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法学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法学培养方案

第1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必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计划。“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规定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所培养人才的毕业服务方向;再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所培养人才的类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一所高校,一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是它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根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国法学专业的任务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台在十年之前,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来看,法学教育承担起既要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后备人才,又要为全社会各层面培养不同层次的法律人才的重任。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各级国家机关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为数并不多,法学学科自身的特性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法学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要达到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标准,如前所述,非法学的学历教育能独自完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统一司法考试关口前移的现实情况,我们将南京审计学院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和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学生应系统掌握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知识,以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目标,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处理专业实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总体而言,南京审计学院法学专业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人为目的。一个法律人基本构成有三个要素:一是要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二是要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三是要有扎实的法律基本技能。在校期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加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确立多样化理念,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出发,根据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主体的不同需要,努力避免“千人一面,千校一面”问题再现。

二、法学专业所在学科和国内外相同及近似专业的发展现状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法学学科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从1977年开始恢复招生时的223人,截至2006年底,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333所,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9个,有13个法学教育机构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任教师总数为5万多人,2007年毕业本科生7.39万人,招收研究生1.88万人,在校生4.90万人,毕业生1.45万人。法学类博士点增加到39个,共招收博士生1300人,在校生4278人,毕业生860人。在学科建设方面,2007年教育部批准法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法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围绕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以及对口西部高校六个关键环节进行建设,为法学教育全方位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西方社会的法律教育历史悠久,正规的、学院式的法律教育和训练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文字记述了。使法学教育成为真正大学教育的努力首先反应在开创于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欧洲最早的以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法学教育为代表的大学中。近现代以来西方各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以美国的法学教育发展为典型。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的法学院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大学法律教育提倡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注重将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融合,在同一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各自国家的法律文化背景,而这种在“国际性”环境下不同的法律思想和价值的磨合,有助于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对真正法律价值的追求。

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了使培养方案的制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好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该校根据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制定和修改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一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二是改变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分割、简单拼凑的状况,从人才培养的全局观点出发,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优化;三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四是坚持先基础后理论,循序渐进;五是课程体系设计应具有前瞻性,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另外,要坚持在教学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全面、深刻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范围和职业变动性加大,因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应是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教育不仅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考虑如何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环节和措施。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法律思维与推理能力、理解和解释法律的能力、分析和运用证据的能力、撰写法律文书的能力。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抱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开设;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重视司法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保证充足专业实践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司法系统所需的法律专业人才却极其有限。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局限于去司法部门工作,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国内的基本法律,而应该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南京审计学院财经类院校有着经济和管理类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学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及预期效果

综上可知,2009级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取得如下预期效果:

(一)坚持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法学教育应当是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法学教育应当宽口径、厚基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使学生的就业面更为广阔,几乎涵盖了各级各类对该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机关、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无疑成为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法学院坚持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注重密切和司法考试的关系

统一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是衡量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尺度。它对我国各类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将起着较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也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2008年起国家决定法科学生在大四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该制度的实行不仅在司法改革领域,而且在法学教育领域都打开了突破口。南京审计学院创造性地针对三年级学生复习司法考试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设若干门专题研究类课程,既是关注就业对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也是适当考虑统一司法考试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合理、科学的配置课程,提高学生对司法考试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适当压缩学分

该校认真梳理了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进行设置。对于法律专业课,不要盲目地增加或削减,而要根据课程内容本身具体设置,对于主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还予以加强。对于那些实质性内容不多,相关性又较强的课程,则应进行适当合并,扩大课程名称的外延,充实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门数。坚持因校制宜,设置合理而稳定的法律专业课。各校的教师结构不同,学术传统不同,具体的培养目标也别,因此课程的具体设置和安排,要求整齐划一、统一行动,既是不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只能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设置合理、稳定的法律专业课。另外,开出门类众多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以体现强基础,重素质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特长,使教学计划更好满足社会对法学专业本科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个人志趣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四)重点修改实践教学方案

法学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使学生得到法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真实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因而也是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手段。法学教育致力于培养服务于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专门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显然,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为法学专门人才培养所必需。在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该校单独制订了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每一种具体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主要步骤、考核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近年来,南京审计学院在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学生的法律专业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来说,将原专业模拟实习的内容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案例研究类课程结合,增设实验类课程,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原专业模拟实习流于形式的弊端。同时增设了法学辩论和法律诊所的新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霞.试论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吴爱辉,程卡.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

3、张庆昌.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8.

第2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项目是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Y2011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西方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高校在加强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目前在案例教学的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致使《西方经济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案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第一因素,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在不断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创新思想和理论,而案例教学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主体是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主思考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会持续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不断激发并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对问题突破常规的认识,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对于同一个案例的同一个问题,各个同学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答案,这会促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提出最佳的、打破常规的结局方案,从而在形成方案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想展现能力等等,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具备敢闯、敢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才能具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案的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经过与同学们长期的合作,良性砥砺,逐步培养起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如意,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西方经济学》教师普遍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以“教导致学”,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或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目前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为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关于案例的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一切都对于案例教学的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师这些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善。

(二)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因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变量关系及建立的数学模型,故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语言讲述、图形和模型分析的传统方法,所以当采取案例教学法时,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感到难以适从,不能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各个环节,出现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认真、详细地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并准备发言提纲;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或者不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认真地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课后不认真总结,这导致教师组织的案例教学程序不能有效地展开,同时,因为积极性不同导致同一个问题提出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解决方案,有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有的只是理论的复述,甚至是一些臆想,这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案例教学中案例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西方经济学》案例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针对性不强,且时效性差。目前,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案例库中的案例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是时效性较差的案例。这是因为案例一般是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在编写并使用,而编写和建立案例库是一项重要、持续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所以单独的或几个教师建立案例库,就必然出现针对性案例少,国际性案例多,本土化案例少的问题,而且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难以满足学生案例教学需要,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案例教学环节设计不完善。案例教学的方式较多,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讨论式,这一般需要设计如精选案例、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以及案例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但是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案例演示、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案例演示单调;分析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就可能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所应有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难以发挥。

(四)案例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课时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首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全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课时为51~68学时不等,如果多开案例教学课,则会挤压理论知识的学时,因此导致各高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减少案例教学学时。其次,学校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制度也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开展。因为目前各高校课程考核普遍规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或者30%,期末成绩占80%或者70%,其中期末考试基本是以传统题型方式考察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而不是采用其可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其他考核方式。

三、广泛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突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在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改革,以期通过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强化《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首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因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案例教学法认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和创新,在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这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要通过参加培训班、观摩同事的案例教师实例、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引导学生要认真熟悉案例,并利用多种手段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背景,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准备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再次,要学生总结针对各个解决方案的讨论结果,写出案例教学报告,逐步培养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迅速组合知识,提出适应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技能。

(三)精选有针对性案例,完善案例教学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基础。首先,《西方经济学》教师要认真选择好与各个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最具有启发和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既有中国的又有西方的,既有经典性案例又有反映当前国际国内最新经济状况的实例,特别是要多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创新性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有关章节的理论知识——精选相关案例——让学生撰写发言提纲——小组内讨论——全班集中讨论——教师总结性点评并依据案例对相关经济理论总结——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再次,给学生提供相近问题的案例,使其通过对案例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逐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案例教学的有关考核制度,将案例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学生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

(四)学校要改革案例教学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提供宽松制度环境。首先,要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课时量。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如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其次,学校要划拨经费建立案例库。同时,对于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例并进入案例库应给予计算适当的科研工作量,在职称评定或各种评奖中给予认定,这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广泛发展。第三,在课程成绩考核方面,可以分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且在期末试题中,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大材料分析题分数比重,以加强对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分析报告等来评价,且对创新型的思路和方案给予较高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查阅资料、发言的积极性,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崔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第3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因为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所以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同时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时间短,经验较少,并且高职高专与普通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点,所以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就从高职高专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出其中的解决办法。

一、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初起源于美国,并且在上世纪末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理解,案例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案例基础理论、案例开发理论、案例应用理论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庞大的知识教育体系。狭义上讲就是指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手段。本文所讨论的案例教学方法是指狭义上的概念。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讨论,从中抽象出一定的理论与道理,从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注重分析。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重视学生的分析过程,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能力,而不注重分析得出的结论。因而案例分析没有统一固定模式的答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过程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做出一定的指导与评价,而不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去。所以说在案例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自主结论是主导,教师的指导是辅助。(3)通过案例来指导理论。案例教学都是运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来进行发散、引申。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能够通过分析增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从而对理论的掌握就更加牢固。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案例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高职高专等学校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案例教学方法一样可以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应用。

(一)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决定的

基础课程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扮演了一个听课的角色,至于学生听没听,听没听的懂,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案例教学方法中,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中间来,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分析案例与解决案例,从而得到一定的结论与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对知识把握的更牢固。

(二)在教学基础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行业培养急需的实际操作型人才,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思维转动快等特征。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目标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步骤与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步骤与方法是高职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特点,本文设计出完整的案例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估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1.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与教学任务,充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选择准确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因为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任务。恰当的案例能够紧扣大纲,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隐性的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同时恰当的案例能给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一定的经验与指导,对于学生较快的适应今后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相反,不成功的案例不仅偏离了教学主题,不能够妥善的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案例。2.教师要妥善的安排教学进度。由于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发散性的教学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控制与把握。合理的安排时间,简单的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案例的研究与讨论,并且在课堂的最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案例进行总结。 转贴于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课堂实施阶段,要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实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1.完美呈现案例。每一个经典的案例背后都有一段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案例呈现阶段是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成功的开头才能吸引到学生,让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2.引导学生展开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阶段,要重在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全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随机分组,小组组合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等。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动手能力。3.案例总结。在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说出小组讨论结果与理由,教师对结论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与疏漏,对于学生完成的知识点要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后评估阶段

课后评估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课后的充分评估,教师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对案例所要传递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案例对知识的覆盖程度,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今后更好的选择案例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能力型人才的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阮洪: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比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第4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本文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及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出发,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应注重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注重行业企业调研分析、注重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并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主要依据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2000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可以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第一部比较完善、比较有影响力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考试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刻的阐述。尤为可贵的是,该文件还附了一个《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教学计划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原则上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等。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从上述文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要点:

1.改革“三种模式”。办学模式: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

2.实施“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这“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_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涵盖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项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环节和执行环节。

简单地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人的方式(即方法和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和运行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与学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标准、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与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要求、其他说明等。教学计划具体规定着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程、教学时数分配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它是培养方案的实体内容。课程设置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的变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标志之一。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注意的几个原则

1.注重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一方面要与中职教育区别(高等教育属性),另一方面要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区别(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如果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整个培养方案就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2.注重行业企业调研分析

一方面,我们要走出校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合作开发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确保以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方案不出现方向性原则错误。

3.注重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主要方法

1.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主要工作流程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工作步骤与流程可分为: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草案论证定稿运行实施反馈修订。

下面主要分析前三个步骤:

第一步: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与规格。以人才需求分析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主要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调研可分三个层面: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了解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准确把握主要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

第二步: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组织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实践专家,对该专业(对应一个职业或职业群)各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使用工具、对象、劳动组织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本专业(常对应一个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确定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和其对应的职业能力。

第三步:构建课程体系。组织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课程专家,根据分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类出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再转换为专业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完成课程大纲的编制,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在第二步与第三步中有两个关键环节需要注意:一是工作任务分析,因为任务分析的结果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彻底打破按照知识的相关性构建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传统模式,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以直接对应的方式或者分解、合并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二是职业能力分析,它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尽力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而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探索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后,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关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以解决“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多数研究者结合实践经验及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发现,职校学生往往喜欢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及传授技能的方法,通过实践获得职业能力。这需要我们:

(1)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具体来说,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这就要求:①彻底以项目为单位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②打破思维定势,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去掌握这些知识;③每个项目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多,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组织教学比较困难。

(3)组织教学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的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

(5)教学资源上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同时,利用仿真操作软件、岗位工作的真实案例、完整的工作过程录像等资源服务理实一体化教学。

综上,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主要思路:一是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制订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是基于W生认知规律,构建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就完成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第5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54?04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 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 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 “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第6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示范性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前提

一、引言

自从教育部、国家计委发文(教高[2001]6号)《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批准设立35所部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以来,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层次来看,大体可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和其他本科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两类,其中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大多分布在985工程院校中,这类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基本上都清晰地定位为高端软件人才,其课程体系虽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差别很大,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说理论教学仍然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与其学生的素质好、教师的水平高、教学投入大是密不可分的。与这些985工程院校相比,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在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时面临着学生的层次多、教师总体上综合能力弱和教学投入不足等更多的约束,如何在这些约束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总体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找准定位,体现因材施教,展示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自身培养人才的潜能。

二、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的几个前提

社会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学校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不同专业的内涵不同,尤其是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之间更需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弄清软件工程的内涵。软件工程脱胎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软件应用日益广泛、软件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开发、使用、维护软件不得不采用工程的方法,以求经济有效地解决软件问题。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诸多学科,今天的软件工程己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工程性是软件工程有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大差别,而二者采用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是相同的。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体现工程性的课程和训练内容。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要因材施教。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生源水平差距很大,简单地用现行的本科、高职、技校来划分学生的培养层次对本科生的培养是不合适的,如在辽宁一本和二本的分数线差距就达到100分左右,即使是在一本学校中985院校和其他学校的分数差距也少则几十分,多则上百分之多。因此,所有各学校在制订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水平。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在这些具体的领域内也存在低、中、高端人才的划分,因此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要有市场细分的意识。

三、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方法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方法

教学管理者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时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层次、所在专业的优势研究方向、学校的教学投入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体现本专业的内涵。

我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造成了各高校同一专业入学学生的成绩存在重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安排理论课程的比重,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极端的情况的下甚至可以考虑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所在专业的优势研究方向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也是一个现实的约束,我们应该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扬长避短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教学指导和训练。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与学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否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关系到学校的软硬件投入,因此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该对学校的投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能制订太脱离实际的培养目标,以免造成后续试验环境难以搭建问题的出现。

目前,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要走上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软件开发、测试等技术能力,这就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对技术能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以便学生顺利就业。当然,更为全面、细致的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目标的制订具有契合实际的指导作用。

软件工程专业是以工程性为其专业特征的,因此必须注重工程素质的训练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

此外,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内容,例如虽然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但培养方案也要为其中少部分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知识和训练;工程师素质的训练要与技术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就业和其长远发展相结合等。

(二)按培养目标确定学习知识点,整合课程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虽然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体系为背景,但在本科阶段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却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既要能整体上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体系,又要学习软件工程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所以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点和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点两部分。

目前,在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不按知识点确定讲授内容,而是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直接照搬到软件工程专业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这种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讲授的课程过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应该学习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如需求工程、软件工程过程等又没有时间讲授。

(三)面向工程的培养方法

工程不是科学,甚至也不是“应用科学”。科学是分析性的,是努力去了解自然;而工程是综合的,是努力去创造,但受自然、成本、安全关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学、可靠性、生产能力、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工程要求在制约中进行设计。国际著名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面是对所有工程学科通用的,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参考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abet于1996年制订的ec2000等认证标准来实施。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体现工程的设计性,要安排尽可能多的设计性学习内容,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扎实的课程学习和广泛的探索兴趣结合起来,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实际项目来培养学生。

(四)体现自身培养特色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应该体现特色。特色的确定可根据自身的积累,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可行性来确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全国煤炭类院校中唯一一家软件学院,多年来为煤炭企业开发了很多软件,熟悉煤炭行业特点,了解煤炭企业运行机制,所以其打造的第一个特色就是面向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的能力和优势。辽宁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地域转移的机会,提出打造软件外包强省的目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决定培养面向对日外包领域的软件人才。语言是对日软件外包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开设了128学时的日语课程,为学生从事对日外包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面向煤炭行业和面向对日外包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课程设置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学习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兴趣,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在入学之初可采用兴趣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考虑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教师将各个模块编程实现,然后在课堂上讲授软件系统的功能,在实验中指导通过设计基本的参数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实际可用的系统,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后续的某一方向课程中做课程内的实验,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大三下学期和大四阶段可通过就业压力和工作之后达到的美好前景督促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制订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理解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内涵,认清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从而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素质来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培养方法和特色,进而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地提高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识到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领域,所以,还要有动态更新培养方案的机制,以便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潮流。

参考文献:

第7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戴昕(1962- ),男,吉林双阳人,吉林建筑大学校长,教授;王丽霞(1972- ),女,吉林通化人,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刘焕君(1981- ),女,山东庆云人,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于建军(1978-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单位资助规划课题《土建类高校专业教育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FFB090578),主持人:戴昕。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所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功能的具体样式,直接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解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课题选择了位于东北、华北、华南及华中等地区有代表性的4所地方土建类高校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为地方土建类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课题组在集中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软件”要素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业评价、注册执业资格教育、就业现状、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等要素,暂不考虑学校资源、设备等“硬件”条件。课题组针对被试人员特点共设计5类问卷,期望从施教者、受教者、用人单位等多视角综合反映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卷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尽量剔除有歧义或含义不明问题,并在A校进行了试测。试测共发放各类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7份。问卷通过了信度与效度检验,能为本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针对问卷中的一些较难把握的问题,课题组还设定了开放性问题作为必要补充,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二)调查实施

2011年4月,课题组对选取的4所有代表性的地方土建类高校的被试人员进行抽样施测。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各类被试人员所属专业基本覆盖被试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问卷结果能够反映学校的优势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同时,共组织12场教师、学生座谈会,访谈6位企业负责人。因组织往届毕业生召开座谈会有一定困难,课题组重点对往届毕业生问卷的开放式问题进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方案设计简单,人员构成单一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与实施教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培养方案设计程序、人员构成将直接决定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地方土建类高校培养方案制定人员构成现状见表2。

由表2看出,地方土建类高校培养方案制定人员构成仅由专业负责人、教务处人员和个别教师组成的为57.2%。在此基础上,能够吸纳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制定的占比仅为28.5%。访谈中,当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时,多数均表示没有规范的制定程序,一般是先由教务处制定原则意见,其次是专业负责人在“原则意见”框架下,参照以前资料或者其他学校培养方案文本制定,偶尔会与个别教师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沟通,最后经教学院长审查确认,即生成某一专业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趋同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是制定培养方案、安排教学环节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

对地方土建类高校各专业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发现,各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缺少规范性[1]。一是专业培养目标表述差异较大。如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多种提法。二是对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基本内容、结构和编写要求不清楚,存在随意性或者经验性。如对知识、技能、个人品质等要求存在缺项,词语表达上存在内涵不清等问题。三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严重趋同、宏大现象,人才培养特色缺失。

在访谈中,关于“您如何看待当前土木与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部分教师回答“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攀高趋势明显”“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点模糊”“不清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到底应该是什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处于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之间漂移的状态,模糊了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等。部分应届毕业生代表在谈及此问题时也说“不太清楚应该得到哪些知识”“不太清楚应该获得怎样的素质和能力”等。往届毕业生在开放式问题中也给出类似表述,如“学校定位模糊”“上学时对于自身未来发展比较迷茫”“在学校接受的实践能力锻炼太少了,无法满足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等。可见广大教师、学生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困惑。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学内容欠缺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的各类课程的比例和安排,是一所学校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的集中表现。调研发现,40%的专业负责人认为培养方案计划学时偏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32%的往届毕业生、48.8%的一线教师、51.4%的培养方案制定人、34.8%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学校目前所设课程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满意度较低;81.5%的应届毕业生、73.6%的往届毕业生、81.9%的一线教师和83.6%的方案负责人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专业课或专业实践课课时。在访谈中,教师和学生都提及“专业课程学时太少、专业知识讲的太少”等问题,表达了要求增加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实践课的强烈愿望。在开放式问卷中,要求“增加实践教学”一词的频率出现最多,占建议人数的90.2%。

对于专业课程开设时间问题,学生和教师反响强烈。关于“你什么时候开始对所学专业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多数学生回答“应该是在开设专业课以后稍微清楚了”;当追问“那你们认为专业课设置的时间安排合适吗”,学生的回答为“我们觉得比较晚”、“我们大一大二时比较闲,大三又很忙,这是不太合适的。”被访谈教师也普遍认为“专业教师对学生培养介入太晚,最早也是在大二或大三时,前面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基本荒废了”,提出“应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设置适度前置等。

对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还发现,在课程设置中包含科学、管理、艺术、社会等广泛领域课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为满足社会对“宽口径、厚基础”人才需求而做出的努力。统计发现,学校增加的素质教育课是以减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学时来实现的。被试学校现行培养方案中规定计划学时均在2200~2500学时之间,比20世纪90年代规定计划学时数下降近20%甚至更多。去掉英语、两课、体育、军事理论、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等共计约900学时后,所剩的数理知识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学时仅为1300~1600学时,其中,专业课时约占总学时15%,专业知识学习被严重削弱。

(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方式的具体实施构成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即教学过程,其完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调查发现,73.2%应届毕业生反映教师教学内容陈旧;62.9%应届毕业生和62.4%往届毕业生反映教师经常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85.2%应届毕业生选择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其实就是电子教案;79.7%应届毕业生反映教师经常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出勤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65.1%的应届毕业生、58.4%的往届毕业生、51.8%的一线教师、66.7%的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均反应当前土建类高校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突出。访谈也发现,学生反映的“书本上学到的很多内容过于陈旧”,“多媒体课件不生动”“很多教师照板宣科”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仍是传授式教学法”,与学生“最喜欢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形成鲜明对比;在考核环节上,学生反映“由于多数课程考核均以期末考试为主”“希望能够增加平时过程考核环节”。被访谈人员一致反映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缺少真正实践内容”“指导教师数量与能力均存在不足”等。

(五)专业教育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脱节

我国于1995年9月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经过近20年的努力,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已由试点转为全面实施。

作为培养工程师摇篮的土木与建筑类高校,其专业教育应与注册师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给予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能力储备,为考取注册师做准备。调查发现,35.1%的应届毕业生、43.5%的往届毕业生对注册执业资格制度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其中,有32.8%的应届毕业生、27.8%的往届毕业生是通过“教师渠道”了解的;有31.3%的一线教师获取了相关注册执业资格,73.5%的教师认为教师最应提高行业实践能力,见表3。访谈发现,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问题虽然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三、讨论与建议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3]。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专业课和公共课比例设定”“理论环节与专业实践环节安排”“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间关系”三个方面。究其实质,一是由于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人员范围相对过窄,忽略了教育专家、企业代表、往届毕业生的有效参与,人为隔断了学校与社会和行业的联系;二是学校层面对素质教育内涵缺少系统理解和把握,课程体系结构性弱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基本教学环节完成质量不高,专业教育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衔接路径尚未建立等。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特别是实践能力不强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实践环节安排不够,其实质是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过程、评价等均没达到预期要求。据此,课题组提出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培养方案设计应走向程序性

培养方案制定程序科学规范是保障培养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提。目前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均处于按历史惯例进行制定的状态。学校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入手,在程序中明确规定培养方案设计工作中各类人员产生办法、素质要求、构成比例、责任权力等内容,建议吸收校外行业领域相关教育专家、企业代表、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参加培养方案设计工作,打通学校与行业及社会间存在的障碍;详细规定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步骤,避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存在不科学及随意性问题;详细规定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审定程序,解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安排不合理问题,保证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科学、适用。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坚持符合性

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原有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统一划归教育部或地方后,这些高校在发挥行业特色优势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不断进行转型。经过20多年的转型发展,地方土建类高校已逐步意识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仍然是一定专业范围内的通用人才,且应是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专业人才[4],应与学校办学定位高度契合。盲目趋同、升格只会让学校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丧失更多的机遇。地方土建类高校只有回归行业、引领产业,按照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清、人才特色不鲜明、行业服务能力弱化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课程体系设置应回归工程教育本质性

工程教育特点决定其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以为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人才为指向,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旨归,抓住工程教育实践性的本质特征,结合专业教育和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比例及前后续关系,克服“学术定向”“素质教育泛化”倾向,建构专业教育、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及职业规划教育相互融通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地方土建类高校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

(四)培养过程管理应转向形成性

培养过程管理不仅关乎教学过程质量的好坏,也关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正确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状况的正确评价,进而影响到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过程管理工作应从现在关注诸如课程是否开设、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实践教学是否开展、学生是否出勤等简单问题的管理向更加关注诸如职业规划教育实施效果、专业教育与注册执业资格教育衔接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内容完成效果、实践教学过程及指导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投入状况等实质内容的管理转变。探索将理论知识传授、工程思维培养、实践能力训练、注册执业资格教育、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与伦理教育等教育内容有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现途径,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业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评价体系,应是地方土建类高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8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地推进与发展,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也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中小学网管员除了要完成常规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保障学校网络正常运行、网络应用开发与维护、面向全校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辅导等各种任务,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这给中小学网管员培训的组织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规定的短期培训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值得思考。

视频案例教学法具有可视化、情景化等特点,将针对特定教学目的设计的视频案例引入到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中,能帮助中小学网管员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它对培养中小学网管员的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可以尝试在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中引入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将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由短期集中式转变为基于视频案例的在线学习培养模式,学员先通过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观看精选的教学视频,选择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场景片断观看学习并记录下疑问,然后通过在线交流平台跟其他学员交流或者向专家咨询,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场景,挖掘网管员的实践性知识,同时还能提供有效的协作学习和反思机会。

二、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视频案例教学

中小学网管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除了要完成常规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保障学校网络正常运行、网络应用开发与维护、面向全校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辅导等各种任务,其工作范畴包含教学、各种教学相关的辅助工作、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开发、教师培训等,即不同于普通的任课教师,也不同于企业公司里的普通网管员。而现有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广大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需求,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网管员提供更好的专业技能培养服务,值得深思。本研究调研了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认知特点以及现有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基于建构主义和案例学习理论,尝试将视频案例教学法引入到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中,以期提高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效果。

1、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认知特点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部分中小学网管员的网络调查问卷发现,他们在专业技能认知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中小学网管员工作中既需要教学技能又需要网络管理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涉及范围多而杂,同时还需要相当的深度,这给中小学网管员的技能培养工作带了相当的难度。

(2)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实践经验严重缺失。一方面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对网管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学网管员承当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承担大量教学、培训等工作,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网管实践经验严重缺失。

(3)中小学网管员难于找到可以直接借鉴的成功案例范本。中小学网管员工作性质特殊,在一所学校里从事这项工作人数并不会太多,无法通过同事间的交流学习获取成功的案例范本,而网络上可以找到的网络建设案例又未必完全适用于学校。

2、现行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分析

调研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省市都通过短期集中培训模式来进行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各地教育厅或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小学网管员研修班,短期集中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1)短期集中培训模式难以让每个学员都满意。参与研修班的学员专业水平不尽相同,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大相径庭,这给短期研修班的课程设置带来了困扰,无法满足每一个学员的需求。

(2)短期集中培训模式能传达的信息量有限。短期集中培训模式集中培训时间非常有限,而中小学网管员工作涉及的内容又很广,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短期研修班顾及到培训内容的广度就无法顾及到培训内容的深度,顾及到培训内容的深度,就无法顾及培训内容的广度。

因此,短期集中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新需求,中小学网管员群体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方便他们快速的构建起工作中所需的各类实践性知识模型。

3、视频案例教学与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视频案例教学法具有可视化、情景化等特点,可以尝试将视频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到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中,以期提高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效率。案例教学能揭示客观现象中的缄默知识,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通过模拟真实情景中问题的解决,帮助学员积累专业经验,培养分析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有效提高了教学效能,被舒尔曼称作“对于教师教育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传统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大多采用文字来描述案例,而中小学网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更直观、更直接的方式。新兴的视频案例教学法既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情景,又有利于深度挖掘实践性知识,同时还能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协作式学习和反思的机会。正适合针对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

将为中小学网管员群体量身定制的视频案例引入到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中,构建一个基于视频案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学习需求的中小学网管员自行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有选择地观看各类教学视频,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跟其他学员讨论或者向行内专家咨询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自测题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有利于中小学网管员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对培养中小学网管员的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挖掘网管员的实践性知识,能提供有效的协作学习和反思机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大大节省了开支。

本研究首先对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分类与细化,形成基本专业技能目录,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构建综合专业技能案例;然后,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合基于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法;最后,基于各级专业技能目录与专业技能培养方法,搜集并制作各类基础资源库,形成一个基于视频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小学网管员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结构框架。

三、基于视频案例的中小学网管员专业 技能培养模式

图1展示了基于视频案例的中小学网管员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本模式从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分析、基于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法以及各类基础资源库的构建三个方面,对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下面将逐一介绍。

1、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分析

要更好地为中小学网管员群体的专业技能培养服务,首先需要了解中小学网管员群体的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和特点。通过电话咨询、网络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框架结构,将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分成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两大类。其中,基本技能是综合技能的基本构件,而综合技能是若干基本技能的组合与高级应用,两者互为补充,互相引用,综合技能的讲解与演示中会引用到若干相关的基本技能知识点,而基本技能中会提供一些综合技能作为其参考的应用场景。

基于视频案例的中小学网管员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中需要提供基本专业技能目录和综合专业技能目录。其中基本专业技能目录通过对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进行细化与分解形成,然后,在基本专业技能目录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网管员的实际工作场景设计并形成综合专业技能目录。

2、基于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法

上文将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分作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两大类,其中基本技能代表基本知识点,更侧重于理论基础,而综合技能则需要在己经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对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综合应用,更侧重于动手实践方面的内容。而无论基本技能还是综合技能的传授与培养方式都可能会用到讲授、自测、示范、答疑,本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就提供了讲授、自测、示范、答疑这四大块功能模块。其中,讲授功能需要调用到视频课程库,自测功能需要调用到测试习题库,示范功能需要调用到视频案例库,答疑功能需要有众多在线专家做支撑。而视频课程库、测试习题库、视频案例库与在线专家库,组成了基础资源库,建设内容丰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基础资源库是保障平台获得良好使用效果的先决条件。

3、基础资源库的构建

本研究的各类基础资源库基于新兴的云计算技术搭建,能够实现对现有各类资源库的智能化无缝聚合,从而保障基于视频案例的中小学网络管理员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得以有效推行。首先对各类资源库的数据格式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对照国家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求同改异,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按国家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对现行的任何资源库进行重新组合,实现现有各类资源库的智能化无缝聚合。底层的基础资源库中的资源可能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各地学校自行采购的教育资源库,也可能是自行制作的教学视频,而对于平台的用户来说,所有的资源都只需要通过平台访问,从而让中小学网管员专注于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不为资料搜索所累,使基础资源库真正为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服务。

四、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个实用有效的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是本研究的研究载体。通过对平台各层次用户的需求分析,并结合大量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功能,得出本平台的设计目标。

1、设计目标

(1)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为视频案例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关键词,从而实现便捷的检索功能。

(2)良好的互动性能——平台不是单纯的展示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互动与评价。通过对同一视频案例的留言互动,加上视频案例的客观文本材料,可以帮助学习者对案例场景产生新的认识,由浅入深,从表面认知向知识内化发生质变。

(3)安全可靠以及可扩展性——平台应具备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能较好支持案例与用户数的不断扩充。

(4)支持发展性评价——可以设计一些发展性量表,通过研究用户使用平台的痕迹,分析网络教学的有效性与用户的成长。

2、平台架构与主要功能

本平台引入了P2P流媒体技术,采用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技术进行设计。P2P流媒体技术与传统流媒体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用户在播放过程中不仅仅可以从流媒体服务器取得媒体流,还可以从其它用户那里取得媒体流。同时,用户还可以把自己己下载的媒体信息共享给其他用户。

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功能分做前台应用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模块。

前台应用系统分作个人管理与案例应用两个子功能区。其中,个人管理功能区包含用户登录、个人信息管理、案例收藏夹管理等子模块;应用功能区包含案例检索、案例展示、热点排行、最近更新、在线答疑、在线自测等子模块。

后台管理系统分作系统设置、案例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四个功能区。其中,系统设置功能区包含公告管理、基本信息配置、栏目管理等子模块;资源管理功能区包含案例管理、案例、案例审核、上载案例上载自测题等子模块;权限管理功能区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功能区包含系统日志、备份恢复、访问统计等子模块。

五、基于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小学网管员专业技能培养评价

针对本研究的目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第二步,视频案例的收集与制作:第三步,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实验;第四步,总结与反思。

本平台的研究对象定位为江苏省中小学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养,首先,设计了《中小学网管员基本专业技能摸底调查问卷》,通过纸质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进行了数据采集,确定了平台中用到的视频案例的总体范畴。然后,邀请资深专家针对需求,进行视频案例的收集与制作,从而形成初步的视频案例资源库。

在已有视频案例库的基础上,邀请部分中小学网管员以及部分专家参与了平台的试用,通过对实验者的调查,得出如表1所示的教学效果评价表。

培训效果评价不如预期,主要因为很多参与试用视频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另外,如何让案例更贴近中小学网管员的工作也值得思考。但大多数参与者都对案例内容感兴趣且认为自己得到进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统计可以 看出大多数用户对视频案例热情度很高,点击量很大。

第9篇: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官员;培养;对策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利用档案文献来研究历史文化,在新时期,现代档案工作内容也有了重大的变化,档案管理员也从实体保管这种形式开始向知识管理这转变。档案馆员可以从档案资料进行采集、加工来提炼出大量信息供自己利用,档案馆的服务模式已向多元化形式发展,因此,对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一、新时期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一)馆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新时期的档案馆员首先应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档案事业,坚持党的各项原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思想品质,尊重历史,积极维护历史真实性原则。还要求档案馆员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尊重知识产权,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档案馆员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操守。

(二)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由于新成果与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以及档案信息技术知识的不断提高,使得档案馆员必须接受更大的挑战。档案馆员应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习关于档案的最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新技能,从而在档案信息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发展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新时期的档案馆员的目光应放长远,与时俱进,以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得到锻炼成长,丰富自己的档案管理知识,更有效地为档案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三个方面。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的辨别与认知,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利用、评价、利用。信息意识是对信息作用的反映。在如今信息污染、信息泛滥的影响下,档案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以此来获取、辨别有效的信息,以此满足客户的需求。档案馆员应掌握较强的档案专业知识,并且熟知本馆的藏书分布。还应多加应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检索技术的研究,对档案信息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二、新时期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新时期档案馆员的培养应从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入手,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造就一批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分为三种类型:

①复合型档案馆员。是指既会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也要应用现代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法。②实际应用型档案馆员。是指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业务技能,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和研究,从而形成高质量的信息产品。③学术专研型档案馆员。是指具备相当精深的档案基础理论知识,这类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力。

三、新时期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方法

(一)制度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档案馆应考虑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计划,更重视馆员的档案信息管理能力知识方面的建设。通过对档案馆员进行灌输与档案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多角度、全方面的扩宽了馆员的知识层面,开阔视野了馆员的视野,最终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档案人才。在新时期最需要的就是档案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档案馆应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履行各项人才培养目标,增强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选择正确的培养方法

每个馆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知识结构都大不相同,因此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对馆员进行培养。①在档案馆里,很多馆员并不是档案科班毕业生,他们缺乏档案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组织进修学习,使他们懂得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从而胜任其业务工作。②档案馆领导需要定期聘请专家和专业人员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这种形式提高馆员的技术水平。③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便利,开展网上教学,让馆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④岗位的轮换也是对提高馆员业务能力的一种激励手段,是重要的实践机会。⑤定期组织业务交流活动,馆际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学习与交流,这样可是实现知识共享,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

(三)研究创新的培养模式

要想跟紧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就要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开放机制,培养馆员的创新精神,树立开放意识。①重视馆员的能力培养,重点在于培养馆员的专业技术、创新思维、设计发展能力,培养馆员学会用理性思考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②在学术研究中应提倡思想开放性,吸收、参考优秀的研究成果。③要激发馆员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档案工作的新道路。

(四)科学组建知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