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低碳经济的实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实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的实质

第1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装饰设计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1)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2)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3)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二、我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现状

我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所以建筑装饰材料花费量很大,加之建筑装饰材料主要以二次或者多次加工为主,由此造成该行业能源耗费巨大。对此,我国“非低碳”建筑装饰设计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此外,“低碳化”设计理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部分工作人员对其缺乏充分的了解,使其发展速度受到阻碍。因此,我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现状表现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设计单位过于追求利益,抵制“低碳化”设计理念。在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中,单位利润往往直接受到建筑物装修成本影响,由此导致装饰设计单位受到利益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开展造型复杂和材料花费大的设计,忽视“低碳化”设计理念,使其发展速度受到制约,而想要实现全行业的“低碳化”设计目标更是难上加难。第二,不少建筑物设计主要以造型复杂与耗费大量装饰材料为主,在理念上和“低碳化”发展方向相反。第三,接受“低碳化”设计理念的人数较少。因为很多低碳装饰材料需要大量的资金与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传统装饰材料价格,因而其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不高。

三、怎样实现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低碳化

1、秉承轻装修重装饰的低碳设计理念

当前,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在欣然接受着物质文明所提供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环境恶化带来的各种伤害。为了能改善这种矛盾的状况,人们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低碳设计应运而生,本质理念,就是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装饰设计中遵循重装饰轻装修的原则,在某一程度上也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当前所提出来的轻装修重装饰,是相对于早期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大兴土木、豪华装修而言的。低碳经济理念提倡,在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室内设计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内涵的体现,因此,设计方案中以大量灵活性的装饰手法为主,而减少相对高能耗的装修活动,在设计方案中依托原有的建筑结构,不到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拆除墙体,避免过多使用繁琐复杂且不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造型设计等等。这样,既能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又可以营造出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

2、选择“低碳化”装饰材料

建筑装饰设计方案的实施深受装饰材料的影响,装饰材料不仅属于装饰工程的基础,还属于将设计人员观念完全体现出来的载体。由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材料美观与耐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是否属于环保材料,即在实际应用时该材料会不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环境。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知道,室内环境污染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装饰时使用的材料含有有害物质,能够形成放射性污染,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但是,如果设计人员使用质量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的材料,不仅可以降低能源耗费量,同时还能够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使用有效的施工模式

建筑装饰施工时,可以选择使用“工厂化生产标准模块以及现场集成安装”新颖的施工模式,该模式在内容上主要指,在家具以及部分装饰成品和半成品的安装过程中,如果工厂可以独自生产的就由其进行生产,紧接着在现场开展直接的组装工作。应用上述施工模式在尽量避免施工场地各种工种出现交叉污染的同时,还可以合理地对施工场地制造的噪音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该模式还可以降低材料耗费,使工地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减少施工需要花费的时间。

4、对工作人员进行低碳管理

施工者对于技术的实施影响重大,建筑装饰节能技术的实行,关键在于施工管理者提供的帮助,由此可以知道低碳管理的具体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影响。施工者属于施工单位主体,其应该全面认识到开展低碳管理可以取得的利益,以及进行施工低碳管理工作能够给社会以及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5、把低碳设计理念体现在细节上

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想要进行能源消耗转型(从能源耗费高改变为能源耗费低),关键在于将低碳理念运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低碳环保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设计方案中。另外,由于用户属于是否对房子进行低碳装饰的直接决定者,对此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对用户进行低碳型装饰理念贯注的能力,使用户可以接受低碳环保建筑物,并且使其对房子的要求与设计方案相互符合。

四、低碳经济下室内材料设计原则

装饰材料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物质基础,室内装饰工程的总体装饰效果、装饰工程的功能体现,都是运用装饰材料本身的质感、造型、图案、色彩、功能等体现出来。

1、节约资源,减少对紧缺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如木材。木材是国民生产重要物资,而我国又是森林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木材资源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使用,设计方案中要提倡使用人造板,如细木工板,高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材;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拆墙及补墙,减少不必要的顶棚造型设计,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

2、提倡使用新型节能材料

按照低碳经济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而科技的发展进步,也为室内装饰设计实现低碳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尽量使用多功能、复合性材料及具有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的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无法满足的使用功能,除具备基本性能之外,复合材料还兼有绿色健康、节能省耗、适宜舒适等多样,是低碳排放的首选材料,虽然目前这类材料价格略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其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 选择可循环再生利用的材料,是实现低碳减排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并将其贯彻在设计过程中,进而设计出既环保又实用的建筑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多维视角模型

对于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依靠资本深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快速崛起并因此而显著地取得工业化、城市化效果与良好减贫绩效的大国经济而言,其增长的包容性毋庸置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2002年的4.4%增加到2011年的10%以上,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20%,能力大了,中国的责任也就大了。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显著增长绩效是与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的,面临着碳排放的巨大压力。因而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增加碳汇潜力、减少生态足迹阈值成为当务之急。国际与国内双重的压力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最优选择,中国对于推动整个亚洲向低碳社会的转型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一模式的转变也会对中国自身的商业、文化以及政治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置于横纵交叉形成的多维视角中进行剖解(图略)。首先,从横向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沿着两种不同的路径展开:一种是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另一种是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在低碳经济发展多维视角模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处于核心带,低碳经济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政府低碳改革的决心与支持、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和企业的低碳生产转型。在仔细梳理与剖析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时,如果将异质型地方政府置于一个彼此横向相互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则不难发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异质型地方政府自身的行为导向,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从中观层面来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在服从于宏观层面整个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硬约束下,也受到城市发展、城镇化步伐乃至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软约束影响。基于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的分析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梯度差异并存性、资源禀赋条件的区域差异性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均涉及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行为主体。尤其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机制能够较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中,政府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中有关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一个比较理想的政府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对从事低碳生产的企业、应用低碳技术的组织以及养成低碳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等所给予的经济补偿,也包括对与此截然相反行为所给予的经济惩罚等。其次,从纵向来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三重约束条件的影响:资源禀赋差异性的约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生产性要求以及人均收入水平跃升到特定阶段所导致的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的演变。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禀赋约束下,全新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对原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替代。由于存在着“锁定效应”,不管是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企业的生产组织行为或者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等[5]46,均极有可能陷入高碳型发展模式、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刚性约束中,从而难以产生纵向层面上的一致。因此,政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为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提供合理化导引,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建立法律保障体系等尤为迫切,以便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的转变。由是,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多维发展格局中。

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激励机制构建

从上述低碳经济发展的多维视角模型中可以看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在纵向层面上受到三重约束,如果缺乏将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和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所带来的内部成本外在化的激励机制,那么,低碳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将会面临弱市场需求甚至无市场需求的局面。为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外部激励的一个简单模型(见图2)。在此外部激励模型中,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选择和关系结构,其顺利实施依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博弈,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的协同作用。这种外部激励机制设计既包括宏观层面上中央政府的顶层制度创新设计,也包括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制度创新设计,还包括微观层面上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产业层面上的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设计,以及社会层面上激励全体公众自发形成低碳消费理念的机制。(一)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碳基技术使得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来自于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技术锁定;另一方面是制度锁定。低碳技术创新就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6]38。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受低碳技术研发(R&D)投入资金额度相对较大所导致的高风险、环保设施投入较大所带来的资产高度专用性的影响,企业如果通过减少产量或者增加环保投入来减少碳排放,就会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因此缺乏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性。由于从高碳生产转向低碳生产,需要企业在研发、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这种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沉没成本。如果企业低碳产品的早期市场需求不足,再加上生产前期缺乏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生产成本难以下降。成本下降刚性与收益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见效不明显,从而就会对企业产生一种负向激励效应。因此,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二)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力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均存在着理性自利的一面,即每个人均会按自利最大化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哈维茨(LeonidHurwicz)的机制设计理论则进一步表明,由于不同行为主体(例如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加上面临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措施,从而会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发生,最终造成不利(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如果说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也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的话,则在当前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占优策略的情况下,其扮演的是委托人的角色,而企业和消费者扮演的是人角色。由于人和委托人的低碳行为目标函数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性,造成人的低碳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低碳发展目标函数,而且委托人往往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假设能设计出一种制度安排,使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行为,正好与委托人低碳经济发展最大化目标函数值相吻合,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需要设计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以使其所期望实现的利益与人从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的利益实现有效“捆绑”,以激励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低碳行为模式。(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力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与升级,在此过程之中低碳经济发展得是否顺利,与城市或区域是否能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关系密切。然而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也取决于集群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与产业进入时滞的长短,还取决于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内部因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的运用所带来的成本溢价问题时市场机制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但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市场自发过程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需要围绕着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外溢性效应而展开,通过结构性减税促成集群产业价值链的规模效应达到实现成本降低的激励效应,以使低碳技术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完成集群区域内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国外政府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即是一个成功借鉴。当前国外新能源产业在迅猛增长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集聚的态势,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四)低碳消费行为的激励机制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力作用低碳消费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模式,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是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模式会对企业的低碳产品供给和低碳生产方式形成反馈型市场激励效应,从而促使企业尽快地从高碳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方式转型。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实现低碳消费后,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一旦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侧重于加紧产品更新换代,从消费环节倒逼到生产环节,以实现整个链条的低碳化。

第3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一)宏观调控的目的与现实中产生的效果矛盾漆多俊教授将宏观调控界定为:“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计划、各项经济政策及调节手段,引导、约束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实现国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本身即是最好的调节主体,良好市场秩序运行的本身即会调节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被动性等缺陷,因此,当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失灵的时候,国家调节这只有形之手就有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宏观调控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维护、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通过国家的有形之手来引导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运作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政府修建地铁的初衷总是抱着缓解城市交通,促进人们出行,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带动经济发展等目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种种的问题:地铁修建中的质量和速度问题,选择城建机构中存在的营私舞弊问题,建材选购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后期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种种事故以及由于地铁乘客较多而采取限流措施,地铁的修建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更多的我们不希望出现的问题。

(二)国企的逐利性与其肩负的社会责任的矛盾各国开办国有企业的目的不外乎财政性目的、政治性目的、经济性目的。其中,经济性目的是指通过国家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而在国企逐利的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如利用自身优势来做不利于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实施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腐败、营私舞弊行为等等,则可能会违背国企建立的根本目的。但是国有企业的活动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国有企业要执行国家计划和经济政策,担负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公共职能,为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和长远发展或其他方面的国家和社会利益,此即为了公益。实践中,地铁的修建都是政府将工程项目交给专门负责相关领域的大型国企负责,因为一般的企业并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来完成地铁铺设,以期通过国企的力量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而能实现地铁修建的初衷。

(三)企业逐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逐利性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因此,企业为了追逐利益的不良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企业如果不追逐利润就无法生存,法律并不能强人所难。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其也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善发展的社会,社会赋予企业的绝不仅仅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私人企业常常是占慈善捐款的很大一部分的主体,可能在目前的我国,要求企业为慈善捐款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会给大多数的企业造成经济压力和舆论压力,但是我们仅仅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要因为一味的追逐利润而忽视其社会责任感,不要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而放弃其社会责任感,以至将来造成更多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从地铁事故谈实现经济法实质正义的途径

(一)政府的职责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干预,通过国家之手对市场的介入达到规制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并以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这需要行政机关充分行使其职能、发挥其作用。但是在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中,政府的不足并不是体现在法规的制定或是具体宏观调控行为的实施方面,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其并未在具体的活动中对相应的市场主体如国企、大型的项目承包商或是相关其他企业进行有力的监管,从而使得逐利的市场主体在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做出只顾自身利益、于公共利益不利的行为。因此在完善政府职责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

首先,完善法律规定。在完善制度的时候,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保障,尽管笔者认为我国已有规制行政机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的宏观调控规范都是针对具体的领域制定的,集中于财税、金融、计划法领域,这些规范都具有太强的针对性,对于解决宏观调控中的问题不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但是在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法律规范时要使这个规范在具有纲领性的情况下也要有具体的适用性。此外,法律法规制定的宗旨一定是为了实现公众的利益,实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而不是只做形式正义的表面功夫。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既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又是有着自身利益的权力主体,因此,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必须在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合理地分配权力,并且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以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权的行使不超过合理的、必要的限度。

其次,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能。在出现了许多问题后,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政府的监督作用的真正实现在实现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执行出现偏差,宏观调控主体不依法办事,这些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并不能将任务发下去即认为是完成了政府的作用,必须要保证承担具体任务的市场主体的活动对于政府是透明的———起码是能受到有效的监督的,这样才能防止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当的、有损公共利益的趋利行为。可以说,完善的宏观调控监督处理程序,是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二)充分发挥国企的作用经济法实质正义的本质直接指向超越特定个体利益之上的社会利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者之利益和社会利益显然缺乏天然的关心者,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只会争先恐后去分享它,而不会以同样的热情去维护它。作为市场主体的国企也不能避免这种天性。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市场主体“分配财富”的动机大于“创造财富”的动机,他们“并不关注把‘蛋糕’做大,而只是力图获得有限‘蛋糕’中尽可能大的份额”。因此,在发挥国企对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作用过程中,我们应让国企了解到其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像普通的企业一样攫取利润,而是通过其参与市场的行为来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从而达到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实质正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利益的取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利益的产生只是一个伴随的结果或是为了实现其最终目的的一种“奖励”,而不是其初衷。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空白是个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也与我国建国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怎样能更好地在我国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相应的机制,从而让企业在市场活动中逐渐培养、加强这种社会责任感。首先,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企业责任感的观念。不仅从法律层面让经营者了解不当的行为会受到制裁,而且从道德层面来让其产生认同感,使其知晓其不当的经营行为最终会损害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最高境界不是通过法律与外在舆论的强大压力迫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帮助公司社会责任理念深深扎根于公司投资者的心灵深处,并随时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其次,在实现加强企业责任感的过程中仍然缺少不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有效的政府监督体制的形成对于企业责任感的形成和加强起到外力推进的作用。并且,受我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许多公司十分珍惜自己被政府认同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政府要对诚信公司予以必要的精神奖励(如授予光荣称号、颁发奖状等)。

三、结语

第4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安置补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29-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开发区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全社会的经济能力,但随之而来的居民动迁,居民安置乃至于居民再就业成为了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土地与农民关系变得尤为敏感,对于农民本身而言,土地就代表收入和生活保障,土地的失去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失去了财富,也失去了工作,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城市生活困难,即便在形式上住进楼房,实现城市化,但是在生活收入上丧失了持续性经济来源,同时也变成了无职业者,这些都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一、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重要性

“自人类以来,有关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种种制度设置和制度运行,便始终与社会安宁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社稷的兴衰和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1]

在征地之前,农民拥有土地,既可以从事农业活动,也可以入城打工,哪怕无工可做,也可以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所以说土地就像是农民手中的一份保险,起码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来源。尤其对于知识技术水平有限,年龄偏老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养老保障,哪怕无法劳作,也可以将土地出租赚取租金。但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那就会成流民[2]。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的土地上访案件中,有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而且这种上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和持久性[2]。

一般每征收一亩地就伴随1.5个农民失业。这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群体将从目前的4 000万剧增至2030年的1.1亿。有专家保守估计,这其中将有5 000万以上的人口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而从动态看,这个数字最高可达8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丧失,这么庞大的数字绝对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3]。

所以农民安置问题是我们开发建设,城市长足发展的根本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工作,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之一。

二、失地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分化,整体提高困难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虽然得到相应的征地赔付款,但同时也丧失了主要收入来源,由原来的稳定农业收入变成了不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出现了暴富后进行再投资的,也有出现了暴富后引起经济纠纷,部分人丧失了继续生活资金;而且由于失地后的城市化生活,生活成本提高,例如所有的土地动迁款,除去部分的购买房屋外,由于缺少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失地农民来讲,由于年龄偏大,谋生技术较少,就业就显得十分困难,就有可能造成生活水平下降乃至困难。

2.失地农民重新再就业困难

土地除了是农民的收入来源外,也是谋生的技术,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基本上除了原来的农业技术,没有其他的谋生技术,虽然有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合格率较低,录取率较低,就业百分比低,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而使技术提升困难,在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下,淘汰率较高,很快又面临失业。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全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与现实生活水平有差异,重新再就业,在谋生的失地农民基本上很少有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失地农民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上,五保供养制度历史悠久、相对规范,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制度刚建立不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社会保险等制度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二是在区域发展上统筹不够,东、中、西部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社会福利设施严重匮乏。

三、我国的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不足与完善

(一)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不足

1.安置措施缺乏实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安置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为随着企业性质的变化和就业安排的变化,政府在安置失地农民进企业的事情上没有了主导权,变成了企业择优录取,失地农民由于先天的知识技术水平有限,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所以随后又产生了货币安置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安置政策等方式,货币安置政策虽然在经济上一次性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问题,但是随之的花销,投资等行为,常常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证,同时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由于教育等其他支出,可能无法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跟随经济的发展。

2.就业保障措施不完整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为了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再就业,获得新的经济收入是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基本保证。对于失地农民来说,重新选择一种经营方式,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自由生活变成非农身份,受到企业各种条件约束进行工作,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城乡统筹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就业培训机制,没有保障的就业政策措施,对于部分失地农民来说,再就业就尤为困难。

3.社会统筹保障制度不完善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如果土地被征用,那么重新择业或者重新创业难度就会很大。原来的农业生活对于他们来讲,既是生活来源也是职业能力,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生活基本需要。如果土地被征用,那么他们陷入的境地就是失地又失业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那么生活就没有了保证。不仅如此,哪怕是对重新择业的失地农民来讲,从事的大多数是临时性的职业,很容易就受到波及导致再次失业,而且就业也没有基本的社会和医疗保险,一是年龄不允许缴纳,年限不够,一个是企业的保险福利也很重要。

(二)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的完善建议

1.完善土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依法获得补偿

征地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也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征地补偿费要在确认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确定。

征地补偿除了要考虑土地被征收前的价值之外,还应考虑土地的区位、土地市场供求状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的宏观政策等因素[3]。对于征收补偿标准,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第二确定合理补偿范围。第三补偿安置标准公开透明化,给予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2.建立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失地农民的保障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全面覆盖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涵盖很多方面,包括养老统筹,医疗统筹等等,首先养老统筹要体现在最低生活保障真正和城市接轨,要真正实现最低生活标准随着经济水平,物价等因素上涨而上涨。如在失地农民安置中医疗保障方面,建议应该加快实现城乡医保统筹,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为此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完善社会事业是我们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的基础。

3.加强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地区经济和民生发展水平

地区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民生保障工作。因此在地区工业选择方面就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侧重于引进促进地区发展,增加地区税收收入,吸纳就业人口多,工业发展污染小,企业信誉良好并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企业。大连长兴岛作为新的开发区,重视经济发展。原长兴岛地区人口4.1万人,其中动迁安置的有1.2万人左右,为此应该扩大经济发展,增强地区财政能力,从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扩大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需要扩大招商引资工作,为地区的社会民生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4.建立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制度,提高失地农民自我创业能力

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总体水平。针对不同的失地农民群体开展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途径。加大失地农民再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一系列的便民惠民政策,提供相应的法律培训和援助,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小规模创业。同时还要重视各种社会团体在职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特别是在那些工业化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国内民众利益的各种团体正变得越来越活跃[4]。所以,需重视这方面在提高失地农民自我创业能力上的作用。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为减低失地农民面临的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各国普遍设立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许多国家法律上规定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根据国际经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基金一般交由私营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经营管理,且由多家经营而非独家垄断。同时非常重视失地农民保障基金的监管,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四、结语

在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变成了弱势群体,虽然短时期看失地农民得到了一大笔补偿金或者一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但是他们没有工人的稳定工作,长远的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所以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就被排斥在了土地为工业增长带来的利益之外。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不稳定,为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我们必须看到农民失地补偿的长期性。德沃金曾指出:经济效益是一种集体性的目标,它要求分配机会和自由,以便实现某种逐步实现积累的经济效益[5]。经济开发区是改革的先锋,为此,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征地补偿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安置,从而更快地加快工业发展,享受工业发展为整个社会带来的福祉,实现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

[2]童星,林闽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02.

[3]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4.

[4]Peter Drahos. Developing Counties and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andard-Settling,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

第5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设计秦岭―淮河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活动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角色扮演、调查、动手制作等活动,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为例,谈谈知识竞赛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设计

1.活动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应“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开展专题知识竞赛”的“活动建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学生在中国地理总论中《地形》《气候》《河流》《农业》章节中已学习,这为开展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从能力看,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地理语言表达能力;从年龄特征看,初中生课堂上乐于表现,喜欢合作、竞争。

2.活动目标

(1)运用地图和已学知识,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不同自然地区划分中的地理意义,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通过活动,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合作、竞争意识,增进对地理要素紧密联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3.活动准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学案,进行知识的自我理解和内化,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并借助互联网、报刊等媒体进行拓展阅读,查漏补缺。

(2)教师将活动试题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

(3)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5―6人。各组推选一名工作负责、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进行小组管理。

(4)推荐或自荐主持人一名。

4.活动要求

为保证比赛公正、有序开展,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师生共同制定体现集体意志的活动要求:

(1)以组为单位参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2)每道必答题分值100,每组必答一题,经小组讨论后在2分钟内回答完毕;如果回答不出、不完整、错误或延时,由其他小组抢答,给予相应的分数奖励。每道抢答题分值30,如抢答错误,倒扣10分(避免学生不认真审题就盲目答题;对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班级,为调动学生答题积极性,不实施倒扣分)。

(3)小组中每位成员只有两次答题机会,违者每人次扣10分(避免少数学生唱“独角戏”,鼓励全员参与)。

5.活动试题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精心设计体现趣味性、知识性、生活性、创新性的竞赛试题。

必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水平,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部分试题如下:

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看,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带和带的分界线;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看,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区和区的分界线。

③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2.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填写表1。

抢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与发展。部分试题如下:

1.下列语句中,描写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淮河以南的橘子树移栽到淮河以北,会变成小灌木,橘子就变成又小又苦的“枳”。请结合已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3.假如没有秦岭这条高大、绵长的山脉,我国东部的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可能会向什么方向移动?

在适当的时候,可尝试让学生命题,经教师审阅、修改后使用。

6.活动过程

(1)欣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景观图片,进入活动意境。

(2)解读活动要求。

(3)组织答题,记录各组得分。注意观察课堂动态,鼓励信心不足和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学生勇于表现,积极参与;解答疑难问题,不把模棱两可和错误的答案留给学生。

(4)构建知识体系。

(5)合计各组总分。

7.活动评价

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方面,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自评与互评(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学会欣赏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各小组所得分数为参考,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颁发奖品(如小地球仪),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地理学习评价档案袋”中。如时间允许,请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对暂时落后的小组和个人也要通过发现“闪光点”,予以鼓励,使其获取前进的动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活动感悟

1.知识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地理课堂,学生因渴望获胜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比赛中。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中,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学生这样说:“地理课最有趣、最紧张、最期盼的就是知识竞赛活动。在这个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中,与同伴合作、竞争,体验着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经历失败的磨炼,获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2.知识竞赛活动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赛前,学生认真复习、预习,查找、编辑资料,自主获取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能被挖掘。组内分工合作,组间竞争,增强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能力。快节奏的竞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第6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 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81-02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精益化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简称“精益”,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研究者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化管理方式自问世至今,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体系。近年来,精益化管理开始逐渐走出工业生产的范畴,广泛地与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等诸多产业相结合,在带动了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催生与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兴的管理和组织方式。本文将围绕精益化管理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二者之间的结合与创新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职实训基地采取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制造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工艺标准一致、设备工装相近、配品配件共享、团队资源支持管理提升”,达到“以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品和管理更好地为客户实施生产配套、赢得市场和客户的满意”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内,企业会需要大批适应精益生产和信息管理的现代工业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建设普遍重硬件、轻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从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看,大多都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硬件条件的建设,对需要的硬件设备在经费上均优先安排,但往住对软件,特别是管理不够重视,在人才、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有部分院校在实训教学中也推行了5S管理,但成效不明显。而专门针对实训教学的管理,特别是实训教学的现场管理方面还基本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益化实训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训信息化支撑体系。

(三)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实训基地采取精益化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身实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升实训基地的利用率。精益化管理模式在建立实训基地之前,首先要就相关专业发展现状和本校学生的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案,然后相关专家就此事进行严密、科学论证之后再上马,此举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很明显一点就体现在教学环节上比较侧重于单项技能训练,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需要拓宽其能力素质模型。实训基地采取精益化管理是顺应制造业产业向精益化转型,企业实施精益化运作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而实训基地在采取精益化管理之后,则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的具体需求来建立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提升该基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精益化管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原则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因此要实现实训基地的精益化管理要坚持就业导向、坚定不移走“校企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说来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先进性与职业性原则

“先进性”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和最高目标,“职业性”是检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能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着职业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应将已被证明是现代企业成功的“精益化生产”模式引入学校,并内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开放性和共享性原则

开放性和共享性二者都是基于精益化管理的初衷,所谓开放性是指实训基地不仅向学生、教师开放,还要面向企业、社会相关组织开放,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和管理工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学与现代企业接轨,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精益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开放式工厂”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同时也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而“共享性”则是“校企一体”,就是在“互利双赢”原则指导下,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双方利用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一方面 ,企业通过学校的优势设备及人力资源,促进其产能提升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及技术力量,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精益化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双方实现共赢发展。

(三)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

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尽可能广泛调研、严密论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企业的特长,重点建设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精益化管理实训基地,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不错的社会反响。

三、精益化管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精益化实训教学体系

首先,构建精益化实训教学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精益化管理的前提和关键。高职院校的初衷是培养专业能力突出、上手快的专业技能人才,对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基地基本的初衷即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成学生由校园向工作岗位的过渡。但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之间,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进行自我调节,较快地适应现代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而要让学生获得这一技能,就有赖于依托高职院校自身的精益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将精益管理的现场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如5S与目视管理、班组园地、工位栏板、标准化操作SOS、暗灯系统等转化为相应的精益化教学项目,精益化教学项目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以使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其次,现如今的实训基地形式相对较为单一,部分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普遍重硬件、轻管理,没有形成“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教学环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以有“职业人”的收获;要么就是高职院校直接将实训基地设立在一线工厂操作中,让学生直接从事第一线的生产和劳作,使学生产生“拔苗助长”之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上两种情况都不符合从精益化角度来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的模式和方法。应该应用精益化思想构建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精益化”实训基地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实训基地管理落后,精益化、信息化要素缺失,与现代企业严重脱节的现象。建成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基于现代制造业的精益化实训教学体系”,使实训基地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接轨,使学生在真实的精益化现场通过“情境体验”式学习,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真实体验和感受到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应有针对性地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在教师总数中的比重。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为了尽快让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眼界。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原有实训教师的培训力度,着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水平,例如可以通过院校与院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相关专业、学科的互通有无,还可以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培养实训教师队伍来提升师资力量的教学水平,为实训基地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相关行业研究会等开展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聘请一部分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掌握了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兼职教师。此举不仅可以发挥聘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是有利于优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一方面缺乏优质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却也面临着青年教师比重较大的尴尬局面。而通过聘请一大批专业技术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在客观上也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塑造更为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样既优化了实训师资队伍,也提高了整体实训教学水平。

(三)转变管理思路,在实训基地对内采取“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

一方面,“企业化管理”是指将实训基地看作企业来运转,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学生自身需按照工作职责要求来提升自己并竞争上岗;实训基地内部的部门主任自觉充当好部门经理的角色,严格履行自身相关职责和义务,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同时实训基地内部也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考核体系,严格按照规范化的企业运转流程来严格要求相关项目的实施和产品服务的提供;最后要引入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和价值观念,营造浓郁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中迅速提升自身素质。

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指的是实训基地的开设和相关项目的上马要严格核算其经营成本、价值利润,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波动来加以调整,确保实训效果的最佳;其次,实训基地应采取包容的管理方式,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自身技能的前提下,将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放,既可以缓解当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还可以通过创收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鹏洲.简析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及其“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6)

[2]葛清,张强,吴彦俊.上海中心大厦运用BIM信息技术进行精益化管理的研究[J].时代建筑,2013(2)

[3]许建,向昌国.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9(1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JGZ163)

第7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铁路职工培训;师资培训;业务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51-02

随着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铁路企业向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新《兵役法》的实施和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的铁路区域公司的成立必然会带来铁路部门招录和培训员工的变化,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也要逐步退出复退军人专业学历教育而转向特种安全培训和铁路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同时,大量客运专线的投入运营;货运重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应用必然对铁路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作为沈局职工培训的主阵地,承担培训工作的教师的业务素质如何适应当前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成为我局各个铁路职工培训基地面临的紧迫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现状

(一)师资培训有计划难落实

随着铁路局各系统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使用,各级职教系统对提高专兼职培训教师技术业务素质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年初都制订了对教师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单位、培训方式和内容,但由于路局下达培训任务集中,培训教师数量又少,使得培训教师没有时间参加培训。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

当前职工基地的师资培训主要采取请进站段业务骨干培训,路局组织参加高校的新技术讲座和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等形式。由于没有深入到站段车间一线,这种培训的不足之处是对职工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了解认识,学不到现场积累的新工艺和作业方法。当前针对培训教师组织的培训内容还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某一个模块或单元的内容,或者某一领域的新技术内容,不能站在宏观全面的角度认识和领会新技术、新设备。

(三)路局培训资源利用率不高

铁路局职教系统多年来与各层次的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科研学术水平较高的重点高校和实训实验设备较强的高职院校。培训基地的师资很多都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急需补充理论知识和新技术应用知识,应组织这些教师定期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

(四)路局师资资源配置不合理

铁路局现在还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储备平台的作用,某一类人才一旦分配到单位,就成为该单位所有,其后续的培训培养就只能由该单位负责了,其他单位又不惜重金聘请路外人员进行培训,从整个职教系统来讲既浪费了资源,又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急需人才。比如说沈局站段有许多优秀人才,在本单位才能得不到发挥,而培训基地急需这样人才却由于工资待遇的局限又无法引进。

二、提高职教师资业务素质的途径

培训基地的师资作为铁路系统各个岗位专业理论和技能示范和引导者,已经成为确保铁路职工素质提升的保障。由于路局培训任务培训安排集中,有限师资只能疲于完成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暇进修学习。为改变这种状况,长春职工培训基地试图建立了培训教师到站段挂职锻炼、年假期间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学习,并到现场参观等制度,使培训教师的师资有了明显提高,培训质量走在同类机构的前列。

(一)对现职培训人员制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培训基地是专职的职工培训机构,又是路局下属的一个重要基层单位,只有树立主动服务于站段的意识,紧密和站段联系沟通,才能更好的为运输生产服务。专职教师长时间脱离生产岗位,其业务知识必然会和现场知识脱节,不能及时补充新知识,也就不能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长春职工培训基地积极协调了路局的各职能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专职教师下现场挂职锻炼的制度。

(二)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的制度

由于铁路企业对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视,新的教师不断补充,培训基地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的师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师资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老教师在教学技能运用上较成熟,管理经验丰富;新教师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建立“一对一”的“师徒制”或“导师制”的模式,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新教师尽快地适应培训工作。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考评制度

随着新技术在铁路系统的不断应用,铁路专业师资的稀缺,如何保障师资资源、加强师资共享资源的管理,成为培训基地面临的新的课题。沈局职工培训基地多年来形成了有效的师资考核机制,使得优秀师资不仅在本单位发挥骨干作用,在系统外其他单位也得到了承认,充分调动了培训师资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个考核制度不仅针对本基地的培训教师,也适用于外聘的兼职教师,将竞争制度纳入了更大的环境,这样对本单位的培训教师也产生了促进作用,也避免了本单位教师为小利在外面疲于奔忙的窘境。

(四)创建路局师资、信息共享平台

铁路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生产中渗透,比如高铁的核心技术集中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职工培训基地要主动和这些部门联系,最好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有关课题项目,时刻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动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师资共享方面,打破师资人才单位所有制的束缚,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流动平台。沈阳局已经建立了各个专业人才库和专家库,各个培训基地之间和专兼职师资之间的流动,如长春基地的工务教师流动到沈阳基地解决了沈阳基地工务师资的不足,站段兼职教师到培训基地授课补充了路局“千人机车乘务员培训工程”基地机务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铁路政企改革的深入,新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对高等级的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作为铁路系统职工培训的主阵地,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铁路能否建立现代化运输企业前提条件。因此,必须竭尽全力的提高路局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将师资资源用好、管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 田勇.加快铁路职工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5-16.

第8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一、城市建设中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显著地提升,尤其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尤为明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问题也在逐渐显现,水资源问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工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中,水资源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日益提高的用水量就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就会对城市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制约作用。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的话,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日益严重,而且这一情况不仅会造成城市建设速度的减缓,更加严重的是因为地下水的过度利用,导致土地大面积下沉,导致土质变松,对城市交通和工农业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我国目前的城市用水主要来源就是地下水,长此以往就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不仅水资源短缺问题会对地质造成影响,水资源污染同样是影响地质的重要问题。因为受到污染的水资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过程才能再次使用。这样一来就将可用的水资源再次减少,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现象。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三废现象,正是这一现象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三废指的是,气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三种,我国近年来受到三废的影响尤为明显,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乡镇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尤其是液体废弃物中工业废水的不当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尤为严重。根据相关条例,工业废水是禁止排放到河流海洋中的,所以就要通过排水沟等设施来完成排放,但是这样就会带地下水造成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长此以往就会对附近的土质造成影响。

不仅是水质问题,在城市的建设中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也再逐渐增多,如果在建设公共设施的过程中不注重地质问题的话就会造成在使用阶段出现建筑物变形的问题,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地质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就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与之有关的行业造成阻碍,所以有关机构在进行城市建设之前要对建设地的土质进行检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工程的确立,并通过有效地手段对地质问题进行控制,借以减轻对于城市发展造成的阻碍。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人类活动与地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整体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类经常会出现只是注重当前的发展对未来情况并不重视,没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对长久的发展弃之不顾,正是这部分没有重视环境保护的人将环境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重化。因此要想在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之上保证对于环境的保护,就要加强对于地质的保护,将其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一任务,借此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第9篇:低碳经济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院校主导 经营性实训基地 建设思路 基本要求 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指承担着一定的学生教育教学任务,并按照企业或门店经营运作的实践教学场所。加强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是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形式,并就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基本要求及运行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建立学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为我国培养大批经管类优秀人才,为早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现状

1.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存在形式及其分析

目前,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形式并存。从投资的角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分为6种类型,校办企业型、政府资助型、校企合作型、校企合资型、行业资助型和学校自建型。对高职院校来说建立的实训基地由谁主控,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还是以营利为目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校方关注的重点。

通过综合分析各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过程和成长历程,根据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营的主动权在校企哪一方,可将经营性实训基地划分为三类。

(1)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学生主要为企业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几乎没有轮岗和培训。

(2)校企共建型实训基地。一般是,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按照一定的约定,开展共同经营、优势互补,既解决了企业劳力问题,又解决了学生技能训练问题,貌似共赢,但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往往不能与技能训练有效结合。

(3)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是在专业教师长期实践锻炼及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的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经营结合、工学结合优势;是承担着一定的学生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科研任务,并按真实企业或门店经营运作的实践教学场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育教学和科研,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2.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优势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在许多高职院校取得了成功,涉及的专业包括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珠宝鉴赏、汽车维修与养护等,其发展势头迅猛,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具有营运环境优势。高等职业院校要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自2002年,教育部就确定了12家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①。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有政府政策、学校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正所谓生逢其时,具有营运环境优势。

(2)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实训基地多赢。基地负责人可以作为建设成果负责人申报教育科研成果;可以申请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得到学校、省上教学、科研课题经费支持,加强建设;可以作为双师素质教师训练基地。

(3)人力资源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充足,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共同进行基地运营管理及教学科研项目攻关,多出成果,多出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通过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岗位轮训等途径,将职业技能训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的养成等工作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1.观念层面上以保本经营,学生职业技能素养训练为主

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相适应,实训技能和实训内容应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以保本经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从专业实际和学科特点、学制和年级差别的角度考虑,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科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岗位轮训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教、学、营、练”融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

2.操作层面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需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协调、持续的保障性机制,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将生产要素与教育要素科学合理配置,以最小的人财物的投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基地多赢的目标。

3.效果层面上做到“形神”合一

深层次地从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的角度来安排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使二者相衔接,实训基地既为专业教学服务,也实现基地运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两者兼顾,多方共赢。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应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功能要求;应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

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建设,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经营与实训的关系。

2.组织保障

组织机构方面,应设置基地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参与人员(专业教师、学生)。

(1)成立保障有力的组织领导小组,或叫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应包括院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院校领导参与并支持是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成功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

(2)基地负责人。最好聘用专业教师为基地负责人,并要求主要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团队成员熟悉业务流程,明确岗位划分,岗位职责;对实训过程的学生管理及实训效果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考核标准(最低要求)。

(3)组织领导小组,或叫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负有学校资产保值、资金保全责任。

3.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

(1)教学实训功能。经营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实训基地的最大区别便是可以通过真实的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不仅是对企业(门店)的业务流程、岗位划分、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的培养,而且也是对职业技术、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被顾客认可,已经转变为一种责任、一种职业眼光,它关系着工作人员信誉度的建立、经营水平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经营性实训基地独特的教育性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2)持续的发展能力。经营性实训基地是循环的可持续的实训,学生实训中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售卖,在回收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营利,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同时还能为实训室的后续建设进行积累,因此,经营性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3)职业鉴定功能。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合作,可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提高毕业生的持证率,并对社会作出贡献。

(4)经济功能。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通过全真的产品和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甚至还有政策优惠。显然,在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实训基地是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这可为专业的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后续建设获取资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在明确了基地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基地的功能、服务的专业、实训项目(职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换岗轮训、项目实战等)的基础上,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要加强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的效果评价,同时加强过程监控。

1.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1)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经营性实训基地院系部管理办法;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办法;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基地负责人职责;安全管理规章;专业实训、课程实训使用与管理制度。

(2)基地运行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各业务部门业务规程、岗位职责制和纪律;实训基地安全管理细则;员工管理细则和劳动纪律(签到、请假、交接班等规定)等。注重制度约束的同时,强化岗位责任制和纪律,管理严明规范,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编制基于实训基地工作岗位的实训指导书。

(4)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教师值班及补助制度、学生岗位轮训制度和奖惩办法、班级实训补助发放办法,重视教师和学生团队建设管理。

2.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经营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师指导、监督检查,学生日常经营、独立核算、保本经营、滚动发展”的经营机制。学生经营能够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指导低年级学生及外专业学生实现,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指挥领导才能,又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非常值得推广。

3.运作模式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各岗位人选聘任过程中,实施选拔任命,学生竞聘上岗,经营实战,岗位轮训。根据经营性实训基地的淡旺季节合理安排专业教学中的职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战以及日常运行等教学环节,进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4.动力机制

(1)成功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作为学校亮点项目可供参观宣传,从学校到省、国家都对实践教学基地给予高度重视。

(2)教师的动力来自依托实训基地申报完成的课题项目、获得课时津贴、值班费、人际关系等超值成果。

(3)学生的动力来自能力的训练、经济补助、实践锻炼的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证书,以及与指导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激励教师、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运作,实训基地实施经营型、环境真实型、管理规范型、开放式的运营,就能保证经营性实训基地始终处于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就能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经管人才。

注释:

①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Z].教育与职业,2006,(36).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Z].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34).

[2]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Z].教育与职业,2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