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美术教育研究3篇

初中美术教育研究3篇

初中美术教育篇1

美术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客观需要。而素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绘画、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开展美术素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审美力。但是在我国的美术素描教学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死板,严重的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培养。

一、当前我国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较为死板

初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奠定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培养美术人才做准备。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素描教学的重要性,对素描的概念也模糊。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初中素描教学中,教师所安排的素描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规则的集合体,或者是一些石膏人、石膏像等,大多数上课方式都是以学生模仿为主,丝毫没有发挥其想象力。

2.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只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上好课,只有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初中素描教学方式也一直都没有跳出过去的思维,还是教师先画,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技巧的讲解,并且总是追求细节上的相似性,这样一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也无法得到发挥,变成了模仿的工具,从而失去了创作的能力。

3.学生的潜质没有得到挖掘

任何学科的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都应该是一个引导的作用,美术素描教学也一样。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思维正处于一个待开发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存在较大的潜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美术老师认为美术教学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总是应付了事,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素描教学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质。

二、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笔者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意识

初中的素描教学所教授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一定不能忘记学生思维的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素描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观察是作画的重要环节之一,观察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但是,也不能放弃对局部的观察,教师应该不断地指导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局部观察,要细致地了解构图、形体、比例和结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素描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2.注意学生素描方向的引导

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素描的方向,处理好素描过程中图画明暗关系的对比,形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图形的比例关系、图形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及线线组合关系等。对于明暗关系的把握,主要要把握的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之间的关系、远近的虚实关系、物体投影与物体本身的关系。在图形形体结构的处理上则要把握形体与结构的不同,一般而言,形体主要是指物体的外部性状,而结构则主要是物体的局部构造关系。而在图形的比例关系上所要掌握的就是外形大小的比例、颜色深浅的比例情况等。空间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物体本身各个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包括物体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至于线条的组合关系则比较好把握,线条的组合是构成平面图形的重要基础,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很容易学会。

3.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初中阶段,虽然美术素描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还要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培养优秀的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边吃边看的艺术》这一课的教学课程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联想与吃相关的饮食用具中所蕴含的文化,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设计相关的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素描是绘画的重要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绘画技能。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整体绘画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当前初中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初中素描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龙镇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码头镇初级中学

初中美术教育篇2

作为美术课程基础内容,素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绘图和设计时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一直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面狭窄、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导致素描教学效果不明显。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参考或引进初高中素描教学策略或者高校的素描教学策略,而应当立足中职学校教育特色以及素描本身的特点开发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所做的尝试,就如何有效开展美术素描教学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美术素养低且认识不够

中职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中考中落榜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加上初中美术教学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学生没有接受系统化教育,所以美术素养普遍较低。很多中职学生并不知道素描是什么,即使部分学生有所了解,但是缺少系统化认识。即便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对素描的了解基本上也是一知半解,缺少明确的认识[1]。甚至一些中职学生因为素描教学枯燥而对其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素描教学难度,而且也对学生学习素描造成很大程度的阻碍,导致素描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中职学校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教学宗旨。然而,很多中职美术教师对此缺少明确认识,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往往借鉴高中或者普通高校素描教学策略,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学情的基础上将其引进课堂[2]。所以,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经常看到美术教师直接摆一个静物让学生去画或者让学生照着范画画的现象,这种素描训练模式与中职教学需求不相符。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感觉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致使素描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中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策略

(一)基于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作为学习一切内容的催化剂,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只有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才能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作为美术基础课程,素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也是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在传统教学中,美术教师通常放置一个静物,然后让学生绘制,气氛沉闷,学习过程比较乏味,学生通常也是疲于应付。要想提升素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改善这一局面,注重并加强对学生素描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笔者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鉴赏素描作品是一个可取措施。具体点说,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素描作品,尤其是一些精微素描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素描作品。通过对这些素描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感知素描的魅力。尤其是精微素描,十分写实,美术作品如同实物,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撼。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会喜欢上素描,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因此得到培养。这样的鉴赏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这对提升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

(二)基于写生或实物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想学好素描,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这是最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良好的观察能力,所以绘制到纸上的作品与实物相差甚远。在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并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4]。在笔者个人看来,写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出去写生,写生的地点可以是校园,也可以是学校附近的公园、山坡等场所。在写生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实物,给学生讲解透视、色彩、空间结构等基础知识。在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景色绘制在纸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假如学校不具备写生条件,教师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自己动手做雕塑。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摆上静物,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物体绘制在纸上。所以,不同位置的学生绘制出来的作品完全不同。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后可以发现,学生的素描作品大多数比较僵硬。究其根源,学生通常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对静物的观察比较片面,只看到其中的一面,就单独地去绘制看到的这一面内容,而没有从全局上把握。由于没有对整体进行思考,所以学生对物体的构图、空间等要素难以做到全面把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彩泥做雕塑。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学生就对形体结构进行了深入解剖,也会因此建立牢固的结构观念[5]。对中职学生尤其是诸如工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训练非常重要。长期锻炼之后,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即使看到某个物体的其中一面,也能在脑海中将其整个面貌还原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素描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项目教学或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仅仅具备观察能力,难以绘制出满意的素描。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表现能力,才能将自己观察到的物体最大限度地还原到笔下。所以,教师要重视并加强这个环节的训练。虽然素描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美术活动,但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样不可忽视。在学生选择好临摹对象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临摹对象的构图以及空间等细节部分进行观察,通过细致入微、全面深入的观察掌握好物体的明暗关系[6],然后在处理好各个部分之间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将物体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中心线,并且确定好临摹物体在纸上的宽度、长度和高度等。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物体的内部构成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想象,在脑海中不断将素描作品与实物进行重叠、对比,确保绘制出来的素描作品高度还原实物。除了讲解这些理论知识,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美术教学的特殊性,结合中职教育特色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在笔者看来,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有效措施,这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项目任务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置项目的时候尽量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做到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相联系,项目与实训相联系,基础与专业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素描水平,还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7]。当然,在设置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有效锻炼。除了项目式教学,教师还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如组织学生开展素描比赛。具体如下:教师给学生提供临摹物体,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课堂上教师讲的素描知识与技巧展开素描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比,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前三名或前五名作品。教师再给予素描作品被选为优秀作品的学生适当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这几种训练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素描表现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除此之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这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

教学评价是一个经常被忽视但却有着丰富价值的教学环节。在传统的中职素描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通常以美术高考标准作为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素描作品进行评价,而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换言之,教师在评价学生素描作品的时候往往只看结果,只看学生线条表现情况、明暗关系掌握情况。这样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使学生的成绩得不到肯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所以,在对学生素描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当用过程性评价代替结果性评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如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学生造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素描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学生对造型的把握情况。又如,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素描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作品的创新程度。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学生素描作品进行点评的时候,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素描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情况、思维创造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相应的能力,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综上所述,素描教学是一项任务繁重、程序琐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调整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艺术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使素描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永磊 单位:福建经贸学校

初中美术教育篇3

一、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体系之中,美术往往作为被忽视的一门课程,教师并没有形成渗透情感教育的意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强调了美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美术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在初中阶段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认知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这个概念来源于英国,在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讨论后,达成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将教育与生命机制中的情绪机制相联系,将情绪、心理与思维相互融合,以使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情感状态当中,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渗透情感教育旨在在情感教育与现实教育之间搭建桥梁,侧重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并借此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且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情感教育的特点

第一,兴趣与成功之间相平衡。情感教育提倡将学生的学习情感角度作为出发点,运用贴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与乐趣,逐渐形成稳定且长久的美术学习兴趣。一旦学生能够形成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就能乐于主动参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并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其学习方面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第二,审美与创造之间相统一。人类的精神起点是感觉,感觉得到序化后,形成情感。从初中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成了一项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审美性质的教育活动,用以代替一味的知识单向传输,而是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创造美,从而实现审美与创造之间相统一。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贴合初中生的情感特征

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很容易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初中生正处于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时期,对于自尊的需求较高。来自教师或者家长的批评都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另外,尽管初中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但是辨别力不足,情绪比较容易出现波动。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特征,使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将情感中的隐蔽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在情感发展中的曲折能够有所减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符合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

相比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美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现代初中美术教育中,并不提倡单纯的讲解美术课程知识和技巧,而是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挖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智慧,使其能够得到文化感知,并能够在思考与合作当中形成创造力,获得丰富化的情感体验。学生要想对艺术形成独特的鉴赏角度,就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并将其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情感是美术课程的一项基本品质,美术课堂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三)有利于为落实素质教育提供推动力

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在思想、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已经成了初中美术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项目标。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适应力,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

(一)以师生交流为平台渗透情感教育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名人画作,使学生能够形成美术感知,过度以讲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美术认知有所忽视。一些美术作品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发现其中的美感,教师的讲解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教育为导向,教师在赏析教学中应该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以互相发言与讨论的形式增进师生情感,使得情感教育得到有效渗透。例如,教师讲解到“点与线”这个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将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教师收集学生所反馈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发文“点与点、线与线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如何才能使平面图像看出立体的效果?”等,在师生交流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得到解答,还能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二)为学生提供丰富化的情感依据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所编写的,经过全面的分析与考量,其中也包含较多的情感元素,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得到情感需求的满足。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作为主要的工具和依据,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并将其作为中心在教学中做好教学资源的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例如,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带领学生欣赏梵•高的《播种者》,作者主要用黄色和蓝色这两种色彩形成对比,将夕阳下的麦田表现出来,使得场景较为充实,播种者的位置和土沟之间相平衡。这种构图方法比较大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形成感受,教师可以为其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特点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画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获得审美感受,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与赞扬之情,使学生能够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创设情境作为一个主要方式。特别是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来源于实际生活,却高于实际生活。初中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例如,教师讲解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启发学生对于春天的畅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信息化设备播放一段展示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后,闭上眼睛聆听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小河流淌的声音、小鸟歌唱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春天的情境当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被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当中,能够将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理解美术知识。以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为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情感教育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并没有在教材中被提及的内容,欣赏到更加丰富的美术作品,深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例如,教师讲解到“土与火的艺术”这个部分时,涉及我国雕塑艺术的内容。雕塑艺术被称为“可以触摸的历史”,为了使学生能够对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崇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见到雕塑,如果教师仅仅带领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几幅图片,难以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几个雕塑作品,比如,《艰苦的岁月》《五羊雕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我国的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切的感受,并在欣赏中形成对艺术的崇拜之情。

(五)从情感角度着手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中,课堂教学评价较为偏向概念化,评价的内容也大多为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美术技巧的程度,将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形式。但是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内容也相对简单,难以使学生在情感层面得到激励,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将情感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完善评价内容与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评价效果,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情感、行为、态度等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运用表现性、过程性以及结果性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加以改正,从而更好地感受学习美术课程的乐趣,并能够敢于、乐于、善于表现自己,真正发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教育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了美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入能够在使学生得到审美熏陶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情感教育与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应该以师生交流为平台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化的情感依据;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空间;从情感角度着手建立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文章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昊.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172-173.

[2]崔莲花.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探究[J].才智,2019(28):185.

[3]张雪.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3):124-125.

[4]邓滢滢.融入情感教育,让初中美术课堂更有魅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8):101.

[5]修瑾.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142+144.

作者:鲁利珍