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第1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一、诵读吟咏,以读促悟

感悟以读为前提,诵读吟咏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最基本的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感悟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吟咏,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有激情有节奏有韵调的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升华情感,在读中悟情悟理。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春》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形象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涵咏品味,在读中感受春的“新”、“美”、“健”等特点,在读中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在读中领会作品的情感意蕴,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诵读感悟”后,笔者结合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抒情”:(1)配乐诵读。播放配乐诵读范文,学生仔细倾听,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奏及重音,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对盼春的描写,节奏舒缓;“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这一段是对迎春图的描写,节奏轻快。两个“多”字,要一个比一个读得重,以传达出孩子们的无限喜悦之情。两个“有的”也需重读,强调春天带给人们的美好希望。(2)教师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文章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受到启迪,获得感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诵读时语气的变化,神情的变化以及体态的变化。(3)自由诵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春天的欣喜之情。(4)指名诵读。指名学生对文章的精彩段落或重点段落进行朗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情景创设,激发感悟

情景创设是引发感悟的重要环节。只有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才会得以激发,心智得以激活,情操得以陶冶。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情景,营造情境交融氛围,以情激情,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情景体验和理解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受到启迪,获得感悟。

比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者从 “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命题立意,组织材料,通过真挚朴素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亲浦口送别的情境,抒发了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在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1)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而展开,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2)文中四次写父亲的背影,四次写“我的”眼泪,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这表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3)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这样通过层层深入地问题设计,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产生自我思考与感悟。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领会文本内涵,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升华情感,激发爱心。

三、想象驰骋,深化感悟

第2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1.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学习的力量。指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的一事一物、一点一滴。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周围的生活越感兴趣,就越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语言,叙生活之美好,抒心中之感情。因此,激起观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教室窗外枝头盎然的春意引诱学生跃跃欲试。平时,他们总是在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却从未对春天有过切切实实的感受。由千古名句谈到诗人当年对春天的感受,再怂动学生走进春天,走进春天诗一般的感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年年春天景相似,然而今年的春景却特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2,倡导“两记”,做好“量”的积蓄

“两记”指日记和读书笔记。写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素材积累,而且还可以提高写作兴趣和培养表达能力。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习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有所感的人、事、物、理,只要是自己觉得新鲜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素材,越写越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会从写日记中享受到无限乐趣。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是精彩的片断,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启迪,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佳作欣赏中享受生活,并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规范之、引导之,做到“开卷有益,读有所得”。

3.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选题难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校园生活单调,加之学生社会视野狭窄等,往往成为学生作文选材难的一大障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比如教了《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写《家乡的冬天》;教了《茶花赋》可让学生写《桃花赋》,教了《将相如》,可让学生把古文改为现代文,可让学生对它扩写、读写或缩写等。教师为培养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可对教材中任一内容,抓住一点一面由学生写心得、写感悟,写自己所想写的东西。

4.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中学生刚步如入青春期,好奇心强,易动情,抓住这一优势,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人和事、物和象写出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闪现的灵感,提升事情蕴涵的意境,将肺腑之言诉诸于文字。

5.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安排一定形式来训练,比如课上三分钟演讲、课后体会交流、故事会、辩论会、新闻播报、采风汇报,甚至小笑话竞赛等活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技能,而且还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抓好各环节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1.通过加强反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写作速度和写作技能。

速听,可通过教学生做课堂笔记、会议记录、广播记录等途径,培养学生听话能迅速抓住重点、理清脉络、听出弦外之音等能力。速说,可通过即兴演讲、即席发言、讨论争辩等方式,增强学生说话流利、明晰、通畅的能力。速读,即让学生掌握浏览、跳读、默读等方法,迅速捕捉所需信息,进行摘录、分析和归纳。速写,即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文章。

2.通过求异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这里说的灵活性指的是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上或生活中现有的知识经验,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开放的作文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开放式作文训练就是将作文与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表达、多学科融合、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材料空间,又能培养学生多个角度、多种表现形式的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式作文训练,即由学生自主选取素材和自主选定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散文等常规文体,又可别出心裁,创造新体。总之,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有自主的选择,再加上饱满的激情,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4.因材施教,展示个性。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高有低,用同一方法指导学生,势必束缚好学生的思路,对好的学生要鼓励其写出自己的个性。

5.交流互评,美文共享。

第3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学习方法

G633.3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与人文教学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重中之重。本人在教学之余,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这本教师必读的书,本人也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课堂

课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战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师最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改革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更新教育理念,要用新的观念来武装头脑,用新的、有效的、适用的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二、实施素质教育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一、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深入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人性教学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语文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五、语言、文化相结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学语文意识和能力。因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了解祖国文化,尤其是我国的历史文化,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

六、自我更新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化

美感在现代美学中被认为是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觉。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断地真诚碰撞、对接和交融,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逐渐增强学生的表达,促使内在生命与知识的和谐,对文本赋予生命的灵性,在文本学习中感悟生命,慢慢领悟文本内涵。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品读应引导学生以审美化姿态进行,升华生命精神世界,构筑内心的诗意境界。

通过对美的鉴赏和感受,对文本意义进行富有创意的构建和生成,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心理的目的,从而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意义

1.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比如在《秋天》一诗的教学中,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刻意突出鲜明的节奏和谐美的韵律等诗歌特点,引导学生静心感悟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进而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认真聆听诗人的内心情感,闭上眼睛感受乡村秋景,欣赏脑海中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对诗人内心不一样的秋天进行感受,体会渔民的悠闲和快乐,分享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等。

2.培养审美情感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通过对其中充满情感的字或词进行感悟,如“蜡像”、“舞”、“银蛇”、“驰”等,充分感受文字的跃动,体会北国冬天的壮美,感受那扑面而来的生气。学生在这些字词的引领下自然会积极思考,脑海中自然会跳出美丽的北国冬天的风景,不仅顿悟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体现,更能感受到作者豪迈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充分感受到作者气吞山河、涵盖天地的磅礴气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就充满了力量,激励了学生的斗志。

3.文本意义建构

比如《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经历熟读、理解、创造的过程后,语言文字再不是简单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促使学生萌发了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感触生活美好、憧憬未来的愿望。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本的意境,感悟生活人情美、自然风光美、生命张扬美。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策略

1.营造审美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表现的精神世界,才能够产生心灵与文本的碰撞,进而才能够发出感悟美的火花。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创设相应的审美氛围,对作品美的意境进行充分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情感,领悟内在审美意蕴。

2.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能够帮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由翱翔。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审美体验能够实现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审美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充分体验意境的美丽,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促使情感和认识的相互统一。

3.引导学生感悟和品析

在文本中总是倾注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之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些美的感悟,就能够进入美的世界。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去不断揣摩品味,去鉴赏美、品析美、发现美;同时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怀、情愫、情思,进而理解文本的内涵。

4.引感共鸣

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心理功能进行调动,从而激发心理情感,使得学生产生共鸣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染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意境,实现悟情、赏美、读文过程中的情感共鸣,提高情感体验。

三、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部世界,对其中所蕴含的美感进行提炼和发掘,从而获得强烈的、深刻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满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圣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9,(2),73-74。

[2]李秋喜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考试周刊,2013,18,(1),183-184。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关键词:整体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90-01

阅读一向被认为是学生学会学习,丰富知识结构与技能,学会运用知识来适应未来社会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学生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和自身素质不断发展的关键。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打牢学生的阅读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以爆炸的趋势发展,国内一批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分析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劣势,并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明确提出了“整体阅读”的概念。

一、对整体阅读概念的认识

注重感悟、重视整体历来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中的重要一环[1]。近代以来,信息的流通逐渐加快,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重视整体阅读教学,可以说,整体阅读教学这一理念是在吸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整体阅读是指从阅读对象的整体出发,去领会、认识其中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的意义和作用,再通过部分和要素的相互联系去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对象本质的一种阅读方法。整体阅读的关键是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整体意识,不但从形式上更要从内容上对阅读对象进行整体的解读。同时整体阅读还特别重视在解读过程中,以阅读者为主体,强调阅读者以情感投入的方式参与阅读过程,从而促进阅读者的感悟。

具体实施中,可以将整体阅读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即整体感知、局部品读和系统把握。整体感知是整体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属于初步的整体认识阶段。这一过程主要着眼于阅读全篇,从宏观和整体上去感知文章的核心内容,表现的理念,并梳理出文章的框架结构,初步整理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局部品读是整体阅读的第二个阶段,属于局部分析理解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重点和核心章节或者段落的进行认真阅读,对关键语句进行深入剖析,细致品味文章的细节和重点。系统把握是整体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属于整体综合升华阶段。这一阶段是在上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题、作者倾入的思想感情、文章布局上的特色,还包括语言风格等进行深入认识,并进行总结。这样的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即:从直觉到理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二、整体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整体阅读是阅读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观念和方法。我们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整体阅读教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单纯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在大量的讲述和剖析中,会将具有感染力的美文被剖析的支离破碎,这样就破坏了文章原有的整体美感。同时学生也会将注意力和精力专注于文章的局部,导致虽然进行了阅读,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感悟,而没有感悟的教学属于低层次的教学。整体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将文章视为有思想有生命的统一体,将阅读过程抽象化为是学生与这一生命体的交流过程。整体阅读的所有实施步骤都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局部体会,再从局部收获回到整体感悟,这一过程强调学生与文章的思想上的对话,注重激发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是学生产生共鸣,并以这种感悟感染学生的思想。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丰厚优美的文化、深邃精辟的思想和美好动人的情感、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等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在与优美的文学作品的情感层次的交互中,会极大的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全面的人文素养。

第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在熏陶和感悟中活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快学生语感的形成。整体阅读教学重视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对重点局部的分析非常注重结合语境来分析词、句、段的意义,也是建立在结合整体的基础上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分析方式能够更好的、更加准确的领会语意。因此,通过整体阅读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语意来品味语言,能够更加有效的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以这样的方式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象、情、意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感受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可以说,建立在领会语意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次的感悟,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整体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在阅读中占据主体地位,重视个性化阅读,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整体阅读教学属于开放性的教学,在阅读体验中没有标准化答案的束缚,也不限定学生思想的发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不受约束、养成从多角度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2]。

三、结束语

总体来看,整体阅读教学以学生为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培育学生的多种素养和能力,值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1.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种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从而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2.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们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象。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初步感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3.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二年级教学时,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以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境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

在三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间周一次作文以外,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境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本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第7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第8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一、教学生会读,挤时间多读。

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要交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每次读之前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又明确的要求,如初次读课文,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词连读”,再读时则提高要求“要读通顺,读好句逗停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读了,也能读好。而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更要挤时间让学生多读,省去啰嗦地提问与讲解,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用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让全体学生参与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只有学生参与了读,而且乐于参与,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读书亦是如此。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味地让个别学生表演读是不可取的,因为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所有的学生,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课堂上沉默的观众,我们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创设更多的机会给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因此可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放声尽情读以及边演边读等。

学生会读了,敢读了,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以读见悟,也就自然产生了学习读书的兴趣。

读中感悟的学法,悟中思疑,品评欣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朗读和评析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指导。

1. 导悟学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从小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号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自己悟出方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读练为主,让学生在多次感性认识和反复实践中去领悟,在理解字词段篇和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探索,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一年级教材中《小山村》一课,我在读中引导学生悟出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自学。(1)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弄懂文字内容,摸清文章思路,再设问:“文中都介绍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2)引导学生理解“小山村的山坡上什么样?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自己读、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赌等方式体会小山村的美。(3)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自己悟出方法。(4)运用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三段,采用小组议、小组互读的方法学习。这样,在自学中以读为基础,在读书中学会读书,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能更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2. 悟中思疑。

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在阅读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所以要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但是质疑一定要在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充分地读和感悟,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一年级《我坐上飞船》一颗,我设计了三次质疑:一是在初读后,学生对文字有了大致了解后质疑:二是在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有的学生问:“什么是岛屿?”也有的学生问:“前面用有······有·······,最后为什么用还有·······呢?”学生边度边思,学会了读懂文章的方法。三是在全文学完后再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整节课以学生的疑问为主线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充分肯定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索跑求知的环境,引导这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生动活泼主动地在读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而每次质疑都离不开不同层次地读,养成了边读边思边问的习惯,及发展了思维,有发展了语言。

3. 品评欣赏

每个孩子都有被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宽容和鼓励能使低年级的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在读懂课文后,我经常要求虚岁分小组进行频度,挑出你喜欢的段落,把你体会到的读给小组同学听。这样“在存在认知中知觉对象被全部地充分地注意到”,使所有学生都有被别人注意的机会,都有发表主见的时间。学生读后还要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读?”提倡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想法,没有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因个体理解人事室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达,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多角度的各种解释,从而全面锻炼了学生朗读、分析、表达的能力。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学生在分小组品读“列宁:‘不是我。’”这句话时,有的学生堵得很平淡,读后小组的其他成员立即开始评议,有的学生说这样读不好,列宁把花瓶打碎了心里十分害怕,应该把特别害怕的心情读出来;也有的学生读“不是我。”声音特别大,学生评议时说这样读不行,因为列宁怕姑妈责怪他,所以说的声音不会很大,应该声音很小······可见,学是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评析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让学生自己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说话论理的水平。

第9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范文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只有阅读没有表达感悟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推荐的文学名著的阅读效果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须要知道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意义影响等,这样的要求和量化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这样的要求和量化考核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被压缩,教师根据这样的阅读目标编制一定的讲义,给学生做相应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节约了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却缺少了表达与感悟。也有不少学校以导读的形式,把这些能够量化的目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就凭个人的兴趣和业余时间阅读,有的学生能够阅读完,有的学生没有兴趣,就放置一边,即使有些学生阅读完了,也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浅尝辄止。

2.只有阅读没有深入思考

现在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一般都采取“浅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归纳一些重要作品的中心思想,训练一些中考必考的语言项目,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没有让学生能够潜入作品中深刻感悟,采取浮光掠影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

3.未能和写作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和写作是分离的,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做好素材积累,不能更好地总结写作方法技巧,不能够感知语言的妙用,也就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也是仅仅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让学生变相地根据课程标准掌握基本的知识,不能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配合指导,不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未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名著作品。所以,很多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认识、主题思想的把握和主要人物的总结方面。

二、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思想和心灵的旅游,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知识的应试训练。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点拨,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消失,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仅仅记住一些基本的作者、背景、故事梗概,不能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艺术手法、结构章法有更深的理解,不能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无法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不利于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尤其是没有逻辑的表达感悟训练,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不仅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知晓一些基本的文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训练,开展有计划的阅读名著教学,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知晓这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出的诗集,也是冰心表达对童真和母爱的赞颂,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给学生留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课下结成学习小组阅读,写出自己的感悟,并单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比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以这些优美的诗句师生共同探讨自己的阅读体验、方法和感悟。

2.鼓励学生思考,形成感悟

阅读是一项思想的旅行,是和作者通过作品媒介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理沟通和灵魂交流,又是一次依照作品进行的再创造过程。学生阅读名著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蕴含的信息,不是单向地感知作品体现的思想情感,而是由个人思想参与的再创造过程。名著阅读不仅要求理解基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认真感悟,并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认识,尤其要结合时展,赋予更多的时代价值。

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可以让学生自己概括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思想,最后形成较为简洁的故事梗概,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以汤姆索亚的传奇经历为故事线索,描写密西西比河畔一小镇上的顽童汤姆和伙伴――流浪儿哈克贝里,因为不喜欢枯燥的学校课程和庸俗的生活环境而追求传奇、冒险的一系列故事,赞扬了汤姆及小伙伴天真淳朴的心灵,鞭挞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阅读感悟,通过自己的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深入作品想象自己心中的汤姆形象,总结自己对主题思想的感知,获得更为深入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概括或者总结汤姆的形象特点: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机智勇敢等。让学生把作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比较,甚至与当下的课堂教学对比,也能够从中学会怎样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阅读名著须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摘抄,须要引导学生写好感悟及评论,把阅读和生活写作相结合。名著都是名人大家的经典之作,是他们用其一生的心血对生活、社会、人生的关照和思考,是其最高的艺术才华凝结。阅读名著做到和写作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以作文的形式应用起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内化为学生生活的指导和人生的指引,从而能够真正从名著阅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感,塑造良好的品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如果能够真正潜心研读,是写作技能的迁移过程,是艺术境界的慢慢升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