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第1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触摸思想张力,更新价值追求

任何一场报告,都是报告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是报告人思想和精神的集中表达。对教师来说,如果能学会在报告现场通过对报告内容的有效信息的捕捉,走进报告人的思想深处,触摸其精神世界,那么,教师就会打开一扇新的人生之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追问自己深层次的存在价值,追问自己个性层面的生命价值。唯有价值层面获得洗礼与更新,才有可能生成平凡教学生活中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动能。

聆听这样充满哲思的报告,教师要学会尽情享受思想的,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生动的表达细节。比如聆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报告,总是能让我们不断享受“打开一扇窗,射进一道光”的快乐,在一次次对报告内容的品读中,不断被震撼,不断有新的领悟生成。

这是我们摘录的部分语丝:

愚蠢的人看世界永远只看到他今天知道的东西,聪明的人看世界每天都会看到和我头脑里不一样的东西,这样会越来越聪明,看到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看世界的视角?你希望世界来证明你的经验,还是希望世界来打开你的世界,丰富你的经验,提升你的经验,你的期望不一样,你就会看到世界的不同面。我们要学会看教育世界,我们要改变头脑里继承的世界。

只有敢于直面现实的人才是有力量的人,才是有内在力量的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不可能的外部条件上,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而长期需要规划的条件上。真正的力量不是无视现实,不是幻想理想,而是我们要正视现实,要基于现实的思考与发展。

30岁以前,人的长相是由父母负责的;30岁以后人的长相是由自己负责的。你对生活怎么理解,你怎么思考,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是不断创造新生命的人,这就是人的精神革命。

挑战是一种刺激,是让你奋进的力量。只有不断挑战的人生才有意义。

支持力量的根基在自己。没有自我的人是不能发展的。

在这样的报告现场,教师不能埋头去记,而是需要在静静的聆听中去触摸叶澜教授的精神世界,去触摸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再静静触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人生追寻,去打开新的时空。这样的报告,教师要通过录影等方式全程记录,回去后再细细整理那些精彩的语丝,作为自己的珍藏,时时翻阅,用以触碰自我。

在角色转换中形成思维力量

在我们日常倾听的报告中,大多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一个倾听者,我们不是一张白纸,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认知。要让每一场报告为我所用,我们首先要实现从听众、观众的角色向学习主体的角色转换,要把报告人作为现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1.带着主题建构理解,进行思维互动。

当教师走进报告现场,知晓报告主题时,每一个倾听者都会在内心形成倾听期待,并会初步构建起自己内心的主题理解。如果教师带着这样的思维准备开始倾听报告,必然能和报告内容形成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许就会产生共鸣的快乐、印证的幸福,更可能产生丰富和提升后的愉悦。

曾经听过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一个报告,题目是《从课例研究获取语文教学知识》。在报告开始前,我们对“课例研究”、“学科教学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王教授的报告分别从课例研究简介、学科教学知识的含义、两个阅读教学的课例、两个写作教学的课例四个层面展开。在倾听过程中,对课例研究的理解,自己的哪些想法和王教授提出的观点一致,哪些观点自己还没有认识到,马上就形成了认知冲突,新的认知开始建构。事实上,通过这一报告,自己知道了在语文课例研究与评课过程中与王教授所抱的姿态不同、着眼点不同、所用方法不同。而王教授把“学科教学知识”上升到教学决定性因素的层面,也让我们豁然开朗,尤其是帮助我们认识到教学提升的瓶颈所在,即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学知识的掌握。

2.带着质疑和困惑去领悟、体会。

许多时候,教师是从拿到报告主题开始叩问的。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为什么这么架构,为什么这么提,为什么这样来表达和呈现?当教师拿到报告主题之时,其思考和追问就开始了。“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记得在听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国际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一课时,就曾这样不断在追问中听完整个报告。吴教授用了大量的时间完成了语文课程的追问:语文课程形态之追问、语文课程内容之追问、语文教学流程之追问、语文课程重点之追问……刚开始还觉得吴教授是不是跑题了,在追问上花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开始国际视野的正题呢?

之后,吴教授呈现了很多文摘,如:

课程决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规定“教什么”,而教学是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决定“怎样教”;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设好了的,而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但是听着听着,我们开始逐渐理解,吴教授的报告不是简单的国际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改革的认识宣讲,而是随着对四大领域的深度追问,帮助我们构建国际视野,同时又在国际视野下认识我们自己正在从事着的语文教学。在一种综合的新视野下认识自己的同时,重新建构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是线性的表达,其本身就具有学习价值。尤其当我们听到直面现实的解剖时,每一个倾听者都应该结合报告内容,问一问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得如何,对自己的教学现实做一个深度比照。比如吴教授讲“教课文流程和学语文流程”时,提出:现代课程论之父泰勒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评价“教课文”或“教语文”的依据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

于是,我们都会在内心自觉地给出自己的分数和评判,更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

3.带着“阅读心理”潜心现场“对话”。

在报告现场,往往没有阅读文本,但是当报告人字字句句的内容进入我们的大脑时,又怎能说我们不是在和报告人进行思想对话呢?报告人试图在现场寻找到思想知己,而我们也盼望能在报告现场,在解读报告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我们的神情、姿态包括话语反应,和报告人进行对话。在这一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形成一种“阅读心理”,在倾听过程中潜心聆听,捕捉住字字句句,去领悟、去体悟、去感受。

记得前不久听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做《基于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探索生态式推进之路》报告时,身边一位老师听了一会儿说,什么时候说具体的“生态式推进”啊?而此刻另一位老师则轻轻告诉他:“已经开始了。”也许,PPT给出明确标题的那种报告形式让我们习惯了在给出标题后的学习和思考。面对一种纯思想表达的时候,我们缺失了一种把握报告“魂与体”的思考能力。因为这种综合渗透式的报告表达方式中,更需要每一个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不断追问,养成“潜心会报告”的阅读方式。在静思默想中,体悟他现在讲的是什么?这一内容与报告主题是什么关系?在高度紧张的思维中和报告人一起享受思想舞蹈之美。

捕捉生长点,明确发展方向

每一个报告都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做,每一个报告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主题而做。作为走进会场倾听的个体来讲,未必每一个报告都对自己有针对性。作为教师,一个半天静静坐在会场少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两到三小时,如何在每一场报告中捕捉生长价值点呢?

1.寻找冲击点,生成新视角。

当我们在倾听报告的过程中,要逐渐能培养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资源敏感性。当一种新的思考和认识出现的时候,教师便能敏锐地捕捉、把握,帮助自己判断和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常常用捕捉关键词句的方式,迅速记录下来,再细细品读。前不久,听叶澜教授作《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辅导报告时,我们在笔记本的页眉处记下了这样几组关键词:生态式、学校群落、正力量。因为这几个词语背后是一种新的认识,新的思想,新的视角,当然就孕育着新的力量。这一组都是有关于区域研究推进的,但是我们又何尝不能把它们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呢。我们的学科教学同样可以吸收这一认识的力量。

事实上,在一场报告中所汲取的新认识,新冲击,新力量,会支持教师走得更高更远,也走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2.捕捉发展点,汇聚新动力。

其实,我们今天听报告,一个月后还会听报告。作为教师,我们似乎在听报告中成长。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发展的视角中去把握报告的价值,也许我们就会有新的收获。

一是在解读报告人的多样报告中形成认识力。同一个学者,往往会在不同的现场做不同的报告,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报告进行“连点成线”、“线面成体”的整体解读,从而全面把握这位学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发展。无疑,当我们初步获得对一位学者的全面认识时,我们也在获得一种全新的成长。所以,我们往往专门准备一本厚一点的笔记本,甚至可以用几年的。如果有电子设备,那就更方便了,可以归类记录,方便我们在倾听时随时翻阅,进行比较思考。当教师慢慢构建了对这位学者的整体认识,就更容易读懂他的报告内容和背后的追求。

二是在解读报告人的学术背景中形成理解力。一些教师还有给自己喜欢的学者建个人学术档案的习惯,随时了解他在该领域做的研究及进展,在认识学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中触摸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这些教师把这一个学者发表的文章归在一个文档里。在倾听这位学者的报告时,可以先读一读他最近发表的文章,这必然能生成更多的问题,也能生成更多的自我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立场。

第2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述职报告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申报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申报骨干教师述职报告1一、师德修养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默默奉献,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主管初三年级工作,20__届初三年级组被海门市政府授予优秀团队称号,本人由于成绩突出,受海门市能仁中学表彰,获20__年度海门市能仁中学家长委员会“尊师重教奖”,20__年度受海门市政府嘉奖。

二、教育教学工作

__年上半年,我担任初三1、初二9、初二10班的物理教学工作,20__~20__学年度,担任初三3、初三6、初三9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学校教务处主任,初三年级组组长,理科综合组组长等职,一直超负荷工作。

作为教务主任,能协助校长室,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高位走强;作为初三年级组长,能认真做好初三年级的管理工作,无论是20__届,还是20__届,初三中考均取得辉煌的`成绩,各学科平均分,重点高中录取率名列海门市第一;作为理综组组长,能身先士卒,组织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带头上好教研课。作为任课老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优生率均处于年级前列,特别是接手的初三3班,原有的物理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处于未位,经过初三一年的教学,该班物理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挤身于年级中上水平。积极进行拔尖辅导工作,在20__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有三人获全国一等奖,本人被评为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能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在南通市20__年暑期校本研修培训活动中,为全南通市教师作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研究》的专题讲座,在20__年区域校本研修活动中,为共同体的老师作了《20__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中考物理总复习的策略与思考》的专题讲座。20__年11月在市学程导航导学策略专题研修活动中,向全市初中物理教师开设了公开课《欧姆定律复习》的公开课。

三、指导青年老师

认真指导青年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工作,促进他们的成长,本年度分别与徐红娟老师,与包场片的陆锡尧老师、沈英老师做成了青蓝结对。徐红娟老师已被评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在20__年度辅导她执教了二次省际交流公开课,并在20__年区域校本研修活动中,为共同体的老师作了《20__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20__年她被海门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四、教育科研

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平日坚持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并做好笔记。本年度,阅读了《教育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优秀是教出来的》《第52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撰写读书笔记两万多字,提高了自己的业务修养。

本年度,撰写了论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电流的磁场”的教学》发表于省级刊物《考试》杂志20__年第1期,制作课件《电磁波及其传播》获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评比三等奖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主持了校级课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总之,20__年度本人能认真履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20__~20__学年度我将继续努力,为海门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申报骨干教师述职报告2各位领导、老师们:

时光葱茏、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一起度过了2014年,现将这一年来我任职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点滴心得体会汇报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师德方面:

谨记骨干教师的职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做“学生喜欢、同事支持、领导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始终自觉以一个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把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1、对学生关心备至,严格要求。

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尊重、理解、相信、学生,教给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文明、自信、健康、活泼的学生。

2、对同事谦虚友爱、互相学习,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与同行真诚合作、共同发展,自觉将自我奋斗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统一,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尽心尽力。

3、生活中,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邻舍;

并做到诚实做人、认真做事。

二、教学方面:

1、严格执行学校的“课前三分、课后三分钟”制度和周教学计划进教室制度,将教学计划量化到每月每周,以便学生有准备的听课和学习。

2、研究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激趣——促思——启智——怡情”。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音乐游戏、音乐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天性、个性和创造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灵光。

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常常反思,推进教学研究。

反复观摩研究“教学系列化课型达标”立标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水平。着眼于学生的全体、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教科研方面:

自觉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为传承京剧文化魅力,构建校园文化特色,让京剧艺术走进孩子们心中,几年来,我做了大量相关工作,查阅京剧网站书籍资料、求教京剧专业老师,学习京剧经典唱段、编写京剧校本教材,并在我的初一、初二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开展了京剧传统知识普及京剧基础知识欣赏,激起了学生们的研究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校领导和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把《京剧推广进校园》这项教学研究课题向省教研室作了立项申报。

四、专业技能方面:

1、积极参加各教研部门及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及培训活动。

坚持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参加了全县教师暑期培训活动和全省教师远程研修。观摩了全省初中音乐优质课评选、参与全县中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参加了学校的观摩课教室自动录播管理系统及白板使用培训。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优秀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赴北京舞蹈学院参加了“2014年全国舞蹈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专家的精彩报告与专业辅导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升华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利用网络资源及各类相关专业的报刊杂志,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

经常网上阅读《中国教育报》,订阅了全年的《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创作》、《中小学音乐教育》等,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前沿动态,开阔教学视野,拓展教学思维,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指导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

3、继续发展自己的教育博客,达到资源共享。

利用网站资源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和反思,积累刊载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国内各地各学校同行教师进行网上研讨课改交流,至今已经积累了近二百篇教育方面的博文、教育理论、教育叙事、教案设计、教学感悟、反思总结。

五、育人方面:

1、坚持爱心育人,身正为范。

搬迁、布置新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器乐排练室,购置部分必需的音乐器材。组建班级合唱队,开展班级“红歌”比赛活动。成立学生俱乐部(舞蹈俱乐部28名学生、小型民乐俱乐部23名学生),每周一至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常态化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和训练,俱乐部成员人人有收获,人人有进步。学生在俱乐部活动中学到了才艺,获得了自信,更享受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用心积累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用爱打造精彩独特的艺术作品。

迎接县体卫艺专项督导检查,对学校音乐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档案材料进行了整理、充实、归类。迎接全县中小学教育办学水平观摩评估活动,对学生俱乐部开展活动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完备。将全县中小学音乐学业水平抽测工作的要求融入平时的音乐教学工作中。

六、取得的点滴成绩:

20__年9月被评为“博兴县锦秋中学优秀教师”、“博兴县优秀教师”(首届骨干教师复评合格)。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激励、感染下,我正在不断的成长,感谢教育局、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工作平台,由衷的感谢大家的帮助!

述职人:

日期:

申报骨干教师述职报告3作为一名从教28年的教师,我于20__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过去在外地工作,曾获得过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20__年,我有幸进入__中工作,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承担多个班级的政治课教学任务。我将爱岗敬业作为基本准则,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尽职尽责,勇挑重担,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默默奉献精神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一、教学教研方面

三年来,我担任一个重点班和几个普通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所教班级从高一到高三,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20__年高考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活动。20__年,在__市高中的政治“四优”评比活动中,我的课件《__》获得市一等奖。今年,接手高一,面对新课改和新教材,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吃透新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将自己的做法加以总结,撰写的教学论文《__》获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参加了市政治骨干教师培训,并成为区政治中心备课组成员,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开阔了视野,吸取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增长了教学智慧。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20__年,我担任高一班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我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关心每一位学生,搞好班级的每一次活动。三年下来,一个普通的美术班,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班风优良的先进集体。20__年高考中,全班有31人美术联考达到本科线,24人文化达到本科线。最令我欣喜的是,经过努力,所带的班级学生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变,全班46人,我不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但我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成人。

三、近三年的主要业绩

20__年《__》课件获市一等奖

20__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20__年被聘为区中心备课组成员

20__年《__》论文获市一等奖

申报骨干教师述职报告4随着平凡而忙碌的每一个日子,悄悄地数过来,回顾一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一年中,在区、校以及同行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胜任了多种角色: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会委员、体育路校区教研专干。即便是繁琐的事情使人喘不过气来,我仍然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因为恰恰是这种充实的生活,让我收获着、成长着。

一、提升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在暑假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月积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刻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我真诚地热爱教育这门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落实“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观和教学观。无论家长、学生存在多大的差异性,我都将他们当作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视同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面对孩子们学习中的各类问题,我都弯下身来,不急躁,不急功近利,力求对症下药,用耐心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家长和孩子么都深深地喜欢上了我,我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二、勇于教学实践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追求快乐、扎实的课堂,使孩子深深地热爱这门学科是我教学的一种追求。走进我的课堂,你会发现,孩子们乐在其中。我努力创设了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孩子们学习中的任何思考、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分析。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坚持学习,与书为友。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撑,又进行了心灵的净化。在教学中,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主动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清新、自然、简约的教学风格。为了鼓励学生主动习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练笔,采用博客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定期出版班级习作集、学生个人作品集。为了建设好书香班级文化建设,我严格制定各类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以及读书活动,让孩子们时时读书,刻刻看书。为了提高孩子们应用语文的能力,我经常开展富有实效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些教学实践,将生活语文与应用语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教研教改,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之一就是加强研修,所以我积极参加了省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与学校课题组成员一起承担了学校“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工作。两次参加省课题研究培训,多次参加各类培训和前期准备工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做好了学生口语交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和口语交际阶段目标评价表,并积极主动执教了口语交际课题研讨课:《热点问题》。下半年,我和学校课题组成员一起,参加了市青语网络教研活动,我就课前三分钟这一方案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1月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我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执教了读书交流会《走近鲁迅》,就如何阅读鲁迅作品,提供了可借鉴的阅读方法指导。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我善于学习,打破学科界限,经常参加各类课程的听评课活动和专题讲座,从不缺席。在教学中我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善于引领教师,打造求实的团队力量

这一年中,我先后担任体育路校区的语文教研组长、教研员。工作中,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当教师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身为语文教研组长,为了提高本组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我以“努力营造语文味课堂”为教研专题,进行教学研究,并将此理念贯穿在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之中。芦淞区新苗杯比武,我积极承担了两个校区语文教师“下水文”的培训工作,为教师习作教学提供了指导性。10月,我就“学生语文学科素质”这一主题对本组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明确了语文测试的方向,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业成绩我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我和老师们一起积极参加组内教材研讨,备课、上课,听评课活动组织有成效。

作为学校教研员,我求真务实,平易近人,是老师们的真心朋友,心甘情愿地充当服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我注重课堂实效。每个星期我都会主动随堂听课,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进行反馈交流,不断改进,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力量,我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做到每个学科均衡发展,督促教师主动上好各类教研课,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10月,我校和龙族瑶族进行了株洲市“骨干教师学科交流活动”,我认真组织体育路校区优秀教师积极承担常态课展示并亲自执教,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11月,学校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我全程参与老师们的教学全过程,以自己的示范和人格魅力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和赞赏。

五、实现价值追求,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蓦然回首,或多或少都感觉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有些收获。5月,我参加区新苗杯“语文专业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6月指导学生黄昕羽参加市硬笔书法比赛获得一等奖;编排舞蹈获校庆六一节目演出二等奖;撰写的论文《习作意志品质的培养》获区特等奖,并送省参评;本班学生代表区参加市教学班演唱比赛获一等奖,我获“协作一等奖”;9月指导学生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同时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11月区语文学科素质竞赛,我班8人获奖。

教育教学工作,是艰辛的,同时又是快乐的。只要有所追求,我就能锲而不舍地朝着我自己理想目标奔跑。身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摒弃世俗,抛开功利化的东西,用心去营造你心中那份理想的职业,你就能化难为易,化苦为乐。所有因为这份职业所带来的那些荣誉,我想,我都没有任何权利拥有,那都是这份职业给予我的,那都是我的学生所赐予我的。道路艰辛,我将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如既往地依照自己的追求,享受着幸福的教育人生。

申报骨干教师述职报告5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个月的骨干教师自我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了。我庆幸能够成为骨干教师中的一员,因为在这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在如饥似渴的知识充电过程中,不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提升了理论素养、转变了教学理念;既获得了视听的享受,又得到了精神的洗礼。

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之中度过,夜深人静时,坐在电脑前,倾听专家的讲解、在线研讨交流、阅读教育教学书刊、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每天用心地去解读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在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在自主研修中提升,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悟,认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感受着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成长过程,享受着生命拔节的快乐。

一、让学习成为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在“走进北师大”学习的过程中,真可谓是大开眼界,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与名校名师的差距,这差距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精深,源于知识视野不够开阔,源于教育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而这些知识的积累只有靠读书学习来实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如同这源头活水,它会保持我们的专业成长之渠清澈无比。我想,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会不断成长。

二、让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铺路基石

第3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综合性学习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体存在的情况是重课本教学,轻课外活动,重教师分析,轻学生实践,重学生书面作业,轻学生口语训练,而新课标中正是针对诸如此类弊端,而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对教材的安排要求“有开放性和弹性”,除了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选择的空间,也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正是基于以上的总体要求,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实现对我们课本中关于“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派生出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逐渐得到重视,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又因其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容易产生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呢?我想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我们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一次探险活动,假如我们老师忽略其在活动中作为精神探险的教育意义,也就是一种失责,也就是让学生失去了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机会。同时综合性学习也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它提倡的是跨领域学习,及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

二、教师注重并指导学生对课外资源的收集及开发。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自身对课外资源的收集与开发。第二是学生自己利用自己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对课外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开发。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

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是把课本知识转化自己的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既获得切实的感性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能把抽象的、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客观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以我们语文学习也同样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当然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我简单的走出课堂,搞一次秋游、春游或参加集体活动之类的实践。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学习课题时,因为它有三项活动可供选择,分别是“风流人物谁与争锋”要求列举十位心中的偶像并配一二百字的简介;二是“丰功伟绩到处传扬”要求选一两位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述其事迹,总结其品质;三是“豪情满怀吟诵华东地区章”,要每人选自己喜欢的诗文,并力求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从三项活动看,都偏重于让学生从历史资料古文典藉中去寻找“千古风流人物”,通常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历史教材、历史故事中去寻找,到图书馆去检索,或是网上输入相关的关键词诸如“历史英雄或英雄故事”等去检索一下,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学生就能完成,且也能达到“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的效果。其实就目前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有的学生不查任何资料可能也能完成这项工作,但其实际意义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说学生的热情不是很大,因此我决定另辟蹊径,而是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出发,把调查对象略加修改,要求学生去调查打听我们地方上相关传承下来的“风流人物及其故事或诗文”。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观性得到最大发挥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提高其积极性,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我必须学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论是从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该让每位参与者有成就感,让其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教师必须能客观地描述每位学生,尤其是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其表现,突出他们参与性与进步点,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尽量是加以鼓励,以积极评价为主,并从多方面加以引导,其次,倡导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及帮助作用,相比较而言,学生无论从年龄、知识层次、心理范畴等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易于交流,易于沟通,让他们以各自的爱好兴趣、地域等不同方式组成小组,也是十分有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三,存同求异,鼓励创新,从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学生是相似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但是,作为我们老师来说,应该是善于发现相似之中的差异并进行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思维的求异,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并逐渐培养整个班同学的创新能力。 转贴于

五、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综合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当然,随着网络这个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学习资源的出现,校内、校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界线正在逐渐被打破,校内、校外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

自然、社会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

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形式,如当读报员为小朋友和老人读报;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普知识……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背影》时,我就可以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轻松,初中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他们看着、学着、模仿着。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着语文、用着语文。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想的一个环节,确实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重视,它是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每位同仁做一个有心人,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天职承担起来。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李阳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4期

[2] 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罗文鑫. 当代教育论坛

2003年02期

第4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83-02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必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1.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任务型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总结成一个任务模式,通过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任务的方法学习到新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任务化活动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创造性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使用“求知”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顿悟的过程。任务教学法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并同时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成长,学生们通过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反过来又成为学习动机的来源。

2.任务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实践

1.拟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拟定是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第一个步骤,学习任务中包含对学生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描述,对任务完成方式的规定和对任务报告的规定,为学生执行任务提供纲领。学习任务示例:课题: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任务:讨论去哪里旅行;目标:邀请同伴达到结伴旅行的目的,使学生在阐述观点、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参考材料:would like to,go on vacation,a place where...,people are...;任务表达:寒假将至,你要出去旅游,自己出去父母不太放心,请邀请3个以上的同伴一起出去游玩,将你们最后想要去的地方、原因、目的、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多久,用英语写成表格。所设定的旅行目的不能是教材中的,要符合生活实际;任务报告: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用英语表述小组的任务完成结果,根据各小组的任务完成结果,在全班评出“最完美的寒假旅行计划”。

2.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以四排为单位,每两列学生为一组,即每组有8名学生,使同学们根据学习过的内容,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发下去之后,学生们立刻开始执行任务,有的学生翻书找能够帮助表达的句子、词汇;有的学生默默地用笔写下旅行目的和理由,列表达提纲;有的小组很快投入讨论之中,同组中有不爱发言的学生,大家纷纷征求他的意见,鼓励同伴表达。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不时发现有同学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法的正确使用和单词的发音,如在使用定语从句表达内容的时候,将“I would like to go to Beijing where the biggest city of China.”说成“I would like to go to Beijing where is the biggest city of China.”;将“tour”的清辅音“t”发成“th”。教师细心观察着学生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对学生的语病和单词发音给予指导,鼓励进程较慢的合作组开展积极的合作,20分钟后,基本上每组都完成了任务,并提交了任务报告。

3.进行任务完成结果评价。教师和学生们听取各小组的任务报告,按照“旅行目的地是否符合组员需要”、“旅行计划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报告表达的完整性和精确性”三个标准评出班里的“最完美旅行计划”,同时对其他小组的任务报告中的长处加以正面评价,如:有些小组的任务报告内容特别丰富;有些小组的报告者表达能力很强,语言逻辑很清晰;有些小组的任务报告还使用到了“画旅行路线图”的表达方式。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加以肯定之后,鼓励学生们“implement your plan”,师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课程。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1.任务设计目的明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完成任务的方法使学生的口语、书写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任务的目标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可能使用哪些词汇、句型,教师都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并以此来设计任务目标。

2.任务内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和课堂互动上,因此,任务的内容应该是那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完成、互动效果好的学习内容。如果任务内容设计太难或者太简单,甚至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那么学生会对任务失去兴趣或者失去信心,不利于对任务教学目的的达成。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学习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法使用包括设定任务目标、执行任务、评价任务结果三个过程,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应以任务目的设计明确和任务内容符合学生需要为主要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志平.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6-10.

第5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一、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开发意识。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的家乡――嵩县,历史悠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很丰富:陆浑湖、白云山、天池山、两程故里……带着学生去亲近、去体会。在青山、蓝天、白云间,在竹海、桃园中,在百鸟争鸣的音韵里,学生观察着、感悟着,他们发现着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着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他们想把这一切表达出来,就象课本中的美文,于是他们尝试着说,尝试着写。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思路,实践活动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的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等。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形式多样,目的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警句收集、报刊摘要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专长,发展个性……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教师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

联系生活学语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如指导学生对本地区水资源利用进行调查,分组分工查找有关文献资料,采访有关人士,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本地水源的特点和问题,邀请专家指导,写出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等系列活动。这样做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模式,把学生引入“社会规范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匾额的用字,区分正误,编订《勘误表》。

第6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张炜事迹材料

她始终在不断地钻研、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教学科教学成绩显著,她的教学成绩在全旗统考中连续好几年第一。

为了管理好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级凝聚力,她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她的班会课每周一个主题,内容丰富:理想、勤奋、团结、安全、学习方法……学生在这些主题班会课中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方法,增强了凝聚力。她还以小组为单位办了班级小报《清风小河报》,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她不仅是严格管理学生的管理人,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

2012年,棋盘井中学参加了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她是我校课题的负责人,为了带领大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实现少教多学,课堂高效,她向年轻教师一样,积极参加培训,虚心学习,参加公开课教学展示,与同行切磋,相互学习。她总是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她是我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带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沉吟集》《中学生必备古诗词》《棋盘井中学优秀作文集》,她创建了我校首个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并且出了六期社报,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她负责编写了《少教多学论文反思集》《少教多学案例集》《少教多学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她热心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她待人诚恳,为人谦虚耿直,捧着一颗教育热心,做好每一件事。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仍能以满腔的热情从事一线教学,从不懈怠,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相信张炜老师会在将后的教育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主要业绩:

2002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旗级优秀教师称号;

2002年荣获内蒙古首届"文星杯"青少年作文大优秀组织奖;

2004年教学案例《月亮上的足迹》获部级一等奖;

2004年论文《课改让语文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表在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的《新课改理论与实践》上;

2004年鄂旗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竞赛三等奖。

2005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奖;

2006年课件《大雁归来》被自治区评为"辽教杯"教学软件二等奖;

2007论文《诵读课之我见》获部级一等奖并发表在《方法》杂志第三期上;

2008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师称号;

2008年教学录像课《三国演义导读》获自治区一等奖,论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初探》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第三届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8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沉吟集》;

2009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教师称号;

2009年被旗教育局授予鄂托克旗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

2009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一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四《寻梦》。

2010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园丁称号;

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荣获初中组"读书百杰"奖;

2010年在鄂尔多斯市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初中语文教学能手;

2010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二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三《寻梦》;

2011年所带班级107班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12年编写了棋盘井中学校本教材《中学生必备古诗词》;

2012年教学案例《三国演义》导读被评为部级一等奖;

2012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撰写了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主持课题研究;

2012年先进事迹在鄂托克旗电视台桃李芬芳栏目中报道,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2014年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评为优秀主持人;

2015年是"少教多学"的结题年,负责收集了所有结题的资料,并编写了教师《论文反思集》、《案例集》、《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

第7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读书报告会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59-02

中国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中,整本书阅读被纳入课程文件已近一个世纪。《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新课标实施十年来,整本书阅读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最少、效果最差的方面。为此,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尝试进行了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探索和实践。

一、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整本书阅读,他明确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阅读整本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笔者从叶老的论述中领悟到读整本书的好处:一是能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二是可锻炼思维,进行各种文体知识研讨和文体阅读训练;三是能使学生的阅读心理更专一,阅读效果更好;四是能练习精读和速读。总之,读整本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

二、初中生已初具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随着小学整本书阅读研究的逐步展开,国内很多小学在开展实验性的整本书阅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亲近母语”课题组经多年探索,通过“共读一本书”“班级读书会”等方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人物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将小学的整本书阅读研究成果作为初中的借鉴,有几点值得思考:首先,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在整本书阅读书目、阅读深度和指导方法等方面都与小学生有所不同。其次,经过6年阅读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已开始分化,要注意如何有差异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最后是时间问题,初中生面对中考心理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如何处理阅读与课业的关系也值得深思。

笔者认为,面对浩瀚书海,首先,我们应选择适合初中生广为阅读的,能使他们从书本中汲取健康有益的人生经验的整本书,主要为“文学经典”。其次,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渴望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充满极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社会的认知也具有一定主观性与片面性。同时,升学的压力使他们的生活具有了一定功利色彩和目的性。针对学生阅读现状,根据初中生心智特点,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多角度、有个性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终其一生的习惯与良师益友。

下面,以《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为例作一探讨。

三、《水浒传》阅读指导课之“读书报告会”

经几节课的阅读指导,《水浒传》阅读课已成为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门课。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以“快意恩仇之武松”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其主要目的是在细读《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回目、在对关于武松的话题有一定思考与理解并形成文字稿(论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全班报告会的方式,加深对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理解。

1.报告会的设计。

笔者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所有同学将论文按时交给老师评阅,85分以上的入围论文先在小组交流,所在小组可加5分。然后,精选出10篇左右全班交流论文,所在小组可各加8分。在小组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代表将在读书报告会上宣读他们的论文,他们所在小组之外的学生可就论文内容自由提问,该同学或所在小组其他成员必须解答,为鼓励提问,规定提问者所在小组可加分。

“读书报告会”由学生主持,教师则退居幕后,以让同学们在争辩中汲取知识,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共享阅读成果,进一步促进《水浒传》的整书阅读。

2.课堂的精彩点评。

报告会前,PPT循环播放《好汉歌》,同时展示各个版本的武松图像,以营造“说武松”的氛围。

报告开始,笔者简单几句话导入后,就将课堂交给主持人和全体学生。

各小组先讨论几分钟,回温各自论文内容,准备交流。而后各组代表上台交流,穿插其他组员的自由提问。学生的交流与提问大多很精彩。有几位交流的学生甚至放弃稿子即兴发言,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间,不自觉加入几分表演。提问与回答的交锋,才思敏捷,反应迅速,紧扣主题,生动处几乎要争吵起来。

一位男学生说到“血溅鸳鸯楼”,将武松的行为分析为“猖狂”,连杀19人,外加留字,狂得丧失人性,太过残忍。而狂的后果是出征方腊中因狂妄自大而痛失左臂。马上有学生反驳:在“血溅鸳鸯楼”那样的盛怒之下,试问要是你,会去思量杀1人还是杀19人吗?这正是武松快意恩仇、血气方刚的表现。一位男学生拍案连发两问:请问,这19人中,有没有不该死的?再请问,武松连杀19人的举动,有没有非正义之处?另有学生站起来反驳:武松是为了自卫,杀人被那些家丁看见,如果不杀的话,万一报官,自己岂非小命玩完?再说,杀1人是杀,杀19人也是杀……

伴随着不时的热烈掌声,读书报告会圆满结束,然而,师生都感到意犹未尽。

3.课后的反思。

之后,笔者继续进行了两次读书报告会,作为班级共读《水浒传》的跟进。笔者认为,课堂讨论,论文交流的方式较适合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分层指导,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原著后共享阅读成果的好途径。

(1)让学生有话说。《水浒传》的一系列导读课,班级分组、活动贯穿、氛围营造等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细读“水浒”的兴趣。此外,以人物评论为内容的读书报告会,鼓励阅读是第一目的。因此,课堂没有对完成论文质量差的学生的批评;没有对武松形象的标准理解;只有那些认真的准备,精彩的发言和充分的交流。良好的氛围、精心的组织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

(2)让学生想说话。想是欲望,要达到不得不说,不吐不快的境界,必须让学生对原著有自己的思考。因此,一定的强制性的书面作业是必须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将心中想法尽兴吐露。“快意恩仇之武松”读书报告会的论文质量令笔者惊讶!尽管参差不齐,但在阅读描述人物的相关章节、提炼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佐证的过程中,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施加阅读指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让学生能说话。好的平台,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这过程中,没有标准,没有对错,有的是同学们专注地投入,哪怕说得不尽合理,也是好的。

课例中,笔者采取小组捆绑、合作学习、组间竞争的方式,有良好的兴趣与充分的思考作为支撑,加之没有教师施加权威影响,整个课堂思维碰撞激烈,火花四射。

另外,学生们论文质量的层次差异是存在的,这源自不同的阅读能力、理解水平、写作态度等。如何缩减差异,或者是否有必要缩减,即是否该以不同阅读层次学生获得属于该层次的领悟为成功标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初中生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是在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愉悦、多角度、个性化阅读、思考与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智育与德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使学生在读中品味、思考、感悟、积累,让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终其一生的习惯和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教学方法

阅读课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它是全面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大纲也规定英语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译五会并举,因此提高阅读课的讲授质量,改进传统的单一性教法,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我认为,阅读课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阅读技巧、打好阅读功底、进而扩大知识面,增加语言知识、语感程度、背景知识等。另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亦是泛读课的教学任务所定,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参考书和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自由运用该语言去获取专业所需要的内容和信息。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方能进行成功的教学。

二、传统阅读课教法的弊端

回顾过去,我认为传统阅读课教学之所以不成功,不受欢迎,这是因为它有以下缺点:1.旧大纲对阅读课无切合实际的要求。2.教学安排上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3.教学指导思想有误。4.教学无法可依,凭主观加减阅读量。5.没有合适的教材。6.缺乏灵活的阅读方法。除此以外,我针对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无外乎有以下两种授课方式,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上把阅读材料发给学生,然后大量的时间由学生阅读,之后做阅读理解题,教师只起到一个核对答案的作用,授课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效果不佳。另一种教学把阅读课当做精读课讲授,逐次逐句地指导学生做分析式阅读,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学到了不少语言点,但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及兴趣程度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不实行阅读课教学的改革,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语言能力难以全面发展的局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突出阅读,兼顾听说。由于传统教法有碍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同样受到听、说、写、译的训练,因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社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需要,学生对所听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听力测试中的泛听部分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二者密不可分。因此我在阅读中加入了听、说、写、译等方面的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充分利用课上的五分钟,组织学生作英语读书报告(Reading reprot)。

第一学期:闲谈(Free talk)

因为新生刚入学,还不大适应大学生生活,也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因此在要求学生作报告时不宜要求过高,让他们站在讲台上随便用英语讲个笑话或介绍一下自己,或者由老师提问几个小问题,诸如:你喜欢阅读吗?你爱读什么小说?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爱好是什么等简单问题,这样学生们再与老师的对话中会逐渐消除初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的恐惧心理,从而坚定了自己的自信心。

第二学期:读书报告(Reading report)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报刊杂志、小说等或听广播。看电视之后就某一热点新闻写成报告形式并在课堂上表述出来,这一轮的训练使学生们在阅读收集资料中既获得了课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进而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学期:读书报告(Reading report)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小说等,然后写读后感。重点放在观点陈述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进而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及读后的感受。

第四学期:(Oral composition)

我准备了近50英语作文题,制成题签形式,让学生当堂抽签,稍做准备,然后表演出来,经过了前三轮的口语训练,学生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此项训练我经过了几届英语专业班学生的尝试,因为学用紧密结合,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很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利用好课上的4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十分钟快速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读一至两篇快速阅读材料,依据难易而定。学生阅读后,按要求做出答案,并由老师填好速度测试表,即每名学生每次的每分钟阅读的字数(wpm),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材料的数量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加深、加难,wpm也应稳步提高。

(2)指导阅读:课堂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时,授课重点不应是让学生分析词、句之间的关系,而应让学生围绕着一个专题收集信息。这其中,老师应讲述该材料的适当背景及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材料内容有个初步印象,然后要求学生速读材料,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内容,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个别新词,难句、不易理解的段落做少而精的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快速取文章精华的能力。然后老师以问答、对话、讨论等方式对文章的内容组织学生自由陈述。让学生既巩固了新知识,又锻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而又锻炼了言语实践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感到课上学生实践活动多,外语气氛浓,生动活泼。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阅读能力普遍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高翻译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章,从中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课上时间是微不足道的,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3)课外阅读:根据课上不同体裁的文章,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些文章内容有趣,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利用学生兴趣十足的感觉要求学生课后写出读后感,另外有些文章取材于英美著名小说、文学作品、剧本等因此适时地布置学生查找原版著作或作者简介、背景资料等,并挑出课文中某些生动形象的句子,让学生们翻译,这种练习,由于句子均为原版文学名著,使学生们初步尝试到了做一回翻译的感受,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除此以外,我要求每位学生每月读一本简易的英文读物,并提交读书报告,教师定期给予讲评。通过课外作业这一环节,学生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既牢固地掌握运用语言的各种能力,又促进了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上教学实践表明,把单一的阅读教学变成以阅读为主的语言实践教学是阅读课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弥补了精读、泛读课本的不足,紧跟了时代,促进了口语、听力、写作课等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扭转以往学生“重精轻泛”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它为培养将来的多种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以达到大纲“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1991.

[2]国外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1993.2.

第9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口语兴趣;口语氛围;口语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80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广大英语教学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在现实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却仍然“只重书面、不重口语”、“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由此而形成了 “哑巴英语”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悖论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英语口语素质的提高,也滞后了农村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顽疾”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对于施教者而言,有些因素的不利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型口语教学模式却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逐步实现的,也是改变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一大捷径。有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略抒个人数点看法,以求引玉。

二、强化口语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英语教材遵从“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基本原则编写,它强调并突出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广大英语教师深知“说”的重要性,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上所述,由于受到地区差异、班级人数和师生个人认识或精力等限制,加之结业考中明显形式化且口试所占分值比例小等因素影响,基础较弱的学生羞于开口、不敢开口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说”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在相互交流时也会出现相互听不懂的尴尬场面。交际能力是语言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注意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的语法,注意语言的流利性而不是准确性,并适当注意语言的真实情景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能把课堂学到的语言运用于不可演练的真实世界的情景中。鉴于此,初中口语课堂上施行“任务”驱动教学,让他们积极地“动”起来,随心所欲地“说”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在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境、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曲等多样化的课内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 ,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英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学生感到有趣、有奇、有感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开口欲望。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与氛围

首先,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语言环境,把课堂作为口语训练的主阵地,模拟生活情景,有话可说。每次新课前,笔者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材料中相关的人和事,用模拟情景导入课题。初中生爱活动、喜表现。利用教材中很多简短而又实用的对话体裁,如问路、打电话、购物、借东西、看病、谈论天气等,不能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短语、句型,自己编对话。这些针对性的训练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交流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采用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小组讨论、模拟表演、讲故事等方法进行口语训练。同时要求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语调、口头表达力求标准,提高训练效果。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以口语训练作为突破口,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同时,在听力训练时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听说同步,听后复述;在阅读训练时,结合口语训练,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

其次,要使课内训练和课外巩固应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

1. 观看英语英语影片,学唱英语歌

笔者先后组织了多场电影观摩课,播放的影片包括:小鸡快跑(Chicken Run),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和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笔者在课件中穿插各种类型的英文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布置学生唱英文歌,强化英语口语的剧场效果。

2. 在与学生的闲聊中见缝插针地学习英语

笔者习惯了坐在教室与学生闲聊,闲聊的内容包罗万象:针对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笔者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引入关于偶像明星的词汇,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jonas brothers”笔者就会和他们讨论他们来自哪里?从而引入了“The United States”这个国家名称,然后问他们jonas brothers 是什么意思,还和他们争论他们当中哪个男生更帅,从而引入了“band”和“handsome”这两个词。这样学生在运用英语中练好口语。口语能力是任何语言学习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交际能力所包含的重要技能力之一。

最后,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手段

口语练习就是说话练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开口讲话:

1. 造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一个新的词组和句型时,在给出典型的例句后,笔者会鼓励学生造句。学生们只要将例句看懂了都会非常乐意争先恐后地造句。在讲解现在完成时态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时候,笔者举了个例子“My grandfather has died;My grandfather has been died for three years; My grand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years.”让学生判断这三个句子的正误,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句子是正确的,而第二个句子是错误的,当学生听完第二个例句的讲解:爷爷已经死了三年了(因为涉及到die的延续性动词是be dead)还没死掉后便哄堂大笑,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常造出的句子,他们显得很感兴趣。于是笔者就要求他们用现在完成时态,而且跟时间段连用的句子,注意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不能只说一句话,还要讲出有关的解析说明。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很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而且还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编造对话

在这之前笔者会先概括类似如下的句型结构: one of +形容词最高级+n(复数);A+比较级+than+B;have a big population;much/a little/a lot修饰比较级以及一些简单句。而人教版八(下)Unit7 SectionA 2c“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2a”就是一个很好的口语材料。

3. 对话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holiday...在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不需要忙于开始讲新课,学生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没有用英语跟别人交流,对英语的使用比较生疏,这节课可以专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暑假或者寒假里的活动。这一口语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与组员交流假期活动时,再重新适应使用英语。

4. 讨论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两人、四人或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如“Talking about favourite clothes and food”;“ Have you ever...?”;“Which do you like better―eating at school or at home? Why?”;“Talking about future plans”;“Talking about Traditional customs in China and in the other countries”等。这些口语练习既能巩固课文内容,又能训练口语,做到一举两得。

5. 复述课文内容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较长的课文。为了让全体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标准,笔者通常都会口头作一个示范,给学生提示一些关键性的结构,让学生有效地模仿。模仿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步骤。

6. 口头报告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每天轮流有一个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一个1~2分钟的口头英语报告,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倾听,报告完毕后,向报告者就报告的内容发问,并共同指出报告中的语音或语法错误。教师也要作适当的评价,并打一个分数作为口语的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就比较重视这个“report”,有些学生还没轮到自己就已经一早准备好自己要讲的内容。由于学生选择的题目都不尽相同,这样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和思维应变能力,学生还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每天学到不同范畴的新单词。这种做法笔者已坚持了三个学期,确实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效,也给学生锻炼胆气提供了一个平台。

7. 游戏

在完成当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可以进行一些口语游戏。例如,让学生把比较擅长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运用到讲述自己的家庭、亲戚、朋友或者邻居的日常生活以及一周来的情况等方面(不涉及到个人隐私)。对每项不同内容学生至少要造三个肯定句,三个否定句,然后班里向该学生提问三个与所谈活动内容有关的或无关的问题。笔者惊奇地发现,那些非常忸怩的或者稍迟钝的学生在游戏中创造了巧妙的陈述并提出了极有趣的问题。在这些游戏中大多数学生似乎都能够从前面表演过的学生那里受到启发,以妥善地去克服自己在表演中所遇到的困难。学生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因为这种挑战启发了他的独创性,学生们在游戏中锻炼了使用英语的灵活性。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类似“故事接龙”等游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