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第2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智障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

一般来说,所谓“智力落后”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且在社会适应行为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培智学校学习的智障儿童大部分是轻度的智力落后儿童,其智商(IQ值)大约在50—70或55—75之间(注:50—70为韦氏量表测定的智商值,适用于4—6.5岁儿童;55—75为盖塞尔量表测定的智商值,适用于0—3.5岁幼儿)。条件较好的培智学校,也招收少数中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其智商(IQ值)大约在35—50或40—55之间,这些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学校主要是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智障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智障儿童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智障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智障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其今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智障或心理疾病。

智障儿童通过在学校几年的教育和训练,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怕与陌生人接触,怕别人耻笑,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等等。这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本不健全的心智更增加了负荷,给他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使学生能够越过这些障碍,作为他们的老师,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已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一、创设良好环境,使智障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是由儿童、家庭与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智障儿童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智障儿童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玩具、物品、材料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更替交换玩具、物品、材料以激发智障儿童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智障儿童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智障儿童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名智障儿童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情绪变化。

如,开学前,我们会在教室、寝室为智障儿童摆放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的绒毛玩具,在教室粘贴智障儿童与爸妈及亲人的照片,开设“娃娃家”,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抱、亲亲智障儿童,给他们喂饭、穿衣,以表情、动作等各种方式向智障儿童表示与亲近,增强他们自身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智障儿童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二、发挥游戏功能,使智障儿童保持愉悦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智障儿童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培养独立性、合作性的最佳手段。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具有目标性、针对性。在角色游戏中,智障儿童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意义的。如,在“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戏中,智障儿童可以充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等各种角色,老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儿童模仿爷爷打太极、奶奶跳健身舞、爸爸妈妈一块带孩子到户外玩等,这样既培养了智障儿童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语言能力,又使得智障儿童心情愉悦。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智障儿童的表述能力,让智障儿童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智障儿童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智障儿童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活动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合年龄伙伴间的交往,扩大儿童交往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性。利用智障儿童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十字绣、插羽毛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集体感。

四、坚持正面引导,使智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智障儿童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老师应积极引导,帮助智障儿童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首先,老师要结合智障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老师为智障儿童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使智障儿童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与自信。其次智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智障儿童受认知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故而老师要广泛收集智障儿童在智障儿童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智障儿童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智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

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老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了解和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首先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老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自剖,深入反思。不嫌智障孩子笨、脏、丑,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子女、亲人一样对待。任何鄙视和嘲讽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孩子伤害他人和自残。其次,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在培智学校里,学生只有轻、中、重度和极重度之分,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参差不齐,行为和品德也存在很大差异。不管我们遇到哪种类型的智障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老师要了解每名学生的智力水平、致残原因、个性特点、家庭背景、认识到每名学生的优点与不足,确定每名学生的发展目标,分类要求,使每名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对每名学生负责到底。

保尔曾说过:身体的残疾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心灵的残疾。苍天无情人有情,让我们携手用爱浇灌这些迟开的花朵,让这群拥有健康心灵的智障孩子,成为家庭的宝贝,社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第3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摘 要:近年来,全社会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也做了相当多的科学性的研究.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容忽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只关心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出发.根据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关对策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31-03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使幼儿健康的、全面的发展.其次,我们必须要根据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现状来进行个案分析.为幼儿制定一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笔者将从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到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关途径.对于不断提高儿童的身心素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出策略性的分析.

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分析

1.1 先天的心理障碍因素

由于遗传缺陷造成其智力障碍、先天畸形,生理缺陷.以及肥胖等都是诱发幼儿心理不健康的因素.还有各种内分沁腺的活动对人体的活动起着重要的调理作用,致使这一部分幼儿先天就患有自闭症、多动症及一些神经性功能障碍.[1]

1.2 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各个发展领域都有相对应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等都对这一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幼儿从2岁到7岁之间,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某种程度上有了自己的是非标准与行事态度,会有反抗的行为出现,对成人的要求,往往不像以前那么顺从听话.这一阶段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1.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自我意识与认知的发展对于其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会使得其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所侧重.同样影响到他在与同伴、家长、老师的合作沟通.有很多外在的条件让幼儿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

1.4 家庭与幼儿机构的影响

幼儿的一日生活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这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家庭的基本结构,父母的关系,家长的教育观念无一不影响着幼儿自身的心理变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适应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在家里依赖父母,在幼儿园依赖老师.因此,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是不融洽的.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的良好发展.

父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关心爱护孩子,使孩子得到足够的母爱和父爱的温暖.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造成和幼儿的交流时间过少,不够关注幼儿等问题.并且很少真正从孩子兴趣出发考虑,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致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和反抗性行为.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要帮助其通过合理的方法宣泄出来,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使其获得平衡的心态,不至于在心理上或身体发育上形成障碍.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行为容易引起幼儿的模仿.教师教育幼儿时的言行举止非常重要,教师可能觉得是无意的一次训斥幼儿,动机是好的,但也有可能导致幼儿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规划是否符合幼儿成长的需要,也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形成.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这些细微的过程贯穿幼儿成长阶段的始终.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一日常规生活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贯穿始终的.幼儿园教育倡导玩中学:“活动游戏是独立性培养和合群性养成的极好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维护心理健康.并从中学习到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

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教师也应该多表扬幼儿,幼儿往往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并从中获得信心.“在有些具有较强规则的游戏里,孩子们还能够学会如何对待挫折,面对挑战,这些游戏都有助于孩子们品质和意志的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每天都在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要牢牢把握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渗透性教育.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原始的在书本上的教育,延伸至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幼儿园的进餐、午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区域角,开展角色游戏.通过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等多种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助、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让每个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2.2 良好心理环境的建构

生态学指出,要把幼儿的心理发展放在多个心理系统中并加以整合.而幼儿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幼儿园中.而是特指那些以人际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人文环境.[4]

除了必须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心理环境安全的保护.教师、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过多的厉声责备幼儿.尽管他们的心理年龄尚且还小,但是他们对这种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要求也就尤其重要.我们作为幼儿最依赖的人,更应该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问题.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觉得幼儿年龄尚且比较小,不懂事.就可以不顾他们的心理想法,做一些伤害他们的事情.而是应该多鼓励、表扬幼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对于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2.3 幼教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据笔者了解,现今我国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是很高.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还在比较低的水平.幼儿教师一般而言,基本是一些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的.相对别的国家来说,还存在十分大的差距.她们对于儿童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进行分析与矫正.也更没有能力来预见和干预了.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因此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培养.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师资缺乏的重要途径.可以把这种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内容,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基础的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实际的操作技能方面,都能使幼儿教师得到很好的职后训练,从而保证其能胜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然而,心理问题对于幼儿在该阶段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壮大幼儿教育群体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自身的心理水平.这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教育的途径和教育的方法等.

2.4 加强家园共育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中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中成长起来的.在幼儿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辨别力差,对成人依赖性强,教育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对幼儿的影响,幼儿生活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利用时间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以取得家园一致性教育.同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对于某些内向的幼儿来说,也许会有一些问题不愿意与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就憋在心里.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个案法,给予特别的关注,及时矫正不良的心理行为.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根据不同,制定出不一样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然而,正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流,才会引起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通过老师、和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沟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及时、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5]首先,家长应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也应常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加强家园共育.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只有在学校与家长的双方共同努力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多倾听幼儿的心声.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专注的倾听儿童诉说的态度、方式及内容,是儿童对辅导者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当儿童与教师诉说一个他所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积极倾听,并不时给予反馈,让儿童知道你在专心倾听,以促进良好的沟通.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引导,才能引导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6]因为学前教育是对于幼儿的一种启蒙性教育,它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幼儿身上表现出的问题,往往源自家庭教育.由此可得,教师要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确保家园共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应该使双方达到统一的认识高度,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进一步加强了家长与幼儿园的双方的主动和创造,使教育一致性原则得到了真正落实.幼儿园多于家长沟通,力求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影响和教育,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深感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陆续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7]综上,幼儿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因为学前儿童的情绪比较明显,大多数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没有掩饰,是很直白的.作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与践行者,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能机械地一个一个照搬照套,而需结合实际进行.我们应该将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了解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应多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的心理动态,从他们的外显的行为中发现其心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幼儿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从而也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琴.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2).

〔2〕谭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群文天地,2011(10).

〔3〕关金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4〕是敏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维护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上旬刊),2013(2).

〔5〕孟辉.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读书文摘,2014(10).

第4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原因;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不同问题,而心理健康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时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尤其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自卑感会增加和泛化。

2、孤僻。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时往往有失落感,在短时间里不爱说话,有些自闭;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遇到的烦恼较多,他们主要向朋友而不是向父母倾诉,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

3、任性。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隔代监护,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再加上过于溺爱,留守儿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出现偏差、逆反,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父母教育缺位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和父母交流的机会,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恋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监护人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往往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学校对于寄宿学生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学校办学条件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形成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失控。

3、社会教育不良

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中还处于真空之中;社会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

充分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体现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等方式;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

2、加强农村学校教育

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增设特色课程,将心理辅导课程和法制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理自助能力;教育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包括保育员的选用、培训、管理方式的改进、相关制度的落实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3、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全社会要给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就学机会,以尽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2]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

[3]Robert H. Bradley, Robert F.Corwy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

第5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内容概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离婚率的不断攀高及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幼年便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爱的需求更为渴望,更需要引起学校与社会的关注,还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璀璨童年。

 主题词:农村 单亲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单亲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单亲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大多数孩子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安全感匮乏,缺少信任感,对外界事物的抵触性较强。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我国现行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观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注重对单亲儿童的教育,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家庭中的阴影,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  

  一、小学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消极情绪弥漫。农村单亲儿童由于长期以来得到的爱不够完整,易产生自卑、自怨自艾等情绪,给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随着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的陡然变化,孩子生活也变得居无定所,或是跟离婚的某一方流离颠沛,或是投亲靠友,寄人篱下,其中还不乏因为双方家庭争执产生的种种突发事件。成年人在这种境况下尚且很难保持情绪稳定,我们又怎能去苛求孩子们不受影响呢?我在村小任教执勤期间,经常有一位单亲的学生每天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墙角吃饭,任老师们怎么劝说也无动于衷,我们为人师长,最好的做法,唯有陪伴。那种长期以来缺乏安全感的现实状态,加之内心体验无合理的宣泄方式,注定会滋生各种消极情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诸如那深入骨髓的自卑······ 

(二)认知能力欠缺。农村单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十分敏感脆弱,加之家庭教育有所不足,价值观念的构造与完善较为缓慢,导致认知能力较为欠缺。一般来说,当家庭突遭变故的时候,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不可磨灭的伤害,在大多数离异家庭中,父母往往为家事所扰,被分散掉大多数的精力。而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对自身今后的发展缺乏规划。长此以往,他们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看轻自己,丧失进取心,更有甚者,沦落为扶不起的阿斗一般。 

(三)心理状态失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最显著的问题莫过于对亲情与温暖的缺失所导致的心理状态失衡现象。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他们往往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爱护,独自承担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同时内心又渴望得到关注,常常试图用极端偏激的行为引起外界的关注,逆反行为频发。近日来,一度热播的电影《少年的你》便是最好的诠释。三个主人公的原生家庭早已锁定了他们抛锚的人生轨迹。有人一心向善,却备受欺凌,终于忍无可忍,铸成大错;有人辍学流落街头,打架斗殴野蛮生长;更有甚者,将来自父母的暴力外放他人!这些孩子扭曲的价值观与错误的人生认知,早已为今后的悲惨历程埋下了伏笔。

(四)人际交往障碍。农村单亲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时期,面对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时,往往因家庭因素的缺位,很难获得正确的帮助与引导,极易形成胆小、内向、孤僻的心理,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毕竟,大多数离异家庭在破裂之前总是隔三差五的争吵,火药味十足,很多孩子在无意间沦为了父母的出气筒,在家过得提心吊胆,却依旧不能避免来自父母的责难与打骂;当然,也有些部分单亲家庭认为孩子缺少了家庭的关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各种不合理要求依旧极力满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的就是对孩子盲目加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家庭关系更为紧张······所以,这些孩子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往往心理上有所落差,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自我中心化,很难与他人友好地沟通与交流。

   二、对小学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单亲儿童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树立长期性、全局性的观念,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给予他们最好的关爱,用爱去感化一切,改变一切。

(一)家庭维度,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去关注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家庭残缺已是既成事实,为人父母,所能做的,便是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意识,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疏导与干预,让孩子始终感受到那份源于家庭的安全感。同时更加需要注重家校沟通,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用家校合力共建孩子美好明天。

(二)学校维度,应继续加强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注重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学校可通过建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为依托,同时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对农村单亲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广泛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开展心理交流。同时,学校可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班主任老师针对性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上要注重倾向性,给予农村单亲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以活动为媒介,让孩子更好地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当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出现缺失的时候,学校责无旁贷。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总会迎刃而解,孩子们的明天也终将更加美好!

(三)社会维度,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加大师资力量的同时,帮扶机制的完善也很重要。诸如建立托管中心与单亲儿童成长档案。毋庸置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整个社会必须重视对单亲儿童的关爱与教育。首先,可以由相关机构建立单亲儿童电子档案,定期记录其成长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单亲儿童托管中心。当离异家庭的父母经常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朋友时,为了更好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托管中心可以实行代管。此外,在寄宿制学校改革这一环节中,也可对单亲儿童实施重点倾斜。

   孩子是我们的明天,单亲儿童因为各种因素固然问题频发,但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能形成一个有效机制,定能合力共创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上)——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19年03期,王国雄。

第6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明确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概念;了解孩子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特点;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的使命等。

人生的路从出生到死亡是漫长的,而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既宝贵又短暂的。这时的儿童对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呈趋势性的:1、要注意儿童从外部特征到深刻品质的特征。2、从问题出现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3、对问题早期的认识到生活的认识;4、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5、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想法。由此可见,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个性的发展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教育是一门爱心的艺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题条件。大量事实表明,有许多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反而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他们用自己善良正直的本性和自己勤奋耐劳的品德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为孩子做出人生的榜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同时也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称不上合格的父母。

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只是每个家庭的焦虑,也是整个社会的焦虑。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儿童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约有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而在校园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则更让成人对社会产生极度的忧虑;儿童心理抑郁、自杀、离家出走,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更多安分守己的普通劳动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追求单项的知识教导、精英式教育,更主要的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身为父母,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家庭的教育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格外困难。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掌握多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了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心、意志力,个性得到了发展。童年时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化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受到相对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为角色的确立提供了条件,使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1、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中角度最大,是上升期中主要的发展时期;2、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开始第二个上升。可见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心理的成长和变化。与此同时,儿童的社会交往也有发展的特点。与父母的关系:1、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变化;2、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3、儿童与父母的冲突减少;4、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曾有儿童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二、与同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时间很多,发展起了同伴间的友谊。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同伴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地与实利、物质属性成邻近性相联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能把握顺从自己的人当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与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除此之外,儿童的社会关系也部分体现在与教师的关系等方面。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每个阶段的形成,都是在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造就完美的人格。

只有从儿童时期就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长大后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保证体力和智力,知识和道德,性格和才能,理性和直觉等诸方面高度和认识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必须具备独立、宽容、开朗、谨慎、坚韧、有制、合群、博爱、勇敢等优良品质,健康的心理必然表现出富有创造性,高度自主性,对新鲜事物的敏捷性,具有崇高的理想,不怕困难,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有无私的心,真诚的爱,牺牲精神等优秀品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还要避免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心态,中国古代故事《孔融让梨》可以说是流芳百世,家喻户晓,4岁时的孔融是对吃最贪婪的时期,而他却对“梨”这种强烈的诱惑所不动,又想着长辈,又想着弟弟,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这样可贵的利他行为,出现在4岁儿童身上,不能不让人想到他的家庭的文化教养,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几千年来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精髓。

现在我们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奉献全部的爱心而却忽略了教给孩子给别人一点爱,因此也成了许多孩子的认知误区:认为父母和别人给的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理所当然的,爱的体验习以为常,当父母、亲人,稍有差异,他们便心不爽情不愿、发脾气、哭鼻子。这样的孩子情商还会高吗?他们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吗?会有知心朋友吗?会孝顺父母吗?所以,这是当今家长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不能只是注重智商的培养,忽略了情商和品德教育,只有孩子智商、情商都健康成长,他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良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朋友关系,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中,不寡交,不与人疏远,在家庭、学校与朋友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成为深受欢迎的集体成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引导孩子克服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大胆的交朋友,尤其是交同年龄的朋友,认真倾听他们和同伴交流的内容。在倾听中可以发现他们这一代人对问题,诸如:对老师的看法,对追求时尚、金钱和某些社会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听后坦诚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明白社会中存在的美好与善恶。

培养健康的心理,儿童时期要让他们有挫折体验和承受能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时候,当自己遇到困难或所处环境不尽如人意时,能运用可行的办法,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能采取健全的、成熟的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第7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前言

当前因很多山区物质条件匮乏,很多父母基于生活压力以及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去城市打工,留下的孩子由祖父母进行照看,或直接寄养在亲戚家里,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因此或多或少的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山区人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仍很淡薄,因此有必要对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行相应研究,期望对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沉默内向,缺乏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

山区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必要的交流沟通与关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绪上、心理上的问题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去沟通、表达,长此以往,造就了孩子沉默、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孩子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去表达,其沟通表达能力自然难以得到锻炼,事实上,越是沉默内向的人越渴望表达,但因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父爱、母爱的长期缺席,使得儿童本就脆弱的心变得更加保守,缺乏必要的安全感,自然难以鼓起勇气去表达。当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年龄上与生活经历上的差距,对于爷爷奶奶来说,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本就“难以启齿”,另一方面即使孩子鼓起勇气向爷爷奶奶说出了自己的心理困惑,也很难得到爷爷奶奶的重视,双重因素之下使得孩子变得更加沉默?认颍?对自身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敏感自卑,缺乏必要的自信

对于山区留守儿童来说,其精神诉求得不到满足的同时,物质条件的匮乏也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所谓的“虚荣心”,事实上,这种“虚荣心”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与认同,更渴望得到来自其他人的鼓励与赞扬,孩子内心本就脆弱,渴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除了来自父母长辈的关爱、鼓励、赞扬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同龄人的关注与赞美,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实际上适当的虚荣心会促使人更加的积极向上,以乐观饱满的精神姿态去迎接来自生活的挑战。孩子的这种虚荣心不是为了“攀比”,更多的是为了“分享喜悦”,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有限的物质条件很难满足其对生活物质的基本需求,从而在面对物质条件相对更好的同龄人时往往会产生“自己比别人差”的错觉,这种心理落差感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变得更加自卑敏感,再加上本就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交流,更加剧了自卑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山区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构建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策略

1.家庭方面

从家庭方面来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尽管不能够时刻给予孩子必要的陪伴,但仍要做好必要的沟通交流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打电话方式多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除了关系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生活、情绪、心理给予必要的关心,温柔的鼓励、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作为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便远在他乡的父母给予不了孩子更多的帮助,但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温柔的话语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通过语言去表达出来,对孩子来说也是莫大的帮助。

对于一直陪伴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亲属来说,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以外,也要提升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动态与人际交往状况,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与调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对孩子过于宠爱,在教育方法上要坚持严慈相济,使得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更加茁壮的成长。

2.学校方面

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来说,学校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学校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孩子在校期间学校要密切关注其行为动向,并与孩子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定期向家长说明孩子最近在校期间的表现,其表现不仅仅包括孩子学习成绩,还包括孩子最近的状态情绪变化,通过家长与学校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准确找出引起孩子情绪起伏的原因,从而为孩子提供了最合适的指导与帮助。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并特别针对于留守儿童对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还要及时做好与其监护人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到留守儿童最新动态,和监护人一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帮助与辅导。有效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同时,还能够对监护人的教育方法进行相应改善。

3.留守儿童自身方面

第8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归因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多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因代沟障碍和教育观念的差异。两代人不能融洽相处。这些儿童得不到父母亲情的感化。应享有的亲子教育大打折扣。

养成教育缺乏。留守儿童大都是当地农牧民家庭子女,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家庭教育理论是个空白。家长一味顺从孩子的任性,过于溺爱和娇生惯养,偏重于物质的给予和满足,滋生了孩子的不良习性,缺乏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造成孩子自主管理能力较差,不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独立生活能力差。

情感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因长期失去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幼小的心灵经受着生活与情感的折磨,情感无法倾诉,长期压抑的情绪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缺乏蓬勃的活力和奋发进取的意志。造成人际交往中感情体验不充分,人格发展不完善,这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学校教育缺位。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差距,教育工作者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社会教育内容和社会实践效果不能得以开展和落实。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还较薄弱。

法制教育缺少。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留守学生都学过法律常识,接受过校纪校规和思想品德教育,但收效甚微,他们的法律意识依旧模糊。由于他们法制观念淡薄,自制能力差,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违纪违法的事。另一方面,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和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观念的错位和偏差。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策略

用“责任心”关注。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学校作为向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大量合格劳动者的机构,教师是先于学生受教育的人,不仅应学有专攻,而且应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能够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此每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内心是自卑的。性格是内向的,如果我们老师不负责任地将他们遗弃在一边,就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他们会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会自暴自弃,将来走向社会后既成不了才,又成不了人,这样就不能实现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强烈的责任感是我们对待留守儿童应该具备的首要态度。留守儿童在学校大家庭中学习生活,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落实管理措施和创新关爱手段,使留守儿童的自卑感、孤独感消除,自信心、光荣感得到培养,性格、行为偏差得到纠正,生活质量提高,学习成绩上升,心智得到培养,拥有与非留守儿童一样的健康成长环境,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快乐。

用“诚心”信任。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坚信: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个人身上一点优点也没有,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获得荣誉、被别人羡慕,而这种荣誉和羡慕,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撑。因此老师应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鼓励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老师如果发现了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通过真诚的交流,让留守儿童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他、鄙视他,而是时刻都在关心着他,这样彼此才能消除沟通的隔阂,减轻心理负担,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用“爱心”呵护。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被施教者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接触。”所以,只有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把学生当作朋友,尊重他们,善待他们,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品德的教化和熏染。因为有爱,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故而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留守儿童从小就失去家庭的温暖,生活在冷落孤寂的特殊环境里,很少作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因此他们变得敏感,自卑,感情丰富而脆弱,经不起丝毫的刺激和打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倾注爱心,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用一颗爱心去温暖留守生那幼小稚嫩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弥补情感教育先天缺失的遗憾,让这些留守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享受和煦阳光的沐浴。

用“自信心”体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留守儿童大多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足。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留守儿童首先要有信心,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平时多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励他们鼓起勇气,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是培养留守儿童自信心的条件。过多的失败体验,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情绪和完成任务的激情及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留守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在接受新知识之前,提出适合其水平的目标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把学生引进获取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留守儿童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强化,而且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制造机会,使其获得成功,从而使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第9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 转变观念 ,营造氛围,享受平等

流动儿童进入我们学校读书,学校便承担起了教育责任。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等都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同时,由于来到异地他乡,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外地人”“外地学生”等身份,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老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

(一) 转变教师观念,营造平等教育意识

“平等意识”是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是解决学校教育活动的关键。在我们已接收的流动儿童中,普遍出现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理想,他们常常成为任课教师的负担。但是,他们既然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情感教育,平等相处,因材施教,真正将“每一名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这一思想深入教师内心。

(二) 学校将流动儿童全部纳入本校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凡是进入我校读书的流动儿童,我们一般要他们出示学籍卡,对于没有学籍卡的学生,我们统一为他们建卡,将在校的所有流动儿童,不管学习情况如何,全部纳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管理体制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管理渠道。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和教师的教学常规内容均作为教师、班级的教育教学考核的依据,流动儿童的表现也都与教师的工作实绩和考核奖励挂钩,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

(三) 平等参与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因此,能力提高以及竞争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学校制度上保证每个流动儿童与我们当地学生享有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奖励、评优的权利。在评选三好学生、发放帮困补助金以及评选单项积极分子时撇开身份差异,而从“同是受教育者”的角度给予平等的机会。

首先,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师思想,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平等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来校的外地学生,规范师生的言行,让流动儿童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营造民主、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利用教师大会、教学研讨会等时机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从而形成人人懂心理健康教育,个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从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学困生的辅导入手,力求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让流动学生切实体验到教师的公平、慈爱,集体的温暖与舒适。各学科心理健康渗透点应各有侧重,语文渗透点以情感、学习心理、交往为主,数学以思维训练为主,美术以想象力、审美能力为主,体育以意志品质为主,科学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有心理问题的流动学生更应以赏识教育为载体,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在不断的赏识与鼓励中茁壮成长;在每学期的教室布置中也要充分体现关注心灵,重视心理健康的理念:色调柔和,搭配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有的班级取名为“心灵的家园”,有的班级设有“心语心愿”专栏,让孩子们倾吐心声,有的班级把家长与老师对孩子鼓励的对话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所有这些都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抓好抓实团体心理辅导课,每学期年级组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选择生动的教学方法,如自述法(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角色法(通过扮演角色,宣泄情感,消除误会和猜疑),情景法(进入情景,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综合法等使学生的心灵得以舒展。如王凌云老师参加全国比赛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以给“我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加标点引出联想,想到自己升入六年级后任务重了,压力大了,学习有点力不从心。再用分组学习折蘑菇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用“多感学习法”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通过“穿越土豆”的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去克服。“一分钟鼓掌”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更好”,并体会到“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就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王老师的配乐朗诵,让孩子们整理思绪,整装待发,为自己的理想扬帆远航。最后在《随风奔跑》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这次活动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三、 心理咨询,沟通情感,融洽关系

我校投资5万元精心装修布置了心理素质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室,取名为“心灵氧吧”,设有“个体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兼“心理档案室”)、“接待室”(兼“学生等候室”)、“团体咨询室”(兼“测试室”“放松室”)等功能室,校园心理辅导室的建立,成了我们落实本课题研究的载体,也成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与监护的中枢,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心理咨询室成了孩子心灵的港湾室,三年来心理老师王凌云老师凭着可亲、可信的形象接待并安抚了近百名孩子的心灵。她采取的心理咨询方式可谓是灵活多样:一是口头咨询,即每天固定时间接待学生直接面谈,解答孩子的困惑。同时她又是班主任,与课题研究初期的主要对象直接接触,亦有随时随地面谈之优势;二是书面咨询,有些流动学生内向孤僻,害羞,就通过书面形式接收并解答他们的疑虑,这也比较适合学生中涉及隐私的心理问题;三是团体咨询,对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来回答,以达一答解多疑之效。三年来,王老师在辅导过程中一直坚持三多三少原则,即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适时适人采用聆听、松弛、系统脱敏、行为改变、理情治疗等技术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并对典型的个案进行耐心、深入细致的研究辅导。

四、 活动丰富,寓于实践,全程育心

两年来,课题组在全校老师的配合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开展师生、生生互助的爱心活动,给流动学生以集体的温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其子女正在失学的边缘徘徊。幼小的心灵承受着不应有的心理压力。于是,在大队部与课题组的倡议下,全校青年教师与特困流动人口子女结成助学对子,捐款捐物,指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骨干队员与流动学生结对子交朋友的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在生活上关心,日常行为上指导,在学习上帮助,引导他们树立自己行、帮助他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的信念,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励他们积极进取,为学校、为班级争光,为社会做贡献。

其次,校少先队队部、课题组与班主任组织了多次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题的活动:如团队辅导课《心声交流道》让孩子掌握倾听和交流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清明时节去缅怀烈士,使学生受到一次次别具一格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班会课上特长的展示,儿童节的文艺会演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促使流动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激发流动学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

再次,学校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组织两次学生创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开设一次心理主题班会,多次召开关爱身心健康的队会。感恩教育是其中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分三个层次来实施:首先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设计了感恩主题班会、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实践一次感恩行动等活动],其次是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通过“我当一日小老师”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与劳累],最后是感恩社会[通过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让学生把感恩社会的思想升华为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操]。

总之,不管什么活动都努力把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践行,获得情感、意志、行为的和谐发展。

五、 家长学校,双向交流,整体育人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是启蒙教育的基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它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心理态度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中,从而决定或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开学初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当中70%是外来工子女,学生的父母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一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有一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30%。而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多为司机、水暖建筑工人、做水果和蔬菜等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只有个别学生家长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又忙于生计无暇管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比较突出的两个极端:要么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简单粗暴对待孩子;要么过度溺爱,以物质需求来弥补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思想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化教育的活动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家长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事实,但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教育的方法指导,让家长加入教育的同盟军。家校联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触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做好与家长的共建工作,教育者必须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胸怀是温暖的,必须要真诚、友好、谦虚、平等,同时注意工作的艺术和才能,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我们的经验是:主动的祝福,使家长更尊重你;民主的交流,使家长更信任你。

1. 集体性沟通。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领导、老师、孩子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家长全面配合学校工作,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就拿这一学期的家长会来说吧,首先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总体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接着由任教经验丰富的三位班主任,代表低、中、高三个阶段,和家长们探讨家校如何共同教育孩子的问题;然后由家长代表交流了各自教育子女的经验;其中五年级学生家长结合自身做法谈的“五心”教育赢得了与会家长的阵阵掌声;最后,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现代化的学校,并和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作了个别交流。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中,有的家长说:“感谢学校,给我们一次心与心沟通的机会,给我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有的家长说:“我一直认为‘棒头上出孝子’,参加了家长会,我才明白我的做法是多么的粗暴,以后我要多陪陪孩子,多与他谈谈心了。”其次,我们还邀请专家向家长作《如何培养孩子习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专题讲座,介绍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我们还印发家教小报,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阅读,提高家长素质,端正他们对教育的态度,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子女的信息。

2. 个别性沟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存在问题或学生取得进步时,填写好家校联系记录,通过家访、与家长电话交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客观而及时地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家长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子女的智力、能力与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家访、电话沟通等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打电话就是告状,反映问题要客观,不能报忧不报喜,真正达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注意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的目的。

在实践中发现,利用移动飞信免费为家长发送信息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途径,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发送家教知识,学生在校情况,帮助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心态,帮助家长学习和掌握家庭心理辅导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心理辅导的效果。

六、 开发资源,拓宽视野,人文影响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单一的,它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措施、制度乃至物质依托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而一旦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点,便会产生强烈的连锁反应。如我校靠近常州大学城,具有人文气息的大学校园、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名目繁多的专业特长都是我们可利用的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另外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利用也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有利方式。为此,我们将大学校园和社区活动作为重要途径开展教学。

(一) 走进大学,开启快乐之门

不少外地家长总对孩子说:“等你将来考上了大学,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大学,对于外地来的农村孩子来说,是一个神秘的殿堂,它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是那么高深和遥不可及。我校附近有常州大学、常州信息学院、常州工程学院……孩子们置身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领略着、体验着那颇具人文气息的一幕幕,心情也自然放松。他们欣赏着、感受着,完全忘却了孤单与羞怯,兴奋的笑脸上洋溢的是羡慕与满足。“这就是大学呀?好大呀!好漂亮啊!我好希望将来也能来这儿读书!”

(二) 大手拉小手,聆听成长的声音

陪同而行的大学生是热情的,他们甚至比我们的学生更激动,似乎找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他们时而摸摸孩子的头,时而给他们整整衣领,给孩子们讲讲他们小学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讲大学里上哪些课,做哪些实验,进行哪些活动与运动等等,一路上大手与小手紧紧地拉在一起,撒下一串串欢声笑语。心理学家说,对儿童的心灵启迪,需要树立一个他们喜欢的形象,这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最容易走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与常州轻工学院一起组织开展的“放飞精彩,放飞希望”风筝比赛,使孩子们懂得人就是因为有希望才会活得精彩;“3・12”植树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共同种下了两棵桂花树,也种下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