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医生事迹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科医生事迹材料

第1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王XX,女,XX年1月出生,现任青神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主任,优秀妇女先进事迹材料。立足本职工作,谦虚好学,刻苦钻研,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我院率先开展了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补充治疗等新技术,开办了社区糖尿病讲座,使我院在糖尿病的防治上始终处于全县的领先地位。

XX年“非典”肆虐时,我克服了恐惧、孤独、枯燥,圆满完成了我县返青人员的医学观察任务。XX年7月,承担我院胃镜室的工作,4年的时间,将我院胃镜门诊量从300~400人次/年提高到800~900人次/年,并成为我县唯一开展无痛胃镜的医院。在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能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以负责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业务技能,从容面对一次次困难与挑战,诠释着服务的真谛,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并撰写了4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于20XX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XX年9月被医院任命为内儿科主任后,我更是没有丝毫的懈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医护质量,重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使外界对我科的满意度提高,同行和广大患者好评如潮。特别在今年秋冬甲流感流行期间,我科每日病人总数达到80余人,病人周转快,医护工作压力、体力都面临较大的挑战。我带领全科齐心协力,让100多例发热病人均治愈出院,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出现,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

优秀妇女先进事迹材料2出色的警中“警”

谢X,女, 38岁,中共党员,现任青神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谢X同志按照上级检察院的要求,做到“检警一体化”,积极参与自侦办案,与反贪干警一道加班加点工作,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文明执法,人文关怀,法律效果较好。近年来,她参与市院和我院自侦办案9件,执行看管40人次,参与市院搜查出警5人次,执行押解4人次,协助市院执行拘留2人次,协助调查取证出警42人次,参与出庭维护秩序4人次,组织法警参加追逃3人次,送达法律文书2人次。特别是在被市检察院抽调参与市纪委联合办案中均能出色完成任务,受到用警单位好评,出色地履行了一名法警队长的工作职责。

优秀妇女先进事迹材料3创优无止境,服务群众无穷期

张XX,42岁,现任南城镇沙河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XX年12月经村民选举,担任该职务以来,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会说话,会做事,时时处处践行科学发展观。张XX同志把自己在养猪和蔬菜种植中的经验广泛传授给群众,让大家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积极为村里的困难群众着想,为困难群众对外争取资金帮助,解决贫困儿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坚持一“三结合、三为主”为工作目标,每月按时上门服务,与育龄妇女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第2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不畏疫情艰险、勇于奋斗在一线,全程守护重点单位、场所消防安全,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高效履行应急救援责任,科学有序做好内部防疫工作。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刘上,中共党员,郑州市巩义市消防救援大队参谋。

刘上的妻子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工作,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每天的微信连线成了唯一的“感情纽带”。春节前夕,妻子临近预产期,刘上原本打算赶赴福建照顾妻子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妻子,一边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面对“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他积极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在取得理解支持后,决定同大队全体指战员一起坚守岗位、共克时艰。工作中,他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方式,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各行业、各镇办、派出所不间断地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值班值守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为辖区火灾形势的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月12日,刘上的妻子顺利生产。尽管最需要的时候丈夫不能陪在身边,但是身为同行的妻子却非常的理解他。妻子在电话中说道:“特殊时期,我理解你、支持你!你别过多牵挂我们,踏踏实实工作,我和孩子等着你!”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这一对90后的消防夫妻,用自己的担当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消防救援指战员的别样风采。

胡相龙,中共党员,驻马店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消防员。

胡相龙的妻子高燕是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结婚三年来,两人聚少离多,平常只能通过电话“沟通”、视频“相见”。鼠年的春节,胡相龙原本打算让妻子带着女儿到单位一同过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夫妻俩“各赴前线”,只能把两岁的女儿交给父母,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疫情防控期间,胡相龙在做好营区消毒、体温检测等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完善洗消流程,帮助大家科学认识、正确预防疫情。

第3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事迹材料:

____今年26岁,于____8年毕业于____医科大学后,进入____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事儿科、新生儿科的临床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患儿关爱倍加,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求回报,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同时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温暖爱心洒向芸芸众生,深刻的诠释了一位年轻共产党员的青春风采。

____年,____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活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____年月17日,初步配型成功。在被问到是否愿意捐献时,她毫不犹豫地当场确认。

月日,____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进行了高分辨配型检测,结果配型成功!

月27日,____赴宁捐髓,入住省人民医院后开始给她打动员剂,每天早晚两针,以刺激骨髓造血,促进释放干细胞到血液中来。

月1日上午,历时5个多小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顺利完成。期间为了保持血压稳定,____尽量减少活动,减少水和食物的摄入,五个小时下来出现了手脚麻木等低钙反应,她还是咬着牙坚持了过来!

____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在此过程中她从没有一丝的犹豫,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只是知道自己在做一个自己应该做的事,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是一个普通人,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希望能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挽救更多的生命。让更多的人享受生命的乐趣,看到黎明的希望。

中华骨髓库虽有百万余名捐髓者,但捐髓者在配对成功后的反悔率却很高,其中不乏世俗的眼光和家庭的压力。____此次从接到电话到体检合格,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是我市开始捐献以来进度最快的。____作为一名医生,她了解病人的痛苦,这次能帮上别人,她更是觉得要尽自己所能,确保捐髓成功。

____1年,____市率先开展了“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的新医改模式, “3”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X”则由大医院专家、护士、党团员和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得知这一工作后,____主动请战报名参加“X”志愿者队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不顾酷暑和风雨,上门入户为社区居民签订健康档案、虽然有时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居民的驱赶和辱骂,但是她没有气馁,仍然不厌其烦的向居民讲解新医改政策、传授健康保健知识、为居民寻医问药,争取让每一户居民都能如期签约。在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共耗时346小时,签订了168分健康档案,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今年____医生再次请战,加入到社区居民网格化管理的志愿者队伍中,继续为社区居民们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工作。同时,____还积极参加各种义诊、体检、无偿献血、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志愿活动。带着一颗圣洁善良的心和温暖的双手,用敬业、奉献书写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

三、奉献爱心,是患儿的“贴心妈妈”

____所在的儿科和新生儿科一直处于患儿数量多、医生相对不足的状态,但是她从无怨言,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一天24小时都待在病房工作,查房、写病例、给新生儿做治疗……,病房就是家,家就是病房,她所付出的这些辛劳,只是为了能让患儿早日康复出院,让父母与宝宝早日团聚。

第4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不幸!苦难夫妻历经“九死一生”

2010年8月30日,47岁的袁同富与妻子郑良萍一道将女儿刘倩华送到北大校园。夫妻俩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盼到重生的第十个孩子成为真正大学生,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悲伤的往喜……

袁同富,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陈店镇,由于家境贫寒勉强读完初中,拜师学会木工手艺。21岁那年,与邻村的同龄女青年郑良萍结婚,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

然而,平静而温馨的日子很快就被痛苦和悲伤所代替。1986年4月17日,郑良萍生下6.2斤重的女儿,袁家到处充满了喜气。可是,女儿出生的第七天,郑良萍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女儿的头部比生下时大得多。郑良萍叫来丈夫对女儿的头部进行观察,袁同富不以为然,说道“孩子长得快,这很正常。”可是,到女儿满月时,女儿的头部长得更大,而且一双眼睛也有问题。

满月宴请的第二天,袁同富夫妻抱着女儿来到松滋市人民医院求医,医生对女儿进行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孩子脑垂体失调,导致视网神经关闭。袁同富问其原因,医生回复:“待孩子周岁后才能确诊。”告知小患者仅能存活1年,存活期间疯长脑慢长身。虽然孩子被医生无情地判了“死刑”,袁同富夫妇还是倾其所有给女儿治疗,企盼奇迹能够发生。然而,女儿仅仅只生存九个月就夭折了。

袁同富与郑良萍结婚的8年间,经历了流产、胎死腹中、孩子夭折等一系列的痛苦,共计9个孩子离世,不仅遭受精神上的沉重打击,而且背上巨额的外债。1993年春节过后,袁同富考虑到妻子再生孩子将会有生命危险,便执意要去医院做结扎手术,却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郑良萍说:“我虽然生了9胎,却没给袁家留下香火,就是搭上性命,也要给你留下根。”面对妻子的顽强和执著,袁同富热泪长流,紧紧抱着妻子说道:“太为难你了……”

1993年正月十八,袁同富同妻子一道踏上求医之路,经人介绍来到浙江宁波市人民医院。郑良萍经过1个月的治疗,所有的妇科病得于根治,但对于他们连续孕育多胎“大头孩”查不出病源。出院后,袁同富在浙江宁波康德科技电子公司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模具车间当车工。由于自己有较高的木工手艺,工作时得心应手,给公司作出不少贡献。因而,时任车间主任的李兰云女士对他十分关心,主动要求将其妻子接到公司照顾。其妻郑良萍来宁波不久便怀孕了,李兰云给予特殊关爱,曾多次陪其妻到当地医院检查。

当年的农历腊月初一,郑良萍在宁波医院妇产科剖腹产下重1.9公斤的女婴,女婴在保育箱睡了26天才存活下来。不幸的是,经过检查女婴除头部疯长之外,其他器官及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尤为严重的是婴儿头顶有一处没有长头盖骨,头皮像蝉翼一样薄,隐约可见颅内。

保育箱里的婴儿头部疯长,成为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专家一边吩咐助手对婴儿实行相应治疗,一边对袁同富和郑良萍进行全面检查。生育多胎“大头孩”的根本原因:“大头孩”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是因父母的基因不合,直接导致胎儿脑垂体异变,在母体内头部生长正常,出生后快速生长。后天是胎儿自身脑髓失充,四肢百骸失养,在母体内便形成大头,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患大头病的孩子存活率极低。医生直言不诲地相告:该患者属于先天性大头病范筹,若不限制头部疯长将导致各种致命的疾病,否则,最多只能存活5年。

经历了数次悲欢离合的袁同富夫妻,对专家的预言没有太多的惊叹。尽管女儿只有5年的寿命,他们可做5年的父母,比夭折的9个孩子要强得多。因为这群孩子没有一个活到2岁,可谓是“九死一生”。在出院前,郑良萍根据医院建议做了节育术。

坚强!执著父亲倾情拯救重残女

出院后,袁同富辞职将妻女送回到松滋老家,一边用特效药给女儿服用,一边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女儿的生命。在满月之日,袁同富还找算卦先生求签,按求签之意要女儿随外婆姓,于是给女儿取了异姓名字一一刘倩华。刘倩华经过服用进口药,头部的生长虽然有所控制,但仍有疯长的迹象。进口药价格十分昂贵,一个疗程高达4000元,每月为两个疗程,一个月竟要8000元。欠下10多万元的外债,袁同富只好带上木工工具,来到城区揽活。袁同富经同行介绍,给仁爱骨科医院做一批康复夹板,用于骨伤病人固定断骨位置,以防断骨挪位外长。该医院黄家兵院长对袁同富十分同情,支付的工资比较高。

从做骨夹板中,袁同富得到启示,联想到女儿头部疯长与断骨外长相似,萌发制作特殊摇床的念头。因为袁同富白天要在医院干活,只有利用夜晚给女儿做摇床,整整用了两夜将摇床的木材锯好,第三夜用刨床刨木材时,因精力不济,视力有限,被锋利的刨床刀将左手中指到小指3根指头铲断,鲜血将摇床木材染红,因时间过长送到仁爱医院断指未能接上。

特殊摇床特殊在床头的头套。女儿头部被卡在头套中,可任意摇摆不会挪位。女儿除了吃奶外,白天夜晚都睡在摇床中,头部被紧紧卡住。然而,好事多磨,女儿的头部被卡了一个月后,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头皮磨破受感染发炎了。

摇床治疗失败后,袁同富借来治疗脑神经的相关书籍查阅,经查得知,人的头部结构组织,与身体各部位是有内在联系的。人体的发育和生长,全靠神经调控,缺血缺氧是限制机体运动的瓶颈,头部更不例外。袁同富将女儿抱在怀中用手臂将头部夹在腋下,用另一只手不停地按摩,以此方法调节大脑血液循环。开始几夜袁同富完全没睡觉,双臂麻木酸疼,手指拿东西都很吃力,为了能延长女儿的生命,仍然每晚坚持下去。为了测试腋下控制效果,袁同富制作了不同尺寸的头套,每隔半月给女儿头部量一次。8个月过去了,女儿头部疯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袁同富特别兴奋。袁同富对自己“歪打正着”的治疗效果弄不明白,就将女儿送往仁爱医院检查,黄院长对小患者头部疯长能得到控制感到吃惊,却又无法用医学原理归纳成“大头病”的治疗方法,只能赞叹是“父爱的力量”。

然而,刘倩华满周岁时,不仅不会走路,而且不能站立。送到仁爱医院检查后,医生十分平淡地说,孩子说话走路有早有晚,到几岁才能说话走路都很正常。可是,刘倩华2岁时仍然不会走路,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袁同富心急如焚,立即将女儿

送到北京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对刘倩华作了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大头病”直接影响走路和说话。医生直言相告:刘倩华的“大头病”与其他的“大头病”完全不同,其他的大头病是胎儿在形成时自身的病变所产生的,而刘倩华是因父母基因不合而产生的,根本不可能治愈。

医生无情的结论,给袁同富一记重拳。不过,从医院回来后,袁同富夫妻一如既往地用“腋下治疗法”给女儿治病。不论再苦再累,每天夜晚由袁同富用腋下夹住女儿的头部,妻子为女儿从头到脚不停地按摩。在袁同富为女儿治病的同时,黄院长专程来到袁家,提供了有益的治疗方法,告知大头孩可通过草药熏蒸,促进气血运行,调理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治疗目的。在黄院长提供的7种中草药中,其中两种医院缺货,必须到原始森林寻找。袁同富到200公里外的深山里,攀上100多米的悬崖,终于找到两种罕见的草药。在下山时滚落山谷,被尖硬的树桩将左腿戳穿,他忍住巨痛,用右手将树桩折断,拖着带树桩的伤腿爬行几里路,身后留下一道道血迹,被好心人送到常德医院。医生见伤者腿中残留拇指粗的树桩,都感动得流下泪水。经过半个月治疗,袁同富的腿伤虽然治愈,却留下严重残疾,至今走路一走一跛。但他用所采的药物给女儿熏蒸后,有明显的疗效。

连续坚持3年,奇迹终于发生了,不仅女儿的头部疯长得到控制,而且能说话走路了。袁同富对奇迹的发生表现得出奇冷静。既没有带女儿去医院复查,也没有告知任何亲友,将来之不易的喜悦藏在心底。此时,刘倩华已经5岁零3个月,超出了“大头病”必死的医学定论。虽然刘倩华能够走路,可走得很慢且十分吃力,有时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上,说话也只能喊“爸、妈”,而且口齿不清。郑良萍成为女儿的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女儿走路和说话。刘倩华7岁时才接近正常儿童的智力,被送往村小读一年级,成为一名真正的学生。

奇迹!无头盖骨的“大头孩”考上大学

刘倩华虽然接受能力差,可学习十分用功,一年级期末总成绩竟然名列全年级中上游。刘倩华升入二年级后,因头盖骨缺失受病毒感染,导致头痛,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袁同富将女儿送到荆州市中心医院诊断,小患者虽然头部疯长受到控制,但头盖骨的缺失,将诱发可怕的致命疾病。袁同富要求给女儿修补头盖骨,得到的回复是:实施头盖骨修补手术,必须到大型专家医院,年幼患者不宜实施手术,必须在12岁后实施如此高难度头骨修补手术,因为修补材料是用金属钛制成,对嫩幼头骨有极大的腐蚀。袁同富只有用常规药物缓解女儿的病痛,在悲伤中等待最佳手术期的到来。刘倩华知道自己生命是父母用血泪换来,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尽管有时头痛得几近休克,但她从不,咬牙坚持学习。

2004年9月初,刘倩华考入初中,而且成为“奥班”的优秀学子。袁同富从女儿身上看到了光明,决定倾其所有供女儿读书,并筹资给女儿修补头骨。可是正当刘倩华以坚强的毅力刻苦学习时,因头痛病复发而倒在教室。袁同富担心女儿头部长肿瘤,连夜将女儿送到武汉,经湖北肿瘤医院检查,属于病毒浸入颅脑,导致小脑萎缩,住院8天才缓解病情。

当时,刘倩华已经12岁,达到实施修复头骨的最佳年龄。由于此项手术费需50多万元,对于已负债累累的袁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正当袁同富为救女儿一筹莫展之时,远在宁波的李兰云女士打来电话。得知袁同富的处境时,李兰云建议袁同富将女儿送到浙江治疗,并承诺手术费由她帮助解决。对于李女士的关心,袁同富感激万分,找亲友借来3万元,与妻子一道带着女儿来到浙江宁波。李兰云在杭州和宁波工作多年,对当地的就医情况比较了解,她将袁同富一家三口安顿好之后,与多家医院取得联系,选定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0月12日,在李兰云的引领下,袁同富夫妇将女儿送到浙一医院检查。经主治大夫认真检查,发现小患者头骨非常特殊,属于软质骨,钻孔易破损,不能与钛吻合,也就是说刘倩华暂时不宜做钛头骨修补。在李兰云的安排下,袁同富在公司打工,妻子专门照看女儿,用常规药维持病情,等待最佳手术期的到来。同时袁同富打电话给女儿的学校,给她请了长期病假,并将“休学报告”寄给学校。

热心的李兰云时刻将患者刘倩华装在心里,与在美国经商的一位挚友取得联系,将刘倩华所有的病历资料传真过去,请挚友将资料送往当地权威医院研究。朋友很快与华盛顿一家心脑血管专家医院取得联系。该医院是全美国最具权威性的医院,汇集驰名全球最优秀的心脑心血管专家,该院主治大夫,42岁的乔治根据病历资料给刘倩华诊断后,惊叹道,因父母基因不合而产生的“大头病”最长只能存活5年,可眼前的小患者在无头盖骨的情况下,竟然活到13岁,实属罕见的奇迹。医生发现暂时不能用钛替代头盖骨,惟一的办法只能服用补骨药,待头骨坚硬后再实施手术。于是,李兰云的挚友在该医院采购一定剂量的补骨特效药,寄给刘倩华服用。刘倩华服药5个月后,于2006年3月中旬重返浙江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检查,刘倩华能够实施头盖骨修补手术,但她因长期服用抗生药,使头皮接近坏死,头骨修补后必须异体移植头皮。袁同富动情地说:“只要能救女儿,不说移植头皮,就是移植整个头部我也心甘情愿。”至此,一切问题迎难而解,巨额的手术费却无着落,袁同富回到老家仅仅只筹到3万多元。好心的李兰云女士再伸援手,捐出1万,倡议公司员工捐款2万。远在美国经商的朋友接到传真倡议书之后,慷慨捐助8万美金。

经过两个星期的术前准备后,医院为了确保手术成功,特聘一名德高望重的国外心脑血管专家亲自主刀。3月26日上午9时,袁同富父女被同时推进手术室。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手术,刘倩华的头盖骨用2.78cm×3.31cm的钛金属填补,随后移植上父亲的头皮。两个星期后经过高端仪器测试,金属钛与患者的头骨吻合良好,固定螺丝非常牢固,父女的头皮浑然天成,长出浓黑新发。随后又做了面部整形手术,对凸出的前额和下巴进行修整,达到正常人头形。

第5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冯理达同志主要事迹

(20xx年6月)

冯理达,女,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1920xx年11月出生,1947年参加工作,1973年3月入伍,1975年12月入党,专业技术2级。20xx年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她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赴前苏联留学并获医学副博士学位。

生前曾任全国政协第八届和第七、九、十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先后兼任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顾问、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继承先辈遗志,不懈奋斗,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用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追随党、一生热爱党、一贯忠于党、一切献给党的信仰之歌。

xx和其他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她是优秀的党内专家学者,杰出的白衣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的榜样,科教文卫战线共产党员的楷模,其事迹令人感动,精神值得弘扬。

一、始终践行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

冯理达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受父母爱国主义思想影响,自幼怀有强烈的报国之志,在民族危亡之时,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她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新中国成立后,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使她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1949年到1975年的20xx年里,她几乎每年都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文革期间,她被污蔑为双料特务,受到冲击和排挤,但却从未动摇对党的执著信仰,年过半百,终了夙愿。有人问她这么大岁数入党图什么?她说:我亲身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所以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只要我活着,就要入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为了兑现这个誓言,她数十年如一日,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刻苦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还用毛笔恭录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全文。

党的xx大召开后,82岁高龄的她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仔细研读胡的报告,8次通读新党章,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党的深厚感情。她视党为亲人,把组织当成家,无论多么繁忙,只要在外工作时间超过一周,都以书信形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32年从未改变。她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先后1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支部书记,弥留之际还特别嘱咐儿子为自己代交1万元党费。

她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了国家和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直到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忘我工作,实践了她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入党誓言。热爱祖国忠于党丹心一片,坚定信念践于行堪称楷模,追悼会上的这幅挽联,高度浓缩了她一生对党无限忠诚的信仰之歌。

二、始终将报效祖国作为人生的追求

冯理达把报效祖国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几十年岁月里,满怀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全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她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关心支持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积极参加中国统促会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广泛联系爱国民主人士和医学界人士,努力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沟通。

20xx年台湾退役军人协会组团访问大陆,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大力宣传祖国建设大好形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一位台湾退役军官动情地说:谢谢您让我们更加了解今天的大陆,相信两岸一定会统一,因为炎黄子孙的血脉永远是相通的!她特别关心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不仅传授医学知识,还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启发他们关心祖国、热爱祖国,为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促进两岸民间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冯理达把岗位作为倾力报国的平台,她常说:我愿做中国劳苦大众的牛,为党的事业拉车不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期间,她数次带队赴传染病疫情地区和地震灾区调查研究,指导防疫治疗工作,为广大农民送医送药。

到海军总医院工作后,在没有资金、设备和资料的情况下,她自力更生创建了免疫室,坚持每天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以精湛医术和热忱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无论何时何地,冯理达总是心系祖国、无怨无悔。

1992年她应邀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美一家研究机构提出高薪挽留,1999年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很多亲友和父亲老部下请她到国外安度晚年,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

三、始终坚持面向部队服务官兵的方向

冯理达说,我是一名军医,我的职业就是为官兵服务,为人民服务。她经常深入驻京部队,为官兵上健康知识辅导课,引导大家在日常战备训练中科学预防伤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她组织力量研究抗疲劳、抗严寒、抗饥饿等方面的课题,为增强官兵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贡献。退居二线后,她一如既往地关心官兵健康、支持部队建设,到训练一线为官兵进行恢复性治疗,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非典期间,她主动向院领导请战,积极向官兵和群众宣传预防知识,加班加点收集整理出5套4447条疫情资料,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她把病人当作亲人,把患者当作朋友,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一天深夜,驻京某仓库的一名19岁的战士,因头疼被紧急送到海军总医院。凌晨3时,冯理达紧急赶到医院参加脑外科会诊,经诊断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那时医院没有呼吸机,病人由于肝水肿压迫呼吸中枢,只能靠人捏着氧气皮球给病人供氧,24小时不能间断。接连5天,冯理达一直守护在这名小战士的病床边,直到脱离生命危险。出院的那天,小战士用一个庄严的军礼表达对冯理达的感激之情。

一次,飞行员王志虎因患严重痢疾住进了传染病科,由于他经常大小便失禁,弄得床上和房间里到处都是粪便。冯理达主动要求负责这个病人。一天晚上11点,冯理达走进病房,一股恶臭迎面扑来,病人身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粪便。她二话没说,走上前去把病人抱了起来,用手把他身上的脏物和床单清理干净,打来热水为病人擦拭身体,并为病人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等收拾完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看着冯理达额角流出的汗水,小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四、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冯理达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免疫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先后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发表论文60余篇。

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免疫学学科建设思想,建立了免疫宏观学与微观学、老年免疫学、免疫康复学和部队免疫学等基础理论,并由一般性研究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研究,探索出一条防病治病新途径。

她把免疫学研究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电学、力学、电动力学等学科知识,对细胞、分子进行传统医学和免疫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其中人体科学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肿瘤细胞的免疫研究和免疫功能的研究3项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她创造性地以物理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机体免疫研究,受到钱学森等知名专家好评。她积极倡导健康健美长寿理念,提出大量新观点和新疗法,历时近20xx年,撰写了《健康健美长寿学》专著6部,深受各界群众和广大官兵欢迎。

她倾心弘扬中华传统医学,先后到28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免疫学专家,赢得了国际广泛赞誉。1991年,她被国务院、xx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英国剑桥大学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和21世纪世界500名人、世界20xx名杰出科学家。

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道德风范

几十年来,冯理达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初衷矢志不移。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的20xx年里,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普及健康教育等问题提出议案155项、书面发言53份。在她的倡议下,北京市拨款120万元为抗癌乐园解决了活动场所。

从医院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她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入部队和社会各界,热心宣讲科学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她先后为社会各界群众作讲座1000余场次,从未收取任何报酬。

她一直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作风,直到80岁时,除了参加公务活动外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平时穿的基本是军装,一条毛裤穿了20多年,病逝前还穿在身上。她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积极扶贫帮困。

张家口地区发生地震,第二天她就给该市民政局寄去1000元;农村女孩王惠患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她把王惠安排在自己身边吃住2个多月,康复后又送其到计算机学校学习;免疫中心工作人员李群患子宫瘤交不起住院费用,她拿出3000元为其交齐,并资助李群的儿子上大学;她还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红十字绍家坡康复医院的孤残儿童募捐2.3万元,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奶奶。

第6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瑞士的法医学研究人员史蒂芬・博利格尔就是关注者之一。他说:“每年10月,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去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看看那些成果是否可以用到法医学的领域。在今年的三项科学奖中,我觉得以后可能和我们法医有关的是化学奖的获奖成果。今年的化学奖是奖给了准晶体材料的发现者,这种材料可以用来制造新式武器,我们法医工作者必须了解这种新材料。”

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把化学奖授予以色列材料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对准晶体的发现。传统的教科书中都写道,固体材料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就拿某个犯罪分子所用的匕首来说,匕首的金属部分是晶体材料,材料中的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而匕首的塑料套或木头把是非晶体材料,材料中的分子或原子排列杂乱无章,没有特别的规律。那么,有没有一种固体材料既不是晶体又不是非晶体呢?谢赫特曼就发现了这样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准晶体材料。准晶体中内部原子的排列很有规律,但是不会重复排列。

准晶体武器

由于准晶体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它具有特别的物理属性。这种材料本来就是谢赫特曼研究高强度航空合金材料时发现的。事实证明,准晶体的强度特别大,可用于制造刀具、枪炮等对强度要求较高的武器。这种准晶体武器很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另外,准晶体还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的锐利针头,可以迅速无痛甚至无感觉地刺入到人体的某个部位,就像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1Q84》中的女主人公青豆所用的针头那样。利用这种细小锐利的针头杀害某人后,甚至不会在身体表面留下痕迹。因此,准晶体针头很可能被用来制造恐怖活动。由于目前准晶体是一种特种的材料,会制造的工厂很少,如果有犯罪分子或采用了准晶体制造的武器或针头,就很容易查明其来源。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指纹,而且几乎每个人的指纹都很独特,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研究还表明,每个人的DNA也像指纹那样具有特异性。因此,在法医学等领域内对个体的DNA鉴定技术又称为DNA指纹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DNA不完全相同,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碱基对数目达百万之多,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所显示出来的人的DNA图谱就会因人而异。

由于DNA是负责遗传特性的基本物质,因此通过对DNA指纹的鉴定就可以判断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不仅仅是分辨人与人的不同了。例如1998年年底美国某报纸披露说在某地找着了一个克林顿总统的私生子,这个黑人小孩的出现几乎要了正处于被弹劾之难堪境地的绯闻总统克林顿的老命,幸亏后来经DNA指纹证明该黑小孩与克林顿总统没有亲缘关系,否则白宫非乱套不可;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同样是经过DNA指纹鉴定,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证明沾在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来源于克林顿,从而逼得克林顿总统走投无路,只好承认他与莱温斯基的不正常关系。

DNA指纹技术

在一些犯罪案中,有时现场被有意或无意破坏,有时犯罪之后很久才被人发现。此时,从犯罪现场收集到的DNA样品所含DNA分子极少,不能用于完成DNA鉴定的全过程。此时,就需要用到PCR技术。PCR的中文名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用于高效复制DN段,可以从微量的DNA痕迹(如血迹、头发、唾液、精斑等)中复制出大量的DNA分子,这样有利于法医进行充分完整的DNA指纹鉴定。PCR技术的奇妙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被扩增的DNA分子所需量极小,理论上讲一个分子就可以用于扩增了;二是扩增效率高,几个小时就扩增1000万倍以上。

PCR技术也是诺贝尔奖获奖成果。198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利・穆利斯发现用PCR技术可以复制DNA样品。此后,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古生物学中的DN段扩展、医学中的疾病诊断和法医学中的DNA指纹鉴定,尤其对法医们帮助很大。1993年,穆利斯因为发明了PCR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就在穆利斯获奖的第二年,美国发生了一件有名的血案,PCR技术破解了这件血案。1994年6月12日午夜,美国体育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和男友在家门口被杀,辛普森成为犯罪嫌疑人之一。利用现场提取的血迹,法医利用PCR技术证实血迹中有辛普森的DNA,证明辛普森在案发现场出现过。辛普森最终服法。

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的同位素碳12、碳13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1940年,美国化学家马丁・卡门和同事塞缪尔・鲁宾首次发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碳14。碳是组成我们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基本元素,由于碳14自古以来就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衰减,因此不同时期生物体内的碳14含量是不同的。1947年,美国放射化学家威拉德・利比根据这个原理开始研究利用碳14测定年代,并获得成功。1952年,他发表著作《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此项技术为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球科学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手段。

碳14年代测定最初广泛用于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地质学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来,法医们发现碳14可以用来破获年代久远的疑案。2011年7月5日,英国,法医认定,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主持人戴维・阿滕伯勒住宅花园内发现的头盖骨,为132年前伦敦“无头”悬案被害人头颅。1879年3月2日,55岁的富家遗孀朱莉娅・托马斯遭29岁女管家凯特・韦伯斯特杀害。凶手用斧子分尸受害人,烧煮部分遗骸并装入木盒。案发几天后,一名煤矿工人在泰晤士河沿岸巴恩斯地区发现木盒。韦伯斯特在案发当年获判并执行绞刑,而被害人头颅一直没有下落。这个案件轰动一时,依遗骸的发现地点获称“巴恩斯谜案”。去年10月,阿滕伯勒扩建自家住宅房屋时,起获一个头盖骨。利用碳14同位素年代测定技术,法医艾莉森・汤普森测定了这个头盖骨的死亡时间;结合当地人口档案,汤普森确认头盖骨属于“巴恩斯谜案”中的受害者托马斯。

在利比最初发现碳14测定年代的时候,误差还比较大,可能误差几十年,不能精确地进行年代测定。随着测定技术的进步,碳14年代测定越来越精确,甚至可以用来测定受害者的精确年龄,缩小侦查范围。目前,科学家常用粒子加速器来进行碳14年代测定,这种高科技方法十分精确,远远超越了利比当年的常规方法。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法医研究人员林奈洛普等人就发现,使用大型核粒子加速器可以测定年龄。他们在一年半之内检验了13具遗体的眼球水晶体,推算出的死者年龄,与死者死亡时的实际年龄完全符合。眼球水晶体含有名为“水晶体蛋白”的透明蛋白质,可以让光线穿过,抵达视网膜。水晶体蛋白质在人类胎儿发育期形成,此后不会再有变化,是一种特殊的年龄记录载体。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实验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后来被科学界称为拉曼散射。后来,拉曼等人在拉曼散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拉曼光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并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1930年,拉曼因为在拉曼光谱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精确地测定混合物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成分,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法医们所掌握,尤其适用于对的分析。常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且每个峰的信噪比较高,表明用拉曼光谱法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可行,得到的谱图质量较高。由于激光拉曼光谱具有微区分析功能,即使和其他白色粉末状物质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显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得到和其他白色粉末的拉曼光谱图。

一些毒贩经常将可卡因等溶在酒中以逃避检查。2010年,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可以在不用打开酒瓶的情况下检测出酒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他们利用拉曼光谱原理研发出一种可手持的小型检测仪。这种仪器采用特殊的激光照射酒瓶,然后对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经对多种品牌的酒进行试验显示,无论酒的颜色是浅是深,酒瓶是无色还是棕色、浅绿色或深绿色,使用这种仪器都能检测出其中溶有的可卡因,能检测到的浓度远低于目前毒贩为逃避检查经常使用的浓度。

除了用于鉴定外,拉曼光谱还可以鉴定文件上的字迹是否为添加或改写。这种鉴定是法庭科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日期、数额等少量字或细微笔画的添改,在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高、检验难度大。中国的法医研究人员依据书写笔油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面扫描成像分析检验。结果即使是差异很小的黑色圆珠笔油墨书写的交叉笔画,,也能看清。

在20世纪初期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氢有没有同位素的问题。1931年初,有人从理论上推导,认为氢元素除了原子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外,应该有原子量为2的同位素存在。1931年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哈罗德・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4升液态氢在超低温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立方毫米液氢,然后用光谱分析发现了原子量为2的氢同位素,并将之命名为重氢。重氢的发现是科学界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尤里因此在1934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重氢发现之后,主要用于核科学方面的研究,是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之一。直到近年,法医研究人员才发现重氢在法医学研究中的用途。美国盐湖城一家科研公司的分析化学师莱斯利・彻斯森和同事发现,各个地区的水中的重氢含量是有细微差异的,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制成重氢地图。重氢会随着人们的饮食进入人体内,不同地区的人们体内的重氢含量也因此不同。因此,检测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留下的头发、指甲、血迹、肌肉等有机组织中的重氢,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生活的地区,缩小侦查范围。

拉曼光谱分析法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实验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后来被科学界称为拉曼散射。后来,拉曼等人在拉曼散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拉曼光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并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1930年,拉曼因为在拉曼光谱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精确地测定混合物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成分,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法医们所掌握,尤其适用于对的分析。常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且每个峰的信噪比较高,表明用拉曼光谱法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可行,得到的谱图质量较高。由于激光拉曼光谱具有微区分析功能,即使和其他白色粉末状物质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显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得到和其他白色粉末的拉曼光谱图。

一些毒贩经常将可卡因等溶在酒中以逃避检查。2010年,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可以在不用打开酒瓶的情况下检测出酒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他们利用拉曼光谱原理研发出一种可手持的小型检测仪。这种仪器采用特殊的激光照射酒瓶,然后对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经对多种品牌的酒进行试验显示,无论酒的颜色是浅是深,酒瓶是无色还是棕色、浅绿色或深绿色,使用这种仪器都能检测出其中溶有的可卡因,能检测到的浓度远低于目前毒贩为逃避检查经常使用的浓度。

除了用于鉴定外,拉曼光谱还可以鉴定文件上的字迹是否为添加或改写。这种鉴定是法庭科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日期、数额等少量字或细微笔画的添改,在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高、检验难度大。中国的法医研究人员依据书写笔油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面扫描成像分析检验。结果即使是差异很小的黑色圆珠笔油墨书写的交叉笔画,,也能看清。

“化学指纹”重氢

在20世纪初期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氢有没有同位素的问题。1931年初,有人从理论上推导,认为氢元素除了原子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外,应该有原子量为2的同位素存在。1931年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哈罗德・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4升液态氢在超低温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立方毫米液氢,然后用光谱分析发现了原子量为2的氢同位素,并将之命名为重氢。重氢的发现是科学界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尤里因此在1934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重氢发现之后,主要用于核科学方面的研究,是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之一。直到近年,法医研究人员才发现重氢在法医学研究中的用途。美国盐湖城一家科研公司的分析化学师莱斯利・彻斯森和同事发现,各个地区的水中的重氢含量是有细微差异的,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制成重氢地图。重氢会随着人们的饮食进入人体内,不同地区的人们体内的重氢含量也因此不同。因此,检测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留下的头发、指甲、血迹、肌肉等有机组织中的重氢,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生活的地区,缩小侦查范围。

X射线探测

第7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2、量与江海宽:“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事迹: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3、涓滴见沧海:好心人“炎黄”张纪清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张纪清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4、为霞尚满天: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5、爱子心无尽: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陶艳波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6、忠诚印寸心: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7、忘己爱苍生:麻风病医生肖卿福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8、仁孝行于家:守护父亲朱晓晖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朱晓晖事迹: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9、忧国不谋生:科学先驱师昌绪颁奖词:

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师昌绪事迹: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10、和风春満园:陇海大院颁奖词:

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11、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

第8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前天夜晚,医院28岁的__是急诊抢救室的男护士,此时他正在为一位连接监护仪的老年患者挂输液瓶,仔细调节输液点滴速度后,他俯下身去,伸手摸摸病人出汗了没有,看看各种导管有没有被压着。随后帮患者拉拉被角,并轻轻地抚慰病人。一旁的家属说:没想到这位“护士先生”还介仔细。

晚上8时30分,120急救车送来一位呼吸衰竭的90高龄老人。小__跑出急诊室,来到急救车尾,将老人从车内担架抬至病床,并一路护送进抢救室,协助医生展开有条不紊的抢救:人工辅助呼吸,高流量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同事则迅速连接心电监护仪,开放静脉注射抢救药物……没过5分钟,抢救室又转来一位神志不清的摔伤患者,小__赶紧为他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并观察其瞳孔有无变化,及时分诊……

记者发现,近10分钟内,共有3辆120急救车呼啸驶来,小__和他的同事们紧急抢救5位患者。尽管抢救室内空调温度适宜,可小__的额头还是渗出细密的汗珠。看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表情不再痛苦,他长长舒了一口气。

记者昨天再次联系他时,本应上中班的他,因工作需要已换至夜班。医院急诊抢救室护士长沈锦如说,节日期间,急诊抢救室仅一个班次至少“接待”10辆以上急救车。除夕夜,小__为照顾其他女护士在家欢聚,毫无怨言地顶替上了中班。除夕至初五期间,他一共做了2个中班、2个夜班、1个两头班。

虽然没有遇见小__,昨天在抢救室是另一位男护士韦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本科的他身材魁梧,在应急岗位上更显得胆大心细。大年初一,他从下午2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7时,中间仅仅简单吃了点东西。一共协助医生做了6台手术。节日期间,瑞金医院多名男护士放弃休息,在手术台前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双粗壮的大手,这双手的主人在与时间赛跑的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穿针、器械递送和清理等辅助工作。与女护士的心灵手巧相比,毫不逊色。

有人说,“80后”做事缺乏耐性,自我任性。可记者眼中的“80后”男护士,没有心浮气躁,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却让人深为感动。对于节日照常工作,他们说“患者健康平安是我最好的节日礼物”。

我二十余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一直服务于儿科临床护理第一线。

工作中,我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力为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遇有危重病人,总是立即赶到医院,主动积极参与抢救。2010年,开发区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部分小学生“氯气中毒”,多名儿童住院治疗,我放弃休息,积极参加患儿的抢救,投入到家长和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中;同年的4.29歹徒伤害儿童事件,我作为医院静脉治疗组成员,担负全院儿童的疑难静脉穿刺会诊。经常作为科内二线班随时被叫到医院协助同事抢救危重病人,经常深更半夜起床至医院,本人一向无怨无悔,24小时不关机,随叫随到!当然在班期间更是恪尽职守,积极参加重症病例的抢救工作。如:2009年的甲流时期,重症手足口病流行时期,更是离不了本人的身影,一直都坚守在危重患儿的身边。作为儿科科内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每次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防微杜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作为科室的资深老护士,对待每一位患儿家属都能尽心尽力的做好健康宣教,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疾病的预防及康复知识,受到家属的一致好评!在病区中担任总带教老师,对实习同学及新到岗护士认真对待,仔细讲解儿科相关专科疾病的知识,手把手带教,使她们更快的融入工作及学习中。目前,本人还承担蚌埠医学院本科班《儿科护理学》部分的理论授课及临床见习工作。

作为一名护士,我每天都以最真诚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用心灵的沟通,在护患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在一次抢救一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无效后,刚赶来的孩子父亲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挥拳相向,致使我的头部遭受较严重伤害。但我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对家属进行仔细的讲解和耐心的解释,最终,我的真诚、负责,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家长主动赔礼道歉,我也因此获得医院的表彰。

工作之余,本人不断充电,先后取得护理大专,本科学历,多年参与中专及本科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取得较优秀成绩,先后发表过《75%酒精湿敷输液渗漏肿胀的临床观察体会》《手足口病的循证护理体会》《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体会》《儿科临床带教实习护生的体会》等论文。

我的努力,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2009年,被评为__市“十佳护士”,2013年,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标兵”。

荣誉面前不骄傲。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用心去服务,用爱去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真诚和爱心。

自____年以来,我一直在从事门诊治疗室的护理工作,和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一样,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孩子被治疗时恐惧的哭泣中,我度过了炽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蒙蒙的气氛中,用一颗真诚的心送走无数个漫长的日子;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期待救治的病人。十多年的护理生涯中,我从一名什么都不会的普通护士成为现在所有的病人和家属称赞的好护士,亲手接待了各种各样的患者,以“微笑、敏捷、耐心、细致”的工作,用心书写着平凡却又无愧于人生的篇章。

一.爱岗敬业善于学习

因为我们是妇幼保健

院,其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急诊护士先进事迹门诊的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综合性医院,尤其是在门诊小儿科的护理中,细小而琐碎,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护理上需要更加细心,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我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儿科的护士长:万会同志),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头脑,参加护理本科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大量学习理论笔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迅速成为一名护理工作的姣姣者。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我们每天上班时间是8:30分,而我每天都是8:00上班,提前到科室做好当天治疗病人的药物准备,清洁等工作,对于一些在上小学的孩子需要肌肉注射后上学的,我给他们提供了肌肉注射后上学不迟到的时间保障。我们中午是11:45分下班,然而在我上班期间几乎中午都要加班,常常是饿着肚子加班到1点多才回家,下午下班也常常给一些因为要输液而不想耽误学习的小学生在放学后才来输液的加班。加班对于门诊护理工作的我来说是家常便饭,也许有人会认为,护理工作不外乎是打针、发药、输氧、输液、铺床而已,是一种体力劳动。其实,要干好这份事业,更重要的是靠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护理工作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水平。空闲的时间多看书、多钻研业务,尤其遇到特殊的患者,我与同志们一起讨论或查书,或向老教授请教。(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儿科主任:张军亚同志)通过这过去的几年,护士长事迹我的护理水平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我们医院门诊儿科病人输液的占大部分,所以我对小儿的头皮针方面努力钻研,现在在头皮针方面我基本上都是一针见血。由于我院为专科医院,专业性强,为此我不断的学习专科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有效运用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使病人及家属放心。

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

我用自己的那份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孩子面前,尤其成功地担起了阿姨的角色,与他们交流、谈心、接触,不分生人熟人、有钱、没钱都一样对待,用那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个人。我们医院常常有一些病人是从很远的乡下赶来的,病人一早出发来看病,往往是要到了中午才到得了我们医院,而且来的患者大都是在乡下治疗了几天没有效果,来了都比较严重的,如果我们不及时的给予治疗,患者的病情就更容易恶化,记得,有一天来了个七个月大的患儿,因为腹泻脱水严重和高热,急需输液补充液体,但患儿的妈妈从乡下来,没带钱,而患儿爸爸因为在城里打,还没到医院来,患儿的妈妈不停的哭泣,我一边安慰着患儿的妈妈,一边到药房借药帮患儿把液体输上,等患儿的爸爸来了,很感激我,随即买了很多东西送我,被我婉言谢决了,我告诉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是谁都会这么做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将心比心”,就是说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护士先进事迹报告在工作中,我和同事们的一片热心有时也得不到患者的理解,这就更需要从大局出发,委曲求全。记得有一次,一个患乳腺疾病的患者,在我们下午要下班的5:40 分来输液,眼看还有5分钟要下班了,怎么办?要是输液,没有加班的医生发生了意外如: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等,没有医生处理,我自己能承担那责任吗?但看着病人脸上痛苦的表情和难受的,难道我能熟视无睹吗?于是我就告诉病人家属说: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不可能输液….。我的话还没完,病人家属就吼到:你们开着医院,来了病人不输液,要下班不是理由,今天你还非得给输液完才准你下班。我一听很想和他对着吼起来,可谁让我是具有“父母心”的医者呢,我耐心的对病人和家属说: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现在不能在门诊输液了,我把你带到住院部去,那里有医生,万一发生意外有医生处理,现在门诊的医生都下班了在这里输液很危险,我也一定保证在你输液完毕我才下班……。等我说完病人家属立刻满脸羞愧的说:谢谢!谢谢……。是啊,人心换人心,社区护士先进事迹报告我们能够体谅患者,患者也能够理解我们的。一声谢谢也足以让我们感动,体味着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三、拓宽思想勇于创新

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门诊开展儿科留置针穿刺技术时,细心研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专门找“范阿姨”扎针的人越来越多了,在一次上午11:00时,四五个人抱着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匆匆走进门诊治疗室,焦急的神情透露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上前观察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重度脱水状,面部及全身严重湿疹,经询问得知该患儿经三家医院救治,均由于孩子过胖加之脱水湿疹非常严重,扎针极度困难,已经扎了十多针,仍未扎上,这样用不上药,家长急得团团转,我一边安慰患者边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药品,仔细寻找静脉,凭着几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和自我摸索的方法,终于在耳后摸到了一条看不见的细小静脉,稳健的边摸边进针“扎上了、扎上了、太好了”全家人高兴不已,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岁月流逝改变的是容颜,却抹不去行程中前进的足迹。近10多年来,精神科护士先进事迹我尽自己的一片心、一份力和门诊治疗室的姐妹们一起,在救死扶伤的生涯里,为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声誉而努力工作,还在我刚刚受到医学的启蒙教育时,老师就对我说,你选择了这一行,就选择了奉献。假如当时我还不太明白这‘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的话,那么从我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戴上燕尾帽走进医院起,就渐渐明白,惟有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拥有无怨无悔的人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我们医院提倡“微笑服务”和“视病人为亲人”服务理念。我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 “患者永远是对的”、“想病人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当患者对我们工作不满意时,我总是积极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安抚患者情绪,“您先别生气,我相信会有好的解决办法,生气不利于您身体的康复”。待患者心平气和后,与大家讨论问题所在,分析患者生气的原因,消除其中的误解,先进护士事迹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使患者满意。有时患者对我们护士很冷漠,我会主动关心、帮助他,让他主动说出缘由,改正我们工作中失误。遇到患者病情严重而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的,我会更加

第9篇:儿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锋事迹材料(一)

在过去的2016年,一个平凡的名字曾响彻全国,王锋。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西华村一三层居民楼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早发现险情。刚刚救出家人,王锋转身冲进火海,一路疯狂敲门示警,救出楼内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面对千度烈焰,二度脱险的王锋没有犹豫,第三次冲进火海中救人。

听到王锋的呼救,周边居民赶来救火,在到场消防人员的努力下,火势顺利被扑灭,全楼20多人奇迹般无一受伤,然而王锋本人,却已经全身98%烧伤,生命垂危,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三入火海,舍己救人,王锋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一周之内,王锋家人接到各界善款200多万元,妻子通过媒体呼吁,钱够了,大家不要再捐。而王锋入院后第一次开口,说的也是感谢。

经过当地医院55天的救治,王锋于7月12日转到北京接受进一步治疗。全体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只为从死神手里救回英雄。

尽管有过多次的好转,尽管无数次,也曾看到希望,然而命运有时总显得过于残酷。2016年10月1号下午,王锋永远停止了呼吸。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锋事迹材料(二)

2016年5月18日,王锋三入火海救下20余名邻居,自己却被烧成重伤,当年10月1日,不幸在北京离世。英雄虽已离去,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感动了全中国,王锋再次为“河南好人”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侠肝义胆河南人再次感动中国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这是“感动中国”给予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晚会录制现场,王锋的遗孀潘品接过了丈夫的奖杯,并再次表达了对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

“代替王锋站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我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为我的丈夫感到自豪,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是全社会对他的支持和认可。”坚强的潘品说。

尽管对王锋的事迹早已经耳熟能详,但录制现场再次播放的短片还是让在场的观众感慨不已。当潘品出现在领奖台上,观众用热烈的掌声给予她敬意。

“看到王锋烧伤的那一幕,我心里还是猛地咯噔一下。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大的善良,令人敬佩。”观众张艺藐说。

王锋此次当选,已是河南人连续四年荣登“感动中国”领奖台。自2002年“感动中国”推出以来,河南人已15次站上这个舞台,“河南好人”的品牌愈加响亮。

砥砺前行爱的力量照亮前路

再次见到潘品是在她新租住的家中,她和两个孩子正在整理书柜。新租住的房子虽显得有些简陋,但却井井有条。

“这里的世界名著都是这次‘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给孩子寄过来的。”潘品指着书柜告诉记者,在参加“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前,女儿王婷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要她和潘建伟院士一起合张影。

潘品不仅顺利完成了女儿的任务,潘院士还特意为两个孩子寄来了书籍,这让潘品又一次感受到了无限暖意。每次提起王锋,除了悲伤,潘品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激。

春节前,县里特意为她的婆婆进行了全面体检,县里和乡里的领导定期会到家中看望,被救学生的家长在春节期间也专门打来电话关心他们现在的生活。在潘品心中,这些关怀都是她以后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新的一年,潘品想继续从事教师的工作。“以前做过老师,有经验,而且做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同时,她已经申请加入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