉及到该走廊地域内的各次地域经济;不仅事关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事关该地域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在科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展开,否则,会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后果。

(一)要着眼于整体和全局

成龙走廊,是成都市政府在“全域成都”的战略定位和“三个集中”的原则指导下规划的六走廊之一。在“全域成都”理念和“三个集中”原则的基础上,成都将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同时,将加快市域城镇群建设,高质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对该走廊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定位上,也是在按“梯度分布、分类聚集、规模发展”原则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确定的。

因此,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根据成都市整体的走廊规划,成龙走廊以机械、汽车等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产业、文化休闲产业为主,这个主体是不能有所忽视的,而且是一切经济发展规划的中心。现代农业集中区的规划和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统筹安排。在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力求均衡,但要分清主次,对重点要有所倾斜和让步。总之,不能仅仅立足于成龙走廊来建设成龙走廊的现代农业集中区,不能仅仅着眼于农业来建设成龙走廊的现代农业集中区,要放眼于“全域成都”和“世界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从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以建设农业集中区为途径和契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要立足于比较优势

为了避免在成都市域范围内与其他走廊形成低效的竞争格局,成龙走廊的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要立足于该地域的比较优势。成龙走廊,在自然资源禀赋上,较于其他五大走廊,有其明显的特点;在地理位置上,也有其重要作用。从自然资源禀赋上看,例如,该走廊上的主要区域――龙泉驿区,该区地质结构稳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素以“四季花不断,八节瓜果香”著称于世,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的水果苗木基地。如今的龙泉驿是闻名全省甚至全国的“花果山”、“米粮仓”和“副食园”,是“国家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及“中国水蜜桃之乡”。依托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近几年来,龙泉驿区大力发展以花果产业基础的农业产业和休闲农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桃花沟、枇杷沟、万亩观光果园等,这些地名已成为龙泉的农业标志,传统农业走向了集中,同时也迈向了新型的休闲农业和城市农业。从地理位置上看,成龙走廊是成渝经济带上成都连接重庆的出口带,也是重庆连接成都的进口带,重要的交通通道位置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重要枢纽地位。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三联畜禽产品物流市场的建立,不仅基于该地域的特色农业产业,更为看重的是其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

成龙走廊的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合该地域的优势资源,综合考量成都市六大走廊的整体规划,明确本地域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市场定位,这样才能既避免市域范围内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同时确保本地域农业产业在更高层次的持续发展。

(三)要树立产业生态链理念

现代农业集中区,绝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单位或农业加工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集中,更为核心和关键的是集中区内产业生态链的形成。产业集中区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位于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关联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共享地方资源,减少信息沟通和市场交易在空间和时间上阻隔,使地方资源能最有效的使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因此,在集中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集中区内的企业,要根据产业生态链的要求,进行积极地引导,力求集中区内的相关产业的平衡发展。

现代农业集中区,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态链建设,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问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面,这涉及到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和市场化。传统农业分散化、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需要在改革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向规模化和产业化转变,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产出并增加收益。当然,这意味着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意识需要革新之外,更重要的是农业产业化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其次,也是现代农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就是在农业产业生态链上,除初级农业产业外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不同程度加工和研发的相关企业和研发中心的集中。这不仅是传统农业成功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对解决初级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农民问题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再次,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农业集中区,不能为集中而集中,更不能借着集中的名义对农业用地进行吞噬,尤其在“世界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背景下,如何维持农业生态环境,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三、进行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建设的具体构想

那么,如何进行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笔者在长期关注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成龙走廊上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所谓“集中区”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设构想。

(一)全面、综合地整合该走廊的农业资源,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及产业定位

首先,全盘清点成龙走廊的农业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确定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一,基于优势自然资源而形成的花果种植业。在该走廊地域内,三圣乡的鲜花种植,龙泉驿区的水蜜桃、枇杷、葡萄及猕猴桃等水果的种植,在其传统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市场中业已形成独特的口碑。在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渐推进,地方政府在大力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张旗鼓的重整和改革,并且有些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如三圣花香的“五朵金花”,目前已成为成都市最为集中的乡村休闲中心。根据该成龙走廊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现代农业集中区可以集中于三圣乡的花卉和龙泉驿区的水果。三圣花乡可定位于以休闲及观光农业为主,拓展鲜花产业的发展层次和空间;而龙泉驿区整体上可定位于水果之乡,以果业本身的产业发展为主,以休闲和观光农业为辅。其次,基于特殊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的优势,成龙走廊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一来可以选址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如成渝高速公路旁或城东客运中心附近;二来可以放眼于成渝经济带的整个农业,即不仅仅立足于成龙走廊的优势农业。如农产品物流中心,市场交易中心等等。

(二)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首先是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对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就目前成龙走廊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市场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但距离产业化和现代化还有相当的距离。也就是说,分散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农业产业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及较低的层次。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集中区。

第一,是初级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农业要向产业化和现代化迈进,必须进行农业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管是由分散走向集中和规模化,还是由粗放走向集约和科技化,都需要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和公司化经营主体的参与,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努力是改变不了现状的,而且效率低下,但政府的主动引导确是需要先行的。具体来说,如三圣花乡,分散的农家乐式的经营模式可以保留,但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如大中型花卉种养基地,以鲜花为加工材料的相关产业或体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在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引进公司企业进行经营,实现规模化和市场化。而龙泉驿区的水果种植,在地理位置上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如桃花沟、枇杷沟等,但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不足,导致水果产业发展受限,果农靠天吃饭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这方面,龙泉驿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首先是为了土地的有效流转,建立了土地产权制度。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确权颁证后的土地流转,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农民能更放心地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自己赚取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有保障且有所增加;土地流转使得规模化能得以实现,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高;土地流转为城市资金进入农业,为工业反哺农业打开了通道。如今,龙泉驿区开始酝酿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践产业发展高度集中。

第二,初级农业能否真正产业化和现代化,现代农业集中区能否真正建设起来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还在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研发的发展,即农业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和完善。就成龙走廊目前的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现状来看,主要的问题仍然在于农产品的市场出路上。以三圣乡为例,尽管休闲观光农业已基本成熟,花卉种植也初具规模,市场化明显,但各竞争性企业规模较小,同时经营模式单一,市场定位雷同,使得彼此之间竞争相当激烈,常常出现产品滞销,导致资源浪费。其实,以花卉为原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不仅可以拓展花卉的市场发展空间,避免在初级市场的低效竞争,同时能提高产业层次及增加收益。再以龙泉驿区为例,虽然进行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建立了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一方面,大部分的公司在产业环节中,仅仅充当着批发商的角色,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因此,农户的收入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在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过程中,对农产品的研发和进行深度加工的企业引入很少,因此,该地区的水果产品的出口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此,该地区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立,首先是高效的物流体系的建立;其次是产业生态链的纵向发展,包括产品研发、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集中建设和运营。

(三)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避免政府的短期政绩和投资商的短期投机行为,运用多种有效方式实现投资和运营的长效性

在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过程中,产业生态链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是集中区能否持续存在并发挥其预期功能的必要条件,在这种状况下,政府要在科学地、系统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引导。但目前这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三个:一是政府的短期行为。政府着眼于短期的政绩,圈地建设这样那样的中心,但最终可能仅仅是一个空壳;在引进公司投资方面,缺乏系统规划,为引进资金而盲目接受企业在该地域的投资,并提供大量的优惠条件,有时甚至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农业自身的发展。产业生态链很难形成,农业进一步产业化的产业通道不畅,仍然脱离不了原有的生产和市场形态。二是投资公司的短期投机行为。许多公司采取短期承包的方式,通常是在水果产出旺季时赚得盆满钵满便离开。这样的做法,事实证明带来了这样的后果,公司注重短期收益,以最大产出为目标,因此在水果种植上,采取所谓的先进技术或引进所谓的新的品种,却使得原有产品的品质及口味特色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传统特色在盲目的、短期的规模化过程中丧失殆尽,特色农业受损,农民的状况更不可能得到长期的改善。三是有些公司借投资的名义进行圈地运动。这不仅损害农业生态,也损害农民的利益。

因此,在现代农业集中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统筹城乡、资源整合、生态保护的高度,着力于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和持续发展,在融资方式上,探索出对投资企业有更长和更有力的约束作用的合作模式,如在合作时间的长短、出资比例及方式、管理制度等多方面予以严格的要求。当然,企业是自由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企业在集中区的聚集,最终还在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政务效率、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及集中区自身的自我发展和集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阳.产业集中、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4).

[2]李磊,陈果.成都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新――以成都市成新走廊规划研究为例[J].规划师,2007,(10).

[3]陈永正.“现代农业集中区”构想[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1).

第6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城市将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农业土地将被大量征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失去了大量农业用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为我国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1]。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及成因,提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

1.1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美国作为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国土面积达到了9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占1.87亿hm2,美国总人口30071万人,平均0.62hm2/人(2006年)。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和个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美国最先推行农业现代化。美国在农业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1933年美国就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农产品价格,以此来保证本国农场主的经济收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美国会将其列入政府应急处理事件,同时为受灾的农户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1.2日本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日本拥有37.79万km2国土面积,其中479.4万hm2为耕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全国总人口达1274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不足0.04hm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人口密度比较大,多山丘岭、国土狭长,耕地分布相对较零散,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日本的现代农业开始于明治维新,当时的日本政府偏向于西方化发展策略。自1870年开始,日本不断从西方引进大型农业机械,想通过机械化作业来改变现有的农业耕种方式,但是由于日本国土与资源结构的限制,大型机械化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后,日本政府及时对农业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转而大力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先进技术经验,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日本政府不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2现代化农业概述

2.1概念

现代农业以先进的农用机械和精确电子机械劳作的方式,实现高科技和农业的结合,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现代化农业是农业快速发展的转折点。古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主要是以农用动植物为中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循环系统,严格遵循着农业生物自身的自然规律。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农药、化肥和育种技术等促进高产的现代化技术[2]。现代化农业主要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科技密集型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建立在分子和信息化层面上的一次技术突破。其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为现代化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作用及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化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力量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2.1保障粮食安全。一方面,要稳定粮食生产,同时不断强化和完善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以此大力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事实证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难度较大,由于扶持政策相对有限,只有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才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3-4]。

2.2.2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相关政策,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农产品出口有着特有的产业优势,可以带动农产品产地的就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便于当地根据国际市场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1取得的成效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农业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但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外向型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紧紧围绕建设稳定的种植业、一流的园艺业、发达的畜牧业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县域规模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制定实施了优势产业主导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出口蔬菜、特种经济动物、优质大米、肉类、特色蔬菜的主导产业。

3.2存在的问题

3.2.1现代农业发展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对于我国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财政投入力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农业科技贡献率偏低。新的人才、农业技术、农业管理、资金投入等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3.2.2土地流转障碍多。农民惜地现象较普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规模经营水平较低,难以实施现代化的管理。

3.2.3龙头企业带动不强。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优势企业与农民经济收益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经济带动力相对较弱,同时市场的开拓能力偏低,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隐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

4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定位和具体措施

4.1目标定位

现代化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结构,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加大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在深入分析农业发展的基础现状、特色优势、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将生态、高效、外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4.2具体措施

4.2.1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大粮食扶持政策,建立最低保护价,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补助,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区域性布局,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技术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5]。

4.2.2把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把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加快高效农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农业园区建设。以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为目标,将农业园区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主要载体,通过引入先进农产品品种、技术展示、吸引外来投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突出区域特色,促进优势产业加快集聚,以园区建设全面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特征鲜明、效益明显的特色基地[6]。

5结语

第7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制约性因素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改革最先在农村以打破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出发点,克服了体制下生产效率低下和激励机制缺失的弊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但是从1985年以来,农业经济出现了徘徊状态,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并且与二、三产业相比,不仅绝对增长额较低,而且相对增长额也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因此,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就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改革初期(1978年―1984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在绝对额上有较大的增长,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1018.4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295.5亿元,而且在相对额上也由1978年的28.1%提高到1984年的32.0%,与同期二、三产业相比,均表现出高增长的态势。1978年―1984年短短的六年时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05%,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自1985年以来,在原体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后,农业生产力出现边际释放能力递减,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心向城市及工业的转移后,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状态。如2002年,农业产值为16117.3亿元,而第二产业产值为53540.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5132.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分别为15.4%、51.1%和33.5%。因此,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特征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特征仍比较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结合我国农业经济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思路,现对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作具体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传统农业下的农民,仍习惯于按照一种落后、一成不变的技术来进行耕作。这些技术是通过对自身的农业生产进行长期观察和积累的经验而形成,又是通过示范和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相传的。

2、传统农业的“有效而贫穷”假说。这一假说是舒尔茨在1964年《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它的含义即是“依靠重新配置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所拥有的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也就是“没有一种生产要素仍未得到利用。在现有技术状况和其它可利用的要素为既定的条件下,每一块能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土地都得到了利用”,“此外,每一个愿意并能做出一些有用工作的劳动力都就业了”。舒尔茨进一步把要素概念扩大到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状况,仍然得出结论认为,“根据这种全面的要素概念,这个社会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经济所依靠的要素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生产的更多”。

3、传统农民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传统农业的农民,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安排生活和生产。但是,“传统农民对价格的反应灵敏与提高产量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生产量与销售的农产品有可能很少。这是因为:第一,传统农民的收获物中,除自身消费外,可供出售的已经很少,即使价格上涨也无能为力;第二,由于扩大生产所必需的投入要素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对价格的变化无法作出产量上的变化。”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国家情况比较突出。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相对于土地而言,劳动力是充裕的,而且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部门,绝大多数的人都堆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人均土地面积很少,从而出现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失衡的状态。在我国农村实际中,平均每个劳动力经营耕地面积约为2亩,与按劳动力人均8―10亩耕地为合理的经验系数计算的数值相差甚远。而且还有10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并且我国的耕地资源还在以每年0.2%的速度减少,从而人地矛盾表现得极为突出。

5、农业生产的自然弱质性。由于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所特有的对自然条件(如土地、水、风、阳光等)的依赖性,所以当自然条件变化时,必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要想消除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相当困难的。表1反映了我国自1985年至2002年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

6、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小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小导致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供给刺激机制缺失;需求收入弹性小,导致人们在收入水平提高时所产生的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刺激比其他产业小,从而需求刺激机制缺失。这不仅内在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还使农业生产丧失了外在的激励机制。

7、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通常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下,土地和劳动力是比较丰富的要素;较发达的经济则拥有较丰富的资本。而由于不同产品要求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本拥有量相应增加,从而比较优势必然从农业转到其他产业上面。农业比较优势下降的情况是,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土地的投入,而土地的禀赋是固定的;随着资本积累从而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时,农业就不再具有比较优势。

8、传统农业生产的粗放性与自给性特征。在农业发展的初期或农业为主要部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方式多是以增加要素投入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为特征。并且早期农业生产的效率低,农产品主要被作为自给性生活来源,不具备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剩余条件。

三、现阶段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尽管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从近现代农业发展史看,农业不仅通过支持工业化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能够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其他多方面的贡献,农业部门在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农产品原料、沟通城乡联系、提供工业扩张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换取外汇等各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然会严重遏制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传统的格局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出现了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综合国内外的现代农业建设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农业可以作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商品化生产为前提,以企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至少有八个方面的本质特征:一是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开放型农业;二是现代农业是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很高的集约农业;三是现代农业是以农民知识化为基础、科技贡献率相当高的科技密集型农业;四是现代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绿色农业;五是现代农业是以发达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高附加值农业;六是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农业;七是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八是现代农业是由政府实施科学管理和依法加强支持保护的基础产业。”尽管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内含和特征的理解与描述不尽相同,但上述基本特征还是可以反映其内在本质的。结合以上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含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先进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根据国际经验,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推动“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效率。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地矛盾,但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的土地小块分割的特征,制约了生产与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机械化的成本。应通过家族化或市场化的方式,对农村土地进行有限的整合,结合农村的实际,逐步推动整合的进程,以便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按照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的理论,在当前阶段,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大力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推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

4、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在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条件下,政府应大力推动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体现出财政支农政策的倾斜度,有效地防御和克服农业发展中的自然弱质性与市场弱质性,培育农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消除现实的与潜在的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良性发展。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农业增收与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较差,而且农业发展所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链与服务组织”的形成,从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文粹[M].华夏出版社,2001.

3、骆建华.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J].浙江经济,2006(9).

4、史继红.我国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史继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4).

第8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唐山市近临京津,濒临渤海,作为中国环渤海中部地区第三大工业城市,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北京、天津构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对外开放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几年来,唐山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北京、天津两个城市差距甚大。“三农问题”成为影响唐山市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其整体的城市化水平也就提高了。本文通过对唐山市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推进唐山的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而提高唐山市城市化水平,巩固其在京津唐经济区的位置。

唐山市农村城市化现状

就中国目前经济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来说,农村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农村城市化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向城镇集中是使城镇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重逐步增大、农村逐步缩小的过程。

唐山市现辖6个区6个县2个县级市和4个开发区及1个管理区1个工业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14.51万,市区面积3874平方公里,人口301万。目前,唐山地区的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住宅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教育己实现普九,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实现12年普及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

唐山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优势

唐山市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具备抓住21世纪城市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机遇的基础条件。

唐山市早在1988年就己经跨入全国24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行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机构调整步伐加快,交通网络发达,外经外贸和区域易市场发展较快,科技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除此之外,唐山市还具有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相对优势。

唐山市农村城镇化主导模式

唐山市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依托自身的优势与地域条件,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引领自身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即根据所在县、所在村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具体的城镇化发展规划。

首先,唐山市农村城市化农业的发展道路要建立在自身优势基础之上。唐山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农业发展特征。就唐山农业现状来讲应建立农业发展产业链,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方面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为农产品向市场化运作提供发展途径。由此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竟成为必经之路。

城市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引导,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是农村城市化战略的根本。农村城市化战略目标是通过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向社会现代化发展。

其次,工业发展向来是城市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唐山本身就是一个以工业发展文明的城市。因此,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可以有力的借助当地或附近工业来自我发展。

提到唐山工业的发展就不得不提曹妃甸工业区。有了曹妃甸工业力量的强大依托,唐山的城镇工业化发展就有了得天独厚、左右逢源的优势,并将在曹妃甸工业的带动下,再加上自身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等条件逐步向前发展。

最后,就是唐山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城市化发展来讲,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并带动餐饮等各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发展圈。唐山的第三产业应重点开拓旅游业的发展,并且旅游发展要形成产业化发展,以旅游带动产业经济,再以资金促进旅游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已经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有力推动因素。农村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如今,“农家乐”发展模式不仅是旅游发展的潮流,更是旅游带动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发展道路。

结语

第9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制度;体制;“三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10-02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均收入较高,人民生活富裕,其经济发展模式也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争相模仿和学习的样板。其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产业看,工业化水平较高,并拥有发达的服务业;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高收入国家非农产值比重高达98.5% [1]。从人口分布看,以城市为主,2007年欧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2];尽管农业人口和产值比重低,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基本能够满足本国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河南省,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人口和产值比重过高、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较大程度地制约着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河南省委、政府提出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三化”协调发展提出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如何实现“三化”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看大多是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角度进行分析,且较多强调政府推动。我们认为“三化”是否协调发展,的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从更深层次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主要取决于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我国当前仍处于转轨时期,河南地处内陆改革相对滞后,政治经济体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制度、体制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但目前从制度体制视角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则比较少,这里尝试对此进行分析,以丰富对“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对“三化”协调发展概念的经济学解读

“三化”协调发展概念提出后,不少专家、学者对“三化”协调概念给出定义或阐释,如: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认为:三化协调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掣肘、制约发展 [3]。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耿明斋进一步说明了三化协调的内涵,认为“三化”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互促进。工业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城镇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进。二是均衡。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齐头并进,而不是错位发展。“三化”协调也就是“三化”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状态 [4] 29。

以上定义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形象、直观的描述。本人认为,定义某种经济活动或现象,应从经济学专业角度解读,既要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界定,又须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加以描述。“三化”协调发展本质上追求的是城乡之间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内涵应包括两方面:其一,“三化”的协调发展状态,指城乡之间以及各产业之间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或一般均衡状态;从定量角度界定这种状态,应满足城镇与农村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各个产业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其二,“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演变从低到高的阶段性来衡量,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其演进路径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演进过程中亦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一演进过程就是“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可分别依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为标志,依次定义“三化”协调状况的低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在整个升级演变过程中,既要追求“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即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累积经济实力,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好基础;更需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打破原有低水平的协调或均衡,逐步过渡到高水平协调与均衡。

二、“三化”协调发展受制度、体制的制约

不论是从“三化”协调发展状态的实现,还是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来看,都会受到制度体制的影响。“三化”协调状态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均衡状态,那么,它的实现过程必然与社会制度、体制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尽管各种制度条件下人们的主观愿望都希望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状态,但由于经济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经济运行质量与结果的差异往往很大。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但市场机制也是有缺陷的,存在市场失灵的状况,因此无法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计划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但决策人很难准确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混合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被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市场与计划合理分工配置资源的方式,一般认为其效率相对较高。再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看,重要的是技术和管理创新引发产业升级对这一过程的推动,而创新的实现也与制度体制环境密切相关,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亦需要政府在基础研究等领域有所作为。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化”协调发展的机理

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行业进出无障碍,各市场主体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资源配置到效益最高的部门,最终使得所有的市场及其市场主体同时达到均衡,这种状态下,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相等,整个经济社会总收益达到最大。当然,由于经济活动中创新的不断出现,必引发不同地区、行业出现收益上的差异,原来的均衡总是被不断打破,追求新的均衡使“三化”协调发展逐步过渡到更高水平的均衡。这种一般均衡的动态实现过程中,从三次产业看,农业与二、三产业相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天生弱势,加之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由此必然导致农业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流动;同时,竞争之压力也促使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用现代化生产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上述过程也就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的过程。农业等部门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欲望形成了对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市场需求,工业部门内部竞争的压力促使其瞄准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并提供市场需要的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从城乡看,二、三产业集中在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不断流动的过程,也正是城市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对各种服务业形成了极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也迫使农民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由此看来,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的过程,恰是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效率最高,能够自觉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形态,现实中的市场还存在诸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经济影响等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或“三化”协调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情形都不多见,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是混合经济形式。在一般市场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采取计划、税收和法制等手段调节经济,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之不足。“三化”协调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各产业协调和城乡协调两个方面,其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各产业的协调看,农业天生弱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必然导致其发展滞后;可农业又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对农业适当倾斜的政策措施,确保各产业协调发展。当然,科技、教育和交通等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特性,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政府发挥适当的作用。从城乡协调看,由于二、三产业边际收益一般高于第一产业,城市边际收益往往高于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这在客观上既要求城镇化建设步伐与人口流动、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城市化发展过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是不现实的,如城市布局、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各项功能建设等都存在较高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离不开政府主导参与。

由此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化”协调发展的实现,在一般市场领域主要应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经济运行,减少政府干预;而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可采取计划、法律等手段发挥适当作用。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体制,科学合理地定位政府角色,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既要防止越位,又要防止缺位,更要防止错位。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EB/OL]. .

[2] 段瑞君.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2008,(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