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专业创造价值精选(九篇)

专业创造价值

第1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摘 要:本文考察了万科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既存在于多元化企业中,也存在于多项目、多地经营专业化企业集团之中。在专业化产业战略下,万科构建了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了融资成本与难度,价值创造效应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专业化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性,对深入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改善和提升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专业化战略;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万科集团

一、 前言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及金融财富。资本配置通常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将社会上的资本分配到相应的企业,我们称之为外部资本配置;二是将资本从企业内部分配到不同的子公司、投资项目,我们称之为内部资本配置。内部资本市场概念是Williamson(1975)在研究联合大企业的管理效率时提出来的。也正因如此过去我们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大都是从多元化企业的角度出发的,极少学者从专业化企业来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学者过去甚至认为专业化企业不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因为它们只是单体结构。

现今我国企业中以万科、华为为代表,不少顶级优秀企业走的是专业化发展道路。那么这些专业化企业是否和多元化企业在资本配置上有区别呢?在专业化发展模式下,其内部资本配置又是否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呢?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改善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资本配置效率,在转型升级的今天做出正确产业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相关文献述评

早期的研究表明,内部资本市场导致多元化企业降低的现象更为普遍(Lang and Stulz,1994)。Berger和Ofek(1995)研究发现,多元化企业比同一时期同一行业的专业化企业的价值低15%-20%。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资本市场发展薄弱,因此存在活跃的外部资本市场来配置资金。叶康涛(2011)指出,在专业化企业中,大股东的掏空动机更小,企业业务结构相对简单,外部投资者更能容易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摩擦,进而抑制大股东的财富转移问题。

现有以多元化为主的内部资本市场研究一直都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困惑,没有解释清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与价值创造的机理。从多元化来出发研究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是为了更好的缕清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特点,但长期以来以多元化来界定内部资本市场,忽略了公司治理、经营战略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制约了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创造价值的认识。

三、案例资料

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1988年进入地产行业,1991年上市,2001年实现收入44亿,净利润3.7亿,2013年实现销售额1709亿,营业收入1354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1亿,现今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化住宅开发企业。至2013年末,万科的业务已经扩大到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万科以中小户型、装修房为主打策略,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品质,规范的公司治理,稳健的发展模式,快速的产品周转,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性企业。

万科的发展之路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1993年),集团进行多元化经营,进入工业制造、进出口、零售、领域、印刷等13大行业,战线扩大到38个城市。第二阶段(1993年-2005年),强化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万科放弃了多元化经营,走专业化道路,确立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专业化战略,进行战略收缩,先后卖掉怡宝蒸馏水、万佳百货等业务,把资源集中在房地产上。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专业化经营。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细分市场,进行了不少专业化并购,形成多地区、多项目经营的专业化公司,并且在住宅相关的上下链条上拓展;二是将营销的万科逐步转型为一个技术型公司,将众多业务进行外包,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万科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构建

内部资本市场这一理论首先是在美国的大型联合企业中提出的,其判断的一个关键条件是,是否存在一个“权威”对集团内部资源进行配置。万科实行混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子公司内部受到子公司和万科总部的双重管理,实行“总部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总部实行高度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就如一个资金“蓄水池”,对集团内部的资金进行重新配置,让现金流在企业内部之间调剂余缺,这是内部资本市场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通过对万科的资本经营分析我们发现,自1984年以来,万科集团从当初的多元化到今天的专业化集团,万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内部资本市场。其构建方式主要哦为以下方面:

(一)剥离非核心业务,构建核心产业强大的内部资本市场。在投资商业地产上遭受巨大挫折以及在开发城郊大型住宅项目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后,万科坚定了做“减法”的信念,先后卖掉扬声器厂、怡宝蒸馏水厂等一批企业,2001年万科作价4.5亿将现金流极好的所持72%的万佳股份出售给华润集团。通过收缩和剥离,万科迅速聚集了大量资金,使得万科有充足的资金来购买土地,进行地产业务的系列专业化并购,充分发挥内部资本的资源分配作用,使公司从一个普通的企业成长为国内房地产的龙头企业。

(二)集团统一筹资,将外部资本输送到各项目公司。2007―2012年,万科累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1.34亿元,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219.37亿元。6年共通过筹资获取资金543.16亿元。万科通过吸收权益投资共筹资221.27亿元,151.74亿元依靠增加借款,其中包含40亿的从华润子公司深国投取得的低息信托借款。通过利用外部资本市场筹资,为内部资本的分配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障了各项目公司的顺利运转。

(三)集团关联企业的互相担保。截止2013年期末,公司担保余额130多亿元。其中,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其他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127亿元,对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担保3亿元。”担保方与被担保方涵盖母子公司、同级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各种关系形成各种圈子,通过万科担保圈,银行资金源源不断流向万科全国各地的项目,为万科各个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五、万科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增加了自身价值。就成长性而言,公司营业收入从2001年的44亿增加到2009年的480亿,再到2013年的1354亿,增长30倍;就盈利能力而言,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2001年的3.7亿增加到2013年多的152亿,增长40倍;就资产价值而言,净资产从2009年的373亿增加到2013年的1054亿;就股东回报而言,公司自1991年上市以来,每年都坚持现金分红,近五年的现金分红均值为每10股派1.8元,而且万科公司的股价在资本市场更是表现远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万科公司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及其内部资本配置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增长,存在显著的价值创造效应。

(二)与多元化经营相比,创造了更大价值。为了检验专业化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效应,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万科公司与我国A股的前5家其他大型地产公司的价值差异。用“Herfindahl指数”测算多元化程度,“Herfindahl指数”=1-∑(Pi)2,Pi为第i项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率,Herfindahl指数越高,多元化程度越高。相关资料见下表1。从表1中我们可知,万科的多元化程度最低,为0.018,其次是保利地,0.031;多元化程度最高的是陆家嘴,0.740,其次是华侨城A,0.529。根据2011到2013年的盈利水平及成长性做比较后,我们发现万科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20.91%。万科的净利润增长率为20.46%,排在第三位,低于保利地产和招商地产。这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万科的规模现在是业界第一,高速增长相对更难了;二是万科管理层有意为之,近年来万科提出控制公司增长速度,着重提高产品品质。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陆家嘴在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上都是最低。因此,与其他地产企业相对,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万科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更好,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六、结论

本文考察了万科集团在专业化战略下的内部资本配置及其价值创造,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内部资本市场不仅存在多元化企业中,也存在与专业化企业之中,存在的条件是必须拥有一个总部对内部资本进行配置。第二,在专业化战略下,项目之间的各种资金支持机制便于构建低成本、灵活的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通过内部资本配置获得指协同效应,发挥价值创造效应。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为浙江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YJS039。

参考文献

[1] 周业安,韩梅.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第2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共创;路径创新

教育兴,民族兴。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性工程。当今,伴随着创新型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在我国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还属于薄弱环节,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1]。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很多职业院校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上存在认识不足、行动缺位,特别是服务企业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理念、资源、机制和规范管理都存在短板[2]。职业院校承担着职业人才(这里所指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相关科研事务的双重责任,职业教育服务社会需求是其工作的核心。面对职业人才供需的现实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有效的人才素质保障,已成为职业院校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的重要课题。职业院校应当重视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聚焦内涵建设、让职业人才的产业链成为价值共创链,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有效供给提升。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链

教学行动必须得到教育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虽然行动会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但理论的指导对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自明[3]。职业教育,具有成人教育的基本属性,满足受教育者职业成长发展的技能和理论学习的需求。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机构主体如何实现教育目标、满足需求侧的人才需要,不仅仅是体系完善的要素结构优化,而且还是要素本体优化,把要素的价值创造作为重点,来实现价值链的整体效益。

(一)价值链分析理论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曾针对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价值链”的研究。他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公司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其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作为产品消费者的顾客来创造价值。产、供、销等活动构成价值创造链的主链,或称之为基本活动环节,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等活动构成辅链,或称之为辅助活动环节,主链和辅链共同构成公司企业的价值链[4]。“价值链”分析理论认为,虽然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在其内涵特征上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共同在价值链运行的动态过程完成着价值创造。这可以阐释为,价值链上的各种各样生产性和经营性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公司企业价值创造的最终实现;价值链上的各环节的活动相互关联,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和质量如何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也会对其他环节产生波及影响,并对整个价值链运行和质量管理产生影响。

(二)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

职业院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教学场所,也是一种具有教育专业性的社会组织。由于它培养的职业人才输出给社会各级各类部门企业,因此,从价值链理论来看,职业院校也具有生产组织的一般特征属性,它的“产品”就是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而“产品”的价值就是附着于学生躯内的劳动岗位专业性技能和工作实践的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是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基本活动和教育教学辅助活动形成的价值创造链条,职业院校作为职业人才供给方,向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方所展现的是这一价值链的外在影响力和自身生命力。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基于价值链分析理论,剖析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在思路和方法开拓创新,可以为职业人才培养有效供给寻求理想答案。

pagenumber_ebook=7,pagenumber_book=2

图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

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个人的特征及意愿,进行教育培养、开发潜力。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联系密切。从本质上讲,它就是社会实际工作的教育,其持续健康发展植根于它对社会各类工作的任务适应、技术促进和人才素质引领,其历史使命在于通过职业人才培养和指向性教育服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职业人才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从价值链模型分析来看,职业人才的培养,可以看作是职业院校围绕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依据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知识的传授、职业能力的开发等基本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的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从业能力提高,通过校企合作、资源配置、师资建设等辅助活动来促进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治学氛围的营造。这对于受教育者是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过程,对于职业院校也是价值创造过程。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实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给传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等带来了深刻变革,同时也对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职业院校职能由教学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服务水平和能力要向精细化、专业化延伸拓展。当前,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错配,人才供给与技术技能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调[5]。由于理念指导的原基调、机制运行和质量管理的低水平等现象依然存在,职业院校还难以在质和量两方面满足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思想价值方面问题:教育理念的传统和思维指向的固化

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是各项教学工作筹划设计的初始点,对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内容选择、课程体系设置等起着指导作用,也是教育者对职业人才培养的理性化的思维定式。它是教育者对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认识,也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水准的重要体现。职业院校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系统创新,以满足教学需要,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才能够得到全面锻炼与有效提高[6]。在职业人才教育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造成对职业人才教育的基本认知的缺失,直接影响职业人才教育工作的开展,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期望值,难以满足行业企业的职业人才需求。理念决定行动,具有何种理念就会有何样的行动。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对职业人才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取得理想的效果。

职业人才培养教育的质量保障,需要培养目标的清晰明确,并将此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和有计划实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定位于“普教性”而忽视“职业性”。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这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终身学习拓宽通道[7]。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具有其独特之处,职业院校与一般性质的普通院校有所不同,应当着眼于社会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实践中没有形成社会性的泛教育的工作理念指导,对学生的培养缺乏职业岗位针对性,与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存着不配套、不适合的问题。许多职业院校,其对学生培养计划并没有按现实经济大环境中的职业岗位进行理性分析而科学制定,这就造成了在校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其自身在从事职业活动的价值体现并不明显。由于教育理念的传统和思维指向的固化,职业院校只是将自身作为教育主体而没有从学生角度将自身客体化,换言之,没有从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侧深入分析考虑如何保障有效供给,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面临既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没有比较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学业困境,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价值体现低效或微效。

(二)行动价值方面的问题:教育教学的增值效果不显著

职业院校是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但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其价值创造过程依然存在问题,增值效果不足。

一是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与需求脱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者关系的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与新兴产业衔接[8]。职业院校对于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及课程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实际需求的融合度低,职业技能实践训练的系统性不强,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工作岗位要求相脱节,教材内容没有体现职业技术性和岗位实践性,导致学生培养的价值增长不足。

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教育本质要求不相称。虽然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还比较较早,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源基本上是普通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比例高。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这样,入职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师职业能力,更缺乏对职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的体验和深刻理解,更不具备比较熟练的专业教学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影响,教学方式上沿袭其所熟悉普通教育的教学思维定式,导致教育教学环节工作质量的低效。教师的知识结构很难在这种范式下得到改变[9],导致他们在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自我价值意识启迪,也缺乏自身能力的支撑。

三是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机制建设不完善。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建设的步伐缓慢。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不够规范,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不完善,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性。目前职业院校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实验设备条件、实训基地条件的真实性达标率并不高。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职业岗位的专业性深度,相关的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所培养的职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技能挑战方面,缺乏意识的培养、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支撑。这就导致学生价值体现的存在缺陷,造成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培养目标间的差异。

无论是思想价值方面的教育理念的传统和思维指向的固化,还是行动价值方面的教育教学的增值效果不显著,职业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的基本指向是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0]。这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也说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三)职业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解析

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实践加以验证。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才培养工作出现的上述问题,说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积极的探究。

从上述的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都是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换言之,职业院校是通过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完成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进而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创造。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教学的思维固化,先进的思想理念不足,造成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只是以职业院校的自我主体自居,没有将职业教育的思维模式置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变革。职业院校只有在自我主体化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受教育者这一客体的主体作用,即职业院校在思想价值的提升方面,应当换位思考,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院校自身的教育供给和受教育者的素质需求相互联系和匹配,保持供需平衡,双方协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价值创造。

从上述的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他们内部的各个环节都是具有角色担当的必要性和角色间联系的必然性。换言之,无论是学科建设、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等所要完成的对学生的从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资源配置、校企合作、治学氛围等所要完成的对职业院校的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是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不可忽视的价值链的生产环节。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由于对上述各个环节的地位及“保障”及“保值”作用,不够重视,实践行动缺位或不足,造成一些环节的“增值”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导致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不足。

在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动态过程中,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各环节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由于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存在应有的关联不足或相互脱节,使得价值链内部环节出现失调现象,如教学计划与培养需求之间,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职业意识指导与教学实践之间、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之间等;价值链中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断裂或联系不紧密,就会造成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出现质量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汇聚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11]。这既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也说明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链环节之间相互链接不够紧密,价值生成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从而造成职业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升。价值创造的认识和实践不足,影响各环节增值效果的实现,也是职业院校无法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缺乏价值优势的重要原因。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路径的实现

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主体通过服务交换和资源整合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12]。在这个动态进程中,生产者(公司企业)和消费者(顾客)双方合作、共同创造价值。

(一)人才培养的价值共创过程

20世纪90年代,策略思想家普拉哈拉德教授(C.K.Prahalad)提出了价值共创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基于个体的中心地位,产品的消费者与产品的生产者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共创理论有两个重要分支,一个是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逻辑思维,该理论是上世纪末由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文卡特·拉马斯瓦米(VenkatRamaswamy)提出的;另一个是基于“生产服务主导”的价值共创逻辑思维,这是2004年由瓦戈(Vargo)和卢什(Lusch)提出的理论。

按照上述两种价值共创的逻辑定式,对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在行为主体方面存在着教育者(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两种不同价值创造逻辑路线,即在人才教育培养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教育者作为教育产品生产者,遵循着“生产服务主导”的价值共创逻辑思维,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产品消费者,遵循着“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逻辑思维,这两种价值共创形式,即教育者(生产者)逻辑和受教育者(消费者)逻辑。

1.基于教育者(施教者)逻辑的价值共创

基于教育者(施教者)逻辑的价值共创,它是教育者以教育产品生产者身份,以教育产品的价值创造为利益共同点,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与受教育者(即教育产品的消费者,接受教育产品的一方)进行积极互动,努力与受教育者积极协同配合、取得共识,共同拥有创造价值的机会,并根据教育者自身对战略规划和资源安排,进行行动的组织、管理和评估,追求价值创造的理想目标(如下页图2所示)。教育者的指向性教学任务,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逐步完成。在基于教育者逻辑的价值共创系统中,作为产品消费者,受教育者所需要产品价值和利益目标与价值共创系统的核心要素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也存在相互制约,它们共同作用,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价值共创系统。教育者在价值共创过程,向受教育者提供共同创造价值的条件和机会,不断追求价值共创的效率,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和评估,依靠信息渠道的链接反馈,把价值共创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同时该系统内的教育者的保障系统和学习者的支持系统作为子系统与其他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系统。

pagenumber_ebook=10,pagenumber_book=5

图2基于教育者(施教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模型

2.基于受教育者(学习者)逻辑的价值共创

基于受教育者(学习者)逻辑的价值共创,它是受教育者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在自身所持资源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教育者所提供的资源,把价值共创活动作为创造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并在此过程中对价值共创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和价值共创整个过程进行系统评估(如图3所示)。受教育者参与价值共创,成为行为主体,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信息资源、知识和技能等投入到价值共创系统,实现与教育者的资源整合;与教育者在价值创造过程进行互动,实现思想的相互交流、利益相互融合和行为意识相互渗透。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是在持续不断的资源交换、良性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合作中完成了价值共创,同时该系统内的学习者的支持系统和教育者的保障系统作为子系统与其他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系统。

pagenumber_ebook=10,pagenumber_book=5

图3基于受教育者(学习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模型

从以上两个模型及分析可以看出,在价值共创系统中,教育者扮演三种角色,一是提出价值主张,二是与受教育者互动来共同创造价值,三是为价值共创提供必要的保障系统等。无论是教育者价值共创逻辑还是受教育者价值共创逻辑,实质上是两种不同视角的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是基于自身发展目标和理想的价值追求,两种不同价值创造主体对价值共创过程的思想和行动合作的诠释。这两种逻辑实际上都统一于价值共创的实践行动中,探索主体互动、提高有效对接,促进各自运行轨迹的可持续发展。

(二)价值链上供需双方的价值创造与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共创

对于产品价值的思考,经历了价值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阶段,即价值链的理论分析,然而,价值目的性思考,又进一步阐述了生产产品到底为了什么的问题,即价值创造理论可以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对目的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那么,究竟如何实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价值,进一步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思考如何进行价值创造路径研究,即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深入论述了这个问题,它从利益的共赢、行为的互动,再到价值的最大化,深入全面地研究了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作关系。从这个角度分析,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其实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本质要求,或称之为利益性目的。有效互动可以对产品的供需双方在价值链中实现价值的共创发挥作用,让产品作为承载服务的实体,实现消费的可靠性。价值共创理论聚焦产品价值链的价值追求,强调价值创造的过程和结果,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零边界,推崇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创造产品价值。一个完整的价值共创逻辑范式,是让顾客的价值感知、产品效用的体验、产品的生产价值以及生产者的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从产品的价值链、价值创造再到价值共创,对于教育产品的分析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的分析,有同一性的特点。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从价值共创的视角看,可以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关系。

基于价值创造理论分析,生产者之间的合作,是产品价值生产的一种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即学校之间的校际合作;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作,即价值共创的逻辑思想,是价值创造新理论延伸,在职教领域,即教育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这里的消费者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资源的需求方——企业;二是产品价值的需求方——受教育者。因此,职业教育的价值共创理论应用有两点: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即校企合作;学校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合作。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3]。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价值链的辅助活动环节十分重要,这些辅助环节的“增值”效应的充分发挥,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在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基本活动中,各环节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作为结构性组织的价值链增值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工作过程模式可分为两方面,教育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受教育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依据该逻辑判断,职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应以价值链为导向,从思想到行动,聚焦主体互动的实用性、运行对接的实效性的工作策略。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应当强调其受教育者(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要反映行业企业各种工作岗位实践需求,而且要在教学环节的仿真工作世界中和工作世界的专业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共创路径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主要部门也是一种生产性组织,只不过生产过程所输出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有形产品,而是内化于所培养的学生自身的素质性的无形产品,因此,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像企业的生产一样,也存在着一条产业的价值链。就企业生产的价值链而言,所追求的是其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同理,对于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而言,职业院校追求的是职业人才输出的产品价值最大化。在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价方面,应依据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分析。由于供需不匹配,在满足职业人才需求方面,职业院校作为供给方,可以从价值链的增值效应角度,加强内部管理、外部合作,实现价值创造的多方共赢,促进职业人才培养的供需平衡。

1.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过程优化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14]。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重要工作任务,其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链是以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最大化为行动目标。这条价值链是以工作实效为工作行动导向,紧密结合学习者的学业需求,具有“素质无形人有形”“价值无形成品效果显性”、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链。该活动链内部若干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都在为职业人才培养不断增加无形的效益,由于各环节的所处位置各异和发挥作用不同,它们带来的增值效益也不尽相同。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正常和良好运行,需要各环节自身的功能优化,促进过程优化。那些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性环节,可谓战略环节,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优化主要会围绕着这些战略环节进一步展开工作。在人才培养的价值设计方面,办学目标应围绕学习者实际、满足工作岗位需求,这既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职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职业能力是一种现实能力,而与抽象能力有本质区别[15]。职业院校所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在职业人才价值培养内容方面:一是要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二是对接工作实际,多方合作,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共管教学过程,共同监管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价方面,应以行业企业各类技术岗位的实际特点为工作导向,严格按照各部门的专业规范、岗位制度和职业标准,制定规章,严格考核评判;职业院校可以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职业标准、教学标准,调动社会力量,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16]。质量评价作为人才培养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学生考核内容的全方位,可以保障该环节的质量提升。

2.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环节协同

职业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密切联系,它是一种特殊的、技能型的教育形态。现实中,只靠职业院校的“单工独为”,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将难以实现增值最大化。在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大环境背景下,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密切。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能否满足,职业院校间的校际合作、职业院校与企业部门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与社会性培训机构的“校社合作”,尤为重要,它将会对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效益增值产生直接影响。从价值共创理论审视,在当今时代的供给需求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单体的价值链的价值体现和生存需要,应通过其他价值链的诸环节形成正能量聚合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质量建设新目标。

为此,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环节协同,是解决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与其他相关主体价值链进行有效整合。职业院校在质量建设过程中,应以自身价值链为基础,善于链接相关主体的价值趋向,运行主体之间良性对接,积极促成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进而构建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价值链网络。该价值链网络的内在动力应来源于职业人才用户部门的需求性拉动,职业人才价值的增益为核心,用户需求的满足率为目标,同时,加强组织和协调,全面整合各类供应源、有效控制好培养源、有计划策应好需求源,从而实现各价值链的各个主体的价值增益最大化。职业院校应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进资历框架建设,促进职业人才培养价值创造的相关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3.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良性互动:教与学之间价值共建

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受教主体,在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中,角色作用不可替代。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完美结合,实现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职业院校作为价值链中的教育者主体,是职业人才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17]。职业院校教师作为价值链中的教育者主体,是职业人才教育教学的实施者,除了培养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外,也应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到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提高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职业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工作从业观;坚持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8]。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供需关系融合,可以多渠道让学生接触实际岗位工作,使他们在多层面实践中感受企业的真实场景,让他们多方位体验职业行为的价值追求来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把院校学习过程中汲取的积极上进的行为理念,自觉在工作实际过程中践行,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者主体能够在职业活动中的自身价值提升。这也对职业院校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育者与作为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在校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互动,能够促进职业院校教务管理运行顺畅,也会促使在校学生的能力素质的自我建构。职业教育既是一种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活动,也是供需双方协同、共赢的价值创造过程,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教与学作为一个整体,共创职业教育的产品价值。

第3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1.美学价值

我们可以沿着传统的美学观点进行再造设计,如利用废旧物品的结构、形态、材料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废旧物品进行恰当的改造,摒弃其丑的缺点,放大某方面美的特征,打破取材过程中的常规,创新设计理念,这样运用于室内外环境塑造中则更能巧妙地表达设计者所要传达的设计理念。

2.文化价值

废旧物品为人们曾经所使用,于人们产生感情与记忆,因此废旧物品具有一定的情感文化价值。当把废旧物品应用于室内外环境设计时,往往会激发人们的怀旧情感,甚至产生熟悉、美好、怀念的情绪,使人们更加关注老物件的文化内涵,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认可其情感文化价值。

3.环保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时尚的定义也在日益更新,这导致了室内外环境塑造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大部分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设施与空间不断被淘汰,成为环境的污染源。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以环保、可持续和安全等发展性为主题的设计产品逐渐成为设计界的主流。“设计再造”活动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主张通过设计手段来改造、更新和再利用废旧物品。

4.商业价值

将“设计再造”应用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体现的是怀旧营销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如今,在专卖店、酒吧、家具、电影等行业中都无处不见还旧营销的身影,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目前,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网络店铺,二手物品的价格都是呈水涨船高的趋势。这说明,“设计再造”产品具有十分可观的商业应用价值。

二、“设计再造”教学活动的意义

将“设计再造”教学活动引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通过旧物改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设计责任感。为其以后能顺利地走进企业各项岗位及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设计再造”引入教学活动,其实是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在学习和工作的氛围中寻找命题、搜集材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切实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来找寻设计灵感。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更加艰难,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来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环境设计教育需要培养最具创造力的人才,并且为他们的学习、探索和创造性活动提供机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环境设计教育,提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设计,尝试开发废旧物品的剩余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索求新、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引导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让设计引导更好的生活方式是近年来新提出的热门话题,设计艺术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社会生活更美好,这就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因而,设计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应该从学校抓起。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们更加应当注重引导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心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利用“设计再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发展动向,提炼出有价值的设计主题和元素,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生活和学习中,主动积极思考,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从而加强做一名优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

3.有效控制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创造商业价值

我们将废弃的旧物品进行回收,通过再造设计,提升旧物件的审美附加值,同时也必将为其科技含量注入新鲜的力量,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设计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成本相对于其他专业都要高一些,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压力较大。“设计再造”活动在实践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为学生设计实验经费的节俭做积极的探索。例如,通过“设计再造”创意展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和其他同学不要的老物品或废旧材料重新制作为家居用品。在发现了老物件用品市场的潜力后,充分挖掘老物件的设计元素,结合自己的实践特长,动手做出一系列新的家居用品,并在展会上积极推销,从而有效控制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创造一定的商业价值。这也恰恰是知识经济价值的体现和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结语

第4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艺术审美价值本质是艺术文化美

艺人相轻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艺术评价尺度操作问题。艺术品是具有多重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对它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也是多重的。作为直观感性形态存在的艺术品,它的外在的审美价值更多是属于前文化美或社会美因素,譬如自然美、人体美、形式美、伦理美等等,这些因素只是艺术美中的原生美因素,并不是艺术美的真正本源,更不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尽管这些诉诸感官、打动情感的因素能让外行大众满足或陶醉,但却并不具备艺术审美价值。内行审美所看重的却是艺术内在的审美价值。强调艺术内行与外行审美角度、内在与外在审美价值的这种区分,对于本文所揭示的“文人相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譬如摄影,一幅用傻瓜相机拍摄的名胜风景照片,如画的美景同样可以令人赞不绝口,但它却并不是艺术,在摄影家眼中毫无价值。因为它没有色、光、影的有机构成,没有“有意味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这幅照片的拍摄角度已被无数次地重复了,所以,它没有艺术审美价值。而香港摄影大师陈复礼,拍的是同样黄山风景,却拍出了独特的诗情画意,令人不得不叹服大师的魅力。而这,才是艺术美!譬如绘画,一幅色彩鲜亮构图和谐静物装饰画,外行可能大加称道,高高挂在卧室墙上,但在画家眼中它却一文不值,因为那只是一张技巧拙劣的仿作。而国画大师几笔完成的写意荷花,却是后学临摹的典范;原因就在于这寥寥几笔,笔笔见功力。又譬如电影,一个煽情的好故事,会感动的观众热泪盈框,但从导演摄影角度,却可能幼稚的让圈内人不屑一顾!再譬如表演,一个演员长相甜美,天生丽质,但这与其舞台形象的艺术美丑没有直接关系——当外行大众为她的脸蛋倾倒时,专家们却可能正在为她的做作表演而恼怒呢!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花拳秀脚,唬得住外行,却骗不了内行。如果是缺少权威性的外行评价,艺术家们往往倒是不在意的。

那么,艺术内行审美或艺术内在评价尺度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艺术隔行如山,要概括出一个共同标准是不容易的,因此,须先从艺术创作和艺术美生成规律谈起。尽管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媒体不同,符号系统(以下简称艺术媒介)不同,艺术审美特征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创造目的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借助各种艺术媒介再现或再造出一个逼真或虚幻、具象或抽象的属人艺术世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这个依存于艺术媒介的艺术世界,其成败当然也依存于艺术家对艺术媒介的操作。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助艺术媒介对原生状态的诸生活因素(环境、事件、人物、情绪、伦理等)的生动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对艺术媒介本身诸形式美因素(色感、乐感、节奏感、形式感等等)的灵活运用。艺术媒介总是有局限性的,人类生活却是时空无限的,艺术家的伟大,就在于他既能克服这种矛盾表现生活,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媒介固有的形式魅力,使艺术品获得永恒生命。譬如一块没生命的木头,在雕塑家手中却会变成一尊美丽少女的头像,而少女那飘逸的长发,却是借助木头固有纹路表现出来的,原本无意义的木纹便获得了无穷的艺术韵味。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它不是所谓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艺术形象本身就存在于媒介形式之中,形式因素本身便构成艺术的内容。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就表现在他克服艺术媒介局限时所获得的创作自由度;这种“自由”度,正是艺术家合规律、合目的创造能力的体现,是艺术家智慧、学识与专业技能、技术等“文化本质力量”的显现。因此,艺术品,就是艺术家创造性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不在艺术内容美,也不在艺术形式美,而在艺术品所内含的艺术文化美。[①

所谓艺术内行审美,“审”的就是这种艺术文化美,所谓“内行看门道”,看的就是同行在克服艺术媒介局限性时所面临的难度系数、所显现出的智慧、学识与专业技能、技巧水平。显而易见的是,那些被艺术媒体固有局限所窒息、或艺术技能表现拙劣的艺术作品,譬如哪些毫无生命力的雕塑作品、哪些人物僵死的小说、哪些用生硬概念堆切起来的诗歌、以及跑调的歌唱、笑场的演出等等,其艺术本身就是失败的,不能实现艺术审美功能,当然毫无艺术审美价值可言。那些艺术媒介局限性较低、或艺术技能等表现水平较差的艺术作品,譬如象肥皂剧创作和通俗歌曲演唱等等大众艺术,尽管从一般艺术标准上说也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特别是娱乐消遣功能,尽管同样也是作者智慧、学识、专业技能等“本质力量”的产物,却未必具有真正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只有那些艺术媒介创造难度系数较大、或艺术技能等表现水平较高的艺术品才能获得文化审美价值。实事也确实如此:如果凡是能唱几句卡拉OK的都是歌唱家、如果凡是能写毛笔字的都是书法家……,那艺术本身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因此,用一般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定义是无法阐释艺术文化美本质的,因为所有艺术品都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我用“艺术媒介创作难度系数较大、艺术技能等表现水平较高”作为限定词,就是揭示艺术美的生成规律:只有那些与平庸艺术作品拉开“文化价值距离”的作品才能获得艺术审美价值。那么,何以形成这样的规律呢?

难能为美:艺术审美价值形成规律

我们先从个体艺术创作中探寻答案。每个艺术主体,每次艺术创作的水平也是绝不相同的。同一作家所创作的小说,其形象塑造的难度与塑造的完美程度总是有优劣之分的,同一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其角色驾驭的难度与表现的水准总是有高下区别的。作为创作者本身,无论是作家还是演员,通常都是知道这种差异的,他们自己也总是将那些创造难度大、艺术表现水准高的作品作为“代表作”,以代表其艺术水准。而那些大路货、平庸作品,或驾轻就熟率意为之的寻常表现水准作品,创作者自己也不会宣耀,也不以为美。何以如此呢?简单说来,就在于那些最佳艺术作品其创作成功的难度系数大于寻常艺术客体,因而使艺术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学识、与专业技能、技巧水平、从中充分体验到自由创造的艰辛与创作成功的喜悦。用流行美学理论阐释,就是这类客体最充分地肯定了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而那些平庸的大路货作品,那些表现拙劣的所谓艺术品,则不仅不能充分肯定主体的创造性本质,而且,还往往是对主体创造能力及其智慧、学识、技能的否定或嘲弄,因此,主体不以其为美便是很正常的了。这种创作主体以超出自己寻常水平的最佳创作客体为美的规律,就是我所谓“难能为美”[②]的规律,它既是艺术文化审美价值生成的重要规律,也是衡量艺术美的内在尺度。

我们再从艺术群体角度进行阐释。不同的艺术创作主体,由于其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差异,其艺术创作的寻常或最佳水平当然各是不相同的,因此,“难能”作为文化审美价值的尺度显然是相对的:对于甲艺术家来说是率意为之的寻常水平,对于乙艺术家来说则可能正是其孜孜以求的最佳水平。但由于在现实的艺术活动或艺术文化生存环境中,任何艺术创造活动都是以专业形态存在的;脱离专业艺术文化环境的个体,既无从获得专业知识也无法实现其艺术创造的价值。因此,尽管许多门类艺术创作活动主要是个体行为或“业余”行为,如绘画、摄影、文学等等,但在通常情况下(艺术变法或流派对立情况除外[③]),作为某一门类艺术创作的从业人员,他们却都会认同共同的艺术文化审美价值尺度。实际上,在任何一种艺术专业中,专业创作任务与专业衡量标准都是相对确定的。作为艺术专业实践的参与者,每个个体通过学习、实习和具体操作,必然对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技术等素质要求有深切的了解,对于艺术创造过程的难易程度有某种亲身的体验。譬如演员,演员的任务是塑造角色、赋予角色以生命而不是表现自己;演员塑造与自己本色较近的角色易,塑造与自己形象反差大的角色难,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这样,在艺术角色背后,每个演员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的专业技能素质差异同行是有目共睹的、大家是用同一把专业尺度进行评价的。

因此,撇开个体创作水平,各专业的从业人员对于本专业较易实现的寻常艺术水平与较难达到的较高艺术水平或最佳水平,即本专业“难能”的艺术标尺,都是熟知认同的;专业人员对于哪些体现本专业高智慧、高技能的艺术作品,以及这些作品在那些方面与寻常水平拉开多大的“文化价值距离”,因而具有怎样的艺术审美价值,也都是熟知和认同的。真正的艺术美,就体现在艺术家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灵活自由的艺术表现力与独创性上。十多年前,笔者参观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时,结识当地一位老画家。我执着地向他请教这八大山人的“墨竹”美在哪里?他没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墨竹”的叶子说:你看,这竹叶多生动,下笔既不是“人”(字型),又不是“个”(字型)。显然,这种评价,是只有那些画了无数墨竹,知道竹叶很容易落入“个”或“人”的窠臼的人才能作出的。“难能”,所以才美;“难能为美”正是艺术家们所实际操作的艺术评价尺度。而这,也是人们欣赏中国书画的精义所在:从作品欣赏作者的笔墨功力——由于宣纸不仅作为笔墨造型的载体,而且能够记录下作者的创作过程,使中国书画独具这种欣赏笔墨情趣的可能——然后才是欣赏作品的具体形象意蕴。欣赏中国书画、欣赏中国艺术如此,欣赏其它门类其它民族的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能从艺术中欣赏到其内含之高超表现技巧和创造性,才是专业艺术欣赏水平!

也正因如此,那些在本专业创作中达到公认高水准并与一般水平拉开差距的优秀作品,由于不仅是对具体艺术家文化创造技能、创造本质力量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该专业艺术所体现的人类自由创造本质力量的充分肯定;由于它们不仅是创造者本人,也是该专业多数从业者所钦服的理想水平;因此,即便没达到该水准的其它从业人员,也都会将其视为楷模、认同其艺术审美价值的。而对于体现该专业寻常水平的大路货色,或因袭仿效平庸之作,专业人员则普遍不以其为美,甚至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艺术水准的判断力,其实也是任何专业教育中重要组成内容。被作为学习楷模的,肯定是该专业的经典性作品,是各门类艺术的顶尖作品。而同学们的幼稚习作,则是用来对比的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与真正艺术家的差距,并不断缩小这种差距。艺术家成才的过程,就是学习赶超艺术大师的过程,一旦你的艺术水准远远超出当代艺术同行的水准,你就也可能成为当代新的艺术大师。

“艺术相轻”:两把尺度交替评价的结果

问题便由此而产生了:既然每个艺术家都认同本专业的艺术评价尺度,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艺人相轻”的现象呢?只要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原来艺术家在认同专业尺度的同时,依然保留着他自己的评价尺度。由于两把尺度交替使用:对自己用自己的尺度,对他人用专业的尺度,这样,难免对自己评价过高,对别人评价过严、过低——“过严”的评价结果必然“过低”。当每人都在自我高评价基础上去低评价他人时,便难免使相互间评价认知出现巨大分歧,这分歧客观表现出来就是“艺人”彼此“相轻”的现象。为了反证“艺人相轻”现象是于两把评价尺度交替运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作些专业对比分析。自古有“文人相轻”、“艺人相轻”说法,但为什么没有“军人相轻”、“武士相轻”等的说法呢?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领域中的评价标准是绝对的、惟一的,即胜者为王,从业人员水平高下都由竞争的结果确认,任何人的自我评价都无效。所谓败军之将不言勇,如果你不能重新战胜对方,便无权贬抑对方。类似领域包括体育竞赛项目,长跑冠军就是冠军,亚军就是亚军,无可争议,你的名次大大落后,却对优胜者说三道四,显然是愚蠢的,除非你弱智。但艺术则不同了,一方面它的专业评价尺度并不是刚性的,更难以量化;另一方面,它自始至终是个体实践,依赖于自我评价。这样,“艺人相轻”现象便难以避免了。

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个体皆存在这种同行相轻的现象。一般说来,对于那些艺术创作水平远低于专业水准的新手们来说,学习借鉴是其首要任务,当他们尚未“出道”之前,几乎所有的名家都是他们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成功作品都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水平。这时,他们尚没有评价他人的“话语权力”,因此,他们一般是不会狂妄到自美其美而轻蔑他人的。而对于那些公认的艺术大师,或者说艺术水准远高出寻常水平的名家来说,当他们评价自己作品时,依然是用自己的尺度,只有哪些达到自己理想水平的作品才为美;而当他们以此来评价他人作品时,由于其个人尺度就是甚或还高于专业尺度,所以,也不会被视为“同行相轻”,而是属于“高人点步”、“名师赐教”,被批评者可能还十分荣幸呢!实际上,中国的“大师”在点评时,往往都会给对方留有面子,对其作品所达到的专业水平给于充分评价,甚至说些自己如何欣赏的话。但人们心里都很清楚,这只是客气或奖掖后学而已。总之,水平差的艺人,眼睛通常向上看,不敢相轻;水平极高的艺人,眼睛通常向下看,不需相轻。[④]因此,我的观察与以上分析吻合,所谓“同行相轻”现象主要或大量地是存在于专业成就尚可、专业水准相当、艺术资历相近的艺术家之间。

那么,为什么在这些小有名气艺术家中,会出现“同行相轻”现象呢?关键在于,这些艺术家在多年艺术历练中,无形中已习惯于两把艺术尺度共存的情况了。对于他自己的创作而言,那把“难能”的尺度仍是绝对存在。但由于他已获得某种成功,这把尺度也为众多专业人员认同,所以,他可以坦然地把自认为成果的作品展示出去,接受他人批评。尽管他会说些自己作品如何稚嫩、盼望赐教的话,只是同行心里都清楚,这是虚套而已。真正的批评往往是“背对背”作出的。但是,当他评价他人创作时却会用严格的专业艺术尺度,只有对方作品达到专业创作之顶尖水平时,他才会肯定并欣赏,而这种情况又是极少的。问题是,每个艺术家对于其他艺术家来说,都是“他者”。同时,又由于这些艺术家的评价尚有一定影响,他们彼此“背对背”评价的结果传播开来,便难免产生所谓““自美其美、同行相轻”的现象。

为什么同一主体对已对人艺术评价中会互用两把尺度而不自觉呢?这里的关键是这两把尺度获得途经不同、认识性质不同。前文已说过,专业个体通过专业实践与学习,必然会由感知而理性地接受专业公认艺术价值尺度,并学会从专业眼光出发对他人作品进行客观的艺术审美价值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为内涵、以理性认识为中介的。但艺术家评价自己创作的尺度,却主要是在亲身实践中形成的、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的。那些对个体来说已属理想水平的艺术作品,其创造过程中的艰辛、创造成功时的巨大喜悦,惟有作者自己才有深切体验。换句话说,这些“难能为美”的作品中已溶进主体的情感因素了。因此,尽管这些艺术家也是可能以专业尺度对其作品进行严格评价的,但这需要主体具备高度的理性觉悟,但对艺术家来说,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当艺术家经过艰苦创作获得某种成功时,他难免要进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境界,理性尺度自然要让位了。只是当他转而鉴赏他人创作客体时,失去了这种内在感性实践基础,理性的专业尺度才重新成为唯一标准。又由于他具有某种艺术资格,这便形成了艺术审美中双重标准并用的有趣的现象。

我说这种现象“有趣”,是因为略加观察就会发现,当艺术家对己对人作品时而以自家尺度时而以专业尺度为标准交替进行评价鉴赏时,他本人几乎是完全不自觉的,往往丝毫感觉不到这之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譬如一位青年著名画家,当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他人欣赏时,他决不会想到自己是在献丑,只有若干年后他才可能会觉悟自己当年是多么幼稚,别人当初的称赞又是多么勉强!但是,当他评价别人书画时,他却决不会降低专业标准,特别是对某些前辈“平庸作品”,他们反而会提出非常激烈的批评。这之中,他显然是用了两把不同尺度进行评判的。这种突出存在于艺术界的“同行相轻”现象,同样存在于其它个体劳动的文化专业中,表现为“文人相轻”。譬如有些文科教授激烈批评当下泡沫教授泛滥的现象,揭露教授不会写文章的实事。但我后来读过这些教授的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他们自己的文章也属泡沫之列!正因如此,对于这种“艺人相轻”、“文人相轻”现象,大可不必提到艺德、学德高度进行批评,而是通过美学知识普及,让“当局者”不再“迷”,而是学会以旁观者身份,用同一客观尺度评价他人也评价自己。这种严格的自我评价,可使艺术家获得自知之明,而这是正是他向更高艺术境界跨越的条件。我的观察也告诉我,那些极少“艺术相轻”的艺术家,其艺术进步速度远高于那些动辄轻慢同行的艺术家。所以,艺术相轻,尽管不是什么大问题,却是影响艺术家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心理阻障,不可不重视。

如果我们承认这种双重尺度在艺术审美中是一种普遍事实的话,那么,许多令人困惑的审美文化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比如为什么一些自娱性的群众文节演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而一些专业剧团同样水平的演出却受到观众的责难?特别是央视春节晚会,其水平比业余高出不知多少倍,观众依然指责声不断。原因就在于前者是群众自己创造自己欣赏,从自己的业余水平出发,“难能为美”,用的是群众自己的评价尺度;后者则是专业演出,观众用的是严格的艺术尺度,是某一门类艺术公认的最高标准。对此,专业剧团或晚会的组织者是发不得牢骚的。

[①] 本文中的“文化审美”,局限在文化固有内涵中,即指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所谓“本质力量对象化”,只具有文化美意义。既往美学将它视为社会美内涵,是不正确学的。

[②] “难能为美”或“审美价值距离”是笔者反拨“实践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实践美学”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文化审美价值的发生学基础是科学的,但把其等同于审美价值的本质却是荒谬的,必然导出“无文化客体不美”、“无艺术作品不美”的“泛美主义”结论。这正是“实践美学”的致命缺憾。对“难能为美”、“审美价值距离”的详尽阐述见:拙著:《审美系统模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拙文:《难能为美》《文艺报》2003年5月1日。

[③] 这是因为不同法度、不同流派的艺术旨归不同、表现手法各异,自然难以体认共同尺度了。属于这类情况的“相轻”不是本文讨论对象,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属变革之争或流派之争,创作者彼此间早已不“同行”了。譬如现代派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艺术理念、艺术手法上便毫不兼容,又如何能不相互抵牾呢?譬如现代书法,已完全不受传统书法媒介“局限”了,这怎能获得传统书法家的认同呢?譬如“行为艺术”,几乎没有固定艺术媒介,与传统艺术没有公度的可能,这怎能被美术家首肯呢?

第5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刘岩(1987-),男安徽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外聘教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摘 要:本文阐述和分析了价值链理论和战略性经济壁垒,主要研究了专利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经研究发现,专利以关键性异质资源的角色,凭借专利的延续性和专利商业化之间的互补性,逐渐形成了专利战略性经济壁垒,实现其商业化价值。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专利战略性经济壁垒;专利价值

一、引言

随着信息与知识产品的发展,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位企业与潜在入侵者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关键性资源,而是转向了以关键性资源为基础的价值链。尤其是以专利产品化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向以专利为关键性异质资源形成在位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资源的运营模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专利商业化价值实现的新模式——专利战略性经济壁垒的产生。

二、价值链理论的概述

Michael E.Poter(1985)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价值链理论的涵义,最初是被应用于竞争优势分析,而企业的竞争优势一般情况是有产业的结构所决定的,即产业中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的竞争对手[1]。Peter Hines(1998)对价值链给予了重新定义,他是强调集成物料价值的转移路线,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而把企业自身的利润视为最终目标的副产品[2],这与Michael E.Peter的价值链理论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Jefferey F.Rayport和John Sviokla(1995)提出了虚拟价值链这一概念,虚拟价值链强调的是在任何一阶段,通过搜集、计划、组织、选择、协调、合成及分配信息等各种活动实现价值创造[3],虚拟价值的实现途径是互联网技术,即虚拟价值等于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价值减去企业不适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价值。Kaplinsky(2000)将企业间的关系也被纳入了价值链,包含两个方面,即同一个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和属于不同产业企业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不同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和处于这一关键环节的异质性资源也是不同的[4]。

错综复杂的价值链发生重叠、交叉、替代和融合,逐渐呈现了网络化的形态,于是一些专家和学者又引入了价值网(Value Nets)的概念,David Bovet(2000)认为,价值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它能够将消费者苛刻的要求与灵活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相连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其商品给予配送以避开分销层的高昂成本,并与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商结盟,以便高效率地实现大规模制定(DIY)[5],这一价值网反映了物料运动之间的关系、经营者的行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之间的行为和关系。

三、战略性经济壁垒的内涵

战略性经济壁垒主要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在位者的优势,采取一定的预防性和攻击性的行为,以改变潜在入侵者的预期收益,达到阻止其进入的目的。企业主要是采取两种手段:(1)影响潜在入侵者的相对成本,即在位企业凭着已经拥有的专利,对其持续研发以便在未来也能够获取该技术领域的所有权,使得在位企业一直都能够采取先进的技术来降低生产总成本,影响潜在入侵者对进入该领域所能够带来利益的误判,从而达到阻止的目的,形成战略性经济壁垒。(2)影响未来的市场需求结构,即在位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扩散的战术,创造出不同市场的差异性产品,抢先占有未来产品的需求市场,从而影响潜在入侵者的预期需求函数和预期利润,以达到阻止的目的,形成战略性经济壁垒。

四、专利战略性经济壁垒的产生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经济时代中的一项关键性异质资源具有着延续性。专利的延续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1)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决定了在位企业研发专利的优势,一旦企业获得新的具有相似功能的专利,那么原有旧的专利权虽然已经到期,但新的专利群将会包围原有旧的专利,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入侵者仍然不能合法使用它,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利作为一项关键性异质资源也就获得了重生,即可以重复的进行垄断。(2)专利发明过程的累积性和产品或服务技术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专利专利具有延续性。根据学习曲线理论,可知在位企业在研究相似的具有更新技术的专利所进行的投资更低,所需要的时间的更短,成功的几率更大,所具有的风险更低,这一结论证实了专利发明过程的累积性。而产品技术的复杂性主要是是考虑专利的互补性,在位企业不仅拥有了该项专利,同时它也会拥有与其互补的专利,在该项专利已经到期其互补专利尚未到期的情况下,其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入侵者仅仅可以合法使用该项专利,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仍不能合法进行。

在位企业拥有的互补性专利使得专利这一关键性异质资源继续拥有垄断的权利。在位企业根据已经拥有的专利,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组合,产生制造出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创造市场需求。而潜在的入侵者与在位企业相比,它存在信息不对称,不能够准确的判断未来市场的需求,即使能够较为精准的判断未来市场的需求,也不能快速地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对未来市场的需求函数和预期收益也是产生误判,从而阻止了潜在入侵者的进入,形成了战略性经济壁垒。

五、结论

本文侧重从价值链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专利战略性经济壁垒的产生范式,即在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利的延续性和互补性,阻止了潜在入侵者进入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影响潜在入侵者的相对成本,从而形成了战略性经济壁垒。(作者单位:1.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2.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Po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The Fress Press,1985,1-39

[2] Peter Hines, Nick Rich, John Bicheno.Value Stream Management[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8,9(1):25-42

[3] 刘岩,陈朝晖.经济视角下的专利商业化价值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1):25-29,39

[4] Jefferey F.Rayport, John Sviokla. 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J].Mckinsey Quarterly, 1995,(1):20-36

[5] Raphael Kaplinsky. 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 What can be learned form value chain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7(2):117-146

第6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导 语

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无形资产是人力资源智力劳动的成果和产

物,在生产过程中它不创造新的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在价值创造中会起作用,但不是独立起作用,而是在劳动中起作用,在劳动过程中发挥技术的作用。因此,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属于可变资本的范畴,而无形资产是属于不变资本的范畴。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到底是由劳动创造的还是由技术和机器创造的,结论非常明确:价值是由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所创造的!

一、从两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看,人力资源是主动因素,无形资产是被动因素

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惟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并由劳动者组织、控制、协调等,物质资源才能完成生产和再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能力,是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才能,包括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人力资源是最活跃的因素,无形资产从开发、设计到创造出来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由人来运作的,人才素质决定着一个企业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管理的优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人的创造性智力劳动,人力资源在企业资源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今天,专有技术、专利和信息在生产活动中运用的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要素无疑都是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但它还不是劳动这个要素本身。正像资本和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的成果但不是劳动本身一样。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是指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这种行为与过程,而专有技术、专利和信息则是指这种过程和行为(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配合取得)的结果。这种结果一旦产生出来,就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对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活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说,它们不仅是现代更高层次劳动的产物,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要求。

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通过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即它必须变成劳动者的技能,变成劳动,才能在劳动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这样,当我们说劳动创造价值时,已经包括了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主要就是技术,当然技术还包括运用身体的技术。技术不可能独立于劳动之外成为一个要素,技术必须是劳动的组成部分,是劳动的要素,它不是和劳动平列的一个要素,所以技术在价值创造中当然起作用,但它不是独立起作用,而是在劳动中起作用,是劳动的内在因素。不能设想没有技术的劳动,也没有不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技术。如果把技术和劳动对立起来,分割开来,技术就不成为技术、劳动也就不成为劳动了。同理,作为无形资产的专有技术,实际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内容,它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价值,但不能将它独立于劳动,独立于劳动的专有技术不创造价值。由此我们可以说,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包含某些无形资产的要素,而无形资产是不能包括劳动者的技术的。但现在,在会计核算上将专有技术列为无形资产核算,这是值得商榷的。

计算机技术的一代一代更新,使劳动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说,计算机技术本身是前一阶段劳动所包含的技术的体现。假如脱离开人这个主体,计算机只是一个物,它有很多功能,但是对一个不会使用它的人来说,它什么也不是。计算机和其他工具是同样的,体现的是技术的物化,是技术的成果,而且又可以反过来作为人进一步劳动的手段,或者说人的劳动是技术的发挥。此物比彼物体现或表现的技术高的原因在于制造此物的劳动者比制造彼物的劳动者技术高,而不是两个物本身有技术。

所以,在当代高技术经济兴起的大趋势下,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现代财富和无形资产形成的主要源泉。知识技术是科学劳动的结晶,产品中知识密集本身就意味着有科学劳动体现于其中。创造知识密集的产品,也就是把原科学知识要素合并于生产和体现于产品之中,需要依靠人的活劳动的投入,特别是需要有高智力的活劳动的投入,而任何一种科学知识密集产品的形成既体现有原科学劳动的作用,又体现有活劳动,特别是智力性活劳动的作用。可见,知识技术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知识技术的高财富创造力体现的是高级形态的人类劳动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工程师、工人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提高不仅增加了有形物质财富,还大大增加了无形的财富,比如商标、专利、版权等。尤其在管理方面,只有知识才能提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必须有经营管理,就像一个军队一样,总得有个指挥官,它是总的战斗力的体现。一个企业的职工包括第一线的工人,也包括管理层,而管理层的活动不仅是经营,也有一个协作的性质。这些人的有效劳动能对企业起到良好的影响。因此,知识作为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经济资源,发挥它创造的载体是人,只有人才能使用它、驾驭它并利用它创造财富,所以自创商誉更多的是与人力资源相联系的因素。严格地说,商誉不应属于企业无形资产核算的范畴。

无形资产是人类科学劳动的产物,来源于人类科学劳动的高质量和高投入。研发无形资产――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研发设计就是把原科学知识要素合并于生产和体现于生产过程中,这样就使得生产方式越来越先进;更多的生产作业由机器来做,机器作业效率也越来越高,在单位产品和使用价值形成中机器的贡献和“服务”越来越大。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于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中,替代了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复杂的脑力劳动,极大地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从价值创造过程来看,人力资源创造新价值,无形资产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

人力资源是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这种商品的使用不属于一般的消费,而属于生产和劳动过程。生产过程中,这个商品的使用同生产资料的作用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后者仅是生产的物质条件,前者却是财富和价值的创造者,它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的同时,还往新产品中加进了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除了补偿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剩余额即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就在这里。如果说在简单商品与货币关系中使用价值仅是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作为表现价值的一种被动形式而起作用的话,那么,在资本生产场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表现为创造价值的决定性要素了,即变成了一种规定经济形式的因素。尽管这种作用仅限于劳动力这一种商品,但它却显示出“使用价值”这个经济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起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全新的作用,这是使用价值在经济作用上的一种飞跃。

无形资产作为人类劳动过程中的积累和结晶,在生产过程中是和人力资源紧密相联系的,无形资产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人的诸劳动能力是主体生产力,而体现高技术的机器力和无形资产、原材料则是客体力,一旦人发动了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被活劳动之火点燃和发动,生产中的客体力就转化为主体力,高新技术的工具力就表现为人类活劳动的能力。更确切地说,高新技术工具力转化为被增强了的活劳动能力,不论人们使用的物质生产工具多么先进、数量多么庞大,不论使用的人力,即活劳动量是多么小,但生产过程中的强大的客体力――高新技术的工具力始终表现为主体生产力,表现为活劳动的生产力。而人类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原材料的科技含量和品质的一切努力,都可增强人类劳动的物质装备,由此把更强大的客体生产力转化为人类劳动的生产力。因此,即使是智能机器的产品,也仍然有活劳动的对象化和客体化,本质上仍然是活劳动的产物,仍然是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高科技企业或行业在一定时间内能获得比别的企业或行业更多的利润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专家解释为新技术、高科技、自动化技术等包含着人的高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但这种解释不具有说服力。因为新技术、高科技、自动化技术等里面包括劳动和运用它们“创造”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就象机器中包含劳动和机器“创造”价值是两回事一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从单个企业来讲,新技术、高科技、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最大效果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价值本身是通过社会体现出来的。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比较低的时候,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但当整个社会全部提高技术水平,整个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时候,那么原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变了。因此,第一个运用新技术的企业获得的是超额剩余价值,但是当整个社会都提高的时候,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这个变化过程我们通过以下分析可以看得更清楚。

(一)在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内部,有一个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新技术,那么,该企业就会因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由此有了更多的利润。这个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因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二)一个部门整体采用了先进的技术,那么部门之间的竞争会使其他行业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这个行业中来。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解释了这个问题,等量资本在用活劳动少的先进部门获得与用活劳动多的部门相等的、某些条件下甚至更多的利润的事实,不仅不同劳动价值相抵触,反而是在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当一个行业普遍采用了新技术、先进技术时,垄断被打破了,新产品效应也逐渐减弱了,那就到了产品价格下降的时候了。这时候,新技术、先进技术使单位产品价值下降的作用就直接显现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一种新技术推广开来,但相关产品的价格却不断下降的原因。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技术、先进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作用正是在于它们能够使人类以较少的劳动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能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增加生产量即使用价值量,而不是说它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量。

根据马克思的活劳动是利润惟一源泉的理论,有人提出如何解释用活劳动少的先进企业反而获利多,进而提出“机器设备创造价值”的理论,甚至设想“一个没有劳动的商品生产社会”和“无人工厂”来否认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已经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作了详细的说明。现在主要来分析“一个没有劳动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无人工厂”。关于这个问题,陈恕祥教授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很难有完全的“无人工厂”,既使在科学技术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未来,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人的操作和指挥。目前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机遇”号火星车和“勇气”号火星车也是由地面的科学家来指挥和操纵的。退一万步来讲,假定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个企业是无人工厂,那么它们产品的个别价值就等于所耗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W=C。但它们一定按生产同种产品的同一部门内其他“有人”企业的产品的社会价值出售,而且这个价值必定大于“无人工厂”产品的个别价值,否则,它就会因没有利润而无人经营了。这就是说,无人工厂的全部利润都是超额利润,只不过它不再是本企业所创造的,而是它所在的部门内其他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如果一个部门的所有企业都成了无人工厂,那么,全行业的产品都是价值等于所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但其产品拿到市场上是按社会价值出售的(而不是无人工厂的个别价值),那这一部门的无人工厂就将其他部门工人的一部分必要劳动转化为自己的剩余劳动。这样看来,无人工厂的利润,是社会总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如果全社会的企业都是“无人工厂”,成了一个没有劳动而有生产的社会,那么,就应该没有商品交换、价值、货币、利润,人们的一切消费资料如同空气、阳光一样,不再是劳动的产品,可以无代价地获得,这时劳动是没有了,但价值也没有了,利润也没有了;再谈商品,再谈劳动就已经失去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创造新价值的惟一源泉。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而是要有知识、技术的高素质的脑力劳动者,而这种劳动是倍加于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而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技能、专利等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新技术、新专利来源于脑力劳动的高质量和高投入。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通过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即它必须变成劳动者的技能、变成劳动力,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样,当我们说劳动创造价值时,已经包括了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而这个脑力主要的就是技术。技术必须是劳动的组成部分,是劳动的要素,它不是和劳动并列的一个要素(更不能说无形资产包括了人力资源)。技术在价值创造中起作用,但它不是独立起作用的,它是在劳动中起作用,是劳动的内在因素,不能设想没有技术的劳动,也没有不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第7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其实最重要的事是必须把住六个字,即人才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价值,代表着从业者内在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价值,才能从内在的角度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回报与在组织或社会中的地位,也才能提升法人的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的业绩回报与社会地位。

本文仅从人才战略管理角度就知识产权从业者价值的理念认识与提升途径两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一点个人的理论认识与思考心得。

一、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价值的基本理念

从宏观来说,知识产权从业者价值源于全球化、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与宏观背景,源于人类在知识共享与产权保护之间的一种平衡希冀与发展认可。共享是为了人类共同的知识进步,保护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知识创造。知识产权从业者价值体现于服务知识共享和保护知识创造,建立不同知识者之间的价值联系,展示人才与创造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价值。

作为人才开发者或者研究者来说,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这样九个观点:(1)人是有时间概念的,而时间是有限的,即人不能无限地获得时间,且人还是有时效性的;(2)人是有力气的,力气是有大小的;(3)人是有技能的,技能是有差异的;(4)人是有知识的,知识是有专业的;(5)人是有价值的,价值是值得回报的;(6)人是有尊严的,尊严是值得尊重的;(7)人是有人权的,人权是必须保障的;(8)人是有自由的,自由是能带来创造的,是能产生新思想的;(9)人是有规则约束的,就是不能损害或侵犯他人的权益和自由的。

人是有力气的,就是说作为人,从就业的角度或者工作的需要来说,他或她是劳动者或者劳动力,是从业者。这是人有价值的一个重要基点或说是必要起点。技能和知识,能够区分普通劳动力(人力资源)与人才。有价值就表明,从业者可以获取薪酬或回报,包括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认可;而从业者所在的法人单位,也才可以获取回报,包括合理的利润、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认可等。而尊严、人权、自由,那是给予人以从事创造或创新工作的良好氛围与发展环境。当然无论是人还是法人,规则与约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从业者的劳动权、报酬权、保障权、休息权等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法人权利也可能会得不到保障,那么创造就无从谈起。例如,劳动者的欠薪问题就时有发生,企业的商业或技术机密随着人才流动经常被带出企业等。

二、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价值的有效途径

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价值,除了着力提高认识,有效更新观念;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积极推崇;从业者积极开展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等之外,从人才开发的角度说,当前至少还有四个主要途径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积极提倡的。

(一)使用得当,能岗匹配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或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人才闲置或浪费,就是从业者的能力与长处和岗位职责要求不相匹配的情况。从理论上概括,就是在人力资源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专业或技能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存在能岗不匹配的现象。国有组织比较严重地和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这种能岗不匹配的现象。因此,把从业者用起来,这是提升从业者价值的重要基础与有效起点;而把从业者用得得当,那是可以发挥其价值的重要手段与良好途径。

(二)教育培训,更新技能

知识产权从业者不仅在入职时,需要开展教育和培训,如获得某种从业资格(如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而且入职后,也需要开展教育和培训,不断地创新理念、补充知识和更新技能。这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在不断地发展,想做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而单位的教育和培训相对而言,有一定的规模性,成本也就比较低,且对工作而言也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因此,知识产权从业者一方面要自己积极地去学习,另一方面所在单位或行业管理机构要有组织地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尤其是那些专题性的培训与前沿性的学习活动。当然,合作与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无论是同行之间还是相关的行业或岗位之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例如,像学术沙龙、自由研讨、圆桌会议等,就是一种同行之间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理论学习是重要的,经验分享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专题性、专业性、前沿性的教育与培训,通过交流式、研讨式与分享式的经验学习,知识产权从业者不仅可以补充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更新知识、更新技能,从内在角度提升知识产权从业者的自身价值,跟上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管理、执法、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新的工作需要。

(三)充实精神,注入本职

知识产权从业者,无论是从事管理、执法工作,还是从事技术开发、专业服务,都必须服务于人,服务于知识,服务于创造。因此,更需要一种比较崇高的新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精神;二是尊人崇知理念;三是专业精神。所谓职业精神说得简单点,就是从业者把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自身的发展需要,当作一种事业认真地去做,并且尽可能地做好。所谓知识产权,查阅百度百科后可取其一简要说法,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而对知识产权从业者来说,这种职业精神不仅仅是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必须灌注一种重要的理念,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即行倡导的人才战略管理理念。当前,党和国家又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概括起来就是“尊人崇知”。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从业者,要把“四个尊重”的人才战略理念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尊人崇知”。最后,知识产权从业者,基于自身的特殊工作对象,必须拥有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因此,需要把职业精神、“尊人崇知”理念、专业精神一并注入本职工作,才能真正专业地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执法工作和技术工作、服务工作等。

(四)落实尊重,科学保障

第8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一、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理论研究

迄今为止,有关企业的价值创造已经出现了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及价值平台等不同理论,并在信息化的有力支持下向价值网管理继续发展。

1.传统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战略性相关的活动,即价值链。在该理论中,价值链活动指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方向由内向外,因此这种模式侧重于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活动可以分为基本价值活动(Primary Activities)和辅助价值活动(Supporting.Activities)两大类。其中,基本价值活动是有关产品的物质创造及销售、转换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项活动。辅助价值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

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被看成是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活动,每种价值增值活动都必须基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尽管波特也注意到了信息在价值链管理中的作用,但他把信息作为价值增值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这些都大大限制了价值链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雷伯特与斯维柯拉(Rayport&Sviokla)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他们认为,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不仅是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企业可以采用大规模信息技术系统协调它们在实物价值链中的活动,并用虚拟活动来代替实质活动,在市场空间中构造虚拟价值链。

2.传统供应链与虚拟供应链管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弱化了企业边界,使跨边界的虚拟合作更为快捷和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在这种条件下,面向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应运而生。奥立弗与迈克尔(Oliver&Michael)最先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些著名企业如IBM、惠普、戴尔采用基于供应链的资源整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著名的电子商务研究权威卡拉克塔与温斯顿(Kalakota&Whinston)指出,供应链管理包括订单的产生、取得、完成及产品、服务或信息分布等的定位,企业在供应链中互相依赖而产生扩展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原料供应商、渠道供应伙伴与顾客是其主要成员。

供应链同样存在于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因此可以划分为实物供应链和虚拟供应链两种形式。传统的供应链模型仍然将信息看作是价值创造的辅助形式,企业通过前后双向的信息流来进行供应链和价值链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使得虚拟供应链(VSC)韵出现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观察、映射和建立新型的供应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在虚拟的市场空间直接创造价值流。

3.价值平台管理模式

价值链的价值在于经由一系列价值活动使企业的成本下降或产生产品差异化,但忽视了利用主要活动启动外部的资源网络。针对这一问题,斯塔贝尔与弗杰尔德斯塔得(stabell&Fjeldstad)提出了价值平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价值平台(Value Network)本身不是一个网络,它给不同的顾客提供一个交换的技术平台,这些中介性技术使不同独立个体的顾客或供应商之间不必直接联系而通过中介平台实现不同时间或空间的交易活动。企业在价值平台的活动中,彼此是同步且多层次的,其主要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主要包括网络扩充与合同管理、提供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网络基础架构的维持等;辅助活动包括网络基础架构的发展、服务发展(客户合约的修正、品牌维持及新服务的提供等)以及与价值链活动一样的其他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

4.价值网管理模式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就必须同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价值网(Value Nets)正是基于这一研究和应用现状出现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大卫·波维特(David Bovet)等根据对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价值网是通过应用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构造的由顾客选择机制所驱动、符合顾客选择条件的迅捷弹性系统。创造价值网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是围绕着顾客形成的内侧同心圆。企业通过电子集成设备准确地收集、评估和整合顾客信息,有效地控制顾客接触点(Touch Point),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获利能力。他们认为,企业要成功打造价值网诫非易事。企业可以通过商务的电子化提高顾客反应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价值网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五种基本要素,即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主要有超值的服务、便利的解决方案和企业定制等)、营运范畴(Scope)、利润获得(Profit Procurement)、 战略控制(Strategic Control)以及执行力(Execution)等。其中,价值主张和营运范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获利能力,利润获得代表企业资本的运用效率,而战略控制和执行力则代表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只有综合运用上述五种要素,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价值网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价值创造理论的演变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

加入WTO后,各种大型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中心及社区店不断出现,促进了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我国零售业态的日益完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万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近50倍。2007年1月到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万亿元,同比上升16.4%。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依据国内外价值创造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构建更为合理的价值创造模式。

1.认识传统价值链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价值链管理模式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不利于零售企业识别和发掘价值创造的增长点与变革点。(1)价值链理论很容易局限于在行业或企业内部进行思考,而零售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只有在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才能找到关键点所在;(2)价值链理论很容易让企业过于关注成本而不是通过资源再造去创造更多的价值;(3)价值链理论很容易让企业为最大化地获取利润而简单地追求规模扩张和运营效率的提高;(4)价值链理论很难让企业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变革,从而导致企业在单一的商业形态中进行无差别的竞争。

2.构建基于流通领域的产业供应链

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两种性质相异的价值创造活动。价值链指向企业内部,供应链则指向企业外部。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业出现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下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供应链的提出弥补了价值链只注重企业个体分析的缺陷。供应链管理通过前馈的信息流(需方向供方流动,如订货合同、加工单、采购单等)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供方向需方的物料流及相伴随的供给信息流,如提货单、入库单、完工报告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即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等各种活动的过程,形成一种崭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3.塑造资源整合的动态价值创造模式

价值网管理的出现,使企业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审视传统价值创造理论。价值网提供了一种立体的空间思维模式,它突破了传统价值链管理以至供应链管理中的线性沟通,即由“供应商-企业-顾客”的价值递增模式而转变成网络内成员多向沟通、全面价值共享的模式。它把所有的网络成员(包括供应商、顾客、互补者甚至替代者)都纳入到企业的运营范畴之内,因而是一种全面资源整合形成的全新动态价值创造模式。

三、我国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策略

目前,国内零售业正面临着加入WTO和知识经济导致的消费者价值观的多元化、信息科技应用的迫切性等因素的冲击,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1.加强基于核心环节的价值链管理模式

零售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于强化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卖场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1)基础设施中应加强对公司规模(涉及停车位数量、卖场面积、产品种类、分店家数等)和企业资源(服务资源包含保全及监视系统、仓储中心、消防系统等:无形资源主要有自有品牌开发、地点选择、交通便利等)的控制。(2)零售企业应特别重视财务管理,如资金调度与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成本控制能力等变项。(3)卖场管理主要有卖场动线设计规划、异常管理(缺货、负毛利、负库存、滞销、耗损)、提供产品多样化等。(4)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则主要涉及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训练、员工绩效与薪酬系统等。

2.建立基于信息手段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零售企业的信息管理主要包含电子交换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快速响应系统(QR)、管理信息系统(MIS)、价值网络(VAN)、顾客反应系统(ECR)、决策支援系统(DSS)、单品管理信息系统(POS)、全球定位系统(GPRS)等。同时,零售企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高科技性质的零售方式,从而紧跟时展潮流,迎合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更加便捷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完善全面价值共享的价值网管理业态

价值网管理模式要求零售企业摒弃传统被动的单向盈利模式,建立集顾客、供应商、零售商于一体的动态整合体系。为此,零售企业不仅要推出包含会员制、促销活动或优惠措施、节庆促销等措施提高顾客价值认知,而且应确保卖场商品种类繁多,让消费者实现一站式购物。此外,零售企业可根据设立地点搭建周边商区,设立专店如专业药店、传统美食店、儿童游戏区等,形成休闲及购物的最佳卖场。同时,根据所在社区特点,通过服务不同层级顾客、附加设施、快速展店、改变营销渠道以及参与社区公益等建立自选超市、连锁店、便民店、仓储商场专卖店等不同形式的零售业态体系。

第9篇: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关键词] 云平台;科技服务;价值网络;协同演化;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 F94 [文献标识码] B

一、绪论

现代商业经济社会发展得益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与时俱进的现代管理理论。众所周知,随着第一、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生产关系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第三产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兴起和发达。而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日益成熟,服务业以从简单的服务于居民日常生活为主转向更高的层次,即依托信息技术,高效地收集市场信息和产业资源,为生产制造业日常经营结合提供服务,充分解决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利用率的问题,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共同支撑起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已经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而在这类处于第三产业的行业之中,科技服务业作为一个典型代表,是一个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形成,结合当今经济社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产生的一种创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的行业。科技服务业具备自身独特的运营体系以及自身的行业特点,可以在充分整合市场信息的前提下为其他行业企业提供各自所需的信息等服务,极大程度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利用行业自身获取的丰富的市场机会和大量的信息条件,发挥经济中介职能,以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条件,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和整个社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和价值创造,这是其他行业所不能具备的价值创造过程。但是,由于目前随着云平台的发展,这类科技服务行业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相关的行业运作体系,而对于现代科技服务业的理论研究依然聚焦于行业的功能、前景和竞争力等方面,即传统价值链理论层次,还没有上升到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理论层次,目前对于科技服务行业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推动方面,而真正从现代科技服务行业入手从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视角探究科技服务业企业的协同合作效应进而研究其价值创造过程的研究还有空白,有待进一步的补充研究。

二、价值网络协同演化及其相关理论

协同演化理论最早在生物领域提出,最初的协同演化理论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既受外界环境影响也收到生物之间互相影响最终不断完成进化和优化种群的过程。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协同演化是一种管理思想,现代管理学中的协同演化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环境影响又要充分重视企业间相互关系进行决策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不断加剧,传统的价值链理论由于过多考虑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已经不能应用于解释当今企业间普遍合作的经济环境。随着对价值链理论的质疑,诞生了著名的价值网络理论(Brandenburger & Nalebuff,1996;Gulatietal.,2000;Kothandaraman & Wilson,2001).Brandenburger和Nalebuff(1996)认为,对于成功企业来说,更需要充分关注合作,尤其是在企业合作互利日益频繁的今天。过分强调竞争会使企业发展和壮大变得艰难。首先过分强调竞争会使企业措施大的商业机会,进而无法达到占领市场和发展的目的。其次,专注于竞争不考虑合作,企业由于自身局限性很难在创新上有所突破,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价值网络理论认为,市场中的企业不仅仅需要联合上下游企业充分发挥各企业优势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价值链,而是应该在价值链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展,在价值链之间架起沟通价值链与价值链的桥梁,当原本处于每个价值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向其他价值链延伸,与原本竞争的同行业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时,所有的价值链之间就产生了关联,形成了价值网络。由此可见,与价值链理论不同,价值网络理论中,竞争和合作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竞争从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和能源分配角度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合作从企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和价值创造角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价值链相比,前文所述的价值网络体系依然由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承担不同角色的企业组成,价值网络的特殊之处在于价值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并非单一的企业承担其社会分工,而是价值网络上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其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职能,因此能够在每个节点上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在原有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无法创造的价值水平。这就是价值网络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的简单概念。在整个价值网络中,顾客环节是整个价值网络价值创造的源泉,因此价值网络协同演化的价值创造过程中,顾客既是价值创造的七点,也是价值创造的最终目的。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尤其是依托于高新技术满足客户需求的科技服务业行业,顾客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顾客的需求贯穿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始终,以顾客的需求为依据,企业与企业之间、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或分工或协作,最终创造行业价值。在这一价值创造过程之中,行业中的各企业在合作中得以发展和运营,在竞争中分配价值,这就是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的简单过程。

三、价值网络协同演化商业模式及价值创造模式

对于价值网络而言,提高效率最好的方式是合作共赢和资源的充分互补、利用。价值网络整体战略的实现依赖于价值网络的协调和成员整合,最终形成一种资源合理规划,完整和谐的价值网络。从传统价值链理论竞争角度考虑,价值链必须不断发展使自己比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以此吸引成员;从价值网络角度考虑,价值网络还需要选取那些符合价值网络发展战略的成员并加以整合,这对于价值网和价值网的竞争非常重要。这种成员的吸收和整合使价值网络更加完善,随着成员的增加和专业细化,质地优良小企业得以与大企业联手并充分发挥自身长处运营,而对大企业,有了中小企业的分担和合作,大企业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特点占领市场,最终整个价值网络的价值组合更加完整,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更加优质。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这种合作共赢价值网络最有效率的模式,就是借助云平台实现对价值网络的优化。

对科技服务行业而言,实现其价值网络协同演化价值创造,必须结合云平台。云平台(cloud platforms)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信息化处理手段搜集整理网络数据并运用特定程序加以处理的平台。其他企业可以在相应网络终端使用云平台程序获取自身所需数据更好地完成经营,或是在网络终端登陆云平台取得所需数据。对于提供云平台服务的企业而言,其本身是一个依靠信息技术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服务型企业。云平台企业是价值网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连结价值网络的重要枢纽,云平台服务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升级和维护相关程序,保障信息和相关数据有效地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对于其他科技服务业企业而言,借助云平台获取信息为企业自身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整个科技服务行业信息流将更加合理和有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科技服务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和发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方向更加准确,效率更加提高。综上所述,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大数据为背景,以云平台为基础,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程度上合作创造整体价值,达到整体价值最大化,再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分配价值的过程。

四、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平台服务已经在方方面面渗透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之中,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过程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将两者结合设计价值创造模式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分析了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后,试图将云平台技术融入这一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之中,并通过规范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价值网络是一个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充分重视合作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对于第三产业企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企业而言,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有利于提高其协调发展能力和运营效率,对促进企业自身、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

其次,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一个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高新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技能,通过价值网络的互利合作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再通过内部竞争实现经济价值分配的过程。

最后,在大数据背景下,云平台在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云平台具有灵活准确、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加上其适应能力和高开放程度,满足了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需要,这一具体结合应用产生的协同演化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云平台对于这一过程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出了自身优势,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规范分析和定性分析,加之知识水平和专业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科技服务业价值网络的协同演化及其价值创造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Brandenburger A M,Nalebuff B J.Co-oPetition[M].DoubledayCurreney,NewYork,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