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建筑工程项目精选(九篇)

建筑工程项目

第1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目前,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项目管理技巧对项目成功所起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而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1 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进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活、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而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我国工程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用语,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施工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有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质量保证体系并非独立于现场施工管理组织以外的专门组织系统,而是通过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

2.2 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

(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来保证施工质量。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相对于土建施工,装饰工程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的问题。

(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施工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2.3 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物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很好的条件。

3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

3.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3.2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3.3 做好文明施工

首先要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进行专业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

4 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科学和严谨的管理十分重要。

4.1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项目进度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单位、部门的进度关系。

4.2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

4.3 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期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季度、月、(旬)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目标等。

4.4 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

(1)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往往分别编制各种独立面互不关联的计划,这样就形成不了计划系统。

(2)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只重视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及时地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

(3)缺乏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

5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是指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的费用,周转材料的摊销和租赁费等,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全部费用支出等。

(1)施工成本管理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2)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通过成本预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

(3)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基础。

(4)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的能量和竞争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要下决心搞好施工项目管理,振兴我们企业,这也是我国建筑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筑工程进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2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建筑企业的经验和管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使得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当下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必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我国建筑企业要不断的提高管理能力,做好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也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立足点。

一、建筑项目强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建筑企业的日益发展,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强化管理意识,在项目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最直观的反应,也是建筑企业的口碑。高质量的建筑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施工队伍的整体面貌。

2、有利于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工程管理可在所有员工之间开展质量意识的教育活动,施工人员的态度与决心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的质量。所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水平,有利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开展与运行。再者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

3、有利于管理技术和手段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转变以往粗放型管理经验。加大开发和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切实将管理水平、效率和效益都能得到提升。

4、有利于监理职能的发挥。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参与的第三方,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全部项目审核与管理的权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加强可以使其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可加强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将其职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和落实,这也反作用于工程管理。

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不健全的工程管理体制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管理体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高效运作产生发挥作用。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企业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这种不合理的施工制度造成了施工过程的混乱同时,施工效率也不能得到保证。而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对企业管理重视还不够,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将企业管理视为多余成本,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等情况时有发生。

2、工程管理理念陈旧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企业在找寻机遇的同时也更面临这更大竞争挑战,这种高压力的挑战让一些只顾眼前发展利益的企业还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企业运行方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对管理管理机构的假设和管理人员的召集却兴趣缺缺,这样就的管理理念也极大限制了企业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3、工程管理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由于他们大多数都是综合性质的,包括了机电、建筑及结构等,组织上过于复杂,最终造成了设计单位不能满足上以设计为核心的总承包制。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需要涉及到很多单位,比如:承包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但是从整体来看,水平都不是很高,缺乏竞争力,满足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由于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不能充分认识到监理的机制、性质及任务,监管力度不够,仅仅局限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

三、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

1、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

企业要注重提高各级一把手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建立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作为项目层次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又是执行层,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建设业主提供保证。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2、严格控制成本管理

成本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情况的综合反映。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对成本合理的控制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财力,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可以用同样的钱力做更多的事,才能在减少耗资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满足用用户需要的建筑,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成本的管控对企业持续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工程建设领域在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以企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开展资质认证,职业经理人的创建可以很好地确保企业人才建设。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还有待强化,一旦完善到位,对我国建设企业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项目的持续发展依靠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只有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形象。关键问题是解决好项目与企业间的关系,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影响施工管理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是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的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和市场需要,走一条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4、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的执行反应着施工实施的现状,检查和进度计划二者联系紧密。进度检查反应着是否将施工计划很好的执行,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发现并解决。施工检查也是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手段,可以用来调整计划的不足之处。

通常实际进度总是滞后于计划进度,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在对项目的实际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协调组织的施工进度,适当地调整施工计划,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以最快速度完成工程,缩短工期。

一般如果工程进度时间上的偏差较大时,要仔细找出原因并进行分析。如若忽略就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阻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在解决进度滞后的问题上一般采取改变工作顺序、缩短不必要工期的重点工序加大时间投入的方法。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对原计划进行改正,时刻注意员工的施工能力、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所需材料的供应情况等问题。

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大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控制,采取多种措施避免因内部因素导致的成本加大。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业的稳定、健康、持久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给与充分的认识,加强工程管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建筑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解决;进一步建立健全控制管理机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针对施工的控制应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逐渐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促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瑞.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及建筑企业管理[J].山西建筑.2012.12

第3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项目工程管理;管理模式;人员素质;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是建筑市场逐渐完善、发展的需要

 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夺标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提高竞争力成为各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等。

2、是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日益突出,而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正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有效的项目管理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项目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控制了质量、工期、成本。顾客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必然会选择有着良好项目管理体系及项目管理实施经验的企业。

 3、是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要保持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这才是企业保持强劲发展的必由之路。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是企业的追求目标,而项目是生产一线,它直接发生产值,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因此有效的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其项目管理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管理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 

1、思想上的重视不够。一些建筑企业对项目工程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把控,没能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管理工作不规范,难以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

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参建各方的职责、权限不明确,难以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即使愿意参与管理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很多的管理凭借经验进行,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无疑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3、管理模式不合理。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工期制定方面,表现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如果遇到新的结构形势的项目则更是一筹莫展,只能主观臆断,制定措施不得当。 

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

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首先,高等教育以上的以上学历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据绝大多数;其次,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 

5、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目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的运用不够;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形成,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没有发挥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效应。

四、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工程管理的作用,根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现状,以下是如何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浅见,供同仁分享。

1、提高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须全面深入的了解项目工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项目工程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2、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主要由三种管理要素构成,分别为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革建筑企业的这三种管理要素。 

管理观念的改革。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及管理观念与传统以往的体制不同,以往是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以行政指令管理为特点;而现在是利润观念,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管理、追求创新求发展为特点。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经营观念转变过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 

管理技术的改革。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和量化的管理技术;例如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以便于工程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对工程的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程度进行分作,以节约控制成本。

3、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虽然我国的建筑业现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是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建筑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都要以专业化为标准,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管理部门人员才能有能力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对所承揽的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以便使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得到保证。 

对于一线操作工人,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素质培训部,专门对一线的操作工作进行技能和安全工作培训。

4、提高建筑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必须发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切实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第一、利用网络作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第二、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应该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根据自己企业的不同情况加以改进,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的发挥,把自己的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新.  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第4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企业在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相应的管理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其项目成本的构成部分,并掌握好先进的管理方法。在说明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之前,应先了解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通常来讲,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成本是指施工安装过程的总投入费用,里面包含工程项目成本和按相关的规定应该缴纳的税金和利润。当前,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成本定额控制法。这类方面通常适用在人工费用和直接的材料费用,通常采用消耗定额法和工程定额法以实现降低企业成本的最终目的。针对材料定额的控制要对材料的口消耗进行科学的测算。二是机械设备的定机、定岗及定人控制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管理施工机械设备及使用控制,实行固定人员和机械,以保障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维护保养的所有环节都责任到人。三是成本预算控制法。这种方法是运用成本费用的预算计划来进行的,分析出成本费用的总支出明细,继而确定出成本控制的总要求,以编制更加详细的成本预算表格。

二、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存在于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在建筑安装工程的实践里,项目负责部门并没有认识到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极端重要性,以致不能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有的企业虽然在表面上每个部门之间有了职责划分,但是对于成本控制责任并没有细化到个人。继而出现各部门在完成工作职责时,不能有效控制过程中的成本,不能实现资源节约,继而造成成本管理不完善,也就直接影响了建筑安装工程的全部项目成本的控制。

2.管理成本的控制意识淡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里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于管理成本的控制意识非常淡薄。表现在建筑安装的工程中,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更改认识不够,有的甚至盲目认为,成本管理那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做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也就不会树立起这方面的意识。同时,部门所呈现的意识淡薄也较为明显,整个项目里所参与的部门没有对自身所管的工程部分的预算成本及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充分认识,更没有相应的分析,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全局观念较差,也就缺乏节约的意识,导致不能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

3.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当前,建筑安装工程的企业里,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企业还非常少,大部分企业都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即合有的企业制定了成本控制的制度,在内容上也存有应付的现象,只是单纯的把制度上墙,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不能按照规定来执行,达不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有些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缺乏调研,没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实际出发的制度较少,大多是简单的对相应的制度进行照抄,导致控制的标准不统一,成本管理的制度也就不能够发挥出其应有效果。

4.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控制不科学。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里,一部分企业为了赶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工程安全,项目的实施中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对于安全事故进行处理必然对成本控制造成影响,也造成施工进度延缓,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重视的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施工存有严重质量隐患,当出现质量问题,就得修复或返工,势必也影响了材料和人工的费用,非常有利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

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加强体制建设。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建设进行加强完善是提长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基础。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每个部门的特点和岗位的特点,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把项目的成本详细划分,并且逐级落实到人。同时,要制定出完善的成本管理措施或办法,对于项目部门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详细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以达到有效监督控制的目的,进而促进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2.强化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思想有多远,行动才能有多远。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是成本管理控制执行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要开展好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企业就一定要全方位的提升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要求人员在项目安装施工的全过程里,转变原有观念,强化其节约意识,提升安装工程的经济效益。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培养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树立起强烈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付之实际行动中,利用身边控制意识较好的先进个人或集体做典型宣传,引导员工向他们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牢固树立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

3.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完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是做好建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措施。企业应从工程的项目实际出发,根据项目每个环节实际,制定详细健全的成本核算,按照核算的情况对每个环节成本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的标准,并依托合理奖惩制度进行辅助,提高项目施工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目的。

四、结语

第5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现场管理 管理创新 后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T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42-01

引言

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是建筑施工者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新结构、新材料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因此,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

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1 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1.2 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建筑材料市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应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1.3 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健全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破坏产品保护的人要实施处罚,要本着适才知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控制人的使用,不能安排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同时又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何为科学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

1.4 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安全体系后各部门要适时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2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也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要从观念、技术及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创新。观念创新,是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施工由建筑企业承担,因此,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项目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组织机构仍沿袭旧的做法,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合同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运作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潜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是需要不断创新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3 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后期施工管理面临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常遇到和需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方面采取措施。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配电箱比线处等)对结构梁半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顶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项复杂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己长处,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文中只探讨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结合各项目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分包 分包体系

我国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建筑市场具有发达的分包体系是国外建筑业的特点之一

国外大型工程承包公司同国内的工程公司相比管理人员比例高,素质高,在承担项目时,将所有的具体施工任务分包出去,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最终会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中小型的专业分包公司人员专业素质高,专业设备齐全,公司规模小,易于管理,专业划分详细而全面。专业分包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提高自身的同时,也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二、我国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首先,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分工更趋细化,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上。社会发展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专业化趋势体现了这一要求。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其次,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基本值已相近,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专业化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这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再次,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包体系完善。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三、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1、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建筑企业必将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提高管理能力,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机械设备,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其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大型建筑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3、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的需求。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对社会来说,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多余的消耗减少,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减少了直接的生产物质消耗,这些变成利润储存起来。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四、现阶段我国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分包商施工质量不佳。对策:在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指定改进计划,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对策: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方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

3、分包商工期拖延。对策: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无视或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5、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对策: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建立同期记录,完善书面凭证。

五、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1、专业化程度更高,市场分工进一步细化,总包向项目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第7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产品质量的好坏及施工进度目标的能否实现是工程项目的两大硬性指标,也是企业履约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安全又是关系到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目标实现甚至是项目成败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机结合管控上述各种因素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一、人员管理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工作的主观能动因素,管理人是其它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主动性工作、用心去经营是一个项目班子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而凝聚力是项目团队的核心,是项目管理的动能。

1、提高项目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能量。项目班子应是一个团结、工作氛围很浓的集体,项目经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身先士卒,一切以工作为主,创造快速、高质的产品。

2、落实程序文件岗位职责,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在项目开工前就根据公司程序文件编制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使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如何工作,岗位职能是什么,从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工长,应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工序,还应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掌握清楚,细致了解,做到多看、多听、多做。

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网络。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保体系,形成以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工长、分包商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部质检员组成的质量管理网络,作为项目经理部控制工程质量的执行人,健全质量管理各项制度,牢固的树立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观念。

4、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控制和管理。首先项目经理应根据分包方的资质、施工能力和以往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进行评价选择,选定合适的分包方后对其进行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交底,并对其进行试工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辞退。对于被选中的分包方,项目经理部先检查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操作人员上岗证,之后由工长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质量教育,确保按图和规范施工。项目经理部依据质量要求及工程实际特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分包工程管理细则》,并要求其严格遵守和执行。

二、施工组织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项目实施的好与坏,不但要看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更主要的是如何组织好施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一问题。

1、企业形象宣传,项目第一窗口。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已发展为多元化整体的竞争。现在的市场竞争,首先是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着品牌的效应、广告的作用。要尽可能扩大宣传,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可以从内外两点理解CI系统的作用: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对内可以使企业项目人员被CI系统所带来的视觉听觉所感染,感受到与所在项目在一起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会向呵护和关爱自己孩子一样主动性地为了项目的发展更尽一份力。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前期的工作开展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第一,资源配置要尽量优化,相关的技术文件、经济文件要切实可行,技术文件要经过多方案必选,优中选优,合理、环保,节约成本。经济文件要考虑细致,减少合同风险及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的争议。特别是施工范围的覆盖及交界面的划分,考虑周全细致是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因为争议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

3、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分析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阶段内容,用系统的观念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项目工程的质量环,落实质量环各个阶段质量职能的分配,并进行质量职能的展开,组织协调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活动整体,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要合理,变更签证要及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工作面的大小编制相应的劳动力计划和相应的材料需求及周转计划,使计划与保障措施充分结合。另外要从劳务方的角度去考虑施工部署,尽量避免和减少窝工,因为共赢才会更好合作,尤其是要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的施工组织问题,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参建劳务的信心,造成劳力流失。施工进度要分级,逐级细化,分部落实,及时纠偏,全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增项要认真对待。项目人员一定要把实物量如实反映在变更单上,及时请甲方、监理签字认可。这样就不会在工程完工之后出现扯皮、否认情况的发生,为最后的结算创造条件。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与施工进度同步。在施工过程中,资料很重要,它是施工的依据和施工过程的记录,是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这些质量记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证明。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技术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工作,明确专人管理,要与工程进度同步相协调。资料形成及时、准确、完整、清晰,即是项目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4、在工程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即对劳务层的管理,直接说就是如何正确高效的管理一线生产工人。在我国,建筑劳务分包模式一般分为两种,即总分包模式和劳务分包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为了更好地提高总包履约能力,加强总包管理,服务好业主,打造合格满意工程,我们可尝试采用介乎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新的模式,即我们采用大包模式,但总包方一定要有自己一定数量的直属工人,类似工程突击队,可以在总包各个项目间调动使用,减少闲置成本,提高利用率。分包人员不足时总包机动地引进一些新的劳务工人,但劳务费用仍然由分包单位承担。这种新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总包管理优势,增加总包管理的机动灵活性,既可以转嫁风险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三、安全质量管理

安全,对于一项工程的成败,就是举足轻重的部分,工程完成得再好,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那么也将覆盖住所有的成绩。

1、加强安全教育

要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教育,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必须经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安全意识

要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分类放置,确保消防通道畅通,要对楼梯口、进出口、洞口、预留管道口等进行严格保护,利用建筑外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同时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配备安全帽,给高处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对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刻予以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

3、落实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施工项目经理、安全员等联在一起,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真正为安全生产负责。

4、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为提高抵御建筑施工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要建立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体系。选派骨干力量设置通讯组、抢救组、交通治安组、救治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备齐救援物资,如车辆、担架、氧气袋、止血带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在减少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加强防范措施的同

四、成本核算的管理、创造良好的质量是为了企业的信誉,取得社会效益,而创出信誉可多承揽工程、创造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完善项目核算,实现会计与成本的统一。项目作为三级核算体制的基础,既是承包中心又是责任中心。因而全员、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要求成本与会计实现统一。项目经理是施工全员内部一级生产单位,按照项目管理要求,配备各类人员。财务部门应为每一项目设立单独账户。项目部应作为内部独立的核算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对内部、外部的各项经济往来实行有偿服务,达到责、权、利分明。项目成本员同时也是项目会计员,对原始记录,统计工作要求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并且要求项目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材料进场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等须有严格的出、入库单记录。同时搞好计划、统计、定额三者的统一。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台账,使成本与会计达到同步。要求搞好项目成本预测、预控,使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等成本项目及时进行盈亏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每月编制独立的成本报表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只有实行会计与成本核算的统一,才能充分行使理财自,建立面向未来决策的算“活账”的现代管理会计转变。

2、立足项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施工企业实行全员承包、全方位核算过程,必须明确核算的目标及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项目成本一般占项目工程造价的82%左右,这一特点决定项目核算的中心是项目责任成本的核算,项目管理的中心是成本管理。

3、静态的核算与动态的管理相结合。项目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而成本核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静态核算、静态数字把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折射出来,使项目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并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这一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经验。

4、强化成本管理,落实指标,奖惩兑现。通过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实行以成本的好坏、承包指标的完成程度对项目进行奖罚,实行工效挂钩。如在季度、年度,公司根据各项目承包指标的落实情况、成本降低率的高低考核项目,进行奖励。各项目资金的高低完全是自己干出来的,体现了多干多得。这样不但提高了项目全员的成本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避免施工中的浪费,有效降低了成本。

结语

第8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索赔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做好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掌握科学与合理的监管措施。高效的管理模式虽是一种广泛的行为,但也可进行系统的分类。如工程材料管理、工程队伍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工程材料主要是指工程甲供材,我们要加大甲供材的市场调研,多方面进行比较和区分,合理的选价和选材,严把材料质量和数量关,提高材料的供应速度,这就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和降低了工程成本。工程队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要对工程队伍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不少项目存在“假业主”现象,形式上来看,是依靠人进行工程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没有被真正具有监督作用的的董事会或建设委员会监督。缺少客观,透明,完善的项目目标,监测、测量、评估系统缺失。“假业主”“有权无责”,无人监督。一些工程“业主”没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又不愿聘请项目管理专家做顾问,也不采用更佳的合同形式,唯恐“大权旁落”。这种“盲人骑瞎马”的方式常使得项目进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和专业的解决。

1.2一些补贴、政策的存在,减弱了作为承包商的建筑业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动力,降低了建筑业企业生存竞争的紧迫感,保护了弱者。一些承包商主业副业区分不明显,范而不专,对项目企图“通吃”,因缺乏专业分工或者受行业保护,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看似只要有工程做就有钱赚的红火局面掩盖了建筑行业低收益率高资本负债率的事实。“温水”之后,将是激烈的竞争。“什么都能做,却都没有优势”的企业,终会走向消亡。

1.3合同形式单一,且缺乏针对相应问题的解决和协商机制。个别工程至今沿用固定价格合同形式,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以及项目特点发展相应的项目招投标策略。这种表现严重僵化与落后于市场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项目目标的达成,造成了业主风险的增加。工程项目招投标经常采用条款十分简单的建筑合同文件,或没有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而是照搬照抄西方的标准合同文本范式,而未探究其中合同条款所包含的含义。缺乏对具体合同条款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经验不足的结果就是,一些合同签订时就先天不足,成为了“不平等条约”或隐藏了许多不确定不明确的条款。

就合同的形式与内容这一问题,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借鉴参考的。根据业主自身情况的差异与对项目的希望和要求的区别,美国的建筑业发展了许多不同的合同形式,如固定价格合同、成本补偿合同、设计施工合同、项目管理合同、保证最高价格合同等。业主可以选择最适宜的合同形式以适应自身情况,达到项目要求,降低实施风险。业主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和发展合同文件,并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对合同条款进行相应修改以明确表述项目建设的目的和要求,对有争议的条款通过双方讨论协商达成一致,合理分配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可能的工程索赔加以预防或采用适当的索赔解决机制加以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内容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双面效应“给工程的项目管理带来压力,工程项目暴利,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建筑行业已步入微利时代。项目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依据,管理为主线,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加强协调好甲方乙方等各有关方面的公共关系。变工程项目的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化管理。

管理的问题,重要影响的是人的因素。项目管理的高标准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成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管理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能够在熟练掌握业务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敏锐,要能做到质量、进度、成本三者兼顾,严格按合同办事,懂法规、专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由这样的人才组成的团队才能够做到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不断调整策略,有效合理地控制好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保证乙方按合同办事,促使甲方准时、按量付款。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规范,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建设方对风险抵御、承受、消解的能力都需大幅度提高,而利润空间却降低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着个别“潜规则”和不规范现象,如个别业主压工期:合同无定额工期,业主单位要求建设方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这必然造成成本提高,施工难度加大;业主要求垫资:以往垫资采用的做法是前垫,即工程开工没有预付款,甲方在施工方进场施工一定量之后才按量付款。而现在的做法是中垫,后垫。项目虽有预付款,但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款不给足,变更增加部分工程款延后支付。这种做法大中型项目多喜欢采用,因为这有利于吸引资金实力雄厚,综合实力强的承包商来投标;不平等条款: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建设单位越来越“精明”,在签合同时,附加了很多不平等条款,用合同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还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把一个项目拆成几大块,然后再分包给各不相关的几个施工单位,这容易造成施工时交叉配合不好,对工程进度不能很好地控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特点对于资金充足的大型建筑业企业更加具有优势,因此,某种程度来说建筑业呈现集中的趋势。

项目索赔是项目管理中不应回避的问题,客观来讲索赔也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来源之一。虽然索赔不是目的,其出发点是“以索促管”,但是建设方应从投标阶段就应该开始准备,打好索赔的“伏笔”。对任何业主,都存在索赔的可能性,而业主也可能会反索赔。所以施工过程中要能拿到变更部分完整的签证,结算时才能维护好自身的权益。施工监理主要是为业主提供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监督服务,帮助业主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进行控制。施工监理的存在客观上会令施工单位的变更项目的签证增加难度,迫使项目管理要按合同办事。同时,施工方一些无可避免的项目变更需要取得监理的签证作为有效凭证。所以施工方需协调好与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关系,控制好自己的工程质量,才能更好地向监理单位要签证,从而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顺利地向业主要进度款。同时要按合同办事,预防甲方的反索赔。从理由入手分析,甲方向施工方索赔的借口无非是工程质量或者工程进度方面的问题。因而施工方位要加强工程质量履约和工程进度履约,做到“心中无鬼”。那些怕搞坏关系、怕遭反索赔的思想都是自欺欺人,在市场依靠合同和证据讲话的今天,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是硬道理。

第9篇:建筑工程项目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26-01

一、工程施工前成本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物质形态的工程实体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建设单位施工现场代表的素质、监理人员素质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期以及工程成本。

(一)资金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需耗费大量资金,没有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筹集和使用不相协调,就难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或因贷款过早而多偿付利息,提高了工程成本;或欠缺资金而拖延工程。工程成本风险,不是不可避免和防止关键在于建设单位是否对工程成本风险具有前瞻性,是否善于管理。

(二)技术问题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通过设计招标和进行设计方案竞选,建设单位择优选用设计方案,使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合理,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不失美观,同时又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范围内。价值工程是运用集体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要使建筑产品的价值得以大幅度提高,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建筑设计阶段可应用价值工程,使建筑产品的功能与造价合理匹配。

(三)合同问题

合同是一个关于利益交易关系的法律约定,是对承、发包方利益的合法、有效保护。要签订一个对工程质量、工期、价款及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均有约定的完整、全面的工程合同,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成立一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谈判经验、并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谈判组织,应做好谈判前各种资料收集和分析,拟定谈判方案,做到知己知彼,争取签订一个有利的、合理的、低价的合同。其次,对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应有预见性,对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有正确的预测,签订的合同条款能够有效避免和转移风险,减少索赔现象过多的发生。此外,还应争取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风险控制措施,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避免各种风险,提高工程成本的控制效果。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举足轻重

(一)做好资金筹措工作

贷款总额和贷款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建设期贷款利息多少的主要因素。贷款总额受建设资金来源结构的影响,建设资金来源结构由建设单位资金筹集决策确定,而建设周期和资金到位时间决定贷款时间长短。因此,建设单位需理顺资金各环节的管理,以节约和控制投资额,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主要目的,做好资金收入预测和工程进度与资金支出预测,使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相协调,减少贷款利息,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施工企业往往采取低报价、高索赔的策略来获取利润。建设单位施工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应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并熟知合同条款内涵,以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合同纠纷,且全面履约,避免索赔的发生。由于工程施工中干扰事件的复杂性,往往双方都有责任,双方都有损失,建设单位施工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应增强反索赔意识,通过反索赔否定对方的索赔要求,使自己免于损失,并积极寻求向对方索赔的机会,使工程成本得以控制。如承包商使用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等不符合合同规定和质量要求,从而使工程质量产生缺陷。这时,业主可向承包商提出工程质量缺陷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反索赔要求。

(三)处理好变更问题

变更是工程永恒的话题,也是工程建设项目始终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承包商扭亏或赢利的良好机会。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合同管理,还应做好对变更和增加工程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签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修改,杜绝虚假不必要的签证是控制工程变更的有利措施。此外,设计变更应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降低不必要的投资,且新增设计部分应在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更多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工程竣工后成本管理总结意义重大

(一)做好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控制的关键在于核实增减成本项目的工作量,防止增加不合理工作量。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竣工资料、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材料进行审核,使审核后的结算与限额成本对口,并控制在概算以内。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核,一般情况下,经审核后的工程结算与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结算大约相差10%,有的高达20%。因此,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控制投资起到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