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

第1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一、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党风廉政教育通过多形式的感化、教化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提高受教育者的廉政认知水平,将廉洁意识转化为实际廉政行为,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廉洁信念、培养廉洁意志、提高廉洁认识。高校在长期廉政教育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内容重点不突出,内容上大多搞“一律化”、“一刀切”,内容大而空,一些廉政教育材料还流行“八股腔”,生拼硬凑,枯燥乏味,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难以入脑入心,使廉政教育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2.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有效性。

在经常性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缺乏必要的突破和创新,仍停留在开会、学文件、看宣传片、记笔记、写心得等单一灌输型、警示型教育传统层面上,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流于形式,重形式轻效果。

3.教育范围较窄,缺乏全面性。

《实施纲要》提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但高校党风廉政教育更多地强调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忽视对普通教职员工、大学生群体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培养。

4.教育制度滞后,缺乏系统性。

在党风廉政教育实践过程中,在廉政教育制度设计、安排、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更多地侧重于宣传层面。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地将廉政教育有效贯穿业务工作制度机制,必要的监督落实制度,完善的教育效果评价系统,从而影响廉政教育实施效果。

二、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对象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有各级各类的党政领导、一般的党员干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还有教书育人的教师群体、广大学生群体。对于这样一个范围广、分类多、层次复杂的群体,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对象及任务要注重特殊性及针对性。教育对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面对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道德、科研项目、大学生缺失诚信等问题,要纠正以往认为廉政教育仅是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学习的认识,不仅要引导广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廉洁从政的观念,还应当对普通党员、教职员工灌输廉政意识,更要将廉政教育引入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廉洁意识,扩大廉政教育范围,逐步形成廉政文化。

对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权力观教育,将廉政教育转化为内心的价值观念,并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对高校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教育;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坚持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案例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要进行遵纪守法、诚实信用的道德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因此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的创新增强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

2.价值观教育。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不自觉运用这些观点和看法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只有正确地把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可能树立起远大人生目标进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权力观决定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地位观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的看法和态度,利益观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抱负和追求。进行从政思想和从政行为教育就必须以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为重点,把秉公用权、执政为民作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廉政价值理念。

3.师德师风教育。

高校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更需要崇尚廉洁的教育环境,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培养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在教育事业上甘于奉献的人民教师,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修养作风建设,为正在形成价值观的青年大学生给予人生道路的正确指导。因此,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反映到教育教学中就是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弘扬思想、学术、教学正气,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四、高校党风廉政教育制度建设

1.建立和完善健康有序的廉政教育工作机制。

虽然高校有专门负责廉政教育的机构组织,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已基本明确,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廉政教育活动监督制约机制,一些职能部门往往对活动的开展被动应付。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府为主体、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全校共同参与的廉政教育大宣教格局。

2.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的廉政教育目标管理机制。

廉政教育效果如何,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需要一整套完备的目标管理机制。要把廉政教育推向深入,把廉政教育任务与目标落到实处,把廉政教育工作开展与学校发展统筹考虑,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廉政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使廉政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建立和完善严密有效的廉政教育责任追究机制。

廉政教育工作谁领导、谁主抓、谁落实,要做到目标和责任明确,做好廉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分工。根据廉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廉政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该奖则奖、该罚则罚,严格责任追究,不留空当。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廉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唐雪(1978),女,四川平昌人,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梁远华(1978),女,四川达州人,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是营造健康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对弘扬廉政文化、树立职前廉政意识和素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廉政教育开展不广、研究不深,在实践推动中还存在着主体意识薄弱、形式单一、大学生心理和社会脱节以及实现性不强、长效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为此,着重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实施形式等角度提出加强廉政教育的适切性对策。

关键词:

廉政教育;思想政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7205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廉者政之本也”。廉政这一主题,从古到今,从国际到国内,其重要性都日趋凸显。党的“十”报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对反腐倡廉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既是全体党政干部的郑重承诺和神圣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重要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阶段进行职前、岗前廉政意识的培养,开展廉政法制教育,对营造和传播积极的廉政文化,积累廉政实践经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易于积累、形成和传播丰富的廉政教育素材和廉政课程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长效的廉政意识和坚定的廉政信念。

一、“全纳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廉政教育内涵解读

“全纳教育”本义为容纳接受所有学生,反对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本文借用其“集体合作,全员参与”的形式,将局限于党政干部的廉政教育纳入到学校内部,将廉政教育的时间节点和风险节点提前,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借鉴全纳涵义中的全员全过程无差别的育人理念。一般而言,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和职能岗位人员。但是,整个社会廉政文化和廉政体系的构建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全员配合,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廉政建设的生力军,提前进行廉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廉政意识和廉政素质对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大学生廉政教育过程中,强调全过程纳入,具体到大学生正规廉政教育和日常生活实践中,就是要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平台育人”的廉政教育体系。正如人才培养的“泡菜理论”一样,营造廉政氛围,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廉政熏陶和廉政影响,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促进廉政文化进学校并落到实处。2005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学生廉政教育主要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未来社会服务岗位和公务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提前教育,以“廉”和“政”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以公正廉洁、廉洁从政、从政为民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名利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最终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马克思主义廉政观[2]。

相比于党政管理干部的廉政教育,大学生廉政教育着眼于未来,强调从学生文化素质和廉政意识中培养未来廉洁奉公的管理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一种隐形文化和显性文化混合推进的教育途径,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后续影响。相对于常态化的廉政教育,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大学是廉政教育的新阵地,网络、手机等是新时期廉政教育的新途径,新时期典型廉政案例和传统廉政文化共同构成廉政教育的主要素材和教育资源。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伴随整个社会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不管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各类高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大学生廉政教育与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实际结合还不够紧密,影响大学生廉政教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大学生廉政教育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视不够,意识淡漠

普遍认为廉政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党政机关的管理干部,与大学生关系不大,大学生廉政教育相比党政干部廉政教育的确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然而,倡廉防腐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和监督”共同承担相应责任,构建完整的反腐体系。作为廉政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的经历,防腐倡廉的意识还不健全。在高校内部,现阶段的监督体制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逐渐向高校渗透的趋势和危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现阶段的各种影视作品、报刊杂志对各行各业腐败现象的报道,甚至有一些文学作品对腐败现象夸张的描述,使得大学生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不正之风、不良现象见怪不怪,甚至对某些现状呈现出“行为脱敏”。一些腐败意识不知不觉地侵占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一些大学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弄虚作假。这些都反映出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大学生对廉政教育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对廉政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内容,廉政教育需要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设计。在现代课程论鼻祖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中,课程设计都要经过两把筛子和三个来源的系统设计,即教学或课程的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简言之,廉政教育的设计应该包含“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廉政教育本身的学科规律”这三个来源,以此获得大学生廉政教育较为普遍与合理的教育目标。这种目标再经过高校教育“哲学”和“心理学”两把筛子的过滤,形成大学生廉政教育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取向。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资源较为纷繁复杂,按照现代课程论的观点,用“两把筛子,三个来源”来系统设计廉政教育体系,还未达到理想的体系建构和学科课程建构标准,系统设计和优化筛选的前期工作做得依然不够。大学生思维活跃,意识独立,具有较强判断能力,廉政教育如果好高骛远,崇尚高大全,与社会现实贴近不够,就必然落入“空”的俗套,如果廉政素材选取陈旧,就无法贴近大学生心理,难以被新一代大学生内心所接纳。这样,必然脱离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思想实际和客观现实,影响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各主体配合不足,形式较为单一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配合的事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往往是多元主体相互配合、联合培养、共同努力的结果。目前,由于社会廉政教育传播机制不够健全,网络新兴媒体对负面信息的不实报道或夸大报道等,价值传播被异化误导,高校内部缺乏对信息筛选、整理和理论提升的防范措施和策略,主流价值的主导难度加大。尽管“一元为主”依然是主流,但“价值多元”的无序状态也将影响到大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成长。其一,在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不够,社会要求、家庭要求和学校要求难以形成合力,导致高校单独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易趋于形式化和边缘化,大学生廉政教育时效性和实效性都明显不够。其二,在高校内部,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工作意识不主动、责任不明确、方向不清晰,工作上各职能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的责任缺失。其三,大学生廉政教育形式单一,新兴媒体等途径和平台使用不够,廉政教育要做到使学生听得进、记得牢、做得到,真正把教育内容转化为其自发的意识和行为,单一的形式显然难以实现此种效果。高校内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适合“廉洁教育”这个主题的活动形式相比较少。很多学生在课堂的理论灌输中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课后也没有条件进行相关方面的再教育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廉政教育学习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因此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3]。

三、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策略思路

针对大学生廉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意识培养、平台搭建、师资基础和制度保障入手,努力探索加强和保障大学生廉政教育积极开展的相关策略。

(一)意识先导,积极培养和树立大学生廉政意识和观念

大学生廉政教育相比党政干部等其他领域的廉政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大学生主体的特征是尚未走上工作岗位,是一种“未完成”的人,具有更多教育空间和优势,“教其善,而为善”,教育更加“可能”和“可为”。大学生廉政教育就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积极开展法制、诚信及公德教育,在职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职业道德要求,积极开展行为规范伦理、社会责任伦理和美德伦理教育,开展以党风廉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明确社会规范,增强廉政责任和意识。深入落实大学生廉政教育,首先就要增强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和形成正确的廉政价值观念。其一,将廉政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不忽略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与大学生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剥离。其二,大学生廉政教育要重视从“意识到行动的彼此关联”,既要加强廉政教育的学习,又要注意廉政知识和廉政文化的传递,更要在教育中以身作则加强模范实践。其三,加强廉政意识的培养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将廉政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简单地把廉政教育当作诚信教育和法律基础教育等。其四,开展廉政教育要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既积极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作用,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形势政策课中增强党风党纪、法制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以此积极推进廉政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廉政意识。

(二)师资建设,将“两课”教师纳入廉政队伍建设体系

教师是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参与,大学生廉政教育就无法实施和开展,建立和加强廉政建设教育者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廉政教育重要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过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未专门纳入廉政教育课程环节,廉政教育师资一般为校外人员,如相关廉政队伍工作人员来校讲座或做报告,观看廉政反腐影片视频等,缺乏专门的廉政教育师资,教师较为短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实效和质量。因此,我们应从制度构建和创新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战略眼光深邃、工作本领过硬、文化知识广博、职业精神崇高的廉政教育工作者队伍,以保障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其一,认真选拔廉政教育师资,扩大优秀师资来源渠道。不断优化大学生廉政教育选任机制和考评激励制度,扩大大学生廉政教育师资渠道,建立大学生廉政教育准入制度,广聚贤才,形成专兼结合、良性循环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廉政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还应为优秀师资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物质保障。通过专兼结合,引进和培养结合、延聘、返聘等多种途径,不断充实大学生廉政教育师资力量;积极营造廉政教育氛围,让学校领导和学工部门、党务系统的干部能够参与其中,辅助和承担相关廉政教育教学任务,保持和激发廉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其二,建立大学生廉政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和素质。廉政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科学主要解决外部问题,艺术则往往关乎人的内心。廉政教育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社会最新的典型案例,既包括中央有关廉政的新要求、新规范等,又包括党风党纪、大政方针的传达和解读。在实施廉政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给大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又要及时补充“鲜活生动的廉政案例”。因而大学生廉政教育师资的素质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从事廉政教育工作的人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为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4]。

(三)途径拓展,丰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

廉政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系统的教育过程,只有通过新兴传播方式的广泛普及,不断丰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形式,才能使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得到最大的提升。其一,充分学习和采用多种途径传递大学生廉政教育文化。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传播方式被应用到大学生教育教学之中,如校园手机报、主题微博、网络论坛、网络视频和漫画宣传等,以适应新时代廉政教育的现实需要。网络的有效利用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因此,加强廉政教育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使大学生参与其中,切实感受廉政氛围的熏陶,使廉政教育真正得以入脑、入心。倡导学生开展廉政社会调查,参加反腐倡廉宣传,到法庭旁听,参观监狱甚至与服刑人员深入交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巩固课堂教育成果。其二,积极营造校园廉政文化,通过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廉政思想的形成和廉政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将廉洁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校应强化文化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廉洁自律的校园文化[5]。同时,不断增加廉政教育的切入点,拓宽廉洁教育的渠道,使廉洁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并更加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其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和巩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成果。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思想基础,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要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抓住社会实践这个重要环节,使廉洁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制度构建,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总体上要求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开展适应且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活动,并注意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正是由于廉政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难以用量化的标准衡量,目前对于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效果的评估还没有操作性强的具体量化标准,因此,应针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评估体系。目前可以采用不定期的问卷及观点阐述来对大学生廉政情况进行取样调查:一来可以对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得到相对清晰的了解;二来被调查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对问卷及观点的阐述来深化自己对“廉政”的自我认识。

大学生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廉政教育,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一批又一批“公正廉洁、廉洁从政、从政为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瑞三, 徐嘉, 彭鹏.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涵与意义[J].文教资料,2009(12):211.

[2]吴光.廉政的内涵与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J].浙江社会科学,2006(3):63.

[3]唐自政,何抒然.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和路径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4):22.

第3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 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一师、阿拉尔市纪委监察局坚持以学习贯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廉政教育的重点,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征订发放学习辅导资料120本、光盘55套。11名师、市领导及260名团场领导深系点讲、上党课376次。各单位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以党政领导干部及其身边工作人员为重点,学习领导讲话和观看辅导光盘526次,通过学习讨论,写学习心得9847篇。

二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国“红船杯”学习知识竞答活动。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干部9492人次进行了学习知识竞答,扩大了党员干部参与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由师、市纪委、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主办了学习知识竞赛。来自师、市各单位40个代表队的120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每个参赛队都有一名党政主要领导和一名新党员参加。通过竞赛,推动了师、市党员对的学习,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学习、遵守、维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廉洁自律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四是倡议在全师范围内开展“学、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师纪检监察机关推出先进典型42人,举办报告会42场。各级党组织以各种方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承诺,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3000余件。

五是广泛开展“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积极建立“一助一”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建立扶贫帮困联系点453个,联系职工群众1903人,6039名党员结扶贫帮困对子9070个,捐款61.1万元,“一助一”帮助困难职工发展庭院经济,落实担保贷款6299万元。

文化展廉注重“三个结合”

为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农二师纪委监察局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把握规律,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相结合。根据各单位文化资源的情况,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各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广泛发动有文化艺术专长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廉政文化覆盖面和辐射力。在第八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中,师纪委会同文联、团委等部门分别在焉耆垦区、塔里木垦区、师机关举办了3场“廉政文化才艺展风采”汇演,参与的群众演员多达500余人,观看汇演的职工群众累计达万余人。

二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弘扬主旋律相结合。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紧密结合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党的先进性标准筑牢廉政意识,在贯彻中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月期间,全师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传唱《牢记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荣八耻歌》、《纪检监察之歌》等廉政歌曲。在建党85周年之际,师纪委组织13000余名党员参加了全国“红船杯”学习知识竞答活动。很多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知识测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的热潮。

三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单位的宣传橱窗、简报、阅览室等文化阵地,宣传中央和兵团、师党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形势任务和教育成果,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六进”建设,不断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提升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十进”活动创廉政文化新特色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纪委监察局从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十进”活动。

“廉政网页”进机关,建立了“农三师廉政”网站,为团场设置了网页28个,保证了信息数量和质量,在网络反腐倡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廉政文艺”进连队,顺应了连队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廉政知识”进家庭,有效地配合了“家庭助廉”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送廉政书籍、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签订廉政承诺书、发出廉政倡议和组织观看电教片等形式,把廉政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廉政教育”进校园。牢牢抓住了反腐倡廉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读廉政故事、写廉政作文等形式进行廉洁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从小培养孩子们知荣、明耻、爱廉意识。

“廉政培训”进党校。在师团党校各个进修和培训班次的教学计划中安排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教学内容,已成硬性规定。

“廉政橱窗”进社区,宣传普及廉政知识。各单位在机关办公场所及公共建筑物上设置了大型廉政格言或警句牌,突显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增强了廉洁、诚信意识,提高了职工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自觉性。

“廉政园地”进企业,把企业廉政文化与厂务公开、企业效能监察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到了一起,营造了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

“廉政承诺”进行业,师团医院通过召开“拒绝红包誓师大会”、医护人员公开廉政承诺和廉政签名仪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廉政教育,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中小学校设立了收费公示栏,向学生发放收费卡,设置举报电话,严格执行“两免一补”等收费标准。

“廉政合同”进工程,师、市坚持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落实建设项目“四关保廉”制度。

“廉政宣传”进媒体,纪委监察局修订了《反腐倡廉宣传报道表彰奖励办法》,建立了由25人组成的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宣传队伍,形成了大力宣传报道师、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的坚定基础。

倡廉洁新风筑幸福港湾

近年来,农五师纪委监察局围绕反腐倡廉的中心任务,以家庭为阵地,以廉政为主题,以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家庭助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加大教育力度。组织领导干部配偶、女干部和职工群众参加全国妇联家庭助廉读书心得的撰写活动;购买《家庭助廉教育读本》1200册发给全师领导干部家庭,制作了1000本廉政台历赠送领导干部家庭,部分团场还给副连级以上干部家庭赠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师、团机关干部观看《高墙内的忏悔》、《覆辙之鉴》等专题电教片等。

二是营造舆论氛围。制作各种专题节目,开辟专栏专版如“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筑反腐倡廉防线,建文明和谐家庭”等在广播、电视黄金时段进行强化宣传;师纪委每年春节元旦通过移动、联通公司向全师副处以上干部发送自编的廉政短信,并在师红星路、文化广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政警语,设置反腐倡廉宣传灯箱警示牌,引导干部家庭每一个成员做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和守门员,争当守廉、倡廉、助廉、促廉的表率。各级纪委干部深入基层分片包点,各单位积极挂条幅、写标语、出墙报,散发传单资料,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媒体向干部家属发倡议书、劝廉信、举行廉内助宣誓,签订助廉承诺书,召开座谈会、演讲会等等,“家庭助廉、人人有责”的观念空前深入人心,“家庭助廉”活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是表彰先进典型。把准着力点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各级纪委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家庭助廉”三大品牌:第一,评选“廉内助”,以“评”助廉。第二,表彰“贤内助”,以“贤”倡廉。第三,培训“廉内助”,以“训”固廉。通过表彰和培训,激励领导干部配偶学习先进,自觉提高家庭成员助廉的意识,筑造幸福温馨的港湾。

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2006年,农七师纪委监察局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同时,把加强对团处级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特别是人、财、物等重点部位管理人员的教育作为重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团处级领导干部,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如何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如何自觉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双重监督,重点开展学习主题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是针对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如何为领导干部创造一个勤政廉政的家庭环境,进行廉洁治家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领导手中的权力,争当廉内助、贤内助,为领导干部筑牢家庭廉洁防线;三是针对机关工作人员,聘请自治区、兵团党校的教授和检察院的领导讲法制课,注重强化他们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意识;四是针对掌管人、财、物的人员,通过组织学习财政法规和师“三重一大”事项的规定,注重强化以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理财的思想意识;五是在一般干部中,重点开展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教育。干部上岗任职前,开展党风廉政基础教育;干部在履职一段时间后,及时开展廉政勤政诫勉教育;干部退休前,进行拒腐保廉晚节教育。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教育形式,增强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努力发挥“大宣教”的作用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努力,农八师、石河子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大宣教”工作格局,党风廉政建设已纳入师、市各级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一是建立了工作汇报制度。凡开展重大的党风廉政宣传活动,都要及时向师、市党委汇报党风廉政宣教活动的实施方案、工作进度及取得的效果,争取师市党委的重视、支持。

二是建立了日常工作联系制度。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党风廉政宣教工作联席会议,总结上年责任落实情况、分解安排当年党风廉政宣教工作任务。与组织、宣传、党校、新闻、文化艺术、群众团体以及检察院、监管局等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党风廉政宣教情况,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发挥各自职能优势。

三是建立了教育经费保障制度。2006年,师、市拨款10万元为教育基地配置了多媒体投影机、笔记本电脑、背投电视机、电动幕、专业音响、专业功放调音台等设备,制作了60多块师市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展板,完善了基地管理使用规定,旨在通过经常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意识。

四是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依据《纪检监察简明教程》,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在职业务自学计划,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除规定业务学习内容之外,每季度推荐两本好书,为纪检监察干部提供阅读书籍,增长和扩大知识面。首次采取内培与外培(师、市党委党校、甘肃省委党校苏州培训基地)相结合的方法,举办了师、市第十三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立体化构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农十四师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切实加大教育力度。

教育重点求准,把领导干部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针对开发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密集和数额大的现实情况,在认真分析易发多发问题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后,确定了农十四师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开发建设的全过程,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注重发挥好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教育中示范作用的工作思路。

教育内容求精、把政治理论、权力观和党纪政纪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抓“四项教育”和“三个环节”。“四项教育”即抓好政治理论的教育,深化权力观教育,强化党政纪条规教育,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的教育。“三个环节”即抓好“灌输”环节,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抓好“转变”环节,帮助党员干部改造思想;抓好“调节”环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同时,积极开展“三个延伸”教育,即向青少年延伸教育、向领导干部家庭延伸教育、向社会延伸教育。

教育形式求活,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载体扩大党风廉政教育的效果。为使廉政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具有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注重从七个方面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一是把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纳入师团党委中心组、支部“”和师党校的学习培训计划,推行师、团党委和机关部门向全师职工群众廉政承诺的做法。二是广泛开展谈话交心活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谈话交心活动,认真查摆领导干部自己是否存在作风不正、工作不实、吃拿卡要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四十七团进军和田纪念碑、屯垦戍边纪念馆等教育基地,组织师领导及配偶、机关各党支部、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参观学习,并和老革命、老军垦一起举办系列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线

第4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

十以来,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面临新任务,呈现新特征,迈入新常态。以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风肃纪,打虎灭蝇,刷新反腐数据,将反腐倡廉工作推向高潮,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辟新路。新常态下,反腐倡廉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课题,但“从思想道德抓起”是基础。因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当今时代赋予的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廉洁文化“进头脑”受到高度重视。当下的高校廉洁文化,是以反腐新常态的要求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顺应高校发展实际而凝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总和。“进头脑”就是促进廉洁文化在师生中实现认知、认同和践行。

一、促进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的意义

(一)塑造师生人格和价值观的现实需要。高校廉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据,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滋养全体师生员工。高校廉洁文化武装的,不仅是学生群体的头脑,还包括教师群体、管理者群体的头脑。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学生构建较为完善、成熟的道德观、价值观,廉洁修身,健康成长,更好适应廉洁、法治社会的要求,是预防腐败的前瞻性工作;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杜绝学术腐败,不断增强人格魅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教师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高校管理者倡导先进的廉洁文化,在行使“人、财、物”等权力时,践行“三严三实”,端正管理作风,廉洁从政。(二)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作风和效能,构建和谐校园。当下的高校,办学资源、投资主体、教师构成、管理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腐败案件频发,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师生对反腐倡廉的认知、认同,对高校的廉政生态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廉洁教育、服务、管理的多向互动,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廉洁道德为准则,优化作风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净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提升高校竞争力和信誉,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内涵发展。(三)有助于创新反腐倡廉工作,优化良好社会生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使命之一,就是净化环境,引导干部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是新常态下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更好帮助师生正确辨识廉与腐,在头脑深处建立抵制腐败思想侵蚀的道德防火墙,实现廉洁内化,从而积极投身反腐斗争,推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正气,深化高校廉洁教育的政治意义。

二、新常态下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面临的问题

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高校廉洁文化势在必行。然而,高校廉洁文化是否真正进入师生头脑,是否达到知、信、行的教育效果,其实效性还面临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当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中还存在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规范教材、载体形式单一等问题[1];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廉洁教育“三进”工作面临理念性、范式性、制度性错位等难题[2]。此外,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在功能发挥、实效性、覆盖面以及应对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3]。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与预估的效果和社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一)对象不明。反腐新常态要求全面覆盖,高校廉洁文化需要推进和教育的对象就不仅仅面向学生群体。“作为组织者的管理者群体、作为教学工作承担者的教师群体和作为接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4]都应涵盖其中。然而,廉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公职人员,高校的廉洁文化主要关注大学生,国内较多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视角,认为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事前控制”,只要学生廉洁自律,就能实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高校教师群体认为教师没有权力,腐败是领导干部的事,因而不必学习廉洁文化。高校管理者则把自己当成廉洁文化的组织者,自上而下,积极主动性不高,而忽视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二)内容不清。“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5]与规定所不契合的是,部分高校在推行廉洁文化“进头脑”时,往往走过场,讲座、活动等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内容较为随意。大多数教师在廉洁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规模、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并不是非常清楚,因此不能合理归纳经验做法,时效性不足。学生对国家在反腐败层面的决心和力度了解并不深入,对新近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政策并不知晓。(三)方式不新。目前高校的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廉洁文化的施教者大多无专业系统培训,课时较少,多数以党课、讲座形式进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即若离;用于廉洁文化推广的相关教材亟须建立普及,廉洁教育专题网站在师生中的知晓度有限;“进头脑”的途径和渠道较为有限,一般由学校纪委、宣传部负责,以“灌输式”为主,观看廉政教育片,举行廉政征文、报告会、宣讲会,对师生在深层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重视还不够,即使采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廉洁文化,实际关注的人群也较少,自主学习并受益的效果未能充分实现,高度认同和践行自觉也打折扣。(四)效果不显。受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入人心”效果不佳,知易行难。高校多起相关案件,所发生的问题涉及基本建设、校办产业、自主招生和科研经费等方面,发案的领域都属于高校预防腐败风险需要严格把住的“七大重点关口”。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带有功利心,敬业精神不够,师德师风不正;“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简历造假等不诚信、不廉洁的行为,在对自己是否讲诚信的自我评价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6]。此外,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不合一,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状况,师生无所依从,影响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效果。

三、提升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的策略

为了切实增强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实效,确保全体师生在认识上知腐明廉,在信念上拥廉荣廉,在行动上拒腐倡廉,达到廉洁修身、廉洁从教、廉洁从政的目的,需要多策齐下,凝聚人员、制度、措施等合力。(一)明确教育对象,打造多层次廉洁教育格局。人的思想、观念、信仰深植于头脑,能量巨大。“进头脑”的首要前提是从主观上提高对廉洁文化的认识。如果高校师生对廉与腐的认识不到位,很有可能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自身言行失范等问题。只有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廉洁文化才能科学有效地“进头脑”。传承践行高校廉洁文化,领导是关键,教师是主角,学生是主体。高校管理者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是服务广大师生。这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院校两级中心组学习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反腐倡廉的政策措施、了解腐败滋生的成因土壤、辨识反腐斗争的发展形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教师群体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杜绝学术腐败,着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发挥教师的师范和引导作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实际行动投身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大学生要改变“大人生病、小孩吃药”的错误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利益、矛盾、诱惑面前,调整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二)更新教学体系,多载体传扬廉洁文化。“进头脑”所需的内容、方法、载体应科学地选择,提升对高校廉洁文化的主观接受度和认可度。将高校廉洁文化更好融入课堂教学,完善廉洁教材建设。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摸索,尝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包揽最新的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成果,向师生释读各项政策法规。上海师范大学纳廉洁教育为必修课,将反腐关口前移,要求所有大一新生完成学分;杭州师范大学编写《大学生与社会廉洁》专门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采纳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潮形式,挖掘现有教材中与廉洁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创建“智慧教室”,线上线下互动,引导他们客观思考腐败与廉洁的问题。坚持廉洁教育常态化,进一步营造大宣教格局,环境育人。积极加强高校网站建设,推送廉政短信、微信,强化廉政要求;实时更新橱窗信息,积极宣传反腐倡廉时事要闻和廉洁思想;在校报、官微上开设专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形势要求,传递廉洁文化信息,让廉洁教育随时随地贴近生活。针对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的特点,在自媒体等平台上多下心思,开发特色手机app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将廉政文化宣传植于应用制作,教学相长,将师生专业特长与廉洁文化资源相结合。除了课程教材的知识载体,新旧媒体、廉政文化产品等物质载体,还有社会活动、平台、基地等实践载体。廉洁教育是否进了全体师生的头脑,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内在的东西必然与其外在行为构成关系,所以,实践性是高校廉洁教育进头脑的最本质诉求。结合廉洁文化特色,赋予党团学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高的附加值;与政府纪检机关、司法机关、监狱看守所等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廉洁教育实践基地,用现实例子说法、讲法、传法,把“反腐疫苗”植入师生头脑。意大利从1997年起开展“反腐英雄进校园活动”,力邀反腐英雄现身说法,通过解说大学生可能接触到的腐败情景激发学生的反思,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师生行为。通过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制度来指引规范师生的廉洁行为。健全领导保障机制,将廉洁教育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湖南大学实行“五推进”高校廉洁教育模式,即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校园活动、进日常教育管理服务、进实践育人环境和推进廉政理论研究工作,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管理、文化和实践各个环节,全面推进。江苏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多个院校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成立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学会南京林业大学分会,对新形势下高校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改进学校治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机制,高校纪委主动承担廉洁教育的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优势,与其他部门一起,各负其责,上下齐抓,合力推进,对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开展廉洁教学的情况、学生参加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各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榜样示范作用等情况进行监督考评,有效、长期约束。提升队伍保障机制,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组建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师德高瞻的教师队伍,将教育者的廉洁教育前置。把师德师风状况与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制定较为全面的行为规范,共同提升廉洁教育效果。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围绕各个环节,梳理风险点,编制流程图,推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严肃用权态度,严密用权制度,严明用权纪律,严格用权教育,坚持将学校利益放在前面,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四)校、家、社会“三位一体”,提升志洁行廉的实践认同。反腐倡廉新常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校、家、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才能营造优良的社会廉洁文化。高校积极引导,以先进榜样和优秀作品的力量去影响和鼓舞师生,变“要我廉”为“我要廉”。同时,树立反面典型,引导师生主动寻找自身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慎独、慎初、慎微。家庭教育要当好高校廉洁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良好的家风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家人的一言一行要有意识地灌输廉洁思想。家庭培养子女良好的价值观念,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理解教育者的意图,形成教育合力。全社会要树立零容忍、全覆盖、多渠道的反腐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多宣传报道正面消息,注重师生心理保护,以防负面新闻过多带来的反向作用。

作者:尹洁 陈维维 陈长伟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参考文献:

[1]戴世勇,张勇.大学生廉洁教育“三进”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3,(3).

[2]张勇.高校廉洁教育“三进”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3]郝峰,殷雄飞.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江苏高教,2010,(1).

[4]黄建新.构建高校廉洁文化中的分层教育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第5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策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廉政文化是全社会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宣传先进的廉政思想、传播廉政知识和培育廉政理念为核心,以满足师生员工的文化需求、提高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围绕崇尚廉洁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目的在于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教育阵地,用廉政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充实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道德情操和思维方式,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完善高校教育功能、培养合格人才和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任务和重要举措。

一、正确定位,把握重点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在这三者中,由于他们的社会任务和角色不同,因此廉政教育的重点和要求应有所不同。领导干部是关键,教师是中坚力量,学生是核心。针对不同主体和对象,应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使之贴近教育对象、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1.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直接领导责任,他们既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领导者,重点在于加强从政道德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培育立党为公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为民为主要内容,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树立廉洁自律风范,为广大师生做表率,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

2.以教师队伍为重点。高校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待廉政教育的认识、态度以及思想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教师,侧重于把廉政文化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风,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服务观和敬业观,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3.以学生为重点。要紧紧抓住育人这个根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对低年级侧重“明理、立志”,主要进行廉政文化的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中高年级侧重“修身、践行”,培养学生通过开放性的思辨,认清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自觉践行诚信正直、遵纪守法等廉洁品质;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要侧重于主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责任感。学生能否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和良好风尚,是检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准。

二、创新载体,营造氛围

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必须创新和搭建丰富的文化载体,营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1.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强总体规划。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高校党的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和德育建设体系,制定具体的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使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符合广大师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实际,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教材是廉政文化教育和宣传的重要载体,要将廉政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业余党校党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不仅要挖掘社会生活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而且要结合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动实践,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材料,增加和充实有关廉政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同时,开发校本教材,组织编写适合学生特点的廉政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和课外读物,力求体现可读性、生动性、启发性和引导性。三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围绕学生对廉政文化的基础知识、廉政法规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对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热点的认识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学。

2.扩大教育阵地。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园网站、广播电视、校报校刊、橱窗专栏等文化阵地和宣传载体的作用,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覆盖面;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定期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图片等音像资料等,全方位、多层次形成正面舆论宣传的强势;创设校园廉政文化景观,在师生活动场所安排廉政事迹展览,悬挂廉洁警句、格言、条幅,强化廉政意识,营造聚精会神育人才、人人倡廉树正气的廉政教育氛围。通过扩大教育阵地和发挥廉政教育的载体功能,使校园成为广大师生修身养性的灵魂驿站、召唤正义的精神家园、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

三、拓宽领域,抓好结合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不断拓宽新领域,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成果的实效性,着重抓好“六个”结合。

1.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有机结合,把廉政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等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各个环节。

2.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良好教风的形成是关键,教风是校风的核心,教风不仅影响和制约学风,而且主导校风。“三风”建设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基本要求和主体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干部、师生展开,价值导向鲜明的教风、学风和校风,都是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思想基础。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结合业已形成的文化传统,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来,把廉政教育与理想信念、师德师风、学风考风、公民道德等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广泛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营造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校风。

3.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学科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要求各学科老师有计划地将廉政文化教

育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学科教材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通过梳理、整合、补充,找准廉政文化教育有机渗透的结合点,使廉政文化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4.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把开展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如举办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征文演讲、主题辩论、专题学习研讨、文艺汇演、书画展、征集廉政警句格言、唱廉政歌曲、发廉政短信等形式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5.与开展法制教育相结合。高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精心打造廉政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开展等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要坚持正反结合,开展以榜样示范为重点来宣传“敬廉、崇洁、尚俭”的校园廉政文化价值观;开展以反面典型为告诫的警示教育,培养广大师生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廉政观念和法制意识,促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6.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机关、企业和乡村,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巡回宣传、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廉政文化进校园与整个社会的敬廉、倡廉活动融于一体,使学生在参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廉政体验,领悟到做人做事都必须“以廉为本”,从而更加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激发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由对理论的认识内化为信念,由信念外化为行动,由行动升华为思想,真正成为廉政文化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第6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是“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有关精神,学习《关于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并把学校制订的活动计划公布于众,具体措施落实到班、到人,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遵守坚决不以教谋私,不搞有偿家教;同时,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此基础上,全校教师人人签订了一份廉洁从教责任书,提炼出一句廉洁格言,督促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育行为中时时遵守廉洁从教服务,做学生的榜样。

二、抓好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是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践者和组织者。我校从行政领导开始就高度重视此次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由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党、政、工、团分头落实,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讨论布置,制订了详尽的活动计划。同时,在学校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校园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还在校内设立了“廉洁投诉箱”,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体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勤俭办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领导班子还达成共识,要切实做好校务公开、规范收费、教代会等工作,促使学校管理更加*和科学。

党支部将党员先锋模范教育活动与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机结合,在全体党员教师中开展了“率先垂范、廉洁从政”的主题活动,要求党员教师首先成为校园内廉洁从教的典范,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在党支部的率领下,团支部也注重做好广大团员青年的教育工作,组织团员青年签订廉洁从教服务承诺,开展了廉洁从教征文活动,广大团员在征文中纷纷表示,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廉洁从教”、“敬业爱岗”,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

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动员工作做得好,教职工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有了初步认识,提高了“教廉崇法”、“廉洁执教”的意识,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三、抓好学生教育

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工作,学生是主体。孩子的成长是在无声的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和熏陶,对孩子们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从而将防腐倡廉的根子种植在学生的意识中、行为里。我校领导和教师牢固树立廉洁文化从学生抓起的理念,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活动中,把诚信立人、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从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把廉洁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常规教育的作用,在全校开展了“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主题教育,围绕“诚实守信、遵守规范、公平竞争、不做金钱的奴隶”等方面展开,通过班队活动、专题橱窗、黑板报、每周国旗下讲话进行系列教育,着重进行三方面教育:①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争做节俭小卫士;②诚实守信教育,说到做到、有责任感和自信心、有正确的价值观(分辨是非);③廉洁奉公教育,学习廉洁奉公榜样故事,古代的包公、近代的焦裕禄、现代的孔繁森等,来提高学生对廉洁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廉洁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听、读、讲廉洁故事,撰写读后感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形成以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养成廉洁习惯,将敬廉崇洁这本“书”读到心里,使他们从小具有抵抗不良习惯的免疫力。我校还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制作“八荣八耻”便携卡片,唱新童谣、讲故事、演小品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从小就明荣知耻,在他们的心中播下正确荣辱观的种子。

同时,借助家长,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让学校和家庭、社会共同筑起拒腐倡廉的防线,使学校的廉洁文化教育向系统化、持续化靠拢,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

“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在形式上我们注重了七个结合:一是与当前进行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员先锋模范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二是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把“依法治教、廉洁从教”贯穿师德教育始终,表彰师德标兵,让校园里充满党风正、行风廉、师风好的氛围;三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廉洁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四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五是与办学行为相结合,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校务公开、收费公示、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工程招投标等廉洁制度所取得的成果;六是与普法教育相结合,在普及法律知识、树立*与法制思想、增强依法治国观念的同时渗透反腐倡廉教育;七是与关心下一代、共青团、少先队以及基层党组织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初步了解了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初步确立了“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发腐败斗争必胜信心,逐步培养了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息、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四、今后打算:

第7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地处**区最南端的**镇,位于**、**两市交界处。驻地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且公路、铁路交通方便。学校创建于20xx年,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800余人;在编教职工78人,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区区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市规范化学校”、“ 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市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连续几年获中考突出贡献奖。

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在近几年的德育工作中特别把廉政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我校围绕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努力: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常规工作。

长期以来,我校党支部对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作为学校领导的首要工作来抓。为了使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党支部制定了廉政工作制度、内部管理、内部监督制度、责任制考核方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等,还成立了学校党风廉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分解。建立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学校要以办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学、廉政办学、阳光办学,勤俭办学”的意识。不断完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切实营造“崇廉、奉廉、赞廉”和廉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1、把廉洁教育与课堂教学渗透相结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深入挖掘现在学科廉洁,有效整合各年段语文、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的与廉洁教育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挖掘,由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和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提示和讲解,把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品德培养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功能。

2、利用校园广播,经常播放“八荣八耻”歌曲和有关廉政方面的内容。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荣明耻”美德教育。要求每位学生背诵“八荣八耻”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写学习“八荣八耻”的活动。并利用班会课、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

3、廉洁教育与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学校的廉洁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学校在重视教育主渠道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挖掘社区、家庭的教育力量,以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我校地处南部山区,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将学校附近一些革命遗迹设为学校的“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推行廉政文化建设,将“敬廉崇洁”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线,使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逐步走向系统化,持续化,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

4、在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中召开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教师中举办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结合教师节师德和评优表彰,突出廉政文化这一主题,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各办公室选出的具有才能的教师和各班的优秀代表,所比赛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尚廉崇洁”为主题,选手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自然的仪态,清晰的语言来表现“诚信、正直、节俭、清廉和有责任心”的价值观,表达“尊敬廉政人物,推崇廉政行为”的真情实感,展现新时期教师“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诚心、守纪律、崇勤廉”的精神风貌,对全体师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第8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廉政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现阶段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廉政制度的绩效低,部分学生“模拟腐败”现象严重。因此,高校应在廉政文化意识培育和传播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廉政传承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廉政与文化的结晶。从广义上讲,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理念、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文化表现的总和形态。廉政文化综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政权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引导社会的道德风尚。

一、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是构建校园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1.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构建校园防惩体系的重要内容

校园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是一个系统,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首先要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不仅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精神动力、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也有利于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更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以廉政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建设,是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大学生反腐倡廉监督机制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唤起大学生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基础上的被监督意识,有效遏制大学生“模拟腐败”案件的发生。

2.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的是一种融洽的氛围。由于社会腐败现象对大学校园的影响,贪读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大学校园出现了“模拟腐败”现象。大学文化的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腐败行为不仅腐蚀了大学生纯洁的心灵,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和谐。更为严峻的是,大学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大学生从惜懂少年成为青年,开始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若干年后他们将分别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大学中是否接受了良好的廉政文化熏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工作中的廉洁行为。因此,促进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养成应该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服从于教育和教学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廉政建设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廉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高等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廉政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廉政文化意识包含的精神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当今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对外交流沟通以及摄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同时也具有心理不够成熟、思想可塑性强、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但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难免受社会不良文化观念影响,造成廉政意识的缺失。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廉政意识如何,对民族、国家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培养大学生廉洁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求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处事方式、坚韧的意志品质。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对引导大学生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以及诚信正直、遵纪守法的廉洁品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因此,高校要把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以廉洁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二、高校廉政文化传播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引起了高校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并且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政观念、增强廉政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大学生廉洁行为培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廉政价值观层面: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

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断的细化,背后的逻辑便是对效率的崇尚。专业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廉政教育在有些学校尚付阙如,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大学生廉政价值观的形成。

2.廉政制度层面:廉政制度绩效低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主体思想和行为提供制度保障。美国学者博克说: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在大学中,有许多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廉政制度,如《学生管理规定》和各社团、学生会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设无疑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不好,实施效果令人担忧。同时,当前对大学生的廉政规范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觉性,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追求制度绩效的最大化。

3.廉政行为层面:“模拟腐败”现象开始出现

在大学中,学生“模拟腐败”现象的苗头己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贿赂老师以获得较好的成绩;贿赂辅导员以获得评奖、评优的资格;贿赂学生千部以加入学生会或学生社团;利用社团平台非法敛财(会费和赞助费)。这些现象的潜滋暗长,不仅带坏了校园风气,损害了思想教育成果,也对整个社会廉政文化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三、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廉政文化意识的理论思考

1.教师率先引导—廉政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先决条件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有良好的“土壤”。大学教师是和同学们接触最为频繁的人,他们构成了大学生群体的“直接环境”,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他们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也是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学生的楷模和道德标杆,教师的工作除了传授知识,更需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加以感化。因此,要启动廉政建设,在大学中孕育、传播廉政文化,教师的行动就是最为有效的引导。

2.大学生公民文化传播与公民人格塑造—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社会基础

公民是一个法律主体,也是一个政治主体;他拥有权利,同时承担义务。公民文化就是公民角色对其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反映。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文化、公民文化,是公民(承担一定的公共职务)在运用公共权力时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公民文化是廉政文化生存的土壤,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必须让大学生接受明确、系统、科学的公民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人格,为廉政文化在人学生中培育和传播提供良好基础。廉政教育,必须是有根基的教育,必须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而公民文化的传播与公民人格的塑造是把我们的廉洁教育从“你应该”向“我应该”转变的社会基础,这是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是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扩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公民文化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推进廉政内化过程。

3.思辨精神的培育—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理论基础

从“要我廉洁”到“我要廉洁”的过程,除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对真正的自我利益的觉醒。大学生对廉洁问题认识的深化不能靠政治理论的灌输,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对廉洁价值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当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这种知识是大学生没有经过思辨、甄别的知识,它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大学生通过思考辨别后留在大脑中的知识将成为他日常行为决策的重要信息,是不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思辨精神,有利于其通过深入地思考和甄别揭开廉洁文化、廉洁行为的“神秘面纱”,认识到廉洁行为对公民自身,对维系社会这个共同体,对提供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遵守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则,自觉地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中就会自觉地以廉洁的面貌出现,培育出廉洁文化和廉政行为。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是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的理论基础。

4.大学生民主实践—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实践基础

在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培育和传播上,教师率先引导为大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为大学生公民文化的传播和公民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石。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外部条件,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以大学生的廉政实践为基础,这是廉政文化培育和传播的内生机制。曾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民主实践是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民主、理解廉政的必要环节,对廉政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毋庸质疑。

第9篇:教师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廉政文化意识 培育 传播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廉政传承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廉政与文化的结晶。从广义上讲,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理念、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文化表现的总和形态。廉政文化综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政权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引导社会的道德风尚。

一、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是构建校园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1.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构建校园防惩体系的重要内容

校园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是一个系统,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首先要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不仅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精神动力、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也有利于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更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以廉政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建设,是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大学生反腐倡廉监督机制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唤起大学生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基础上的被监督意识,有效遏制大学生“模拟腐败”案件的发生。

2.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的是一种融洽的氛围。由于社会腐败现象对大学校园的影响,贪读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大学校园出现了“模拟腐败”现象。大学文化的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腐败行为不仅腐蚀了大学生纯洁的心灵,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和谐。更为严峻的是,大学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大学生从惜懂少年成为青年,开始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若干年后他们将分别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大学中是否接受了良好的廉政文化熏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工作中的廉洁行为。因此,促进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养成应该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服从于教育和教学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廉政建设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廉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高等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廉政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廉政文化意识包含的精神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当今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对外交流沟通以及摄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同时也具有心理不够成熟、思想可塑性强、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但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难免受社会不良文化观念影响,造成廉政意识的缺失。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廉政意识如何,对民族、国家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培养大学生廉洁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求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处事方式、坚韧的意志品质。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

全过程,对引导大学生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以及诚信正直、遵纪守法的廉洁品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因此,高校要把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以廉洁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二、高校廉政文化传播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引起了高校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并且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政观念、增强廉政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大学生廉洁行为培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廉政价值观层面: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

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断的细化,背后的逻辑便是对效率的崇尚。专业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廉政教育在有些学校尚付阙如,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大学生廉政价值观的形成。

2.廉政制度层面:廉政制度绩效低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主体思想和行为提供制度保障。美国学者博克说: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在大学中,有许多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廉政制度,如《学生管理规定》和各社团、学生会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设无疑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不好,实施效果令人担忧。同时,当前对大学生的廉政规范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觉性,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追求制度绩效的最大化。

3.廉政行为层面:“模拟腐败”现象开始出现

在大学中,学生“模拟腐败”现象的苗头己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贿赂老师以获得

较好的成绩;贿赂辅导员以获得评奖、评优的资格;贿赂学生千部以加入学生会或学生社团;利用社团平台非法敛财(会费和赞助费)。这些现象的潜滋暗长,不仅带坏了校园风气,损害了思想教育成果,也对整个社会廉政文化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三、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廉政文化意识的理论思考

1.教师率先引导—廉政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先决条件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有良好的“土壤”。大学教师是和同学们接触最为频繁的人,他们构成了大学生群体的“直接环境”,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他们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也是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学生的楷模和道德标杆,教师的工作除了传授知识,更需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加以感化。因此,要启动廉政建设,在大学中孕育、传播廉政文化,教师的行动就是最为有效的引导。

2.大学生公民文化传播与公民人格塑造—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社会基础

公民是一个法律主体,也是一个政治主体;他拥有权利,同时承担义务。公民文化就是公民角色对其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反映。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文化、公民文化,是公民(承担一定的公共职务)在运用公共权力时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公民文化是廉政文化生存的土壤,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必须让大学生接受明确、系统、科学的公民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人格,为廉政文化在人学生中培育和传播提供良好基础。廉政教育,必须是有根基的教育,必须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而公民文化的传播与公民人格的塑造是把我们的廉洁教育从“你应该”向“我应该”转变的社会基础,这是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是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扩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公民文化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推进廉政内化过程。

3.思辨精神的培育—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理论基础

从“要我廉洁”到“我要廉洁”的过程,除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对真正的自我利益的觉醒。大学生对廉洁问题认识的深化不能靠政治理论的灌输,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对廉洁价值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当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

授,这种知识是大学生没有经过思辨、甄别的知识,它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大学生通过思考辨别后留在大脑中的知识将成为他日常行为决策的重要信息,是不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思辨精神,有利于其通过深入地思考和甄别揭开廉洁文化、廉洁行为的“神秘面纱”,认识到廉洁行为对公民自身,对维系社会这个共同体,对提供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遵守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则,自觉地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中就会自觉地以廉洁的面貌出现,培育出廉洁文化和廉政行为。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是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的理论基础。

4.大学生民主实践—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实践基础

在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培育和传播上,教师率先引导为大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为大学生公民文化的传播和公民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石。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外部条件,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以大学生的廉政实践为基础,这是廉政文化培育和传播的内生机制。曾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民主实践是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民主、理解廉政的必要环节,对廉政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毋庸质疑。

首先,在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开展民主实践。在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的选拔中,可以由同学提出方案,方案囊括资格审查、民意调查、预选演讲、笔试、面试、现场答辩和演说投票七个环节,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能较好地体现班级代表的意向,尊重各个代表的意见。最后一轮的投票也是由学生代表决定,老师没有投票权,让学生们自主地选择自己心中合适的学生干部,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