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精选(九篇)

旅游景区管理

第1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第一条 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 告的权利。

第七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 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 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二)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开山、开荒、采石、开矿、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二)设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受理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三)公开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对旅游者进行欺诈、勒索、胁迫或误导;

(四)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

(五)对具有危险性的场所或项目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它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低碳旅游包含两个基本含义是作为一种旅游消费观念,它倡导人们在旅游时,时时刻刻、处处都应该坚持低碳环保;二是作为一项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坚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整个旅游行业内进行低碳旅游行为,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低碳管理”是一种以低碳为准则和目标的新型管理方式,它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管理将贯穿整个旅游行为的全过程。旅游景区低碳管理对创建和谐社会、绿色社会、文明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镇江“三山”景区低碳旅游管理现状

(一)“三山”旅游发展现状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镇江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三山”风景区即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屹立,风景秀丽壮观,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金山以绮丽著名,山上江天大禅寺依山而造,殿堂楼台层层相接,远望只见寺庙不见山,素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焦山位于长江中,山水天成,古朴幽雅,山中碑林石刻,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涵丰富,被誉为“书法之山”。固山以险峻著称,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主峰滨临大江,山势险固,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特色。这些年来,镇江先后投入巨资对著名的“三山”景区进行整治、充实、完善。

(二)景区低碳管理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镇江景区在低碳管理方面存在游客缺乏低碳旅游意识、景区能源使用不环保、景区智能化发展步伐缓慢等问题。201年3月中旬,笔者几人带着调查问卷走访了镇江“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旅游景区,对游客及景区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整理以及结果分析,发现镇江景区低碳旅游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游客缺乏低碳旅游意识,低碳旅游习惯急需养成。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有很多的游客是驾驶私家车抵达旅游景区,部分是乘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少部分人是驾驶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抵达旅游景区。同时,游客在游览时也制造了不少垃圾,比如一次性餐具,食品的真空包装袋等,很多游客不能自觉进行垃圾的清理。有部分游客虽然有低碳环保的意识,但认为人之力太过薄弱,对整体起不了作用。有些游客在遇到发生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不加以阻止,有的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景区能源使用不环保,奢华、浪费之风严重。景区的建筑采用的是普通材料,而不是节能环保的绿色材料。景区现如今还是采用传统的能源消耗模式,这些能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景区在降低碳消耗方面的工作欠缺,景区需在内部建设规划上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推动低碳旅游进程的有利因素。

3.景区智能化发展步伐缓慢,低碳道路坎坷。景区在景点讲解方面主要采用人工讲解,为游客提供的是一般的景区游览纸质地图,而非智能化的导航指引。景区进行低碳转型需要高新技术,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本大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景区在进行低碳转型期间举步维艰。

三、镇江“三山”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对策分析

(一)增强游客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旅游行为

1.倡导低碳旅游。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对低碳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旅游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树立低碳旅游的意识,尽量减少个人不必要的碳排放量,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要求自己做到绿色旅游,更要在遇到不文明行为发生时,及时阻止,并宣传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每个游客都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做一名合格的“低碳旅游者”。

2.健康绿色饮食。作为景区内的饭店、餐馆等要尽可能采用当地食材,避免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碳的排放,选择绿色有机食品,杜绝激素类食品[3]。在用水用电方面,要坚持节约环保的原则,珍惜水电资源。饭店、餐馆在经营过程中药汪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创建低碳环保型企业。作为游客,在就餐时要尽量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游客可以自备餐具。游客切忌乱丢垃圾,浪费食物,就餐结束后可以使用环保塑料袋进行食物的打包等。游客应该尽可能的自带饮用水,少买或不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

3.及时清理垃圾。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系列的垃圾,而这些垃圾恰恰占据景区垃圾的大部分比重。因此,游客必须及时做好个人垃圾的清理工作。游客可以自带垃圾袋进入景区,将自己的垃圾及时清理回收,或是将垃圾丢进景区内的垃圾桶内。如今,景区内拥有分类环保垃圾箱(可回收资源与不可回收资源),但是游客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资源的分类标准不是很清楚,往往都是随便放置。景区可以在垃圾箱的箱体对应位置上标识投放物的具体名称或对应图案,通过形象明确的说明指示来引导游客树立生态环保,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

4.文明旅游。景区内很多树上都可以看见“某某到此一游”的刻痕,破坏了景区内的生态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崇尚文明风尚,做到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不乱刻乱画,不随便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游客还可以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二)景区合理管理,创建低碳景区

1.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低碳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可实施的、有效率的发展规划才能保证低碳旅游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法规,只有这样,低碳旅游才能真正的落实。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低碳景区建设的关键,国家可以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快旅游景区低碳建设的步伐。同时,国家应该在着眼于景区低碳建设的同时,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相关产业的低碳建设,如酒店餐饮业、汽车租赁公司、旅行社等。国家相关部门对景区进行低碳建设的评价标准应设置的更加细致具体,国家相应的可以对一些在低碳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景区进行处罚,甚至勒令其整改。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在景区进行低碳改造的过程中做好监督和把关工作。

2.景区智能化。为了对一些非低碳行为进行及时的阻止和弥补,景区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监控网络系统,可以通过游客中心的电子大屏幕监控旅游景区的各个景点和主要路段,以实现景区的低碳发展。为了避免纸质地图的浪费和随意丢弃,景区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在景区内设置电子导航屏,游客可以自行在屏幕上操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到达旅游目的地的线路。为了缓解导游员的讲解压力和引导低碳旅游,景区可以使用电子导游讲解代替一部分的导游员。游客可以自由游览,在游览的同时又能时时听到讲解,使心情更加放松,避免了之前跟随导游员游览线路的固定性和游览过程的单一性。游客可以随时选择昕或不听,给予游客更多的自。电子导游这种独特的讲解方式不仅能为低碳景区的建设做出贡献,而且将会进~步提升景区的讲解品位和管理。

3.加强对“三山”的内部管理。景区在建设改造过程中要使用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在日常运行中采用低消耗的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坚持低碳管理。景区应提倡低碳交通,景区内禁止机动车进入。与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三山”低碳旅游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的管理,相关政策的落实,各项工作的开展,低碳理念的传播与督促,其“瓶颈”无疑是在工作人员这一块。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工作人员有很强的“低碳”意识。有很多工作人员对低碳旅游的发展有独特的提案,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有相关的实施方案,但大多都没有落到实处,原因是内部的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对“三山”的内部管理是发展“三山”低碳旅游的重点之一。建立独立部门,主管低碳旅游发展这一块,其下建立一个系统的工作组织,分工明确,各个部门分别负责低碳旅游的不同环节。加强内部管理使其发展更有效率,有利于加快低碳旅游的发展步伐。

第3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体验分散经营体验营销矛盾凤凰

自1997年湖南省分别以委托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方式转让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景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300个景区(点)以不同的方式转让了经营权。经营权转让后的经营管理效果好坏参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与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就旅游景区的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加以探讨。

旅游体验的内涵

旅游者开始旅游时,便开始了一段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通过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知识,并因获得愉悦而满足其旅游需要。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谢彦君教授明确提出过“旅游现象的硬核是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体验过程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旅游体验的衡量直接涉及到旅游者的主观判断、旅游者主观价值认识等心理学范畴问题,一般采用主观变量予以测量,在最概括的层次上,本文可以用几个主观指标来衡量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即满足感、淡漠感和失望感。

旅游景区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的矛盾及产生原因

矛盾表现

在市场经条件下,全国各地一些著名景区出让经营权的行动表明市场经济的资本规律正在发挥作用,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对传统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越来越受到投资商的垂爱。自主经营一方面为景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一些经营方法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二者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以湘西凤凰景区为例,凤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小小城镇却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例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吊脚楼、杨家祠堂等,处处弥漫着古香古色的气息。然而在经营权转让前其经营状况却不尽人意,自从经营权转让后,经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不但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而且也带动了凤凰一带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其旅游体验,却并不尽如人意。举例来说,该地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凤凰的经营者2005年夏秋季实施通票制,也就是说,游城内六个主要景点门票价为80元,各个景点不再单独卖票,为了测评旅游者对凤凰经营权转让后夏季实施通票制的经营策略的旅游体验,笔者于2005年8月20日专门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简单设计了一份问卷,继而对旅游者的体验程度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为91.5%。经分析得出:98.5%的散客对通票制不满意,甚至很失望,他们大多认为因为时间或金钱关系来这里只想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如一代文豪沈从文故居、泛舟沱江欣赏古香古色吊脚楼等,而不必买全票;36.4%的随团游客表示满意,25%的随团游客表示无所谓,38.6%的随团游客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时间关系,往往规定的景点游不完。可以看出,旅游者对该地实施通票制的旅游体验的淡漠感和失望感占据主流地位,旅游景区个体经营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原因分析

景区分散经营者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转让景区经营权后各自的利益要求不同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旅游资源本身的原因旅游资源是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它具有其他各种资源的一些共性,更具有它自己的特性。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它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特征,社会和文化因素又是这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了其特有的经济特征。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旅游资源具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征。例如,旅游资源具有不可转移性特征,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功能都是独有的,不可复制,也不能移动,如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是不能仿造的;沈从文故居与熊希龄故居不可转移;沱江与吊脚楼组成的意境不可转移;幽深碧蓝的天山天池,同其周围的雪山、绿树的组合,更使其具有不可移动性。当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并被出售时,同样具有不可转移性,在异地创制或生产的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本体相比在价值上一般都要大打折扣,这是由模仿的性质和能力决定的。正是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特征往往造成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为个体经营者进行垄断经营提供了前提。

景区个体经营者的原因分散经营者进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承包或租赁期内获取最大利润。许多个体经营者制定的相关措施缺乏长期战略眼光,更多地只是追求短期效益,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转移性特征进行垄断经营,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夏秋季对凤凰而言正是旅游旺季,实施通票制对于那些向往凤凰而来旅游的游客,纵然许多游客(尤其是散客)对通票制不满意,但既然远道而来肯定要观赏几处较为典型的景点,这样一来经营者无形之中增加了经济收入,符合经营目的。

旅游者个体的原因中国有句俗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但是在当今世界,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各地旅行、游览,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在进行着某种旅游体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众多的人四处奔波,千里跋涉,外出旅游呢?许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从种类繁多的旅游动机来解释。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泊特•麦金托什和沙肯特•格普特提出旅游的4类动机,即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的动机、交际的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等,心理学家利奥得也列举了好奇心、运动、娱乐、宗教、宗教、公(商)务、探亲访友及寻根、自我炫耀等八种旅游动机,等等。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各种旅游动机,旅游体验的满足与否是决定一个旅游者是不是满怀愉悦回到家中的决定性因素,而时间和金钱是制约当代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散客而言更是如此),旅游者的时间和金钱只有真正得到旅游经营者的尊重,令旅游者感到满足的旅游体验才能实现。

解决景区个体经营者与旅游体验之间矛盾的措施

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景区经营者转变营销观念

作为景区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树立“旅游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的观念,把旅游者的满意与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败的主要尺度。现如今,人类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营销是指从生活和情境出发,塑造感官,感情体验与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或培养顾客忠诚度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例如白沙集团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万宝路的万宝路精神等无不设身处地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体验”的方式打动消费者。体验营销吸收了感情营销、文化营销的成份,同时又是结合体验经济时代新的消费文化的创新,丰富了体验的内涵。把顾客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包括情绪体验、感情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成就体验(生活方式体验)、遁世体验、氛围体验等。体验营销对景区经营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经营战略上制定体验营销战略、不断进行体验营销业务的创新,充分利用旅游者的感官体验、情绪体验等来打动旅游者,例如在门票购买上,不管是旺季还是淡季,完全可以灵活的制定,不管是针对随团游客还是散客,由游客根据自己的时间、金钱来定,禁止强买强卖的行为,尽力让旅游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使其旅游体验获取最大的满足。

加强监督与管理

为了保证景区经营权转让后能健康发展,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使景区(点)经营权转让后实现政府、获得经营权的企业、景区(点)所在的社区及其他相关利益实现帕累托最优,使作为自主经营的企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合法经营,使具有监督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地方政府、社区居民以及相关部门实现在保护景区(点)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正式与非正式监督力量和监督管理职能,保证旅游景区(点)的经营权转让模式的成效,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要,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景区(点)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第4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忻州市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294处,其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部级森林公园4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初步形成了以五台山为龙头的五大旅游景区。

2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压力

虽然近年来忻州市旅游景区未发生亡人火灾,但笔者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其消防安全管理形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耐火等级低

忻州多数旅游景区的建筑为砖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初期扑救不及时,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承重构件将失去承重作用,势必会造成整幢建筑烧损、烧毁和坍塌,还有部分建筑室内散热差,温度升高快,容易引起轰然,扑救相当困难。受当时建筑艺术等局限性的影响,多数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建筑物之间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有些建筑物甚至紧密相连,一旦发生火灾,毗连的建筑会很快形成大面积的燃烧。

2.2各类致灾因素多

部分景区内饭店、居民客栈、副食品商店等各类营业性场所数量过多,电炉、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设备大量使用,用电负荷大,加上大部分居民电线等线路均直接铺设在建筑的梁、柱上,无穿管等保护措施,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另外,部分寺庙古建筑普遍存在点油灯、点蜡烛、点香等宗教活动用火,寺庙殿堂内存放着大量香烛、蜡油等易燃物品,火灾荷载大。

2.3消防基础设施差

虽然大部分旅游景区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应急照明灯、消防安全标志,但仍然达不到基本的逃生自救条件,对于大面积的木结构建筑群,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有部分场所虽然安装了简易报警、简易喷淋系统,但受梁、柱及自身结构的影响,火灾探测报警装置误报率高,作用不明显。

2.4发生火灾后扑救难

部分寺庙远离消防队站,自身消防力量缺少,一旦发生火灾,得不到及时扑救。例如五台山风景区古建筑群内多数道路曲折狭窄,车辆无法进入,即使车辆能勉强通行,也不能采用运水供水的方式扑救火灾。此外,由于处于低温严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达到-38℃,天然水源封冻,灭火用水严重短缺。

2.5发生火灾后疏散难

五台山作为国家5A级旅游场所和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游客和信徒众多,景区内人员经常处于集中高峰期,大于场所实际容力。同时,由于建筑自身年代久远,疏散通道数量设置先天不足,疏散能力较差,加之建筑内缺乏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和专业的引导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木质构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游客对旅游环境相对比较陌生,在危急的时候容易因不熟悉环境而导致踩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2.6景区管理部门消防意识尚淡薄

部分景区管理部门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材配备、维护不到位,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流于形式,无形之中给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景区内部分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消防安全,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用火用电不注意安全,人为增加了景区火灾的危险性。

3加强忻州市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建议

3.1通过规划落实宏观的保护措施

将旅游景区消防安全保护纳入城市、城镇建设和改造的总体规划,结合对景区的开发利用,充分考虑和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改造已经列入保护和已经开发使用景区四周及内部的道路、水源等公共消防措施。以五台山风景区等一些禁止机动车进入的古建筑保护区为例,应设置可控制的活动式护栏或防护桩,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能顺利进入景区内扑救。另外,要加快古建筑内室内消火栓建设,依水而建的古建筑应在便于消防车停靠的地点增设消防取水码头,并设置明显标志,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针对五台山冬季低温严寒的实际情况,设置消防水鹤,保证消防用水。

3.2提高建筑构件的防火性能

景区内耐火等级低于三级的建筑场所应在柱、梁柱、檀、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的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以降低木材表面的燃烧性能,阻滞火灾迅速蔓延。在扩建、改建和维修建筑时,尽量使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

3.3加强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配备

在消防供水管道不能到达或无法安装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内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消防水龙、灭火器。在不影响原有建筑结构完整性和艺术性的前提下,选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装置,并结合古建筑的特点安装、调配市政消防设施。五台山风景区等古建筑场所应配置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配备扑救古建筑火灾的高效、环保消防装备和新型灭火药剂。同时,对于地形复杂、大型消防车辆无法达到的庙宇、建筑,应配置轻型或微型消防车、消防摩托、手抬机动泵;对于部分地势高、供水困难的庙宇、建筑,应设置消防水池。芦芽山风景区、驼梁风景区、雁门关景区等易发山林火灾的景区,应配置全地形消防车和山岳救援装备。

3.4加强重点消防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对于景区内的饭店、酒吧、居民客栈等场所,要制订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和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并加强对消防设施器材、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的维修保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结合“三老”整改所有室内线路,穿管铺设,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3.5严格落实用火审批手续

宗教活动场所确需使用明火时,必须依法办理用火审批手续,并尽可能地在指定的露天场地用火。举办大型活动必须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报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后方准进行。在寺庙举行大型活动时,消防部门应派人和消防车对重点部位死看死守,防止火灾发生。

3.6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5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物旅游景区 游客管理 措施

文物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游览观赏的主要空间载体。它以历史文化遗物、遗迹为主要特色,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放松娱乐、探索求知等多方面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在旅游旺季,文物旅游景区大都呈现人满为患的景象。由于不少文物旅游景区忽视了游客管理,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如文物破坏、环境污染、旅游资源负荷度加重等等,给文物旅游景区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必须把景区游客管理作为文物旅游景区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游客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游客管理是文物旅游景区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景区内游客的接纳量、旅游过程感受、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实现景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游客管理是维护文物旅游景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它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游客因不文明和不合理行为造成的对景区的破坏,从而构建优良的旅游文化气氛,促进景区管理目标的实现。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游客管理包括对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影响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1]此外,“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游客管理的目的也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一是减小对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2]

二、文物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主要问题

纵观我国大部分文物旅游景区,或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游客管理,或缺乏对旅游景区综合规划及治理。虽然部分旅游景区重视游客管理,但管理手段偏重硬性措施,加之不少景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等原因,目前我国文物旅游景区在游客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全面专业的游客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文物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方法多是从保护文物、景区旅游建设等方面出发,而没有专业的游客管理机制,所以景区管理者的游客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游客管理的运行机制需要及时进入设立阶段。

2.对游客管理的人性化不够全面

在多数文物旅游景区发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时候,当地景区管理者大都会采用硬性化手段进行处理,缺乏合理的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此外,随着汽车的普及,很多游客选择自驾游,但一旦进入景区内发现很少有停车场地,在寻找车位时存在着很大困难。

3.游客对文物资源的不良影响

对于文物旅游景区来说,文物资源是景区存在的前提。像石碑、桥梁、亭庙等文物景观,易受到交通共振、环境污染、人群噪声及呼出气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文物景观来说,其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直接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细菌含量的增多,而这些因素与游人数量是直接相关的”。[3]

4.游览旺季时的应急机制不健全

根据当前实际,旅游旺季时不少著名的文物旅游景区客流量都能轻松突破景区最优接待量,甚至一些景区旅游人数严重超过了当日最大接待量。上述情况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我们知道游客数量的增长超过景区自身承载能力时,将很容易对景区生态环境、旅游设施、美誉度等方面产生极大的破坏。由于多数景区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加之旅游旺季时,客流量的快速集中也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毫无疑问,目前文物旅游景区在游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已经影响到了景区的和谐发展。所以,深化文物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研究,从而指导景区管理人员科学开展管理活动,使游客管理规范运行起来,对于推动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乃至旅游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改进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作为景区的管理者应当积极努力创新,切实加强文物旅游景区环境和秩序的维护及管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重视游客管理规划,加强游客管理体系建设

文物旅游景区的建设规划可以直接影响游客的活动和情感体验,进而对景区管理产生重要的作用。景区停车场所、观光道路、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都与游客的游乐感受有着密切联系。

文物旅游景^游客管理应当明确具体的管理实施者、对象、措施等内容,并且要加强对管理效果的监督与反馈,实行动态化管理。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下,文物旅游景区能够有效降低游客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2.增强游客管理意识,提高人性化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很多旅游景区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文物旅游景区若想取得更大发展,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因此景区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游客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游客管理意识。此外,“旅行社也需要对导游用词严格把关,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4]

作为文物旅游景区,采取人性化管理手段,真诚地关心和尊重游客,从而赢得游客对景区的真心爱护。从这个角度看,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势在必行。通过合理的安排旅游行程,设置更多便捷的旅游网络服务设施,收集整理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3.营造良好的景区氛围,强化服务意识

众所周知,人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下意识中产生与当前环境相对应的行动。一个旅游景区的环境越是恶劣,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的管控能力越差;与之相反,倘若游客身处在清洁和优美的环境中,其自身文明意识、环保意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因此,营造优美的景区氛围感染游客,使其深入其中是加强游客管理的良好方式。

当前,由于文物旅游景区对游客管理的认识不够,对于在职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比较欠缺,加之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能力水平不高。因此,提升景区管理人员及导游的水平和服务意识十分必要。

4.加强游客宣传教育,倡导文明旅游行为

对游客进行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的核心是通过影响游客的意愿和行为来达到保护景区旅游资源的目的,是景区管理的重要手段。景区大多数游客的破坏行为都很难马上被发现,尤其是空间面积比较大的景区,而且单凭罚款教育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难以根除游客的破坏行为。因此,采取积极教育和耐心引导的方式,致力于提高游客的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游客的责任感,从而使游客形成自觉保护文物资源和环境的行为,是解决旅游活动中游客破坏行为的一条根本出路。

综上所述,文物旅游景区对游客采取科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既不破坏旅游资源,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游览需要,实现文物旅游景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建立科学的游客管理策略,对于提升文物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美誉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雷利.刍议景区旅游管理中游客管理的重要性[J].管理科学.2016.(6).

[2].李欣.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3]马永勇.遗产型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6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区;资金管理;筹资;营业收入

一、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货币收入。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它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和提供各种服务(如导游服务、观光巴士服务等)所带来的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生产成果的货币表现。及时取得营业收入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1)营业收人的日常管理。一是合理定价,通过合理定价,能够保证企业在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之后,取得合理的营业收入。二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包括做好营业收入预测、决策和预算。三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是指以营业收入为对象,对营业收入的发生、计算、取得、汇总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控制的基本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保证营业收入发生的合法性,即所有的收入都必须有合法的手续、依据和凭证及合法的管理程序和规定;二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完整性,即发生的所有各方面的收入都应一分不漏地收回;三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及时性,即所发生的营业收入应尽快入库。(2)价格管理。价值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个部分,用货币形式分别表现为物资耗费支出(即折旧费和材料费)、劳动报酬支出(即工资)、税金和利润。所以,产品的价格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

二、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损),它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性质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企业的利润包括三部分: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销售利润又叫营业利润,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剩余的部分;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目前,对于大多旅游景区企业来说,利润大部分来源于销售利润。

1.目标利润管理

(1)量本利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额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应在充分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商品销售量(销售额);其次进行边际利润率、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预测分析;最后进行测算。

(2)上加法。上加法就是企业根据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增加投资分红等需要,匡算企业税后利润,倒算利润总额。

(3)因素综合预测法。就是按利润的组成内容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测算,再综合得到目标利润。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计划期商品数量、价格、结构的变动以及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求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比率法。针对稳定发展的企业,根据上年度达到的利润水平和过去若干年(通常为近两年)利润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结合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变动情况确定预计利润增长率,求得目标利润。

(5)财务比率法。根据利润同有关部门财务指标的比例关系,通过取得相关财务比率来预测未来某一时期的利润。其中常见的比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2.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企业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章程,对所实现的净利润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利润分配各项目之间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净利润如何在分发给投资者和用于再投资这两方面进行分配。(1)利润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盈亏自负原则。(2)利润分配的顺序。我国参照国际惯例,按交税一提留一分红的基本顺序规范了利润分配程序,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t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规定的顺序分配。一是依法缴纳所得税。二是支付被没收的财务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三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四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五是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按当年净利润的5%提取,主要用于职工住宅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六是提取任意公积金。股份公司的任意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对投资者分利加以限制和调节。七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净利润扣除上述项目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若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7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景区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旅游景区管理的混乱给旅游者、景区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旅游景区管理中出现的许多违背伦理的现象看,加强旅游伦理研究与建设已经非常紧迫。因此本文针对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加强道德建设。

 

一、旅游伦理的概念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德,具体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的总和。旅游伦理学是旅游学科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基于伦理学理论,借助伦理学分析工具对旅游活动进行考察。它的形成有赖于旅游学和伦理学的恰当结合。旅游伦理学的形成、发展及完善,有助于我们较为系统地思考伦理或道德意识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二、旅游伦理学视角下景区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景区设施“规模少、规格高、条件差”

 

近年来,由于旅游景区的异质性,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程度往往不高,大多数景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高门票”,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景区整体发展的速度。景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服务设施“规模小”。对于一般景区内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规模都十分有限,特别是在黄金周、小长假期间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二是服务设施“规格高”。大多数景区为了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建设价格昂贵的星级酒店、高档餐厅,使普通游客往往望而却步。三是服务设施“条件差”。由于当地居民大多卫生环保意识淡薄,服务设施普遍较差,垃圾污水随意放置,卧具潮湿有霉气,特别是厕所卫生,既脏又臭,这些现象都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景区商品“价格高、次品多、商业化”

 

在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带动和冲击下,经济利益促使当地部分居民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也发生偏差,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纷纷以各种方式赚取旅游利益,使得各种丑陋现象不断发生。比如景区小摊贩抓住游客的求新、求异心理,故意抬高当地特色商品价格,降低商品质量要求。再加上当前旅游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游客利益和景区社会形象受到“双输”。甚至一些重量级的旅游景区为了提高旅游效益且迎合旅游者“游兴”的需要,盲目地将很多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经过改头换面后推介给旅游者,使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商业化、庸俗化、失真化。

 

(三)景区管理“机构多、秩序乱、短视性”

 

风景名胜区中聚集着国家保护的文物古迹、名山大川、森林湖泊等资源,而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这些资源归属于不同部门分别管理,但在实体上又不能割裂景区的整体性,因此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等现象,严重破坏了景区经营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全局性。而由于法治意识的淡薄、管理机制的落后、经济利益的驱逐,使得景区秩序紊乱,出现各景区非法兜售景区门票、景区门口乱摆地摊、强买强卖等现象。同时各级政府无视景区的长远发展,使旅游业产生了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惜牺牲生态和人文进行大力开发、盲目建设,造成了人文、生态、社会的严重破坏。

 

三、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当地经济文化落后

 

很多自然资源优越的景区往往处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较落后、文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旅游业为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带来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使得当地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淳朴民风、热情友好的本质发生改变,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另外文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当地居民卫生环境意识淡薄,对可持续发展旅游缺乏认识,从而使得景区设施条件脏乱差、文物保护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在景区规划开发之时,当地居民未得到合理的征地补偿,便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取经济来源,这也是造成景区门口出现私自带游客进入、小摊贩随意摆放、旅游黑车运营等现象的原因。

 

(二)景区管理存在“黑洞”

 

门票是进入景区的通行证,是景区收入的昀大经济来源。很多地方景区门票管理严格,但是高价格的门票也是阻止部分人进入景区的主要障碍。一方面门票管理技术落后,现行的买票、检票手段及检票员的个人因素不能应付日益增长的游客潮;二是景区管理者忽视对景区长远发展的投入,投入到景区维修的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在高价门票的利益刺激下出现管理漏洞,部分不法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内外勾结私自收客非法谋取景区门票利益;四是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由于景区存在多种头衔,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往往出现各个机构利益相争、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游客道德逐渐弱化

 

众多旅游者是为了求新求异、求知求智、陶冶情操、充实生活,但是,游客处在异地的环境中,为了享受放松、休闲、娱乐的感觉,其心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也会随之降低,道德感也随之弱化,导致其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减弱,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举动。而由于游客的从众心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就会使得部分原本文化修养高、文化水平高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无意识出现不文明行为,这一行为与原本修养较低的游客行为相叠加,将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和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四、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的伦理建设

 

(一)充分考虑相关者利益 景区与利益相关者存在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景区管理者往往忽视相关者利益。如今,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景区居民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合理保障、原真生活被扰乱及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时,必须将景区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如景区开发以后,协管局可以有计划、合理地组织当地居民从事合法的经营行为,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来源问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是针对人才的选拔,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不能忽略对选拔对象职业道德素质的考核;二是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训练,实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三是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旅游景区管理进行评价,提高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

 

(三)明晰政府管理权责

 

旅游景区属于社会资源,政府就必然要参与到旅游的管理规范之中,成为旅游开发管理的重要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是管理者和协调者,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政府不仅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调控手段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且更要重视发挥作为昀重要的社会道德调控主体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游客的合法利益,制定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与长远规划并提供强有力的管理举措。

 

(四)加强游客行为监督

 

对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首先从本质上来看,缘于游客自身的文明素养的不足、自律和他律的缺失,因此加强在文化和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力度是关键,培养游客的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是核心。其次景区需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电视、报纸、景区提示牌、导览图)以及网络媒介手段对游客的出游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如景区可以定期举办文明旅游行为的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和教育。

 

五、结论

 

旅游景区管理乱象丛生,应从多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入旅游伦理学观点,虽然在旅游景区管理中不属于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却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伦理意识的培养,对净化旅游活动的环境、规范旅游景区的活动、协调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当地旅游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旅游景区管理也要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从旅游经营者的执法意识和认识能力上出发,提倡正确的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第8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区 人才管理 景区管理

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展示我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但和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比起来,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管理、营销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人们对于旅游景区的关注多集中在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上,对于景区开发管理人才需求培养研究的探析却极为少见。事实上,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从经营管理角度研究探讨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对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景区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兴旺和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旅游景区已成为继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后旅游业的又一支柱行业。与此相对应,我国旅游景区所接待的旅游者数量也逐年增多。据统计,2006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入境旅游者人数达1.25亿人次,旅游创汇超过339.49亿美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景区业仍然是最充分分享旅游行业景气度的子行业。然而,尽管我国旅游景区数量增加迅速,但旅游者对景区服务接待设施及管理水平的评价却并非尽如人意。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很好”与“好”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3.2%,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景区(点)服务质量评价为4分和5分(总分为5分)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6%。可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旅游景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景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不少景区管理人员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知之不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著名旅游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特别是景区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国际接待旅游的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涉外饭店和旅形社两大部门,却往往忽视了发展学生到景区就业。景区吸纳学生就业的现实及潜在空间大而要求也较高,因此,加快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

再者,景区对职业培训的重视不足。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旅游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但是,相对旅游景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迅速增长,仍存在培训量偏少的问题。景区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培训内容未能根据景区运营特点进行规范,使得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已滞后于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相应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一批懂得景区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经理型人才。

二、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杂而无序,进入景区行业就业的门槛低甚至无任何限制,这种现状制约了景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了对到景区从业抱有良好愿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介入。除此之外,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还着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院校景区管理专业少。目前院校专业热点集中酒店管理、旅游社管理方向,而作为旅游产业基础的景点管理专业却非常少。据调查,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少数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方向,还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宾馆管理专业的旅游度假区管理方向。随着景区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近年不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大学旅游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和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高职和本科院校相继开设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桂林工学院的旅游学院还成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

2.景区的从业人员中专业人才比例低。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旅游景区人才中非旅游专业的占81.7%,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中非旅游专业高达90%。据《旅游调研》资料,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其中旅游开发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空间更是巨大。又据河北省100个旅游度假区调查,景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大专以上人才不足30%,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专业人才不足3%。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不少旅游景区因人才缺乏,造成了规划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营销无成效的严重后果。

3.各院校培养景区相应专业的学生数量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人才合计占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仅占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总数的一成多,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接待业中。一些新兴旅游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如旅游规划、旅游重大活动策划、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等人才培养都非常紧缺。

4.景区建设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旅游景区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技能要求,有如下特点:(1)旅游景区希望该专业学生具有景区规划与设计、景区管理、景区营销和景区导游解说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2)景区希望来景区工作的人才更偏向于具有较强的景区管理能力;(3)景区希望引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景区营销能力;(4)景区更希望该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导游讲解技能。由此看来,培养具有旅游景区一线管理、营销和导游讲解技能的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而针对一些特殊景区培养相应人才也是该专业发展应予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三、对策建议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现实需要的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协调并进才能得以实现,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1.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设置宜直接定位于本科专业层次并广泛铺开

景区开发管理优秀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出的人才除具备较强的景区规划、开发与管理技能外,还需要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意识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因此定位在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专科层次不适宜,而应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我国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景区开发及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其深远意义是通过解决这一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可使与旅游产业链相对应的旅游人才价值链紧密铰合,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我国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景区开发管理复合型人才,须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尤其是要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须将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等规划设计类科目也作为主干课程的一部分来设置;景区的深入开发与管理需要在把握市场潜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有效展示特色地域文化,因此还应开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创造学、文化学、广告学等,以增强人文功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对未来环境的适应力等。

3.加强景区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是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开阔的知识、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够从事旅游实证研究的能力,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师资的要求尤为如此。有条件的院系,应与旅游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著名景区之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增进往来,甚至选派优秀教师走出国门考察交流,其学成之果应创造性地运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及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

4.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及分级评定制度改革。在资格认证和等级评定中,应同时重视对景区开发和景区管理两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考察,以适应规范化管理我国景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此外,根据形势需要,应选择性地对全国在岗的中高层景区管理人员进行轮训,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特殊性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