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审计诚信论文精选(九篇)

审计诚信论文

第1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1.会计审计工作中的诚信问题

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严格按照规章来办事,但是个别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第一,个别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粉饰财务报表和体系,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真实的财务报表隐瞒,用一份虚假的报表来迷惑大众以达到自己追求利益的目的,这就出现了财务报表与实际不符的现象。第二,会计审计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在财务工作中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最终为企业管理决策中存在重大过失埋下隐患。

2.诚信的重要性

我国坚持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追求自由,自由环境下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诚信是保障经济能够自由健康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则。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种经济得到运行和应用都离不开会计,若是诚信问题出现在会计工作中,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必然是不可估量的。会计行业是对诚信要求最为严格的行业,若是会计行业中失去了诚信,那么独立的审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了。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说,会计师事务所与评估方、审计单位一味迎合,抛掉自己的专业素养,只顾自身的利益,不能如实评估实际资产价值,制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这不但损害了会计行业的诚实信誉,还会损害到国家利益。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行业的确出现了所谓的诚信危机,并且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会计师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仅对自身有利,对被审计单位也是有利的,所以说这种诚信问题是被审计单位默认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审计报告。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受益的是当事人双方,受损害的外部企业和社会。因此,这是恶性循环得以长存的道理所在。

二、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博弈理论

经济学领域有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着深远影响的方法论,即博弈论。博弈论主要集中在博弈双方或多方就彼此之间存在的对抗、冲突等进行讨论。市场经济运行原理也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进行解释,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论中的一个主体,不同的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是这些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尽相同的。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市场经济机制相对成熟,信息流量大,流转速度也快,不同的主体之间掌握的信息量也可以更加对称。此时,博弈的结果是呈现均衡趋势的。但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善的,信息量很小,信息流转速度慢且相对闭塞。此时,博弈的结果就要取决于各个主体掌握的信息量的大小,谁的信息量大且有效,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出者,非对称信息也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2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 信息环境 会计审计 诚信 建议

1. 诚信价值的定义

所谓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价值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完美的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信誉。会计诚信除了上述的方面以外,还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要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行业准则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规定,向企业利益的相关都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债权人、投资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

会计诚信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由于会计人员是为企业工作的,所以企业行为会占据主导地位。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诚信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使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个别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参杂了过多的主观意愿。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也必须是诚信的经济;会计是一切经济运行的基础,所以会计行业也必然是一个诚信的行业。如果会计不是以诚信作为基础,那么独立的审计工作就会丧失其存在意义。现阶段,我国工业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对评估方与被审计单位一味的迎合,高估或者低估资产的实际价值,编制虚假的会计审计报告,这不但对审计行业未来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但是目前,我国会计师行业已经出现了诚信危机,因为会计诚信的丧失通常都会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于被审计单位是有利的,这就是诚信问题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知道,所有的经济团体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利益相关参与,因此,信息的失真,其本质是源于利益相关者的重复博弈。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会因为虚假信息而获得利益,同时还有部分利益相关者会因此而损失利益。那么利益相关者究竟是如何进行博弈的,笔者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2. 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问题分析

博弈论是目前经济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种方法论,它主要是讨论博弈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问的对抗、冲突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各方所采取的策略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复杂的博弈关系,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在博弈中扮演一个角色,但是参与者所占有的信息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市场运行机制相对完善,信息流通迅速,各个参与者之间能够掌握对称的信息,博弈的结果则趋向均衡: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信息不畅通,谁掌握的有效信息多,博弈的结果就会偏向谁。这其实就是非对称信息博弈的重要表现。

2.1会计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博弈

现代企业为了使权力达到制衡,因而采用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方式。这就让很多所有者远离企业,而聘请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完成对企业的管理。很明显职业经理对企业的了解远大于股东对企业的了解,这就造成了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股东则处于弱势。经理人为了保住职位.避免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兼并以及自己被辞退,就可能会有机的通过会计报表来夸大自己的经营业绩,冈为会计报表是股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股东为了对经理所提供的会计报告的信息进行确认,必须要聘请会计审计机构,比如像会计事务所,对会计报告迸行有效评价,以确认经理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这就让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它不仅是会计报告真实性的证明,同时也是股东衡量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董事会中有一部分股东同时还兼任企业的高管职务,这一问题导致了股东在聘请事务所进行评价会计报告时,而变成了经理层的自我评估,由此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就表现的更加突出。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告提出了质疑,那么经理则会以董事会的身份向事务所施压。此刻,注册会计师则会在坚持执业准则与顾客购买审计意见间进行博弈。而多数的事务所会基于对生存与发展的考虑,而降低道德标准。

2.2会计审计机构之间的博弈

现阶段,我国会计审计机构之间的竞争还相当激烈,会计师事务所要考虑的除了拓展新的服务项目之外,就是在留住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发展新客户。客户资源一直都是会计师事务所争夺的对象。如果事务所之间,在规模、服务、技术等方面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降低审计成本无疑在竞争中会取得优势。因此,事务所之间的博弈变成了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而降低审计成本的博奔。如果事务所以提高质量、节约时间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社会生产率发展的表现,是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如果事务所以省略审计程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必然影响到审计效果,最终也会困审计不充分而致使审计失败,这是社会生产率倒退的表现,是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当审计行业的竞争加剧,事务所间的博弈也便激烈的开始,表面上是大打价格战,实际上,有些事务所为了压缩成本,省略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使会计宴席的诚信也受到了威胁。目前,我国独立审计行业在制度与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在这一背景下,事务所为了保住现有的客户群,对客户的无理要求或多或少的采取了屈服的态度,在与客户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弱势,但是这种弱势在短期内为事务所带来了收入,于是围绕着会计报告,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虽然这种“默契”是短时间的,但是它使审计人员背离了执业道德,也损害了诚信价值。

结语

总之,企业发展要以诚信为本,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诚信作为基础,诚信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道德准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诚信问题逐渐表露出来,笔者对会计统计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会计审计应将诚信作为执业的基本,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会计审计工作者应该坚持诚信为本,科学发展观,重视诚信价值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事务所也必将会在监督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平衡健康发展方向,体现会计统计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延丽.公司治理对会计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2008.

[2] 杜洋.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新财经(理论版)》,2012,1.

[3] 杨京钟.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1.

[4] 姜红岩.试论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国经贸》,2011,18.

第3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本文还以琼民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加大造假成本,加强监管提出治理对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体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个方面。由于对每个理性的经济个体来说,其行为动机和目的,都是使自身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无论是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夏,还是美国的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能满足行为主体(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方某一方面的需要,能为其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我们称这部分经济利益为虚假信息的 “租”。上市公司会从提供虚假信息中受益,然而却不能独占这部分“租”。这是由于无论审计机构默认其造假行为还是与其串谋造假,都存在着要承担诚实执业之外的风险,这种额外风险使得审计机构必然会向上市公司要求额外的“回报”,因此存在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共同分割虚假会计信息的“租”的问题,两个主体之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利益冲突和对抗,从而产生博弈。本文依据博弈理论(Game Theory)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的两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约束下,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案。

1 博弈模型的建立

1•1  前提假设1)假设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均为理性的经济人,且均为非风险偏好型。2)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即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利益完全一致。3) 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具有完全信息,即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审计机构完全有能力检查出来,不存在能力、知识和经验的不足。4)只有当上市公司存在着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企图时,审计机构才有可能默认其造假行为,或与之串谋进行造假。当即上市公司准备诚实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时,审计机构不会主动要求造假。5)设W为外界约束,即为监管部门对造假查处的力度,包括发现的概率及处罚的力度。6)设A、B分别代表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7)设ΔG为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额外收益,即虚假会计信息的“租”。8)设ΔGm为上市公司支付给审计机构的虚假信息租,也即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9)设W为企业不诚实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审计机构诚实执业时,企业给审计机构的“惩罚”(比如解雇审计机构)所带来的负效用。10)设P为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且 0≤P≤1。11)设Ⅰ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给予上市公司的处罚。12)设F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的处罚。上述模型中,A表示上市公司,B表示审计机构。在终结点的支付向量中,括号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额外收益,第二个数字为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有两种,即(诚实)与(不诚实),而审计机构的战略选择有三种,即(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不诚实,不诚实)。

1•2 模型讨论此博弈树存在着三个均衡战略组合:(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和(不诚实,不诚实)。1)上市公司是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决于能否获得额外收益, 即(ΔG-ΔGm)(1-P)-IP>0时,便会有造假的冲动。且企业允许审计机构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ΔG-IP1-P(1)

令:ΔG*ml=ΔG-IP1-P,则此值为上市公司能给予审计机构好处的上限值;当ΔGm≥ΔG*ml时,上市公司不会选择造假,因为那样无利可图。 2)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前提条件是协助造假有诚实执业之外的额外回报,即:ΔGm(1-P)-FP>-W。此时,要求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FP-W1-P(2)

令ΔG*m2=FP-W1-P,即为当上市公司要求审计机构默认或与其合谋造假时,上市公司给审计机构向报酬的最低限值。低于此值,审计机构便会选择诚实执业,拒绝造假。因此,当ΔG*m1>ΔG*m2时,只要上市公司可以给予审计机构的利益的最大值大于审计机构要求利益的最小值时,博弈的最优战略组合为(不诚实,不诚实),此时,存在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的可能性。换言之:ΔG*m1- ΔG*m2=ΔG-IP1-P-FP-W1-P=ΔG-(1+F)P-W1-P(3)

如何

当(3)式值大于0时,便会有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力。此差值越大,合谋进行信息造假的动力便会越强;差值为0时,双方均无虚假信息披露的动力,从而(诚实,诚实)便为最优战略选择。1•3 模型的政策启示公式(3)得出,ΔG即虚假会计信息“租”的值不变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3)中第二项数值,来减少ΔG*m1-ΔG*m2的差,从而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第一,加大对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Ⅰ值;第二,加大对审计机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 F值;第三,加大对会计报告质量检查的力度,即增大虚假信息被发现的概率,表现(3)中的P值,增大IP值同时增大;第四,减小(3)中W值,使第二项变大。W值为当上市公司意欲进行会计造假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时,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惩罚”(如解雇等)带来的负效用。减小W值也就意味着减小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的控制力,增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即公司管理层自己聘请审计机构“监督”自己的行为,上市公司由于掌握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制定等权力,是审计人员的“衣食父母”,明显处于主动控制的地位,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审计机构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对上市公司做出让步,默认、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会计造假活动就成为可能。

2 模型检验由于琼民源事件已经有了一个“结局”,而银广夏、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事件尚在处理之中,因此,本文以琼民源事件为例对上述博弈模型进行检验:

2•1  琼民源事件梗概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在深交所上市(0508)。1994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1995年每股收益尚不足1厘,是一只名符其实的垃圾股。1995年报公布时(1996年4月30日)股价为3•65元。到1997年1月22日,琼民源率公布1996年年报,称其每股收益为 0•867元,比上年增长了962•33%,1996年实现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1290•68倍,资本公积金增加6•5亿元。同时,股价也从 1996年4月30日3•65元飚升至1997年1月22日的26•18元[1]。经监管部门查实:琼民源1996年年报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与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串谋捏造出来的,共计虚增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利用公司编造虚假利好消息,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非法操纵本公司股票,民源海南公司非法获利6551万元,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非法获利6630万元,中国证监会对此事件涉案人员已作处罚: 对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和判处有期徒型3年,判处原总会计师班文绍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处以警告、没收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分别罚款200万元;对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暂停签字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3年。如何

2•2 模型检验在模型检验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媒体和官方披露的琼民源事件资料有限,有必要做假设如下:(1)由于1995年—1997年间审计机构的具体收入数字尚无详尽的报道,因此,经咨询业内资深人士后作假设如下:如果审计机构诚实执业,其正常收益约为15万元,如果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其收益约为20万元。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给审计机构的信息租ΔGm=5万元。(2)如果上市公司有造假意图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上市公司将于第二年解雇该审计机构,这就意味着该审计机构将会永远失去上市公司这个客户,审计机构损失的将是一个永续年金,设市场利率为2%,则由于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的制裁而使审计机构遭受的损失为:W=15÷2%=750(万元)关于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可作如下假设:我国现有上市公司1100余家,在过去多年间累计对外提供的资产评估报告、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年报、中报、季度报告等会计信息资料约有2万份。据新华社报导,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抽查发现,总样本为32份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有23份严重失真,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金额达71•43亿元[2]。按此比例,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P=23÷32×100%=71•9%。截止2001 年底,我国共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案37例。其中1997年及之前仅有5例,1998年8例,1999年8例,2000年10例,2001年8例[3]。据以上资料,可推断目前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37÷(20000×71•9%)=0•26%也就是说,造假不被发现的概率为:1- P=1-0•26%=99•74%另外,琼民源会计造假的信息租ΔG可计算为:ΔG=上市公司额外收益+审计机构额外收益式中,上市公司额外收益=(股价增加值×流通股数)+非法获利可计算琼民源会计信息造假案中虚假会计信息的租为:ΔG=(26•18元/股-3•65元/股)×18742•35万股+6651万+5万=428921•14万元

可见,如果造假成功,琼民源公司与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额外收益是巨大的,即近43亿元人民币。琼民源会计造假被发现后,监管部门处罚为200万元。设经刑事处罚后,该马某和班某将不得再担任原来类似的职务,年薪原是5万和3万,损失也是年金,仍设市场利率2%,他们受处罚的损失现值=(5万+3 万)×(P/A,2%,20)=8×16•3514=130•81(万元)可计算Ⅰ值为(已知对其罚款200万元):Ⅰ=200万元+130•81万元=330•81万元设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为F:F=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对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如果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原本一年可承接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10笔,并设这10笔业务仅为中报和年报审计,且每笔业务诚实执业的收益均为15万元。并设每笔业务收益在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分配的比例约为7∶3,即这15万元审计费中会计师事务所收益为10•5万元,注册会计师个人所得为4•5万元。设该会计师每年只能进行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据前可知其年业务收入为9万元,并设其非上市公司业务一年所获得的收入为4万元,则在造假被发现之前,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年收入为13 万元。由于监管部门处罚给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损失(仍设利率2%):F= (15×10×0•7)÷12×6+13×(P/A,2%,3)=52•5+13×2•9410=90•73(万元)模型中的ΔG*m1-ΔG*m2值计算为:ΔG*m1-ΔG*m2=ΔG-(1+F)P-W1-P=428921•14-[(330•81+90•73)×0•26%-750]÷ (1-0•26%)=429671•99(万元)(这一数值远远大于0)可见,在现有环境约束下,要想杜绝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 监管部门公司治理相关政策在减少造假方面是无效的(需要修订)。这也就是我国继琼民源之后银广夏、麦科特等,美国继安然、世通公司后,会计造假行为仍层出不穷的原因。如何

本文建议: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其利用虚假消息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处以相当于其非法所得额3倍的罚款;由于公司退市而对股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对审计机构共谋造假处罚力度,一经发现信息披露造假,便吊销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师事务所的证券业务资格;审计机构的罚款应为非法所得的10倍;加大对公布会计信息的检查力度,即增加发现信息披露造假的概率。如上例,若将P提高到75%,则上述模型结果将不同,上述数据代入 ΔG*m1-ΔG*m2式为:ΔG*m1-ΔG*m2=428921•14-[(137729•8+5741•15)×75%-0]÷ (1-75%)=-1491•71万元<03

第4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 浙江富春江税务师事务所,浙江 杭州 311400)

摘 要:随着现阶段社会中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不断深入,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会计方面时常的信誉度已不高,一些会计人员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通过做假账来使自己获利,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先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着手,论述了在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应当如何加强诚信管理。

关键词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99-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胡茵(1971-),女,浙江富阳人,本科,会计中级、注册税务。研究方向:会计及税务。

诚信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也是行业执行任务的基础,是企业中每个会计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素质。但是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诚信审计在会计中的地位逐渐衰退,再加上信息时代下各种会计账务处理实现了网络化以,使得企业会计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会计行业在独立性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市场上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特殊的经济环境使得社会诚信缺失,特别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为企业会计舞弊带来了很大空间,企业的会计诚信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诚信管理,尽可能的弥补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的缺失。下面将从信息环境下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缺失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

1. 信息不对称以及诚信环境缺乏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在相关会计信息方面,相关的经营管理者处于一种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使相关的所有者处于一种较为劣势的地位。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经营权以及所有权的分析,使得在会计审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引发相关经营者选择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再加上缺乏良好的诚信环境,以及利益的驱使,使得会计审计中造假问题时有发生,而且一些会计人员由于道德缺失,使得相应的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不断上升。

2. 会计制度不完善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提升,企业会计操作已经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所实施的会计制度较为落后,致使会计审计诚信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下,要求相应的会计审计人员只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而对于其道德规范要求不多,使得会计审计诚信难以在相应的规范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不断涌现,企业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整体道德缺失。

3. 相应作业人员操作失误致使数据失真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对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当熟练的操作相应的会计软件。但是现阶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4.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是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会计审计作业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会计审计人员在从事相应的财务工作时,舞弊现象会时有发生,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诚信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相关建议

1. 实施相应的会计委派制度

实施相应的会计委派制度,从而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是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会计审计过程中,实施委派制度能够走出以往那种依附于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模式,从而提供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内部所有者能够更好的获取相应的会计信息,达到企业会计信息对称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当不断地完善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环境,建立健全相应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促使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道德意识的不断提升,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 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

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是解决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而要想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首先,在现阶段信息化的环境下,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信用档案,并据此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信息化的信用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奖惩力度,提高企业会计审计中的诚信意识,以及企业会计审计中整体的道德水平,促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能够不断的提升,使企业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其次,应当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公司管理机构,并且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准则,使企业内部从事会计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够依据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以及道德水平,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促使企业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 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随着现今社会会计信息化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在会计审计信息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国企业会计审计一直处于理论阶段,在相应的研究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中还未达到相应的标准与要求,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中会计审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所致,因此应当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中相应的电子数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审计和检查,加大企业会计审计软件的改善,对企业会计审计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相应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财务软件的操作水平,促使企业内部相关会计审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4. 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现在,会计监督并没有被绝大数人所人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所制定的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也不尽人意。因此,应当依据相应的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审计监督管理体系,加大企业会计审计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尽可能的提升企业会计审计信息质量,解决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实行相应的考核体系,要求相应的会计审计制度能够严格的执行,尽可能的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

三、结束语

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会计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定决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如果不能进行相应的诚信会计管理,必然会使企业会计信息出现滞后以及失真的状况,这样就会影响企业在未来社会中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企业加强会计审计诚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方燕.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J]. 商场现代化,2013,(3).

[2] 刘赫男.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之我见[J]. 中国市场,2014,(1).

[3] 任慧彬.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6).

[4] 李茂荣. 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研究[J]. 时代金融,2014,(1).

第5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一、注册会计师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一)诚信道德缺失加剧了注册会计师的非诚信行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诚信则是信用经济的基石。信用经济所要求的诚信不仅有个人品质意义的诚信,更主要的是作为商业原则的诚信,即商业诚信。因此,传统文化关于诚信的思想由于缺乏商品经济的熏陶和洗礼、缺乏市场经济的底蕴,所以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诚信的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道德缺失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道德标准错乱,例如,上市包装本来是违反诚信行为,但由于上市包装既能搞活部分国有企业,又不违反现行法律对诚信的规定,也不致遭受舆论的强烈谴责,同时还是一笔赚钱生意,所以注册会计师们乐此不疲;第二,价值取向扭曲。通过不法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取向扭曲的主要表现。现在,做假账已是普遍现象,似乎还有一个完整的“作业链”,既有上市公司造假需求,咨询机构的整体策划,又有银行和税务的配合,关联方的协同,某些政府官员的首肯和保护,还有律师的法律支援和媒体的炒作。在主要靠社会关系而不是靠执业能力吃饭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既“拿人钱财”就只得利用“技术创新”替人“消灾”了。

(二)审计的独立性遭到破坏。独立性是开展鉴证业务的前提条件。独立性表现为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可能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其自身或其事务所提供的审计业务,对其进行审核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在形式上由于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交往频繁,而且咨询又将给事务所带来一大笔收益,这将使注册会计师在独立的第三方眼里达到独立的要求。

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委托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委托关系,被审计人员即上市公司,其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管理层,它是委托人股东管理公司资产的“人”,而审计机构则是委托人即二者均是受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人”监督“人”的过程,是可以保证其公正性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公司治理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司的经营管理以总经理为代表,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虽非董事长也是董事会主要成员,这样使“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

二、注册会计师非诚信行为治理对策与建议

(一)遵守审计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道德教育。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标准。它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品德操行提出了基本标准,而且把独立性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要求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出具虚假、不实和带有误导性的审计报告。目前,在我国培养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研究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培养多样化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收费是按专业人才不同层次来区分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内部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获取收入的能力,所以在人事招聘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扩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专业人才扩展到多样化人才。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服务业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在技术上,由于在执业时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纯粹的技术判断无法适应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要求,无论是传统的审计业务,还是新兴的咨询项目,对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专业人才判断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能体现其潜在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信息技术、企业流程、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和公司融资。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谁拥有这些人才,就等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改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考资格要求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而在美国,注册会计师报考人员要求具备硕士水平。因此,应提高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建议要求报考者具有会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允许非会计专业本科学历者经过强制性培训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另外,还应加大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接近实务,并逐步向国际水准靠拢。

总之,诚信是水,企业(公司)是舟,水能载舟,亦能履舟。诚信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关键是它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就在中国会计界最早倡导了诚信理念,“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精神。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过我们的努力,相信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主要参考文献:

[1]金明伟.注册会计师诚信行为的成因与治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6.

[2]董红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4.2.

第6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为深入推进我局忠诚文化建设,激发全体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开展忠诚文化建设深化拓展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忠诚文化的教育功能、引领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努力打造一支党性修养强、业务能力突出、服务水平高、对外形象好的审计队伍,更好地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工作措施

围绕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审计事业及忠于家庭三个核心,从五方面深化拓展忠诚文化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党性修养

通过十精神、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开展建党92周年纪念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促进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面提升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1、学习理论知识。通过邀请市、区党校专家讲解“两会”、“十”会议精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基本理论水平。2、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纪念“七一”系列活动,通过参观纪念馆或宿北大战纪念馆,祭扫江上青、彭雪枫烈士陵园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言,学习先烈事迹,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党性,牢记宗旨意识。3、举办征文和演讲比赛。通过“忠诚履职,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主题征文,举行“今昔对比话发展”演讲比赛等活动,更加珍惜美好生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民本意识

1、深化结对帮扶。围绕“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切实转变作风,结对帮扶贫困户,每名审计人员一年至少走访四次,每人每年捐款捐物不少于1000元。针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个项目,注重加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鼓励帮扶对象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自立自强。2、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文明志愿服务和“16小时党支部”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强化民本思想。3、突出民生审计。密切关注民计、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对社保、卫生、教育、农业、住房、征地拆迁等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项资金的审计或审计调查,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审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开展学习培训、实践锤炼为主,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1、举办业务培训。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和单位内部理论讲坛,分批次安排人员参加审计署、省市审计机关组织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来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2、组织知识竞赛。通过开展审计知识问答比赛,来检验和巩固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3、开展项目评选。在全局开展优秀审计项目和规范化建设先进科室评选活动,增加各科室业务交流,促进相互学习,提高审计项目质量。4、开展文体健身活动。组织全体审计人员参加文体竞赛、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在娱乐生活和锻炼身体的同时,增进大家的集体观念和团结意识,增强审计人员归属感。

(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引导全体审计人员树立有先必争、有旗必扛的信心和勇气,逐步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氛围,实现我局在区目标考核和市审计系统目标考核中的升档进位。1、践行争先创优承诺兑诺活动。党员通过公开承诺、扎实践诺,用工作实绩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2、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狠抓审计质量,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大胆地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3、在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完善细化招商引资、信息宣传及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在招商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优等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引进1个亿元合同项目;AO实例和审计方法获省级、市级表彰20个以上;审计项目获市级优秀奖3个、省级以上优秀奖2个。

(五)塑造审计良好形象

1、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开展省级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从挂牌上岗、亮证执法做起,树立文明审计、依法审计的好形象。2、实施“亲情助审”。进行定期体检,关心审计人员的身体健康。对审计人员的家庭困难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全力化解审计人员的生活困扰,消除后顾之忧。通过审计人员家属座谈会、亲情活动等方式,增进审计人员的家庭和睦,争取他们给予审计人员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助推审计工作开展。3、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求实效。全面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和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固定廉政教育日、层层签订廉政承诺书、全面排查预防审计廉政风险点等措施,保证全体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八不准”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做到依法从审,廉洁执审,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中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宿城区审计局深化拓展忠诚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为深入推进忠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局办公室同署办公,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等相关事宜。

第7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本文还以琼民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加大造假成本,加强监管提出治理对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体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个方面。由于对每个理性的经济个体来说,其行为动机和目的,都是使自身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无论是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夏,还是美国的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能满足行为主体(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方某一方面的需要,能为其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我们称这部分经济利益为虚假信息的“租”。上市公司会从提供虚假信息中受益,然而却不能独占这部分“租”。这是由于无论审计机构默认其造假行为还是与其串谋造假,都存在着要承担诚实执业之外的风险,这种额外风险使得审计机构必然会向上市公司要求额外的“回报”,因此存在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共同分割虚假会计信息的“租”的问题,两个主体之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利益冲突和对抗,从而产生博弈。本文依据博弈理论(game theory)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的两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约束下,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案。

1 博弈模型的建立

1•1 前提假设1)假设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均为理性的经济人,且均为非风险偏好型。2)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即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利益完全一致。3)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具有完全信息,即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审计机构完全有能力检查出来,不存在能力、知识和经验的不足。4)只有当上市公司存在着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企图时,审计机构才有可能默认其造假行为,或与之串谋进行造假。当即上市公司准备诚实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时,审计机构不会主动要求造假。5)设w为外界约束,即为监管部门对造假查处的力度,包括发现的概率及处罚的力度。6)设a、b分别代表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7)设δg为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额外收益,即虚假会计信息的“租”。8)设δgm为上市公司支付给审计机构的虚假信息租,也即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9)设w为企业不诚实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审计机构诚实执业时,企业给审计机构的“惩罚”(比如解雇审计机构)所带来的负效用。10)设p为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且0≤p≤1。11)设ⅰ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给予上市公司的处罚。12)设f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的处罚。上述模型中,a表示上市公司,b表示审计机构。在终结点的支付向量中,括号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额外收益,第二个数字为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有两种,即(诚实)与(不诚实),而审计机构的战略选择有三种,即(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不诚实,不诚实)。

1•2 模型讨论此博弈树存在着三个均衡战略组合:(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和(不诚实,不诚实)。1)上市公司是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决于能否获得额外收益,即(δg-δgm)(1-p)-ip>0时,便会有造假的冲动。且企业允许审计机构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δg-ip1-p(1)

令:δg*ml=δg-ip1-p,则此值为上市公司能给予审计机构好处的上限值;当δgm≥δg*ml时,上市公司不会选择造假,因为那样无利可图。2)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前提条件是协助造假有诚实执业之外的额外回报,即:δgm(1-p)-fp>-w。此时,要求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fp-w1-p(2)

令δg*m2=fp-w1-p,即为当上市公司要求审计机构默认或与其合谋造假时,上市公司给审计机构向报酬的最低限值。低于此值,审计机构便会选择诚实执业,拒绝造假。因此,当δg*m1>δg*m2时,只要上市公司可以给予审计机构的利益的最大值大于审计机构要求利益的最小值时,博弈的最优战略组合为(不诚实,不诚实),此时,存在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的可能性。换言之:δg*m1-δg*m2=δg-ip1-p-fp-w1-p=δg-(1+f)p-w1-p(3)

当(3)式值大于0时,便会有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力。此差值越大,合谋进行信息造假的动力便会越强;差值为0时,双方均无虚假信息披露的动力,从而(诚实,诚实)便为最优战略选择。1•3 模型的政策启示公式(3)得出,δg即虚假会计信息“租”的值不变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3)中第二项数值,来减少δg*m1-δg*m2的差,从而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第一,加大对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ⅰ值;第二,加大对审计机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f值;第三,加大对会计报告质量检查的力度,即增大虚假信息被发现的概率,表现(3)中的p值,增大ip值同时增大;第四,减小(3)中w值,使第二项变大。w值为当上市公司意欲进行会计造假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时,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惩罚”(如解雇等)带来的负效用。减小w值也就意味着减小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的控制力,增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即公司管理层自己聘请审计机构“监督”自己的行为,上市公司由于掌握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制定等权力,是审计人员的“衣食父母”,明显处于主动控制的地位,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审计机构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对上市公司做出让步,默认、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会计造假活动就成为可能。

2 模型检验由于琼民源事件已经有了一个“结局”,而银广夏、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事件尚在处理之中,因此,本文以琼民源事件为例对上述博弈模型进行检验:

2•1 琼民源事件梗概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在深交所上市(0508)。1994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1995年每股收益尚不足1厘,是一只名符其实的垃圾股。1995年报公布时(1996年4月30日)股价为3•65元。到1997年1月22日,琼民源率公布1996年年报,称其每股收益为0•867元,比上年增长了962•33%,1996年实现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1290•68倍,资本公积金增加6•5亿元。同时,股价也从1996年4月30日3•65元飚升至1997年1月22日的26•18元[1]。经监管部门查实:琼民源1996年年报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与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串谋捏造出来的,共计虚增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利用公司编造虚假利好消息,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非法操纵本公司股票,民源海南公司非法获利6551万元,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非法获利6630万元,中国证监会对此事件涉案人员已作处罚:对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和判处有期徒型3年,判处原总会计师班文绍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处以警告、没收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分别罚款200万元;对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暂停签字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3年。

2•2 模型检验在模型检验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媒体和官方披露的琼民源事件资料有限,有必要做假设如下:(1)由于1995年—1997年间审计机构的具体收入数字尚无详尽的报道,因此,经咨询业内资深人士后作假设如下:如果审计机构诚实执业,其正常收益约为15万元,如果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其收益约为20万元。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给审计机构的信息租δgm=5万元。(2)如果上市公司有造假意图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上市公司将于第二年解雇该审计机构,这就意味着该审计机构将会永远失去上市公司这个客户,审计机构损失的将是一个永续年金,设市场利率为2%,则由于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的制裁而使审计机构遭受的损失为:w=15÷2%=750(万元)关于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可作如下假设:我国现有上市公司1100余家,在过去多年间累计对外提供的资产评估报告、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年报、中报、季度报告等会计信息资料约有2万份。据新华社报导,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抽查发现,总样本为32份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有23份严重失真,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金额达71•43亿元[2]。按此比例,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p=23÷32×100%=71•9%。截止2001年底,我国共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案37例。其中1997年及之前仅有5例,1998年8例,1999年8例,2000年10例,2001年8例[3]。据以上资料,可推断目前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37÷(20000×71•9%)=0•26%也就是说,造假不被发现的概率为:1-p=1-0•26%=99•74%另外,琼民源会计造假的信息租δg可计算为:δg=上市公司额外收益+审计机构额外收益式中,上市公司额外收益=(股价增加值×流通股数)+非法获利可计算琼民源会计信息造假案中虚假会计信息的租为:δg=(26•18元/股-3•65元/股)×18742•35万股+6651万+5万=428921•14万元

可见,如果造假成功,琼民源公司与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额外收益是巨大的,即近43亿元人民币。琼民源会计造假被发现后,监管部门处罚为200万元。设经刑事处罚后,该马某和班某将不得再担任原来类似的职务,年薪原是5万和3万,损失也是年金,仍设市场利率2%,他们受处罚的损失现值=(5万+3万)×(p/a,2%,20)=8×16•3514=130•81(万元)可计算ⅰ值为(已知对其罚款200万元):ⅰ=200万元+130•81万元=330•81万元设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为f:f=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对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如果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原本一年可承接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10笔,并设这10笔业务仅为中报和年报审计,且每笔业务诚实执业的收益均为15万元。并设每笔业务收益在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分配的比例约为7∶3,即这15万元审计费中会计师事务所收益为10•5万元,注册会计师个人所得为4•5万元。设该会计师每年只能进行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据前可知其年业务收入为9万元,并设其非上市公司业务一年所获得的收入为4万元,则在造假被发现之前,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年收入为13万元。由于监管部门处罚给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损失(仍设利率2%):f=(15×10×0•7)÷12×6+13×(p/a,2%,3)=52•5+13×2•9410=90•73(万元)模型中的δg*m1-δg*m2值计算为:δg*m1-δg*m2=δg-(1+f)p-w1-p=428921•14-[(330•81+90•73)×0•26%-750]÷(1-0•26%)=429671•99(万元)(这一数值远远大于0)可见,在现有环境约束下,要想杜绝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监管部门公司治理相关政策在减少造假方面是无效的(需要修订)。这也就是我国继琼民源之后银广夏、麦科特等,美国继安然、世通公司后,会计造假行为仍层出不穷的原因。

本文建议: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其利用虚假消息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处以相当于其非法所得额3倍的罚款;由于公司退市而对股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对审计机构共谋造假处罚力度,一经发现信息披露造假,便吊销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师事务所的证券业务资格;审计机构的罚款应为非法所得的10倍;加大对公布会计信息的检查力度,即增加发现信息披露造假的概率。如上例,若将p提高到75%,则上述模型结果将不同,上述数据代入δg*m1-δg*m2式为:δg*m1-δg*m2=428921•14-[(137729•8+5741•15)×75%-0]÷(1-75%)=-1491•71万元<03

第8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四) 虚增在建工程科目

庆丰公司对2014年的中期报表做了较大调整。比较该公司2014年中期报表中在建工程调整前后的数据, 可以发现:庆丰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金额存在很大的变动, 由真实的201.20万元增加到4201.20万元, 虚增额达到4000万元, 这一调整前后, 其保持了利润的基本一致。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 内部动因

1. 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庆丰公司自成立以来, 一直将做承担责任的诚信企业, 让社会放心的理念作为企业立身根本, 但是面临巨大的诱惑的时候, 公司的高管只有造假来满足业绩。2013年以后公司的业绩开始下滑, 但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高利润, 高销售, 来圈得大量资金, 提升企业价值, 扩大企业知名度, 庆丰进行了财务造假。

2. 内部控制环境差。

在庆丰公司的内部, 董事长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执行权以及监督权, 这就使得公司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庆丰公司的董事会有9名成员, 3个监事会的成员, 还有8名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从2013年的年报来看, 虽然庆丰公司一共召开了6次董事会, 3名有经验的独立董事也都到场了, 但是他们从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 或者是有异议的意见。

(二) 外部原因

1. 外部监审存在不严谨。

在这起财务造假案中, 作为庆丰公司年度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是不能推脱责任的。从本案的分析, 以及相关的年报来看, 从2011~2013年, 庆丰公司一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的失真, 可是, 作为审计部门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 却一直给与的是无保留意见, 完全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2. 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已经有一些法律法规对会计诚信进行了规范,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针对诚信制定一套相对应的法律体系。这就会给有些企业可乘之机, 因为法律法规比较薄弱, 很多细节方面都不能涉及到, 造假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3. 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意识淡薄。

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还是停留在放纵的阶段。因为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存在, 他们也并不遵守, 还帮助一些企业违法, 例如说, 制作假的会计凭证, 编制不真实的会计报表。这种情况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庆丰公司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 完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

我国针对会计诚信的治理, 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企业开机制度》等, 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还是有一些财务造假者利用会计法规上面的漏洞来进行违规操作。所以, 若是想要杜绝会计信息失实的现象的话, 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并且完善相应的会计法规准则。

(二)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在当今社会, 很多企业都存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不统一的现象, 企业的所有者将权力委托给人, 让他们代为管理, 主导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者需要定期向董事会提交财务报告, 以及相关分析的文件, 董事会就会由此来对管理者进行评估, 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评价体制有利于激励全公司员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为公司完成更出色的工作, 促进企业健康全面的发展。但是, 有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管理者为了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不惜对财务进行造假, 对董事会提供一份完美的答卷。所以, 在公司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时, 要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

(三) 加大处罚力度

1. 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追究。

当前很多公司造假的手段就是申请一个挂牌公司, 然后再通过这个公司进行财务的运转, 这是要严厉制止的, 对造假单位及单位的负责人必须处以经济处罚或者是刑事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 一定要加大处罚的力度, 使他利用挂牌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远远不够支付他所付出的代价。

2. 加大对审计机构的处罚力度。

会计师事务所是对公司进行审计, 对公司的各类财务报表进行把关的机构。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成员注册会计师, 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能够独立、公平的为公司出具财务审计的报告。进行年终审计时一定要准确、据实。此外, 我国还应该建立全国的电子信用档案。对于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一定要在他的档案上记录。严重的话, 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并终身禁止。

(四)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每个企业都是需要内部控制的,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 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也监督了公司内部的运行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内部控制中, 内部审计是最重要的, 它相当于对内部控制已经检查过的进行第二次的检查和第二次的控制。在公司的内部一定要设置专门的审计的部门, 定期的对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审查, 尽可能的减小发生违法乱纪的可能性。对于审计部门的人员组成, 一定要选择不相容职务的, 这样才能相互制衡, 不会产生包庇的行为。

(五)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在各级会计专业的所修课程中, 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作为重点, 这样才能让大家足够重视会计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 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增强道德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工作了的, 再教育是以培训为主, 他们也需要自主学习相关的书籍。

四、结论

本文以庆丰公司为例讨论了会计诚信的现状, 根据公司会计诚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建立公司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建议, 以期对公司治理以及会计诚信制度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桂德军.会计诚信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许爽.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引发的会计诚信思考[D].首都经贸大学, 2013.

[3]陈圆.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J].时代金融, 2016 (12) .

[4]孟晓雪, 李云宏.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分析[J].现代商业, 2018 (02) .

[5]郭超.论会计诚信道德建设教育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 2016 (13) .

[6]张芹芹.会计伦理的核心价值及其伦理环境建设[D].浙江财经学院, 2012.

[7]岳春玲, 刘德培.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J].现代营销, 2016 (11) .

[8]于欢.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 2013.

第9篇:审计诚信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诚信 会计诚信危机 做假账 博弈均衡

朱镕基同志在第16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开幕式演讲中郑重提到,“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总理的话再次将我们引入了“会计诚信”这个沉重的话题,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充斥了大众传媒,诚信沦丧的破坏性甚至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两年前堂堂大国总理题写了“不做假账”四个字作为对会计人员的苦心告诫 ,殷殷之情使我们倍感重建会计诚信任重道远。而今,日趋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几乎成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甚至平民百姓都能就此发表几句评论。即便如此,人们依旧对这个熟知的话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试图对一些流行的谬误进行辨析。

误区一:会计诚信危机是因会计人员道德低下造成的

毫无疑问,“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会计诚信危机显然是由会计人员的违规会计行为造成的,除去因有限理性导致的会计失误外,违规会计行为几乎都是故意的。故意的违规当然是不道德的体现,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断会计诚信危机是由会计人员道德低下铸就的。退一步看,即便会计诚信危机与会计人员道德低下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尽可采用某些人所说的“乱世用重典”根除之。

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以曾经为国人广为关注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为例,死刑这般“重典”似乎也没有吓住不法者。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足以让某些人不惜冒上断头台的危险,这是马克思的真理。会计诚信危机会与此类似吗,这要看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否与之有相似性。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做假账也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利益驱动本身是什么姑且不论。若从成本方面考虑,对会计人员而言,做假账无论是智力投入还是精神压力投入都较正常记账大。按照理性原则,如果做假账不能带来收益,大概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做。换言之,做假账和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动机一样,都是为了追逐超额利润。

既然做假账更多的涉及到了经济利益关系,我们就不能简单的把会计诚信危机归因于会计人员道德低下。

误区二:会计诚信就是会计人员的诚信

看到虚假的财务报告,切齿痛恨会计人员实为本末倒置。实际上,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会计人员。对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进行分析,假定M公司有两个会计人员A和B,如果A愿意顺从M做假账,B拒绝,A额外获益(r),B无所得(0);反之,B额外获益(r),A无所得(0);若A、B都坚持原则,M辞退A、B,选择其它会计人员;A、B都顺从M做假账,A、B各获得收益r1,r2.这是一个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对A而言,无论B采取何种策略,“做假账”都是A的最优策略;同样,对B而言,无论A采取何种策略,“做假账”都是B的最优策略。因此,A、B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做假账,做假账)。如果不考虑会计人员因贪污而主动做假账的极少情况,从该博弈也可看出会计人员在做假时,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傀儡”的作用,这也可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我国在1999年修订《会计法》中规定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会计人员经手制造了会计诚信危机,但他们只是制造危机的被动参与者。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另一个角色——公司负责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替代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政策时行使估计和判断。根据信号发送理论,会计报表实质上体现的是公司负责人进行估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 ;尤其是对于象我国这类“制度基础型”会计法规体系国家,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由此我们也可得出会计诚信并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诚信,在更大的程度上,它是单位负责人的诚信。

误区三:不发达的资本市场是酿就会计诚信危机的环境驱动

“第一蓝筹股”银广夏谎言被揭、刘姝威与蓝田股份的纠葛,以及过去了的红光案、琼民源案、深圳原野案、郑百文案,一幕幕闹剧使得上市公司会计诚信这一话题历久弥新。中国目前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们误以为不发达的资本市场酿就了危机的环境驱动。这一点在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中就有所体现,2001年1月中国证监会联合财政部了《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金融类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临时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应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提供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并于5月23日正式向国际五大事务所 发放了为期一年的临时许可证。同年12月底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要求凡是上市公司寻求融资的,都要求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准则进行补充审计。

证监会这些规定的本意是对不良环境驱动做出矫正,它们都是在“安然丑闻”揭晓之前做出的。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合理与否不值得一驳。的确,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但以此为理由试图通过申请“外援”来解决会计诚信危机终将难如所愿。当今世界上美国的资本市场最有效,然而美国的会计诚信未必最好。黄世忠等人研究后发现,美国当今的会计诚信危机丝毫不逊于我国。近来美国连续发生的财务舞弊案如安然公司案、世通公司案、莱得艾德公司案、施乐公司案就可作为例证。

美国和中国作为资本市场发达和不发达的代表性国家,同时存在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足以说明危机的产生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并不必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