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精选(九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差异教学;必要性;可行性

差异教学是当今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其秉着“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而发展,开展有差异的教学”的基本原则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差异教学”的开展到底有何种价值?在我国现行国情下高等教育“差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这些问题皆是研究大学生“差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一、差异教学的必要性阐述

(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从属于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必要受到社会的种种制约尤其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恩格斯曾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换言之,人的发展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生存然后谋求生活。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要的人才呢?“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多元化”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和文化的代名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交流和碰撞甚为紧密,我们借鉴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但并不意味着即将走入一个大一统的社会。相反,人们在这种多极化的格局下正寻找属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教育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文化方面,教育正是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来发挥其功能,现今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催生出“多元文化教育”即要求:“每一个任努力去认同他人文化、生活方式、学习特点等,在认同与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差异与特殊性,既要放眼世界,又立足本国实际,既坚持自身文化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融合。”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个体学习多种文化,接受多种教育,它的精髓在于尊重个体和群体间的差异,正确看待差异和允许差异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求教育培养出多样化且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人才培养观早与时代不相符,必须坚决摈弃。我国进入21世纪亦非常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2010年3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中提出三个树立:“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二)教育历史演变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差异教学”继承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古代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化教学,没有形成正式的学校教育系统。孔子弟子三千,放到班级授课制中乃一个大“班级”,但并不影响这位先哲因“材”施“教”,他对每一位弟子的优势、性格缺陷、文化背景等“材”了如指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才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不仅是孔子,《学记》、《中庸》等古典著作亦显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可见,我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差异教学。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社会急需一大批专业人才,个别化教学由于教学效率低下而被逐渐忽视。于是乎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人数、材、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浮出水面。“时至今日,机械化、程序化、僵死化仍然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与当代社会学生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个性化的需求是相抵触的,已经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严重障碍。”“差异教学”正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改进,改变其过于注重共性和统一而忽视个性和多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策略。

(三)个人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必然需要

教育的本位功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现在大多数高校打出的标语或校训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么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呢?首要的前提乃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983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给教育界带来了一阵春风,它打破了过去以单一智力评估学生狭隘的评价观和学生观,推动了教育教学的一场新的变革――差异教学。“有一种形式的教育与多元智能精神相左,那就是”统一制学校“的教育。什么是可替代的方案?另一种选择可能就是因材施教―一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教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精心设计实践的活动,让不同类型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多元智能理论是差异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为基础而定,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然而过于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使原本千差万别的学生进入学校十几年后大多数都变成书呆子,没有丝毫个性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后,国家已经清楚意识到当前教育的严重弊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年龄、性别、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等存在明显差异,假如高校只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去教育学生显然是不合适的。“差异教学”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的普遍性且尊重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差异的基础之上通过有差异的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二、差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2005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就有10864.07万人。中小学平均每班人数至少在50-60人左右。那么,“差异教学”实施在我国现实国情下是否可行,回答是肯定的:

(一)理论基石

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是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正式开始的,该决议明确规定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要施教,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后,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学者们对“差异教学”研究热情和关注度锐增。通过笔者的检索,自1999到今天,“差异教学”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热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篇,可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有:2001年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山东师范大学的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论差异教学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等,此外还有国内学者翻译经典的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成果:美国戴安的《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本书系统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在3至12年级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差异教学,教师通过研习本书,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开展差异教学,实践应用价值广泛。另外一本是美国汤姆林森的著作《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本书是根据差异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阐述了差异教学的本质规定,实施策略和教师角色等。虽说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起步较晚且不够成熟,但以上列举的诸多成果为我们一线教师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石,教师要想熟练的驾驭“差异教学”,必须首先上升到理论的台阶,对关于“差异教学”的国内外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阅读和学习,要读“懂”、读“透、读”熟“,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实行差异教学并帮助他们解决在课堂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实践试点

一颗好种子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滋养,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差异教学”必须有实践的沃土,这样才能达到其回归实践最终目的,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行便是“差异教学”的试金石,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六条,其中三条为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目标,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改变原来“繁、难、偏、旧”知识本位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兴趣需要;改变原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施教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僵硬、机械和单一的评价方式,提出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和评价项目。且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0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上都是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与教学革新的主要理念,同样亦是“差异教学”的指导思想。而“差异教学”是一个系统具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极强。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当今应试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所限,很多中小学实施课改往往是“换汤不换药”。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符合个人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的目标正是差异教学实施的有利土壤。

(三)技术支持

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和影响决定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撑。“差异教学”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亦有其教育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差异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全班每个学生有何差异,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差异来制定弹性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差异呢?时至今日,随着档案学、心理学、统计学、测量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其它学科运用于教育学,由此亦产生了诸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教学评价学等交叉学科。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成长档案袋、心理学科学的测量方法以及数学精密的统计方法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情况、家庭和文化背景等似乎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此外,“差异教学”的一些具体课堂实施策略如分层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情景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等需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来创生出一种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越书本的庞大的视听感官效果。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普及化时代,为“差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巨大的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简言之,科技的进步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差异教学”实施的现实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 2004(11).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EB/OL].http://.

[4] 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5] 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6] [美]加德纳.重构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第2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文化 背景 教育 差异

一、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文化是内涵宽泛的概念,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至于,“文化”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迄今为止各数己见,莫衷一是。据有关研究,关于文化较为严格的概念就有161种,分类记述、历史类、规范类、心理了类、结构类、发生类以及综合类等多种类型。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的文化概念是: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英国的文化概念,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表述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的文化概念 ,C. 克鲁客洪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从上述各种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各种文化概念的界说都有其一定的理由,但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则是肯定的。即教育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教育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相比,跟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受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化孕育着教育,不同的文化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发展出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进而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相关的社会、文化脉络,就不能对教育问题产生较深切的同情式理解。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形成之后,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和创新这一文化的重任,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在决定文化寿命长短的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学者如德国的包尔生(F.Paulsen)和斯普兰格(E.Spranger)甚至认为教育即文化,或教育即高度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的概念中也常把文化教育连接在一起。教育显然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要适应文化的要求。人承载着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文化也就会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人”一学生和教师投射到学校教育之中,因而学校教育不能不面对文化多样性问题;在施行和考察一定社会群体的教育时,不可无视群体的整体文化。第斯多惠曾指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一句话,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乌申斯基进一步强调:“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如果问在哪里应当表现出民族性的话,那无疑是在国民学校里。”乌申斯基不仅看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也指出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另一面,即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的重要功能。而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决定了人们学习的方法和教育的模式也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性,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及方法,而且影响个体正规教育条件下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受教育的程度。

三、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的差异性人类从其诞生起,就在其现有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并在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的、特有的教育模式下,逐渐成长为与其独特文化背景相适应,符合其社会文化范型的个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些内容是带有普遍性的,几乎在各种社会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例如,绝大多数文化都有语言、音乐、舞蹈、求偶、婚姻、游戏、体育、智育、德育、宗教、艺术、民间传说等等。但是,不同的文化又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性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道德意识的差异、儿童教养方式的差异、的差异等,它们对各自的教育又产生不同的影响。1、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上,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例如,在古代,古希腊的斯巴达文化的价值标准和雅典文化的价值标准就迥然不同。斯巴达人尚武,雅典人崇商,因此,反映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截然相反。在教育目的 ,虽然斯巴达和雅典都是要培养忠于祖国的公民,但二者对公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目的的实质上也很不相同。斯巴达认为好的公民仅仅是能为祖国英勇作战的军人,而雅典则认为,一个好的公民不仅要能为祖国英勇作战,而且应该有健美的身体,高度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发达的智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节制、正直等美德,就是说,雅典的公民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仅仅是为了战争而教育孩子;雅典则不仅为了战争,也为了和平而教育孩子。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的主要课程是马术、射箭、行军、格斗、袭击等;雅典的课程是音乐、诗歌、修辞、经营术等。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人强调自我意识的锻炼,而雅典人强调内在素质的修养。2、儿童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特殊的养育幼儿的方法和习俗。在某种文化中,只要婴儿一哭就立刻哄他、逗他、抱他,尽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另一些文化中,婴儿只在特定的时间受到父母的照顾,而且也只是匆匆忙忙地喂些奶、哄几下、放在摇篮中,婴儿根本无法随意地活动。婴儿逐渐长大,也伴随着更多的限制。养育方法的差异对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不同,儿童的经历也不同,形成了中美两国人不同的人格特征。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人则以集体为中心。在美国,儿童以个人为中心了解世界。尽管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好。由此延伸,美国人与其亲属的关系也依其所好决定。美国人在其儿童经历中,便可看到个人选择是一项强有力的因素,可以产生创造或消除个人间的关系。父母只管自己,不与孩子的爱好发生竞争。大多数美国父母鼓励其孩子自立――自己饮奶,自己办事――这便是美国儿童能培养自己的爱好。他们希望环境能适应他。中国的孩子们学会利用一套关系看世界。他不仅服从其父母,而且他们没有多少权力来选择社会关系。中国的父母们相信,长辈们总比年轻人了解得多而好,这便导致了中国的孩子们认识到区别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明哲保身,孩子们的标准是‘不要闯祸’,‘如果事情不妙就跑回家’。中国儿童被迫适应环境。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它们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性质、水平和速度,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形成,造成儿童在自主性和对成人依恋性方面的差异,美国儿童则更多表现为自主性,而中国儿童更多表现出对成人的依恋性。3、宗教上的差异罗马尼亚学者亚.泰纳谢指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又“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由此,人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虚妄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填补着自己的柔软和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个体的差异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宗教的历史是久远的,佛教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道教主张“无死”,以自身为真实,注重修炼养生,所以其信徒超脱尘世,相信并追求长生不老。佛教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注重涅磐清寂,所以其信徒遁入空门,希求精神解脱。这说明宗教是导致人们心理行为差异的途径或方式之一。不同的有不同的社会化,道观寺庙不仅是进行宗教寺庙的场所,还在历史上具有某种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也有相当的影响。再如,藏族佛教的寺院教育它以宗教教育为主,要求信教群众在以信仰经典为前提的基础上接受教育。这种宗教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以宗教意识形态的形式,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不仅使下一代形成某种信仰和崇拜,而且,还因其代表了某种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也使下一代逐渐形成某种生活观念。4、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左传・成公四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古籍中较早提出了不同民族有其不同心理行为特点的思想。由于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促进了人们色风俗、习惯、爱好、文学、艺术、等的交流,因而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气质,即共同的风俗和习惯。例如,我国云南省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制度的形式。子女从母居,财产由女性继承,婚姻关系不固定。因此,纳西族人从小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练习生活、生产技能,遵循母系社会的习俗。又如,朝鲜族喜欢白色也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勤劳和洁净的教育,小孩的穿戴几乎全是白颜色的衣物,朝鲜族人的勤劳和洁净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就是在这个民族崇尚白色的风俗里形成的。中国人吃饭有使用筷子的习惯,而西方人吃饭却使用刀叉的习惯等等,如此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心理深层,代代相传,形成一股巨大的陶冶力量,起到一种积其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5、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因其道德标准不同,中国的汉族历来把女子婚前的看得十分重要,特别注意女子婚前的贞洁教育,而云南的纳西族至今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某些习俗,实行走婚。男女只要遵守同一母系血统的后裔禁婚的原则,就可任意寻找配偶。纳西族词汇里,没有“父亲”一词。舅舅是家中的男性长辈。在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要求妇女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而美国妇女没有穿着上的限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这些体现在道德意识上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各自的道德教育上也有不同的反映。另外,在婚姻观上,按中国的道德意识,中国人结婚是为了白头偕老;而美国的文化强调个性,结婚意味着在法律上一起生活,一旦个性不合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反映在婚姻教育上,中国文化强调伴侣之间的相互忠诚、责任、义务;而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综以上述,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影响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影响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受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2]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杨金鑫.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 中国古代个体社会化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介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中介的精心选择和科学运用,才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介的选择和运用日益呈现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参照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2-43页。

第4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教师教育 中国 美国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42-01

一、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对比

本次研究,我选出了几本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法的教材:我国的教材选取周登嵩、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季浏的《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毛振明的《体育教学论》。美国选取《充满活力的初中体育》、《体育教学策略》、《活动的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体育教学技能发展》。

1.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共性

中美两国体育教学法中教材内容以下章节相同:①两国体育教学法的教材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章节。两国体育教育专家都认为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是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的核心内容,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②分学段安排相应教学法内容。这说明中美体育教育专家对不同学段体育教法体系存在显著差异有共识。

2.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差异

通过详细的比较和研究,中国体育课程设置在教学法教材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体育目标、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内容。从总体上看中国教材在宏观方面的论述较多。

美国体育课程设置在教学法教材主要集中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上,特别强调对学习整个过程及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美国的教材除了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外,还用大量的篇幅讲述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体育课堂的管理以及残疾学生的教学。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教材在微观方面的论述较多。

二、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差异的成因

1.中美两国体育的教育指导方针

我国的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国家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影响着我国各个群体,我国学校体育也必须围绕这两个计划开展实施教学和训练。但美国却不同,美国的体育教育实际由各州政府进行指导,各个地方学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主要方针是促进全民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习惯。美国的具体情况是州政府对课余体育竞赛并无具体要求,而校际间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是分开的,有专门的竞赛协会和体育部门负责。显然,中美体育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设置的差异,也反映到了体育教学法与教材内容上。

2.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法只是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开设,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以及各运动项目命名的“术科”之中经常见到有关的体育教学法。一般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法相关课程包括教育学、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与实践、诸多术科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虽然体育教学法的相关课程看似很多,但在相关课程各自的内容体系中教学法的内容相对薄弱。它不仅在国内有关教学法的教材内容体系中体现,而且从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现状中得到间接印证。在美国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两门以上的体育教学法课程。

与国内情况不同,美国有专门的体育教学法教材供学生使用。为小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而编写的《活动的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还有为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而编写的《充满活力的初中体育》。在美国体育界,他们认为中、小学生在身体发育、心智水平发展、运动兴趣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美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的选择上都应有所不同。另外,国内的体育院系一般开设普通教育学课程,但是在美国的体育系通常不专门开设这门课程,在美国体育师资的培养计划中,这门课程相关知识已被糅合到中小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

美国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并将教学和科研很好的结合起来,用体育教学实践来检验研究,使得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美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方面下了大量工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如“动作教育模式”、“运动教育模式”、“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等模式应运而生,并被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采用。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在学校体育教学法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的差异造成的,但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促进有效教学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导下,我们还有很多的地方应向美国学习和借鉴。包括以下的内容:①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加强体育教学法的课程建设,并注重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②强化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积累,整合实用的教育教学知识;③构建和实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包括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通过“标准”来促进体育教师教育“运动技能”本位向“教学能力”导向的转型,进而改变体育教师聘任“惟‘技’是从”以及专业发展“自生自灭”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永盛、姜明.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8(1):20~23

第5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美 道德教育观 比较 启示

近些年来,中国高校德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德育实效不高也是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学业上中国孩子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因此,借鉴和学习美国的德育方式,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中国道德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但中国的德育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仍产生消极影响。

(一)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分析

中国父母关心更多的是孩子学业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如体力、社会性、审美能力等的发展,所以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使在学业上有所造诣,却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孩子在家里选择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在家庭中发言权很少,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犯。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具有权威性,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行事,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二)中国的学校教育观分析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文化强调了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趋向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等级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承担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对课堂的教育内容和进程有很大决定权。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缺少层次性,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在很多情况下缺乏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不能很好的使德育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中。

(三)中国的社会教育观分析

中国的社会教育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一直以来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古至今都把能通过各种考试并能取得好成绩当成教育的追求目标,这种影响延续至今,使得“应试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总体上“循规蹈矩”,创造力、创新力被掩盖,除了学习,生活能力、自立意识明显处于滞后的状态。

二、美国道德教育现状

(一)美国的家庭教育观分析

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家长积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而不受别人的影响,注重公正和自由,重视孩子的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的相处,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通常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非要孩子照章执行不可。

(二)美国的学校教育观分析

美国高校德育内容很少有抽象和纯理论的概念,德育内容倾向于面向现实生活,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紧密联系,德育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而进行的。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同样是平等的。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打断教师上课,教师也非常欣赏和鼓励这种做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在从自由讨论、查找资料、到最后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美国的社会教育观分析

美国社会教育注重学习世界先进国家发展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调动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级学校教育机构的设施和师资兴办社会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中美道德教育观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较大,两国德育观也存在一些本质差异。

首先,德育目标有所差异性。美国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积极进取、合格公民等等,“说到底美国的德育目标是为实现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目标服务的,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方向性。”我国“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服务,德育目标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其次,在内容上有所差异。我国沿用的德育课程版本大同小异,虽然在各地区、各学校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多数沿用的仍是几十年一贯的体系,内容陈旧、空洞,不够准确;联系学生实际不够,表达枯燥,根本不能反映本学科相应的发展状况。美国高校德育内容很少有抽象的、纯理论的概念,德育内容坚持面向现实生活,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紧密联系,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有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

再次,在方法上有所差异。一般说来,德育课堂讲授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灌输训练式和问题讨论式。而中国道德教育在途径上更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往往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

四、小结

第一,应重视德育的可操作性研究,不断提高德育水平。美国德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各种教育途径与方法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我们应重视德育的可操作性研究,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有价值的德育研究成果和有效方法得到运用。

第6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革新的教育思想,也是对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分层次教学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练习难度,以及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从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时间

2009年9月―2010年6月以我校高中160名健美操选项课女生作为教学实验研究对象,进行两个学期健美操选项课的分层次教学实验跟踪调查。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

实验测试法:80人作为教学实验班,进行两个学期健美操选项课的分层次教学;另80人作为对照班,进行两个学期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教学。两个学期结束,根据健美操选项课考核标准,对160人进行规定项目测试。

2.研究内容

2.1分层次教学法理论依据

全体参与性和差异性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全体参与性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差异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它不仅仅表现在先天的遗传因素上,还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体育素养的发展上。差异体现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身体素质和运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项目中所表现出能力各不相同,不同学生在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项目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这些差异性造成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偏差,也形成了自我意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区别。因此,全体性和差异性都为分层次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根据。

每个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体育基础、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区别,单一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又有着共同性,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将某些方面较为类似的学生划为同一层次,并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2分层次教学的方案设计

2.2.1实验方法

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分层次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对照组进行教学。

2.2.2基本步骤

2.2.2.1确定实验对象。将160名女学生随机抽取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和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选择健美操选项课作为本次实验项目。

2.2.2.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测试项目为力量素质测验(1min立卧撑)、灵敏素质测验(1min跳绳)、柔韧素质测验(坐位体前屈)、耐力素质测验(800米跑),目的在于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在身体素质是否存在差异,以保证两组实验对象的同质性。

2.2.2.3将实验组的学生按技术水平分班,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和竞赛班。对照组的学生在原来的自然班级参与体育教学。

2.2.2.4对实验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进行教学。基础班以指导学习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习,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法和程序式教学模式等;以提高班级协同学习为主,在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基础上,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充分开展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采用小群体及合作教学模式。对照组则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2.2.2.5实验结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统一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2.2.2.6分析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以及对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态度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此进一步分析原因。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结果分析

健美操专项素质内容:力量素质测验(1min力卧撑)、灵敏素质测验(1min跳绳)、柔韧素质测验(坐位体前屈)、耐力素质测验(800米跑)。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四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同一水平上;通过分层次教学后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均得到提高,经T检验(P

3.2实验后健美操技术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个组健美操技术的评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所占人数经统计方法处理和X2检验(X2=11.97,P

3.3实验后学生认知态度结果分析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受试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学生对健美操技术的掌握等。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等级,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其表现为课堂上练习的热情、投入力度、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练习的刻苦性、主动性和与教师的配合,等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均呈显著性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有近89%的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喜欢上体育课。而对照班则有34.41%的学生对上体育课持冷淡的态度,上课不积极主动。由此可见,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比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3.4实验后学生学习目的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能正确对待每节体育课,而对照班则有近39%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近27%的学生纯是为了应付考试。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呆板,教学方法比较单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因此,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实现了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了恰当的锻炼,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分层次”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所带来的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以后独立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分层次”教学法在健美操课中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

4.2“分层次”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更能提高学生互教、互学和互助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征宇等.体育院系网球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37.

[2]路明等.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

第7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2-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逐步拓展和全球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对国外的高校教育情况逐步有所了解,也逐步显露出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差距。美国作为高程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已作为我国学生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同时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析解剖并借鉴其教学优势的国家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作者所在的学科背景为依托,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在美国实验室中的应用和管理。

二、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对于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所区别,还包括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招生录取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等也存在差异。美国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在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中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挖掘并发挥其作用。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使其教育更注重于结果他们认为生活是根据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人们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因此,美国学校传统的课程内容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宗旨则在于引导学生适应人际关系的总计划。在这种总计划中,集体意识完全主宰着个人的意愿,且等级关系利益得到充分的强调[1]。除此之外,美国学生的录取与毕业也与我国有较大的区别,美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后发的国家,但自17世纪确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以来,探索出了美国式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与其招生考试与录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2]。美国招生主要在公平性的基础上由各个大学或者权威的私利机构辅助进行学生的招生与选拔,马文卿针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谈到,美国没有国家设置的招生管理机构,也不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而是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这两家私人机构来承办大学招生入学考试“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用以预测学生在学术性学科方面能力和素质的SAT学历考试和考察学生所学课本知识程度的ATC水平考试”在考试程序上,大学招生使用哪种成绩和学生参加何种考试,完全由招生学校和学生自己决定“而在录取方式上,则只通过网络和邮件的形式录取学生”[3]。中国则设置统一的考试形式,通过国家统一设定不同等级院所的分数初步筛选,然后再由各院校根据学生报考的志愿进行选拔。另外,本文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对美国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美国每年实行三学期制,每个学期各院系会把本学期所开课程在网上公示,然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网上选课,以此方式组织课程的开设与否,对于课程的教学安排,本文分针对学生和老师两种角色陈述。针对学生,每学期有三次考试,最后的成绩按照三次考试并参考平时的作业情况综合给定。不论作业或者考试,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立即开除,这使得学生必须自己完成作业。

在美国,对于工程学科,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让研究生作为TA辅助教师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这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于暑期一般时间较长,有一些专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可以联系相关学校进行暑期实习,一方面增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交通数据采集设备应用介绍

针对工程学科,实践性体现的更加突出。以交通数据采集为例,交通数据采集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在各个课程中都会有所涉及的课程。且作为研究生进行研究的前提,交通数据采集尤为重要。以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为例,该大学交通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系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该系设置有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室,实验室有车载式视频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

该系统可以根据数据采集的需要,视频采集可以只记录采集的数据,同时观测人员通过图像显示装置现场观测采集的情况,也可以与其他设施组合将视频实时传输至实验室,其设备连接情况如图2所示。

上述图2所需要的设备及实现的功能陈述如下:设备前端有IPcamera和HD以及AD检测器,这三个检测器设置在Trailer顶端,满足安装要求的高度,在Trailer底端有过载和雷击保护电路以及供电装置给相应的装置供电,同时,在架设检测器的柱子上还安装有无线发射装置,可以将检测器以及IPcamera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实验室,实验室使用无线接收装置接收该数据,并将视频及数据存储在连接的电脑上,Trailer的底端的箱子里还有交换机,交换机将前端采集的HD、AD数据以及IPcamera的信息提供给无线发射装置,同时,交换机将HD和AD软件安装及数据采集等设置的计算机通过两个交换机与前端的HD及AD检测器连接起来,同时,交换机可以通过电脑中的软件设置将HD、AD及IP camera的数据采集过程及视频记录到硬盘录像机,同时,通过两个交换机的连接,可以使操作员在Van中对HD和AD的软件进行设置,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可以确保数据的顺利采集。

将两个摄像头(图中的前端摄像头和后端摄像头)架设在Van上,通过立柱架设,同时立柱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台进行控制升降,通过电缆将摄像头摄取的视频连接入Van,在Van中有相应的控制台,其中有显示器,Autoscope检测卡,安装有Autoscope软件的电脑等,前端采集的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控制装置后,通过电脑对视频中的画面设置虚拟检测器,并建立相应的连接,可以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通过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控制装置与硬盘录像机相连,将Autoscope检测的整个视频可以录制下来,以便于后续参数的查验。

上述设备在实验室中均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如果课程或者研究需要,只需要任课教师或者研究生和实验室人员沟通即可,设备的维护由实验室专职人员负责。维护费用由系里支付,最终落实在由研究项目支出。

相比起美国的检测设施,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设施设备较为落后,设备管理太过制度化,设备维护不及时,经费不到位。这些现状使得目前我国的交通学科学生的交通数据采集大多停留在人工调查的阶段,也使得数据采集的可持续性不高,较大的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四、结语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目前却处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剖析和借鉴。论文以中美教育的差异性为基础,以本文作者在美国访学的所见所闻,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情况,为我国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验设置及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玲.文化冲突与中美高校教育[J].江苏高教,1996,(5):80-82.

第8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顶尖科研产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研究背景

科学研究是一个知识生产过程,其产生的知识产品大多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高质量的论文往往代表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在全球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占有一席之地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者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笔者发现,关于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产出研究较少。本篇论文试图填补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空白点,通过对美国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尖科研产出特征进行分析,了解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发展情况,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顶尖科研发展方面提供参考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顶尖科研产出水平近年是否有显著变化?

(2)美国世界一流大学之间顶尖科研产出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性?

(3)美国世界一流大学中教学对顶尖科研产出是否有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数据及变量

(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2016―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总体排名中美国排名前10的学校为考察对象,包括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搜集了这10所高校从2004―2016年在ARWU排名中N&S指标的得分数据。在研究教学对顶尖科研产出影响时,所使用的生师比数据来源于QS排名,因数据资料的有限性,生师比数据时间跨度较小,即从2012―2016年。本研究最终确定的样本容量为10所高校11年的面板数据。

(2)因变量。本文主要利用ARWU排名中N&S指标作为因变量研究美国10所高校顶尖科研产出情况,此变量是一个连续变量。

(3)自变量。本文利用教学指标生师比数据作为自变量,并将QS排名中生师比数据转化为了分类变量,用1、2、3、4分别表示生师比低、生师比中低、生师比中高以及生师比高。

2.数据处理

本文利用Stata11.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方差分析时,为了避免组间样本量间数目不同可能会对数据结果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在方差分析部分对N&S指标进行了对数变换。

三、研究结果

1.美国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顶尖科研产出水平近年没有显著变化

本研究选取2004年和2016年10所高校的顶尖科研产出数值进行假设检验,从而比较N&S指标得分是否有显著提升。

本研究选取的原假设为:H0:mean(2004)- mean(2016)R0 ,即2016年与2004年相比,顶尖科研产出没有显著提升。在进行均值的假设检验之前,本文先进行了同方差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将在两个样本为同方差的假定下进行t检验。其检验结果中,p值为0.6549,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N&S指标从2004年到2016年没有显著提升。

2.美国10所世界一流大学之间顶尖科研产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性

(1)2012年与2016年N&S指标的方差齐性检验。本研究又对2012年和2016年10所高校的顶尖科研产出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N&S指标标准差为5.470028,2016年其标准差为 5.900946。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本文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分析2016年的差异性是否高于2012年。结果中其p值为0.412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2016年与2012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3.美国10所世界一流大学中教学对顶尖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

(1)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本研究又进一步使用师生比数据以及N&S指标来分析不同的师生比例对顶尖科研产出是否有影响。本文在前面也已提到,为了避免组间样本量的差异性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对N&S指标数据进行了对数变换。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先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满足正态分布。

(2)方差分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方差分析,利用Sata软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Bartlett's 检验中,p值为0.08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满足同方差,由此可知,本研究适合使用方差分析检验。在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中,p值为0.0196,即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师生比例的水平与顶尖科研产出显著相关,即顶尖科研产出水平因师生比例的不同而异。为了进一步看哪两组之间有差异性,本文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采用Scheffe方法进行了多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主要是在师生比例中低和师生比例中高之间,其p值为0.021,师生比例中高的平均顶尖科研产出比师生比例中低的平均顶尖科研产出得分高。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顶尖科研产出平均水平得分约为58~64之间,并且其科研产出水平在2004年和2016年没有显著变化。这10所高校之间在2012年和2016年的顶尖科研产出差异性也没有显著变化,但不同师生比例对10所高校的顶尖科研产出水平有影响。

顶尖科研产出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在一两年内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上官剑(2013)也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实力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同一指标体系中大学历年的排名不可能跳跃性太大。”通过对以上10所高校的分析,本文认为对于美国这样的世界一流高校,其科研产出在十几年内都不可能发生显著性变化,因此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在建设一流大学时,不能急功近利,不要过于注重对某项指标的分数提升要求,而要把重心放在如何真正提高教育的软实力上,努力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对科研产出是有促进作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叶伟萍,唐一鹏,胡咏梅.中国科研实力距美国有多远――基于InCites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40-44.

[2]冯倬琳,王 琪,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61-63.

[3]上官剑.稳定性与差异性:“QS” 与“ARWU”世界大学排名的实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1): 78-83.

[4]杨 昊.中国《Nature》论文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4):17-22.

第9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价值观;归因

从课堂实践的角度看,中式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授受和课堂秩序;而美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做中学”和学生的参与。这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但对课堂教学起直接支配作用的却是不同的教学价值观。对教学价值观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行为,对中美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则对推动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教学价值观及其课堂表现形式

国内有关于教学价值观内涵的探讨大都停留在哲学的层面上,如有人认为教学价值观是人们对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教学需要满足之间的认识和看法;或认为教学价值观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等,由此形成所谓“需要——属性论和主——客体关系论”。[1] 我们认为对教学价值观的内涵的探讨既要保留其抽象的哲学高度和深度,但同时又不能失去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对教学价值观的探讨必须找到其课堂具体表现形式才能将观念化为行动从而为行为找到源头。一般认为,教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关系及其角色定位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从课堂实录看中美教学价值观的差异

(一)美式课堂实录

笔者曾多次走访多位美籍教师的课堂,发现课堂的许多设计和环节都透射着与中式课堂大相异趣之处。以下是美籍教师Traci的课堂实录。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文化与社会;学生:大二;教学目标:了解并体验美国家庭。教课过程:(1)课堂讲授。一上课,教师先向大家问候,然后简短地说明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注意到教师始终面带微笑,亲切从容地用眼睛环视了每一位学生。(2)课堂活动。在活动进行之时,教师时而接受学生的咨询,时而坐下来加入到某一组的讨论之中。

(二)中美教学价值观在课堂中的差异比较

我们以为美籍教师这堂课包含了几个可贵的教学思想:合作、体验和探究。有了以上的参照之后,我们来看以下的差异比较:

1.课堂教学目标的差异。在美国人的教学价值理念中有一条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是无效的。美国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做中学”的方法使学生超越认知领域的局限,实现对问题本身的生命感受、价值判断和能力的形成。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逐渐开始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2.课堂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价值观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师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而实现。[2]教师利用教学主题、精选的教学事例,经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对象化,以此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中美课堂教学内容的差异:(1)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上的差异。(2)教学内容范围上的差异。(3)对课堂教学内容处理方式的差异。

3.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从总体上看,中式教学法以讲授法为主,美式教学法以互动为主。讲授法与讲授法也有不同,有些人以教授为目的,而有些人以讲授为中介;有些人把讲授变成满堂灌,而有些人使讲授成为一种相互启发。在我们的课堂实录中,教师在前半部分使用了讲授法,但其使用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活动铺路搭桥。中式课堂的讲授法在高校已被演绎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堂中只有教师主体,学生成为等待被灌输的容器。在美式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探究,这一教学法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

4.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育世界的两大主体,也衍生出了教学的所有问题,因为教学首先要建立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之上——师生关系。我们在美籍教师的课堂上所感受到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微笑,主动和每一位学生打招呼,教师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导致课堂的混乱和学生的自大,相反她赢得的是学生加倍的尊重、爱戴和坦诚的合作。

三、中美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差异归因

从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角度为价值判断做出归因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前人对此已有颇多论述。但是对教学价值观的归因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文化和社会的大环境上,必须要找到影响教学价值观形成的直接因素才能为价值观的改造和发展找到一个切入点。我们认为这些直接因素应该包括中美两国的个性差异、家庭教育差异和教学评价标准的差异。

(一)人的个性差异与教学价值观

个性和价值观尽管有许多重合之处,但基本上可以做这样的区分,即把个性看作是一幅画中前景,而价值观则是画中的背景,个性是在价值观的背景上生长而成,它包含着价值观,是被选择了价值观的凝聚和外在表现。美国人的个性中有三点是尤其值得一提的:其一,美国人有着对自由永恒的尊重、认可和期待,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却并不意味着自私自利,无顾他人,而是“自由地选择做好其他人希望我做的事”。其二,美国人不看重想法和理念,而是珍视行动。其三,美国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归为三点:谦卑、恭顺、不争天下先。这三点个性特征所反映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尊卑有别,这造就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权威、学生听命的倾向,这一点从课堂中课桌的摆设到授课的方式皆可见一斑。

(二)家庭教育与教学价值观

家庭在子女出生之前就为他们预设了由价值观织成的环境中,在家庭教育方面中美两国存在着突出的差异。美式家庭教育的立足点是教会孩子独立,中式家庭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没有教师的指示,学生感到不是自由,而是恐慌和茫然。

(三)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学价值观

中美教学在评价标准上的差异主要在于美式课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评价的标准和主体是多元的;中式课堂教学强调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其评价的标准和主体单一。美式课堂评价的过程性主要表现在教与学两方面,从教的角度看,教师的教学重在如何组织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不要求一节课结束时必须完成某一内容或得出某一结论,因为课堂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师生对问题的探讨往往是“论而无果”(open-ended)。中式教学重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学生把所有希望和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到未来,不关心现时生活,宁可现在受苦受难,只求将来扬眉吐气。这种影响力使得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成为一种特殊形式上的宗教式依托。

四、对中美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反思和借鉴

教学价值观是一个恒久而新颖的话题,其恒久性是指它要与教学的存在共始终,其新颖性在于人们既没有对教学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看法,又对价值观如何影响教学行为知之甚少。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璧教授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中轴转换”理论,把社会发展依次分为道德社会、权势社会、经济社会和智力社会四种,根据这一理论美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过渡时期,中国则处于权势社会向经济社会的转变时期。客观而论,中美教学价值观各有特色。美国在学生中心价值观的极度发展之后开始向学科中心回收,中国教学在学科中心价值观发展到极端之后开始向学生中心靠拢。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教学价值观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使我们在新课改中开始尊重差异、鼓励创新、学会合作、关注生活,帮助学生找回他自己。在借鉴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的中介转化,切忌照搬照抄,只有把我国知识教学的宝贵经验和美国教学中“做中学”活力相融合才能为新课改下的课堂找到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沈小碚,宋秀红.对现代教学价值观的哲学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Gudmundsdottir,S.Values i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0.

[3]McClelland, David C. (1964) The Roots of Consciousness. New Jersey: D. Van Nostrand Company, Princeton, NJ.

[4]Verkasalo,Markku, Tuomivaara,Paulina,(1996) 15-Year-old Pupils’ and Their Teachers’ Value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Values of and Ideal Pupi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16.

[5]Veugelers,Wiel. Different Ways of Teaching Values,Educat-

ional Review.

[6][美]克里克山克(Cruickshank,D.R.),贝勒尔(Bainer,D.L.),梅特卡夫(Metcalf,K.K.)著,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