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入学感受范文

入学感受精选(九篇)

入学感受

第1篇:入学感受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古诗;感受美

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掘美、展示美、体验美,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因此,我在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愉悦学生的心灵。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诗与画相提并论。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意大利大画家达?芬奇说得更形象:“你如果把绘画叫做‘哑巴诗’,画家也可以把诗人的艺术叫做‘瞎子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人在谈到诗与画的共同点时,常以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依据。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

三、批文入境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人高兴时,高山起舞,大海唱歌,江河弹琴,花草欢笑;人悲伤时,大海哭泣,江河哽咽,鲜花溅泪,鸟鸣惊心。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前两句“移舟近烟渚,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仅仅是描写景物吗?显然不是。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诗人孟浩然出身寒微,40岁到长安,求仕失望,其愁之深是可以想见的。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等旧怨新愁,都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了。因此,这两句诗看似“景语”,实为“情语”,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叶圣陶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像力。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努力优化古诗文教学,通过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古诗,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的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入学感受范文

怀揣的一种忐忑,来到了这里,校园一片喧哗。每到一处都感觉很新鲜,好奇。报名过后,家长离开了校园,孤身一人在学校里转悠,第一次来就要接着住两天,心中好不舍。

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陌生的教学楼、陌生的楼梯、陌生的课桌、陌生的床。一切都才刚开始,我没有感觉到温馨快乐,一切都是冷漠和孤独。炎热的晚上,我的心中却是寒冷的,在陌生的环境中,我还没有适应过来,仿佛连空气的味道都变了,心中一股搅动。

每当夜晚无眠的时候我就会想家。

想家,这是每个学生的心情,就算没有说出来,没有表现出来,但这也是肯定的。来到学校,才突然发现家是那么的温暖,每天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零食,现在,那已经成为历史了,洗漱上床睡觉,还要以最快的速度,不然就熄灯了。每个人都说,不适应不适应,是呀,第一天谁能适应过来呢?

第3篇:入学感受范文

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1】

近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站在当前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思想,要深刻洞察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大现实;凝聚共识,要汇集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不平凡的历程。5年来,党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追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为更好保障和改善人民幸福生活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体现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伟大创举。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成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必须以更加清醒的认识,以更大的责任担当,继续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不忘初心,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社会现实;继往开来,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中央最高领导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使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不断奋斗的方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不忘初心,要深刻学习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认识牢牢立足实际,找到前行的方向。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2】

在“7.26”着重强调:“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总书记对即将召开的党的的重要意义予以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

即将召开的党的,是在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于今后工作和未来发展,尤其是党的,在讲话中三个”事关“作出了明确阐述。

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诉求,高屋建瓴的概括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改革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举旗定向地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着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第4篇:入学感受范文

关键词:情感;情境;激发;音乐

情感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在音乐教学中,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呢,那就是通过情境。通过创设音乐的情境,让音乐具体、形象、丰富、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创设音乐情境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故在音乐赏析活动中,要以音乐去播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日积月累,学生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我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赏析教育真正成为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一、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理,在小学艺术教学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充分感受美,情感得已激发。在音乐赏析活动中,我努力把情感教育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例如,一年级艺术下册教材中《狮子大王》,我用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知道森林中有哪些动物呢?”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模仿各种动物形象。学生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自己就是小动物,在森林里玩耍。在学生兴趣盎然中,狮王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响起,学生都是故事中的角色,狮王的故事开始了。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和聆听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内容,激发了欣赏的欲望、参与欣赏的热情,并与乐曲产生了共鸣。

二、真实的情境感染学生进入艺术的氛围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欢乐、喜庆、赞美、雄壮……),让学生静静地聆听,用心去聆听,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欣赏,让学生对音乐形成全面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如:在狮王进行曲的欣赏过程中,我让学生初步听赏乐曲根据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并通过创设森林故事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师:老师请来了森林中的一位朋友,请你们猜猜它是谁?(播放音乐《狮王进行曲》。聆听音乐思考问题。)

师:谁来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觉得很恐怖。

生:是狮子,我听见狮子的叫声。

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乐曲的形象,体验音乐的意境。

师:听到狮王的叫声,小动物们怎样?你能用动作来表示。

生:开始有点害怕。(学生脸上出现害怕的表情)

生:接着真的害怕。(学生用拳头塞住嘴巴)

生:后来很害怕。(学生用手抱住头,发抖)

生:最后却反而不害怕,听惯了。(学生无惧地看着狮王)

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音乐中丰富多彩的情感,沉浸在音乐情境中。

三、形象的感受启迪学生的音乐心智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情、动作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亲身参与到音乐赏析活动之中的人,才能获得一种内心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体验。因此,我努力挖掘音乐欣赏教材中的各种情感因素,以乐促情,让学生用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如:在《狮子大王》的活动中,我先用故事吸引学生初步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和情感。在学生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体验到乐曲的意境,我利用课件展现狮王进行曲的音乐情节。让学生就从视觉和听觉上将音乐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更深入地领会了音乐意境。在表现音乐主旋律时我激发学生的热情:“听,谁来了?”“小朋友,你们知道狮王怎么走路吗?谁来学一学?狮王还可以怎样更威武地走呢?”学生一听,参与的热情被激发了,非常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刹那间,一只只姿态不一、威武雄壮的狮王来到了“大森林”。学生们都忘我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声音表达着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音乐,动情表现了音乐,情感得到共鸣,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四、丰富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柏拉图说:“音乐的学习比其他学习是更为有力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人的灵魂中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使灵魂变得更美。音乐中的启发、创造能让人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可见,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让人们在活动中发展想象、愉悦身心、找到情趣,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活动中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

如:在《狮子大王》这一欣赏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动一动、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与同学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猜一猜:欣赏乐曲感知音乐形象,猜一猜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动物,说说自己的理由。多媒体展示(狮子形象)

说一说:学生交流感受(各抒己见)

有的说是狮子老虎等,听到了它的吼叫声。

画一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线条来表示狮子的吼声、狮子的脚步声。

动一动:你们觉得狮子正在干什么呢?

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踏步律动,模仿想象狮王昂首阔步的情景,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听一听:欣赏音乐,启发学生感受音区变化的表现力,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画一画:请学生制作绘画各种有个性的狮子,比一比谁的狮子最威风。

在整个欣赏活动中,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听时安静,动时热烈,想时全面,答时自如。学生多通道地表达着音乐,学生在启发和创新中自主、深刻领悟音乐的意境和情感,他们的情感在音乐赏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享受,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事实证明,愉快的氛围、真实的情境、形象的感受、丰富的体验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进入音乐的境界,感受音乐的快乐,获得愉悦的体验,在音乐的世界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入学感受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受;教学主体

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儿童语言?笔者就以教学中的部分课文为例,谈几点。

一、准确把握感受文本的重心

教师只有在自己进行准确地解读之后,才能引领学生正确地走入文本,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激起学生的阅读感受。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那就无法与学生一起“入乎其中”,无法接近文本,融入文本,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万千情致。

二、正确选择感受文本的路径

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特点而选择感受文本的路径。解读文本既可以走理性之路,也可以走感性之路。不过如果过于强调理性之路,儿童很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很难实现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对话。

三、阶梯推进语言感受的层次

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特点慢慢地把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这个过程形同梯阶,回旋往复,层层推进,一次次撞击学生的心灵,一次次迸发出更为强烈的体验与共鸣。

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般从语言的形式开始,从形式感知内容,从内容通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只能先粗浅地认识这一段文字,王老师的设计先带领他们解读句中的词语,再解读文字背后的讯息,进而感受语言所表现的情感。这么一个阶梯式的设计,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神是灵动的,随着情感变化闪现着不同的光芒。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悟。就在这咀嚼词句和想象说话中,孩子们走进了中南海,走到了轻轻咳嗽着的周总理的身边。

四、有效选择语言感受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1.在语义矛盾中感受。“矛盾冲突”的价值,首先要从文本的意义角度来考虑。老师设置的“冲突”应该利于“文本的意义”的揭示。“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句话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文本中隐藏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情境性的画面,从而丰富情感与启迪智慧,而矛盾与冲突就是这个情景性画面的核心!

2.在语义比较中感受。一般来说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教学中,经常通过比照词语和句子的差异引导学生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

3.在想象体验中感受。要体验蕴含文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比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想想,此时蒙古族人民和藏族客人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放飞学生的思绪,于笔尖流泻下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第6篇:入学感受范文

我们要求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材要新颖,但始终不能如愿。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的源头就是生活。可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所以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源头,那就是间接生活经历的来源――书籍。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努力倡导学生走进生活,多阅读,但还是收效甚微。学生看到了日升月落,春华秋实,秋雁横空,层林尽染,但依然无从下手,写来索然。原因就在于学生并非真正走进生活,走进阅读。所以追寻作文之源,必须先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简单来说,就是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主体在外物的刺激下而产生的本能感应,感受则是情感与“物”的结合。闻到金桂飘香,这是感觉。如果因此引发了观察者的情感活动,觉得花香沁人心脾,觉得似乎浮沉于花香的海洋中,甚至于有如同喝醉酒般的陶醉,这就是感受。所以如果我们能让学生从“感觉生活”过渡到“感受生活”,那才真正有了创作之源。有了感受力,才会有发现力,推断力,情感才更丰富,情郁于中,才会发之于外。感受是写作的开端,是引发写作动机的直接启动力。

那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呢?笔者试着从《背影》教学中进行初步尝试,从学生每天阅读的教材入手,刺激学生相关的课外阅读感受;从教材中的典型瞬间入手,刺激学生对生活中相关情形的感受;从阅读这种间接感受入手,刺激学生生活中的直接感受。以此使学生举一反三,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虫蚁鸟兽也有欢歌与哀伤,风里也有春天的气息……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

一、走进背影,多层次感悟

在设计《背影》教学时,笔者打破一贯的分析“四次背影”的模式,而只是扣住买橘背影那一瞬间,由这个点辐射式的、多层次感受背影的特点与内涵,体会父爱的厚重,设计了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为了有梯度地理解这个问题,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序列:(1)根据对于父亲外貌描写的语句,如果你是一个绘画者,从绘画的角度想象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2)对于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语句,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把“蹒跚”改成“慢慢”,把“探身”改成“跳”,把“攀着”改成“按住”,把“缩”改成“跨”,去掉原句中的“向左微倾”,比较修改语段与原文哪个表达效果好?(3)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4)我一直都感动于这份父爱吗?(5)为什么买橘背影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父亲给“我”买橘?(6)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此时的父亲应该是最悲痛的人,可是父亲在“我”面前并未表现出内心的凄楚,由父亲简单普通的外在的外貌和动作,一步步走进背影,感受到父亲的衰老、艰难、努力,进而感受父亲对“我”的关爱,更深层的是感受父亲隐忍着自己的伤痛对“我”的尽心尽力。目的有两个:一方面让学生由外到内,逐层深入地感受。学会通过观察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能感受到人物内在的性格、情感、思想等。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因为这一切都深深冲击着作者的内心,使之受到强烈的震动,自然有感而发,我们要捕捉到对自己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冲击力的瞬间,这才是让文章具有生命力的前提。

二、走出背影,多感官感受

叶圣陶说:“情感的强弱周偏各人不同。有些人对于某一小部分的事物则倾致他们的情感,对其它事物则不然。更有一些人对于什么都淡漠,不从这个方面倾致,也不从那方面倾致,觉得什么东西总辨不出滋味,生活是无可奈何的消遣。所以致此的原因,在于与生活的核心向来不曾接近过,永久是离开得远远;而所以离开,又在于不多观察,少具经验,缺乏切实的思想能力。于此可见我们如不要陷入这一路,就得从经验、思想上着手。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可见,培养情感的两条途径:一是丰富生活,二是加强学习。

走出背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典型的情境,以外在形式多角度冲击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运用《背影》教学中的两个目标,让学生初步具有这样的意识与能力。因此设计这样的环节:(1)出示林清玄先生的《横过十字街口》中的两段文字。①请学生说说,冲击我们视线的外在的特征是什么?②透过这种外在能感受到“她”怎样的内在特点?(2)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请学生同样说说有冲击力的外在特征是什么。(3)讲述生活中冲击自己的真实例子。(4)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田野上的白发》、《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季羡林)、《父亲的那件衣服》(刘墉)、《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竖起两个手指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这些有意识有指向性的训练,通过间接感受的形式,丰富他们去感受自己生活的渠道和方法。

最终使学生明白:通过观察,细细地对生活体会与品味,以往看似僵硬毫无生气的生活也会变得缤纷多彩,充满活力。感受要开放五官,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来感知。更要用心参与,融入自己的感情,生活就会立体而丰富。感受要细致,往往细节之处更加动人。

三、走出阅读,走进生活

在做好充分的感受训练和阅读准备之后,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关注生活,用多种感官,关注生活的细节之处,用细腻敏感之心感受周遭的一切。具体一点,就可以从回顾或观察与父母相处的经历,捕捉让自己感动的瞬间开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入手,自主地运用观察的方法,用心体会。不需要写,只要能捕捉到让自己心动或者有感触的瞬间即可。福楼拜说过:“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意思是说,写好作文,第一步是感受,其次才是想,即构思作文结构,最后是说,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7篇:入学感受范文

一、感知积累,培养语感

语感的强弱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既要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介入,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其实现语感的积累。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们交流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采用多种“读”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在朗读、默读、精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中渗透语感训练。在读中咬文嚼字、体味文章的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在读中推敲、揣摩、品味文本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三是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每个学段的阅读量都有切合实际的规定,同时要求“在阅读中积累名言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基本方法。

二、唤情入文,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总目标中指出“注重情感体验”,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具体化,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经典美文,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唤情入文,指导学生体验情感时要注意:1.阅读前指导。阅读前应注意唤起学生的情感投入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置导语、介绍时代背景、运用多媒体播放声像等渲染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准备。2.阅读中指导。在阅读中应注意指导学生进入融情共鸣的状态。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文本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去感受,这是体会情感的基本策略。其具体方法有: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品味意境,体验情感;②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情感;③抓住重点词句段,体验情感;④读文章想象画面,通过联想体验情感;⑤在读的过程中联系实际,体验情感;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验情感;⑦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思想感情;⑧借助课件等现代教学设备,体验情感。3.阅读后指导。比如阅读后的反思、交流、延伸、拓展以及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

三、读思结合,加深理解

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书面信息符号的心理活动。阅读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掌握信息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而离开针对信息符号的思维活动,阅读的感知过程就会受阻,就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符号进行有效的分析。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读思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一是要训练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要“让琅琅书声走进课堂”,确保每一节课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好,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学生口诵心悟,才能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高。二是要鼓励个性化阅读。阅读课关注的焦点是“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学生可以对问题作出不同的解读。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确保了学生充分自主的个性化阅读实践的展开,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引发审美,激发创造

语文教育归根到底是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审美体验。语文阅读“接受的不仅是符号系统,而且是价值系统、意义系统……是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的涵养与创造素质的培育”。阅读教学通过吟诵朗读、体验感悟、欣赏意境、意象分析等方式滋养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感受、审美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美读。美读是提高学生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其要义在于通过吟诵朗读,感受作品的韵律节奏、意境意蕴,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2.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了对文本的感知、吸收、积累的基础之后,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味、感悟,并通过合理的想象,再造审美形象,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第8篇:入学感受范文

一、导入新课,在具体情境中生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就应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就是要放飞一群“蜻蜓”,也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生发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卢沟桥的烽火》一文再现了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抗日历史,揭露了日寇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的滔天罪行,讴歌我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顽强抗日精神。在导入新课时,我这样设计:

1.观看卢沟桥图片。

过渡:这就是卢沟桥,它历尽风雨沧桑,见证了一段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历史。

2.板书课题:卢沟桥烽火。

释题:“烽火”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

3.简介《卢沟桥烽火》背景

(1)播放著名歌唱家殷秀梅的一首歌《松花江上》。

(2)听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补充小结:“九一八事变后,在的不抵抗政策下,短短4个多月,中国12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日本本国领土的 3.5倍)的锦绣河山和无尽宝藏被断送得干干净净。从那时起,东北三省300多万父老乡亲沦为了亡国奴。然而,这仅仅是日寇狼子野心的一小半部分,大家知道他们真正的侵略目标吗?”“侵略全中国!”孩子们愤愤回答,“对!侵占全中国,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于是他们又故技重施,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这一段新课的导入,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升腾起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憎恨,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也被唤起。于是,他们带着憎恨的情感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在自主建构中入情

学生萌生了探求的欲望后,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初读感知,让他们在自主构建中披文入情。何为“自主建构”?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指出: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在自主建构中入情,即是指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主动地构建知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迈进文本情感的门槛,初步感知作者、文本的情感。《卢沟桥烽火》教学如下:

1.出示初读要求:

(1)通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多读几遍。

(2)运用适当的方法识记生词、理解词义。

(3)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概括段意,在此基础上,试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主学习效果。

(1)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交流生字词学习。

(2)从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三方面交流脉络梳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在一定意义上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这一环节,学生从生词的学习到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披文以入情。

三、研读文本,在品词析句中动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学生情感的波澜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果说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如果说学生在初读感知中的自我建构是迈进文本情感的门槛,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品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如教学《卢沟桥烽火》2-5小节:

1.出示要求:

(1)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2)合作完成表格 (提示:抓住最能体现日寇本质和我军精神的关键词)

(3)各组选择感受最深的时间段,就所圈画的具体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并读出这种感受。

2.交流研读感受。

生1:从“全副武装”“偷偷地”“气势汹汹”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事变发生完全是日寇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生2:从“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大刀”“冒着炮火”“冲出”“砍去”等词语中,我体会我国军民英勇顽强。(板书:英勇顽强)

生3:从“人仰马翻”“疯狂吼叫”“狼狈而逃”“哭爹喊娘”“猝不及防”“抱头鼠窜”等词,我体会到日军蛮横狼狈。

3.引导感情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部分教学,我先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勾勾画画,读到动情之处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没有“牵引”和“指导”,而是让学生以“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的汇报方式,使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感知于文字,受知于心悟,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在读后交流感受,伴着对文本的步步诠释,学生们情感涌动。此时此刻,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的感情朗读,抒深切真挚之情,使学生情感的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形成强烈的共振,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四、拓展延伸,在实践活动中移情

拓展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不应随课文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应引领学生的情感向课后发展延伸,并产生移情活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后训练:

1.把“卢沟桥事变”经过讲给父母听。

2.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①周围有多少人知道“卢沟桥事变”?

②他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

③从你的调查结果看,这些调查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认识?

3.收集日军侵华资料,在校内办一个日军侵华罪行资料展。

这一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也培养了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如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融、相得益彰。学生在活动中将课堂上形成的情感体验带到课外活动中,并使之进一步升华。

第9篇:入学感受范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48-02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采取单一模式,先简单了解,然后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最后适当讲解、学唱。整个过程虽然有序,但是过于形式化,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学习热情逐渐消退。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要引入信息技术,在激活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给音乐课堂注入活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一久,学生便失去了兴趣,很难调整心态,重新融入。对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理念,尝试运用视听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帮助其掌握乐理、内涵以及技巧,高效完成目标。这样一来,不仅能改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参与,还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满足其多元发展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内容

不同于文化课堂教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兴趣导学,鼓励学生融入,使其在参与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因此,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内容优化,在呈现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图像、声音、视频等,突破教材局限,尽可能地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以此便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创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改进教学方式

在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传授大多依靠教师“言传”,中间没有任何媒介传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音乐学习的单一化。对此,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改善,将单一“听”的模式转化为“视、听、音”结合的三位一体方式,引导学生在直观体验中充分感受音乐魅力,扎实掌握音乐知识,有效提高各种技能,促进音乐素质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的驱动,学生会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促进目标的完成。反之,则是消磨时间,一味地忍耐,毫无快乐可言,学习效果可见一斑。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兴趣导学,充分顾及学生心理,实现趣味、高效课堂的创建。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以崭新的方式呈现知识,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将静态内容动态化,以此调动学生感官,吸引其注意力,让其全情投入,开启一场音乐之旅。比如,在讲《大海啊,故乡》一课时,我就借助多媒体,从网上下载了大海的视频以及浪花的声音,计划设计一场“聆海盛宴”。具体实施时,为了增加神秘感,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我的引导来到“大海边”。我先播放浪花声,“哗哗哗”撞击着岩石,清脆悦耳,学生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播放了大海的视频,波澜壮阔的景象映入其眼,学生满眼向往,情绪激昂,仿佛真的来到了大海边,倾听海浪声,感受海风,吮吸海的味道,忘记了烦恼,全身放松。由此,便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成功吸引其注意力,为《大海啊,故乡》的教学做好铺垫,自然引入文本教学。

(二)突破教学难点

难点的攻克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除了迎“难”而上,我们别无选择。在传统课堂上,对于重难点教师很重视,尝试运用板书、图片、乐器等工具,虽然花了很多工夫,但效果却一般,学生对重点仍是一知半解。对此,就要引入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突出重难点,运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音乐学科有着独特的魅力,大多是无声的语言,内敛含蓄,不像美术可以用色彩、线条、形态展示主题,也不像语文可以文字描述,表情达意。音乐更多的是抽象与意境的结合,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体会,对形象有深刻的了解。考虑到学生认知有限,阅历不足,无法直接感受,我们就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引导,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联系生活感知,实现难点的突破。比如,在教《彝族舞曲》一课时,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意境,了解曲风,进而流畅演唱,模仿表演。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歌曲内涵,感受其中情绪,掌握风格,正确演绎,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迷人的夜色下,彝族同寨的小伙和姑娘三五成群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十分欢快。学生观看时我播放歌曲,既给他们视觉享受,又刺激其听觉,充分调动其思维,让其在想象中感受、体验,加强对歌曲情感、内涵的理解,以此突破难点,顺利演绎,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欣赏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力,教学时只能渗透引导,采取不同的手段促进学生感知、体验,帮助其积累、内化,实现能力的提升,能正确赏析音乐,达到预期目标。根据不同的赏析内容,我会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边学边玩,发挥寓教于乐的激励作用。

比如,在欣赏《荧屏乐声》时,我就借助信息技术实施“音画对照”的策略,挑选了学生陌生的几个电影片段作消声处理,让其观赏体会,自主想象情景内容,感受其中氛围,然后进行合作学习,为片段配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自主体会,理解画面情感,还能在小组交流中分享讨论,促进情感的升华,达到正确赏析的目的。再如,拓展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时,考虑到学生对电影的内容比较熟悉,我结合乐曲着重播放杰克与露丝相识、相恋、诀别的画面,让学生视听结合,重点体会,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入赏析,深化感悟。之后,我鼓励学生评价交流,先在小组里表述,汇总后由代表在班级里发言,展开活动,加强分享交流。其中,有一个小组赏析得很好:“音乐是无声的语言,《泰坦尼克号》是悲壮的,爱情与灾难在沉船后一起沉默,但故事将在人们心中永远流传,音乐也会是永恒的经典。”

(四)升华积极情感

达尔克罗兹说过:“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个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对音乐熟悉的人都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而情感则是音乐的“灵魂”。因此,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让其受到作品情感的感染,深化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